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专题

2024-05-15

国际关系史专题(精选8篇)

国际关系史专题 篇1

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3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专题包括1、2两种类型。第3种类型另外组成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史

1.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主要内容有:

(1)早期殖民斗争:主要表现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目的是争夺殖民霸权。

(2)法国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关系: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主要表现为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及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主要目的是争夺欧洲霸权以及恢复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3)主要是克里米亚战争及德国统一中与邻国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与俄国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殖民战争;普法战争以色当战役为界,之前法国是非正义的侵略性战争,普是为完成统一的正义战争,之后性质变化。(全面把握普法战争的影响)在欧洲以外,欧美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又勾结起来,英、法联合出兵,充当元凶,俄、美充当帮凶,共同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美洲,在拉美独立战争基本胜利后,欧洲列强想乘机填补西、葡留下的殖民空缺,俄国还加紧向阿拉斯加扩张。美国竭力阻止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包含着“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原则的“门罗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出台,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美国甚至还从欧洲列强手中攫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1846年从英国手中得到俄勒冈,1867年从俄手中廉价购得阿拉斯加。

2.19世纪晚期至一战

列强的关系即斗争又勾结,以斗争为主。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之间围绕着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愈演愈烈的斗争,列强之间形成三对主要矛盾,并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终于导致了一战的爆发。除此之外,还有因争夺我国东北领土而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第一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美西战争、为争夺我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另外:帝国主义国家的勾结协调有: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以美国“门户开放”为基础的共同宰割中国同盟形成、三国干涉还辽。他们的勾结恰恰反映矛盾尖锐。

3、两次大战期间

主要内容:(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由协约国干涉苏俄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共处。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关系,世界局势趋向平稳。

(3)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30年代主要矛盾演变为法西斯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但由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和苏联从自己的安全出发,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终未能遏制战争爆发。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不同制度的国家形成合作)

4、二战后至今

主要内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和主要国际形势。

二、主要认识

1、国际关系是人类历史最为复杂的一页,整个国际关系史实际上是一部冲突、合作并存与交替、相互促进与转换的历史。其主线包括三个方面──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对外政策)、国际格局的演变、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2、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变换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两个方面:(1)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它决定着外交的方向。(2)实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实力是外交的后盾,国际关系大多情况下体现的是强权政治。

三、专题梳理

1、各时期国际关系总体特征、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简表

时期 总体特征 主要矛盾变化

16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

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从英西、英荷矛盾──英法矛盾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仍在欧洲;

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从英法矛盾──英俄矛盾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19-1945 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

先是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从英美矛盾──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

1945-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2、世界格局的变化

维也纳体系(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分赃、反苏)

(2)实质: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3)内容:

(4)维护机构:国际联盟(宗旨、实质、地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的成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瓦解:

凯末尔土耳其革命最早冲击凡尔赛体系,废除《色佛尔条约》签订《洛桑和约》,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一个缺口。

1935年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军,1936年德军开进莱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9年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雅尔塔体系:

形成背景: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内容:(1)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

(2)重新确定欧亚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占领区的疆界

(3)建立联合国

评价:积极: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消极:实质是美苏根据自己战略需要的两分天下 演变:(1)50年代中期形成两极格局

(2)5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形成美苏争霸(形成、三个阶段、对中国的态度)

(3)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

多极化格局:

形成原因:根源于经济多极化趋势;直接因素在于苏联解体。

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1)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格局交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

(2)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3)当今世界格局表现为支配力量是一超多强(五个国家),多极化是趋势。

(4)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个体系比较:

背景:①这三个体系都在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战争失败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②都是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通过维也纳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体系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

目的:都是战胜国中的大国、强国寻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和平。

内容:①从体系的建立者来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者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者是帝国主义列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英。②从具体条款看,都反映了大国的利益。维也纳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俄、普、奥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法、美等国,雅尔塔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美、苏等。③都有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体系是“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联盟;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④从格局看,前两个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的两极格局。⑤从范围看,维也纳体系主要限于欧洲,后两者带有全球性。

瓦解的原因: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可了大小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大小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都对这一体系不满,随着德国重新的崛起,三国联合起来打破了这一体系。雅尔塔体系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冷战”对峙状态,由于苏联的瓦解而结束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评价:(1)三者都具有进步性,但大小不一。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初步克服了世界的无政府状态,为联合国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在~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雅尔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可以和平共处,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向和平构转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出现。

(2)都有负面甚至反动作用。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一种

历史的反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掠夺分赃,激化了各种矛盾,很快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此体系下的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雅尔塔体系造成了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这一体系下美、苏凭实力重划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规律性认识:

首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增长以及对比的变化。

其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第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3、主要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对外政策

(1)国际组织

军事组织:反法同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北约和华约(双重性)

政治组织:国联、联合国、欧盟(双重性)

经济组织: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欧佩克、WTO

(2)国际会议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反法西斯会议:共产国际七大、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东京审判、纽沦堡审判。

反霸权主义:亚非会议

(3)对外政策

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

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的关系,防止他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为此,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不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结盟,所谓“光荣孤立”。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由于英德矛盾尖锐,英国放弃“孤立”,转而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共同对付德国,以维持“势力均衡”。

美国的霸权政策:

(1)19世纪直至一战前,扩张的重点在拉丁美洲,先后推行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2)一战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先后推行金元外交,中立政策(不同时期政策演变)等。

(3)20世纪前期,把向中国扩张作为重点,先后推行门户开放,扶蒋反共等政策。

(4)二战以后确立了全球战略,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先后出笼了冷战政策、尼克松主义、里根主义等战略。

日本的“大陆政策”:

明治年间确立下来,以“征韩侵华”为核心,逐步由日本列岛向亚洲大陆发展势力,进而征服世界的政策。为实施此政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山东并签定二十一条;后来1927年“田中奏折”,明确提出占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件后达到目的;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制定“国策基准”,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具体实施,1941年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使美日矛盾激化;二战中,日本法西斯战败,大陆政策破灭。

绥靖政策

含义:绥靖政策是二战前30年代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

原因: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根源

(1)英法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不敢同德、意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2)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极力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论调。

(3)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的政局动荡,不得脱身。

(4)英法对弱小国家存有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本能的仇视希特勒的宣传造成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绥靖政策对于英国来说是“势力均衡”政策的特殊体现。对美国来说,中立法实质上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

总之,牺牲弱小国家维护自身利益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实质:避战求和,牺牲弱小甚至盟国利益、纵容侵略、祸水东引。

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主要形式: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国联名不副实的制裁等。

主要表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未制裁日本,主张把中国东北变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未对意禁运石油等重要物资,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大利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向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内战双方购买的武器过境,但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美国继续实行中立法;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企图祸水东引,绥靖政策达到顶点;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危害: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使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受挫,暴露了西方大国的软弱,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

国际关系的特点受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各国制定和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由国际国内的各方面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1)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近代中期,俄国、日本、德国的积极扩张政策与他们的军国主义、封建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各国的国家实力。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各国国家利益的变化,为此,必然调整外交政策。19世纪末德国的扩张政策、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都是他们国家势力膨胀的结果。

(3)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的有无、得失、大小,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

(4)各国的意思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极端的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负面的,正常的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5)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

4、大国双边及多边关系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始终围绕大国关系的演变而变化,竞争、冲突、勾结、合作构成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①英法关系。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一战后,英法在西线对德作战。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

手欧洲事务。20年代,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英国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法国而有利于德国的行动。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60年代以后,两国先后成为欧共体成员,经济利益趋向一致,90年代共建欧盟。

②法德关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助世纪初,法国同德国均加强了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法英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法国成为严格限制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维护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二战初期,法国沦亡。后来法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1945年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并加入北约组织。1967年,法国与联邦德国共建欧共体,在经济上建立伙伴关系。90年代共建欧盟。

③英德关系。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0世纪初,英国同德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爆发后,英军在亚、非、欧同德国作战。60年代中期,与西德共同加入欧共体。

④英美关系。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美在武装干涉苏俄、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等方面态度相近。二战爆发后,英美协调行动。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排斥英国势力,并形成了事实上的主从关系。

⑤美日关系。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20世纪初,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比较突出。一战期间,日美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一度达到妥协。一战后初期,美国加紧在东亚和太平洋的争夺,美日矛盾尖锐起来。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后又极力扶植日本。在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后,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增强,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⑥美苏关系。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美苏走上战时合作道路。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战后初期,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则以华约组织相对抗。50年代中后期,出现苏美争霸。70年代,美国转入战略防御,尼克松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政策。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和苏美争霸的局面结束。

5、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国

自从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闭关锁国的门户后,中国便被动地进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但是,直到20世纪初期,作为落后国家,一直是列强瓜分、掠夺、欺凌对象,毫无国际地位可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取得了战胜国地位,但是由于是弱国,根本无法保障自己的国际权益。即使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列强放弃在中国特权后,中国的主权仍然受到侵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强大的影响。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国际会议、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等都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世纪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专题 篇2

命题趋势:从最近几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试题的考点分布看, 本专题的重点有: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时代的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从考查的形式看, 本专题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均出现过, 但以客观性试题为主。

应对策略:在2015年的复习 备考中要注意:

(1) 运用国家主权、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时代的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 说明我国坚持某一具体外交政策的必要性及其说明的道理。

(2) 结合各国的经济、科技政策, 说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及提高科技实力的重要性。

(3) 运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 务、时代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 说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驳斥“中国威胁论”。

(4) 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 分析说明我国政府进行对外交往的必要性, 或者应如何处理某一具

体外交事务。作用

【重难点突破】

1.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

2.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3.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4.全面理解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5.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和不合理, 竞争日益加剧, 保护主义抬头;周边安全问题极为复杂, 存在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为此, 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6.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典型例题】

1. (2014·新课标全国Ⅰ) 2013年3月,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授权在刚果 (金) 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专门的军事干预旅, 负责解除当地武装团体的作战能力, 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平民, 并协助刚果 (金) 政府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安理会上述决议表明

1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刚果 (金) 的和平重建工作2联合国代行成员国刚果 (金) 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3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4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

A.13 B.14

C.23 D.24

解析: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其中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集体协作。由此可知, 13正确, 24错误。

答案:A

2. (2014·新课标全国Ⅱ) 2014年5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 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 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 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1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2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3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4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13 B.14

C.23 D.24

解析:1中“区域共同体”的说法错误。中国是促进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和力量, 3错误。

答案:D

3. (2013·福建) 2012年9月10日, 中国政府公布钓鱼岛以及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声明将根据中国法律和国际法的有关规定, 稳定推进对钓鱼岛的管理。这表明中国

1坚决捍卫对钓鱼岛固有的主权2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态度3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4致力于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A.123 B.234

C.124 D.134

解析: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国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是在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 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 2说法正确。中国将根据中国法律和有关 国际法的 规定, 稳步推进对钓鱼岛的管理, 说明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3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坚决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4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4. (2013·重庆) 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 其基础是普通公众, 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 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 我国每年出境旅游8000万人次以上, 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 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 大声喧哗、不守秩序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1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2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3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4公共外交可以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A.13 B.14

C.23 D.24

解析: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两者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2错误。国际关系的参加者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3错误。

答案:B

5. (2013·新课标全国Ⅱ)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 区域外的国家中, 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1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2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3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4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12 B.14

C.23 D.34

解析:当今世界, 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 2错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3错误。

答案:B

6. (2012·新课标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 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 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 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 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 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1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2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3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4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12 B.13

C.24 D.34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和机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说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1正确。我国政府加强相关服务体现了我国政府相关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 3正确。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和我国国际法律地位高的论断。

答案:B

7. (2013·江苏) 当今世界, 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 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3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4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12 B.13

C.23 D.24

解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 1不符合要求。“消除利益差别”说法错误, 4不选。

答案:C

8. (2013·浙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 在当今世界, 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 “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 家也有一定的 市场。对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增强综合国力,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 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 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

解析:这是2013年浙江高考政治学科得分最低的一道主观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属于综合探究的内容, 有些老师和学生对考试说明把握不到位, 对这一内容并未足够重视, 导致考生知识储备不足, 临场心情慌乱。此题对考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很高, 不利于那些不会审题、只会拿到题目凭感觉作答的学生答题。对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可以理解成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具体包括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当今时代的主题等知识;对于夯实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 可以理解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可从增强综合国力、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以往列强通过侵略扩张而崛起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中国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进一步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化解“中国威胁论”。否则, 中国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 有可能被孤立, 中国梦也将成为泡影。2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有利于使我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有利于走和平发展道路。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管辖权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下列事件中属于我国行使管辖权的是

1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2中国政府派海监船和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3中国和俄罗斯在东海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4中国驻越南使馆提醒在越公民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A.12 B.13

C.24 D.34

2.妥善应对气候变化, 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中国自主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比2005年减排40%到50%,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5% 左右。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由此可见

1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4我国尊重主权国家的平等权, 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A.123 B.124

C.234 D.134

3.2014年5月28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2014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在未来100年内, 美国还要继续领导世界。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言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5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时表示, 中国在历史上也曾经做过世界老大, 并且还不止100年, 在历史上有兴衰的经验和教训。正反两方面教训使国人今天牢记如同《左转》所言“禹、汤罪己, 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 其亡也忽焉”。中国的中学课本也一直收录汉代贾谊写的《过秦论》, 告诉后人两千多年前盛极一时的秦朝缘何如此之快灭亡, 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让人刻骨铭心的话。这说明, 在国际交往中, 主权国家要适应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 做到

A.“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 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 势倾则绝;以利交者, 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4.自1990年到2013年4月, 中国共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3项, 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 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

1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2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能力不断提高3中国协调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作用显著增强4各国的根本利益因维和而趋于一致

A.12 B.23

C.34 D.14

5.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访华期间, 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开幕式, 双方签署了约50项合作文件, 数量之多创 历史纪录, 既包括分量极重的《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也包括被称为“世纪大单”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两国加强合作主要是因为

1中俄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2中俄两国人民存在着传统友谊3我国一贯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4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A.13 B.23

C.14 D.24

6.2014年5月5日, 李克强在非盟总部演讲时, 提出了中非合作的“461”框架, 作为中非全面合作升级的基本准则、方针及措施。“461”框架即坚持平等相待、团结互信、包容发展、创新合作等四项原则, 推进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 完善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重要平台, 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 携手共创中非关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上述事实说明

A.我国在经 济全球化 中发挥着 主导性作用

B.我国坚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走和平发展道路

C.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7.2014年上半年, 我国通过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 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工作密切结合, 科学统筹, 综合施策, 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 开辟了中国外交科学发展的新境界。这表明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我国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我国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 缔结发展中国家战略联盟4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策略

A.12 B.23

C.14 D.34

8.2014年3月8日, 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 引发全球关注。“只要有一线希 望, 就绝不放 弃”。为了机 上154名中国公民和其他外国公民, 中国政府大规模运用海空力量辗转搜救于无垠汪洋。在这场空前的国际大营救中, 一些国家故意隐瞒信息、婉拒开放领海等不和谐做法, 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材料反映出

A.世界多极化在艰难曲折中日益形成和发展

B.基于人权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国家 合作的基础

C.国际关系的多样性取决于国家间 利益的复杂性

D.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利益

9.某校高一的同学们准备参加主题为“与邻为伴, 合作共赢”的演讲, 下列选项最能支持演讲主题的是

A.我国为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提供海运护航

B.大陆与台湾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C.我国与中亚四国谋划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D.日本修改教科书, 错误宣示岛屿主权, 中韩提出抗议

10.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2014年3月26日, 习近平访 问法国。50年弹指一 挥间, 尽管国际局势和两国各自都经历了很大变化, 但两国都追求和尊重文明多样性, 都视对方为重要合作伙伴, 都始终坚持友好合作的大方向, 中法关系始终充满活力, 日益走向成熟。其政治依据是

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2中法两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共同构建和谐世界已成为中法两国的共同愿望

A.12 B.13

C.23 D.24

11.2014年1月22日, 习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 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 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 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 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这是因为

1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之一, 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尊重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3我国致力于国与国之间用合作关系取代竞争和冲突关系4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

A.12 B.14

C.24 D.34

12.2014年3月24日,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 共有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介绍中国核安全 措施和成就, 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 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中国之所以秉持这一观点, 是因为

1核安全会消除军备竞争, 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2核恐怖主义会增加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不利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3核恐怖主义会助长强权政治, 导致世界战争不可避免4核安全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

A.12 B.13

C.24 D.34

二、非选择题

13.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 海洋国土观念淡薄, 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 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 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为甚。当前, 钓鱼岛主权是我国维权任务的重中之重, 考验着我国的智慧和实力, 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 将对黄海、南海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有一位西方记者提问:中国政府一直宣称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但为什么不承诺在钓鱼岛和南海争端中放弃使用武力?

假设你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你该如何回答?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理由。

14.1991年11月, 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 中华台北和香港 (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 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PEC)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3年来, 中国一直以亚太地区为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 同时, 又用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2014年, 中国将抓住APEC在中国办会的契机, 积极唱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主旋律, 构建成员间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努力为本地区的长远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使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 分析我国做法的依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防空识别区和领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者有着本质区别。领空是指处在一国主权支配之下, 在国家领土之内的陆地和水域之上的空气空间;防空识别区一般是沿海国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在领空之外划设的区域, 即防空识别区往往在领空之外划设。防空识别区主要体现了自卫权, 1不选。3主要体现的也是自卫权, 不选。

2.A从材料 第一句可 以看出, 1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独立权, 这一权利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体现就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23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发展问题不是和平问题, 4错误。

3.B 国 家 利 益 是 国 际 关 系 的 决 定 性 因素, 一国追求自身利益, 不应该损害他国正当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

4.A材料没有指出维和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 3和本题无关。4本身错误。

5.C 共 同 的 国 家 利 益 是 国 家 合 作 的 基础, 1正确, 排除 B和 D。3本身错误。

6.B其他三个选项本身错误。

7.C结合材料“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工作密切结合”可以判断2说法是片面的。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3错误。

8.C国家利 益是国际 关系的决 定性因素, 复杂的利益关系是不同国家在这一事件中采取不同做法的根本原因。

9.C叙利亚不是中国邻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抗议是维护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A、B、D不选。

10.B2与材料无关。4本身错误。

11.B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尊重其正当的国家 利益, 2错误。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3错误。

12.C1中“消除”说法错误。3中“战争不可避免”说法错误。

13.回答: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主张通过谈判对话和友好协商而不是武力威胁来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但不会在钓鱼岛和南海争端中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这与和平发展并不矛盾。

理由:1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任何国家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 均有权进行自卫。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 的决定性 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钓鱼岛、南海问题涉及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 我国的和平发展决不会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3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必要的军事斗争准备反而能威慑敌对势力, 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区域和平发展。 (第三个要点如果从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准则分析, 言之有理亦可)

14.1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积极利用亚太经济合作创造的良好条件来发展自己, 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2我国外交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致力于增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 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4我国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 助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复习 篇3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是指由于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经过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总体框架。

1.现代国际关系的分期以及特征。

(1)1919—1945年。特征:突出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由英美争夺对世界事务支配权的矛盾转化为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特征: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从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演变。

(3)苏联解体至今。特点: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关系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2.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建立,实行于欧洲、中东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实质上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对世界霸权的重新瓜分,后来随着德国吞并奥地利、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而瓦解。

(2)雅尔塔体系:二战后形成,基本特征是以苏联、美国为核心的东西方对峙,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出现美苏争霸的新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标志其结束。

(3)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基本趋势,目前表现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几个主要力量中心的并存。

规律性认识: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三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上主要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国际政治格局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由于不平衡性是固有的,因此均势只能是暂时的。

②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不断争夺市场、原料和资本输出地,各種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都必须为之服务,哪怕是付诸武力,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由此奠定。其他国家或集团实力的增长,对世界格局的变动也会产生某些影响,但是国际格局的形成更多地还是带有大国的政治色彩。

③冲突和合作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最为鲜明的特征。事实证明,有时妥协和调整可以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有时却正好相反;而合作则会让国际格局更趋稳定。此外,地缘关系也是触发国际关系变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不同: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但两次大战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萨拉热窝事件是其导火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大国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客观原因。

(2)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3)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启示:两次世界大战都历时多年,战火遍及世界各地,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是残酷的,是破坏性的,我们应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珍惜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

4.中国的和平崛起。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顶住了西方的压力,政治局势稳定,经济高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与苏东剧变的国家解体、政局动荡和经济滑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②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作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③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国际贸易不断拓展,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日益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

(2)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①原因: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世界大战。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和平崛起。

②“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确立: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强调,中国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04年3月7日,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中国和平崛起”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重申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

中国高层领导人的纷纷表态,标志着“中国和平崛起”正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

【重难点透视】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建立的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二者的相似之处有:它们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矛盾,维护了世界和平。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①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适用于欧洲、中东和远东地区;雅尔塔体系涉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适用于整个世界,具有更大的影响。②中心力量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国际舞台的中心,英法起着主宰作用;雅尔塔体系则是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③形成的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两年内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是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④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上是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雅尔塔体系由于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2.国际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①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帝国主义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且《凡尔赛和约》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中国的民族权利受到侵犯,中国人民掀起了五四运动。②华盛顿会议上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中国问题,为了遏制日本在中国的发展,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将胶州湾交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再次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中国军阀混战进一步加剧。③为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在反法西斯势力的支持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两极格局对中国的影响:①二战中,美英等签订的雅尔塔密约,损害了中国的民族利益。②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而控制中国是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在华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渗透。③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了中国很大的支持。但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并最终破裂。美国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干涉中国内政。④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3)当今世界格局对中国的影响:两极格局的解体,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今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命题特征】

近几年来,每年高考都有关于此内容的命题出现,且随着国际形势新的发展,高考对相关内容的考查有加强的趋势。近三年来,相关内容的高考命题有以下特征:

1.从考查的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兼及材料题和问答题。

2.从考查的内容看:以国际联盟、二战的重要战役和影响、雅尔塔体系、联合国以及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等内容为主要考查对象,2008年高考尤其突出了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考查。

3.从命题的趋势看:从朝鲜半岛的局势、日本极右翼势力抬头、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历程和伊拉克局势等重大国际热点问题的角度,考查大国之间的关系、战争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当今人类应吸取的教训等。

【复习建议】

1.世界战争与国际格局的调整密切相关,重大的国际格局的调整往往受世界战争的影响。因此复习中要抓住“战争”这一环节,掌握与其相关的人物、事件、现象与结论,并注意分析其原因与历史启示。

2.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崛起”成为国际关系中抢眼的字眼。进入21世纪,西方世界一些国家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如何避免与世界大国的正面冲突而求和平发展,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而在复习中,同学们要关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在国际关系变化中如何尋找并抓住中国快速发展的机遇。

3.注意相关内容与当前国际热点问题的联系。

【典型试题精析】

例1.(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 1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分析:题干限制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此时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故A项正确。因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B项错误;中苏关系缓和是在20世纪80年代,C项错误;欧盟建立是在1993年,D项错误。

参考答案:A

例2.(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 35.【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分析:本题考查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两个国际组织的异同。比较型试题分有项比较和无项比较两类。本题属前者,因为试题明确给出了比较项“共同追求”、“建立基础”、“成员国构成”,因此我们应紧扣这些给定的比较项作答,也就是要紧扣题意作答。

参考答案:(1)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建立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联合国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

(2)联合国成员国多;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专题训练】

1.英德矛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其焦点是()

A.争夺欧洲霸权B.争夺巴尔干半岛

C.争夺殖民地D.争夺海上霸权

2.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发表意见,因而被人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代表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对欧洲事务没有兴趣B.不具备与欧洲列强争雄的实力

C.专注亚洲事务与权益D.日本代表缺乏外交口才与应变能力

3.对于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它是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惩罚的产物

B.它解决了战胜国之间原有的矛盾

C.它根除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

D.它缓解了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冲突

4.英、法、美争夺国际联盟控制权的斗争结局表明()

A.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国B.国际关系格局仍以欧洲为中心

C.美国不热心欧洲事务D.英法结盟对付美国

5.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6.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英美争夺海上霸权B.英法争夺欧洲霸权

C.英德矛盾D.法西斯的进攻和反法西斯斗争

7.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分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C.美苏争霸的结果

D.美苏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

8.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的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9.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的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10.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参考答案:1.C 2.C 3.A 4.B 5.A 6.D 7.D 8.A 9.C

10.(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国际金融专题研究 篇4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人民币是否升值之我见、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分析、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利率的连动性关系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人民币汇率预测及风险管理研究等)

二、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问题研究(包括深层次成因和传导机制剖析、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危机的防范与治理等)

三、我国的国际收支及其管理(包括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因素分析、从国际收支角度研究中国经济结构问题、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变迁与启示、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与成因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影响〈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冲击〉及其调节政策等)

四、我国的外汇储备问题研究(包括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原因、影响与管理;我国外汇储备适度性规模的确定;我国外汇储备的宏观经济效益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与对策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现状及前景—— 对投资黑石和摩根斯坦利案例的评价;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数量的影响;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结构的影响;外汇储备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协调;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外汇储备战略调整等)

五、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问题研究(包括热钱是如何逃避管制进入一个国家的 ;热钱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对资本帐户开放的历史分析与计量分析;资本帐户开放的收益—成本分析;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进展情况及推进对策研究;中国的制度选择等)

六、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例如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形成机理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计量;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下内外经济均衡问题研究、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问题研究等)

七、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及其管理问题研究

八、美元、欧元、日元及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九、金融开放、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问题研究

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和前景

十一、香港的联系汇率制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作业3专题 篇5

第十章

合同的履行

一、名词解释:

1、定期结汇

2、收妥结汇

3、押汇

二、填空:

1、“三平衡”是指、、三方面的衔接和综合平衡。

2、“四排”是指

、、和。

3、是我国外经活动一贯遵循的原则。

4、以c1F和UC付款方式成交的出口合同,其履行程序包括、、、四大环节。

5、以FOB和L/C付款方式成交的进口合同,其履行的一般程序是、、、、、和索赔。

6、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的基本义务是:

1);

2)

3)

。买方的基本义务是:

1)

2)

7、出口单证应达到、、及时、、、的要求。

8、商业发票或

发票、发票、发票可以送银行议付,但

发票不能送银行议付。

9、如果信用证未明确规定付款人,我们在缮制汇票时,应填写

。在采用托收方式时,则应填写。

10、对汇票的出票依据,在信用证项下除非另有规定应填写

、和

。在托收项下可填写

和。

11、我国目前出口结汇的三种办法是:

、和。

12、装货单的作用有三:

l)

;2)

3)。

13、卖方所交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提出

和要求的。

14、在我国进口业务中,凡以FOB及CFR合同进口的货物都采用

保险。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期限是从

起生效,至

终止。

15、信用证方式下,出口人能否安全收汇,取决于

和。

三、是非题

()

1、国外来证规定分两批(Two Lots)装运,我们就必须将货物装在不同航次的两条船上。

()

2、运输标志和警告性标志均要在运输单据中标明。

(V)

3、AB两方签订贸易合同,规定付款方式为信用证。后来,C给卖方A开来信用证。这种情况,除非事先有约定,一般是不可以的。

(V)

4、各种结汇单证签发日期应先后有序,才不致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和单单不符。这就是:商检证应先于保险单,保险单不应迟于提单,发票不应迟于汇票。

()

5、在信用证付款方式下,只要在信用证的有效期内,不论受益人何时向银行提交合乎合同规定的单据,银行一律不得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V)

6、受益人对信用证修改通知接受与否,可延至向银行交单时再作表态。()

7、受益人接受银行转交的信用证修改书时,可以接受其中对受益人有利的一点或几点,而将其中不同意之点通知银行转告开证行撤销。

(V)

8、出口商所制单据不完全符合信用证条款,银行拒绝议付,出口商要求银行改为托收方式去收汇,这比原合同规定D/P收汇风险更大。

()

9、我要求国外改证,国外回电已更改,并要求立即装船,于是照办。这样做是对的。()

10、某公司进口设备到货后,发现与合同规定不符,但卖方及时自费对设备进行了修理,使设备达到了原定的标准。在此情况下,买方就不能提出任何损害赔偿要求。

四、选择题:

1、出口人向船公司换取正本已装船提单的凭证是(3)

(1)

Shipping Order

(2)

Freight Receipt

(3)

Mate’s Receipt

2、在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的方式下,托运人凭(2)向承运人换取正本运输单据。

(1)Mate’s Receipt

(2)Dock Receipt

(3)Shipping Order

3、海关发票的作用是(3)

(1)主要是为了送银行议付

(2)主要是为了允许进口

(3)主要是作为估价完税和征收差别待遇关税或征收反倾销税的依据。

4、发票上品名(2)

(1)可用统称

(2)不得用统称

(3)必须与提单上的上样

5、提单日后,受益人交单议付的最长期限是(2)

(1)

15天

(2)

21天

(3)

30天

6、我方进口货物时通过银行向国外开出信用证(2)

(1)应力争银行费用由受益人负担

(2)应按照国际惯例由开证申请人负担银行费用

(3)应力争中国以外,银行费用由受益人负担

7、信用证的基础是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而且又是开证行对出口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所以,当信用证条款与销售合同规定不一致时,受益人可以要求(2)

(1)开证行修改

(2)开证人修改

(3)通知行修改

8、《公约》规定,如合同未作规定,买方向卖方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时限,是自买方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2)

(1)

1年

(2)

2年

(3)

3年

9、《海牙规则》规定,向船公司诉讼的期限是从货物交付之日或应交付之日起(1)

(1)

1年

(2)

2年

(3)

3年

10、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期限一般为: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卸载港全部卸离海轮后最长不超过()

(1)1年

(2)2年

(3)3年

五、问答题:

1、在出口备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外商催促开怔?

3、外贸企业在审核信用证时应着重注意哪些问题?

4、修改信用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国外开证行有时用电报开证,这种证有“全电”、简电”之分,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6、卖方违约时,按《公约》买方可采取哪些救济方法,7、买方违约时,按《公约》卖方可采取哪些救济方法?

8、简述进口订货卡片的作用。

9、简述在进口业务中,开立和修改信用证应注意什么问题。

10、对进口国来说,原产地证有哪些作用?

11、如发现海运进口货物有残短,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如何处理?

12、根据《公约》的规定,如合同中对卖方交付货物的品质无具体规定,应符合哪些要求;否则视为与合同不符?

13、根据《公约》的规定,卖方对在货物的风险转移到平方之后,出现的货物短少和损坏,一律不承担责任。对不对,为什么?

14、某公司将一批货物装运出口后,在把有关单据送交“银行议付时,发现所装货物与信用证规定有出入,公司要求议付行采用“电报提出”或“表盖提出”。问:采用这种办法 能否保证安全收汇?试说明理由。

15、什么样的出口商品,外贸公司在装运前必须向商检机构申请报验出证?

16、由英国伦敦开来信用证,设邮程需15天,利率为年息14%,交单当日银行议付货值 20,000英镑,若做押汇应付利息多少?设银行手续费为2.5%(包括邮电费等),当日银行牌价为£100=RMB¥913.33, 公司实结汇多少?折人民币多少?(两地银行各加三个工作日)

六、操作题:

1、按照下列提供的信用证摘要和有关数据缮制送银行议付的汇票一份。1)Summary of L/C.CREDITO ITALIANO BANK, Milan, Italy

Irrevocable Credit No.500/21212--44, Date: May22, 1991

Beneficiary : China National Textiles I/E corp.Beijing

We hereby issue in your favourthis irrevocable documentary credit which is available by your

draft drawn on us at 90 days after date of B/L for full invoice value accompanied by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Draft should bear our crdeit number and date.-Draft must be negotiated not later than June 30, 1991 2)Invoice No.91/A128 dated June 14, 1991

Invoice value US $ 140, 814.18 3)Goods shipped on June 18, 1991

2、根据第九章操作题所订确认书,审核下列信用证,如发现有不符之处,请提出修改意见。

致:中国银行

马来西亚银行

上海分行

跟单信用证第063751号

1990年9月18日

兹受马来西亚A公司申请,我行开立以上海自行车进出口公司为受益人,可撤销跟单信用证第063751号,金额最高不超过14,400美元(最高金额壹万肆仟肆佰美元整)。凭上海自行车进出口公司开具以我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注明“在信用证第063751号项下支付”,并随下列单据:

1)一式四份商业发票

2)全套清洁已装船作成凭指示和空白背书的提单

3)保险单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

4)一式二份由商会或其他官方机构签发的产地证明书

5)船公司证明该货系由悬挂日本旗的船舶装运

6)上海商检局出具的有关2,500辆28“凤凰牌自行车的品质检验书

货物由上海至吉隆坡于1990年11月30日装运,允许转船,不准分批。

本信用证最迟于1990年11月30日在吉隆坡到期 除另有规定,本信用证受UCP 500之约束

马来西亚银行签字

第十一章

贸易方式

一、名词解释:

1、Exclusive Sales

2、Sole Agency

3、Tender

4、Consignments

5、Compensation Trade

6、Auction

二、填空:

1、包销和代理的主要区别是:1)

;2)。

2、寄售的特点是:1)

;2)

;3)。

3、所谓“三来一补”,“三来,’是指

、、,“一补”是指。

4、所谓加工贸易是指把:

结合起来的一种购销形式。

5、目前国际贸易中,补偿贸易货款的补偿方式有五种,它们是:;

;;

6、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有

两种。

7、发展进料加工的意义表现在:1)

;2)

;3)

;4)。

8、对销贸易有:,,和抵销。

9、拍卖的办法通常有

、和。

10、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分为

和,但大量的是做

交易,订约双方大多不是,而是用货币支付。

11、海琴或叫套期傈值,不是投机,而是经营者为了防止、的损失而利用商品交易所采取的一种

手段。

12、某公司购进一批锡准备出口,在尚未找到买主之前,为防止该商品的价格下跌带来损失,这时可到

做。

13、易货贸易是指在的基础上,把等值

直接结合起来的方式。

14、技术贸易的特点之一是以

作为买卖的标的。

15、技术贸易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如

、和外观设计等;二是

,指。

16、技术贸易包括技术知识的买卖和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机器设备的买卖,前者称

买卖,后者称为

买卖,但技术贸易主要是

买卖。

17、技术贸易的内容主要是、、和的有价转让。

18、技术贸易的方式主要有:

、、、和、。

19、许可贸易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和

。20、技术使用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有以、和

三种。

21、我国专利法规定,一项发明要取得专利,必须具备创造性、和

性。

22、到1991年底我国制定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参加的国际公约有:、、、和、。

23、中长期租赁的形式有、和

三种。

24、租赁贸易和租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三、是非题:

()

1、商品交易所是国际贸易的场所,是世界市场的一种形式,任何商品都可以在交易所买卖。

()

2、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国际博览会。

(V)

3、拍卖具有竞买的性质,投标具有竞卖的性质。(V)

4、投标人发出的标书是一项不可撤销的发盘。

(V)

5、进料加工起码是二笔交易,而来料加工只能是一笔交易。(V)

6、在包销和独家代理方式下,卖方均给外商以独家专营权。(V)

7、国际商品拍卖,卖的是现货。(V)

8、期货交易就是纸合同买卖。

()

9、买期保值就是指在现货交易中买进一批实物的同时,在交易所卖出一批数量和交货期相同的期货。

()

10、来料加工又称以进养出。

(V)

11、独占许可是供方和第三者都不能使用出让技术的一种方式。(V)

12、专利权和商标权的法律保护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

()

13、我外贸企业以现汇从国外购来原料加工成品后出口,这种贸易方式称为来料加工。(V)

14、在国际招标业务中,招标人既可根据对本身最优惠的条件选定中标人,也可宣布招标失败,而拒绝全部投标。()

15、补偿贸易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

16、加工装配业务的核心是实现外汇增殖。

四、选择题:

1、寄售贸易中,寄售人与代销人之间的关系是(1)关系。

(1)委托代销

(2)买卖

(3)雇佣

2、补偿贸易采用对开生效信用证支付方式,则(3)(1)我方开远期信用证,外商开即期信用证(2)我方开即期信用证,外商开远期信用证

(3)我方开远期信用证并注明见到外商开立的即期信用证后才生效

3、技术转让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是(2)

(1)卖方和买方

(2)供方和受方

(3)出租方和承租方

4、来料加工按外商定牌生产,加工方为免除责任(1)(1)必须订立工业严产权免责条款

(2)不必订立工业产权免责条款

(3)只要委托方能证明牌子已在中国注册登记即可

5、华兴贸易公司为我某进出口公司在新加坡的服装独家代理。协议规定按成交额由我方支付2%的佣金。在协议有效期内,我与新加坡兴隆公司直接成交服装一批。按照国际习惯做法()

(1)我方可以不给华兴公司佣金

(2)我应按协议规定付给华兴公司2%的佣金

(3)我方只应给华兴公司:%的佣金

6、在一个国家注册的商标(1)

(1)只在获准国有效

(2)可以在销售国有效

(3)可以在任何国家有效

7、许可证贸易是指(3)

(1)买卖双方必须向有关方面申请进出口许可证(2)买卖双方买进或卖出许可证(3)买卖双方就技术使用权进行买或卖

8、工业产权的特征是(3)

(1)时间性、地域性、新颖性

(2)独占性、时间性、新颖性(3)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

9、在补偿贸易中,购买技术设备的一方用该技术设备投产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偿还技术设备的价款或购买技术设备所有贷款本息,这种方式称为(1)

(1)直接补偿

(2)间接补偿

(3)综合补偿

10、在来料加工业务中,当采取原材料和成品分别作价时,对价款的收付,应掌握的基本原则是(2)

(1)先付原材料价款,后收成品价部(2)先收成品价款,后付原材料价款(3)成品价款和原材料价款同时收付

五、回答题:

1、简述包销与独家代理的异同。

2、简述独家代理与一般代理的区别。

3、什么是来料加工?什么是进料加工,两者有何区别?

4、简述加工装配业务中工缴费支付的两种办法。

5、简述寄售方式的利弊。

6、来料、来件加工装配有何特点、7、简述补偿贸易的特点及其利弊。

8、什么是海琴业务?其做法有哪几种?

9、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他们都在贸易所买卖期货合同,问他们的目的和意图有无区别?

10、什么是租赁贸易?租赁贸易有什么特点?

11、简述租赁贸易的利弊。

12、简述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货物买卖的区别。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习题及解析专题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可撤销信用证在信用证的有效期内,未经()的同意,开证行或开证人不得撤销或修改。A.受益人

B.开证人

C.开证行

D.受益人、开证人以及有关银

解析:D 不可撤销信用证(Irrevocable Documentary L/C)是指在信用证有效期内,未经有关当事人即受益人(出口商)、开证人以及有关银行的同意,开证行或开证人不得撤销信用证或修改信用证的内容。

2.根据《UCP600》的规定,若信用证没有注明()字样,则认为该信用证为不保兑信用证。A.ConfirmedB.RwvocableC.RevolvingD.Transferable 解析:A Confirmed保兑 Revocable可撤销 Revolving循环 Transferable可转让

3.在进料加工贸易中,经常先向外商购买原材料或配件,我方加工成品后再卖给该外商。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我方应采用()比较稳妥。

A.保兑信用证

B.可转让信用证

C.预支信用证

D.对开信用证

解析:D 对开信用证(reciprocal L/C)是指交易的一放开出第一张信用证,但暂时不生效,须在对方开来一定金额的回头信用证经受益人表示接受时,才通知对方银行两证同时生效。“美国——B——美国”型对开信用证主要用于加工贸易。4.下列对信用证有效期的描述,属于直接写明具体日期的是()。

A.Documens must be presented for negotiation within 10 days after the on board date of bill of lading.B.Negotiation must be on or before the 15th day of shipment.C.This L/C is valid for ne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Oct.1 ,2002.D.Documents to be presented to negotiation bank within 15 days after shipment.解析:C 有效期的关键词:expiry

remain in force/valid/good 5.根据《UCP600》的规定,如使用“于或约于”之类词语限定装运日期,银行将视为在所述日期前后各()内装运,起讫日包括在内。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解析:B

根据《UCP600》的规定,如使用“于或约于”之类词语限定装运日期,银行将视为在所述日期前后五个日历日之内装运,起讫日包括在内。

6.“Transhipment permitted part shipments allowed , but part shipment of each item not allowed ”的中文意思是()

A.转运允许,分运允许,但每个品种的货物不得分运 B.转运不允许,分运允许,但每个品种的货物不得分运 C.转运允许,分运允许,但每个品种的货物必须分运 D.转运允许,分运不允许,但每个品种的货物不得分运 解析:A permit允许 allow允许

7.下列有关信用证的条款,要求买方负担有关费用的是()。A.All banking charges for seller’s account.B.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s, if any ,at the time of shipment is for opener’saccount.C.All banking charges outside Hongkong are for account of accountee.D.Drawee banking charges and acceptance commission are for buyer’s account.解析:A 8.下列属于信用证条款中开证行保证文句的是()

A.Letter of guarantee and discrepancies are not acceptable.B.We hereby undertake to honour all drafts drawn in accordance with terms of this credit.C.One copy of commercial invoice and packing list should be sent to the credit openets 15 days before shipment.D.Drafts to be drawn for full CIF value less 5% commission , invoice to show full CIF value.解析:B 9.下列英文词或词组中,表示“议付行”的是()。

A.Confirming Bank

B.Opening Bank

C.Negotiation Bank

D.Advisining Bank 解析:C Confirming Bank保兑行 Opening Bank开证行 Negotiation Bank议付行 Advising Bank通知行

10.根据《UCP600》的规定,若信用证没有特别说明,则信用证()。A.未注明“Transferable”字样或条款,即为可转让信用证 B.未注明“Irrevocable”字样,即为可撤销信用证 C.未注明“Confirmed”字样,即为不保兑信用证 D.未注明是否即期付款,即为远期付款信用证 解析:C

(二)多项选择题

1.信用证中,表示开证人的常见词或词组有()。

A.PrincipalB.OpenerC.ApplicantD.account of

E.Accountee 解析:ABCDE 2.信用证中,表示受益人的常见词或词组有()。

A.Beneficiary

B.in favour of

C.Opener

D.in your favour 解析:ABD 3.对于保兑信用证,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的有()。A.通知行

B.议付行

C.开证行

D.保兑行 解析:CD 4.下列信用证条款中,属于佣金条款的是()。

A.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 if any, at the time of shipment is for opener’s account.B.Signed invoices must show 5% commission.C.5% commission to be deducted from the invoice value.D.Beneficiary’s drafts are to be made out for 95% of invoice value,being 5% commission payable to credit opener.解析:BCD 5.对SWIFT,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使用SWIFT系统的银行必须加入该协会,方可使用SWIFT系统

B.使用SWIFT信用证,必须遵守SWIFT使用手册的规定,使用SWIFT手册规定的代号 C.SWIFT 信用证必须按国际商会制定的《UCP600》的规定处理 D.SWIFT系统具有自动收发储存信息、自动加押等功能 E.SWIFT系统可每周24小时连续不停地运转 解析:ABCDE

(三)判断题(正确为T,错误为F)

1.2005年6月18日在SWIFT电文中表示为180605。(F)

2.在SWIFT信用证中,数字“2584678.36”表示为“2584678,36”。(T)

3.信用证不准分批,有没有数量增减条款,则实际装运数量允许有5% 的增减幅度。(F)4.信用证规定起运港为CHINA PORTS,若信用证禁止分批,则信用证中装运港CHINA PORTS的实际意义与CHINA PORT相同。(F)

5.信用证没有规定有效期和装运期,则该信用证为无效信用证。(F)

6.信用证修改通知书的内容,受益人可根据实际情况,接受其中的一部分,拒绝其中的另一份。(F)

7.信用证修改通知书必须由原通知行转递或通知。(T)

8.信用证的性质是银行信用,因此,信用证项下使用的汇票必须是银行汇票。(F)

9.背对背信用证是指交易的一方开出第一张信用证,但暂不生效,须在对放开来一定金额的回头信用证经受益人表示接受时,才通知对方银行两证同时生效。(F)

10.对于不可撤销信用证,如果开证人提出申请,开证行可随时撤销该信用证。(F)

(四)案例分析

1.某公司从国外某商行进口一批钢材,货物分两批装运,支付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每批分别由中国银行开立一份信用证。第一批货物装运后,卖方在有效期内向银行交单议付,议付行审单后,即向该商行已付货款,随后中国银行对议付行付了偿付。我方在收到第一批货物后,发现货物品质与合同不符,因而要求开证行对第二份信用证项下的单据拒绝付款,但遭开证行拒绝。问:开证行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解析:开证行拒绝有理。因为我方要求开证行拒付,实质为撤销信用证,不可撤销信用证未经有关当事人同意不得撤销。开证行在单证相符是必须付款,不管货物是否与合同相符。有关品质与合同不符,进口方应直接向出口方索赔。

2.我某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向国外客户出口某产品一批,合同中规定以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为付款方式,信用证的到期地点规定在我国。为保证款项的收回,应议付行的要求,我方商请香港某银行对中东某行(开证行)开立的信用证加以保兑。在合同规定的开证时间内,我方收到通知银行(即议付行)转来的一张即期不可撤销保兑信用证。我出口公司在货物装运后,将有关单据交议付银行议付。不久接保兑行通知:“由于开证行已破产,我行将不承担该信用证的付款责任。”问:(1)保兑行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对此情况,我方应如何处理?

解析:(1)保兑行的做法不正确。本案是以不可撤销保兑信用证方式结汇的一宗业务,在保兑信用证下,保兑银行与开证银行一样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期付款依据是只要出口商在信用证有效期内提交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合格单据,保兑行就必须履行付款义务,而不是在开证行不能履行付款业务时才付款,因此,只要我方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的规定,保兑行就应履行付款责任。

国际关系史专题 篇7

具体地址:上海市漕宝路88号

展出行业: 涂装设备配件及其他

参展范围: 涂装设备和辅助产品 (油漆涂装、粉末涂装、喷房、输送系统、烘炉、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机械手喷漆系统、回收系统、往复机、其他设备和配件) ;涂料产品 (不粘涂料、紫外线固化涂料、工业涂料、汽车涂料、粉末涂料等) ;其他表面工程设备、材料及技术;相关出版物及网站。

主 办 方: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

承 办 方:上海中壹展览有限公司

联 系 人:杨国庆

电 话:86-21-54152384

传 真:86-21-61294111

国际关系史专题 篇8

热点综述

2008年是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启动的改革开放,为我国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体制基础,我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变成了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一。

对外开放经历了早期试点探索阶段、2c世纪90年代的扩大开放阶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体制性开放阶段。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中国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报告特别强调,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新趋势。新的开放战略,对内是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外则是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加强与世界的各方位合作。2007年8月9日至17日,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成功举行。本次演习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六国武装力量共同组织实施,演习旨在展示成员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坚定决心,提高成员国在防务安全领域的行动能力和合作水平。

角度分析

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总结历史经验,我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势,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立场。报告提出,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现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要发展,要富强,就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2007年8月9日至17日,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成功举行;中法、中俄成功互办文化交流年;北京申奥成功……都是全方位开放的成果。

4、我们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十一3Z"期间,中国航空工业适时启动中断20多年的大飞机研制,就是在该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体现了我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全球观念和开放意识,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历史使命。

6、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典型题例

(2006年南京中考题第35题)某校初三学生在学习我国现阶段国情、国策过程中,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学习,其中一个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1999-2005年,我国累计引进技术50000项;截止2004年,我国12个重大科技专项已经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00多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材料1000多项,形成国家标准624项。“十五”期间我国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材料二:2006年5月17日,由中国中信一中铁建组成的联合体以技术、商务综合评分第一中标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获得的单项合同额最大的项目。参与这一项目投标的都是世界顶尖工程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这个项目的获得是里程碑式的,标志着中国公司已跻身世界顶级工程承包商队伍。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

分析:这道2006年南京市的中考题选材巧妙,两则材料看似无关,但在巧妙设问下串联在一起,内在联系紧密,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时事,有利于引发考生深入思考。解答该题,考生要读懂材料,领悟设问,设问其实正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以设问为线索来总结材料,发现实质就是要把握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最后形成答案。考生容易泛泛而谈,不能结合所给材料分析。材料一重点说明对外开放提高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水平,材料二则着重强调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①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材料一中我国引进50000项技术,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说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发展,提高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水平。③材料二中我国中信一中铁建组成的联合体以技术、商务综合评分第一中标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评分说明:本题6分,学生若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本题另增设创意分1分。

备考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

A、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自力更生的发展思路

D、科教兴国战略

2、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9672.2亿美元,增长29.1%。这说明()

A、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

B、对外开放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C、我国已经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D、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领先地位

阅读图表,回答3-4题。

3、该图表反映的问题主要是()

A、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高,高级技能人才紧缺

B、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C、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我国的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4、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

A、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完全依赖于本国力量,加快科技创新

5、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投资成为新一轮对外合作的重点,成为新兴的对外投资大国。近三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1.3%,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达到733.3亿美元,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表明()

①对外开放可以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一切问题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③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2006年5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树立全球化经营观念,积极“走出去”,并在此过程中讲诚信、重团结、促共赢、谋发展,为建设和谐世界共同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①是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的需要②有利于学习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③通过竞争与合作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④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⑤可以确保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7、2007年11月6日,为期两年的中俄“国家年”活动圆满结束。在俄罗斯“中国年”闭幕式上,温家宝总理说: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这表明()

①中俄互办“国家年”,增强了中外文化交流②中国文化走出去,外国文化迎进来,不但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彼此了解,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经济贸易的发展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中国已经改变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多次主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解决朝鲜核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

A、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B、我国已成为具有领导能力的超级大国

C、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D、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9、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④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简答题

10、请说明下列事件蕴涵的道理。

2006年,中国连续举办三次大型国际峰会:6月15日,在上海举行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纪念峰会;10月30日,在南宁举行了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举行。

11、材料一:近年来,全球掀起学习汉语热。韩国国内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100万,上百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日本国内学习汉语的人多达200万;2004年美国公立中小学学汉语的有2万多名学生,到2006年增加到5万多人。

材料二:2007年2月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达成《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标志着朝核问题在和平解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评价各国起的作用时,我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风趣地说:六方会谈就像一艘船,船上有6位船长,现阶段由我国担任执行船长。

(1)阅读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主要结论?

(2)请列举我国2006年5月以来,能体现上述结论的重大时事。(至少3件)

12、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广交会从2007年4月15日起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1)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说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坚定不移地走_____与_____相结合的道路。

(2)广交会的成交额相当于全国一般贸易出口的1/4。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缺乏自主品牌,有人计算过,我国出口8亿件衬衫所得利润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这表明,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取主动。

请回答:为什么我国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又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和7.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材料二:2006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两大外交盛会;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亚欧首脑会议;我国经过多边斡旋促成了第五轮朝核六方会谈复会。这些活动加强了国际合作,推动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说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我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符合当今哪些国际潮流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上一篇:管理学原理复习题资料下一篇:议论文:诚信,立世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