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2024-10-14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精选8篇)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篇1

设计意图

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一定束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卡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概念图作品、站、幻想画、神话传说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三、网络探究,自主学习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登入主题网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高智慧学习,小组讨论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银河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哥伦比亚事件?为什么今年美国对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难的新闻牵动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知道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科学进步的含义仅此而已吗?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学进步=牺牲+探索++++启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填写不等式。说出相应的理由

小组活动:按照形状相同的规律划分小组,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按照颜色分组到别的小组讨论,了解别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组,修改本组的观点,红色留下负责解释本组的想法,全班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教后反思

每次上过类似今天这种情况的网络课,总是引发很多的思考和争议,许多人关心的总是他与语文课的关系,把脱离语文教学目标和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强有力的驳斥论据,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认为我是不是脱离了目标,在走俏啊?在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体现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多元智能学习,最终实现融合性学习,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形成为最有力的说明!

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学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同样,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策略的设计

这个主题活动,我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的框架,那么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这种思维的启发,相信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继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你知道什么?关于月球的知识你了解多少,是对以前知识的一个积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3、你怎样知道的?对于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4、你学到了什么?总结学生经验。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键要设计好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要体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师在设计科学进步=探索++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具体事例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活动策略的设计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通过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次问题接龙,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赛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精彩有价值,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月球上有传染病毒吗?月球和地球哪个的年寿高?月球的尘土具有杀菌的作用吗?另一个活动是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到别的小组吸取经验,回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表达、倾听、再思维的能力,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相当的重要。

三、评价策略的设计

这堂课中我认为比较失败的就是没有很好的体现评价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学生精彩的展示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干瘪,吝啬,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上好课重要标准,另外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篇2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是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选编的。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 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看到的月面, 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 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 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 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浅显易懂, 但蕴含着丰富的探究价值, 是一篇进行探究能力训练的好课文。

二、说目标

(一)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标特别强调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整合, 依据课标精神, 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 我拟定了本课教学的如下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掌握有关词语; (2) 积累一些有关月亮的词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划、议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月球的神秘美丽, 培养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读有关语句, 了解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要他们真正理解月球的抽象知识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难点为深入地理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三、说教学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 我首先出示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月亮图片, 并激趣导入:同学们, 古往今来, 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朗朗明月, 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和无限的遐想。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 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把学生引入文本的自主阅读状态。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 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 也就是学生是怎么探究学习的, 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

1. 提出学习要求: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把课文读通读顺; (2) 划出课文中提到的月球之谜, 读一读。

2.

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

3. 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帮助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 小组合作, 积极探究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介绍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语文课程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及个性差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互相启发, 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促进学生深入全面地探究问题, 理解课文。

1. 多媒体播放古典吉他曲《月光》, 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习要求如下:

(1) 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什么;

(2) 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 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 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

各小组深入学习, 教师深入各小组讨论, 及时发现问题, 引导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

3.

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相机引导理解重点词句。

4.

指导朗读。

(四) 延伸拓展, 继续探究

为了链接学生的课堂内外, 拓展学生的眼界, 深化学生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 我还布置这样的作业:课文最后的一个省略号给了我们无穷探究的乐趣, 带来了无穷的遐想, 现在,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 继续提出一些月球之谜, 课外积极探究。小组长做好记录, 及时向家长、老师、同学汇报探究结果, 为开展“月球之谜探究成果”展示会做好准备。老师可引导进行如下的探究: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月球的起源;月球的年龄;人类的登月与移民等。

(五) 说板书

根据本文内容和特点, 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从哪里来

景象怎样神秘

月球之谜尘土杀菌魅力

植物生长探究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及评析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查阅相关资料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通过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途径,加深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5.增强关注科技世界,了解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月球的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手段,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并体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填写的表格。

学生课前搜集并整理的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以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与月亮有关的传说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想象皓月当空的景象,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小组内交流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感受月亮的魅力。)

2.月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1.指导识字。注意“悬”不要读成“xián”;“遐”不要读成“jiǎ”;“怒”不要读成“lǔ”;“藻”不要读成“zhǎo”。

[评析:学生识字不是从零开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已经认识的字。此处只重点解决生字读音的难点。]

2.指导写字。“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注意与“慕”区别字形;“奥”上半部不封口;“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

[評析:根据汉字字形结构特点,扎扎实实写好每一个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初读感知

1.我们把学习课文当作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现在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谁愿意告诉老师,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作者在哪一个自然段进行描写?把它画下来,并读一读。

[评析:以读代讲,让学生画出描绘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评析:采用学生喜欢的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找找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些景色的,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奇异)

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读,齐读。)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太不一样了,那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吧!(课件显示)

观察插图,看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这样走的原因是什么?

[评析:结合课文引导观察并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6.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奇异”的理解和感觉都有可能不同,那就请你把心中那份奇异感觉读出来吧!

7.是啊!月光是那么皎洁,可月球表面却是一片凸凹不平的荒漠,这两种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自己练习读一读课文中的有关句段。

[评析: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我想读、我要读、我来读”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和“提升阅读的乐趣”。]

四、细读品味

1.从地球上看月球,它是如此美丽,如此迷人;或许有一天,我们登上月球或其他星球,在上面看地球,地球会更美丽。可有一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2.月球的魅力更在于她的谜团重重。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评析: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感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体会、感想和疑问。]

3.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学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指名大声朗读自学要求:读——小组大声朗读课文相关内容;画——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之谜;写——小组内就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写猜想。)

4.全班交流。

5.齐读用植物做实验的一段课文,读后说说各自有什么想法。

6.作者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导朗读感叹句,体会月球之神秘。)

[评析: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意、未了之情。]

五、鼓励质疑,引导想象

1.同学们,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为了揭开月球上的谜团,你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我们的“科学发布会”现在开始,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要说的话。老师有两点建议:

第一,小组朗读最感兴趣的谜。

第二,请小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对谜的猜想。

2.作者在课文中提出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不同的问题呢?

3.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教师梳理后板书。)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3)作者在文中用什么表示还有许多不解之谜没有列举出来?(意味深长的省略号,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揭开的谜,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

(4)“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

[评析:自然地把资料交流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此处设计体现差异教学,问题分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4.教师小结:文章中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评析:课堂上,孩子提出的关于月球的问题五花八门,其难度和深度不是老师都可以解决的。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孩子课后广泛阅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实,这些关于月球的问题有很多是目前人类无法解开的谜团,但我们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及阅读的过程。这才是语文课中语文味的体现,而“谜”只是激趣的手段。]

六、拓展说写,运用语言

1.月亮在天文学上又叫“月球”,它还有很多美称,有谁能告诉大家?(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阿斯泰罗……)

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月亮的不朽诗篇,有谁能告诉大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课文后也列举了一些诗句,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4.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评析:让学生交流有关月亮的诗句、美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智慧,逐渐丰富知识储备。]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个旧市教育局教科所

《月球之谜》 教案 篇4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星球,离我们地球最近,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从古到今,人类对它产生了无数美好的遐想,赋予了它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她就是月球。这节课我们学习“月球之谜”,感受它的神秘。

读课题:谁的谜?月球的什么?这样读我就听明白了,课文要讲月球的“谜”。板书: 〃〃〃〃〃〃谜〃〃〃〃〃〃

疑问:怎样产生的谜?那些谜?

二、初读梳理课文,整体感之

初读课文,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自由读,小组讨论.(指名板书词语:皎洁、遐想、奥秘、奇异、费解。)交流: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板书:

遐想——探索——发现——谜——继续探索

很多同学预习时画了这几个词语不理解,这几个词语在课文中也很重要。

其中“奥”字不好写,咱一起写。

三、学词,写字:

再看看这些词语,咱们不用说出准确的意思,心里能明白就行了。比如皎洁,古人造字时就赋予了它意思,白字旁。

再回想李白静夜思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什么特点?白、亮。

描写月亮的诗句很多,出示小黑板读。

齐读:课后四句。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这悠远的想象就是遐想)

四、細读释疑

1、把皎洁、遐想放入课文,看谁能读出遐想的味道。(指导轻柔舒缓,半闭眼睛。)

齐读第一自然段

奥秘:深奥的秘密,不一般的秘密。从那里看出不一般?

探索,古往今来,巨大的努力

2、人类要探索月球的奥秘就要登上月球。师补充材料。

这是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发回的报道。

3、默读第3——7自然段。读后在小组讨论:勾画课文。板书:细菌?植物生长?年龄?火山运动?

省略号:(告诉我们,月球之谜并没有穷尽,这也使月球也因此显得更神秘了。)

4、齐读第八段

五、合作交流:把你了解的有价值的月球其他知识说给大家听。

六、体验升华

问月亮:你总是那样柔情,带着思念的色彩,为了谁你总坐在这里无尽的守候苍凉,为了谁你又伫立风中无悔的守望远方。你的纯洁,永恒,神秘永远得宠于时空的长河,赢得世人无限的眷恋与赞美。我爱你,爱你的纯洁,爱你的永恒,更爱你的神秘。

《月球之谜》语文教案 篇5

1、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图片)沉浸在这优美的月色中,遥望这轮明月,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生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3: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白。

2、揭示课题:

师评价:真棒!月亮也叫月球,它是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板书:月球之谜。

3、解题:

师:谁来说说你对“谜“的理解?

生1:不理解的,不知道答案的。

师:我们把它叫做“疑问”或“疑惑”,月球之谜就是———

生:对月球的疑惑

师:真会思考!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课题。

4、齐读课题。

师:读课题有讲究,要让别人知道文章写的是月球的什么?(生齐读)

师:还得让别人知道写的是谁的谜?(生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走向学生注意倾听)

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师:读完了课文,相信下面的词语肯定难不倒你!谁来读给大家听?

(1)指一生读。 师评价:读的正确,声音洪亮

(2)指另一生读。师评价:太棒了,值得学习!

(3)全班齐读。

3、指导书写。(课件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你怎样提醒大家?

生1:“奥”,是上下结构,上面那一部分不堵口。

生2:“藻”是上下结构,千万不要写成了左右结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老师引导大家重点学习“幕”“藻”的写法。(课件出示“幕”“藻”)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2)学生练写,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生:我知道了月球上有很多奥秘。

生:月球上的景色跟地球上不一样

生: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谜……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篇6

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

(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

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

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些什么?(课件)

七、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棒!既有想象来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的,也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更有寄托自己的理想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的幻想在不久后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

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课题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月球之谜)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

师: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你说(指名说)你真了不起能联想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说(指名说)你想到了杨力伟叔叔登月的情景,掌声送给他。你说(指名说)哦,你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看来咱们班的孩子知识面真广。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去读读课文《月球之谜》,注意在读的时候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

悬挂

遐想

奥秘 努力 土壤

细菌

水藻

一项

估计

皎洁

师:好了吗?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刚才咱们班的孩子读书的习惯非常好。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

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

那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水藻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水藻类植(师出示水藻图片做简单介绍)。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第1小组代表来读。要注意读准遐想的“遐”字。

请第2小组代表读2小节,第3小组的代表读3、4小节。

请第4小组的代表读5、6、7小节。

看来你们都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真不错。

4、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搜索的游戏,谁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课文中带有“遐想”(出示词语)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你说---[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请你把手举起来,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你来读---[读得很流利,声音真大声,不愧是我们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5、换词,展开遐想,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á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这里的“遐想”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呢?--你说---想象

你说---幻想

你说--猜想---大家的词汇量真不少。

师:面对这一轮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话)师: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如果生:问题)师:(书本上的)

(非书本上的)师:你是个爱提的问题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诗)师:月亮这么神秘、这么美,许多文人墨客和伟大的诗人都情不自禁地写下古诗来赞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说-你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小小诗人。

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你说

师:过渡:面对这轮明月,我们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登陆月球吧!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凉)

1、看录像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月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你说—月球是个寂寞的星球---你说,月球是个荒凉的星球(板:荒凉)[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谁来读一读---你来读---(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师:是啊,月球之所以荒无人烟,都是因为月球上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资源和生命。谁能把这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因为月球上___________,所以说月球__________。)

你说---你说---你说

----对,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_,所以说月球是一片荒漠_。

4、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5、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6、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名读句子,说说“费解”的意思。)

7、月球就这几个现象令人费解吗?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8、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探索对美丽的月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于我们来说是种种不解之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努力探索揭开这团团迷雾。

9、同学们,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0、(老师扮演记者角色)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提问:(1)在登上月球时,你看到了什么?(2)

月球与我们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3)这些谜底能揭开吗?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探索

未解之谜

教案3

课前交流:

师:同学真是聪明,全猜对了!看来我们班同学真的很了不起,相信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也一定会令老师刮目相看的。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课件。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课前欣赏音乐:《春江花月夜》、同时让学生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读遐想,理解意思。)

3、课件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0、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1、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三、作业: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文中讲了哪些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篇7

针对以上情况, 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教学的实际情景, 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从而选取一种或几种教学切入点, 并以此为抓手, 将课文、教师、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 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追求。

何谓切入点?我以为, 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如曾听到固戍小学林成英老师执教的《月球之谜》一课, 所设计的切入点问题就很好, 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1.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2~7 自然段, 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然后小组合作。

(1) 读了课文, 你觉得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 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2.小组展示。

3.拓展:你还了解哪些未解的月球之谜?

从林成英老师以上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切入点“主问题”的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 创新教学,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活动的主体。如在上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 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 为什么?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学生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基本就能把握住整篇课文的中心。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学会了要学习小白兔的勤劳, 不能像小灰兔那样懒惰。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读到了文中相关的句子, 并且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每一个精彩都不需要老师啰啰嗦嗦好心的“提醒”。因为老师的好心“提醒”劲头都用在对切入点“主问题”的设计上了, 学生围绕着切入点“主问题”去课前收集资料, 去小组合作, 去展示交流, 去收获和成长, 真正成为了课堂有序活动的主体。

由此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找准课文的切入点, 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步骤。只有找准切入点, 努力提高提问效率, 才能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我们可以直接从课文题目切入, 从文章中的中心句切入, 从词句理解的疑难处切入, 从文章的人物切入, 从文章的插图切入, 从文章的背景切入……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 有写人叙事的, 有写景说理的, 可谓内容丰富, 文体多样。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并不能机械地将某篇文章归入哪一类来寻找切入点。一篇课文的教学, 要抓的“点”、要切入的“点”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走进文本, 细细研读, 发现最能让学生及时有效地走进文本的地方在哪?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地方在哪?最能让学生思维有所发挥的地方在哪?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信息和路径。

886宗月球之谜 篇8

19世纪末,几乎每天对月球静海中环形山上空的观测都会有惊人的发现,曾记录下在其中一个环形山的谷底出现类似星状闪光和脉动式蓝色火光现象,而且迄今为止从未停息过,有时,这些发光体似乎朝环形山边缘陡峭的峰顶缓慢“攀爬”。前不久,英国天文学家盖尔舍利在月面上发现的多条发光带有时以400千米,小时的速度朝危海方向急速运动。但是,对这种神秘现象还尚未找到解释,倘若不认为这是日本人和英国人的奇谈怪论的话,他们认为,这好像是有人在月面上点燃的焰火信号……

即便在今天还有人认为,在大部分月球环形山中发生的某些复杂过程,都是陨星和彗星撞击月球时留下的遗迹。1972年,德国天文学家在月球的盖罗多特环形山附近发现一个“光束喷泉”,它以1.3千米/秒的速度升高至200千米高,同时朝阿里斯塔赫环形山方向移动,最后渐渐消失。在埃拉托斯芬环形山的边缘时而会出现黑色斑点,时而又会出现闪光的斑点,它们出现后,便朝环形山的底部运动。在普罗科尔环形山中还发现奇异的闪光,这种闪光现象能从红色变成绿色。在乔菲勒环形山的中心还出现过类似“……”、“——”和摩尔斯电码符号形状的耀眼闪光,可是,尚不能对这些奇异的闪光符号的含义进行破译。美国人曾在维泰洛环形山中拍摄到两块巨石的照片,令人费解的是,这两块巨石还能在月面上缓缓运动,后面还留下清晰可辨的滑动痕迹。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其中一块巨石沿着环形山的斜坡向下“爬行”,而另一块则向上“攀爬”。此外,英国人还在一个环形山的底部发现一些黑色斑点,这些斑点却能刁钻古怪地改变自己的形状:它们时而增大,时而缩小。借助滤光片对其进行拍摄发现,在这个环形山的底部聚集着一种怪异的气体,它能吞噬掉光谱中的蓝光。

苏联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尼·阿·科泽廖夫在对月球环形山进行系统观测时首次发现,阿里芬斯环形山释放出的各种气体能放射出荧光,经检测,在这些炽热的气团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分子氢。1958年,科泽廖夫证实,月球上存在活动频繁的活火山。苏联科学家这一轰动世界的新发现曾引起美国专家莫名其妙的反应:他们开始对有关月球怪异现象的所有新情报谨慎保密,与此同时,派遣天文学家、美国中央情报局空中特异现象顾问勒·阔佩尔前往苏联拜见科泽廖夫,并就他们感兴趣的一系列月球之谜为难科泽廖夫。由于他们之间的会谈已远远超出学术交流的范围,科泽廖夫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并礼貌而果断地中止了会谈。

1970年,英国天文爱好者仲·利昂纳尔出版了他的一部月球自我观测总结专著。他在这部专著中写道:“月球满月时的亮度是太阳亮度的1/440。”同时向科学家提出相当多的未解之谜。仲·利昂纳尔在专著中列举的一系列月球之谜更令美国职业天文学家出乎意料:他们保密的所谓“全部月球之谜”早已被英国天文爱好者仲·利昂纳尔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借助一部家用望远镜观测过了!正当仲·利昂纳尔准备再版这部专著时,美国人匆忙将10000幅月球照片公之于众,与此同时,还公布了《P-277技术总结报告》。在该报告中,美国人明确指出了579宗月球之谜,其中许多月球之谜同仲·利昂纳尔及其他国家天文学家已发现的月球之谜相吻合。这些月球之谜是:时而变宽又时而变窄的底部发光的长长沟壑;环形山底部出现脉动式运动的十字状不明物体;能不断改变自己色泽和高度的圆顶盖形建筑物……于是,美国人做起手脚,开始欺骗世界舆论:他们借助现代电脑合成技术,根据月球原始照片伪造出100幅虚假月面照片公之于众。然而,在这些月面照片的赝品中还保留着多少事实真相?不难推测,美国人保留的是在近地宇宙空间寻找地外文明的秘密计划,他们想捷足先登,抢先掌握外星先进技术。

与此同时,40余年来,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天文台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天文研究中心都对月面进行了仔细观测,有时直接公布他们对月球怪异现象的观测结果。例如,在月球“静海”附近曾发现一片被烧熔过的土壤,能使这里的土壤达到烧熔的温度是我们地球上的工程师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的100倍。然而,更为神秘的是,在月面上还发现一些神奇的符号和不明物体。

很快,美国人发现对这些月面新发现加以保密毫无意义。当他们向仲·利昂纳尔展示月面出现怪异符号的照片时,仲·利昂纳尔却用嘲笑的目光看着这些照片说:“这些月面照片早已在我的收藏之列。”在这些月面照片上显示出字母、文字、神秘的标识符号、图案和尚无法解释的不明物体。在其中一幅照片上以极高的分辨率拍下的拉丁字母“s”实在让人惊异不已。此外,还拍下一行很像古代文字的神秘符号。在“伊姆鲍鲁斯海”地区还拍摄到字母A、Y、P、X,而在普拉顿环形山的斜坡上还拍摄到字母E和F。圆环包围中心十字状的图案曾在月面的许多地方出现——这是最古老的雅利安人的“生命之树”的象征和标志。在似乎坐落在一个长方形基础上的凯普莱尔环形山中拍到一个方圆6千米的大得惊人的十字。在另一些环形山的边缘还发现许多被称做x状的蓝色和黑色的十字,这些十字好像是提醒人们注意月球上某些地方的标志符号。

日本天文学家在波法戈尔环形山中拍摄到许多几何图形,这些图形接近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三角形。日本天文学家马丘义拍摄到一个很像古代大型攻城炮的装置。他在《东京报》上发表的配插了许多月面照片的文章标题是“波法戈尔环形山的怪异图形与奇遇x状物”。这里说的怪异图形是指月面上出现的各种几何图形,而x状物似乎是一种大型挖掘机械,它会运动,能构成弯曲绵延的阵容,还能改变自己的形状并紧紧“咬住”环形山那陡峭的崖壁。英国天文学家仲·利昂纳尔有机会使用美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月球环形山的类似特点。他还在他出版的另一本新书中指出:“月球上的某些物体很像技术产物。”在美国人送给仲·利昂纳尔的一系列月球照片中,有一幅摄于布里阿德环形山:这里有一台偌大的机械,看样子可能是因发生事故而被毁,它的直径约5千米。有专家认为,这台超巨型机械是一部巨大的齿轮传动系统的残骸。还有专家倾向于认为,他们在这个环形山中发现一部巨大的能源发生器的废墟。这究竟是哪种能源发生器却不得而知。

美国NASA的代表维特科姆在一次秘密谈话中对仲·利昂纳尔说:“似乎在整个月球上都散落着金属物,其中部分是废弃物,很显然,这些金属物是人造的。”仲·利昂纳尔说:“我发现过这样一些很像天线的装置,还发现过一些

标明那里蕴藏着铁矿、铀矿和钍矿的标志性符号。似乎月球在很早以前就已被开发过,甚至现在仍在继续开发。”

最早开发月球的先驱者们究竟是谁?当然是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外星文明的代表。在历届举行的许多次天文月球学家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们都公开讨论过这一与地外文明密切相关的月球话题。

1973年,被隐秘的德国火箭设计大师维尔涅尔·芬·布拉温的一段重要讲话被公之于众:“月球上存在地外势力,并且比我们想象得要强大得多。不过,我无权说出其中的细节,我只能说数学不会欺骗。”眼下已十分清楚,移居美国的德国火箭专家曾谈及过的地外势力能改变他设计的一枚月球火箭的飞行轨道。前不久,美国NASA的一位不愿意透露自己姓名的研究人员宣称:“布拉温暗示,月球上的外星人基地拥有强大的能源……”

现在,一批曾参与“月球”计划的美国资深科学家和著名航天员都在抨击美国国会,一致要求把隐藏多年的他们经历的有关外星飞行器的见证和事实公之于众,公开承认月球是UFO基地。但迄今为止却毫无回应。

当时,国际天文学家协会针对月球上长期频繁出现的费解的图案、神秘的符号、各种不明运动物体和大型设施,公开发表了正式承认月球之谜的新目录,从而把月球之谜的总数从600宗增至886宗。科学家们还遗憾地补充道:“对月球研究项目的拨款已大大缩减,因此,揭开月球之谜的日子还遥遥无期,尽管美国人仍在继续他们对月球怪异现象的研究。”

1999年曾出现一个尚未得到官方承认的《月球之谜目录》,排在该目录第一位的是中国天文学家毛刚的报告,他在月面月球尘的照片上辨认出外星人的脚印。然而,天文学上的“侦探们”却偏偏没能识破这些月球照片的伪造之处,盲目地认为这些月面脚印是那些侏儒外星人留下的。

俄罗斯工程生物定位协会会员奥·伊萨耶娃的新发现也尚未得到证实:她用特异内析法对一系列月球照片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探明,在月球一片碎块岩地区的岩块中发现含有锝元素。要知道,在地球上要得到这种元素只能用人工方法。人们不禁要问:这种锝元素是怎样跑到月球上的?是否在月岩中原先含有这种元素?抑或是在某个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此谜迄今悬而未解。

英国天文学家对照从太空中拍摄的月球照片,并对月球背面地图深入研究后发现,那里有一座六角形环形山,它根本不是圆形,而是一个规则的正六边形!可是,谁也不想承认这一被发现的事实。英国一家学术期刊曾发表一份对月球内部构造的最新研究报告,该报告承认,月球的核心是液态的,其密度极高且很坚固。我们暂且不急于去仔细研究提出该假说的科学依据。

有人还提出另一个新假说认为,月球的核心似乎是个“早产儿”,它并非坚固可靠。该假说是依据对月面振荡的综合计算得出的。

然而,官方的月球学说忽视了近年来的一些最大的发现。譬如,1994年,美国月球自动探测器在月面上发现一个面积为800米×800米的正方形场地,在这个正方形场地的中心有一个洼地,经常有不明物体从这个洼地中冒出来。当专家们看到这幅月面照片时,自然会联想到“城市”或“古城堡遗址”这些文明的产物。有些天文学家认为,月面上的这些设施是首批来月球开发的先驱者们废弃的月球老基地。这一发现真够轰动!但对这些月球照片尚无科学的分析。要知道,月面上类似令人生疑的人造设施已超过130个。有些设施看上去像是有围墙环绕的废墟,这很像第一批月球征服者居民点的遗址,但迄今为止尚无人对这些月面上的最大发现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在国际航天组织的档案中,能找到深度超过10米的、几何形状规则的月球沟壑资料。飞碟学家推断,这些沟壑是另类文明在月球上进行探矿和寻找含氧土壤的文明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因为从月球的土壤中可以提取所需的氧。可是,人们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再度失去兴趣。

要知道,官方正在遥远的宇宙深处寻觅另类文明的遗迹。当然,在这里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问题谁也不会反对:最现代化和价值连城的科学仪器及设备正在卓有成效地完成人类赋予它们的宇宙使命,但令人遗憾的是,通常,我们对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却表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漠不关心。参加过美国“阿波罗”计划的25名航天员不止一次地声明,他们在月球上亲眼目睹了一些符号和标志物,它们酷似英国麦田里多次出现的神秘象形图案——麦田圈。

可是,有人却嘲笑这一切,并把它们视为“幻觉”或人为闹剧的产物。

航天员们很早就想听一听有关无数宗月球之谜中已获确认的明朗化的东西。然而,科学家们终于被迫承认:“今天,我们只能确认一点——月球绝不是一个寒冷的死寂天体,那里在无时无刻地发生着某些热过程。须知,对月球的研究需要时间,需要谨慎地得出结论。可是,我们再也不能把月球视为我们太阳系的次要成员了。”

上一篇:乐于助人的牛站长作文下一篇:《牛角与牛尾巴》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