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任务书

2024-05-17

实验任务书(精选11篇)

实验任务书 篇1

实验1

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实验目的

1、掌握结构化分析方法

2、掌握业务流程分析方法和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内容:

任务一

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等)。表达的是信息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

试绘制工资管理系统的系统流程图,根据系统流程图的符号说明仔细理解下图含义:

图1-1 工资管理系统系统流程图

系统业务流程图的符号:

图1-2 基本符号

图1-3

系统符号

操作步骤:

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

图1-4

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

2.选择流程图中的基本流程图模板

图1-5

选中基本流程图模板

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

任务二

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案例一:总务办公管理系统

系统简介:某单位准备开发一个购买办公用品和设备的总务办公管理系统。办公用品的购买申请由各科室提出,由负责总务工作的办公室统一收集。其中,购买申请的金额低于500元(含500元)可以由总务办公室直接审批,而高于500元的购买申请由机构主管领导审批,批准的购买申请形成采购清单由采购员负责购买,同时应记录每次实际购买清单,进行入账。在提出购买申请时要包括下述数据:申请单位、物品名称、物品数量、预计价格、物品用途等。每次购买完成后应记录以下数据:物品名称、物品数量、价格、总金额、购买日期、经办人等。

请对该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后,绘制出该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案例二:火车票预订系统

系统简介:某高校后勤集团为了学生寒暑假返乡,办理代学生预订返乡火车票事务,订票必须提前三天办理,后勤订票处提前三天向火车站办理购票事务。订票处使用一台微机处理订票后购票事务,学生订票一次称为一个事务,由订票员将其输入在微机中,系统核实订单后,将订票信息记录放在订票库中。系统每天打印预订三天的购票单,并更新订票库。

请对该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后,绘制出该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实验任务书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才发展,英语教学,任务型

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它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国内市场上存在很多外企,也有很多商业活动直接和国外相关,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新世纪的学生更应该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学校,特别是初中学校,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对英语的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对外国的文化知识了解不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依然缺乏相对比较系统、科学的学习计划,但是外国的文化知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备条件,没有足够的外国文化知识,学生很难学好英语。

2.有的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语言中包含的知识点。

3.有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不高,有的学生仅仅追求做完作业、试卷,他们并不在意答案的正确性。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其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更甚至有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感觉厌恶,这不仅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虽然说当前的英语教育教学已经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水平确实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任务型英语教学法探究

本文描述的任务型英语教学法就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所谓任务型教学法就是要求英语的教学模式能够真实反映出英语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的转变,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相互转换,新课改教学理念也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初中英语的教学也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的意义,并学会如何运用这门语言,这在教育领域将会是一场重大的变革。通过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应用,学生基本能够真正了解语言的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有意义地习得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通过人物的完成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型教学策略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将具体的任务作为英语学习的载体,将任务的完成作为学习的动力。通过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应用,学生能够将习得的知识和自身的基本技能结合在一起,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将学会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说,任务型教学策略能够确保学生英语的学习是为用而学,学了就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形成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也能得到更好地提高。

任务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贯穿于初中英语的整个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注意到以下几点: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英语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创造环境运用语言;任务难度适中,能够激发学生语言的运用;教师应该适当地注重某些基本语言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突出某些语言形式。这些都是初中英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基本原则。任务型教学模式还强调,教师应该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学会探索解决问题,并在自主合作平等的环境中进行适当的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教师应该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任务的真实性。任务型教学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的基本生活经验,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学会运用语言能力,所以,语言的材料、语言的应用情景等应该确保自身的真实性。

2.任务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学习的内在逻辑性,并要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做到连接的自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明确指出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技能。

3.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注重知识、能力与学生情感的结合。英语的学习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还应该注意英语和其他学科的顺利交叉,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

当然,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也不够明确,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的继续努力,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的功能。

实验任务书 篇3

【关键词】公共计算机实验任务设计测评方法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任务测评”实验模式,能够较好的提高计算机上机实验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设计“任务”

1.1“任务”要明确

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要“任务”要有层次感。在“文字处理”时,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在中学时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知识了。这一章共8小节,如果按部就班地从第一节开始这样顺序学习,就会造成一些学生上课时不想听,上机时无事可干。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就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出不同的“子任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从没有学过的学生,我就要求他们先学会简单基本的文字处理方法,我布置的“任务”相对容易些,让他们先学会做一个课程表,通过制作课程表这个任务,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汉字输入、如何创建和编辑文档等一系列的简单知识;对于那些学过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难度就稍微大一些,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张自己的报纸,打印出来,然后还进行年级评比。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和想象力,这一章节的学习任务也就轻松完成。

1.2“任务”适应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网页制作》实验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网页的方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讲课之前,教师就要搜集一些好的网页给学生看。在网页中不仅要有好的文字内容,还要有优美的学生爱听的背景音乐,以及一些好看的动画效果。这样的网页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学生会立即表现出兴趣。学生有兴趣学习后,教师就要安排好每一个“子任务”,用一个个“子任务”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网页设计。具体这一章的“任务”,可以分为让学生完成制作一个简单网页、制作一个框架网页和制作一个动态网页。在学生制作网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自己看教材,多看一些别人设计好的优秀网页,从易到难地学习。特别是在学生自己动手上机实践时,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旁起一个“辅导员”的作用,给学生答疑,而不是手把手地教。

1.3“任务”要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实验效果的测评

2.1测评理念

2.1.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制作自己的作品。

2.1.2能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只有清晰表达的信息,才能使信息接受者明晰所接受的信息蕴含的意义,这样才能使信息有效地在网络上传递,更有利于信息的共享。

2.1.3能选择恰切的媒介来表达信息。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以及信息创作与表达的工具。因而学生必须能从繁杂的工具中挑选出最恰切的媒体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各种工具的信息表现特性与将要表达的信息的特性的深切理解基础之上,同时,还涉及个体对美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

这一方面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学生的作品(包括电子作品和其他形式的作品)来进行。

2.2测评方法

2.2.1分散测评

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在实验课时内要完成全部学生的实验测评是不可能的,故此,必须提前下达“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指导学生,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主导性及完成任务情况相结合,给出评测成绩,特别是提前较早完成“任务”的学生,主要面向学习较好的学生。

2.2.1集中测评

教师要在实验课结束前十分钟对完成和基本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集中测评,主要依据“任务”完成的知识点给出成绩。

2.2.3网络测评

任务测评的过程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以突出知识点为主题,以学生的作品为基础进行测评,起到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与提高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总之,在“任务测评”实验模式中,任务的是基础,测评是手段,只有“任务”对部分学生就驱而不动,测评特别能够督促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测评也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使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郑世珏. 计算机技术教学方法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实验任务书 篇4

实验室名称: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

李来胜

依托单位名称: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联系电话:

020-39310185, ***

度:

2016年

2017年3月10日填报

一、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基本情况

广东省环境保护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5年又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序列。化学与环境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拥有总建筑面积达3.25万平方米的三栋实验大楼;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整合化学、环境、材料等学科方向后,“能源与环境化学的理论与应用技术”为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化学与环境学院整体进入了国家“211”重点工程学科。2015年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是华南师范大学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序列的七个学科群之一。学院拥有教育部电化学储能电池材料与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电化学储能与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院有价值达3000余万元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具备了进行科研的基础条件。学院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项,“863”课题2项、“973”项目1项及省部级纵向、横向课题共计1亿元以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00多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广东省环境保护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下设环境功能材料在催化臭氧氧化中应用研究、环境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环境功能材料在生态治理与修复中应用研究三大研 究方向。

环境功能材料在催化臭氧氧化中应用研究方向紧紧扣住水污染控制技术这个主题,(1)重点研究改性碳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催化臭氧氧化微污染水和再生水深度处理中应用等;(2)重点研究改性 MCM-41和SBA-15等新型系列介孔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催化臭氧氧化中应用等;(3)重点开展催化臭氧氧化及其与生物耦合技术用于微污染水和污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该研究团队在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用于微污染水和再生水深度处理、新型高效催化臭氧氧化催化剂的研制和改性等方面提出在介孔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直接加入活性组分使其进入分子筛骨架,解决了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溶出即稳定性问题,从而避免了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水体的二次污染问题。

环境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方向以典型环境污染物(POPs、PCBs等)的处理为牵引,重点从光催化降解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1)室温光化学合成微/纳结构光催化材料、利用微/纳结构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处理环境污染物,并研究其反应机理;(2)无机及聚合物光催化材料的光化学合成及性能;(3)聚合物微球材料,涉及合成、印迹构筑与吸附性能研究;(4)光催化材料传感器,主要包括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的构筑与性能研究;(5)铋系可见光催化材料的能带调节及污染物降解机理;(6)多孔材料,利用模板构筑大孔、介孔材料,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

环境功能材料在生态治理与修复中应用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土壤和水环境中特征污染物(如有毒污染物、常规污染物CODcr、氨氮等)的治理与修复材料。重金属治理与修复材料主要针对铬、镉、砷、铅等污染问题进行研发,包括纳米零价铁材料、纳米氧化铁系列磁性吸附材料、微纳米氧化铝吸附材料、新型重金属固定材料、重金属污染 2 事故应急处理材料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治理与修复材料主要针对阻燃剂(多溴联苯醚类)、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进行研究,研发高效催化降解材料。同时,建立适合南方气候的土壤和水环境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开发快速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和监测设备,快速评价土壤和水环境毒性。组建期间主要研究以蚯蚓、蔬菜和大型蚤等为代表的生物对土壤和水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结合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化学分析和生物毒性测试,以及环境功能材料本身的生态效应,对修复后的环境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指导环境修复过程的进行。

(三)实验室主任及科研团队

李来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2005 年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化学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及修复技术,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MCM-41 和SBA-15 等介孔材料的研制及其在环境催化中应用等方面研究。正主持或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和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纵向项目。发表50 余篇SCI 收录论文,共被他引800 余次;国家发明专利5 项。

环境功能材料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3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授和研究员)12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具有博士学位 31 人(境外博士学位5人),占88%;“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3 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具有境外高校学习(访学)经历的教师19人,占专职教师比例54%;45岁以上的9人,45岁以下的26人。现已形成1支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政治素质好、群体实力强、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的科研队伍。

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进展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系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准建设的第一批省级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粤环[2015]97号文)。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以解决我国中长期环境保护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状况,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模拟手段研究重大的环境问题,确定各类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方案;开展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所需要的新型环境功能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中长期污染物减排以及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逐步成为我国高水平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控制及修复的环境功能材料实验基地。

获批建设后,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首先成立了实验室的管理机构。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主要由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研制及其在环境中应用研究的主要成员、以及与环境治理相关的研究人员组成,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由实验室主任负责检查研究课题进展状况。目前,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包括行政、辅助、科研3个板块,由实验室主任和常务副主任组成行政班底,负责本实验室的科研及日常工作;设立专职秘书辅助实验室正、副主任开展工作;科研方面,分成三个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研究室。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围绕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在新型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材料研制与开发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内和广东省实际需求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成套技术方案。

图1 代表性授权发明证书

2016年,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等项目14项,总金额823万元。依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化学与环境学科群,购置大型仪器8台,总金额240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承担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化学与环境学科群任务,成功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三、重点项目的落实情况

(一)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

按计划修缮实验场地,购置科学仪器8台,且大部分为进口大型仪器,总金额约240万元。建立了水污染控制新材料研发及其应用研究室,具备承担国家级水污染控制方面的重大科学研究课题的基础条件,具有对国内外开放进行合作的基础条件,并能对部分本校学生和外专业研究生进行自主创新性科学研究提供条件。

(二)科研团队及人才培养

环境功能材料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3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授和研究员)12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具有博士学位 31 人(境外博士学位5人),占88%;“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具有境外高校学习(访学)经历的教师19人,占专职教师比例54%;45岁以上的9人,45岁以下的26人。

目前,每个研究方向上有1名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1名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2016年,利用国家、广东省和学校的引进人才政策,成功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四、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通过对环境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有助于解决广东省水污染 控制与治理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建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及设备产品体系,带动我省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为国家和地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示范,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此外该平台的建立,也同样可用于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控制。

五、总结、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按计划成立了重点实验室管理机构,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依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化学与环境学科群,购置多台进口大型仪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成功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省财政暂无为本实验室配套资金,如获资助,将更有利于重点实验室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任务1 篇5

实验一:超文本多媒体素材的获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百度、Google、北大天网等工具搜索多媒体素材。2.了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不同领域和各自成功实例。3.了解各类媒体的基本著作工具。

二、实验内容

1.使用百度、Google、北大天网搜索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2.查阅有关多媒体应用实例的资料或网站,列出几个常见的应用实例,并以个人自已的思路进行分析。3.了解各类媒体的基本著作工具。

三、操作步骤

1、(1)百度搜图片(如搜可爱的图片)

(2)百度搜音频(如搜雨声音效)

(3)百度搜视频(如搜新闻)

(4)Google搜图片(如搜可爱的图片)

(5)Google搜音频(如搜雨声音效)

(6)Google搜视频(如搜新闻)

(7)北大天网搜图片

(8)北大天网搜音频

(9)北大天网搜视频

2、列出几个常见的应用实例,并以个人自已的思路进行分析

将视听等多种媒体结合,将图形图像、音乐、文本和交互操作综合在一起,比如新浪,猫扑等网站。

比如在教育领域,除了多媒体辅助传达信息之外,多媒体的交互性也是经常强调的要点,特别是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当中,非常强调学生和计算机的交互。随着CAI的研究越来越普遍的深入,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CAI设计采用超媒体结构,既方便了教师操作,又可以使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3、了解各类媒体的基本著作工具

多媒体著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产品的工具软件。

一、基于卡片或页的多媒体著作工具。

PowerPoint:PowerPoint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重要组件之一。PowerPoint是一种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而演示文稿是指按一定逻辑关系排列的一系列电子幻灯片的集合。PowerPoint非常适合向公众表达观点和演示成果等(单位介绍、学术讲座、产品展示)。

ToolBook:ToolBook是美国Asymetrix公司推出的一种面向对象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同该软件名称一样,用ToolBook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就像写一本书:首先建立一本书的整体框架,然后把页加入书中,再把文字、顽祚、按钮等对象放入页中,然后使用系统提供的程序设计语言Openscnript编写脚本,确定各种对象在课件中的作用。

Hong Tool:Hong Tool多媒体创作工具具有强大的图、文、声、影集成功能和丰富多样的交互手段,完整的评测和反馈功能,易学易用。

几何画板:几何画板是由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制作并出版的几何软件。适用于几何(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射影几何等)教学的软件平台。

二、基于图标的多媒体著作工具。

Authorware: Authorware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一种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多媒体著作工具。

Visual Basic:Visual Basic是一种基于程序语言的集成包,在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中提供对窗口及其内容的图形创作方式。

FrontPage:FrontPage是制作基于Web风格的多媒体CAI课件的软件,它可以设计页面的背景色/标题字体,快速建立超级链接,拔出顽祚及其他教学素材。

Action:Action是面向对象的多媒体CAI制作软件,具有较强的时间控制特性。

方正奥思多媒体创作工具:方正奥思是北大方正公司研制的一种可进行交互式多媒体编辑的创作工具,具有直观、简便、友好的全中文用户界面和很强的文字、图形编辑功能,支持丰富的媒体播放方式和动态效果,能实现灵活的交互操作和多媒体同步。

课件快车:课件快车是杭州学易科技有限公司为适应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的需要而设计的一款集视频、音频、课件制作、录制和上传于一体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快速制作工具。

三、基于时间的多媒体著作工具。

Director:Director 可以创建包含高品质图像、数字视频、音频、动画、三维模型、文本、超文本以及 Flash 文件的多媒体程序。

Flash:Flash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帮助设计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出高品质的动画,通过Action和Fs Command可以实现交互性,使Flash具有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另外,它与当今最流行的网页设计工具Dreamweaver配合默契,可以直接嵌入网页的任一地位,非常方便。

四、实验收获和建议

实验任务书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世纪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英语教学中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方面都要进行重大改革。英语教学要寻求知识体系与语言能力发展,继承民族传统与反映现代科技,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之问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了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强调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性与主体化。

以往教学中我们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我们就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主要有:a.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b.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c.可使学习者不仅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的过程;d.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e.把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从2001年9月-2002年6月,我们在使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的实验课题研究。

一、实验设计

(一)实验对象:初一八个班,共544人。初二八个班,共573人。实验教师9人。

(二)实验时间:2001年9月一2002年6月

(三)实验方案

1、通过任务型教学训练语言应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从活动中获取知识。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活动,学到新的知识,即完成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教师备课时重点考虑;如何设置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这个大语言环境又是由各个小语言环境组成,其中一部分是陈述性知识,另一部分则是程序性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通过活动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了知识迁移过程。常用的训练活动有以下几项:

(1)Daily report:值日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情况,其它学生可互相提问题,询问个人职业。

(2)Play a guessing game:用问题“what does he do?”引入任务,让学生猜测多媒体课件中人物的职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Ask the way :创设问路情景,根据实际情况 telling the way,eg,I want to go the hospital 完成对话活动。

(4)See the doctor、go shopping等:学生可扮演角色,进行对话。

(5)Have a discussion :学生分小组讨论

(6)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通过训练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变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为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班选出18名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作组长,分别编号,然后让他们找3—4名性格相投的其它学生作组员,要求组长接受能力强,负责辅导、抽查组员,各小组在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各个小组设置统一的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具体操作;

(1)课堂授课,面向全体,但对于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提问尽量以组长为主,力争使他们彻底理解掌握,为组长辅导组员创造条件。

(2)自习时或英语课外活动。座位打乱,每组学生坐在一起,对上节课内容充分讨论相互交流或扮使不同的角色展开英语对话练习,互相检查作业,抽查背诵情况。

(3)建立各小组长、小组,组员平时各项抽查考核档案,算出各小组提高分,小组竞争以此分为标准。各组员提高分的和等于 小组成员提高分之和(组员提高分=本次考核分数-上次考核分数)

组员提高分统计表(______单元)_________组 组长:_____________

学生A 学生B 学生C 学生D 均分

加(减)分 总分 单词 短语 对话课文 故事 评价手册 写作 单元测试 综合 备注 综合=均分+加(减)分

各小组提高分统计表

A组 B组 C组 D组

均分

加(减)分 总分 单词 短语 对话课文 故事 评价手册 写作 单元测试 综合 备注 综合=均分+加(减)分

(点评:备注的解释不清楚,似乎应是“总分=均分+加(减)分”,而综合分应是每一竖行分数的相加。但由于计分标准不同,这种简单相加的做法并不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A.加分项:① 小组提高分值最高的每次可加2分;② 小组考核每人每次达优者加0.5分;③ 课堂口答问题主动积极的每一人次加0.1分回答问题较好的每次加0.2分;④ 英文写作有创新观点被师生认可的每次加1分;⑤ 小组合作好的每次加0.1分。

B.减分项:① 小组提高分值最低的每次扣 1分;②平时考核每人每次差者扣0.1分;③平时考核每人每次不合格者扣0.1分;④ 每有一人不按时完成作业者每人每次扣0.1分。

C.小组长积分:① 每次考查提高分最高者奖2分;② 每次考查进步明显者每次加0.5分;③ 期中、期末两次小结进步幅度大的加 5分。

各环节及时统计分数,分数总表可张贴墙上,以供学生参阅。每周结算一次,每月评选一次,评选产生的优胜组受表彰,小组长每学期评选一次。这种评比形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重视个人成绩的做法,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交与合作,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组内发挥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

(1)在教句型时我们采取“轮流式操练法”以小组轮流操练,看谁说得准而快,读得好的组给予加分。

(2)在读课文时,采用记分办法(按十分制)让学生以小组轮流读,读错扣0.5分,扣完为止。

(3)初

一、初二年级一直坚持每天课前五分钟的Daily Report,Free Talk制度训练的程序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每次学生汇报后,教师都给予及时评价。有时有的同学觉得这次表演的不满意,老师暂不给评价。不记录成绩。学生经过更充分的准备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4、营造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环境和气氛

教师充分利用45分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课堂操练单词接龙,故事接龙,编对话表演,(Like shopping, Asking the way, Seeing a doctor等)、故事讲述、短文报告(Retell the text)以及与正在学习的课文相关的内容,如:初二(下)Lesson 62 “What a good kind girl”把对对话改为短文报告等。以上这些活动项目的评价都记作个人及小组的评价表。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l.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根据“实验设计”中所指出的测试方法对初一实验班和对照班(本校去年初一)进行对照:

表1 阅读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

阅读均分

优生率

及格率

实验班 89 60% 90% 对照班 86 53% 85%

表2 听力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

听力均分

优生率

及格率

实验班 88 71.4% 85% 对照班 87.5 71% 86%

表3 笔试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

笔试均分

优生率

及格率

实验班 88 62% 91% 对照班 84 55% 82%

分析:表

1、表

2、表3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听力成绩无明显提高,阅读和笔试成绩有明显提高,该实验有一定的成效。

三、讨论

1、“任务型学习活动与形成性评价”课题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整体提高学生成绩。再有一大优点那就是能激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快大面积地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这是以往各种改革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

2、“任务型学习活动与形成性评价”的第二个优点就是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从学习中看到提高,从提高中形成了能力。这一过程完全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完全符合新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上面“组员提高分统计表”就是由教师设计,学生以组独立操作、独立测算完成的。

3、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助手。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有更多的参与

和合作的机会,可以互相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信息转换、配对活动和小组动等,不仅掌握基本语法知识,而且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听、说等运用语言的技能。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一切活动都是主动的,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合作者。“任务型学习活动与形成性评价”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的优势是以往任何改革都不能取代的。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但问题还是不少,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逐步规范。

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如何完成任务 篇7

一、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

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 容易被一些有关信息和次要因素干扰, 因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 致使学习效率不高。所以要培养学生有意识、有毅力、有目的的探究习惯。例如, 在讲《溶液》一章时, 我本来的初衷是要让学生判断水、油、牛奶、酒精两两混合相互溶解时, 能否形成溶液, 可是没想到学生对两种物质混合所产生的奇特现象 (牛奶沉在油的底部形成一颗珍珠) 感到新奇。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呢?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发现, 由于我没有准备必要的材料给学生充分的解释, 所以我迅速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 才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原有的问题上。

二、使学生学会合作

探究性实验中, 为了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 实现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的合作。但如果操作不当的话, 学生要么乱嚷一通;要么开小差、说闲话, 要么不敢发言, 保持沉默;要么只有一个学生操作, 其他的看热闹, 从而导致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合作成为空话, 学习效率低下。要使自主合作真正具有实效性, 教师要在整体把握学生知识、能力层次、性格倾向、家庭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划分小组, 并选取一个具有一定领导组织能力的学生进行组织协调, 以确保小组活动的有序进行。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个体责任, 并互相依赖。要让小组的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培养学生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 不要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学习上。

三、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准备

探究实验中, 通过情境的创设, 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在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或者解释这些问题时, 由于所学知识不够或以前学过现在却淡忘了的原因, 表现出束手无策, 甚至于失望而保持沉默。这也是探究实验中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原因之一。这需要教师在设计学教案时对探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所预测, 给予学生必要的知识准备。比如, 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 会造成空气污染。那么怎样对教材中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有的学生建议最好把装置密封后在广口瓶的底部放一些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的物质。到底是什么物质呢?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 显得很沮丧。教师就可以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的信息, 使学生兴趣高涨。又如, 让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之前, 我就会在课下布置学生复习与其类似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 这样, 学生就不会在新授课中出现沉默的尴尬, 浪费时间, 完不成学习任务。

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化学要求在实验中一定要特别小心, 并要求教师在平时一定要进行实验安全教育。试想:如果某位学生在实验中用玻璃仪器扎伤手, 或用浓硫酸烧伤皮肤, 那么不仅使课堂中断, 还会带给学生伤害。

小学英语任务型途径阅读教学实验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强调“老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许多英语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阅读课上,教师往往将阅读材料肢解为单词、词组、段落,然后逐字逐句讲解;而学生则以熟记单词,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和结构作为阅读学习的主要任务。这种教学法与以学习者为主体,以任务为途径,解决交际问题的任务型教学存在很大差异。那么,任务型教学途径与语法翻译法,哪一种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本教学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所谓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具体而言,它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力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的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途径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法,它既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method)或者教学设计(design),也不是某个具体的教学过程(procedure),而是一种教学途径或理念。

三、教学实验过程

1.被试

被试来自河北省邯郸市南关小学五年级两个班的70名学生。实验班是五(1)班,共35人;控制班是五(2)班,共35人。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均由笔者担任英语任课教师。

2.实验材料

实验前和实验后均对被试进行了检测,检测内容分别是“2007、2008年度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小学高年级组)”中的阅读试题。

“2007年度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小学高年级组)”满分100分,阅读试题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短文词汇量为61个,回答5个问题,共10分。其中,第1、2、4、5题均为细节题,旨在测试学生把握文章主要事实的能力,第3题为推理题,旨在测试学生对所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2008年度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小学高年级组)”满分100分,阅读试题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词汇量为62个,回答5个问题,共10分。其中,第1题为主旨题,旨在测试学生把握主题与中心思想的能力,第2、3、4题为细节题,第5题为推理题。

3.实验步骤

本实验从2008年3月3日开始至2009年1月2日结束,历时35周,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实施前测。2008年3月3日,笔者采用“2007年度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小学高年级组)”中的阅读试题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实验前的测试。

第二步,实施实验。在控制班,笔者仍采用以“讲授、练习、运用”为主的语法翻译法进行阅读教学。在实验班,笔者根据Willis的任务型教学基本模式,将阅读课分为阅读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阅读前任务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并对课文的生词、短语和难句进行标注、讨论,以扫除阅读障碍,针对其中较普遍和典型的问题,教师集中进行答疑。任务环是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阶段。教师根据前一阶段的完成情况,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热点问题、两人对话、分组辩论、角色扮演和采访等。在这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交流,完成交际任务,报告发现的结果。语言聚焦是学生思考语言形式,提升语言运用意识的活动。活动的重点放在语言的形式和运用上,如通过组织学生复述课文,讲述小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语言组合。

第三步,实施后测。2009年1月2日,笔者采用“2008年度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小学高年级组)”中的阅读试题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实验后的测试。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为了调查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阅读成绩在实验前是否存在差异性,我们同时对两个班实施前测,并应用语言研究应用软件(SPSS)对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独立样本t检验

*P<.05**P<.001

表1表明,实验班的均值比控制班高出0.0571,差异不明显:实验班的标准差与控制班的标准差相差0.11755,差距不大,说明二者来自同一群体。另外,P值=.839,未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说明两班的阅读成绩在实验前处于同一水平。

为了测定实验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差异性,我们对两个班的后测成绩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

*P<.05**P<.001

表2表明,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后测结果出现明显差异:实验班的后测均值7.5429比控制班的3.4286高出4.403;实验班的标准差与控制班的标准差相差1.19383。此外,P=.000,达到0.05的显著水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35周的学习,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实验班的阅读成绩显著提高,而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的控制班的成绩提高不明显,说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

五、讨论

经过两学期的阅读教学实验,我们发现,语法翻译法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语法翻译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法规则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单通道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容器,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并没有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其次,语法翻译法过于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学生在尝试使用新学的语言结构时,一旦出现错误,就被老师批评指正,使得大部分学生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失去了使用英语的机会。

最后,语法翻译法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根据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1985)提出的输入假设,学习者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就可以成功地习得语言。但语法翻译法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单词、词组、句子和篇章的讲解和练习上,学生整堂课只能接触到有限的几个单词和一两个句型,这点语言材料不仅是表面的,而且是支离破碎的,学生不可能用学到的几个单词和句型表达真实的情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与此相对照,任务型教学途径明显改进了语法翻译法教学的不足。首先,任务型教学途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途径进行语言交际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设计的不同层次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在互动式的语言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真实的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创造出新的信息差。这使得他们产生交流欲望,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真正体验到语言交际的快乐。其次,任务型教学在重视语言知识准确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课文为他们提供了典型的英语运用范例,这些材料不仅可以供他们学习模仿,而且可以用来帮助他们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此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以文字、影像、声音等各种不同信息构成的真实的语言材料,如图片、报纸杂志、漫画、新闻短片、广播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拉近了课堂学习与真实语言运用间的距离,使得他们将语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最后,任务型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知识、技能,而且培养了交流能力、合作协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小组报告阶段,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组的口头或书面报告,了解其他人在处理同一问题时所采用的不同方法、途径和步骤,而且可以比较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具有相同意义的内容。此外,为了完成任务,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协作学习,不仅使他们能够进行交流沟通和真实意义协商,而且小组成员间产生的真实意义的交际,也为语言实践创造了机会。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南关小学

河北省邯郸市第26中学

顶岗实习教学任务要求(任务书) 篇9

为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学习关键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提出如下要求:

1、学生根据顶岗实习的岗位不同,从以下二个题目中选一

(1)施工组织设计

(2)预算

说明:顶岗实习岗位为施工员者,完成实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顶岗实习岗位为预算员者,完成实习工程的一套完整的预算书;

如果顶岗实习岗位不是以上二个岗位,可根据岗位的接近程度从以上二个岗位中选一。

2、毕业设计阶段安排

1)2013.9-----2014.3月中旬为毕业设计初稿完成阶段。3月5号检查初稿,并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没有特殊情况必须返校,因事确实不能返校者,务必在3月5号前将电子稿发至各指导教师处)。

2)4月份完成实习报告,4月中旬检查,检查实习报告,并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没有特殊情况必须返校,因事确实不能返校者,务必在4月15号前将电子稿发至各指导教师处)。

3)5月返校进行毕业答辩,答辩时应准备好毕业设计、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手册、实习鉴定。检查实习报告,并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没有特殊情况必须返校,因事确实不能返校者,务必在5月1号前将电子稿发至各指导教师处)。

4)按学校通知,在学生办理离校手续前两天(约6月底7月初)返校进行二次答辩,答辩时应准备好毕业设计、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手册、实习鉴定,并办理离校手续。

公共邮箱:gcgljzsb@sina.com

任务书 篇1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本任务书下达给:2010春级本科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张会奇设计(论文)题目: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问题的探讨

一、设计(论述)内容:

发达的旅客运输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之一,它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市场消费,加速国民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基于我国人口多,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在航空、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方式中,铁路以分布广,安全系数高,运量大,运费低,成为了旅客出行的首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铁路在中国的优势,铁路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在铁路硬件设施基本满足需求的条件下。如何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来巩固住原有的铁路客源,扩大铁路运输影响力,提高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力,就成为我们铁路的首要工作。科学管理,提高运营水平。加强对铁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技术的培训,不断地提高职工素质和企业整体素质,是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必备条件。

二、基本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包括题目的选择、资料的查阅、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总结、论文的撰写),全面提高学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素质,培养学员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和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对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思想及对策。

四、主要技术指标:

(无)

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1、在收到任务书后,一个月内将开题报告交给指导教师。

2、论文字数及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2)开题报告由学生认真书写,经指导教师签字后的开题报告有效;

(3)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3至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

(4)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

(5)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慨述等)、论文主体、结论。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文字应在12000字以上;

(6)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杂志类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右空2cm(靠装订线一侧增加0.5cm空白用于装订)。

对字体和字号的要求如下: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项)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

3、关于论文的其他要求请按联系地址和指导教师取得联系。

4、请学员务必在指导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进行写作,并按要求的日期完成各项报告和结题任务,否则将影响毕业答辩并影响毕业。

下达任务日期: 2012年 1月 8日

要求完成日期: 2012年 5月 5日

答辩日期:2012年 5月日

实验任务书 篇11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机电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任务驱动法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任务驱动法(即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坚持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主张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任务驱动法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利用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辅以教学情境、师生协作、学生会话等诸多要素改造,重组原有的学习经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和“注重实践”。

二、任务驱动法对机电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电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主要表现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项目为驱动,通过提出问题、分析任务、实现目标与评价效果等环节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活动与真实任务相协作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其学习目标的实现。这一方法的应用引起了机电实验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在具体机电实验教学实践中,呈现多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基于任务驱动法在机电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问答教学法等,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既改革教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在《机械制图与CAD》实验课程中,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零件作为模型讲解零件的图形表达方法,让学生多思考,积极加入到讨论行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少讲多练,提高学生实际绘图能力。

2.项目驱动教学法。基于任务驱动法在机电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其职业技能,教师可大量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驱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内容,教师只加以指导,完成后再由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在《数控加工与编程》实验课程中,教师准备多个数控加工的工件为项目,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己确定加工方案,分析加工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编写加工程序,最后完成加工过程演示。

3.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为突出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教学为例,其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数控机床操作工和数控机床编程员。在实验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工作过程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各工步完成的内容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懂得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学以致用。

4.仿真教学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软件建立虚拟车间、虚拟工作项目,并通过“虚拟工位”操作来完成工作任务,营造仿真工作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仿真操作,完成零件编程与加工。特别是在该课程实训的后期阶段,利用软件在虚拟环境下,要求学生设计并安装机电设备液压控制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并用PLC控制液压缸的工作,强调电、液、气、PLC检测等多技术综合应用。又如《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连杆机构,以前在课堂上讲很多遍学生也很难理解,而经过改革后,将连杆运动做成动画,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连杆部分拍成照片播放给学生看,还做了连杆教具,直接带上讲台演示,使深奥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5.“课堂+车间+师徒”现场教学。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技术工作,因此要求在校学习期间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可以推出“课堂+车间+师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即徒弟,教师即师傅,把课堂搬进车间,把产品搬进课堂,以产品、项目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总之,在机电试验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当然,任务驱动法在机电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应用这一方法,还要从完善教学设计方案、选择恰当教学手段、进行多元教学评价等下功夫。

参考文献:

[1]钟山,匡兵,许敏.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电实验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

[2]张莉.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的实践与发展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7).

上一篇:后人对周恩来的评价下一篇:内向者的独白学生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