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2024-08-18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精选8篇)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篇1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县水利局 2014年5月

近几年,在省、市水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服务民生、打造节水型社会为宗旨,抢抓新的历史机遇,全力服务、兴水惠民、改善民生,克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北长80.4公里,东西宽34.5公里。全县总面积1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5万亩。全县辖12个乡镇、4个办事处,540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61.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35万人。201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59.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5.3亿元,农民人平年纯收入为12026元。

我县自2005年开始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九年的发展,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8240.4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690.6万元,省配套资金1576.53万元,市、县及群众自筹1976.35万元。共完成了97处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任务,解决了17.59万农村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占农村总人口的36.38%。到目前为止,全县“十二五”规划内还有5.94万饮水不安全人口未得

到解决。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为做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发挥工程效益。我县2005年开始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卫生、审计等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水利局统一调度、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2、责任明确,积极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县水利局在组织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 “政府组织、水利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并落实了分级负责制,为强化责任落实,有项目的乡镇与县政府签订责任状,各乡镇按责任状履行职责,做好征地拆迁、矛盾纠纷调处、群众自筹资金等相关工作。同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3、程序规范,严格执行工程“四制”管理。工程建设严格实行“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督促参建各方切实履行职责,以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充分发挥受益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对大于30万元的土建和安装工程按要求进行了公开招标,管材统一由县水利局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工程实施过程中,县水利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施工。

前集中供水工程。二是部分工程设计深度不够,我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由永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而我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给排水专业人员较少,加上近年来饮水工程多,设计任务重,造成了大多工程设计时间较仓促,大部分技术方案没有进行方案比较。且大部分工程以初步设计阶段成果进行施工,后续没有进行技施设计,导致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细节问题出现偏差较大,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三是申报项目与下达的计划存在一定的出入,导致部分项目群众积极性不高,前期工作被动,自筹资金难以到位。有的项目指标减少,设计工程量不能全部完成,导致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2、施工阶段的问题

⑴、工程进度较慢。一是矛盾纠纷多。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线长,且需要协调乡镇、村组、电力、公路、通讯等多个部门,协调工作量大,协调起来也比较困难。如2012年度黄田铺集中供水工程,主管沿207国道铺设因迟迟没有得到公路部门的行政许可、当地村民的不支持配合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二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安全饮水意识淡薄,认为只要有水喝就行,对集中安装自来水,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也有“等靠要”的想法,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甚至有的农民觉得没必要花钱改水,认为自家手压井使用方便,吃自来水还要交水费,导致部分农民不配合、入户不及时、接电不及时等情况,影响施工进度,更有甚者还阻挠施工。

⑵、资金缺口大。一是补助标准偏低。我县属于丘陵

3、建后管理问题

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县还没有出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没有设立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基金,大多数饮水工程移交后要依靠当地群众管理,但缺乏水厂管理经验,无相关技术人员,导致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二是水质难保证。我县广大农村地县,由于水源地规模小,分布散,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由于政府安排的农村饮用水质检测中心专项经费不够,县水利局只有水质检测技术人员而没有相关的仪器设备,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多为有偿服务,一些村镇由于难以承担水质检测费用,导致农村饮用水开展的常规水质检测工作难以开展,给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建议、修改完善全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尽快修编“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再次给合我县实际。结合我县的可饮用水源分布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将拟建工程与已建的饮水工程相结合,争取实现供水管网覆盖全县,有条件的地县采取并网供水、联网供水,逐步推行供水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一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要紧紧抓住机遇,有针对性的做好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加快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步伐。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在争取上级部门大力支持的同时,市、县财政要有适当的配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篇2

1 清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

清原县共有14个乡镇, 188个行政村, 806个自然屯, 总人口3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29.36万人。从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开始对人畜饮水井的建设投资, 但由于当时农民对自来水认识不足, 国家投资少, 群众自筹资金困难, 管材不规范, 材料市场又不正规等原因出现了人畜饮水工程无法落实的现象, 即使落实也是国家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 80年代一般1个村2万元, 大村 (1 000人以上) 3~4万元。1990—2005年以前基本是饮水井, 不论大小村屯都是3万元, 因此, 200~300人的小村屯还可以建成自来水工程, 而500~1 000人的村屯只能建设吃水人口的1/3或2/3。2006—2007年防病改水工程每口人国家投资367元, 2008—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每口人410元由国家发改省配套, 加之群众自筹资金每口人可达500元。十一五开建防病改水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截至2010年底, 共建成606项防病改水和安全饮水工程。清原县高寒山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 农民居住分散, 远离水源, 农村小型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地理条件特殊, 工程一般都比较分散, 工程实施以村、屯为单位, 解决人口一般在30~1 000人, 每个自然屯为1个工程项目, 项目为1个工程 (1个自然屯) 。

2 山区小型饮水工程的特殊性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是在山区, 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受地理条件限制, 一般存在下列情况:一是交通不便。由于农村饮水工程地处山区, 水源一般都位于山间的溪沟或较低凹处的沟谷;二是工程小而分散。饮水安全工程的特定地理条件的自然落差直流引水或建提水站提水, 管径一般是32.00~90.63 mm, 但长度少则2~3 km (主管道) 、多则10余km, 工程投资7万~20万、25万~120万元;三是施工条件差。几乎没有电路, 大部分靠人力施工, 很难使用机械施工。四是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季节受条件限制。清原县处于辽宁省东部高寒山区, 与吉林省接壤, 所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季节很短, 很多地方无法运进材料, 且人力2次倒运量大, 甚至需3次倒运。工程单价低, 群众自筹资金困难, 大多是投工投劳折资。工程占地及青苗一般由所在村来解决调节和赔偿。水源井有明显的区域性, 村与村和组与组间不能共用一个水源井。由于群众素质千差万别, 一些群众工作很难做通, 从而使工程不能动工, 一个小型饮水安全项目要经过多次协调反复修改设计才能完成, 甚至一个完整项目分多次, 分几年才能完成。清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 工程总体进展顺利, 工程质量良好, 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促进了社会和谐,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

清原县个别农村饮用水有3项未达到卫生指标, 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达标。造成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一是个别地区水源地无保护措施、水环境恶化、后建的家畜养殖场污染等[1]。二是多数供水工程只有水源没有管网的消毒设施和沉淀过滤设施。三是农村小型供水设施落后, 管网采用集中供水的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数设施较为简陋[2]。四是缺少水质监测设备和人员, 不能进行经常性以及定期的监测。五是水源井以上及周围无法控制农作物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后建的一些家畜、养殖场和生活垃圾等。

4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与管理有效机制的对策

4.1 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产权的管理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 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 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小、跨屯或单村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所有, 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或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中供水工程, 由乡镇或县援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3]。

4.2 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组织农村供水管理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培训工作, 逐步建立起一支能正确维护管理和熟练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熟悉供水工程相关技术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分散供水工程和单村、单屯工程, 其专业化水平低, 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服务[4]。为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应重点加强符合农村特点的低廉、高效、简便的水处理和水质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促进农村供水领域的技术进步。

4.3 乡镇政府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可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并由乡镇实施, 以规范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 保障供水工程的长期效益。对一些农民承受力有限、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及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 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基金, 采取一事一议形式, 解决设备更新和管网维修的资金[5]。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建议所有向农民供水的饮水工程, 电价一律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

4.4 抓好水源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在饮用水源井保护区内严禁排污和各项开发活动, 在水源井上游严禁使用化肥、农药, 以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6]。一旦发现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污染源, 应坚决关闭或搬迁, 严禁扩建、新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建设项目, 加强对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 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必要的检测, 保证生活饮用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5 结语

加强水源保护, 严格水质监测, 合理确定水价, 实行计量收费, 制定有群众参与的运营管理机制, 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扶持力度、服务和监管,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 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

摘要:阐述了清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现状, 论述了山区小型饮水工程的特殊性, 分析了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与管理有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特殊性,原因,对策,辽宁清原

参考文献

[1]田振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措施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 (17) :65-66.

[2]赵国荣.浅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 (16) :15-16.

[3]郝金荣.多措并举推进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J].科技与生活, 2010 (23) :200.

[4]陈新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质量与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 2010 (7) :251-252.

[5]刘彩霞, 韩闯.浅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J].管理观察, 2010 (16) :32-33.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篇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目前全国尚有3亿多农村人口(中西部地区占80%)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2005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要在两年内解决2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1.现状

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会同水利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确保在“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0年来,我国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投资1786亿元,解决 了3.26亿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4年的38%提高到2011年的6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2015年前基本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投资力度,强化项目管理,落实工程用电、用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加强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等,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农村群众长期受益。

2.十二五安全饮水规划介绍

一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涉水重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二要规模发展,注重实效。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分散式供水或分质供水。三要防治结合,确保水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水质检测与监测制度。四要建管并重,促进节水。建立健全县级供水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节水政策和措施,促进节约用水。五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群众投入以投工投劳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3.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的饮水设施以传统、落后的分散供水为主,与城市供水有相当的差别,饮水安全问题很多,是我国农村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要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安全饮水。用两个五年时间解决全国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饮用水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微生物病害等水质问题,以及部分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本期话题围绕如何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探讨。

4.城乡一体化,同饮安全水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涉及到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安全监测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必须统筹考虑的系统工程。贵州毕节市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效解决了水源保护难、饮水工程运行管理难、水质安全监测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贵州毕节市近年来,立足毕节市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的特点,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从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自然条件,按照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的原则,毕节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合理选择饮水安全工程的类型,科学制订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使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扩大市自来水公司和乡镇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建成连片集中供水体系,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使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

对于适宜铺设自来水管网的地方,毕节市采取市、镇水厂管网向周边镇村辐射延伸的模式。对于居住相对分散,管网延伸投入成本过高的地方,毕节市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在有水库、湖泊、山泉的地方引蓄供水;在地表水匮乏的地方,兴建集中井。通过这两种途径建立自备水源。自备水源的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后,送到农户家,解决了一小部分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资金筹措上,毕节市采取“三个一块”:即国家和省补助一块,市、区、镇(乡)财政安排一块,群众自筹一块。市、区、镇(乡)财政投入用于城区至乡镇的主管网建设。国家和省级补助主要用于乡镇至自然村的支管网建设。乡镇负担主管网的土方挖填、青苗补偿费用。群众自筹资金,用于解决村内的入户管网、水龙头、水表的安装费用。市供水、交通、供电、城管等相关部门还免除了各种收费,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为了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顺利运行,毕节市努力健全使用管理机制,确保运转协调。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既让企业有利可图,又让群众用得起。毕节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的实践被群众称为“德政工程”、“惠民工程”。

科学制订规划。科学规划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仅靠中央的补助是不够的,要建立各级地方财政补助、吸引社会资金、引导农民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工程质量保障机制。工程建设质量是效益的生命线,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采取质量保障措施,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上狠下功夫。一是严把材料设备关,实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选择有信誉的单位集中供货;二是严把施工队伍关,规模较大的集中式供水工程,选择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三是严把质量监督关,由水利专业监理和受益农户跟班监督;四是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论文 篇4

(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制)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彭阳县水务局水利服务中心为项目法人单位,统一管理全县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工作。对50万元以上的土建项目和20万元以上的.材料设备全部公开招标。工程建设期间,明确每一项建设工程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工程建设月度例会制度,定期检查通报。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存在问题的,由相关责任人员负责落实整改。建立监理、施工企业信用档案,拒绝失信企业进入彭阳水利建筑市场。实行“第三方”质量检测,指派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工程质量跟踪监督,将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款拨付直接挂钩,实行项目法人、技术责任人和质检、安全管理单位4级签字付款制。

2工程运行管理

2.1完善制度

彭阳县出台了《彭阳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制订了《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彭阳县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价格核定方案》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监管人员及管理人员职责。

2.2完善机构

彭阳县水务局成立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总站,并按区域和农村供水工程分布成立6个供水管理站,每个管理站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确定巡线员、抄表收费员,并建立了绩效考评和奖惩办法。向每个用水户发放用水户手册,建立了用水户档案,明确双方的权责。建立供水工程维修队,向用水户公布电话,实行供水故障限时服务制。

2.3分级管理

农村供水总站主要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督查指导;各供水站对辖区内跨行政村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管理;规模以上的彭阳县中部、东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立两个专门管理站进行管理;水窖、泉水改造等小型工程和集中供水工程,联户井到用户的管线设施归农户所有,由受益农户自行管理,形成了以农村供水站和各水利工作站为主体、农民参与的管理机制。水费核定根据受益群众承受能力和有关规定,按不计入折旧费时的供水收费标准保本收费,供水水价主要由电费、维修费、管理人员工资等项组成,水费收缴一律按方计量,水价格在2.50~6.40元/m3之间,其中自流供水工程供水价格为2.50元/m3,扬程在100~200m之间的工程供水价格为5元/m3,扬程在200m以上的工程供水价格为6.30元/m3。在红河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收费中,以每户2元的基本标准试行两部制水价,未用水或用水不足2元的,一律按2元收取,超过2元按实际用水量收取。水费收缴采用财政统一票据,收费实行一票到户,水费纳入县财政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专户存储,专账管理。水费使用计划由水务局编制,报县政府同意后,由县财政拨付使用。水费收入75%用于水源工程、供水干管、蓄水池等主要建筑物的维修和电费支出;5%返还管理委员会,用于办公经费补助;20%反拨农民用水协会,支付工资或补贴等。管理单位建立了水费收缴台账和各类服务表册,与每个用水户签订了供用水协议,定期公示水价、水量、水费,让群众喝明白水,交放心钱,接受社会监督。

3存在的问题

3.1工程建设标准低

一是工程批复建设资金中包括自筹资金,由于县财政财力不足,自筹部分由农户筹资。在工程入户设施安装中,每个农户集资470元,从联户井到农户的管道、水表等入户设施由水务局统一购置安装,不足部分由水务局解决,入户管沟开挖由农户自筹解决。由于居住分散偏远,部分农户因自筹部分过高而被迫放弃自来水入户,形成了自来水“最后一公里”的空白。二是部分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修建的,服务年限较长,工程设施老化,水源水量不足,不能正常运行,亟须更新改造。

3.2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未彻底解决

一是由于受持续干旱影响,部分饮水工程水源水量极度萎缩甚至干枯,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导致供水没有保障,形成了不安全人口。二是在工程实施中由于居住偏远、工程造价高等原因出现了未通水的单户。三是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只达到了解困标准,未达到饮水安全标准。截至底,彭阳县仍有饮水不安全人口5.87万人,

3.3饮水工程布局不尽合理

因受水源、水质、水量等因素影响,在全县已建成的4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有31处分布在彭阳县南部的红茹河川区,约占70%,而北部乡镇干旱少雨,地下水埋藏深,地表水源不足,饮水工程相对较少。

3.4工程运行管理有待加强

全县人畜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大部分工程的建筑物和管道线路沿山脊和沟道布设,交通不便,缺少管网泄漏检测设备等新技术,自动化管理程度不高,检修维护困难,加之管理人员少,管理经费短缺,管理难度大。

3.5水质检验机构未建立

全县至今尚未设立水质监测、检验机构,大多数工程缺少水质监测设备,水质处理工艺和技术落后,在工程运行过程中,每年由县卫生监督所代检1次,不能实时监控水质安全状况,难以保证人畜饮水安全。

3.6管护经费短缺

彭阳县大多数供水工程为扬水工程,运行费用较高,入户率和水价标准低,部分群众用水不缴费,导致水费收取率低,工程运行难以维持。如牛耳塬工程受益人口仅400多人,每年扣取电费、管网损失量、管网维护等各种费用,管护人员每月工资不足200元,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4对策建议

4.1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水源的选择和管道的埋深。在水源选择上,必须抛弃为争项目而上工程的观念,对水源保证率不高的项目,坚决不予上马。水源水量必须有保障,尤其是沟道泉水,要在确保观测资料准确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不能影响泉眼出水量,才能保证日后供水水量。彭阳县冬季冻土深度平均在1.20m左右,因此,必须保证管道顶部埋深在1.50m以上,尤其是过沟过坎的地方,要重点加设防护措施,保证冬季通水。施工时要沿管线走向设置标志桩,防止其他项目施工损坏管道。在有坡度的管沟填埋时设置截墙,夯实填土,防止水流冲刷。同时,要严把管材等材料设备的采购关、安装关,提高工程所用原材料质量。

4.2跨流域调水和县内水资源联合调度运用

加快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及早与全县各供水工程连通,通过跨流域调水,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彭阳县北部地区不安全人口多,地下水埋藏深,但安家川河流域水量充沛,利用程度较低,在安家川流域筑坝建水源工程,通过“北水南调”,解决北部乡镇的用水问题。通过管网延伸、并网改造、互联互通等方式,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改造力度,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提高自来水入户率。

4.3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投资标准

(1)在农村供水工程设计中,要将农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统筹推进,防止先建后挖、各自为阵等现象。

(2)将工程自动化管理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实现供水的远程控制和自动监测,提高供水保证率,降低管理成本。

(3)提高投资标准。经实际测算,在宁夏彭阳县黄土丘陵沟壑区,自来水入户工程户均投资在5000元以上(不包括水源工程),同时,尽可能取消贫困地区农民自筹资金,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尤其是提高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

4.4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1)积极推行管理制度改革,实行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落实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责任,提高工程运行效益。

(2)工程建设期间落实工程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参与工程施工管理和验收,熟悉工程的布局和各种设备的性能,有利于后期运行管理。

(3)以每户1m3的基本水量标准,全面推行两部制水价,有助于促进农民使用安全水,保证稳定供水,防止“滴滴水”等偷漏水问题的发生。

(4)落实管护基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加之彭阳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群众生活相对困难,需建立专门的维修养护基金,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篇5

工作情况汇报

“>某某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工作情况汇报2007-02-10 16:49:3

5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工作情况汇报

省检查组:

区地处秦岭深山,丹江上游,为商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定贫困县。全区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万亩,人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人均不足分。多年平均降水量米,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一个人多、地少、山高、坡陡、土层薄、质地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畜饮水困难的贫困山

区。

根据市水务局于×月×日召开的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紧急会议部署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工作的各项任务。我区进行了全面的安排落实,并于×月×日至×月×日,对全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评估。现将调查评估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区委、区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将解决群众饮水安全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写入了区人代十五届三次会工作报告。×月×日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召开当天,我局负责人就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提出了我区贯彻实施意见。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水务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卫生、计划、财政、环保、国土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水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安全饮水调查评估等项目前期及建设实施有关事宜。要求各乡镇、办事处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专人负责,逐级夯实责任,明确工作部署。并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进展。

二、组建调查班子,开展业务培训

×月×日,区水务局负责抽调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调查组,由主管局长任调查组长,召开了调查组第一次会议。对调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制订了工作方案。×月×日,全区抽调了名由水利、卫生部门熟悉农村工作的专业业务人员组成了专门的调查组,召开了调查组第二次会议,对调查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将调查人员分为现状调查组、规划编制组和审查评估组,严格按照水利部、卫生部制订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的四项指标进行调查,摸清农村饮水状况和供水工程基本情况,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农村自来水普及情况;农村饮水不安全

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重点摸清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的人口及其分布,无供水设施的人口、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了解农民对解决饮水安全的意愿、筹资能力及水价的承受能力以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逐村组核查登记,结合饮用水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区农村安全饮水及存在的问题,为编制规划提供详实科学的依据。

三、全面调查检测,认真分析评估

一、调查方法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安全饮水工作量大面广的实际,我们根据上级安排精神,充分利用已有资料,采用全面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于×月×日开始,以乡镇为单位,调查人员深入到村组,采取走访、现场查看等方式,充分听取村组群众意见,对饮水现状及饮水类型进行了详细地核查登记,认真分

析缺水原因。外业调查期间,规划编制组根据全区流域自然水系水资源分布状况,利用××××年月安全饮水普查时选取掌握污染典型进行分析。在外业普查的基础上,对全区的人饮现状调查进行了汇总。结合各地实际调查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召开全区饮水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污染水调查点乡镇负责人会议进行通报,广泛听取各部门、各级意见,在意见反馈后再次深入调查点进行复核,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区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制。审查评估组织水利、卫生、财政、计划、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的专家领导对报告进行了评估,审查评估认为:调查评估内容全面,数字详实,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商州农村饮水状况,为编制全村安全饮水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调查结果

经调查,截止××××年底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人数为万人,占全区农村总人口的%,自来水受益人数为万人,占全

区农村总人口的%。集中供水工程中供水到户人口万人,有集中供水点供水人口万人。这些供水工程按供水规模分,日供水量达到吨以上的处,供水人口万人,其中:地表水源供水工程处,地下水源供水工程处,自流工程处,提水工程处,有净化设施的处,无净化设施的处。全区处集中供水工程中处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良好,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目前有供水管理人员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人,兼职管理人员人。全区有供水设施的分散式供水工程供水人口万人,其中水井万人,引泉水万人,集雨人饮水窖万人,无供水设施的人口万人。

全区还有万群众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其中有万人由于水量不足或水源保证率不够,饮水十分困难;有万人长期喝着高氟、苦咸和污染水,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饮用高氟水万人,主要分布在夜村、闫村、上官坊、蒲峪、杨斜、麻池河、杨峪河等个乡镇的个村,饮用

苦咸水人口万人,主要分布在麻街和沙河子个镇的个村;污染水分布于全区个乡镇办事处,约万人。造成农村饮用水水质超标的因素主要是: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垃圾、粪便以及农业生产上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周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导致饮用水水质严重超标。另外,大部分山区群众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山间地表水,伴随着大量的腐殖质、微生物严重污染,使得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经水质化验肉眼可见有丝状、颗粒状悬浮物,细菌总数超标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

总之,我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调查工作在省市水利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后期项目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量大,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指正,更希望各级领导多关心、多支持、多指导我区农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篇6

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安全适用的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如何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农村建设,是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肃州区作为全国100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之一,提出并逐步推进供水设施现代化、供水标准城市化、供水管理企业化、供水场所景观化、供水服务优质化的“五化”标准。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作法

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市北郊,区域面积109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44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18.75万人。该区西北部兴隆、黄家等少数民族地区饮用水中铁、锰严重超标,南部尹家乡穆家等村氟含量超标,中东部地区严重缺水。因水质达不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农民易发生胃病、肝病、氟斑牙、痢疾等疾病,部分农民无钱医治或因病返贫。因严重缺水,容易导致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争水,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为尽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该区从2000年开始进行规划建设,到2007年底,共有2个农场及141个村安装了自来水,总受益人口14.24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75.9%,初步形成了以改扩建的财落水厂、新东水厂和新建的兴隆台水厂、黄家水厂为骨干,以单独村屯自来水厂为辅助的网络体系。其主要作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发动群众。沈北新区成立了由区长、主管副区长亲自挂帅,由水利、发改、交通、供电、卫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相关同志深入乡村调查走访,宣传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受益农户投资投劳。工程建设前,由村里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民代表意见,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由村委会把筹集上来的自筹资金存到水利局专户,工程建设时与上级拨付资金统一使用。这些举措保证了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十一五”期间,沈北新区计划将“饮水解困、饮水安全、自来水入户”三步并作一步走,到2010年年底,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自来水工程“村村通”。在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建设中,该区综合考虑了水源地质、地形地貌、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原有饮水工程等因素,确定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模式,即在地势平坦的人口密集区建设4个大规模跨乡镇集中供水厂,并承接水厂可供水范围内原有供水工程并网,力争乡镇水厂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形成“南北互济、东西互补”的供水格局。同时,在地势起伏的人口分散区建设单独村屯自来水工程。

(三)高标准设计,建精品工程。该区2000年建设的财落水厂,在设计工程供水能力时,除了考虑解决已有用户即3个乡镇23个村和6个企事业单位生产生活用水外,还考虑了用水分区内的潜在用户,使水厂的建设具有前瞻性,水厂建成后先后有用水分区内的7个

村并入管网,既节省了工程投资,又提高了经营效益。2005年建设的新东集中供水厂,引进了远程自动恒压控制系统,实现了相关数据采集、水压远程调节、开关机泵遥控指挥等高科技现代化管理,使现有用户水费收缴率达到100%。2007年建设的兴隆台水厂和2008年在建的黄家水厂,通过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工程档次。

(四)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涉及产权关系、管护主体、水源保护、水价核定、经营管理等诸多环节。该区把理顺产权关系,落实经营管护主体作为切入点,在财落、新东等水厂建成后,明确了工程产权归国家所有,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供水公司,全面负责工程的运营管理,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努力实现有偿供水、计量收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区水利和环保等部门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合理划定保护范围,设置卫生防护带,防止水源污染。区水利局核定供水水价,报区物价局批准后执行。

二、存在问题

(一)电价偏高导致运行成本上升。该区农村饮水工程用电原来执行农业灌排用电标准,每千瓦时0.405元,从2006年6月开始,供电部门按照非普工业用电标准将电费调整到每千瓦时0.721元。因电价较高,管理效率高的跨乡镇水厂仍亏本运营,单独村屯自来水工程亏损更严重。

(二)部分工程投资标准偏低。和全市其它地区情况一样,该区早期建设的部分农村饮水工程投资标准较低,人均400元左右,其中

国家专项资金160元,其余由地方配套解决。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配套能力较弱,只能降低工程建设标准,造成工程使用年限缩短、渗漏损失和日常维护费用增加。

(三)管理力量需进一步充实。虽然该区在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明确了管护主体,但由于用户分散,对人为造成管路渗漏损失的监督难度大,对个别不缴水费的用户没有迅速处理的好办法,需进一步充实力量,加强管理。

三、相关建议

目前,全市农村213.8万人中仍有90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现有的1038处运行的自来水工程基本都处于亏本运营状态。为加快推进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结合沈北新区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繁重,涉及发改、水利、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因此,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部门间联动机制,共同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要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尽可能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低、便于卫生防护的水源。同时,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饮水工程,科学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部分地区可以试点先行分户供水,借鉴兴城市“曹庄模式”,即按照用水户居住区域,20户为一片,各用户进水管互相并联,将水表统一放置在户外一个封闭的水表箱里。

2.提高标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根据水利部门测算,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人均投资标准应达到600元,并应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投资标准应相应提高。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进一步采取国家补、地方配、农民自筹等筹资办法。同时,把农村饮水安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水资源匮乏经济又欠发达地区,要加大市级配套资金力度。

3.完善管理,适当增加管护费用。要强化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全面推行“六制”和农民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式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鉴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因电价高而水价低造成亏损运营的实际情况,建议根据工程规模、受益人口等因素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促进这一农村基础公益设施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市已落实374处防氟改水工程每年运行管护费用共320万元,建议将饮水安全等农村自来水工程全部纳入补助范围,重新核定补助标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4.防治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当前我市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问题,并贯彻到工程规划、选址、建设、运行管理的全过程。要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同时,大力治理污染,禁止排放未达标的污水和有毒有害物质,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持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良好态势。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国内五个不同区域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作为研究的对象, 这五个选取对象的供水规模均大于4000, m3/d。

1.2 方法。这里采用WTO中规定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1.2.1 准备工作:从各个方面收集安全饮用水工程的相关资料, 充分了解当地水厂的基础情况, 并设计相关的研究表格。

1.2.2 组建工程小组:

为了保证饮水安全计划能够顺利的进行, 这次研究的工作小组由八人组成, 这八人分别来之公共卫生、给排水、水利工程、生活供水系统等相关单位机构。

1.2.3 建立工程流程图并确定:

当工作小组组建之后, 工作小组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图, 并且还应该依照工作流程图的顺序来考察整个供水系统, 最后将复杂的供水系统可视化。

1.2.4 危害识别以及评估:

危害评估使用危险度来表示, 危险度的通用计算公式为R=P*F, 在公式当中R为危险度, P为危害爆发的可能性, F为危害爆发后的影响程度。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可以分为五级, 即:一级极少发生、二级较少发生、三级一般发生、四级常见发生和五级极为常见发生;后果的严重性也可以分为五级, 即:一级不严重、二级轻微伤害、三级中等、四级严重和五级灾害性;风险级别可以根据危险度的数值大小来分为四级, 即:低、中等、高和非常高。

1.2.5 确定工作中的关键点:

针对已找出显著危害的特点, 来判断出危害的源头, 并且将源头环境中的某个环节作为工作的控制点。

1.2.6 启动监控系统:

当关键点的控制环节得到正式确认过后, 工作小组还应该确定关键限值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关键限值掌控着关键点的安全极限计算数值, 每一个关键点内都必须具有一个或多个关键限值。关键控制点的限制措施包括监控内容、人员和频率变化等。

1.2.7 建立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准备计划:当一些紧急情况发生之时, 饮用水应急计划应该迅速起效, 并落实到突发事件当中去。

2 结果

2.1 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基本情况。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几点:

2.1.1 饮用水供水范围。

2.1.2 覆盖人口。

2.1.3 工程投资总额度。

2.1.4 原水净水工艺。

2.1.5 饮用水消毒处理方式。

2.2 饮用水危害的识别与评价。

依照国家卫生组织颁布的《饮用水安全计划》中的推荐危害估量表, 对供水水源到用户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并按照饮水危险度计算公式来对饮用水供水的危害进行科学的评估, 当分值>9时, 那么饮用水存在较高的风险, 详情见表1;饮用水的危害主要分布在供水源头、处理和输配这三个环节当中。除此之外, 饮用水实验检测和检测人员技术也是两大制约的要素。

2.3 关键点危害控制措施。通过对整个供水系统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 准确确定饮用水供水系统中各环节存在的危害风险以及爆发因素, 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4 突发危害时间与应急状态下的饮水安全计划。

当突发事件和饮用水应急情况发生时, WSP的内容应该非常的广泛, 依照WHO中推荐的控制关键环节来进行实地的调查并客观的分析, 然后列出调查的主要方向与内容。从表2给出的信息可以知, 所调查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 缺乏相应的应急方案, 没有备用的水源、当输配水管网破裂之后缺乏快速维护的能力, 水质监测方式较为落后。

3 工作讨论

饮水安全计划是国际卫生组织为了应对饮水污染和净化维持两大工作而提出的系统工作方式, 这套工作方式综合了系统论和控制论中的相关原理, 以食品卫生危害分析和安全点控制的基础作为工作方式的基点。

水质安全中的三个环节包括饮水源头、饮水处理和饮水输配, 这次实地研究中, 供水环节中的卫生学危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需要工作小组引起高度的重视, 尤其是一些危害可能虽然低, 但是危害一旦发生, 其造成的破坏性也是非常的大, 同样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实施WSP, 将对农村供水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供水单位的处理应急事件和突发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内五家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并按照WHQ颁布的《饮用水安全计划工程手册》中的相关规定, 组建饮用水工程工作小组, 对农村饮用水的水质进行识别和评定。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计划分析运用

参考文献

[1]胥斌.PPP模式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 2012.

[2]郑浩, 于洋, 费娟, 丁震, 陈晓东.饮水安全计划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 10.

[3]李百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成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4]王娜.宁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测算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 2013.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汇报 篇8

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深入农家考察农村饮水工程

榆林市水务局局长张小明陪同市长陆治原调研农村饮水工程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农村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水资源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仅为300-500毫米,远远小于年蒸发量(860-960毫米之间)。受特殊气候和地质条件影响,榆林市水源奇缺、水质差由来已久,特别是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尤为突出。

2007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08年初,陕西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意见》,明确要求榆林市要大力实施“板块推进”战略。榆林市委、市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八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2010年底,超额完成了中、省计划安排的农村饮水安全计划任务,初步实现板块推进战略目标。

农村饮水“板块推进”工程4526处。2007—2010年,中、省共下达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计划18批,(国债项目10批,省整合资金项目8批),计划总投资69778.14万元,安排建设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366处,计划解决140.9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截至2010年底,榆林市共建成工程4526处,其中:集中供水3245处,解决118.83万人;分散供水1281处,解决34.9万人。建成高标准水窖3.73万眼,铺设管道1.92万公里,工程总投资完成79657.86万元,其中中央30785.18万元,省级23603.23万元,市级配套4995.15万元,县级配套投资10450.01万元,群众自筹9824.29万元。累计解决了153.73万人的饮水问题。全市共建立县级农村供水专管机构2个,临设机构10个,负责全县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

该市按照国家饮水困难的界定标准完成摸底调查,建立数据库。由专业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卫生部门严把水质关,对水源水质统一检验,水质不达标的水源不得用做饮水工程水源。对于既是缺水区又是氟病区的地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如对于定边、靖边两县氟病区饮水项目水源的可行性问题,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专门组织省内水文地质方面的多名专家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水源落实后才下达两县的项目实施计划。

规范项目管理,统筹建设资金。为了规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榆林市政府于2007年3月出台了《榆林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从项目的规划、申报、审批到项目的实施、资金管理、项目验收、运营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采取“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办法,整合市财政、水利、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办等部门的资金。

推行项目六制,加强建设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4年内解决145万群众安全饮水,该市及时要求各县区与项目实施村逐一签订《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合同书》、《农村饮水工程管护责任书》,市政府印发了《榆林市农村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实行六项管理制度,即:规划建卡制、项目公示制、招标投标制、集中采购制、巡回监理制、资金报账制。

从目前榆林市供水工程的运行情况看,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发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节省劳动力支出,增加农民收入。“板块推进”项目区内共解决153.73万人(25.62万户)饮水困难问题,大大节省了异地取水的劳动力和取水费用。缺水地区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畜力常年挑水拉水,按每年拉水90次、每户占用1个劳动力的半天时间计算,每年占用劳动工日1153万个。按榆林市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13元计算,节省的劳动力折合资金达16375万元,仅节省的劳动力的经济收入,每户平均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639元,年人均增加经济收入107元。节省的劳动力如果转移到城市打工,按每个工日收入100元计算,可创收115300万元,人均增加经济收入750元。节省的劳动力还可以通过发展养殖业、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等增加收入。

减少农民医药费支出,提高群众身体素质。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后,使农民群众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水,改善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因水质引发的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农民在医药费方面的支出将大大减少,平均按每人减少医药费支出10元计算,全市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受益农民153.73万人,每年可减少医药费支出15.37万元。

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同时,可解决部分经济作物的浇灌,结合发展庭院经济,增加菜篮子收入;可解决部分牲畜、家禽饮水问题,降低牲畜的发病和残废,减少防治费支出,促进牲畜的生长及繁殖;可解决部分家庭作坊、小型加工厂的用水问题。全市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农户25.62万户,发展庭院经济增加的纯收入,按每户每年平均200元计算,每年可达5124万元,年人均增加收入33元。

“板块推进”典型经验做法

因地制宜树立样板。榆林市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在总结以往实施“甘露工程”、“西部人饮”、“防氟改水”、“人饮解困”等项目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制定了优先解决水质性缺水、农村集镇、居民聚居点、农村学校等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的方针。榆阳区针对本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了“树立一个样板,解决一个部位、突出三个优先、实现一个目标”的“1131”工作思路:即树立牛家梁镇为自来水入户示范镇的典型样板。突出优先解决城乡结合部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盲区一个部位;突出优先解决饮水极度困难乡村的吃水问题,解决集镇供水问题;突出优先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实现惠泽千家万户的一个根本目标。牛家梁镇以村为单位坚持板块推进,不到两年时间,全镇12个行政村建成 16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全镇1.6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第一个实现家家吃上安全卫生自来水的乡镇。

足额配套强化管理。加大地方财政配套和投入力度,特别是财政收入较好的府谷、神木、靖边等县,按照工程实际所需,实行政府资金兜底,保证了工程建设资金。府谷县在实施“板块推进”的同时成立了由县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重点倾斜和大力支持。统一组织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设定专职同志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在中、省、市补助资金到位后,县财政按照“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办法,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投入力度,研究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和资金拨付方式。同时,府谷县对所有工程按《设计》概算给予足额配套,缺多少补多少。2007-2010年县财政挤出资金5300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在资金足额配套的前提下,按照《设计》标准实施,县级配套资金的2/3都用于架设供电抽水线路费用。

严把水质监测。2009年以来,按照省水利厅统一要求,全市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12个,基本能够按照村镇供水工程的有关要求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其中榆阳区投资43.2万元新建了农村用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配备了显微镜、离心机、色度仪、纯水机等各类化验设备及化验试剂,改造修缮了水质化验专职办公场所,此外由区水利局抽派水质监测专用车1部,用于全区各农村饮水安全站点水样采集工作。中心的水质化验人员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项培训,结业后又在市疾控中心进行了为期1年的实习,并已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榆阳区农村用水安全监测中心建成后,承担全区21个乡镇、487个行政村的农村用水安全监测任务,将进一步促进全区农村饮用水安全推广建设工作,使全区人民都能用上“安全水、放心水”。2010年,榆阳区水质监测中心已全面展开工作,全年共完成了120份农村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化验任务,12份红石峡供水站二期混合水的检测任务。

上一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介绍下一篇:五一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