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2024-10-13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精选9篇)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篇1

该办法规定,海洋科学技术奖是全国海洋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包括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公益服务、海洋安全保障与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

办法明确,海洋科学技术奖设立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等级。在推动海洋科学技术进步、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或海洋安全与权益维护等方面做出特别重大贡献,在国内外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成果,可授予特等奖。

海洋科学技术奖每年奖励1次,每年3月1日~4月30日为海洋科学技术奖推荐受理时间。该奖是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基础,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将从历年获奖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篇2

第一条 为了帮助更多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设立云南省家庭经济困难优秀本科学生奖学金(执行期为2014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用于奖励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

第三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云南籍学生是指参加云南高考前学生户籍所在地为云南省的学生。

第四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

第二章 奖励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五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每年评定新生4 000名,在校本科学习期间连续获得奖励,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人民币5 000元。

第六条 申请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6.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就读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

孤儿、残疾、单亲家庭子女、烈士或优抚对象子女、低保家庭子女优先获得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

试行免费教育的军事院校、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不纳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申请范围。

第三章 名额分配及下达

第七条 每年6月30日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根据各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和近年高考录取情况,将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预分配名额下达各州(市)教育局、财政局。

名额分配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贫连片地区倾斜。

第四章 申请与评审

第八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九条 每年8月5日前,普通高中学校负责组织毕业生进行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预申请,指导拟申请学生填写《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申请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并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上填写学校意见。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结果须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

第十条 当年考取大学的新生根据《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实施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每年8月10日前,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递交如下材料:

1.《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申请表》

2.高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查验原件)

3.《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4.《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第十一条 被列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对象的二年级以上在校就读学生,每年8月10日前,须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证明其在校表现的《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获奖学生在校情况鉴定表》。

第十二条 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对每年申请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新生进行初审,对被列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对象的二年级以上在校就读学生进行资格复审。于每年8月15日前将《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汇总表》和通过初审的学生申请材料报送至州(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十三条 州(市)教育局负责在省级下达的奖励名额内,对通过县级初审的新生申请进行初评。于每年8月20日前将《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汇总表》和通过初审的学生申请材料报送至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十四条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组织专家组对各州(市)上报材料进行评审。省教育厅于每年8月25日前将评审结果通知各州(市)教育局。

第五章 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每年发放一次。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将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一次性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具体管理,由云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具体负责实施。

第十六条 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当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发放工作,确保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第十七条 被列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对象的二年级以上在校就读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其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资格:

1.退学者;

2.一学年内,有两科以上学习成绩不及格者;

3.有违纪被学校处分或违法者;

4.相关材料弄虚作假者;

5.其他情形。

被取消其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资格的学生,停发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以后不再评审。

第十八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对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各州(市)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篇3

【文号】 : 京科发[2010]538号

【颁布部门】 : 市科委

【颁布时间】 : 2010年10月15日

【实施时间】 : 2010年11月22日

【法规类别】 : 文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市科学技术奖)的申报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奖励办)负责市科学技术奖的受理、形式审查、组织评审、异议处理等日常工作。

第二章评审组织

第四条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由若干委员组成,其中主任委员1人,由市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委员1人,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秘书长1人,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分管科技奖励工作的负责人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由市政府相关部门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以及专业评审委员会以外的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组成。

评审委员会委员连续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内市政府相关部门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如有变动,由该部门主管科技工作的新负责人自然替补。

第五条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二)对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人选、奖励等级作出评审意见;

(三)向市政府提出重大科技创新奖授奖项目及其人选建议;

(四)为完善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解决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六条专业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各专业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至2人,委员若干人。委员人选由市奖励办根据当年市科学技术奖的具体情况,从评审专家库中遴选,报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委员每年应当更新三分之一以上。

第七条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市科学技术奖的初审工作;

(二)为完善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三)向评审委员会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告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三章 推荐与受理

第八条申报市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应分类向符合《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推荐单位(推荐人)申报,并提交申报推荐书和相关附件材料。

第九条本市有关单位或个人与国外学者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其主要学术思想由本单位或个人提出,科技研究工作以国内完成为主,经合作方同意并提供书面证明材料后,可按规定进行申报。

第十条推荐项目含多个子项目,且子项目已单独推荐获奖的,在总项目推荐时,应剔除已获奖的子项目的内容。

第十一条推荐参加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属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类的成果是指对自然界有新的发现,对自然规律有新的认识、解释,在国内外首次阐明;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对推动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或者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其核心论文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年以上,并得到

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同。

(二)属于技术发明类的成果是指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前人尚未做出或尚未公开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施应用1年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属于技术开发类的成果是指在技术开发活动中,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具有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及其成果转化应用,已实施应用1年以上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四)属于社会公益类的成果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要求实行1年以上,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五)属于重大工程类的成果是指列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等。要求该工程结束并实施1年以上,已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六)属于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软科学研究类成果是指促进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决策咨询、科技规划、政策法规和管理方法,应有独到见解,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应用1年以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七)属于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科学技术普及类成果是指促进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实施、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以及在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影响程度大的科普作品,并已公开发表1年以上。

第十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食品、药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主管行政机关批准之前,不得推荐参加市科学技术奖评审。

第十三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并正处于诉讼、仲裁或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程序中的,在争议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市科学技术奖评审。

第十四条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应当是科学技术论著、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成果推广、决策研究等的主要完成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征和规律,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

(二)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的研发中做出重要技术发明;

(三)在关键技术、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

(四)在成果转化、产业化及推广应用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五)在重大工程总体设计、实施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六)在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

第十五条市科学技术奖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生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十六条推荐单位(推荐人)认为有关专家参加评审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可以申请其回避,在推荐时书面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每项推荐所提出的回避专家人数不得超过3人。

第十七条连续二年经评定未授奖的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如果再次以相关项目技术内容推荐须隔一年进行。

第十八条推荐单位(推荐人)负责组织填写并审查申报材料,根据成果创新性、科学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情况,提出客观、公正的推荐意见,并将申报推荐书和相关材料提交市奖励办。

推荐单位(推荐人)审查申报材料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否符合市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范围和条件;

(二)提供的材料及其附件是否真实、齐全、规范;

(三)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资格及排序是否符合规定。

第十九条市奖励办在30日内完成推荐材料的形式审查。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可以要求推荐单位(推荐人)在10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并退回推荐单位(推荐人)。

第二十条通过形式审查的推荐项目,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市奖励办网站上公布。

第四章评审标准

第二十一条《办法》第八条

(二)中所称的“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动植物新品种等;“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

第二十二条《办法》 第八条

(七)中所称的“外国组织或者个人”,是指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对本市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或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等组织。

第二十三条《办法》第九条

(一)中所称的“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并由于国家安全和保密原因不能公开的成果”,是指在军队建设、国防科研、国家安全及相关活动中产生,并在一定时期内仅用于国防、国家安全目的的成果。

第二十四条《办法》第九条

(二)中所称的“正在研究的成果”,是指正在研究尚未完成的成果;或者已经完成,但不能推广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十五条市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应从科学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一)基础研究类

一等奖: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的自然现象、揭示的科学规律、提出的学术观点或者其研究方法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二等奖: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的自然现象、揭示的科学规律、提出的学术观点或者其研究方法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

三等奖:在科学上取得一定进展,发现的自然现象、揭示的科学规律、提出的学术观点或者其研究方法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一定作用的项目。

(二)技术发明类

一等奖: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主要技术上有重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推动了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在实施应用中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二等奖: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主要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动了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在实施应用中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三等奖:属国内外首创的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主要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动了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在实施应用中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三)技术开发类

一等奖: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在本市应用并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二等奖: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作用,在本市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三等奖: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具有市场竞争力,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作用,在本市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四)社会公益类

一等奖: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的项目。

二等奖: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本市及行业内得到较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的项目。

三等奖:在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有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行业内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的项目。

(五)重大工程类

一等奖:在关键技术、技术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科技进步,对本市经济建设与城市管理有重大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二等奖:在关键技术、技术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科技进步,对本市经济建设与城市管理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三等奖:在关键技术、技术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有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动了科技进步,对本市经济建设与城市管理有一定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六)软科学研究类

一等奖:研究观点独特,在理论方面有重大创新,研究难度和复杂程度大,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本市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在本市应用并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项目。

二等奖:研究观点新颖,在理论方面有较大创新,研究难度和复杂程度较大,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本市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产生较大影响,在本市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项目。

三等奖:研究观点新颖,在理论方面有一定的创新,研究难度和复杂程度较大,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本市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本市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项目。

(七)科学技术普及类

一等奖:选题内容或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上有重大创新,创作难度大,可读性强,内容丰富严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探索性,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项目。

二等奖:选题内容或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上有较大创新,创作难度较大,可读性较强,内容丰富严谨、具有时代性和探索性,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起到了较重要作用,产生了较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项目。

三等奖:选题内容或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的创作难度和一定的可读性,内容较丰富严谨、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探索性,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项目。

第二十六条对在本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重大工程、重大社会问题中突破关键性技术,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评为重大科技创新奖。有关评审规则另行制定。

第五章 评审

第二十七条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项目,由市奖励办提交相应的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初审。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如被发现存在本细则规定不得推荐的情形的,不提交初审。

(一)初审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各专业评审委员会在60日内完成初审工作。

第二十八条通过专业评审委员会初审的候选项目、候选人、候选单位,经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核后,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二十九条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

(一)初审以会议方式进行,以记名投票表决产生初审结果。

(二)评审委员会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以记名投票表决作出候选项目奖励等级及获奖人选的评审意见。

(三)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表决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参加,表决结果有效。

(四)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候选项目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有效。市科学技术奖的二、三等奖候选项目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不含二分之一)同意,方为有效。

第六章异议处理

第三十条市科学技术奖的初审结果实行异议制度,初审结果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市奖励办网站上公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市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等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初审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或市奖励办提出,逾期不予受理。推荐单位(推荐人)及项目候选人、候选单位对评审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三十一条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及相关的证明文件。

第三十二条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等异议由市奖励办负责协调,相关推荐单位(推荐人)协助。推荐单位(推荐人)在接到异议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情况报送市奖励办审核。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荐单位(推荐人)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该项目不提交评审。必要时,市奖励办可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十三条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由推荐单位(推荐人)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市奖励办审核。涉及跨部门的异议处理,由市奖励办负责协调,相关推荐单位(推荐人)协助,其处理程序参照第三十二条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异议处理过程中,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被异议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承认异议内容;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异议。

第三十五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不少于7名复审专家对有异议的项目进行复审,实行记名投票的方式作出复审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决定,并将决定意见通知异议方和推荐单位(推荐人)。

第三十六条异议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30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本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下一年度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后处理完毕的,需要重新推荐。第三十七条推荐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原则上不允许撤出当年的评审。确需提出撤项的,应在初审结果公布期内由推荐单位(推荐人)向市奖励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退出评审的,如再次以相关项目技术内容推荐市科学技术奖,须隔一年推荐。

第七章批准与授奖

第三十八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评审委员会做出的市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选及项目奖励等级的评审意见进行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九条市科学技术奖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八章监督与管理

第四十条市科学技术奖励接受社会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可以依据事实以书面形式向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或市奖励办举报和投诉。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对举报事项

进行调查,做出处理。

第四十一条市科学技术奖励实行评审信誉管理。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参加评审活动的委员、候选人、候选单位、推荐单位(推荐人)建立信誉档案,专家的信誉记录作为提出评审委员人选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二条 对通过剽窃他人科学技术成果,弄虚作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市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在信誉管理档案中予以记录,取消其3年内被推荐市科学技术奖的资格。尚未授奖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获奖资格,已经授奖的,按照《办法》第二十三条处理。

第四十三条 推荐单位(推荐人)、参与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委员和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违反评审行为准则和相关规定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进行调查;调查属实的,应在信誉管理档案中予以记录,并按照《办法》作出处理。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市科学技术奖受理、形式审查、组织评审、异议处理等重要环节的具体工作规范和评审指标体系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订。

厦门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细则 篇4

一是奖金大幅提升。近年来国家和部分省市相继提高奖励金额,福建省政府也于今年上半年大幅提升了省科学技术奖奖金(一等奖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至30万元,二等奖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三等奖由1万元提高到5万元)。厦门高度重视科技奖励工作,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将今年的市科学技术奖奖金大幅提高,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25万元,二等奖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三等奖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5万元,平均提升幅度超过4倍,在全国名列前茅,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科技人员的关心。

二是突出奖励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新修订《办法》和《实施细则》中将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的条件,体现了鼓励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的导向和理念。

三是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通过调整厦门市科技进步奖的相关内涵和条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也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纳入厦门市科技进步奖重大工程类项目奖励范围。

四是增设市科学技术组织推进奖。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在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实施转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在新《办法》中增设了“市科学技术组织推进奖”,该奖项突破了原科学技术奖只奖励科技人员和项目的局限,增加了对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及工作人员的奖励,这是厦门市政府为鼓励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推进优秀科技成果顺利实施,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经济结合而增加的一项鼓励政策。该奖项的增设,使修订后的厦门市科学技术奖形成由“重大贡献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学技术组织推进奖”三类奖种组成的新奖励体系,旨在营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创新评审方法。为保证厦门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优化厦门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新《办法》和《实施细则》对重大贡献奖、进步奖、组织推进奖评审程序作了规定,引入网上评审做法,大量聘用外地专家,以提高公平、公正性;同时在组织推进奖评审中,接受市监察局的监督,以避免与科技成果组织应用推广无关的行政人员参与请奖,使评审更加科学、公正。

六是严格申报及撤出机制。为了杜绝急功近利现象的出现,严肃评审工作,《办法》中增加了对未获奖的项目再次报奖的限制,防止个别单位和个人在成果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不断盲目报奖、重复报奖,避免浪费个人精力也浪费评奖资源;严格推荐项目的撤出机制,对一经受理公布的项目及人员,要求撤出的再次申报须隔一年进行,通过增加撤出成本,防止轻率申报、随意撤出,增强申报评审工作的严肃性。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篇5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科学、公正地进行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的评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的推荐、评审等活动。

第三条

申请者必须是高校的在编教师、研究人员,不包括从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和科研人员及出国逾期未归人员。

第四条

每一申请者当年只能申报二项研究成果参评。第五条

《办法》第一章第三条所称研究项目,系指经批准正式列入计划的研究项目。属于同一研究方向发表的系列论文可合在一起做为研究项目申报。

第六条

《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中所称合作研究成果原则上由第一署名人申报。如第一署名人系校外人员,可由第二署名人从所在学校申报。第三及以后的署名人原则上不能申报。

第七条

丛书不能作为一项成果整体申报,只能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单独申报。

第八条

具有主题书名的个人文集可做为著作类成果申报,但多卷本个人文集不宜作整体申报。第九条

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不可做为著作整体申报,应由各论文作者单独申报。

第十条

《办法》第一章第三条所称软件、音像制品等其他形式的成果一律做为“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申报,除报送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外、须同时报送软件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以及音像制品脚本等文字材料。

第十一条

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必须附被引用或采用等的证明材料,或附应用部门或管理决策部门应用后产生较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证明,否则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研究项目类成果须经验收或鉴定。其鉴定或验收的时间下限与《办法》第十条

(一)要求相同。

第十三条

各类成果申报奖励的基本标准:

(一)专著:在研究现实或历史问题上有新创见,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以及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和贡献。

(二)译著:选题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译文准确通达,表意贴切,忠实于原文,对学科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古籍整理:切合原意,注释准确,对历史考证,研究有所发现或有重要价值。

(四)编著、工具书、学术资料: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比较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五)论文:能够科学地论证和回答所提出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观点、内容有创见或新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六)研究项目及研究咨询报告:能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党和政府以及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和科学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和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或被采纳后有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七)其他未列入的科研成果的基本标准比照上述相近成果掌握。

符合上述基本标准的各类科研成果可申报本奖励,按其价值和作用大小进行评选。

第十四条:优秀成果奖的等级标准

(一)专著类

一等奖:①研究难度大,研究方法有创新。②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有重要贡献,或在理论上有新突破或开创一门新学科,或填补了学科领域的空白。或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有重要作用,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③在国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是省内本学科领先之作。

二等奖:①研究难度比较大,研究方式有所创新。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有较大贡献,在理论上有较大创造性,提出重要的新观点、新结论;或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有较大作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③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在本学科具有领先水平。三等奖:①研究有一定难度,研究方法新。②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有一定贡献,内容有新意,提出新的观点,得出新的结论;或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有较好作用,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③在省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是出名之作。

(二)编著、译著类

一等奖:①科学地吸收并运用新的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②体例科学完善,材料翔实,论证系统严密。③能够科学地回答或解决社会实践和学科领域中的重大课题,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强。④有重大效益或经济效益;在学术界或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译著:能填补某项专业翻译方面的空白,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对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翻译难度大,译文质量很高,准确完整地再现了原著的内容,忠实于原文、译笔顺达畅,并能再现原著的风格神韵。

二等奖:①科学地吸收并运用了新的较大价值的研究成果。②体例比较科学完善,材料翔实,论证比较系统严密。③能够回答或解决社会实践和学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较强。④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在学术界或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

译著: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参考价值,对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翻译难度较大,译文质量很高,忠实于原文,译笔通顺,并能在较大程度上再现原著的风格。

三等奖:①科学地吸收并运用了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②体例完善,材料翔实,论证较系统严密。③能够回答或解决社会实践和学科领域中的课题,有一定的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④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在学术界或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译著: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在国内或省内有较大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翻译有一定的难度,译文质量较高,忠实于原文,译笔通顺流畅,合乎译文语言规范。

(三)论文类

一等奖:①科学地阐明或解决重大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提出有创见性的新观点、新方法,在学术上有重要突破,或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②在全国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

二等奖:①能够科学地阐明或解决重要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提出十分有价值的新观点、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②在全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在省内是著名之作。

三等奖:①能够正确地阐明或解决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②在省内学术界或社会上有较好的影响。

其它类成果的等级标准比照上述相近成果的等级标准掌握。第十五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奖励高等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特设立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为此制定本奖励办法。

第二条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社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第三条 社科奖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其中,著作类成果包括专著、编著(工具书等)、资料和古籍整理著作、译著等,但不包括教材;研究项目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还包括软件、音像制品等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

第四条 社科奖的评审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条件和标准

第五条 申请评奖的成果,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二)学术上具有先进性,理论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三)观点正确,论证严密,资料准确、翔实,文风端正。第六条 申请评奖成果的基本标准:

(一)理论研究成果:学术上有所创新,理论上有所建树,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或在国情、社情调查、资料搜集整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填补了学科的空白,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观点,推动了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好评。

(二)应用研究成果:在解决社会实践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方面有所突破,为党政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和方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七条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设立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该项奖励的评审工作,其职责是:负责确定专家评审组的组成,确定授奖率和一、二、三等奖比例,审定获奖成果名单,处理异议投诉等。

第八条 奖励委员会根据申报情况设立若干学科专家评审组,由学术造诣深、思想水平高、办事公正的专家教授组成,负责成果奖励的学科评审工作。申报评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不能作为评审专家。

第九条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教育科技发展中心,负责处理评奖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受理申报并对申报成果进行资格形式审查,组织专家评审工作,受理异议等事宜。

第十条 各类研究成果申请参加评奖的时限为:

(一)对本届评奖受理申报截止期限前三年成果进行评定,以成果发表的时间为限,上限为本届评奖前三年一月一日,下限为本届评奖前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未公开出版、发表,但被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采用,对实际部门管理决策起了重要咨询作用或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其鉴定或验收的时间下限与第十条

(一)要求相同。申报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奖,不论其是否公开发表,必须附采用单位的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我省高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享有著作权的研究成果,均可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其中,合作研究成果原则上由第一署名人向所在单位申报。

第十二条 各申报单位应根据本办法第五、六、十、十一条的规定,对申报成果进行初审推荐。

第十三条 各校将申报成果集中,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不受理个人申报。

第十四条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在对各申报单位推荐申报的成果进行资格形式审查后,分学科组织专家会议评审。

第十五条 学科专家评审组通过的获奖成果名单,经奖励委员会复审、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四章 异议与处罚

第十六条 自获奖成果名单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授奖成果持有异议,须以书面形式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并申明异议理由和事实依据,写明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地址。由办公室报奖励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议。

第十七条 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获奖的,由授奖单位予以撤销,收回证书、奖金,并责成有关单位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篇6

深发改[2010]1172号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

《深圳市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

附件:深圳市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实施办法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深圳市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增强我市户籍迁入政策的执行力度,全面畅顺在深存量人才和赴深发展人才的入户渠道,大力吸引人才落户深圳,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深府〔2005〕125号)中《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技术技能迁户人员自愿以自然人身份个人申请办理我市户籍迁入手续。

第三条市政府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进行宏观调控,将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计

划指标统一纳入深圳市户籍人口机械增长计划内进行管理。

第四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政策的实施,协调、监督、检查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工作,落实全市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计划指标。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开展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代理业务的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负责申报技术技能迁户人员的资格审查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指导公安分局和派出所办理个人申报入户人员的落户手续。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发展改革、人事、劳动部门按部门职责配合做好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工作。

第五条以个人身份申报我市技术技能迁户手续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参加深圳市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满三年以上;

(二)具备大专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参加深圳市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满三年以上;

(三)具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四)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取得深圳市高级职业资格,且参加深圳市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满三年以上。

(五)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具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

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六)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具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院校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定的院校名单范围,且所学专业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定的重点引进专业;

(七)在国外学习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归国留学人员;

(八)经市政府认定的其他高层次专业人才。

第六条经市政府认定的其他高层次专业人才条件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

第七条有关人员迁户时,除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有关条件外,还须符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当发布的接收应届毕业生、调进干部、招(调)技术工人政策在其它方面的具体规定,还须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且无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活动的记录。

第八条符合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条件的人员必须通过经认定的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办理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手续。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应按省、市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中介代理服务费用标准收取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代理服务费。经认定的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名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定并发布。

第九条申请人现工作单位为企业的,申请人应选择一家

经认定的人事(劳动)服务机构签订个人申报入户代理服务协议,并委托其办理申报入户手续。受委托的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属市级的,应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申请材料;属区级的,应向所在区人事或劳动部门报送申请材料。

申请人现工作单位不属企业的,申请人应选择一家经认定的市级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签订个人申报入户代理协议,并委托其办理申报入户手续。受委托的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应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申请材料。

第十条符合本办法第五条

(一)、(二)、(三)、(四)款条件,且有工作单位的申请人应在提出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申请前将申请讯息告知所在工作单位,单位不得对其申请进行任何形式的阻碍。

第十一条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需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一)个人申报入户申请表;

(二)学历学位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三)居民户口簿和身份证;

(四)已婚人员需提供婚姻关系证明文书,已孕已育人员还需提供深圳市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五)根据本办法第五条

(一)、(二)、(三)、(四)款所列各项条件申请的人员需提供深圳市居住证及与所在工作单位正式签署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合法就业证明;

(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十二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各区人事、劳动部门应依据本办法要求审查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批准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人员的申请。

第十三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同意申请人办理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手续的行政决定后,受委托的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应协助申请人领取招(调)通知书、毕业生接收函或归国留学人员接收函等批准文书以及深圳市入户指标卡。申请人向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申领上述材料后,应及时赴公安部门办理具体迁户手续。

第十四条申请人的户口可落在其现工作单位集体户内。但如申请人配偶或父母为深圳市户籍的,应直接迁户至其配偶或父母户口簿内;申请人在深有房产或其直系亲属在深有房产的,应直接落户至房产所在地。上述条件均不具备的,申请人户口可落在委托的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单位集体户内。

第十五条申请人入户后其人事(劳动)档案按国家干部、工人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操作指引,确保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工作畅顺执行。

第十七条申请人应确保所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将被记入深圳市个人诚信征信系统,三年内不再受理其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申请;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政府有关部门及人事(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在个人申报技术技能迁户工作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的,经查实后将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市监察局应对个人技术技能迁户工作定期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本办法中未规定的事项,仍按《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要求执行。

员工奖励实施办法 篇7

签发:

一、总则

根据公司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按公司价值观为导向,设立员工奖励办法,形成具有鲜明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员工奖励办法,作为公司考核激励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员工奋发向上,认同员工价值,提升公司凝聚力。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入职不满1个月员工除外)。

三、设臵原则

1、细化原则。奖项设臵各有侧重,取向明确,避免“贪大求全”。

2、绩效原则。讲求结果导向,以公司利益为最高目标,兼顾社会、员工效益。

3、量化原则。增加量化指标的比重,尽可能减少非量化、模糊性的评价指标。

4、榜样原则。奖项的设臵突出优异,名实相符,有明确的激励和榜样作用。

四、奖项设臵

公司按员工季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员工爱岗敬业、与公司荣辱与共的褒奖;体现公司对员工个人价值的认同,对完成任务优异的团队和员工的奖励。设:全勤奖、质量奖、工时等额完成奖、优秀员工奖、特殊贡献奖、杰出团队奖。

五、奖项说明

(一)全勤奖:(适用于全体员工)

全月出勤天数满足本月法定工作日天数且大于等于部门/车间要求天数减一天,无迟到、早退现象的员工可获得本月全勤奖。

例如:

1、本月法定工作日为22天,根据生产任务某车间要求员工上班30天,则出勤满29天且无迟到、早退现象的员工可获得本月全勤奖。

2、本月法定工作日为22天,根据生产任务某车间要求员工上班22天,则

出勤满22天且无迟到、早退现象的员工可获得本月全勤奖。

注:缺勤包括但不仅限于病假、事假、婚假、丧假、产假、计生假、工伤假等。

考核依据:员工考勤机上、下班打卡记录。每月月初由综合管理部将上月考勤数据下发至各部门/车间,各部门/车间根据考勤数据如实填写《员工考勤汇总表》报至综合管理部审核。

(二)质量奖:(适用于生产一线员工)

按照产品质量检验要求,本月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质保部标准要求,且无重大质量事故的员工,可获得本月质量奖。

例如:某车间员工本月总计生产1000件产品,质保部产品合格率为98%,则该员工本月不合格品数在20件范围内,且本月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可获得本月质量奖。

考核依据:

1、公司ERP系统数据---报废申请单,由生产统计员从ERP系统中导出;

2、质保部负责提供不合格品客户信息反馈。

(三)工时定额完成奖:(适用于生产一线员工)

按照公司标准工时定额要求,本月每天(包括加班)工时定额完成率均达到100%的员工,可获得本月工时定额完成奖。

例如:注塑车间某员工今日生产产品工时定额为700只/8小时,维修模具时间为2小时,则员工本日完成700只/8小时*6小时工作时间=525只产品才能达到今日工时定额要求。

考核依据:公司ERP系统数据,由生产统计员从ERP系统中导出。

(四)优秀员工奖:(适用于全体员工)

本累计3个季度均获得满额全勤奖、质量奖、工时等额完成奖的员工,可获得年终优秀员工奖。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优秀员工资格:

1、本累计病、事假超30天;

2、本有重大质量事故;

3、因违反公司制度及产品质量要求,被通报批评或罚款的。

(五)特殊贡献奖:(适用于全体员工)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员工可获得特殊贡献奖:

1、有创新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措施;并被公司采纳的;

2、提供有效信息,为公司防止或减少了重大经济损失的;

3、以司为家,废物利用,厉行节约,节约金额在500元(含)以上的;

4、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为公司增创效益的;

5、敬业爱岗,努力工作,在本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政府荣誉或奖励的;

6、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六)杰出团队奖:(适用于全体员工)

1、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业绩显著。

2、部门员工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强,团结协作,注重工作效率。

3、严格执行公司制度,严守职业道德和员工守则,团队有良好职业素质。

六、奖励标准:

1、全勤奖: 奖金100元/人/月。

2、质量奖: 奖金100元/人/月。

3、工时等额完成奖: 奖金100元/人/月。

4、优秀员工奖: 奖金500-1000元/人/。

5、特殊贡献奖:根据贡献额,给予提成奖励。

6、杰出团队奖:奖金1000-3000元。

七、奖金发放方式:

全勤奖、质量奖、工时定额完成奖按季度发放,优秀员工奖按发放,特殊贡献奖、杰出团队奖为即时发放。

所有奖项均在公司通告板上进行公开表彰。

八、附则

1、本办法的任何规定,如与国家法律规定有冲突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本办法自签发之日起生效。之前发布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物业企业员工奖励实施办法 篇8

根据公司的发展以及公司董事会的要求,拟对公司原有的员工奖励办法进行调整,以改变模式化的奖项设置。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按公司价值观为导向,尝试设立新的员工奖励办法并在实际运作中逐步调整完善,形成具有鲜明wenmi.net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员工奖励办法,作为公司考核激励体系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2.0总体要求

奖励办法要能够激发员工奋发向上,体现公司理念,明确价值导向,认同员工价值,提升公司凝聚力。

3.0设置原则

3.1细化原则。奖项设置各有侧重,取向明确,既提倡德才兼备,也鼓励学有专长,避免“贪大求全”。

3.2绩效原则。讲求结果导向,以公司利益为最高目标,兼顾社会效益。

3.3量化原则。增加量化指标的比重,尽可能减少非量化、模糊性评价指标。

3.4榜样原则。奖项的设置及评选要突出优异,名实相符,要有明确的激励和榜样作用。在评选中不设硬性的名额指标。

4.0奖项设置

奖项的设置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4.1综合类是对员工认同公司理念、服务公司、爱岗敬业、与公司荣辱与共的褒奖;体现公司对员工个人价值的认同,以及对在工作中,完成任务优异的团队和员工的奖励。设:荣誉员工奖,总经理奖,优秀员工奖,杰出团队奖,杰出经理奖。(其中,荣誉员工奖为终身奖,是公司最高奖项。)

4.2专项荣誉类主要是为对公司发展做鎏厥夤毕椎脑惫さ慕崩I瑁禾厥夤毕捉保窆ち浣薄?/P>

5.0奖项说明

5.1荣誉员工奖: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员工可参加此奖项的评比。此奖项为终身奖,是公司最高奖项。

5.1.1入司工作年满四年以上(含四年)。

5.1.2连续三年(或累计四年)获得单项奖的。

5.1.3认同公司理念,在维护公司利益与声誉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

5.1.4坚持原则,执行制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工作优异,对公司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5.1.5以公司利益为最高目标,有高度的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品德高尚,团结同志。

5.2总经理奖:具备以下条件中五项的公司员工可参加此奖项的评比。

5.2.1坚持原则,执行制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工作优异,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目标考评优秀的。

5.2.2以公司利益为最高目标,有高度的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服从领导,团结同志,业务娴熟。

5.2.3认同公司理念,模范执行员工守则,品德高尚,廉洁奉公。

5.2.4全年出满勤。

5.2.5敬业爱岗,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在本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省级荣誉或奖励的。

5.2.6以公司利益为己任,通过各种措施,为公司创造效益20万元(含)以上者。

5.2.7努力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及经验,善于思考,强化管理,有创新意识,对原有的制度、流程提出重大改进意见,提高效率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

5.2.8除以上6条外,如有出色完成公司重大或特殊任务有功绩者,评选组认为有必要的,可提请总经理特许并报董事会批准,参加此奖项的评选。

5.3特殊贡献奖: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员工可参加此奖项的评比

5.3.1敬业爱岗,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在本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区、市级政府以上荣誉或奖励的。

5.3.2有创新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措施;提供有效信息,并为公司采纳且产生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为公司防止或减少了重大经济损失,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

5.3.3以司为家,厉行节约,在工作中想方设法为公司节约开支金额在5000元(含)以上者。

5.3.4业务娴熟,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为公司增创效益在2万元(含)以上者。

5.3.5见义勇为,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治安,表现突出,获得区级以上见义勇为基金奖励的。

5.3.6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5.4服务工龄奖: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员工,可参加此奖项的评比

5.4.1在公司工作年限在三年(含三年)以上

5.4.2尽心尽责,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5.4.3有良好的工作业绩,获得过公司奖励的。

5.4.4关心集体,爱护团队,自觉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并做出成绩的。

5.5杰出团队奖:参加此奖项评比必须具备的条件

5.5.1超额完成部门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工作业绩显著。

5.5.2有

高度的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强,能团结协作配合其他部门工作,注重工作效率,积极参与公司开展的各项活动。

5.5.3严格执行公司制度,严守职业道德和员工守则,团队有良好职业素质的。

5.5.4团队学习气氛浓厚,创新意识强,注意吸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并融会应用于工作中,有过硬业务水平的。

5.5.5消

防安全意识强,能严格遵守公司消防及安全管理的规定,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

5.6杰出经理奖:具备以下条件四项者可参加此奖项的评比

5.6.1工作认真积极,卓有成效,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0(含)以上的。

计算公式:(实际完成任务指标—计划任务指标)/计划任务指标

5.6.2在工作中,锐意改革,积极创新,为公司创造明显效益的。

5.6.3部门管理严格规范,执行制度一丝不苟,部门员工认同度高,团队凝聚力强。

5.6.4有高度的全局观念,与其他部门配合协调好。

5.6.5严守职业道德和员工守则,廉洁奉公。

5.7优秀员工奖: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员工,可参加此奖项的评比。(部门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不参加此奖项评比)

5.7.1完成工作指标,业务水平高,获得公司上下一致认同的。

5.7.2遵守职业道德和员工守则,目标考评优秀。

5.7.3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成绩突出。

5.7.4团结同志,相互协作,且有团队精神和全局观念。

5.7.5厉行节约,维护公司利益。

6.0评选程序

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评议,具体程序如下:

部门推荐评审组初评张榜公示群众评议

评审组审定总经理审批董事长核准公布结果

7.0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参加除特殊贡献奖之外的其他奖项的评比:

7.1入司时间未满一年的。

7.2未完成工作指标的。

7.3病事假时间连续超过一个月(或累计超过一个半月的)。

7.4出现重大工作失误。

7.5违反员工守则被处罚的。

8.0奖励标准

8.1荣誉员工奖:

8.1.1授予公司终生员工。

8.1.2公司为其购买大病医疗保险(累计保费1万元)。

8.1.3受奖当年安排本人及配偶境外旅游一次(地点公司确定)。

8.1.4受奖当年晋升一级工资。

8.2总经理奖:

8.2.1奖金3000元。

8.2.2带薪休假一周(5个工作日)。

8.3特殊贡献奖:

8.3.1根据贡献额,酌情给予提成奖励。

8.3.2安排本人及配偶境内旅游(地点由公司确定)。

8.4服务工龄奖:

8.4.1晋升一级工资。

8.5杰出团队奖:

8.5.1每人奖励300元。

8.5.2带薪休假一周(5个工作日)。

8.6杰出经理奖:

8.6.1安排境内旅游一次(地点由公司确定)。

8.6.2安排与工作相关的带薪学习(费用在3000元以内)

8.7优秀员工奖:

8.7.1奖金600元。此外,对自费参加物业相关专业培训的员工,按培训费用的比例给予适当奖励。

8.7.2获奖的员工和集体,除以上奖励之外,公司可根据事迹推荐其参加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红旗手,青年标兵,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的评选。

9.0表彰形式

9.1在全年总结表彰会上授奖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9.2对于获得“荣誉员工奖”和“董事长奖”的员工,其事迹和照片将陈列于公司荣誉室。

9.3以“银河精英荣誉榜”的形式给予公开表彰。

10.0荣誉员工的解除

10.1荣誉员工是公司的终生员工,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公司有权解除其荣誉员工称号。

10.1.1违法乱纪,被司法机关处理的。

10.1.2贪污受贿,被举报查实的。

10.1.3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失误,导致公司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

10.1.4纪律散漫,屡次违反员工守则被处罚,经教育仍无改进的。

10.2解除程序。

董事长办公室提出动议评审委员会复查张榜公示

群众评议评审组审定董事长审批公布结果

荣誉员工的考核。按荣誉员工考核表(另行下发)每年进行一次,由董事长办公室负责。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篇9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农办科„2013‟2号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奖励工作,完善并细化丰收奖奖励办法,保证丰收奖的申报、推荐和评审质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制订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农业部办公厅

2013年1月7日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以下简称“丰收奖”)是农业部授予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一线做出创造性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或组织的荣誉。为做好奖励工作,保证丰收奖的申报、推荐和评审质量,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丰收奖的申报、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

丰收奖奖励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以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与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鼓励农技推广人才扎根基层,服务生产一线,鼓励农业技术研究、教育、推广队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不断探索农技推广新模式,提高农技推广能力和效率。

第四条

丰收奖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贡献奖和合作奖三种奖项。

—1—

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贡献奖和合作奖不分设奖励等级。获奖人员在晋升职称、职务、评选先进时,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分别按丰收奖一、二、三等奖对待,贡献奖和合作奖均按丰收奖一等奖对待。丰收奖每三年评一次。丰收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

第五条

凡获得丰收奖个人荣誉证书的人员,均为丰收奖主要完成人。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得作为丰收奖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在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丰收奖的主要完成人。同一人同一内不得同时作为丰收奖两个以上(含两个)报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第六条

主要完成人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或评价(鉴定)小组成员。丰收奖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丰收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是丰收奖的决策管理机构,设在农业部,负责制订丰收奖奖励政策,指导和监督丰收奖评审工作,审定丰收奖拟获奖项目、人员及等级。奖励委员会由农业部部领导、相关行业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奖励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丰收奖的组织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农业部部属三院、有关部属事业单位申报丰收奖的初评工作。

第八条

丰收奖省级评审小组是丰收奖在地方的组织管理机构,由各省(区、市)农业厅(委、局)牵头成立,负责本省丰收奖的申报、初评和推荐工作。省级评审小组由本省从事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以及行政管理的专家代表7-9人组成,其中行政管理专家不得超过2人,并兼顾行业和学科平衡。

第九条

丰收奖评审专家组是丰收奖的执行评审机构,由奖励办公室组建,负责对全国经过初评后推荐的丰收奖进行评审,并提出获奖项目及等级和人选、团队建议,报奖励委员会审核。

第三章 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2—

第十条

奖励范围:国家、地方财政资助或个人、社团自行组织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第十一条

奖励数量:每次奖励不超过400项。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约占15%,二等奖约占40%,三等奖约占45%。

第十二条

评审标准:

(一)一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与国内同类先进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进步,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内外同行所认可;

2.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很强,技术普及率很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重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农民增收很显著。

(二)二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内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显著进步,引起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发展,为国内同行所认可;

2.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先进,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强,技术普及率高;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较大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国内先进;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大,农民增收显著。

(三)三等奖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水平,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性状、工艺等)参数、经济(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规模、效益等)参数取得重大进步,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和相关行业竞争能力,为本区域同行所认可;

2.总体技术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能力较强,技术普及率较高;

—3—

3.推广方法与机制有一定创新,组织管理水平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领先;

4.推进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大,农民增收较显著。

第十三条

申报条件:

(一)近3年内(以申报截止日期上溯3年)通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或评价(鉴定)的推广成果;

(二)农产品质量符合地方、行业或国家标准,其中转基因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和加工品,须提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生产、加工批准文件的彩色复印件;

(三)具有近三年的成果应用证明,内容主要包括成果名称、推广应用单位(盖章)、推广应用起止时间、近三年的经济效益(包括新增产值、新增利税和年增收节支总额,单位:万元)以及推广应用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推广或创新技术中的有关物化新成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发明成果应附有专利证书复印件;

2.动植物育种类成果应附有品种审定(鉴定)证书复印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应附有品种权证书复印件;

3.肥料类(含生物肥料)、土壤调节剂应附有肥料登记证复印件; 4.农药(含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附有农药登记证复印件; 5.兽药(生物兽药)应附有新兽药注册证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6.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应附有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7.保密成果应附有同级涉密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无重复报奖内容。已获得国家奖、部级奖的成果,不得再次申报丰收奖;获得过省级及以下奖励的成果可申报丰收奖;

(六)成果无争议;

(七)知识产权明晰,无纠纷。

推广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优先申报。

第十四条

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一)主要完成人

—4—

1.不超过25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2.须参加本项目实际工作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并对项目的设计、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培训和开发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3.县及县以下基层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70%,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所占比例不少于总人数的30%。

(二)主要完成单位

1.不超过8个;

2.具有法人资格,并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第十五条

申报材料:

(一)申报书;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三)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总结;

(四)成果验收或评价(鉴定)证书。地方单位牵头完成的成果须是项目下达单位组织或委托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主持验收、评价(鉴定)的成果;自行组织推广的项目成果须是所在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评价(鉴定)的成果;

(五)县级以上农业或统计部门成果应用证明(项目实施区域3个县以上的,至少3个县提供证明;3个县以下的,每县提供证明);

(六)经济效益报告。经济效益由申报单位自行计算,须填写主要参数,注明使用价格,并说明详细计算过程。产量数据、推广面积、市场价格等须标明统计部门名称,附有测产验收数据;

(七)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

第十六条

申报与评审程序:

(一)申报与评审工作须通过奖励办公室建立的“丰收奖管理信息系统”完成。

(二)省级评审小组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省申报和初评工作。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对申报项目全部内容在本单位公告栏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初评结果须在本省公示7天。如无异议,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如有异议,须在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内对异议进行甄别处理后,无异议的方可推荐,逾期不得向奖励办公室推荐。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序,三等奖排序。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5—

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并以正式文件报送材料,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单位进行初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不排序,三等奖排序。

(四)奖励办公室对初评奖项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申报。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初评为一、二等奖的奖项进行评审,对初评为三等奖的奖项进行复核。具体评审办法:专家组对初评为一、二等奖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果项目进行差额评审,未评选上一、二等奖的项目直接列入三等奖,且置顶排序,初评为三等奖的项目经专家组复核后进行末位淘汰。

(六)评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结果达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方为通过。

第十七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最终结果由主管部长签发公布。

第十八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和奖励证书。证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奖励等级、获奖者姓名、获奖者身份证号、获奖者单位名称等。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第十九条

奖励范围: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或直接从事农业科技示范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

第二十条

奖励数量:每次奖励不超过500人,其中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70%以上,乡镇(或区域站)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量的60%以上。

第二十一条

评审标准:

(一)科研、教学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以下5条标准须同时具备。

1.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推广普及率达到50%以上,促进项目区增产或增收10%以上;

2.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

—6—

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

3.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

4.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和技术发明,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

(二)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须具备上述5项评审标准中的任意3项。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

须具备以下第1、2项条件,并具备第3、4项之一。

1.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含)以上,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连续3年(含)以上;

2.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

3.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含)以上政府、产业(科技)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

4.通过种养技术(品种)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经县级以上(含县级)有关农业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第二十二条

申报条件:

(一)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或行业的广泛认可;

2.须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乡镇(含区片)站的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

(二)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2.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含)以上,或连续在乡镇(含区片)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在县及县以下的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

—7—

任。

(三)农业科技示范户

1.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较高的技术示范水平和服务技能,遵纪守法,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2.须具备初中以上学历,获得有关农民技术培训证书;被当地农业部门连续确定为科技示范户5年(含)以上,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曾经获得过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的人员不得申报。第二十三条

申报材料:

(一)推荐表;

(二)基于评审标准的相关证明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科教单位及地市级以上推广部门人员

(1)连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2)无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3)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因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而取得的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4)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出具原件,申报单位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

(5)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6)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相关项目文件。

2.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1)中专以上学历证书或三级以上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复印件,由申报人提供;

(2)连续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5年(含)以上,或连续在乡镇(含区域)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0年(含)以上,常年有三分之二

—8—

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推广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3)近10年来无重大技术事故或连带责任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4)为服务区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3项(含)以上,其中,近5年来不少于1项证明,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因引进推广重大农业技术而取得的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服务区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5)获得地(市)级(含)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奖励2项(含)以上,其中近3年来不少于1项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6)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培育或领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发特色农业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出具;

(7)参加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相关项目文件。

3.农业科技示范户

(1)初中以上学历和有关农民技术培训经历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提供原件,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2)连续5年(含)以上被确定为科技示范户,生产规模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在当地发挥重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3)采用新品种或新技术3项(含)以上,且经县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验收,连续3年(含)以上产量(效益)居本县领先地位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4)在划定的示范区域内带动同产业农户三分之二以上,且对推动农业产业化(领办农业合作化组织)做出突出贡献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乡镇政府或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5)近5年内,获得过县级(含)以上政府、产业(科技)部门或省级以上产业协会表彰奖励,申报人提供原件,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

(6)通过种养技术(品种)的自主改良,实现节本增效,且经县级(含)以上有关部门认定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县级农业

—9—

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第二十四条

申报与评审程序:

(一)申报与评审工作须通过奖励办公室建立的“丰收奖管理信息系统”完成。

(二)省级评审小组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省申报和初评工作。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对申报项目全部内容在本单位公告栏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初评结果须在本省公示7天。如无异议,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如有异议,须在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内对异议进行甄别处理后,无异议的方可推荐,逾期不得向奖励办公室推荐。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并将申报材料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

(四)奖励办公室对初评和推荐来的奖项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申报。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形式审查合格的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候选人进行差额评审。评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结果达到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方为通过。

第二十五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最终结果由主管部长签发公布。

第二十六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奖励证书。证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奖励等级、获奖者姓名、获奖者身份证号、获奖者单位名称等。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第二十七条

奖励范围: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农科教、产学研、相关组织等合作团队。

第二十八条

奖励数量:每次奖励不超过20个。第二十九条

评审标准:

(一)连续多年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生产做出显著贡献;

—10—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长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技术推广模式;

(三)带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明显提升,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四)带动当地某项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主导产业,创立品牌或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

第三十条

申报条件:

(一)两个系统以上的单位在基层紧密合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二)合作成果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

(三)连续合作3年(含)以上。第三十一条

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一)主要完成人总数不超过30人;

(二)主要合作单位不少于3个;

(三)每个合作单位的主要完成人不超过10人。第三十二条

申报材料:

(一)申报书;

(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三)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四)工作总结;

(五)连续合作3年(含)以上的证明材料。

第三十三条

申报与评审程序:

(一)申报与评审工作须通过奖励办公室建立的“丰收奖管理信息系统”完成。

(二)省级评审小组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省申报和初评工作。申报单位在申报时,应对申报项目全部内容在本单位公告栏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初评结果须在本省公示7天。如无异议,以正式文件报送奖励办公室;如有异议,须在奖励办公室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内对异议进行甄别处理后,无异议的方可推荐,逾期不得向奖励办公室推荐。

(三)部属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奖励委员会下达的推荐名额和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申报工作。奖励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单位以正式文件报送的材料进行初评。

(四)奖励办公室对初评奖项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11—

申报和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撤回申报。

(五)奖励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会,由评审专家组对形式审查合格的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候选团队进行差额评审。评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审结果达到到会评审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方为通过。

第三十四条

评审结果经奖励委员会审核后由奖励办公室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最终结果由主管部长签发公布。

第三十五条

农业部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奖励证书。证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奖励等级、获奖者姓名、获奖者身份证号、获奖者单位名称等。

第六章 异议处理

第三十六条

丰收奖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在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以材料寄出邮戳时间为准)通过电话或传真、电子邮件、信件向奖励办公室提出异议,但必须提供相关纸质证明材料。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需写明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签署真实姓名。逾期提出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第三十七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因项目内容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奖励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第三十八条

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处理,省级农业厅(委、局)协助调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处理程序: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回复有关异议内容,陈述理由,并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必要时,省级农业厅(委、局)派人调查核实情况;

(二)省级农业厅(委、局)根据异议双方提交的材料或者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并通知异议双方,征求双方意见;

(三)若异议双方认同初步处理意见,应在异议处理书上签字;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备案,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四)若异议方或被异议方对初步处理意见持不同意见,由省级农业厅(委、局)将异议材料报奖励办公室处理;必要时,奖励办公室组织有

—12—

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或者请异议双方到场答辩,形成处理意见。书面处理意见送达异议双方后,视为异议处理完毕。

第三十九条

非实质性异议由省级农业厅(委、局)、部属单位处理。处理程序:

(一)责成被异议方书面答复有关异议内容;

(二)协调异议双方意见,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调查核实情况,形成处理意见;

(三)将处理意见及时通知异议双方,并报奖励办公室备案。

如省级农业厅(委、局)或部属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该申报成果仍存在非实质性异议,奖励办公室将取消该申报成果的评奖资格,不再进行递补评选,并视情况核减相关上报部门下一轮丰收奖的申报名额。

第四十条

异议自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未处理完毕的,取消其本次获奖资格。

第四十一条

农业部及省级农业厅(委、局)不定期对获奖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撤销其获奖资格,追回奖状、奖励证书,并通报批评。

第四十二条

申报项目(候选人、候选团队)经奖励办公室公示后原则上不允许退出,如确需退出的,由推荐单位以书面方式向奖励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奖励办公室批准后方可退出。经批准退出的,如推荐单位再次以相关项目推荐申报丰收奖,须暂停一届。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丰收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的经费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建设工程质量下一篇:地下室起诉状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