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文化与室内装饰的学习心得

2024-06-30

花文化与室内装饰的学习心得(精选9篇)

花文化与室内装饰的学习心得 篇1

花文化与室内装饰的学习心得

中国人对花的认识--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中国人民也天性爱美、爱花,视花为美,与花媲美。认为花是世界上最美之物。它那千姿百态的倩影,五彩缤纷的花色,沁人心脾的花香,以及那清新鲜美的泥土味,无不使人产生喜悦、幸福和美好的快感。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已成为世界共同的语言。然而,中国人对花的认识和情感并不仅限于此,而是具有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浓厚的感情。在中国人看来,花是有灵之物。

人们赏花,除了赏识它那静态的外部形态美之外,还善于观察欣赏它那动态的生命变化之趣。萌动的新芽、含苞欲放的花蕾、绽开的花朵、累累的果实以及那凋谢的枯枝落叶,都是一种力量的展现,是生命的象征。另外,中国人还认为花是有情之物,不仅娱人感官,更撩人情思,能寄以心曲。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林逋的“梅妻鹤子”、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林黛玉的“葬花”等许多典故传说,都是视花有情有故而爱花成癖的。

实际上花之情本是人之情,是人情托之于花罢了。但中国人对花的这种看法和情感是观花之后,由悟性而得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花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因此,中国人世世代代爱花赏花就是认为花能使人赏心悦目,花能畅神达意,花能陶冶情操。花中蕴含着文化,花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品德和节气。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家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地,更体现了主人的精神追求。现代家居装修理念除了居住外更追求美感与健康。鲜花或色泽鲜艳或气味芬芳,其立体活跃的形象能为家居布置增添活力,其缤纷的外观在环境点缀上亦比普通绿叶植物更胜一筹„„,但虽说它的优点突出,但却极少被堪舆学者引用在风水布局上,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鲜花比一般植物更需要精心栽培,如果不慎让其枯萎凋谢,就会产生强烈的不良风水效应,象征着住宅气场的没落,从而会影响到居住者的健康和运程,所以如果你是“惜花”之人,就必定要每天勤于换水并裁剪花茎,同理,家居摆设不宜选用没生命力的干花或一些假花,这些花不能为家居带来“生气”。

一番耕耘自有一番收获,若你能把鲜花培植好,当然会为住宅带来良好的效应,但花的种类、颜色、养花的容器及放置的地点所带来的能量场其实是有差距的,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其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去迎合各方位能量补足需要,则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试问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生活的你又怎可忽略呢?

“班花文化”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篇2

我们实验学校的班花内涵也被赋予了体育的精神。如二(1)班的竹,朝气蓬勃,寓意积极进取,引申为体育课堂的竞争向上。三(2)班的兰花,高雅、静美,引申为体育课堂的守纪规范。四(1)班的向日葵,活泼开朗,蒸蒸日上,引申为体育课堂中的专注,跟着教师走。一(3)班的月月红,鲜艳夺目,表达了要获得美好就一定要坚持努力的理念。五(1)班的仙人掌,别具一格,讲述着班级成员团结一致,坚强不服输,为了班级荣誉努力奋斗的精神,引申为体育课堂小竞赛中的团结与合作。还有六(1)班的不畏严寒的梅花,六(3)班坚强不屈的菊花,都寄予了师生们的美好心愿。“班花文化”精神的提炼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紧密相连,而体育教学与意志品质培养二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学生的意志品质都是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班花文化”,恰当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一、制定班花口号,激发锻炼情感

在我校的冬季早晨长跑活动中,我们要求各班结合班花制定长跑口号,使学生充分感悟到锻炼要像班花一样,从而激发起学生要学习班花品格的要求与愿望。有的班级通过多次讨论,确立了班级锻炼口号,如“月月开红花,天天来跑步”“菊花不怕冷,我们意志强”“梅花——东风第一枝,我们——长跑练身体”……学生在长跑的过程中,适度地喊响班级长跑口号,不仅激发了学生长跑的兴趣,更锻炼了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坚持、坚强的品质。

二、融入班花特性,强化体育规范

在学校“体育操队过关达标”的活动中,我们结合班花开展了“翠竹直,我也直”(观察翠竹挺拔的身姿,学习翠竹“直”的特点,辐射到路队、做操等方面)系列活动,评比“路队翠竹班级”“广播操翠竹班级”等先进班级。针对学生在不同季节操队有滑坡的问题,我们体育组相继推出“身姿赛青松”“傲骨似冬梅”等活动,巩固体育活动中出操路队的规范化,保证广播操和长跑活动的质量,并结合“班花文化”装点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门面”,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克服了困难,锻炼和提高了意志品质。

在活动中,班花的品性总会从学生的身上自然地流露出来。如学校开学初要进行队列队形训练,还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体育教师就带领“翠竹班”的学生进行训练。开始,学生们练得非常认真,时间一长,他们就感觉枯燥无味,动作质量也下降了……但有部分学生依然精神抖擞,教师问他们为什么动作能做得到位,他们说:“竹子风吹不倒、雪压不弯,四季常青,是那么的坚强。我们这么一点苦和累算不了什么。”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体学生受到启发,以翠竹为榜样,苦练队列队形和广播操。长期坚持下来,“翠竹班”在每月的队列过关和广播操比赛中,均能有出色的表现。

三、班花争艳活动,丰富体育内涵

每年一度的春季“绿色全员运动会”是我们实验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运动会一直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重要舞台,也是激发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让班花来争艳运动会,用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形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小学生涯中对运动会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首先,在运动会的开幕仪式上,各班旗手举着班花旗帜依次进场,解说员介绍:“向我们走来的是身姿飒爽的‘翠竹班’,‘翠竹班’在这次运动会中……”在比赛过程中,参赛班级“大本营”前面也竖立着参赛标语,如“学翠竹,争第一!”“仙人球,我最棒,团结拼搏争佳绩!”“拉拉队”也呼喊着与班花有关的加油口号。在成绩公示栏中,都是以班花命名的班级标志,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所属的班级和成绩。

在我校,田径队有个动听的名字“松梅队”。梅花象征着女运动员,青松象征着男运动员,以“松梅”命名,号召着队员们学习梅花、青松不怕困难,勇于展现自己的美好精神。针对队员存在懒惰、怕吃苦、气量小、受挫能力弱等问题,在训练队中营造浓厚的松梅文化,师生同心共悟松梅之韵,学松梅之神,做松梅之人。队员们在教练的带领下搜集松梅的盆景、照片、图画、名言、格言、对联、诗句等资料,张贴在训练场的墙壁之上,浓厚的松梅文化使队员们置身于强烈的情感教育场之中。我们还在队员之间开展竞争活动,评比“训练刻苦小梅花、小青松”“成绩优异小梅花、小青松”等,通过班花精神的渗透,锤炼运动员的坚强意志,保证训练的正常开展和队员成绩的进步。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树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勇于探索,讲究方法,强化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就能创造出体育课堂的另一片新天地!

《班组文化与班组建设》学习心得 篇3

这次公司组织了班组文化与班组建设的学习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每个班组长和组员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益。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更使我了解做一名员工的使命和职责。

要搞好班组建设工作,应先抓好班组长的素质提升。俗话说“群雁不乱靠头雁,羊群不乱靠头羊”,“万马奔腾,需一马当先”。要搞好班组建设,班组长的作用异常重要。班组长是班组管理的核心人物,是生产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指挥者和组织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做为兵头将尾的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桥梁”,其管理水平的好坏,履责能力的强弱,执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班组的安全和建设。作为班组长,首先做到以情感人,以言服人,以行化人,做班组员工的贴心人、领路人、带头人和明白人。所以在开展班组建设过程中要努力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作为班组的带头人,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自强不息,顽强进取,坚持原则,大胆管理,善于协调干部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二是技术业务素质:班组长必须胜任班组的各项工作,具有丰富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三是管理素质:对手下的工人、设备、物质等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班组组员要加强方法上的落实,主要也就是班长首先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有了好的标榜,自然能认真务实把事情做好。如果组员犯了错误,比如上班迟到、早退等问题,我们可先给一个好的榜样,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再让他自己反思,并让全班人知道,并做出处罚,可

以得到提醒和警告的作用,并且能够让这位犯错误的同志深刻了解错误实质,从而增强职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结合这两年来的工作体会,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管理班子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要有新的变化,能够领导、带好队伍。

二、观念上要有新的转变,来促进员工工作上台阶。

三、继续以夯实基础为重点,加强事故控制,使全公司的工作稳中有序。

四、培养出一批工作好、能力好的员工,协助班组长更好完成工作

中国道路与文化自信读书学习心得 篇4

一、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主动学习。作为企业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者,我从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主动学习入手,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这部著作的重要论述、睿智见解、精彩金句进行了摘录,并就学习的体会和感悟与身边同志进行了交流探讨,还从政治素养、个人品德、工作发展、指导实践方面对照检验了自身言行,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增强了“四个意识”,切实提升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坚定了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把握内涵实质,提升素质修养。为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重要论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以领会核心要义、把握精神实质、汲取智慧营养、指导工作实践为目标,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这部著作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读本,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著作,是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的教材,也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立身修德、谋事创业的必读佳作,历练心智、奋发进取、推动工作的对照标尺,并通过履职尽责、积极进取,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堂学习心得 篇5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堂学习心得

在广东这个地方,有一种很特别的文化习俗,每逢初一十五,人们都会烧香拜神,向神表达自己的尊敬与虔诚,以此祈求神的庇佑,岁月静好,风调雨顺。幼时无知的年代,曾坚决认为那就是封建时代的迷信,是农村人愚昧无知的写照。然而,多年后我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很肤浅的看法,任何事情都在发展变化着,我们不能再以旧时代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本质。改革开放到了这个时代,相信每一个人不会愚昧到还不清楚封建迷信的定义。任何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与奉承着的东西,即使它不是真实存在的。但这恰恰可以体现出我们心中的需要与追求,并且让我们心中有个信仰,有种无形的力量。

而烧香拜神,其实就是佛教的一种延伸,是一种佛教礼仪文化的一种体现。尽管我们都没有加入佛教,成为佛教信仰中的一员,但这也阻止不了我们对于佛教文化的热爱。而深入了解佛教这一个宗教,却是开始于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或者选了这门课程,也算是一种缘分吧。佛教文化博大而精深,包罗万象,其中不乏让人深思的对于生命最原始的思考。

一、关于得失

记得老师在课程前几节的时候,讲到过“看破红尘”,在我一直以来的思维当中,这是一种对感情,对生命绝望后心灰意冷的消极心态。在现代的语言当中,看破红层“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最原始的含义,也即是在佛教的语言当中,所谓红尘,也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几乎囊括了我们的六根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人世间罪恶的来源。我们看破它,这些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任何时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到的终须失去——这不正是一种从容,随性,洒脱的人生观吗?宠辱不惊,先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佛说:“万物皆空,因果不空。”让我想起很流行的一句电影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既然得到的终究要化为尘土,当初何必苦苦追寻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到了,也终究会失去的。坚持追求正确的东西,是执着;而人世间有太多太虚幻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名利、财富、权利,得不到又何妨?

二、关于宽容

佛教有一个很为大家所认同的观点,就是始终坚持“众生平等”,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平等的。正是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质,得以让佛教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很受欢迎。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认为人类有“原罪”, 故人生来皆负有罪孽,人生来就是为了赎罪,死后才会被原谅。而佛教却是一个讲究宽容的宗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佛说,只要诚心悔过,所有的罪孽都可以被赦免。佛教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因一个人的贫或富,贵或贱,善或恶。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引用这一出自佛教的名言的时候,是否想过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这样呢?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时代,在个个都在标榜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时候,多少人曾想过要为无心犯错的别人给予一丝的宽容和大度,说一声无所谓呢?众所周知,在网络极度发达的今天,却是“人肉搜索”盛行的年代,人肉搜索让人看到网络技术之发达和网民力量之强大的同时,也让很多当事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据我所知,人肉搜索多为私心寻求报复而起,尚且撇开人肉搜索的法律层面不谈,我们在呼吁网民理智对待信息真假性的同时,是否应该在开始参与之前,多一丝宽容的心态呢?

三、关于修生养性

佛教的语言,睿智而又真实,能给人性情的陶冶。教人随善,淡化贪欲,念无常。最重要的一点,佛教能让人内心宁静。在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要求我们都亲身体验一下静坐,让我获益颇深。那种心无杂念的心境,恐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当中,没有几个人会体验过吧?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人都为生存为发展而忙碌,是否曾有人想过要停下脚步,体验一次没有目的地,没有方向,随意而率性的心灵之旅呢?

„„

花文化与室内装饰的学习心得 篇6

——学习心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不断的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笔丰厚的教育资源,不论是从教育思想、学科知识,还是从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乃至价值取向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的思想及价值取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中国的伦理文化与重忠孝、重功名价值取向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根脉追根探源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对其发扬光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字的核心是合作,是二个人之间的关系,从纵向看,就是向上跟父母长辈合作,向下与自己的孩子合作。横向是与你的妻子(丈夫)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合作。我们所说的做人的最根本的准则就是,其一,要“父慈子孝”;其二,兄弟姐妹之间要有深厚的感情。每个人从小就必须从爱你周围的人做起,推演开去,形成了中华文化里“君仁,臣忠”思想。将一个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推及到一种道德,再从道德推及到一个社会,从而形成社会公德。于是中华文化就形成了重“忠孝”的价值取向。

作为忠臣,必须效忠君主,成为君主的良臣辅将。要想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对于所有的学子而言,就只能通过科举考试。中国的科举制度,既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选士制度,这种制度的长期实行,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功名、官本位的价值取向。

2、伦理文化及传统价值取向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中国伦理文化突出的体现了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生活在一个纵横交织的血缘相连的关系网中的,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影响周围的其他人,并且也要受到来自其他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血缘关系最近的父母、子女。

其一,伦理文化的等级色彩浓重,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地位的不平等,但是也从正面促进了中国家庭美德的建设。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一种等级观念的具体化。第一,体现在家庭中,虽然我们今天特别强调家庭的民主精神,实际上,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始终遵循着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观念,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乖巧。个性强的孩子,自主意识相对也强,父母比较操心,这样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因此,孩子的很多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往往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孩子很难与父母平等对话。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多以说教为主,以过来人的沧桑阅历教化孩子,缺少与孩子的“共情”,不利于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以至于,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着急的是父母,填报的是父母的志愿。父母的这种包含着太多主观色彩的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在父母看来,孩子是家庭的,孩子必须担负起光宗耀祖的责任,至于孩子的感受,则很少有父母去倾听,所以这是我觉得出现问题孩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第二,从家庭成员的关系看,父母必须为子女的成长负责,子女则一定要听话,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成年的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兄弟姐妹之间要大的要让着小的……所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讲究“家和万事兴”,这一点不仅对于家庭,而且对于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这种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名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尖子生、高材生、本科生、高考状元等作为评判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这种观念,极大的影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培养人才的人才战略的推行。从家庭教育看,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承载着父辈和一个家族的理想和希望。父辈希望通过孩子改变自身的命运,实现家族的荣耀,于是父母对子女倾注所有的心血,不遗余力的培养孩子,希望子女将来成才,成为“状元”“高材生”“尖子生”,好实现“母以子贵”的愿望。因此,中国的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可以说,于是,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好的氛围。但是很多生活琐事,父母包办,让孩子专心读书,殊不知,这样,一方面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创造性降低,另一方面,孩子的人格不健全,不能全面发展。过分的看重孩子的成绩,导致成绩好的孩子形成一种优势心理,容易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不良习惯,不尊重别人,不会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自私,不懂得感恩。父母单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确,伦理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家庭都把对子女的教育当成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掀起了家家重视教育的良好的氛围,为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受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实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伦理基础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德才兼备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缺乏外在规则的约束 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协调的现实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在《离篓•下》里面非常清楚地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因此一个人只需要修身养性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代表了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这里的“修身”即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得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国古代选拔任用人才都强调了德才兼备,德为首的思想。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突出的思想是经世致用的,其精神实质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作为知识分子,从其深刻的思想认识上看,无论是“致知”还是“正心”,都是为了追求功名,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包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带有明显的现世功利性的。

中华文化重功利的价值取向和缺乏外在规则约束的道德修养方式不利于道德信念的养成。从传统文化里个人修身的最终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其思想道德修养是走向仕途的需要,是追求功名的条件。应当说,在当时能够激发知识分子努力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强大的动力,就在于达到现世的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看来,如果个人的追求必须作出思想道德方面的努力方能达到时,人们会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旦思想道德修养不是实现追求非常必要的条件时,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就不足了。同时,传统的中华文化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种自觉行为,是靠个人的内省完成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孟子是我国古代“内法论”的代表。由此看来,中华文化忽视了外在规则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约束强化作用。所以说,传统文化背景下,依附于功利追求的道德修养行为,缺乏外在规则的约束,全靠个人的自觉 是很难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的。

2、中华文化的德才兼备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内法论”对当今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其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重视以德为首。所以,今天,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说,这是中华文化的才统一思想在今天的延续。

其二,传统文化里仅靠个人的自觉,没有外在的规则约束的思想道德修养方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也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信念的培养。

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经济,每个人都是市场的主体,都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市场经济利益的获得是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结果,而不是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直接获得的。当思想道德修养不再成为个体追求功利的必要条件时,同时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规则约束个体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就明显不足。公民的道德信念就行不成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意志、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是道德教育的结果,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 道德信念缺失有无导致的结果是不同的。比如说,当看到有人抢劫时,有人心里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应该见义勇为,可是这会危害到我的利益,所以,我不想或者我不敢见义勇为。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现世的功利思想占了上风,我们没有执行我们的道德行为是因为缺乏道德信念;能够见义勇为的人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我应该见义勇为,可是,这会危害到我的利益,即使这样,我也要见义勇为。这就需要一种道德信念的坚持,道德信念的力量能够战胜追求功利的思想。而道德信念的养成既需要公民的自觉行为,同时也要有外在的道德规则的约束。

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来说,具有相对稳定性,并非经济越发展,文化就亦步亦趋的发展,可能,在一定时期,文化会相对滞后,公民道德风貌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理应随着提高,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也更应该和谐,更美好。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方式。

三、传统文化基础上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考

1、规范思想道德建设。为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向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

2、强化道德信念的培养。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道德的形成或者说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统一的工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意志是决定道德行为能否发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道德意志则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可以通过教育完成,道德意志则不是靠说教能够增强的,需要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选择中不断实践,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不断历练方能培养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坚定道德信念的支撑。“道德信念的形成和培养过程知识有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情感的,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应该说,道德的培养是个体活动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认知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情感;再者,要完善道德修养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规则意识。

3、建立传统文化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第一,培养“道德的经济人”。中国传统文化讲“人要有良心”,“良心”,作为入之为人的根据与象征,即是个人合理行为的道德基础之一,又是关注他人与社会公义的原初动力之一。市场经济既认经济人为自利人,但市场的正常运转又需要人际配合,各利其利只能在精诚合作中才可以实现。因此,传统伦理的良心论,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要求市场主体要富有道德心、愿意共同合作、关注他人与社会,在此基础上求取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如果在市场经济驱动下从个人利益的基点迈向社会公义的目标之途中,获得人的“良心”的支持.那么建立起“个人-社会”的稳定趋向关系之桥就多了一种辅助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更加顺畅了。

第二,培养遵纪守法,关注社会的公民。传统文化的讲究“忠、贞、孝”,市场经济要求个人成为遵纪守法、按游戏规则行为的合格公民,也要求个人对社会事务的忠诚心。市场经济条件下,“贞”只取其自我约束之义,即在合理自我利益满足之后,对因眼花于社会巨大财富而膨胀起来的私欲的自我约制。资源短缺与人的欲求之间有一条永远难以填平的鸿沟,倘若人的物欲失去控制,可想贪污腐化会如何泛滥。面对市场经济产出的极易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求的巨大社会财富,改造的“贞” 使人们廉洁自爱、贞节自守,在“用法治控制物欲”的基础上,加之以道德修养的自我约束,足以培植出守法的合格公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孝”,只取其孝敬父母的孝行,这里的孝,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改造后的“孝”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是家庭和睦的粘合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忠”,只取其忠诚心之义,即在个人权益有充分保障情况下,对社会不公现象有合法批评的“批评性忠诚”和对社会良好风尚“褒扬性的忠诚”。改铸的“忠”作为一种指向社会公义的伦理规范,可以帮助造就因道德而高尚的人,增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培养追求义利双赢的公民。传统中华文化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显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重利轻义从根本上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思现实,权衡利弊,将义利观由“仁义而已何必曰利”改铸为义利相兼见利思义。这种义利观一方面充分肯定了追求自身利益的合法性,刺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推行以德之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绿园区正阳小学

姜玉侠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

八大互动关系

——学习心得

绿园区正阳小学

花文化与室内装饰的学习心得 篇7

心得体会

路河镇中心小学 张 梅

“高效课堂下的班级建设与管理”

心得体会

为了建设一个高效课堂下的班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班主任,需要各种技巧、要有细心、更要有爱心,下面是我听了段惠民老师报告会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要有一颗学生心!就是我们做老师的,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懂得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怎么解决问题;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学生,不要把自己神圣化,有了一颗学生心,我们就往往能够理解学生,尤其当学生犯错时。而理解学生往往是我们真正教育学生的开始。段惠民老师说:“教师心中有爱,就会看到学生可爱之处,就会觉得学生可爱。”仔细想想,现在学生身上很多优点,我们当初做学生时没有,但是现在学生犯的一些小错误,我们做学生时也常常有。老师有了一颗学生心,往往容易宽容学生。宽容学生是教师的一种美德,宽容本身就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爱学生就是爱自己。

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是渴望鼓励的,鼓励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鼓励,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

室内花仙人球的养殖和注意事项 篇8

仙人掌类花卉根系在盆土表面比较干、盆土内部仍然湿润的状态下吸收最好,而泥盆虽然透气和排水性比较好,但式盆土干燥太快了,贴近盆壁的根系在夏天经常会因缺水或温度过高而受伤。紫砂盆透气性好,是栽植这类植物最佳的选择。

2、用土

如果是陆生型的话,用园土、泥炭土或腐叶土、粗砂(比例为5:3:2),另外加少许消石灰,配制成透水、透气性好的培养基质;如果是附生型的,就用堆肥土、粗砂、泥炭土(比例为1:1:1),另外加少许消石灰,配制成中性的含较多腐殖质的通透性好的肥沃培养土。注意栽植前盆土要曝晒消毒。

3、浇水

陆生型有生长期和休眠期,生长期要浇水,休眠期少浇水。附生型,要常年浇水与喷水;冬天温度12℃以下,减少浇水。原则是“干透浇透,不干不浇”。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浇水最好,冬天则视温度和阳光情况来浇水。如果是自来水要贮藏暴晒一两天。

4、施肥 施肥一般在春秋进行,要适时、适量,春季施4到5次,秋天2到3次就行。有休眠期的种类,秋季要多施。施肥量与浇水量相当。施肥前盆土需要干燥,进行松土施肥效果好。陆生型施肥要求富含K、P,少N的肥料,附生型则要求多N的肥。家庭施肥可用花肥、充分腐熟的饼肥等。

5、光照

陆生型喜欢阳光充足,特别是冬季要充分照射阳光。附生型则终年要求半阴条件最好。

6、换盆

长期栽植后,盆土变硬和酸化,会引起根部腐烂。一般每年换盆1次。移植时间可在4月或9月。换盆前,要停止浇水3天左右,将植株拔出,注意不要使根部折断,将枯根、栏根剪除,换土。移植后要保持盆土干燥3天左右再浇水,放在阴凉处最好。

7、越冬

陆生型入冬后不可以浇水,保持土的干燥,使其进入休眠期,温度保持在2~5℃就可以了。附生型仙人掌没有休眠期,冬季要保持在12℃以上的温度。平时可少量浇水,使土保持半干,也要增加空气湿度。

8、病虫害

学习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9

努力实践“合规经营”,首先应该做到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认识,知法才能守法。现在我行各项业务正在飞速发展,各项规章制度也在随之变化,省市制定下发的每一项制度办法,通过转发或结合自身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及时传达到每一个基层网点,再通过集中学习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许多重要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制成牌匾悬挂在墙上,或印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时刻提醒我们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学习的过程树立了行为规范,警示了违规行为,增强了我们执行制度的能力和自觉性。

完善业务发展与合理管理并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风险防范的监督机制。一是将合规经营落实情况考核纳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使其和领导业绩、员工收入紧密挂钩。二是建立奖罚并重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

上一篇:什么是深入学习下一篇:晓阳花语文学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