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共10篇)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1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美术教育方向
1.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2.“审美素质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3.浅谈小学美育
4.中学美术教学探究--中学美术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5.试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6.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7.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8.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
9.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
10.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
11.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塑造完美人格
12.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13.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
14.浅谈培养儿童学画
15.谈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16.怎样搞好美术特长生培养
17.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美术教学
18.中学美术教育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 19.中学美术如何渗透环境意识
20.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21.怎样体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
22.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23.保持儿童美术的原创性
24.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25.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6.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27.做现代中学美术教师
28.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9.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30.小学美术教育畅想
31.素质教育观下的早期美术教育浅论
32.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绘画技能的训练
33.浅谈对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常识与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34.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初探
35.浅论美术课堂中轻松愉快的气氛营造
36.试论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教学方法 37.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38.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9.浅谈怎样搞好中学素描教学
40.论儿童个性化的发展
41.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速写作用之散论
42.对现今中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43.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44.美术教育与儿童创造思维发展
45.如何迈向开放式教学新格局——论素质教育与美术
46.中小学美术课的再评价与再创造
47.浅谈中学色彩教学
48.浅谈风景写生教学
49.素描静物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50.从“像不像”看美术教学 51.幼儿美术教育初探
52.美术教育和青少年人格发展
53.民间美术与生活
54.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55.美育漫谈——中国画教育与美育
56.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审美意识的培养
57.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与美术教学
58.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59.浅谈中学美术教学课堂组织
60.小学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61.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62.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63.如何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64.论美术技能训练中的智力开发
二、绘画方向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3.浅谈素描写生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白粉”的运用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
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4.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15.浅谈中国山水画
16.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17.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18.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19.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20.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21.浅谈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22.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23.试谈当代油画的写意特征 24.浅谈自然色彩写生
25.浅谈中国古代人物画——敦煌壁画“飞天”
26.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27.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
28.浅谈中国人物画
29.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
30.浅谈中国画“线”的艺术
31.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32.浅谈色彩写生
33.中西绘画色彩比较
34.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35.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 36.浅淡“书画同源”
37.浅谈中国画的空白
38.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39.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40.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41.中国画贵在创作
42.浅谈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43.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44.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45.线描艺术的魅力
46.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47.浅论山水画写石方法
48.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49.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50.论白描仕女画
51.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52.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53.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54.论白描
55.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56.浅谈基督教对米勒的影响
57.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 58.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59.“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
60.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61.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
62.谈临摹
63.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
64.油画之我见 65.散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 66.速写与创作情感
67.油画技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类
68.肌理在绘画中的特殊运用研究类
69.现代综合材料在油画中的运用研究类 70.从油画笔触看塞尚、凡高的艺术体验
71.论现实状况下的民间美术
72.美的构成因素——浅谈笔触赋予风景油画的美感 73.光和色的魅力——论印象绘画
74.论风景画中的视觉选择 75.论民间艺术对美术的影响
三、艺术设计方向
1.装饰美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作用
2.试谈对古典建筑艺术的认识
3.数字媒介与艺术融合4.室内景物的光与色处理
5.论装饰性书法
6.论居室设计空间分割
7.浅谈职业学校开设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意义
8.平面构成教学中的情智培养
9.浅谈现代中国城市雕塑
10.雕塑时空
11.浅论标志设计特征和表现方法
12.现代装饰艺术——装饰画
13.浅谈绿色包装设计
14.浅谈图案的创作与应用
15.艺术与环境
16.浅谈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17.建筑装饰中空间划分的设计探究
18.小户型住宅装修设计方案探讨
19.手绘墙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20.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分析
21.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22.虚拟城市开发技术的探讨
23.浅析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
24.标志在打造企业品牌中的战略地位
25.浅谈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6.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27.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
28.浅谈白色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9.浅谈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设计要素
30.视觉传达在网页设计中的表现
31.商业插画的市场发展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2
此次调查研究旨在对2006-2014年共9届301名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 希望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反应出一些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不足的地方, 相关部门和老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调查数据对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制定出最佳的人才培养方案, 缓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质量。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是以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6-2014届共9届301名学生的毕业状况为研究对象。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降低调查数据的偶然性。选取了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2006-2014届9届已就业的毕业生 (301名) , 分别从毕业生择业观、就业方式、就业单位、就业薪酬及对口情况等各方面进行提问, 发放问卷301份, 回收问卷232份, 覆盖全面,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法、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法、问卷法等对计算机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6-2014年共9届301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分别从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流向、就业薪酬、就业待遇、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 研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就业的差异性[3,4]。
2. 结果与分析
2.1 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本次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于本院毕业生就业统计年鉴2006-2014届, 作者为此共发出问卷301份, 回收问卷232份, 有效率达77%。表1给出了2006—2014年届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 统计结果如表1。
表1中2006-2014届连续9届, 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4%, 和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持平。2006-2008年,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5%、95%、100%;2009年毕业率有所下降为92%;09年以后, 2010年有所回升95%;2011-2014年毕业率又逐年开始下降。
2.2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
(1) 就业单位类型的分析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类型多元化 (见表2) 。表2是2006-2014届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
从表2来看, 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学校、教育培训等单位占35%, 民营和私人企业占35%,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趋于第三, 06-14届近9年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在民营和私人企业单位是逐年增加的, 就业于学校和教育培训方面却是逐年在减少, 就业于国有企业的人数也是逐年减少, 但自主创业人数逐年是增多。
(2) 就业行业类型的分析
表2中可以看出2006-2014届从事教育培训和学校教育人数比率是逐年减少, 2006-2009届的毕业生50%是从事教育行业、学校管理、教育培训等基本专业对口的职位;2010-2014届的毕业生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的人数比例逐年减少。为了更深入调研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如何?本节在表2基础上把就业单位细分为7类:公司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 、公司其他 (其他领域) 、教育行业 (培训机构) 、广告设计、摄影、私人企业。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得到表3。
注: (1) 公司 (信息技术) 是指毕业生从事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这四个行业 (2) 公司其他是指毕业生在公司工作从事非前面提及的4个行业?教育行业包含学校、培训机构、研究院 (所) 。
2006-2014届共有301名毕业生, 各届毕业生人数如表3所示, 详细数据调查统计出在信息技术类的公司工作总人数有130人:其中从事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行业的共有89人, 从事广告、设计的有27人;毕业生从事学校、教育事业的人数共有106人, 公司其他领域41人。表3中数据表明, 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对工作行业选择上开始几届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扎堆”现象, 2006-2014届毕业生在教育行业专业对口是逐年递减的。
(3) 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分析
表4是“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实际工作区域表”, 表4把就业地点分为湖北省内及省外, 其中湖北省内有125名。数据统计2006-2014届301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省份见表4。
注:统计 (1) 浙江人数包括杭州、温州宁波、舟山这4个区域 (2) 广东人数包括东莞、广州、深圳、珠海在内的4个区域。
由表4统计分析得出, 06-14届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在国内其他省工作共有176人。单从人数而言, 以广东 (86人) 居多、浙江 (21人) 居其次, 上海、北京紧跟其后。无论是从毕业生理想工作地点还是实际工作区域上来看, 像广东、浙江、上海、北京这些地区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依然是毕业生们的首选。表4可以看出一个问题, 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仍是本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的选择。
(4) 毕业生待遇和专业对口度分析
根据调查的需要, 为了了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专业对口度和就业待遇[5,6,7], 在问卷中设计了“专业对口度”和“月薪酬是多少?”, 调查发现84%的毕业生表示在岗位有发展前途、适合自己的前提下, 可以接受一般收入;对于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 大多数单位采用聘用制, 入职一年后正式签订协议时, 正式确定“三金”问题, 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最近几年, 大多学生在就业时, 更多会关注用人单位提供的未来发展空间、培训等问题, 这表明毕业生能理性地面对现实, 把自己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更重视岗位的发展前途和实现人生价值。
3. 毕业生就业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本院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学生方面, 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增强就业力, 提前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2) 教师方面, 提高教师素质, 转变教师观念, 加强科研研究。教师要经常关注前沿最新的动态, 更新自我的能力, 不时地参加教师能力的培训, 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3) 学校方面, 创新培养人才的课程设置, 优化培养目标, 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密切联系, 鼓励学生创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平台, 整合教育技术专业资源, 大力推进国家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 重点开展“三支一扶”、“新录用教师”、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选聘、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大学生西部计划等各项工作, 通过举办公务员考试培训、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宣讲会、资教生巡回报告会等活动, 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法、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法、问卷法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2006-2014年共9届301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就业的差异性, 针对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云.对湖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J].商情, 2012 (10) .
[2]张露丹, 汪颖, 潘玉霞.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 (6) .
[3]侯冬青, 刘智斌.关于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9) .
[4]侯冬青, 刘敏.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2) .
[5]李志河, 黄云芳, 蔺婷, 刘会臣.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断层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 (8) .
[6]徐林.对河南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11 (2) .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3
[作者简介] 杜丽琴(1975.9-),女,江西吉安,汉,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微生物生物技术。
摘要:目前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存在下降趋势。本科生毕业论文是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作者结合扁平化学习的模式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带教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 本科 毕业论文 扁平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培养高等生物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理科专业。生物技术是一门既古老又常新的生产技术,远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家庭作坊里进行酿酒、制醋等生物技术的实践操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物技术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转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新经济秩序为目标,整个国际社会由化石经济向生物经济过渡。而中国把生物技术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国家领导人在2006年初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作为一門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本科毕业论文是理工类本科生在学习阶段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训练课程,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的训练也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课程。
一、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争议。
一直以来,围绕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着争议。特别是近期出现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论文“掺水”,甚至出现拼凑以及通篇抄袭的现象掀起了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新一轮争议。有专家认为现阶段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而高校的师资力量及实验设备不能适应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越来越低。因而为了避免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干脆取消毕业论文。
这样的争议在生物技术专业中甚至更加突出,在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特别是从事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实验室中进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训练耗费的实验耗材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学
校的补助经费远远不足于弥补这个开支,这个实验经费都是由实验室通过自身去解决的。此
外,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本科生这些初学者往往需要教师投入很大的精
力进行实验的带教工作,同时本科生的实验也会占用实验室的各种实验设备,因此这个教学会对承担有各种研究任务的研究实验室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从而很多具有科研任务的老师对于带教本科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不高,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只能选择没有科研经历、或是不从事科研任务的老师进行论文的带教,这个也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因素之一。
二、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个人的挑战。
本科毕业论文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否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本科毕业论文的训练也是本科生从课堂式教学向自主式学习转换的过程,学生面临原来的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要主动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创造的转变过程。但是许多学生并不能适应这个转变过程。学生在多年接受课堂教学的经历使他们获得了一个固化的体验:知识是以信息和事实形式存在的。他们已经适应了教师把知识灌输进他们的头脑、通过权威的方式帮助他们鉴别知识的对错并提供知识,因此造成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缺乏创新思维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在本科毕业论文,特别是在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中他们面对的是全新的体验方式,很多实验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结果,需要通过各种分析手段间接证实实验结果,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分析数据,而不是被动的获得对或错的结果。这样的实验需要学生从被动的获取知识转变成主动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对生物技术本科毕业论文带教意义的体会
作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不可否认是提高毕业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作者一直以来都承担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带教工作,同时也是硕士生导师,带有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生源的硕士研究生。从这些不同来源的硕士研究生的对比来看,在本科阶段接受过严格毕业论文训练的学生普遍对于实验的上手更快,领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也更强。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知识高密集和知识快速发展的领域,这个领域对于从业人才要求具有创新意识,以及需要他们能主动的获取知识。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毕业环节的主体,是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科学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切入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训练不能减弱,而应该加强。
四、对于本科毕业论文带教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在本身的带教过程中,针对自身的实际对本科毕业论文带教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进行,把2-3个学生按毕业论文中需要实施的实验类型分到同一个组,组里的成员采用相似的实验过程但做不同的实验材料。这个带教方法不是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单人独立课题的方式,也不是大班上课中课堂作业分组讨论的模式,而是采用了扁平化学习的思维模式。
扁平化学习是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中所提倡的一种分散式学习方式,但是这个方法最早是由学者是伦敦大学附属医院的阿伯克伦比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阿伯克伦发现当一批医科学生跟着医生查房并一起对病人的疾病进行诊断时,他们得出的结果比单个学生陪同医生去查房时得出的结论要准确。也就是说团队的互动使得学生可以互相探讨、互相借鉴,从而通过互相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带教之后,学习就不再是存在于老师和每位学生之间孤立的互动,而是同学之间共同的经历。组合内的学生之间开始进行实验的时候就需要交换对实验内容的想法,会相互询问问题,并对每位同学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获得提高。特别是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需要用到的一些特殊的实验技术,以前需要带教老师一对一的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学生领会慢还易损坏实验设备。而在小组里面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监督,避免了实验设备的损坏,同时减轻了带教老师的工作负担。
[参考文献]
[1] 严希康,浅议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1993,3:22-24.
[2] 廖锦锋,秦丽凤,白玲,浅谈如何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667-669.
[3] 唐蓓,浅谈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117,131.
[4] 李伟,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20:40,42.
[5] 张巨峰,罗霞,对指导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一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164.
[6] 李飞跃,汪建飞,李孝良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7:205-207.
[7] Jeremy·Rifkin(美),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85-261.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4
1、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2、桥梁信息管理系统
3、社区住户信息管理系统
14、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系统
15、房屋出租信息管理系统
16、工厂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管理系统
4、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系统
5、售书信息管理系统
6、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7、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8、工资信息管理系统
9、发明、专利信息管理系统
10、仓库物资信息管理系统
11、飞机航班信息管理系统
12、旅客信息管理系统
13、电信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17、车辆违章信息管理系统
18、税务缴纳信息管理系统
19、酒店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20、餐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21、病人跟踪治疗信息管理系统
22、退休职工医保信息管理系统
23、保险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24、信息分析与决策系统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5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2、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3、企业人力资源动态战略规划研究
4、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与核心人才培养
5、不同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6、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7、基于文化差异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8、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9、关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研究
10、中国西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发展方向研究
11、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12、我国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
13、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理念
14、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
15、试论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16、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17、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18、人力资源咨询业现状分析
19、企业塑造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的切入点 20、企业重组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冲突管理研究
21、人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2、人力资本与教育发展
23、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演进
2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保障
25、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26、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27、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28、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现状分析
29、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30、某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
3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分析
32、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
33、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34、企业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的思考
35、对“海归”变“海带”现象的分析
36、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一家企业的调研报告
37、新新人类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
38、政府职能在人才中介发展中的角色转换
39、招聘广告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40、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的就业展望
41、儒家/道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42、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与对策
43、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44、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45、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外包
46、怎样利用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
47、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预警管理
48、团队精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49、浅析工作分享的运作及其对当今中国的价值
50、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1、民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个案研究
二、招聘问题研究
1、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2、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3、企业招聘中人力资源的评估模型的建立
4、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避
5、“人才租赁”政策分析
6、人才素质测评研究
7、企业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对比研究
8、校园招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招聘面试方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10、招聘会中采用的招聘技术现状调查
11、“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12、关于某企业人才招聘体系方案设计的思考
13、如何招聘到好人才
14、试析中国就业制度中的歧视因素
三、绩效问题研究
1、战略与绩效考核的桥梁——平衡计分卡实施研究
2、平衡记分卡在团队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3、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4、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
5、股票期权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6、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7、公共事业部门的激励和工作效率
8、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9、360度考核在中国企业的运用
10、浅析信任对高绩效团队建设的影响
11、平衡记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12、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3、KPI的应用于分析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14、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模式研究
15、企业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16、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构建
17、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18、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19、几种绩效考评方法比较分析 20、某行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1浅析胜任素质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四、培训与职业生涯问题研究
1、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管理研究
2、企业职工培训激励机制研究
3、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流程分析
4、员工培训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中的作用分析
5、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设计问题研究
6、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7、企业培训资源研究
8、公共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
9、岗位责任制与人员聘任制研究
10、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11、劳动资源开发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12、猎头公司与人才流动分析
13、扩招后高校如何创新就业指导工作
14、战略性员工培训体系的设计研究
15、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研究
16、大学生弹性就业与灵活就业问题的研究
17、在职培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
18、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评估
19、企业培训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20、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21、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培训现状比较分析
22、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23、拓展训练模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分析
24、职业生涯管理分析
25、论员工和组织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责任
26、某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的探析
27、论当前中国经理人员市场化的困难与障碍
28、经济全球化下的员工素质要求
29、论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30、企业如何走出“培训困境”
31、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32、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劳动争议
33、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
34、大学生工作寻访的心态与行为研究
五、员工关系管理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
2、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3、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4、主观幸福感与工作行为的关系探讨
5、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
6、现代工资理论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
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8、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劳资关系与工会作用
9、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问题
10、转型经济条件下雇佣关系的变化研究
11、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
12、员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4、劳动合同短期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15、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16、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17、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8、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19、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动力机制 20、我国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
21、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2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收益比较分析
23、我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
2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5、21世纪初叶中国社保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26、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27、我国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28、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29、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0、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31、劳动需求方视角的可雇用性与可雇用技能的研究
六、员工流动
1、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环境分析和模式选择
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3、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户籍问题研究
4、中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人才
5、弹性就业与灵活就业问题的研究
6、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7、如何处理员工的“职位垄断”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8、中国人口流动与控制的研究
9、职业声望研究理论与实践
10、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研究
11、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的对策研究
12、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组织效能研究
13、人才资源国际流动的问题研究
14、国有企业/高科技产业/IT企业/民企如何应对员工流失
15、缘何中国止不住“外流的水”——中国国企人才外流的原因分析
16、福利与员工流动关系
17、国内民工流动迁移的心理成本分析
18、试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督
19、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20、论我国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21、略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应对政策
22、基于职业声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行为实证研究
23、国有企业过剩就业钱析
24、中国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人力资源策略研究
25、论我国劳动力市场/人才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26、精神奖励在激励中的作用分析
七、薪酬激励问题研究
1、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制度的构建
2、浅析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
4、浅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5、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6、国企雇员福利的需求与设计
7、工资报酬的性别差异
8、优秀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分析和激励设计
9、激励理论新发展的研究
10、绩效考核方法研究
11、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12、中外薪酬制度比较研究
13、薪酬制度设计方法研究
14、股份制企业中的薪酬管理问题研究
15、薪酬构成及其功能研究
16、关于企业职工持股若干问题的研究
17、公司如何平衡各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
18、IT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制度设计
19、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研究 20、提升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21、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22、企业薪酬制度选择研究
23、上市公司薪酬问题研究
24、如何进行有效的外部劳动力市场薪酬调查
25、对人力资源经理岗位人员的市场薪酬调查报告
26、以具体岗位为例,比较海氏评估法和IPE评估法
27、电脑公司的销售人员的奖金设计
28、浅析宽带薪酬的设计与应用
29、宽带薪酬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30、不同类型企业薪酬模式的对比研究
31、企业薪酬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2、企业薪酬管理模式探析
33、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设计研究
34、企业素质模型与能力工资制设计
35、浅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36、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37、论中国中小企业如何吸引和保留核心员工
38、搭建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平台——莫让彼此“薪事”重重
39、从“委托—代理”关系看现代公司激励 40、从隐性契约看员工激励
41、企业家族激励机制的个案分析研究
42、职工持股计划在高技术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43、高科技产业人才流失率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44、基于XX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
45、基于XX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创新
46、国有企业推行“经理股票期权”薪酬制的思考
八、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研究
1、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内涵
2、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路径和对策
3、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实证研究
4、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发展路径调查
5、完善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6、健全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7、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
9、政府公务员素质状况调查
10、政府公务员选拔机制研究
11、政府公务员职业特征研究
12、政府公务员体系及岗位设置研究
13、政府公务员工作内容研究
14、政府公务员考核管理机制研究
15、政府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16、政府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17、政府公务员职业通道研究
18、论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9、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20、职业经理人信用问题研究
21、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22、职业经理人的选择机制研究
23、职业经理人成长路径及对策研究
24、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研究
25、职业经理人效用模型研究
26、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薪酬水准研究
27、职业经理人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28、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建设研究
29、关于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九、女性人力资源开发
1、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
2、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3、女性管理层的激烈问题
4、女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障碍分析
5、女性竞争的市场制度障碍分析
6、玻璃天花板问题研究
7、女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8、分析已婚妇女的工作——家庭冲突
9、HRM与择偶的经济分析——博弈分析
10、当前经济形势下城镇女性就业现状分析
11、人力资源管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性骚扰
十、沟通与人际交流
1、信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
2、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技巧研究
3、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
4、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
5、人际交往的艺术
6、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
7、E时代下现代领导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8、情感激励与企业文化建设
9、民营企业管理者领导行为与员工归属感分析
10、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效用分析
11、民营企业公司创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者领导行为与工作场所气氛的关系研究
13、策略分析论企业风险沟通的困境与障碍
14、谈企业领导的诚信
数学教育专业本科论文参考题目 篇6
一、代数方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初等变换
2.正交矩阵和正交变换 3.置换群在组合中的应用 4.单纯扩张
5.矩阵的Jordan标准形
6.浅谈代数体系的比较一同构与同整及其在群论中的重要作用 7.亚正定矩阵
8.浅谈o.映射的性质 9.关于群公理的讨论 10.行列式的发展 11.矩阵理论研究
12.环的素理想和最大理想 13.有限群sylow定理 14.矩阵的等价分类 15.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16.线性方程组的同解与矩阵的秩 17.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18.正交变换的等价命题及性质总结
19.矩阵的初等变换在向量空间中的应用 20.正定矩阵及其应用
21.四元数矩阵乘积的奇异值不等式 22.群的共轭类
23.正定Hemite矩阵性质浅析
24.浅谈同态在近世代数思想中的应用 25.简单矩阵的特征值扰动估计 26.矩阵的对角仪
27.矩阵理论中基本方法
28.关于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 29.扩域及其基本性质
30.有关多项式的最在公因式的定理证明及应用
二、概率论方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浅谈古典概型及其解题方法 2.生活中的大数定律
3.抽签原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4.浅谈古典概型及其解题方法
5.概率与统计学在预测大地震中的应用 6.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7.工业产品寿命和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8.点估计的几种常用方法 9.概率论中的条件概率
10.随机变量函数的密度及推广 11.概率在经济中应用
12.关于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问题 13.指数分布的参数估计
14.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
l 5.古典概率的几个典型模型及其应用 16.概率统计中的正态分布
三、中学数学、教学论方向 1.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 2.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数学中的联想
4.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综合题 5.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常用技巧 6.谈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 7.关于极值的一些问题
8.浅谈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9.关于高考数学中的不等式 10.运用构造图形法解题
11.谈数学解题中的转换思想
12.中师转型时期的应对策略研究 13.论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个特征 14.抽屉原理及其应用 15.浅谈教学中的联想
16.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17.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浅谈关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8.浅谈高中数学最值问题
19.浅谈中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
20.浅析“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21.快准解填空题贵在思路灵活 22.浅议如何做好中学应用题教学
23.中学数学学习中数学思想方法体系的构建 24.浅谈高中教材的函数 25.浅谈数学启发式教学 26.浅谈数学教育
27.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 28.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类比和联想 29.当代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30.浅谈类比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31.数学解题中的构造法
32.“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与创新教育 33.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教学 34.数学的简单性之美 35.啪I法则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36.中学数学的最值问题
37.中学数学中求最(极)值得常用方法
38.构造性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39.数学归纳法中归纳推理的常用技巧 40.巧建中学数学模型
41.论数列中通项公式的求法
42.“转换”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43.关于不等式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4.浅谈数学中的简单性思想
45.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46.浅谈素质教育
47.数学中的逆向思维
48.类比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49.浅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0.略谈三个“二次”及相关知识在中学教学的应用
四、其它方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调和函数的性质 2.数学中“素的现象
3.关系映射反演原则在数学中的应用 4.用表格计算分部积分
5.关于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Enler法 6.非齐次代数特征根问题的计算方法 7.JC4k优美的证明
8.可测函数的几个等价定义
9.求解高阶矩阵问题的一种方法 10.极限的求法
11.关于图的边着色和顶点着色
12.关于数学分析中级数的敛散性的讨论 13.关于~阶常微分方程的一些初等解法 14.关于实数的完备性定理的讨论 15.关于数学分析中极限问题的讨论
16.关于数学分析中一致连续及其若干等价条件 17.关于函数不等式问题的证法 18.非正常积分的计算
19.如何利用建模解应用性问题
20.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可导、可微的关系 21.残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22.变函数积分的若干种解法 23.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24.无穷限的反常积分的收敛性与无穷远处的极限 25.不变式理论
26.同色三项式角形问题
27.Abel判断法与Dirichlet判断法及推广的证明 28.关于《数学分析》中一致收敛的讨论 29.凸函数的性质及其相关定理 30.数项级数收敛的差别方法
3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基本性质的推广 32.求数列极限的若干方法
33.复合函数的反函数与单调性
34.关于《复变函数论》中解析函数孤立奇点的讨论 35.上下极限及其应用
36.实赋范线性空间内的正交性
37.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可导、可微的关系 38.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方法
39.几类一阶微分方程的积分因子
40.浅谈和谐化方法在三角解题中的应用 41.关于定积分的一些问题 42.一致连续的性质
43.正交变换的等价命题及性质总结 44.尺规作图问题浅谈
45.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作用
46.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历史概况 47.数学中的悖论问题
48.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历程
49.函数的发展与教育发展间的关系 50.复变函数的发展历程
51.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中辅助函数的构造 52.卡塔兰数的性质及组合意义 53.浅议数学与逻辑的关系 54.Finsler几何简介
55.黎曼积分与勒贝格积分
56.组合数学中Ramsey理论的初步探讨 57.Canter集及其性质 58.不定积分的求法 59.数列极限的求法 60.勒贝格积分简论
6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
62.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及解法 63.关于图W4n+2的协调标号 64.对集合基数的再认识 65.Cabtor集浅析
66.实数忠备性定理的等价证明及其应用
67.实数完备性定理及在微积分学上的地位和作用 68.实数构造理论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 69.积分的两种分类及其本质差别 70.数学建模的应用及意义 71.谈谈数系的发展史 72.微积分的发展史 73.略谈非欧几何 74.非欧几何的诞生
75.四元数矩阵乘积的奇异值不等式
76.黎曼积分与勒贝格积分的联系与区别 77.对称双线性函数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7
关键词:教育学,本科生,社会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教育学本科生就业率普遍偏低, 很多教育学本科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窘境。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 在师范学校的教育学专业中名列前茅, 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是在师大所有专业里分数线最高的。然而, 那么多优秀的学生, 学习全国重点的专业, 在大四本科毕业时, 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从大一时就开始担心自己在毕业时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 并且有一部分同学因此而后悔当初选择这个专业。那么社会对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究竟如何?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真的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吗?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何去何从?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毕业生、教师、招聘单位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研究组通过对毕业生访谈了解当前就业状况, 对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对当前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看法与当前措施, 对招聘单位访谈确定当前招聘单位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招聘现状。
三、研究成果
(一) 总体现状分析
1. 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有考研、出国、就业三个方向, 其中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偏少。以北京师范大学08级教育学就业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出国与国防生各占25%, 考研占50%。由于很多学生认为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早早地就做好读研究生和出国的准备, 而那些考不上研究生和无法出国的毕业生, 才选择了本科毕业找工作。
2. 教育学的社会需求现状
(1) 社会需求类型
教育学的“社会需求”可以分为三类, 如图所示, 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教育学本科生的需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包括经济型需求, 事业型需求和行政型需求。经济型需求是指公司企业需求、媒体需求等, 比如一些公司招的销售人员等属于此类。事业型需求是指学校需求、出版社需求等, 如学校的学科教师、杂志社的编辑等都属于此类。行政型需求包括学校教育行政需求、政府需求等, 如教育局公职人员等都属于此类。
(2) 社会需求统计分析
我们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10月到11月份的校园宣讲会情况。统计的总招聘单位数为63个, 其中招教育学专业单位总数为9个, 明确表明不招教育学专业单位数为8个, 招聘学科教师的待定单位为46个。与此同时, 在待定的学校中80.95%表示能够接受有辅修背景的教育学毕业生, 16.67%表示完全无法接受。由此可见, 首先, 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企业中的就业前景是较为乐观的。虽然专业对口的工作数量较少, 但是由于教育学作为文科专业, 在招聘时该专业的学生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很多工作都对专业没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不会明确规定不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其次, 有辅修或双学位证书的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学科背景, 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 我们也对招聘岗位数目进行了分析, 大多招聘教育学的岗位对招聘人数没有具体限制, 而不招聘的岗位数为500个, 待定 (指招聘学科教师的岗位) 为1978个, 待定的岗位数中, 13%的岗位数明确表示不接受教育学专业毕业生, 余下的87%表示能接受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因此当前社会对于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的。
(二) 原因分析
根据研究所得出的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及需求现状, 我们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个人, 学校, 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总结出相关原因。
1. 教育学毕业生
教育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教育学毕业生对当前就业信息的了解不足, 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很多毕业生在没有了解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就盲目悲观, 因此在就业季的时候并没有积极去找工作;其次, 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所学的知识都是理论方面的, 而且大多是属于社会学范畴的, 具有抽象性, 可操作性低, 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要;最后, 部分教育学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没有走到社会上进行实践, 缺乏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
2.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当前用人单位对教育学缺乏足够的了解, 在访谈过程中很多招聘单位负责人对于教育学存在诸多误解, 认为教育学就是培养师范教师的专业;其次, 随着高校扩招, 硕士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用人单位提出更高的学历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位) , 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接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最后, 部分学校对专业对口要求较高, 这些学校大多是高中或者重点初中等, 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 对于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
3. 学校
学校方面,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随着高校的扩招, 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有了很大增长, 毕业生就业竞争比之前愈加激烈;其次, 学校当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理论研究型教育学毕业生既缺乏学校需要的学科知识能力, 也缺乏企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在大学四年中,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 很少学习实用的知识, 也很少参加实践活动;最后, 学校对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往往是学生到了四年级才会通知参加一些重要的宣讲会, 在之前的三年很少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相关指导。
四、结论及相关建议
我们根据以上教育学本科生就业及社会需求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 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用人单位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有三种, 包括经济型、事业型和行政型需求;教育学专业在学科教师这个领域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有很多学校都接受教育学的本科毕业时到其学校担任学科教师;用人单位对教育学人才有一些共性的要求, 如: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热爱教育, 有较高的学历 (硕士优先) ;不同需求主体对教育学人才的要求呈现明显的不一致:学校要求应聘老师的毕业生有良好的学科知识能力, 对专业对口的要求较高, 而教育相关的企业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结论, 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 学生应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1. 本科生应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例如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地处北京的优势,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此外也要加强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能力, 对于word、excel、ppt、简单的视频制作等要比较熟练;
2. 学部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 可以选择辅修或选修别的专业的双学位, 教育学的本科生在学习教育学的基础上, 再辅修一门基础学科, 能够使自己拥有学科专业背景, 在应聘学校教师时更具竞争力;
3. 在学习之外, 学生还可以积极寻找锻炼自己的机会, 比如去公司实习, 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了解自己未来应聘时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实践活动等, 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等;
4. 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 也可以学习其他使用的知识, 考取自己需要的证书。比如有的同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有的同学考取了会计证等, 这些证书都能够在应聘时为自己增加获胜的砝码。
(二) 教育学院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 教育学院可以适当调整教育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在着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大背景下, 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 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开设实用的就业指导课程, 让学生尽早了解就业情况, 逐步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 教育学院可以给本科生积极的指导, 让同学们了解辅修以及双学位的重要性, 提醒本科毕业不读研的同学在大一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辅修或双学位专业, 以增加其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3. 教育学院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信息。除了各种讲座论坛外, 学院的就业先锋队可以收集招聘单位宣讲会的信息, 利用飞信平台及时传达给院里所有同学, 使同学们在平时能够多了解社会需求, 从而通过有方向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4. 学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配备导师。毕业后继续读研的学生配备学术研究方向的老师, 而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则配备与研究方向更具实践性的导师。通过不同导师的指导, 学生能够在其大学生活学习期间得到更适合的指导, 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目前社会对教育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现状, 为毕业生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也为缓解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焦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要实现毕业后顺利就业, 学院方面在加强指导的同时, 学生个人的努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大学中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 从而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3) .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1991 (26) .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4]王金燕.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2) .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8
[关键词]毕业设计;经管专业;顶峰体验;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12-03
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最初由前苏联引进。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学习前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改革,其中前苏联关于高等教育的环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答疑、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1]
目前,国内高校从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民办学院)到普通本科学校在大学生最后阶段基本都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课程。2004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中指出了高等学校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及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及学风建设等意见。[2]但是早在2001年就有复旦大学的一项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应该取消”的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取消。而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争的激烈论辩,主要集中出现在2004年和2009年。[3]这两次论辩都是由某个特定事件引起的,网上辩论双方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和缺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是关于其存或弃仍然是众说纷纭。[4]虽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质量堪忧,但笔者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存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导致其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早在1983年,王广生等就认为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课堂教学,其所学的内容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是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和发现的。[5]刘继红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包括学习、探索、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大学期间检验学生知识技能的手段,并且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做准备[6];刘秀红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培养了学生运用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学的能力[7];肖翔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重要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实践和创新技能。[8]
笔者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系统,其包含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系统内部是利益相关者(高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组合及连接,外部环境是系统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及不足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探讨。本文分别从外部环境角度、高校角度、教师角度、学生角度等四个视角分析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及不足之处,并将其总结如表1所示。
鉴于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王宇提出“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毕业设计这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模仿前苏联的办学方式是否会有所变化,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探索”。[14]美国作为众所周知的全球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长期教育实践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和反思,其与毕业设计(论文)类似的顶峰体验课程的开设和历次改革对我国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二、 借鉴美国顶峰体验经验构建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
“capstone”(顶峰体验)一词最初是指建筑物上的“拱顶石”或者“压顶石”。当建筑物上放置“capstone”时,预示着工程的完结。因此,“capstone”引申为事业、工作等达到圆满时的顶点。在教育行业中,顶峰体验课程被认为是通往一段学业、研究行将结束时所提供的课程[15],它主要是针对大学准毕业生在大学阶段能够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应用的课程或者经历[16],其含义与“大四研讨会”无二。顶峰体验的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是一段实习经历、制作关于专业发展的报告、在校外发表的会议论文,等等。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顶峰体验课程的内容不是通用的,顶峰体验课程应该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学科知识技能的实践活动,以使得他们在将来能够把知识应用于真实的环境。
自从我国开展广泛的教学改革以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而且有些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改革源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和反思。顶峰体验课程在美国作为一种教学体系的设置,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借鉴研究。顶峰体验课程在我国很多高校的文科类、工程类专业中有不少的研究借鉴,它还应用于实践教学、教学体系设置及毕业设计改革等方面。
由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缺点和不足可以看出,毕业设计(论文)总体上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不一致以及忽视毕业设计(论文)后的跟踪反馈情况等问题。国内学者在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桑玉军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融入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提出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7]施小平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出发,结合具体实践,探讨毕业设计(论文)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18]本文在借鉴顶峰体验课程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如图1所示的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模式就是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高校投入必要的资源(教师、财物、时间等),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召开动员会,确定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根据学生主观能动性、个人兴趣爱好、将来职业发展方向等优化选题方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及写作方法论等方面的指导。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学校毕业设计(论文)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中期检查等手段获知毕业设计(论文)进展、师生信息沟通等方面的信息,有效调控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在毕业设计(论文)最后的检验和评价阶段,毕业设计(论文)主管部门应通过与目标和标准的对比,科学合理的评分,及时总结经验,将整个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反馈到下个年度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过程中。
[ 参 考 文 献 ]
[1] 佟君.关于毕业设计与顶峰体验课程的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2]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R].2004.
[3] 江胜清.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4):93-96.
[4]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5] 王广生,张立群,王如泉. 应当重视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J].高等教育研究,1983(4):15-18.
[6] 刘继红.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3):83-84.
[7] 刘秀玲.强化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指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0(9):35-36.
[8] 肖翔,马忠,屈波.研究型大学管理类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3):27-29.
[9] 杨天怡,霍丹群,何敏.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72-73.
[10] 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0(9):78-79.
[11] 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12] 陈艳娇.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设计方案新构思[J]. 江苏高教,2011(5):93-94.
[13] 张宝春.重视与加强对高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2(5):65.
[14] 王宇.清华大学毕业设计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5(2):43-49.
[15] Smith L D. CAPSTONE COURSES – AN OVERVIEW[R].Stellenbosch University,2011.
[16] Holdsworth A,Watty K,Davies M. Developing capstone experiences[R].IEEE,2009.
[17] 桑玉军.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7):91-92.
[18] 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现代企业薪酬设计
2、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3、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4、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5、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6、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7、绩效考评方法体系研究
8、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9、工资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
10、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11、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12、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
13、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4、成才素质研究系统
15、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持股计划
16、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17、关于企业职工持股若干问题的研究
18、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19、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20、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21、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22、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23、企业培训资源研究
24、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25、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
26、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27、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
28、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29、高科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30、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31、浅谈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
32、对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思考
33、对失业者再就业激励机制的探索
34、公司治理与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
35、企业留住知识型员工的新思路
36、浅淡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
37、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
38、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39、知识产业员工的特点及其管理策略
40、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41、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及其测度研究
42、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员工的激励
43、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
44、弹性就业与灵活就业问题的研究
45、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初探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篇10
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说明:以下每一个参考选题大都代表一个总体性的选题方向,如果直接作为论文的选题是过大的,建议以某一感兴趣的选题为基础,适当结合自身和社会实践,拟定一个小一些的选题开始写作。
注意:拟定的题目应与行政管理专业有关。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这一选题为例,虽然与企业有关,但重点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这仍然属于行政管理专业范围,如果把重点把到企业经营管理上,就超越了专业限制,是不允许的。
1.论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与廉政建设
2.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3.行政委托研究
4.论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
5.行政授权立法研究
6.依法治国与治吏
7.论行政自由裁量权
8.论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的脱钩和改制
9.论公务员与国家的关系
10.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
11.论公务员与政党的关系
12.论政府行为能力
13.社会信用研究(包括信用理论、信用机制、信用制度、信用评价内容)
14.当代中国政府利益的分析
15.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研究
16.论政府的利益及其对行为影响
17.城市社区问题
18.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
19.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20.领导信用问题研究
21.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22.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分析
23.政府与制度变迁
24.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25.现代科技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
26.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
27.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
28.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
29.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30.中国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
31.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
32.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
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舆论监督的作用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 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 选举行为与选举制度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模式 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法治行政 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 政府与企业的经济性分权 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政策运行机制 当代中国政府与制度创新 中国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特别是广东的改革经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分析。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改革 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 地方政府的决策机制研究 依法治国重点在治“史” 中国乡镇政府的干部责任制研究 加速政府体制改革,适应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特点的要求 地方政府体制中的条块关系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 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与市场化改进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 地方党政关系(中国、外国或中外比较研究)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性 分权化改革的宪政基础 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建设 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地方政府体制(任选一个地区或及进行比较分析)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 市场经济与行政组织体制 西方式民主研究 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研究 论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 电子民主与电子政府研究 市场经济时代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探讨 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77.论城市社区组织创新
78.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79.政府与市场:建构新型的伙伴关系
80.行政民主与行政公开研究
81.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
82.试论行政管理中的两种监督——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
83.国家与社会关系互动的实证分析
84.试论我国宪政制度的创新
85.关于政党政治方面的研究
86.关于行政法制方面的研究
87.乡镇政府经济职能探讨
88.关于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方面的研究
89.城市社区规划与管理
90.关于政体方面的研究
91.城市公共管理问题讨论
92.关于中国行政史方面的研究
93.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94.政府行政管理费用比较分析
95.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
96.城乡一体化问题探讨
97.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
98.西方政治理念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细分问题论述)
99.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
100.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析(细分问题论述)
101.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
102.公共伦理分析(细分问题论述)
103.论管理信息系统在政府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104.共和政府与宪政民主
105.公共政策分析经济学范式的局限性
106.第三部门发展与政府改革
107.试析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人本原则
108.行政生态环境与公共政策的方向研究
109.公共行政中的生态因素研究
110.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研究 111.行政管理中的民主化理论研究
112.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
113.中外政府经济职能比较研究
114.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研究
115.转变职能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地位研究
116.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研究
117.政府职能发展趋势研究
118.系统政治理论的原则与运用研究
119.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研究
120.行政机关的组织气候研究
121.不同层级政府组织的比较研究
122.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
123.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24.我国编制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25.生态组织与我国当今行政组织体制的关系研究 126.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比较研究
127.西方文官制度研究
128.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
129.公务员考绩研究
130.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研究
131.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3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研究 133.中国公务员管理体制研究
134.社会主义行政领导的角色研究
135.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136.公务员辞职辞退理论与实践研究
137.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138.民治型领导与专制型领导的比较研究
139.论社会主义国家政民关系的本质研究
140.试论政府公关与企业公关之异同研究
141.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政府公关的必要性研究
142.政府公关对搞好政民关系的意义研究
143.论县(市)宏观决策中党政关系研究
144.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
145.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146.改革过程中的渐进决策研究
147.中西行政决策观念之异同研究
148.我国传统决策文化对当代行政决策的影响研究 149.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150.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15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152.行政授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153.行政监察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研究
154.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研究
155.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研究
156.标本兼治反腐倡廉的对策研究
157.舆论监督研究
158.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
159.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160.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61.行政诉讼法对加强行政管理的作用研究
162.行政道德与行政法制的关系研究
163.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164.“会议”与行政决策研究
165.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166.行政文化研究
167.事业单位分类与管理研究
168.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6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
170.国民政府五院制与孙中山五院制思想之比较研究 171.香港廉政公署研究
172.新加坡行政监察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研究 173.英国地方政府组织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174.美国各州独立管理机构的地位组织和职能研究 175.法国省长地位的演变研究
176.论印度联邦制的特点研究
177.德国加拿大联邦制比较研究
178.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研究
179.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研究
180.论地方人大的职权范围及其实施办法研究
181.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182.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
183.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职能是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研究 184.中国传统行政管理中可资借鉴的本土化资源研究
185.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 186.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研究
187.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研究 188.我国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研究
189.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90.我国公民参政议政制度研究
191.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
192.我国法院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193.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194.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195.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96.乡镇行政管理研究
197.县级政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8.政府行政执法研究
199.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200.政府“法制”研究
201.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研究
202.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研究
203.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204.政府社会保障体制研究
205.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6.我国中等学校的人事改革与激励机制
207.我国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208.我国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9.我国地方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10.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变革 211.WTO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1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1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214.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研究
215.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16.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17.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8.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
219.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的决策参与方式
220.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21.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22.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推荐阅读: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08-27
(上半年)南京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07-08
小学教育本科论文题目11-26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及题目07-31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及论文参考题目08-21
英语本科专业开放教育论文10-17
小学专业化教育本科论文09-14
美术专业教育艺术论文07-03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专科与本科选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