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下基层活动通知

2024-10-28

文化下基层活动通知(共8篇)

文化下基层活动通知 篇1

“祝福进万家”春节文化活动下基层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新年伊始,春节将至,为响应党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县县委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全县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的通知》(全宣字„2011‟49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春联大派送、送戏下乡等品牌活动把党委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为群众增添节日喜庆,营造欢乐祥和的迎新氛围,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构建知民意、暖民心、聚民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纵深推进“四个”和打造我县“三地一城”建设事业锦上添花。

三、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县县委宣传部

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

县各乡(镇)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文化馆、县采茶剧团

四、活动内容

1、“祝福进万家”春联大派送活动;

2、“祝福进万家”送戏下乡。

五、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地点:全县各乡(镇)、县文化广场;

2、活动时间:2012年1月11日— 15日

六、活动要求

精心筹划、周密布署,为广大人民群众奉上一桌高标准、高质量的文化艺术大餐。

文化下基层活动通知 篇2

1 继承我军传统, 发挥自身优势

随着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 一些新兴娱乐项目在社会上兴起, 部队基层文化活动中的“喜新厌旧”心理也随之显现, 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陈旧、缺乏新意, 结果新兴的活动往往因客观条件限制还难以在基层单位开展起来, 而传统的东西又丢掉了。因此,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们部队文化工作的光荣传统, 立足基层单位现有的条件, 把其中最具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

一是突出传统特色, 在保持我军性质宗旨本色中增强部队军营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尤其是把弘扬我军优良传统作为军营文化的主阵地;从活动形式方面来看, 传统的文化活动有经常性的歌咏比赛、读书阅览、影视节目欣赏、体育竞技比赛等;从活动的器材设施方面来看, 一般有锣鼓、二胡、黑板报、竹板等。因此, 最重要的是立足现有条件, 把基层最具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二是突出战斗特色, 在培育战斗精神中增强军营文化的感召力。实际上, 当前基层单位文化活动中最容易普及、最具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依然是歌咏比赛、体育活动、读书阅览、影视欣赏等群众性活动, 只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组织官兵广泛参与, 就可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军事文化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 要将军营文化和军队的日常训练、战备、演习等任务结合起来, 让军营特色渗透到每一名官兵的骨子里, 体现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去[1]。三是发挥自身优势, 由于基层单位各有自己文化活动的传统保留项目, 或者单位的文化骨干偏重某些项目等因素, 使得不少单位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长。某连队有一新入伍的士兵擅长拳击, 该连就以他为骨干, 带出了一个“拳击连”。像这样发挥自身特长, 以一个项目冒尖而带动整个连队文体活动总体水平的提升, 把部队文体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受到部队广大官兵的喜爱。

只有扩宽路子、变换方式、丰富内容、提高质量, 才能把文体活动搞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才能真正使军营文化活动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

2 创新活动形式, 提高官兵素质

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 积极构建新的军营文化活动形式, 基层官兵既是军营文化的享有者也是军营文化的创造者[2]。有创新才有发展, 才有吸引力, 才有生命力。要把基层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 除了继承吸收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外, 主要还在于创新。要从继承传统中创新, 从借鉴社会文化中创新, 从配合中心工作中创新, 要紧紧围绕“打得赢, 不变质”这个中心工作, 任何偏离这一中心工作的活动都是多余的, 也是要克服的[1]。

一是要针对青年官兵的心理特点[3]。青年官兵是我军的主体, 人数众多。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较强、对外界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比较快。然而部队基层文化工作者与这些青年官兵相比, 无论是在年龄上, 还是在知识结构、知识储备上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容易形成兴趣和观念的差距, 这就给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因此, 在开展活动之前, 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些青年官兵的客观心理需求, 把他们的心理需要适时溶入到活动内容中, 创作出符合青年官兵口味的文化作品, 而绝不能任凭自己的想像、个人的意愿、个人的喜好作为出发点;否则将很容易脱离群众, 降低青年官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也失去了活动“以兵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注重方法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目前基层单位的文化活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文化活动吸引力和感召力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形式的束缚, 缺乏创新的意识和科学的组织方法手段。活动内容新颖度不够, 再加上表演艺术不专业, 其结果往往是很难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 相反还降低了活动效果, 根本达不到活动的目的。因此, 要想开展好基层文化工作, 就必须在不违反部队纪律的情况下, 解放思想、充分发掘部队官兵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 整合符合时代气息的新思想、新观点, 把这些新元素丰富到部队先进文化建设中去。三是要提高官兵的参与意识。基层官兵即是军营文化的享有者, 更是军营文化的创造者。只有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 充分发挥基层官兵的特长, 创作基层官兵喜闻乐见的真正反映官兵心声的文化作品, 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才能保持文化活动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做到文化活动的群众化、经常化。

“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 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 就会流于形式[4]。”要增强基层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就必须创新组织形式, 同时兼顾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的开展组织形式丰富、官兵喜闻乐见的活动, 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官兵在文化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才可以保证部队基层单位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才能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

3 强化网络建设, 丰富军营文化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军营里面很无奈”, 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之所以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富有新意且紧跟时代步伐。因此, 应大胆借鉴那些官兵喜闻乐见的新的文化活动形式, 比如网络文化、舞蹈、KTV、DV摄像等等, 在不违背部队纪律的前提下, 只要部队官兵喜欢, 且有利于部队文化建设, 就可以根据各基层单位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的加以合理改造、创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文化已成为广大官兵最喜爱的文化形式, 它之所以备受青年官兵的喜爱, 是因为它代表了部队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体现了现代文化的高技术含量, 能够满足当代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 强化基层单位网络文化建设, 打造能够满足官兵信息化条件下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是当务之急。

一是要建好网上阅览室。切实解决军网网速过慢, 入网终端数量偏少等问题, 为官兵上网学习和休闲娱乐提供硬件支持。补充更新网上图书馆的图书资料, 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传记、诗歌、散文、历史、地理、电脑、名家讲座等文化书籍定期更新到网上图书馆, 用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作品, 净化官兵思想, 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建好网上娱乐室。在当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当前的教育目的, 创办积极向上而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开辟娱乐专栏, 建立网上影院, 可以使战士不用去操场和礼堂就可以欣赏精彩的视频节目;在网络上开展“CS”、“三角洲部队”等官兵喜爱的会战竞技娱乐游戏;定期开展网络才艺展示, 个人DV摄影, flash作品等。在丰富广大官兵业余生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官兵认清休闲中有政治, 娱乐中见品位, 情趣中显情操。积极构建与时代旋律合拍与军营节奏同步的特色军队文化。三是要建好网上训练室。充分发挥网络具有模拟性和交互性的优势, 通过模拟训练软件, 模拟真实的战场作战环境, 还原战场场景, 让战士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弥补实战操作中训练单调乏味易产生焦虑情绪的不足, 可以使战士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训练的兴趣和效果。

充分发挥部队网络信息系统的优势, 引导基层官兵在娱乐身心的同时积极学习先进的网络技术以提高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他们尽快的成长成才。

4 结束语

“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 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 就会流于形式[4]。”基层文体活动要更具有吸引力, 必须解放思想、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注重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尤其是网络等高新技术手段, 同时也要考虑到活动对象的实际情况, 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 增强官兵在文体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体活动的质量, 才能在部队的文体活动中落实“以兵为本”、“为兵服务”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刘雪彬.关于军队文化工作与战斗力提升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7) :232-233.

[2]张弛.如何提高军营文化的吸引力[J].解放军生活, 2008 (9) :33.

[3]朱剑.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6 (4) :69-72.

基层农村“种文化”活动的探索 篇3

关健词:基层农村“种文化”活动;文化特派员;结对帮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物质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农民的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三门县委高度重视,把“种文化”活动列入年度宣传工作。此项活动激发了全县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三门农村文化面貌。笔者发现,这一活动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出现了不均衡的状况,但通过强弱结对帮扶,可以改变这一现象,达到全面开花的效果。

一、三门县呈现“种文化”活动的良好局面

2008年开始,三门县委县政府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从文化和教育系统中抽选出53名有文艺专长的人员为首批文化特派员,下派到农村,传播先进文化、挖掘民间艺术、组建了各类艺术团队,把文化的种子播到农村。2009年全面铺开,又增派100名文化特派员下到农村。通过几年的培育,“种文化”活动在该县遍地开花,成果丰硕:一大批积淀丰厚、形式独特的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一大批各具特色、各有专长的农村文化队伍得以发展壮大,“种文化”也充实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三门县两村开展“种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尝试

在“种文化”活动中,海游镇的前郭村文化基础好,起步早、发展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肯定,而王家村则较弱。笔者联合该镇其他文化干部,开展两村“种文化”结对尝试。

1.在10月1日晚开展了首场结对“种文化”联谊活动。通过活动,一是大力弘扬民间文化,传送文化“种子”,共建和谐新农村;二是促进了两村相互交流和学习,增进友谊,从而推进“种文化”工作;三是为了拓展视野,转变生活观念,为村民崇尚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服务。

2.经两村的商定,从10月19日开始,首批前郭村的6位村民到王家村进行义务打腰鼓传教。以后再进行秧歌舞、太极拳等“文化种子”一一传播给王家村,省去了请老师的经济负担。

3.“种文化”活动让村民产生一种参与文化活动的向往,形成一种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生活氛围的热情。

三、农村“种文化”活动存在较大差距

“种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有的村搞得起来,而且发展很快,但有的村却搞不起来,其主要原因:

1.文化特派员不能专职使用。文化特派员是从文化和教育部门抽选出来的,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加上乡镇和部门的中心工作,还要应付文化部门布置的面上的工作,任务繁重。只得挤出时间,甚至利用晚上时间,到乡下去开展“种文化”工作。特派员事业心、责任心强,“种文化”活动就搞得红红火火,但部分特派员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应付状态,“种文化”活动就起色不大。

2.农村“种文化”活动后劲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但农村文化设施落后,资金缺乏,文化生活却十分枯燥。近几年来的一系列文件都作出“农村文化事业经费要纳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保证乡镇每年有一定的文化事业费”等多项具体规定,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实行财政分税制后,乡镇财政状况仍然不景气,再加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多村根本没有文化娱乐设施,加上村民的思想低落,难以开展“种文化”工作。

四、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的几点建议

如何开展好“种文化”活动,带动文化弱村“种文化”活动,缩少村级文化发展的差距,笔者认为:

1.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特派员作用。一是文化特派员要扎根基层,了解本村文化底蕴,重在抓挖掘,扶持和培育基层的文化“种子”。在“文化扶贫”上,“造血”要比“输血”来得更加重要。发挥本村艺人在文化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把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传承给下一代,让这些源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文化活动盛于农村。二是特派员之间相互了解,采取互相合作,以帮扶结对的形式,强村带弱村开展“种文化”,积极引导和带动文化薄弱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三是相关部门要象农村工作指导员一样,在时间、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更多的支持。

2.倡导村民自办文化。积极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努力使农村文化向基层的农户和农民个体延伸,使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让其既是文化服务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把农村文化建设变成农民的自觉追求,破除依赖政府办文化、没有拨款办不了文化的思想。

3.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在农村根植“种文化”,不仅需要经费,更需要我们经常的关心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要保护好、发挥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成为村落文化的主体,让健康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通过强村带弱村帮扶结对活动,启发和带动文化基础落后的薄弱村,多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如通过一些传统的节日,让农民的“种文化”活动参与到城市中来,形成城乡文化的共享和互动。

文化下基层活动通知 篇4

韩元涛王志清金英

近年来,华北物探处坚持文化活动‚三个贴近‛原则,着力构建基层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扩大文化活动参与面,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和谐文化氛围,提升了职工文化生活品位和生活的幸福指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华北物探处2003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2007、2008荣获‚河北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华北物探处工会2008年荣获‚河北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并荣获东方地球物理公司‚2009-2010先进工会组织‛称号,韩元涛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华北物探处的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抓好重大节日期间文化活动,丰富职工假日生活

每年的重大节日,都是华北物探处文体活动的高潮。为了丰富职工的假日生活,华北物探处坚持对重大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早谋划、早安排,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截止目前,他们已连续8年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一线风采‛摄影展和‚欢乐闹元宵、和谐促发展‛趣味比赛和联谊活动。2010年处工会主办的元宵节活动包括猪八戒背媳妇、二人三足绑腿跑等4个项目,参加人员达500多人;2011年由基层单位工会自主举办了掷飞镖、猜谜语等共计54个趣味活动项目,多达上千人参加了活动;2011年‚三〃八‛节期间,由女工委员会组织、女工自编、自导、自演了15个文艺节目,更是五彩纷呈;‚五〃一‛、‚七〃一‛组织先进代表到大寨、孟良崮等地参观考察和休闲疗养,营造了‚劳动光荣、劳模可敬‛的氛围;每年的‚五〃一‛、‚十〃一‛都要举办 1

大型群众歌咏比赛活动,最多时达到800多人参加。

二、重点抓好消夏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每年的夏季是地震队的施工淡季,也是华北物探处文体活动的旺季。多年来,华北物探处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突出区域特色,坚持‚四个结合‛,利用施工淡季组织华北探区开展消夏系列文体活动,每次持续3个多月,已连续举办了11年。2007年以来华北探区共举办消夏活动项目78项,参加活动人员达8900人次,每年都有上千人次参加活动,可谓盛况空前。因活动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多彩,参加人员多,逐步形成了华北探区独具特色的职工文化活动品牌,被东方公司工会称赞为‚华北油田矿区文化活动一道独特风景‛。

1、坚持物探处组织与区域组织相结合,做到面向社区、全员参与 华北物探处每年年初都要专门召开工会委员会(扩大)会议,邀请区域一体化单位共同策划消夏活动。提前谋划方案,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制定当年的华北矿区物探单位消夏系列活动方案。并成立由物探处党政工团领导和区域一体化单位工会主席组成的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安排和组织协调。

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物探处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处举办盛大的‚职工健身暨消夏系列活动‛开幕式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并做到了年年都有新花样、年年都有新内容。2008年‚华北物探与奥运同行消夏活动‛开幕式上的‚威风锣鼓‛、女工呼啦圈表演,2009年开幕式举办的职工广播操比赛和齐声合唱‚东方先锋‛,2010年开幕式上的青年‚健美操‛、女子‚太极扇‛、职工‚军

体拳‛和大合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精彩表演都给人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2011年的女工‚太极柔力球‛、青工‚拉丁舞‛、职工‚健身腰鼓‛、藏族舞蹈《雪山情》以及大合唱《祖国颂》、《BGP之歌》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2、坚持竞技比赛与大众趣味活动相结合,做到内容丰富、老少皆宜

为了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参与到所喜爱的项目中,物探处工会每年都广泛征集优秀消夏活动项目设计方案,奖励优秀活动项目设计者,让员工积极为文体项目出点子、出想法。根据广大员工的不同爱好,在举办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竞技比赛项目的同时,增加了多个大众趣味活动项目,既有拔河、步调一致、火车赛跑等集体项目,也有夹包甩远、障碍赛跑、折返前行等个人项目,丰富多彩,老少皆宜,为不同人群提供了活动平台。

3、坚持文化与体育项结合,做到文体并重、寓教于乐

每年的消夏系列活动既有体育活动项目,也包括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穿插了‚消夏文体活动精彩瞬间‛摄影展、‚女工风采‛摄影展、‚廉洁文化‛摄影展,‚女工知识竞赛‛、‚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忠诚企业、恪尽职守‛青年读书征文、‚廉洁故事‛演讲比赛及大型的群众歌咏比赛活动,集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溶文化体育活动于一炉。

4、坚持传统项目与创新项目相结合,做到常办常新、长盛不衰 物探处在保留传统的竞技类和大众健身项目的同时,每年还优选一些创新性趣味性活动项目,如二龙戏珠、蒙眼罩队列训练等。这些项目大大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每到夏季‚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赛事‛的生动景象就会呈现在社区,构成了职工夏日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结合实际创新项目运作期间文化活动,活跃一线员工文化生活

物探处地震队施工期间,远离基地,生活艰苦。为了活跃一线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华北物探处开展了‚送文化‛下基层活动,邀请内蒙古歌舞团到2324队进行专场慰问演出,拨付购书费为地震队配发了各种图书、杂志,使6个地震队全部建立了‚文化书屋‛。处工会坚持每年为地震队等基层单位配发一批文化体育活动用品和器材,核拨文体活动经费,解决了地震队开展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的难题。2150队建立了职工网络室,采取定期播放电影、举办有奖知识竞猜、开通‚50‛之声广播、创办队刊,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坚持每年举办一次职工春联征集活动,对获奖者给予奖励,并在营地张贴,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和文化味;2311队坚持每年在营地举办迎新春联欢晚会,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让全队职工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新春佳节;2322队和220队坚持每年在营地举办‚一线风采‛摄影展,展示了本队职工艰苦拼搏的时代风采和良好的队伍精神风貌。

四、发挥各类文体协会的作用,提升职工生活品位

为了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品位,华北物探处工会相继成立了书法绘画、摄影、乒乓球、羽毛球等爱好者协会,专门聘请专家、教师进行定期授课,组织会员进行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举办‚经典书法作品欣赏‛讲座和‚摄影采风‛活动,开展乒乓球、羽毛球协会交流活动,形成了‚协会为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活动为协会搭建平台‛的局面。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基层文体骨干,并在东方公司

各项重大文化赛事中展露才华。先后有《准备就绪》、《运筹帷幄》等12幅作品荣获东方公司摄影比赛一、二、三等奖,《准备就绪》还荣获河北省企业(行业)界第七届员工美术、书法、摄影大型展览二等奖;有1件作品获得东方公司手工艺品展览二等奖;处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元涛同志的书法作品入选中国石油职工书法篆刻精品展。付秀钧等创作的小品《请放心》、相声《培训》分获东方公司‚爱国创业、永做先锋‛文艺作品汇演二等奖和三等奖。二重唱《映山红》、《情深意长》荣获东方公司职工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藏族舞蹈《雪山情》荣获东方公司首届职工舞蹈大赛三等奖,王亚欣同志荣获东方公司第二届电视歌手大赛民族、美声唱法一等奖,并荣获河北省职工文化优秀骨干。在东方公司举办的大众体育创编项目和职工趣味运动比赛中荣获《龙凤戏珠》项目第一名、《力士竞速》和《车轮滚滚》项目第二名。华北物探处荣获东方公司‚颂祖国、当先锋‛歌咏比赛优秀奖、华北油田元宵节灯展优秀组织奖、‚石油工人心向党‛群众歌咏比赛优秀组织奖,连续4年荣获华北油田矿区文化(体育)艺术节组织奖。

作者:韩元涛: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华北物探处党委副书记、纪委

书记、工会主席

王志清: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华北物探处工会副主席、工会

办公室主任

文化下基层活动通知 篇5

【发布日期】2001-11-09 【生效日期】2001-11-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计委、文化部关于“十五”期间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文化厅(局):

公共文化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工作蓬勃开展。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准的制约,我国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将“十五”期间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上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生活质量”的目标,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决心。当前,搞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对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对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十五”期间,各地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的领导,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将其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要狠下决心,真抓实干,力争到“十五”末期,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

二、合理规划。增加投入

公共文化馆和图书馆,是服务于全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公益设施,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建设的主要责任。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相适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设施的规模和标准。在建设方式上,要因地制宜,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可以分别建设文化馆和图书馆,经济发展水准不高,人口规模较小的县,也可以合并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案既要经济适用,又要具有时代气息,充分考虑当代科技发展,特别是计算器网络技术发展对未来文化事业带来的影响。同时,要兼顾不同群体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辟相应的活动空间。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贪大求洋,盲目追求高标准。

各地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安排必要的建设资金,确保这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要开拓思路,拓宽筹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支持两馆建设。考虑到贫困地区的实际困难,“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增加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力支持,帮助这些地区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其它地区也要努力增加投入,保证完成建设任务。

三、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一)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批建设。有关领导要做到责任落实,任务落实,一抓到底。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规定要求,认真施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招投标制,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

(二)努力落实配套资金。必须使每一个项目做到资金落实,不留缺口,保证开工后在合理工期内竣工。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专项补助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足额用到每一建设项目。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要严肃处理。

(三)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已经建设完成的文化馆和图书馆,要加强管理,确保公益文化设施用于公益文化事业。利用不充分的,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利用率。挪作它用的,必须坚决收回。要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质,减少直至杜绝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要积极推进先进文化的传播,组织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把广大群众吸引到文化馆、图书馆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使两馆成为满足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阵地。

(五)团结协作,确保两馆建设目标的实现。各地计划和文化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合作,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把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早见成效。

国家计委 文化部

2001年11月9日

文化下基层活动通知 篇6

北京市文化局关于发布实施《北京市基层 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文化委员会、首都图书馆、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为提高全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我们根据相关规定,制定了《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试行)》(见附件)。现将该规范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贯彻执行。在试行过程中,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和完善。— —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试行)

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

附件:

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试行)

目录

第一章

则 第二章

旨 第三章

服务内容 第四章

运营时间 第五章

设施环境 第六章

运营机制 第七章

服务人员 第八章

经费保障 第九章

服务设备 第十章

激励监督 第十一章附

2011年9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中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办的用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街道乡镇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市民文化休闲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和社区行政村文化室设施(多媒体综合文化中心),以下统称为文化设施。

第三条

街道乡镇级文化服务机构(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文化体育中心和社区文化中心等)和社区居委会行政村村委会(以下简称文化服务机构)负责管理本级文化设施。

第四条

本规范为基本服务标准,是考核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文化工作和各文化服务机构的基本依据。提倡和鼓励各单位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内容。

第二章 宗 旨

第五条

各文化设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是党和政府重要的思想宣传阵地。各文化服务机构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建设和管理。

第六条

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运行有效、服务至上、— —

普惠全民、机会均等的原则。鼓励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提供综合服务。以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服务为重点,以街道乡镇文化设施为补充,为市民提供基本的、公益的、均等的、便利的文化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得提供反动、淫秽、迷信、赌博等法律禁止或内容不健康的服务。

第七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及其文化设施的服务对象为全体市民(含来京务工人员)。

第八条

各文化设施应免费向公众开放,其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实行免费服务。

第三章 服务内容

第九条

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包括:演出排练、电影放映、图书阅览、展览展示、文化信息共享、文艺创作、文化技能培训、校外活动、学生自习和娱乐健身等基本服务,满足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街道乡镇文化设施应弥补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的功能不足,提升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可以增设综合性小型剧场。

第十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每月开展的重点文艺活动不少于2次,全年不少于24次;每月开展的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类讲座不小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全年放映数字电影不少于10场次。应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及时增加相应的文化活动频次。工作人员要做好每次文化活动的登记备案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每— —

月要定期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满意度。

第十一条

各文化设施应当不断完善,丰富更新所藏图书和文献信息资源,每年应对藏书量的30%进行流转、补充或更新。街道乡镇级文化设施图书阅览座席不少于30席,藏书量不低于5000册,报刊杂志不少于50种。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藏书量不低于2000册,报刊杂志不少于30种。

第十二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及其文化设施要加入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利用“一卡通”服务,提供各类图书资源。鼓励各文化设施之间进行图书轮换流动,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第十三条

工作人员应引导和监督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每天累积上网时间不超过2小时。

第十四条

对于超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般性服务标准的个性化需求,可收取成本性费用。原则上应按照提供服务项目的直接材料成本价(不得包含人工费和水、电等间接性成本),确定低收费标准。低收费标准须经居民听证会同意后方可实行。有收费服务项目的文化服务机构,应公布收费服务项目和资费标准及其价格构成,明码标价。

第十五条

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的各类文化服务项目应避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

第十六条 应设立咨询电话和服务台,耐心解答咨询。第十七条

有条件的设施,还可免费提供存包、开水、雨伞— —

租借、自行车打气、失物招领等便民服务。

第四章 运营时间

第十八条

文化设施应全年(含节假日)免费开放。开放时间:9:30—11:30,14:00--21:00。根据季节变化、退休居民和上班族的实际需要,可延长或调整开放时间,但每周累计时间不得少于56小时。对于需求强烈的设施空间,应按普惠大众、机会均等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避免长期独占。

第十九条

因故暂时闭馆或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开放的,应提前征得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至少提前7日,利用有效方式向居民公告,说明原因。

第五章 设施环境

第二十条

各文化设施应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得改变用途。

第二十一条

文化设施中用于文化服务的面积不得低于使用面积(不含户外)的85%。街道乡镇级文化设施的图书馆(室)面积应不少于100m。在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中,应提供一定的独立空间,满足居民读书看报等图书服务需求;有条件的,应单独设置图书室,避免动态干扰。鼓励和提倡一站(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率。

第二十二条

应在文化设施户外明显处悬挂文化服务机构牌匾和标志。在设施周边以及设施服务辐射半径末端处,应有引导性指示标识,引导居民参与。户外有条件的,可设置自行车或— —

2机动车停车处。

第二十三条

文化设施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立无障碍设施,确保畅通,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没有无障碍设施的,应及时进行增设。残疾人活动空间,应设置在地面一层,专人负责接待。无障碍设施设备要有明显标识,方便识认。

第二十四条

文化设施室内外环境布置,既要突出功能需求,又要兼顾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功能布局上,要动静相宜,合理安排,减少互扰。

第二十五条

应按照卫生等相关部门规定,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消毒;特殊情况下,还应及时进行不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无异味。

第二十六条

要保持空气流通良好,采光照明符合相关要求。室内服务区域,夏季温度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16℃。

第二十七条

室内一层门厅悬挂楼层设施功能分布图、开放时间、资费标准、工作服务考核目标、规章制度、服务信息、工作人员名录、居民意见反馈手册和咨询电话、监督电话。

第二十八条

文化服务机构应制定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项紧急应对预案和措施。保证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各通道要有明显的指引牌和应急指示牌。有条件的,根据实际需要,组织设施内的居民进行应急演练。

第二十九条

各活动区域或服务空间要张贴服务信息,信息内容要根据实际工作变化,及时更换。在设备器材上或就近悬挂— —

张贴使用方法说明和指导使用的联系电话。要定期对各类设备进行检修。

第三十条

要使用规范化的文字和标识。服务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的,还应增加相应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三十一条

禁止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在服务区域内聊天、吃零食、接打电话。服务区域内,任何人不得影响干扰其他人正常活动。

第三十二条

文化设施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在作出决定前,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拆除或改变功能用途的,应坚持先建后拆或建拆并行以及便民性的原则,进行重建。重建规模应按照服务人口数量和现行建设标准复建,不得小于原有规模。

第五章 运营机制

第三十三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及其文化设施由政府设立。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市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村委会分别是对应辖区内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的管理责任主体,应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第三十四条 市、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负责指导监督本行业内或辖区内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 —

服务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具体指导、监督和支持社区居委会、行政村村委会及其文化设施服务规范化建设。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村委会负责辖区内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管理。

第三十五条 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监督和支持本区县各级文化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活动。

第三十六条 街道乡镇文化服务机构是正科级全额文化事业单位, 是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和指导下,具体负责设施管理和组织文化活动等日常工作,指导和帮助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村委会开展业务活动。

第三十七条 鼓励实行文化设施专业化管理。在区县文化、财政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按照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由当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文化设施的管理者,实施委托管理,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第三十八条 文化服务机构应负责制定考核目标,对受委托单位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考核,并根据居民满意度,对受委托单位实施整改。未能及时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受委托单位,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予解除委托。在解除委托期间,要保证文化设施正常运行和提供服务。

第三十九条 区县公共文化单位、街道和乡镇文化服务机构— —

应建立文化资源配送系统,定期为基层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及时更换流转。

第四十条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第四十一条 区县文化主管部门及其公共文化单位应对群众文化组织员和文化志愿者进行集中辅导、培训和考核。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考核结果应作为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聘用的重要依据。社区居委会、行政村村委会要根据居民意见,提出具体培训需求。街道乡镇文化服务机构负责汇总上报需求。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制定需求计划,统筹安排,组织实施,满足基层需求。

第四十二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要指定专人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统计、整理、分析和报送工作。下一级文化服务机构要定期每季度向上一级文化服务机构或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文化服务统计数据。根据上级要求,各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报送相关统计数据。各填报单位和填报人应准确、客观地填报数据,不得有不报、迟报、误报、漏报和瞒报等不当行为。

第七章 服务人员

第四十三条

街道乡镇文化服务机构编制为3-4名专职群众文化组织员。每个社区行政村文化室(多媒体综合文化中心)配— —

备1-2名群众文化组织员。人口众多的社区行政村,每增加2000服务人口增设1人,不足额的按下一数级计算。编制不得挪为他用。

第四十四条

群众文化服务机构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职称),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文化事业,具备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群众文化组织员应具有基本文艺技能,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群众文化工作,善于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负责人和群众文化组织员除具备文艺技能外,还应具备现代化办公技能。

第四十五条

经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负责人和群众文化组织员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任命或聘任。考核内容应包括专业技能测试(分值30%)、群众满意度测评(分值20%)、完成本职工作(分值30%)、组织协调能力和其它方面(分值20%)。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用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或具有文化艺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士。

第四十六条

要对群众文化组织员定编定岗,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解聘辞聘等项制度。在岗人员请假、休假期间或退休、被调离、辞退后,各文化服务机构应及时补充配备相应人员,确保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第四十七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负责人主要职责是:

(一)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不得提供反动、淫秽、迷信、赌博等法律禁止或内容不健康的服务。— —

(二)负责管理和维护文化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营。

(三)根据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完成组织文化活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统计报送等相关任务。

(四)指导、监督群众文化组织员完成各项任务,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五)做好月文化活动计划和居民满意度测评工作。

(六)做好应急预防和安全工作,处理紧急情况。

(七)完成其它工作。

第四十八条 群众文化组织员主要职责是:

(一)按时开放文化设施,维持管理秩序,保障居民正常文化服务需求。

(二)根据居民文化需求和上级要求,制定和月度文化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文化信息共享和文献信息流通等服务。

(三)根据居民需求,组织、辅导、培训居民,提高居民文化技能和文化修养。

(四)负责日常维护设施设备,保障正常运营,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每季度末要做好居民文化需求调查和满意度调查登记工作,有针对性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六)做好日常文化活动和固定资产登记,每季度清查一次。

(七)要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每周一闭馆后进行统一消毒。— —

(八)做好安全工作。遇突发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帮助设施内的居民脱离危险。

(九)及时上报各类文化活动信息、基础数据、统计报表。

(十)按照上级和文化服务机构要求,完成相应任务。第四十九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应积极发掘和培育文化志愿者,引导文化志愿者提供公益文化服务。文化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群众文化组织员完成各项任务。

第五十条

群众文化组织员经培训后上岗。工作时间内须佩戴工作证,工作证应标明姓名、编号和监督电话。

第五十一条

群众文化组织员应准时上岗,不得无故缺岗。第五十二条

群众文化组织员应微笑服务,有问有答;使用普通话,用语文明。

第五十三条

群众文化组织员不得影响服务对象进行文化活动或阅读。

第五十四条

有条件的文化服务机构,可根据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提供上门服务。

第八章 经费保障

第五十五条 各级政府要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纳入到政府建设规划、政府预算、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

第五十六条 各级政府应将文化服务机构所需经费列入预算,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经费足额投入并逐年增加,本级财政— —

文化运行经费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文化运行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文化设施设备维护和设备购置经费(包括基本服装道具和乐器等)、文化活动经费、培训费、提供公益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所需其它经费等。人员经费和文化活动经费由本级财政足额保障。要将人员编制执行情况和经费保障情况列入区县文化建设评分体系中。

第五十七条 在市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区县财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行政村村委会要确保专项文化活动经费用于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上。上一级文化服务机构应及时将政府保障的文化活动经费和文化设备拨付到下一级文化服务机构,并指导经费使用。

第五十八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应加强财务管理,运行经费应单独核算,有条件的可设立独立帐户;要切实做好文化设备登记入帐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文化设备按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财政文化经费。经费支出情况应在网上和社区公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对财政文化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并组织开展绩效考评工作,要将相关情况以书面方式及时报送区县文化主管部门。

第五十九条 接受政府扶持的社会力量,应向所在文化服务机构报告经费预算使用情况。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要遵照财政部门相关规定执行,各文化服务机构要做好登记、保管工作。

第九章 服务设备 — —

第六十条

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应配备基本的演奏乐器、服装、道具、便携式录放机、棋牌类及桌椅等必要性配套设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规定的网络设备,图书报刊及其书架、桌椅等必要性配套设备,基本视频音频播录制作系统等文化设备以及建筑设施必备的冷暖、安全保障系统等其它设备。

第六十一条 街道乡镇级文化设施除具备社区、行政村文化设施需配设备外,还应具有一定数量的适合户外演出需求的专业灯光音响演出设备。随着时代发展,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基本的必要性文化设备应根据相关规定更新调换。

第六十二条 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文化设备,督促街道乡镇做好登记、维护和更新等相关工作。

第六十三条 各文化服务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和资助。

第十章 激励监督

第六十四条 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相关规定和本规范,制定奖惩细则,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各文化服务机构均应制定相应的激励和考核办法,激发群众文化组织员的服务热情和责任意识。奖惩细则、考核办法和监督电话,应在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第六十五条 要在显著位置设立公众意见箱,公开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居民监督。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指定专人负责办理群众举报。— —

第六十六条 上一级文化服务机构要按照信访有关规定,对居民意见和投诉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及时回复,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对投诉居民打击报复。

第六十七条 凡未按本规范执行的文化服务机构及其上级管理部门,将按照相关规定对其实施整改。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六十八条 文化设施的布局规划、建设规模标准,按照《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试行)》(2007年)等相关建设和规划标准执行。

第六十九条 本规范由市文化局负责解释。

第七十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主题词:文化

公共

通知— —

浅谈如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篇7

一、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对于建设我国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能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加深我国社会的文化底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群众文化活动的种类不断地增多,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群众文化的活动要求逐渐提高[1]。因此, 国家政府应该让更多不同种类的群众活动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 提高人们的精神水平。

目前, 我国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单一, 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建设, 为广大群众提高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提高广大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

二、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一) 充分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可以在文化建设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群众文化活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国家领导应该充分意识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同时寻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为文化建设提供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此外, 国家各个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 增加文化活动的可执行性[2]。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策划和想象的阶段, 各级领导应该重视对文化活动建设的投资, 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对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 国家政府应该支持基层群众活动的开展,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为群众带来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

(二) 重视对群众人才的任用

我国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例如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的领导人员、组织人数不够、活动不能够按时开展等等, 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导致群众文化活动效果不佳。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目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国家政府应该重视群众的作用, 选取积极性较高、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来组织领导群众活动, 同时组织人员应该想法设法保证活动人员的数量, 同时为群众带来高质量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3]。

基层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挑选方式选择合适的具备优秀才能的领导人才以及文化活动专业人才, 为群众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社区比赛形式、群众推荐方式等等。竞赛活动的开展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参加活动, 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有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

(三) 重视文化活动专业队伍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活动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 甚至同一文化活动中也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进行组织。因此, 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够依靠单一的文化队伍, 活动的领导者应该征求各方专业人士的意见, 挖掘文化水平较高的领导者, 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基层文化活动类型多样化, 需要专业的组织团队来进行设计组织[4]。专业的文化队伍能够更好地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 加强稳重的凝聚力, 开展优秀的文化活动, 为群众设计健康、积极、向上的有趣的活动。因此, 活动的领导者应该征求各方意见, 组建专业队伍, 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可行性强的文化活动, 提高我国群众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结语

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国家政府应该重视群众和人才的作用, 充分认识到活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并发挥专业领导团队和专家的作用, 同时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工作, 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群众文化的作用, 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瑙敏扎雅, 乌日格木勒, 朝格扎雅.浅谈如何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J].大众文艺, 2014, (01) :19.

[2]徐学富.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科技视界, 2015, (23) :326.

[3]王莉.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 (04) :87-88.

新时期如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开展途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越发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尽管当前阶段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旧存在形式单一,创新能力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以及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所以相关工作者必须在认清发展形式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1. 新时期有效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开展的各种娱乐活动,是群众发自内心的,喜闻乐见的,而且是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的一种特殊娱乐形式。它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活动,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推动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新时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尽管许多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其精神层次上并没有富起来,部分年轻人沾染上了恶习,赌博、酗酒、奢侈消费,甚至吸毒等不良喜好。这一方面与自身接受的教育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广大农村缺乏娱乐资源,文化活动匮乏,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空虚有很大关系。不仅损害了群众自身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社会形象,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

因此,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与千家万户的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其次,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农业的各项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可以说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符合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对群众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新时期有效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

2.1 结合实际情况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密不可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所以群众并不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像唱戏、放电影以及举行歌唱比赛等简单活动就可以使其感到满足;而在一些较为富裕的地区,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要,单纯的娱乐活动并不能达到其心理预期,其所追求的是雅俗共赏的艺术。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由此在这种条件下衍生出一些像话剧、音乐会等能够使人们放松、愉悦心情的文艺活动。所以文艺工作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路,恰当的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切实满足广大基层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实现农民的角色变换,将其由单纯感受变为深入其中,进而使其在感受到艺术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最终实现“文化惠民”的目标。

2.2 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群众文化的开展离不开一套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这是保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

因此,要想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首先就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建立与时俱进的工作机制,契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建立群众文化管理机制,促使群众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管理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力保证,所以各乡镇文化站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群众的文化程度,建立一套有特色的创新管理模式,相应的各村也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形成相应的文化活动管理机制,比如开展“关爱女孩”、“合格家长”等知识讲座,定期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等,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3 大力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其实是对文艺工作者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的很大考验,不是说艺术水平高就能胜任或者具有奉献精神就能做好的事情。尤其是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早已摆脱了逢年过节才有机会演出的阶段,已经步入了多元化、立体式全面发展的阶段,其活动范围之广、形式之多,内涵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复杂的背景,无形中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时期我们需要着力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思想政治坚定,具有奉献精神、服务意识,而且还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文艺工作者。

此外,我们还应该深入了解各个乡镇文化站的人才分配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充分挖掘其潜力,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一方面,要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工作理念,将有决心、有热情的文艺工作者送到文化建设较为成功的地方去观摩学习;其次,要定期邀请一些思想与时俱进且文化业务水平精湛的文艺骨干对基层群众队伍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其文化修养,顺利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4 提升群众文化下乡活动的层次和质量

传统的文化下乡活动就是举办一些文艺活动,满足群众视觉上或者听觉上的享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其作为一项不可避免的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不再追求简单的艺术活动,迫切需要在科技知识、自我修养提高以及非物质文化的发掘等方面有所改进。

在这方面,我们以某地区的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其堪称群众文化下乡活动的典范,该地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推出了以“党的群众路线”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农家书社,同时并开展群众文艺辅导、讲习、传授等活动,培养民间文艺骨干,发挥民间文艺人才作用,提高社区和农村开展自办文化的能力,满足基层群众自主参与“种文化”活动、自我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该活动自开展后,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好评如潮,一方面,切实推进了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其次,还有效促进了当地一些非物质文化的挖掘,进一步拉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坚强后盾。新时期要想有效开展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必须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活动,激发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充分发挥人民基层群众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切实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让基层群众尽享文化发展的辉煌成果,争取早日实现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瑙敏扎雅,乌日格木勒,朝格扎雅. 浅谈如何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J]. 大众文艺,2014,01:19.

[2]欧文坚. 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发展措施的思考[J]. 大众文艺,2016,10:13-14.

上一篇:班主任述职总结下一篇:五邑大学matlab第4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