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

2024-08-08

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精选8篇)

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 篇1

2011形势与政策

班级:

学号:

姓名:

浅谈台海关系

台湾自三国时期就与中国大陆有了较为频繁的交流,虽然在以后的年代中与大陆数次分离,甚至兵戎相向。但那都是因为个人利益而进行的内部纷争,大陆与台湾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几千年来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用血浓于水来形容毫不过分。虽然现在两岸仍处于敌对状态,但这只是暂时的,政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将一个民族分裂的。

目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存在的隔阂是相当深的,毕竟两岸政治体制不同。而在不同政治体制之中成长起来的人民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而两岸实施不同的政治体制已经长达六十年了。现在的两岸人民基本上都已经适应并习惯了当前的政体,虽然大多数的人民仍然认为大陆与台湾同属一国,但是这种概念在台湾民众心目中台湾问题,或称台海问题、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国民党退守台湾迄今所衍生之主权与领土问题。最早出现于当时(1955年)寓居美国之中华民国前代总统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因广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

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势大幅好转、重大矛盾依然存在、发展趋势审慎乐观”的态势。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国内外的形势来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1949年12月,国共战争,国民党败退,共产党取得了大陆的统治权,蒋介石撤至台湾,收集残部,负隅孤岛。到此,共产党统治大陆,国民党治理台湾,海峡两岸分治局面延宕至今.1949年蒋介石坚持“反攻大陆”的方针.蒋氏父子虽与大陆采取敌对政策,但反对台独.蒋氏父子去世后,李登辉上台后抛出“一边一国论”.陈水扁步其后尘,大力推行台独政策,两岸关系恶化,渐行渐远.2008年,马英就上台后,采取“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开始与大陆接触,目前两岸关系虽大为缓和,但本质未变。

目前两岸关系较之于以前有了历史性的转变.首先,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两岸贸易和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大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增强,两岸经贸关系正在出现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大陆市场正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已变为现实,“大三通”时代的到来把人们带入“一日生活圈””,这些举措,都更进一步促进两岸的经贸交流.其次,两岸人员交流不断增多。一是两岸人员互访不断增加;二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选择到大陆寻找就业机会;三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特别是白领阶层,选择在大陆长期居住;四是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就学;五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收看大陆的文艺节目和旅游风光节目。这些情况有助于加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

同时,台湾已开放大陆居民到台旅游,两岸人民间感情逐步加深.再次,政治上交流增多。国共两党建立了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的商讨及国共两党高层领导的交流.从连战大陆之行开始,国民党高层陆续登上大陆,开展两党的高层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更加务实,两岸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追求“共创双赢”。然而两岸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流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还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一些症结问题一时不易解决。双方取得共识以和平发展大局为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挥政治智慧,寻求解决办法,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解决当前急需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积极寻求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办法,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得到 台湾方面的认同。马英九先生也提出,希望能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在“宪法”的框架,以及“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下,改善两岸关系,是台湾民众共同的期望.然而,虽然台海局势得到很多的改变提高,但是在两岸关系在经济、军事、民生上的一些差异成为两岸统一的障碍。

从军事上说,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和大陆大搞军备竞赛,每每花大价钱从美国那里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给台海安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大陆虽谴责美方,但是毫无效果,只得自己加紧武器研发工作。从陈水扁时的兵棋推演,到现在马英九的“不武”,一直在军费开支上居高不下,这是他们用来对抗大陆的手段。从大陆的战略角度看,台湾是出入太平洋的关口,若不能收回,将严重制约我们的发展。

从经济上看,台湾的GDP比大陆任何一个省的都要高出许多,我们的贫穷使得台湾人不屑与我们统一,但是现在台湾要把经济搞上去,还是得和大陆合作,加强交流,所以马英九才“不独”,现在大陆的经济比之三十年前以天壤之别,有经济实力和台湾来一场战争,但是我们不能以改革三十年的成就都拼在这场战争上,如果打,我们的经济起码倒退三十年,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脚步会越来越艰难。

从民生来看,就其制度与大陆的不同,比较接近西方的民主制度,如果就业,教育,保障问题搞不好的话,这个执政党就很可能会下台。其实台湾一直秉承的三民主义,到现在对中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很难说清楚,这也是台海的矛盾所在。

目前马英九实施的是“不独,不统,不武”的政策,其目的是维持现状,能在发展经济方面无战争之虞。其实三通,都是方面经济的发展。现在美国要走出经济危机,无暇东顾,台湾当然不能有什么大的动作,要不一旦冲突,对谁都不利。再者,台湾不能在国际上占得一席之地,在文化和政治上都没有认同感,台湾人民需要属于中华民族的意识,这是需要意识形态方面对其改造。

就这几个方面,我们如果要实现统一,必先在经济上远胜台湾,虽然美国一直在制衡,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美国并不想被台湾托下水。这正是我们发展的好时机,真到了我们国富民强的时候,台湾自然统一。危机只是一时,但这个危机是中国有能力解决的。

回顾大陆对台政策,在江泽民时代是以著名的“江八点”为主导,希望“三通”促进交流来逐步争取和平统一。这个时候两岸的主导权掌握在了台湾当局的手里,玩弄台湾主体意识的族群对立、扮演“悲情英雄”成为“台独”势力政客惯用的手段而且屡试不爽。大陆方面要么是缺乏力度的国台办的声明,要么是过于强势的军事演习,这样的“文恫武吓”恰恰中了岛内“台独”势力的下怀。而现在胡锦涛对台政策发生了渐变,首先是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我们在反“台独”方面走入了正轨,这个轨就是法律的轨道做到了“有理”也给我们做出任何的反“台独”反应奠定了法律基础。因此,在统一的进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大方面讲,《反分裂国家法》给予了我们对台政策很大的弹性空间,“反分裂”什么是“分裂”言行,什么程度的“分裂”言行触及这个法律是由这个法律的制定者大陆所决定的。那么就可以将台独分子和台湾、台湾人民、企业、友好或中立团体分开看待,这有助于瓦解台独势力,为其他强力解决的方案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从具体的措施讲,当坚持以下原则:坚定立场、开拓思路、手段灵活、主动出击、认清形势、对症下药。在追求文化认同感、紧密经济联系上做文章,重点做好宣传工作,主动争取台湾民意。

1、坚持立场不放松。我们的立场就是绝不允许台湾独立,只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但绝不放弃武力,这一立场我们绝不后退,这不仅仅是大陆政府的立场,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立场,这一条我们的政府作的很好。统一模式上有要有新思路,新内容。要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要告诉台湾人民统一的好处,分裂的弊端,要给台湾当局以一定的利益,充分调动台湾统一的积极性,争取主导权,要注意两岸统一与收回香港、澳门是有相当大的差别。

2、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个中国”的核心就是一个文化中国,两岸交流不能仅仅是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交流,如果台湾民众都有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对台湾年轻一代,那么台独分子怎么跳也不能把台湾带向独立。经济上,要在“台湾边缘化”上做足文章,把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即使台湾要走向独立,只要我们一拿起经济制裁的武器就可以吓阻台独。

3、主动出击。首先应主动争取台湾人民,把主战场放在争取台湾民意上,只要把反对台湾独立的民众转为支持统一,就有希望。其次,积极拉拢反对台独的台湾势力,尤其是以蓝营为代表的台湾政治人物。第三,在国际社会上,继续孤立台湾。台湾当局现在能够与我们抵抗主要是有美国和日本的支持,而如何消解美日对台的支持,需要我们的外交人士以卓越的本领进行外交努力。

说真的,谁也不会奢望台湾能和平回归。现在的政策只有一个效果,那就是拖。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们的建设大业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最好不要受到人为的太大的干扰。我们现在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照这个路子再发展发展,我们的整个的经济水平再上个台阶,特别是工业制造的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话,那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军事上的反应就是主力装备是世界第一流的,并且全部是国产的,(因为俄国已经被我们甩在后面,格局应该是中美处于第一集团。)到这个时候,台湾问题,解决起来就是个很小的问题了。还有谁有这个资格来干涉呢?

所以,我们现在的政策是拖。拖到我们的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到时候,真的有可能和平回归。

现在呢,也不是完全没有打的可能。主要是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如果打的话,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会被中断贸易,阻断现在的经济发展。这是现在的中国承受不了的损失。简单的说就是如果大陆武力收复台湾的话,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在武力干涉的基础上,全面的封锁我们。如果他们把马六甲的航道给封锁上了,我们的贸易就有80%以上中断了。我们暂时还没有实力打破这个封锁。所以在台湾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还暂时只能忍气吞声。大家可以想象,类似的问题还有南海,东海和藏南等。如果动手的话都有被封锁的可能。所以我们的政府选择了最问题的方式来应对这个风险。等我们的实力发展的足够强大了,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而时间是在我们一边的,我们的发展是别的国家比不了的,所以只要耐心的坚定的执行现在的政策,曙光就在前方。

2011.7.10

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 篇2

2010年10月26日18时,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式结束。据统计, 今年报名总人数为141.5万, 较去年减少约两万人, 总竞争比例亦由去年的93:1下降到87.3:1。

虽然本次国家公务员招考对象包括了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 但“报考人数首次回落”的信号, 表明在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下, 社会的就业环境和高校毕业生的心态均有所转变, 加上经济回暖, 就业机会有所增加, 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或正在选择“先就业”, 由此也分流了国考大军中的一部分。

尽管201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660万新高, 但社会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却显得很乐观, 一些媒体纷纷用“回暖提速”、“很给力”、“阳光灿烂”来形容今年的就业形势。其中, 10月24日的《新闻联播》就专门用两分多钟的时间报道了各地201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火爆的情况。据报道, 各地大学的校园招聘会较往年大大提前, 就业岗位也普遍增加两成以上, 在央视镜头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李世文更是激动地说:“今年就业形势挺火的, 从十一之后到现在, 我们班的同学已经签完了, 有的同学还拿到了好几个offer。”

的确, 作为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晴雨表, 今年的校园招聘表现出加速回暖的强劲势头。相比于往年, 今年的校园招聘除了招聘时间早之外, 还呈现招聘规模大、提供就业岗位较多、招聘专业需求较广泛、提供就业选择空间大等特点。

校园招聘提前打响就业形势开局良好

9月5日, 吉林大学迎来了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101家用人单位招聘团, 由此拉开了该校专场招聘活动的序幕。据吉大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实早在8月10日起, 就有用人单位开始在学校发布招聘信息, 整个8月份共有51家企业在吉大就业网上发布了招聘信息。进入10月份以来, 该校共收到招聘信息604条, 深圳航空公司、金山软件、广汽本田、苏州金龙、扬子江药业、迅雷、百度、宝洁、新华社等263家单位已经确定来校召开宣讲会, 进行招聘活动。截至11月3日, 吉大就业网上共发布招聘信息1040余条, 在各校区已举办校园宣讲会等招聘活动310余场。

在清华大学, 用人单位进校园宣讲的热情持续高涨, 前来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也是络绎不绝。据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一位姓王的老师介绍, 往年的校园招聘一般都在10月的第三周迎来高峰期, 但今年很多企业在9月中旬就开始在学校宣讲。不仅公司多, 而且招聘岗位数量也比较多。目前, 企业到清华校园宣讲的档期已经排到年底了。

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招聘也是一片繁忙。通过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电子屏幕上可以看到, 前来进行就业宣讲和招聘活动的信息已经排得满满当当, 而且全天候没有间断, 甚至在同一时段出现了多场招聘会。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尚春阳介绍说:“十一以后, 从早上到晚上, 几乎每天都如此, 目前已经排到12月份了。”

记者在中山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也发现, 前来排名登记进校宣讲的用人单位已经排到了12月中旬, 招聘单位不仅包括佳能、保利地产、尼尔森、国有四大银行、欧莱雅、中华集团、索尼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甚至连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湛江海事局这类型的单位也开始走进校园, 介绍招聘岗位。

据《京华时报》报道, 目前已有近千家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启动了本年度的校园招聘工作, 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往年总投放量的75%。东北、西北、华北、华南, 各地的校园招聘在持续升温,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一扫前两年的沉寂迹象, 增添了许多新鲜喜庆的气息。

集团招聘渐次兴起系列招聘蓄势待发

和前述深圳市组团赴外招聘一样, 广州市在今年10月16日也启动了赴省外高校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活动。据承办本次招聘活动的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的招聘持续半个月, 共组织220多家国有企事业和知名民营企业前往成都、西安、武汉、长沙、北京、长春共6个城市进行招聘, 提供职位约1000个, 毕业生需求达7000人, 招聘企业涵盖医疗、教育、银行、保险、电力、通讯、科技等多个行业。而且今年的招聘职位和需求人数均较前两年增加约两成。

这种组团招聘被称之为“集团化招聘”, 对此,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化深解释说, 其实质是由某些行业协会, 或者某些部委、集团组织其所属的企事业单位进校园招聘, 打组合拳, 以提高人才招聘效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任小龙指出, 不少前往该校招聘的单位会采取行业性、地域性的组团方式进行。早前, 杭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中心主任黄伟明也带领30家企业前往西安市3所高校进行招聘, 为应届生提供1.5万个岗位, 需求人数约为1.6万。

在集团化招聘的同时, 由教育主管就业部门举办的系列招聘会也蓄势待发。记者从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 该省教育厅将于2010年11月20日到2011年7月30日举办43场2011届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活动, 其中包括35场现场供需见面活动和8场网络招聘会。江西省教育厅也将在11月至12月举办12场“江西省201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专场就业洽谈会”, 其中包括师范类、财经类、工程类、农林类、医学类、高职高专类和综合类, 江西省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均免费参加相应科类的就业洽谈会。江苏省教育厅也将在11月20日启动2011届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就业活动计划。

地区高校各不相同行业专业也有差异

总的来说, 地处发达地区的高校, 迎来的宣讲和招聘的用人单位比较多, 如北京、广东、吉林、江苏、浙江等地, 特别是在一些985、211和省属重点高校, 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比较多, 毕业生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但在一些欠发达地区, 就业形势难以称得上“阳光灿烂”。有记者在宁夏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采访时, 发现该区高校学生的就业心态没有沿海地区的毕业生那么乐观, 一位姓李的大四学生说:“一些招聘信息一般都是在网上看到的, 就目前来说, 校园里招聘信息还是很少见, 听外地的同学说他们学校已经开了好几场招聘会了, 真让人着急。”一位即将从江西九江一所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说, 到目前为止, 他们班签约的同学只有三四个, “而且都是家里有关系的”。

从多个省市的校园招聘中也可以发现, IT企业和金融服务类企业是今年的招聘大户。一些IT公司在暑期就开始招收实习生作为储备人才, 然后等其毕业时再转为正式员工。同时, 校园招聘情况也显示, 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理工科人才需求非常大, 需求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等领域。

相比之下, 文科类毕业生就业趋势就不那么明朗。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何全穗指出, 在较难就业的专业中, 法学、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等专业的情况比较突出。由于很多高校都开设这样的专业, 毕业生数量又比较多, 而企业需求却未能跟上, 导致不少毕业生只能转向销售、文员、行政后勤类的职位, 含金量大打折扣。

在喜忧参半的就业形势中, 可以预见的是, 2 011届毕业生就业必定是延续以往的“几家欢喜几家愁”, 只是今年乐观的期待更多一些。

就业基数持续增大抓住机遇适时签约

对于那些仍在求职路上奔波的毕业生而言, 还有一个利好消息。为了鼓励创业, 拓宽就业渠道, 国家近年来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入伍、增加农村特设岗、建立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等70多项政策今年仍将沿用, 并在引导大学生在中小企业, 农村和社区就业及自主创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虽然就业形势开局良好, 但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因素。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工作和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结束, 必然会有从考试失利的毕业生加入到就业大军中, 加上一些往届生也需要择业等, 导致就业基数增大, 就业竞争激烈, 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增大。

据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反映, 用人单位需求量的增加, 导致不少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随之提高, 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 “这山望着那山高”, 等待着其他用人单位招聘并找寻性价比更好的工作机会。

对此,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化深在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时说, 秋季一般是用人单位需求的最高峰, 冬季、春季就是招聘的平缓时期, 再往后就是查缺补漏的时期了。他提醒并呼吁广大毕业生, 越是在开局良好的情况下, 越要选择好时机,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调整好就业期望值, 适时签约。

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 篇3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周末召开,为日月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调。在时间点上,这次会议有三点特殊:(1)“十二五”开局;(2)后金融海啸下的全球经济,远未复苏,且纷乱不已;(3)中国持续崛起,气势上“中长美消”,在“后·后冷战”形势下,中美“G2”大博弈的展开。

2011年宏观中国,可以从(1)形势,(2)问题,(3)对策三个角度加以观察评析。

先谈形势。又可从内、外两方面来看。外在方面,“逆全球化”方兴未艾。不仅是“9·11”之后,全球范围内的人与货的移动进出变得非常麻烦;更糟的是,金融海啸之后,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震荡,各国进行财政改革,纷纷紧缩财政,均导致全球购买力的萎缩;美国则自持拥有独占性的印钞权,一再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成为全球过剩流动性,到处乱窜,使各国都面对本币升值压力,从而引发汇率战、贸易战、资源战、货币战……20世纪促进全球化的布列敦森林体制正在面对“逆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外需形势不容乐观。

所幸,内在方面,中国得天独厚,拥有一个全球最具潜力的巨大内需市场。这个市场,过去由于(1)市场尚未成熟,(2)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政策也尚未娴熟,因此,市场潜力远远尚未开发。现在,这两方面的条件均在改善之中,一个内容包括了城镇化、民营化、民生化(食、衣、住、行、育、乐、医、安)、节能减排化等等的庞大内需,正蓄势待发。——内需形势令人期待。

次谈问题。问题不少,几乎涉及到宏观经济所包括的稳定、增长、分配、素质及对外稳定的所有五个方面。(1)稳定方面,通货膨胀压力日增,而且是内忧(流动性过多)与外患(美国量宽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兼具;(2)增长方面,社会富余劳动力仍然需要一个偏高的经济增长率来加以持续吸收,但需求动力有所不足;(3)分配方面,收入分配差距明显过大,不但影响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还制约了内需与经济增长;(4)素质方面,节能减排虽初见绩效,但距理想目标仍远;(5)对外方面,国际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未尝稍减。

面对着这样的内、外发展形势与众多发展问题,该怎么办?基本的原则可以有两条:(1)稳定中求增长;(2)增长中调结构。稳定、增长、调结构三者必须兼顾,惟又以稳定最为迫切。在稳定获得确保下,力求增长;同时在追求增长中,必须推动结构的调整。

根据这样的原则,我认为现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宏观、中观与微观对策的思维可以是:

(一)宏观政策:

——货币政策,稳健,比过去略为从紧;

——财政政策,积极,但基本建设要重视品质;

——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应通过对“政绩评价机制”的调整,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制地方政府的GDP冲动,严格地说,这即是“调结构”的核心。

(二)中观政策:

针对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四项民生建设,深入检讨问题症结,正确定位政府职能与市场机能的角色分工,兼顾效率与公平,推动第二次改革。 (三)微观政策: 加速推进民营化、市场化、国际化,减少对企业行为不必要的干预。

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 篇4

温房字[2011]30号

各县(市、区)房管局(分局),瓯海区住建局,开发区房管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11]23号)精神,切实落实住房限购政策,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11年3月14日起,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能够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存量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其在本市内购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二、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精神,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加强对居民家庭购房资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在销售现场、经营场所等显著位置公示住房限购政策,不得向限制购房对象出售商品住房或提供存量住房买卖经纪服务。

三、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是指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家庭成员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新购住房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或存量住房。居民家庭已有住房包括该家庭成员已经完成房屋产权登记的住房、已经受理房屋产权登记的住房和已进行网签的商品住房。

新购交易时间的认定,新建商品住房以本市房地产主管部门信息系统网签时间为准;存量住房以交易过户受理时间为准。

四、购房人在购买住房前,应当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经纪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提交家庭成员身份证明、婚姻证明、户籍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拟购房人签字确认的《购房人及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详见附件)。

(二)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提供家庭成员身份证明、婚姻证明、户籍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拟购房人签字确认的《购房人及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外,还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1年内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三)驻温部队现役军人在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复印件和团级以上单位出具的购房家庭全部成员相关户籍证明后,视同本市户籍居民;本市户籍人员在外地服兵役的,在提供相关证明后,视同本市户籍居民;本市人员赴外地求学且户籍迁往外地的,在提供因求学原因将本市户籍迁往外地的证明后,视同本市户籍居民。

五、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对购房人提供的上述材料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凭核对后的身份证明、婚姻证明、户籍证明、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须提供)、《购房人及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或存量住房买卖合同。其中,《购房人及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原件作为合同附件,在办理房产登记时一并提交。购房人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婚姻证明、户籍证明等复印件证明材料,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须留存备查。

六、各房屋登记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购房家庭的资格证明材料和购房家庭已拥有住房状况进行核验。通过核验的购房家庭,方可办理相关商品住房合同备案和存量住房产权登记手续。发现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住房状况的,不予办理相关商品住房合同备案和存量住房产权登记手续。

七、房屋登记机构对2户及以上家庭共同新购住房的,应分别按其所属不同家庭审查购房条件,均符合住房限购政策的,方能办理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备案或房屋登记手续。

八、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与购房人串通违反住房限购政策从事销售、经纪业务的,责令限期改正,不良记录记入企业诚信档案;拒不整改的,暂停其网上签约资格,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2010]53号)规定进行处罚、予以曝光,抄告国土、税务、工商、银监、人民银行、公积金等部门。

九、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住房的,应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0年11月4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的通知》(建房[2010]186号)有关规定执行。

十、各县(市、区)房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市场调控和监管,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事业、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限购政策的有效执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温政发〔 2011 〕23 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精神,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政府责任,抓好调控政策贯彻落实。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及省、市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2011年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二、加大保障力度,建立温州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新建、改建、购买、租赁、货币补贴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建立起多种类、多层次的具有温州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廉租住房保障履盖面,全面实现低保标准2.5倍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实物配租比例。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的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2011年我市建设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87万平方米共9960套。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企业和其他机构积极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支持用工单位、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开发建设农民工公寓。健全住房保障管理机构,成立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全面建立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分配、轮候等制度,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调整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已经达到土地增值税清算标准但不申请清算、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积极推行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坚决堵塞“阴阳合同”产生的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为改善居住条件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检查评估,督促商业银行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违规行为及时予以通报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助力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托人民银行“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系统”,整合部门资源,加强调查研究和定量分析,提高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监测分析质量,更好地为房地产市场调控决策提供服务。

五、严格用地管理,完善土地竞投方式。增加土地有效供应,合理安排土地供应上市时序。3月底前,必须向社会公布本年度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接受社会监督。市区每年各类住房开发用地供应量要达到1500亩以上,保障性住房、旧住宅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其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20%以上。积极探索竞投方式,导入限房价、限套型、竞配建、竞地价的做法,严格控制出让土地地价的溢价率。对公开出让中住房地价溢价率超过50%,成交总价或单价创历史新高的地块,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备。各县(市、区)和市本级要依托逐步建立的房地产企业土地开发利用诚信档案,严格竞买人资格和资金来源审查,限制有违法违规违约行为的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在整改到位前参加土地竞买,对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

六、完善限购措施,合理引导居民住房需求。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暂定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能够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其在本市内购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七、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认真贯彻《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加强对经纪机构负责人和经纪人员的资格培训;出台《存量房网上交易签约管理办法》,推行存量房网上签约管理制度;依法查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炒买炒卖、哄抬房价、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促进房地产经纪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商品房公开销售制度,严格落实商品房买卖实名制,加强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原则上宗地不得分期预售,低于5万平方米的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监管,严格按照《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的规定,切实加强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的专项管理,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房项目工程建设,防止出现不按期开工、竣工或捂盘惜售现象。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按月向监管项目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完成的形象进度以及监管银行出具的预售资金收缴、支出对账单。监管银行要按月将本银行监管的商品房预售资金情况报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监管项目的预售资金入账情况、工程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因违规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造成工程无法按期竣工等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落实项目资金,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抓紧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温州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10〕91号)的要求,建立领导责任制,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各县(市、区)必须在今年一季度前落实建设方案和建设资金,启动开发建设,确保6月底前完成数据整理迁移,建成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实现全市联网。

九、建立约谈问责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2011年本市确定的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供应目标、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等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予以推进。同时,要将上述目标任务列入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计划目标未完成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十、加强舆论宣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闻媒体要强化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着重宣传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宣传本市住房保障工作进展和成效,引导居民理性消费,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营造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

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 篇5

1、奥巴马在5月19日的讲话中表示,他支持____在1967年第三次____爆发前的边界内建国,这是美国总统首次明确表示这一立场。(A)A、巴勒斯坦、中东战争 B、伊拉克、中东战争 C、伊拉克、两伊战争 D、巴勒斯坦、两伊战争2、4月10日晨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八颗____送入预定轨道(D)A、天宫飞行器 B、资源通信卫星 C、GPS导航卫星

D、北斗导航卫星

3、在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D)

A、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B、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C、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D、把全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4、____航天飞机5月16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点火升空,开始为期16天的第二十五次太空之行,这也是“奋进”号的谢幕之旅。(A)A、“奋进”号 B、“挑战者”号 C、“哥伦比亚”号 D、“发现”号

5、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胡锦涛主持会议。下列哪一项不是会议提出的要求____。(D)

A、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B、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C、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D、坚持可持续发展式扶贫方针 6、5月10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就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出4点意见。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中之一____。(A)

A、要继续把握祖国和平统一大局 B、要继续稳步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要继续维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良性互动 D、要继续保障台湾基层民众共享两岸交流合作成果

7、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5月1日日23时35分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已经完成了消灭基地组织头目____的行动。(B)A、塔利班

B、本·拉登 C、穆巴拉克 D、奥马尔 8、5月12-15日,第四十九届首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经过4天激烈的角逐,我校获得金、银、铜牌各6枚,金牌数和奖牌数位列____。(B)A、第二 B、第三 C、第四 D、第五 9、5月10日下午胡锦涛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____。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要继续扩大交流合作,为两岸关系发展创造更好条件。(B)A、马英九

B、吴伯雄 C、连战 D、宋楚瑜

10、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于5月16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先后抵达上海、苏州、北京,并出席中巴建交______周年招待会,期间与中方签署了包括银行、技术、经济合作在内的一系列协议。(C)A、四十 B、五十 C、六十 D、七十

1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4月22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法律规定,____机动车辆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____不得重新取得。(C)A、醉酒驾驶、三年内 B、饮酒驾驶、三年内 C、醉酒驾驶、五年内 D、饮酒驾驶、五年内

12、今年____正式加入金砖国家,金砖国家从四国扩大到五国。(B)A、巴基斯坦

B、南非 C、巴西 D、印尼

13、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我国6年来首现季度____。一季度外贸数据发出了较积极的信号,外贸进出口实现了基本平衡。(D)A、出口增长 B、进口增长 C、贸易顺差

D、贸易逆差

14、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与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4月12日上午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暂定评估等级提高至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中最严重的级别____。(C)A、5级 B、6级 C、7级 D、8级

15、日本外相____5月16日上午召见俄罗斯驻日大使,对俄副总理15日访问____(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一事提出抗议。(A)

A、松本刚明、北方四岛 B、前原诚司、千岛群岛 C、松本刚明、千岛群岛 D、前原诚司、北方四岛

16、第29届法意峰会4月26日在意大利举行,下列哪项不是此次峰会的焦点议题____。(B)A、北非非法移民

B、“哥本哈根协定”改革

C、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行动 D、经济合作问题

17、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开局之年,学校实施了文化建设“____”,包括北理工特色文化体系宣贯、庆祝建党90周年、科技创新和学术文化等九个项目。(D)

A、红色工程 B、伟业工程 C、博雅工程

D、九秩工程18、4月11日国家旅游局召开的“中国旅游日”新闻发布会上悉:自2011年起,每年____(《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将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C)A、4月11日 B、5月11日 C、5月19日 D、6月20日

19、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____,这是我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A)A、《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B、《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D、《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0、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4月7日在堪培拉与____举行会谈。(B)A、澳大利亚总统吉拉德

B、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 C、澳大利亚总统陆克文 D、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21、金砖国家此次会晤重申支持____在2011年加入____。(A)A、俄罗斯、世界贸易组织 B、南非、世界卫生组织 C、俄罗斯、世界卫生组织 D、南非、世界贸易组织 22、2000年到2010年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增加____人,而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增加____人,相比之下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A)

A、7390万、1.3亿 B、2250万、1.3亿 C、7390万、2.4亿 D、2250万、2.4亿

23、____领导人____会晤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A)A、金砖国家、第三次 B、金砖四国、第三次 C、金砖国家、第四次 D、金砖四国、第四次

24、____5月20日批准向____提供为期3年的260亿欧元贷款,以帮助其摆脱主权债务危机。(B)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希腊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葡萄牙 C、欧盟经济委员会、希腊 D、欧盟经济委员会、葡萄牙

25、近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与____的“法塔赫”、“哈马斯”等组织的代表举行了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声明。(D)A、格鲁吉亚 B、车臣 C、阿富汗

D、巴勒斯坦

26、铁道部部长盛光祖4月12日表示,6月1日起,全国所有____将实行____。(B)A、动车组列车、网络购票制

B、动车组列车、购票实名制 C、列车、网络购票制 D、列车、购票实名制 27、4月20日地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80亿元,用于____、城市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补助;增加安排123亿元,用于____。(A)

A、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新农保试点补助 B、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农村水利设施改造 C、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建设、新农保试点补助 D、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建设、农村水利设施改造

28、当地时间4月22日凌晨6时,____军队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两国都是东盟成员国。(A)

A、泰国和柬埔寨 B、泰国和印尼 C、柬埔寨和老挝 D、泰国和缅甸

29、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数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____。(B)A、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

B、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 C、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 D、广东省、四川省、河南省

30、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____主席范龙佩会谈。(C)

A、欧盟 B、二十国集团

C、欧洲理事会 D、联合国安理会

31、日本内阁府5月19日公布数据,反映物价变动因素的一季度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3%,折合成年率下降5.2%。这一数据再次凸显了____对日本经济的深刻影响。(C)A、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 B、金融危机和房地产萎靡 C、地震灾害和核泄漏事故 D、地震灾害和海啸事故

32、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____。(C)A、10周年 B、20周年 C、30周年 D、50周年

33、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宣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____亿人。(B)A、12.6 B、13.7 C、14 D、14.5

34、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国家____。(C)A、中国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印度 35、5月7日来自东盟成员国的领导人齐聚雅加达,讨论东盟经济发展、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等议题。东盟全称是____。(D)A、东亚国家联盟 B、中东国家联盟

C、东太平洋国家联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

36、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4月19日闭幕。____正式当选为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D)A、马查多 B、查韦斯 C、菲德尔·卡斯特罗

D、劳尔·卡斯特罗

37、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4日致电纳扎尔巴耶夫,祝贺他再次当选____共和国总统。该国是世界最大内陆国。(A)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巴基斯坦 D、苏丹

38、清明节前夕,据民政部透露,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生命。而目前有姓名可考、已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仅有____人左右。(A)A、180万 B、450万 C、820万 D、1200万 39、5月7日上午,第七届____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____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D)A、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吴邦国 B、两岸经济发展论坛、吴邦国 C、两岸经济发展论坛、贾庆林 D、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贾庆林 40、4月20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下列哪一项不是会议确定的2011年工作内容。(A)

A、制定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 B、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C、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D、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 41、4月22日,____第十三届国会代表选举和2011-2016任期地方各级人民议会代表选举在各地同步进行,这也是该国首次将国会代表和地方人民议会代表选举合在一天进行。(C)A、古巴 B、朝鲜 C、越南 D、老挝

42、目前东盟的成员国共有____。(B)A、4个

B、10个 C、23个 D、52个43、5月9日是第六十一个____。61年前,时任法国外长的罗伯特·舒曼公布了“舒曼计划”,由此成立的____为欧洲联盟打下了第一块基石。(B)

A、“欧盟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B、“欧洲日”、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盟日”、欧洲煤钢共同体 D、“欧洲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44、4月14日至15日,2011年____第二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C)A、金砖国家 B、欧盟

C、二十国集团 D、上合组织

45、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9日在美国国务院就美国的____发表演讲,这是他2009年6月开罗演讲后第二次发表美国对该地区政策的宣示。(D)A、非洲政策和西亚政策 B、利比亚政策和埃及政策

C、北非政策和巴以和平 D、西亚北非政策和中东和平进程

46、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4月8日在泰国闭幕。与会代表同意按照____授权,进一步推动谈判进程。(D)

A、哥本哈根协定 B、京都议定书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巴厘路线图

47、学习____精神,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座谈会4月13日在北京举行。该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2009年将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C)A、沈浩 B、普发兴 C、杨善洲 D、王顺友

48、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____。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C)A、35.60% B、42.10% C、49.68% D、56.30%

49、在此次金砖国家的会晤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并发表题为____的讲话。(C)A、《加强全球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B、《再接再厉 共促发展》 C、《展望未来 共享繁荣》 D、《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 50、5月16日升空的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价值20亿美元的“阿尔法磁谱仪2”,用来____。(B)

A、检修哈勃望远镜

2011房产政策 篇6

2011年

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

2011年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月26日,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各地要确定价格控制目标并向社会公布,二套房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60%,拉开了限购、限外和限贷

2011年1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出台的《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举措,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保护房地产交易及经纪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第二套房的房贷首付从原来的不低于50%改为不低于60%。同时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截至2月22日晚,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南京、成都、南宁、太原、贵阳、哈尔滨、石家庄、武汉等16个城市出台了相关细则。2011年1月27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将全部征收营业税。2011年1月28日,上海和重庆正式实施房产税,深圳宣布成为第三个房产税试点城市。

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决定从28日起将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通知称,征收对象为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包括新购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试点初期,暂以应税住房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房产税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计算缴纳。适用税率暂定为0.6%。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

重庆市1月27日晚公布当地的房产税细则,征税对象主要针对该市主城区内的独栋商品住宅、超过成交均价2倍的高档住房,以及外地人在该市购买的第二套住房。

该市对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达到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

2011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的通知》,要求从2011年2月9日起,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20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2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31%。

4月17日电(记者王宇王培伟)中国人民银行17日宣布,从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过去一季度里先后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这也是央行自去年以来准备金率的第十次上调。

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0.5%的历史高位。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进一步收缩银行体系的宽裕流动性。据估算,上调0.5个百分点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600多亿元。

2011形势政策-台湾问题 篇7

一、宏观经济十大猜测

(一) 经济增长9%左右

2011年, 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GDP增长9%左右。从三大需求来看, 消费有望继续稳定增长, 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 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可能比2011年略有回落。2010年以来, 外贸偏快增长的势头超出预期, 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比2010年适当回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尽管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正在过去, 但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2 0%左右的增速。综合来看, 2011年经济增速由于基数影响, 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11年增长有望达到9%左右, 继续处于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

(二) CPI温和上涨

由于绝大多数工业品仍然供过于求, 经济需求不存在明显过热的情况, 2011年我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两大因素决定2011年我国物价涨幅可能高于2011年。一是翘尾因素, 由于最近几个月的物价环比持续上涨, 截至2010年11月, 翘尾因素对2011年物价的上行影响已经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 预计2011年翘尾因素将比这略高, 给2011年物价调控带来很大难度;二是推升近期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 输入型通胀的传导仍可能继续显现, 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仍可能推升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农产品价格, 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在稳健货币政策以及一系列价格调控措施的治理下, 2011年GPI涨幅可能位于4%~5%的区间。2011年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将削减, 物价涨幅很可能适度回落。

(三) 积极财政侧重调结构

2011年, 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由于经济企稳势头继续显现, 2011年财政赤字规模可能缩减至10000亿元以下, 略低于2010年10500亿元的水平。考虑到经济存量规模的扩大, 预计2011年赤字率将降至2%~2.5%之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除了为经济增长“托底”、为“十二五”开好局之外, 还将更明显地侧重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新开工投资增长将放缓, 保障性住房、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仍将较大。

(四) “三率”再度齐动

2011年, 我国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三率”均有所变动。2011年“三率”齐动的现象可能再度出现。为进一步抑制通胀预期, 缓解“负利率”状况, 2011年央行可能适时上调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将发挥回收过剩流动性的作用, 如果必要, 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上调至20%左右。2011年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适度升值有助于改善外汇收支平衡, 抑制输入型通胀, 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3%左右。

(五)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

近年来,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拉大, 这一趋势已经得到重视。收入分配调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高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将成为关键所在。2011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正式出台, 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提高中低收入者工资水平, 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 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等。

(六) “两税”改革有突破

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 一直是最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 两项税制改革工作均在稳步推进, 不排除2011年有所突破。在个人所得税方面, 目前我国的最低扣除额是2000元, 未来除了适当上调该额度外, 还可能适当缩小税级并调整税率, 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房产税方面, 目前上海等城市已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 并进行试验性的房产税政策空转。“十二五”期间, 我国个人房产将逐步纳入征税范畴, 具体征收范围, 最初可能不会涉及大部分社会群体。

(七) 楼市高位盘整

未来一段时间, 我国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由于价格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 短期楼市调控尤其是抑制投机的政策不会放松。2011年楼市价格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在政府收紧货币信贷以及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之后, 开发商可能由于资金链紧张而进一步降价, 刚性住房需求可能对降价作出积极反应。当前通胀预期高涨进一步加剧了楼市走势的复杂性, 一方面通胀预期使得居民投资房地产保值增值的意愿增强, 另一方面加息通道的开启加大了住房投资的成本。

(八) 区域发展规划继续推出

近两年来, 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 带动了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出。从战略意义上讲, 区域政策将着眼于培育新的增长极, 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 推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区域来看, 内蒙古、河北、三江源等地均可能推出新的区域发展规划。

(九) 顺差规模进一步降低

2010年1~11月, 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达到1706.64亿美元, 低于2008年和2009年同期水平。中央提出2011年稳定和拓展外需, 同时扩大进口规模。预计2011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进一步降低, 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进口可能加快。

(十)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高速铁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继续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以及投资增速将持续偏快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 新能源、生物等行业单独的振兴发展规划有望出台, 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重要性, 也将继续被高度重视和强调。

二、宏观经济政策前瞻

面对当前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的担忧, 2011年我国将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管理将是控制通胀的关键。对于备受关注的加息问题, 随着年关临近, 近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而2011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继续上调以收缩流动性, 同时信贷投放增速将放缓。由于需要稳健货币政策来保证2011年经济的平稳增长的目标,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将保持满足经济目标所需要的速度。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日前, 重要的宏观经济时间点已经密集出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11年经济工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会议提出了六项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 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10年12月20日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上调大约能回收流动性约3500亿元~4000亿元, 但市场流动性依然过剩, 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存在。2010年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一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1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 比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11月份,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0698亿元, 同比增长24.9%, 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11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1亿元, 同比增长18.7%, 比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四是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11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 环比上涨1.1%。

(一) 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内外发展环境日渐复杂, 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总的来看, 受次贷危机重创之后,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 居民消费持续疲软, 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虽增长较快, 但经济泡沫化加剧, 同时通胀压力普遍存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银行抵押贷款债券回购压力依然存在。日本和美国等重新转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 进而可能会加剧我国通货膨胀。在弱势美元政策带动下, 各国纷纷干预外汇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有继续强化趋势, 货币战乃至贸易战风险加大。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 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一些国家采用加息政策, 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二是近两年通货膨胀预期凸显,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普遍认为, 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压力主要由流动性冲击、货币信贷存量激增、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涨、房地产价格呈现泡沫化、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偶发性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具有相互推动作用。从投资需求的角度看, 投资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使其扩大投资实现保值, 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进而通过成本渠道影响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而消费和服务价格的上升又加强了投资者的通货膨胀预期。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 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会降低当前储蓄增加消费, 消费需求的冲击引起物价上行。物价的上行反过来又会加深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

三是2011年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一方面, 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有两个原因:进口大幅增长和汽车销售快速增长。这两者带来了进口环节税收、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的大幅增长, 2011年可能难以保持这种快速增长的局面。同时, 多方面因素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包括:受通货膨胀、汇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企业利润难以持续快速增长;房市、车市将呈现降温态势;国家将实施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家将实施个人所得税的减税计划。另一方面, 财政支出压力依然较大。基础建设方面需要较大的投资规模, 包括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化建设, 支持受灾地区恢复重建, 继续完成在建项目等。而且2011年一些国家经济工作重点将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主要有: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扩大消费需求, 推进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等。

四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困难重重。从国内看, 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当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贸易顺差、社会发展滞后等这些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依然存在。

(二) 宏观经济政策预测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在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预计在操作层面会有一定的调整。考虑到2011年政府的税收优惠减少以及刺激性开支减少, 预计财政扩张的力度将减弱。财政支持政策将主要集中于消费、节能环保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2011年可能出现明显分化, 其中农业、水利、保障性住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可能较快, 而钢铁、水泥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可能趋缓。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未来政府或将出台更多稳定价格的措施。例如, 提高对农民的补贴等。

就货币政策而言, 考虑到政府对当前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的担忧, 2011年将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管理将是控制通胀的关键。对于备受关注的加息问题, 随着年终的临近, 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2011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继续上调以收缩流动性, 同时信贷投放增速将放缓。由于需要稳健货币政策来保证2011年经济的平稳增长的目标,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将保持满足经济目标所需要的速度。

(三) 2011年宏观经济走向

2011年GDP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 预计全年增速将超9%。投资、出口小幅回落, 而消费则稳中趋旺。

2011年的通胀形势较为严峻, 从翘尾因素来分析, 将出现2008年之后的高点。就现有统计体系而言, 预计2011年的CPI水平维持在4%~4.5%之间。其中, 通胀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为上半年, 或会出现5.3%甚至更高的全年高点。

在货币政策方面, 由于稳定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的双重目标约束, 预计全年信贷投放增速将回落至13%~14%, 全年信贷投放总额在6.5万亿左右, M1、M2的同比增幅将下滑至15%~17%之间, 流动性泛滥的形势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目前形势看, 如果各种行政手段无法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热钱涌入, 央行仍可能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外, 预计2011年上半年仍有一到两次加息机会。

在人民币汇率走势方面, 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外交等多重因素, 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小幅升值”的步伐。

三、金融政策前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2011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些机构预测, 2011年GPI涨幅可能超过4%, 单月最高涨幅可能超出5%, 总体或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一) 防通胀保增长两难

欧美经济体未来仍有充足的印钞动力, 国际大宗商品存在很大的上涨动力;2011年天气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猪周期”导致的肉价上涨空间以及中国自身劳动力结构变迁引发的农产品成本提高等因素, 使得农产品价格也有上涨空间;此外, 资源垄断和资源税开征促使要素价格回归等因素使通胀或将长期持续。由工资上涨引起的“工资-物价螺旋”也可能成为物价上涨的新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 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 把握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在这一基调之下, 2011年的货币信贷环境将比去年“紧”。但另一方面, 通胀并非由经济过热引起, “稳增长”的要求决定了2011年货币信贷不能太紧。

首先, 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仍未消除。当前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 外部仍存在不确定性, 不能判断经济已经步入常态。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 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金融体系真实杠杆率依然高企, 脆弱性十分显著。未来24个月中, 美欧银行将有近4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 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融资担保到期, 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还可能使银行面临新的资本缺口。房地产市场的继续恶化可能导致银行坏账规模进一步扩大。届时银行资产的风险将进一步显现。

其次, 从国内环境看, 2011年的经济走势尚存不确定性。有经济学家认为, 2010年四季度到2011年2季度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11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投资增速不容乐观, 稳中趋缓是大概率事件。此外, 银行人士指出, 前期大量投放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逐步进入还款期, 银行能否化解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集中爆发风险还是未知数。货币政策在防通胀的同时, 必须要考虑到“稳增长”的要求, 2011年货币政策将处于更为两难的境地。

(二) 热钱汹涌制约加息

2010年尤其是下半年, 外汇占款逐步回升, 成为流动性供给的一大渠道, 增加了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在美日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 2011年外汇占款将持续增长态势。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提出“池子”论。他解释说, 典型的“池子”是外汇储备, 热钱流入可以完全对冲, 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但在个体上并没有阻止他们赚点钱。

然而, 热钱真的能被完全对冲, 全部回收到“池子”里, 而不产生通胀压力, 或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形成掣肘吗?2010年1~11月, 我国外汇占款增长28649.49亿元人民币。2010年6月19日, 央行宣布“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点燃了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7~9月外汇占款逐月增加, 从1700亿元迅速增加到近30000亿元。10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 刷新30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 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2010年11月份虽回落近四成, 但3196亿元的增量仍属历史高位水平。外汇占款高增显示了短期逐利资本对中国的青睐。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新兴市场相对稳健的基本面和更强劲的增长潜力吸引了热钱的快速流入。目前, 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 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

境外资本涌入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中国如果采取加息举措, 将扩大中美利差, 引发资本更多涌入, 推高国内通胀水平。尽管有观点认为, 热钱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分享中国资产投资回报, 如果能够通过加息缓解升值预期, 抑制资产价格上涨, 反而有助于抑制热钱流入。但跨境资金套利不可避免。央行在GPI涨幅高达5%之后仍然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 也显示了在加息举措上的谨慎态度。

(三) 三率变动边走边看

展望2011年货币政策, 有专家认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11的宏观经济政策, 基本取向定为“积极稳健, 审慎灵活”。这八个字的实际含义是“边走边看”。由于此次通胀并没有伴随经济出现过热, 货币政策出现非常严厉和急速收紧的概率较低, 很可能是逐步收紧。从现在到2011年年中可能会有75个基点、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2011年上半年通胀是主要矛盾, 不排除会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分析人士认为, 央行防通胀主要通过控制引起通胀的货币条件进行, 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上将偏重数量型调控。

当前,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 为历史最高水平。部分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达到19%甚至更高。不过,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水平还不是“天花板”。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认为, 预计2011年第一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 仍然会根据外汇占款压力大小等因素继续上调, 不存在限制性目标。当前GPI创出新高, 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预计2011年会有两至三次加息。对于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 随着2010年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顺差高位徘徊, 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 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可能出现一定升值。

业内人士表示, 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 有必要让政策组合更多地倾向于汇率的变化, 因为通货膨胀可能对于老百姓的伤害是全社会性的。而汇率的变化, 可能对一些出口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如果人民币不升值, 而是以价格上升的形式导致工资上升, 依然会削弱出口行业的竞争力, 且不说这些行业是需要长期鼓励的。预期2011年人民币将升值5%~6%。

对于2011年货币信贷增速, 业内人士认为, 2011年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回落, 应是“稳健”题中之意。2010年M2增长率可能超过18%, 2011年很有可能控制在16%左右, 信贷将收紧。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 2011年的信贷目标将在7.5万亿左右。

(四) 热钱成CPI推手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热钱与地下钱庄研究》课题组长接受记者专访时预计, 2011年热钱对我国GPI的推动力巨大。如果股市持续低迷、房地产上升空间有限, 相关经济政策有炒作空间, 热钱必然会炒作商品。

“热钱”对我国GPI有什么影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热钱对GPI的影响主要是炒作农产品, 尤其是食品。前段时间, 热钱炒作农产品和食品对GPI的影响巨大。目前, 相关压制措施的作用不可持续, 一旦这些措施发生变化, 热钱炒作农产品将“卷土重来”。我国目前的投资渠道较为单调是热钱胡乱炒作的主要原因。热钱流入境内以后炒作房地产、股市和商品市场, 2011年热钱对GPI的推动力不容忽视。而且, 有一些海外基金正在“屯兵”香港,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热钱进入内地, 进一步在商品市场“兴风作浪”。

至于2011年我国的“热钱”流入态势如何?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2011年我国的热钱形势“变数”很大。因为, 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 欧元区各国经济问题陆续爆发、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我国抑制通货膨胀的相关措施等都是影响热钱流动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未来变化都比较大。根据对未来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测以及东北亚局势的初步判断, 国际流动性泛滥短期内难以消除, 人民币有巨大的升值压力, 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内加息可能性很大。2011年境内外利差可能进一步加大, 境外热钱将可能延续大量涌进的态势。

(五) 流入形式多种多样

谈到流入我国的“热钱”现状、规模如何,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热钱流入我国的趋势并没有放缓。目前还是保持着快速流进的态势, 预计短期内的几个月这种趋势难以改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只要人民币升值仍有预期, 加息仍有压力, 境内外利差不断扩大, 国际流动性持续泛滥, 境外热钱必然不断流进。

至于“热钱”一般从哪些渠道流入?一般流进哪些领域?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在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情况下, 热钱流入一般情况下是“披着合法的外衣”, 或者借道地下钱庄。热钱流入的渠道形式多样, 其中, 贸易、FDI最为常见。境外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有: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外商投资企业虚假出资、外商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境外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通过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转移资金、出入境双牌车私带现金等。

目前热钱的总量中, 投资在房地产的最多, 其次是商品市场和股市。2010年8月后, 热钱主要流向商品市场。此前,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物价, 流入商品市场的热钱减少, 转而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 并且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目前新进来的热钱主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

(六) 应联合打击“热钱”

我国的监管部门应如何监管“热钱”?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对借道地下钱庄的热钱, 相关部门可以组成专门小组, 开展打击“热钱”专项活动, 对重点主体、重点渠道进行查处, 严惩投机。

对借道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的热钱, 监管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目前最关键的是要高度认识热钱的异常流动问题, 及时跟踪热钱的流动状况和流向, 而且不能否定热钱的异常流动现实。

如何看待使用外汇储备“池子”对冲热钱流入?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单纯依靠外汇储备“池子”来抑制热钱流入是不现实的。因为热钱是逐利的, 热钱不会呆在“池子”里不动, 哪里有利润, 热钱就会流向哪里。热钱的流向, 在很大程度上是违背监管部门意愿的。热钱快速的流进流出, 会严重扰乱宏观政策, 影响相关经济政策的效果。

(七) 宽信贷格局依旧流动性整体充裕

多位专家表示, 总体来看, 2011年流动性整体将保持适度宽松, 贷款投放增速适当放缓, 但仍在高位, 预计新增贷款在7万亿~7.5万亿元之间。

新增贷款不会大幅减少。业内人士指出, 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 2011年贷款大幅缩减的可能性较低。银联信总经理表示, 预计2011年广义货币M2增速将较2010年下降, 但为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 M2增速下降幅度不会太大, 估计为16.5%, 较2010年1.8%的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大约在7万亿元左右, 较2010年下降1万亿元。监管层将严格贷款发放节奏、新增绝对量。信贷将继续按照3:3:2:2的节奏投放。继续加强银信合作等形式监管, 控制信贷资金曲线进入资本市场。

不过, 需关注高信贷增速带来的风险隐患。分析人士指出, 信贷规模增幅由此前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9%左右, 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导致通胀、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为此2011年应坚持信贷审慎原则, 信贷规模控制在7.5万亿内比较合适。有市场人士担心信贷高位运行将加剧通胀。对此, 央行有关人士表示,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而不是信贷现象。经验表明,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与较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相联系。但是, 信贷并不等于货币。信贷扩张或收缩直接引起产出的变化, 货币则主要通过对价格的影响间接作用于产出。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 货币增长则与通货膨胀关系更密切。

(八) 流动性较为充裕

有的经济学家表示, 目前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 2011年又是十二五开局年, 如果银根收得过紧, 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货币信贷闸门收紧应该逐步进行, 2011年整体流动性仍将保持适度宽松。有的经济学家认为, 从2008年至今, 信贷投放近20万亿天量, 但是资金并未全部进入实体经济中去。贷款会部分转为存款, 部分资金仍留在银行体系内, 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得较为充裕。外汇资金流入、国际短期资本、贸易顺差等因素也会推升银行间市场资金的充裕水平。不过, 有的宏观分析师预计, 2011年商业银行信贷将成为稀缺资源, 贷款利率将比2010年有所提高。未来银行间流动性水平仍取决于央行对银行间资金池的调控, 未来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甚至是偏紧的方向, 导致银行间资金面适当收紧。央行会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长期央票发行提速、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将银行间资金面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在偏紧状态。

(九) 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有望“双温和”

2011年经济增长“二次探底”和过热的可能性都不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是物价, 但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下, 2011年GPI涨幅可能位于3%~5%的温和区间。

经济增长前低后高。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稳定经济增长仍将是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业内人士预测, 2010年GPI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全年GPI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与2010年不同的是, 2011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继续显现平稳向好的积极态势。为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亟待在未来几年展开。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发展和改善收入分配刺激消费, 将成为刺激明年经济企稳回升的三大着力点。2011年下半年, 经济将真正开始进入加速转型期。

2011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源于内需。由于货币信贷政策有所收紧, 2011年的投资增速比今年可能略有回落。由于鼓励消费的政策和消费潜能释放, 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平稳,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稳定。从季度来看, GPI增速预计分别达到8.7%、9.1%、9.8%和10.2%, 全年经济增长9.5%。自2009年四季度GDP达到12.1%以来, 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落。由于翘尾因素影响, 2011年1季度我国GDP增速仍将较低, 随后则有望结束本轮经济回落的“小周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 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9%左右, 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速将开始回升。未来五年,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会由目前的10%左右降到7%左右。

有专家指出, 尽管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 但由于国内需求上涨幅度有所缩小, 再加上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 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增加。从国内来看, 积极财政政策的“托底”作用也将使内需稳定增长。2011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强劲增长周期。

价格全面上涨基础不存在。分析人士认为, 由于翘尾因素回落以及物价调控效果显现, 2010年12月CPI可能回落至5%以下。但2011年大部分时间我国仍可能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2010年蔬菜在前期价格上涨中起了“领头羊”的作用, 但历史数据表明, 以蔬菜引领的价格上涨难以长时间持续。预计我国2011年经济增长将比上年小幅回调, 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价格水平稳定。综合来看, 当前不存在价格全面上涨的基础。

2011年, 我国通胀率控制目标为4%左右, 比去年的预期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 但仍然低于改革开放30年来5%左右的平均涨幅。分析人士认为, 如有必要, 加息等从紧政策明年将再度出炉, 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将适当放缓。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在稳定增长和稳定物价之间平衡。全年GPI涨幅将控制在4.5%以内, 初步估计为4.2%。从历史规律特别是货币供应量和GPI之间的相关性来看, 目前我国的GPI已经接近了峰值期。但在美国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后, 如果全球经济2011年增长情况较好, 接下来很可能出现大宗商品价格上升。2011年初有较强的通胀压力, 物价水平仍会较快上升, 到下半年将有所回落。由于近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 劳动力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 这有助于减轻持续的通胀压力。预计2011年GPI涨幅为3.8%, PPI涨幅为4.6%。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价格没有强的支持, 美元继续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下降, 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的动力将减弱。

2011影响楼市的十大政策回顾 篇8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八项调控楼市的政策措施:一是各地一季度要公布房价控制目标,二是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三是住房不足5年转手,按销售款全额征税,四是二套房首付款比例提至60%,五是土地两年不开工要收回使用权,六是暂停省会城市居民购第三套房,七是未完成调控目标政府将被问责。八是散布虚假消息要追责。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第二套房的房贷首付从原来的不低于50%改为不低于60%。同时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旁限购措施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2——新南限购令出台

2011年1月21日,济南出台“限购令”。市内五区及长清区、高新区以家庭为单位只能购—套新建商品房。截至2月22日晚,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青岛、南京、成都、南宁、太原、贵阳、哈尔滨、石家庄、武汉等16个城市出台了“限购令”。2011年12月初,住建部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府需要在到期后对限购政策进行延续。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3——一房一价执行

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专门对商品房销售的明码标价问题作出规定,要求:商品房销售要实行一套一标价,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对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执行“一房一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处以每套房5000元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4——房产税式点

2011年1月27日,上海、重庆推行房产税试点。其中重庆房产税征收方案五大要点为:其中征税对象是独栋别墅和高档公寓,以及在渝的三无人员(无工作、无户口、无投资)购买的第二套房。个人新购高档住房征税税率为0.5%起。而从10月1日起重庆对主城区内符合要求的存量独栋商品住宅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重庆因此成为国内首个对存量住房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的城市。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5——央行货币政策

2011年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调至4.5%。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从整个宏观经济的需求出发,缓解当前货币市场资金偏紧的举措。这种微调并不是针对房地产行业,更不意味着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放松,也难以改变房价下降的趋势。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治NO6——保障房建设

201 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成为国家建设重点,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2011年10月25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今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的目标,截至9月底,已开工986万套,占年度计划的98%,预计11月底前可全部开工。下一步将从实际出发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行管理机制等。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7——房价控制目标

3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01 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目标显示,北京市2011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2010年相比要稳中有降,同时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本市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实现调控目标。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12日-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对于期待放松楼市调控拉动经济上涨的部分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很可能会重新认识市场,明显下调价格的现象将更加普遍,楼市已经彻底入冬。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9——利率

从20%到30%,随着房贷首付比例不断提高,在房价飙升的岁月里,在很多人眼中,房子已经成为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按揭贷款是很多购房者的最后希望,但是贷款利率取消7折优惠,同时上浮10%—50%,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那些辛辛苦苦凑足首付的刚需们望房兴叹。

回顾2011年,虽然对房地产信贷政策的调控主要集中在以二套房为主的投资、投机性需求上,但不少商业银行对于首套房贷的收紧也在悄悄进行。在众多一线城市,先是首套房贷利率优惠从7折调至8.5折,后来干脆直接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天津大多数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20%,部分股份制银行甚至上浮50%。

业内人士指出,2011年央行曾连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最高时达到了21.5%的高位,各银行贷款额度明显趋紧,为了能够以有限的信贷额度保持相当的利润率,于是选择了提高房贷门槛。在房价降了不少的年底,大量的刚需消费者仍在大呼,这房依旧买不起。

2011影响楼市十大政策NO10——婚姻法新解释

房子与爱情,就是这么矛盾。8月13日,新《婚姻法》颁布执行,这当真不能算是针对地产市场的调控,但却在地产圈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男人、女人,还有丈母娘群体间的论辩更是引人关注。

“谁首付,离婚后房子归谁”、“婚后父母给买的房子,另一方无权分割”……新婚姻法的“新解释”给旧婚姻观女性当头棒喝,促使其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变,奋斗才能享受,房子和爱情已“两权分立”,久违的真爱时代或将到来。

但说来说去似乎依然和地产市场没什么关系,如果非要说有,那么,改变的则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更加要求独立,会拥有自己的住房或在结婚时要求在房产证上写上双方的名字。此前,有观点戏称,是“丈母娘”们推高了中国的房价。今后,女方的父母很可能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为女儿置办一所名下的房子,或在女儿结婚前就把房子过户到女儿名下。不管怎么说,新婚姻法还是让楼市上演了一出与房子有关的爱情悲喜剧。

上一篇:面试银行英文自我介绍描述优秀品质的词汇下一篇:四年级单元同步作文:日月潭游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