泰囧分析

2024-09-23

泰囧分析(精选8篇)

泰囧分析 篇1

李福兵律师信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矢志不渝追求正义与公平。

《人在囧途》状告《泰囧》侵权法律分析

Lawyer Li Fubing(李福兵律师)

2013年3月6日

最近网络上对《人在囧途》状告《泰囧》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究竟《泰囧》是否构成侵权?

一、案件由来:

2013年3月2日,《人在囧途》制片方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宣布,已向法院起诉《人再囧途之泰囧》(下称《泰囧》)正当竞争及著作权侵权之诉”。光线传媒为此在3月4牌并公告称对武汉华旗不符合事实的恶意攻击行为,开后震荡回升,最后收报33.08元,跌幅逾1%

1二、诉讼理由与请求

原告:武汉华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华旗”)

被告: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影艺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诉讼理由:

1、途之泰囧》与《人在囧途》进行对比,是的续集、升级版,使观众误认为是《人

23N

21亿元;

(一)是否构成对原告著作权的侵犯。

1、法律关于著作权的规定。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第十条规定了著作权的内容,与本案有关的权利主要有:

修改权:即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与本案最有关李福兵律师,欢迎大家就法律问题交流、咨询!

李福兵律师信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矢志不渝追求正义与公平。的侵权行为是指有该条款项下第四和第五点:即“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三是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关于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规定。(基本不用适用,略)

2、本案是否构成对原告著作权的侵害?

根据侵权责任法通说,构成侵权有四个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人的过错、损害事实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下面分别就四个要件是否具备进行分析。

(1)行为是否违法。

本案中,最重要的是判断行为的违法性,亦即《泰囧》是否侵犯了《人在囧途》的著作权。如果侵犯,则拍摄《泰囧》的行为就具有违法性。

在囧途》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了《人在囧途》,或剽窃了《人在囧途》节、电影涉及的主要人名、地名和演进方式等。

一是从情节、电影涉及主要人名、地名方面看。《人在囧途》徐峥、()回长沙过“资深”挤奶工牛耿(王宝强饰)后霉运不断的故事。产品“油霸”“敌人”高博阻击,从以上情节介绍可以看出,涉及的地名等方面,两部电影

二是从演进方式看。然后遭遇王宝强主演的《泰囧》借鉴了《人在囧途》的构首先,著作权只保也不保护作品的构思模式。任何人情感和观点,也可以用类似、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相同的思想、情

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泰囧》并未引用《人在囧途》中的任何影响片断、音似,并不是构成法律上“剽窃”的构成要件。

三是从续写、续集角度看。所谓续拍作品是对现有影视作品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展者借用现有作品的主要角色、典型艺术形象、线索等进行延伸和拓展而成的作品。而两部影片从人物角色(姓名)到艺术形象、故事线索没有任何重合,《泰囧》并没有对《人在囧途》的人物、情节、故事内容进行任何的延伸或拓展,有着较高的独创性。因此并不构成其续集。

需要说明的是,《泰囧》全名为《人再囧途之泰囧》,而原告作品名称为《人在囧途》。从名称上看似乎似乎是续集。但至少从两个方面可以给予否定判断。一是《人再囧途之泰囧》选用的是“再”,而不是《人在囧途》选用的“在”。二是从现实情况看,一个作品取名为A,李福兵律师信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矢志不渝追求正义与公平。

另一作品取名为A+B,并不能判断就是A的续集。如前文所述,关键是要看A+B是否沿用了A的主要故事情节、角色,如果没有,则不构成续集。如甲公司拍摄了影片《英雄传》,讲述禁烟英雄林则徐的事迹。而之后,乙公司拍摄了影片《英雄传之抗洪抢险武警篇》,讲述的是当代武警在抗洪抢险方面的事迹,请问,甲公司能说乙公司侵犯了其著作权吗?

(2)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

由于《泰囧》拍摄并不侵犯《人在囧途》的著作权,因此其行为无所谓“过错”与否。

(3)损害事实的存在。

由于《泰囧》拍摄并不侵犯《人在囧途》的著作权,损害事实无从谈起。

(4)损害事实与行为人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无过错,因此因果关系无从谈起。(详细分析,略)

3、结论

综上,(二)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因篇幅有限,需要参考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详尽分析见人博客:你共享!)

原告宣称被告故意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人在囧途》 的立法宗旨、法律具体条款和适用方法并

泰囧分析 篇2

与国产片陷入高票房、低口碑泥沼不同,《泰囧》的高票房是伴随着好口碑齐飞的。在豆瓣等影迷评论网站上,《泰囧》的得分都较高,在国产片中十分罕见。在电影院,许多观众要看完电影字幕才舍得离去,这一情形也颇为少有。

在票房一路攀升的同时,《泰囧》也面对着不少的批评和质疑,“三俗”与“大众趣味”的论战此起彼伏。然而,在当前的消费语境下,一切都服从于市场规律。票房的成功将批评与质疑推到了后场,市场和消费主义的决定性作用在这里显露无疑。《泰囧》被认为是当前中国电影界的“巅峰之作”,这一现象与大众娱乐至死的生存形态以及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特征仍然密不可分,后者仍是《泰囧》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

一、游戏叙事回归娱乐本质

消费主义文化和信息化传播使文化的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基于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娱乐片,借助拼贴、戏仿、重复等手法形成了游戏化的娱乐形态。它通过游戏叙事,为观众提供某种戏谑、狂欢的快感,进而回归到了娱乐片的游戏本质。所谓游戏叙事,即“一种孩子游戏式的叙事方式,甚至不把细节的真实和生活逻辑的严谨作为虚构的必要条件,它只为完善一个提前设定好的游戏服务。” (3) 电影《泰囧》中夸张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游戏桥段,正是表征了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娱乐片恣意狂欢的游戏风格。

在游戏角色的设计上,角色身份贴近生活中多个阶层,形象定位明确,个性分明。跨国合资公司高层徐朗和高博以及葱油饼店小老板王宝,三人之间差异明显、反差巨大,却踏上了同样的旅途。现代化的办公场所、剪裁精良的服装配饰,高端昂贵的电子设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刻画出事业成功但却面临家庭危机的徐朗。而王宝则头顶金色漂染蘑菇头,红色民族灯笼裤搭配浅蓝色佛像印花T恤,身背朋克刺猬包,手托仙人掌,胸前还挂着相机,可谓是一朵“奇葩”。徐朗与王宝实际是当下中国城市中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隐喻。徐朗的成功与焦虑体现了目前都市白领紧张高压的生活状态。王宝虽然身为一名收入不高的小老板,但其自身仍旧脱离不了“小市民”的本质。两种不同的文化的激烈碰撞,根植于后现代的消费语境中。

在游戏情节的安排上,以徐朗和高博二人争夺周先生的商业授权书作为游戏过程的主线,游戏规则既定为谁先拿到授权书谁就获胜。而王宝的加入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游戏变得生动、丰富起来。三人在泰国经历的种种困难类似于游戏中的重重关卡,而影片最后授权书的出现意味着游戏目的达到,同时也代表了游戏终止。

在游戏桥段的设置上,从误入人妖房间到葱油饼式按摩,从误闯黑帮谈判到上演公路追逐,从坠入山谷到泰拳对决,一路上紧密而高潮迭起的喜剧效果充满着狂欢意味。在影片的最后,徐朗的家庭关系重归融洽、朋友化干戈为玉帛,王宝的美梦成真,影片所欲表达的价值与观众的情感一起得到升华,代表着游戏最终的大团圆结局。

在《游戏中的生存与选择———娱乐片本质探论》一文中,作者花建认为“娱乐片的基本属性是娱乐性,而娱乐性的本质是游戏。” (4) 随着后现代进程的推进,在消费文化的侵蚀下,人们的审美思辨能力日益萎缩,转而倾向于快餐化、游戏化的文化模式。电影是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表现形式是以日常生活为中心、以现代消费为基础的。电影具有明显的消费文化特征,而大众的消费趣味和选择是电影存在的前提。在娱乐至死的现代语境下,如何利用合理的叙事模式给观众营造快感,成为商业电影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泰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用简单的游戏叙事模式让电影回归到了最初的娱乐形态上。在最初的电影里,重视的是满足观众对电影娱乐性的需求,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在这一意义上而言,《泰囧》很好地还原了电影的娱乐性本质。

二、影视奇观造就全民狂欢

“在技术、游戏加金钱的煽动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具体的形而下的物质层面的享受和满足,而对现实中的各种繁琐、庸常的生活,乃至更为严酷的激烈竞争、艰难创业、情感变化却视而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仿像’与‘拟真’营造出的奇幻世界。” (5)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节奏加快,观众观看的方式也由“凝视”转变为更经济省时的“瞥视”。观众着眼于瞬间快感而非思辨审美,着眼于狂欢活动而非教育启蒙。在视觉文化转向,美化代替美学的消费语境中,注意力经济压倒一切,影视奇观成为商业片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而,商业片往往通过明星阵容、高超演技、视觉冲击来博取眼球,制造热闹,进而赚取高额利润。《泰囧》作为一部典型的商业贺岁片,给观众带来的是超验的影像奇观和语言奇观。

《泰囧》中的影像奇观常见于各处,在自然空间想象上,影片采用了景观化叙事策略。金碧辉煌的泰国寺庙、风景旖旎的丛林小溪、电闪雷鸣间布满孔明灯的壮阔天空、大象穿梭其间的湍急河流、空无一人的乡间公路,这每一个奇特空间在为观众构建了一场视觉享受的同时,更满足了其对奇妙探险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而在人文空间的架构上,人妖房间与高博房间同时上演“床震”、三人误闯黑帮谈判而惨遭追杀、偶遇泼水节大众狂欢等情景共同营造了一个非常规的蒙太奇空间领域、一个物质消费的影像奇观。这些新奇元素加之爆笑桥段一次次将观众的热情点燃。

在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时,徐铮谈到“一部分观众是多次观影,有的是在看过之后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来看”。《泰囧》的高票房来源于影视奇观给观众带来的无限快感,这一快感形成一系列连锁效应进而引发全民狂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德波写到“奇观使得一个同时既在又不在的世界变得醒目了,这个世界就是商品控制着生活一切方面的世界。” (6) 在德波看来,当代社会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已经呈现为对奇观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在消费文化的侵蚀下,观众日益变得感官化,具体表现为图像思维发达而理性思维萎缩,从视听震撼中获取娱乐消遣成为其观影的主要动机。《泰囧》的景观叙事与观众这一消费心理的契合,不仅给广大受众带来了观影快感,也为《泰囧》缔造票房神话带来可能。

三、情感诉求注入消费语境

后工业时代,人们痛并快乐着、消费着、活着。酒吧、歌舞厅、网吧、电影大片、肥皂剧、流行音乐等是人们“情感消费”的场合。这一系列娱乐业在后工业时代已完全职业化,情感以商品的方式在商场上出售。 (7) 在后现代语境下,消费文化是电影赖以生存的环境,大众旨趣成为电影创作的风向标。一些人们生活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也作为“消费点”出现在电影中,电影成为消费社会人们“情感消费”的场所之一。纵观201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以情感消费抢占市场先机的电影众多。例如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中温情细腻的情感表述唤起了广大观众对美好初恋的怀念。再如贺岁片《1942》,冯小刚以讲述者的角度为观众展示了一个人吃人的特殊时代,给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震撼。《泰囧》采用了文化认同策略,以“左手奇观,右手温情”的消费模式让人们在尽享影视奇观之后,回味穿插其间的消费情感。

电影一开始就用徐朗与安安的对话交代了背景:作为商务精英的徐朗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忽视了家庭存在的意义。无尽的争吵、家人的责备都撼动不了徐朗那颗追求事业的野心。但当徐朗在旅行途中迷路时,他发短信告诉妻子自己迷路了。亲人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此时得以体现:当遭遇不测,无助迷茫时,家人才是自己坚实的依靠。这段不同寻常的泰国之旅让徐朗这个事业家庭两不顺的“伪中产”意识到重新审视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必要性。影片的最后,妻子赶到泰国与泪流满面的徐朗紧紧相拥的场景意味着亲情诉求最终大获全胜。

让·鲍德里亚说:“假如说这一切都被出售、即被整体消费,这是因为文化和其他不管什么类型的物品一样,都屈从于符号的同一竞争需求,而且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被生产出来的。” (8) 因此,电影毋庸置疑地被纳入了文化工业生产体系,感情诉求的生产成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后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作为单个原子卷入到大工业时代及其生产的流水线作业中。家庭的温情逐渐被工业化进程吹散,传统价值观念逐渐被功利主义抹杀。“人类的现代性生存在一定程度上面对情感疏离、心灵孤寂的困境,功利、使用的观念甚至会渗透于人的情感世界。” (9) 温情电影的大受欢迎实质上是物质日渐丰富而情感愈趋失落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心理的表征。电影《泰囧》中家庭情感战胜功利主义的感情诉求填补了观众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失,满足了观众在情感心理上的期望。影片让观众的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进而获得心理情感的替代性满足。影片中的情感价值突破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打通了观众认同人物的桥梁,使观众获得了强烈的观影代入感,保证了观众的共鸣度。作为“消费点”的情感在电影《泰囧》体现了其在消费语境下的价值意义。

四、结语

不可否认,《泰囧》的消费文化特征是其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泰囧》以消费文化为特色的创作方式契合了后现代受众“娱乐至死”的消费心态。《泰囧》创造的票房奇迹注定会对华语电影市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该片赢取票房的思路和模式也将成为消费语境下华语影片新的范本。

但是,以金钱为主导的商业逻辑势必会造成美学价值和人文关怀的萎靡缺场。电影的工业化程度决定了它的生产必须在大规模消费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延续,而大规模消费则要求电影必须顺应大众的通俗趣味。这意味着电影文化要成为大众消费文化,必须要具有通俗文化的基本特征。《泰囧》就是当前电影俗文化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消费主义鼓吹物质占有的至高无上,标榜人生的意义在于消费。《泰囧》中对拜金主义的宣扬与推崇正是电影被消费社会规训的表征。然而,消费带来的快感终究是虚幻的,物欲的满足并不代表精神的满足。

在消费社会,要求电影以社会启蒙的“先驱”身份出现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去期盼国语电影能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精品。

摘要:对于2012年的中国电影来说, 《人再囧途之泰囧》 (以下简称为《泰囧》) 无疑是最大的热门话题。这部由徐铮自导自演的贺岁喜剧创造了国产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并一举成为有史以来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国产影片。《泰囧》取得的巨大成功, 对当前低迷的电影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徐铮以一种艺术价值融入大众旨趣的影视创作方式完成了对电影《泰囧》的建构, 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泰囧》凸显了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旨趣及文化特征, 也成为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泰囧》,消费文化,特征分析

注释

1 电影网, http://www.m1905.com/news/20130218/619054.shtml

2 郝秦玉, 《人再囧途之泰囧》高票房的背后---故事、档期、营销, 一个都不能少[J].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2013年1月16日.

3 王黑特, 诙谐、游戏与狂欢追逐---90年代中国部分电视剧再解读[J], 当代电影, 2003年04期.

4 花建, 游戏中的生存与选择---娱乐片本质探论[J], 当代电影1989年04期.

5 金丹元、李淼, 对后技术时代电影艺术“范美学”化趋向之反思[J].电影艺术, 2010 (06) .

6 [法]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 刘海, 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J].兰州学刊, 2010年第3期.

8 [法]让·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泰囧》的营销分析 篇3

【关键词】定位、营销、整合营销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69-01

《泰囧》为什么会创造奇迹?这对中国电影市场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会说因为这部电影没有故作高雅、高深,不装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优势,所以得人心;也有人说这是文化的悲哀,因为泰囧迎合了价值溃散和压力沉重人们的低级趣味;还有人说《泰囧》迎合了公众的反智情绪,而业内人士则认为《泰囧》运气好,档期无竞争对手;经济学家则说《泰囧》是得益于经济低迷,为了削减开支,奢饰品的购买则被电影尤其是减压效果明显的喜剧电影这类廉价消费所替代。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泰囧》的成功得力于它的以下几方面:

一、精确定位

《泰囧》成功的原因,导演徐峥曾表示,首先是剧本本身。他说“:开始做的时候就知道任何档期都会碰到大片,我们只有明确自己的类型,才可能有一点机会。”这实际上就是说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徐峥还说:“我只想做一部主流的喜剧片,它的主题必须够俗,因为只有世俗,才能涵盖的人群面够广,才能够被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所接受。”可以说《泰囧》准确定位为俗。《泰囧》的形象定位锁定了《泰囧》的目标受众是大量的普通观众,而不是电影节的评委,一定程度上注定了《泰囧》最终要成功。

战国楚宋玉认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难度越大,和者越少,即曲高和寡。无论是音乐还是在影视,如果太高深莫测,必然是“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从这个故事看当前两部热门电影《一九四二》和《泰囧》,就很好理解它们的境遇《。一九四二》属于阳春白雪,《泰囧》就是下里巴人。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下里巴人和者众是相当正常的。

据悉,《泰囧》的编剧有徐峥、束焕和丁丁,三人分工不同。编剧束焕曾与徐峥合作《命运呼叫转移》、《爱情呼叫转移》。他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泰囧》取得好成绩并非误打误撞“,我们做了一个类型明确的喜剧片,一切以服从喜剧出发,首先找到核心的人物关系:一个屌丝和一个压力很大的城市人的故事,再按照公路片的结构往下走,每个场景挖掘笑料和包袱。电影不要考虑文艺不文艺,商业不商业,不要老想两者兼得,关键是要尊重商业片类型,尊重观众。”

《泰囧》故事简单、叙述单调、没有大场面,几个人一直在几条路上转;没有太多的艺术色彩,到处都是脏、乱、差;三主角也是有点土、有点丑、有点傻。在本片中,王宝强弄了黄色的蘑菇头发型,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说要去泰国看泰姬陵,还抱着棵仙人球说是健康树,而且动不动就引用妈妈语录。还有黄渤一直给人怪怪的、别扭的形象。

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作家晓苏炮轰电影《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但无论你是否认为《泰囧》低俗、庸俗、媚俗,哪怕是给它打上下贱的标签,也无法掩盖《泰囧》在票房上的成功。这也是有艺术追求的导演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如果一部电影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却没有观众也是不成功的。

二、低价格

《泰囧》采用了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和需求强度为基础来制定价格的方法。它是以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来定价的,因而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情况。主要方法有理解价值定价法。它是以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感受及理解程度作为基本依据的定价方法。定价时,把买方的价值判断与卖方的成本费用相比较,侧重考虑前者,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总会在同类商品之间进行比较,选购那些既能满足其消费需要,又符合其支付标准的商品。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理解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格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消费者宁愿付货款而不愿失去这次购买机会的价格。如果价格刚好定在这一限度内,消费者就会顺利购买。

三、良好的上市时机

企业产品上市时机选择非常重要,在选择时机事企业要根据自身、竞争对手以及产业的状况,安排产品上市。对产品上市的时机和时间进行选择,并非产品上市越早越好,更要全面考虑现有产品的存量,以及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等。

四、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是指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的过程。整合营销传播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于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顾客。其中心思想是以通过企业与顾客的沟通满足顾客需要的价值为取向,确定企业统一的促销策略,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从而使企业实现促销宣传的低成本化,以高强冲击力形成促销高潮。

五、创新营销

(一)新闻营销

《泰囧》在宣传片上的独具特色成为一大亮点。片方与万达电影院线合作,由徐峥和王宝强亲自出马拍摄了一系列个性定制宣传片。这一宣传创新之举,集电影 制作发行方与院线的力量于一体,借《泰囧》亲民与狂欢的气质,大胆尝试,双方密切配合,有望为电影的营销宣传开创一种新的模式。其次,不但上映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庆功 会、影迷见面会等活动,为影片造势,影片多位大牌主演也做客《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有名的收视率高的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反复推荐。影片的宣传海报也在各大影院突出展示,引人关注。

(二)借助水军

豆瓣上《泰囧》的评分前一阵一直保持在8.9分,随着观影人数越来越多,分数也只是略有下降。这其中是水军的功劳。好的分数往往代表了电影质量的优秀,电影在前期建立起分数的优势,会对后期的票房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水军造势现在已是各界公开的秘密。但这也正好契合了观众的心理,很多人决定是否看一部电影之前都会去关注评价,这就得依靠水军了。不过,电影本身的质量还是要够的。不然纵有水军的支撑,质量很烂的电影最终还是会被大家唾弃。水军的作用之一在于勾起了很多人看电影的欲望。

(三)微博营销

很多人都表示《泰囧》的笑点十足,让人笑到肚子痛。在微博上《泰囧》也成了大家议论纷纷的话题。关于《泰囧》的消息达到420万条至多,让人想不关注也难。泰国风光、主角采访视频都一次次浮现在我们眼前。一部小成本电影带来了如此多的欢乐,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而仔细关注,发现其中几乎没有说《泰囧》不好看的,这也为《泰囧》的票房做了最有利的宣传。这个年代,微博营销可以算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之一,借助于微博这个板块,消息短时间内得到迅速传播。《泰囧》的火爆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

[1] 李丽.囧《泰》十亿事件.经济观察网

[2] 文城.囧深度分析《泰》的成功现象 观点中国 opinion.china.com. cn 时间:2013-01-07

《泰囧》之“商” 篇4

2012年末最火的是什么?当然是《泰囧》,可以让3000万人一起发笑的电影。对于电影的评论,参差不齐,有好有坏,但不得不说,一比五的高投入产出比例,足以让每一个会算数的人为之震惊。无论是股票、基金、银行利率,甚至说是房地产,在今年这样的势头下,它绝对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人在囧途》和《泰囧》之关联

不少人都会说,《泰囧》的笑点远没有《人在囧途》那样来的自然,甚至在一些桥段上直接是第一部的翻版,但又不得不说,尽管是一样的料,它还是让你在如此亚历山大的社会环境中得以畅快一笑。电影,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过是消遣,只要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那么它就算是成功。而对于一帮制作电影和出演的演员而言,它们也仅仅是为了博得观众一笑吗?在这背后,我们当然是想看到它能带来的成效,付出了就希望有回报,按照最商业的想法还得是低成本高回报,而《泰囧》也确实不负大众所望,实现了这样的目标。难道说,只有观看电影的人才知道它的简单和无厘头吗?恰恰相反,身在其中的人最熟悉不过其中的二,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二才符合了当下大众的需求,如果它们不二,你说你还会喜欢吗?就《泰囧》和《人在囧途》两部片子来看,王宝强和徐铮在第一部的表现就足以让你记忆深刻,恰是这样的记忆,当一个囧字再和它们联系起来的时候,你已经开始感觉到,《泰囧》一样会是一部令人开心的片子,好不好不能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只要是观众喜欢的,谁又能说它是不好的呢???我想大多数人的想法和我是一样的,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在家看一部喜剧,哪比得过几十个人在一起开怀大笑那么畅快,笑点,已经成为它势必大卖的绝对。

从数据来看《泰囧》之神奇

在这里又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片子直接抓住了人心最渴望的部分——放松。导演、制片人、策划等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商业的领悟和人性的领悟是得有

多高。它们深谙这样的真理,好的片子不是它们说了算,满足了大众的片子就是好片子,管它成本的高低,管它场景的大小,管它音乐的流畅优美与否,只要大众喜欢了,它们就乐了。

按照商战的层面,《泰囧》的的确确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这一战不仅仅是对于它们有益,更在大盘上起了关键的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泰囧》的票房为9.76亿。广电总局公布的2012年全年票房为168亿,那么,《泰囧》就占到了5.8%。放在国产片票房中,《泰囧》更为突出,全年国产片票房为80亿,《泰囧》占的比例为12.2%。因为有了《泰囧》,2012年国产片票房占到了全年票房的47.6%,完成了有关部门45%的要求。如果没有《泰囧》呢?那国产片票房将只有70亿,只在158亿的总票房中占44%,2012年的国产片就没有完成交给它们的任务。这一数据,足以让《泰囧》在整个行业中挣得一个好名声,甚至说是从一个无名小辈瞬间成为被崇拜者,有多少人想要瞻仰、讨教甚至超越,但也不过是后话了。

《泰囧》的成功,打败了许多外片,它就如同霍元甲一样,是一个“民族英雄”。从单部电影的票房来看,前任的国产片票房冠军为7.26亿的《画皮2》,压在它上面的有9.75亿的《泰坦尼克号3D》,10.82亿的《变形金刚3》和13亿的《阿凡达》。感谢《泰囧》,它已经把《泰坦尼克号3D》和《变形金刚3》这两座大山给搬掉了。目前,对国产片来说,只有《阿凡达》尚未超越。但从某种程度上,它已经了超越《阿凡达》——根据光线的数据,截至1月4日,《泰囧》观影人次累积超过3000万,《阿凡达》当年创造的是2700余万。这一战,应该说赢得相当漂亮。

《泰囧》取胜之道

如同看过《泰囧》后的大多数人的疑问一样,《泰囧》不过一般,为何它可以取胜,而答案恰恰就是因为它在某一点上吸引了你,并令你花钱去电影院看了它。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去看《泰囧》?它到底哪里吸引我?就这两个

问题,就已经可以回答《泰囧》的高明之处,它没有《少年派》那种唯美的场景,也没有《一九四二》的场面,所有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难道你不觉得,这一切就仿佛发生在你身边,所有的都那样切入你的心,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了其中,并让其中的一些元素成为了你生活中的口头禅和笑点,那么,为什么它可以做到这样?我们用商战中最本质的理论——定位来探讨这部电影的成功究竟源于何处。

定位可以说就是在顾客心智中针对竞争对手确定最具优势的位置,从而使品牌胜出竞争赢得优先选择。如何赢取心智,就得在产品的差异化上得以充分体现,不同于传统或者沿用传统都是可以进入心智并取得心智资源,占据一席之地的。就《泰囧》的而言,诚如观众所见和它的名称所体现的一样,是《人在囧途》的延续。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借助社会之大趋势,攻消费者之所需,这里多要谈论的根本点就不得不到《人在囧途》之上,与其说是《泰囧》获得了心智资源,倒不如说是《人在囧途》获得的心智资源。《人在囧途》这部影片的戏剧性和生活化以及徐、王二人的演出,已经给观众留下了喜剧、简单、二的映像,可以说就算不出《泰囧》,只要是这两人的演出,观众也一定会往喜剧二字上联想,尽管《人在囧途》的票房与《泰囧》的票房相差甚远,但《人在囧途》是实实在在为《泰囧》做了铺垫和贡献。对徐、王二人而言,尽管《人在囧途》这一战并没有取得相当辉煌的战绩,但最起码拿下了一个小城池,取得了一部分人的心智资源。它二人的风光伟绩,还担心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不出去吗?

如果说《人在囧途》所采用是不同于传统的战略,那么《泰囧》就是在沿用《人在囧途》这一传统战略,找到了既定的位置,利用《人在囧途》打了一场漂亮的差异化战争,让《人在囧途》区别于那些卖座电影的大场景、唯美画面,以生活化、戏剧化、本质性来捕获观众的心。你不会赞叹影片中那些好的,也不会厌恶影片中那些坏的,只是跟着一路的坎坎坷坷,笑也好、感动也罢,总之,你会跟着它一路前行。点点滴滴的感动就已经够了,重要的是,它已经不知不觉占据了你的心,并开始相信,有它们的存在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快乐,甚至是那

些不在于表的道理也已经到你心里。每次看似搞笑的片段并不一定就是笑话,每次笑过之后也并不一定就会忘记,在《人在囧途》之中,我们笑过之后还会感慨,人生也不过大抵如此,换过了多种交通工具,还是会到达彼岸,只是你在成长,在一路的风风雨雨之中。不幸有时候不一定就是不幸,它甚至会比幸运更幸运,幸运有时候只是一时的,而不幸却在这一时让你领悟到今后的真理。《人在囧途》所传递的,所塑造的形象,不仅仅只是笑,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人成长的经历展现。如此的不同,如此的深入到内心,怎么能不说是一场胜战。而《泰囧》的沿用,在此前的基础之上,没人会想到它会有如此巨大的成绩,但也绝对没人会觉得它会失败,成功或许是早已安排好的,只是获得多大的成功我们未曾料想。然,它就是在2012年末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给整个电影行业一个莫大的惊喜。11亿、1比5、3000万„„这些数据,已经说明了,它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就如黄渤所说:“3000万人一起发笑,这是怎样的壮观场面。”你能想象3000万人的场景吗?你能想象3000万人一起发笑的场景吗?当然不能,但现在《泰囧》让3000万人笑了,甚至于它不只会令它们笑一次,而会在想笑的时候,想放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它——《泰囧》。

结语,电影之发展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从2010年6月4日到2012年12月12日,整体的方向是既定的,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它们做到了坚持,做到了简单。或许除了叶伟民,除了徐铮,还有更多更多的人知道并有这样的谱,这种源于生活的各种戏剧性。它可以刺激当下人们的神经,让所有人跟着时代的步伐而跳动。或许,两年之后,我们还会看见其它什么带囧字符号的电影,但都已经不重要,在这样的时代,最怕的就是模仿和跟随,如果你非要坚持己见,那么,对不起。经典只会更加经典,跟随者只会更加被人唾弃。

《泰囧》的成功,让那些生活在电影行业中的人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在黑暗之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它的成功给了电影行业惊喜,在这惊喜之中

泰囧成功的三大原因 篇5

《泰囧》成功的原因,徐峥曾表示,首先是剧本本身。他说:“开始做的时候就知道任何档期都会碰到大片,我们只有明确自己的类型,才可能有一点机会。”

据悉,《泰囧》的编剧有徐峥、束焕和丁丁,三人分工不同。编剧束焕曾与徐峥合作《命运呼叫转移》《爱情呼叫转移》。昨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泰囧》取得好成绩并非误打误撞,“我们做了一个类型明确的喜剧片,一切以服从喜剧出发,首先找到核心的人物关系:一个屌丝和一个压力很大的城市人的故事,再按照公路片的结构往下走,每个场景挖掘笑料和包袱。电影不要考虑文艺不文艺,商业不商业,不要老想两者兼得,关键是要尊重商业片类型,尊重观众。”

束焕介绍,最开始三个编剧一起讲故事,然后画情节性曲线、画故事图板、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图。《泰囧》的剧本初稿,故事其实并未发生在泰国,束焕说,“后来我们去泰国看景,泰国是个宁静祥和的地方,很适合故事主题,而且有了《人在囧途》的春运主题,这一集不能再讲春运,回来后就正式把故事放到泰国。”

成功究因·演员:

徐峥、王宝强和黄渤组成的“囧囧有神”三人组合,为《泰囧》加分不少。徐峥、王宝强上次合作的《人在囧途》,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也为《泰囧》积累了人气。此次三人“合体”更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片中三人之间为猫鼠关系,互相对应、争斗,分分合合,成就好看的喜剧冲突,也符合经典喜剧的常见模式。

拍摄前著《人在囧途》时,作为主演的徐峥向制作方提出一个新戏的概念,并且要求做该片导演,谁料制作方随后却找了其他导演来导这个新戏。经历挫折,徐峥并未放弃。《人在囧途2》的故事大纲出来后,徐峥看完就提出要亲导,制作方同意了,但徐峥留了一手——拿着大纲注册了项目叫《人在囧城》。最后双方谈的结果是《囧途2》还是与制片方合作拍摄,但徐峥兼任导演、主演、监制,但制作方又背着徐峥注册了《人在囧途2》,徐峥知道后便宣布放弃《人在囧途2》。不过,制作方拿下《人在囧途2》项目,却找不到演员。据报道,“剧本设定的角色明显是为王宝强、黄渤量身定做的,徐峥于是就给两人打招呼说我不拍你们就不要参与这部戏了。结果制作方请不来王宝强和黄渤,这事儿就搁置了。”随后,徐峥找人对《人在囧途2》的大纲进行重新编剧,注册了《泰囧》。申报立项的出品方从某影视公司变成现在的光线传媒,徐峥也顺利找来两位好哥们出演。

成功究因:档期

《泰囧》制作及宣发成本近3000万,在强手如林的贺岁档并不扎眼。在今年贺岁档独特的环境中,《泰囧》在发行上出奇制胜。影片原定12月21日上映,也就是与《血滴子》《十二生肖》和《大上海》同周。但上映前夕,片方突然宣布提档至12月12日,这时《少年派》已放映三周,《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两周,要么最强劲头过去了,要么变得疲软丧失竞争力,《十二生肖》《血滴子》和《大上海》一周后才上线,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空当,加上

《泰囧》观后感心得感想 篇6

故事是这样的:商业成功人士徐朗用5年时间发明了油霸,而他的同学高博想把这个产品一次性卖给外国人,徐朗坚决不同意。当得知大股东周扬是泰国的时候,徐朗立刻启程,碰见了王宝,开始了一段神奇之旅……

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感触很多,徐朗一次次地怀疑王宝,而王宝则是非常信任徐朗,用行动慢慢感化他,从而获得了信任。而我也是这样的。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学校里写字。突然,我的同桌李睿智的钢笔找不到了。李睿智对我说:“张竞文,你有没有看到我的钢笔?”我马上回答,说:“没有啊?怎么啦?你的钢笔找不到啦?”“嗯,你真的没有看见我的钢笔?”李睿智问。我坚定的说:“没有。”“我不信,你肯定是偷了我的钢笔,还给我!”李睿智大声说。“喂,我又不是没有钢笔,用得着去偷你的吗?你就这么不信任我?”我有点儿哭笑不得。李睿智还是不相信:“既然你说你没偷,那我的钢笔呢?你倒是给我找出来呀?嗯?”“好,那我就给你找出来!”我大声说,说完,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起来。我不停地找呀,找呀,就是找不到李睿智的钢笔。李睿智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着我,说:“怎么样?没有吧?明明就是你偷了我的钢笔,还不承认?”“没有?哼!那这是什么?”我从李睿智的书包里掏出一支钢笔。“这……”李睿智答不上来了。我对他说:“没关系,只要你信任我就好了。”李睿智答应了。

泰囧分析 篇7

一、《泰囧》符合大众审美期待

徐峥导演的处女作《泰囧》一炮打响, 也远远超出了徐铮本人的预计。徐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来一正常的事儿变得不正常了, 这样也会导致别人看你的心态变得不正常。”[1]文章标题更是“《泰囧》:正常的电影不正常的票房”, 这或许是导演徐峥的自谦之言, 但我们仔细分析《泰囧》这部影片后, 会觉得这确实是一部“正常”的喜剧类型电影。

首先是人物, 三位主演人员徐峥、王宝强、黄渤诠释剧本的能力以及精湛的演技无疑给了影片品质靠谱的保障, 三个人在戏里的形象一个精、一个憨、一个坏, 冲突不断。这三人组合充满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让戏中情节冲突不断, 由此产生的笑点如连环炸弹般几秒就能引爆一下。如果说徐峥和王宝强的组合延续了《人在囧途》的“衰运”, 那么黄渤的加入则令这对“囧组合”全面升级成为新的“囧神组合”。黄渤表示:“这个人物身上的色彩性比较强, 其实他的主要任务是给徐峥和王宝强施加压力、制造困难, 是整个故事的一个推动器。然后徐峥遇到宝强很悲催, 我让他们更悲催, 但其实我比他们还悲催, 这个角色很特别, 和我以前演的都不同”。[2]他们三个人创造了极其幽默、讨巧、既具有个性又恰好融合的人物组合, 为影片的喜剧效果加足了猛料。

其次是档期安排, 中国内地2012年下半年的电影市场有几部大制作的影片, 分别是王全安导演的《白鹿原》、冯小刚导演的《1942》和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几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艺术品位、影片主旨和文化层次都比《泰囧》要高, 但除了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外, 其余两部则票房成绩平平, 历史题材的沉重感使得观众迫切期待一部喜剧电影的出现。冯小刚导演之前在贺岁档中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 并培养出了十多年的贺岁档期, 也培养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加之2012年12月有关末日的谣言助长人们及时行乐的观念, 圣诞节、元旦这两个节日的消费狂潮也刮到了电影界。这样一个档期环境, 使得《泰囧》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上映首日即斩获3900万票房, 创出国产喜剧新纪录, 上映三天便票房过亿, 紧接着媒体的报道、观众的口耳相传更使这部影片的票房一路跟进, 最终以12.6亿的票房成绩完满谢幕。

再次是这部影片的文化语境。在2012年红了很多的网络热词, 尤其以“屌丝”、“高富帅”、“正能量”、“女神”等更是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所谓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碰撞在这部影片当中, 被腹黑商业男所牵引、推动。王宝强所饰演的“宝宝”可谓是“屌丝”的最好诠释:漂染的金色Bob头, 夸张的刺猬双肩包, 手中不离仙人球, 眼神、表情可被人一眼看穿, 毫无矜持与戒备可言。但是他身上有“正能量”、有爱心、责任心、相信世间的好人, 有着自己关于母亲的最本分的信仰, 一心仰慕“女神”范冰冰。徐峥饰演的徐朗则是“高富帅”的代表:出口就是上亿的买卖, 拥有高智商人群的科技化、先进化的遇事解决办法, 有着矜持的表情, 在金钱与利益的驱使下武装着自己的内心, 甚至不顾自己的家庭。草根的“接地气儿”以及并不光鲜的精英文化形象, 延续了第一部的冲突性, 在一波三折中进行碰撞, 草根一点点地将精英的面具剥掉, 用解构主义的方式还原了人物的内心即一颗向好、向善的内心。而范冰冰这一“国民女神”的最后亮相更是给了影片一个极大的惊喜, 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期待。

《泰囧》几乎全程在泰国拍摄, 使得这部喜剧具有了“观光片”的效果。泰国的“蹦子”、寺庙、山丘以及人妖等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影片最后回归温情, 对人性与家庭也适当的进行了人文诠释, 不过被一个个包袱和笑料夺了彩头, 这毕竟是喜剧类型电影, 它毕竟让13亿观众捧腹大笑。

二、《泰囧》的审美指向

徐峥导演在《泰囧》票房超过5亿以后就不敢再接受媒体的票房宣传采访了, 这样一个急速放大的全民“囧”热潮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计和控制而电影院增加了《泰囧》的放映场次, 使得最终票房成了人们猜测的热点。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 徐峥导演本着受众本位主义的制作原则, 自然使得受众十分的受用。观众会衡量从自己手上的电影票中可以获得多少价值, 从而来决定究竟要选择哪部影片, 这便是我们要说的审美心理。所谓审美心理是人们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探究审美心理娱乐化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 提高现代人的审美品位与素养, 净化我们的精神空间。[3]

大众文化审美心理娱乐化是我们现在正面临的问题, 大众文化审美心理上首先存在着逆反心理、求异心理、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 所有的这些为《泰囧》的火热提供了前提。大众文化审美心理之所以会存在娱乐化的倾向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是大众文化长期娱乐性的影响, 无论是电视节目、电视剧、广告、网络、电影、书刊等, 娱乐性和游戏性成为吸引受众的有力武器, 还是一些较边缘的题材, 例如犯罪、贫困、色情、低俗等内容进入大众文化, 二者都纵容了观众的“窥阴癖”心理, 让观众很少能从这些节目当中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 更别提一些文化的熏陶。大众文化本身具有新奇性、猎奇性、更新快的特点, 而观众则很容易具有一些从众、求异、求奇的审美心理, 这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因为任何一种炒作的噱头都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 而只会让观众生厌, 继而就会有更离谱的内容进入大众传播, 不利于文化审美的发展。

其次是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下的释放需求。没有人愿意在一天的工作之后围绕在身边的媒体传达给自己一些深沉的、晦涩的、无趣的东西。观众把大众文化当作一种消费和消遣的方式, 于是单纯麻木的选择一些只图感官刺激、低级娱乐的东西。这些东西确实能给人带来一定时间内的欢愉而且对于电影来说, 明星、搞怪、笑料等更是很好的票房号召, 观影过程对观众来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释放的作用。

但这并不能够说明《泰囧》就是一部低俗的、单纯追求喜剧效果的影片。纵观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 排在前十位的影片都是近三年的作品, 这恰巧说明中国电影业正在迎来快速的发展。新增的影院、观众浓厚的观影兴趣, 都使得电影票房这块蛋糕变得越来越大。《泰囧》让电影界看到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空间。电影首先是要讲好一个故事, 自然这个故事的主题会关乎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 但只要可以叙事清楚、情节连贯符合剧情需要、人物特色鲜明, 使观众可以有所感悟和收获就算得上是好电影。否则阳春白雪也会面临曲高和寡的尴尬, 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将在观众审美心理的逆反性、和求异性下逐渐失去其说服力。

三、电影如何构建大众审美

有分析称中国的电影受众目前还是“饥渴”的, 需要好的电影作品去喂饱他们, 《泰囧》的票房成功无疑是大众文化被极度消费的实例, 但是电影当中的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是观众审美情趣培养过程当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

如果任由大众文化发展、不加以引导的话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旦放任大众文化的感性欲望无限扩张, 感官欲求无限延展, 必然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 使人陷入被泛感性包围下的“无根”的虚无困境, 使人性易于陷入物质性与精神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分裂和对立的纠葛之中。“人们成为没有记忆、没有深度、没有历史的平面人, 犹如丧家之犬游离于都市荒原的每个可能的横切面, 又犹如一个蒙太奇式的欲望分子, 不断在拆解、组合、重叠、分离, 极尽各种可能并行不悖地互动。”[4]综上所述,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要想共同繁荣, 在坚持大众文化的审美特质的基础上, 也应该向精英文化的内涵靠拢。在电影的发展中,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也应该彼此融合发展。

电影的技术手段只能增加影片的表现手法, 却不能增加影片的表达内涵。所以电影的精英文化或是大众文化都要在影片的叙事和内涵上下功夫。我们强调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断裂, 是因为现实条件中贫富差距、文化层次之间的落差。诚然每部电影都有他的目标受众人群, 电影作品也分大众化传播和小众化传播才可以繁荣电影的种类、促进电影流派的产生, 但是在这样一个大众化传播时代, 我们拥有共通的语境空间和符号合集, 电影工作者们应该在创作当中, 赋予大众文化类题材以人文关怀与道德核心, 赋予精英文化类题材以趣味性和新奇性。

四、结语

《泰囧》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电影文化应该以它蓬勃的态势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不存在绝对的选择与分歧。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对精英文化来说是一种不小的冲击和挑战, 但这两种文化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 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冲突与矛盾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相互磨合与改造。在这种相互矫正与吸收的过程之后, 两种文化将互相渗透, 迎来文化的繁荣与提高。由此可以看出, 精英文化在传播的过程当中, 应该避免单向传输、让受众一味的接受, 而是转向更多元化、积极、主动的探讨, 在学习与对话中, 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互动与文化融合的态势。精英文化包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道德关怀, 在保留这些品质的前提下, 如果可以融合大众文化的审美特质, 诸如新奇、乐趣、多变等, 充分理解和感受受众的审美期待, 赋予精英文化以活力和新鲜的血液, 则可以使文化发展历久弥新, 为文化发展和社会精神内核的建构提供长久的动力。

摘要:《人再囧途之泰囧》于2012年12月12日公映, 影片的三人组合徐峥、王宝强、黄渤在岁末给全国观众奉上了一场喜剧的盛宴, 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内地票房的奇迹, 引起了观众、电影界以及影评界的热议。缘何一部小成本喜剧会获得如此大的反响与收益, 其“囧”又会使谁冷静思考。作者将对这部“正常”的喜剧电影的“不正常”发烧作出分析。

关键词:解构主义,文化语境,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参考文献

[1]南海网.徐峥谈《泰囧》:正常电影不正常的票房[EB/OL].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3/02/03/015423883.shtml.

[2]百度百科.泰囧[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213587.htm?fromId=8296157.

[3]赵惠玲.大众文化审美心理娱乐化倾向探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2008, 23 (2) :28-30.

从“泰囧”到泰“便捷” 篇8

泰国首都曼谷和第二大城市清迈,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天泰国行程仅有的两个地点。

10月12日上午,李克强在与泰国总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国高铁展”开幕式,是此行的重头戏。李克强称中国的高铁技术坚定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这被外界称为李克强又一次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

第一次“推介”是在一天前,11日李克强刚抵达曼谷后不久,就前往泰国国会发表演讲,李克强向在座的泰国国会议员们预告了将和英拉一起出席“中国高铁展”,并称“中国拥有先进的高铁建设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介绍,根据公司的一项可行性研究,从曼谷到清迈的678公里的路程,现在乘坐火车需11.3小时,如果未来泰国采用中国高铁技术,这个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

中泰间高铁项目合作潜力巨大,让早已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中泰合作找到了加速的新动力。但新动能,却远不止这些。

高铁竞争中的中国优势

在丰富的中国元素的映衬下,10月12日上午,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办的“中国高速铁路展”在曼谷诗丽吉会展中心开幕。中泰两国总理为中国高铁展剪彩,随后共同步入展厅。

李克强在参观途中向英拉以及其他泰方人员所做的高铁“推介”,得到了英拉的积极回应。她对中国高铁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许,并欢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高铁项目建设。她还向李克强介绍了泰国高铁建设规划和在地区互联互通中的地位。

10月11日,李克强到访泰国首日,中泰双方就签署了《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

一年多前,英拉在对中国进行其就任总理后的首次正式访问时,曾搭乘过京津城际高铁,对中国高铁的舒适性和快捷性印象深刻。

改变落后的铁路面貌,是2011年8月上任的英拉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前司长张九桓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泰国的许多铁路建于100多年前,而且是窄轨铁路,行驶速度慢,已经大大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泰国社会各界强烈希望改变现状。2004年至2009年间,张九桓曾出任中国驻泰国大使。

英拉就任总理后,泰国政府明确将在2022年前完成四条高速铁路建设,把首都曼谷与北部、东北部、西部以及东部连接起来,铁路总长1800公里左右。其中,东北线的延伸可能贯穿老挝,与中国南部连接,也因此,其经济效益和地区战略作用令外界瞩目。

按其计划,这四条高铁将于2014年进行国际招标,以便第一条高铁能在2018年前后投入营运。

在张九桓看来,李克强推介中国高铁,不仅致力于加强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也将推动泛亚铁路建设,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改善东南亚半岛物流、货运及双边贸易。

泛亚铁路共有三个方案,一个是东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到昆明;二是中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祥云到昆明;三是西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到昆明。

三个方案中的泛亚铁路,都需要经过泰国。泰国高铁在地区互联互通中的区位优势,加上中国高铁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成为两国高铁建设合作的巨大源动力。

有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约为0.5亿美元,而中国则约为0.33亿美元。此外,中国目前已是高铁发展最快的国家,通车里程几乎相当于现有世界其他国家的高铁通车里程的总和,还有约1万公里正在建设中,具有在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气候环境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经验。正是这些优势,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这也加剧了竞争对手的担心。日本新闻网近日以“泰国高铁建设日本难敌中国”为题,称泰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很可能采用“中国制造”,而并非日本的新干线;泰国首条高铁建设计划,将与中国一起实施共同的可行性调查。这让日本企业感到忧虑,中国方面已经获得了优先调查权,也有可能因此获得优先建设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泰国问题专家宋清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泰国将于2014年进行的国际招标,包括日本、法国、西班牙以及中国等都有意竞投。日本的竞争优势比较强,一方面日本在泰国已经有了很多其他项目的投资,对于环境很熟悉;另外一方面,日本会强调“安全牌”,因为日本新干线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安全运营成绩。

不过,宋清润认为,中国还具备一项优势,“泰国是东盟国家中同中国合作程度最高、政治和经济障碍最少的国家之一”,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有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近7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8倍。如今,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旅游客源国。此外,泰国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和橡胶最大进口来源地。

李克强在泰国国会的演讲中还列举了中泰合作的诸多“第一”:在东盟国家中,泰国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关于21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第一个同中国推进战略性合作,第一个同中国实现蔬菜、水果零关税安排,第一个建成中国文化中心,第一个同中国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并进行两年联演联训。泰国也将成为在中国开设领事馆最多的国家。

“这么多‘第一,在国与国交往中是少有的,充分说明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李克强说。

中泰互免签证谅解备忘录

李克强10月11日在泰国国会的演讲,亦是中泰交往中的第一次。

这是李克强作为中国总理首访泰国的第一场正式活动。泰国主流英文报纸《曼谷邮报》还报道称,李克强是泰国议会81年的历史中首次登台演讲的外国领导人。

在这次演讲中,李克强提出,中泰双方将力争提前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目标,并鼓励两国企业更多地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

在清迈参观泰国“一村一产品”项目时,李克强就遭遇了一点“小麻烦”。看着不同展台上的各种木雕、金银器、漆器、彩绘伞等手工艺品,李克强对一处展台的泰方人员说,因为只带了人民币,他想买点留作纪念却买不了。

在李克强与在曼谷的国内游客随机进行互动交流时,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在回答总理关于签证的问题时“发起了牢骚”,称办签证花了几百块人民币,钱虽然不多,但前后耗费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很是费劲。

李克强回答说,我这次访泰,两国政府宣布启动商签两国持普通护照人员互免签证谅解备忘录,如果中泰互免普通签证实现了,这样既省钱又省事,中泰人员往来会更加便利,人文交流会更加密切。

“双方愿商签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谅解备忘录”,写进了李克强和英拉会谈后两国政府发表的《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中。这是中国同东盟国家启动的首个类似协定谈判。

2012年中泰双方人员往来近300万人次,今年,双方交往势头更猛,更多的中国人到泰国旅游,仅前5个月已有250多万中国公民赴泰旅游。在泰国国会演讲时,李克强形象地将两国民间的交往形容为“走亲戚”。

一旦双方谅解备忘录达成,从个人角度来看,意味着想“走亲戚”的双方民众可以实现自由行,不仅省下了签证费,还可以随时前往泰国,实现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

“对于旅行社而言,不仅团费中能省下200多元的签证费,也可以做到游客头天报名第二天就能走。”康辉旅游集团市场部经理张庆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而现在,游客报团后一般要等上三天工作日,办理签证后才能组团出行。

从促进人员的走动往来,到推动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以及加强高铁建设合作加快互联互通,“不管是从战略高度,还是细化程度,此次访问都让中泰合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宋清润说。

上一篇: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下一篇:寄太白无能禅师,寄太白无能禅师顾非熊,寄太白无能禅师的意思,寄太白无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