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2024-06-07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精选7篇)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篇1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黔建房通【2010】189号

关于明确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地、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管局):

近年来,随着我省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购买商品房的居民越来越多,物业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在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达不到条件的房屋交付使用,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的承接验收不规范,以及物业收费不规范等等,引发矛盾纠纷。为进一步规范商品房交付与前期物业管理衔接工作,解决居民买房的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应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按照《贵州省城镇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必须在办理商品房交付备案后,才能将商品房交付购房人使用。商品房交付后,物业服务企业才能向购房人收取物业服务费。

二、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物业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以确保承接的物业符合交付使用条件。

三、物业服务企业不得违反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者重复收费。

四、按照《贵州省城镇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条件交付使用的新建商品住房,物业服务费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对于“精装修”住房,从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免收一个月的物业服务费,一个月后可全额收取物业服务费;

2.对于非“精装修”商品住房,房屋交付后,应当给购房人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用于房屋装修,该期间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全额收取物业服务费,应当按不高于50%的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超过该期限后,可全额收取物业服务费,具体比例和期限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二0一0年五月四日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篇2

一、充分认识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重大意义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 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 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 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 贵州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在全省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以来,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 贵州绿色建筑发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象。全省绿色建筑上报省住方和城乡建设厅备案的项目达284个, 共计3107.8万平方米, 已获得标识证书的项目92个, 面积1337万平方米, 其中2016年前三季度已获得标识证书的项目23个, 面积236万平方米。在贵州深入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 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之际,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 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推动贵州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

二、贵州省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筑建材业, 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之一, 是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等融合发展的产业。2016年,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文件, 建立了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成立了贵州省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贵州省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贵州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协调组, 研究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目标和任务, 组织具体实施,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一是拟定《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 研究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二是开展《贵州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含绿色建筑发展篇章) 立法工作, 2015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三是印发《关于实行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制度的通知》, 加快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四是拟定《关于全面推进贵州省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关于加强节能门窗应用管理的通知》以及《关于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中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稳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五是实施绿色建筑发展绩效目标考核, 建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点工作季报制度。六是编制印发《贵州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2016年工作要点》, 引导全省“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三) 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一是启动编制贵州省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 支持企业编制标准, 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二是编制发布《贵州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试行)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程》、《贵州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以及《贵州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技术规范》, 组织修订《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试行) 》等, 从设计到施工、评价, 从点到面健全贵州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四) 狠抓试点示范带动。

一是推进贵州兴贵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原中城建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 组织开展装配式砌体研发及推广应用。二是将贵州剑河园方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凯欣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列为贵州省装配式建筑示范企业。三是将“贵州省剑河县城江北岸文化创意园项目”、“贵阳市观山湖区上枧安置房”、“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建设项目”等列为贵州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并作为全省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 (绿色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 , 采取装配式建筑施工。四是推进贵阳中天•未来方舟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项目建设, 2016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组完成了对该项目的考核评估。全区绿色建筑比例力争达到100% (总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 ,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覆盖率80%以上, 目前已建成并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筑面积438万平方米, 其中二星级333万平方米, 占比达到76%。五是启动省级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工作, 编制《贵州省省级绿色生态城区申报评价管理办法》, 确定贵阳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为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六是贵阳市、安顺市西秀区、威宁自治县、遵义市鸭溪镇分别荣获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区、县、镇, 累计示范任务面积达341万平方米。七是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示范, 累计补助支持全省示范项目28个, 示范应用面积157万平方米。八是印发《关于加快贵州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项目建设与验收评估工作的通知》, 加快推进贵阳市、安顺市西秀区、威宁县、遵义市鸭溪镇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 (区、县、镇) 项目及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和验收工作。九是抓住开展全国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省机遇, 有序开展试点城市、试点企业、试点工程项目申报及实施工作。

(五) 强化能力建设。

一是开展贵州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征集工作, 现已收到专家推荐20余人。二是修订《贵州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试行) 》, 推进绿色建筑评价向第三方评价方式转变。三是完成贵州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征集工作。四是启用贵州省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在线评审系统。五是成立了贵州省绿色建筑与科技发展中心。

(六)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一是组织政府主管部门、省内企业代表、科研院校专家赴湖南省长沙市、湖北省武汉市、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南京市考察调研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并形成专报提出工作建议报省领导。二是组织参加2015中国 (湖南) 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发展论坛暨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第五届中国 (沈阳) 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以及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 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先进经验。三是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署两省建设领域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四是同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就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立法工作进行交流。

(七) 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2016年6月3日至5日成功举办主题为“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的2016首届中国•贵州国际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品博览会, 同期举办1个主题论坛和6个分论坛。展会涵盖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三大主题内容, 邀请到国内外嘉宾100多人, 省内外、国内外参展企业200多家, 展出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 实现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145.21亿元。二是承办2016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发现城市之美”主题论坛。论坛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探索‘美丽城市’实践路径”为主题, 将“中国特色‘美丽城市’最佳案例”汇编成册, 并发布了中国特色“美丽城市”贵阳标准, 为其他城市探索美丽路径提供参考借鉴。三是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中心, 在贵阳召开2016年全国绿色建材技术创新与建筑节能结构技术交流大会, 推动贵州新型建筑建材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四是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期间, 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基本知识、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进经验, 加强舆论监督, 营造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良好氛围。

三、下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一是抓好政策配套。研究制定贵州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等。二是抓好试点示范。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合理、创新能力强、机械化和装配化水平高的技术研发、部品部件生产、工程建设等示范企业、示范基地。推进示范工程, 以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 在政府投资的大型建筑和保障性住房中确定一定比例采用装配式方式建设。以木制建筑工业化为切入点, 选择美丽乡村、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作为推动现代木结构建筑重点示范项目。在贵阳市、黔东南等市、州开展试点示范基地与项目。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二) 全民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一是切实贯彻《贵州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加大绿色建筑强制推广力度, 强化绿色建筑质量管理, 加强对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保障性住房等三类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的监督。二是推进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 引导“100个城市综合体”遵循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三是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 加大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力度, 推广绿色运营模式, 发展绿色物业。四是开展绿色建材评价工作, 动态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及相关信息, 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篇3

科学规划,立足长遠,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商南县始终把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置于“龙头”位置,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部法、服务一条龙”的工作理念,围绕城镇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了县城和10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以及县城塔坡区、滨河新区、火车站区、塘坝新区、气象站片区、西街片区、鹦鹉沟片区等6.8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75.6%;同时对312国道沿线五个乡镇、17个行政村、81个居民点、52个移民点进行了详细规划。这些规划为商南县城乡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创新,实现城镇建设跨越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思路,采取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战略,道路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了迎宾大道、滨河路、富兴路等25条主干道和琥珀巷等188条背街小巷建设任务;建成了县河大桥、琥珀大桥等5座大桥;“四条大道、四个片区”建设全面启动。功能配套工程方面,新建了火车站广场、水晶广场、塘坝广场,改造了人民广场;完成了县河综合治理、县河橡胶坝、垃圾堆放场等工程建设;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12座、生化公厕13座,安装垃圾桶500个、果皮箱820个,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鹿城公园、塘坝应急避难场所等工程加紧建设。住房保障方面,相继建成了1.76万平方米的朝阳廉租住房和4.23万平方米的康宁、信合等经济适用住房;9.6万平方米的东畈保障性住房正在加紧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40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城镇“五化”方面,投资1580余万元,新建绿地283.8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同时,全力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富水省级重点镇、清油河陕南百强镇建设步伐加快,建制镇街道硬化7.5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19盏,栽植行道树3983棵,铺装入行道面砖6.26万平方米,城镇环境焕然一新。

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目标,深入开展城区综合整治,全力构建精细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大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城市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加强了建筑工地管理,整顿和规范城市环境卫生秩序,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验收,文明、整洁、秩序井然的商南县城新形象逐步树立起来。

未来几年,商南县将以建设生态园林式旅游县城为目标,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中心,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抓手,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强化城市管理,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把县城真正建成绿城、水城、不夜城、历史文化城、健康文明城。到2015年,将县城城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人。结合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集镇延伸,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沿线、金丝峡景区内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10个建制镇“五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着力将魏家台、水沟培育成工业大乡,将城关、梁家湾培育成商贸重镇,将太吉河、富水培育成旅游名镇,将白浪、清油河、赵川培育成边贸强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辐射周边的城镇建设新格局。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篇4

文件

延州建人字[2010]10号

关于举办2010全州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的通知

各县(市)建设局、规划局、房产局、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延吉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企业:

根据省建设厅《关于举办城建档案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岗位培训的通知》(吉建函[2009]379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高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城建档案进馆质量,决定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未参加全省2009年首次培训,未取得《吉林省城建档案(资料)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及印章的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包括各级城建档案机构的档案管理、编研等岗位管理人员及建设、规划、施工、城建、开发、监理等单位的城建基建档案所有从业人员。

二、培训内容

城建档案概论与城建档案工作、城建档案法规和规章、规范,建设工程文件档案资料实务、工程识图、工程档案数字化、竣工图的编制、声像档案等。

三、培训组织

本次培训工作是在省住建厅教育培训中心和厅城建档案馆指导下,由州建设局人事教育处统筹管理,州建设局城建处、州建设职工培训中心负责本次培训组织管理等工作。

四、报名、培训时间,报名地点

报名时间:2010年5月4日—5月5日,6日开课,培训时间不低于72学时。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报名地点:延吉市河南街1088号,州建设局办公楼五楼505室。

五、收费标准

培训费320元/人,资料费110元/人。

六、其他

1、要求单位统一报名,交近期免冠一寸彩照一张。

2、学员参加培训修完岗位培训规定的各门课程并经考试合格,由省厅颁发全省统一编号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城建档案专用印章。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城建档案专用印章是城建档案从业人员上岗的凭证,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从2010年开始,各城建档案移交单位在报送建设工程档案时,各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要核对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并留存复印件归档。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在整理编制档案资料时,要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中,加盖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统一编号的城建档案专用印章(加盖位置在单位公章下方),没有加盖统一编号城建档案专用印章的视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城建档案馆将不予专项验收。

4、因特殊原因未能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城建档案从业人员,各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将依照有关规定,对城建档案从业人员所在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做出限期培训的书面承诺和保证。

5、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组织好本单位档案从业人员及时参加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原则上每个项目部要有1名档案从业人员,其他单位至少要有1名档案从业人员。

联系电话: 城建处:2870755

培训中心:28707712870773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篇5

关于进一步规范宁波市城建档案接收及利用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城建档案馆: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建档案的接收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根据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依据城建档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做好我市城建档案接收及利用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城建档案的接收

(一)接收内容和时间

列入接收范围的档案内容包括纸质、电子和声像等各种载体形态的城建档案。城建档案的归档范围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中所列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158-201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建城[2002]221号)、《宁波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2005甬DBJ07-11)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宁波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内容及排列顺序规定(2012版)》(详见附件1),《城建档案归档质量和整理要求》(详见附件2)。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工作任务完成时,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各自形成的有关工程档案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后向建设单位归档。建设、监理单位应对档案文件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建设单位自建设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建设工程档案。

(二)档案接收程序

1.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期间,应填写《宁波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报送登记表》,向城建档案馆进行项目报建备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确定一名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工程竣工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和移交归档工作。

2.城建档案馆有书面告知建设单位按规定移交城建档案的义务,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进行档案业务指导,提供咨询服务。

3.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城建档案馆派员参加,由城建档案馆对建设工程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否完整提出意见。

4.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应填报《宁波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专项验收申请表》、《宁波市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自检表》,向城建档案馆提出档案验收申请。城建档案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对照归档范围,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符合归档验收条件的项目,应予以接收;对不符合归档验收条件的项目,应提出初审意见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完善后再进行接收。原则上在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图等五大类文件基本齐全的情况下,城建档案馆应予以接收,并对纸质、电子、声像档案同步归档。

5.城建档案馆在接收全套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后,对工程档案是否符合归档要求进

行档案实体审核验收,一次性告知审核验收意见。

6.建设单位应根据审核验收意见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7.工程档案验收合格后,城建档案馆签发《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接收证明书》,作为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据之一,并办理移交接收手续。移交书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名盖章后,一份由移交单位保存,一份由城建档案馆保存。

(三)城建档案验收

1、纸质档案应重点验收以下内容:

(1)工程档案齐全、系统、完整;

(2)工程档案的内容真实、准确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

(3)工程档案已整理立卷,立卷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规定;

(4)竣工图绘制方法、图式及规格等符合专业技术要求,图面整洁,盖有竣工图章;

(5)文件的形成、来源符合实际,要求单位或个人签章的文件,其签章手续完备;

(6)文件材质、幅面、书写、绘图、用墨、托裱等符合要求。

2、电子档案应重点验收以下内容:

(1)工程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2)工程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是否一致,是否已建立关联;

(3)载体有无病毒、有无划痕;

(4)登记表、著录数据、软件、说明资料等是否齐全。

3、声像档案应重点验收以下内容:

(1)数码照片载体外观有无划痕,数据有无病毒;

(2)数码照片编号顺序是否与相应纸质照片档案一致;(3)声像档案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二、城建档案的利用

(一)城建档案馆所藏档案,除未解密或需要控制使用的档案外,一般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后应向社会开放,并公布开放档案目录。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的档案,以及与城建档案形成单位和个人另有约定的,应实行控制利用。

(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按照城建档案有关规定,利用未开放的城建档案。利用未开放城建档案,查阅人应当出具本人身份证件,并根据利用需求,出具以下证明材料:

1.建筑物所有权人利用城建档案,单位查阅的,查阅人应当出具单位介绍信、建筑物权属证明;个人查阅的,应当出具建筑物权属证明,委托他人查阅的,还需出具委托人身份证和委托书。

2.非权属所有人的建设单位利用本单位移交的城建档案,查阅人应当出具单位介绍信或档案移交书。

3.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利用城建档案的,查阅人应当出具单位介绍信。

4.仲裁、诉讼案件中受当事人委托的律师因调查取证利用城建档案的需出具律师证、当事人委托证明阅览、摘抄相关档案。如需复制档案还需提供法院立案证明或法院调查令,复制调查令中指定内容。

5.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查阅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参与建设项目的个人查阅与其相关内容的城建档案,查阅人应当出具单位介绍信以及相关证

明文件。

6.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查阅其管理范围内的有关档案,查阅人应当出具单位介绍信,物业服务企业还需出具委托管理合同。

7.承租单位或承租个人利用城建档案的,查阅人应当出具租赁合同、建筑物所有权人委托查阅书。或由产权人直接查阅,按本条第一项规定办理。

8.建设单位、科研单位因工程建设、科学研究需利用建设项目及其周边或者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等未开放城建档案的,查阅人应出具单位介绍信和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

9.不在以上情况的,必须视具体情况持其它相关证明材料。

(三)利用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宁波市城建档案利用登记表》,在城建档案馆指定地点阅览,不得私自复制、翻拍、扫描、抄录、损毁、丢弃、涂改、勾划、盗窃、伪造等。对所调阅的城建档案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负有保密义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

(四)为保护档案原件,档案一般不外借。确需外借的,需经馆领导批准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可以利用电子档案的,一般不提供原件。因档案利用而出具的身份证件、权属证明、合同、证明文件等城建档案馆均需复印留存。

本通知自下文之日起施行,原《关于印发宁波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内容及排列顺序规定的通知》(甬建发〔2008〕131号)和《关于报送建设工程电子档案的通知(试行)》(市建档〔2010〕13号)同时废止。

附件:1.宁波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内容及排列顺序规定(2012版)

2.城建档案归档质量和整理要求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章)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篇6

“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

主题活动查摆问题情况报告

市主题活动办公室:

“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从实际工作入手,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开展主题活动的落脚点,深入开展主题活动,特别是主题活动进入查摆问题环节以来,我局结合市活动办要求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服务对象、设置投诉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网上征求意见和专题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深刻查找在基层基础、改善民生、信访稳定、方式转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将查摆问题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基础方面

1.在加强基层同志业务培训学习、技能提高方面做的不够多。

2.在服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实施上门服务、加强业务宣传方面力度不够大。

3.对基层干部职工工作上要求的比较严,身体健康、思想生活方面关心的比较少。

二、改善民生方面

4.所承担的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项目保障能力不强。如:住房保障工作人员短缺,机构不理顺,建设进度跟不上。

5.园林绿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程度还不够。

6.物业服务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指导和引领。

7.在房产办证方面,存在让群众反复跑腿等现象。

8.城市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监管手段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9.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还有监管不到位之处。

三、信访稳定方面

10.信访工作制度实践运用效果不明显。基层和群众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够细致深入,对解决难点问题思路不宽,力度不大。

11.信访工作专职人员短缺,部分信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四、方式转变方面

12.领导方式转变在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方面不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

13.日常工作中,大多为宏观指导、电话指导,间接服务多,深入实地进行督查,抓落实相对较少。

14.个别工作人员干部满足于应付住工作,对工作要求不严、效率不高,主动服务意识薄弱。

住房和城乡建设60年 篇7

60华诞铸辉煌百年“徽匠”谱新篇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倪虹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 0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3 0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形势需要, 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 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两个重点, 加快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步伐,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促进安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全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1952年建国初期, 全省城镇人口227万人;到2008年, 全省城镇人口2485万人, 是1952年的11倍。进入新世纪以来, 全省城镇化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水平从2002年的30.7%提高到2008年的40.5%, 年均增长1.63%, 高于全国1%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2年的8.39个百分点缩小到2008年的5.18个百分点, 是建国以来全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我省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环境越来越美, 充满现代气息, 焕发勃勃生机。60年来, 全省设市城市从1952年的5个增加到2008年的22个, 增长了3.4倍;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52年的36.9平方公里扩大到2008年的1311平方公里, 增长了近35倍。60年来, 全省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实力逐渐增强, 成为联结城乡的重要纽带。到2008年末, 全省有县城56个、建制镇908个。全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日趋合理, 以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3片城镇集聚区为主体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基本形成, 中心城市地位显著提升,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基本实现协调发展, 成为推动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全省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重视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尤其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在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 历经30年的发展, 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城镇居民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 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2008年底,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9.9m2, 是1978年的3.8倍, 是1952年的11倍;全省累计新交付使用2万平方米以上房地产综合开发住宅小区1000多个, 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84%以上, 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2%以上。全省各级城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大力开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等措施, 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全省所有市、县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2008年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首次被纳入省民生工程, 当年年底全省所有城市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 m2的低保家庭做到了廉租住房应保尽保, 并积极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拓展, 共有9.1万户城市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保障。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住房条件逐年改善, 村庄住宅人均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8.4m2, 提高到2008年底的29m2。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省各级城市政府通过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环卫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 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到2008年底, 全省设市城市拥有环卫机械1321台 (辆) 、建成公共厕所2987个, 全省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场) 16座、无害化处理能力达7611吨/日, 设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4.75%。至2008年底, 我省淮河、巢湖流域所有市县都建成了1座以上的污水处理厂, 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63座, 处理总规模达313.5万吨/日, 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8.86%;全省已有7个国家园林城市, 全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9 m2, 建成公园210个;14个项目荣获“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奖”。

回顾新中国成立6 0年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积累的经验也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第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多年来, 全省各级建设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落实责任, 真抓实干, 树立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崛起意识, 用卓有成效的工作, 提升了地位、发挥了作用、树立了形象。第二,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做好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当前, 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 各级建设部门审时度势, 找准坐标,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 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在全省掀起大建设高潮, 为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三,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是做好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近年来,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坚持向改革要出路、向创新要思路,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城建投融资体制、建设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 破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激发了建设事业的活力, 为建设事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第四,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做好建设工作的根本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关注热点, 化解矛盾, 改善民生, 促进和谐, 切切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扩大建设成果惠及面, 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回顾历史, 我们备感自豪;展望未来, 我们满怀希望。当前, 安徽已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加突出住房建设,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开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为加速安徽崛起,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华南广东篇

广东城乡建设60年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后, 广东城乡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纵观60年曲折的发展历程, 广东省城乡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年~1957年) , 起步阶段。

1949年~1952年, 是国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当时广东计有省会广州市和汕头、湛江、佛山、韶关、肇庆、海口等7个城市, 各市政府在恢复经济和改造社会的同时, 充分注意了城市建设工作, 相继成立了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如广州市成立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 湛江市成立市建设局, 一些中小城市也都设立了城市建设局或科, 分管城市各项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由于百废待兴、资金缺乏, 当时城镇建设大都采用以工代赈和领导带头、群众义务劳动的办法进行, 清理废圩烂地、抢修破烂道路、初步恢复城乡交通、整治下水道和臭水沟、改善城市卫生环境,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初步改变了城镇环境面貌。

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 自1953年起, 中国进入“一五”时期 (1953年~1957年) , 明确了城市建设事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由此而进入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新时期。广东省大多数城市按照“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 充分利用原有的房屋、市政公用设施, 进行维修养护和局部的改建或扩建。至“一五”期末, 广东省建制市有广州、韶关、汕头、佛山、江门、湛江、石岐 (中山) 。日供自来水22.3万吨, 城镇排水管道537.9千米, 城镇道路472.4万平方米, 公共汽车317辆。

第二阶段 (1958年~1975年) , 停滞阶段。

在“二五” (1958年~1962年) 、“三五” (1963年~1967年) 及“四五” (1970年~1975年) 时期, 由于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不仅城市建设发展缓慢, 而且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失修失养严重, 城市建设问题成堆, 欠账很多。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大跃进”和调整时期城乡规划工作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大跃进”时期, 我省城市普遍开展或修订城市规划, 但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安排“项目”而采用“快速规划”法, 在没有地形图和地质资料、自然资料和经济计划依据的情况下, 用几天时间, 就绘制出规划图纸, 编制或修订的城镇规划, 规模一般都定得过大, 标准过高, 脱离了实际, 有些小城镇也要建直升机场, 给城镇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另一个极端是1960年11月, 全国计划会议宣布了“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造成了负面结果, 使各方面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产生了混乱, 各级城市规划的机构被精减, 规划队伍大为削弱, 使有些不切实际的城市规划无从补救, 有些城市建设得不到城市规划的指导, 同样造成了很大损失。第二个例子是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 导致广东省城市建设基本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从省到市 (除广州外) 大都撤销或削弱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构, 下放人员, 销毁档案资料。园林、文物遗址被列为“四旧”也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阶段 (自1976年以来。更准确的应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但为了与国家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阶段划分保持一致, 选择了1 9 7 6年作为该阶段的起点) , 快速发展阶段。

“五五”时期 (1976年~1980年)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广东城乡建设迎来了春天, 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1978年4月, 广东省贯彻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加强对城市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恢复了省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省建委。1979年以后, 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 实施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设施的方针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政策, 如实行征收土地使用费、在省会城市和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试行每年从上年工商利润中提成5%, 作为城市维护和建设资金, 在基本建设计划中专列城市住宅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户头等措施, 广开城建资金来源, 使本省各市镇都增添了城市建设的新活力, 普遍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 一些条件较好的小城镇, 发展新区与改造旧城相结合, 改变了城镇面貌。“六五” (1981年~1985年) 、“七五” (1986年~1990年) 时期, 广东省城乡建设工作继续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方针, 正确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 灵活措施”, 大胆探索, 开拓前进。仅“七五”期间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4 9.3 4亿元。全省各级人大、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一大批城乡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加强了对城乡建设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八五” (1 9 9 1年~1 9 9 5年) 、“九五” (1996年~1999年) 、“十五” (2000年~2005年) 时期, 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城乡建设和发展也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黄金时代。城镇化水平按照每年1.5%~2%的速度迅猛发展, 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城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完善, 初步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至“十五”期末, 全省城镇化水平达51.7%, 公路密度达64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140公里, 已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市全部通高速公路、与周边陆路省份均有高速公路相连的目标。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卫生机构16054个, 各类艺术馆、文化馆140个, 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9个, 博物馆、纪念馆148个。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功能日趋健全的同时, 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燃气、园林绿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圳、中山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佛山市获得“全球人类住区优秀范例奖”, 广州、珠海市和中山市小榄镇获得“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另有一大批城镇分别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 (镇) ”、“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 (镇) ”、“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十一五”以来, 广东省城乡建设更加注重规划的引导和统筹作用, 更加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全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率实现1 0 0%;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市实现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全省9 9 2个建制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覆盖率达到85.3%;271个中心镇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全省约4 0 0 0个村庄编制了规划, 村庄规划覆盖率达34%。各地因地制宜, 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 以“五改” (即改水、改厕、改房、改路、改灶) 为重点,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涌现了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

展望明天, 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 继续解放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加关注民生, 推动广东城乡建设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当前和近期一段时间内, 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 为全省人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切实以改善民生、构建美好家园为目标, 大力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广泛发动, 精心组织, 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创建机制。分类指导, 抓好宜居城市、城镇、村庄创建试点, 以点带面推动宜居城乡创建活动。建立创建宜居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达到标准的城市、城镇和村庄, 分别授予省“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的称号, 对达到标准的各类建设项目分别给予宜居范例奖。努力在全省建设一批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城镇和村庄。

第二, 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 增加中低价位商品房的供应, 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合理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 减少被动性住房需求, 坚决打击投机性购房行为, 有效抑制投资性购房行为。建立以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通过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 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 扩大保障覆盖面,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这是政府的责任。

第三, 紧紧围绕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合理规划粤港澳地区空间发展布局, 认真落实《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2007-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2004-202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 加快粤东、粤西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及粤北山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 促进粤港澳三地以及省内不同区域的城镇群深度合作、协调发展。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控制好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线性基础设施通道、区域绿地等, 切实保障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内河航道、污水和垃圾处置、生态屏障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 以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城镇群及韶关都市区为增长极, 以交通运输主干线为依托, 农田保护区和“省立公园”生态功能区等“区域绿地”相间隔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的原则, 围绕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抓好城乡统筹规划试点, 大力开展村庄整治, 扎实抓好“万村百镇”整治工程,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华中江西篇

赣鄱大地六十载城乡旧貌换新颜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陈俊卿

新中国成立以来,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经历多次变革和调整:1949年5月南昌市解放, 6月省政府成立, 设省建设厅;1952年3月, 成立基本建设委员会, 同年10月, 成立建筑工程局;1955年10月, 成立城市建设局, 此后机构名称和职责一直处于不稳定的变化之中。1983年3月, 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1993年5月, 成立建设厅;2009年2月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更加适应“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要求, 更加体现关注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江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重大突破。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 更是江西省有史以来城镇化进程最快、城镇综合实力最强、城乡建设投入最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人居环境改善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辉煌时期。

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60年间基本完成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城镇化历程, 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江西省城镇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的崭新蓝图。2008年, 江西省城镇人口比例由解放初不到10%提高到41.36%, 增加4倍以上, 城镇化水平列中部6省第4位, 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设市城市由9个增加到21个, 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 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个, 20万~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9个;全省城市 (含县城) 建成区用地由不足200平方千米提高到近1600平方千米, 扩大了近8倍。随着江西省省委、省政府确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加快推进, 城镇区域规划不断完善, 基本形成了以特大城市南昌为中心, 大中型城市为依托, 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 以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发展轴带的“一心二带”大十字城镇体系格局。大城市和城镇群 (带) 已成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

城市建设成就巨大

城市基础性、功能性、环保性设施从无到有, 促进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2008年, 江西省城市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614.97万立方米/日, 用水普及率设市城市96.49%、县城85.15%;燃气普及率设市城市90.18%、县城69.17%;人均道路面积设市城市11.03m2、县城11.13m2;城市道路9252.8km、排水管道10010km、路灯56.9万盏。城市绿化覆盖面积701.03平方千米, 园林绿地面积549.03平方千米, 公园绿地面积145.01平方千米, 公园376个;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设市城市建成区和县城分别达到38.5%、41.72%、10.56 m2和29.17%、33.35%、10.19m2, 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设市城市建有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3座, 年清运垃圾532.82万吨, 垃圾处理率76.4%;建有污水处理厂14座, 污水处理率51.52%、集中处理率44.52%。近两年来, 江西省省委、省政府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战略, 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村镇垃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全力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2008年, 江西省城市 (含县城)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改革开放前不足6m2, 提高到28.54m2, 增加近5倍, 住房自有化率达到78.16%;村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3.78m2。江西省城市 (含县城) 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分别列全国第2、3、4、6位, 人居环境绿色生态优势明显。近10年来, 江西省先后设立风景名胜区3 6个, 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 (名列全国第5位) , 省级风景名胜区25处, 总面积达5225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1%。1996年庐山被评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2 0 0 8年三清山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江西省有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首批30个国家遗产名录, 位列各省市首位。青山碧水、生态环境, 已经成为江西省最大的品牌、最强的特色、最具优势的潜力。

建筑业、房地产业加快振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 江西省建筑业、房地产业从无到有, 再到加快发展和振兴, 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8年, 江西省有各类建筑业企业2367家, 从业人数60万,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70亿元, 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48亿元, 占全省GDP比重的10% (全国平均水平为6%左右) 。江西省建筑行业工程设计和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累计获得全国最高建设工程质量奖——鲁班奖13项, 一大批被评为省级优良工程的项目成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标志性建筑。江西省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264家, 房地产完成投资540亿元, 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12.6%。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住房商品化、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和房地产综合开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形成了从开发建设、流通交易、中介服务到物业管理的产业链。近4年, 江西省累计新建经济适用住房571万平方米, 解决8.28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县城6m2以下和设区市7m2以下廉租住房对象应保尽保, 廉租对象达8.82万户。预计今年底, 将有3 1.1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保障住房政策, 惠及100万以上人口。

展望未来, 我们坚信, 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统领, 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 通过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锐意进取、奋力拼搏, 江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华北北京篇

一甲子沧桑巨变六十载笑展新颜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隋振江

立体交通纵横, 高楼大厦林立。6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首都建设者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从“十大建筑”到奥运工程建设组群, 从破旧简陋的城市基础设施到完善发达的城市运营体系, 从国家统包统分住房到住房货币化分配, 再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不断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进步、新成就。北京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京, 百废待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兴建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十大建筑”拉开了北京市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序幕。此后, 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图书馆、亚运工程、北京西站等一大批大型公共建筑的相继建成, 较好地满足了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 拥有31个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6个重要配套设施及众多市政配套工程的奥运建筑组群的建成, 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 也带动北京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0年以后, 北京市共建成各类房屋2.9亿平方米, 基本占到全市房屋总建筑面积的一半, 与建国后至上世纪末建成房屋面积的总和基本持平。2008年北京市房屋建设竣工量已达到4814万平方米, 分别比解放初期的200多万平方米、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多万平方米增长近24倍和12倍。目前, “鸟巢”、“水立方”已成为北京新地标, 国家大剧院、T 3航站楼等一大批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新建筑, 展现了北京市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 增强了北京多样化的城市魅力。

在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相关方面及时调整该市的规划布局, 推进由“同心圆”环线扩张向“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格局转型, 使北京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现代化、国际化程度全面提升。同时, 北京市有效地解决了古都风貌保护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实现了风貌保护、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北京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己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1998年以来, 北京共安排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约700项, 累计完成投资5623.7亿元, 解决了城市交通、民生保障、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等诸多瓶颈难题, 城市功能和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21年前,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北京市正式启动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前, 住房公积金制度已在北京全面建立, 截至2008年底, 北京市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总数达到429.2万人, 覆盖率达到98.4%。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也日趋成熟, 房地产业在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保持在6%左右, 并带动了建筑、建材、冶金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目前, 北京市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形成, 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2008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28.7 m2, 比房改初期翻了一番多, 比解放初期翻了两番。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收入家庭住房解困工作, 相继出台了新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管理办法和40多个配套文件, 建立了涵盖准入、建设、分配、再上市交易各环节的一整套管理制度。2009年8月份又出台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统筹解决中低收入“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和过渡期住房需求。至此, 北京市已基本建立起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合理衔接的政策性住房供应体系。

为有效推进政策性住房建设, 北京市采取了集中建设与配套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了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机制。近年来, 通过租赁补贴或实物配租, 已解决了近1.7万户廉租家庭住房困难;通过经济适用房、限价房配售, 已解决了5.2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与此同时, 北京市还多渠道、多方式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使旧城古都风貌保护和危房改造相结合, 大力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深入实施“无城镇危房户”工程;结合农村抗震节能住宅新建改建工程, 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解危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 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 全面提速住房保障进程, 从2009年起, 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约28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使廉租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低收入家庭住房基本解困, 旧城区和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城镇危险房屋实现解危, 农村优抚和社会救助家庭住房困难全部解决。

北京市在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 结合房地产市场特点, 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本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着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 大力发展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 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和消费模式, “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分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北京市正在朝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的目标迈进。

狠抓建筑节能降耗, 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 努力发展绿色环保型产业

北京市的经济已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这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承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 从1988年开始建筑节能工作以来, 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建筑节能降耗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首先, 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实施全过程监管。在立项、设计、施工许可、开工、竣工和销售等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新建建筑65%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至2008年底, 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已占到全部民用建筑的一半以上。建成节能住宅2.6亿平方米, 占现有全部住宅的73.4%。

其次,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 加快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2008年市区共投入资金13.1亿元, 在分别完成城镇住宅、普通公建、大型公建节能改造1 9 6万平方米、400万平方米和82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 还完成了300余个老旧小区、3000万平方米建筑物的集中供热管网更新改造, 涉及供热面积1100万平方米。同时, 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制度, 完成了1 0 5栋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分项计量设施安装和能源审计工作。对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温度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不合格单位通报批评, 公开曝光, 既有建筑节能监管水平全面提升。

再次, 促进绿色建筑示范和推广工作, 促使北京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型。北京市在全市所有工地推行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执行率达到100%。有关方面投入2000万元对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 积极推动试点工程, 着力在部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标准化安装等方面取得突破, 全面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技术水平, 推进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型。

最后, 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将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在新农村建设全过程。2008年北京市新增使用浅层地能热泵技术进行建筑供热的建筑2 2 0万平方米, 新增太阳能热水器供热建筑1 4 8万平方米,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采暖的建筑达20万平方米, 采用生物能源的建筑已达到56万平方米。北京市还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民危房改造、旧房翻建维修之机, 大力推进节能抗震农宅改建和新建工程。从2 0 0 6年起对符合抗震节能条件的农户给予补助。到2008年底, 北京市累计建设抗震节能住宅示范项目3775户。

60年奋斗, 记载了首都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 我们将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体要求,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开拓进取, 不断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新局面, 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而不懈努力。

西北新疆篇

风雨历程六十年与时俱进铸辉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 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多民族聚居, 边境线漫长。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 1955年正式成立自治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新疆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团结奋进、真抓实干,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新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住宅产业快速发展,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

住宅产业在新疆是一个发展历史较短的朝阳行业。1998年以来, 随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新疆房地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 城镇居民住房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截至2008年底, 新疆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07.17亿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1998年的17.16 m2增加到24.01 m2, 房地产业每年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2%, 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新疆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568家, 房地产经纪、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市场秩序持续稳定, 住宅环境质量和功能质量明显改善, 住宅品质大幅提升, 各地相继建成了一批配套设施齐全、使用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

城市住房保障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2008年底, 各地共完成廉租住房建设投资13.3亿元, 通过实物配租方式保障低收入家庭1.83万户;累计为3.7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新增经济适用住房1 2 2万平方米以上, 可保障2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开工建设解危解困房16.9万平方米, 解决了2408户国有企业“双困”职工家庭的住房问题。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实施, 以出售公房和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例, 截至2008年底, 新疆累计出售公有住房6166.89万平方米, 占可售公房的89.1%以上;所有县市均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 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390.76亿元, 归集余额253.53亿元, 缴交职工达到137.76万人, 发放职工个人贷款145.79亿元, 帮助23.07万户职工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城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之初, 城市90%以上的道路为沙砾路面, 居民饮用未经净化的河水、井水和涝坝水, 公共汽车仅有3辆, 街道脏、乱、差现象严重。1959年, 新疆仅建成3个自来水厂。1981年以后, 新疆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特别是1998年以来, 受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资的带动, 城市供水、排水、道路、燃气、供热、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到2008年, 新疆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42.93万立方米/日, 供水普及率达到91.61%, 城市供水难的情况基本得到解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8.6%,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27.36%;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8789.2万平方米, 用气普及率达到82.79% (含液化石油气) ;城市道路总长达7406.8km, 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33 m2,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9.9 8标台, 城镇居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08年底, 新疆城市建设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7.07%和31.1%, 石河子市、布尔津县等7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县城) ;伊宁市、新源县、独山子区等32个城市 (县、区) 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城市 (县城、城区) ;石河子市于2000年获得“联合国迪拜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奖”、于2001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阿克苏、库尔勒市等9个城市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 (镇、村) 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疆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 (天山天池、库木塔格沙漠、博斯腾湖、赛里木湖) , 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 1个, 喀纳斯、天山天池、赛里木湖、喀喇库里湖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有序开展;新疆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 (喀什市、伊宁市、吐鲁番市) 、名镇2个 (鄯善县鲁克沁镇、霍城县惠远镇) 、名村2个 (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3个。

建筑节能工作稳步推进, 示范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新疆先后建立绿色建筑、低能耗 (节能6 5%、7 0%及80%) 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居住建筑热计量收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示范工程3 0余项, 其中1 6项被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新疆现已建成节能建筑约7 5 0 0万平方米, 形成了每年约1 0 7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阿克苏地区自2008年起在全区率先实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技术标准, 克拉玛依市、巴州、乌鲁木齐市也相继实施建筑节能65%标准, 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初步成效, “十一五”期间, 国家共下达给新疆7 0 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 截至2 0 0 8年底, 新疆已完成既有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125万平方米, 室内热计量温控改造112万平方米, 热源和供热管网平衡改造176万平方米。城镇供热计量改革稳步实施, 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热计量收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西南云南篇

创新发展60年红土地上谱华章

新中国成立6 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3 0年来, 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城乡规划工作明显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中小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色乡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 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住宅产业快速发展,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 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的长足进步, 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新中国成立之初, 云南城镇建设百废待兴, 城镇化水平仅为4.8%, 设市城市仅有昆明市, 许多边远地区仍处于原始和落后的社会状态。建国60年来, 云南城镇建设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前进、快速推进等几个历史阶段,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云南进入了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最为稳定的时期。到2008年底, 云南城镇化水平达到33%, 初步形成了由1个特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108个县城、1183个小城镇组成的省域城镇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昆明、大理、曲靖、玉溪、蒙自等区域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增强。随着现代新昆明战略的实施, 昆明城市化率已达59.1%;大理着力建设滇西中心城市, 被评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曲靖市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玉溪市以推进“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为重点, 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红河州提出了“做大蒙自、做强两市, 统一规划、各展优势, 三位一体、打造滇南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 多方筹措资金, 加快建设步伐, 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中小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各地把州 (市) 行政中心和县城作为发展重点, 按照“突出特色、彰显个性”的要求, 在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对策措施等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丽江、思茅、楚雄等州 (市) 所在地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安宁、沾益、会泽、易门、弥勒、腾冲等注重建设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城市, 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住宅产业快速发展

60年来, 云南房地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一五”期间, 云南住房建设投资7894万元, 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1 2%。“二五”期间, 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 “先治坡、后治窝”的影响, 云南的住宅投资比例下降到仅占全省固定资产的3.8%。据统计, 1951年~1978年的29年间, 云南城镇和工矿区建成住宅仅为3140万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住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81年, 云南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1983年, 首批开发的住宅进入流通领域, 为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1995年, 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亿元。2003年, 省政府召开全省房地产工作会议, 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房地产业发展的决定》, 云南房地产业驶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快车道”。2008年, 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7.59亿元, 比上年增长31.9%,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8%。全省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达到493.9亿元, 归集余额313.8亿元, 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89亿元, 个人贷款余额1 6 5.2亿元。物业管理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步伐加快, 全省物业管理企业达到8 9 7家, 其中一级企业6家、二级企业46家, 产值达到近100亿元, 从业人员达到近10万人。住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2008年末, 云南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达到31.42 m2。

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显著

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特别是近年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 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 成效显著。

起步较早。针对解决城镇住房困难问题, 早在2005年, 云南省就在省级财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 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 开展规模为1 0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建设。2 0 0 8年, 全省廉租住房建设规模扩大到80万平方米, 并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了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2009年, 全省廉租住房惠民政策扩大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住房困难家庭, 在全国率先通过政企共建方式建设廉租住房, 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到5 5 0万平方米。针对解决农村住房困难问题, 云南省在2003年就实施了扶贫安居工程。经2006年局部试点, 2007年全面启动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全省还相继开展了游牧民定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移民搬迁、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 多渠道探索住房保障方式, 有效解决城乡居民的住房困难和住房安全问题。

力度较大。自2005年以来, 云南省人民政府每年都把廉租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点工作, 全力推进实施。一是成立了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对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和统一管理。二是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 确保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据不完全统计, 自2005年开始至2008年, 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 6 0多亿元, 用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 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3 0多亿元。2 0 0 9年, 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廉租住房建设补助资金27.5亿元, 其中省级财政安排5.5亿元;安排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6.8亿元, 其中省级财政安排2.4亿元;安排华侨农林场改造补助资金2.3亿元, 其中省级财政安排1.4亿元;安排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2 2亿元, 其中省级财政安排14亿元。三是完善政策措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还将出台《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明确各项土地、税费、金融等支持政策。

工作扎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年初即与各州 (市) 政府签订了《廉租住房建设责任书》, 对每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按照阳光政府4项制度要求, 省政府于今年6月专门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听证会, 就廉租住房建设的相关问题, 公开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使政府决策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工作责任, 特事特办, 加快进度, 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 确保了资金的安全、透明、高效管理使用。

成效显著。2005年以来, 全省累计建成廉租住房2.8万套、135万多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住房4.1万套、330万平方米。全省先后累计为10万多户、28多万名保障对象发放租赁补贴2.1亿元。通过实物配租和发放租赁补贴两种方式, 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2008年底前所有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家庭“应保尽保”目标。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5万户, 其中, 累计完成47万户农村民居加固改造和拆除重建, 受益人口达到1 5 8万人;完成地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近18万户;完成茅草房、杈杈房改造70万户。特别是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经受住了考验, 取得了实效, 积累了经验。

目前, 云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总体布局已全面展开, 整体推进工作体系已逐步建立, 政策措施日益完善, 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基础更加坚实。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的成效, 得到人民群众特别是住房困难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衷心拥护, 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

上一篇:雪写景作文600字下一篇:五月母亲节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