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作文

2024-07-07

治世之能臣作文(共3篇)

治世之能臣作文 篇1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作文800字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随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治世之能臣作文 篇2

关键词:奸雄,曹操,能臣

《三国演义》出场的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一千多个,富有性格特色者多达数十个。其中,曹操的形象是最具个性人物之一,作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明的人物,从多种角度、多种层次进行描写,在曹操身上既能体现他的“奸雄”,又能突出他的治世之能,不可不谓是一代枭雄。

一、政治方面

1、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他为达目的可谓是用心良苦。献帝被董卓所掳,后被救回洛阳。但到洛阳后发现皇宫近毁,一片狼藉。这时,曹操的谋士荀彧出了个主意:“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大喜,从其计,将汉献帝接入许昌,为其建宫宇、设立规章制度、立祭祀、衙门、宗庙,使汉献帝有了安身之地。但是,此后大权尽归曹操,遇事全由曹操处理,曹操就用“君命”大耍阴谋。真正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将他的奸雄充分展示出来。

2、熟稔的政治手段

在尔虞我诈的斗争中,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因此他也很熟稔人心取得的重要性,他为取得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也为他今后民心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第五回中这样写道:

曹操羽翼未丰时,欲得卫弘相助,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相求助!”卫弘答应。操大喜,于是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他以大义晓之于卫弘,打着“忠义”的旗帜招兵装大自己的力量。可见他非常懂得如何取得民心。

再比如在十六回中曹操已经意识到刘备在以后会成为自己的最大的敌手,然而他还是义无返顾的将刘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之中,曹操身边的谋士也多次全解曹操将刘备杀之,但是曹操确没有这样做,那是他认为取得民心的同时能争取到自己底下谋士的心也很重要,他竭力想要争取刘备这个人,想要将他留在自己的队列中,为自己服务。

二、处世方面

曹操行刺董卓失败而逃,一路被董卓追杀。后得到中牟县令陈宫的鼎力相助。陈宫认为曹操是“天下忠义之士”,于是弃官而去,追随曹操。行了三日,到了成皋地界,投宿在其父结拜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见是故人之子来到,自然高兴至极,于是买酒买肉、吩咐家人好生招待。

曹操生性多疑、狡诈,再加上一路疲于奔命,突然听到“缚而杀之,何如?”的话语,以为是要杀自己,于是便先下手为强,连夜杀了吕伯奢一家,在后厨搜到一头捆绑着的猪时才知道杀错了人,后逃跑时遇到吕伯奢,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块连他也杀了,陈宫大惊,他便道出了自己的处世格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语道出了他的残忍、奸诈的一面。

而对曹操处世方面的最好注释是之后的“吾好梦中杀人”的诡语以及杀杨修等故事。《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中:

“曹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拨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看到这不少人以为曹操真的是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道其中的奥妙,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对杨修更加厌恶,继而起了杀心。到了后来,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之心愈发剧烈,终以“惑乱军心”之罪斩了杨修。这一系列的小故事正将曹操的生性多疑、狡诈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也揭示了曹操在处世方面的阴险嘴脸。

三、用人方面

1、爱惜人才

曹操非常爱惜、重视人才,大力搜罗人才,委以重任。为招贤纳士,曹操打出“仁”和“义”的旗帜。在行刺董卓失败后,他回到家乡竖仁义之旗,吸引贤士。没过多久,“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其中就有一大批满腹腈纶、才华横溢的人,如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其次“施厚恩以结其心”。如曹操对关羽,关羽被俘后,“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羽髯长,曹操就以纱锦作囊,与关公护髯。看到关羽马瘦,又将赤兔马送给他。虽然曹操以礼相待,将其奉为座上宾,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关羽。

2、“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

在笼络人心这一方面,“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是很常见的手法。作为一个有着极大野心的政治人物,曹操也具备了这样的气度。

张绣,在汉末诸军阀中是相当狡猾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他几次出尔反尔,依曹操又反曹操。最后因为势单力薄走投无路,曹操派人去招安他,张绣果然赴许都投降。《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有一段简短而有分量的描述:

“绣见操,拜于阶下。操忙扶起,执其手曰:‘有小过失,勿记于心。’遂封绣为扬武将军。”

曹操这样做,也是其运用权术的一种方式。如此一来,那些“有小过失”的各地方势力都会感激他的胸襟和肚量而依附于他。从而更好地为他效命,服从于他,对曹操感恩戴德。

四、军事方面

作为一名军事家,曹操更是有勇有谋,善于鬼兵之术。他胸怀丰富的作战经验,在众多战役中都显示了他非凡、卓越的军事天赋。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豪杰的战略战术、排兵布阵,人力物力了如指掌,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他在军事决策上往往料事如神,也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除了有勇有谋,曹操在治理军队上可以说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军事上作战时他身先士卒、政治上简政从简、农业上重视粮食生产等。这也为他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小说在第三十回中:袁曹官渡之战,战争开始之初,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绍有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在地理上占有很大的优势,而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也不利。曹操能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采用正确的战术,集中兵力,袭击袁军囤粮之处,然后各个击破,取得最后了战争的胜利。

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研究价值。一方面,他是一个“大奸大雄”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知人善任、极富领导能力与军事、政治能力的枭雄,在我眼中曹操乃之了不起英雄,乃之真英雄,纵使历史如何将他湮没,后人如何评说他,他都是一代伟大的枭雄。

参考文献

[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历史形象探究[J].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09).

[2]王理.《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再探讨[J].北方论丛,2000(02).

[3]崔积宝.论《三国演义》的人才观[J].求是学刊,1994(05).

治世之能臣作文 篇3

可是你是否知道,袁世凯也是坚定的改革派?他早年倾向维新,任直隶总督期间,大力襄赞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兴办学校、督办新军、发展实业、奖设工商等。

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总统之后,袁世凯在军事、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建树,绝非碌碌无为之辈。

有人说袁世凯一生的悲剧仅在于称帝,即使在臭名昭著的称帝一事上,近年来史学界对此的评价,也不再简单粗暴地一棍子打死,而是试图解释,袁世凯想追求的,到底是大权独揽高高在上的帝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需要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中仔细梳理,尽可能还原他的本来面目。为此,我们专访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编《袁世凯全集》的骆宝善先生。

袁世凯有没有告密?

南都周刊:1898年“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到底有没有向荣禄告密?根据袁世凯亲信张一麟所著《心太平室集》和荣禄亲信陈夔龙所记《梦蕉亭杂记》,当时情况是,9月21日(八月初六)晚,袁世凯听到北京传来的政变消息,以为密谋已经泄露,为避免自己被牵扯上叛逆罪,于是将情况告知荣禄,这是不是比较接近真实?

骆宝善:八月初一,光绪皇帝第一次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任命袁世凯为候补工部侍郎,升了他的官。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的官职是直隶按察使,光绪皇帝直接升他做候补工部侍郎,等于现在候补副部长的职位。第二天,八月初二,袁世凯第二次去颐和园仁寿殿见光绪皇帝,同时向光绪皇帝请求指示。他还将住处从颐和园搬到了城内的法华寺,离皇宫很近,便于皇上接见。

初三晚上,谭嗣同奉了康有为之命,来法华寺见袁世凯,他们想鼓动袁世凯在天津起兵,包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发动兵变。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围园劫后”。

袁世凯和谭嗣同长谈后,已经过了凌晨零点,袁世凯深知康梁谭的建议只是军事冒险,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一方面是双方实力的悬殊,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只有一个师的兵力,7000多人,而在北京周围,国家的军队不下几十万,无异于以卵击石。更重要的,袁世凯在天津的军队是根本杀不到北京的,因为他们训练的军队平时都不发子弹,只有空枪,子弹在弹药库里放着,只有战争时期才发放子弹,袁世凯根本不可能带着空枪军队杀到北京城里。所以,袁世凯很委婉地拒绝了康梁的书生之见。

这件事,只能说知识分子根本不懂军事,提出了这样的冒险计划。正是因为这样,谭嗣同从袁世凯住处出来,连夜赶奔康有为家,报告说此事不成,康有为才逃跑。

第二天早晨,早朝见了光绪皇帝之后,袁世凯坐火车回天津。当时的火车速度很慢,哪像现在高铁,袁世凯坐了大半天才从北京到天津。有当时准确的火车时刻表可查,有当时报纸的报道,是到了黄昏时才到天津的。

因为他升官了,天津当地的官员要来欢迎袁世凯,所以他们在天津火车站还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一直到晚上,他才到荣禄的直隶总督衙门,向荣禄报告觐见皇帝的整个过程。他一定要向荣禄报告谭嗣同这件事的,首先他是荣禄的部下;第二,谭嗣同动员他“围园劫后”,他不报告荣禄,恐怕别人也会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又因为这件事关系太重大,关系到他的政治生命。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他一定得报告。

他告密是必然的,但是他的告密,不是戊戌政变的导火线,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了。

骆宝善: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当然和袁世凯的报告是有关系的。但是他们被杀已经是八月初九的事,已经到了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的时候了。

袁世凯其实是个维新派

南都周刊:袁世凯一直是倾向于改革维新的?

骆宝善:应该是。袁世凯的政治生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将袁世凯的人生历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甲午战争之前,他是个道员,属于中下级军官,还没有决策权。甲午战争、小站练兵之后,他才真正地登上历史舞台独当一面。义和团运动时期,1899-1900年之间,他才成了封疆大吏,从山东巡抚到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在此之后,1907年,他被调到中央,任军机大臣。1908年,光绪、慈禧去世后,他被罢了官,两年多的时间,他赋闲在家。从一个低级的官员,到封疆大吏,再到辛亥革命之前,他都是个改革者,而且是个不错的改革者。

甲午战争之后,戊戌变法时期,他已经表现出维新改革的精神和意图。甲午战争之后,有见识的中国人还没有达到要改革政治制度这样的高度,甲午战争提出的第一道命题是要强国要强兵,只是感觉中国的军队太弱,想要学习西方的军队建设。康有为梁启超也有这样的诉求,但是袁世凯和一般的知识分子、一般的文职官员相比,有他的优势,就是他在朝鲜前线指挥,看到了甲午战争的真实场面,更深切地认识到了军队存在的问题。

当时国家临时指挥军事的机构叫军机处,军机处向光绪皇帝建议,任命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可以说,在他成为中华民国总统之前,他就倾向于维新改革,而在他就任总统之后,同样如此。

袁世凯与宋教仁案

南都周刊: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和革命党商定,本来是说要定都南京的,后来因为北京兵变,才定都北京,北京兵变是不是袁世凯授意的?

骆宝善:史书上都说是袁世凯授意的,但是现在学术界对此问题深入研究之后觉得,说北京兵变是袁世凯指挥的,证据不足。有学者就认为:袁世凯当时不去南京就职,在北京就职,实际上当时双方已经达成了共识,袁世凯没有必要再发动兵变以定都北京。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南都周刊:还有宋教仁一案,至今仍然迷雾重重,如果袁世凯本人真的不知情,那么国民党内部刺杀宋教仁的可能性是否更大一些?

骆宝善:宋教仁遇刺一案,到现在学术界都没有完全弄清楚。宋教仁主张议会政治,要建立责任内阁,这是他的一贯主张,相当于现在德国的政体模式,掌握实权的是总理,这和孙中山的主张也不太一样,孙中山主张的是总统内阁。

民国二年,国家稳定了,同盟会联合了其它一些小党组成国民党,名义上孙中山是领袖,但孙中山没有担任国民党总理的位置。宋教仁实际上是国民党的党魁,如果要进行议会选举,国民党是议会第一大党,以当时议会的规定,第一大党的党魁就是总理,那么宋教仁当可出任总理一职。宋教仁就以总理的身份到处发表演说。

宋教仁和袁世凯的政治主张不一致,但现在没有确凿证据说明是袁世凯指使人暗杀的宋教仁。宋教仁遇刺后,从凶手那里发现的电报,和北洋政府牵连的内容都在,但是要说这是袁世凯指使的,证据不足,因为袁世凯没有必要杀宋教仁。

现在也有学者在论证,这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上海这个地方,并非袁世凯势力范围,而是国民党陈其美的地盘,刺杀宋教仁的应夔丞(应桂馨),是陈其美的人。但是这方面的论证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所以还是一个谜案。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

南都周刊: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也是他一直受诟病的地方。不过,据我们所知,经过讨价还价后,签订的“二十一条”实际只剩下“十二条”,那么大众知情吗?

骆宝善:大众其实都知道,我们的很多政治运动其实都是给政治家们给鼓动起来的。当时“二十一条”签订了几条,中日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妥协都有公布,大部分中国人都知情,怎么能说袁世凯卖国呢?

南都周刊:在袁世凯的努力下,外蒙曾于1915年6月7日取消独立,他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努力?

骆宝善:外蒙古宣布独立时,袁世凯曾想派兵攻打外蒙。正是在北洋政府时期,民国一度将已经独立的外蒙古收回中国。现在保留有袁世凯坚持外蒙古是中国一部分的文件,他一直试图劝服外蒙古不要独立,继续留在中国的大家庭中。

但是,俄国在外蒙驻兵,等于就是依靠武力强行独立,袁世凯也没有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的军事实力与俄国相比还处于下风。如果强行收复外蒙,等于就必须要与俄国决一死战。袁世凯还不敢走这一步,主要还是想以外交手段来处理这一问题,在袁世凯活着的时候,外蒙曾一度取消独立,他派了军队到了现在外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后来俄国人又让外蒙古分离出去,这是袁世凯去世之后的事情了。

袁世凯为什么要称帝?

南都周刊:那袁世凯为什么一定要称帝,他想要实行君主立宪制?

骆宝善:20世纪初,1905年-1911年,中国出现了一场立宪运动,不只是袁世凯一个人主张立宪,袁世凯只能说是立宪派的领袖。当时中国太落后了,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和官员,看到了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它们都崛起了。他们就想改变中国的君主专制现状,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改革举措。

改革,是全国上下一致响应的举动,只是是共和立宪,还是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和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分为两派。立宪,是共识,只是采取革命还是改革的手段,双方有分歧。

南都周刊:袁世凯称帝,是在当时共和政体的民国因事权牵掣造成纷扰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他对多党议会制度对于总统权力的限制是否已经腻烦了?

骆宝善:那样一个年代,不管是革命党人,还是袁世凯,大家对于共和政治、议会制度的了解和认识,都是很浅薄的。民国初年的局势,袁氏当国的几年,所制定的制度和政策,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权,但是具体怎么建设、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则,他们不了解、不懂得。这种制度的各个方面,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都有盲区,都有感到陌生之处。袁世凯有袁世凯的弱点,革命党也有革命党的弱点。

袁世凯觉得,他无法实施作为大总统的职权,遇到很多障碍,这既有他不适应共和制度的一面,也有议会制度造成的困扰。当时在议会制度下,很多议案无法达成共识,无法做出决议,这恐怕是他作出恢复帝制的根本原因。

这里有一个概念,共和议会和君主立宪,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袁世凯要恢复帝制,并不等于他就是要回到满清的君主专制时期。就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有总统制内阁、君主立宪内阁之分,现在也是这个样子。

比较客观地说,袁世凯的目标是这样的追求。袁世凯称帝之后,引起举国反对,那是因为大家觉得,已经共和了,恢复帝制就是倒退、就是反动。但在反对声中,袁世凯为什么还坚持要恢复帝制,这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这也不是一个政治历史人物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袁世凯是觉得君主立宪制恐怕比较能贯彻他的立场和主张。

南都周刊:君主立宪制和君主制还不太一样,君主立宪,皇帝是个虚君,没有实权,可是袁世凯应该还是想大权独揽,他的目的真的是实行君主立宪吗?

骆宝善:只能这样说,就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文书,他在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一种资本主义制度。他当大总统乃至“洪宪”年号之后所公布的政策、政令,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所有的政治文本都在,可以查阅。其差别,仅仅在于君主立宪还是总统立宪而已。

南都周刊:蔡锷当初多次劝进袁世凯称帝,后来却又起兵讨袁,为什么蔡锷的表现会前后不一?

上一篇:建立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效机制下一篇:大蒙班致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