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12-25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共9篇)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1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执行难是各级法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被执行下落不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对法院执行案件中的这一情况作一简要调查、分析。

某人民法院是基层法院,每年的执行案件受按量在黑龙江省同级法院中位于中等水平,在所受理的执行案件中未能及时执结的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案件,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导致案件无法全部或部分不能执行。寻找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成为法院工作的一大难点,主要原因为;

一、被执行人普遍存在侥幸逃避责任的心理,对于履行法院的裁判,能逃则逃,能躲则躲。被执行人逃避责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但为了逃避执行,变更住址。这种情况多见于公司等靠租赁场所经营的被执行人。二是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鉴于对法院执行部门或申请人的畏惧远走他乡打工生活,这多见于一些农村村民或城市无固定工作和收入的被执行人。三是被执行人在外打工或躲避法院执行偶尔回家,法院执行人员并不能长期蹲守一个被执行人,所以在法院得到消息后,被执行人又逃之夭夭。

二、人口流动加剧,企业、公司变更频繁。近年来,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都在不断加剧,公司、企业大量产生,又不断注销。一些公司、企业因为商机等原因也在不断变换住所。这种变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执行工作带来困难,往往因为找不到被执行人,而使案件得不到执行。

有关部门对于目前的人口流动或者公司住所随意变更缺乏有力的监管,往往农民一旦走出村庄,就成了社会“散户”,没有组织可以尽到监管义务,公司在工商部门的住所登记也往往名不副实。

三、社会征信制度不完善。目前,社会征信制度还不完善,被执行人的逃避债务的行为并不能通过社会征信系统向社会公布,也不会对被执行人的日常生产、经营、社会活动造成制度上的威胁,社会上的很多个人、团体、机关并不能通过社会征信系统了解某个人、某个单位的诚信状况,所以这些人在逃避债务后还能够正常的工作或经营。随着新《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这种状况将有望有所改变。

四、对逃避债务行为法律监督与制裁措施缺失。对于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的行为,对被执行人的逃避的后果,法律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裁。被执行人与法院执行人员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游戏规则,只要法院找不到,被执行人就可以逃避履行债务。这样的情况下,被执行人用较小的代价就成功的逃脱了本该承担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逃避债务。

五、对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一词的认识模糊。“下落不明”是一个法律术语,在民法中对“下落不明”有明确的时间、概念界定。但是在执行实践中,“下落不明”的概念比较模糊,被执行人经几次查找或几次传唤不到庭就往往被认为是“下落不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规范,因而被执行人处心积虑的逃脱而无法执行的案件增多。

对如何改变“被执行人难找”这一困境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加大法院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率。要不断加大对执行工作的投入,壮大执行队伍,加大执行软件、硬件建设,提高执行效率。法院可以通过加快执行效率,加快反应速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被执行人,对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案件安排专人长期“关注”,增加找到被执行的机率,从而减少此类案件的数量。

二、通过多种威慑渠道加大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度。建议通过征信系统,与法院、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系统的接轨,制约某些被执行人的逃债随意性。如果在法院系统执行中存在不良记录的,可以相应的反应在其他的系统上,其他部门以此为依据考察被执行人,给被执行人将来的就业、信贷等带来障碍,那么被执行人的逃避债务的不良记录将公之于众,曝光于社会公众面前。

三、加强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建立有效的查找被执行人途径。鉴于目前人口流动,公司住址变动频繁的现状,单靠法院执行部门的寻找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在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时,可以协调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的查询系统、工商登记、银行存款记录等进行寻找。因为被执行人不会生活在真空中,他们要参加社会活动,就会在不同的部门留下记录。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记录,执行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立法,完善制度,进一步明确“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以及法律后果。因为法院执行部门的执行力量有限,在找不到被执行人可供 执行的财产,被执行人又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如果此类案件长期搁置,势必不断累积增加,进而造成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管理上的失控,和对本院执行工作量的估算模糊。这种无序状态最终使这一类的案件在有条件执行的情况得不到真正的执行。法院执行部门可以将这类案件进行相应的制度建构,建立专门的执行档案,并统一编号,由专门的执行人员负责跟踪统计和监督,一些执行案件在法院长期找不到被执行人的情况下,经过所规定的查找过程和次数之后还找不到,被执行人又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就可以将这类案件归入特殊的档案统一编号备案。负责监督的人员督促执行人员对这类案件进行定期的梳理,及时清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这类案件的有效执行,不会因为长期的搁置、执行人员的变动等问题而怠于执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这些案件与执行人员进行合理的剥离,使执行承办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其他案件的执行中。当然这种剥离并不是永久的,在定期梳理后,如果认为有执行可能的,原承办人员必须继续执行。因此建议,执行程序中的“下落不明”应在立法中予以确定,如,在法定执行期限内,首先在被执行人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查找被执行人,其次经过公告寻找,仍无下落,这些案件应当中止执行;中止期限超过2年,可以由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判决下落不明的,案件终结执行。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2

1. 我国民事执行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民事执行难问题比较突出,法院“执行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较大。当人民法院将裁判送达当事人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致使应生效的法律文书规定的具体权利和义务难以实现[1]。现在我国还缺少一部真正意义的《强制执行法》,在法律执行方面的规范与制度还不健全,这就给法律在执行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在《民事讼诉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讼诉法》等一些程序法和一些单行法规中有些相关的规定,但还不能适应法律具体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目前法律条款还不够全面且缺乏系统性,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具体操作时经常会出现问题。

2. 民事执行难的具体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民事案件中的很多生效法律文本得不到执行,这直接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推进以及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现阶段的“执行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恶性暴力抗法。当前,在现实法律执行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遭到当事人及其亲属的殴打、谩骂,执行人员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最后很多暴力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也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产生恶性循环,滋长了暴力抗拒执行,加剧了执行难。(2)协助执行人不作为。我国法律规定了协助执行人的义务,但很多时候协助执行人无视法律的权威地位,拒不配合法院的执行,造成法院执行力不够。(3)委托执行力不强。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日益增大,法律资源浪费巨大,导致执行环境进一步恶化。

3. 执行难的危害性

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危害性极大。著名的法学家雅维茨曾经说过:“只要社会中存在法,那么法的实现就一直并将永远是社会关系的法律形式存在的特殊形式,法的实现是法的存在的作用和执行主要社会职能的特殊方式。如果法的规定不能得以实现的话,那法就什么都不是。”[2]民事执行难使得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使公民的合法权力与私有财产均遭受到严重损害;民事执行难影响我国法院的正面形象,影响政府在百姓中的形象,不仅践踏法治原则,还损害了法律的至上地位,动摇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使民众产生对个别法院执法人员腐败无能的怀疑和责难;民事执行难危害社会的稳定与民族的和谐,给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对法律的不信任会转嫁为对党和政府的失望,危害严重。

二、民事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发生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有几下几点:

1. 公民法律意识不强

民事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在一个成熟的国家里,法律的地位至高无上,只有保证人们尊重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保证法律得到执行。我们国家虽然在社会中极力地进行普法宣传,但人们对法律的了解仍然有限,法治观念仍然不强,社会中法盲仍然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律判决的人很有限。很多人无视法律权威,使法院判决成为“一纸空文”。法律意识淡薄在中国有很深的历史原因,想要马上改正是不容易的,而且必须要有一个严肃和严厉的处罚机制配套执行。在我国,特权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人情人际关系至上、权大于法等等封建思想仍然影响着这个古老的国度,要建立一个法制环境优秀、人民自觉守法的文明社会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2. 缺乏完善的民事执行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我国还没有特别完善的民事执行法立法,很多法规、规章对于执行难的问题,其作用显得很是疲软。当前的一些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规范民事执行和解决“执行难”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国民事执行法律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民事执行立法仍然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这种情况很突出,亟待解决。

在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具体条款仅有二十多条,使得执行工作更是无法可依,这样必然造成强制执行制度的不完善。民事执行工作当前主要靠《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是规定得少且原则性多,具体内容少,对一些问题并没有给出翔实具体的规定条文,所以必须加强民事执行立法工作,使民事执行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执行人员能力素质不强

执行人员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复杂的情况,这就要求执法人员有过硬的素质和较强的法律知识,有时甚至要面对不法分子的暴力抗法行为。如果站在执行人员的角度,考虑他们面对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执行难了。此外,有的执行人员法律知识掌握得不熟,遇到特殊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这些问题都影响法律执行的效果。现行的民事执行制度存在执行人员权力过大,有特权嫌疑,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另外,大多数基层法院执行力量与设备都不足,执行难度较大的案件,需要的必备设备也得不到配备,这样必然导致执行效率低,在突发事件面前,显得力量单薄,难以招架[3]。

三、民事执行难的解决办法

1. 建立、健全民事执行法律制度

首先,要形成一个法院决策、专门执行机关执行、检察院监督三权分立、高效运行的机制。当前,我国民事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当事人有机可乘,导致生效法律文本无法执行。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制定系统、健全、独立、完整、具体的强制执行法,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当事人、协助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确保执行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此来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4]。

2. 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民事执行难和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分不开的,所以要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包括他们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使整个执法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此外,要建立新的与时俱进的执法标准,研究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的规律,就以人为本,始终把执行、落实好法院裁定的文件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支队伍规范化、执法专业化,才能够使得全社会对执行工作予以理解和支持,为推动执行工作的发展,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法治意识

执法队伍要始终把宣传作为自己的一项坚持不懈的工作来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不定期组织法院干警为人民群众解答有关执行工作的疑难问题。这就要广大法律工作者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手段在全社会形成生效法律文书必须履行的良好执行环境。要通过典型的执行案例,让广大公民树立起遵守法律、敬畏法律、有法必依的观念,同时,加大力度宣传,使社会成员摈弃那些损人利己主义、自利自私主义、官僚特权主义、官本位至上主义的恶习,这样才能够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才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才能够真正地以人为本,推动社会进步。

四、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决执行难问题是一项摆在广大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任务。因为它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关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和谐环境。通过本文的阐述,不难看出法律执行的关键在于强制执行法立法的完善,只要真正做好执行法的立法工作、做好执法队伍的建设工作、做好法律的宣传工作,转变“重审轻执”的观念,正确认识执行程序的价值,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很好地解决民事执行难的老大难问题,为我国文明法治环境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明童,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谭秋桂.民事执行原理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方蓅芳.民事诉讼收费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9,(3).

司法执行难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司法执行;执行难;执行乱;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86-01

一、司法执行难的概念

2016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时明确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引发社会普遍赞誉和广泛共鸣。

司法执行难是根据法律规定应当执行,被执行人又有偿付能力,却因被执行人的主观逃避或者其他导致执行障碍的原因,使得申请执行人无法实现其合法权益的现象。

二、司法执行难的主要表现

由于各种原因,在各级法院都积压了一定量的执行难案件,按照其表现的形式不同,可以做出如下的分类:

司法执行难的表现之一是被执行人情况不明;要启动执行程序,必须以被执行人明确、具体为前提,否则将无法开展下去。在实践中,存在被执行人为躲避执行而躲藏,能履行而不履行,利用各种方法逃避执行,发传票、限期履行通知书不予理睬,致使法院的执行工作日益困难,案件越积越多。

司法执行难的表现之二是执行体制不完善;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大胆的进行了审执分离体制改革,打破了行政区域局限,建立跨行政区域执行机构,实现了执行裁决权与执行实施权相分离,成为破解“执行难”的有益尝试。珠海两级法院也启动了执行的远程指挥系统来有效化解执行难问题。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派头兵也在破解执行难的问题上作了探索,其主要是采取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来破解执行难问题。

司法执行难的表现之三是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这一表现的主要是被执行人将财产登记在他人名下,或者在申请执行人向法院递交执行申请前将名下财产进行了恶意的转移,使法院无法查证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根据昌平区法院2013年7月到2014年11月底该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情况。这段期间,该法院共向最高院录入失信被执行人701人;经过调研发现,其中90%的人选择隐匿财产来逃避执行。

司法执行难的表现之四是被执行人暴力抵抗执法活动;司法执行的意义是指通过执行被执行人的合法财产以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弥补因被执行人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但是暴力抵抗执法人员的情况日益严重,这种暴力抗执的行为一般表现为纠集无业人员对抗并制造混乱,使得部分执法人员因此而受伤以阻止执法人员查封其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

司法执行难的表现之五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虽然我国司法现状一直在倡导司法独立,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形等因素的影响,司法不可能完全的独立。法院的审执活动与地方政府的财政、人事都息息相关。因此在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下阻碍了法院执行的效力,地方政府或部门不配合法院的执行活动,而且还可能会对法院施压,以法院经费相威胁的形式对执行活动进行阻烧。

三、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学术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今后的一个时期,将围绕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而努力,以下是笔者对破解该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是关于执行的的模式方面;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和基本财产形式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法院之间可以互查,所有执行人员能利用系统快速查找、控制被执行人及其财产。

二是关于执行管理的改革;最高人民法院也统筹规划,及时出台了《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系列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解决执行难提供充分有力的规范依据。全国法院健全执行监督体系,通过加强从内到外、从上至下的制度化建设,强化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制约,确保执行权的高效、廉洁运行。

三是关于执行的技术和程序方面;进一步优化执行权的合理配置,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并且完善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退出和恢复执行程序机制、执行和破产有序衔接机制、立审执财产保全协调配合机制、异地执行协作机制、繁简分流办案机制等。

四是关于执行体制的改革。强化审判权对执行权的制约与监督,完善执行的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法院在依托信息化建设加大集中查询财产力度、通过强化责任追究推进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同时,还采取委托审计调查、发放律师调查令、建立悬赏举报制度、推行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等措施,积极创新财产发现机制。

五是关于解决财产变现的改革。高度利用信息化的时代,加快执行,推行网络司法评估的管理,推广网络司法的拍卖,实现执行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执行难问题是一个历史的顽疾,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探索执行工作新途径,才能更好的解决执行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德华.执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疑难释解[M].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1.

[2]夏煜琳.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4.

[3]蒋建华.论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谢辉.关于阿克苏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调研报告[D].兰州大学,2015.

[5]谭健颖.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

[6]裴成君.关于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几点探讨[D].云南财经大学,2015.

[7]唐德华.执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疑难释解[M].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8]本报记者徐隽.用力两三年解决执行难[N].人民日报,2016-04-12011.

[9]崔铎瀛.债务类案件司法执行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烟台大学,2013.

[10]姜慧菊.我国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研究[D].鄭州郑州大学,2006.05.

[11]王艳军.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思考及对策[D].河北:河北大学,2013.06.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4

关于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的会议纪要

2009年3月××日,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在××××主持召开“涉执工作”联系会,通报全县“清积”工作进展情况和我县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听取了县法院有关工作汇报,就协助法院执行工作、解决法院“执行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并达成一致意见。分管政法的副书记×××同志、副县长×××同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同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以及县法院院长、分管执行的副院长、执行局全体干警、县纪委、监察、组织、宣传、检察院、政府法制办、建委、公安局、司法局、国土房管局、地税局、国税局、工商局、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审计局、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建行潼南分理处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现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法院在县委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正确指导下,在法院干警的不懈努力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在法院的执行工作中,执行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执行队伍不断得到加强,执法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执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

前未结执行案件还较多,未结执行标的额还较高,与形势的发展、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执行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为此,会议指出,县法院工作人员及有关单位要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和中央政法委部署的为期10个月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为契机,密切配合、扎实工作,进一步攻坚克难,推进法院执行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会议要求,一、为保证协执工作联络畅通,法院专门确定一名干警负责与参会单位的联络,其他参会单位各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有关协执事项;

二、各协执单位对协助法院执行工作的窗口设置、办理程序、审查范围、时间限制、法律责任等各类具体问题应当明确,在收到法院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时,必须无条件予以办理;

三、建立典型事件通报制度,对拒不协助法院执行工作和非法干预执行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严惩,并及时通报给其他协执单位;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5

总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其中农村老年人约有1.3亿。并且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老龄人口的数量正在一步步的加大。然而,据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待遇却远远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可是他们年迈的身体却急需好的医疗,好的护理,因而现实条件与内在需求的巨大矛盾亟待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也成为了社会一热点问题。

农村老年人与城镇老年人有着巨大的差别,因为他们大部分无钱看病,甚至很难养活自己,他们的身体更加脆弱,年轻时的辛苦劳作给他们留下太多的病根,他们不懂要科学的爱惜自己的身体,总是能省则省,他们身居农村,简陋医疗服务设施无法满足他们对健康的渴求。可是如若没有他们,有怎么有我们这个蒸蒸日上的社会?是他们早年田间的辛勤劳作才为我们社会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可是到头来,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他们却没有享受到那份应得的奋斗果实,因此向来崇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在农村老年人这一块,是不是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解决看病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因此,为深入研究农村老年人的看病难题,我于

2013.1.15-2013.1.30,走访了70位辽宁省##县##村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其经行了问卷与访谈调查。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如下:

1.您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A.现无收入来源,由儿女赡养40%

B.现无收入来源,靠存款生活35%

C.退休金或养老基金25%

2.您现在的身体健康吗?

A.比较健康,几乎没有病痛2%

B.一般健康,偶尔有小病小痛(如感冒等)25%

C.患有腰腿疼等常年性疾病33%

D.患有心脑血管等严重病症40%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解决您的看病难题?

A.完全解决5%

B.部分解决85%

C.没有解决10%

4.您感觉现在的医药费高吗?

A.很高,难以承受30%

B.比较高,勉强承受40%

C.一般,可以承受28%

D.很低,完全可以承受2%

5.如果你身体不适,您会采取哪种治疗方式?

A.放任不管,心想过几天就好了5%

B.去药房买些药就行了75%

C.主动去医院看病治疗20%

6.关于看病问题,您最关心哪一方面?

A.医药费60%

B.医院医疗服务设施8%

C.医生医术水平25%

D.医生的医德7%

7.您对咱们铁岭县的医疗服务满意吗?

A.满意18%

B.比较满意45%

C.比较不满意35%

D.不满意12%

由此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一下几点:

第一,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固定的生活保障,且生活十分贫困。

第二,农村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患有各种疾病的概率很大

第三,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差,为节约不愿就医治疗,总是能挺就挺。第四,农村甚至县城的医疗服务设施较差,无法满足广大老人的要求。

那么总结看来,农村老年人看病难问题的原因究竟在何?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空余的钱来看病,或者从另一方面讲,他们看不起病,医药费太贵了。75%的老人没有生活收入,紧靠儿女或储蓄,那么他们怎么会有空余的钱看病呢。再者说,访谈中一位老人说道他年前感冒一次的花费竟然是一千元,这还仅仅是小小的感冒呢,难怪民间流传着“疾病毁全家”的说法。其次,农村卫生发展严重滞后,设备条件较差,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就##乡而言,辖26个行政村,人口4万,可是镇上的大型医院只有一家,药房只有5家,如此少的医疗单位怎能满足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呢?

那么如何解决农村老人的看病难题呢?又如何能让广大的老年人有钱治疗,看得起病呢?对于这一弱势群体,国家,社会,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呢?

对于国家而言,首先政府应给予农村每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以最低社会保障,让他们有钱看病,有钱治病。其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该差别对待老年人。如今的合作医疗社会保障低,跌打损伤等小病并不在保险范围内,且医疗费金额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给予报销。然而据调查,人一生中60%以上的医疗消费是在老年期发生的,因此对于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医疗报销的范围和力度应该更宽更大些。其三,大力扶持农村诊所,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既方便有利于农村老人就医,也大大减少了交通成本。其四,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市人民政府网上资料显示,2010年末,铁岭市总人口为305148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049426人,可是全市中大型医院只有26所,中大型药房34所,如此少数的大型医疗机构怎么满足庞大人群的需求呢,寡头垄断也必然会使医疗费用飙升。其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收费行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坚决打击以次充好、更名提价,进药收回扣行为,洁净药物流通渠道,以达到真正降低药价之目的。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了,农村老人们也便看得起病了。

那么对社会而言,首先我们应该给予广大农村老人以应有的敬爱,以慈善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愿意拿出部分收入来帮助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对于具有慈善之心的人看来,医疗服务市场自发的利润驱动活动无法向老人提供足够的医疗保健服务服务,同时政府向农村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由于受到某些利益的限制而供应不足。那么此时就需要我们动员红十字会、基金会等社团组织、慈善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上,利用慈善聚集的力量来弥补医疗服务市场的失灵。其次,我们也应更多的利用媒体向老年人宣传关于养生保健等的小常识,这样既有助于患病老人的康复,也能让身体健康的老人防患于未然。最后,我们也可以在电视广播上播出一些关于“关爱农村老年人”的公益广告,如此带来的正外部效应,它的影响是无穷的。它可以迅速提高整个社会对农村老年人的关注度。

那对于我们,对此又应做些什么?他们是我们可敬的爷爷奶奶,他们是我们的学习典范,为社会,为我们奉献了一辈子青春的他们却因看病难问题痛苦不堪,对此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

然是不用多说。只有我们通过知识技术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才会为农村老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当然除了学习,我们也应该做些其他的,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献血献爱心,去捐出不用的衣物,最直接的还可以去附近农村去陪陪老人,去给他们讲一些医疗常识,也许我们无法给予他们以物质上的关怀,但是在精神上,我们绝对不要去吝啬,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关怀与敬爱,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一生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6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姓 名: 王小米

系 科 : XXXXXXXXX

专业班组 : XXXXXXXXX

指导老师 : XXXXXXXXXX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上大学难的紧张状况似乎得到有效缓解。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新的问题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家庭、高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大学生为例,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原因及对策

一、引言

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大学校门,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学生已经由原来的上学难转变成了就业难,既有社会需求不足与毕业生大量增加形成的供需矛盾,种种因素的影响,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次调查是通过调查问卷来探讨我校公共管理系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以此说明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熟悉国家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去适应社会,才能就业成功。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了自编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对我校公共管理系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内容涉及主观方面即就业观念、自我定位和职业认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客观方面即社会环境、政府职能、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家庭教育等方面。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对象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大学生,本次为随机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其中回收91份,有效率为91%。

三、调查结果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很多大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考将来毕业时的就业问题,进入大学后,更是在规划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但是,不同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产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在就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只能毕业生去适应,这是产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对自己有明确的就业观念。调查显示,当我们问到:“您毕业后愿意在哪里工作?”时,有62%表示在家乡工作,而选择在家乡就业的同学中大三的同学占多数;25%的同学选择在东部沿海城市就业,其中大一同学占多数;5%的同学选择中西部地区,还有8%的同学没有考虑好,选择其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很不成熟,不愿去中西部地区。(见表1)

表1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题项

选项 家乡

选择就业地点

东部沿海城市 中西部地区 其它(未考虑好)

(二)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职业认识情况

经过调查显示,有23%的同学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有38%的同学不太清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有32%的同学不好确定自己适合什么,还有7%的同学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由此得出,大学生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大学生要明确求职目标,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根据用人单位所需职位制作简历,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并不断地调整个人择业标准,调整择业、就业期望值。(见表2)

频数 56 23 5 7

百分 62% 25% 5% 8%

表2 大学生自我定位情况

题项

选项 清楚

对自己定位情况

不太清楚 不好确定 不知道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情况

调查显示,当我们问到:“您利用课外时间参加过社会实践吗?”时,只有3%的同学经常参加,有32%的同学偶尔参加,还有65%的同学没参见过,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活前,处于九年义务及高等教育阶段,人生阅历的匮乏,价值观的塑造还未成形,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素质教育所教授的书本知识。在经历高考等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在那个时期,基本失去了对待人生、前途、命运、及其价值观的终极思考。进入大学后承担着父母家人的殷切期望,沿用义务教育时的方法,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因而很多学生被称为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于职业的最终需求,以至于很多大毕业生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所以,现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确实比较缺乏实践能力。(见表3)

表3 大学生实践能力基本情况

题项

选项 经常参加

参加实践频率

偶尔参加 没参加过

(四)大学生就业时对社会环境的认识

虽然现在上大学比较容易,但是大学生多了就业也就意味着难了,随着经济的增长,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供大于求,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竞争加大,经过调查,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中有3%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好,没有压力,有16%的人认为形势较好,压力不大,有65%的同学认为形势较严峻,比较困难,有16%的同学认为形势严峻,很困难。(见表4)

频数 21 35 29 6

百分比 23% 38% 32% 7%

频数 3 29 59

百分比 3% 32% 65%

表4 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情况

题项

选项 形势好,没有压力

就业形势

形势较好,压力不大 形势较好,比较困难 形势严峻,很困难

(五)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认为这方面是最重要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融入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系统中,家庭成员对职业的评价认识对大学生就业会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调查显示,有15%的同学认为父母会完全影响就业,有78%的同学认为父母 对自己的就业影响一点,还有7%的同学认为父母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见表5)

表5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题项

选项 完全影响

父母影响

影响一点 不会影响

(六)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认识

调查显示,有9%的同学认为自己就业不成功是用人单位的要求过高,有46%的同学不确定是否用人单位要求过高,还有45%的同学认为就业不成功不是用人单位要求过高。由此得出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但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见表6)

表6 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认识

频数 14 71 6

百分比 15% 78% 7%

频数 3 15 58 15

百分比 3% 16% 65% 16% 题项 选项 高

频数 8 42 41

百分比 9% 46% 45% 用人单位招聘程度 不确定 不高

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大学生群体面对全社会的巨大就业压力,造成供求总量上的矛盾和结果上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愿望与社会客观现实和自身实现相矛盾。

(一)主观原因

不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一定是因为就业能力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就业观念不正确,妨碍了顺利就业。有的同学希望,一毕业就能找到一个工作环境好、生活环境好、工资待遇好、福利待遇好、发展前景好的单位,而且还要求这个单位名声响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免得今后还要不断变换工作岗位,最好一次就奠定好的基础。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大都具有“位高、钱多、责任少,北京、上海、珠三角”的求职取向,这反映了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对于地区和职业的“严格要求”,一定要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待遇。很显然,这大大限制了自己的就业范围[1]。

总体来说他们普遍向往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选择经济收入高、有发展前途、能够体现自我价值或者比较稳定的单位。他们忽视择业过程中就业信息收集、择业技巧学习、社会其他因素影响的作用,把择业、就业过程简单化、理想化。因此,高工资、高福利、高地位、好城市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这些滞后观念都严重束缚了当前的大学生就业。

调整大学生择业心态,将就业理想与现实结合。一些家长与学生认为读了大学之后,马上就可以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和称心的薪水。他们仍然按照精英教育阶段的择业观念进行职业的选择,把就业期望值定得过高。但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

现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确实比较缺乏实践能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活前,处于九年义务及高等教育阶段,人生阅历的匮乏,价值观的塑造还未成形,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素质教育所教授的书本知识。在经历高考等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在那个时期,基本失去了对待人生、前途、命运、及其价值观的终极思考。进入大学后承担着父母家人的殷切期望,沿用义务教育时的方法,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因而很多学生被称为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于职业的最终需求,以至于很多大毕业生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反观大学生自身忽略了对自身价值观的塑造。

(二)客观原因

社会环境方面,虽然现在上大学比较容易,但是大学生多了就业也就意味着难了,随着经济的增长,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供大于求,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竞争加大;

政府职能方面,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职能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政策方面。具体表现为: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通,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不到位、不完善[3]。

高校方面,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

用人单位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剥离冗员。

家庭方面,家庭影响集中了传统的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父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必然影响到孩子们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子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择业观,反之则是消极的。许多父母望子成龙,一味的强调学生学习的好与坏,认为学的好就一定能找到稳定的金饭碗。当孩子毕业的时候,只想找到城市大、环境好、待遇高、职位高、收入高的工作,而不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4]。

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首先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面对现实,找准定位,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把握好每一个就业机会。自主创业既是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的行之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

学校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及时宣传和解释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方针政策;要求和帮助学生制订毕业生就业计划;为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就业教育"讲座等)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录用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搭桥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信息;向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的分析;帮助毕业生推荐工作单位,等等[5]。

国家除了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外,关键是完善就业市场,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减少成本、提供方便。

科学看待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但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追求高学历人才,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参考文献】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7

在基层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民事执行难受到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各部委相继制定相关政策以期改善这种工作状态。但并未在实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环节,是当事人权利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直接体现法律公平与否的重要体现。民事执行是否顺畅,将直接影响当事人对法律的信仰,对政府公信力的新人。但是现实中总是存在着很多因素导致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现实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最终衍生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为解决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导致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唯有如此,才能够采取应对策略。

二、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

系统的分析就会发现,在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存在多种因素影响民事执行,当事人最终权利的实现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难以客观的落到实处。综合分析,可发现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完善的立法体制

根据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中院设立执行庭与执行局。从某些方面来说,执行庭或执行局的设置,应当是属于法院整个系统的分支部分[1]。正是这种分支结构部分,导致执行庭与执行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同级或上级上级政府,甚至是地方党政机关的不正常的干预。因此,在实际中执行庭要想摆脱这种干预是非常困难的。从执行机制的设置上,部分执行人员并不具备法官的资格,将执行权加载执行人员的身上,导致权力过于集中,衍生出乱执行的现象。同时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导致法院行使执行权受到限制,当事人不满执行权利的执行。

(二)执行权行使问题

关于执行权的行使,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有执行人员的行使。但是关于执行人员如何形式这项权利并未做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也就是说,执行人员执行并未接受与之相应的监督。缺乏监督的执行权,直接造成执行权过于集中,出现执行困难的现象。事实上,在现实中也经常看到不少当事人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向法院求助实现自己的权利。这就说明,当事人对法院,对国家法律部门能否实现自己权利,产生质疑和不满。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法治理念不断增强,出现越来越多的维权案例,加大执行的难度。

(三)执行受到其他单位非正常干预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政府部门在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对本地企业的经济保护。在办案实际中可发现有不少法院会给本地企业合理性的让步。更有比较严重的就是,不少人法律意识淡薄,为个人政绩,打着为当地经济办事的幌子,阻挠法院执行,引起群众性时间,甚至出现抗法的现象。事实上,基层法院存在很多涉及政府部门、村委的案件,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没有结案。究其原因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特比严重,政府部门存在非正常干预的现象。导致法官在执行的时候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挠,加大执行难度。

(四)执行人员素质偏低

执行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影响着执行效果[2]。可以说政治与思想是基础,业务水平是综合体现。执行法官的素质是否好,将直接关系执行权行使的好坏。民事讼诉明文规定,执行权由法官执行,但是对执行权的约束非常少,强大的执行权赋予法官,导致在没有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不少执行人员出现思想政治不坚定的情况,动摇执法意识与职业道德。

三、解决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对策

在前文中简单分析当前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实际中导致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并不只有上文论述的几点。为解决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得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执行体制

究其根本性因素,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的原因绝大部分在于缺乏完善的法制。民事诉讼中关于执行的规定非常笼统,法律条文也非常少,操作难度大,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为解决基层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就必须尽快制定强制执行,加大强制执行的力度。这样就可保证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3]。经济市场产生的执机制明显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针对这样情况,就必须完善法院民事执行机构。通过完善法院民事执行机构,可从根本上保证案件的统一部署、监督、负责以及管理。在工作实际中做到上级法院,同级法院案件交叉执行,提交执行以及委托执行,有效的强化法院系统内部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执行机制,对基层法院执行难得问题可有效解决。

(二)提高执行法官的素质

执行法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执行案件的执行效果。为提高执行案件的执行效果,可加强对执行法官的政治思想教育,业务水平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重视培训结果的检验,强化执行中的法律根据,真正实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法官在执行民事案件的时候,应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尽可能做到执行的有效性。为实现执行的目的,应将实践经验丰富、政治责任心强、作风优良的法官编制到执行的队伍中,且加大执行的监督和制约,以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不断加大基层普法宣传力度

为促使基层法院民事执行顺畅进行,就必须加大基层普法的宣传力度,将新的执行理念渗入其中。让申请人参与到整个民事执法行动中,在协助法院执行的同时,不断强化申请人的法律意识,促使申请人对法律产生信任。同时,申请人参与到民事执法中,还能够监督基层民事执法过程以及执行的力度,增强法律的社会公信力。在此过程中,还应加大对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促使被执行人能够产生社会责任感与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加大执行力度

执行法官执行权利是法律直接赋予的。法律赋予权利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措施。执行法官在执行的时候,针对部分具备履行能力,但不履行或恶意逃避的被执行人,可加强制裁的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在有必要的时候,可请公安机关参与协调,追究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的责任。同时也可借助媒体曝光,获取其他单位的支持,通过及时沟通的方式,化解其中的矛盾,促使个单位之间能够相互协作,联合行动,更好、更快的完结每一个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外,为提高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的效率,可建立国家救助制度。在解决执行困难方面,国家救助制度的作用就发挥出来。在现实中被执行人确实由于经济困难,有的逃避法院执行,导致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实现[4]。针对此,就可通过国家救助来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在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期间,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影响民事执行的顺畅性,导致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在实际中得以实现。为解决这种现象,就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得问题。

摘要:执行难已经成为目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同时也是基层人民法院工作开展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产生的原因进行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此作为参考的根据。

关键词: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原因

参考文献

[1]李岩.浅谈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7(31):258.

[2]冯芳,尹辉霞.为被害人获赔难开药方——解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J].法律与生活,2013,15(16):789.

[3]周敏.民事判决书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以民事判决书存在的问题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17(36):66-67.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收监 执行难 “1+4”消化保障体系

刑罚,是国家为了防止犯罪行为对法益的侵犯,由法院根据刑事立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建立在剥夺性痛苦基础上的最严厉的强制措施。[1]其目的是采用刑罚作为对付犯罪现象的强制措施及其具体适用和执行所预期实现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不是立法、审判、行刑三个环节之一或其二所能达到的,只有三者协同一致,才能实现。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的审前未羁押罪犯判实刑后难以收监执行的现象日益增多,不仅损害了刑罚执行的公正性,削弱了司法公信力,而且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收监执行难的实践概括

(一)对2010年至2013年G市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G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2010年至2013年,全市审前未羁押罪犯判实刑的共2932人,其中存在未收监执行的共145人,占总数的4.9%。

由图可见,审前未羁押罪犯判实刑后未收监执行总数和所占百分比逐年呈上升趋势,“收监执行难”问题不容小觑。

(二)对未收监执行数据进行分类研究

1.根据鉴定情况进行分析。截止2014年底,法院进行鉴定审查91人,未进行鉴定审查54人。已作出鉴定结论86人,除由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12人外,其余133人实际存在“收监执行难”问题。

2.根据罪名进行分析

由图可见,故意伤害罪总数最多(22人),所占比例最大(17.3%);其次为危险驾驶罪(20人、占15%)、盗窃罪(20人、占15%)。

3.根据收监执行难具体情形进行分析

由图可见,收监执行难的具体情形分为五种:一是罪犯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情形,共91人,占68.4%;二是罪犯系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妇女的情形,共19人,占14.3%;三是罪犯系残疾或因伤做过手术,可能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形,共6人,占4.5%;四是罪犯恶意逃避刑罚的情形,共4人,占3%;五是其他情形,共13人,占9.8%。[2]

二、收监执行难的原因剖析

收监执行难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看守所、监狱拒绝收押或延迟收押;二是公安机关不予配合,未执行逮捕;三是法院未依法及时交付。造成收监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规定存在冲突缺陷

第一,关于不予收押和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冲突。

第二,关于将罪犯送交执行主体上存在的争议。

第三,关于收押(监)程序标准上的争议。

(二)相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力

第一,因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缺陷造成的推诿扯皮现象。

第二,因羁押成本和风险造成的利己工作模式。

第三,法院在罪犯交付等方面存在懈怠。

第四,网上追逃存在的执行困境。

(三)监督制约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监督模式单一。

第二方面,监督刚性不足。

第三方面,存在监督漏洞。

第四方面,监督力量不足。

(四)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疗保障不到位。据了解,我国目前没有专门关押身体状况特殊罪犯的场所。以江苏省为例,只有常州监狱三十二监区作为全省监狱系统唯一集中关押艾滋病罪犯的监区,而看守所内部并没有必要的关押地点。另外,看守所、监狱缺乏针对该类罪犯进行专业训练的急救人员和看护人员;二是法医力量不足。法院有资质的法医鉴定人员相对不足,需要提供法医学鉴定意见的案件量逐年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大;三是救济措施不到位。部分经济困难的罪犯因无法负担体检费用不能及时进行体检和鉴定,致使裁定久拖不决。

三、收监执行难的突破路径

所谓“1+4”消化保障体系,即1个专项清理活动来消化,4个解决措施来保障。

(一)前提——开展专项清理活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审前未羁押判实刑未交付执行的问题,南京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等都开展过专项清理工作,效果显著。

因此建议,对近年来遗留的罪犯未交付执行问题,由政法委牵头,召集公检法司各部门,召开由各单位负责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部署联合开展专项清理活动,及时进行清理。进一步摸清底数、具体情况等,合力解决收监执行难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一些由于特殊原因,暂不予收监执行的罪犯,也应将其列入社区矫正对象予以监管。

(二)关键——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推动完善相关规定

一是结合《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相关规定,建议制定《看守所法》,明确收押(监)工作相关标准,尤其是针对拒收的具体情形、审批手续等,如可明确规定自伤自残的罪犯应一律收押,此外,还可借鉴国外的如日本允许哺乳期妇女带小孩服刑、英国针对怀孕或哺乳期妇女罪犯收监执行的“调节性制裁措施”[3]等进行有益探索。

二是建议《刑事诉讼法》健全与完善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性规定,明确启动方式、办理程序、办理期限等。其一建议对判决生效后应该投监的罪犯申请暂予监外执行的,由刑罚执行机关负责办理;其二对判决生效前申请的,法院未能在判决时作出决定的,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相关材料由法院一并移交,由刑罚执行机关负责办理。

三是建议制定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判决的刑罚以执行为常规,但刑罚不会自行落实兑现,必须由法律来约束,由刑罚执行机关来落实,由司法机关来监督,才能达到刑罚执行的目的。

(三)重点——强化检察机关对执行环节的监督

1.变弹性监督为刚性监督,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一是规范检察机关监督权的行使方式,使法律文书不仅是“抄送”的事后监督,应当包括渗透性的事中监督。使监督的方式不只是通过弹性化文书进行监督,赋予其决定性等;二是增设检察机关监督的程序性法律后果,规定纠正期限和复查机制,可借鉴法国的总检察长评估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处罚建议权。

2.监督法院发挥解决收监难的主要作用。一是明确法院的主要责任。检察院与法院加强沟通衔接,重点督促两级法院将审前未羁押判处实刑的罪犯及时送交看守所;二是加大日常法律监督力度。将该项工作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力求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三是监督法院做好病情鉴定工作。对实践中存在有的法院认为罪犯因客观原因无法收监执行,检察机关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人员的办法进行重点检察;四是监督法院配合做好上网追逃工作。对于“不能追逃”的,经多方协调后,决定由人民法院开具逮捕证,交公安机关上网追逃,解决了该部分罪犯收监执行难问题。

3.监督公安机关做好罪犯收押和交付执行工作。一是督促看守所树立依法执行意识。检察机关弄清症结后,及时与看守所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监督看守所依法执行收押制度;二是规范看守所收押行为。改变由看守所医生决定是否收押的不当做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收押由值班所领导决定,对罪犯应当一律收押;三是全程监督收押工作。除加强对收押室的日常巡视外,可在收押室张贴收押规定,提示办案人员认为看守所应当收押而不予收押的,可以向看守所主要领导和驻看守所检察室反映;四是加强重点人员现场收押检察工作。驻所检察干警应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对重点人员的收押一律进行现场全程监督;五是建立拒收不当责任倒查机制。对于工作不负责,不认真审核病历资料甚至参与伪造病历资料,单纯为降低风险、减轻工作负担而推卸责任,随意扩大拒收范围等,检察机关应倒查相关人员并追究相应责任。

(四)依靠——借力党委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领导机关和地方党委组织的支持,借力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G市为例,该项工作的调研报告得到市院领导、市委政法委领导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召开专题会议,由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协调处置小组,市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政法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和政法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会商罪犯交付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处置具体执行情况,调研出台G市判处实刑后罪犯收押或暂予监外执行的实施细则,避免因工作衔接不力导致罪犯脱管失控现象的发生。先后共监督有关部门收监交付执行罪犯92名,21人被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2014年全年,审前未羁押罪犯判处实刑的共846人,其中存在收监执行难的共13人,占总数的1.5%,相比2013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配套——落实相关配套救济措施

收监执行难不仅是刑事执行正义的问题,社会公共卫生保健事业等也应承担一定义务。

1.设置专门监管场所,采取安全措施对病犯进行集中关押。进一步加强监管场所医疗卫生投入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救护及处置相关疾病的能力水平,在看守所内设置专门监室、特殊医疗机构,集中关押涉传染性疾病、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罪犯,并提供相应医疗条件。

2.完善监管期间在押人员死亡救济机制。虽然《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处理规定》针对在押人员死亡的报告、检查、处理等程序进行了规定,但关于在押人员死亡的赔(补)偿标准未做明确界定,致使在实践中不乏“狮子大开口”的死亡在押人员近亲属及相关人员。因此,应该参照《赔偿法》中关于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的规定,制定在押人员死亡应急处理机制和赔(补)偿标准,并严格按照该标准实行。

注释: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第四版,第452页。

[2]其他情形是指法院在判处实刑前未羁押,判处实行后未当庭收监。后判决生效,法院将执行通知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未执行的情形。

浅谈民事执行难的问题 篇9

摘要:民事执行难已成为司法之“顽疾”,该“顽疾”产生有其独特的“病因”,通过对病因的分析,才能找到治疗该“顽疾”的良方妙药。这也是本文试图去阐述的内容包括执行难的成因和对策,以期达到“妙手回春”之“疗效”。关键词:

执行难的成因

执行难的对策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对于民事执行来说,民事执行使得法律具有生命。民事执行是在法律实行中,最广泛涉及当事人民事权利、最直观体现民事法律生命力的表现形式。通过民事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民事执行是民事法律实现的重要形式,它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实现,还是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程序包括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民事执行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定的执行程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的司法活动[1]。民事执行的作用是民事执行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是民事执行功能发挥出来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事执行使应然法律效力变成实然法律效力。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那么这份生效法律文书就毫无效力可言。第二,民事执行能够确保司法权威与尊严。司法权威与尊严决不允许任何法律判决因义务人的拒绝履行而失去效力,只有法律判决得到切实的履行,司法才能体现出其权威性。第三,民事执行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司法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底线。它是众多法律纠纷解决机制中最具权威和终局性的纠纷解决机制,因此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表现的更为突出。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复合因素和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深层次的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直接影响了执行,造成许多已经生效裁判文书无法得到执行,从而造成了司法之“顽疾”----执行难。

所谓执行难是指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债权却不能通过执行而得以实现的情形[2]。民事执行难的危害表现为损害债权人的权益、降低了司法公信力以及危害社会和谐等。因此本文从执行难的成因入手试图找到造成执行难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找到应付对策。

一、执行难的成因

1、当事人法律意识薄弱造成的执行难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3]。法律意识在属于思想上层建筑领域,渗透到法律调整过程中,成为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律制度的实施和有效实现离不开法律意识的支撑。西方的法治文化在近代传入中国,因此这种法治文化植根于我国还需时日。因此不可能期望我国民众的法律意思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薄弱的法律意识对民事执行的影响体现为阻碍了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被申请执行人恶意隐藏财产、公然抗拒法院的强制执行、执行人员怠于行使执行权或滥用执行权等。

2、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造成的执行难

地方政府和有些部门单位为了保护地方和部门利益,不惜违背法律以不正当的方式干扰执行人员的执行活动。深层次原因可能是落后的宗族观念、乡土意识和小农思想的影响。本质原因都可以归为地方和部门利益所致。例如当“执行”影响到当地纳税大户时,各部门很可能有组织或无组织地形成一股对抗外来执行的力量;当“执行”涉及到当地的经济建设或其它利益时,当地法院很难依法积极地执行外地法院委托的案件等等。

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阻碍外来“执行”的结果是以牺牲地方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是一种短见的思想和行为。任何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无论是作为执行的相对人还是第三方,对法律判决的执行都必须予以配合,这是宪法和行政法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事诉讼法使命应有之义。

3、立法上的缺陷

目前执行实践法律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相关部门的联合发文,层次偏低,不利于执行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改革的继续深化;另外,由于受到立法条件的局限,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太过笼统、抽象,有的执行制度只是在民诉法中作了原则规定,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在客观上是无法解决执行难问题的。

4、法院和当事人的原因

不同法院之间和法院内部审判与执行人员之间配合、协助不力。有的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只注意考虑案件本身的处理,没有综合考虑案件审结后的执行问题。有的案件本应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先予执行而没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先予执行,导致判决、裁定、调解书等生效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早已被隐藏、转移或变卖等,给后期的执行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执行人员有时对法律文书的实体内容审查不足,对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不了解,也影响了案件的执行。从申请执行人方面看,有的当事人的商业风险意识不够强,选择交易伙伴不够慎重,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等没有主动了解,没有防范准备。从被执行人方面看,有的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受到限制或故意不履行。在有些案件中,被执行人缺乏诚实信用商业经营理念,借签订合同为名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有的认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是有法律效力的,必须执行,而民事判决书等法律文书没有强制性,遂故意不履行;有的被执行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对强制执行抵触情绪大,故意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4]。

二、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1、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思,对于民事诉讼和执行来说重点在于教育当事人树立举证意识和诉讼风险意识,民事判决的执行是民事风险的延伸。判决执行不了,并不全部是法院本身的问题,商业风险不是司法救济本身能完全解决的。所以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就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实行“诉讼风险告知制度”,使当事人对其存在的诉讼风险有所了解,并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思想准备。这样就使当事人在诉前就对诉讼前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在诉前就应当依法、及时收集证据,在诉讼过程中积极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实现自己的诉讼目标[5]。

2、建立统一协调的执行运行机制

建立独立的、上下垂直的组织结构,使人民法院直接与当地政府脱钩,使其人事任免权、活动经费均由国家统一管理,解除当地政府对人民法院的制约。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彻底解决,落实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的应有地位,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才能有效地抵御和排除地方保护主义,从源头上解决“执行难”这一顽疾。改革现行的执行体系,建立统一的执行中枢机构,实行至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和分级管理,及时研究和解决法院执行组织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问题。其次,健全异地委托执行制度,抽调专人负责委托执行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最后,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严密规范的执行信息网络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协同作战,冲破地方壁垒,形成强大的执行力量[6]。

3、完善立法

“执行难”在某种程度上与执行立法上的诸多缺陷有关,完善执行立法、加大执行力度已成为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践工作者的共识。目前,《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已出,后期主要是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整理。这无疑将对强化民事执行具有重大意义。

在《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制定中,基于我国强制执行理论欠发达的现状,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和立法经验,对执行的主体、客体、执行名义等作出明确规定,针对金钱债务、财产交付请求权、作为或不作为等不同执行标的确定不同的执行程序和方式;借鉴国外“执行令”、“执行令状”的做法,改革执行法律文书的体例,以强化强制执行的威慑力。同时,针对现行执行立法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严格执行中止、终结的条件和程序,明确执行案件的执行期限,加大对不履行或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和负有协助执行义务案件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强制执行的权威[7]。

4、健全执行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基本上是“暗箱操作”。当事人在提交了申请执行书后,对执行的具体工作便不再过问,也无权过问。对于自身权益能否被实现,他们毫无把握;对于自身权益如何被实现,他们也毫不知情。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必然导致权力被滥用。执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剧了执行工作的不规范和随意性,因此,要通过舆论督促执行。另一方面,要侧重于执行机构自身的监督机制,将法律规定和执行程序公开,告知当事人有关执行诉讼规则及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可邀请申请人随同执行,让其充分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执行工作的有关详细情况。

三、总结

执行难的形成有其法律原因,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原因,因此执行难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观念问题、和体制问题。执行难的最终解决在于法治社会的确立,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公众法治意识的提高。上述措施如提高全民的法律意思、健全执行监督机制等等可能不能从根本上剔除执行难这一顽疾,但是至少能够恢复民众对司法的信心。

[1] 魏洁来:《论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及相关对策》,法学研究2009年第三期

[2] 雷宝根:《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3] 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 吴国平.当前“执行难”问题解决对策之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5] 张道许,冯江菊.关于法院判决“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 何皓.民事案件“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5).[7] 孙连勇:《执行难”与民事执行制度的立法完善-----关于制定强制执行法和执行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北大法

上一篇:2024军事训练心得体会下一篇:标书中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