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

2024-09-20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共10篇)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 篇1

郑文 商务英语一班 学号:1305031613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

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剧中人物又近乎固执的追求各自的信仰。才有了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以至于每看完一集,我总要重新梳理一遍剧中的人物关系。杨氏家族有三个子女,长子杨立仁是个教书先生,沉稳多谋;在广州读书的女儿杨立华独立而有主见;小儿子杨立青生性顽劣但勇敢正直。杨廷鹤作为一家之长,坚持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不求子女大富大贵,但求他们能团聚在自己身边,并成长为对国家的有用之人。

看完该剧,感叹有之,唏嘘有之。杨家与瞿家理不清的纠缠和血脉相连,情义相系,应该是作为那个年代,千万个家庭的缩影。在那个年代信仰和理想就是支撑一个个人生的基本动力,国家民族风雨摇曳,几分磨难,但多数个体都始终坚持各自的信念和理想,我们大可不必用非黑即白的准则去判断一个人。

立仁通过杨家世交楚材介绍成为黄埔军校的参谋教官,而立华早已是广州国民政府的机要人员。立青对前途一片迷茫,在立华的介绍下,他先后认识了国民革命元老级人物董建昌和共产党籍黄埔政治教官瞿恩一家。在他们的帮助下,立青凭借超强的绘图技艺顺利地考入黄埔军校。

学习期间,渐渐成熟的立青将瞿恩视为人生导师,并对瞿恩的妹妹瞿霞产生了爱慕之情,还与范希亮、穆震方等三期六班的同学结下深厚的情谊。经过“东征”的战火洗礼,立青已显示出优秀军人的潜质,然而国民党在黄埔发动的“清党”行动让他痛苦地举枪对准了自己的人生导师——瞿恩,瞿恩对立青表示理解的同时给予了他重大的人生启迪。事件平息后,立青第一次因“主义之争”而慎重思考对自己未来道路的选择。此时,立仁已步步为营踏入国民党政治核心圈。杨氏三兄妹姐弟因政治见解产生分歧开始貌合神离。

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展开共同抗日的第二次全面合作,立青作为警卫

郑文 商务英语一班 学号:1305031613 人员随中共谈判代表团前往南京。瞿霞获释参与中共的谈判工作,气节未改但性情大变,她对立青不再如过去那般亲密,显露出些许疏远之意,令立青颇为神伤。杨家人10年之后难得团聚,立青和范希亮等黄埔三期六班的同学也终于能在战场以外再次把酒言欢,并重申班规:“钢刀归钢刀,同窗是同窗!”。

在《人间正道》的前半部分,瞿霞作为瞿家的小女儿,聪明活泼,有着妈妈和哥哥的保护以及宠爱,爱撒娇却跟妈妈和哥哥一样坚定信仰。但是在经过了八年的牢狱之灾后,出狱的她面对的是哥哥的去世,妈妈的失踪,身心受到非人摧残的她再也无法面对挚爱的立青,只能最终选择远离她

立仁在情报工作方面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在八年抗战中对日本人人的情报工作,亲情和民族之情成为他不竭的动力。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跟自己的兄弟终于在国共的合作后站在同一战线。当立仁收来立青发来的白毛浮绿水,黄掌拨清波时,那种兄弟情再也抑制不住。岁政治信仰不同,但作为家里的长子始终希望维系一个温馨圆满的家庭所以在去台湾之前,看着少了沥青的全家福,感伤“少了一个人啊”!

他们这一代人都是万千黄埔仁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只有的历史。他们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其中片中老爷子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信仰。正是那些充满信仰的人们造就今天的中国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 篇2

故事原型:

话剧《信仰》是根据空军武汉指挥所“老战士报告团”原团长张绪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这位老红军1937年加入部队, 历经四十余年峥嵘岁月。《信仰》的主要线索就是张绪将军职务上离休后, 精神并不退休, 用坚定执着的信仰、正直纯洁的精神作答了一道道人生的选择题, 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1983年, 张绪与老战友共同组建了“老战士报告团”,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将自己遗体捐赠给了社会, 丝毫未停歇的完成着他对“信仰”的承诺。

主创人员:

编剧:李宝群

总政话剧团创作室一级编剧, 创作过话剧《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万世根本》、《风雪漫过那座山》, 小剧场话剧《带陌生女人回家》, 芭蕾舞剧《二泉映月》等多部戏剧作品, 多次荣获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

导演:王向明

空政电视艺术中心 (原空政话剧团) 国家一级导演。曾导演过话剧《甘巴拉》、《湘江湘江》、《都市军号》、《霸王别姬》等, 黄梅戏《雷雨》, 京剧《江竹筠》, 川剧《娄山关月》, 汉剧《金莲》, 大型诗歌剧《以同志的名义》等。所获主要奖项包括:2007-2008国家十大精品工程, 第十三届埃及开罗国际戏剧节银奖, 第三、四届中国话剧导演金狮奖, 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 第一、二、六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导演一等奖, 第七、九、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第四、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第九届文化新剧目奖,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金奖等, 2001年8月入播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

舞美设计:周丹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美设计。主要作品包括:话剧《虎踞钟山》、《我在天堂等你》, 舞台剧《牡丹亭》, 黄梅戏《雷雨》。所获奖项有:全军第九届文艺汇演设计一等奖、二等奖, 2002年全军新剧目比赛设计一等奖、灯光设计二等奖, 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 第十二届文化奖、舞美设计奖, 中国第八届戏剧节优秀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 中国第二届舞美设计展览会作品大奖, 中国舞剧荷花杯舞美设计金奖。

灯光设计:邢辛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 文化部优秀专家。主要作品有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简爱》、《王府井》, 歌剧《西施》、《红河谷》, 舞剧《十里红妆》、《水月洛神》, 川剧《死水微澜》等, 连续获得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文华舞台美术奖, 连续获得2004-2007、2007-2010年度全国戏剧文化奖 (话剧金狮奖) , 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舞美设计奖, 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灯光设计奖, 第六、七、八届中国戏剧节舞美奖, 参与的数部歌剧先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并多次获得“中国艺术节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舞美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

剧中主演:

王国强饰张绪: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国家一级演员, 金狮奖获得者。从艺40年, 戏路较宽, 经验丰富, 曾和北京电视中心、广州电视中心、黑龙江电影厂、西安电影厂、潇湘电影厂、珠江电影厂、湖北电影厂、中央电视台影视中心等单位合作, 在多部影视剧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 是近年来活跃在舞台和影视剧行业中的优秀演员。曾在话剧《大江东去》、《临时病房》、《七十二家房客》、《雷雨》、《信义兄弟》、《信仰》中扮演毛泽东、李天佑、老幺、周朴园、孙东林、张绪老将军等角色。曾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优秀表演奖、中南地区话剧电视小品大赛优秀演员奖;湖北省政府文华奖等国家和省级大奖。

刘瑜饰林芝: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优秀话剧演员, 中国话剧金狮奖得者, 国家一级演员。曾先后在话剧《sos妈妈》、《七十二家房客》、《任长霞》、《临时病房》、《信义兄弟》、《信仰》、《雷雨》等剧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主要影视作品有《李硕勋》、《王昭君》、《襄河二月》、《女子手枪队》、《湘西恩仇》等。曾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优秀表演奖、第八届中国小剧场话剧表演奖、湖北戏剧表演牡丹花奖、“桃李杯”戏剧大赛台词组奖等国家和省级大奖。

庞磊饰指导员: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团团长,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先后在话剧《特别的爱》、《雷雨》、《玩笑开大了》、《信义兄弟》、《红叶》、《信仰》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在《白色毒网》、《房奴》、《大汉口》、《墨攻》等影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连续三届获“小梅花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

姚莉莉饰小白: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兼团支部书记,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影视表演专业。先后在话剧《任长霞》、《临时病房》、《雷雨》、《信义兄弟》、《记忆底牌》、《信仰》等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在《新拍案惊奇》、《白色毒网》、《大明医圣李时珍》、《洪湖赤卫队》、《大汉口》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熊家群饰侯大海:国家二级演员。

康建民饰腾远山: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党委书记、国家一级演员。

徐俊国饰魏国彰:国家一级演员。

刘艳晶饰小白: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余涛饰雷世诚: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康良饰雷世诚: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罗曦饰小五: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团副团长。

刘洁饰丹丹: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兼市场部主任。

闫海东饰宋老黑: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聂立洋饰宋三娃: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肖俏婷饰老黑妻: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在表现形式上, 《信仰》采用两层楼的结构, 通过三间门的开或闭, 运用光影巧妙的变化, 在一个精致的艺术表达空间中, 开拓出多维时空。该剧“用大量的闪回追忆了张绪的历史生活, 借以寻找张绪的意志和信仰形成的过程”, 构成历史与现实、现世与精神的双重对话关系。这种采用时空交错来讲故事的模式, 让革命前辈和后生有了交流的可能, 颇具新意且很符合当前流行的“穿越”文化, 自然足以吸引观众眼球。

纵古论今, 正义的力量从来都是不可战胜的。忠诚、坚定和无私——两个小时的精彩演出将这些崇高理念深种人心。当今中国,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 对外开放程度继续扩大, 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什么才是当今社会应有的核心价值观?谁才应该是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凭借精良剧本的深入刻画和优秀团队的倾情演出, 话剧《信仰》作出了坚定而真切的回答:承前启后, 我们的发展才有继往开来的坐标, 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正是当前中国社会需要重振的信仰基石。

本剧以张绪和他的战友的事迹为原型, 采用现实与历史交织、现实主义典型化与现代戏剧表现相结合的方法, 艺术再现了张绪等离休老红军的生命故事。长江之畔, 身经百战、多处负伤的老红军张绪将军和一群离休老战士组织“老战士报告团”, 二十多年坚持深入部队、机关、厂矿、校园、社区, 宣传革命理想与信仰, 宣传党的传统与党的创新理论, 满怀挚情、战斗不止, 用一生书写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其先进事迹受到李长春、刘云山、徐才厚等中央领导和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各大媒体也对此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追寻英雄的足迹, 探寻英雄的内心世界, 话剧《信仰》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这位用生命坚守信仰阵地, 以言行高扬旗帜的共产党人的故事。我们的时代, 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坚守信仰, 打造信仰高地;我们的党员, 需要牢记党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拿出一辈子……向老一辈革命者, 向坚守信仰的人们致敬!

剧中“信仰比天大, 比山重”、“共产党员永远没有二线”的表述让人印象深刻, 红军张绪对信仰的坚守, 为党为人民倾尽一生的付出也是令人动容。的确, 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为重要的呢?既然选择了成为党员, 成为为人民谋利益的使者, 就注定要历经风雨兼程的前路, 坚守不计回报的付出!《信仰》所表达的立场是:对人付出、被人需要才是最有意义最幸福的事情, 那才算是真正的实现了人生价值。这个故事借助有很强烈的现场感的话剧艺术形式, 带动着观众的情绪, 不断引发大家的共鸣。

莫论是非曲直, 公道自在人心!假大空宣讲模式所呈现的话剧永远不能获得观众真正的认可, 因为能吸收的道理从来不是灌输的, 能相信的道义从来不是强迫的。话剧《信仰》则是用最朴实真诚的对话方式和观众保持着亲密的交流, 用最巧妙的舞台设计和表演方式让观众能透彻的领悟话剧的意义。医生治疗的是患者身体上的病, 而话剧《信仰》能医治的是心灵上的病。身病好治, 心病难医。如何在万众喧腾中保留最初的诚心, 如何在现实社会中涤荡自己的心灵, 对正处于当前转型期社会里的中国人来说, 《信仰》真是一剂上好的良药!

作为话剧《信仰》演出单位的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一直以来也秉持着优良严谨的从业之道, 从事话剧的制作和推广。它于2011年10月由湖北省话剧院改制更名而来, 隶属于湖北省演艺集团, 始建于1952年9月5日, 是国内外享有重大影响的省级艺术表演团体。风雨六十年来,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了《信仰》等100多台优秀话剧和《以共产党员的名义》等近百部、1000多集影视剧。排练演出了中外话剧《万水千山》、《霓虹灯下的哨兵》、《七十二家房客》、《吝啬鬼》等190多个。其中创作剧目《信义兄弟》、《临时病房》、《刘介梅》、《高原风雪》、《大江东去》、《五二班日志》、《搭积木》等均获全国或全省创作和演出奖。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董必武、李先念、胡耀邦、杨尚昆等先后观看演出, 并给予高度评价。拍摄的电影《最后的讲座》于2011年在央视热播和全国上映。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原名誉院长、著名剧作家沈虹光同志先后创作了《五二班日志》、《同船过渡》、《搭积木》、《丢手巾》、《幸福的日子》、《临时病房》等话剧, 在全国及国际上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肖惠芳同志在影片《开国大典》、《陈赓》等影视剧中成功塑造了宋庆龄的形象,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她曾荣获“话剧金狮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女主角奖”等多项全国大奖。近两年, 国家一级演员周一鸣、王国强、刘瑜分别荣获“话剧金狮奖”。话剧《信义兄弟》荣获“话剧金狮奖”和“楚天文华大奖”。《信仰》巡回演出, 好评如潮。并荣获2012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沐浴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 院长夏晓华、党委书记康建民、副院长王国强、贾先银, 将和全体员工一道, 围绕“出精品、推经典、育精英”的工作重点,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克难攻坚, 为把剧院建设成为精品迭出、人才辈出、绩效突出的全国一流剧院而不懈努力。

《信仰》到底是一部怎样的话剧?

兼听则明, 您还可以从侧面来了解它。

让信仰的火光照亮征途

王敏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

信仰, 是民族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命题, 是当前社会所急需的。众所周知, 纪实体裁的戏剧非常不好写。演出以炽烈的激情, 采取了现实与历史交织, 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大量吸纳表现艺术的语汇, 塑造了张绪等离休老红军干部们离而不休, 寻找新的战斗岗位, 宣讲革命传统和革命信仰的共产党人英雄形象。他让我想起高尔基笔下的丹柯, 举着自己燃烧的心, 引领人们穿过黑暗泥沼和密林!

舞台设计很有学问, 全剧一景, 质朴简洁:一个三个门的墙, 顶上面堆着两组沙包。一个斜长的阶梯从右房顶向右前方伸下来, 很有冲击力。通过导演的语汇让人联想到, 这三扇门不仅是物质上的支点, 更是深层的心理之门, 记忆之门。是人物的心灵之门向我们打开了, 无数动人的故事绘声绘色地向观众娓娓道来。

信仰支撑主旋律创作

王福麟 (中国话研会副会长、秘书长)

话剧《信仰》剧名起得很好, 直奔主题, 很直白地说明了这出戏要说明什么, 我感觉这出戏在大声地呼唤当今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信仰。这出戏的作者、导演、舞美乃至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 用剧中主人公的坚守和信仰来完成了这部戏的创作。这出戏是当下很缺少的主旋律作品。现在人们的信仰缺失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 这出戏出来得非常及时, 对当前社会是有着贡献的, 是值得提倡的。

一出表演到位的好戏

刘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信仰》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也是我们现实的一种需要, 我们看这出戏是很有警示作用的。这是一出好戏也是一出很难写的戏, 也是难演的戏。编剧把这个难写的戏写得这么感人, 我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很难找的视角。导演不是单纯展示现实和历史人物, 而是展示这种现实和历史人物的情感交流, 引发今天人们的思考。我觉得导演整个演出、舞台处理非常流畅, 我特别欣赏灯光和舞美, 我觉得灯光舞美为突出戏的主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演员的表演非常到位, 有激情, 真情实感出来了。

主旋律当有一席之地

李法曾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这是一部主旋律的作品, 提出了信仰问题, 同时回答了信仰问题, 这出戏给我感觉是股新鲜的空气, 有阳光了, 有氧气了, 沁入人的心扉了。当时我在剧场就感觉到心里很痛快, 我们应该有自信, 就是要排主旋律的戏。“共产党员永远没有二线”, 《信仰》中这句台词给我印象非常深。《信仰》这部戏不是作报告, 纯教条, 戏里有戏剧冲突, 非常真实地体现了生活。导演处理得非常好, 把舞台用活了, 上下左右, 门里门外, 过去现在, 交替时空变化, 独白、群白, 交叉错位。战场、和平环境用得非常充实饱满、生动准确, 尤其是最后的党旗, 楔入顶端的高台阶, 用得特别有力量。演员表演有激情, 性格突出, 尤其是张绪, 我希望大家应该扶持一下这样的好戏。

《信仰》成功地叩击了心灵

郑振环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一级编剧)

信仰问题确实需要“挽救”了, 看这出戏我很有感触, 我也在反省自己是否像主人公一样兢兢业业, 坚持自己的信仰。我觉得这出戏很不好写, 把没用动作性的戏, 向戏剧层面上升华, 找出戏剧冲突、人物命运、人物性格来。这出戏写得成功, 不仅在于场上获得了多少的掌声, 更在于他叩击了人们心灵。

醒世之作励志之作

康式昭 (文化部政法司原司长)

这是一部高扬革命理想、坚定信念的警示之作, 是一部呼唤崇高、呼唤奉献的醒世之作, 是一部坚守信仰阵地、打造人生高地的励志之作。这是一部商品大潮下金钱万能时代的反潮流作品, 是一部告诫勿忘入党誓言、牢记党的宗旨的党课教材, 是一曲昂扬的人生价值颂歌。这出戏有洪钟大吕的声势。编剧找到了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途径, 这是剧作家的特别奉献。导演手法时空交错、舞台灵动、虚实相协、刚柔并济, 这出话剧在表演手法上有突破, 是迄今为止时空交错最多、最活的一出戏, 导演功不可没, 灯光和舞台设计也帮了大忙。演员表演都非常到位。长江人民艺术剧院推出了这么一台好戏, 是一个突破, 是极富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的。

现实需要信仰坚守

姚欣 (文化部原艺术局巡视员)

这出戏很有现实意义, 在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还要不要坚持革命理想、革命信念?这样的作品多起来, 这样的社会舆论更强烈些, 有助于重新构建我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这出戏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写成, 生活是基础, 但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这样的作品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不仅在部队演、在大学演, 还要在社会更广泛地演。

激情是支撑的力量

黄维钧 (《中国戏剧》原副主编)

信仰是形而上的顶峰, 是意识形态的, 这部戏很不错, 很感人。感动有两点, 一个是由真实人物塑造的艺术形象, 自然有说服力。编剧导演对人物的理解很深很准确。在过去的战争岁月里形成的信仰在历史的演变中始终要坚守, 构成了整个戏的激情, 是支撑这出戏的支柱。剧中对时空的处理, 很有机地组织起来了, 构成了现在的价值观, 解释得很圆满, 时空交错的运用是很好的。还有一点成功的是演员的激情, 整个演出的激情, 以及导演的节奏处理, 这个激情始终是这出戏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音乐唤起对历史的回忆, 这个历史的内涵对于这出戏很重要, 是构成人物心理的重要支撑部分。

这样的戏时代需要

姜志涛 (《中国戏剧》原主编)

《信仰》的演出充满激情, 我作为观众深受感动。看了这出戏之后, 有信仰的人都很执著, 坚守信仰的人更值得尊敬。话剧《信仰》饱含激情, 宣讲革命信仰, 讴歌战斗英雄, 这样的戏时代需要, 人民需要。有几点我特别感动:指导员身边有三万斤粮食自己饿死了, 这些坚守信仰而英勇牺牲的人确实值得尊敬。作为地方文艺团体能有这种军人气质、这种阳刚气魄很不容易。总的来讲, 我祝贺这台戏演出成功。

主旋律有震撼力

赓续华 (《中国戏剧》主编)

看这出戏, 我感觉是再一次受教育, 主旋律的戏还能演得这么好、这么有震撼力, 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我觉得有信仰的人灵魂有停留的地方, 没有信仰的人灵魂是漂泊的。我们这部戏写的不是一般的信仰, 是对革命对党的坚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成功?那是因为人民。剧中写到张绪很不近人情, 能感觉到作者是在用这种不近人情来呼唤我们的党、各级领导干部不要忘了老百姓是怎么用小米把你们喂大的, 这是这出戏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地方。

慷慨激昂大开大合

童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编剧)

这出戏最大的成功是让指导员成为第二号人物, 这也是一出把戏剧假定性用到了极致的戏。这出戏主演所表现出的慷慨激昂, 成为最为个性鲜明的表演, 相当吸引人。这种大开大合在舞台上是非常难的, 让去听党课的人能够得到满足, 又让去欣赏艺术的人也得到满足, 这出戏在艺术上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另外我觉得这出戏的冲突不仅反映在舞台上人和人的对立面, 也反应出舞台外社会矛盾的冲突。这种创作经历经验对话剧团体来讲, 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 帮助我们的演员达到一个舞台艺术的新高度。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于战争经历的念念不忘, 对于红色记忆的怀旧至今, 剧中老红军张绪的革命情怀让人感动。您也许未曾亲历炮火硝烟的年代, 您也许对张绪的怀旧之情感到疑惑, 但这部再现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的话剧, 将会给您一个立体的回答。在一幕幕如梦境般交错幻化的场景中, 在一句句掷地有声真情动人的交流中, 您将会看到张绪是如何在峥嵘岁月中得到了成长和历练, 在艰难考验中证明了品质与信仰!您将深深理解他对信仰为何如此坚守, 您将深深相信他对信仰的热爱与诚挚!

无论在任何年代, 无论在任何社会, 信仰都应该是不可动摇的民族精神基石。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 而作为心灵的重要的产物和依托,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来具体化信仰一词, 恰如剧中张绪的经典台词所言:“最重要的是心里要有人民!”。内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 对中华民族的信仰, 都是以对人民完成的实事为外化形式的。张绪的故事给人以深思和教诲。

“郁郁陌上桑, 皎皎云间月。非无巧笑姿, 皓齿为谁发?”

如今的社会文化生活, 真是五彩斑斓, 百花齐放。艺术领域和国际接轨、发展迅速, 新的思想和创意层出不穷, 过往略显单调的精神产品大多都被打上了假大空的烙印。然而, 鸡皮疙瘩的制造器又何止是拔高式宣讲?伴随着当今艺术精神以娱乐至上的甚嚣尘上, 各种为博噱头、为博人气的艺术垃圾开始出现, 这种拖低式的俗媚表现, 对中国人的艺术欣赏品味有着更严重的影响。中国人精神领域的追求和审美需要开始谨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路旁葱葱郁郁的桑树, 云间皎洁明亮的月亮。不是没有美好的笑容, 只是我的笑容应该为谁发出?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 篇3

的确,还没有哪一部电视剧像该剧一样涵盖了如此大量的历史内容,而全剧看上去又是那么浪漫温情、大气别致。张黎的镜头足够炫,视角也足够特别。缓缓的调子让一部浩瀚的戏韵味了起来,许多次,观众几乎都快为它通篇的慢调节奏着急了时,却又被它精准的台词与故事的张力撑住,看得久了,倒会觉得这是一份华丽的质感。正是在这份华丽与讲究间,没有丝毫的官腔与口号,家与国的密切关系被大写了出来,信仰被大写了出来,爱情被提纯了出来,坚守爱情与信仰必须一致的人被肃然起敬地大写了出来!

斐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本剧得到了自然不过的印证,但我认为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告了影视界:历史题材也可以拍得这样人文!

张黎在本剧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很多处黑白的色调,突出了历史真实,有时则表达了人物内心世界没有表露出的另一种可能,比如:当立青“看见”大屠杀枪口下的共产党人最后一个倒下的竟是瞿霞!当然,这只是一个幻觉,但这幻觉才能更好反映当时他内心的震撼与重创。再如林娥学枪时,画面出现了林娥臆想中开枪射杀立仁的场景,等镜头定格归位,再看现实中二人仍和气有加——谍战人员内心世界的微妙较量展露无疑。

只是故事的衔接与逻辑还显得不够松驰有度,之前给予瞿霞与立青太多相处的镜头,而后面的事件叙述则显得紧张,一笔带过。并且通篇慢调的氛围令人觉得有点压抑,张导似乎也吝于给观众一点阳光的气息。

说到阳光,就不得不提到柯蓝饰演的瞿霞,她的阳光与单纯和孙淳扮演的瞿恩的冷静与浪漫都分外珍贵。黄志忠的戏真是出彩,林娥的扮演者杨雪倒没有让她的演技为漂亮脸蛋加分。

孙红雷的戏则有点乱,一会儿带兵打仗,一会儿又当上了特工,一会儿去教书,一会儿当机要局长,一会儿又去当刺客、当团长,且第一主人公的戏份屡次被其他人物冲散。

但《正道》的主题始终如一,信仰与理想第一次不当口号的被观众认同。杨家和瞿家,一个实用主义与一个理想主义的家庭,分别代表了当时中国的两种命运,而两家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化为一家。“家族”之上是“民族”,“家”和“国”原来如此相近,没有说理,没有教诲,只让人真切地了解并理解了那段历史的必然。

人间正道是沧桑诗词赏析 篇4

①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龙蟠,指此。”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②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二、变化翻覆的意思。《墨子·所染篇》:“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并引申为天翻地覆。这里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③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太平御览·吴录》: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

④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

⑤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穷寇勿追。”

⑥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⑦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⑧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

⑨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神仙传》记载: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作品赏析: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饱含哲理,叙事与议论结合紧密,活用典故。

全诗前四句着重于叙事,后四句主要是议论

首联描绘了解放军解放南京战役的宏伟场面,总结全诗。

颔联进一步赞颂了南京解放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和灵魂。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典故为教训,不能像项羽那样,不能放松警惕,要善始善终。

尾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全诗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总结。诗人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推陈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

创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名家点评

近代文学家郭沫若《“百万雄师过大江”——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之一》: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

现代小说家刘白羽《创造新世界的颂歌——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远、气象十分宏伟、格调十分崇高的珍贵的诗篇。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重要演出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篇5

第一:这部电视剧表现了重大革命历史,以一般的人物和人物故事演绎了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我们从片子当中看到一些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子,片子当中的人物正是重要历史人物的化身。瞿恩这个人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那些杰出领袖人物和优秀共产党员相结合的一个艺术典型。是领袖人物和一般革命者相结合的艺术形象。堪称典范。深受爱戴。甚至敌人也由衷地敬畏他。

第二:这部电视剧是一个大跨度的革命史的演绎。从大革命一直写到全国解放前夕。20多年,这中间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历史时期,一部电视剧表现这样大的历史跨度,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开掘和处理上,确实是一种创新。他用家族叙事和亲情叙事的方式来描绘国共两党在二十多年中的合作和较量,形象介绍了新中国的诞生历史,赋予历史风云的回望特有的文化反思意味,以及人物命运走向。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对国共合作和两岸统一的呼吁。它的历史内涵,提升了它的精神文化品味。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篇6

《正道》的编剧和导演对自己想要表述的那段历史有着深刻的明白。他们反复向观众阐述了一个观点:那段历史中其实没有绝对的反派和反派人物,只有特殊环境和情境下催生出的一幕幕人间悲情。他们试图从更高的历史观、用更客观的人文主义角度,去解构他们的镜头所揭示的历史。例如编导以浓墨重彩展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下杨家兄弟相残的遗憾和杯具,但并没有明白地告诉观众这都是国民党、杨立仁的错。看完《正道》,笔者觉得:编剧和导演想在这部电视剧中带给观众的东西,往往超越一部普通电视剧通常带给观众的印象与期盼。因此,这部电视剧的看点不在热闹喜庆,而在思索,一种对过往历史的正面思索。

看完《正道》,你说剧中的诸多人等年少轻狂也好、热血激情也罢,但他们继承了“先烈之血、主义之花”的黄埔精神,坚持着“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的黄埔信条,同窗却信仰不一样,最后发展到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虽兵戎相见却又感情不变、爱国不减、中国人的根不变、黄埔的精神和凝聚力不变。充满浩然正气的一部《正道》,写尽了中国人的阳刚之美,以及好男儿为能够顶天立地而付出的悲壮代价。(boxun)

《正道》虽然仍是一部歌颂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夺取全国政权的电视剧,但它不是纯“歌德派”的作品。《正道》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革命战争史,大讲国共之间的兄弟骨肉之情,重新诠释国共两党兄弟携手与兄弟反目的爱恨恩仇。离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历史越久远,越能跳出当事人的爱恨情仇,以更宽广的视野去重新审视历史风云。我坚信这天的观众看完《正道》后,大多会有“度尽波劫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慨。对《正道》编导们的这一番苦心,不知海峡对岸的小马哥有没有心领神会。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 篇7

《人间正道是沧桑》总投资近5千万元人民币, 成片共50集, 故事内容涵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有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 背景时间跨度达30年, 有名有姓的剧中人物计350多人, 拍摄的内景200多个、外景400多处, 战争场景所消耗的道具烟火和弹药不计其数, 仅从上述的数字罗列, 就足以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从2007年10月接触剧本, 到2009年6月国内首轮播出完毕赢得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江苏广电仅用20个月就实现了这个宏大剧作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的全过程。究其原因, 可总结归纳出一个要素——“整合+创新”。

在支撑该剧取得瞩目的艺术成就之外, “整合+创新”的要素, 更体现在了运作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中。

团队构建的“整合+创新”

一部作品的诞生离不开主创团队在摄制环节中形成的合力。对于制作方而言, 理想的团队肯定是集合所有的一线“大家”, 组成超豪华阵容。然而, 由市场投入产出比所制约的预算范围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况且, 最贵的未必是最合适的。因此, 制作方在项目筹备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整合演职创作资源, 合理地构建团队。

“编、导、演”是创作团队的核心, 一旦确定了“编、导、演”的组合就形成了剧作的基本品相和风格。《人间正道是沧桑》从立项之初就明确了“大制作、出精品”的思路, 而江奇涛创作的剧本已经具备了精品的雏形, 恰恰需要善于把握大制作的导演, 和有市场号召力的实力派演员来匹配和完善。张黎与江奇涛曾多次合作, 有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中国往事》等大制作的成功经验, 他是导演的第一人选。孙红雷近几年凭借《半路夫妻》、《刀锋1937》、《大工匠》等作品已牢牢占据一线实力男演员的地位, 赢得了男女老少各类阶层观众的喜爱, 和江苏广电总台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 制作方经过多重努力, 基本框定了以江奇涛、张黎、孙红雷为核心来构建团队。这种整合不仅是从创作实力、市场认知度的角度进行考虑, 更是从项目本身的贴切度进行考量。《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剧本创意既丰富又深刻, 它把视角落在中国传统的血脉联系, 用家族叙事去完成历史的宏大叙事, 通过对亲情、爱情、友情的合理诠释, 阐述和表达了理想和信仰。江奇涛、张黎、孙红雷三人虽然各具个性, 但性格中有一个共同点:既有情怀又很细腻, 他们对剧本内涵中的“理想和信仰”都有强烈的创作力和表达欲, 贴合剧本气质。制作方在2008年元旦期间安排江奇涛、张黎、孙红雷见了一面, 当即就拍板定下了三人的“金三角”组合。此后, 根据“金三角”的风格定位和建议, 又陆续定下了吕中、孙淳、黄志忠、柯蓝、杨雪、张恒、张志坚、黄若萌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 还有剪辑指导刘淼淼 (代表作:《夜宴》、《雍正王朝》) 、美术指导赵海 (代表作:《集结号》、《大明王朝1566》) 、录音师安巍 (代表作:《金婚》、《西安事变》) 、灯光师郑自力 (代表作:《中国往事》、《大明王朝1566》) 等各主创岗位上的职员。

为了对“大制作、出精品”的整体要求负责, 在对演职主创资源的整合中, 制作方掌握了两个原则:一是贴合剧作气质;二是具备创作和协作能力。具体的执行过程为:制作方抓核心演职岗位, 次要和辅助岗位的人选在核心人员的举荐下依据预算范围而商定。这样, 既满足了核心人员需要长期合作的团队继续合作的要求, 又迅速高效地完成了团队构建。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团队构建中的创新体现在抛出了“编、导、演影视金三角”的强势概念。虽然江奇涛、张黎、孙红雷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一流人才, 但同在一部电视剧中合作还是首次。金牌编剧、金牌导演、金牌主演所联合打造的“金字招牌”使得《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创作开始就深受瞩目和期待。外行人看热闹, 制作方心目中的“金三角”却具有另一层含义:希望三位核心主创把艺术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创作实践中碰撞出火花, 提升剧本的内涵, 增加作品的魅力。这种期待在此后的摄制过程中被印证是成功的。张黎从筹备期到成片前一直孜孜不倦地和江奇涛探讨、修改剧本, 而孙红雷对剧本提出过近20页纸的修改意见, 在拍摄中也不断地向张黎提出人物塑造上的个人见解, 这种星光闪闪的碰撞恰恰是令制作方兴奋不已的创作状态, 也是令全剧产生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

制作管理的“整合+创新”

电视媒体机构近年来参与电视剧制作的案例越来越多, 但一般是以前期参与策划、中期合作投资、后期购买版权为多, 像江苏广电总台这般购买剧本版权、成立专门的项目组、独立操盘运作并对其整个制作过程进行指导监督管理的模式, 实属罕见。大型电视媒体机构与一般的民营影视公司比, 或许不如它们处理问题直接灵活, 但在运作《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项目上, 江苏广电总台整合了品牌、播出、人才、资金等优势形成了一种“集合优势”, 同时创新了“分合灵活”的业务机制以提升执行力, 这在抓大制作、促精品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集合优势”体现在内外两方面。

内是指江苏广电总台自身的资源整合。总台近年来逐渐树立起了优质媒体品牌, 吸引了优秀影视专业人才前来合作, 张黎、孙红雷等人选择与江苏广电总台合作, 除了项目本身有吸引力, 更重要的还是看重了其运作机构的魅力和魄力;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 明确分工和责任人, 以保证总台对前方剧组的信息传递和进展掌控;设立了专项资金, 根据项目预算表按期汇至剧组, 以保证摄制工作的正常运转。庞大的资金储备, 良好的审批通道, 使得剧组从来没有为资金而担心过, 保障了剧组演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外则是指江苏广电总台的派出人员与外聘人员的整合。江苏广电总台从台内不同部门抽调了5人进入剧组工作, 分别承担执行监制、执行制片人、财务总监、文学编辑、会计的工作。除了这5个关键性岗位, 其他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是以项目名义招聘的。大制作必然汇集众多优秀人才, 而优秀人才常常个性极强, 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思维逻辑, 管理协调的难度很大。制作方早早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项目组的指导下, 派出人员以大局为重, 为拍摄进度和艺术质量真诚付出, 为演职人员服务, 很快度过了磨合期, 赢得了剧组人员的尊敬, 保障了制作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创新的“分合灵活”机制是指, 项目组仅是一个虚拟实体, 秉持着“有事聚沙成塔, 无事化整为零”的原则,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具体工作涉及到多方需要共同努力时, 临时召集台内各岗位的人才汇聚成一个团队开展工作。平时, 这些员工都在各个部门有着本职工作, 有的还是部门领导, 但只要项目组开会布置工作任务, 他们就合理安排手头事务, 以《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事为重, 完成任务后又悄然回到各自岗位继续日常工作。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 这些人员分工明确, 根据自身特点, 自始至终有延续性地承担着项目中的部分工作。这种机制既避免了新增机构所带来的行政成本消耗而给项目制造的负担, 又因为团队协作配合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营销发行的“整合+创新”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版权由江苏广电总台自主发行, 在营销发行的过程中实现了多种渠道的整合以及新兴载体的销售创新。

目前常规的电视剧营销发行是以国内电视播映权销售为主, 音像版权和海外电视播映权为辅, 其他忽略不计。一般的影视制作机构由于精力、资源有限, 会将电视播映权全部或部分交由专门的发行公司代理发行。江苏广电总台此次将所有版权销售工作“大包大揽”, 是因为其作为一家综合的电视媒体机构有足够的能力整合多种业务渠道承担电视剧的版权经营业务。

江苏广电总台下属的电视节目采购部长期活跃于国内的节目市场前端, 对播出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价格水平均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此次主动承担了国内电视播映权的销售任务, 制定了详细的电视标清版播映权销售计划, 实现了从央视到卫星台到地面频道多层级、多轮次的发行。海外拓展部作为江苏广电对外联络的重要窗口, 通过近年来积累的国际节目市场的渠道关系, 成功地将该剧的电视标清播映权销往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等海外地区, 并与凤凰卫视正式签约, 将通过凤凰卫视的欧美平台在2009年底实现海外首播, 台湾地区的播映权也在积极洽谈之中。江苏广电网站负责该剧的网络版权销售, 在常规的网络视频点播形式以外, 还打通了IPTV、WAPTV等多个领域。销售范围覆盖了全国各大知名视频网站公司, 包括新浪、激动、土豆、优酷、酷6、乐视、56、百视通、悠视、PPS、鸿波、夸克、暴风、网尚等14家网络媒体。江苏广电下属的文艺广播部对《人间正道是沧桑》进行了延伸开发, 制作了92集的电视剧录音剪辑版, 销售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安徽、青岛、珠海、重庆电台等十多家广播媒体, 销量近15套。

由于江苏广电在《人间正道是沧桑》营销发行方面进行了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 分工到位, 各司其职, 统一协调, 相互策应, 不仅涵盖了电视、网络、音像、广播等各种类型的载体, 还覆盖了全国乃至海外的大部分地区, 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 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经济效益, 都取得了全面的收获。

营销方式上的“整合+创新”使得《人间正道是沧桑》吸引了更多的电视观众之外, 还通过各种载体触摸到了非电视观众, 有效地扩充了该剧的受众群。

人间正道是沧桑 篇8

步入仕途,刘父多次提醒刘鹗在官场要左右逢源,该打点的要打点。不善交际的刘鹗对送礼一事十分抵触,认为有才能就会谋到一个好官位。然而事与愿违,虽然他在治黄工程中成绩显著,却迟迟不被提拔。官场昏庸、腐败的气息令他深恶痛绝,刘鹗只好转而经商。

刘鹗想承包铁路工程,可不打点到位,哪能争得到。他遂携五万两白银进京寻找门路,刚开始打点一些小官倒是顺水顺风,可最终定夺大权在同乡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手里。他得知翁同龢喜欢字画,通过层层关系终于见到翁大人,并贡以数十件字画。怎奈翁大人当面回绝,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翁同龢不念同乡之情,不为重金所动,还讽刺挖苦了一番,着实让刘鹗大跌眼镜,之前花的大把银两打了水漂。一年后刘鹗才得知,拿到铁路工程的是内务府大臣荣禄的亲戚,里面的黑幕超出他的想象,这样的工程光靠钱是很难打通的。

买卖做不成,刘鹗开始拿起笔写小说,将官场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内心的矛盾变成文字,直击晚清社会的贪腐现象。刘鹗生当乱世,目睹国事糜烂,批判腐败成为他晚年的精神寄托,也由此变身清末的反腐英雄。他的坎坷经历,成为创作《老残游记》的素材,由此名声大振,人生达到新高度。

事实证明,仅靠歪门邪道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即使一时得逞也不会长久,因为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编辑/张金余)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 篇9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

张两两

《侯卫东官场笔记》这部小说已经伴随我几个月的时光了,痛苦的时候,它帮我排遣伤悲;无聊的时候,它替我消磨时光;更多的是干家务,开车或是骑行的路途中,它来填补我大脑的空白。之前,我对官场小说其实没有什么兴趣,不在官场,所以不关心里面的风起云涌。只是在那段时间觉得没有什么好听的,就点开了。到后来,觉得还挺有趣,因为他给我打开了一个时代的官场世界。

听书也是一种很好的关乎语文的学习方法,好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是读和听结合,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受益良多之后,他们也都无一例外的把这个好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们推广。听书和看电视不一样,看电视必须坐在那里,除了嗑点瓜子,吃点水果、点心外,几乎做不了什么,但听书就不一样了,他不耽误干活:洗脸、刷牙、吃饭,墩地、擦玻璃、洗衣服……都可以一边干,一边听,这也是统筹利用时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昨天,回原来的学校参加党小组活动,闲聊时听一个女老师说她的一个表姐在政府上班,工作相对要轻松,但她老公说她干不了那份工作,里面的人都勾心斗角。相对来说,教师这份职业还是比较单纯,这是她老公的观念。好像社会上也有很多关于政府官员明争暗斗非常严重的传闻。其实,我听这部小说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猎奇欲望,只是听下来之后,对官场的种种说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以我有限的了解,矛盾不在于你所从事的职业,而在于个人的修养,以及群体的风气——官场人多,自然矛盾也就集中。老百姓总爱用一种固有的敌对心态去放大某些阴暗面,对于一个国家,一个阶层,特别是当今社会下的政府官员,是有失公允的。

这部小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写起,一直到本世纪本初,历时十几年,我正好经历了这个时代,虽然和他不在一条线上,但是我从中却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变迁,觉得它很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官员的百态。社会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潮流,只是在这个洪流中,有的人成了弄潮儿,有的人逆水行舟,结果被浪头拍在了沙滩上。

一个人的发展,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也就是说,要通过历史来检验。我们很难在短时期内,看清一个人。古语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无论怎样,用你的正值、善良去对待每一个人,用你的踏实、勤勉去对待每一份工作,甚至是工作里的每一件事情,总是我们应该坚持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做人也好,当官也罢,心里一定要装着大家,少计较个人得失。

侯卫东由一个基层公务员干起,没有任何背景,没有金钱铺路,能够在短短十年时间内,一步步跃升到副市长,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有其内在的原因。他的激情、务实,他的勤勉、勇敢,他的好学、练达,等等优秀品质,注定了他前进的趋势。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一帆风顺,侯卫东也是,他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这是我们原来的刘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其实是一句可以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在侯卫东的经历中,也得到了验证。侯卫东刚毕业就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被分配到偏僻的上青林当驻村干部。古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他在那里是很难有晋升空间的。然而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他想通过修路来做出成绩,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修这条路是几代人的愿望,可残酷的现实让前面所有的人的理想都成为了幻想。侯卫东,初生牛犊,向自己母亲借五千块钱去赎工程师已经画好的图纸,一个村一个村的动员,以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乡亲们,说服了村干部,感动了镇、县领导,路终于修好了,而他的财富、仕途也就此踏上了光明前程。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个香港来的风水大师,对已经是副市长的侯卫东说了这样一句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侯卫东的发展轨迹来看,确实如此,其实,从任何人的人生轨迹来看,都逃不过这十个字,只不过是“福”与“祸”留存时间的长短问题。侯卫东之所以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是因为不论福祸,他都坚持努力奋斗,干实事。一个心存阳光的人,小而言之它会照亮自己,大而言之他会照亮别人,乃至照亮一方社会。侯卫东是一个官员,他始终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民办事的,而办事的过程中他又做了很多用制度来防止腐败的改革。权力与欲望总是相伴相生,而欲望又是滋生腐败的根源。当市长黄子堤因腐败被商人易中岭拉下水后,市长用权力来压他,要他在工程招标中予以疏通。他看透了易中岭的本质,予以了坚决的回绝。试问,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呢?然而,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黄子堤最后出逃外国,易中岭全国通缉。古语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能看到结果,又有谁愿意与黄子堤同流合污呢?生活是一个谜局,官场亦是如此,当我们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时,请遵从你内心的善念,无论如何,请相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当然,侯卫东也有他很多人性的弱点,比如他和段英、李菁、郭兰的关系。我不知道作者持什么样的观点,或许它符合生活的真实,或许他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或许……我不得而知,但我们读者应有自己的辨识。最近也读了一些关于宗教的书籍,人的欲念是无止境的,让自己变得纯净而美好,或许是我们应该努力穷尽一生追寻的东西吧。

侯卫东的升迁,有他的人脉体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极难把握,似乎又有章法可循。搞好与下级的关系是基础,搞好与上级的关系是关键。一个人为人处世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谁都喜欢和一个具有积极、阳光、健康心态的人相处,这是一个人的能量场,它也会影响身边的人。当正能量多了,生活、工作也便步入了正向循环的轨道。我心安处是吾乡,心里的安宁源自正念,坦坦荡荡做人,光明磊落做事,生活自然不负卿。

人间正道是沧桑感想——信仰 篇10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时间跨度从1925年达1949年。人们关注着杨氏兄弟姐妹不同的命运,也看到各种军服也在这20多年中闪亮登场。

英姿疯爽的黄埔军服

剧中杨立仁通过楚材介绍成为黄埔军校的参谋教官,而立青也在国民革命元老董建昌和共产党籍黄埔政治教官瞿恩的帮助下,考入了黄埔军校。他们所穿的是当年国民革命军的军服。

当年的国民革命军军服和北洋军军服相似,不过将上衣的立领改为立式的翻领。北洋军军服依照的是当年欧洲军装的立领式设计,而国民革命军军服则仿照更新的翻领式设计。

国民革命军早期没有军衔标志,典型的着装是头戴青天白日帽徽的军帽,身着灰布军装,打着绑腿,脚穿草鞋,背上一只斗笠。

国民革命军的对手北洋军,则都头戴五色帽徽的军帽,但军服样式却各不相同,例如张作霖的奉军军服,就受日本影响较大,采用竖式肩章,军服颜色也是黄色;而孙传芳的直系部队,军服则为灰色。黄埔军校生也着灰色军装。为与敌人相区别,黄埔军校官兵都系着红带。

北伐后的杨立青驻守上海,由瞿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立青先后参与了南昌起义、整编农民武装、反围剿等重大军事事件。

作坊里走出来的红军军服

南昌起义的队伍依旧身着国民革命军军服,上衣为中山装,官兵均戴大檐帽,军官穿长筒靴,士兵打绑腿。为与旧军队区别,每人系一条红领巾。这条红领巾后来成为了儿童团、少先队员的标志。

红军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军服,是在1928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以后。1928年4月28日,朱毛红军在井岗山胜利会师。5月4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红军服装的基本型制为西式军裤,中山装式上衣,军帽为列宁式八角帽。红军没有军衔标志,只在军服领子上缝红布领章,它象征着红旗普照全国。而军服的颜色,用陈毅元帅的话来说:“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祖国大地。”

随着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军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1928年5月上旬,红军缴获了永新县官僚资本家邱西美的300多匹白漂布。毛主席亲自指派红军副师长余贲发,在宁冈县桃寮村张家祠,建立起桃寮被服厂。起初缝衣的布料都采用的是白漂布,然而白色军服不仅不耐脏,而且白军服在打仗的时候还暴露目标。于是被服厂干脆用墨烟将布染成黑色,并取名为“井冈山墨黑”。

被服厂做出来的都是便服中山装样式,上衣有四个无盖口袋,钮扣是五个布结纽扣;裤子前面不开口,也没有扣子。红军战士都叫这种裤子为“桶子裤”。

1929年3月后,红四军占领闽西重镇长汀城,没收了反动豪绅的财产,又向资本千元以上的商人筹借军饷,共筹得资金5万余元。红四军前委决定利用这些钱,以及长汀的缝纫和印染条件,赶制4000套军装。当时长汀的商店并没有红军所需的灰布,后勤供给部又与染布坊联系,以便把布匹染成灰色。红军将分散开的个体裁缝工与一家专做军装的裁缝厂的人员组织起来,在南门街郑屋成立了红军临时被服厂。这便是后来发展壮大的中华苏维埃被服厂。

当时共有裁缝师傅20多人、缝纫机12台。被服厂两班倒,每班8小时,日夜加班赶制新军服。红军新军服的样式是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亲自审定的:灰蓝色布质军服,上衣为中山装式,两个上贴袋,领口缀红领章,领子上绣一圈黑边。裤子为普通西裤样式,配绑腿。军帽为列宁式八角帽,缀红五星帽徽。身着新军装的红四军战士,随后在南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

换装不断的国民党军服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后来又成为了保护党在敌后地下组织安全的特科人员。而此时的杨立仁,则已经是国民党中统驻上海的情报长官。立青与立仁之间,因不同的信仰和政治立场,而经历了数次险象环生的交锋冲突。

中统正式成立是在1938年,它是在1937年成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一处的基础上成立的,而二处就是我们后来所特指的军统。中统作为国民党中央的党务调查组,其成员属于“CC系”的文官党务干部。从《人间正道是沧桑》杨立仁的着装来看,说楚材、杨立仁等属于中统,违背了历史的常识。就军服着装而言,如果编剧把杨立仁设计成军统的人,会让人物和剧情更令人信服。

在红军着手统一军服的同时,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也颁布了《陆军军常服暨礼服暂行条例》。这是国民政府首次对陆军军服以条例的形式进行统一。

1929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又公布了《陆军军常服军礼服条例》。除了军服样式规定之外,在军衔领章上做了较大的改动。将官军衔领章由全红色改为全金色。校、尉军官的领章底色改为所属的兵种色。士兵仍用黄色底色,士官在领章上加缀三道蓝线。炮兵的兵种色也由浅蓝色改为蓝色。

到1936年1月,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实行《陆军服制条例》。此条例中军官和军佐的服装分为大礼服、礼服和常服3种。

大礼服用于参加有国民政府主席出席的阅兵式,参加有最高军事长官出席的国庆、新年宴会、阅兵式,参加国家大典以及本人的婚礼和家庭祭礼时穿用。

礼服用于参加部队阅兵,跟随国民政府主席或最高军事长官进行在军队中的巡视活动,被国民政府主席或最高军事长官接见及迎送国民政府主席或最高军事长官时,参加就职,卸任仪式及重要集会,拜访外国重要官员时穿用。

就军常服而言,国民党军队将、校军官冬装均为呢子军服,呢子的颜色为暗绿色。而普通军官冬装与将校军官夏装的颜色则为黄色。将官的胸章边框为红色,所以当时在国民党军中有“见红就立正”的说法。

国民党军队军帽的样式,是受德国野战帽的影响而产生的。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八路军与新四军都采用的是这种军帽。德式着装、兵器装备与训练对国民党军队影响很深。

“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正式颁布实行《陆军服制条例》的1936年。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同抗日。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作为警卫人员随共产党谈判代表团前往南京。剧中的一段情节便是杨立青和范希亮等黄埔三期六班的同学,再度把酒言欢,重申班规:“钢刀归钢刀,同窗是同窗!”他们的这次会面,也是新装军服的一次展示。

上一篇:解读十九大报告新闻发布会材料下一篇:垂头丧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