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调查分析论文

2024-09-23

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调查分析论文(精选8篇)

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调查分析论文 篇1

【摘 要】本文针对云南省内对医学文秘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在使用医学文秘的23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对医学文秘的工作岗位分布、工作任务、任职资格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医学文秘专业人才在岗位任职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该专业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文秘 目标岗位 工作任务

医学文秘专业是一个符合市场需求、就业前景较好的新兴专业。医学文秘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既懂医学,又懂文秘,有一定医学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又能写作、管理、组织协调,在医、药等各行业承担、从事文秘工作的高级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在美国,秘书职业化程度已相当成熟,医学秘书已经发展成熟,并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职业之一。而在国内,开设医学文秘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医学文秘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本调查立足云南省,主要对医学文秘人才的就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及内容进行分析,所收集资料大部分来源于在医疗机构一线从事医学文秘工作的就业或实习学生以及运用医学文秘专业人才开展工作的医疗工作者,与实际情况贴合度高,真实性和可信度较好。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第一,医疗卫生机构。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云南省内对医学文秘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已经在使用医学文秘的23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包括1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22家县级以上医院。

第二,毕业生、实习生。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级毕业生和级实习生共78人。

2.调查方法

本调查资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已就业学生和实习学生对照所在岗位及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和回答访谈提问。

3.调查内容

课题负责人设计并发放医学文秘专业目标岗位(岗位群)调查问卷,对云南省医学文秘专业人才的就业目标岗位(群)、岗位工作内容、岗位任职资格等进行了全面了解。

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调查分析论文 篇2

第一项:学习动机, 其中动机明确, “我要学”占37%、动机模糊, 随心所欲占23%、迫于家长要求, “要我学”占40%。

第二项:学习方法, 其中主动预习和复习, 认真思考占27%、被动接受, 当“收音机”、“记录员”占31%、不知道如何学习, 无所事事占42%。

第三项:注意力, 其中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听课和思考占29%、基本上能集中, 但易受干扰而分散占33%、不能持久, 好动, 经常”走神”占38%。

第四项:意志力, 其中知难而上, 为理想而勤奋学习和不断追求占28%、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过分依赖教师占42%、畏惧困难, 有厌学情绪占30%。

第五项:认知水平, 其中能分析、解决问题, 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占25%、能描述图形的本质特征, 有形象思维能力占40%、不能正确阅读 、理解及分折 推理占35%。

第六项:思维品质, 其中思维灵活、严谨、深刻, 理解力较强占30%、思维不连贯, 推理不严密, 思维方向不明确占50%、思维闭塞, 无法推理占20%。

由此可知,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素质与大专的教学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要搞好衔接, 作好平稳过渡, 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放在首位, 充分塑造学生的个性, 发展其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 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 的心理动因, 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 (引动原理) 。教师必须在衔接阶段高度重视培养和引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来激发学习动机: (1) 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2) 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教育; (3) 开展课外活动和讲座, 以医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 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因素, 也是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 对维持注意力, 增强理解与记忆, 激发联想思维与创造思维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激趣原理) 。可以通过: (1)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刺激学生的好胜心; (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直观演示或具体实际操作, 使用多媒体课件; (3)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意志力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 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 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它是意识的能动表现。意志坚强的学生, 学习目的和自觉性较强, 能坚持自己的学习行为, 为提高学习效率而努力。意志薄弱的学生, 容易退缩, 学习不会收到成效。教师可以通过杰出医学家不畏艰辛, 勇于探索和奉献, 取得显著成果的动人事迹来教育学生。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认识或所操作的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的关系, 当客观事物符合主观需要时, 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有了情感就能强化智力活动, 促进智力的发展, 所以强烈的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 (培情原理) 。培养师生感情, 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献身精神感染学生, 使之树立坚定的意志力, 养成持久的注意力。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意义重大。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要求做到学习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例如, 在教学中要正确导向, 注重过程管理, 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发散思维能力, 让学生上讲台, 分析做题思路, 说出对概念的理解, 并开展讨论, 畅所欲言, 在讨论中获得知识与能力。

四.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是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是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常规的阅读课本一般采用三遍式, 但同时要做到:阅读定义时抓住关键, 掌握实质, 揭示内涵;阅读定理时, 分清条件和结论及成立范围;阅读例题时, 重示范, 重反思;阅读概念时, 要熟练掌握专业语言。

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专教育的实践能力既是谋生的需要, 又是在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 学校要十分重视和定位技能训练的项目及其内容、训练方法、程度和考核标准, 并为此而建立良好的校内技能训练场所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能力是由知识运用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生存与发展能力三方面构成的。学生的能力形成可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1.社全性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大专的一年级阶段, 学生普遍表现是社会能力较差, 在这个时期, 除了引导学生上好课外, 需要建立学生组织 (包括各种社团) , 安排一些活动, 使学生尽快融人温暖的集体, 锻炼与体验自己的社会认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能力等。培养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爱校、爱专业的感情。

2.技术性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 学生的情绪比较稳定, 学习状态有所好转, 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普遍具有提高学习技能的欲望。这个阶段属于专业技能和其它相关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经过教学计划内技能训练, 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各种技能竞赛活动, 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得到较充分的训练, 开始表现出专业能力, 学生本身也开始感到自我的学习价值。

3. 综合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点培养环节

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调查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就业 就业指导 调查 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如何就业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医学学科的专业性很强,其仅限于医院及相关医药产业,就业面相对狭窄,加之毕业生人数的膨胀,就业体制与就业工作未能及时适应这些矛盾,随之而来,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招生——教学——就业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三大体现,这三个环节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海南医学院近3年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我校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为我校的招生与教学环节的进一步调整提供支撑;为学生家长报读我校提供参考;为兄弟院校、相关用人单位了解我校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1-2013届各专业毕业生。研究材料:2011-2013年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就业证明。研究内容:2011-2013届海南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就业流向:①就业率情况;②就业去向。

二、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

(一)就业率情况分析

我校毕业生总人数、本专科就业率、男女就业率比例、就业前三名的专业、后两名的专业;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整体就业率比较好,保持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左右),本科生就业率高于专科生,并且就业率差距呈拉大趋势,我校男女生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社会对医学生的用人要求基本无性别差异。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的状态。

由表2看出我校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连续3年就业率排名第一,说明护理学本科专业的近几年社会需求量稳定。应用心理学连续2年排名倒数第一,一方面是由于此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可和需求与学校培养存在差距。

由表3可以看出,我校专科专业药学专业近几年就业情况较好,新增专业医药营销、眼视光技术和医学营养专业头1年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说明新开的几个专业社会需求不高,就业比较困难。

(二)就业去向分析

以2013年为例,我校2013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状况见表4、表5。

从表4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高,达83%,体现我校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学以致用。从侧面反应了就业供求的大致平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自身兴趣基本一致;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规划比较清晰。从表5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在省市级区域就业。具体分析如下:

①医疗卫生单位,人数1022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57.38%。

从上述数据来看,到各级医院就业为主,是毕业生就业首选方向,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受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欢迎。

②科研教育单位,人数15人,占本科就业人数比例1.2%。

从就业从去向看,到科研教育单位人数比较少,反映了我校毕业生科研及教学能力的不足。

③考研升学,人数10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61%,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8.24%。

从数据来看,考研升学是我校本科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培育医学高端人才的重要方式。对学校而言,考研工作还大有可为,学校今后要着重抓好学生考研工作,着力鼓励学生参加考研,为考研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做好考研学生帮助工作,确保有更多的学生参加考研和获得好成绩,既能解决学生出口,又能提升我院学生的能力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④基层单位,人数12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6.74%。

到基层单位就业指的是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和事业单位、部队、三支一扶、中小企业、自主创业方面的就业岗位。从上述数据来看,到基层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6.74%,我校进行的就业观念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就业待遇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对基层就业进行政策倾斜。

从学生就业去向上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校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及科研兴趣不够,自主创业教育未能跟上,参与支持西部开发建设等的宣传不足,未完善为学生提供留学咨询的服务等,造成了这几方面的就业人数较少,需要今后给予重视和加强。

三、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新增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仍然有待改进,需要根据就业情况对招生规模给以调整。

2. 就业观念仍需引导。比如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情仍然不高,基层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很低;海南生源的毕业生(占毕业生52%)不愿意去外地就业。据统计,今年我校1100人在海南省内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62%。

3. 学生科研能力及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教育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少,考研率底,表明我校学生科研能力及学习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 就业统计工作需持续进行。目前还有部分毕业生已经落实工作,但因多种原因未能获得其就业证明材料,就业统计工作需要加强。另外,就业统计工作仍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二)建议

1. 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期望过高的观念进行引导,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号召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到需要的地方就业。通过相应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求职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另外,时刻牢记学生就业推荐,加大对外推荐力度,尤其是新增专业。详细把握毕业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合适的单位和岗位的推荐。

2. 更好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建立更广泛地就业市场网络;实时收集、传递就业需求信息,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此外,做好跟用人单位的沟通,做好供需信息的双向传递。

3. 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跟踪服务。将精细化理念用于就业指导与服务,更详尽地把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逐渐实现就业工作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比如在今后的统计中,就学生就业医院的级别进行统计,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对就业状况的细致深入统计,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我校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及就业—培养—招生反馈链提供依据。

4. 加强考研保障工作,提高考研率。我校学生的考研率近五年都在10%左右,与全国很多同类医学院校相比,相差悬殊,我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以考研为导向,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提高我校考研率,以考研率带动就业率,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5.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采用的全国通用教材,对医学生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建议学校教务部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共同研究采用医学生专用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调整,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

6. 加强就业进展动态化管理,出台就业进展动态管理制度,加强毕业生毕业一年内的就业服务工作,真正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04 (4).

[2]郑 剑.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

[3]江凌凌等.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2007 (4) .endprint

【摘 要】对海南医学院近3年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若干建议,为进一步创新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就业 就业指导 调查 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如何就业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医学学科的专业性很强,其仅限于医院及相关医药产业,就业面相对狭窄,加之毕业生人数的膨胀,就业体制与就业工作未能及时适应这些矛盾,随之而来,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招生——教学——就业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三大体现,这三个环节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海南医学院近3年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我校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为我校的招生与教学环节的进一步调整提供支撑;为学生家长报读我校提供参考;为兄弟院校、相关用人单位了解我校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1-2013届各专业毕业生。研究材料:2011-2013年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就业证明。研究内容:2011-2013届海南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就业流向:①就业率情况;②就业去向。

二、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

(一)就业率情况分析

我校毕业生总人数、本专科就业率、男女就业率比例、就业前三名的专业、后两名的专业;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整体就业率比较好,保持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左右),本科生就业率高于专科生,并且就业率差距呈拉大趋势,我校男女生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社会对医学生的用人要求基本无性别差异。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的状态。

由表2看出我校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连续3年就业率排名第一,说明护理学本科专业的近几年社会需求量稳定。应用心理学连续2年排名倒数第一,一方面是由于此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可和需求与学校培养存在差距。

由表3可以看出,我校专科专业药学专业近几年就业情况较好,新增专业医药营销、眼视光技术和医学营养专业头1年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说明新开的几个专业社会需求不高,就业比较困难。

(二)就业去向分析

以2013年为例,我校2013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状况见表4、表5。

从表4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高,达83%,体现我校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学以致用。从侧面反应了就业供求的大致平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自身兴趣基本一致;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规划比较清晰。从表5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在省市级区域就业。具体分析如下:

①医疗卫生单位,人数1022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57.38%。

从上述数据来看,到各级医院就业为主,是毕业生就业首选方向,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受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欢迎。

②科研教育单位,人数15人,占本科就业人数比例1.2%。

从就业从去向看,到科研教育单位人数比较少,反映了我校毕业生科研及教学能力的不足。

③考研升学,人数10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61%,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8.24%。

从数据来看,考研升学是我校本科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培育医学高端人才的重要方式。对学校而言,考研工作还大有可为,学校今后要着重抓好学生考研工作,着力鼓励学生参加考研,为考研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做好考研学生帮助工作,确保有更多的学生参加考研和获得好成绩,既能解决学生出口,又能提升我院学生的能力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④基层单位,人数12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6.74%。

到基层单位就业指的是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和事业单位、部队、三支一扶、中小企业、自主创业方面的就业岗位。从上述数据来看,到基层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6.74%,我校进行的就业观念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就业待遇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对基层就业进行政策倾斜。

从学生就业去向上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校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及科研兴趣不够,自主创业教育未能跟上,参与支持西部开发建设等的宣传不足,未完善为学生提供留学咨询的服务等,造成了这几方面的就业人数较少,需要今后给予重视和加强。

三、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新增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仍然有待改进,需要根据就业情况对招生规模给以调整。

2. 就业观念仍需引导。比如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情仍然不高,基层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很低;海南生源的毕业生(占毕业生52%)不愿意去外地就业。据统计,今年我校1100人在海南省内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62%。

3. 学生科研能力及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教育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少,考研率底,表明我校学生科研能力及学习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 就业统计工作需持续进行。目前还有部分毕业生已经落实工作,但因多种原因未能获得其就业证明材料,就业统计工作需要加强。另外,就业统计工作仍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二)建议

1. 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期望过高的观念进行引导,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号召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到需要的地方就业。通过相应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求职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另外,时刻牢记学生就业推荐,加大对外推荐力度,尤其是新增专业。详细把握毕业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合适的单位和岗位的推荐。

2. 更好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建立更广泛地就业市场网络;实时收集、传递就业需求信息,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此外,做好跟用人单位的沟通,做好供需信息的双向传递。

3. 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跟踪服务。将精细化理念用于就业指导与服务,更详尽地把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逐渐实现就业工作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比如在今后的统计中,就学生就业医院的级别进行统计,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对就业状况的细致深入统计,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我校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及就业—培养—招生反馈链提供依据。

4. 加强考研保障工作,提高考研率。我校学生的考研率近五年都在10%左右,与全国很多同类医学院校相比,相差悬殊,我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以考研为导向,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提高我校考研率,以考研率带动就业率,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5.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采用的全国通用教材,对医学生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建议学校教务部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共同研究采用医学生专用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调整,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

6. 加强就业进展动态化管理,出台就业进展动态管理制度,加强毕业生毕业一年内的就业服务工作,真正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04 (4).

[2]郑 剑.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

[3]江凌凌等.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2007 (4) .endprint

【摘 要】对海南医学院近3年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若干建议,为进一步创新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就业 就业指导 调查 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如何就业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医学学科的专业性很强,其仅限于医院及相关医药产业,就业面相对狭窄,加之毕业生人数的膨胀,就业体制与就业工作未能及时适应这些矛盾,随之而来,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招生——教学——就业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三大体现,这三个环节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海南医学院近3年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我校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为我校的招生与教学环节的进一步调整提供支撑;为学生家长报读我校提供参考;为兄弟院校、相关用人单位了解我校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1-2013届各专业毕业生。研究材料:2011-2013年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就业证明。研究内容:2011-2013届海南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就业流向:①就业率情况;②就业去向。

二、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

(一)就业率情况分析

我校毕业生总人数、本专科就业率、男女就业率比例、就业前三名的专业、后两名的专业;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整体就业率比较好,保持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左右),本科生就业率高于专科生,并且就业率差距呈拉大趋势,我校男女生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社会对医学生的用人要求基本无性别差异。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的状态。

由表2看出我校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连续3年就业率排名第一,说明护理学本科专业的近几年社会需求量稳定。应用心理学连续2年排名倒数第一,一方面是由于此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可和需求与学校培养存在差距。

由表3可以看出,我校专科专业药学专业近几年就业情况较好,新增专业医药营销、眼视光技术和医学营养专业头1年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说明新开的几个专业社会需求不高,就业比较困难。

(二)就业去向分析

以2013年为例,我校2013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状况见表4、表5。

从表4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高,达83%,体现我校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学以致用。从侧面反应了就业供求的大致平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自身兴趣基本一致;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规划比较清晰。从表5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在省市级区域就业。具体分析如下:

①医疗卫生单位,人数1022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57.38%。

从上述数据来看,到各级医院就业为主,是毕业生就业首选方向,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受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欢迎。

②科研教育单位,人数15人,占本科就业人数比例1.2%。

从就业从去向看,到科研教育单位人数比较少,反映了我校毕业生科研及教学能力的不足。

③考研升学,人数10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61%,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8.24%。

从数据来看,考研升学是我校本科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培育医学高端人才的重要方式。对学校而言,考研工作还大有可为,学校今后要着重抓好学生考研工作,着力鼓励学生参加考研,为考研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做好考研学生帮助工作,确保有更多的学生参加考研和获得好成绩,既能解决学生出口,又能提升我院学生的能力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④基层单位,人数12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6.74%。

到基层单位就业指的是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和事业单位、部队、三支一扶、中小企业、自主创业方面的就业岗位。从上述数据来看,到基层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6.74%,我校进行的就业观念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就业待遇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对基层就业进行政策倾斜。

从学生就业去向上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校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及科研兴趣不够,自主创业教育未能跟上,参与支持西部开发建设等的宣传不足,未完善为学生提供留学咨询的服务等,造成了这几方面的就业人数较少,需要今后给予重视和加强。

三、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新增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仍然有待改进,需要根据就业情况对招生规模给以调整。

2. 就业观念仍需引导。比如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情仍然不高,基层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很低;海南生源的毕业生(占毕业生52%)不愿意去外地就业。据统计,今年我校1100人在海南省内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62%。

3. 学生科研能力及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研教育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少,考研率底,表明我校学生科研能力及学习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 就业统计工作需持续进行。目前还有部分毕业生已经落实工作,但因多种原因未能获得其就业证明材料,就业统计工作需要加强。另外,就业统计工作仍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二)建议

1. 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期望过高的观念进行引导,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号召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到需要的地方就业。通过相应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求职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另外,时刻牢记学生就业推荐,加大对外推荐力度,尤其是新增专业。详细把握毕业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合适的单位和岗位的推荐。

2. 更好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建立更广泛地就业市场网络;实时收集、传递就业需求信息,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此外,做好跟用人单位的沟通,做好供需信息的双向传递。

3. 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跟踪服务。将精细化理念用于就业指导与服务,更详尽地把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逐渐实现就业工作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比如在今后的统计中,就学生就业医院的级别进行统计,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对就业状况的细致深入统计,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我校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及就业—培养—招生反馈链提供依据。

4. 加强考研保障工作,提高考研率。我校学生的考研率近五年都在10%左右,与全国很多同类医学院校相比,相差悬殊,我校应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以考研为导向,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提高我校考研率,以考研率带动就业率,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5.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采用的全国通用教材,对医学生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建议学校教务部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共同研究采用医学生专用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调整,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

6. 加强就业进展动态化管理,出台就业进展动态管理制度,加强毕业生毕业一年内的就业服务工作,真正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04 (4).

[2]郑 剑.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

文秘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目的:文秘是随着科学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急剧膨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现代科学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职业,文秘工作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它在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综合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沟通内外关系、处理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秘专业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十大需求专业之一。由于现在就业竞争激烈,文秘专业的就业前景已经成为我们关心的话题。

二、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面对面交流以及查询资料,就学校文秘专业就业前景对我校部分同学进行调查。

三、调查对象:我校文秘专业部分学生。

四、对秘书专业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愈加细化,各领域、各行业的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活动和辅助性活动相分离,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文秘人员,在各个工作领域中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秘书在企业中属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其岗位职责描述也是最模糊和最广泛的。日前各行各业对秘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会打杂的“听话”秘书已经难以再满足职场的需求,拥有高学历的高级秘书证书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紧俏资源。

目前企业对秘书人才的选拔门槛升高表现在三个部分。1.职业化秘书取代“花瓶”秘书。以往外资企业对秘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形象上,对工作经验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但现代职业秘书则在工作经验、个人品行、文化素养乃至性格类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对秘书基本素质要求外,还需符合老板工作上的个性化要求。特别是私人助理,即“PA”,是职业秘书的发展趋势之一。私人助理更像“管家”、“代言人”,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辅助职责,甚至在不同场合代表老板出场行事,是老板的替身。因此,现代企业的秘书一职正从“打杂”、“花瓶”向职业化秘书转变。2.“软”素质取代“硬”技能。现代秘书的能力已经从“硬性”的专业要求向“软性”的素质化迈进。秘书的工作能力不再单单是打字、传递文件和提供信息,而是扩展为从报告的撰写到文书档案的整理加工,从

文件信息传递到信息的收集、汇总、提炼,从日常的外联活动到内部的沟通协调等各个方面。另外,跨文化企业环境,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外企对秘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欧美公司更注重秘书专业能力的发挥,语言、文件处理能力和行业知识等硬件条件是他们的首选;而日本公司更注重秘书自身的素养和发展潜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亲和力等。因此,外企秘书更体现出一种企业文化、民族文化的特性。3.行业型秘书取代通用型。现在企业对秘书知识结构的要求,更趋向于专业化、职业化。而且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的不同,也对秘书提出了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例如,IT、通讯、机械、电子、微电子等行业,就越来越多地要求秘书在工作中可利用自身所学的行业相关专业知识,解决一些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产品和商务解决方案。另外,在IT、通讯、快速消费品等高速发展的行业,更注重秘书的学习能力和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在法律咨询等行业,则对秘书的信息收集整理和稳重的性格及亲和力是一种考验。由此看出,专业秘书是秘书领域的又一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

秘书分两级,一般秘书的月收入在两千元左右,如果有助理的角色大概在5000元,外企公司总裁办公室的高级秘书在8000到1万元左右。

秘书职业以后的发展是做行政、人力资源或者后勤方面的经理,或是负责自己熟悉的工作。因为他们与各个部门都打交道,对于公司的架构和业务都比较了解,所以未来发展方向也是这些,“对企业来说,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一块敲门砖”,“当一种职业的社会需求十分旺盛,且从业人员的规模已达到相当数量时,职业标准的制定和资格认证的确显得很有必要。

工作、协助领导处理行政事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包含了从企业基础文书、专职文秘、到高级行政助理等一个完整的行政辅助人员体系,是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之一。具备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富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秘书是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急需的人才。该专业就业面广,需求量大,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专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不仅可从事秘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还可从事企业广告、公共关系等文案创作,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处理和营销工作。

目前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和正规培训,很多在职的秘书工作起来不够自信,这

时,他们就应该选择一个与秘书职业相关的专业,赶紧补补课,以补充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尽快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加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秘书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处在秘书这个职场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生存,就必须主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技能、技术,给自己职业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培训,然后择机跳槽已成为职场发展的最新动向。而面对名目繁多的秘书培训机构,如何选择好的培训机构进行充电,是个首要问题。只有有效的培训才能为职场人士跳槽、提薪、升职增加筹码而能达到这样目的的培训才是值得投入的。

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 篇5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文秘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友人,您好!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础性的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 个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掌握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 情况,为就业形势严峻下的文秘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为了了解秘书专业人员 在社会的需求,特此向您做调查,殷切的希望您参加此次的问卷调查活动。1.您的性别是(A.男 B.女 2.您现在的工作单位性质是什么(A.国家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社会团体 D.其他 3.您认为文秘人才的学历层次应为(A.中专 B.大专 C.本科 D.研究生以上 4.您单位今后两年对文秘人员的需求量是(A.5 人以上 C)B)D)A)

B.3~4 人 C.1~2 人 D.不需要 5.您认为文秘专业学生是否有必要考取“秘书资格证书” A(A.有必要 B.没必要 6.您对文秘工作认识的理解是(B))

A.领导决策及工作的辅助人员 B.领导的“活闹钟”安排各种事物及行程 C.文件资料及档案的收集整理 D.各种杂事都要负责 E.其他 7.您认为现在社会对文秘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有哪些 ABCDG(选题] A.公文写作 B.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C.计算机水平D.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 E.商务知识 F.法律知识 G.会计知识 H.其他)[多

8.您认为现在社会对文秘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有哪些(A.语言表达能力 B.人际沟通能力 C.应变能力 D.实践能力 E.文字表达能力 F.其他 9.您认为社会需要的秘书人才类型是(C A.复合型高级辅助管理人才 B.跨文化的秘书人才 C.优秀型的秘书人才 D.应用型和操作型的秘书人才 10.您对文秘工作的前景如何(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E.非常不好 11.您对秘书这个职业了解吗(A.非常了解 B.了解不深 C.不怎么了解

B)A))

A DE)

[多选题]

D.不了解 12.如果你是位领导或经理,您觉得有必要招聘秘书吗(A.有 B.没有 C.可有可无 13.您觉得秘书综合素质中哪一样是最该重视的(A.学历 B.思想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心理素质 D.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14.如果您认为有必要招聘,那什么样的秘书是您首选的(c A.技术型秘书 B.创新型秘书 C.应用型秘书 D.复合型秘书 15.您觉得现代社会中认为秘书是“小蜜”是否合理(A.合理 B.不合理 C.说不清 16.您认为秘书学习速记、茶艺、书法等有用吗(A.用处不大 B.总有用上的时候 b)c))D)A)

C.没有学的必要 17.您觉得秘书除学习本专业课程外,还应接受哪些方面的指导?

关于文秘的市场调查报告 篇6

本(专)科毕业论文

关于文秘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系 部: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论文提交日期:二о 年六月

目录

关于文秘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摘要:勿庸置疑,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于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肯定是一个不利因素。然而让人惊喜的是在庞大的大学生就业潮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能在困境中异军突起。本文拟以对包头地区的中小企业负责人及文秘工作者的调查,就文秘的就业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就业;文秘;调查

一、调查目的:

文秘是随着科学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急剧膨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现代科学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职业,文秘工作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它在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综合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沟通内外关系、处理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秘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十大需求之一。主要调查在就业形势严峻下的文秘工作的的前景,了解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以及各单位对文秘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采取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访问的方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从事文秘工作的学生职位定位以及相应单位的用人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三、调查对象:

想要从事文秘工作的毕业生,包头的一些中小企业,各级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四、对秘书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愈加细化,各领域、各行业的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活动和辅助性活动相分离,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文秘人员,在各个工作领域中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秘书在企业中属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其岗位职责描述也是最模糊和最广泛的。目前各行各业对秘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会打杂的“听话”秘书已经难以再满足职场的需求,拥有高学历的高级秘书证书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紧俏资源。在民营企业,他们需要的文秘人员实际上是“综合文秘”。因单位规模相对较小,文秘分工不是太细,文秘人员身兼多职,往往集文秘工作、财务、统计、人事、档案管理等多种工作于一身,除了必须具备的文秘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其他非文秘专业的基础知识。不仅要具备办公办事、熟悉掌握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还要有熟悉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们既要为企业领导当“门面”、当“窗口”,搞接待、公关,还要为企业领导出谋献策、辅助决策。

而在街道社区,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又扮演着另外一个角色,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新问题,如何增强本领,应对挑战,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社区或者农村担任文书工作,应熟练的掌握农村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法定公文、辅助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法律诉讼文书、公关礼仪文书。文书、秘书、办公实务操作员或其他的办公室文员,都属于管理人员,都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非现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便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诸多的职责。故此,现代的文秘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需要具备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需要掌握广博的社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需要掌握丰富的生活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底,需要具备运用不同手段进行写作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字处理能力,需要具备独立搞好文秘工作尤其是运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办公事务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能力,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人际应酬和组织协调的能力,需要具备能够较好管理现代企业、党政团体和其他公共事业的能力,需要具备对于社会信息和专业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等等。

1、用人单位需要的秘书人才分析

对用人单位我们采用的是面对面的访谈,在访谈中,有90%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是秘书人员的个人能力,这秘书的能力是指秘书工作能力,能够有效完成事情的效率;企业所需要的是具有性格特点的秘书人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就是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比如获奖情况,学习情况,个人社会实践情况等等,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应该更加努力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这对他们以后就业非常有帮助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性质的单位数量不断增加,每个企业因为工作需要或多或少都会引进文秘人才,但是,需求量不是很大,这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稳定的数量需求空间。至于学历层次,98% 的企业认为需要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一般不会选择中职生。中职生和大专、本科生相比,个人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还是有很大差距。

2、用人单位需求秘书能力分析

在能力上,与人交往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文秘人员的行业特定能力,属于职业素质范畴;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每一位从业者都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属于综合素质范畴。

从访谈用人单位中,76% 的单位将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放在文秘人员能力要求的第一位,说明了用人单位对秘书这一职位协调能力的重视。可以使学生获得从事秘书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获得进入秘书职业所需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学生如持有多种能力证书,包括专业核心证书如普通话证书,外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汽车驾驶证等,以及能力拓展证书如会计上岗证、人力资源证、物流师、跟单员资格证书等,就业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3、用人单位对秘书职业道德的分析

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三种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包括敬业、奉献、诚实、可靠,耐心、细心,善于与他人合作,有吃苦耐劳精神等。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独立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贯彻领导意图,为领导者提供最佳工作服务的能力。这些基本素养远比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重要。

从需求数量上看,被调查的十个企业中100%均表示需要文秘人才。在回答今后三年平均每年需要文秘专业毕业生人数时,90%以上的单位选1—2个,另有近10%的单位选了3—5个或更多。当然这是根据其公司的规模来决定,这说明民企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空间。

从需求层次上看,80%的单位选择了大专(高职)毕业生,只有20%的单位表示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这显示,大多数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一般认为受过文秘大专层次教育已够用。他们认为,他们急需的是文秘专业方面的适用人才,看重的是文秘人才的专业素养、技能和事务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本地区社会需求的文秘人员较多的是要求能说会写、会操作电脑、会办事的人,而英语水平与营销能力并不被企业看重。从需求的秘书类型上看,现在企业对秘书知识结构的要求,更趋向于专业化、职业化。而且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的不同,也对秘书提出了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例如,it、通讯、机械、电子、微电子等行业,就越来越多地要求秘书在工作中可利用自身所学的行业相关专业知识,解决一些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产品和商务解决方案。

秘书分两级,一般秘书的月收入在两千元左右,如果有助理的角色大概在5000元,外企公司总裁办公室的高级秘书在8000到1万元左右。

秘书职业以后的发展是做行政、人力资源或者后勤方面的经理,或是负责自己熟悉的工作。因为他们与各个部门都打交道,对于公司的架构和业务都比较了解,所以未来发展方向也是这些,“对企业来说,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一块敲门砖”,“当一种职业的社会需求十分旺盛,且从业人员的规模已达到相当数量时,职业标准的制定和资格认证的确显得很有必要。

工作、协助领导处理行政事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包含了从企业基础文书、专职文秘、到高级行政助理等一个完整的行政辅助人员体系,是实行就业推入的职业之一。具备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富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秘书是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急需的人才。就业面广,需求量大,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目前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和正规培训,很多在职的秘书工作起来不够自信,这时,他们就应该选择一个与秘书职业相关的专业,赶紧补补课,以补充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尽快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加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秘书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处在秘书这个职场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生存,就必须主动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技能、技术。

其实,我觉得文秘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广阔的.只不过要有扎实深厚的文书基础、办公自动化基础、沟通基础、速记基础、企业管理基础、法律与法规。秘书实务包括:会议管理、事物管理、文书拟写与处理、涉外英语等。秘书部门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单位的窗口,秘书能力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形象。对此,社会用人单位、劳动部门以及高等院校都应当引起重视。

当今秘书工作发展趋势是身份职业化、服务多元化、参谋深层化、手段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只有知识结构合理的现代化复合型秘书人才,才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

结束语:

目前各行各业对秘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会打杂的“听话”秘书已经难以再满足职场的需求,拥有高学历的高级秘书证书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紧俏资源。总体来说文秘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广阔的,只不过要有扎实深厚的文书基础、办公自动化基础、沟通基础、速记基础、企业管理基础、法律与法规。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对文秘岗位认识不到位,没有自己清晰的择业观。理性的职场人都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进行仔细、认真的规划。我们需要很清楚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在自己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学会提前为自己打算--进行充电,以便使自己职业选择的道路更宽。同时,在职场选择中站在十字路口的人,也应该通过及时充电,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参考文献:

[1 ]黄盛.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报告[z].科技资讯,2007,(12)

[2]王新.文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途径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3,(6).[3]李玉芬.现代秘书工作的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4).[4]叶云飞.论中文专业现代文秘人才优化培养的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7,(9).[5] 张绛青.试论现代文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j].文秘之友,2000,(6).[6]来保卫.从社会需求看高职文秘专业设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 1).[7]刘忠惠.温州民营企业文秘工作现状与发展研究[j].理论观察,2004,(2).经济管理系

医学文秘工作任务调查分析论文 篇7

关键词: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广东省

1 调研目的和基本情况

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愈加细化,各领域、各行业趋向职业化,对于为领导提供服务的文秘人员,现今社会对他们的需求情况究竟如何呢?2014年3月—2016年6月,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考察、访谈等方式对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文秘人才需求的调研,历时3年,调研企业共计317家。通过调研学生就业单位性质,企业需求岗位,企业对秘书类岗位人才的学历要求,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养、证书、特长要求,了解文秘相关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文秘专业人才需求、岗位发展,企业对文秘人员人才的学历层次及能力要求,从而反思文秘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并为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建议。

2 调研分析

2.1 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及规模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文秘专业学生普遍就业于民营企业(44%)和个体企业(30%),其次是国有企业(13%)、事业单位(8%)、行政单位(5%)。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公务员制度的全面实施,文秘专业高职生进入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机会很少,大部分将无可选择地进入企业就业。

据调查,就业企业单位规模为200人以下的比例达75.71%,从中表明高职文秘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

2.2 企业对文秘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需求数量。调查显示,90.15%的单位都是需要文秘人才的。在未来1~3年内对文秘相关专业的高职人才需求,有44.26%的单位选择了1~2人,27.86%的单位选择了3~5人,18.03%的单位选择了5人以上。从结果来看,单个单位所需文秘人才不多,但是文秘人才适用性广,涉及各行各业各领域,就业面宽。

(2)需求层次。调查显示,企业普遍要求秘书岗位的学历是高职高专(78.95%),其次是本科、中专,还有一部分要求研究生学历。据企业反映,中专水平可以胜任基本的文秘类工作,但是由于知识结构和年龄差距让其职业发展受限。高职高专毕业生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所学够用,知识和年龄结构与岗位较匹配,发展空间大,而且,高职高专毕业生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心态较为踏实。部分文秘类岗位如领导秘书,对学历、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一般要求本科和研究生学历,还要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3)需求岗位。调查显示,目前企业所需的文秘类岗位主要有办公室文员、行政助理的岗位,其次是前台文员、经理助理、内勤、办公室主任和其他。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里行政和人事是不分家的,所以人事专员的岗位也急需文秘人才。领导秘书需求量因为实际情况不及部门秘书和行政秘书的多,但是要求高,是目前市场急缺的人才。其他岗位如会计或出纳、跟单等也会考虑文秘专业毕业生。

2.3 企业对聘用文秘专业人才考虑的因素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各单位所注重文秘人才的综合素质由高到低依次是:71.93%是文秘人才的职业道德,61.40%是文秘人员的团队意识,50.88%是文秘人员的专业知识,43.86是文秘人员的创新能力,40.35%是文秘人员的沟通能力。由此可见,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是企业最看重的素质,它是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在调研中,大部分企业一直强调比较看重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人才自身的职业素养,如敬业精神、乐观个性等。

2.4 企业对秘书类岗位所需能力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企业对秘书类岗位所需技能最看重的前五项技能,依次为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操作能力(11.32%)、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能力(11.15%)、人际沟通能力(10.64%)、文书处理能力(9.35%)、应变能力(9.34%)。企业认为文秘人才必须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但是专业能力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看重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专业水平中,着重于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操作能力、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能力、文书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部分企业对外语能力和决策能力不做要求,外贸企业要求英语能力达四六级。

2.5 企业对秘书类岗位所需知识调查分析

据调查,企业要求文秘类岗位具备全面的知识,主要要具备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20.25%)、公文写作知识(17.67%)、计算机知识(17.53%)。企业表示文秘专业毕业生除了文秘专业知识外,最需要掌握的其他知识是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12.99%),会计、统计和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管理、法律、外语等知识。

2.6 企业对秘书类岗位所需证书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企业对文秘专业的毕业生的应考取的证书依次是计算机等级证书(35%)、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23%)、全国四级秘书资格证(18%)。大部分企业表示,他们并不在意证书,主要看重人才具备的能力,证书只是用于考察人才的学习能力。

2.7 企业对秘书类岗位所需特长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84.21%的企业选择速记和70.18%的选择汽车驾驶是文秘人才就业的特长优势。其他企业需要文秘人员具备特长依次是书法(42.11%)、茶艺(36.84%)、交谊舞(22.81%)、其他(5.26%)。

3 调研结论与建议

3.1 我国市场急需的复合型文秘人才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文秘人员各方面技能要求更高了。我国市场急需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熟练地运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力,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译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熟悉商务知识、企业管理、会计基础知识,拥有速记、汽车驾驶等特长技能的复合型文秘人才。

3.2 高职文秘培养岗位从“行政秘书”向“企业秘书”转化

秘书工作职业岗位由行政秘书到企业秘书的趋势变化,高职秘书教育应顺从市场需求,主要面向我国民营、外贸等各类型的企业办学,根据现代企业需求进行秘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结合企业文秘岗位实际,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3.3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建立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文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级校企合作平台等机制,有效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教材编写、学生实习、实习基地建设中来,促进校企资源共享,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达到无缝对接。

3.4 对于文秘人才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需先行

企业认为,“德”是用人首要,主要包括忠诚、敬业、乐观、团结、吃苦等,这些素养对于将来从事文秘专业学生而言比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为重要。这是企业衡量文秘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蔡超,王世斌.企业秘书概论[M].1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8

摘 要:为了了解医学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及其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采用《高等学校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问卷三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的6家附属医院的58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师、药师、护士、技师及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得出基本信息、参加I类学分继续教育活动、参加II类学分继续教育活动、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并展开讨论。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采用《高等学校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问卷三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的6家附属医院的58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师、药师、护士、技师及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回收579份问卷,因为主要项目遗漏而被判定为无效问卷的34份,合格问卷545份,合格率94.1%。实际有效调查人数545人,有效回收率94%。

(二)方法

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科室的性质、职业、性别、年龄、从事现在工作的年限、职称、学历。为保证数性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采取不记名现场答卷。

二、结果

(一)基本信息

来自手术科室144人(26.42%),来自非手术科室401人(73.58%);医生193人(35.41%),护士245人(44.95%),药剂师26人(4.77%),医技人员77人(14.13%),其他4人(0.73%);男性131人(24.04%),女性414人(75.96%);中专27人(4.95%),大专175人(32.11%),本科165人(30.28%),硕士65人(11.93%),博士113人(20.73%);初级职称186人(34.13%),中级职称232人(42.57%),副高职称94人(17.25%),正高职称33人(6.06%);年龄35岁以下220人(40.37%),35-45岁217人(16.33% ),45-55岁89人(16.33%),55岁以上19人(3.49%);从事现在工作的时间,5年以下 121人(22.2%),5-10年 98人(17.98%),10-15年77人(14.13%),15-20年105人(19.27%),20-25年71人(13.03%),25-30年50人(9.17%),30-35年17人(3.12%),35-40年6人(1.1%)。

(二)参加I类学分继续教育活动

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有4 3 5人(79.96%),其中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总体感觉非常满意的65人(15.4%),满意244人(57.82%),一般104人(24.64%),不满意7人(1.66%),非常不满意2人(0.37%)。参加最多项目内容为“本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共有219人(85.55%)将该项目作为第一顺位,168人(48.84%)将该项目作为作为第二顺位的。

未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有109人(20.04%),其中将“单位没有要求”作为未参加的原因第一顺位的有36人(90%),作为第二顺位的的有16人(61.54%);82人(79.61%)表示今后想参加该项目,7人(6.8%)不想参加,14人(13.59%)暂时没想法。

参加省(直辖市、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有259人(48.41%),其中对(直辖市、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总体感觉非常满意的30人(12.2%),满意141人(57.32%),一般71人(28.86%),不满意3人(1.22%),非常不满意1人(0.41%)。

未参加省(直辖市、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有276人(51.59%),其中将“单位没有要求”作为未参加的原因第一顺位的有88人(96.7%),作为第二顺位的的有30人(53.57%);163人(72.44%)表示今后想参加该项目,7人(3.11%)不想参加,55人(24.44%)暂时没想法。

将“单位对科室、部门有考核要求”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原因”的为382人(70.48%),选择“自己想提高业务水平”的370人(68.27%),“职称晋升需要”的132人(24.35%),“岗位聘任需要”的123人(22.69%)。

将“单位没有要求”作为“影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因素”的有55人(10.58%),选择“经费缺乏”的189人(36.35%),“没有时间”的410人(78.85%),“无合适内容”的104人(20%)。

选择“参加过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主办者”中“本科室”作为第一顺位的293人(79.62%),作为第二顺位的87人(30.1%);选择“大学(包括附属医院)” 作为第一顺位的41人(11.14%),作为第二顺位的167人(57.79%);选择“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作为第一顺位的22人(5.98%),作为第二顺位的29人(10.03%)。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经费来源,选择“单位”的354人(65.56%),“科室”145人(26.85%),“个人”29人(5.37%),“单位、科室和个人共同承担”106人(19.63%),“商业赞助”83人(15.37%),“政府投入”232人(42.96%)。

认为目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总的收费情况高的有73人(13.98%),偏高296人(56.7%),适中133人(25.48%),偏低11人(2.11%),低9人(1.72%)。

获得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途径将“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作为第一顺位的442人(93.64%),作为第二顺位的59人(21.61%);将“外单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非网络)”作为第一顺位的23人(4.78%),作为第二顺位的196人(71.79%);将“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网络)”作为第一顺位的7人(1.48%),作为第二顺位的17人(6.23%)。

参加过的授予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感觉不满意的方面将“费用”作为第一顺位的200人(79.68%),作为第二顺位的210人(60.17%);将“时间安排”作为第一顺位的26人(10.36%),作为第二顺位的121人(34.67%);将“学习形式”作为第一顺位的19人(7.57%),作为第二顺位的17人(4.87%)。

(三)参加II类学分继续教育活动

所在的单位有Ⅱ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539人(98.9%),其中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要采取的方式为“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选择其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65人(61.8%),作为第二顺位的12人(12.63%);选择“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自学资料”作为第一顺位的有76人(28.46%),作为第二顺位的44人(46.32%);选择“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6人(5.99%),作为第二顺位的21人(22.11%)。

关于对本单位举办的继续教育活动进行管理或评价情况,选择“每次都进行”的280人(56.68%),“有时进行”的143人(28.95%),“从来不进行”的24人(4.86%),“不知道”的47人(9.51%)。

单位对继续教育活动进行管理或评价的方式,选择“签到”作为第一顺位的有426人(97.71%),作为第二顺位的15人(7.58%);选择 “考试” 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0人(2.29%),作为第二顺位的170人(85.86%)。

对本单位或科室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总体感到非常满意的64人(12.36%),满意324人(62.55%),一般111人(21.43%),不满意16人(3.09%),非常不满意3人(0.58%)。

认为所在的单位没有Ⅱ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6人(1.1%)。

(四)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

单位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有职称要求的383人(71.59%),无职称要求的152人(28.41%)。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在您单位的作用,选择“年度考核指标”作为第一顺位的有486人(94.92%),作为第二顺位的27人(9.22%);选择 “岗位聘任条件”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5人(2.93%),作为第二顺位的227人(77.47%);选择“技术职称晋升条件”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1人(2.15%),作为第二顺位的39人(13.31%)。

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选择“单位统一管理”的有401人(73.99%),“科室统一管理”的174人(32.1%),“自我管理”的72人(13.28%)。单位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有规定的489人(92.97%),无规定的37人(7.03%)。认为自己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很必要419人(77.16%),可有可无的104人(19.15%),没有必要的20人(3.68%)。

愿意选择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形式,选择“面授”作为第一顺位的有332人(85.79%),作为第二顺位的33人(21.29%);选择“函授”作为第一顺位的有33人(8.53%),作为第二顺位的88人(56.77%);选择“网络远程学习”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4人(3.62%),作为第二顺位的23人(14.84%),选择“有考核的自学”作为第一顺位的有8人(2.07%),作为第二顺位的11人(7.1%)。

比较喜欢的Ⅰ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方式,选择“学术讲座”作为第一顺位的有328人(79.04%),作为第二顺位的71人(21.13%);选择 “学术会议”作为第一顺位的有49人(11.81%),作为第二顺位的202人(60.12%);选择“专题讨论会”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9人(4.58%),作为第二顺位的45人(13.39%),选择“研讨班”作为第一顺位的有16人(3.86%),作为第二顺位的7人(2.08%)。

比较喜欢的Ⅱ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方式,选择“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作为第一顺位的有237人(69.71%),作为第二顺位的32人(18.08%);选择 “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自学资料”作为第一顺位的有72人(21.18%),作为第二顺位的87人(49.15%);选择“刊物发表论文和综述”作为第一顺位的有22人(6.47%),作为第二顺位的38人(21.47%),选择“科研项目”作为第一顺位的有6人(1.76%),作为第二顺位的15人(8.47%)。

认为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合适的时间在3天以内的284人(52.79%),4-6天的177人(32.9%),7-10天的45人(8.36%),11-15天的26人(4.83%)。

三、分析与讨论

(一)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质量

医院(二级管理)和科室(一级管理)继续教育管理质量是关键。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如何有效地贯彻落实,关键在于一、二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单位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并不十分了解,这种状况容易使其对继续医学教育产生误解,甚至反感,因此应该加强一、二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明确其职责,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的宣传讲解作为其重要工作内容,尤其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专门继续教育培训。指导一、二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及时将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和各种工作流程公布在本单位网站上,方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查询。或利用微信、QQ、飞信等信息沟通工具进行宣讲,科室管理人员是继续教育的一线,直接面对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也可以说是继续医学教育的“守门人”,他们的水平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加强他们的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最新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的背景,有助于其在面对本科室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时,准确依据规章制度,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保证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二)明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医院的关系

确定继续医学教育费用负担主体。《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中规定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的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卫生技术人员本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医学部附属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本单位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是免费,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经本科室或医院同意,由本科室或医院负担所需费用;参加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自己负担费用。在美国,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都是自费,因为美国绝大多数医生是私人开业,独立于医院之外,向患者提供初级保健或专科服务,患者与主治医生发生纠纷直接去法院起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与其执业资格有关,美国医生自己负担费用是合乎情理的。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所在单位关系紧密,虽然我国已经出台医生可以多点执业的规定,但在大医院中医生选择多点执业很少。因此,对于只在本单位行医或工作的医生以及卫生专业技术来说,由所在单位作为其继续医学教育费用承担主体更为合理。

(三)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水平

现场督查落实规章制度情况。医学部对国家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举办实行全过程管理,项目举办前须审核招生通知,举办中抽查办班情况,要求办班时有专人负责刷学分卡和签到,办理证书时核查招生通知和课程安排,办班结束后及时网上反馈项目执行情况,医学部在时间节点上等方面有统一明确的要求。从调查结果看,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不足,应该增加现场督查的比例,一方面督促各项目主办科室按照要求举办。另一方面在现场发现不规范的管理行为,及时进行干预何制止,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项目举办得是否合规,与项目负责人对管理规定的了解程度有直接关系,医学部编写了《项目负责人须知》,将管理要求和流程简明扼要地说明,在项目举办前由项目负责人签名,管理部门留底备案,这一举措既弥补了无法召开项目负责人培训会的不足,还顺利完成了对其的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群.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历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祁国明.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J].继续医学教育,2002(4).

[3]黄静,张成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医学教育,2004(2).

[4]孙晓明.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体制与保险制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版),2012.

上一篇:cetv“战疫复课”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下一篇:创业之星大赛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