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车玉兔

2024-08-01

月球车玉兔(共3篇)

月球车玉兔 篇1

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 (LRO) 拍摄的中国嫦娥3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 时间是2013年12月24日。图中同时标出了一块玉兔号开展研究的玄武岩露头的位置。嫦娥探测计划的成功为国际探月项目的进展做出了贡献 (图像摘自:Xiao, Long.“China's touch on the Moon.”Nature Geoscience 7.6 (2014) :391-392.)

“龙岩”, 这是一块出露约1.5米高, 距离玉兔号约3米远的玄武岩露头。背景可见一个年轻的陨石坑, 直径450米, 边缘多碎屑砾石 (图像摘自:Xiao, Long“China's touch on the Moon.”Nature Geoscience 7.6 (2014) :391-39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 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刊载了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行星科学研究所肖龙教授的一篇题为《中国触摸月球》 (China's touch on the Moon) 的评论文章, 详细介绍了嫦娥3号以及玉兔号月球车的一些最新情况, 并透露了我国下一步深空探测的若干设想, 文中阐述了中国日益开放的深空探测战略, 还希望美国NASA能够开放与中国的国际合作, 共同开拓深空探测和行星科学的新的未来。

2013年12月2日从西昌发射升空的嫦娥3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是我国首次开展的月面软着陆巡视探测行动, 使用一台着陆器进行就位探测, 并释放一辆漫游车进行月表巡视。这是继1976年苏联月球-24号之后人类时隔近40年来的首次月面软着陆, 标志着新时期月面探测活动的重新活跃, 也是我国在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科学领域积累实力和经验的重要步骤。

“嫦娥工程”是我国开展月球科学探测的项目代号。按照整体部署, 整个项目分“三步走”来实施, 即“绕月”, “落月”以及“月面返回”。分别在2007年以及2010年发射的嫦娥1号和2号已经完满完成了第一步“绕月”的探测阶段;而从嫦娥3号开始, 则是第二步骤“落月”阶段的开端;按照计划, 接下来在2017年前后, 我国将实施月面的取样返回计划, 即第三步骤的“月面返回”。

嫦娥3号是在嫦娥前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开展的进一步探测计划。探测器组合体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面雨海北部地区着陆, 随后顺利释放玉兔号月球车, 并按照预定计划使用搭载的各项仪器开展科学观测工作。

文中肖龙教授也透露了一些读者们可能比较关注的问题:

玉兔号的情况如何?

作为我国首辆月球车, 玉兔号原计划工作3个月昼 (即3个月) 的时间, 然而不幸的是在2014年1月25日, 玉兔号由于发生机械故障而无法继续移动, 但其所搭载的科学仪器依旧能够正常工作并采集了大量数据, 揭示了月面着陆区复杂的地质历史背景, 其首次搭载的探地雷达获得的大量珍贵数据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月面着陆区次表层的地下结构特征。

我国的月面取样返回计划将会如何实施?

我国计划在2017年左右利用嫦娥5号实施月面取样返回计划, 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其基本目标是在月面上进行钻探取样, 最大钻探深度为2米, 最大取样量为2公斤。设想的取样地点可能也会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雨海北部地区。另外选择这一地区开展样品取样返回还有很好的科学意义, 因为这里的地质年龄大约仅有25亿年左右, 是年轻的月海物质。从这里取回的样品将与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的月岩样品有所不同, 当时阿波罗计划着陆取样的区域大多位于月球高地地区或是古老的月海区域。

然而实施自动取样返回计划还将可能面临一系列的工程技术问题, 包括如何在松散的月壤或坚硬的月表基岩物质中进行钻探。由于钻探方面的原因, 苏联在1970年至1976年间实施的3次取样计划 (月球16号, 20号以及24号) 一共只回收到大约0.32公斤的月球样品。因此我们国家在开展月面自动取样返回时, 着陆区位置的选择, 着陆以及钻探技术等方面的因素都将有可能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

关于探月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探月计划是对世界其他国家开展的探月计划的良好补充, 其主要目标是考察月壳的地球化学及结构的不均一性, 月壤性质以及潜在的资源状况。肖龙教授在文章中也论述了我国在这方面与国际上一些主要航天机构的合作问题。文中透露我国在未来的某一阶段或将考虑在月面布设月震仪, 用于测量月球内部结构。然而由于月震仪测量需要进行多点布设, 花费昂贵, 最好以国际合作的方式进行。

实际上我国一直主张在航天探索工作中与世界各主要机构开展合作。如中俄此前合作开展的火星探测计划。而在嫦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我国与欧洲空间局 (ESA) 之间也存在良好的合作关系, 后者在嫦娥3号测控等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协助。双方还于近期在成都进行了接触, 讨论中欧双方开展合作探测项目的可行性。

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航天机构, 美国宇航局 (NASA) 却因为政府政策原因从2011年起禁止与中国方面开展一切官方的航天合作, 非常令人遗憾。不过美国科学界仍然高度关注中国的嫦娥计划, 在嫦娥3号降落后, 美国的LADEE卫星探测到嫦娥3号着陆反冲发动机在月面扬起的尘土, 美国的LRO卫星则直接拍摄到了停留在月面上的嫦娥3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影像。

(中国科技网)

摘要:嫦娥3号是在嫦娥前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开展的进一步探测计划。探测器组合体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面雨海北部地区着陆, 随后顺利释放玉兔号月球车, 并按照预定计划使用搭载的各项仪器开展科学观测工作。

月球车玉兔 篇2

7月31日,在月球独自工作了972天的“玉兔号”月球车再次沉沉睡去。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的它,生命走到了尽头,但中国航天的传奇将继续书写下去。

与此同时,在地球上,新浪微博“月球车玉兔”通过持续更新的科普互动,在非加“V”认证情况下,与61万活跃粉丝边卖萌边科普,成为过去近3年里,中国科学界最打动人心与最广为流传的故事。

独闯月球的“萌兔子”

“来得蛮突然的,以至于最后那条告别的微博也想了好久,想说的话太多,最后文字弄得比较长。” 85后姑娘宗唯伊正是微博热号“月球车玉兔”的操盘手,一个拥有61万粉丝的不加“V”网红。

“Hi!这次是真的晚安咯!!!还有好多问题想知道答案……但我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如果以后你们去到更深更深的宇宙,一定要记得拍照片,帮我先存着。月球说为我准备了一个长长的梦,不知道梦里我会跃迁去火星,还是会回地球去找师父?”

“月球车玉兔”的最后一条微博获得4万人转发、2.5万条评论、5万多人点赞,粉丝们伤感地留言——“等我们,带你回家。”

在过去972天里,“玉兔”收获的13.9万条评论和17.9万转发、31.3万个赞的背后,是一群科学传播工作者和一群科学爱好者团队共同的努力。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科学传播,是个很好的传播方式样本。”果壳网总编徐来认为。

借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的微博运营经验,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 进行了大胆的航天器人格化尝试。

2016年元宵节,“月球车玉兔”发布微博:“看我,自带元宵!”(图/“月球车玉兔”微博)

“从进入‘嫦娥三号起飞倒计时开始,它最先考虑的并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唤起公众的情感体验,这和很多官方账号的思路完全不同。”徐来说。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价“月球车玉兔”账号时甚至认为,正是它令中国的社交媒体运营迎来一次“意外的成功”,并“为十多年来努力寻求公关之道的中国太空计划指明了一条道路”。

完成大量探测工作

设计质量140千克的“玉兔号”月球车以太阳能为动力源,能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180℃到150℃的极端环境,同时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的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

在972天的探测中,玉兔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发现了新的玄武岩类别。与“嫦娥三号”配合,首次发现了月球上没有水的直接证据。

月球车玉兔 篇3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副主任吴风雷介绍:“这次探测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了月面高精度机械臂遥操作控制技术,实现了38万公里之外机械臂毫米级精确控制。”

据悉,由于受“玉兔”号月球车活动维度限制和避障因素影响,机械臂完成对一个预定目标点的探测,一般要经过十多个操作步骤,几乎每一步操作都要经过极其精密的计算。此前,在2013年12月23日凌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曾控制机械臂进行投放测试,目的是为此次月壤元素成分探测以及其他科学探测工作进行先期技术验证。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遥操作厅,机械臂控制软件设计师荣志飞说:“此次探测的精度要求高,操作控制难度大,就如同控制38万公里之外的‘手’穿针引线,稍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

上一篇:治疗性栓塞下一篇:文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