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组

2024-07-15

单元整组(精选8篇)

单元整组 篇1

单元整组教学

一、整体感知─用好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从低年级的一两句成为中年级的一段话,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中高段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整体感知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在单元导读课中,“导”要达到四个要求:

一导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使学生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至关重要。重点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二导学,渗透目标。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尝试之初,可以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意思。逐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

三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如:教师让学生选一段你喜欢的练习读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同一个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引导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形成整个单元的主旋律。这里要注意把握好导读的度,让课文更好地保持原汁原味,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避免把好滋味都先尝了,后面的十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

四导行,全面铺垫。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应进行指导,可分组进行,增强针对性),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做阅读铺垫,习作铺垫。

“整体感知”主要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是单元整体感知,时间一般设置在20到30分钟。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

二、部分感悟──上好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部分感悟”指分课或分块学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阅读课文教学。“单元整体感知”已经让学生对整个单元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把握,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或疏或密,有张有弛。

对于精读课文,我们就要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上。虽然学生已经对整单元的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但在课堂上还是要留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另外,还可以抓住学生在感知时候的兴趣点与疑惑点,以这个点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略读课文疏要疏在略读浏览处,在单元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无须面面俱到,篇篇细嚼。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领会编者的意图,惟恐学生不会读,陪读到底,讲问到底,剥夺孩子应有的学习自主权,致使略读不“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单元整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不要把各课又各自孤立开来,“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把握,一切都围绕单元人文内涵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展开。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整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

三、整体回顾──上好“语文园地”

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尾声,就等于接近了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综观全局,发现新规律,那就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单元整体回顾中增强思维训练的力度,实现一些置身山上或登山过程中所无法企及的学习目标。

“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它为学生展示学习整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为依托,探求学习规律,提升表达水平,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同时也要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它是一个小结、提炼、上升的过程。

单元总结课教学模式: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梳理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体会。

如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读读背背这个栏目,就系统的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其实我们不必在学完了整单元的课文后,再去读背这些语文园地中的诗句等。我们可以边学习课文,边引导学生搜集此类资料。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我们不能直到教学完一单元的课文,才去涉及语文园地里的“口语训练”和“习作”,那是一种为交际而交际,为习作而习作的应命行为。”单元整组教学,旨在打通生活、阅读、习作的通道。事实上,“单元整体感知”的第一个环节,当师生开始围绕单元主题聊谈的时候,口语交际就已经开始了,习作训练也悄然酝酿了。单元整体回顾阶段,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表达的情趣,提升表达的质量。有“综合性学习的单元”,更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展示台”或“宽带网”的栏目,运用不同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通过单元整体回顾,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单元整组 篇2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意义

1.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特点, 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围绕专题组织每组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从导语到识字课, 到课文, 到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 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教材往往是围绕单元“主题”, 前有布置、中间有提醒、后有检查。教材这样安排, 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 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成语和四字词语, 四篇课文 (《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两首》) 中, 既有春天的景, 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 学生找春天, 画春天。“语文园地”中, 讲春天, 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并在此过程中, 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教师以整组审视的视角, 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接性, 做到瞻前顾后, 整体设计教学流程, 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优势。教师可以对本组教材进行合理调整、重组, 有效整合课外资源进行教学, 避免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

2. 能有效改变语文教学中“繁、碎、少、慢”的现状,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虽然新课程改革即将完成一轮的实验, 但是老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不好教, 教不完, 课时不够。课时确实减少了, 可阅读量增加了——一至六年级的课文现每学期均为30篇以上, 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增长, 低段还不包括识字课。

当我们冷静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 也经常会发现一线教师教的是新教材, 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采用“分析法”“问答式”, 将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 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缺乏整体意识, 很难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高度加以审视。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 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 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组块, 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 而是重在“整体把握”, 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要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 借助教材编写优势, 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 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 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 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 可以“举一” (如例题) “反三” (做习题) , “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 人类语言的学习, 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 (言语) “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 才点点滴滴“说出”, 成年累月数量无限量地加大后, 产生新的语言合金, 发生质的变化, 才“奔涌而出”。

“单元整组教学”或着眼于同一题材, 接受人文滋养;或着力于同一体裁、同一表达方式, 习得表达方法。这样的学习模式, 使学生在同一专题的一组课文教学中“举三”再“反一”。

如, 四年级上册第四组, 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

学生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 比较了不同作家写的同一动物、同一作家写的不同动物, 学生在横向阅读、并列阅读、比较阅读中, 形象而真切地感受写好小动物的方法, 在大量生动的语言例子面前真正体会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4. 以块状结构进行教学,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容易形成知识板块

“单元整组教学”在改变教师解读教材思维模式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会做合理的学习规划、会收集相关资料、会联系比较地进行学习, 会整理梳理知识……因为按单元整体预设教案, 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有别于传统课堂, 不是本节课解决什么问题, 而是这一阶段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 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 依单元主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 学习搜集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

在块状结构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不仅明确一组课文的学习重点, 而且容易理清整册教材的学习线索。如,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个“我的发现”可以总结为这样的读写方法:边看边想过电影、仔细观察写具体、神奇有趣寓道理、明贬实褒显亲昵、事物比照写形象、联系语境悟词义、深入思考多体会、遣词用语要合理。这是由各单元课文支撑起来的八种阅读、写作的方法, 散落在各个单元里看不出是珍珠, 一穿起红丝线, 就感到它在熠熠生辉了!采用“单元整组教学”更容易使教师从一组教材走向对整本书的把握。

5. 能缩短教学课时, 让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真正落实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新课程改革至今, 小学阶段145万字 (平均每年24万字) 的课外阅读量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落实, 不少教师教语文还是停留在教一本语文教材上, 有时感觉一本语文书还教不完。

开展“单元整组教学”, 可以对教材进行重建。比如可以增加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 也可以删减一些繁琐的内容。还可以在一个整体目标的统领下, 根据教学的思路与需要, 打乱教材中课文与学习园地的排列顺序, 那样更能突出重点, 做到以一篇带多篇, 以一组课文带一本书, 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这样就能省出语文课时, 用课堂内的语文课时组织课外阅读, 达到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 只有让课外阅读进课堂, 才能真正落实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二、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界定

“单元整组教学”是基于教材的一种教学方式。以现行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 进行单元整体备课, 可以对本单元课文进行调整、重组, 链接丰富的课外资源, 进行全盘考虑, 把研究的重点从“篇”转移到“单元”。

1.“单元整组教学”不同于“主题式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和“主题式教学”有紧密的联系, 在操作方法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单元整组教学”不完全等同于“主题式教学”, 它在概念界定上比“主题式教学”更宽泛, 适用的范围也更广。“主题式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 充分重视个体体验, 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 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 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式教学。这里的“主题”, 不是思想主题, 不是知识主题, 也不是写作主题, 而是文化主题。“单元整组教学”中的单元既可以是思想主题一致的单元组, 也可以是知识内容相同的单元组;既可以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方式一致的单元组, 也可以是人文主题一致的单元组。也就是说, 相同题材、相同体裁、相同写法的一组教材都可以实行单元整组教学。

2.“单元整组教学”不同于“导读课教学”

“导读课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指点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 重点是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导读, 使学生对部分故事情节有所了解, 激起阅读整本书的欲望;通过导读, 渗透一些读书注意事项, 让学生静心进入故事阅读。

“单元整组教学”是基于教材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的立足点在课堂, 是基于文本又不囿于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 并不是课外阅读指导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操作立足于教材本身, 是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 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 甚至再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3.“单元整组教学”的“部分体验”不等同于“分课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是:“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 在按这一流程操作时, 必须走出一个误区, 即“单元整组教学”的部分体验不等同于分课教学。针对这个基本流程, 许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是在一组课文学习前加一个“总体感知”, 即读读一组课文, 明确单元主题, 了解它们的共同特点, 学完所有课文之后进行一次集体回顾总结, 至于中间的部分体验和以前的分课学习并无区别, 依旧是教师一课一课地教, 学生一课一课地学, 课时目标及教学用时与单课教学一模一样, 看不出单篇课文学习与整组教学的联系。

三、单元整组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 教学方式转变与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 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不会改变的。由于备课视角的改变、教材的重新安排, 需注意单元目标与单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关系, 单元目标要辐射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要回应单元目标, 逐步达成单元目标。在这种教学方式中, “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维度会更加凸显。

“单元整组教学”运用模块的概念, 把几篇课文整合到一条线上来, 这条线, 可能是一种人文主题, 可能是一种文章风格, 也可能是一种表达方式。人教版教材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 大多是以人文主题为主, “单元整组教学”时教师的目标更多地转向几篇课文的共同主题, 注重语言形象的整体把握, 易使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过于淡化。有时还会为了整合内容, 一味地凸显单元组的主题, 而削弱了文本语言的学习, 忽略基本的字词句教学。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2. 整组备课与单篇备课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的主要思想是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课程资源的有效引进而调整教学内容与程序, 相对于单篇课文教学而言, 更需要教师对整组教材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不能仅仅为了整合, 而使教学左顾右盼、在不同文章之间跳来跳去, 这其实是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这样的跳跃, 不能落实最基础的字词句教学。因此,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有整体的视角, 部分感悟时要注意每篇文章的相对独立性, 这样也符合阅读习惯。

“单元整组教学”的课时总量要把握好, 由于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 理想 (或应然) 状态是单元整组教学的课时量应该少于单篇教学的课时总量, 节约的课时用于导读、总结及课外阅读。“单元整组教学”不仅仅是多上一节单元导读课与总结课, 而是为了有效整合单元内的每一项学习内容, 所以要从整组设计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目标及单元学习流程, 这样才能统领全局又不至于顾此失彼。

3. 学生的阅读期待与学习起点的关系

“阅读期待”是读者内心所预想的情景, 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 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是否深入。教学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 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在“单元整组教学”中, 往往通过一节单元导读课, 学生已经了解单元主题、每篇课文的大概内容、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要查找的资料等任务, 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过早激发, 在学习课文时产生“审美疲劳”。

学生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 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整教学流程, 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单元导读课不要导得太深, 不能导得过多过细, 只需要给学生铺垫一种单元学习的背景、做好一种合理的学习规划即可, 具体的学习方法在深入学习感悟时再进行练习、领悟。因为有了单元导读课, 教师在部分感悟课上就要联系导读课, 注意教学的起点把握, 不要人为地从零开始, 要从学生的问题开始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的兴趣。

4. 教学的基本流程与个性取舍模式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有其一定的规律, 现在老师们比较认可的一种关于“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华中师大附小提出的层进式的流程:“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 其中“整体感知”是前提和基础, “部分体验”是提高和发展, “整体感悟”则是回顾和提升。

但是, “单元整组教学”不一定非要有一定的模式, 并非需要每个年级每个单元都要进行这种模式的学习。有的单元特别适合整组教学, 如:三年级下册第七组主题“国际理解与友好”、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主题“作家笔下的人”。有的年级与单元并不适合单元整组教学。从学段看, “单元整组教学”一般比较适合第二、三学段。一个学期中根据每个单元的教材特点, 对1~2个单元进行单元整组学习即可。有时还可以就一组课文的某一点进行整合, 不一定要走完整个基本流程。如, 可以从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习作, 选择一组教材, 帮助学生建立文本样式信息库, 在非刻意的模仿中进行创新超越。也可以就某单元中, 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1~2课整合为一组, 如:三年级下册第六组《太阳》和《月球之谜》整合, 因为同是介绍宇宙知识、采取的说明方法不同;《果园机器人》和《口语交际——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习作——想象将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整合, 从读学写。

四、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课型

单元整组教学一般有三种课型:

1. 单元导读课 (整体感知)

单元导读课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 对整组内容的整体感知。它以单元导语为教学切入点, 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方式, 初步感受单元主题, 做好学习规划, 激发学习欲望, 全面铺垫单元学习背景。

单元导读课的一般流程为:链接学生起点, 激发学习兴趣;浏览课文, 了解学习内容;学习导语, 明确学习要求;尝试实践, 规划学习策略。

通过单元导读课, 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对单元主题及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教师、学生都会感到得心应手, 尤其是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蓄势、准备, 可以为下面课文的预习起到铺垫, 做好引领, 学生预习起来会感到省时省力些, 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 提前搜集有关资料, 使预习收效更多,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会更积极, 可以缩短教学时间, 从而解决人教版教材容量大而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单元导读课以短课形式为宜。

2. 部分感悟课 (部分感悟)

部分感悟课应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科学整合教材之间的内容, 充分体现组内教材之间的关联, 在整合中比较、感悟。可以是内容主题的整合提升, 可以是文章表达方法的整合领悟, 让学生习得读写方法与经验。

由于每组教材的特点不同, 单元主题的侧重点不同, 整合的路径与策略也会不一样, 所以很难形成这种课型的基本流程。部分感悟课重点关注单篇课文与整组教材的巧妙关联,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有的单元课文是描写同一类对象 (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 , 可以将这些课文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体会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如:三年级下册第六组《太阳》和《月球之谜》, 可以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白鹅》和《白公鹅》, 比较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之处。

有的单元课文在思想意义上虽然相同, 但是写作的角度是不同的, 可以帮助学生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在学生的体验与知识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建立联系, 逐渐升华主题。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 由四篇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组成, 通过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一家三人准备捐献眼角膜的动人事件、飞蛾求生、砖缝中茁壮成长的香瓜子、冷风冷雨中开放的鲜花, 体会生命的价值与珍贵。“生命”是一个相对沉重的话题, 也是一个相对成人化的话题,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比较课文所选的事例, 体会每篇文章作者的感悟, 整理表达生命的写作方法, 逐渐形成对生命的清晰认识。

有的单元课文与语文园地一些栏目联系紧密, 教师要善于发现内在的关联, 合理整合教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三组“心中的秋天”, 从秋天的情思、欢乐、色彩、声音这些方面向学生展现作者心中的秋天。《秋天的雨》是一篇精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向学生展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抓住秋天特有的丰富色彩的事物进行具体描写, 把普通的秋雨写得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表现浓浓的秋意。丰富的描写色彩的词句、灵动的语言是学生积累运用的好材料, 本组《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栏目, 也是一组丰富的色彩词, 与本课的语言有密切的关联。“习作”是写一幅秋天的画, 并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教学中就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 形成知识组块, 从而缩短课时。

3. 单元总结课 (整体回顾)

单元总结课是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 引导学生回顾两周左右的学习历程。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突出重点, 强化单元目标,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 融会贯通, 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 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单元总结课的大致流程是:“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 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联系要注意课课联系 (横向) , 字词句段篇章的联系 (纵向) 。归总是对联系环节所得的质性整理, 要扎实。延展与深化要求教师注意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 要为知识巩固而总结, 为能力成长而总结。

单元总结课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总结:整体探求学习规律、整体提升表达水平、全面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查漏补缺调整教学。

总之, “单元整组教学”以改变教师解读教材的思维习惯为目的,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教材真正成为既是教师的教本, 更是学生的学本, 是一种省时高效的课堂尝试。

单元“整组”“体验”学习 篇3

一、专题组元,“凸现”体验

在开学初以教材中的专题为原型,从阅读推荐、生活积累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全程学习链接,充盈专题,组织教材。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爱祖国,爱家乡”,以“祖国半月游”话题统领本组教材的学习,我共设了六站:

第一站:台湾,走进《日月潭》。课堂上,我努力使宝岛台湾全方位地展现在孩子眼前,不仅是日月潭,还有美丽的阿里山。(我在黑板上贴的阿里山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了孩子进一步走进台湾。)

第二站:新疆,走进《葡萄沟》。课堂上,我们先在地图上找到了新疆。新疆舞曲的欢快节奏响起,孩子们在课堂上舞蹈起来,新疆变得令人神往。之后,许多的《中国少年百科全书》——“文化生活”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课后,一学生找来了《自由自在游新疆》一书,孩子们“逼”着我给他们讲新疆的故事。

第三站:云南,走进《难忘的泼水节》。在泼水节中,傣族文化就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了。

第四站:北京,走进《北京亮起来了》。课后“我知道”一段话,就让我们追不及待地要找些书籍来看看,最好能马上去北京旅游。

第五站:蒙古,走进《敕勒歌》。在亲近了维吾尔族、傣族之后,趁热打铁,我们来了解另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从语文园地中的“北朝民歌”开始,之后,有些孩子甚至对整个西部景观神往起来。

第六站:我的家乡。(走进口语交际《夸家乡》)今天,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有关家乡温州的资料。《北雁风光》明信片引起了我们极大关注;图册《红色之旅》让我们忍不住赞叹熟悉的风景;VCD《话说平阳》引发了我们进一步走进家乡的兴趣;还有的同学还剪贴了报上的图片。孩子们或夸家乡的迷人风光,或夸家乡的丰富物产,或说家乡的变化,或畅想家乡的未来。

单元整组教学反映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对教育的影响,它关注学生阅读的实际体验和经验,体现了“真实性任务”的教育理念,即阅读作品本身,而不是外加知识点的虚拟任务。

二、淡化提示,“适时”体验

人们的实际阅读,尤其是消遣性阅读,一般是没有阅读提示的。预设框框,入主为先,对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一种不应有的干扰。国外有过实验:文前提示、文后提示、不设提示,如果提示是正确的,效果是“文后提示”最好,如果是不正确的提示,“不设提示”最好。这方面的改革,苏教版、语文版实验本做得较彻底,连读中提示、读中评点都不设。人教版实验本也明显淡化了文前的阅读目标。但是,这不等于说排斥引导和帮助。指导是教育的责任,不过此类经典阅读的“助导”,主要应放在文后的练习设计中。现在人教版实验教材就有意识这样设计练习题。设计一些容易引发学生真切感受和生活经验的“情景题”。如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后有一题: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但是,专题组元后的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教学方案,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找春天》之后,学生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学习《笋芽儿》之后,学生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是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做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在学习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给学生适当的提示,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突出比较,“强化”体验

比较阅读组编文选,人教社1993年版教材和2000年版教材其实一直有过,只是不显山露水。比较是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儿童、青少年在成长中,在看待周围事物时,比较常常是自发采用的。比较既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又在当下的阅读中,强化了他们的“体验”,在相同点、相异点的对比碰撞中,“感受”就可能生出思想的火花。

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篇4

摘要:【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

《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了盲童安静丰富的、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也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

“阅读链接”择取了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段内心独白。这段文字主要讲海伦•凯勒是怎样的用手来感受现实生活的细微变化,从而在内心描绘出大自然的神奇、可爱。

《永生的眼睛》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作者通过“‘我’对捐献母亲遗体的角膜不理解,爸爸‘对’我进行教育;爸爸的言行感动教育‘我’,‘我’给女儿讲‘我’爸爸的故事并感动了女儿”的故事,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美好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的美好,还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

《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地思考,表达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气》细致描写了“阳光下藏在花丛里的花”和“凉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借此表了自己对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气”。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花”和它的周围环境,在对比中,引领读者感悟到“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有勇气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对生命的珍爱”。

主体课文后面是“词语盘点”,然后是《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中,编者安排了如下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

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是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和身边热爱生命的故事,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写下来。然后,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活动:把习作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办一期墙报。教材为学生给出了“非典期间,白衣战士用自己生命换来他人生命”、“花草树木顽强生长实现生命”的资料提示。其用意在于为学生的资料搜集、观察调研开拓思路。我的发现

通过同学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来体会“读书要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生活经验来仔细思考含义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 日积月累

为学生介绍了三句“实现生命价值”的格言,一方面作为对象,引导学生阅读背诵,再一方面为学生拓展积累提供了范例。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安排了“手不释卷”的故事。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究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特征──好多成语都有典故的,本文除了题目“手不释卷”是成语以外,里面的“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相看”是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解释,激发学生探究汉语言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本文也作为“热爱生命”阅读主题的丰富与拓展──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首先是要多读书学习。

整个单元的教材各个版块被“热爱生命”这一生命文化主题给密切联系在一起。“导语”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揭示了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四篇主体课文和一个阅读链接从“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美好的生活、在内心创造着缤纷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延续生命、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应有的努力的义务”、“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顽强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的角度,使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综合活动,从实践与表达的层面,来促进学生把“认知”转化为内心深刻的体验。“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是对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所得到认识和体验”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词语盘点”是常规性的积累练习,“我的发现”是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本单元学习而安排的方法的归纳性练习。

【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2.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知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现象。

3.练习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哲言名句。

4.学习结合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5.继续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6.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回顾”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和比较中阅读,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大量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来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培养关心热爱自然界一切生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这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天地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生命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本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感知(1-2课时)

本环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把握单元的主题内容;对整组课文进行总体感知;布置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综合时间的总体思路:

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关于生命,我知道了„„”

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我想知道(结合整体感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确定实践探究的主题)、我去探究(通过阅读和实践探究活动,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去寻找资料和答案)、我做整理(对获得的各种资料、实践探究的经历、体验进行整理)、我好感动(表达自己了解道德和自己的感受,包括口语交际和表达、办主题墙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倒入,引起学生对“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关注。

教师介绍“2004年11月11日,两名14岁少年在昆明机场,偷偷爬上了一架客机起落架舱上,该飞机起飞时一名当场摔死,另一名随飞机抵达重庆江北机场。”的消息,引发出讨论:读了这个消息,你们想到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对这则消息看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谈到的“应该珍惜生命”的基础上,引导归纳出“要热爱生命”的主题,引出课文中的导语。

二、回忆,实现新旧知识衔接。

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上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过的“美丽的生命”,交流: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了解了哪些关于生命的知识?我们懂得了什么?

(要点:生命是美丽的、美丽的世界石油美丽的生命组成的、我们的生命是在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的、生命只有一次应该珍惜、健康地生活、要为他人更好地生活做出努力、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的生命等等。)

三、浏览整组课文。

思考:这一组课文,主要谈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哪些内容写出了我们过去不曾知道的事情?你喜欢哪一篇,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关于谁的生命故事?

交流介绍。

总结归纳:整组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些生命现象和人们热爱生命的故事。

四、进行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我想知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读过的哪些内容你很感兴趣?想更多地知道什么?为自己确定一个主题。结合学生讨论,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了解的主题。

主题及探究方式参考:

动植物和人类生命现象探秘──我的新发现:资料搜集、选一种喜欢的动植物,实践考察;

怎样做才算热爱生命:通过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品德与社会第一、二单元内容,阅读本组教材、课外阅读;

热爱生命的好榜样:读书、查找资料、身边人物调观察、调查、访谈。

五、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以后的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示学生准备好主题学习卡片,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单元部分体验──主体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

部分体验一(6课时)

《触摸春天》+阅读链接+《永生的眼睛》+《语文天地》“日积月累”“习作参考资料

(一)”

主题意义的建立:认识生命权利的意义、生命的美好,认识到盲人也在为自己创造着缤纷美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延续生命、美好生活做出能做的一切。

一、《触摸春天》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不懂得词语,读通课文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个谁的怎样的故事,能够讲下这个故事。

2.从文中的盲童女孩引出《阅读链接》的学习,了解,在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看来,盲人是怎么了解这个世界的?在盲人看来,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勾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全班汇报交流。

3.回读《触摸春天》,想一想:本文的盲童女孩安静与海伦.凯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出安静怎么用手来感受美好生活的)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勾画出来,认真读一读(学生勾画出安静用手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语句)。读了这些内容,哪里是你受到了感动?(结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流畅、磕磕绊绊、慢慢、极其准确、悄然合拢、惊讶、张开、仰头张望等词语,体会小安静虽然是盲人,但是她通过触觉特别是手感受生活的感人情景。)

4.再读课文,看一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真是一个奇迹”、“画出一条弧线、极其优美的曲线、飞翔的概念”、“谁都有生存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等语句,引导学生结合小盲童安静的故事和海伦.凯勒内心独白、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语句的意思)。

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5.体会,在文章当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小安静怎样的态度?指导朗读课文。

6.自我回顾:回想你要探究的“主题”:从上面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把有关的内容及在自己的主题学习卡片上。

7.《语文天地》“我发现了”部分内容的教学:回忆:在本课学习中,我们提出了那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来归纳总结一般性策略。

8.指导书写生字词。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9.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二、《永生的眼睛》

1.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展开学习本课。

(1)在解决了字词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读这篇文章,了解把握这篇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做到比较细致的叙述)弄懂与前面一篇文章有什么联系。

(2)这篇文章中父亲母亲的做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找出相关的语句(包括父亲对“我”的教育和孩子的话、我的感受。)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我真正领悟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结尾一段孩子的话。课题──“永生的眼睛”。可以采用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方法,抓住这些语句,然后运用前面学习归纳出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深化对本文情感和思想的体会。)

(4)找出课文中自己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练习朗读。

2.讨论:学了本文以后,你对热爱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在自己的主题学习卡上。

3.拓展阅读: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献出爱心,延续生命》(P10),阅读后讨论:这些白衣天使跟《永生的眼睛》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点?

4.阅读“日积月累”,用前面学到的内容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些名人哲言。要求课下进一步搜集积累更多的类似名人哲言。

5.小组检查、汇报前段实践探究进展。选代表汇报进展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

6.结合你确定的探究主题想一想:前面这些课文的学习对完成你的探究主题有什么启示、帮助?参照学习的内容,继续进行主题实践探究。(此环节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结合学生在实践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对实践活动给以进一步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7.勾画、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和词语。

部分体验二(4课时)

《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语文天地》“手不释卷”、“参考资料二”

一、预习《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解决字词,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所写的对象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二、《生命生命》

1.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对字词的学习情况。读通课文。

2.读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学生作比较细致的叙述)

(引导学生归纳出本文主要写了飞蛾奋力逃生、小瓜苗顽强从墙缝中长出、静听自己心跳等内容)。

3.想一想,文中对“飞蛾、小瓜苗”的介绍中,哪些句子是你产生了关于生命的感悟?勾画出来,想一想,他们使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

(结合学生的自读、勾画、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翅膀,我感到了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那小小的种子里饱含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啊!„.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的意思,体会到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力,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任何生命现象都对人有很深的启示。理解句子的教学,要提示学生联系前面课文的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此刻飞蛾、小瓜苗“如果是人会怎样想?”,在课文情境中体会他们顽强的生命欲望和活力。)

讨论理解后,练习朗读,读出对飞蛾、小瓜苗的敬佩。

(朗读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从体会它们的求生欲望和顽强生命力的角度给与必要的指导。)

4.读“我”的思考,提出读不懂得句子。结合以前学过的文章、联系上面的“飞蛾、小瓜苗”、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作者说这些话主要想强调什么?

联系“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哲言,想一想: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练习朗读。

5.阅读《手不释卷》,说说本文讲了怎样的故事。说说题目的意思。针对文中的“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相看”找到相应的成语。

结合前面的学习,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探究热爱生命这个主题,有什么启示?

6.进一步指导实践探究:从本文的学习,你了解了那些生命现象?对你进行主题探究有什么启示和帮助?(针对实际,给与必要的指导)

7.指导书写生字词。

8.尝试着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好的语句和词语。

二、《花的勇气》

《花的勇气》的教学主要采用自读交流的方式。

1.检查对生字认读和读书情况。

2.读书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要求学生能够做比较细致的叙述)

3.通过让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我惊奇地想:花他们为什么不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讨论,探索生命的意味。

(首先,让学生回读课文,勾画出写花“藏在草丛底下”和“全冒出来”的句子,一遍读一边想:读了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可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来思考。

然后,分析作者这段话中,哪些地方你不懂?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住“为什么不在„偏偏在”、“勇气”来进行探究。

“不在„„偏偏在”一句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得出两种答案:一种是实践的问题,还没到冒出来的时候,这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也是比较合理的一种理解,再一种是这种话就是这个特点,不遇到冷天就不会冒出来,不很喜欢阳光,很喜欢挑战困难。

这些理解都可以。教师不必作出统一的规定,可以作为资料查阅任务,布置给学生──作者写的是维也纳的什么花?这种花有什么特点?

关于“勇气”的理解,可引导学生结合上文“冷风冷雨、全冒出来”以及前面学到的“小瓜苗”等,来体会勇气是什么意思。

最后,练习朗读,读出对小花的敬佩。)

4.朗读课文中描写小花的部分,读出喜爱和对小花的敬佩之情。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整体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第三、四阶段

(4-5课时)

一、单元课堂学习汇报。

1.通过这一组学习,你对“热爱生命”这个主题,有了怎样的理解?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归纳。

2.我会背诵了。学生背诵自己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好的句段和名人哲言。

3.这些词语你积累了吗?(词语盘点)对照学生的词语积累本,看哪些词语自己抄写了,哪些没抄写,想一想为什么没抄写。

读词语盘点,想一想,“读读写写”的词语,自己都会写吗?小组内考一考。“读读记记”的词语,自己都知道意思吗?小组内比一比。

4.学了这么多文章,在写作方法上自己认为有什么收获?(学生随意谈,老师相机指导)

二、综合实践活动第三阶段:资料整理。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先分一下类,把同类的材料归并到一起;然后,想一想:口语交际课上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什么?自己准备一个发言提纲。

三、综合实践活动第四阶段:我好感动。

口语交际

1.老师了解学生对资料整理和发言提纲的准备情况。

2.按照单元教学初确立的主题,学生了解到内容的类型,请学生代表发言。每一名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听,针对发言中存在的“内容不够具体、介绍不够清楚、真实”等问题,进行提问、补答,或者提出改进意见,请发言的同学改进。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同类主题或者同类型内容的表达,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策略方法的归纳。然后,学生自己练习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内同学在评议,提出意见,自己修正。

习作

利用课上剩余的时间和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发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写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要写的具体、真实,必要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怎么写的。作文的题目可以是“热爱生命,我知道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自己确定题目。

写完以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传看,互相写评语,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收上来看一看,针对学生的批阅情况,在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发还学生再次修改。修改完毕,自己反复朗读,看看字、词语和句子,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

墙报展评

以小组为单位,把同学们的习作和自己搜集到地认为有价值的材料收集到一起,精选内容,办一张大一些的墙报。办墙报的时候,请美术老师、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帮忙,设计一下报头、花边,如果能够通过计算机来设计更好。

各小组把墙报贴在制定的位置,班内举行墙报展览。墙报下面,设计一个投票表格。表格上可以设计对整张报纸和报上各篇文章的投票格,全班同学都进行投票,看看那个小组的报纸、哪位同学的文章的得票多。

第六单元整组备课 篇5

---陈凤彩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是教学的重点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3、掌握5以内的组成。

4、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4以内数的加法。

5、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6、“0”的含义,加减法“0”的使用及运算

2.教学难点 1、1——5的书写是教学的难点。

2、认识符号“=、>、<”,会正确的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五、课时安排

1——5的认识

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加强单元整组落实语用教学 篇6

【关键词】语文;思想;单元整组

一、整合教学资源——打开语用之门

笔者在片区教研听课中不难发现,执教者往往是胸怀“语用”走老路:单篇文本教学,执教者往往凭借教参或教学习惯,信手拈来:在一篇文章中,一会儿词语理解,一会儿比喻拟人,一会儿反问句,一会儿过渡句,生怕哪儿没讲到,结果学生脑子里成了浆糊,什么也没学到。单元整组教学,依据各单元的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方式的特点,根据年段目标,参照课后习题,结合学情及全本教材,拟定各单元的单元目标,找准语用教学之点,打开语用之门。【案例1】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编排了精读文《1你好!新年》《2爱因斯坦和小女孩》《3我家的园子》《4校园交响乐》和《积累运用》,积累运用里的《温故知新》涉及的就是排比句,此外还有口语交际——《应聘班级服务员》,以及以口语交际为题材的习作百花园。在单元整组教学设计中,根据第1、3、4课在文本表达方式上大量采用排比句的特点,积累运用《温故知新》的知识点,根据年段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拟定以下单元目标:

1.学会生字20个。在阅读中学习用换词法、联系上下文、拆字法等理解词语,并相机积累运用词语。

2.学习联系上下文、有感情朗读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3.结合单元主题认识排比句,了解它的特征和作用。

4.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二、优化学习过程——实施语用之地

平常的单篇文本教学,走进了“悟”与“误”混淆的怪圈,教师往往是先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接着让学生默读勾画,写批注;然后分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交流大多围绕文本内容打转转,“得意”而“忘形”。单元整组教学,以单元目标贯穿整个单元,主要采取“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主题实践——整体回顾”板块式教学,将单元目标中的1至2个目标有效落实到具体的板块中,搭建实施听说读写训练的平台,不仅得意,而且得言,得法。

【案例2】在案例1的单元整组教学中,为达成单元目标“结合单元主题认识排比句,了解它的特征和作用。”执教者采取了如下的导学设计:

(一)引入《你好!新年》:

春雪初融,燕子归来,杨柳新枝,鲜花满园,让我们感受新年到来时的喜悦。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新年已经到来的。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答案。1.交流感受。

2.随机出示重点句子讨论: “她带来新叶,给每一片林子,” “她带来叶笛,给每一个村庄,” “她带来鲜花,给每一座城市,” “她带来鸽哨,给每一片广场„„”

A这小节共有几行?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排比句。

B采用了排比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呢?男女轮读,师生范读,齐读等方式感悟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C春天还带来了什么呢?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她带来__________,给__________,她带来__________,给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进《我家的园子》

排比的手法,不仅在诗歌中,作家萧红在《我家的园子》一文中,也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她采用排比要表达什么意思?表现什么情感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家的园子》。1.学生找出来你文中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在批注喜欢的原因。例句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抓住颜色、声音和形态来朗读。)例句2: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前一句是排比句,后一句赋予了大树、土墙以生命,可联系下文的“一切都活了!”来理解作者对园子里的一切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例句3: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采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抓住“活了”、“自由”来谈自己的体会。)

2.交流体会,朗读感受园子的自由与美好。

(三)自学《校园交响乐》

1.找出文中的排比句朗读,并背诵。

2.仿写: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

A天空中的云彩变化莫测,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让我眼睛都看花了。B小弟弟可真淘气:时而,时而,时而,时而,简直拿他没办法。

三、强化言语实践——丰实语用之得 单元整组教学,突出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尤其是在单元整组教学的主题实践板块,紧扣单元目标,紧密联系在部分体验板块中的语用之得,让学生在听说写得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案例】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组教学中,在执教本单元的主题实践板块——写想象作文时,大胆采用了素写的方式,开课后引导给孩子“哪些内容是自己最感兴趣的?”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写。接下来的评改环节,始终紧扣本单元的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4篇课文的阅读实践,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引导学生添加修改,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最后学生再运用老师指导的习作方法修改自己的片段,最后班级反馈。

让群文阅读在单元整组中生根 篇7

笔者以为,有效的群文阅读,其阅读内容应该源于教材单元。“源于”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组合,而是在适宜切入点处进行群文阅读的内容建构,内容上有较强的融合性,目标上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价值追求是借助群文阅读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同构共生,促使单元教学目标的深入落实,从而提升单元整组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试以人教版五上第七单元教学为例加以阐释。

一、阅读目标根植于单元整组细读中

单元整组观下的群文阅读,其阅读目标的指定,要根植于单元整组教材。从对整组教材的细读中,捕捉核心目标,进而制订合理的群文阅读目标。

人教版五上第七单元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截取中华民族百年来富有代表性的历史片段,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一次回望与感知。让学生认识到,这段历史,是屈辱史,是抗争史,亦是振兴史;更要让学生感受这段历史,凝聚着民族精神,洋溢着爱国热情。这是从人文角度去剖析。

但是,如果目标仅仅关注到这个维度,语文本体性势必削弱。因此,我们还要统观整组,发现凸显语文本质特征的学习因子。细读“单元导语”“课后习题”“学习园地”以及“口语交际与习作”,发现“资料”一词高频出现。单元导语中提出“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 四篇课文 后相继建 议“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中国的强大”“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阅读相关资料帮 助理解 , 加深体会”;口语交际与习作中更是强调“运用相关资料学习读后感、演讲稿 ”;最后的交 流平台则在 追问中加 以总结 :“通过阅读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 就有哪些 新的了解?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显然,在本组中,学习“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运用”是该单元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运用理解文意、揣摩写法、体会情感”是该单元重要的教学目标。“资料”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是内容与目标,亦是过程与方法。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去芜存菁,透过“人文”的外衣,深入“语文”的本质。因此,本单元群文阅读的目标可具体表述为:在用活用透资料的过程中建构群文阅读的内容;通过群文阅读内容的建构和实施,使“资料”在本组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得以充分发挥,促成本组教学的深入推进。

二、文本群落穿插于单元整组教学中

群文阅读的“群”,亦可理解为“群落”。群文,就是多篇与阅读主题紧密相关的文章组成的“文本群落”。如果说“群文阅读的目标定位”是明了群文阅读“去往哪里”,那么文本群落的呈现与组合方式,则是探寻“如何前往”,探求“这样前往,能否到达”。在本组教学中,笔者立足“资料”这一切入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群文阅读加以开发和演绎。

1.组合资料:借群文丰富教学资源

组合资料是指针对某一特定教学目标,将多个资料加以平面化呈现。这种呈现使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就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扶梯,学生沿梯而上去摘取 树上的 “ 学习之果”。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题目重在“毁灭”,课文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尤其是第三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从指向表达的角度考量该段教学目标,可确定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怎样写出这种辉煌的”。该段写法上的秘妙在于:用大量带有关联词的句子铺陈渲染,使内容具体可感;对仗句型散落其间,使行文错落有致。很多时候,教学往往止步于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秘妙,并未尝试迁移。或者,试作迁移,但仅是“圆明园内还会有怎样的景物呢?照样子写一写”,是在原有文本内打转的迁移。

如何为迁移提供更为开阔的学习背景,使迁移更具实践意义?通过组合资料进行群文阅读,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尝试迁移。

首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颐和园的资料,或有关故宫的资料。这个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接着,按照学生所查资 料进行 “ 同质分组”,即将查找颐和园资料的学生以4~6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查找故宫资料的亦是如此。然后,组内各成员的资料形成一组群文,组内成员共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资料间的重合处、互补处,因此,这同时也是一个整理资料的过程。最后,教师抛出迁移内容:如果让你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描述颐和园或故宫里的景观,你会怎么写?再次阅读这组材料,可在你认为有用的信息边上作上记号。写小练笔之前还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

上述教学对组合资料而构成的群文内容进行了两次阅读,第一次重在实践“整理资料”,第二次重在实践“获取信息”。这两次阅读丰富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了“写法的迁移”。

2.统整资料:借群文拓宽教学渠道

统整资料是指围绕某一特定教学目标,将多种资料加以立体式呈现。这种呈现使教学渠道更为多元,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合作、探究,在多个信息源中体验、建构,获得丰厚的学习成果。

如《难忘的一课》和《最后一分钟》是本单元中的两篇略读课文。两文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教学的重点都是感受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两文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题材和体裁不同。前者与台湾有关,是一篇记叙文;后者与香港有关,是一首诗歌。鉴于这样的比较,把两文放置整个单元背景下,编者意图可理解为:通过阅读有关台湾、香港题材的不同体裁的文本,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但要充分达成这样的目标,两个文本似乎过于单薄。

如何使教学更为厚重?可整合同题材资料,通过多组群文阅读交流与展示,扩增信息容量,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情感目标。笔者依托“民族之光”专场展示,对这一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了尝试。

首先确定展示主题(即题材)。主题分为“台湾”和“港澳”两大类,让学生任选其一。同时,教师提供展示建议:可以演唱相关的歌曲,可以朗诵相关的诗词,也可以讲述相关故事、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接着,学生课后自行查找资料。查找资料可以一人进行,也可以几人共同进行。然后,在课堂上根据所查资料,将同主题同展示类型的学生分为一组。例如,将查找的资料是有关台湾的歌曲的学生分为一组。有的学生查找的资料面广量多,在“归组”问题上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分组完成后,组内成员共同阅读所找资料,确定某份资料或通过整合某几份资料形成本组成员将要共同展示的内容。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各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有演唱《外婆的澎湖湾》《七子之歌》的,有朗诵《乡愁》《沁园春·香港回归》的,有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港澳回归史”的,等等。

上述教学实践贯穿了三次群文阅读。第一,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是针对某一主题寻找多个文本,并对多个文本进行有目的的浏览与阅读;第二,学生交流资料、确定展示内容的过程是对资料的整理和运用,更是对多个同质(主题、类型)不同源(来源)文本的阅读与整合;第三,学生台上展示、台下观看的过程是对不同题材的群文内容的交流、了解与接纳,是一次间接进行的群文阅读。

3.生成资料:借群文提升教学效率

生成资料是指基于某一特定教学目标,在引入单项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复沓型”或“回环型”教学,衍生出一组资料。因此,其呈现方式是螺旋型的。这类资料来自学生的原创,是生成的教学结果,兼容了学生大量学习的原始信息。将生成的资料进行群文阅读,其用意在于以最贴近学生学习状态的方式,帮助学生架起一座学习的桥梁,实现从此岸到彼岸的跨越。

本单元的习作是学写读后感。教材建议: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同时,这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学习“读后感”这一体例。因此,本次习作教学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读后感的写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大部分教师的常规教学流程为:呈现读后感,了解特点→细读文章,提炼观点→搜集资料,丰富感想→组织成文,修改誊抄。显然,这样的设计文本单一,信息量少,比较僵硬,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亦步亦趋的,比较被动。那么,如何通过群文阅读资源的生成,促使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提升教学效率呢?

首先,引入单项资料,展开阅读讨论。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之后,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并讨论《摘不掉的眼镜》一文。选取这篇文章作为阅读资料有两个用意:第一,无论是背景叙述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该文都与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有着相同之处,便于学生学习与迁移。第二,该文体现了民族的尊严与气节,这使习作的情感主题与单元的情感主题高度契合。通过阅读讨论,学生对“方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与把握。

接着,呈现习作初稿,进行群文阅读。阅读讨论之后,每位学生梳理思路,独立完成读后感初稿。教师将学生上交的初稿加以分类,形成若干组群文。每组群文由5~6篇初稿组成,且兼顾不同的习作质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群文阅读的内容是学生的初稿,这是一种生成型的资料。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因为阅读的内容来自伙伴,所以更亲切,更有兴趣 。从学生的 学习结果 来看 ,因为阅读的 内容质量 存在差异,通过比较,能更快地在比较鉴别中学习写法。同时,对于写不具体、写不丰富的学生而言,他人文中所用的素材,所表述的观点、想法 ,为他(她)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信息资源。

最后,深入修改习作,择优集体交流。这里的“深入”强调修改方式的多样化,如可以自己修改,也可以听取同伴意见后再修改等。教师对学生修改后上交的读后感再次分类,选择若干篇作为范文用于集体交流,也可以将教师自己写的文章,和学生的文章一起交流。这一教学环节看似常规操作,但因为学生对初稿有过比较阅读,因此,此处的“ 集体交流”可视为“二度比较”。学生在阅读这组范文时会将自己的习作与之比较,继而发现自己的习作可修改之处。

单元整组主题教学如何省时高效 篇8

五年级下册第五组教材是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教学内容。《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这四篇课文都是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让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针对这个主题,我的设计理念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化、结构化归纳,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法与策略,真正实现“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

一、单元整体感知,渗透阅读篇章名著的意识,渗透学习方法

对于单元整组教学,目标导向举足轻重。让教学做到省时高效,在这一环节就要给学生渗透阅读篇章名著的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激发亲近名著、阅读名著的欲望;渗透学习方法。具体环节如下:

首先,播放“负荆请罪”“孙悟空大闹水晶宫”两个小故事的音像资料,引出单元主题,探讨“什么是名著”“哪些书是中国名著”,从而揭示导语,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在此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后面补充的资料袋,了解这几部古典名著的相关知识,孕育求知欲望。接着,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使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本组课文的大致内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然后,以点带面,渗透学习方法,为以后深入学习课文引石铺路。最后,在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之时,让学生围绕单元“中国古典名著”这一专题和“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搜集资料:

①搜集原著中与课文相关的部分。

②搜集与这四篇课文中人物有关的故事、歇后语等。

二、单元体验感悟,找准读写契合点,名篇带名著,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单元整体感知”后,为了进一步达到省时高效,这个环节的体验感悟,我的设计理念是:以点聚焦,疏密有致,牵一发动全身。具体操作分两大模块:

模块一:用3课时,以故事的前因后果作切入点,感受四篇课文情节的曲折生动,并进行习作训练。

从精读课文《草船借箭》入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作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本,进行研读。通过不同方式地读、由粗到精,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在研读过程中,教师穿针引线、精当点拨。在此基础上,半扶半放,让学生从整体上领悟“将相和”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接着,让学生乘着阅读的翅膀,选择略读课文《猴王出世》《景阳冈》分组自主研读,让心灵自由飞翔。然后,根据学习体验,选择课文内容的切入点,进行讨论与交流。比如,《景阳冈》,在学生充分自读,理解故事情节后,教师顺势抛出后面习作中的《景阳冈》缩写例文,与之对照,感受武松打虎惊心动魄的场面。归纳缩写方法,真正做到天光云影共徘徊,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因写而读,读写结合。实现语文教学1+1>2的整体功能。

模块二:用2课时,抓片段感受四篇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并完成口语交际内容。

还是从《草船借箭》入手,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特别能反映两人的特点,被称为经典之笔。教学时,让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进行留白补充,把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表情和动作等相关内容创造性地补充出来、表演出来,让文中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里丰满起来,鲜活起来,对后面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初步训练。

接着,在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时,采用分组排课本剧的方式来感受《将相和》中的人物形象。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表演中深化认识,在观摩、评议中感受人物形象。口语交际内容在此又进行了强化训练。然后,播放“武松打虎”和“石猴寻源”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边欣赏边体会人物的形象。同时,引领学生去感悟、发现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讲讲课下搜集到的名著中的其他有趣的故事。从而,达到名篇带名著的目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三、单元整体回顾,搭建交流平台,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

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尾声,就等于接近了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所以,在单元整体回顾环节,我们的理念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把过去学习中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总结、提升和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激发学生读整本书,读好书的欲望。具体操作环节如下:

紧扣单元目标,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这两个版块巧妙地穿连到一起。首先,在学生全面系统地回顾本单元4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直接切入交流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畅谈本组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拓展课堂时空,交流自己课下搜集到的相关人物资料,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一堂课所学的内容,更全面的把握人物特点。接下来,感悟古典作品语言的魅力,过渡到日积月累。在充分学习掌握课本提供的内容之后,展示课下搜集到的相关歇后语,拓展延伸文本,享受阅读名著的乐趣,使本环节的一大亮点凸显出来。在我的课堂体验中,孩子们诗情飞扬,真可谓是“造物无形妙化工”。最后,在课接近尾声之时,总结收获,查漏补缺。

总之,打破单元整组教学常规,一个单元仅仅利用7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切实达到了省时高效。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范文读后感下一篇:青奥会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