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论文

2024-10-26

台湾问题的论文(通用9篇)

台湾问题的论文 篇1

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政治和社会革命的先驱。政治和社会的反革命,也同样以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开路。在美国最大的“台独”组织“台湾独立联盟”正式公开返回台湾、公开变身进入“民主进步党”是一九八八年。民进党将台湾独立纲领正式、公开纳入党纲,是一九九一年。但是民族分离主义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斗争,则早在70年代中晚期就开始了。“台独”运动假借台湾文学论诸问题、族群问题、台湾史论中的各种问题、“命运共同体”问题,民族定义问题和历史教科书问题等等,千方百计,要得出这些结论:台湾与中国大陆长期隔离的现实下,台湾已经发展出一个在民族认同、文学特质、自我意识上和中国完全不同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宣称远在台湾达成政治独立之前,在文学、文化上早已独立。在这样一个反民族逆流下,台独派以雄厚资源拥有好几家日报、一家全岛性的电视台,几家周刊新闻杂志。“台独势力”并且以乡土教育之名,减少对中国历史、地理甚至语文课程,加强母语(实为汉语闽南系及客家系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的教学。政府以各种“基金”和预算,支持各种“乡土文史调研工作”和“社区重建”,其中就颇有人用来强化社区意识和地方意识。当然,一九九八年由教育当局强行修改国民中学历史及社会科教科书,是明目张胆地经由台湾正规教科书,宣传和中国相针对的、台湾的“国家”史观和“公民”意识,引人侧目。也必须指出:一九八八年李登辉登台以后,不惜以国家政策推行纵容和包庇“台独”的各种措施。二000年民进党政权登上台后,“台独”系文化人、文学家、教授和新闻言论人纷纷上台,占据学术和文化机关的要津。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台独”攻势益形严峻。“文学台独”及其发展形势 如果在大众传播、教育阵地、社区组织等领域中的“台独”运动称为“文化台独”,那么在台湾文学论坛中长期以来的“台独”论,就是“文学台独”了。历史地看来,“文学台独”论和“文化台独”论的发展,形影相随。但“文化台独”最早在台湾出现的面貌,却以台湾文学论的形式提出。早在一九七七年,“文学台独”论的“宗师”人物叶石涛发表了《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虽然在戒严时期还有一些伪装,但却第一次提出了台湾文学的“台湾立场”和“台湾意识”,第一次提出了台湾在日据下“现代化”历程中产生了“台湾意识”的主张(当然,这种提法都源于“左”派台独“理认家”史明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台湾四百年史》)。一九八一年,评论家詹宏志发表〈两种文学心灵:评两篇联合报小说得奖作品〉,指出若将台湾放在全中国的视野考察,台湾文学如果没有深厚的作品,只能沦为聊备一格的“相对于中国中心的‘边疆文学’”。詹宏志的文章立刻招来“台独派”蜂涌而至的反论。今日成为“文学台独”重要理论家的彭瑞金、高天生和李乔等人,纷纷为文强调台湾文学自有“独特的历史性格”,抨击詹宏志以中国为中心去观察台湾文学。这是台湾文学思潮中第一次强调了台湾文学的“本土性”、“自主性”和“去中国性”的论说。一九八二年,叶石涛在杂志《文学界》中表示,台湾作家要反映“台湾这块土地”的“真实形象”,“不要执著于过去的亡灵,以忘恩负义的心态来轻视”„台湾的“土地与人民”,并指现“那些站在空洞神话架构上来号令叱的文学”是“毒素”,是“公害”。叶石涛说的是台湾作家要有“台湾意识”和“台湾立场”,放弃“空洞”、“神话”般的中华民族主义“亡灵”„„而秉持中华民族立声的文学作品是“毒素”、是“公害”。一九八三年,陈芳明在“台独”化后的《台湾文艺》上发表文章,热烈赞赏叶石涛在《文学界》上的上述文章中肯定了台湾文学的“本土性”和“自主性”,并预言“台湾民族文学”的“孕育”和“诞生”。同年,叶石涛发表〈再论台湾文学的提升与净化〉;林梵发表〈从迷惘到自主〉,都强调台湾文学的“自主性”,强调台湾久已与大陆分隔殊途,而台湾文学自日据以来一贯自己发展,从而产生了独自的“本土性”与“自主性。一九八五年,叶石涛为自己的书《台湾文学史纲》写序,强调自日据以来台湾文学在与中国大陆完全隔绝条件下,吸收了欧美和日本文学的“精华”,形成“鲜明的自主性格”,发展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叶石涛还说,台湾文学家应以“台湾为中心”写作,要“站在台湾的立场”„ 一九八七年以后,“文学台湾论”有了新的发展。随着解严后“台独”较为宽松的环境的形成,逐渐把“文学台独”运动与“政治台独”纠结起来。一九八七年,在德国一场“中国文学的大同世界国际研讨会”后,在台湾引发了“台湾作家定位”的论争,在抗议国际场合中台湾作家(文学)被“定位”为中国作家(文学)之余,提出台湾作家定位应与台湾前途定位并同思考,主张台湾文学只反映“台湾经济生活共同体”,台湾文学中的中国是一种“虚构”与“虚伪”。有人疾呼,台湾文学早就先台湾政治取得了“独立”,台湾文学应与政治及社会的“台湾人解放运动”相结合。提出这些主张的人有李敏勇、向阳、羊子乔、刘天风和林宗源等。到了一九八八年,“文学台独”又进一步提出“台湾新民族文学”的主张。林央敏和宋泽莱分别写文章提出了“台湾(新)民族文学”,以和中国文学“划清界限”,建立台湾优良的“新民族文化”,并最终为“台湾独立建国”服务。到了90年代,叶石涛和陈芳明等人迭次发表文章,其思想内容不外乎一再强调台湾文学的“独立自主性”,不隶属于中国文学。一九九九年开始,陈芳明发表了野心勃勃的书稿《台湾新文学史》,企图全面依照“台独”史观和“文学台独”全面炮制合于“台独”尺码的“台湾新文学史”。台湾文学论领域中的统独之争 如前所述,“文学台独”的发展,其实是“文化台独论”、“台湾自主论”、“台湾主体论”发展的一个组成部份。但“台独”阵营有自己的广阔的言论阵地(如早期党外周刊、月刊如《前进》、《深耕》、《台湾时代》、《八十年代》,报纸副刊如《台湾新闻》副刊、《自由时报》副刊,文学杂志加《文学界》、《台湾文艺》和《文学台湾》等等),而相形之下,反对和批判“文学台独”的阵营只有《夏潮论坛》和后来的《文季》(不久停刊)及当前的《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势力悬殊,但是台湾文学问题上的统独斗争一直不曾间断。一九七七年,针对叶石涛〈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陈映真发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盲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一九七九年,旅日台独派学者张良泽发表〈苦闷的台湾文学 蕴含“三脚仔”心声的系谱>于日本,主张日据台湾塑造出既非日本人又非中国人的“三脚仔”台湾人。而台湾文学就是“三脚仔”的“心声”。一九八一年,陈映真写〈思想的荒芜—读〈苦闷的台湾文学〉敬质于张良泽先生〉,加以批判。一九八四年,陈芳明发表〈现阶段台湾本土化问题〉后,吴德山(杜继平)则写〈走出“台独意识的阴影:宋东阳(陈芳明)台湾意识文学论的批判>,加以驳论。针对张良泽分别在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三年发表的<战前在 “台湾问题的论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台湾的日本文学:以西川满为例>和〈西川满书志〉,陈映真在一九八四年发表了〈西川满与台湾文学〉,批评西川满有台独意识和“热爱台湾”的谬论。统独双方对日据下台湾“皇民文学”的截然不同的评价,也表现在张良泽在一九九八年〈正视台湾文学史上的难题—关于“台湾皇民文学”作品拾遗〉,力言在日据战时下的台湾,写“皇民文学”既普遍又不得已,后人不宜妄加评论,而应加以理解。两个月后,陈映真写〈精神的荒废—张良泽皇民文学的批评〉加以驳斥。又不久,彭歌写《醒悟吧!—回陈映真〈精神的荒废〉》。三个月后,陈映真写〈近亲憎恶与皇民主义—答彭歌先生〉,加以反论。一九八八年,《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冬季号)发表了陈映真、曾健民和刘孝春、陈建忠等人的文章,编了“台湾皇民文学和理论批判”和“不许新的台湾总督府‘文奉会‘复辟”的专辑(一九九九·人间丛刊)秋季号),刊出曾健民的〈台湾“皇民文学”的总清算〉、刘孝春〈试论“皇民文学”〉及陈映真前述〈精神的荒废—张良泽“皇民文学”的批评〉,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也特别针对同情台独的台湾文学专业的日本学者垂水千惠、中岛利郎的谬论,加以批驳。还必须特别提到,一九九七年(70年代)乡土文学论争二十周年之际,统独两派各自组织了研讨会。陈映真和曾健民分别发表了〈向内战与冷战意识形态挑战—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在台湾文学思潮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和〈民众的和民族的:乡土文学论争的精神与70年代思想精神的再确认>,前者从战后冷战与内战意识形态的颠覆来确认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争,从而批评“台独”派文论亟欲篡夺乡土文学论战的果实。另曾健民的<反乡土派的嫡传>则直接批判陈芳明的论文〈历史的歧见与回归的歧路〉。一九九九年八月,陈芳明开始在《联合文学》连载他企图雄霸台湾文学史论的书稿《台湾新文学史》,并刊出其绪论性的首章〈台湾新文学史的建构与分期〉,号称要根据日据期迄於今日的台湾“社会性质”来“建构”台湾新文学史,从而炮制了日据“殖民地社会”阶段(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再殖民社会”阶段(一九四五—一九八八)以及“后殖民社会”阶段(一九八八迄于今日)。二000年七月,陈映真在同杂志发表〈以意识形态代替科学知识的灾难〉,依据科学性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推移的理论,彻底论破了陈芳明自己杜撰的台湾“社会性质论”。从此,双方来回交锋了三回,至二000年十二月,陈映真发表〈陈芳明历史三阶段论及台湾新文学业史论可以休

台湾问题的论文 篇2

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早自习, 教师来到教室, 发现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教师看看成绩好的学生说:“这孩子, 睡觉都抱着书。”再看看成绩差的学生说:“哎, 抱着书都睡得着。”

“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其实做到很难。大多数教师都做不到给予学生平等的关爱, 有所偏爱才是真的现实。

“三好学生”是指思想品德好, 学习好, 身体好的学生。它源于毛泽东于1953年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说的一句话:“祝贺青年们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1982年教育部对“三好学生”给出了正式的定义。时至今日, “三好学生”仍旧是好学生头上的一道闪耀光环。而“问题学生”这个词, 一直没有正式的定义, 或者说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又被大家广泛地提起。我想它大概是专指与“三好学生”相对的思想道德差, 学习差抑或心理、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吧。

我不想太多地去论及“什么是问题学生”, 而是想和大家谈谈“问题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并非工厂里生产的“产品”, 那么又何来某些指标优秀者称之为“三好”, 某些指标不合格者又被称之为“问题”呢?正因为这样, 所以我认为, “问题学生”的问题极少地归咎于学生个人, 大多数问题出在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自居者的身上。

一位老禅师门下有一个不懂寺院礼仪规矩的童子。一天来了一位行脚僧, 见童子无学, 便教他各种礼仪。等老禅师归来, 童子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不悦:“是谁教你这些的?”童子说:“是位行脚高僧。”老禅师将行脚僧叫来问到:“阁下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 可怜不失赤子之心, 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 给我离开!”行脚僧在大雨中被赶出了寺院。

也许有些人不理解老禅师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破解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答案———童子“不懂礼仪规矩”完全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正如“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教师眼中所谓的问题。老禅师的大彻大悟, 是因为他相信童子到了一定年纪, 一些事自然会懂的, 也如学生会随着年纪增大、阅历见识增多、智力发展成熟……总是会成长、成熟起来的。

把握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 篇3

法学博士

国防大学教授

近年来,中国大陆反“台独”斗争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台海局势逐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在台湾岛内,一个时期因陈水扁“贪腐”问题发生政治混乱和动荡,并初步搅乱了“法理台独”的时间表。然而,2006年年底北高选举的结果及随后事态的发展表明,到目前陈水扁的执政根基并未受到根本动摇。出于延续政权和个人前途等方面考虑,陈水扁利用剩余任期推进“法理台独”有一定的必然性,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不容低估。同时也应看到,台湾问题仍然是亚太地区大国安全利益交汇碰撞的重点,一些外部势力对未来台海危机进行某种程度的干涉同样具有必然性。

因此,我国安全环境和国家核心利益仍然面临着重大威胁和挑战。考虑到国内外各种因素,未来几年很可能是决定台湾问题最后走势甚至归宿的关键阶段,中国必将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中尤其应努力把握遏制“台独”及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

大陆反“台独”斗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积累主动权的过程,而一旦在总体上获得了主动权,离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就不远了。强调把握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并充分发挥大陆所具有的总体和长期的战略优势,逐步抵消和化解“台独”的短期优势。这是因为,“台独”势力所倚仗的一些条件(如特定的政治生态、岛内民众心理和认识中存在的一些情感偏差等)是相对容易改变的,它们将由于大陆的发展、两岸交往的增进、台湾岛内的政治进程以及美国政策的某些调整而发生改变。台湾有更多的年轻人将未来寄希望于在大陆发展,就很能说明问题,近一两年情况的发展更是这样。

“台独”危机或激化、或受到抑制,是多种力量和要素互动的结果。决定和影响“台独”发展的要素非常多,相互间影响、作用十分复杂,因此,遏制“台独”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台湾当局之所以还不敢一意孤行地推进“急独”,也说明“台独”毕竟要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其中大陆反对“台独”的意志和行动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选择绝对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大拼搏”和“无所作为”两个极端,反“台独”斗争的途径和手段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并会随着台海局势的演变不断补充和扩展。如此,大陆将会牢牢把握住台海局势发展的先机,从而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

为遏制“台独”,大陆可静可动,可实可虚,可军事可经济文化,可实施威慑也可在某一局部突然发力,可灵活应对也可积极主动,以便系统地调整与各种相关力量之间的关系。比如,曾有台湾媒体透露,台湾当局对解放军的一些动作感到担忧——解放军现在已不将台湾所谓的金马前线视为前线,更不把台湾后山以东的海空域视为遥不可及的禁区,“前线非前、后方非后”,加上解放军战机出海、潜艇进入台湾东部太平洋海域,这些已对台海局势产生明显影响。实际上,手段的多样化不仅会使大陆获得日益增多的主动,对“台独”势力形成多方面的牵制和压力,也会使国际社会逐步理解大陆在手段选择上的必要拓展。

关于台湾问题的看法 篇4

虽然说自己是一名”前线”的人(也就是福建人),但由于个人喜好问题还是对军事问题不怎么感冒的;仅仅只是由于一个好朋友特别喜欢军事,也开始看看军事之类的东西.由于无意间看到电视上海峡两岸通过卫星连线来评论台湾是时事语言风格和大陆完全不相同,于是在此仅仅就自己所了解的皮毛对台海问题做一些阐述。

于近几年搞起来的“海峡西岸经济特区”,可以说福建收益最大;但一篇在互联网上被装载了无数次的文章又让我很震惊。福建是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省份,五个通商口中就有两个口岸在福建“福州,厦门”,而福建确是沿海省份中经济实力最弱的一个,翻开这几年中央对地方支持拨款的记录,福建排在倒数第一位,比新疆,西藏都低。福建有风光如画的武夷山,风景完全不亚于桂林的山水,张家界的风光,可就是发展不起来,因为交通不便。试想一下在自己巴掌大的省内坐火车一天一夜还没到,而且居然那还是快车。福州的马尾船政,是中国船政历史的鼻祖,郑和下西洋次次从这里出发,船队里每一艘都是这里造,北洋水师,南洋水师,还有当年的福建水师,基本上所有的战舰都是从这里开出,可以说是中国海军的摇篮。马尾港的罗星塔,是绝大多数的外国船支,确定中国的海上唯一标志,在大量的航海地图上,它就赫然的被称为“中国塔”。现在却被青岛,大连这几个后来者踩在脚下。近两百年福建的辉煌,为什么就消亡的那么快?台湾问题对于福建而言,就是一座压在身上的大山。如果没有台湾问题,那福建就是第二个香港,大几百倍的香港。

首先要明确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是外国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统一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它是中国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先后经过了蒋介石时期,蒋经国时期,李登辉时期,陈水扁时期,现在正处于稳定的马英九时期。台湾问题的产生以及长期得不到真正解决,与一些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在其间插手密切相关。美国在1954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所谓“保护”之下,阻挠中国政府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仍然不断通过向台湾提供所谓防御性武器等作法,阻挠中国统一台湾的进程。

为什么台湾问题明明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却会被外国势力干涉呢?台湾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岛,不仅经济发达而且还是中国的一个战略重地。它地处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西太平洋海域的咽喉,镇守着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是我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和海上屏障。它既是我国大陆岸线的重要屏障,也是进入大洋深处最近的踏脚石。美国为保其超级大国的地位,限制对它有威胁的国家,中国自然就在其中,而美国正是抓住了台湾这一敏感问题与中国僵持不下;而日本则是为了与中国的亚洲经济领导权问题。所以产生了中美关系决定台海关系,中美关系紧张,小台海关系必然紧张;中美关系缓和,台海关系也必然缓和。

美国在台海两岸关系上的基本态度是:不统、不独、不战、不和。“不统”是其战略,目标,“不独”是策略手段,“不战”是牵制中国,“不和”是维持现状。统则使美国失去一张制衡中国大陆的“王牌”,“独”则有可能使美国被“拖下水”。最好是使两岸保持“和而不统,分而不离”的状态。美国希望台海不要以公开的“台独”来刺激和挑衅大陆,也要求中国大陆不要以“武力”来威胁和恫吓台湾,所谓“台湾不独,大陆不武”。长时间以来,美国在台海两岸间一直保持着貌似中间而实际偏袒和支持台湾的做法。

而中国政府的对台斗争,实际上是对美斗争。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台海两岸的政策不会根本改变。它确实有点像“钟摆”那样,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轴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时左时右地摇摆不定。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首先我们要坚定立场—绝不允许台湾独立,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但绝不放弃武力,要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要告诉台湾人民统一的好处,分裂的弊端,要给台湾当局以一定的利益,充分调动台湾统一的积极性,争取主导权。其次在文化上,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交流不仅是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如果台湾民众都有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对台湾年轻一代,那么台独分子怎么也不能把台湾带向独立。经济上,要在“台湾边缘化”上做足文章,把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即使台湾要走向独立,只要我们一拿起经济制裁的武器就可以吓阻台独。最后应主动争取台湾人民,把主战场放在争取台湾民意上,只要把反对台湾独立的民众转为支持统一,就有希望。积极拉拢反对台独的台湾势力,尤其是以蓝营为代表的台湾政治人物。并且在国际社会上,继续孤立台湾。台湾当局现在能够与我们抵抗主要是有美国和日本的支持,而如何消解美日对台的支持,需要我们的外交人士以卓越的本领进行外交努力。

因此,对两岸关系来说,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祖国的统一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至于未来两岸发展如何,是“武解”还是“和解”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关键在于台湾当局的态度。但可以肯定未来我们仍将以“以和为贵”作为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们相信两岸人民真切地希望回归属于我们自己完整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分析2011年的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2010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双方关系有所紧张,但目前还构不成对抗的局面.总体来说,2010年中美双方相还处于一个相互的战略摸底阶段,也是双方的战略布局阶段.进入2011年,中美是继续相互摸底或继续战略布局?还是进行战略对抗?目前还不好说,这恐怕要看中美双方最后的战略决心和胆量,也要看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恐怕只有等到胡奥会谈之后才能明确.一.目前对中美两国来说各自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1.对中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和发展.发展需要稳定的局面,因此稳定是必备的条件.首先就是要稳定国内形势,而稳定国内形势的最重要的前提则又是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了国内才能稳定.所以对中国来说稳定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其次就是要稳定周边,周边的稳定是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保证.因此中国一定要稳定周边局势.2.对于美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摆脱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虽然美国也强调要面对一些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对美国来说不构成重大威胁,这实际上是美国为了介入全球事务而自造的一个借口.从以上来看,实际上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只是美国的国内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要弱一些.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二.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矛盾重点是什么? 中美两国的战略矛盾或冲突主要也取决于目前两国各自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中美两国的战略冲突与矛盾主要的还是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矛盾.虽然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不利,但总体上来说目前还基本上构不成重大的挑战,美国目前还是把中国定位为潜在的对手.中国目前还无力全面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也无心挑战争美国的霸权.所以霸权之争不是中美矛盾的焦点,经济上的冲突才是目前最大的矛盾.目前中美之间的一切对抗或称之为不合作都是围绕着经济这一主题.也就是中美贸易问题和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目前中美关系的焦点.三.中美两国目前各自的优势或长处是什么? 中美两国相较,当然美国是占有明显的优势的.由于美国目前经济危机困难的重重,其最能发挥的优势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对于中国来说总体的实力不如美国,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相较于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而言),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已经不在美国之下,甚至于有超过美国之势.经济总量是中国3-4倍的美国不能很好的发挥经济实力优势.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危机是美国的引发的,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美国.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极端的利已主义.美国向来是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以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本国利益,也就是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会去尽力挽救世界经济,自然对世界的影响力就缩水了.已往美国的优势是有强大的同盟,而中国始终是受孤立的一方.但由于欧洲连自保都困难,加上中国强大购买力的诱惑,使得欧盟不能给美国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最多只是站脚助威而已.而中国目前虽然还孤立,但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本身利益的共同性,决定了这些国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来孤立中国.中国手里的余钱是各国所希望得到的,虽然不能救世但却可以救市,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巨大的帮助,这也决定了一些国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因此,美国在总体实力和军事实力上占优,中国在经济影响力上占优.四.未来的中美关系是走向对抗还是合作? 总体上来说,合作还是中美关系的主题,但竞争还将继续.中国不只是经济影响力巨大,中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是肯定要付出巨大,承受不起.中美经济关系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也决定了中美对抗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因此,中美关系的主题恐怕还是合作.中国虽然不结盟,但中俄关系非常密切,中俄有着相似的处境和相同的战略利益.俄罗斯是中美对抗中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这是美国所忌惮的.目前美国的战略是胁迫中国合作,也就是美国领导下的中美合作,是想把中国也变成美国的一棵棋子.美国知道,遏制中国发展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必须要胁迫中国发展.否则中国一旦崛起,自然就对美国霸权形成挑战.中国目前的战略并不是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目前只不过是要拓展发展的空间,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维护和争取自己在世界上应得的利益.发展是中国的主要任务,维护主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中国即不会主动挑战美国,也不会想要出现中美全面对抗的局面.但中国必须有一个所能承受的底线.中国不会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来分享霸权,那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要面对众多的国际麻烦.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不肯承认G2论的原因之一.另外,美国的过速衰败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过速的衰败会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同时在许多问题上美国也可以说一个挡箭牌.但中国也不会被美国的强大压力所胁迫,那意味着将失去更多的主权利益.只要美国对中国的要求不太过分,中国有可能做出一定的让步,以避免出现中美全面对抗的局面.而美国同样也必须对中国的一些安全主权要求做出一定的让步,以作为中国对美国让步的的交换条件.也就是说中国不会无条件的对美国强硬做出让步.而如果美国也同样不想与中国全面对抗的话,那么美国同样也不会给中国太多的压力,当中国的主权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时候,中国也只能是与美国全面对抗了.目前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实因素是,奥巴马面临选举问题,每临选举,美国都会拿中国说事,如果奥巴马不对中国强硬,就很难得到高分.而如果对中国太过强硬,中国肯定奉陪,中美关系就会停滞或倒退.中美关系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的强硬程度.美国越强硬,中国也将会越强硬.五.中美军事关系走向以及对东亚局势的影响

我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篇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根据自己的见识来谈谈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的由来。

模糊的说,台湾问题是当时国内和国际形势的产物。狭隘的说,台湾问题是在美国的干涉下,共产党和国民党斗争的产物。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电邀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抓紧时间调运兵力,把国民党军队部署到原日本占领地区,以积蓄力量,伺机发动全国内战。到1946年6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到,撕毁双方协定,命令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内战中,国民党军队在各战场节节败退。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面对艰难的形势,蒋介石采纳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他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空军的共产党,以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反攻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准备解放台湾,随着国民党退居台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然而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进入朝鲜,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面临来自东北和东南两方面的军事威胁。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对侵越南军的支持,向越南派出了军事顾问团,中国南部边疆的形势也骤然紧张。从当时中国的实力来看,要同时在三条战线与美国作战显然存在极大困难。而且当时人民解放军尚未有具有战斗力的海军和空军,要想短时间内突破美国第七舰队的封锁,进而解放台湾并不现实,于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推迟渡海攻台。

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国出于对台湾战略位置重要性的考虑,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虽然期间中国共产党经过了种种策略和外交,由于美国势大,最终美国将中国领土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向台湾出售武器、签订<与台湾关系法>等)。美国政府的政策,造成了台湾当局在其庇护下,与大陆军对峙超过50年。台湾海峡地区局势因之长期紧张,台湾问题也由此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因此,台湾问题的产生,从本质上讲既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与美国势力的介入有密切关系。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政府负有重大责任。

台湾问题的现状。台湾问题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纯属中国内政问题的本质仍没有改变。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对台“四点意见”中就两岸关系的现状做了定位。他说“1949年以来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对此,有学者评论说,这种对两岸关系现状的阐释,把1949年以来两岸尚未统一的状况明确限定在绝非主权和领土层面,定义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没有因为两岸尚未统一而出现割裂,完全符合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的客观现实。既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同时也关联到台湾过去数十年在岛内行使的和平政治文件,提醒台湾当局必须尊重两岸政治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蒋氏政权时期,蒋介石誓死宣称“汉贼不两立”,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国号来统一中国的问题,1988年蒋经国逝世,李登辉攀上台湾权利顶峰,在其任期前期,即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关系突破种种阻力,曾取得重大发展,一度处于70年代初以来发展最为快速与互动较为良好的时期,不仅经济、文化等各项领域的交流不断突破与发展,而且事务性、经济性商谈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体现为“九二共识”的取得和“汪辜会谈”的成功举行。

但是,“台独”势力上台,力谋分裂中国,1995年以来,李登辉的“台独”面目逐渐暴露于世人面前,在两岸关系上,鼓吹“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两岸分裂分治”。并作为处理两岸关系及对外关系的基点,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拖延统一进程;在国际上,则千方百计推行“务实外交”,鼓噪“参与联合国”,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并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两岸关系出现严重倒退,台湾问题呈现出新局面。

2000年,台湾“总统”陈水扁登台,沿着李登辉的“台独”路线一路直走,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愿意回到“九二共识”立场上来。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还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的立场,一意孤行“去中国化”的政治路线,挑衅大陆,挑起两岸之间的紧张与对立,甚至提出与推行“公投”、“制宪”、“建国”的“激进台独时间表”,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对话及协商机制陷于停顿,使两岸关系陷于空前危机与紧张局面。台湾问题演变成为分裂与反分裂的问题,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以及“台湾独立”的斗争。2005年5月14日台湾“任务型国大”选举结束后,围绕“修宪”问题,陈水扁更是全力动员,以确保包括“公投制宪”内容在内的“修宪”方案得以通过,从而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制造阴影。

大陆将工作重点切实放在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一心一意为台湾民众谋福利上,通过一系列格局大、创意高的对台政策措施,有效引导了台湾民意走向。连战访问大陆后,台“陆委会”公布的民调显示,台湾民众认为大陆对台当局“不友善”的比例由过去的79%剧降为45%,认为大陆对台湾民众“不友善”的比例也从55%滑落到37%。而且这一时期大陆平均每年9%的经济增长率、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从神舟飞船的一次次升空到青藏铁路的通车,中国对南方大雪灾和四川地震的尽心尽责,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举办金融危机屹立不倒,大陆的各项建设成就受到岛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一波波的“大陆热”。

台湾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

对台湾人们,我想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大陆统一台湾是历史发展趋势,任何还在试图破坏两岸进一步发展的人都是可耻的,历史年轮不会因为哪个人、哪些人而停下。我们可以放慢脚步,但是统一才是共赢的。

从大陆来说,我们应该认识到“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这个方针维护了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满足了台湾民众“求和平、求稳定”的要求;满足了台湾民众“求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台湾民众“当家作主”的愿望;满足了台湾民众对于尊严的要求;因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个方法是上上策。

“台独意味着战争”,这是我们的最低底线。台海地区今天没有发生战争,将来也不一定真会发生,但只要“台独”目标没有放弃,追求“台独”的动作还在持续,那就意味着战争警报一直在作响,大陆必须做战争的准备。为战争做准备,不只意味着大笔军费的投入,更意味着军事科技的跨跃式提升。当然,用战争解决台湾问题为下下策。

由于现实问题摆在我们当代人的面前,在做上面所说的两手准备外,我们也许还可以行一良策即发展经济,富强中国。引用邓小平说的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当我们变得富强,甚至大陆人们的生活指数(平均)都赶超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台湾就不会等于台湾问题。也就是说,发展可以使一些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台湾问题是国民性问题,作为一个公民我真的希望尽快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希望这不会最终成为一种奢望。

台湾问题的认识与感悟 篇6

台湾问题的认识与感悟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道出了无限的愁绪,也引出了一个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问题——台湾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一名大学生,台湾问题一直都是我关注的问题。对于台湾问题,我想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出来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中国政府一直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近年两岸关系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亲,到1997年两岸启动直航,再到2005年两党领导人举行首次会晤,最后到08年两岸实行海、空运直航,都标志着两岸关系跨越性的进步。而近期发生的,关于两岸关系的大事当属台湾大选。国民党籍的马英九继续连任,在政治方面,马英九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无疑是有利于两岸关系在和平的氛围中逐步解决。对于未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台湾政府是否存在?很多大陆人都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个省,他们对台湾政府采取的态度是“不承认,不存在”,我认为这样是不理智的。如果台湾政府不存在,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谈“三通”问题是跟谁谈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台湾与大陆政权分离的这个事实,承认台湾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政治、经济等体制的事实,承认台湾政府。我们不能够回避这个问题,况且承认台湾政府并不等于承认台独,因为这里面的关键是你对于这个政府性质的看法和态度,而不是是否承认台湾政府。我之所以强调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台湾政府,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明白两岸关系的现状,和它问题的根源,明白到与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的究竟是谁,怎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大多数台湾民众希望“不统、不和、不独”,维持现状的心态给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台湾和大陆目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多数台湾同胞希望两岸 暂时维持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因为两岸隔绝的时间太长,以及台湾当局长期对大陆刻意的歪曲宣传,使得 台湾民众对大陆了解不深,心存疑虑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历史因素。在历史上,台湾人民有过两次痛苦的殖民回忆。一次是甲午战败,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使他们受 到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另一次是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满怀希望和欣喜,但迎来的却是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的高压统治,令人大失所望。终于在1947 年爆发了“二·二八”起义,最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由于这 种任人宰割的痛苦经历,台湾人民一直盼望当家作主。而现在台湾实行的“总统”直选满足了他们多年的愿 望,所以大部分台湾民众不希望改变现状。其次,现实原因。台湾的一些“台独分子”,在感觉到“政治台独”是死胡同后,就试图走“文化台独 ”这条路,采取以“台语”取代汉语,削减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等手段,影响岛内二、三代青年台胞,以割断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联系的纽带,进而削弱和淡化青年台胞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历史认同。从大陆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所造成的一些台商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等问题,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使台胞对统一后的前景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

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 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 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 万多人。两岸日益密 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 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 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 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 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

我们要坚定贯彻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是指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我之所以强调要坚定贯彻落实这个方针,是因为我时常能在网络上、同学中间看到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少部分人希望中国政府能动用武力尽早收复台湾。纵观现在的局势,两岸关系走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大陆和台湾都在为两岸的发展不断努力着,如果现在中国政府贸贸然对台动武,肯定会引起国内、外社会的不满,更重要的是引起台湾人们的不满,显然武力解决问题是最不得人心的。另外也有不少人不太同意“一国两制”,他们认为只要台湾回归就应该改变社会制度,和大陆一样实行社会主义。正如上一段我所阐述的一样,我们首先得承认台湾作为一个与大陆分离的独立体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一直发展良好。在将来回归后,台湾只有保持自己的社会制度,才是对台湾最有好处的,香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知识分子,我们一定要坚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维护两岸人们的利益。同时要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清楚一旦日后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应该给予台湾怎样的待遇,怎样更好地维持两岸关系。

台湾问题的论文 篇7

其实, 就写作本身而言, 反映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无所谓问题的“新”与“老”。新问题与老问题是相对而言的。新问题的“新”和地域、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地方新, 在另一个地方也许就不新;今天是, 明天就可能不是。浏览目前的报刊, 我们也会发现, 许多刊物刊登的不都是新问题, 有的也正是大家遇到过的老问题。笔者以为, 老问题与新问题不应成为我们写作取舍的标准, 而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你的发现与探讨是不是指向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真问题就是深入实践后的发现与思考, 真问题存在于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洞悉了真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解决了真问题才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那么, 真问题如何获得, 又如何解决呢?我想, 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普通视角——再深入一步

这里的“普通视角”指的就是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常被发现的真正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必须深入进行, 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问题可以不“新”, 但必须“真”, 作为文稿的撰写也是必需的要求。比如, 当前的阅读教学中, 关于读的问题。“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语文课一是读, 二是读, 三还是读。”“阅读课要上成读书课。”……大家都认识到读书的功用确实不少, 因为读书的本身就是学生与文本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头脑对文字进行还原, 还原成生活的画面、生活的经历, 读的过程产生联想和想象, 读的过程产生情感, 情感产生力量。而且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沉浸语言形式的过程, 美美地读文, 就像吮吸乳汁一样, 浸入骨髓, 滋润成长。但是, 过分强调读书的作用, 而忽略与言语形式的“品”有机结合, 就是有失偏颇的, 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真问题。

一位教师执教《大海中永生》一课, 在第3自然段的处理中, 分四个层次让学生反复读文。一是让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圈画出其中的地点:祖国的万里海疆, 澳门、香港, 宝岛台湾,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二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送到这些地方呢?教师讲解万里海疆留下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足迹, 澳门、香港说的是祖国的领土回归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宝岛台湾是一桩未了的心愿,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是改革开放在世界的影响。三是引导学生联系“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他不仅属于中国, 也属于全世界”, 了解邓小平的影响, 再回读四个“也许”的句子。四是让学生练习背诵。应当说, 学生读的形式多样, 也很充分。但是笔者仍感到有些不足, 缺少言语的品味和赏析, 还应该在第三个层次后面再深入一点。

仔细分析学生的每一次读书, 有的是寻找答案的读, 有的是理解性的读, 有的是老师的引读, 而带有自己思考、玩味语言的读书却明显不足。理解性的读书不是我们追求的, 能够结合文本的言语特征,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情感才是读书的境界, 才能达到课标的“培养语感, 有所感悟”的要求。

“读”“悟”结合方为“读”。课文《大海中永生》的四个“也许”的排比句式, 有力地概括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有力地写出了邓小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排比的句式不但让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而且让读者阅读时充满了力量, 充满了希望, 同时更增添了对邓小平无限的怀念。笔者以为, 在读出痛悼心情的同时, 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语言特点, 学生再读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 感受到一种力量。

这样, 在大家熟知的问题上, 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方面回归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使自己的教学走向高效, 另一方面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思考过程, 写出来的文稿也为更多的老师提供了教学的建议。

二、换个角度——再独特一点

不可否认, 文稿的写作表达方式是需要技巧的, 但是相对于换种角度、选准视角而言, 用朴素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独特的研究内容同样是一种创造, 同样有意义, 同样有乐趣。

新课程改革以来, 研究阅读教学“对话”的老师很多。常州市怀德苑小学的项阳老师将小学青年语文特级教师经典教学案例的理答作为研究的内容, 可以说是视角独特。他指出理答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行为, 智慧理答是名师们的一个典型特征。他以小学语文名师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他们的理答行为进行可量化的观察和属性分析, 对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情况进行分类, 对研究对象和听课教师进行访谈, 对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理答行为做出了比较, 发现了名师理答的特点, 比如关注学生、善于点拨等, 并且透析了不同名师的教学风格以及风格形成的背后因素, 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理答方面的借鉴与参考, 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智慧理答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网络成为了教师们便利的学习资源之一, 解读名师教学实录并借鉴学习, 成为了大家主要的学习方式, 模仿名师、借鉴名师的教学也出现在了大大小小的公开课、研讨课上。可是, 许多教师学习、借鉴、吸收惯用的是加法思维, 什么都想学, 什么都想用, 结果什么都学不来, 什么都用不上。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吸收精华还需要内化, 只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成为自己举手投足间的一部分才能成就优质的课堂。借用别人的一招一式, “嫁接”不好, 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样, 文稿的叙述不需要华丽的词语, 不需要新颖的形式, 当时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也就怎么写了。

没问题的问题 篇8

关键词:提问能力;标准化考试;教学方法

一、是什么使学生很少提问

1.“标准化考试”的影响

省市县的乃至全国的各类考试,为了操作方便,都有“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是评分的唯一依据,学生只能按课本上写的,老师讲的条条框框答题,否则就失分。对于这些无可置疑的答案,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可提呢?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教师也都要按各类考试样卷命题,做标准化答案,让学生反复做习题,久而久之学生就更不可能提问了。

2.“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了胜任“解惑”的工作,教师当然不能传授暂无定论并可以加以讨论的东西,而必须要给学生传授确切的而无可置疑的知识,否则就是“以惑传惑”。于是,教师只能按“统一教材”讲课,而教材总是先将一种无可置疑的理论提出来,然后再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相关的现象,或者选择几则典型事例来证实这一理论是无比正确的。比如,先学习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理论,然后再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各种事物诸多有关“一分为二”的现象。这样一来,解释就只有一种,从而使学生对已经有定论的理论深信不疑,无问题可提。

3.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亟待需要改进与创新。我认为影响学生提问的主要障碍:一是我讲你听、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没有机会提问;二是从理论到理论,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也是学生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教师怕讲不清楚而避开或泛泛而谈,学生听不到满意答案,因而也就不愿意提问;三是善于思考的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会提问题、谈看法,有时语言偏激,而教师脱口而出一句“你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应该这样提出问题的”,这就会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弄得学生不敢再提问题;四是有的学生爱提问,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对这些学生如若教师表现出不耐烦、不感兴趣的话,就会使得学生不想提问题……凡此种种,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缺乏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没有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环境。这又是造成学生很少提问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为什么要学会提问

“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这一句普通的格言恰恰说明了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具体说:

1.学会问才会有进步

李政道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就是说,会问,才算学问。古往今来的有成就者,往往都是从问开始起步的。如爱国诗人屈原写的《天问》,全篇用诘问语气对自然现象、神化传说、历史故事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表现了他积极探索真理的精神。作为学生应善思、善问。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所以,我们不仅对未知的一切会问许多个为什么,而且对一切有定论的东西也要问许多个为什么。比如,在我国,公有制是主体,现在有的地方出现出卖国有企业,这样会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这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允许剥削存在是否矛盾?这样把教材内容转化成启发提问,学生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寻求答案,从中开拓思维,增长智慧。

2.学会问,学习才会长进

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勤读、深思、力行,也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为什么还要多问?一则,老师的课堂教学按照教学目标来实施,他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照顾到,往往容易忽视个别学生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多问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不使自己似懂非懂地接受新知识,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样不仅能明白不懂的问题,而且更能培养自己善于探究的治学品质。二则,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有差异,知识水平也有差異,因此,理解与接受的快慢与程度也必然不同。有时别人对这个问题早已理解,自己却不清楚,若勤于询问,变“不懂”为“懂”,就会很快缩小与别人的差距,跟上学习的步伐,从而使学习长进,信心增强。

3.学会问,学习才能有所创新

我们学习需疑的道理。生疑、质疑是创新之母。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善于生疑质疑的。比如水壶盖上钻个小孔、人造血液的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试制、经络失衡图的发现……都是从生疑思考开始的。正如巴尔扎克说的:“打开一切科学的智慧,大概无疑异地是问号……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一个人能见异生疑,问一句“书本上写的就绝对没错吗?”就会有“异”可见,有“疑”可生;反之,见异生疑又能使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和创新,从而能帮助你发现和抓住一个又一个通向成功的机会。

(作者单位 重庆市武隆县白马中学)

台湾问题的论文 篇9

39051430 王少奇

台湾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岛内政局、两岸关系也已经复杂化,两岸的统一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台湾永远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无需更多的例证。任何时候,任何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向着两岸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关于,两岸和平统一,我想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和平统一要以“不放弃以武力手段”来支撑?这个问题在民进党执政期间,台独势力膨胀的那几年讲的比较多。这两年,随着两岸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两岸关系曙光的出现逐渐讲的比较少了。但是,在现今仍有许多年轻人一提到对台用武就热血沸腾。其实,我觉得既然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就很不应该说“武力解放台湾”。一旦开战,先不论美国,不论战果,损失的是什么,是经济发展,是和谐,是两岸同胞的感情。或许经济停滞了可以重建,资源损失了可以弥补,但是两岸的感情就永远地损失了,虽然可能只是针对台湾政府,但是遭殃的又怎么会仅仅是政府?这已经不仅是骨肉相残,即使统一了,在台湾同胞的心里,也是“被统一的”甚至认为是“被侵略”。所以,用武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台湾同胞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有部分人认为是,也有部分人认为不是,其实在更多的人心里是无所谓“台湾人”与“中国人”的,也就是无所谓统独。如果我生活在台湾,大概也是无所谓统独,因为两三千万的台湾同胞里,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稍微有点权力的也不过是手里的那张选票,他们更愿意安居乐业,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所以他们更关心政府的执政能力,能不能改善社会状态,解决民生问题。至于意识形态,现在两大阵营的针锋相对,尤其是民进党的思想确实对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的认识有很大不利影响,但是据了解,在思想上,台湾人民还是比较自由的,他们完全可以在书店或者互联网上选择看国民党人士写的毛泽东传,也可以看到大陆简体版或者美国人写的毛泽东传。因此,在意识形态方面,他们的选择也相对容易理解。

最后,面对复杂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两岸从几十年前的枪口相指到现在能坐下来谈,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两岸的和平统一不是三五年甚至三五十年就能完成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安于现状。可以看到,目前国民党执政,对大陆的政策相对来讲比较让心欣悦,而刚刚过去的大选中,马英九只有略微的一点点优势,而民进党对大陆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到目前他们的主张,都是反对统一的。加强两岸交流,从经贸到文化,尤其是文化,改变台湾同胞对大陆、对共产党的错误认识,是目前我们能做的也是迫切需要努力做的。如果台湾同胞发现大陆确实经济、政治、文化都很繁荣,统一对台湾社会确实有很大好处,他们定会倾向于和平统一的。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读后感下一篇: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