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2024-09-17

化学第四单元教案(精选8篇)

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1

4-1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重点难点: 原子的构成原子量的概念

设计思想: 原子构成的教学,设想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由于本节课内容属于微观教学。同学们看不见,摸不着。用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用语言直观,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媒体教具:电教

复习与巩固

什么叫原子? 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引入: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原子有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 质量是 1.6726*中子 质量是 1.6749*

kg kg

电子 质量是 质子质量的1/1836 1.原子不显电性

原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P68 3.氢没有中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

说明1 原子很小 一个原子跟一个兵乓球体积之比,相当于兵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在原子中原子核很小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空间,电子就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做高速的运动。

二.相对原子质量

1. 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说明: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电子质量几乎不计 化学上计算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3 查原子量的方法 P153 板书设计:4—1 原子的结构

一 原子的构成 二 相对原子质量 作业:P70 1—4 课后反思:下次应注意应用电脑课件帮助同学认识微观粒子

课题:

4—2 元素(1)

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一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重点难点:元素概念

设计思想:从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引出元素概念。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从元素种类引出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一 复习提问 水的组成 —氢、氧元素

引入:什么叫元素?这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一. 元素 1.概念

具有相同的核点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举例: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 即核内质子数为8 我们统称为氧元素 2.种类(一百余种)

说明(1)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它们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P65 氧元素 48.6%

硅 26.30%

铝元素 7.73% 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

4.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P66 探究活动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某种药剂说明书中,表示钙、铁、等这些钙、铁指的是单质吗?为什么?它是指什么?

二.元素符号——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P67 27种元素符号要记住

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或 K Ca Na Mg Al Zu Fe S Pb(H)

Cu Ag Pt Au

1.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O: 表示一种氧元素——宏观

表示一个氧原子——微观 板书设计:4—2 元素 一.元素 1. 概念 2. 种类

3. 地壳中个元素的含量 4.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三.元素符号

1. 写法

2. 表示的意义

作业:P75 1—4 课后反思:

提前让学生别元素符号,但十 一过后很多同学遗忘了,应先让学生做卡片,同学之间互相提问就更好了。

课题:

4—2 元素(2)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重点难点:认识元素周期表

设计思想:让同学们看元素周期表分析其结构及性质的转变规律 媒体教具:元素周期表

复习与讨论:

1.矿泉中瓶上标签上的钾、钠、钙、镁指得是什么?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引入:100多种元素组成了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见的内在规律性,使之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四.元素周期表 介绍:(P151)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2.便于查找——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说明:

↙原子序数 1.元素符号→1 H

元素名称→氢

相对原子质量→1.008 3.红色指放射形元素(元素符号红色)

※ 是指人造元素

紫色表示金属元素 黄色表示非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7个周期

7个纵行

以第3周期为例 Na、Mg、Al、Si、P、S、Cl、Ar 2.16个族

7个主族

7个副族

一个0族(稀有气体)第八族 罗马数字+A

罗马数字+B 第八族 由8、9、10三个纵行组成 板书设计:三.元素周期表

1. 结构

(1)7个横行 为7个周期(2)18个纵行:16个族

7个主族

7个副族

1个0族

1个

2. 规律

举例 第3周期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第7主族 F、Cl、Br、I 化合价为-1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作业:练习册第2节

课后反思:学生预习后效果就更好了

课题:

4—3 离子(1)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难点:离子的形成

设计思想: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带领同学逐步分析 复习提问:

1.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2. 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 3. 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有什么规律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 __决定元素的种类

5. 在原子中质子数与核点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引入:质子数为11的钠原子 核外11个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呢?今天我们做探究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

电子层

三 …………七(最多的有7层)电子数

2n2 说明:1)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

2)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得超过2个电子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

练习:

核内质子数__;__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__ 3. 说明: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3)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He为2个)称为稳定结构(4)每种元素都易通过得失电子,趋向相对稳定

结构 4. 小结:

(1)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1—4

4—7

一般为8个 得失电子情况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不易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结构(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4—3 离子

一.孩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1—4个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7个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He为2个0 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作业:P78.1.(1)(2)课后反思:

4、5班个别同学学习态度有问题

看图(直观)也不明白

课题:

4—3 离子(2)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2.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难点: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原子、粒子 设计思想:从原子结构上分析离子的形成过程,用形象的似人方式讲述(离子)化合物 复习提问:

1. A

B

C

(1)以上原子结构中哪种是金属元素 A

哪种是非金属元素B

哪种是稀有气体元素 C

(2)哪种元素易失电子 A 哪种元素易的电子 C 2.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最外层电子数

引入: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都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失电子后又形成了什么微粒呢? 二.离子的形成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带负电 2.离子表示方法

说明:

(1)金属元素易形成阳离子(2)非金属元素易形成阴离子 3.由离子形成化合物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如:NaCl

MgO

4.原子、分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5. 物质与粒子之间的关系 P77

板书设计:

4—3 离子(2)

二.离子的形成 1. 离子

2. 化合物

3.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作业P28.1.(4)2.课后反思:微观粒子同学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通过练习巩固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含义

2.学会书写化学式 重点难点:化学式的含义

设计思想:由纯净物引出一种物质的组成不变,只有一个化学式。它表示的意义及写法 复习提问:

1. 举例说明什么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2. 什么叫纯净物?

3.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__,元素化学性质决定于__ 引入:元素符号不仅可以表示元素,还可以表示由元素组成的物质 一.什么是化学式

1.概念: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表示的意义:

(1)表示1种物质

(2)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3)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元素

(4)表示这种物质的1个分子的组成 举例: 1)表示水这种物质(宏观意义)

2)表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宏观意义)3)表示1个水分子(微观意义)4)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微观意义)练习:、、、表示的意义

3.当化学式前有系数时只表示微观意义 如:

23n

2个水分子

3个二氧化碳分子

n个二氧化硫分子

4.说明: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P79 讨论:符号 H、2H、、各具有什么意义?

练习:下列符号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

B.

C.2O D.O 5.我们学过的化学式(请同学一起写)、、、、、、、、、、、、、6. 结化学式写法:

(1)金属单质:元素符号就是它的化学式 Fe、Al、Mg、Na、K、Ca(2)非金属固体:元素符号表示 C、S、P、Si(3)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表示 He、Ne、Ar(4)一般气体为双原子、分子(5)化合物:读写顺序相反 板书设计:

4—4 化合价与化学式 一.化学式 1. 概念 2. 表示意义 3. 写法、、、、、作业:P84.4 课后反思:下次注意 多练习,帮助同学理解化学式表示意义 加强练习因为课时较紧张练习不够。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学价(2)

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重点难点:化合价

设计思想“由电子得失推出化合价,利用化合价口诀让学生掌握化合价 复习: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一般气体为双原子、分子(2)、、、2.化合物化学式写法——读写顺序相反(1)氧化物:氧元素 写后面(2)其它:读写顺序相反(3)表示的意义、、、、、HgO 引入: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元素化合价来推求。

二.化合价:化学式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 1.化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 例:

物质:

原子个数比

1:1

2:1

1:1

2:3 练习: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 2:5 2.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3.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

+1

+3 H

O

Cl

Na

Fe

元素化合价 原子团化合价:

+1 OH

5.原子团 如:、、中OH、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原子团。

化合价口诀

+1价 氢 钾 钠 银

一价H Cl K Na Ag +2价 镁 钙 钡 锌 铜

二价O Mg Ca Ba Zn +3价 有金属铝 铁高3价亚铁2

三Al 四Si 五价P 氟 氯 溴 碘是-1

Cu 一 二

Fe 二 三

二 四 六 S 都齐全

Cu Ag 二价最常见

莫忘单质都为0 一价 氢、氯、钾、钠、银 二价 氧、镁、钙、钡、锌 二铜 三铝 四、七锰 二、四、六硫二、四碳 二、三价铁要记清 莫忘单质都为0 板书设计: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2)二.化合价

化学上用化学家来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 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3.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3-2

-1 +1

Al

O

Cl Na 4. 原子团

+1

OH

作业:P84.1 课后反思:中午:问问题的同学增多,原子团、化合价没背下来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3)

教学目标: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重点难点:化合价与化学式 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设计思想:利用化合价法则写出化学式。利用化学式求化合价。学生看书、讨论、总结 复习与讨论:

1.化合价口诀

化合价原则 2.化合价表示方法

3.指出下列原子团的化合价

+1

OH

4.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0 引出:利用化合价可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1.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

例:已知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氧为-2价 写出磷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

(1)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 正价的写在左边 负价的写在右边

P

O(2)

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5*2=10(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P:

O: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此化学式

(5)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5)*2+(-2)*5=+10-10=0

答:这种磷的化学式是

练习:已知氮元素有+

2、+

4、+5价

氧元素有-2价分别求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3. 化学价法则: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例: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位-2价,求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解:

(1)在化合物的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已知元素的化合价

(2)求已知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总和

(3)求Fe元素化合价

(5)检查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总代数和为0 练习:已知 求 中S、C、P元素的化合价 4.化学式读法:从后向前读做“某化某” 板书设计: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1.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

2. 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

3. 化合价法则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4. 化学式的读法:从后向前读“某化某” 课后反思:

得意之出:学生能看书得出化合价法则及读法 不足之出:学生写化学式不够准确

课题:

4—4 化学式与化合价(4)教学目标:

1.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重点难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设计思想:开始时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讨论纠正错误。

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2

1.金属导电与电解质导电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金属离子、自由电子三种微粒构成。金属离子带正电荷、自由电子带负电荷,通过静电作用力——金属键,使这些微粒结合在一起。自由电子是指脱离金属原子在整块金属晶体中做无规则运动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由负极移向正极形成电子流。这就是金属导电的本质,导电时金属原子和金属离子都是不移动的。金属导电属物理变化。

电解质在溶于水时,能电离出带电荷的自由阴、阳离子,属于离子型化合物的某些电解质在熔化时也能电离出自由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这些自由离子做定向移动并在两极上分别得失电子,阳离子移向阴极得到电子,阴离子移向阳极交出电子,这样在外电路的导线中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了电子流。而在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中只有自由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没有电子移动。在离子得失电子的同时,伴随着发生了化学变化。

2.电解与电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电解与电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溶解于水或熔化条件下离解成自由离子的过程。这过程不需要通电,电离的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过程。

电解是指对电解质水溶液或融熔状态的电解质通直流电时、自由离子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的过程。电解时必须通电,电解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电解质导电的过程,也就是电解的过程。

电离是电解的前提条件,只有电解质先电离出自由离子,通电时才能发生电解。如对食盐晶体通电,食盐晶体不导电,也不发生电解;如对熔融食盐液体通电,液态食盐导电,同时钠离子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成钠原子,氯离子在阳极交出一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又结合成氯分子。电解食盐水溶液时,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及电解的类型有如下规律

4.原电池、电解(镀)电极名称的确定(1)确定原电池电极名称的方法

方法一:根据原电池电极材料的性质确定。通常是:

①对于金属—金属电极,活泼金属是负极,不活泼金属是正极;

②对于金属—非金属电极,金属是负极,非金属是正极,如干电池等;

③对于金属—化合物电极,金属是负极,化合物是正极,如电池等。

方法二:根据电极反应的本质确定:原电池中,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所以负极上一定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则一定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失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正极。

(2)确定电解(镀)池电极名称的方法

确定电解(镀)池电极名称有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一极是阳极,与负极连接的一般是阴极。方法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阴极。5.重金属引起的水污染

重金属污染可用下表表示:

6.电解质与水的电解 纯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很难导电。在纯水中通以直流电,在一般条件下不发生电解作用。如果在水中加入强的含氧酸(如H2SO4)、活泼金属的可溶性含氧酸盐(如Na2SO4、KNO3)或可溶性强碱(如NaOH、KOH),以增加水的导电性,则电解就能顺利进行,阴、阳两极上的产物分别为氢气和氧气。

现以纯水中加入Na2SO4通电分解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当Na2SO4溶于水时,即完全离解为Na和SO+。

Na2SO4===2Na+SO

虽然水是弱电解质,但是也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H2O

H+OH

+-因此,在水溶液中存在着四种离子:Na、H、SOH向阴极迁移,SO+

和OH。通入直流电后,Na和

-+和OH向阳极迁移。但在各个电极上究竟是哪一种离子放电,则取决于它们电极电位的高低,也就是说,取决于离子得失电子的难易。根据上述四种离子的标准电极电位是:

2H+2eNa+e4OH2SO-+-+-

H2, Na,-

E°=0.000伏 E°=-2.71伏 E°=+0.401伏 E°=+2.00伏

+O2+2H2O+4e, S2O+

+2e,+

-在阴极上,由于Na比H难于接受电子,因此H放电而产生氢;在阳极上由于SO比OH难于失去电子,因此OH放电而产生氧,这样的过程,图示如下: -

可见在水中加入的Na2SO4并不发生电解,它的阴、阳两种离子依然存留在溶液中,实际上电解的是H2O,Na2SO4在这里只是起着导电的作用。

+-由于H和OH分别不断地在阴、阳两极上放电,H2O的电离平衡就不断地向生成离子的方向移动,H2O

H+OH

+-于是H2O不断地电解,OH就不断地聚集在阴极区(Na也聚集在这里),显然这里的溶液就呈碱性;同样,H也不断地聚集在阳极区(SO+

也聚集在这里),显然这里的溶液就呈酸性。

+从这个例子,可知碱金属离子在阴极上总是比H难于放电,含氧酸根离子在阳极上,-也总是比OH难于放电。所以在水中加入可溶性的碱金属含氧酸盐,或强的含氧酸,或可

+-溶性的强碱,通以直流电,都是H和OH放电,而所加的电解质仅是起着导电的作用。

*研究性课题推荐

课题1 皮革厂含铬废水处理的调查 背景资料:

铬在很多领域有较大用途。铬化合物中,Cr(Ⅵ)主要以CrO

(溶液为黄色)和Cr2O

(溶液为红色)形态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被还原剂还原成Cr3(溶液为紫色);Cr(Ⅵ)化合物水溶性很强,而铬(Ⅲ)化合物水溶性很低。铬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Cr(Ⅵ)的毒性比铬(Ⅲ)的毒性强200倍。

对含铬废水的常用的处理方法有:(1)方法一:电解法。

①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增加污水中离子浓度,增强导电能力。②以铁作为阳极进行电解。

以生成的Fe2为还原剂,在酸性溶液中与Cr2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样Cr2O被还原成Cr3。在电解过程中,由于H在阴极不断放电,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溶液的pH上升,溶液中的阳离子以Cr(OH)

3、Fe(OH)

2、Fe(OH)3形成沉淀。

③鼓入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中含铬量降到可排放的标准。

由于Fe(OH)3开始沉淀的pH为2.7,沉淀完全的pH为3.7。Fe(OH)2开始沉淀的pH为7.6,沉淀完全的pH为9.6,并且Fe(OH)2呈絮状,不易从溶液除去。但根据已学的知识,Fe(OH)2极易被O2氧化,所以在处理过程中鼓入空气,让空气中的O2充分与Fe(OH)2反应,成为容易分离的Cr(OH)

3、Fe(OH)3,使废水含铬量降到可排放标准。

(2)方法二:

用FeSO7·7H2O处理含铬(Ⅵ)有毒废水是目前工艺上常用的方法。它的优点是经过加料配比后,可使最终的固体产物成为制备铁氧体复合氧化物(可用Cr

Fe

Fe2O4表示)的+原料,此原料经烧结后,就得到铁氧体复合氧化物。这是一种变害为利的方法。

方法三:

制革厂排放的污泥中约有1/3是有机物,其余是大量的含铬物质,直接排放污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1996年,外国科学家研究成功了一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制革厂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工艺流程如下:

① 污泥与普通黏土以一定比例混合(污泥占25%~30%)后制成砖坯,在窑中以850~ 950℃温度灼烧;

②灼烧前期向窑中鼓入补充了氧气的空气。原因是烧掉有机物,否则无法制成火砖;燃烧有机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放出足够热量,可节省燃料;

③灼烧后期改用普通空气,且故意限制入窑空气的数量,使呈缺氧状态。原因是保证+6价铬化合物转变成+3价铬化合物,并稳定地以+3价铬化合物形式被固定在火砖内,否则,如以+6价铬化合物存在,则在雨水淋湿或施工淋水时,铬会被溶解出来而污染环境;

④烧制完成后,直至窑温降至200℃以下,才允许空气自由流通。课题要求:

1.请调查当地的皮革鞣制厂,了解它们对含铬废水处理的技术情况。2.比较该技术与现今流行技术的差异; 3.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课题2:生活中使用电镀制品的调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篇3

命题落点

1.能从原子的角度描述物质的构成,

2.能从粒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

3.能用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验事实,

4.从典型实例出发,确认原子的真实存在,去探究粒子的性质等,

5.计算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课题2 元素

命题落点

1.利用元素这一宏观概念,去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或成分,

2.考查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3.命题时往往给出元素周期表或部分内容,要求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去推测一些未知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或发现一些规律。

4.通常给出常见物质名称、俗名、图形或其他信息,根据组成物质中元素的种类,来判断物质所属的类别。

课题3 离子

命题落点

1.利用粒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去判断粒子种类,

2.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判断或推测元素相关的化学性质,

3.能从离子的角度描述物质的构成,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和实验事实。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命题落点

1.命题时常给出化合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2.给出物质的化学式,要能知道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

3.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寻找物质间的内在规律,

4.通常考查根据指定要求,用化学符号表示粒子、粒子的个数,以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等。

5.根据给出化学式去求某一种元素的化合价,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4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 单质 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 Mg: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溶液知识点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3.分类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4.组成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

(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

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知识点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1)提问:小朋友们好!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最珍贵的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我们的大脑和双手,我们可以用大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用小手吃饭,写字。缺了它们行不行啊?请你把写字的小手举起来好吗?

那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具体是哪只手吗?(当有人举左手时:我发现啊一位小朋友跟大家举的不一样,大家发现没有?哪不一样啊?据调察用左手写字的小朋友啊非常聪明,咱们班你是最独特的,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能有杰出的人才!)

说明:咱们就把写字的这一只手叫做右手。右手所在的身体的这一侧呢我们称为右边(边做手势边解释)。接着举起左手问: “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请伸出你的左手给大家摇一摇!真棒!那你们的右手在哪里?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接下来我喊哪只手,你们就举起来晃一晃好不好?

下面你们敢挑战更难的动作吗?老师喊右手,你们举左手;老师喊左手,你们举右手。明白没有?

你们太厉害啦。接下来我们换个方向,全体起立,向后转现在你的右手在哪?左手在哪?

(1)小朋右侧友们真厉害!什么都难不倒大家!我再来考考大家:在身体右边的写字的手叫右手,另一只手在身体左边叫左手。那耳朵在身体的右侧应该叫什么呢?在左侧的耳朵呢?非常好!接下来自己找一找你的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

(2)我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汇报一下你的成果。其他同学看他找的对不对?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接下来我们就用左右研究下画面中的小刚(男)和小花(女)的位置关系。谈话: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花,小刚会说小花在他的哪面?小红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花,说说看。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刚坐在小花的左边,小花坐在小刚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谈话: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红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提问: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三、组织练习

谈话:小朋友们都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1、谈话: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这些位置关系,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2、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咱们乘公交车去玩具店买玩具区好不好?

接下来我先请6位小朋友来模仿图画上的小朋友乘坐公交车。请你们分别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有几位小朋友”。

3、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现在公交车启动了。嘟嘟嘟„„公交车开到了玩具店。接下来我们去玩具店逛逛吧。这里面都有什么玩具啊?你能用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说说玩具车的„„„„.4、(1)喜洋洋选了自己喜欢的两个玩具,你们说说木马、篮球与喜羊羊的位置关系吗?说的真好,老师把这两个玩具奖励给你。学生拿到手中时问用的哪只手拿到的玩具。

(2)拿到玩具喜羊羊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回家的路边有许多小花。你能说说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5、大家逛一圈也累了,现在咱们玩游戏放松放松:说口令做动作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四、全课总结

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6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淡水紧缺的原因:1、淡水占总水量的比例小; 2、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3、水体污染。

二、爱护水资源

1、措施:① 一方面节约用水;②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水质监测 ②工业三废要处理后排放;

③农业上合理农药和化肥 。 ④生活污水要处理后排放。

3、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的方法

①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 ②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③工业上提倡对水的循环使用。

4、水污染的三个来源: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 烧杯紧靠玻璃棒;② 玻璃棒下端靠三层滤纸处;③ 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

2、两次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原因:

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或烧杯不干净

二、净化水的方法:①沉淀、②过滤、③吸附、④蒸馏。

1、其中吸附和蒸馏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四种方法都能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

2 沉淀包括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3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4 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

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

三、硬水和软水

1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但纯水是软水。

2 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若产生大量泡沫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甚至有浮渣的为硬水。

3 软化硬水的方法:煮沸或蒸馏。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

4 硬水的危害:(1)浪费肥皂,洗不净衣服;(2)锅炉用硬水,浪费燃料,甚至引起爆炸。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方程式:2H2 + O2 2H2O(产生淡蓝色火焰)

注意: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二、电解水实验

1 现象:正负极都有气体产生,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2 结论: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 化学反应:2H2O2H2↑ + O2↑

注意:(1)、电解水实验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2)、在水中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Fe、Cu 、H2、He

纯净物 氧化物:如:H2O

三、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碱

混合物:如:空气、食醋、白酒、矿泉水等。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某种物质;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

微观意义:表示1个分子;表示1个分子的构成。

注意:若化学式前面有系数,只表示几个分子。

◆对比下列符号的意义:

H: ① 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 2H:2个氢原子。

H2: ①氢气。②表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③1个氢分子。④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2H2: 表示2个氢分子.

Mg2+:①镁离子;②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Mg2+:2个镁离子。

H2O:①表示水。 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1个水分子.④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H2O:表示2个水分子.

二、化合价

1、化合价是元素的化学性质之一。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标的位置不同,正负号与数字的顺序不同。 联系:数值相同,正负号一致。

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4、化合价规律:

(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3)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化合价。

三、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1、单质写法:除N2、H2、O2、F2、Cl2、Br2、I2外,其余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先排序(正价左,负价右);次注价;后约简;再交叉。

注意:原子团应作为整体,个数超过1时,应用括号。

“某化某”:不含酸根的化学式。

3 化学式的读法:从后往前读法

“某酸某”:含酸根的化学式。

四、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各元素的脚标比。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

注意:CuSO4·5H2O中的 “·”表示相加。

3、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 。

4、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30 分 )

1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2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 72 号元素铪和第 74 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 700 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3.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 .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4.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 不 正 确 的是( )

A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 ,氯 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 . 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 . 氯化钠 是离子化合物 D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 .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H 2 B.2H C.H D.H +

6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7.市售的“脑黄金”(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 36 H 51 COOH,则该物质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8 .目前, 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 C 60 分子融进

足球型的 Si 60 分子中,使外面的 Si 原子与里面的 C 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

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 .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400 D . Si 60 分子的体积比 C 60 分子大

9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10 . 在 年诺贝尔医学奖和 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药品“ L -多巴”,其化学式为 C 9 H 11 NO 4 。对 L -多巴叙述错误的是 ( )

A . L -多巴分子中含有 2 个氧气分子 B. L -多巴是由 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C .一个 L -多巴分子共含有 25 个原子 D. L -多巴中 H 、N 元素质量比为 11 : 14

11 . 下 图, 已 知“”、“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1 3 .走时新装修的房屋常有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 4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是常见 的溶剂

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氧化物

15 . 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5分)

16.用 数字和化学符号 表示:2个钠离子__________; 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 _;

1 7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1)熄灭酒精 灯火焰时应 。

(2)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 。

(3)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 。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 。

18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原子一般由原子核和 ____ 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 ____ 构成,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 Z=_______ ;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Y=_______ (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________ 。( 2 )核电荷数为 12 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__________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 _______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如右图 ,则该离子带 ___ 个单位 ___ 电荷,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 __ 个电子。 ( 3 )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 。

19、现有 A 、B 、C 、D 四种元素, A 元素原子核内只含一个质子, B 元素的单质是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供给呼吸, C 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则: A 元素的名称为 , B 元素的单质为 , C 元素的符号为 , D 元素的离子符号是 。

20、已知无色溶液A与黑色固体B常温混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C,另一无色气体D能在C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液体E。 请回答:

⑴ A的名称__________; B的化学式

⑵写出 D在C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_______ ,该反应进行前先要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计 30 分)

21. 两瓶水样,分别为纯水和硬 水,请你参与小雯同学对水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2) 小雯采用区别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分别取样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 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法 (简述步骤、现象和结论): ;(3)小雯在做实验时,发现硬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产生了少量气体。 [ 提出猜想 ]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 设计实验 ] ①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中,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 [ 反馈与应用 ] 通过上述实验得到启发,在家里可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22.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 发 生 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且收集得较纯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化铵与熟石灰两种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推断: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

(4) 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和底部有小孔的试管组成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装置 A 应盛放 , B 处应放进 ,

C 是用带小孔的塑料片。放置 C 以后使该装置具有

优点。

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 来实现,可看到的现象是 。

四.计算题( 15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S:32 K:39 P:31 N:14 Si:28

23.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都是空气污染物。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个 原子核,

个质子,它们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十个 三氧化硫分子与 十个 二氧化硫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

24.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大晶体应用于我国研制的巨型激光器“神光二号”中。试计算:

(1)磷酸二氢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多少千克的磷酸二氢钾与 43.5kg 硫酸钾(K 2 SO 4 ) 中含钾量相等。

答案 : 1B 2A 3D 4D 5A 6C 7C 8A 9B 10A 11B CD 12B 13A 14D 15C16 . 2Na + ; 3OH - ; N 2 ;

17 .用灯帽盖灭;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高于滤纸边缘;对着有人的方向。

18 .电子;中子; 16 ; 7 ; F ; Mg 2+ ; Ne ; 1 ;负 ; 9 ;同一横行,电子层数相等。

19 . 0.24 ; 1.44 ;含; 0.48 。

20 . 1 : 1 ; 92.3 %。

21 .蒸馏;分别向两水样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若有丰富泡沫的是软水,无或少泡沫的是硬水;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煮沸。

22 . A ; C 或 D ; B ; C ; A ; E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随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弹簧夹; B 中液体被压回 A 中,液体与 C 脱离接触,反应很快停止。

23 . 4 ; 40 ; +4 ; +6 ; 160 。

24 . 136 ; 68 。

九年级化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1、重视课堂学习。课上是获取初中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课上是决定学习的关键,所以初中生在课堂上面一定要认真听课,听课不仅仅是你人坐在椅子上面,一定是要眼睛、脑袋和耳朵并用,这样的课堂听课效率才能够提高。对于老师讲到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先仔细听,然后认真做笔记,老师多次强调的知识点也要记录下来。

2、重视化学实验。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对于初中化学的概念和一些定理其实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面得来的,所以初三学生想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重视实验,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对于化学仪器的名称牢记,掌握使用方法,教材上面的实验更要牢记于心。

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 篇7

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3、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教学突破口:“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打击乐器。

教学思路: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说明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

二、歌曲新授部分(一)、导入部分(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说明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

(二)、感受歌曲1、揭示第四单元主题诗方法:师生有感情的朗读2、初听:教师范唱(教师歌表演) 学生仔细聆听3、再听:请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萤火虫”(多媒体演示)说明: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感受音乐,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4、创设意境 随音乐律动表演

化学第四单元教案 篇8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大自然、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字词卡片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观赏,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出声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不容易读正确的字、词、句,反复读一读。

3圈出不懂的词语,或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把句子读通顺。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导学第1小节: (l)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2)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指南针”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3)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4)指导朗读第1小节。

2自学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野外指南针 告诉 准确 忠实 诚实 慌乱积雪 确实 积极 诉说 忠诚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六节,讲了利用自然景物辨别方向的方法:中午时看太阳,因为正午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有北极星出现的方向是北方;阴雨天时要观察大树,记清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时要看地上的积雪,因为南面朝阳积雪化得快,北面背阴积雪化得慢。

(二)导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思考: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图片,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指导朗读。 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2)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思考:北极星为什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找到北极星?怎样利用它辨别方向?指导看“星象图”。指导朗读。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3)利用大树辨别方向。 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指导朗读。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积雪指示方向。 严冬时,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结合看图理解。指导朗读。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上一篇:中科大模板下一篇:岗检部内部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