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共11篇)
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1
工业设计系产品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产品模型实验室的管理,保证实习车间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1.本实习车间为工业设计系教学实习场所,非本系人员如欲使用,需经工业系领导批准。
2.凡实习人员必须服从车间负责人的管理,凡违反有关管理规定者,车间负责人有权对其提出批评,对于情节严重者,可停止其在本室 继续实习。
3.为了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操作人员需经过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后,方可使用本室电动设备,否则,发生机械或人身安全事故由操作者负责。
4.合理使用本室设备,如发现故障或隐患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处理,以确保安全实习。
5.严格防范火灾隐患,做到人走断电。凡油漆稀料等易燃品应远离热源安全存放。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更换。
6.借用本室工具需填写借条,使用完毕应及时归还。损坏遗失照原物赔偿。如不能按时归还,应办理续借手续,否则再借工具时,应收取押金。
7.实习人员应注意保持室内卫生,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将工作现场清理干净,工卡刃具等放回原位。
以上各项制度望大家自觉遵守执行。
工业设计系
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2
1 检测试验的质量体系结构
我们通过系统工程原理拟建了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三维空间模型, 来探索过程要素、保证要素以及改进要素在表述以及存在的基础问题, 同时通过过程要素中“样品的处置”为事例, 可以探索出存在于这3要素中的网络关系, 同时对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以通过此空间结构模型进行检测评价, 除外对于探究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性的基础也会加深一层。
(1) 结构定义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即是将其化分为资源和人员、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和技术状态管理以及职责和权限这五大部分。结构定义分析是一种“块状”的分割法, 这种分析法还只是纸上谈兵, 只是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探索范围进行了限定, 但是对于如何结合以及应用各个“块”之间的联系, 却没有表述清晰, 所以实际可操作性匮乏。
(2) 质量环分析法根据ISO9000-1中规定的质量环分析法, 结构分析中加入质量环的内容, 分割法为环状, 检测服务质量主要通过内、外两环来代表在形成过程中的间接和直接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但是没有体现各要素的相互关联情况和重要程度, 使得重点在实验室中很难抓住, 自然效果不良好。
(3) 分层分析法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分层分析法的要素划分清楚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分割法为层状, 尽管有层次在分割之后出现, 但是仍然很难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作用等。
综上所述, 质量管理体系仍欠缺一个系统概念, 对于其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没有实质展示出来, 同时各自的重要程度也没有表述清楚, 使得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结构的难度加大, 所以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可以使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为了处理以上问题, 笔者在本文中通过结合系统理论和霍尔模型的思想方法, 使得构造出来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三维空间模型方便理解及分析, 然后通过网状将其分割, 从此可以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分析, 继而提高其在有机整体性分析基础上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最终达到其理想优化的目的。
2 实验室管理体系结构的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出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和循环的。因此, 在实验室管理体系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把“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作为根据, 设计实验室质量体系。质量体系的文件分为四个层次。接下来将要用保证要素、过程要素和改进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例子进行设计体系文件。
3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要素维
从上图得知, 该三维模型包括了:追溯调查、证书和报告、记录、样品的处置、测量的可追溯性和校准、外部支持与供应、过程策划、委托方信息、体系评审和审核、处理抱怨、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等十几个要素。质量管理体系三维结构模型要素按照次序展示实验室服务质量的形成过程, 它们也同是此结构组成中重要的基础构成部分, 并且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保证和改进要素都是围绕着此维进行展开。过程要素最大的体现即是样品的接受到出报告的过程。而保证要素则是一个实验室建立的主要步骤, 它通过保证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使其可以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 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使得供应过程中的要素有序进行。
为了管理体系可以在满足委托方需求的同时, 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 这就需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平面网”上要素的质量不断提高, 因此可以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愈加完善, 更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对要素的改进是提高实验室水平和环境, 以及改进制度等方面重要的一步。实验室在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的对相关方面进行整改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并且在之后对实验室运行的各个要素、环节进行审核, 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整改。通过对要素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整体质量, 更好的满足委托方提出的要求。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 作者对构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结构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并且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改善了原来三种结构模型的弊端, 它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委托方的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结构的完善可以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水平和环境并且改进制度, 另一方面它也对于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董国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24 (6) :93-99.
[2]刘树郁, 林明河.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0 (2) :6-8.
[3]白志学, 刘淑云, 马滨基, 等.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23 (8) :95-97.
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 比照实验 控制变量 实验能力
在化学考试大纲中,控制变量方法经常被用在实验题中,对学生实验能力检查作用大,其所占分值及比重很大。化学实验重点在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能力、制定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分析论证和反思改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五个角度进行考查。分析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化学实验内容的考查,各种定量实验的考查频次在逐渐增大,定量实验既可以考查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求实精神。其中单一变量(控制变量)思维的考查更在2015年多个省市的化学高考试卷中得以体现。
培养学生对照实验思维习惯,能够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化学探究实验的能力,对照实验,就是通过两组比较,探索实验(或研究)的影响因素或影响作用强度,或研究因素的分布状况的变化,只有参照物对比,才能说明变化。简单说:只有参照物对比,才能说明远近、大小、快慢、美丑等,这个“参照物”就是对照组。根据对照“参照物”的属性,可采取: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具体实验中,对照组的选定是有原则的,培养学生对照实验思维既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实验思维习惯,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几个高考真题进行分析,为提高高中生化学的实验能力抛砖引玉。
例题1.(2015安徽高考)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
的硝酸银和硫酸亚铁,在第三个小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很显然,此时水的引入并不会对平衡移动有影响,只是作为前两个试管试验的空白比照试验,为避免溶液体积的变化导致有色离子浓度的变化。
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实验报告 篇4
背景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与教育经费收入的增加有着某种联系,而人口的增长也必定会对教育经费收入产生影响。本报告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 1991 年~2013 年的教育经费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年末城镇人口数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试建立教育经费收入 Y 关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X 1 和年末城镇人口数 X 2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年份 教育经费收入
Y(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X 1(1978 年=100)年末城镇人口数
X 2(万人)
1991 731.50282 256.67 31203 1992 867.04905 289.72 32175 1993 1059.93744 326.32 33173 1994 1488.78126 364.91 34169 1995 1877.95011 400.6 35174 1996 2262.33935 435.76 37304 1997 2531.73257 471.13 39449 1998 2949.05918 503.25 41608 1999 3349.04164 536.94 43748
2000 3849.08058 577.64 45906 2001 4637.66262 621.09 48064 2002 5480.02776 672.99 50212 2003 6208.2653 735.84 52376 2004 7242.59892 805.2 54283 2005 8418.83905 891.31 56212 2006 9815.30865 998.79 58288 2007 12148.0663 1134.67 60633 2008 14500.73742 1237.48 62403 2009 16502.7065 1345.07 64512 2010 19561.84707 1480.87 66978 2011 23869.29356 1613.61 69079 2012 28655.30519 1730.18 71182 2013 30364.71815 1853.97 73111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5
鄂博梁山地近地表问题及其模型实验分析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山地具有典型山地特征,单斜高陡,高速地层出露地表,第四系松散沉积与之共存,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为了研究该区山地地震勘探问题,必须研究复杂条件下地震波传播规律,分析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对地下中深层反射地震波的影响.由于主要目的是研究近地表单斜高陡地层对地震波传播及其成像的.影响,所以在制作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时简化了山地地形的起伏,简化了中深层复杂的地质构造.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采用了相同的模型以利于对比分析,实验采用了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①山地特殊的近地表结构会强烈改造中深层的反射,并对中深层反射成像产生强烈影响,认识这种作用,对山地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处理流程和解释模式都有重要作用;②近地表高陡构造会产生类似于折射波的干扰波,这种干扰波在单炮记录或叠加剖面上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效波;③在近地表地质结构为高陡地层并且不存在浅层折射界面(在山地常出现这种情况)时,初至波不是折射波,建议山地资料处理中慎用折射波静校正.图4参21(王尚旭摘)
作 者:王尚旭 狄帮让 魏建新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北京刊 名:石油勘探与开发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9(1)分类号:P445.3关键词:山地地震 地震波速度 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 中深层反射成像 数学模拟 物理模拟 干扰波
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6
改善航天器反作用轮扰动实验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
反作用轮系统是影响航天器姿控系统精度的主要扰动源之一.建立反作用轮扰动模型的目的是预测扰动对航天器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和隔离系统.基于反作用轮的.扰动实验模型,通过对反作用轮扰动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出反作用轮扰动实验模型中的参数:谐波数和幅值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量补偿法,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谐波数的辨识精度不超过0.04%,当采用振幅谱法计算幅值系数时,误差高达15.5%;而用能量补偿法,其幅值系数的精度不超过1.1%.可见能量补偿法提高了幅值系数的辨识精度.本文研究为改善航天器姿态控制精度和稳定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 者:孙杰 赵阳 田浩 SUN Jie ZHAO Yang TIAN Hao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系,哈尔滨,150001刊 名:空间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年,卷(期):26(1)分类号:V448.2关键词:反作用轮 扰动模型 振幅谱法 能量补偿法
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7
风景园林模型实验室是专业基础课实验室。模型实验室的设置, 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 又能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提供空间场所, 是体现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性的一个缩影。一般来说, 模型实验室教室面积较大, 配置有专用器具和专任人员管理, 也可作为作品放置及展览的场所。如何合理利用实验室辅助教学, 更好地开发实验室相关功能,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模型实验室建设及利用现状
1. 1 模型实验室建设现状
模型实验室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1]。河南科技学院风景园林模型实验室在硬件建设上, 场地共60 m2, 分为材料准备间和模型制作间, 其中材料准备间20 m2; 设备有电脑两台、三维雕刻机一台; 工具有曲线锯、钢尺、剪刀、钳子等; 实验材料则更多, 如泡沫板、铁丝、牙签、太空泥、木条、卡纸、海绵纸、皱纹纸等。在软件建设上, 实验室配备两名实验师专人管理, 专业任课教师辅助管理。
1. 2 模型实验室利用现状
河南科技学院风景园林模型实验室自建立以来, 已与多门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相互对接相互支撑, 如设计初步、园林制图等。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风景园林模型实验室的利用现状, 笔者对近几个学期的使用数据做以收集整理 ( 见表1) , 总结现状问题。
1. 2. 1 使用课程受限
风景园林模型实验室近几个学期主要使用于园林专业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在2013 年由于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使用面积有限, 曾作为建筑设计的实验室使用, 而风景园林专业于2014 年开设, 增设造型基础课程, 2015 年是造型基础课程实习周的主要实验场地。实验项目主要集中于立体构成与模型制作, 但对于园林专业而言, 还有一些课程可以通过模型的制作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如园林制图、园林史、园林规划设计等。
1. 2. 2 使用时间受限
风景园林模型实验室近几个学期的使用时间逐渐增加, 但由于园林设计初步、造型基础等实验课程一般位于学期后半段, 因此模型实验室使用时间在这段时间较为集中, 但在学期其他时间几乎处于无利用状态。
1. 2. 3 使用场地受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模型实验室同一时期使用人数最多时为116 人, 为了减少上课的压力, 进行分班教学, 一个班级上完课之后需要及时整理实验室, 方便之后班级的授课。但即使这样, 人均使用面积不到2 m2, 远低于本科教学评估中实验室面积人均5. 74 m2的指标要求[2]。
1. 2. 4 管理方法受限
现行模型实验室管理方法统一规范, 根据授课计划在开设实验课时开放实验室, 且由专人管理器材及材料的使用等。但模型制作往往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来完成, 对于一些想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品创作的同学来说也只能是自己找其他的地方, 很多同学为了制作方便将工作地点转移至宿舍, 直接影响模型制作效果。
2 模型实验室利用与开发思路
模型实验室的有效充分利用与开发在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对于园林专业而言, 又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如何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的模型创作, 模型实验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问题, 提出几点模型实验室利用与开发的思路。
2. 1 继续推进模型实验室的建设
2. 1. 1 加大资金投入, 扩建实验室
首先, 扩建实验室, 满足本科教学评估标准。随着专业的发展, 园林及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在校人数约500 人, 人数规模的扩展也对模型实验室的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模型实验室的建设, 尤其是场地建设, 是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3]。
其次, 及时更新设备, 加强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对一些老旧设备及时进行处理, 引进新的模型设备, 如抛光机、真空吸塑机等, 加大对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定时组织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及感兴趣的学生参加, 增加设备的使用率。避免出现因操作复杂、能够操作的人少而导致使用频率较低, 设备资源的浪费现象。如现有三维雕刻机就因很少使用导致机床经常作为作品展示的台面。
另外, 工具及实验材料可根据实验要求及时更新补缺。增加电钻、手钻、锉刀、雕刻刀等制作工具, 实验材料如泡沫板、PVC板、太空泥、木条等都是耗损材料, 有条件时可以进行二次回收和利用。
2. 1. 2 改善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环境是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印象, 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停留时间。现有实验室环境展示与制作空间混合在一起, 较难体现出模型实验室的特点。配备专门的作品展示柜在实验室内, 利用实验室外部楼道空间配备挂图设备, 并对每件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及时更新, 方便对模型实验室的了解, 增加学生创作的兴趣。
2. 2 深入挖掘模型实验室的利用范畴
现有模型实验室主要用于园林设计初步课程, 但对于园林专业其他课程来说, 模型实验室也能发挥一定的功能。
2. 2. 1 与园林制图课程对接
园林制图课程注重训练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如透视图、轴测图、正投影图、地形断面图等的绘制。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些知识时较难进入, 尤其是数学几何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因此在实验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模型实验室, 帮助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强化。如制作透视原理模型, 具体解释透视现象的形成; 如制作地形模型, 形象展示等高线原理, 根据模型讲解断面图的画法等。
2. 2. 2 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对接
园林规划设计主要讲授园林基本理论及园林设计入门知识, 引导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并能做完整的规划设计。在开始做图时, 学生往往会对不同的比例缺乏清晰的认识, 如对1∶ 1 000 与1∶ 500 不同比例的图纸没有概念, 此时可以利用模型实验室与课程实验进行对接, 将具体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成模型, 能够使学生对比例尺度的把握更为准确。
2. 2. 3 与园林建筑课程对接
园林建筑课程注重训练学生对于园林建筑的认识及设计能力, 尤其注重对建筑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 如楼梯的绘制, 柱网的排列等。在进行实验训练时, 可结合模型制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实地考察某一园林建筑, 按一定比例制作模型; 如规划设计一园林建筑时, 通过制作模型探索空间的合理性。园林建筑模型如图1 所示。
2. 2. 4 与园林史课程对接
园林史课程通过中外园林发展的讲解以及经典园林的鉴赏, 培养学生对于园林意境的理解以及园林美的鉴赏能力。但在鉴赏经典园林时, 往往不能即时进入园中进行体验, 因此体会并不深刻。而通过经典园林的复原设计并制作模型, 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及对园林空间的认识能力[4]。
2. 3 引入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模式
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研究为模式的实验教学模式[5]。在实验室使用上, 不仅对相关的课程实验开放, 且可以为学生的相关课题项目提供场地与研究条件, 如学生兴趣小组项目、相关设计竞赛项目、“挑战杯”项目、SRTP项目、毕业设计课题[6]等, 由学生提出申请, 相关指导教师进行批准。在实验室管理上, 设置实验室学生值班岗位,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实验教师辅助管理的灵活模式, 打破实验室时间上的限制,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责任心。但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设备及工具, 一定做到定期检查, 专人管理, 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 随着模型实验室的建设开发, 设备及材料越来越多, 在实验室人员管理上, 可以定期邀请专业模型制作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以及技术指导, 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风景园林模型实验室在园林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保持实验室建设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 为学生服务, 将会是模型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直需要研究的课题。建设一个优秀的实验室需要团队的长期努力, 希望今后模型实验室的建设能够继续结合本专业的课程安排, 不断提高其建设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宫文飞, 虞慧岚.提高实践能力从模型制作开始——论工业设计专业的模型制作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7, 12 (4) :149-151.
[2]齐龙.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强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1) :209-211.
[3]石亚军.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重点评价什么[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2) :26-27.
[4]郑丽洁, 王菲, 谢洋, 等.模型制作在园林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4) :11-12.
[5]黄晶.工科院校工业设计开放型模型实验室建设初探[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1 (6) :130-131.
原创实验题命制模型研究 篇8
关键词:原创题;化学实验题;命题模型;试题研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8–0075–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当前实验题命制存在的问题
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如此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实验题命制的价值导向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实验题命制过程中却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人为臆造实验情况,缺乏实证性。例如,“如何鉴别白色粉末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有些教师在设计试题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说可以使用氯化钙或者氯化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来判断,殊不知碳酸氢钠与其反应是否会产生沉淀关键是碳酸氢根电离出来的碳酸根与钙离子(或钡离子)的乘积Q与Ksp大小比较。一般在常量浓度情况下,Q>Ksp,肯定会产生沉淀[1]。类似实验试题的出现,对中学实验教学导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学生的实证精神也产生了莫大的伤害。
二是远离实验室,让学生产生疏离感。许多实验题设计背景确实在体现时代性、创新性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其实验背景基本取材于工业化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诸如“利用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之类的试题虽然立意很好,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在实验室中完成,这样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仅仅停留在纸笔测验上,很容易导致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刷题”即“题海战术”中,对实验教学导向起到了不良的影响。
2 实验题命制模型
针对上述问题,在命制实验题过程当中应当遵循“真实化学”理念[2],从既有的教材拓展挖掘灵感,走进实际生产生活,使得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化学就在身边。笔者结合近年来各级试题命制经验,提出实验题的命制模型(见图1)。
2.1目标设计
在进行目标设计的时候必须基于三个原则。首先,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梳理出实验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思维导图[3]是一个很好的将知识点网络化、系统化的工具,不仅便于命题者直接抓住实验题的关键部分,更有利于命题者平衡试题命制过程中知识点的分布,使得试题考查范围尽可能广(见图2);其次,确定本次实验题的考查目标及侧重点,从中筛选出需要考查的知识点。知识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同时也要考虑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将试题的功能从以往专注于考查知识本身向肯定学生已有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方向转变;最后,寻找激发点,找寻与目标相匹配的命题素材。
2.2 素材筛选
进行素材的筛选必须考虑三个问题。首先,素材应以学生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及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力求避免脱离中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盲目地一味求新,变成学生无法完成的无效题,也就失去试题本身的肯定、检测、发现问题的功能与价值。其次,寻找素材可以将教材和高考试题作为出发点。以广东卷为例,07年的碘钟问题,即以O3氧化I-为素材,探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其素材灵感就是来源于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中“利用H2O2氧化I-反应”探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将氧化剂H2O2换成了O3。再次,素材即切入角度选定以后,应寻找素材完善具体实验过程和相关科学定量数据。此时可以借助网络,寻找与素材相关度大的文献进行下载、阅读。最后,注意保证素材的科学性、准确性。所遴选的素材尽量选择影响因子相对较高的权威学术杂志,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在实验室重现文献过程,保证素材的科学性。
2.3 初步命题
初步命题关键是建立题目与目标、素材之间的联系过程。分析素材中隐含着哪些知识、过程、方法,从素材中抽取出来,用中学生现阶段可以接受的语言进行信息铺垫,设置问题。同时需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点分布要合理,既要考查基本实验仪器,也要关注实验基本操作,更要关注实验数据的获得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如果可以继续升华,上升到考查实验思想当然就更好了;二是要关注难易点的分布。一般来说,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应该是先易后难。当然,在素材挖掘过程当中,肯定会存在中间某个问题相对较难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提示或者给足信息的方式降低思维的难度,便于学生解答;三是尽量降低问题设计的相关性。如果一个难点问题与下一个难点问题相关性过大,很可能就是学生上一个问题没有思考清楚,下一个问题就无从解答,造成整道实验题空白的情况,这样对全面检测学生实验能力的效度就大打折扣了。
2.4 题目审核
题目审核需要关注四点:一是与原来预设的目标是否有偏差。如果原来目标设计时更多关注点是实验前仪器的选择、设计以及实验中的实验操作及数据的获得,而实际命制出来更多的是实验结果的评价及实验数据的分析,这时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考量了;二是考查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是否有重复的地方。如果问题考查的点重复过多,就需要根据实验题思维导图重新选择那些没有涉及到的点,进行重新设计命制;三是与整份试卷有没有重复的地方。整份试卷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应该是多维度的,如果某知识点在选择题部分已经有所涉及,那么在实验题部分就应该果断放弃;四是注意科学性问题。科学性除了尊重原文献之外,在所给信息是否充足,是否符合中学阶段学生思考习惯,文字描述是否合理、准确等方面都要进行精雕细刻。
2.5 题目优化
题目的优化应针对题目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如果与原来预设的目标产生偏差,可以集体协商探讨来解决。如果考查知识点有大量重复的内容,应果断舍弃一些相对不是很精彩的部分,然后继续挖掘素材,从其他的角度进行设问。如果题目设置存在科学性问题,首先应从文献的权威性上进行考量,其次是思考在语言描述上是否存在缺漏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当然题目优化最重要的部分还是要注意每道题的难度及区分度,原则上建议不要出现难度值低于0.2的试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答题量,尽量不要大部分是文字表达,其他形式如填空、选择、作图等需要整体考量。
3 实验题命制案例
3.1 目标设计,明晰考点
本次实验命题希望全方位、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对物质制备、性质实验、定量实验的理解,同时希望将命题着眼点从重视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及评价分析转移到实验前方案的设计、仪器的选择和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上来,力求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实验基本能力和将学习过的实验知识及技能迁移应用的能力。
3.2 阅读文献,素材筛选
试题目标设定好以后,接着就是如何建立目标与素材之间的关系。过硫酸钠的制备文献分别从温度的控制、脱氨速率等角度进行研究,为了更加契合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及学习基础,选择温度控制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性质实验部分,过硫酸钠的氧化性及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和溶液的pH变化都很有特点,在选择切入点的时候,觉得关于氧化性的探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已经非常熟悉,思维方式也是驾轻就熟,因此选择了研究后者作为着眼点。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初中学习过的溶解度知识,而且也可以考查高中化学的水解相关问题,这样将初、高中知识有效整合,综合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定量实验则从传统定量实验问题出发,考查如何获取有效数据,消除干扰,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能力。
3.3 资料整合,初步命题
对这些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处理,选择了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仪器、实验操作的目的、最佳条件的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试剂的作用、空白实验思想、定量计算这些能力点。学生未知的知识以已知方程式的信息形式直观呈现,力求规范化和简约化。在细节上,注意语言指向性明确,尽量尊重原文献以保证科学性,同时兼顾学生的阅读量、思维量和答题量,形成了初稿如下。
3.4 题目审核,回归预设
初稿出来以后,反复斟酌,发现实验三与原来预设的命题目标有出入。虽然试题在考查定量实验部分有亮点,甚至将命题的着眼点放到了实验思想即空白对照实验上去了,但是纵观整道试题,没有一处考查到实验操作,而实验一、二由于素材的局限性已经很难再挖掘出新的亮点来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斟酌再三,准备将实验三原来的命题思路完全抛弃掉,另起炉灶。正值一筹莫展之际,想到最近热点问题如何消除雾霾,如何提高空气质量给了新的灵感,结合手里的素材,用过硫酸钠消除NO的污染不就是要找的新的突破口吗?关于气体很容易考查实验操作的问题,因为NO本身颜色以及氧化以后颜色的特殊性,考查实验现象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亮点,思索再三后,将完全颠覆后重新亮相的实验三呈现在我们面前。
修改后的实验三 过硫酸钠的应用研究
(5)为检验用Na2S2O8溶液吸收NO的可行性,某同学设计了图5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NO不溶于NaOH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i.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并按图5加入试剂;
ii.打开a和d,通入足量N2,关闭d;
iii.往装置中通入适量NO,关闭a;
iv. ……
①请将步骤ⅳ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
②能证明该实验方案可行的实验现象是。
3.5 题目优化,臻于完美
经过试题审核环节后,与原来的预设目标基本达成一致,知识点间的重复现象基本没有出现,同时各条设问之间的关联性加强了,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学生需要填答的文字量太大了,有些学生为了从整体考虑将文字陈述部分直接舍弃,这样就达不到原来预设的考查目标,得到的检测数据也会失真。因此将实验一第二问由填空式改为选择式,修改后的设问变为“(2)图3装置Ⅰ还需补充的实验仪器或装置有 (填序号)。a.温度计b.酒精灯c.水浴d.洗气瓶”。同时,因为实验三第一空需要填答的内容过多,为了减少学生答题量,但是又能恰如其分地考查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因此将着眼点放在分液漏斗的操作上。修改后的设问变为“①步骤iv中,对分液漏斗的操作是 ”。
其次,实验二考查过硫酸钠的性质实验直接利用文献中的图像进行考查,由于图像简洁直指目标,对学生高阶思维考查力度不够,因此准备将图像改为表格数据,并且设问也采取阶梯上升式,充分挖掘素材蕴含的思维价值,修改后的实验二变为:
(4)过硫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其饱和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①由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过硫酸钠溶液的pH在一定温度下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③检验过硫酸钠水解产物的实验方案是。
一道好的实验题的研制,其实关键首先要对所要考查的目标清晰化,接下来在具体素材的选择及试题设问的设计其实是不断地自我否定的过程,其中艰辛只有身在其中方能回味。借用郑板桥(清)的《竹石》对原创实验题研制策略做一个总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参考文献:
[1]江合佩.一道关于“NaHCO3纯度测定”的实验原创题[J].化学教学,2014,(7):72~74.
[2]陆军.化工流程试题的研制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8):51~53.
[3]苑冰.运用思维导图建构化学知识体系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4]张志炳,周明生.过硫酸钠合成过程的脱氨速率研究[J].化学反应与工程工艺,1995,(3):270~276.
[7]赵进英,张耀斌,全燮,赵雅芝.加热和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钠氧化降解4-CP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0,(5):1233~1237.
[8]杨春维,唐玉玲,王莉君. 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脱色罗丹明B溶液[J].广东化工,2013,(8):23~24.
[9]薛蔓,王凯,余磊,崔元臣. Na2S2O8-Fe2+对田菁胶的氧化降解行为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0,(4):84~87.
[10]康雪,马晓迅,高续春,师亚.过硫酸钠溶液氧化吸收NO工艺[J].化学工程,2013,(8):12~15.
财务管理能力模型 篇9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200004
【分 类 号】F101
【分 类 名】财务与会计
【复印期号】200006
【 标 题】财务管理能力模型
——评价财务管理能力的新思路
【 作 者】夏成才/康红艳
【 正 文】
如何评价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不管是对审计人员,还是对被审计组织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所指的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的机构或部门。在此,笔者介绍英国的一种财务管理能力模型,可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价工具,供审计人员和被审计组织在评价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时使用。
一、财务管理活动框架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的财务管理方式因组织而异。因此,该模型的第一步就是正确定义财务管理的关键活动,以构成财务管理活动的框架。此框架分为三个部分:(1)财务信息,即需要组织去收集和保存、确保它的公正性和及时提供性、可用来支持业务正常运行的财务信息。(2)财务控制,即需要组织去适当关注或执行的财务事务。(3)财务分析,即需要组织使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财务和经营信息,用以支持决策制订过程的能力。另外,该框架也包括一些对整个管理框架来说是不正规的控制或惯例,但对特定组织的财务管理却有关键性影响的控制或惯例。
由于财务管理是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者在传达组织程序时所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财务管理应该扮演以下角色:(1)确认和管理财务风险;(2)能及时获取相关的、准确的和可靠的信息,以便决策时理解它潜在的财务含意;(3)提供有关财务和经营报告;
(4)防止舞弊、过失、违反财务规章制度及公款丢失等行为的发生;(5)帮助组织管理好财务风险的同时,完成计量核算任务;(6)支持战略目标和经营决策的制订。
二、财务管理能力模型的具体内容
使用新的财务管理能力模型时,应体现四个原则:(1)财务管理是与组织整个有效管理框架的其它组成部门一起工作的,它应该用来支持组织完成它的目标及完成目标所费成本的计算;(2)管理当局应对财务管理能力的建立与保持负责;(3)并不是每一组织都要求同样的财务管理能力,某一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应当与组织的业务性质、复杂性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相适应;(4)财务管理活动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根据逐步加强财务管理能力的需要建立模型图,将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划分为五个渐近能力阶段,每一个能力阶段由一系列相关行为组成,某一行为又由许多目标构成,只有这些行为被全部掌握和执行时,才可以认为达到了该阶段的财务管理能力。此模型中每一阶段的能力标准,就是那些将要评估的决定一个组织是否要达到的能力水平。达到某一特定阶段的能力,组织必须符合每一阶段上的所有要求。即使我们认为一个组织可能或非常可能达到与某一阶段相联系的能力,也不能认定它达到这一能力,除非所有的标准都符合。该模型的五个能力阶段为:开始、控制、整合、管理、优化。模型图如下所示:
(一)开始(阶段1)。在这一阶段,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特征表现为:还没有制定它的关键政策、实务或控制框架。由于所需实务的减少,组织目标的完成,经常依靠特殊个人的独立作用,决定了他所取得的成绩具有不确定性。相应地,这个阶段具有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一个组织或一种模式所希望维持的环境是不稳定的。
(二)控制(阶段2)。该阶段组织的重点在于:制定一个控制框架,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确保控制活动是重复的和持续的。控制框架包括财务、经营和管理控制。当这些基本内控如预想的那样运行时,他们将会降低风险,产生完整的、准确的财务和经营数据。通过适当的会计和经营系统,组织能实施它的基本保管责任和完成它的出具报告义务;有公正的财务和经营数据支持计划的监督活动,确保有足够的款项来满足预算和现金流量的要求;满足法定报告和内部经营报告的要求。
附图
在这个阶段,组织的财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财务系统有足够的控制,能提供准确的、完整的和及时的财务数据,且对非财务部门提供有效的指导。所以,经营管理者要扮演这样一个角色:达到基本财务管理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在预期结果的基础上制定有现实意义的财务计划;二是估计与经营要求相联系时达到这个结果所花费的成本。
因此,这一阶段的能力标准具有以下特征:组织应当围绕财务系统管理控制;准备经营财务计划;监督或控制经营财务计划;准备预算报告;筹集款项;根据法定要求出具报告;保证活动如预期那样运行。
(三)整合(阶段3)。该阶段的重点在于财务的角色转换。财务的角色从传统的记分员转化为支持经营管理者,并与经营管理者一起的财务工作任务是发展一种既能提供数据又能提供成本——效益控制,以满足对经营管理者有用需求的财务结构,如产品成本信息。在这一阶段,经营管理者必须对他们的财务管理责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即该阶段的财务管理应是由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分担的一种责任。
在此阶段能帮助组织的关键财务管理活动是:制订活动和行为的组织标准,在同类组织或单位之间进行评价和比较,且能在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之间建立联系;连接和整合财务、经营、人力资源和信息系统等;对财务人员和非财务人员提供培训;在生产的不同阶段收集评价数据;协调各职能部门的活动,以支持经营的需要。而在此阶段组织应做的工作有:整合财务、经营系统和数据;分担和管理风险;提供关于成本、进度及传达的可靠执行报告;评价产品或服务质量。
(四)管理(阶段4)。该阶段的能力水平由组织管理财务行为的能力决定,这种能力能使组织根据拥有和使用的数量化信息去确定财务和经营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获取这些信息的所需知识来自于评价和管理组织行为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定义影响成本、质量和传达行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详细评价组织执行情况;评价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如成本、进度和质量等),并利用这些数量化信息管理有关活动和产品;管理组织的信息资源,利用所需要获取的信息制订正式决策。
在此阶段,能帮助组织的关键财务管理活动有:确定投入与产出质量之间的关系和运用数量化方法表达组织行为的平均水平;运用数量化信息管理和控制经营过程;管理信息资源支持决策制定者;提供技术分析支持;监督与预期的决策和行为相反的结果;提供足够信息支持决策,以便预先理解潜在的财务含意。
(五)优化(阶段5)。该阶段组织的重点在于不断地改进。管理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历史经验的学习上,且对未来要改进提高的领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里涉及的活动有:利用技术更新和程序改进,找到使成本最小化、产出或收入最大化的方法;寻找最好的实务,向别的组织学习;放眼外界,确定改进的时机;针对其他同类组织评价组织执行情况并制定战略性的目标;利用技术创新和程序改进提高效率并巩固产出质量;发展可以影响组织行为的内外部参与性变化的预期信息,且为管理这些因素制订战略性的对策。在此阶段,帮助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有:制订战略性的改进目标;提供战略性的预期信息;分析和预防质量问题;通过程序改进和技术创新优化财务管理。
三、模型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对该模型的运用可分以下三步进行:首先,制定组织所需要的财务管理能力;然后,评估它的适当能力水平;最后,为解决要求的财务管理能力与实际的财务管理能力之间的差异提供指导。
为了与管理者应对财务管理负责这一原则保持一致,对该模型的运用可进一步发展丰富,具体分为以下三大步:第一步,组织应分析如何制定财务管理要求,这些要求应与组织的中层管理者相联系,因为中层管理者对确定组织的目的和方向,以及评估组织的财务及非财务风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分析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下3个问题:(1)组织面临的哪些财务风险,哪一种必须被控制?(2)组织需要的哪些财务信息满足内控核算要求?(3)所需要的哪些财务信息支持它的经营政策? 第二步,为组织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控制框架,其中包括决定组织所需要的且与财务部门的责任相称的财务管理能力。一旦己制定的财务管理要求在整个管理控制框架内,组织的管理将明确可能存在的剩余风险且评估这些风险的可接受性。当认为这些风险不能接受时,应重新考虑它的财务管理要求和能力。第三步,制定组织执行财务管理的框架。这一步涉及到监督活动和行为,这些活动须确保已制定的财务管理要求和财务管理能力处于平衡状态,适应组织的风险控制需要。关键在于:任何从监督中明确的差异必须得到解决。如根据组织的要求修正风险分析或财务管理框架等。
四、启示
虽然财务管理能力模型建立在西方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下,但是,笔者认为,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组织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而言,对我国审计人员和被审计组织有以下启示:
(一)对审计人员。(1)从重视机械性的收集证据,到重视运用综合判断能力对证据进行评价的转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偏重于对审计证据的机械性收集,而运用该模型的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降低审计风险。(2)重视自身的知识更新。现代的财务管理从单纯的数量化管理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的一个财务支持系统。在此系统中,它需要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建立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联系。这些转变需建立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作为评价这些活动的审计人员来说,不仅要看到表面现象,更要深入地揭示出这些现象的实质,才能达到审计目标。
(二)对被审计组织。(1)正确定位组织的财务管理要求。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必须达到阶段5的标准,但应把它作为远期目标,只有定位适当,才能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有适当的评价。(2)明确管理当局的财务管理责任。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现代企业更强调财务管理责任的主体,不仅仅只是财务管理者,更重要的是经营管理者,即管理者的最高层次。在此基础上,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和评价办法。(3)重视财务风险与战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决定了组织的生死前途,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盈利性企业组织,务必要重视这两方面的内控及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Hugh A MeRoberts and Bruce C Sloon,“FinancialManagement Capability Model”,InternationalJournalofgovernment auditing, July 1998.2、杨修发等,“战略会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2期。
3、张兆国等,“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会计研究》1999年第3期。
管理者的能力模型 篇10
培训项目管理
对培训项目的成本、进度、过程及风险进行管理,达成期望的项目产出结果。
主要行为有五个:
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以便决定提供新的项目还是改进现有项目;
按照时间、预算、资源等情况制定项目计划;
按照项目计划推进项目的实施;
培训活动或培训项目的有效性进行监控、评估或记录、调整和优化;
准备并提交预算估算、进度报告、成本跟踪和结案报告。
培训营销
培训营销整合整合利用内外部培训资源,将培训工作的价值和收益与利益攸关方进行充分的互动与反馈,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主要的行为描述有三个:
策划培训营销活动;
按照培训营销规划实施、跟进、评价培训营销活动;
与内外部协作部门/个人建立起业务合作伙伴关系。
在这份报告中,培训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有三个能力细分:沟通与影响力、压力管理与灵活性。
沟通与影响力
表达观点时清晰并有逻辑性,容易被人理解;
掌握并提出对他人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或数据;
当遇到某问题时能提出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的解决办法;
与能够提供信息、智慧、职业支持、潜在业务等其他帮助的人建立起联系;
当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能获得支持时,能够借助他人的帮助以得到解决。
压力管理
面对压力时能保持冷静;
可以同时有效地处理多个问题或任务;
当遭到批评、攻击或挑衅时能够控制自己的反应;
在困难的境遇下仍能保持幽默感;
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以阻止或减少压力感。
灵活性
能看到他人观点中的优点而非仅仅自己的;
对新的结构、流程及技术能展示出开放的心态;
当首选的方法不成功的时候能转换一种策略
当面对相反的证据时愿意修正原先所坚持的立场。
培训管理者的初级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包括了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运用专业系统的方法和流程对课程的需求进行分析,进而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发课程内容并对课程进行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和技能。
主要的培训管理者行为有:
进行课程设计开发需求分析;
设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蓝图;
结合现有资源和教学技术选择应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开发课程内容材料,包括大纲、讲师手册、学员手册、考题等;
验证且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交付
包括了突出表现为作为讲师所应具备的能力,比授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体现的行为有:
根据内容特点综合应用先进教学技术和方式;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员充分参与;
针对学员的问题做出及时回应;
内容讲解结合学员工作情况和需要;
授课时间管理得当。
效果评估
培训项目影响力评估是根据科学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和流程,对企业的培训项目进行评估,从而展示其培训价值,为项目优化提供依据。
培训管理需要具备以下四种初级评估能力:
制定可操作、可衡量的培训效果评估计划;
根据评估计划实施培训效果评估;
与利益攸关方沟通和反馈评估结果;
科学有效地应用评估结果。
培训管理者的高级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指的是课程体系建设能力,对某目标培养群体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及胜任力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规划科学有效的学习旅程,以达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级能力中,教学设计包括:
针对目标培养群体进行岗位及所需能力分析;
设计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匹配并整合学习主题、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
确定学习内容和评估方式
培训交付
在高级能力划分中,培训交付是讲师体系建设的能力。
为适应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规范企业讲师的选拔、认证、培养和激励的管理,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讲师体系。
主要的行为表现有:
制定讲师选拔的流程和标准;
规划讲师的职业发展路径;
根据师资资源情况进行合理调配使用;
设计师资培养规划及培养项目;
制定合理有效的讲师薪酬和激励措施。
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是根据培训与发展战略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运行效率和运行效果评估模型及评价机制。
结合组织战略目标及其人才战略目标,分析利益攸关方对培训与发展的期望;
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提炼评估维度及评估指标;
开发具有高效度和信度的培训评估工具;
实施应用评估模型和评估机制;
调整和优化评估模型及评估机制。
绩效评估
运用系统性的方法发现和分析绩效差距,计划未来绩效改进目标,设计、开发和实施高性价比的措施/方案以消除或降低绩效差距,并评估财务上以及非财务上的收益的过程,帮助企业解决绩效问题。
绩效改进是培训管理高级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从组织、部门、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差距分析;
针对绩效差距进行根源分析;
设计开发可操作、可衡量的绩效改进解决方案;
实施、监控绩效解决方案;
模型实验室管理制度 篇11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的几种方法:雌激素全身攻击法、紫外线照射法和微量定点注射辅以紫外线照射法。在总结每种模型方法特点的同时,指出了黄褐斑中医病证模型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黄褐斑;动物模型;综述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41-02
黄褐斑为临床常见的慢性黑素增多性皮肤病之一。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淡黑色斑,对称分布于额、眉、颊、鼻、上唇等颜面皮肤,因形似蝴蝶,故又名蝴蝶斑。中医称“面尘”、“黧黑斑”。其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以中青年女性多见,严重影响美观,现已成为医学和美容界共同面临的难题。迄今为止,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良药。因此,寻找组方合理、高效安全的美白祛斑制剂,已成为目前药学和化妆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建立切实可行的动物模型是药效学得以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关于黄褐斑的动物模型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无公认的造模方法,现将近几年来的动物造模研究归纳、分析、总结如下,以期对今后的探索有所启迪。
1雌激素全身攻击法
黄褐斑作为中西医的一种疑难皮肤疾患,尽管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普遍认为: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遗传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过伟峰[1]等根据黄褐斑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及目前通行的“雌激素和黄体酮增多进而刺激黑素细胞而致色素沉着”的发病学假说,用黄体酮攻击雌性小鼠,使其内分泌紊乱来复制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并以肝、皮肤组织中酪氨酸、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及皮肤黑素细胞增长情况为考察造模是否成功的指标。过氏实验结果显示:以2倍、8倍于人临床等效量的黄体酮攻击雌性小鼠1个月后,黄体酮高剂量组的皮肤、肝酪氨酸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及低剂量组(P<0.01),从而证实该小鼠模型符合黄褐班发病的生化学改变特征。病理学检测可见模型组黑素细胞明显增多,成簇分布于毛囊基底细胞团中,呈强阳性反应(P<0.01)。正常组小鼠鼠抗人单克隆抗体HMB45标记皮肤仅在毛囊、皮脂腺基底细胞中见少量黑素细胞;病理图像学多参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皮肤黑色素着色面积、深度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这从病理学角度进一步证实,用本方法制作的小鼠黄褐斑动物模型是成功的。此后王氏[2]成功复制了该造模方法,用以探讨省卫生厅资助课题—蝴蝶霜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理研究。
2紫外线照射法
根据紫外线照射是黄褐斑的主要加重和致病因素之一,国外学者Imokawa[3]等应用紫外线照射对黑素增多性皮肤病动物模型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Imokawa选用棕黄色豚鼠,分别采用UVB(中波紫外线)、PUVA(光化学疗法)两种方法致黑素形成。在UVB连续3天照射后,可见明显的黑色沉着,一周后色素沉着达到最大量。病理切片显示:未经UVB照射的豚鼠表皮黑素含量为:200-400 /mm2;经UVB照射后豚鼠表皮黑素分布呈树枝状,含量达到800~1000/mm2; PUVA采用UVA(长波紫外线)照射,同时向豚鼠腹腔注射8-MOP(8-甲氧基补骨脂素),连续照射一周后也可产生较为明显的色素沉着。并运用UVB造模观察了酪氨酸酶抑制剂对黑素细胞数和含量影响,证实了采用紫外线照射用于黑素增多性皮肤病动物模型研究的可行性;日本学者猪木彩子[4]也采用UVB照射小鼠的模型方法研究了木槿提取物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国内学者潘扬、曹亮等[5]参考相关文献,对黄褐斑病因进行分析,日光照射是发生黄褐斑的重要因素。过度日光照射后黄褐斑几乎均加重。长期UVB照射可使黑素细胞增殖。根据这一假说进行了UVB照射复制黄褐斑动物实验模型研究。用UVB照射雌性白色豚鼠一个月,并以豚鼠皮肤黑素细胞病理形态学及皮肤和肝脏组织酪氨酸、SOD、MDA含量变化作为考察指标,进一步证实紫外线照射复制该模型的科学性。李洪武等[6]应用紫外线照射棕黄色豚鼠的造模方法进行了祛斑中药-白术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抑制作用这一国家
基金项目的实验研究。具体造模方法为:选健康雄性棕黄色豚鼠,每只实验动物背部取9个相离区域,使用SS-04B型紫外线光疗仪(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照射前用剪刀剪除豚鼠背部面积为6 cm x 6 cm的长毛。电动剃须刀剃尽短毛。UVB紫外灯灯管的光谱值为280~320 nm,灯管距豚鼠背部距离15 cm,照射总量为500 mJ/cm。照射1周开始用药,模型组区域连续照射3周后做组织活检并作镜下观察分析。结论显示该造模方法成功,且白术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有抑制作用。方晶[7等则成功复制了该造模方法,研究了橙皮苷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潘氏[8]也应用此造模方法探讨了烟酰胺对UVB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研究;马景昕[9]则采用该造模方法,以棕色雌性豚鼠为动物模型,采用mRNA原位杂交观察了旱莲草等7种中药外涂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水平的影响。
3微量定点注射辅以紫外线照射
由于经日光曝晒或紫外线的过多照射可促发黄褐斑并使其加剧。有学者[10]据此以及色斑的外形采用微量定点注射法将黑斑形成液注入幼年猪皮下不同深度,辅用紫外线照射以形成类似褐斑的实验动物模型。具体实验方法为:采用特制黑斑定位板固定在动物已备皮处,消毒后,将已配制好的黑斑形成液充分混匀后依次进行皮下注射。以后每天1次用黑斑形成液轻轻点擦外部相应处并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黑斑形成液,连续60天后,取猪背部的对照皮肤和黑斑形成处皮肤进行切片、染色,并用光镜和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受试动物皮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类似褐斑形状和大小的黑斑斑点。通过皮肤组织切片染色并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黑斑形成处黑素细胞产生的黑素颗粒比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多(P<0.05)。
综上所述,目前黄褐斑的动物造模主要有:雌激素全身攻击法、紫外线照射法及微量定点注射辅以紫外线照射等几种方法。其中,过氏采用的雌激素全身攻击小鼠,使其内分泌紊乱及国内外的紫外线照射法与黄褐斑的发病原因相似;微量定点注射辅以紫外线照射形成的动物黑斑则完全依赖黑斑形成液和紫外光等外源性因素诱导产生,故应注意到动物模型本身并不完善,只是单一的从病因的一个方面反映了疾病的表现,尚不能完全理解黄褐斑病因病机的复杂性,且动物的病因学与人的相似性仍存在不确定性,基础实验与临床应用还有差距。紫外线照射法从黄褐斑病因和症状两个方面来模拟,相比其他造模方法要成熟,但仍要对建立模型的各项指标如照射剂量、观察时间及测量指标进行优化比较;并且对采用实验动物的种类、性别等也应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黄褐斑动物的实验模型。 另外,黄褐斑的实验动物模型还应注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模拟症状和模拟中医病因相结合的造模方法,塑造出符合中医辨证论治要求的病证结合模型。
参考文献
[1]过伟峰,徐立,项晓人,等.建立小鼠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49-51
[2]王志国.蝴蝶霜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师,2006,9(7):588-590
[3]Imokawa G, Kawai M, Mishima Y, et al.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hypermelanosis induced by UVB, PUVA, and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using a brownish guinea pig model[J]. Arch Dermatol Res. 1986,278(5):352-362
[4]猪木彩子.木槿提取物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2) [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4):246
[5]潘扬,曹亮,许惠琴,等.建立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27-29
[6]李洪武,朱文元,夏明玉,等.白术等对UVB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6):386-388
[7]方晶,朱文元,张美华. 橙皮苷对中波紫外线诱导豚鼠色素沉着抑制作用的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3):141-144
[8]潘建英,张玉彬,帕它木•莫合买提,等.烟酰胺干预UVB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J].中华现代皮肤科杂志,2005,2( 2):97-99
[9]马景昕,涂彩霞,陈晓燕. 中药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水平的影响及致色素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2):92-94
[10]丁克祥,陈华东,赵莉,等. 实验动物黑斑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00,9(1):6-9
(收稿日期:200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