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情况报告范文

2024-10-01

工程情况报告范文(共8篇)

工程情况报告范文 篇1

2008年森林工程建设自查情况报告

市委:

按照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关于督促检查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全市森林工程大会、中办发〔2008〕7号和渝委发〔2007〕58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森林工程重要措施任务分解>的通知》

要求,我区严格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市下达我区森林工程建设任务为4.34万亩,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0.1万亩、城周森林屏障0.2万亩、荒山造林1.8万亩、低效林改造1.5万亩、公路绿化0.12万亩、水系绿化0.32万亩、库区生态屏障0.2万亩、水果基地0.1万亩。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共完成森林工程建设8.012万亩,其中城市森林工程2503亩、农村森林工程7.7617万亩,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城市森林工程。全年共实施了9大类72个城市森林工程项目,建成6个城市公园和28个社区公园,实施5个城市生态林项目,打造8个景观节点,整治一批干道景观,新建绿地188万平方米、改建绿地82万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增加到1783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8.8%,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共绿地达15.7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干道绿地率超过25%,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超过30%,城乡义务植树尽责率、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0%、92%、85%。

(二)农村森林工程。一是通道绿化,完成示范路绿化140.4公里,绿化带面积9146亩。二是水系绿化,完成建设任务6214亩。其中御临河流域3814亩、两岔水库库周绿化2400亩。三是“三山”绿化,完成荒山造林面积18000亩、低效林改造15000亩、城周森林屏障建设2000亩,新建苗圃2000亩。四是水果基地建设,共栽植果树14056亩、果苗551433株,其中柑橘9956亩、枇杷1908亩、桃树1191亩。五是田园绿化,完成农田林网建设9201亩,庭院绿化3114亩。六是库区生态屏障绿化,投入资金328.9万元在龙兴镇改土栽植柑橘2000亩。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和城市建设的相关区级领导任副组长,各牵头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渝北区森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整个工程建设的领导。区森林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做到了有专人抓森林工程建设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森林工程建设相关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多次开展视察活动,确保整个森林工程建设健康有序推进。全区各级各部门也根据自身情况,落实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保障措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全区上下都围绕森林工程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落实责任,周密部署。区委、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森林工程建设的意见》、《渝北区森林工程实施规划》、《关于森林工程建设若干扶持政策的通知》、《渝北区森林工程建设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渝北区森林工程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和《渝北区森林工程建设苗木招标采购暂行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森林工程建设情况定期报告、牵头部门联席会议、森林工程建设督查等多个工作机制,为森林工程建设有序开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同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建立考评验收组,对各级各部门实施森林工程的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并将结果作为全区综合目标考核和各类奖励扶持资金兑现的依据,确保森林工程建设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举办高规格的启动仪式。9月26日,全区城市板块主会场在玉峰山镇玉峰村、农村板块在双龙湖街道仙桃村,各镇街分别设置分会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森林工程建设启动仪式,区四大班子领导及全区各级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校学生和农村基层干部群众5.5万人参加,带动30万城乡居民共同植树,造林7250余亩,植树75万余株,拉开了森林工程建设的序幕。二是进行多层次的会议贯彻。市委市政府森林工程建设动员会后,我区于9月18日召开了上千人的动员大会,对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及“秋季战役”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后,各地也迅速按照区动员会的要求召开了本单位、本部门的森林工程建设动员会和群众院坝会,将森林工程的目的意义、发展思路、措施办法等宣传到了千家万户,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三是利用多形式开展宣传报道。《渝北报》开设了森林工程建设专栏,每周不少于一条新闻稿件进行宣传报道,今年10月《渝北报》连续一月以半个版面的篇幅,对森林工程建设相关情况

进行深度报道;渝北电视台开设森林工程建设专题,并通过游动字幕定时播出宣传标语口号。四是发动全方位的社会宣传。开展了给农民朋友发一封公开信、组织一辆宣传车、全区各级各部门分层次举办一堂讲座、印发一本工作手册、办好一个专栏、举行一场演讲比赛、开展一次征文活动的“七个一”活动,切实加强了森林工程宣传工作。同时,还制作森林工程公益广告2幅、永久性森林工程建设宣传牌40余块,全方位宣传了森林工程建设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争取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了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多方筹资,确保投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区各牵头部门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财政已拔付1000万元用于农村森林工程建设。项目经费打捆使用,集中人行中大路、公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其他项目经费3350万元,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单位集中经费1.2亿元,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吸纳社会资金造林,通过招商引资和广泛发动,大力引进业主参加森林工程建设,全区在经果林、农田林网、荒山造林、水系绿化等多个项目共引进业主12家,造林面积5800亩,直接投入860万元,社会造林效果明显。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全区广大群众踊跃投工投劳,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全年群众投工投劳参加森林工程建设折合资金达1419.7万元。今年全区共投入森林工程建设资金28202万元。

三、几点工作体会

渝北地处主城区,既是主城实施森林工程的主战场,又是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和重要窗口,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森林工程建设要栽出特色、栽出产业的要求,并收到明显效果。

(一)必须重特色。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全区所有森林工程建设项目,所有实施单位都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亮点和示范工程,呈现出一大批精品大道,示范林地和绿色基地,尤其是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建立的义务植树基地,更是全区森林工程建设的精品浓缩园,在“区委书记林”、“区长林”的带动下,“人大林”、“政协林、”“三八林”、“五四林”等基地相继建成,充分展示了渝北全区上下积极参与和支持森林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必须重产业。我们始终坚持森林工程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而不是提升干部政绩的形象工程。因此,在全区所有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以群众愿不愿意,接不接受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角点,根据群众需求合理选择树种,把发展农村产业与森林工程建设有机结合,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做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三)必须重成效。在森林工程建设中,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既要完成量,更要重视质的重要要求。为此,区森工办提出了把好“四关”:把好作业设计关,所有牵头部门和实施单位必须高质量完成作业设计并照作业设计施工;把好苗木采购关,所有森林工程建设苗木必须按照《渝北区森林工程建设苗木招标采购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进行规范采购;把好检查验收关,严格按《渝北区森林工程建设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文件进行进行考核验收,不走过场;把好管护关,把管护与考核,与各项补助挂钩,认真落实管护责任。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2009年工作思路

一年来,我区森林工程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森工办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缺经验,尽管栽树造林年年都在进行,但在森林工程这一大规模、高标准、广领域的系统工程建设中,我们仍存在着因经验缺乏造成的资金浪费、苗木供应不及时、时机利用不好等问题;二是缺资金,尽管通过各种途径已完成了苗木栽植的所有工作,但还有很大部分苗木款,群众补偿款还未完全到位,资金压力仍然很大;三是缺长效机制,由于整个森林工程建设启动时间较晚,加之建设任务又大,很多制度机制上的问题还未完全落实到位。以上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2009年,我区森林工程建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一)明确目标任务。2009年我区计划森林工程建设总任务10万亩。其中区林业局4.98万亩(城周森林屏障0.5万亩,低效林2万亩,生态林2.48万亩);区建委0.39万亩;区交委2.6万亩(渝邻高速路1.0万亩,其他通道1.6万亩);区水农局0.38万亩;区农业局0.5万亩;统筹办田园绿化0.95万亩;区移民局0.2万亩。计划建成的亮点工程为,区建委:龙头寺公园、环山公园;区林业局:城周森林屏障,在两路城区周边成片栽植规格5cm以上天竹桂、杜英等常绿树2000亩;交委:渝邻高速路两侧80米宽景观林带建设,长53公里,面积10000亩,前3排栽植10cm以上的大树;区水农局:建设后河,栽植大叶麻竹;区农业局:在御临河流域栽植柑橘基地等。

(二)创新措施办法。一是严把四关提质量。即把好作业设计关,提前对全区2009年森林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进行明确并分解到各实施单位,要求各牵头部门对所有项目提前完成相关作业设计,明年要求所有实施项目必须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把好苗木采购关,要求全区所有森林工程建设苗木必须按照《渝北区森林工程建设苗木招标采购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进行苗木招投标,未按要求采购的苗木一律不予补助;把好栽植质量关,通过层层办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区培训到建设单位领导和科(站)长,建设单位培训到村(居)、社干部、专业队伍,各牵头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到基层指导,各建设单位组建200人以上的专业队伍,实行专业化栽植;把好检查验收关,平时加强对森林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督查力度,年终严格按《渝北区森林工程建设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文件进行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二是严格管护保成效。明年是森森工程建设的第二年,要切实把森林工程管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要协调各牵头部门制定和完善管护制度,根据项目不同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另一方面,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严格落实管护责任,管护责任的落实力度应当和栽植同等重要,甚至力度更大,防止造成财产损失和资金浪费。确保森林工程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建好机制促发展。建立有利于森林工程设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宣传发动、资金投入、检查督促、考核验收等要建成一系列的长效机制,促进森林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所有牵头部门和实施单位都按照相关的制度机制办事,促进森林工程健康有序推进。四是抓好产业保长效。按照区森林工程实施《规划》,为确保农村森林工程生态林建设成效的长期巩固,近日,区林业局邀请有关专家对我区农村森林工程生态林建设进行了规划,结合农民增收,并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从2009年起,农村生态林建设拟重点主推竹类(大叶麻竹、楠竹、撑绿竹),苗木实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

(三)强化保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全区各级各部门继续按照相关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要求,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深入宣传。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工程建设,加强对先进和典型报道和存在问题的曝光力度,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三是严格责任。继续实行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和专题研究森林工程建设制度,强化区级领导包镇街、部门包村、镇干部包社、村社干部包地块的责任制,抓点示范,全面推进。将森林工程建设任务纳入区级领导和部门联系镇(街)工作一并部署和检查。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四是逗硬考核。按照《森林工程建设考核办法》,严格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要通报批评;对完不成任务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工程情况报告范文 篇2

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建标函[2005]81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厨房卫生间研究所主持进行了《低温辐射聚酯电热膜》标准的编制工作。以水为介质的集中供热系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供热方式, 近年来一些企业引进了国外一种供热技术——低温辐射电热膜, 并且逐渐开始使用这种材料和技术来供热。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标准来规范这种产品和技术, 如果应用不当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规范低温辐射电热膜市场和有效利用这种供热技术, 《低温辐射聚酯电热膜》标准的主编单位组织了国内有关的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了该标准的编制起草工作, 在4年来标准编制过程中, 关于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有来自各方面的不相同的意见。为了进一步了解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和在工程应用中已经产生了问题的原因, 编制切实可行的标准, 标准编制组组织人员进行了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实际工程的调研, 调研区域主要是冬季寒冷、供热期长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以及北京市, 调研对象有住宅建筑 (普通住宅和别墅) 和公共建筑。

具体的调研时间和地点为:

2009年3月28日-3月31日黑龙江省 (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2009年4月8日-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 (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2009年4月17日北京市 (别墅)

2. 调研目的

针对标准编制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调研。

(1) 我国的个别地区在使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时曾出现了耗电量大而室温低的现象, 导致用户不能接受而最终以失败告终, 以至于地方政府出资将电热膜供热系统又改造为集中供热系统, 曾经给国家造成了2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2) 在《低温辐射电热膜》标准编制工作会议上, 来自各方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就标准中某些具体条款 (例如电热膜的寿命等问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使得标准中某些关键参数一时难以确定。

(3) 电热膜供热技术利用电力能源, 是否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一直是相关部门、专家和用户等质疑的问题。

为了探讨曾经出现的电热膜供热工程的失败原因, 为《低温辐射电热膜》标准中的参数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确保电热膜供热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 特开展调研工作。

3. 黑龙江省调研

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冬季严寒, 供热期长。漫长的冬季和寒冷的气候决定了该地区的供热期长达6个月 (10月15日-4月15日) , 较长的供热期对供热技术和能源消耗都是一个挑战。调研组分别调研了兰西县电力局的住宅区——兰电新村小区, 以及位于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取得了来自用户的最直接资料。在黑龙江省调研的以下两个工程都是采用电热膜供热取得成功的案例。

3.1 住宅建筑的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应用情况

工程名称:兰西县兰电新村小区

该小区为兰西县电力局的住宅区, 建筑节能标准达65%。有住户132户, 总共2万m2的建筑面积全部采用电热膜供热 (建筑面积供热功率为53.6W/m2) , 总供热容量1073KW。一次性投资, 其安装和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采用单独回路, 对其他电路无影响。2003年冬季正式投入运行, 5年来该小区电热膜供热无故障出现, 每年相关部门都上门问询用户意见。目前照明和电供热电费均为0.5元/度, 考虑到以后电供热是否可以享受电费的优惠政策及电暖可在非供热季报停, 每户住宅装设两块电表, 分别为照明计量表和电供热计量表。

该小区A栋6单元301的户主闫女士家住宅的建筑面积为95m2, 除卫生间外, 其余房间均装设了棚膜, 使用电热膜供热已5年, 年均供热费约为1400元。若使用水供热, 供热费为29.6元/m2, 则闫女士家的年供热费为2800元左右。和传统水供热相比, 电热膜供热每年可节省1400元左右。闫女士介绍, 在天气最冷的时候, 电热膜供热系统的温控器每天24h运行, 自动温度调节装置使室内温度比较均衡, 室内温度持续在23-24℃。

该小区B栋7单元401住宅的建筑面积为80m2, 南北通透, 东侧是外墙。供热期室内温度在22℃左右, 每年供热费用1500-1800元, 若采用传统水暖供热方式, 费用在2368元, 相比之下电热膜供热可以节省约800元以上。

用户介绍使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不会产生使人口鼻发干的现象, 空气中不起扬尘, 室内舒适度较传统供热好。

调研现场见图3-1、图3-2。

注:图3-1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綦升辉处长 (左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厨房卫生间研究所林润泉所长 (左二)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专家李雪佩高工 (右一) 等人在兰西县兰电新村小区考察电热膜供热使用情况。

图3-2为兰西县电力局副局长赵忠田在向调研人员介绍情况。

3.2.2 公共建筑的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应用情况

工程名称: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于2006年底竣工, 电热地膜供热面积为21215m2, 设计供热功率平均为83W/m2, 建筑节能标准为50%。电热膜供热系统的成本费用为 (电热膜与配套设施) 平均220元/m2;运行费用:2008年, 电热膜供热费用平均为27-28元/m2, 而传统的集中供暖为37元/m2, 即电热膜供热比水供热节省10元/m2。

4. 内蒙古自治区调研

同样在内蒙古地区的乌兰察布市, 电热膜供热技术的应用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 当地的人们更是倾向于该供热方式。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的以下两个工程都是采用电热膜供热取得成功的案例。

4.1 住宅建筑的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应用情况

工程名称:通佳花园

该小区建筑节能已经达到65%的标准, 有14万m2的建筑采用了电热膜供热系统。

接受调研的用户为该小区6单元301室, 以西墙为外墙、建筑面积为101.9m2, 使用面积为80m2, 两室一厅, 除卫生间和厨房外, 其他房间均采用地膜, 电热膜的功率密度为80W/m2, 地膜铺设面积约为60m2, 每个房间都设有温控器, 电热膜表层结构层厚度为3cm。据住户介绍, 该系统每天24h运行, 室温可达20℃, 从2008年12月3日至2009年4月9日127天总用电量为1378度 (见图4-1) , 当地电价为0.43元/度, 以此可以推算出一个供热期所使用的电费大约为8 0 0-900元。与集中供热比较 (101.9m2×6×4.32元/ (平米·月) =2641元/年) , 每年的供热费用可以节省约1700-1800元。

日均用电时间估算:日均用电量为1378/127=10.9 (kW·h/天) , 则日均耗电时间为10.9×1000/ (80×60) =2.3 (h) 。

电热膜寿命分析:每个供热期的用电时间为183×2.3=420 (h) , 按照电热膜使用寿命50年计算, 50年的用电时间为420×50=21000 (h) 。

4.2 公共建筑的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应用情况

工程名称:乌兰察布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新校区办公实验综合楼

乌兰察布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前身为乌兰察布盟医科专科学校, 2004年更名为乌兰察布市卫生学校。2006年开始建设新校区, 2008年12月接受了教育部的升专评估并且通过评估, 同年改名为乌兰察布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该新校区规划8.6万m2的建筑面积 (包括办公区和教师住宅区) 采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系统。

乌兰察布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新校区办公实验综合楼土建、水、暖、电等配套设施全部完工。建筑主体外墙做了保温措施 (6cm的容重为18Kg/m3的聚苯板) , 一层地面为4cm的挤塑板, 窗户采用断桥铝中空玻璃, 2008年建筑节能达到50%, 计划2009年全部建筑节能达到6 5%的标准。其中7000m2的电热膜供热系统已经完成施工, 电热膜的功率密度为80W/m2, 地膜上部地板层厚5-6cm, 下部有2cm的挤塑板, 于2009年1月25日施工安装完毕。每个供热房间都有各自的温控器, 为了检测电热膜供热系统的用电量, 使用独立电表分别监测了建筑面积为33m2 (电热膜使用面积约为30 m2) 和97.8m2的房间每天的用电量。

1) 33m2房间的监测情况 (见图4-2、表4-1)

根据表4-1计算, 33m2的房间2月10-28日19天用电157度, 单位面积用电量为7.00度/ (m2·月) , 单位面积电费为3.01元/ (m2·月) ;3月共31天用电138度, 单位面积用电量为4.20度/ (m2·月) , 单位面积电费为1.81元/ (m2·月) ;4月9天用电2度。

以2月份的用电量数据计算日均用电时间估算:日均用电量为157/19=8.3 (kW·h/天) , 则日均耗电时间为8.3×1000/ (80×30) =3.5 (h) ;

电热膜寿命分析:每个供热期的用电时间为183×3.5=640 (h) , 按照电热膜使用寿命50年计算, 50年的用电时间为640×50=32000 (h) 。

2) 97.8m2房间的监测情况 (见图4-3、表4-2)

根据表4-2计算, 98m2的房间2月10-28日19天用电186度, 单位面积用电量为2.80度/ (m2·月) , 单位面积电费为1.20元/ (m2·月) ;3月共31天用电22度, 单位面积用电量为0.22度/ (m2·月) , 单位面积电费为0.09元/ (m2·月) ;4月9天用电0度。

比较分析, 两间测试房间使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在最冷月 (2月) 的单位面积用电量分别为7.00度/ (m2·月) 与2.80度/ (m2·月) , 差别较大。究其原因, 主要是本建筑的隔墙无保温措施, 而两间被测试间的周围环境不同, 33m2的测试间其相邻房间内均无供热设施 (通过墙体的对外热损失较大) , 98 m2的测试间其相邻房间内有供热设施。即建筑节能措施对电热膜供热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北京市调研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在民用建筑的使用日渐增多, 之前的调研包括普通住宅和公共建筑, 在北京地区选择了2个别墅用户进行了调研, 以此来考察不同的建筑条件下的使用情况。在北京市调研的以下两个工程都是采用电热膜供热取得成功的案例。

5.1 圆明园花园别墅用户

调研对象:圆明园花园25号楼L座501室

该别墅住宅的建筑面积为300m2, 使用面积为260m2。原来建筑做了内墙保温隔热措施, 使用风机盘管供热, 使用了四个月费用为7000多元, 平时空气干燥、灰尘多, 并且出现过系统某处配件老化而漏水屋内被淹的现象。

2007年夏天, 改造了建筑的节能措施, 重新做了内墙保温 (5cm的聚苯板) , 北面加做了外墙保温 (5cm的聚苯板) , 屋顶的夹层做了保温 (5cm的聚苯板) , 外窗采用断桥铝钢窗和中空双层玻璃, 建筑节能达到60%。由北京新宇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 除2卫1厨及走廊外, 8间卧室、2间客厅共200m2的面积安装了电热地膜供热系统。电热膜下部铺设容重为25Kg/m3的2cm的挤塑板, 上部铺设木地板。电热膜的功率密度为140-160W/m2, 电路中设置了漏电保护器、电热膜上部铺设了钢丝网达到双重保护功能。用户介绍在最冷月温控器温度一般调至24℃, 室温能达到24℃, 并且温升时间快 (15min-20min) , 无浮尘、不干燥。从2007年安装电热膜供热系统以来, 使用了2个供热期 (每年的11月初-来年的3月底, 约5个月) , 包括各种家用电器 (电视机5台、电脑3台、洗衣机1台、净水器1台、抽油烟机1台、电烤箱1台、微波炉1台、浴霸2台、电水壶1个) 的用电量, 共使用了12000多度电 (电费6000多元) , 远比之前的风机盘管供热费用低。

5.2 郎辛庄别墅用户

调研对象:郎辛庄北路58号院怡业园

该别墅区共有20000m2的面积装设了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系统。

接受调研的别墅住宅共有三层, 无建筑节能措施, 一、二层为日常食宿区, 包括厨房和卫生间, 设置有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系统, 共400m2的地膜, 电热膜下部铺设容重为25Kg/m3的2cm的挤塑板, 上部依次铺设保护膜、钢丝网、瓷砖。2005冬季开始使用, 最冷月温控器温度调节至30℃, 室温能达到20℃以上。据户主介绍, 供热费用大约为30元/ (m2·年) , 而传统的集中供暖费用为35元/ (m2·年) 。

6. 失败工程调研

6.1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失败工程调研

根据有关部门的反映, 某地曾经以两个住宅小区作为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的试点工程, 结果以失败告终, 最后政府不得不出资2000多万元又将其改造为集中供热系统, 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 调研组专程调查了这两个小区。

6.1.1 金源小区调研

该小区的所有建筑均未做围护结构, 电热膜供热系统和建筑设计、施工同步进行, 2002年建成入住。共500多套住房, 平均建筑面积为70m2, 电热膜总使用面积5.5万m2, 除卫生间、厨房外, 其他房间均采用棚膜。据该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介绍, 电热膜供热系统起动速度慢, 温度低, 温控表30℃连续开24h, 室内温度仅达14-15℃, 出现水管冻裂现象, 同时耗电量很大, 每户每天耗电约50-60度左右 (当时电价为0.39元/度) 。高耗电、低温度的状况使住户强烈不满, 反响很大, 在使用了1年后, 2003年由呼和浩特市政府出资将该小区的供热系统又全部改造为集中供热系统, 室内温度可达到20℃。据物业管理人员介绍, 该小区所使用的电热膜生产企业已破产。

6.1.2 幸福小区 (北区) 调研

该小区北区开发时间为1999年-2001年。单户平均面积100m2, 约100户。该小区的建筑山墙外墙做了保温, 住户的窗户两边 (南北墙) 做了内墙保温, 外墙玻璃窗中空双层。建筑的同步设计是集中供热系统, 后因安排将该小区作为电热膜供热系统的示范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 终止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安装。整个小区的土建工程竣工后, 由供货方负责整个小区电热膜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建筑面积10万m2采用电热膜棚膜供热系统, 功率密度按60W/m2设计, 除卫生间采用电热辐射板, 其他房间均采用电热膜。

该小区2002年开始入住, 2003年全部住满, 使用了2个供热期因电费过高全部更换为集中供热。当时集中供热的费用平均每户为1700元/年, 而电热膜供热使用的电费平均为3500元/年。开发企业当时入户调研, 了解到当把温控器调为20-25℃, 室内温度能达到18℃。而很多用户因为对该技术的了解不够, 每天24h连续运行, 温度调节往往调节至25℃以上, 致使耗电量过大而用户不能接受。2003年又由内蒙古公用事业局主持改造为集中供热系统。

7. 有关部门对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的态度

7.1 有关部门对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的态度

建设部在“关于公布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的通知”[1]中鼓励建筑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并及时总结施工经验, 促进工法在企业间的交流, 进一步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2 0 0 4年我国发布了由山西建筑工程 (集团) 总公司总承包部完成的《低温辐射电热膜施工工法》, 编号为YIGF77-2004。

GB 50386-2005《住宅建筑规范》对于地板辐射供热的方式, 认为在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的条件下, 住宅建筑可以采用电热膜供热。

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在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10月学术年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中国住宅建设与住房消费的必由之路》[2]中指出, 中国住宅建设与住房消费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即占用资源少、环境负荷小、可循环率大。在节能方面明确提出应该开发和应用新型供热空调技术, 具体内容为“在以集中供热和锅炉供热为主要供热方式的基础上, 研制和应用不同能源的多种供热和空调降温技术, 近年来进展很快, 天棚混凝土或电热膜辐射供热技术、地板辐射供热、户式壁挂炉供热、地热源热泵供热等均有所见, 应根据能源供应及自然条件, 逐步优化集成, 使之更加完善和成熟, 达到既节能又提高舒适度的目标”。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根据乌鲁木齐电网电源充足的实际情况, 由其自治区发改委出台电供热的优惠电价政策[3]。2007年6月1日, 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对电热供热试点示范给予补贴。首先, 对乌鲁木齐试点工程增加的电源配套 (包括高压专线、变压器、低压电线、配电盘、分户计量装置等) 投资给予50元/m2补贴, 直接补给供电部门。其次, 对试点示范电供热项目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已征收的返还该费用。再次, 对实施电热供热的用户电价给予优惠:高峰4个小时0.531元/kW·h、平段10个小时0.361元/k W·h、低谷10个小时0.279元/k W·h。

7.2 电力部门对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的态度

随着三峡等水电工程的竣工, 核电、风力发电等的发展, 我国电能资源短缺的状况将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鼓励用电将会成为我国能源利用的基本国策[4]。而电热膜供热使用电力能源, 大面积的推广使用电热膜供热技术, 离不开电力部门的支持。

根据我国2006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5], 2006年我国发电量达28344亿千瓦时, 居世界第二位, 电力供应能力明显增强。报告指出近几年我国电力总体供求平衡, 局部地区出现了季节性、时段性电力富余。在我国有些地区利用自然条件 (例如风力) 发电, 更是节省能源。

据黑龙江省兰西县电力局副局长赵忠田介绍, 电热膜供热是节能型 (不烧煤) 、环保型技术, 无污染。另外该县电力富余, 完全有充足的电力供应电热膜供热的使用;电热膜供热技术的使用, 可以增加用电量, 为电力部门增创效益。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建有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站, 当地有充足的电量;该市有关部门反映, 电热膜在本地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利用富余的电量, 节省能源。

浙江省温州市电业局某负责人反映, 当地有充足的电力, 如果使用电热膜供热方式供暖, 不会对电力产生压力。他认为, 只要电热膜供热技术安全可靠, 是可以推广使用的。

山西省电业局有关人士对电热膜供热技术表示, 当地有电热膜供热的使用, 效果良好, 电力部门对此技术大力支持。

8. 结论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在不适宜集中供热的建筑中, 以及我国广大的农村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8.1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的优势

根据本次调研, 认为电热膜供热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经济性、舒适性和环保节约性。总结起来, 和传统的集中供热方式比较, 电热膜供热技术具有几方面优势:

(1) 经济性:通过和用户最直接的交流, 发现用户对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比较认可, 认为这种供热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其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控性, 比传统的集中供暖费用低1/3-1/2, 这是用户认可该技术的主要原因。

(2) 环保节约性: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无污染、无需设置锅炉房, 可以实现节水、节地, 是一种环保节约型技术。

(3) 安全性:系统工作时, 电热膜表面保持低温运行, 最高温度不超过45℃, 整个系统全部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运行比较稳定。

(4) 舒适性:可以按照住户的意愿来调整控制温度, 相对于其它的采暖方式具有明显的舒适性。

(5) 计量方便准确, 便于管理:电热膜供热可以分室、分户准确计算运行费用, 促进用户节能意识的提高, 同时也解决了供暖及物业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供暖缴费难的问题。

8.2 电热膜供热技术应用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于住户、物业管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开发企业、房产局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调研, 认为应用电热膜技术供热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节能不达标所造成的。

调研中发现电热膜采暖不成功的小区远没有达到建筑节能规范要求, 有的工程甚至毫无建筑节能措施。建筑节能措施不力, 使得严寒季节室内热损失大, 为使室内维持合适的温度, 住户不得不将电热膜供热系统温控器的温度升高, 功率加大, 耗电量大而室温低。

8.3 低温辐射电热膜的寿命问题

根据调研所得到的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分析可以看到, 在用户室内温度达到正常要求时, 日均用电量为2-3.5h。按照电热膜使用寿命50年 (年采暖期180天) , 电热膜的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30000h是合理的。

8.4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建议

调研组认为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是一种可行的供热方式, 严格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配合会使其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此, 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要符合国家有关节能规范的要求。

(2) 因地制宜的选用, 使用地区有充足的电力条件。

(3) 产品本身要保证质量。

(4) 应该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5) 设计时应提出明确的设计参数, 施工单位应严格把关, 不得随意变更设计。

(6) 在应用该技术时, 明确应用条件, 符合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技术要求。

8.5 关于国家对于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技术采取鼓励态度的政策建议

几年前, 由于国内电力供应紧张, 国家对于在建设工程中采用电热采暖技术采取限制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是十分正确的, 这一点已经反映在当时建设部主持制定的各类建筑规范之中。

但是,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由于电力部门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电力生产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局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很多地区电力供应已经由电力供应短缺变成了富余, 据我们所调查到的所有电力部门, 一致支持在建设工程中采用电热采暖技术。我们所了解到的部分地方政府, 如北京市、黑龙江省、山西省、新疆自治区也都积极支持在建设工程中采用电热采暖技术, 也都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鼓励政策。

应该说, 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时俱进, 建议国家对于在建设工程中采用电热采暖技术采取支持的态度, 并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持制定的各类建筑规范也进行相应的修订。

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这项造福于百姓的技术一定会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由于时间所限, 调研工作进行的比较仓促, 所选择的调研点也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调研的结果是很不全面的, 本调研报告中的观点和看法仅供参考。另外因受到参与调研人员经验、水平和能力的限制, 本调研报告一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恳请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部关于公布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的通知.建质[2006]16号.2006.11.18.

[2]宋春华.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中国住宅建设与住房消费的必由之路.中国建设报, 2004.04.09.

[3]http://www.xjswida.cn.

[4]程杰英, 王瑞, 丁玉清.低温辐射电热膜的推广和利用[J].黑龙江电力, 2002, 24 (3) :199-200.

[5]http://news.QQ.com.2007.04.04

[6]靳春光.低温辐射电热膜在节能建筑中的设计应用[J].洛阳大学学报, 2003 (4) :93-95.

工程情况报告范文 篇3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省政协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责任部门的全力推进,以及各市县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五大百亿”工程实施进展顺利,成果喜人,多数项目已建成投用,发挥效益,超额完成五年投资计划目标任务已成定局。

一、投资计划超额完成,工程效益不断呈现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实施计划)和(关于实施“五大百亿”工程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发[2003]16号),确定了54个单项或打捆项目,总投资3704亿元,2003年至2007年投资3087亿元。2004和2005年,又根据浙政发[2003]16号文关于“‘五大百亿’工程项目按照突出重要性、公益型、可操作性和滚动计划性的原则确定”的要求,先后增加了诸永高速公路、大唐乌沙山电厂、国华余姚燃气发电厂、杭浦高速公路、龙丽高速公路和丽龙高速公路等6个重大项目。由此,“五大百亿”工程最终共包括60个单项或打捆项目,总投资4281亿元,本届政府2003年至2007年计划投资3493亿元。

投资计划提前超额完成。2003年至2007年9月,“五大百亿”工程已完成投资3771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总投资3493亿的108%,是过去五年重点建设投资额的两倍。各项工程按照实施计划滚动推进。其中,“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39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105%;“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26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105.2%;“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19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投资的143.7%;“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79亿元,占五年计划投资的95%;“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完成五年计划投资的121.8%。

项目实施进展顺利。“五大百亿”工程的60个单项或打捆项目中,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湖嘉乍铁路和温州大剧院等四个项目由于国家规划和建设标准调整等原因,推进计划略有调整。到目前已建成投产或完成五年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有36个,其中20个项目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其余24个项目预计到今年底都能够建成投产或完成五年计划目标任务。随着一批项目的建成投用,工程效益日益凸显。

(一)“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优化了区域发展环境

通过“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到2006年底,全省新建和改造铁路营运里程78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36公里。公路运输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547.6万千瓦,提前一年实现全省装机容量翻一番目标,新建高压电网10358公里,有效缓解了电力供求缺口和配电输送瓶颈;沪杭、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建成投用,时速由8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客货运能力;宣杭铁路复线工程建成,时速由8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有效缓解了京沪、沪杭线运力紧张状况,其中电煤运能提高了近一倍;北仑港区四期工程的竣工投产,使宁波港向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合龙,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公路网布局;滩坑水电站按计划顺利推进,为明年3月下闸蓄水奠定了基础;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成投产,大大提高了全省防洪、治涝和抗旱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建立了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建设与应用全面展开。这一大批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优化了全省的发展环境,提升了浙江的环境竞争力。

(二)“五大百”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

“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加快了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也加快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通过重点建设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扶持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引进一批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培育一批国家和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到2007年9月底,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1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46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94家,引进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名校科研机构300多家。通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杭州、宁波、温州等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高校层次,增强了高校实力,目前全省高校拥有博士点259个、硕士点750个,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推进了和谐社会构建

“五大百亿”工程不仅强调“经济建设”,而且还强调“社会发展”,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卫生等方方面面。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全省共有敬老院1168所,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45748人、城镇“三无”对象6923人,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了92.37%和97.13%。杭州、宁波、温州大剧院以及西湖文化广场等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形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大省”建设。全省疾控系统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群众身体健康,降低国家、社会、个人的疾病负担,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在“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中,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省域内的大部分水系近两年水土流失现象基本杜绝,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基本达到II类以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恢复,野生动物、鸟类随处可见;森林蓄水能力增强,地下径流不断流。据统计,2006年全省森林火灾呈大幅度下降态势,火灾发生次数比上年下降54%,受害面积比上年下降70.2%,伤亡人数比上年下降

37.5%,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同时,万里清水河道、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城市绿地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全省主要骨干河道的疏浚、护岸、筑坝、清障、截污卓有成效,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大幅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居全国前列。

(五)“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滩坑水电站、洞头半岛工程等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丽温高速、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同时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提供下山补助、完善下山小区基础设施、加强下山后农民转移就业服务等举措,引导农民下山脱贫、异地发展,大批山区农民通过异地搬迁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致富奔小康道路。另一方面,通过山海协作工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达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步伐。欠发达地区不仅引进了大量的资金,还引进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更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市场意识。发达地区实施“腾笼换鸟”,为自身引进、培育新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促进了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积极探素管理机制,及时总结工程经验

“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不但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综合效应,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工程实施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我省重点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理念科学,导向正确

在“五大百亿”工程谋划之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建设项目涵盖水利电力交通、信息化、科教文卫体、生态环境、帮扶致富等工程,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五大百亿”工程的实施中,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大对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进科教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坚持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改善,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的进步,加大对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促进发达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培育,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二)领导重视,政府推动

省人大十分重视“五大百亿”工程。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时度势,审议通过了2003年至2007年我省实施以“五大百亿”工程为龙头的重点建设,经常听取省重点工程情况汇报,每年组织1至2次工程项目视察,对项目存在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各专业委员会关心、重视工程推进情况,2007年11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专项督促、检查。

领导重视,狠抓实施。2003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工作,明确提出“五大百亿”工程由省长负总责,分管副省长协调配合,各位副省长在各自分管领域积极推进,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还决定建立省政府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具体项目的第一责任人。2005年4月、2006年4月,省委、省政府又两次召开“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实施“五大百亿”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创新推动、集约建设”的原则,切实抓好“五大百亿”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目标任务。省政协也十分关心工程进展,积极建言献计;各级党委、政府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都将“五大百亿”工程列入重要议程,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支持,在资金、土地和政策处理上重点倾斜,合力攻坚,确保“五大百亿”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在“五大百亿"52程的实施中,各责任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通力协作、合力推进,保证了"22大百亿”工程高效有序地开展。2003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工作责任书》(浙政办发[2003]16号),将“五大百亿”工程的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部门根据工作责任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五大百亿”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和高效运行。省发改委牵头建立了计划制度、目标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报告)制度、年度考核和奖惩制度、省市县财政性资金与“五大百亿”工程年度计划配套协调机制,以及廉洁保障制度等“七项制度”,有力保障工程有序推进。省农办就如何加快欠发达地区“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深入调研,按照“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的要求,提出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管理的指导意见;省交通厅制订了关于高速公路、农村通村公路和乡村康庄工程等建设管理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省水利厅出台了有关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省信息办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浙江省“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三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省协作办在全省协作系统建立起“山海协作”工程规划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备山海协作项目库和企业档案,为市县协作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四)加强协调,有效推进

加强协调与服务工作,促进“五大百亿”工程顺利实施。从省里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协调工作机制,重大项目的难点问题,如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台温铁路、温福铁路、滩坑水电站建设和移民安置等,省政府领导亲自协调,各市县领导深入一线,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资源要素保障。省财政每年提前研究、安排“22大百亿"HI程省级财政性资金计划;省国土资源厅每年安排一定计划指标用于,“五大百亿”工程建设;省环保局加快项目环评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每年还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为工程项目融资,并努力向国家争取国债资金、补助资金和企业债券额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针对工程征迁工作的难点问题,省发改委牵头,每年多次召开重点工程征迁联席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督促各部门、各级政府和项目业主加快征迁工作。进一步规范“22大百亿”工程招投标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根据我省实际使招标投标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加强对“五大百亿"35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对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各环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五)创新管理,和谐共建

在“五大百亿”工程建设中,一方面,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发包承包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确立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制度,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形成了依法有序的推进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创新管理,推行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如省委党校迁建、浙江美术馆和省疾控中心等工程都实行了代建制,同时积极开展项目后评价制度,先后完成了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绍兴小舜江引水工程等后评价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管理,努力实现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逐步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全面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追踪国内外技术前沿,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保障了“五大百亿”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继续抓好项目推进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实施计划的考核督促工作,确保“五大百亿”工程计划的全面完成。

(二)分析存在问题,为我省下一步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实施积累经验。重点在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加强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预防工程建设职务违法违纪,以及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确保我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三)做好“五大百亿”工程宣传工作。认真总结“五大百亿”工程的成功经验和辉煌成就,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编辑《辉煌的成就——浙江省“五大百亿"SE程》画册,加强对“五大百亿"5E程的宣传。

(四)认真研究,加快谋划下届政府重大建设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根据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抓紧谋划布局好下一届政府的重大建设工程。

分工情况请示报告(范文模版) 篇4

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 经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委员会于2010年11月3日下午4时,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借书处召开支部委员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一致同意朱雪兰同志任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经过支部委员集体讨论协商分工,同意周伟同志任组织委员兼统战委员、陆婷婷同志任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

请党总支予以批复。

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第一支部

二O一O年十一月四日

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第二支部支委分工情况请示报告

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 经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委员会于2010年11月3日下午4时,在图文信息中心阅览室召开支部委员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一致同意戴彦同志任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第二支部书记,经过支部委员集体讨论协商分工,同意陈建新同志任组织委员兼统战委员、陈玲同志任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

请党总支予以批复。

图文信息中心党总支第二支部

工程情况报告范文 篇5

贯彻落实“三个规定”的情况报告范文

??xx市xx党组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三个规定”和《关于建立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作为切实落实中央重要部署要求、落实“两个维护”“四个意识”的重要表现,将“三个规定”《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坚持“四个到位”,狠抓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公正廉洁司法。

??确保学习认识到位

??深刻认识落实“三个规定”及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三个规定”及《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一是分别召开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全院干警大会进行传达学习,引导干警提高政治站位,领会精神实质。并将有关规定摘编资料印发到每一个干警,使全体干警了解、熟悉、掌握具体规定内容。二是对违反“三个规定”的典型案例,及时通报,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讨论,每个干警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增强了纪律规矩意识。三是组织“三个规定”《实施办法》知识测试,采取闭卷形式,全体检察人员积极参加,认真作答。通过考试,进一步检验了全体干警对规定内容掌握情况,达到了以考促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目的。

??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加大对“三个规定”的贯彻执行力度,不断强化责任落实,一是签订责任书。结合实际,制定《严格遵守“三个规定”“一个办法”责任书》,将贯彻执行“三个规定”等有关要求写入责任内容,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具体要求,增强可操作性,要求把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落实在平时的工作中。二是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范文网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及社会各界对落实“三个规定”《实施办法》的监督,进一步推动“三个规定”全面贯彻落实建立相关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机制。

??确保宣传引导到位

??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三个规定”《实施办法》相关内容和举措,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及社会各界对xx市人民检察院落实“三个规定”《实施办法》的监督,为贯彻“三个规定”,促进依法履职,营造了良好氛围。

??确保制度建设到位

??建立记录报告制度。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对出现“三个规定”的情形,全面如实记录留痕,建立台账,及时向院纪检组报告,对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实行严肃追责。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政治部定期对“三个规定”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向院党组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纪检组协同有关部门对落实“三个规定”情况开展抽查检查,对关键部门、敏感岗位开展个别廉政谈话提醒,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手机版对落实“三个规定”中存在敷衍应付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严肃追责。

工程情况报告范文 篇6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端正教育行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打造一支师德过硬的建设队伍。我校按照县教育和科技局的要求,开展了一次全面的严禁组织有偿补课的自查活动,逐一梳理和排查本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师德教育,从源头上杜绝有偿补课的发生。

开学初,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关于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处理办法(试行)》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各种规章制度后,提高了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表示要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决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绝不组织有偿补课,维护教师形象。同时,学校向社会公开教师有偿补课的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共同监督。

二、学校与教师签定《师德承诺书》和《教师不违规补课不从事有偿家教承诺书》,从行动上约束。

2017年9月1日,学校与教师签定《师德承诺书》和《教师不违规补课不从事有偿家教承诺书》。

三、学校工会不定期找学生、家长进行座谈,走访社会人士,了解是否有隐秘的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的现象。

学工会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座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及家长对我校的师德师风状况非常满意。同时,工会也走访了部分教师和社会人士,了解到以下情况:

1、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能利用自习课或下午休息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无偿补课,没有进行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办学及为社会办学提供生源提取好处费的事件发生。

2、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各个教研组无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补课并收取费用现象,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3、我校在职教师无利用学校设施设备为学生有偿补课现象,也没有教师利用家庭住房或租赁他人房屋为本校、本班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4、我校没有以学校的名义组织“收费补课”的行为。

5、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足课程、课时,学校无一例因成绩差、行为差为理由,劝其转学或勒令退学,无学生流失和辍学现象。

以上是我校开展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的自查报告,今后我们还要继续落实好上级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禁止有偿补课,把我校的各项工作办的更好。确保我校无一例“有偿补课”行为发生。

**小学

论坛报告:直播卫星发展情况简介 篇7

一、直播卫星进入快速发展期

据吕涛介绍, 截至目前, 直播卫星村村通和户户通的用户累计达到了6168万, 其中村村通2039万户, 户户通4029万户。今年共计新增用户2211万, 其中户户通新增2186万户, 村村通新增25万户。

二、农村用户收视特点及环境

谈及我国农民用户的需求, 吕涛表示, 根据调查研究, 鉴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迅速、公共文化生活上的城乡差距、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因素, 农民群众渴望看到更丰富的电视节目。而OTT、IPTV在农村地区基础网络普及率低, 捆绑宽带业务收费高, 智能操作水土不服;有线电视收费较高, 农村地区入户率低;境外卫星涉及国家安全, 违法法律规定, 因此直播卫星户户通在我国农村有一定的竞争力, 存在着一定的需求, 农村地区以收看免费的直播卫星节目为主。

三、实现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

吕涛介绍, 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正在着力对农村进行研究, 了解“农村用户想要什么?农村用户需要什么”。目前, 直播卫星户户通主要提供公共服务、各省卫视、以及省级非卫视频道。通过对农村用户的研究, 认为现在农村用户还有两大需求没有满足, 也成为明年主要的工作方向:一是少儿频道。因为在农村地区, 现在是以老人、孩子为主, 年轻人出去打工的比例非常高, 对少儿频道的需求非常强。二是高清频道, 据了解, 农村正在向CRP向平板电视推进的过程, 农村盖新放、结婚都是买平板电视了, 目前在农村还没有人提供高清的节目信号。下一步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计划增加更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并根据个人喜好定制专业化的付费频道, 同时借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东风择机推出购物频道。

四、超级强大的内容分发平台

目前, 中星九号具有不少技术优势, 可进行海陆空多方接入, 为用户提供移动旅行新生活。吕涛介绍, 2015年9月3日, 中国民航乘客在空中利用直播卫星实时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阅兵活动的直播节目, 9月18日, 民航机载卫星电视直播接收系统成功通过验收。近期, 还与中国北车集团完成签约, 联合开发高铁智能移动多媒体服务体系, 解决高铁乘客实时听广播看电视的难题。未来, 还计划依托铁路物流搭建在线网上商城。

五、各类节目覆盖的高效平台

吕涛谈到, 直播卫星是高效、经济、直接入户的节目覆盖高效平台, 未来将在这个平台上开发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前端具有很强的支撑能力, 包括都硬件设备能力、技术支持能力、长期服务能力, 以及端到端服务能力, 目前共有73套电视节目及50套广播节目通过直播卫星平台播出。

六、长效机制确保长期优质通

高中文理分科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

文理分科;高中生;课程改革

收稿日期:2010-01-24

作者简介:刘艳卓(1984-),女,黑龙江安达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文理分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都包括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必修科: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或日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科依然必须保留对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而理科只保留政治科目。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实际的教学上老师也不太重视,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2009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在内的4个方面20个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作为主体对文理分科与否的看法是什么,以及他们对课程的设置的满意度怎么样,结合这些,我们将如何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本调查将就上述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理论假设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我国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进行文理分科的相关调查不是很多,结论不一。本调查希望基于学生的角度,对普通高中学生是否满意文理分科进行全面的调查,以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为我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本调查基于以下角度并希望达到相应的目标:(1)文理分科与否关乎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向广大学生了解对此的看法与观点;(2)文理分科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全方位的,需要识别哪些因素是最主要的,而且是现阶段要解决的;(3)文理不分科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剖析;(4)高中生对于现阶段学习的课程设置是否满意,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

(二)问卷设计

本问卷是在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由于调查对象包括普通高校的学生,问卷设计为学生问卷。本问卷主要从文理分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分科与否对学生学习压力大小、选择文科(理科)的原因、个人对文理分科的看法、学生对文理分科带来问题的解决途径、支持不分科的原因、解决不分科带来问题的途径、个人对目前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学校科目设置的实用度等维度进行题项的设置。问卷的题型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封闭题主要围绕上述维度进行设计,开放题设计一道,目的在于了解与征询学生本身对于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意见或建议,并据此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样本的选择与分布。本调查问卷样本选择在高中学生高二已按照文、理倾向分班的学生作为被试,调查样本的选则考虑到学校的条件(重点院校、普通高校)差异,调查范围涉及地方学校二所,共发出问卷211份,有效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有效率为94.787%。有效问卷中,文、理科重点班、普通班各2班。文科学生84人,理科学生114人。计200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123人。

(三)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分为两部分,即封闭题的数据和开放题的数据。对于封闭题的数据,主要是采取SPSS17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开放题的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归类、整理,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广大学生对是否文理分科及如何有效的进行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的局限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问卷调查法本身的局限,如对问卷反映出的问题无法获得进一步的详细资料,被调查者可能出现主观、随意和趋中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在样本的分布上可能存在偏差和不足,如样本选择未能完全涵盖城区的每一个行政区,因此有些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高中生课业负担现状的调查

关于高中生文理分科现状的调查,本调查基于以下几个维度的具体情况作为文理分科好坏的评价标准。这些维度分别是:文理分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分科与否对学生学习压力大小、选择文科(理科)的原因、个人对文理分科的看法、学生对文理分科带来问题的解决途径、支持不分科的原因、解决不分科带来问题的途径、个人对目前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学校科目设置的实用度九个方面。下面将就这九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对高中学生对文理分科与否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分析。

1.对文理科选择的情况

对文理科选择的情况包括在分科前对日后学习生活的有无影响、所选文(理)科的类别及原因。根据学生问卷的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学生在分科对日后学习生活的影响进行仔细规划的占30%,考虑后,迷茫的占65%,没有考虑过的占5%。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并不了解进行文理分科对自己的影响的情况下,对学习文科和理科进行了选择(如表1-1所示),并且男女生对文理选择情况也不同。

在所选样本中,文理选择比较平均,有25.18%的学生是出于自己的浓厚兴趣;23.93%的学生选择文或理科的原因是出于自己文科(理科)成绩较好,学习起来相对容易;21.07%的学生的选择是填报高考志愿时可选择的高校或专业的范围较广;18.39%的学生根据自身日后就业及发展进行选择;还有11.43%的学生是出于外界因素诱导(父母亲人或者老师的意愿等)进行选择。

2.学生对文理分科的看法

对学生文理分科的看法的调查包括性别对男女生选择的影响、分科与学生学习压力的关系、如果不分科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学生对文理分科与否的態度这几方面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文理的分科有一定的联系有。文科86人,女生多数选择文科,在理科的选择上,男女生比较平均。的63.86%的学生认为高中分文理科有助于减轻自己的学习压力;23.86%的学生认为不会减轻自己的学习压力;还有12.46%的人认为无法确定能否减轻学习压力。

对于文理科目的选择与其成绩、择校范围及日后发展极其相关,与外界因素(父母、老师的选择)不相关,学生对文理科的选择绝大部分的原因出于自身及当前的课程设置,与外界因素如父母和老师的意见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当前成绩是决定学文科或是理科的最关键原因。

(见表2-1、表2-2和表2-3)

下面对高考不分科的后果做了统计:37.41%的学生认为会导致学习压力更加沉重,负担更重,因为不分科的科目为9门,多了3门课程,而且高考的竞争必然会导致对分数的追求,压力更大;有29.06%的同学认为不分文理科会限制偏科学生的发展,有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擅长也许会让其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如果高考不分文理科,这些学生必然会失去部分机会;22.1%的学生认为不分文理科的大综合会导致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11.33%的学生认为不分科会对教育资源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产生不公。很多边远地区或者不发达地区的教学水平本身就相对弱一些,如果科目增多,必然资源无法满足,导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加的明显。

3.关于学生对高中分科与否以及满意与否的分析

在这一部分里,首先根据学生对待文理分科的态度进行对比,根据态度的不同从而产生相应的支持文理分科和支持不分文理科的原因,并且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了分科和不分科随之而产生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调查结果:有44.45%的学生比较满意文理分科;31.15%的学生十分满意文理分科;13.40%的学生不满意文理分科及10.90%的学生无所谓分科与否。(见图2-1)

图2-1 对待文理分科的态度

根据图2-1,有满意和不满意及无所谓分科与否的四部分学生,对此进入深层次分析可以得到支持文理分科的原因和反对文理分科的原因(支持不分科),其中75.60%的学生满意文理分科,他们支持文理分的原因为:60.3%的学生认为由于面对高考,不分压力过大;57.1%的学生认为术业有专攻,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34.4%的学生认为不分科可能培养出大批学而不精的非实用型人才,也会封杀一批偏才;11.7%学生认为取消分科,对偏远地区学生或家境不好的人的选择更为不利;12.3%的学生因为其他原因;还有16.4%的学生不支持文理分科。高中分科必然会導致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我们也做了探讨,结果如下所示:63.6%的学生认为改革高校录取制度是解决文理分科问题的重点;54.8%的学生支持分科后增加选修课程,可以任意选择一门课程的学习;有51.4%的学生认为应当从科目设置的实用性解决问题;14.6%的学生认为有其它解决途径。

以上我们对支持文理分科进行了探讨,我们就不支持文理分科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其结果是:19.0%的学生认为文理分科导致社会长期重理轻文;有18.7%的学生认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8.1%的学生认为喜欢的科目因分科导致不能继续学习;14.3%的学生认为兼具文理知识的人,会在日后生活中和就业时具有优势;13.0%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要求学科交叉综合;5.1%的学生认为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应该打好基础及4.4%的学生认为术业有专攻,教育要因人而宜,需要因材施教。在这些基础上,我们也相应的对假如现行教育在制度要求文理不分科,那么会带来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也做了调查。

4.关于课程改革

对目前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对所学科目对生活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而说明教育改革的方向,55.5%的学生比较满意当前的课程设置,31.5%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满意度相差并不是很大,需要课程改革。在本次调查中,学生认为对生活最重要最实用的科目中,语文、外语、计算机、数学的选择居多。

综合上述分析,本调查认为:现行的课程改革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及意愿,并且对学生的建议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并及时改进。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文理分科的探讨是有必要的,但必须尽快决策,其中高考制度的变革是基础。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课改的有序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本调查将针对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以供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参考。

首先,文理分科有一定历史背景:第一,改革开放初期,搞活经济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文革十年”造成的人才匮乏,实现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我国推出了在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的教育改革。当时国家从文革废墟恢复建设,人才断档,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刻不容缓。功利目标很明确,也是权宜之计、必要之举;第二,高考恢复后,教育资源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资源远远达不到要求,尤其是高中资源匮乏,并不能为教育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多快好省的培养专业人才,我们才开始实行文理分科政策。一定的历史背景才能提出相应的政策。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就要面对不同的教育实际,当然要出台不同的教育政策。当前,高等教育正在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同以前的专才相比,也许现在更需要的是通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复合型人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知识结构成为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瓶颈。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已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前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都已经能够承受文理不分科的水平。

其次,文理分科的必要性:第一,文理分科更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理科的知识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选拔考试上挑出“人才”,文科亦是如此。造成了大部分同学只能机械的学习,缺乏创造力。在上了大学,再开一门叫做“创造学”的课程,创造能力是通过所谓的系统知识能培养的?后天的培养取得的效果有多大呢?其实无论我们分不分科,学生的学习时间还是会和以前一样的,反而分科后,考察知识简单了,更能减轻学生的负担。第二,我们社会现在正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经济建设的直接推动力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生产还是社会吸收劳动力的主要机构。因此也就造成理工类同学找工作相对容易,文史类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其实好多同学也是想从事理工类工作,可是理科成绩又不是很好,文理分科时只能选择学习文科,从此也就没有可能从事医生等理工类职业的可能了。文科专业提供的岗位相对较少,而学习的人却很多,也造成了文科人才供应过剩,理科人才相应稳定。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越来越高,同时对专业化的要求却越来越低,文理分科也就越来越影响学生的可塑造性。[2]

最后,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观点:文理不分科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优化学生结构、调高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但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相应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我认为高考在分科的基础上,实行一种新的课程评价方式,3+X+x的考试制度,也就是文科学生在原有文科综合的基础上增加一门理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难度降低,文科综合的难度也相应降低。[3]理科考察也采取这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社宇.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学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版),2007,(3).

上一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讲座下一篇:春风吹奏,暗香盈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