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通用12篇)
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 篇1
浅析官僚主义及产生原因
● 丁振宏
《长城在线》 2003-8-7 10:58:28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买入价的血肉联系,党的工作作风体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代表谁的利益、依靠谁、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深深在群众之中,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记过立于不败之地。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端正党的工作作风的是是非非敌人。刘少奇同志指出:“处于这种执政党地位,很容易滋长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事实上,这些脱离群众的作风,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同志身上,表现相当严重”。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大批共产党员成了各级组织的领导者,手里掌握了部分权力。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正确运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变化,使一些人逐渐滋长了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其表现主要有:一是事务性的官僚主义。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学习领会,政治上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昏昏噩噩,忙忙碌碌,打不开工作局面二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以掌权者自居,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对上巧言令色,唯唯诺诺;对同级自恃高明,貌合神离;对下不懂装懂,指手画脚,作风粗暴,动辄训人,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办事武断,即不依靠集体领导,更不依靠广大群众,常常是我行我素。三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在其位不谋其政,没胡责任心,对上情一知半解,对下情模糊不清,靠拍脑门决策,“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无所用心,敷衍塞责,办事拖拉;来文件不看就批,错了责怪他人。四是文牍主义的官僚主义。满足于开会发文件,以仁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讲空话套话,做官样文章,搞形式主义,装 门面,走过场,应付减速,敷衍群众。五是懒汉式的形式主义。不读书,不年报,不接触实际,不了解情况情况,坐而论道,不干实事。“一杯茶水五根烟,一张小报看半天”;把秘书当“拐棍”,大事小事无汪靠秘书代劳。列宁曾经指出:“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官僚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所以,反对官僚主义主,纠正特殊化,是端正党风的一项长期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官僚主义往往表现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特征是把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割裂开来,不是让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鸸片面的追求形式,忽视工作本身的要求,甚至忘记了工作的目的。比如,有的一部做工作,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做表面文章;有的不深入基层,整天于文山会海和应酬接待;有的忙于应付上级,应付群众,哗众取宠,不求实效;有的搞各种睥所谓“达标”活动,形式上,实则劳民伤财;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预告和问题,迟到酿成恶果。凡此种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干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把事情办好办实,而是只想为自己谋个好名声,给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留下个好印象,进而达到个人目的。因此,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图个虚名,不务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主义是现象、是手段,图个人的虚名都是目的。在图虚名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投机取巧谋取私利的个人主义心理。
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可是为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却屡禁不止,甚至在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愈演愈烈呢?这其中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不健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是“官本位”意识使一些人产生了权力的异位。扩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人思想演算有浓厚了“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思想不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应有滋生的温床。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求官、保官、升官。正是在这种落后的封建意识支配下,一些人为谋官、保官、升官,可谓挖空心思,不择手段,甚至不顾人格,丧尽廉耻。由于“官本位”思想作祟,于是在一些人那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虚荣和职位的现象出来了;明哲保身,不求上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出来了;沉迷于“当官好办事”的甜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现象出来了。
其次,形式主义表现为工作作风,根子却在人的头脑中,这就是有些干部违背了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思想认识上存在这样的,必然会导致工作目的的扭曲和工作方法的变形,必然会臵党的于不顾,为了捞取自己所谓的“政绩”、“声誉”等而不惜耗费从略、财力各物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从而级党的事业造成损失。
第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的领导干部讥讽在上,官僚主义严重,作风不深入、不细致,满足于听汇报、看简报,缺乏拂袖有效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很难发现,更谈不上及时罅和纠正;五些学员干部奉行“好人主义”的处世哲学,“多栽花,少栽刺”,不敢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搞形式主义的人受不到应有的批评和遣责;一些领导干部民主作风差,听不得甚至压制不同意见和批评,使群众监督难以开展起来。
第四,一些部门和单位用人导向出现了偏差,不认真坚持党的干部标准,提拔重用了一些不真抓实干、只图个人虚名的人。这样,不但使那些乐于、扩形式主义的人有机可乘,而且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便利一些干部认为扩形式主义是费力小、“见效快”、名利双收的事情,从而滋长投机取巧尽量,在工作中攀比着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 篇2
一、改良主义产生的原因
19世纪以来, 随着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随着这些新情况的发展, 伯恩斯坦等西方理论家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惟一途径”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于是他们提出了以改良主义的和平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 各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早在19世纪, 马克思、恩格斯就认为:“工人阶级的地位越来越降低到本阶级的生存线以下, 工人变成赤贫者, 甚至维持不了自己的生活, 因此必然奋起反抗, 继而发生暴力革命”。但是二战以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这就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传统工人大大减少,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大大增加。然而第三产业工人大部分都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 并且大部分工人成为了中产阶级, 这使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大都变成了“橄榄型”, 即“两头小, 中间大”的球状型, 中产阶级人数增加, 无产阶级人数越来越少。贫穷无产阶级的减少从而使国内的矛盾尤其是国内阶级矛盾有了不同程度的缓和, 于是出现了改良主义的势头。
(二)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种工人连奴隶般生活也难以维持的状况已基本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占人口80%以上的居民都能过上生活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失业有救济、养老有保险、儿童有照顾的优越生活。这在北欧表现得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 目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NP) 瑞士37980美元、日本34630美元、丹麦27970美元、挪威26390美元、美国25880美元、德国25580美元, 在这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 大多数居民的生活不是越来越贫困, 而是越来越富裕, 工人阶级的收入状况、生活状况和社会保障等条件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状况并不像当年《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那样, 工人阶级生活在赤贫线以下, 维持不了自己的生活。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虽然对立, 虽然斗争, 但这种对立和斗争, 就不可能像马克思恩格斯时代那样严酷, 那样你死我活。
(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日益完善
在政治上, 由于资产阶级鼓吹政治民主, 因此资产阶级必然完善其民主制度。首先, 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议会制。例如, 英国经过第二次、第三次议会改革, 大大扩大了普选权;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等都在争取普选权斗争中取得了很大胜利;其次, 在大多数企业中, 广泛建立了工会组织, 工人可以通过工会斗争形式进行合法斗争。这些因素使工人阶级参与合法的经济和政治斗争的机会增加,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逐渐对资本主义的民主议会制产生了“认同感”, 改良主义情绪在工人阶级中广泛蔓延。
(四) 反战情绪在当今各国普遍高涨也是实行改良主义的又一原因
20世纪以来, 人类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 战争给人带来的是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战争使人类面对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而人类又不愿意面对不确定性, 对于那些历经战争国家中的人们来说, 他们反对战争。世界各地的民众都在不断举行反战游行示威活动, 在美国的华盛顿、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等地区和国家, 都有这样的游行。反战情绪的普遍盛行, 必然使人们反对战争, 反对暴力革命。这也是改良主义盛行的又一原因。
二、西方改良主义遇到的困惑
20世纪70年代, 在资本主义经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后, 随着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出现, 资本主义陷入了困境, 改良主义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良主义政党的总体声望下降, 党员人数减少, 在选举中得票率下降, 一些重要政党在选举中失利, 甚至丧失执政党的地位, 这对改良主义政党的发展极为不利。
2.实现高福利政策是需要经济繁荣和增长为前提的。但是在近些年来,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 像西、北欧一些高福利国家的财政收入难以维持其高福利政策, 必然要改变现有的福利制度, 这势必要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对。
3.西方改良主义所提出的一些政策和学说受到了人们的怀疑。例如提出的“全面就业和高福利”出现矛盾, 所倡导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干预”也失去了作用。
三、对改良主义的评价
过去我们在评价西方改良主义采取了全面否定的态度。例如毛泽东在1921年1月召开的长沙新民学会的年会上发言时, 也明确指出:“社会民主主义, 借议会为改造工具, 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 (3) 。早期对社会民主主义分析往往是:因为社会民主主义是反对暴力革命, 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所以它是资产阶级的帮凶, 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即使它有某些善举, 也仅仅是麻痹工人阶级斗志, 丝毫不能改变它的反动本质。这是几十年不变的定论。但是, 纵观国际社会改良主义的政策和实践, 西方改良主义虽说放弃了暴力革命的道路, 甚至放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但是它一直没有放弃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的努力, 一直高举着社会主义的旗帜, 在社会党、工党等一些政党执政后, 在资本主义框架内, 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实行了许多有益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中下层民众的政策。例如, 在经济方面, 实行工人阶级参与经济决策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在社会民主方面, 社会党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福利国家制度, 遏制了资本主义贫富分化。并且也因改良主义反对暴力革命, 使得改良主义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1951年的《法兰克福宣言》提出:“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维护世界和平是当前时代的最高任务……社会党人为建立一个和平而自由的世界而努力。”1962年的《奥斯陆宣言》又强调“社会民主党寻求的只是持久和平”。
总之, 改良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并没有将资本主义社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 反而改善了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 增强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 缓和了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矛盾, 进而为西、北欧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政治条件。因此可以说西方改良主义是推进西方社会进步的力量。但是, 改良主义并不具有普世价值, 它所推行的高福利政策只能在一些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行得通, 而对一些欠发达的国家来说, 即使采用这种“改良主义”, 没有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和国际地位, 那么“改良主义”同样不能给它们带来“高福利”, 也不能给它们带来政治民主和社会稳定。
摘要:20世纪以来, 随着西方改良主义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改良主义产生了一系列困惑, 本文就西方改良主义产生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当今改良主义所遇到的困惑作以阐述。
关键词:改良主义,暴力革命,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社会党国际文件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2]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当代国外资本主义研究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261.
[3]姜素琴, 刘燕萍.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探析[J].泰安:泰安学报, 第28卷.第4期.
[4]刘保国.发达国家阶级斗争沉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广州: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第4卷, 第1期.
[5]杨勇.冷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困惑与发展[J].求实学刊, 2007 (4) .
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55-01
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纵观历史,贸易保护主义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在历史上不断交替出现。上世纪,西方国家历经两次大范围大影响的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滞涨。当时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泛起。从此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大范围影响世界。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各国开始推崇自由贸易。但是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不一,贸易保护主义并未就此消失。
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虽然各机构、政府都宣称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各国实际贸易政策操作中却并非是这样做的。时至今日,金融危机的后遗症正在减轻,世界经济显现出稳步回升的趋势,但是各类贸易保护案却反而大幅上升。多国遭受其害。
一、经济原因
(一)直接原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根据历史经验,自由贸易主义居主导地位时,往往是经济较为健康繁荣发展的时候;而自由贸易主义被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往往是经济处于倒退停滞的时候.可见贸易保护主义总是与经济衰退捆绑出现的.尽管各国出台各类经济刺激方案,试图促进国内经济复苏,但全球经济依然陷入严重衰退。于是在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背景下,保护主义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
(二)重要原因:“去全球化”思潮的泛起
自上世纪末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的产业格局逐渐进行重组,生产要素也在重新进行高效有序的分配,大多数国家经济呈现良好发展的趋势.然而,当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逐渐扩大,开始严重影响发达国家时,这些国家的政府开始重新思考和衡量。 他们认为“全球化”的推进客观上造成了本国的就业岗位锐减,致使国内矛盾加剧;其次还使国家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是低成本生产,从而对这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所以,由此产生的“去全球化思潮”,也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三)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前各国之间的不平衡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产生的,但在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各国各地区产业及资源进行重组,客观上造成了比如以我国为代表的低成本产品逐渐蚕食发达国家原有的市场,同时,在生产链和销售链上,完成着有低端到高端的转变.所以当前,各国之间的不平衡演变成了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不平衡.
二、政治原因
(一)贸易保护主义反映了政党政治利益与选举的需要
根据历史经验,当经济低迷,国家贸易政策趋向保护性,而政府换届和选举等国内政治因素对贸易政策导向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去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上,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从前受凯恩斯主义影响,主张经济干预,保障国民福利,所以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政治因素的影响.
(二)各种利益集团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发达国家产业保护政策与国内利益集团具有微妙的关系。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往往是政府平衡国内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的产物。目前,发达国家国内矛盾严重加剧,甚至欧盟的希腊和爱尔兰政府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况,此时发达国家中,各利益集团对政府施加压力,催生出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
(三)国家利益至上的政治原则影响贸易政策的制定
贸易政策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国家核心利益左右着国家贸易政策的走向。例如,由于美国在次贷危机以及其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美国当局意识到,美国的全球利益面临着中国这个新兴国家的严峻挑战,美国通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人民币汇率等手段阻止中国产品的出口,战略上起到了阻止和延缓中国崛起的目的。
三、制度原因
WTO规则中,有这一些模糊不清、定义不明的漏洞,为WTO成员利用制度漏洞,进行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可能。例如,发达国家可以以反倾销、反补贴的名义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例如2009年,美国就中国轮胎出口问题而展开了特保措施,以及其后我国遭遇类似的贸易摩擦案件涉及广泛,如:钢铁、鞋、玩具、轮胎、铝制品、日用品、机电、矿产、养殖品,我国遭遇损失严重。
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依然广泛,若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那么世界经济将会陷入一个严重滞退的困境,所以期待各政府组织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朱钟棣.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和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王丽萍.贸易保护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篇4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马克思主义,而现在在监狱学又开始学习了这门课程,很多人对马克思哲学的认识都有误区,如:“过时论”、“无用论”,认为马克地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结构等方面发生了不同于那时代的变化,因而都认为已经过时无用,其实则不然。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年代的还有鲍德里亚:法国哲学家,现代社会思想大师。他再1972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媒介的挽歌》(的文章,抨击马克思的所谓经济还原论或“生产力论”,开始发展他的媒介理论的。还有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这些看来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名人”。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中具代表性的是作为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而根据老师的上课所说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关于经济的不免会出现财富的增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他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都是马克思产生的经济时代背景。还有就是经济全球化,当时资本主义时期出现了变化,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所谓经济全球化现象,跨国公司、跨国资本、跨国经济组织的急剧增加,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出现了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出现了国际化的劳动分工,国际信贷经济得到发展,资本调控进入跨国公司结构,生产系统和劳动过程日趋灵活,非中心化经济逐渐形成,标准化的市场和消费模式的指数不断增长,社会综合保障的信贷制度日益扩展,新价值体系开始创立并得到实际运用。但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不能够揭示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只有在当今时代再更深一步的研究马克思,将其中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分析。
第二,新技术的出现:这算是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科学背景,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从19世纪开始,新技术已经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到整理材料的科学,天体演化学、胚胎学、生理学、有机化学的产生使得新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在这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中,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衡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具有特别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新的自然科学技术的这些成就,为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三,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早工业革命兴起。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迅速增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不仅表现为生产技术发生了飞跃,而且表现为以机器大生产和雇佣劳动制度代替了封建社会古老、陈旧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第四,政治:即社会贫富分化与矛盾,而解决贫富差距是经典的政治经济学议题,马克思的阶级分析也是基于贫富差距而产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在于一部分社会成员占有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剩余劳动。其根源在于占有剩余劳动的一方,首先占有了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因此,马克思说:“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它财产的人,在任何的社会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这个是出自于《哥达纲领批判》。不过贫富差距如果过大,人的公平偏好就会起作用,整个社会就会倾向于采用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政策,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
在课堂上老师还说到了一些其他的学术学者,如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以及亚当斯密康德等等。这些学者的理论也铸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从一般的方面说,哲学史上全部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但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则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革命改造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许多内容:包括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黑格尔的批判以及对斯密斯的启蒙经济学得评论。还有现象界所说的“为理性划定界限”和物质体支持的“为信仰留下地盘”。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不断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研究。
刑事司法学院
监狱学1121班:孙斌
产生结石的原因 篇5
产生结石的原因有哪些呢?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一、胆结石的导致原因与生育的有关:
妊娠可促进胆结石的导致,并且妊娠次数与胆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这种观点已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所证明。
二、性别差异:
这几年来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性别比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方面,胆囊的胆色素结石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降低胆流、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动力、使胆汁淤滞有关。
三、发病与饮食原因:
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导致的主要原因,进食精制食物、高胆固醇食物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为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我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胆结石发病已占胆石病的主要地位,且以胆固醇结石为主。
四、胆结石导致原因与年龄原因有关:
大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 加。本病在儿童期少见,其发生可能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一项调查表明,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高发与低发的分界线为40岁,各国的报道虽有一定差异,但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这一年龄段。
五、发病与肥胖的关系:
呕吐产生的原因 篇6
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病变如胃炎、幽门痉挛、胃粘膜脱垂、球部溃疡、急性肠炎、肠梗阻等疾病;也见于食道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贲门失驰缓症以及急性阑尾炎、肝炎和胆道疾病。
2.中枢神经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诸如精神过度紧张、疲乏、强烈的情绪波动,令人厌恶的气味与景象等,常可引起呕吐,临床称这类呕吐为精神性呕吐或胃神经官能症。脑震荡、脑内肿物、脑积水、颅内出血、脑炎及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力增高,引起呕吐,这种呕吐称为喷射性呕吐;又如尿毒症、急性肝坏死、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阿狄森氏病危象等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亦影响呕吐中枢造成呕吐。
3.反射性呕吐
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 篇7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先是以“地下出版物”和“境外出版物”的形式在知识分子圈里传播。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各种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大量涌入, 其中包括后现代主义理论, 受到文学界许多人的推崇而传播开来。1991年, 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创作与学术研讨会。此后, 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开始被人们所公开使用和接受, 最终形成了苏联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 欧美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播开来。1985年, 后现代主义的“教父”美国杜克大学的弗·杰姆逊教授应邀到北京大学做了题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专题讲座, 阐发了后现代主义文化与晚期资本主义经济逻辑的契合, 这使国内学者初步了解了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后期, 中国文艺评论界及文艺创作领域迅速红红火火地展开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评论和创作。到了90年代以后, 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背景和全球化潮流的推动之下,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则迅速扩展。
虽说后现代主义发端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但对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是否为舶来品存在着争论。目前, 国内外大多数的学者还是认为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并非舶来品, 而是深深地植根于俄罗斯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 有着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为当时的文学主流, 形成了粉饰现实的创作传统。后因时局变动, 一些作家开始重新审视作为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重新评价俄罗斯历史和文化价值, 对昔日一贯遵守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要求重拾宗教信仰, 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作家将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了文学作品中。随后, 许多评论家也加入进来, 开始全方位地研究不同哲学思想、宗教信仰, 由此形成了一股思潮, 这股思潮推动了后现代主义在俄罗斯的形成。
一元文化并非是推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惟一因素。俄罗斯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受到东正教的影响, 虽然在苏联时期, 宗教政策有所改变, 但是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深层次的影响是不可被否认也不能被忽视的。这种影响体现到后现代文学中就是弥赛亚意识。弥赛亚意识, 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一个主旋律。俄罗斯弥赛亚意识关心谁是解决世界终极问题的人选。换言之, 俄罗斯知识分子赋予自己极其崇高的责任, 对社会现象往往有着深刻的认识, 天性敏感, 俄罗斯创作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一种渴望自由话语的情绪。
当然,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确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 这是不可否认的。一直以来, 俄罗斯在其文化层面上吸收了西方所有的思想, 尤其是西方当代各种文化思潮, 继而使俄罗斯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并非源于欧美后现代主义, 而是俄罗斯文学特有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后现代主义现象出现并发展的。
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相比, 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传播到中国后产生的, 从一开始即与欧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产生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 但是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中国社会进程在90年代发生了诸多的新变化, 现代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与渗透, 既与新时期以来社会变革中的反思性与怀疑论思想观念的内在诉求有关, 也与市场经济改革和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的现实相关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正处推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 伴随着对“文革”及其此前的社会历史与思想文化的批判反思, 逐渐形成了一种本土化的反叛性、反思性思维和怀疑主义的思想观念。这种社会心理情绪和思想观念, 与后现代主义文化崇尚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多元性, 承认并容忍差异性的思想观念应当说是吻合的。当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念传入中国, 这种本土化的否定性思维与怀疑主义思想观念便与之一拍即合, 进一步催动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兴盛发展。
后现代主义原本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它的特性与此类社会现实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在20世纪80年代, 后代主义刚登陆中国时, 中国尚不具备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氛围, 不具备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物质文化基础上的社会氛围。然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 现代消费社会开始蓬勃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物质条件相对改善, 闲暇生活方式的日趋丰富, 人们开始追求富裕小康生活和现实享受。这种社会变革催生和培育了人们的消费主义观念与大众文化意识, 而这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思潮适于兴盛发展的社会条件或现实语境。这些都大大拉近了中国与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消费社会的距离, 为后现代主义思想文化植入准备了现实土壤, 或者说构成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时代条件。90年代以后, 后现代主义开始在我国社会现实中扎下根来, 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气候。
正是上述这两股潮流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继续向前发展施加了助力, 并在中国的现实土壤上, 通过文化的过滤机制进行批判的吸收, 使其不是对欧美后现代主义的简单“克隆”和生硬的“挪用”。
通过对中俄两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渊源做比较考察, 我们可以看出, 在二十世纪后期的中俄两国文坛中,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其历史背景和民族意识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后现代主义现象出现并发展的。而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是一个舶来品, 最初由欧美传播到中国, 随后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的。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渊源探讨, 对于更好的认识和把握中俄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一定的意义。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先后出现在俄罗斯与中国, 对艺术、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产生渊源这个方面来论述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 对于更好的认识和把握中俄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俄罗斯,中国
参考文献
[1]刘象禹, 杨恒达, 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刘象禹, 杨恒达, 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林精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一种地域化的叙述策略与功能[J].外国文学, 2002, (1) .[2]林精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一种地域化的叙述策略与功能[J].外国文学, 2002, (1) .
[3]马兰.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探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 .[3]马兰.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探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 .
对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思考 篇8
一、体育学科的集体备课形式主义严重
由于高考等各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广大农村学校在热热闹闹的素质教育背后,还在进行着扎扎实实地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非考试学科的中小学校体育课,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师的继续学习和培训活动,体育教学的环境和教师的工作量,均得不到领导的充分重视与关心。导致了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不能按照课程计划开课,体育场地器材得不到相适应的配备,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育工作保障和监督机制,体育教师无可奈何地沦为了学校的弱势群体。因此,包括体育教师集体备课在内的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也就不会受到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们的重视。
集体备课是对即将开始的单元教学任务进行学习与理解,是对单元内的课时教学过程进行构思与预设。集体备课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积极自觉全身心地投入。积极的、富有成效的集体备课,可以展示体育教师群体的才华和创造力;消极的、马马虎虎的集体备课,则会形成教师之间交流的障碍和知识的壁垒。集体备课是体育教师编写好教案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集体备课,体育教师才能做到“手中有文、心中有案”,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教师上课才能源于教案而又不拘泥于教案。学校管理者对体育工作的偏见,常规的教学检查只追求体育教案有份量、课堂教学队伍整齐和运动队比赛有名次等方面。体育教师教学有困难,没有人指导与帮助;教学出亮点,没有人表扬与鼓励;体育课上好上差一个样,这必然导致体育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在本地区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农村中小学只有一名体育教师,没有集体备课的空间,集体备课记录大部分是自己捏造;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多为兼职,没有能力开展体育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只是走过场,即使在较好的学校,由于缺乏有效地检查与考核,体育集体备课有准备无中心或是有中心无主题,议论没有实质性内容,最后把某一老师或备课组长的备课当成集体备课。体育教师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于集体备课和编写体育教案,体育课教案的编写就不会有质量保证,这是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体育课教案形式和内容缺乏规范要求
无论什么形式的体育教案,在最后结束的部分总会留有课后小结的位置,可是,体育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案的时候,搞不清楚这些课后小结是一节课的小结呢?还是几节课后的最后小结?因为体育教师往往都要任多个班级的体育课,一份教案计划要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中被多次重复使用。对此,教育教研主管部门没有对教案小结部分作出明确规定,学校教务部门也无法作出具体要求,结果体育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形式上的检查,课后小结记录难以与教案形式和内容相一致,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缺乏深层反思,课后小结没有具体的内容指向,体育教案变成了书写一些形式主义程式的套话。
青年体育教师在编写体育课教案时,总是要去查找一些资料,对体育课教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与理解,也会学习和模仿老教师的教案,摘录一些精品教案中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技巧,以期在体育课的运用中,产生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师生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因为在每一节体育课上都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学智慧的激发,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体育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和个性展示,需要学生们在配合中发挥主动性。青年体育教师只有把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记录每节课后的教学小结,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即时反思,如同收集每节课闪光的珍珠,经过一个单元和一个学期后必要的整理和总结,不但能够成为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资料宝库,而且能够成为教师设计教案的教学依据,进而成为体育教学科研和撰写教学论文的信息源泉。但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投入不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缺乏,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较大,青年体育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进修或教研活动,加之体育课教案没有规范的形式与内容,也助长了部分体育教师研究教案编写的惰性,每节课后教案的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进而影响到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这也是体育教案产生形式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下降,造成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三、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达成要求相差甚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得到了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投入的欠帐太多,学校教育的布局调整所能提供的优质资源,仍然不能满足满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造成了许多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人数众多,突出了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如本地区的城区学校,学校的班级多,班级的学生多,已经达到了学校的承受极限。虽然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配备比较好,但是与学校的班级数和班级的学生数一比,还是杯水车薪。
体育教师编写教案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其劳动的效益还有赖于体育课的教学实践。教案编写中预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很好地达成或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也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对教案编写的热情和效果。充足的体育活动器材,宽松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谐的体育运动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也能激起体育教师认真备课和编写教案的信心,编写出高质量的体育教案。试想,一个体育教师面对着众多的学生和不足的场地器材,即使编写出了体育课的教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是不能有效使用,教学目标不能有效达成,学生活动不能充分开展,师生间因体育器材不足,造成的教学矛盾非常尖锐,体育教师在无序或无奈的操场上一筹莫展,领导怪其无用、学生愿其无能,体育教师地地道道成了学校的弱势群体。此种情形之下,体育教师还能有编写教案的热情吗?可以这样说,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体育教案教学目标不能达成,造成了形式主义教案的大量产生,这也是近年来学生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造成形式主义教案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配备不足,体育教案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达成率过低,以及体育教案本身形式与内容上缺乏规范的要求。当然,也有体育教师自身努力不够的原因。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包括体育教案在内的各项体育体育工作,在学校的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更大的改革动力,收获更多的改革成果。
(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223600)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篇9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其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事实,同时又引发、加剧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残酷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而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前人的优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篇10
1、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扩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也由此越来越高,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并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
2、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值过高
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过高,绝大部分人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就应该绝对正确,完全可以信赖,这就形成了社会公众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的审计期望差。实际上,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能够觉察所有的舞弊行为,他们也只有在遵守职业规范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报表的正确,按公认会计准则公允表述发表意见。
3、被审单位配合不默契
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相关情况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
1、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遵守审计准则
审计人员在执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重大疏忽。
3、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实践证明,在很多审计诉讼案中,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未能识别重大错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特征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而是只限于对会计资料的复核,从而遗漏了重要审计线索。因此当被审计单位已陷入财务困境时,审计人员应当格外谨慎。
4、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
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以明确划分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明确审计范围,预防审计风险,一旦审计风险成为现实,也可减少审计赔偿损失。
例谈浮力产生的原因 篇11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假如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如图1,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处在相同的深度,由F=pS=ρ液ghS可知,前后两个侧面、左右两个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而上下两个面所处的深度不同,物体上表面所受水的向下压强为p1=ρ液gh1,物体下表面所受水的向上压强为p2=ρ液gh2,其中h2>h1,所以p2>p1,由F=pS可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大,即F2>F1.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也就是说,浮力就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液体压力的合力F浮=F向上-F向下,浮力的方向就是F向上与F向下的合力的方向,它总是竖直向上的.
例1 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将它全部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水面2cm,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解析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
F浮=F向上-F向下=F2-F1,
F1=p上S=ρ水gh1S,
F2=p下S=ρ水gh2S,
所以F浮=F2-F1=ρ水gS(h2-h1)=ρ水gSL
=1.0×103kg/m3×9.8N/kg×(0.1m)2×0.1m
=9.8N.
例2 如图2所示,一个圆台形物体放入液体中,该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F2与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F1之差.
解析 以上结论是通过对正方体分析得到的,计算式F浮=F2-F1只适用于上下表面一样的物体,但对于如图2这样的物体:F浮 二、物体与容器的内面“密合”问题 解析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如果全部或部分接触面和容器内面密合,这种情况物体的部分面积上不受水的压力.本题乒乓球在水中能否浮起来,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乒乓球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其二是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的大小关系.甲图中乒乓球的上半部分在水里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但由于乒乓球下半部分不在水里,乒乓球也就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因此乒乓球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乒乓球就浮不起来;乙图中,由于乒乓球的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即水对乒乓球有浮力的作用,并且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使乒乓球向上运动直到浮出水面,漂浮在水面上. 这种物体底部不受水的压力,使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现象,生活中还有“木桩”“桥墩”等.此类现象不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因为它不符合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范围——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浸入部分必须和液体全部接触的. 这一解法是错的,在于没有考虑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与向下的压力差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木桩钉入泥土中,底部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故木桩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因此浮力为零.虽然木桩也排开了水,但不能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 当船沉入海底时就属于这种情况,一般船体离海面距离较大,且船底陷入海底泥沙中,相当于“与容器底紧密接触”,故打捞沉船时,不仅要克服船体的重力,还要克服海水对它的向下压力,而且往往海水对它的向下压力远大于船的重力,技术上困难较大.学习浮力知识后,你能否设计出几种打捞沉船的方案呢? 一、腐败的经济因素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腐败就是公职人员利用公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公共选择理论首先把具有公职的人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来看待, 从这个假设的角度, 可以知道作为“经济人”是具有自利性的, 他们会最大利益的为自己打算, 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同时他们也具有理性的知识和计算能力, 对收集的备选方案信息, 会做出满足自身偏好的选择。所以在考察的腐败成本较低、制度的缺失、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下, 为他们的公权谋私提供了切实的诱导因素。从成本上来看, 在目前我国的体制机制下, 腐败的显性成本非常低;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相对固定和低廉, 如果将全部经历投入工作也不会带来收入的迅速增长, 这就造成了腐败的机会成本很低;在所有的腐败交易中, 官员实际被抓的可能性远远低于三分之一[2]。即使腐败败露之后, 受惩成本也不是很高。从制度上来看, 目前, 我国的干部选拔制度、监督制度处在探索阶段, 还很不完善。干部选拔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伯乐式”选拔原则, 监督上一直也遵循着“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 对高层领导人监督制度几乎就是形同虚设, 所以近年来, “一把手”腐败案件不断发生。信息的不对称就产生了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失灵, 民众是委托人, 官员是代理人, 信息的不对称, 使民众对官员的公共权利执行情况模糊, 也使得政府机构对所属官员的监督难以有效的实施, 官员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 获取个人私利, 导致腐败。经济因素的理性“经济人”是腐败产生的直接动机, 腐败成本的低廉、信息的不对称是诱发腐败产生的重要机会。 二、腐败的文化因素分析 顽疾恶瘤, 匡扶求治, 不仅要通过制度的完善, 执法监督力度的加强, 更重要的是要从腐败文化土壤根源去破除人们内心深层次的腐败文化心理结构。中国的腐败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影响因素。首先“官本位”的传统文化氛围造成广大民众对权利的崇拜和追逐, “学而优则仕”成为了中国读书人最大的人生追求。其次“家文化”中把家、家族的内部结构、身份关系、道德伦理、认知模式、互动行为规则扩展到家和家族以外的各个社会层面, 成为支配、调节中国人、组织和社会的思想体系[3]。“家文化”延伸到政治领域就是关系网、人情化、亲属连带, 这种公共权利的私人感情化或亲属化就会导致各种制度缺失刚性, 制度的约束力减弱, 权利体制之间的监督缺乏力度。再次是“重内省, 轻制度”的儒家官识, 他们认为权利的运用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靠的是掌权者的自律, 制度的刚性约束只能起到辅助的功效, 在这样的权利运行的文化氛围下, 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规范完善的权利运行机制。传统文化的“官本位”、“家文化”从思想源头上为腐败的产生创造了文化滋养的“温床”, “重内省, 轻制度”从体制上为腐败创造了制度的“漏洞”。 三、腐败的政治因素分析 从政治角度分析, 目前我国的整个政治体系中, 民主机制、监督机制、法制运行机制、制约机制都还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在政府的控制力上, 一方面政府的高度集中控制力, 使得公权成为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 利用公共权利干预市场竞争谋取级差收入, 产生寻租行为, 这种寻租活动影响社会正常的资源配置、社会财富的不合理转移、腐败行为的猖獗;另一方面政府的过度授权, 相应的监督和调控机制的不完善, 使得权利的运行失去了制约性, 权利的扩张性和制度制约的缺失最终导致了腐败的滋生。其次, 就法制建设而言, 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情大于法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腐败的法律惩治力度不大, 打击不严, 降低了腐败的成本, 助长了腐败的气焰。政治因素上出现的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腐败机会的主要原因。 摘要:对于腐败的原因概括主要有两类:腐败的动机和腐败的机会, 从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和传统文化“官本位”、“家文化”阐释了腐败的动机;从政治上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对称阐释了腐败的机会。只有在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同时具备的情况下, 即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达到必要且充分的状态时, 腐败才会系统地或大量地发生。 关键词:腐败,腐败动机,腐败机会 参考文献 [1]姜洁反腐倡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N].人民日报, 2014-01-11. [2]苏珊·罗斯·艾克曼.腐败与政府[M].新华出版社, 2000 (6) . 【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推荐阅读: 韦伯的官僚制与官僚主义10-16 克服官僚主义的途径11-27 官僚主义12-02 官僚主义论文10-11 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10-21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调研06-18 六月份学习内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07-03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种新表现范文10-02 疫情防控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06-13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07-24浅析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