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魅力经典作文

2024-10-18

音乐的魅力经典作文(通用14篇)

音乐的魅力经典作文 篇1

音乐的魅力,无穷无尽,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曲,牵动着我的思绪,丢点烦恼,忘掉悲伤,随着音符的起伏,带着我在音乐的世界里遨游着

音乐的魅力,只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才会懂,每一个点都是值得我深深回味的,音乐的魅力,在一首歌随着岁月洗涤过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再次的回味,带着我,回到从前的时候,接着那时的感动,闭上眼,慢慢跟着音乐舞动着。

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随着歌曲的悲而悲伤,随着歌曲的喜而快乐,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激昂,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感动。

用心去感受音乐,感受这种魅力,音乐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用心去感受音乐的人,带着这种心情,我再听一次纳感动了我,感动了很多人的曲子,心情依旧,用心去感受音乐,感受不一样的魅力,不再是限制在表面的魅力,感受音乐里的心情,在向我诉说着,诉说着一句句话,一首首小诗。

动人的音乐,催人泪下,体现出音乐的魅力,欢快的音乐,慷慨激昂,体现出音乐的魅力,音乐的魅力,到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以后的每一代,都会一直延续着,音乐的魅力,无穷无尽。

音乐的魅力经典作文 篇2

一、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定义和分类

当人们提及莫扎特的时候, 大多想起的是关于他的歌剧、协奏曲等大型作品, 对于声乐作品除歌剧之外的如宗教性声乐作品、艺术歌曲以及他为数相当的54首“音乐会咏叹调”却很少提及。莫扎特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并没有用音乐会咏叹调这一名称, 在他的作品目录中列有专栏, 总标题是:“Arias and Scenes for Voice and Orchstra” (“咏叹调和场景为人声和乐队”) 。“音乐会咏叹调”一词是今人提出并使用的, 因此在叫法上仍存在名称混用的现象, 称谓有“歌曲”、“独唱歌曲”或“独唱与乐队”等。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实际上是区别于其歌剧咏叹调而独立存在的一部分, 大多数是为音乐会演出而写, 这些歌曲的内容和曲式结构可以独立存在, 也可以单独在音乐会中演唱, 所以叫音乐会咏叹调。

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54首音乐会咏叹调, 其中有36首女高音曲目、9首男高音曲目、1首女低音曲目和8首男低音曲目。这些音乐会咏叹调在音乐本质上都具有咏叹调的“抒情性、戏剧性、歌唱性”这三个特点, 其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莫扎特为自己创作的歌剧作品中的某一角色加唱选段。

如《崇拜你的人的心愿》 (Al desio dichit adora) (女高音与乐队, K577, 1789年) ;《欢乐的由来》 (Un moto di gioia) (女高音与乐队, K578, 1789年) ;《把眼光转向他》 (Rivolgeta a lui sosguardo) (男低音与乐队, K584, 1789年) 等。前两首作品是莫扎特完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后, 为“伯爵夫人”和“苏珊娜”增加的选段;后一部作品是莫扎特在歌剧《女人心》创作中为“古列莫”写的演唱选段, 但最终并未在歌剧原作中使用。

2、莫扎特为自己歌剧作品中的附加场景加入的选段。

此类作品只是原歌剧场景中附加的一幕并未与歌剧一同上演。如《再不信任她》 (K490, 1786年) , 这是为歌剧《克里特王伊多梅纽斯》加入的“男女二重唱”唱段, 描绘了女主角伊莉亚与恋人伊达曼泰间互诉忠贞的场面。

3、为其他作曲家歌剧作品增加唱段。

如《春光艳丽展笑容》 (Schon lacht der holder Fruhling) (女高音与乐队, K580, 1789年) 是帕伊谢洛《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加唱选段;《我去向何方?》 (Vado, ma dove?) (女高音与乐队, K583, 1789年) 是马丁《善良心的郁闷》的增加选段。在此类音乐会咏叹调的原作选择上, 莫扎特总是倾向于自己比较喜好的角色或是较有戏剧情节的歌剧场面。

4、附有宗教音乐性质的音乐会咏叹调:

这类作品由于其特定的宗教性质, 并没有强调戏剧性, 以赞美抒情为主。如《主啊, 请告诉我》 (女高音与乐队, K178, 1783年) 等。

5、完全是独立歌曲性质的音乐会咏叹调。

这类作品多为即时所作, 并没有特别的含义, 但音乐线条的起伏仍然比较明显, 从而区别于其他的独唱曲目。《我亲爱的, 可怜我吧》 (P e r p i e t a, b e l l idolmio) (女高音与乐队, K78, 1766年) 等等。

二、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艺术魅力所在

1、音乐会咏叹调与歌剧咏叹调之比较

咏叹调是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歌曲, 现专指独唱曲。咏叹调 (Aria) 的词义就是“曲调”, 它是在十七世纪末, 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宣叙调的平淡, 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而产生的。因此从诞生之初, 它就在各方面与宣叙调形成对比, 其特征是富于歌唱性 (脱离了语言音调) 、长于抒发感情 (而不是叙述情节) 、有讲究的伴奏 (宣叙调则有时几乎没有伴奏或只有简单的陪衬和弦) 和特定的曲式 (多为三段式;宣叙调的结构则十分松散) 。

所谓“歌剧咏叹调”主要是指歌剧中人物用以抒发内心各种强烈情感的戏剧性唱段, 它与歌剧中以展开情节为主的宣叙调相对, 以歌唱性、旋律性为主要特征, 主要作用是抒情。

音乐会咏叹调与歌剧咏叹调相比, 两者在音乐特征、抒情性以及演唱要求上基本一致。其差异在于, 歌剧咏叹调只有在完整的歌剧作品中才能体现出它的艺术魅力, 角色与唱段都是歌剧中的一部分。而音乐会咏叹调则不需要考虑歌剧咏叹调中剧情贯穿性的戏剧内容, 具有相对独立的和完整的戏剧情节。因此在音乐会上, 演唱者对音乐会咏叹调的诠释与把握要优于歌剧咏叹调, 在表演上既逾越了戏剧舞台的局限在音乐上又能保持咏叹调的艺术魅力, 使其成为闪烁于音乐会舞台上的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

2、音乐会咏叹调与艺术歌曲之比较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 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具体来说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文学性较强的诗歌, 内容深刻且富有哲理;旋律优美动听、擅长抒情;表情丰富且意境深远的钢琴伴奏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歌曲的特质决定它的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 细腻的声线, 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因此能否唱好艺术歌曲是衡量一名合格歌唱家的重要标志。

音乐会咏叹调与之相比, 两者在演唱形式上均为音乐会上的独唱曲目, 在艺术表达上, 都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其差异在于, 音乐会咏叹调由乐队伴奏, 而艺术歌曲是用钢琴伴奏;音乐会咏叹调的演唱风格是表现强烈的戏剧性激情和张力, 其篇幅和结构长而复杂, 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炼、讲究含蓄典雅和内在的意境之美;音乐会咏叹调必须依托于一定得戏剧情节, 而艺术歌曲歌词来源于诗歌, 更善于表现细微的、相对简单而独立。

综上所述,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是游离于歌剧咏叹调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声乐艺术形式, 大多是为音乐会演出而写, 其内容和曲式结构独立存在, 常常在音乐会中单独演唱。

摘要:莫扎特是一位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 在其众多的音乐作品中, 音乐会咏叹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成为音乐会上演唱的珍品, 本文就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与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的比较, 进一步对其艺术魅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星.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定义谈论[J].音乐艺术, 2008, (03) .

[2]喻宜萱.关于莫扎特的五首女高音咏叹调——声乐教学备课札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1, (01) .

巧用经典歌曲 展现作文魅力 篇3

一.引入歌词,扮靓语言

好文章要做到起承转合巧妙自然,而巧用歌词,有时能轻松使文章开头靓丽、过度自然,结尾深化,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歌词点题,巧妙引出

歌词语言凝炼,概括力强,若能恰当地运用歌词作为文章的开头,既可以避免俗套,直接切题,又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常常会取得让人意想不到艺术效果。如在歌颂母亲文章的开头,一个学生使用《白发亲娘》的歌词:“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你的那一根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这几句歌词把一位老母亲对儿女的惦念之情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很具感染力,同时又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又如在《感谢亲情》的文章中,作者开篇写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这首叫“感恩的心”的歌曲被传唱之后,曾经打动过无数个被关爱、被呵护的人,而今作为文章的开头,既扣题,又具感染力,不能不说是别具匠心。

2、歌词过渡,承接自然

在写作过程中,段落与段落之间应上下连贯,前后衔接,过渡自然,而歌词如“润滑剂”,可使各部分运转自如,会使文章收放自然,行来错落有致,层次井然。歌词可将文采、诗情与过渡等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无痕却境界全出。如一位同学在“歌唱祖国”的作文比赛中,恰当地运用了歌词。她回顾祖国痛楚的历史后,又继续写道:“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伟大的新中国诞生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是个巧妙的过渡,既是上面一段历史的结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又是下面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启。又如在《追随梦想》的文章中,作者列举了许多名人成名前的梦想后,又谈到了自己的梦想及不懈的追求:“万水千山独行,找我登天路径。让我实现一生的抱负,摘下梦中满天星。”这位同学用《摘下满天星》中的歌词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从而引出后面的阐述。

3、歌词结尾,启思深化

如果能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之处引用一句或几句歌曲,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主题,产生回肠荡气、三日绕梁之效,一定能够克服结尾空洞疲软的不足,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学生写的《跌倒之后》的结尾:“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引用这样的歌词结尾不仅巧妙点题,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又如学生在《我爱国旗》的文章中用《红旗飘飘》的歌词结尾:“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运用歌词能更精练、准确地表达出小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文的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巧用歌曲,创写题材

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题材。

第一,想象作文:听了一首乐曲,想象音乐中画面、情景,把脑海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形象描绘出来。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陶醉在悠扬的钢琴曲中,脑海中出现了月光、大海、波涛、岩石,幽静的环境,温情的画面,想象中发生的动人的故事,根据你的理解,大胆再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第二,音乐故事:《月光曲》、《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首经典名曲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也可以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情景,甚至是围绕着音乐而发生的故事。如冯振志根据歌曲《隐形的翅膀》,自编自导了一部故事片《隐形的翅膀》,获得优秀少儿电影奖和优秀儿童片女主角奖。在教学中,教师假如善于发现那些经典的、学生喜欢的歌曲,让学生去搜索这些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或深层解读歌曲,想象或联想吻合歌词意蕴的故事,那么一个个感人而新颖的题材就流诸笔端。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歌曲的恰当运用能平添文章许多魅力,写作就应多听多唱健康向上的歌曲,既能为文章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还能增添文采吸引眼球,又能怡神悦情,何乐而不为呢?

音乐的魅力作文 篇4

上课铃响了,老师先教我们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比如弱、中弱、快弱还有渐强和渐弱。接着老师让我们记住这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可是我们都觉得很难记,老师引导我们可以联想数学中的大于号和小于号或英语里的英文字母,这是我们很快记住了。

老师开始教歌曲了,老师先让我们把音乐书翻到《山谷静悄悄》这首歌曲。让我们先欣赏一遍老师的节奏、强弱。老师唱着,那优美的歌声,欢快的旋律让我沉醉,我面前仿佛出现了景色优美的山谷,我仿佛就在大自然中。地质队的叔叔也忙碌的工作后着,这优美的歌声,也促进我长大后,也要为祖国捐献一份力量!接着,听完老师唱歌,老师就一句一句的教我们,在叫的过程中,同学们学的有些生疏,没有唱出山谷里的静静悄悄。然后老师又叫了几遍,同学们慢慢掌握了技巧,可以唱出强和弱了。歌曲听起来也生动了许多,快下课了,老师又让我们完整的把这首歌唱一遍,这次大家唱得很投入,歌曲好听极了。最后经检测全班同学都会唱了,我们我们也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音乐的魅力作文 篇5

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讲音乐的内涵,给我们讲作者创作音乐作品的背景,让我们学会欣赏音乐。听音乐时,音乐占据了我的身心。它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欢乐,时而悲泣,使我的身心也受到了感染。

听音乐时,把我的眼睛闭上,感受到它无限的美妙。譬如欣赏《钟表店》,朦陇中我仿佛来到了一家古老的钟表店门口,两个落地钟在欢迎着我,那“当当”的声音似乎在说:“欢迎你!”我朝它们笑笑,推门进去。只见各式各样的钟表满屋子都是。所有的钟表都在运转着,发出“嘀嘀嗒嗒”的声音。那声音与音乐汇在一起,就好似那粼粼的湖水与跳跃的月光揉合在一起,那般轻柔,那般舒畅。突然“丁零,··…”一个刺耳的声音传来,吓了我一大跳,我转身去看,原来是一只小闹钟在响。我在店内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逛了一圈。欣赏完《钟表店》,转眼,《春之声》圆舞曲的悠扬乐曲响了。于是,我面前又出现了一幅图画—一望无际的原野,鲜花盛开,我兴奋地投人它的怀抱。我在翩翩起舞,风儿是我的舞伴,花朵是我的裙子,绿草为我的舞姿而喝彩。看,那边的小黑点是什么?近了,近了,是一匹骏马。我抓住跑在最前头的那匹骏马的鬃毛一跃而上。我手持马鞭驰骋着,欢呼着。马儿,快点,再快点。我用力地挥着马鞭,谁知“嘶……”一声长鸣,我摔了个四脚朝天。怎么马儿这么不听话,我挣扎着站起来,原来前面是水的世界。是泊泊的泉水,似少女的明眸,似月光的轻柔,似飞花碎玉。泊泊的泉水,把我送到神秘幽静的大森林。在这里,我与豹子赛跑,与苍鹰齐飞。正盘旋在空中,“丁零……”似又听见了小闹钟的声响,我停止了“空中的盘旋”,睁眼一看,原来是下课了。

音乐的魅力作文 篇6

专业老师把我们分成四个组,我选择了钢琴,因为以前学过电子琴,有一定的键盘基础。一开始,老师说了一个关于钢琴知识的儿歌:“88个键,分成7组半,三一群,五一伙,黑键白键记心间,两个黑键左下角,C音就在这上面。”有了这首儿歌,我就对钢琴的键盘位置有了初步的认识。

作为一名小记者,我还采访了一位学钢琴的大姐姐。她叫夏一宁,学钢琴有一年半了,大姐姐懂得还真不少哩!她为我们弹了好几首曲子,有《致爱丽丝》、《坦诉》等。老师说:“低音,越低越沉重,像打雷一样;高音,越高越清脆,像小鸟的叫声。”

兴趣——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基础 篇7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觉得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音乐欣赏水平较低,教师不能用抽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而要把音乐同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喜欢的事物,把歌曲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学生很快就会唱了,但唱得没什么感情。于是,我问“:你们见过或坐过火车吗,谁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呢?”一些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我请几个坐过火车的学生说说第一次坐火车时的感受。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争着举手回答,沉浸在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学生高兴地喊起来:“福州”“厦门”“泉州”“贵州”。有一个学生说:“我想回老家重庆。”“好!我们一站一站走。” 学生想象自己坐上了火车,伴着音乐高兴地唱起歌,歌声中散发着快乐的情感。

二、激发参与意识,体验学习乐趣

音乐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艺术,因此要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想和说、感觉和体验。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望更强,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活动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人人动口、动脑、动手,增强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如在学完 《小青蛙找家》后,学生的兴致很高,我即兴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戴上青蛙头饰,演小青蛙,蹦蹦跳跳找到家;一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最后一部分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拍手。课堂上学生有的动手、有的动脚、有的动口,歌声笑声一片,学生不仅感受到音乐的欢快,又加深了对歌曲寓意的理解。又如,在学习唱《过新年》时,我先复习《新年好》这首歌,让学生感受到过新年时的快乐心情,这时再来学习《过新年》,有的学生已经边唱边跳了,手舞足蹈的,完全参与到音乐中,与音乐共鸣,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三、把握评价尺度,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实施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 分层评价学生,注意不同年龄学生实施评价时的差异。以低年级的学生为例,他们在学习中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对他们的评价应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各种声音为标准,这与小学中高年级的评价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在学习音乐中,同一个年级或班级的学生在个体差异上也很明显,对此,我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学唱一首歌时,我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四个层次:(1)学生会唱1~2句即可;(2)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3)学生能基本唱准;(4)学生必须把握音准节奏,较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能按要求完成就评为“优”,再对他们今后学习的方向提出下一步的要求。这样,让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歌曲《小红帽》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编排,接着请小组同学上台表演,最后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学生很高兴,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价,当说到谁动作做得不好,歌曲唱得不好时,我就让他们互相帮助,对表演得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对表演得不好的同学帮助他们改正并进行表扬。表扬的形式不一,有时是口头表扬,有时是奖励一颗小红星或一个爱心等,尽量让每个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努力,使自己的音乐水平不断提高。

兴趣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各种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亲近音乐,让音乐真正进驻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从而达到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目的。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感受艺术美的前提。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喜欢艺术,就应该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创设情感氛围,拨动美的心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音乐。

高中作文:音乐的魅力 篇8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空旷。音乐高远、飘渺、若有若无的曲调如天空一般宽广明亮。那延长的降调是天空的基色蓝。时而浅,时而深,是滑音的连接,长短音的排音,轻轻的蔓延,好似一片片轻云,悠然的悬挂,飘荡。那是圣桑斯的《天鹅》,缓慢的节奏假装白云的闲散。心间似乎有一股暖流游动,灌进全身的每一根血管。柔和的颤音似天鹅拍动翅膀的声音,离地飞翔,拥抱宽广无边际的蓝天。音乐飘散着安详,弥漫着深远悠长。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浑厚、低沉。它如一座大山坚实的耸立着展示它的雄伟挺拔。那浑圆的巨石,坚不可摧,似一个个重音,稳定着基础。那山间的几丛深绿,似一个个点缀,使山更显苍劲。嶙峋的岩壁,有如一双双重奏,让山更显巍峨。那是大师莫扎特的《g大调小夜曲》。一段段重复而有节奏变化的曲调像山腰系的烟雾,优雅大方;深不见底的内涵,就如顶峰直插云霄,拥有无尽的韵味。音乐的山峰凝重厚实,似乎能辟出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直伸入心灵的最深处,令人颤动,令人震撼。

其实,音乐本身就有一股很强的吸引力,表达了一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沧桑,是医生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不必说那些著名的音乐家,也不必说那些歌星。单单是我们这些音乐爱好者,就已经陶醉,甚至深陷在其中,无法自拔了.音乐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一种事物.

任何人都有可能背叛你,但音乐不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你可以无拘无束,不会像那些无趣的书那样,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再给你来个泰山压顶,差点就让你窒息而死了。当你感到无聊时,放上一蝶片,拿着麦克风,深深地唱着:“音乐,音乐,我想你,就像牛郎想织女;音乐,音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音乐是如此的美丽动人。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它而变得更加炫丽夺目。音乐的魅力无处不在,想听音乐,随传随到。

初中优秀作文:音乐的魅力 篇9

工程师,是对建筑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百分比,都细心研究;相对:我对音乐比平常人都更有感觉。

当年我并不是每一首曲子都喜欢,我更喜欢的是参加东湖广场,全市少年儿童比赛中获金奖的那首曲子:《童谣》。有人会说,是不是我获得了金奖才喜欢呢?其实,不是的。这首歌曲由静到起伏再到闹,最后渐渐平静下来。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美好。请听我“演奏”:小时候,一大早起来,父母哄醒我们,与我们玩耍;起来后,又和小伙伴们吃早饭,嘻嘻哈哈地(这是由静至起伏),过后,大家一起去闹市逛逛,买些东西吃,又去公园玩(这时非常欢腾);美好的一天终于过去了,我们又在外婆的怀抱里,香甜地进入梦乡了(又安静了)。

听了这首曲子后使我回想起从前美好的童年,真的好像回到了娘胎中,又重来......

音乐是流动的,曲子是不变的,但人能从中体会其中的含义,令自己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

浅谈我国音乐与歌曲的魅力 篇10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外,我们还学习一了些简单的乐器知识,如:古筝,笙,笛子等等,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老师也经常组织一些打拍子的活动,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给我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真正的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国的56个民族中,出现了不少民歌。民间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劳动、节庆、娱乐中需要表情达意,随即产生了各种口头创作或即兴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演唱(奏)者的即兴加工,从而产生许多变体与体裁样式,使其巧妙的与本地域文化相适应,它是群体创造的成果。

我先说说少数民族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说到音乐特色必须要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因为没有舞蹈的音乐是不完美的,那就没有民族的特色了,也就没有民族风格了。维族的民歌基本上都与舞蹈有关系,他们节奏很简单,咚嚓嚓咚嚓.这个节奏,适合新疆的民族舞蹈,在那遥远的地方之类的歌,都是歌颂新疆那美丽的大草原,是典型的草原民族,他们的乐器丰富而简单,有阿地力,冬不拉等等,还有吹奏乐器。新疆民歌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性很强,尤其是舞蹈艺术性很强,算是很好的舞蹈即兴伴奏歌曲,那轻快的节奏,仿佛流动的河水在蟠曲而行。新疆舞蹈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惟美,优雅,轻快,活泼,这也算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格。他们在大草原的生活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很显然,大草原的生活是美好的,才会有那么优美的新疆舞蹈还有那么动听的新疆民歌。

说到新疆,当然就不能忽略蒙古族人民。他们和新疆的维吾尔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大草原那种豪情奔放!虽然这样,但是也有不同,比如音乐形式就不一样,蒙古族的乐器有很多,而且这些乐器更可能的抒发在草原的心情,蒙古族的马头琴所表达的含义不是欢快,而是幽静。在茫茫的大草原中,那种马头琴发出的声音让人听了就凄凉,听了就有种心旷神怡的幽静。应该说蒙古族比新疆的维族更加贴近“草原之夜”,毕竟蒙古族讲究的礼数很多很多,这样,音乐形式不同也就会引发舞蹈的不同。舞蹈形式应该说新疆的舞蹈是无与伦比的,新疆舞舞步很灵活,而且跳得也轻快,而蒙古族的舞蹈略与草原或者说是家乡联系的紧密一些。要说到家乡那蒙古族的风格都与家人,家乡,母亲有关,相信腾格尔的蒙古人你是听过的.歌曲叙述的就是他深爱的家-大草原,他一生的顽皮都寄托给了让他长大的神圣的大草原。

可以说是维族和蒙古族两个民族是非常相象的,但也有略不同。也许是政治因素所造成的,但这个不是所关心的,真正的答案也许在那些已经经过历史磨练的音符里面,说不定只有音符所表达出来的旋律才是真正他们为什么不同的答案。

说完了北方的歌曲,南方歌曲一样有他的魅力所在,比如说云南吧,音乐的风格很有江南风采,很流行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已经家喻户晓,周杰伦《菊花台》结尾的那段就用到了它,可以说他乐器搭配的是无懈可击。云南的少数民族很多,傣族白族等等,在这样一个大民族汇聚的地方,舞蹈肯定是大众化的,就必须欢快,有潮流,有内涵,虽然风格和北方的新疆舞蹈差异很大,甚至舞蹈元素很简单,区别不同的是他们的舞不同之处是节奏,可以说南方的舞蹈节奏很丰富,而北方的节奏性很单一,也有的没有节奏的感觉就一跳而过,很优美的舞步一个连贯的动作就完成。舞步不同也就意味着音乐不同,南方的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是所谓的江南风格,正如旧式中国风风格的歌曲,有古筝,二胡,琵琶。它们一听上去就很优美,有的叙事,有的抒情,有的感怀。在音乐领域上是略胜一畴,带有江南色彩的曲调包含了有意境的中国风歌曲毕竟是能被中国人所接受的。

总之,民族音乐风格因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听着舒伯特的小夜曲,戴着耳塞,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泡上一杯淡淡的清茶。一边仰望窗外星光,一边看杯上茶香袅袅。有一种超脱世间的恍惚。一闭上眼睛,仿佛就感觉到自然间新丽的微风,迎面袭来。如沐浴圣光般,刹时让人脱胎换骨。可以清晰地看到,山间,斑驳的阳光在碧玉般青翠的枝桠间流转。光的精灵,于叶间嬉戏舞蹈。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盛载着柔美的曲线与温和的低声吟唱。清凉自然无声地浸入心田。鸟儿,成群结队地从天际的白云间飞来,又在天际的红日下消失。万物,并不纷繁。你却可以感觉得到,自己与自然早已浑然一体,听得到,大地,深沉厚重的呼吸。熟悉得让人想起儿时母亲温暖的怀抱。感觉得到,万物恬静的酣睡,亦醒亦眠间的慵懒。就像流浪了许久的浪子,突然找到了归家的感觉。

正如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游戏是围棋,是因为它最简单,所以变数最多,最耐人寻味。舒伯特的小夜曲也给人以至纯的美,没有众多乐器叠加的纷繁。也不需要厚重的音符来搏取听者一时的侧耳。恬静淡然,温和地浸入人心。也许这种特色正是使舒伯特能永驻人心的魔力之一。所以只有以清茶来衬托这种音乐的柔美。淡然之味,无味之味至味也。这也是古人最推崇的人间极至的美好。你可以在那音乐间,找到自己灵魂的宁静归宿。忘却胸中尘杂。洗尽铅华,剥去伪装。还自己一个真实的天堂。

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我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步入音乐的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

摘要: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音乐欣赏课,使我受益匪浅。

音乐的魅力经典作文 篇11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它真实地阐述了:音乐的魅力无处不在。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让我背的论语里有“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入迷得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来。音乐真的这么有魅力吗?

我也想学一门乐器,感受音乐的魅力。听别人讲: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是世界三大乐器之一。并且小提琴还有一个优点,如果演节目,直接背起来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因此,我便选择学习小提琴。

初学小提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轻松。它所带给我的痛苦更甚于一切的苦楚。从一开始学夹琴,那痛苦便让我不堪忍受。那时琴夹在肩上,简直就如被刀刃穿过一般。夹完之后,肩和腮帮都隐隐泛红,惧怕疼痛的我一次次的“哀嚎”,有时甚至泪流满面。

可当我一点点进步,接触到或曲折深沉,或欢快优美的曲子时,音乐就一丝丝渗入我的灵魂,我的内心就如被洗涤了一般,纯净而舒适。音乐的独特魅力使我忘却了疼痛,忘却了苦楚,忘却了忧愁,忘却了世间千千万万的世俗与杂念,完全沉浸在属于自己的音乐的海洋,聆听它的声音。

自此,我的学琴之路愈发顺利,也充分去感知它所带来的每一个音符的魅力。

在漫漫学琴路上,使我最震撼的便是《沉思》了。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这首曲子讲述了一位圣僧冒险拯救了沦落风尘的泰伊思,却又爱上了她。圣僧在爱情与信仰之间备受折磨,游走四方却又最终回到泰伊思身边,而此时病入膏肓的泰伊斯心像平静的湖水一般,没有波澜。伴随着修女的祈祷,灵魂渐渐远去的凄美故事。其旋律时高时低,乐曲情绪极不稳定,使泰伊思内心的矛盾完美的呈现出来。我在演奏时,感受着那一个在欲望与信仰之间徘徊挣扎的灵魂,对世俗欲望的留恋与对无欲无求信仰的向往的矛盾,使乐曲一波三折。音乐的魅力使它完整而生动的展现出来。使我每演奏完一遍都体会到曲中人物内心的挣扎。

音乐的魅力所在 篇12

———谈中学音乐鉴赏课中联想与想象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区县:市直属 单位:天津市耀华中学 学科:音乐 姓名: 杨莉

音乐的魅力所在

———谈中学音乐鉴赏课中联想与想象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突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目标应由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主要课堂教学目标转向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音乐,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音乐的魅力所在,理解音乐的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音乐鉴赏课中的联想和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音乐的魅力 联想和想象 创新思维

音乐,作为一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以其独具特色的动感魅力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成为现代高中生艺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虽然不同门类的艺术都具有不同的美感效应,但是,事实证明,最能让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并喜爱的艺术,莫过于音乐。一方面,他们在音乐中享受美感,释放自我,调剂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对音乐有着丰富多彩的需求。

高中音乐鉴赏课给予学生一个丰富而广阔的平台。他们既能聆听到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闪烁着人文光辉的优秀音乐家的事迹,同时又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用他们的联想与想象,给音乐插上翅膀,任他们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驰骋。

一、抽象艺术有利于培养大胆的想象能力

音乐不像文学语言那么直截了当,不像美术那样一目了然,也不如舞蹈那么动态鲜明,更没有戏剧,影视艺术那样写实。音乐的不具体性和多解性,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它的理解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度。高中生是一个好想象的活跃群体,音乐课正是他们充分发挥这一年龄的生动舞台,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不仅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出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还会以自己特殊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感受去丰富和补充原作的艺术形象。在课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想象的动力,鼓励学生创造的尺度,音乐课就会成为发展学生想象能力的独特天地,敢于想象与联想的胆量,是创造型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音乐的联想与想象有赖于音乐鉴赏中获得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例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中,曾高屋建瓴的以“音乐即思维”的观点,把音乐在人才培养中的能力教育作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音乐鉴赏课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赏、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是高中《课程标准》所描述的。这其中鉴赏与创造,就是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核心。只有鉴别优劣,才能辨别真伪;认识了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才有激情去演绎,以至于去创造。

在高中鉴赏课中,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给学生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乐曲一开始,表现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一股寒冷,一股是暖流。寒流由长笛的音色和上行波动的音型奏出,不久,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携下行波动的音型进入,表示暖流前来汇合。与此同时,小提琴清脆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会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沃尔塔瓦河------音乐是如此的沁人心脾,学生被这从天而降的清泉浇灌着,身心是如此的滋润。他们向我描述:我看见了,清澈见底,一泻千里;无比宽阔,暖意融融;我听见了,潺潺流水,一路凯歌。学生们陶醉着、兴奋着,音乐的形象呼之欲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随着沃尔塔瓦河的旋律奔腾而去。

三、音乐的联想与想象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其特殊功能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其特殊功能。首先,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我们称其为三度创作:作曲、表演和欣赏。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猎人的送葬行列》是一首漫画式的进行曲,改编自一首古老又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马勒把它叫做“仿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卡洛是法国一位著名版画家,他偏爱塑造一些恐怖和罕见的形象。这里指的是关于树林中的一些小动物埋葬死难猎人的民间故事:兔子和狐狸用脚爪楷檫它们装出的眼泪„„作者把这个景象写成一个卓越的乐章,使噩梦、嘲弄、怪相和一本正经相互交融在一起。学生们在聆听这段音乐时是极其开心和活跃的,他们边听边模仿,有 的还装出猫哭耗子的样子随着音乐做各种表演。这就是一个全新的创作过程,既理解了音乐,又创造性的发展了音乐,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其次,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性对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我的音乐课中不谋求统一答案,音乐课尽量不结束真理。对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来说,听此曲就像一千人看《红楼》一样,文学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在心中有一千个黛玉和宝玉的形象,但所描述的人物还是可知可感的。音乐的形象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更大空间的想象梁祝草桥结拜、长亭惜别、抗婚哭灵、投坟化蝶的场景,为其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梁祝》优美的爱情主题久久的萦绕在学生的耳畔,深深地映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而且在日后,当他们再次听到《梁祝》时,也许因心情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听时的感受会千差万别呢。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我相信,每个人的表演都是个性化的体现,每个人的听赏都是独特的理解。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我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 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把黑板擦当作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两只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

再比如在欣赏广东音乐《娱乐生平》时,我让学生边欣赏边画一幅想象画,结果有学生根据乐曲情绪的变化画了一幅类似旋律线的画面,有的学生画了一幅重阳节和外公爬泰山的画面,还有的同学画出了热闹的婚礼场景„„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我们尚且不去分析作品的好坏,单从众多的想象画中,可以看出学生都很积极主动地在思考、在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世上最美的东西,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四、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不是教学惟一的目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是音乐教师关注的主题。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感性欣赏、亲身体验音乐的基础上,还能学会思考和分析音乐,让学生的思想、心灵与音乐产生共鸣。课堂教学中应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比较、思考、分析,理智的欣赏音乐,充分的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兴趣。

1、课堂教学中设计与学生知识经验相关联的问题情境

音乐艺术的创作、演奏和制作,离不开严谨的思维和理性的驾御。音乐作为人类的文化产物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渊源。我们面对具备较深文化基础、能言善辩的高中学生,无法逃避“学科综合”问题。音乐与诗歌文学,音乐与历史事件,音乐与地理文化,音乐与影视、造型艺术等等,如在上《黄河大合唱》这一课时,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欣赏同一时期背景的充满激情的诗歌作品,学生理解了文学与音乐同样能“为战斗发出怒吼”,并比较了诗歌与音乐不同的表现形式。音乐中无处不闪烁人类丰厚浓重的文化气息,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研讨、判断,是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和培养音乐欣赏兴趣的有效途径。

2、选择与音乐作品本身特点相吻合的思维形式

音乐具有抽象、模糊、创造性等特点,而音乐的现实性和指向性又提供了欣赏者联想和思维的空间。所以,高中音乐欣赏课中思维活动的设计,应有目的地选择与作品特点相吻合的思维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积极思维,参与音乐审美体验活动。如在上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清唱剧《长恨歌》等文史性校强的作品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展开联想,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再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阿炳的《二泉映月》等作品则能以其深邃的思想,点燃起学生思索人生、洞察世界的火花。

3、善于捕捉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创新思维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内驱力。在教学中设计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启发学生标新立异。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积极评价,如在上《非洲音乐》时,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的让学生探究击鼓的不同方式和不同音色。再如欣赏教学中,把音乐作品当成无标题音乐让学生欣赏,讨论音乐的情境及音乐画面,并为自己心目中的音乐描绘主题,这些活动的设计,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这一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在活跃、开放的气氛中培养自信锻炼能力;实践得知,只有在充满动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维持和激发,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注重学生的思辩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才会在热爱音乐的同时也热爱音乐课。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摸索的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很多的不足和困惑:

1、音乐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还是新生代在特殊发展年代给我们造成的危机,都对我们音乐教育者提出警告: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丰厚自身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和研究教法。2、课堂活动重过程,轻结果。

教师应把学生培养成能进行独创思维的主体,但这些学生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他们知识有限,缺乏社会实践、人生阅历不丰富,如果我们太注重探究结果的正确性,那肯定会束缚学生的独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教学中,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一同走进有着丰富的音乐想象,有着动静相结合的,有诸多学生亲历音乐活动的音乐课堂。3、教师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而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主要参考书目】

1、周家骥:《 教育科研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音乐的魅力经典作文 篇13

●魅力一:趣味、游戏的兴趣空间

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让幼儿身临其境, 迅速进入情境之中, 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意识, 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听一听、唱一唱、动一动、跳一跳的过程中, 使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快乐。例如, 在欣赏《星光恰恰恰》时, 教师可利用课件进行导入:夜渐渐拉下帷幕, 一群可爱的小星星挂在深蓝色的天空, 眨巴着小眼睛。星星舞会要开始了, 随着欢快跳跃的音乐, 小星星们扭动起来。这群可爱的小星星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乐曲的美好意境中。再如音乐欣赏《野蜂飞舞》活动, 运用课件, 将音乐的奇趣与角色的形象巧妙地融于一体, 幼儿立刻被屏幕上的声画效果所吸引, 他们兴趣盎然, 对平时难见的野蜂群飞场景有了鲜明直观的感知, 进而对音乐有了更形象的感受, 在以后玩这个音乐游戏时, 幼儿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曾经看过的“野蜂”, 那飞舞的速度、生动的形象, 在表演时充满激情、准确到位。

●魅力二:生动、想像的情感空间

在音乐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教学, 使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展开想象的空间。例如, 在音乐欣赏《森吉德玛》教学活动时, 为了使幼儿充分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蒙风情, 我利用课件根据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内容, 设计了几个场景画面, 帮助幼儿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从而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其中, 有一个场景为“安静的大草原”, 当画面配合音乐播放出来时, 教室里安静极了, 幼儿们的眼睛都整齐地关注着屏幕的变化, 随后问及他们的感受时, 幼儿会发自内心地说:“大草原真美呀”;“一眼都望不到边的”;“草丛很绿, 还随风轻轻晃动着, 羊儿一群群的像天上的白云……”这时音乐再次响起, 孩子们有的扮演小草, 有的做太阳公公, 有的模仿展翅的雄鹰, 有的三两人一起漫步, 像是那里巡逻的牧民, 他们悠闲地感受着音乐的旋律。师生、生生就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形成了情感共鸣。

●魅力三:审美、愉悦的鉴赏空间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教学中通过广泛的音乐实践, 幼儿能够既知其美, 又知其何以为美。例如在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前我选择了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上, 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一片美丽的大森林, 画面上还有一只小兔子。这是一只动作敏捷、爱蹦蹦跳跳、显得自己很聪明骄傲的小兔子, 描写这只小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 单击小兔子出现一张单簧管的图, 请幼儿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能不能表现小兔子的特点。单击这张乐器图随即播放了小兔子的音乐主题, 听后幼儿纷纷举手表示肯定, 我马上追问为什么, 有的幼儿说前边音乐跳跃大、节奏简单, 他们联想到骄傲的大将军;有的补充说, 后边节奏紧凑, 想到小兔子蹿上蹿下、动作敏捷、蹦蹦跳跳的形象。接着, 出现乌龟的图片, 勤恳的乌龟是由大管演奏的, 然后单击这张图片出现大管的图片, 请幼儿边听边思考:“音乐中刻画的乌龟爬行的样子是怎样的?”随即播放由大管吹奏的乌龟的主题音调, 幼儿马上联想到年纪已老的乌龟步伐慢吞吞地向前爬行的形象。接着我重新播放两个音乐主题, 请幼儿随着音乐打节奏进行体验, 当分段欣赏到中间一部分时 (即比赛开始后小兔子已遥遥领先, 就在大树下睡着了) , 我提问:“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代表乌龟的大管在演奏吗?你想到了什么?”随着播放这段音乐, 幼儿对第一个问题表示肯定, 纷纷答道, 乌龟被落在后边了。我进一步问道:“你们为什么认为乌龟被落在后边了呢?”幼儿纷纷说, 力度弱。我表扬了他们, 并请他们用鼠标拖动乌龟放到自己认为应该放的位置, 幼儿不但放的位置很准确而且把乌龟的图片缩小了。接下来我让幼儿又欣赏一遍, 提问:“你听到代表小兔子的单簧管演奏吗?你联想到哪张图片的情景?如果两张都有请说一说它们的出现顺序?” (图片一画的是一只用劲飞奔的兔子, 图片二画的是在大树下一只兔子在美滋滋地睡觉) 有的幼儿说“小兔子快快地跑, 后来跑得慢下来, 后来就睡着了”。有的幼儿说:“前边节奏很紧凑, 我想到小兔子在一溜烟儿地跑, 后边节奏很松散, 后来听到响亮的声音, 我就想到小兔子睡着了。”我说:“那好, 咱们把这一段音乐再听一遍, 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角色, 用小乐器随着音乐的节奏伴奏。”我播放了这段音乐, 在幼儿的伴奏下新的《龟兔赛跑》诞生了。

●魅力四:个别、独立的创新空间

创新能力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过程。例如, 欣赏教学《在钟表店里》一课时, 我事先反复聆听了音乐, 发现这首乐曲本身就很有趣味, 非常富有戏剧性, 就像在听一部音乐童话。音乐从始至终不时发出一些钟表的声音, 非常逼真好听, 也使人脑海里不由随之浮现出一些制作精美的钟表的样子, 好像在向人们描述一个钟表店的故事。出于这个想法, 我便设计了课件。在音乐情绪欢快跳跃时, 我选择播放出形状各异、大小不同、样式新颖的钟表, 有卡通形状的, 有动物图案的, 植物花草图案的……它们随着音乐在屏幕上跳来跳去的, 画面每闪动一下, 幼儿就会发出一声感叹, 还不时几人小声议论。我就问幼儿这时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以及好像来到了哪里。幼儿马上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音乐速度稍快, 情绪欢快, 活泼”, “有好多钟表在不停地走着”, “好像走进了一个钟表店, 钟表们都很开心的在一起跳舞唱歌”, “还有工人叔叔阿姨们正在辛勤地劳动着, 听着这轻快的音乐, 他们心情很愉快”, “这时钟表店里很热闹, 说明生意特别火”。接着, 在音乐情绪变得抒情优美时, 我设计的画面是在一个挂满钟表的店堂里, 有一位修表的老爷爷坐在他的工作台前, 头部左右移动着或停下来静止着不动, 非常可爱。这时的画面感觉和音乐一起变了, 幼儿的感受也就不同了, 他们会说:“音乐速度变慢了, 情绪也变得抒情优美了”, “工人们刚才工作半天了, 要休息一会了”, “看着四周自己修的表, 听着从表身里流出的音乐, 工人们心里美滋滋的”, “他们坐在椅子上正在思考新的钟表样子呢”。最后, 我继续引导、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转化成动作表现出来。从而发挥幼儿的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魅力五:多元、交流的开放空间

感受读书的魅力经典散文 篇14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沐浴着晨风,回校再一次走在校园熟悉的林荫道上朗读着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

戛然而止,潸然泪下。思绪被文本牵扯住,浮想又悄悄地钻了出来,五月离别的风吹醒了一帘心事。近处,淡淡的花香若隐若现;远处,秋千在微笑中跌宕,闭上眼睛,蜷缩在墨香里,感受读书的魅力。

自古就有不少人在感慨读书的好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走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依稀记得刚学《论语》那会,老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浮夸吧?后来自己细读,这完全属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绝对没有浮夸。惊诧于圣人的一语往往洞破人间百态。

也记得《论语・阳货》中有这么一段话: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一段是讲述孔子教育学生要学诗,同时也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颂的高度概括。

诗,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激励人的心理,使人产生振作、兴奋等积极情感的艺术感染力;诗,可以观察审视自己,同时也可以指点别人的观点;诗,促使社会和谐、协调;诗,可以抒发个人的怨愤之情,“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还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于我小小的个体,我喜欢读书。从小学读到大学,从书本中习得入社会的基本知识。现在仍在读书的路上,虽然毕业在即,离开了传统的读书的所在地,但我会继续下去。儿时,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父母的命令,慢慢地习惯了每天去完成它,若有哪天没去完成,心便不安;随着年龄逐增,读书成了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将来的谋生需要以及心理层面的需要。

我更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我觉得它不仅能扩大个人的.知识面,更能陶冶个人情感、感化个人精神。

看《诗经》中半阙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吻她入口,如潺潺的溪水、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听唐诗宋词平平仄仄轮回里的声音。掬一弯明月入酒,醉了义山锦瑟弦上的五十分之一,醉了太白的酒樽,醉了东坡的“千里共婵娟”。添香,夜伴读书,误入了易安的藕花池,赴上了少游的约,惆怅了重光的梦。

泼得墨香,纸上涂鸦。汉服、油纸伞、簪花、菱花镜、小桥流水人家、烟雨江南。书本里的词一个个串联起来,染成一纸画。霎那间,恍然觉得自己就是从词里走出的女子。

这样的词让这样的我,彷如孤立在原野,遥望尘世繁华的烟火,倾听风吟花语,感受着万物的盎然沧桑,淡然无语。

然,那样的戏曲,那样的小说,却令我宛如一梦惊醒,泪满襟,泣红尘。

怨六月飞雪,卿卿冤魂绕上那三尺白绫;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痛一把辛酸泪,痴迷那一曲红楼。

偶尔也会推开中国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撷一叶扁舟,游荡,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人物传记中,学得如何去谋爱亦谋生,学得职场原则……

上一篇:考研冲刺期政治提分专用技巧下一篇:ppp项目合同体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