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共8篇)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 篇1
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总结篇一
按照省委“走基层”活动协调小组《关于在3月集中开展“走基层、送服务”主题活动的通知》(川委走组发[]2号)文件要求,我委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端正指导思想,进一步落实活动责任
按照文件要求,我委进一步加强了领导,落实责任,把“走基层、送服务”主题活动作为端正机关作风的重要抓手,与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相结合,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抓、责任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格局。我委成立了工业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联络督导组,由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层层分解责任。同时,按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活动内容:一是注重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二是注重聚焦反“四风”问题,切实解决企业问题;三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
二、全面强化职能,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我委全面结合“挂包帮”、“双报到”、“1+3”等帮扶内容,进一步加大了多种形式送服务的工作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强化了职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一)及时掌握“走基层、送服务”需求。我委开展“走基层”活动以来,领导班子形成了每周例会制度,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分轻重缓急对问题提交到主任办公会上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解决困难。同时,党员干部建立完善了联系群众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的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逐步完善了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的 “三本台账”,充分做到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目标“四个知晓”。
(二)深入开展“走基层、送服务”活动。我委根据农村、社区、企业不同社会群体,开展了形式多种多样的“走基层、送服务”活动。
一是认真开展对口帮扶,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我委充分利用现有企业资源,积极引荐有实力业主参与红枫林种植及三产业的开发。同时,对土城村今后发展方向、特色规划、客家文化旅游事业、土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帮助提出一些可参考的思路和方案。充分利用春节后园区内企业大量招工的机会,先后利用网络、led大屏幕滚动向村民提供了就业空岗信息100余条,积极组织村社18岁-50岁有工作能力的村民参加现场招聘会,并与企业对接,推荐适合的工作岗位。分期、分批地协调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根据当地村民实际情况,结合镇村的总体安排,组织村民参加了劳务培训、技能培训2场,健康知识讲座1场,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针对党员干部所在社区自愿认领了服务工作,包括:政策咨询、志愿者服务等内容。机关党员分为三个党小组,定期不定期对服务工作进行沟通交流,交流服务心得,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以工业区管委会深入推进“四服务,四突破”(服务于企业需要,服务于群众愿望,服务于项目建设,服务于园区发展,载体建设求突破,创新驱动求突破,企业服务求突破,机制保障求突破)为载体,着力解决好了园区内企业和园区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做好新形势下推动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充分发挥了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增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工业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保障。
四是领导干部分行业,分片区到重点企业,大型企业进行了走访和征求意见,把企业的需求和困难装在了心中,并及时安排了相关会议讨论落实时限;管委会还利用园区企业业务会的机会向企业发放了增求意见表100余份,在窗口办事大厅设置了征求表和征求意见箱。
(三)积极搭建“走基层、送服务”平台。我委针对本部门的具体职能,到基层组织开展了包括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项目促建工作、劳动保障工作等系列“上门服务”活动。修改完善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了工业区的职能优势,在进一步加强与区内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的基础上,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融资、水、电、气、通信配套、消防安全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我委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了人社局在XX区三河街道和新繁镇召开的两场招聘会,为企业和失业群众搭建了就业的桥梁,进一步解决了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同时,解决了企业职工办证、协调、孩子读书等问题数百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活动开展
我委不断加大对开展“走基层”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的宣传力度。
一是建立了“走基层”活动联络员信息登记。由管委会副主任和党办主任分别任“走基层”活动联络员,加大了对上对下的紧密联系。同时,指定专人负责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和报表的报送工作。
二是加强学习,广泛宣传。我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党小组的带动作用,由党支部和机关三个党小组分别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内容,广泛进行宣传,积极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参与走村访贫活动,做到了人人都参与,个个受教育。
三是充分运用信息平台,扩大宣传。我委充分发挥工业区企业qq群,手机短信平台,led大屏幕等信息平台优势,发送相关信息30余条;在工业区范围内显著位置单立柱上按区要求制作了“实践群众路线,深入走基层活动”宣传标语3幅,扩大了宣传范围和知晓度。同时,充分利用新都资讯、微博等宣传手段宣传“走基层”活动进展成效。对“走基层”活动的动态及时写出信息向相关部门报送。
四是我委领导班子主动带头接访,对拆迁安置农民的诉求积极应对,对土地遗留的问题积极解决,对企业存在的困难积极帮助,搞好来访接访、办好初信初访,做到了尽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四、认真查摆问题,进一步强化信息统筹
我委在开展“走基层”活动中,经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达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一是我委为企业、村社困难党员和群众的帮扶经费不足,主要靠单位全体职工个人捐款,帮扶力量比较薄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和群众的问题。二是由于我委工作职能的局限和抓项目建设的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导致深入企业多,深入村社基层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和形式显得比较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我委将在区委“走基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不断强化“走基层”活动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反馈、互享。不断加强统筹资源、统筹人力、统筹资金工作。一是加强对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困难职工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广泛收集,分类整理分析出形成原因,提出处理合理化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包括规划、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信息互享的目的,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二是我委将统筹好现有资源、人力安排、资金计划,充分利用好单位和个人的捐资,切实配合企业做好投融资工作,让企业在有序的环境中建设发展。三是深入挂帮包,1+3和计生三结合等村社联系点,进一步调查了解情况,争取把情况摸准,把问题搞实,把事情做细,让群众真正体会到“走基层”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作秀。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 篇2
关键词:党员,服务型,渠道,学生党支部,建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黄有梅的《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中就国内外的宏观环境、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以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大学生党员教育缺乏长效机制、组织生活缺乏实效性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我校党建工作亦存在这种现象,大多数党员对支部安排的组织生活响应较小,因此本支部下大力气解决制度不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缺乏长效机制、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渠道少且单一等问题,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提升党员的工作能力,树立宗旨、群众、责任、服务意识,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党组织的威信,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和谐发展。
一、学生党支部基本情况
(一)研究背景和周边环境现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新升格本科院校,各项制度和设施主要还是停留在专科三年制的模式,大部分还不完善,跟不上本科四年制的步伐。加上崇左市是新设立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弱,在管理支部党建方面稍有欠缺、忽视,影响小。因此,崇左市周边有很多贫困地区,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二)党建工作的影响因素
学生支部党建活动形式比较单一、陈旧。一提到党建活动,很多学生就会想到开会、发展党员、听报告、学习文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主要原因有 :
1、从党员自身方面,主要是党员的社会经验不足,理论修养不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够高,辨别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党员存在“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未入党”的现象。而近年来高校过于注重党员数量的提高而忽视质量提升,也是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工作缺乏热情、对群众关心少。
2、制度不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缺乏长效机制。党支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其管理活动也相对散漫和随意。故导致部分党员服务意识逐渐淡化及模范带头作用不强等问题。
3、缺乏党员领导核心,党员之间联系少,渠道少,服务次数少,力量不能凝聚。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培养学生党员干部上不够重视、管理不够规范 ;再者,党员干部自身缺乏敢闯敢拼、开拓创新的锐气,也忽视带动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工作的重要性。
4、由于其他不同原因,许多学生党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勤工俭学、兼职、见习等形式来补贴自己或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这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员对党内活动的参与热情,更无心思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党建活动就一直热不起来、不够完善,也没有创新之处。
二、学生党支部拓宽的服务渠道及方式
根据上述的情况,我支部通过不断探索,最终确定了以崇左市卜利小学、崇左市大村为长期服务点,已探讨出新的工作模式、创新了党建工作机制,包括制度、模式以及党支部和党员的考核体系。
(一)制度有所创新,明确了党员职责。
本支部改革前,党员还没有党员活动室之类的办公地点,不需值班,缺乏相应的制度、岗位约束。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本支部实行党员服务岗,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并制定相应的值班管理制度、值班安排表、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和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建立起了值班轮值制,实行了“优秀党员”等的激励机制,调动党员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值班期间,群众可到党员活动室向党员咨询了党建方面的知识,如入党动机、入党程序等 ;还可以咨询学习、工作、心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此制度变化,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查找不足之处,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活动丰富新颖,搭建了服务平台。
活动项目结合我院、我系的专业特色和优势,采取校内外实践方式有序的开展。在校内,本支部开展了“拓展新形式,服务你我他”的综合性服务,通过活动室值班和校园走访等形式进行公开宣传、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党建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在校外则开展了“留下的是种子 ?我们用爱心来呵护”的服务留守儿童的活动,定期去看望他们,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书法课教授体现了党员们结合着中文系的特色,发挥所长,展示着中文系学子的风采。这样小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党员们也在授课方式、知识拓展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同时还开展了“关爱老人,温暖社会”的服务型活动,党员运用专业优势,利用相关的语言技巧和老人们聊天谈心,给与了精神上的慰藉。
(三)服务效果明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本支部党员通过电话、短信、QQ群、网络等与各系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取得联系,开展了联建工作。在各级党支部支持、配合下,在大村小学和卜利小学建成了一对一帮扶关系,实行“服务一个学校、服务一个班级、服务一个学生”或者“服务一个村、服务一个家、服务一个困难群众”的“三个一”模式,使每名学生党员立足实际,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有效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心理问题和一定的生活困难。党员们的爱心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大家很乐意地加入活动中,使群众积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充分发挥党员的辐射带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 宣传力度加大,形式多样。
活动的深入开展及影响力度的扩大,取决于宣传。宣传力度越大,影响越大,就会带动更多的党员,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全面性。新闻专业的党员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多方拓宽活动宣传形式,有文字新闻稿、图片报道、视频播报、板报宣传、QQ互动等,从而带动党员踊跃参与其中且认真践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真正意识到无私奉献和服务的快乐,品尝其中乐趣,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展示着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党员们收获颇丰,也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个人、班集体,尤其是热切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们。大家一起加入服务群众的热潮中,服务队伍不断扩大。
三、学生党支部拓宽服务渠道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服务渠道得以拓宽,丰富了群众生活,增强了党员的主体意识、服务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一)制度建设初步完善,实现了工作的有效性。
党员值班制和流动制的实行,让党员真正参与到服务群众中去,时刻以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群众着想,以党员先进性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群众。党员流动制是指在校内安排党员到固定班级对同学进行思想引导,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在校外则是以小组形式分配到相应的村屯、社区、小学等进行服务。这给工作增添了生机活力,出现追、赶、超的彼此竞争局面,形式更活跃、效果更好。
(二)服务活动继续深入,丰富了群众的生活。
党支部干部已从多个方面专门深入当地调研考察并指导活动的开展,并在服务点形成长效机制,采用了服务校内师生和校外困难群众的方式,很好地做到了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加强了组织建设,也从根本上了解到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发起了捐物倡议,如衣物、用品、书籍,满足群众们的多样化需求,给困难群众提供了一些物质帮助,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党员更加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思想、精神方面,给以一定程度的鼓励和帮助,积极面对生活。
(三)党员素质不断提升,得到了群众的赞许。
活动坚持常态化建设,设立有值班服务、到班解答、结对帮扶等,这不断提升了学生党支部服务师生、学校、社会的能力。党支部改革之后,党员普遍表现突出,实现了由先前意识比较淡薄到处处带头领先的转变,自觉性、责任感提高,增强党员的党性锻炼。
(四)宣传效果良好,凝聚了群众的力量。
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探索了新方法,掌握了新情况,改变以往党建工作的不足,不断影响和凝聚群众力量,更好的为党建、为群众服务。活动十分注重对外宣传,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号召爱心人士的参与和帮助,共同伸出援助之手。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高校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39-02
习近平总书记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1]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我党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大学生党员的自身优势,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在现实高校党建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必要性
我党历来重视党员联系群众,毛泽东曾说:“我們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2]邓小平也说:“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3]在新时期,江泽民也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4]胡锦涛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5]习近平在《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指出“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首次提出“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念。十八大闭幕不久,党中央又制定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当代大学生党员必须坚持党的政治纲领,遵守党的政治决定,自觉联系服务群众,为建设“服务型政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意识淡薄。高校大学生党员虽然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份子,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信念,但却也存在着自我观念过于强烈、党性修养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大学生受西方思想影响较重,且在党员教育过程中未能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理解党的思想,不能把群众的放在第一位,不能自觉的联系服务群众。
(二)缺少服务平台。高校中大学生党员开展活动主要依托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工作站,而这两个组织所开展的各类活动主要围绕理论学习,缺少社会服务类活动,这与缺少统一的党组织平台有关。
(三)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不完善。(1)联系服务机制目标不完善。高校中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基本上依靠自身的自觉,各级党组织未建立完备的联系服务机制,未有设立明确的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因此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2)考核机制不完善。高校中大学生在成为党员之前表现的异常积极,但在成为党员后,却逐渐放松要求,不能积极地联系服务群众,了解群众之所需,想群众之所想,服务群众,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党员考核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由于对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却缺少相应的考核,致使部分党员脱离群众,不认真履行联系服务群众的义务。(3)监督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党员虽然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份子,其思想和党性修养高于普通学生,但部分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不完善,从而无法对党员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进行评价。(4)激励机制不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虽是党章对每一名党员的基本要求,但学生党员在实施过程中却因自身因素影响,不能自觉联系服务群众。高校党组织却缺少相应的激励,缺少相应的外部刺激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联系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加强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党员的自觉性。对学生党员的群众观的理论教育要提前抓、尽早抓,要在党员选择、党员培养的过程中提前进行,对积极份子、发展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教育,使学生党员牢记党的群众路线,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从内心愿意与群众联系,乐于奉献。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注重教师党员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影响,不但在党课中进行教育,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教育;二是要注意学生党员学生身份的特殊性,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党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群众观教育;三是要尊重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党员群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因年龄而异,如对大一大二自主意识较弱的低年级采用课堂教育、会议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对其他高年级可采取党支部自主学习,党总支系统指导的方式。
(二)搭建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平台。经过长期的实践,高校逐渐形成了基层党支部、党员工作站两元组织,两个组织为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部分高校还通过建立新生班主任党员助理制度。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基层党支部、党员工作站缺乏实践活动,造成学生党员除与周围同学的生活联系外,缺乏与其他学生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全面的联系。因此,高校应以宿舍、学生组织社团、学校行政班级、寒暑假社会实践为载体,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搭建平台。同时要注意新形势下网络平台的建设,如QQ、微信等平台,加强学生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提供条件。
(三)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1)完善联系服务目标机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党员专业、年龄、性别等,制定出完备详细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任务,强化目标,详化内容,使学生党员积极联系服务群众。(2)完善考核机制。在完善联系服务目标机制的基础上,尽力完善考核机制,对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对学生党员评价和评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内容要根据不同人员目标的不同,设立相应的考核条款,并设定自我考核、党内考核、群众考核的权重,由专门考核人员组织考核。(3)完善监督机制。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需要监督,包括自我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以保证学生党员认真联系群众、努力服务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4)完善激励机制。党员应该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主动积极地联系服务群众,但这并不是说不要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会推动大学生更加主动的践行群众路线。可建立精神激励、政治激励、物质激励三元激励机制。在精神可通过党内外口头表彰或颁发荣誉证书的形式,也可通过校报、宣传栏、网络媒体等对先进党员进行宣传报道。在政治激励方面,选任能够认真完成党的各种任务且能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担任党内职务。在物质激励方面,在学年度考核中,对工作突出,成绩优秀、政治理想信念坚定、主动联系服务群众的学生党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调动学生党员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工作。
四、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设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尊重差异。高校在建立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中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要根据二级单位人员构成和专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制度;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性别优势和地域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效率。
(二)发挥教师党员的帮带作用。教师党员作为高校党员的一部分,其理论、实践经验均高于学生党员,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党员这一重要的资源,采用教师党员参与学生党支部活动等方式,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带动、督促学生党员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高校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学习、沟通,网络已经是高校学生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路径。
(四)重视行政班级、宿舍、组织社团的作用。行政班级、宿舍、组织社团是学生党员与群众联系的重要场所,高校应予以重视,督促学生党员通过班级、宿舍等联系服务群众,传达民声,服务于民。
高校学生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自主性、积极性不高,平台不够,制度不完善,这些都制约着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应集中力量解决此类问题,加强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搭建平台,为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创造条件;完善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目标、考核、监督、激励制度,为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尊重差异,发挥教师党员的帮带作用,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重视重视行政班级、宿舍、组织社团的作用,为高校学生联系服务群众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EB/OL]. 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9/c64094-19615998.html,2012-11-17/2015-3-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6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68.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9.
〔5〕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35.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 篇4
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对群众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体贴
1、每名党员与普通群众结成党群联系对子,每年按人事结构作适当调整。
2、责任人向责任对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帮助责任对象了解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内容。
3、责任人及时了解责任对象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其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4、责任人要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支部汇报。
5、责任人年底写好工作总结。
6、党群联系工作作为考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民主评议中党员要自我总结。
7、支部定期听取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汇报,支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党群联系工作,及时总结,对做的好的党员给予表彰。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枝江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2012年枝江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的通知》(枝办发〔2010〕34号)(以下简称《三年规划》)精神,推进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现就加强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全面建设为基础,完善功能为关键,发挥作用为根本,全面做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着力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向广大村民群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工作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本地 “十二五”规划,做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对接,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配套,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统一。在建设布局上突出公共性、公益性,从严控制干部办公用房,尽量扩大服务群众和开展活动的场所。
2、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充分整合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向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共同建设、综合使用、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参与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
3、以用为本、强化功能。坚持建管并重,以用为本,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增强服务功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4、民主公开、群众公认。把民主公开贯穿于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广泛听取和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特别是建设方案、资金筹措、建设质量等要请群众把关。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搞建设,避免铺张浪费,防止重复建设,不准举债搞建设,真正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
(三)目标任务
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每个建制村都有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都达到“五务合一”的要求,努力使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信访维稳中心,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特别是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二、进一步明确建设标准,规范功能设置
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要按照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要求来建设,力争达到“二十个一”的标准:
1、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有满足功能需要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阵地。
2、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一般悬挂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屋顶、门楣等位置,做到醒目、美观。
3、一套村级组织标识。在服务中心大门两侧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标识牌。村级配套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组织等需要挂牌的,一般制作成尺寸较小的方型牌匾,集中悬挂于室外墙面。注意防止村级组织挂牌过多过杂。
4、一面国旗。在服务中心屋顶或门前设置旗杆,升挂一面国旗。
5、一个公开栏(橱窗)。主要用于定期公开村级党务事务,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等,及时反馈村民群众反映问题和事项的办理情况。公开栏一般设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周边,位置要醒目,要带有防雨设施。
6、一个活动场地。在服务中心周边规划一定面积的活动场地,满足群众日常活动和召开村级大型会议需要。有条件的村可以依托活动场地搭建一个戏台。
7、一套体育设施。根据村实际情况,配备篮球架、乒乓球桌、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群众开展文体活动。
8、一套广播喇叭系统。主要用于政策宣传、信息发布、文化娱乐等。广播喇叭控制室一般设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扩音设备应覆盖村民聚集区。
9、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室)。主要用于为党员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和处理村级日常事务。便民服务大厅一般设在一楼,布局为开放式,方便党员群众办事。根据工作需要,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党群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岗,安排党员干部值班服务,公开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室内墙壁上公示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流程等内容,做到简明清晰。有条件的村可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等服务设备。
10、一个谈心说事室。主要用于接待党员群众来访说事和谈心谈话。室内布置装饰应简洁舒适,室内墙面可张贴问候语和说事谈心的相关制度。
11、一个办公室。一般只安排一间办公室,用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办公,工作用房比较宽松的村,可增加一间综合办公室。其他村干部日常办公,主要在便民服务大厅进行。
12、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主要用于会议、学习、培训和活动。应配置一定数量的会议桌椅,配置一面党旗。室内墙面可张贴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党员群像图(含公开承诺事项)以及“三会一课”、党组织生活会等相关制度。
13、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室。主要用于村民文化娱乐活动。应配备桌椅、棋牌、电视机、音响设备等。
14、一个远程教育站点。主要用于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应配备电脑、电视机、影碟机、投影仪、音响等电教设备,开通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端口。
15、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主要用于党员群众阅读学习。应配备书柜(书架)、阅读桌椅及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党建、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生活保健等类书籍。有条件的村,可配备电脑,开通电子阅览服务。室内墙面可张贴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读书名言警句等。
16、一个档案室。主要用于存放村级各种档案资料。应配备档案柜、档案盒等设施,对村级各项工作、各类人员等规范建档,并定期整理。
17、一个卫生室。主要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18、一个农资超市(综合服务社)。主要为群众提供日常生产生活资料采买服务。
19、一个农村商贸服务站点。主要为群众提供农产品销售,商贸、务工信息咨询等服务。有条件的村,可建设村级商贸市场(网点)。
20、一个综合服务站点。根据村级实际和群众需求,提供农机、农技、米粮加工等各类综合服务。
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室(站点)可根据实际情况一室(站)多用,总体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简朴实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根据实际,尽可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平台。
三、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重在建设,关键在用。要按照构建“七个体系”和 “五务合一”的要求,强化功能整合,抓好管理使用,做好活动记载,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
(一)强化组织领导功能,发挥区域政治中心作用
1、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党内会议等党务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2、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开展民主议事决策活动,全面实行村务重大决策“五议五公开”,提高村务管理水平。
3、加强村党组织对村级自治组织、配套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组织的领导,全面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强化引领发展功能,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
1、选准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党员创业致富”计划的示范作用,引领群众兴办产业、增收致富。
2、加强对农资超市(综合服务社)的监督管理,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生活物质采买服务,方便群众生活,促进群众生产。
3、依托综合服务站点,定期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邀请农机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到村,指导和帮助群众开展农业生产。
4、依托农村商贸服务站点,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组织农产品集中销售,活跃商贸流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5、有条件的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或引办、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强化桥梁纽带功能,发挥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
1、向群众公开市、镇(街道)、村各级服务网点、服务项目、办事流程、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等,方便群众办事。
2、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承接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项目,并与镇(街道)、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对接,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重点为群众代办涉及公安、民政、计生、广电、劳保、国土、建设、农业、林业等部门的行政审批等服务事项。
3、经常性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日”等活动,邀请农业、民政、文体、卫生、科技、计生、妇联、共青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现场办公,方便群众办事。
4、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随时接待群众,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属于本村范围内的服务事项。
5、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
6、依托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并做好卫生保健常识宣传工作。
(四)强化教育培训功能,发挥区域宣传教育中心的作用
1、用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坚持全天候开放,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党员干部先学;健康文艺节目,面向群众热播;实用致富技术,按需点播推广。
2、用好广播喇叭系统,做到早中晚定时播放,惠民利民政策随时宣讲,遇到紧急突发性事件及时提醒。
3、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标语、横幅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普法教育、文明道德教育。
4、有条件的村,编写村规民约,文明道德民谣,通过文化墙、广播喇叭加强宣传引导。
(五)强化文化娱乐功能,发挥区域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作用
1、用好图书室(农家书屋),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读书学习,提高文化素质。
2、用好文化体育场所,组织腰鼓队、说唱队、民乐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群众性文体组织,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3、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承办上级部门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依托群团组织,组织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经常开展活动,特别是利用“三八”、“五四”、“六一”、“九九”等节庆开展活动。
5、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喜事提供场所,倡导文明新风尚。
(六)强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区域信访维稳中心的作用
1、建立说事谈心制度,引导群众“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通过村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2、建立干部值班制度,随时掌握村情动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矛盾化解不出村”。村干部每周应召开一次例会,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轮流坐班。
3、建立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制度,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理顺群众思想情绪,化解矛盾纠纷。
4、建立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村级重要情况,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四、加强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镇、街道党委要把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协调安排,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取得实效。
(一)规划先行,科学建设。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充分论证。凡新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应先制定建设方案,报市委组织部审批。改扩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应先制定改扩建方案,动工前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市委组织部在征求规划、国土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和改扩建方案进行认真审核,重点对建设规模、功能配置、资金来源等进行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批。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各镇、街道党委要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实施”的原则,充分整合有关职能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共同建设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依托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推进业务工作,服务基层群众。加大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和改扩建所需资金,采取市财政补贴、镇村自筹的方式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相关联的资金要统一整合使用。要组织和号召市、镇“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单位帮助建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充分运用“五议五公开”工作办法,鼓励村级组织动员本村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三)加强监督,严肃纪律。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项目资金、工程和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其所有权归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使用权归村级组织,未经市委组织部、镇、街道党委和市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同意,不得出售、出租、抵押和改变用途。要严肃工作和财经纪律,严禁增加村级债务、加重农民负担、平调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严禁抬高工程预算提高建设成本,严禁截留、挪用、贪污和侵占专项资金。对违纪违规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 篇6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为了发扬光大这一优良传统作风,进一步促进党员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和上级要求,特制订本店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
一、任务与内容
1、自觉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与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党的任务。
2、严格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3、遇事同人民群众商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人民群众中寻求智慧和力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自觉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利益,坚决同侵犯群众权益的错误倾向和行为做斗争。
5、每个党员都要做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虚心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形式与方法
1、谈心家访。普通党员每年至少要主动找1-2名职工群众谈心、交流思想。店领导每年每人找职工谈心不少于10人次,并利用重大节日走访离休老干部和年老体弱有困难的退休职工以及慰问住院员工等人员,了解民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联系1-2个销售经营部门,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督查指导,推动工作。
2、召开座谈会。党总支每年定期召开职工和八一建军节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及军嫂座谈会,主动听取职工群众对党员和店领导联系服务职工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开展“结对”活动。每个党员与职工群众结对,可以一帮一,也可以多帮一或一帮多,关心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解决困难。并根据支部分工要求担负起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的责任,负责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至少每季度要同培养对象谈话一次,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和进步,同时将培养考察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报告。
4、切实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店领导每年至少为职工办1—2件实事好事。全店党员都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帮困扶贫、支教活动,每人每年至少向社会捐款1次,捐书不少于5册,同时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检查与考核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调查分析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是党组织与青年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纽带和桥梁, 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决定了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得以发挥的情况, 从而直接影响青年学生对我党的党性认同、价值追求和信仰归属。为了准确掌握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现状, 为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提供基础依据,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南大学的在校学生开展抽样调查, 共发出问卷800份, 其中学生党员400份, 普通学生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92份, 有效回收率为99%。另外, 笔者还就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对10位负责党建工作的辅导员进行个体访谈, 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学院党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做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和渠道、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监督管理与考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建设等。
一、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1.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
在党员与群众进行联系和沟通的途径上, 48.3%的学生选择“面对面群众座谈”, 49.5%的学生选择“通过QQ、飞信等聊天工具”, 38.8%的学生选择“通过人人网、微博、公共主页等发布和收集信息”, 24.3%的学生选择“通过纸质媒体向群众宣传党的知识和动态”, 可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不仅局限于面对面交流, 深受大学生喜欢的QQ、飞信等聊天工具, 以及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平台也逐步发挥在党员联系群众方面的优势。此外, 各学院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还尝试开拓新媒体渠道, 如建立党建网站, 将理论学习、组织发展、工作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发布在网页上;部分辅导员开设党建博客, 将理论知识、活动总结、心得体会等与学生分享, 不管是学生党员还是学生群众都可以在博客中畅谈自己的观点;发布手机党报和党建信息报, 将近期的党建信息、时政要闻、党史知识等以手机短信或电子文稿的形式向学生发布。这些网络媒介在传递信息方面更直接、及时,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比起传统的面对面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2.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容
在党员和党组织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上, 思想觉悟、党的理论知识、专业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比较多, 所占比例分别是60.8%、53.3%、44.7%、42.8%, 另外, 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 联系和服务的方面涉及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 所占比例为31.3%、19.9%。由此看来, 学生党员在思想引领、党的理论知识的宣传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到,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主要涉及三个内容:首先, 在思想方面, 党员在深入学生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群众的思想状态, 引导学生群众在思想方面有准确的定位, 如结合时事开展以“中国梦”、“大学梦”为主题的辩论、研讨、座谈等, 在交流中提高思想觉悟;其次, 在学习方面, 党员在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方面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指导, 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研究生党员还可以在科研创新方面带领本科学生, 如指导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等;生活方面,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众身边的朋友, 可以帮助学生群众在感情问题、网络成瘾、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
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上, 有62.4%的学生选择“现场调研, 开群众座谈会”, 51%的学生选择“组织主题实践活动”, 50.5%的学生选择“与群众单独聊天”, 49%的学生选择“组织党团共建活动”, 45.7%的学生选择“结对帮扶 (个人、宿舍、班级等) ”, 45.2%的学生选择“主动关怀并解决学生群众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问题”, 39.7%的学生选择“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可见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与座谈、组织主题实践和党团共建活动是目前党员联系群众的主要形式, 另外, 在党员与学生群中进行“结对帮扶”并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问题, 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联系服务方式。
通过个体访谈了解到,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主要载体有学生社团、学生事务中心、新生班级和学生宿舍、社会实践。党支部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 主要是通过开展党日活动实现。此外, 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的共建, 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开辟了新的途径, 大多数辅导员老提出, 支部共建提高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也使他们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4.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通过访谈, 目前各学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建立主要通过教育培训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激励考核机制的完善实现的。在教育培训机制方面, 各学院比较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并形成“团支部—入党联系人—党支部—党务中心—辅导员—组织预审员”的层层把关制度。另外, 对于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也趋于完善。在管理监督机制方面, 大部分学院在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性上都投入了较多精力, 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 主要是通过党支部内部监督和自我监督实现, 内部监督的主要力量来自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可直接影响支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落实。在激励考核机制方面, 各学院分别制定了“五个一工程”、“党员素质五个硬”、“党员1+1+1任务”等制度, 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量化, 并通过自我评价和支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的考核, 少数学院将群众评价纳入党员考核。另外, 通过开展七一表彰大会、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等对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突出的党员个体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事迹宣传,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部分学生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比较密切, 并且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 但某些党员在联系与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 目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 有学生认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不够积极主动”, 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性。首先, 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远大的理想, 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也不够高。其次, 部分学生党员尽管在学习成绩、思想觉悟方面优于普通学生, 但是在缺乏正确的培训和引导下不知道如何联系服务群众, 从而导致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难以深入。另外, 少数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成绩下降, 不能在专业学习上发挥榜样作用。
2.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有待进一步拓展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 42.6%的学生认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方面太狭窄”, 36.4%的学生认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太单一”, 这归根结底反映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不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建立, 关键在于拓宽途径、创新载体, 构建党群互动平台。目前高校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 不仅需要从广度上拓展, 将联系与服务的功能涉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需要在深度上进行拓展, 如不断丰富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把活动引向深处, 务求实效。
3.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中新旧媒体的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符合“90后”大学生信息沟通的时代特点, 其便捷、多元的信息发布渠道拓展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途径, 但它是把双刃剑,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者更多情况下是“为用而用”, 还不能较好地对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因此, 新媒体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是富有思想性、政治性的工作, 如何在多元的信息沟通方式上不失党性色彩,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次, 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沟通机制, 确保及时发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并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引导。
4.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外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 33.5%的学生认为“联系服务群众不能有效反馈”, 部分学院也并没有将群众测评纳入对党员的考核和监督。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如果不能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不能有效接受群众的反馈意见和监督管理,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效果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也是巩固执政党群众基础的重要任务。我党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要求高校建立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调查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高校可进一步从加强教育、拓展途径、创新载体、营造氛围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小莉, 张南生, 张芳.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极致的调查报告[J].怀化学院学报, 2010 (7) :120-122.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 篇8
一、曲阜市联系服务群众的主要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工作做好”。曲阜市依托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运用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不断开拓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积极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工作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曲阜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实施了以修学、修心、修礼、修德、修政、修廉为主题的“干部修身计划”,接传统文化之“地气”,加强干部政德建设,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并为党员干部建立“修身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位干部的道德品行状况、干部开展蹲点调研、破解发展难题、联系困难农户等内容,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宗旨意识,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群众情结、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
(二)建立“第一書记”工作机制
自2011年2月以来,曲阜市建立“干部不脱产、工作两兼顾、到村联帮促”的第一书记“1+1”机制,选派405名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实职党员干部到全市405个行政村(社区)任第一书记,同时村村选派1名大学生村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助理。基于县乡干部驻地离村都比较近的县域实情,曲阜第一书记包村形式灵活,并不与原单位脱钩,但要求第一书记每个月到村里至少两次以上,遇到重大的问题,比如村党委换届,有拆迁任务,抗洪救灾等就要吃住在村。曲阜村村悬挂第一书记标识牌,户户发放便民联系卡,老百姓有事儿,24小时可以联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们帮助曲阜新修农村公路2200公里,走访农户7万余户,帮助80%的村由“脏、乱、差”变成了“美、洁、净”,真正了解百姓真实情况和所需所盼,解决百姓实际难题和合理诉求。
(三)推行“第一局长”工作制度
胡锦涛同志提过“领导干部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2012年5月,曲阜推出市级领导干部担任市信访局第一局长的“1+2”工作制度,每天1名市级领导干部担任市信访局第一局长,并带领1名部门正职、1名年轻干部到市信访局接访,接访之余,领导干部还要走访上访户,面对面,聊一聊,及时化解矛盾。评价第一局长工作成效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是否为群众解决了困难和难题。“第一局长”以制度形式建立了领导干部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新机制,实现了市级领导干部接访常态化。
(四)“马上就办”落实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是由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职责决定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价值取向。2011年,曲阜市建立了“马上就办”管理体系,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承诺、有计划、有记录、有档案“八有”标准,在各党政机关挂牌设立101个“马上就办”办公室,成立“马上就办一线通”服务热线办公室,整合多个服务热线和投诉电话,开通服务热线4412345,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对接全市101个“马上就办”办公室,曲阜市各镇街和基层党组织还配备了“马上就办直通车”,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求助,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马上就办”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马上回应、交办、跟踪,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收到了显著效果,真正实现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求”。
(五)网络问政,创新服务载体
群众的心声要及时听取,渠道要畅通。新媒体环境下,曲阜市创新服务载体,设立广泛集纳民生民意的工作平台。一是群众可以通过市委书记信箱直接向市委书记反映问题和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实现了每信必批,件件落实。二是76个部门单位同时在网站开通问政平台,对群众提出的咨询、反映的问题,限时答复,超时问责。三是定期举办市委书记与网民面对面的座谈会,每位市级领导联系一名热心网民,定期沟通“网意”,实现了网上听民意,网下解民忧。真正将网络问政打造成联系服务百姓、问政于民的重要手段。
从第一书记到第一局长,从马上就办到网络问政,曲阜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就是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又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骨干队伍建设,进而不断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常态化发展。
二、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
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战胜困难的三大法宝之一。基层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有助于增近党群、干群感情;有助于依靠群众自身力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排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表明,党的事业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与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赢得人民群众的谅解、支持和拥护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遵循群众利益第一的党性原则, 探索和把握长效机制建设的规律, 提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科学化、长期化、规范化水平, 确保长效机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群众受益的原则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 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对于人民的困难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采取办法,有步骤、有方法地加以解决。”什么是群众利益, 说到底, 就是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让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全面、更完整的实现。因此, 各级党组织、党政机关在问政、执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利益, 从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 采取有效措施, 付出实际行动, 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堅持联系实际的原则
各个单位和部门情况不一, 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既要符合时代性、先进性的要求, 又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到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充分考虑到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 建立行之有效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便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操作、执行。
(三)坚持持续创新的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群众工作形势日益复杂。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这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继承, 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形成新的工作思路, 推出新的创建举措,使所建立的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体现时代要求,吸引和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长效机制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三、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教育机制
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 自觉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脱离群众的思想倾向;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干部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
(二)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党务公开制度, 增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建立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民主的方法来做好群众工作, 把群众的各项权利真正落到实处, 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民意汇集与沟通制度, 拓宽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民事化解制度, 强化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意识, 引导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 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义务帮扶制度,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乡镇、村和困难企业、党员联系户、结对帮扶、救灾助学等活动,使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长期化、规范化。
(三)强化监督考评力度, 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考评机制
明确责任目标, 增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加强监督约束, 规范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具体行为;加强党内警示教育, 使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 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党内生活, 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及时解决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考评激励, 激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干部工作的根本标准, 并将群众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加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 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只要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始终做到举全体之力, 聚众人之长, 集群体之智, 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Z].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王君章.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7(04).
[3]变“踩高跷”为“接地气”[DB/OL].http://dangjian.gmw.cn/2012-12/10/content_5956535.htm.
【党员工作总结服务群众】推荐阅读: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记录05-10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事项07-31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汇编09-01
机关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08-29
学校帮扶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工作情况汇报01-06
党员帮扶群众总结09-21
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计划12-17
党员联系群众情况总结09-21
党员群众谈心活动总结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