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精选11篇)
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 篇1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余秋雨《文化苦旅》内容分析,结合“余秋雨现象”,从《文化苦旅》走红的原因,特色,缺陷等方面结构全文,综合评价,在肯定《文化苦旅》价值的同时,指出《文化苦旅》创作上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 现象
读罢余秋雨先生的畅销著作《文化苦旅》,翻阅了一些关于《文化苦旅》研究的资料。自作品出版以来,《文化苦旅》在散文领域掀起了一波热潮。各种言论争执不休,引起了余秋雨现象大盘点的论争。关于余秋雨引起的这一文化现象,在我看来,无论是推崇与批判,都相当过火,超出了文学评论的范畴。《文化苦旅》自问世一炮走红,成为个体书商竞相追捧得利润高点,不包括盗版,竟也能以精装本卖到十万数册。余秋雨本人形象地位也被拔高到文学史里程碑意义的程度,甚至被认为是本世纪末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巨匠。与之相反,对于秋雨的批判也不乏激烈。《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在中国文化界、读书界掀起千层巨浪,先是青年学者余杰质疑他的身份,然后金文明对其学问提出疑难,引经据典揪出秋雨先生散文中120多处错误,被戏称为“当‘秋雨’遭遇‘金风’”。凡此种种,言论实在颇多。我认为在文学的领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文学研究不是战争,而是一个交流探讨的过程。
余秋雨和《文化苦旅》之所以被推崇,我想这与他个人自身的文学才华分不开的。首先,《文化苦旅》全书的主题题是依附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魂灵和人的生活真谛,探索神州文化的汗青命运和神州文人的人格组成。《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1个个古老的物像,描写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鹤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配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社会态度人情体现得形神俱佳。他能在各种历史现象中游曳自如,故事与故事之间跌宕驾驭。走近《莫高窟》,就能来一段关于乐樽和尚开源启流的史实;来到《山峡》,白帝托孤的故事娓娓道来,又加上余光中《寻李白》的诗和舒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上痛哭一晚”的名句。在《都江堰》、《寂寞天柱山》等篇章中,余秋雨由景观拉出历史人物,有李冰、陶渊明、苏东坡等,由这些历史人物,作者又能引出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诗句。他驾驭历史驰骋文明,在文学堡垒上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能力让读者为之汗颜。
其次,《文化苦旅》一改以往散文的叙事形态,用一反常规,发人深思的语言通过哲学性的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反思,思考中华文明的归宿。语言细腻,自然。著名作家沙叶新认为,“秋雨是散文大家,《文化苦旅》是神品。历史、文化、有山川、人物,在秋雨笔下立意颖脱,情致盎然。如此美文似乎不是在小小的稿纸上一个一个地爬出来的,而像是秋雨羽扇纶巾,焚香抚琴,在古城头,在云水间,从心底流出来的,所以才那么儒雅,那么潇洒,那么淋漓,那么高格,而且又那么具有现代感!......什么叫文化,什么叫修养,什么叫高尚,什么叫文章,《文化苦旅》的每一篇都会给你答案”。[2]例如,我们看《沙源隐泉》中写细沙——“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触碰,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力气,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1]在这里,作者运用语言恰到好处,就是简单的“人在沙上走”,作者都能演绎出一番味道。总之,余秋雨的语言极其独特,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余秋雨写《文化苦旅》,给我们献上了优美的华章。但《文化苦旅》也有一定的缺陷。第一,余秋雨总是以一种大师或者是中国文明深沉的忧患者形象出现。走进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给你倾吐历史,诉说文明。我们惊叹他的饱读诗书,自惭形秽自身的孤陋寡闻,在这种郁结的情愫中,有一种距离感于心中渐渐升腾。他始终是站在一种与平常人所不同的高度,和读者产生距离感。曾有评论者在谈及余秋雨形象时说道:“他老是背着手,低着头,邹着眉慢慢地踱着,其基调永远是具有学术权威口吻的居高临下,遗老遗少式的吊古伤今。牧师布道式的悲天悯人,并且还夹杂着旧式文人特有的聊冲排遣之用的故作通脱”。对于这种看法,我是比较赞成的。
第二,大量的铺陈历史压抑读者情怀。阅读《文化苦旅》,仿佛在陪同余秋雨共同走过一段千里跋涉的的旅途,开始一段心灵之旅,我们在《文化苦旅》中看见岁月流血的伤口,也凝视到古人伟岸的背影。但是在这一段旅途中,却始终压抑在一种窒息沉闷中,让人身心疲惫。他把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散文的形式罗列开来,给人一种读史书的感觉。他的散文,随处都是历史,名人。读他的散文,初读也许觉得新奇,但是在一轮一轮的反思与精神领域被消解之后,却无法摆脱某种莫名的压抑,一点儿也不轻松。为什么被认为是散文佳作的《文化苦旅》会给人带来这种沉重感?也许推崇《文化苦旅》的批评家会说,这正是余秋雨散文的独到之处,是一种崭新的散文的范例。可在我看来,把散文写成一部充满历史味的史书模式,有一种迎合读者口味的媚俗之嫌。在《文化苦旅》出版之后,余秋雨先生曾预言说他的另一部著作《山居笔记》的火爆程度将不亚于《文化苦旅》。从这一句话,牵扯到一个创作动机的问题上来,《文化苦旅》的写作是为了“火爆”吗?所以作者一改传统散文的写作风格,另辟蹊径独创一派“文化散文”吸引读者的眼球。如果真是这样,《文化苦旅》的价值就得在考虑了。
第三点,我想谈谈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总是用同样的语言反复弹奏,透露出一种文人气十足的颓废基调。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余秋雨写到:“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长期的渲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是我无端的感叹,无端的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的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读完此句,仿佛整个历史都必须由文人承载起来,而文人在这种历史重压中又不堪负荷,也许抚摸历史的伤口,会产生一种心灵的焦灼,但是真的很“苦”吗?感伤是可以有,过多感伤就滥情了。翻开《文化苦旅》,感伤一直是贯穿全篇的基调。在《道士塔》中作者说:“被我拦住的车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初读此文,确实触到了同是中国人的我们的内心,对作者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但继续往后读,作者一如既往的感伤抒情,那种反复没有变调的深情倾诉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在《洞庭一角》中,似乎更加的悲观了。这些感伤语言实在不少,确实让我们心中荡起柔情的涟漪。但是到了《废墟》与《夜雨诗情》中,就让人尤为反感,读者被淹没在一堆极度忧伤,矛盾悱恻的语言中。哀怨、矛盾、纠结,目的在于多情的渲染自己的感伤情怀,传达自己内心的怅惘。凡事适可而止,多了也就没有意义了。
合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有两种感情鲜明的对立,那就是自身的感悟体会与文化名人经典著作之间的抗衡。诚然,存在即合理,《文化苦旅》备受推崇也许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文学不仅仅只是瞻仰,也并非随大流人云亦云,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合理判断的理智,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文化苦旅》之“旅”是作者之旅,更是召唤我们内心真实感触的心灵之旅。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余秋雨[M].北京:作家出版社,.11
[2] 沙叶新.余秋雨散文[M].新民晚报,1993
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 篇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沟通的媒介。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与深入,翻译已不仅仅是语言间沟通的媒介,而成为文化间沟通的桥梁。近些年,随着对翻译的进一步研究,译者们越发发现翻译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译文的语法、词汇与句型结构,而是文化间的差异。因此,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了重视文化的转换,翻译业已成为了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翻译被提升到尤为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翻译
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与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因此,文化信息才是文化操作的对象(杨华章,2000:66-70)。
学习英语的人或许有这样的经历,在读到某句话或某篇文章时,无论是词汇、语法、句型都浅显易懂,但看完之后却被搞得一头雾水。例如:
Tom was very happy to see the yellow ribbon in his family after his relief. (汤姆被释放后非常高兴看到了家人的黄丝带。)
为什么汤姆看到黄丝带后会如此的高兴呢?如果译者不明白黄丝带的文化含义,也就无法表达这句话最准确的意思,即祈祷并欢迎某人安全归来。由此,文化翻译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一)文化翻译的必然性
由于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再加上天气地理条件的明显差异,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单纯的字面翻译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一般说来,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概念在中英文中的意义不对等。
由于以上因素的种种限制,东西方文化中的同一概念所表达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甚至有时会大相径庭。例如,在汉文化中,“龙”是高贵与权利的象征。中国古代皇帝被尊为“真龙天子”,中国的父母无一没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但在英语文化中,“龙”却是一种可怕的怪物,它喷烟吐火,象征着灾难与邪恶。
再如,“yellow book”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低俗下流的书籍,可在西方某些国家它却是国家、政府及议会发布的报告书,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如果译者此时把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不但无法表达原文意思,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二,同一意义在中英文中的表达方式不对等。
为了表达同一种含义,中英文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已司空见惯。如在专家面前炫耀,中文是“班门弄斧”,英文则是“Teach the fish to swim.”如果直译为“Play the axe before Lu Ban.”就没有几个外国人能看明白了,鲁班为何人将在他们心中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再如,“Don’t cry for the spilled milk.”汉语应译为“覆水难收”,这更贴近中国的文化。
此时,译者只有采取文化翻译的手法,将中英文中相似含义的词语句子联系起来,才能达到使读者理解原文的目的。
此外,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可议性限度,在翻译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习惯用语、成语典故时,英汉翻译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此时译者应随机应变,凭借对两种文化的了解,在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意译,才能达到文化翻译的交际目的。
(二)文化差异的可逾越性
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导致许多民族的发展历程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一致的。而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外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关系,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又是有限的,同时也不是不可逾越的。这也为文化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渗透现象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文化渗透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产生、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翻译的发展。
三、文化渗透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与深入,人与人的距离一再被拉近。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地球村”的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各民族间文化的差距也正在逐渐缩小。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各国之间文化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很多外来语和外来文化已经被本地人所接受,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也在逐渐变小。
(一)文化渗透的起因
文化渗透是由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文化具有相容性与传播性两种基本特点,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文化渗透产生的原因:
第一,文化的相容性。
文化是开放的,具有潜在的相互吸引和包容能力。文化交融的结果就是文化之间借鉴和吸收异质文化的精华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同时把自己介绍出去(黄东林,2001:111-115)。文化想要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就必须从其他文化中吸取新鲜的养分来充实自己。因此,只有伴随着各国文化间的交流,文化发展的目的才能实现。由此以往,发展与交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间的彼此渗透悄悄地开始了。
第二,文化的传播性。
传播性是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人们利用语言文字,凭借翻译这一传播手段,交流着各种文化的内涵,这也是文化渗透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参与不同文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手段也越发丰富。商品与服务也因信息技术突破了全球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加上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已拥有了一座快捷方便的桥梁。
(二)文化渗透现象
在全球文化交流不断频繁的环境下,物质生活与非物质生活领域的文化渗透现象日趋明显。例如,中国人早已接受了麦当劳、肯德基,也会用“hello”“hi”来打招呼;西方人也逐渐了解了中国京剧,对中国功夫更是情有独钟。
在文化层面上,语言的交汇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各种语言作为文化传递的载体在文化渗透中相互影响,同时也得到了丰富和成长。
如今,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一方面,外来语正在逐渐增多,如英语中的Kongfu(功夫),Kowtow(叩头),Taichi(太极);汉语中的WTO、卡拉OK等。另一方面,在全球文化渗透的大背景下,许多英汉等意的新词不断涌现,例如, 绿色食品(green food),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酷(cool)等。
(三)文化渗透与译者
法国翻译理论家让·皮斯特曾深入分析了译者的作用:任何译者,当遇到外来语言时都会出现理解断层,而翻译工作者的作用就是填补这一断层。由于各国的文化差异,译者往往在翻译过程中遭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文化渗透的存在,并给其以足够的重视,同时不断地调整自己来适应文化渗透的总体环境。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译者应不断学习,努力研究和挖掘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高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切忌走进翻译中的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排斥与否定异域文化,另一种则是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相反,译者应成为两种文化对抗和对话的协调者,在处理异域文化时不排斥受到社会文化交融渗透力的影响,但也应该保持译者一定的主体能动性。
四、结论
站在文化差异与文化渗透的风口浪尖上,译者肩负着传播、介绍与解读相异两种文化的任务。一方面,通过文化的翻译,译者帮助读者理解与接受异域文化,并在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渗透的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文化渗透的加剧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翻译的发展。总之,文化渗透与文化翻译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逐渐塑造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可译性正在逐渐增大。尽管各国都尽力保护其文化的独特性,呼吁文化的多元化,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已经无法阻挡。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0.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9.
[3]刘宏.杨越翻译中的文化渗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廖素华.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4.
[5]刘瑶瑶.汉英语言中“黄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怀化学院学报, 2007.
余秋雨《文化苦旅》介绍 篇3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典著,下面是其作品介绍!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本书为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专集。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散文写成美文不易,写出点历史文化意味更难。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也许可以让人二者兼得。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选入人教版中学教材)《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终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
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篇4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包一中 高二(2)班张子璇
昔日古国风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沦为草泽,这似乎已是个没有历史的时代。万幸,有这样一杆笔挥洒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摒弃固化的时间与地点,只是让我们被千年不变的信仰所化,走进千古河山,身不由己。
风雨千年
中国的文化历来与自然生死相依,景与物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空壳,而成为情感的载体,心头的哀音。读《阳关雪》,看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裹挟着曾经胡笳与羌笛的豪壮和边塞将士的遥遥归梦,消失在朔风中;读《杭州宣言》,惊觉这个高贵美丽的城市并非自然之力,而是一代代地方官员和百姓甘当生态维系者而成就的灿烂成果。“没有自然之美,什么文化也不成气候”;读《莫高窟》,传神到恢弘的壁画让人梦回赫赫大唐,也看到唐宋之后无可挽救的气象破灭。到近代,大量壁画和经书被以及低廉的价格卖出,甚至于被外国人偷窃,被剥离气韵的空墙,留下的只有怆然血泪„„栉风沐雨,中华文化就在世世代代维护与毁灭中艰难前进,根基不曾动摇。
英魂之祭
历史,学到最后都是人文情怀。在书中,我体悟到不同文明的相生相克和时代漩涡中个体的挣扎与超越。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出:“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向文学艺术,但他们毕生成果推动的文化进步被谗夫舆论所指,濒临毁于一旦。他们并无怒骂,在苦难中表现出优美的高贵,撑过了这些“文化孽力”的毁谤。他们中有苏轼、黄佐临、谢晋和巴金,历史总会站在君临万物的高度证明孰对孰错,他们的生命因对文化的纯热爱镌刻山河、镂雕人心。他们传奇的一生似乎足以令后人艳羡,然而个中苦甘,也只有自己独自体悟,默然承担。今日为英魂一祭,且喜且悲: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无疆
文明的碰撞产生的可能是进步的火花,也可能是战火硝烟。有的是同种文明的内部冲突,例如中东乱局。这么一片悠久荣耀的土地,被极端主义的冲突闹得精疲力竭、遍地残垣。冲突的任一方都有同痛切而铿锵的理由,这就使双方沦落在极端中无法后退。于是,文明最集中的地带变为仇恨最集中的地带。另一部分是异种文明的战争。古有巴比伦、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战争,今有美俄、欧盟和第三世界等多方角力。致命点是,拉长战线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残酷的适应,对是非善恶界限的麻木。最后,就会放弃思考,丧失尊严。这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今天的绝大多数灾难,已无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人类的整体文明才是应予以守护的大道。这种意识有赖于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非某群某族,而是各国各民。文化无疆,愿各国的兼容并济能够带来和平与发展的契机,这也正是中华千年秉承的宗旨。
文化界从不缺少话题,也不缺少名号。缺少的,往往是让海内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严。而《文化苦旅》做到了。它无关哄抬,无关贬低,只有作者一颗不断追寻的赤子之心,针砭时弊,或由衷赞美,或沉痛叩问。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余秋雨先生曾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那么我要说,他在动荡中沉思,用毕生的心血绘出磅礴的中华魂魄。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篇5
敦煌莫高窟闻明于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古老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绘制精美、丰富、规模宏大的壁画,以及沙泥塑像,还有大批的经文所开成的敦煌学,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文献,令科学界震惊,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长河的历练中,越发显现其魅力所在,从此世界关注敦煌这个地方。这是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作者就是为我们翻开了这页历史,看着敦煌美,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一样遗憾者由于愚昧与无知,对她的摧残与破坏。时间会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迹,无论是人的生老,还是事物的变迁,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人为的破坏却加速事物的恶性循环,造成不可逆转的错误。敦煌汇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艰辛,它巧夺天工和浩大的营造工程是现代人不可想象也无法模拟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与美丽也会在瞬间粉碎,也许这就是历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为典型,影射出一批这样的人,在讲述敦煌历史和文化同时让我们看到某些无知的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作者感叹、叹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无奈的“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作为一个学者,他要怎样急呼,在他心底又将怎样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个年代,他无法改写历史,无法把无知变为有知,他只有这样面对惨白。我在想中国更可悲的“惨白”不止是敦煌,细数现存的稳中有各处古迹那一个不是历经风雨,王道士这样的人不止一个,更可怕的是个人的行为主导一切,无人问津,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保护意识,很多古迹多为民间组织保护、崇奉,才得以保留下来。此时,读者脑海中也许已浮现许多……似乎与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国伦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馆都陈列着各种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仅此一件的遗存,却不在我们手中,也许再无缘一见。前一段中央四台《国宝档案》连续讲述了,追踪遗失国外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也许就是为了满足让国人看一眼的愿望吧!这也让我们认识了历史,知道外国人从我们手中略夺了多少珍宝,又因无知的人送给他们多少无型的有形的财富。那是打上历史烙印的珍宝,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没有人能制造给我们。当历史翻过这一页页,我们只能自责为什么不能保护和拥有属于我们的“东西”?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苦”吧!我们体会到了。
王道士是中国历史的罪人,道士塔永远受到世人的唾弃。当外国人拿着我们的经文,成就他一生事业的同时,外国人还感到从中国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了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文中这样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了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吧!至少它还存在于这个世界里。”可是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样感概中有多少无奈,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其毁在无知的人与无能的政府手里,还不如存放于他乡。现在外国学者都以成就他们一生的敦煌学在中国学者面前炫耀,而我们的学者要向他们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国的学者,因为他们也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都是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前提是什么呢?我国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此耗尽终生,肩负着中的荣耀与耻辱,我们能找回那遗失的“东西”吗?答案在文章最后写到: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最后让我们庆幸的是:敦煌还在中国,没有人能把历史搬走,也没有人能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略夺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诉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请记住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注重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切莫因无知,无意间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拥挤。
这里踏过了太多留连的脚步,这里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这里吟下了太多旷古的绝唱,这里流传了太多璨灿的华章。边疆四起的狼烟,到这儿只剩下了歌舞升平;战场挥洒的血泪,到这儿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钱,欲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摇,熏醉了天边一抹如血的残阳。
终于,在西湖的亭台楼阁中,在西湖水的碧波荡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见宫墙间渗出的点点春风,拂乱了六桥烟柳,似乎看见一个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离了历史轨道,渐行渐远。他的笔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权贵,他的墨迹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诧异。它嗅了嗅自己还夹带的林和靖的梅瓣鹤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么就和亡国挂上了钩。
可是,林升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其中有企盼,有无奈,有斥责,有悲哀。这又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感慨,上升为社会的风向。
西湖不是长江,可以尽情地冲着前方咆哮翻腾;也不是大海,可以随心所欲地卷起千层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咽下所有亡国的寄托,然后,种进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为何南宋会亡得如此轰轰烈烈?
有人说,是因为宋朝繁极一时的昌盛。可是,论繁荣,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唐朝。
有人说,是因为南宋持久的兵荒马乱。可是,论战乱,该是元朝当仁不让。
我认为,南宋的成功,在于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词人。虽说诗歌以盛唐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们只能贴近唐的绚丽而难以捉摸透它兴衰蜕变的悲凉。
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但是,是由文人书写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哪怕是不够光辉的一页。
该逝去的还是会逝去,该沉淀的还是会沉淀。光辉、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积成了软绵绵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里,安详地审视着自己,打量外头的日新月异。
文化的罗裳,历史的绸衣,厚厚地裹了一层又一层。西湖由绝代风华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华贵的妇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渐迈向了虚幻。坐落于繁华的人世,却拥有遥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脚步却一直踏不进西湖喧嚣下的宁静;居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灵却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艳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独自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叹息。
每每来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对西湖的方向。
这里有苏堤春晓,有岳墓栖霞,有雷峰夕照。可是,这里已容不下一片空间,留给现在的我们。只有那钟声幽幽,湖水泠泠,鸣声嘤嘤,指引着我,却又随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预见的地方。
成群结队的不停步的人儿们,他们眼神所专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个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随着另一个迷惘的步伐,遗失了自己的步伐。
学者们也混在这一拨拨的游客中,悄悄地来了。他们在夜晚轻轻地打捞一池旷古的繁华,想要用自己的头衔、身份,去征服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过太多,她只牵扯下皎洁的月光,点亮了湖畔的灯红酒绿。
景点,景点,眼里只剩下风华绝代;
游客,游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乐。
所有的目的,在这里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义,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西湖的面容,难道只有在泥淖后憔悴?
于是来了位余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盖,毫无顾忌地跳下了这潭西湖水。他的脚掌,抚弄过西湖的肌肤,掀起层层历史的涟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却在一个人身上真切起来。
这是西湖的欣慰。
这是中华文化的悲哀。
中国人太过于追求历史的沉淀。放眼望去,大中华的土地上,哪处风景名胜脱得开文化的底蕴?道风,禅语,书生,大将,永远是最好的宣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中国人追求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远与幽静势必会被扰乱,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复存在了。
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剧。
西湖也成了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余秋雨文化苦旅原文节选 篇6
何老师已经在上课,课目内容是几个女教师一起凑的,今天的课名是“常识”,正讲着地球。听到了诵经声,何老师皱了皱眉,便走下讲台,来到教室的西窗前,伸手把那扇新装的玻璃窗关上了。诵经声,也就关在了外面。
最清晰的诵经声响起在晚上,那时全是男声,没有老太太的声音跟着了。照寺庙里的说法,这是和尚们在“做课”。居然,他们也用了一个“课”字,与学校黏着了。
那时,学校里的女教师们也正在做一件与“课”字有关的事,那就是备课。黝黑的田野里,只有两道灯光,吴山庙的蜡烛灯和学校的煤油灯。别的屋子,买不起蜡烛和煤油,天一黑就黑到底了。
村民们喜欢从自家木窗口,看这两道灯光。因为这地方山阻水隔,自古以来一到夜晚全都归属于土匪。土匪分两帮,头领分别是陈金木和王央央。陈金木比较有钱,匪徒们夜间出来时提的是黑罩铁皮灯笼;王央央钱少人多,匪徒们夜间出来时提的是红纸竹篾灯笼。过去只要远远看到这两种灯笼,各村百姓就会赶快关门,在窗缝里屏息静听。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金木和王央央都曾让徒众扬言,愿意参与抗日,不再骚扰百姓。果然,夜间这两种灯笼也少了。
早在这两种灯笼还经常出没的时候,它们对于庙里的灯光也只敢绕道而行。匪徒都有点怕佛,不敢靠近。于是,多少年了,乡村夜间,只有匪灯和佛灯。一邪一正,一野一文,在进退交错、消长明灭。终于,匪灯渐黯,佛灯孤悬,幸而又加入了学校的灯。
村民半夜起身,朝窗外一看,即使睡眼惺忪,也笑了一下。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篇7
寒假里,我怀着敬畏之情读完了这本余秋雨先生写的《文化苦旅》。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份: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分别写了秋雨先生在考察为同地区所想到的,在期间发生的事所想到的,在不同著名人物身上所见到的。
这里,我就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了:书名叫《文化苦旅》,但本书中却没有一个与苦有关的字眼儿,这是为什么?能叫《文化之旅》吗?
先把这个题目分析一下,文化,大概是指秋雨先生经过这些物、事、人所悟出来的道理。旅,顾名思义,就是旅行的意思吧!但我觉得在最后一部份中,并没有涉及到旅行,而只是一件件让人若有所思的事件,因此,旅就是指获得这些道理的途径、过程,那苦文是什么意思呢?是艰苦,辛苦的意思吗?
从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来看,苦的意思是体现了的,就拿世界之旅举例吧,世界之旅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秋雨先生在各地考察得出的结论,而秋雨先生却经历了中东、中非等战火纷飞的地区,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这本巨著。光听这背景,就不由得让我对《文化苦旅》这本书肃然起敬。因此,苦的意思是艰苦,辛苦,那么,还有别的意思吗?
再从一些我自认为好的文章来分析吧:《道士塔》主要讲述了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并且被外国殖民者掠夺的悲惨境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王圆箓所修的道士塔,引出斯坦因等外国考古学家们对莫高窟经卷的瓜分,表现了莫高窟的悲惨境遇,听听秋雨先生所描写的吧。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嗥叫。也对,本来属于中国的宝物,却这样轻易地被外国人取走,但中国人又能做什么,把车队拦下来,把这些无价之宝运到京城?但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极大民族危机之中,谁也不知道自己脚下的土地明天会被谁占有,更何况这一卷卷珍贵的经书?作者所哭的,不仅仅是经卷流失海外的悲痛,也是国家不强大的惋惜,因此,这个苦字又多了一重意思,苦涩。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示例 篇8
【导语】正余秋雨先生所创作的散文具有相当重的文化典型性。他的文章不局限于自我情感,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一个作家的情怀,使文章变得豪迈磅礴,令人心生赞叹。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篇一】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正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灿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地挽回,总痛心地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篇二】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还有“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的那个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这几句每一个都戳中我的内心,这让余秋雨都感叹的书籍何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疑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是好奇,“文化苦旅”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仍无从得知,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而如今,大树的年轮又添上几圈,再拿起这本放置已久的书,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文化苦旅》到底隐藏着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透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那千山万水的豪迈在余秋雨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曾去过他所描绘的任何的一个地方,也从未想过要去摸索、探寻,仅仅是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就已是无尽的赞叹。
书中写了有着“天府之国”称号的都江堰;那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那风雨中的天一阁。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作者余秋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他生长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他在书中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他触摸到了我们一些所不能接触的事物,他用一生的时间有劲祖国的山河,纵横华夏的大地,访遍名山大川,书写下这不屈的一笔。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化的魅力,见证文化的变迁,欣赏祖国的壮丽无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其实本没有两者,因为路就是书。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的路;而书也是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而最终的目标就是学习文化,了解文化。我们从咿呀学语到如今何尝不是这样的,改变我们的也就是这文化,这条路必定是苦的,但我们不妨去试试,就算结果不像作者那样,我们也最终在文化苦旅中成长起来了。
【篇三】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得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涓细流一样涌出,将自己再次滋润。
读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道士塔》。当时,我第一遍读,愤恨;第二遍读,无奈;第三遍读,就只有压抑了。目睹的一个个惊人的流失数字,我的压抑与它共存。王元禄是个罪人,没有错。但是,将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卖之罪完全归咎于他——那样一个20世纪初中国随处可见的猥琐、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为,他的卑微,实在不配承受这罪。他意识不到这份文明的伟大与灿烂,他只知道一百卷经卷值一个铜板,一车古画值三块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飞天甜美、神秘的微笑上刷一点白石灰,墙壁就干净了;他只知道本以强盗身份来这里的斯坦因,是西方来东方“取经“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这罪!我的压抑与这些耻辱共存。正像余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9
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将这一切或宏伟,或悲哀,或欢欣,或渺小展示给了我们,让从来抽象的“文化”有了具体的形象。特别是众多富有中国特色的“驿站”,令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那神秘尼姑庵里美丽的尼姑和后来的年轻女老师,没有人知道她们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她们姓甚名谁,只知道她们总是前卫而智慧。这是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她们宁愿狠心远离家人故乡,也不甘于被“贞节牌坊”这种故旧封建的思想束缚一生。这就是中华文化中女性的苦难。
那正值壮年,风华正茂的大文豪苏轼,怀着忠君爱国之心和报效国家之意,却只因一篇寥寥数十字的文章,被小人借题发挥,牵扯出巨大的**,最终含冤入狱。小人们说,苏轼——这位以爱国和政绩闻名的文豪,轻视国家,挑衅君王。这恐怕是我听到过最荒唐的笑话了。这一切事情的发生,不过是人的嫉妒心作祟,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苏轼当时的风头太盛了,于是因嫉妒而架起的“舆论”这无数把枪,便齐刷刷地瞄准了年少轻狂的他,最后在一件小事的引爆下,炮声轰然。这又说明了古代中国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化——“文字狱”。尽管这个名词是清代才开始具象化的,但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因文字而入狱判刑的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而这种文化又在书中的另一篇文章《宁古塔》中,表现得愈加深刻。古代的人民,从来没有言论自由权。
好在这黑暗的一切最终没有根植于中国大地:美丽的尼姑们,最终得以还俗,追求自己的幸福;年轻女老师们勇敢地打破了成见和束缚,加入了中国女性争取权利的队伍中,自信又美丽;苏轼从小人谗言和骄傲破灭中昂起头来,挺过千辛万苦,用谦逊自强又乐观的心态从头再来,民间历练不会使他大文豪的光芒有所削弱,反而令他的形象更加亲民,文章更有感染力。
文化之美不在于欢乐和精彩,而在于它的真实与朴素,苦难及悲伤。每一粒文化结晶的形成,都需要走一条漫长又充满苦难的路,而每一段“苦旅”之后,总会苦尽甘来。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篇10
突然想到八个字:“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合上书,小睡一会,用暂时的平息来抚慰内心的疲惫。醒来后,感觉如书上所写:“将军舒眉了,谋士自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叱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律平缓了。”
余秋雨著作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篇11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的罪人。
他是逃难到甘肃的,后来做了道士,又经历了无数年的苦行最终成为了住持,成为莫高窟的最高领导,但他并没有保护好莫高窟,更不必说给莫高窟带来财富了!由于他的无知,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他铸成千古大错。他视经卷如粪土,几个铜板,几棵白菜,甚至什么都不给,也可以从他那里拿走几卷经书。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
他将莫高窟中的经卷当作商品进行交易,他的无知葬送了敦煌的宏伟,葬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我好恨,恨王圆箓的无知;我好悔,为何没有能力阻止他的无知;我好惋惜,中华几千年辉煌的文化遗产就这样赴之东流了,但我们没有后悔的余地,文献的流失早已铸成,没有回头之路。除了恨自己没早生几个世纪阻止这件事的发生,我无能为力……
【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推荐阅读:
余秋雨文化苦旅论文07-08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8-29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4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2500字07-11
从王尔庄现象看移动通信10-14
影视文化现象05-29
从排队现象浅谈商业银行服务提升对策06-07
茶文化现象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