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论文

2024-06-20

国际关系史论文(通用8篇)

国际关系史论文 篇1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校内精品课 > 国际关系史 >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 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3学时)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

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

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3学时)

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

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思考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3学时)

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

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3学时)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 思考题:

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

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

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3学时)

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

第二节 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3学时)

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

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

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思考题:

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 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

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3学时)

1、美苏戴维营会谈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

3、第二次柏林危机

4、古巴导弹危机 思考题:

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

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第五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3学时)

1、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的召开

3、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

第二节 世界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高涨(3学时)

1、非洲独立运动概况、原因、特点

2、苏伊士运河事件

3、印支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思考题:

1、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

5、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 第六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分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3学时)

1、苏东关系:从波匈事件到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中苏关系:从同盟关系到全面对抗

第二节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3学时)

1、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欧共体的建立及其发展 思考题:

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

2、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及与美国的关系。

第七章 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与多极化的发展(七十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3学时)

1、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与尼克松主义的出笼

2、苏联实力的增强及其全球攻势战略

第二节 东西方缓和与苏联在缓和下的扩张(3学时)

1、东西方缓和2、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对外扩张

3、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与“卡特主义”

第三节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学时)

1、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欧洲共同体联合趋势的发展

3、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思考题: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2、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

3、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4、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

5、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与南北关系6、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8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

1、里根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实施

第二节 西欧、日本的发展(3学时)

1、西欧联合步伐的加快

2、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3学时)

1、东欧剧变

2、德国的统一

3、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思考题:

1、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实施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5、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6、德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7、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教训。上一篇:战后国际关系史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下一篇:战后国际关系史课程简介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 设计制作:国际关系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国际关系史论文 篇2

关键词:俾斯麦体系,均势,中国国际关系

一、俾斯麦体系的形成过程

俾斯麦体系是维也纳体系下的一个特殊体系, 是维也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欧洲协调的国际关系背景下, 德国在统一的过程中, 走出了一条“铁与血的道路”。

1871年的普法战争, 是俾斯麦体系建立的起点。1881年德国、俄国、奥匈三国签约, 第一次三皇同盟形成, 将欧洲主要的君主国家团结起来。1882年的德国、奥匈、意大利三国签约形成同盟。德国通过奥匈与英国的协调、意大利与英国的协调, 间接取得了与英国的一致协调。同时, 德国还与其他欧洲小国取得协调, 从而欧洲国家和德国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同盟关系, 使法国孤立在这种体系之外, 从而使得德国的安全获得了有利保障, 俾斯麦体系就此建立起来。

1871年普法战争后, 德国统一并迅速崛起, 确立了对法国的优势。但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 战后德国尽一切努力孤立法国, 防止反德同盟的出现, 用以寻求在以后可能的法德冲突中不会形成一个反德同盟。

在俾斯麦体系下, 欧洲和平问题的关键是德国和法国的关系问题。法国作为战败国, 战败的屈辱感, 特别是丢失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使得德法战争不可避免。“战后法国的复仇意识非常强烈, 充满复仇意识的法国成为德国的死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是俾斯麦的一个战略失误, 俾斯麦也意识到这一点。”法国急速发展自己, 等待机会向德国复仇。

二、俾斯麦体系的实质分析

俾斯麦安全体系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德国的克制政策。德国不刻意追求欧洲霸权,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精髓在于把精力集中在欧洲大陆, 其外交政策有约束性和保守性, 因此基本上也是和平的”。俾斯麦体系是大国安全体系的一种建构尝试, 特别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 俾斯麦体系对安全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

俾斯麦体系的实质就是通过克制自己, 和欧洲其他大国处理好关系, 孤立法国, 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种以安全作为核心利益的国家政策, 对德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俾斯麦体系, 是在德国对法国优势情况下的均势体系。德国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 没有彻底击败法国, 保存了法国的实力, 也避免了被其他大国视为安全威胁。这种克制政策, 体现了欧洲国家在权力政治时代, 就看到了国家长远交往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很脆弱, 但这种优势均势体系, 值得我们思考。德国通过各种努力实现了暂时和平, 但是通过孤立法国以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在当时的情况下, 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随着情况变化, 矛盾不断激化, 俾斯麦体系僵化, 欧洲的多极均势被打破。“1870年之后结盟系统日趋僵化, 这既是1914年战争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又是‘均势’系统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俾斯麦体系下, 始终没能阻止法国与俄国结盟。事实证明, 德国的安全最终无法通过孤立法国实现。

三、俾斯麦体系的安全思考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的借鉴

俾斯麦体系的追求最终指向安全。安全作为最高国家利益, 是任何国家都努力追求的。当代亚洲地区, 处理好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全关系, 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 怎样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关系, 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和周边大国的关系和法德一样是天然邻国, 这就使地缘政治因素强烈, 又都涉及领土争端、边界冲突, 国家实力增长给对方带来了安全恐惧问题、“盟国问题”、军队军备“竞赛”问题以及相似的国际环境。我们研究俾斯麦体系, 是为了避免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俾斯麦体系下德法相互遏制、孤立, 只追求自身安全不考虑对方困境而进入零和博弈的危险局面, 是为了使中国和周边国家能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实现共同安全。

首先, 与德国和法国相似的是, 中国和邻国有着漫长的国界线, 且存在领土争端, 这使得地缘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因为这种地理原因, 中国和多邻国国际安全关系就像德法安全关系一样紧密相关。中国和周边国家有着天然的安全关系, 特别是在边界冲突上。在领土问题上, 邻国强硬而又古板, 使问题迟迟不能解决。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 印度的惨败, 让印度感到屈辱, 这和俾斯麦体系下法国战败存在找德国复仇的心理相似。但不同的是, 德国的胜利伴随着领土的变迁, 这才为法国的复仇埋下了不可化解的矛盾。而中印边界战争, 中国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是中国没有侮辱印度, 更没有割占领土, 而是退回到战争之前的实际控制线, 以求与印度和平解决领土争端。中国的做法, 远远超越当时的德国。

周边大国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经常宣传“中国威胁论”, 使中国周边国家关系常常被困在现实主义的零和博弈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争端中, 应该加强交流, 建立互信, “解决战略互信缺失, 就需要超越地缘政治范式, 建立一个新的思维框架”。

其二, 周边国家都作为崛起中的国家, 同当时背景下德国和法国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崛起的过程中, 双方难以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打破“一山难容二虎”的思维模式, 对中国周边关系安全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例如中印两国, 印度在可预见的范围内, 其综合国力不会超越中国, 这在印度引起的恐慌也是不言而喻的。“印度缺少使它迅速赶上中国的国内储蓄、境外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如果不发生意外, 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中国仍将保持对印度的领先地位。” (1) 所以中国在处理和印度关系时, 也要懂得克制, 不去追求亚洲的霸权, 更不能孤立印度。在新时代背景下, 我们要相信亚洲的广袤可以容纳中国和印度的共同崛起。国家实力此消彼长, 是国际社会的定律, 中国处于优势, 我们要保持优势, 发展自己, 但也不能去孤立、遏制印度, 阻止印度发展。俾斯麦体系已经证明, 孤立、遏制不会实现长久和平。

其三, 关于“盟国问题”以及军事军备问题。在俾斯麦体系下, 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盟国问题。在中国周边国家安全关系中, 似乎也存在这种印记。

其四, 周边国家安全关系中国际因素问题。在俾斯麦体系时代, 在欧洲也是一个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变革时代, 很多国家面临转型或者已经走上转型的道路, 有一些国家正在衰落, 也有一些发展成熟的大国。现在的亚洲, 也正处在这种时期, 这就为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带来了选择。正因为很多国家面临转型, 各国的合作冲突不可避免, 大国的战略选择往往对它们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在处理周边关系时, 主要大国要直接交流, 加强互信。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如何处理好区域内以及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 也是中国周边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最后, 中国现在的主要目的还是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国家实力。近年来, 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波折重重, 2014年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中, 提出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并表示, 面对新形势, 我们应该全力共同推动改革创新, 发掘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打造强劲亚太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格局。会议中提出通过结构调整释放组织内部动力, 改变市场管理模式,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的发挥组织内部政府合作关系。

2014年10月24日, 在北京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不仅将夯实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而且将提高整个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亚洲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投资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提, 在世界各类商业投资中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增长带动力量也不可小觑。亚投行吸引的国家多, 表明中国提出和推进国际规则的能力受到广泛信任。AIIB的建立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 也让中国国际关系的安全多了一个保障。

俾斯麦体系虽然已经随历史远去, 但是它依然值得我们研究, 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崛起过程中, 怎样才能避免战争, 找到一条适合大国共存的生存之道, 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面对的。我们该看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的, 而与周边国家间存在的问题则是次要的、局部的、暂时的”。中国和周边国家应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找到一条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共生之道。

注释

论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关系 篇3

摘 要: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一度疏远,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制理论的兴起才重新拾起这种联结纽带,并为国际法晚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性基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实现了两个学科的第三次联结,并对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法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学;学科关联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紧密,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相互影响。究其原因,无论是国际法学者,还是国际关系学者,他们都具有相同的视野,即在传统上共同关注以国家为中心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晚近又同时面对国家与非国家主体,诸如全球化、“国际治理”等全新课题。而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一方面是各个领域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科范围之外,但紧密相关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必然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各个领域的学者保持自身领域研究的动态发展的需要。这些特性决定了两个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结,并对各自学科的发展大有裨益。

一、国际关系及国际法概述

国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国际关系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一切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关系,也包括文化、科技和法律方面的关系;既包括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民间的关系。而狭义国际关系仅指主权国家、政府间的官方政治外交关系,即国际政治关系。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关系日益呈现出地域上的全球性,内容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互动性,层次上的复合性以及变迁的有序性等特征。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准则以及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传统国际法仅认同对狭义国际关系的调整与规制,但在当今国际关系呈纵横扩展的情况下,国际法本身的发展已经突破了这一案臼,日益关注其他层面复杂的社会关系。国际关系属于国际社会事实层面的内容,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等属性;而国际法则属于其价值层面的内容,带有反映性和主观性。因此,它们之间既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联,又含有现实矛盾,并不能预期二者达成完全和谐的关系状态。故此,承认关联并解析二者的矛盾才是推进其良性互动的根本。

二、国际关系同国际法三次联结

早期的国际关系著作充斥着对国际法研究成果与方法的运用,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从法学研究中脱胎而出。在理想主义理论中这一点尤为明显。一战把维也纳会议以来靠大国均势政策而維持的欧洲百年和平局面打得粉碎,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一些国际关系学者把目光转向当时已成为哲学世界主导思潮的乌托邦主义。无疑,自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以来,国家之间始终遵循着权力与利益至上的法则,这决定了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理念注定要破产,但这个时期国际法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结(也是两个领域所实现的第一次联结),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对国际法与国际法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冷战开始后,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研究突然变得疏远。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对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蔚然成风,成为这两个学科最新发展的闪亮之处。在国际关系学界,重新拾起国际法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联结纽带的正是国际机制理论。从国际机制的定义看,国际机制与国际法实际是相近的概念。虽然对于国际机制的定义,学者们尚有分歧。另一方面,从国际机制的特征与功能看,国际法具备国际机制学者所强调的国际机制所应具备的各种特征与功能。

冷战结束后,建构主义理论迅速崛起,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提起了很大的挑战。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国际关系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人构成整个世界,人和社会的相互构建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进程,这是建构主义理解问题的总体思路。

三、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的发展促成了国际社会的产生,构筑了国际法赖以生存并勃兴的社会基础,使得国际法追求的公平、正义、秩序等价值得以在对国际关系的调整与规制中实现;国际社会的存在和国际关系的运行也需要有一个国际法律体系来进行有效协调。

国际关系催生了国际法。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个共同体(主要是国家)及其成员间发生交互活动,形成交往关系,从而将原有的国内社会关系扩展至世界范围,形成了一个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国际性权威的社会系统,而一个稳定的国际社会内在的秩序要求与其行为主体对利益与权力的本能追逐之间的矛盾又催生了一系列国际性规则。因此,国际法不应被看成是一种脱离权力和社会过程的机械的法条和规则,而应被视为在一个考虑政治及其它变量(variables)的背景中试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者所作能动反应的结果。

国际关系的发展丰富了国际法的内涵。国际关系的演进不断推动着国际法的擅变,这一积极效应在当代社会体现得尤为明显。二战后,国际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权国家数量迅速增加,非国家行为主体也日益活跃;国家间关系从“高级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低级政治”领域,扩展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全球市民社会的勃兴成为一股新的力量,不断挑战着国家权威体制下的世界秩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的共生、竞争逐渐摆脱“软要素”的地位,开始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遇到了有力挑战,和平与发展的呼声响彻全球……国际关系的多维化、多元化已经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国际法的完善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相对国内民主而言,国际关系的民主是一种更高级有序的民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不仅有权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而且有权平等地参与决定国际事务,这些都是其题中应有之意。而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核就是主权平等和权力制衡,不断完善的国际法充当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

[2]〔美〕肯尼思·W.汤普森.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理论家与世界危机[M].耿协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国际关系史真题集 篇4

1990 年国际关系史

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1991 年国际关系史

一、简答题

七年战争 地中海协定 三国干涉还辽 蒙特勒海峡公约 中东“六·五”战争 纳 尔逊·曼德拉

二、论述题

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1992 年国际关系史

一、简答题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841 年《伦敦海峡公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意土战争(1911)

欧洲共同体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二、论述题

1、试述 1941 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

1993 年国际关系史

一、简答题

北方战争 四国同盟(1815)柏林会议(1878)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 日本北方四岛问题

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

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994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七年会议 1878 年柏林会议 国联 新东方政策 三国干涉还辽

二、论述

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

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

1995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维也纳会议(1814)地中海协定 东盟 波斯尼亚危机 中美上海公报 克林顿的“扩展战略”

二、论述

1、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

2、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

1996 年国际关系史

1、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

2、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

1997 年国际关系史

1、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 2、30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

1998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西姆拉会议 三边委员会 欧盟阿姆斯特丹会议 三十年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克

里米亚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日美防卫合作指 针(1978)

二、论述

1、评述一战后凡尔赛体系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性质

2、评述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因和作用

1999 年国际关系史

一、填空

1、欧洲列强在 1756--1763 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

2、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俄国宣布执行_________政策。

3、克里米亚战争后,交战双方缔结________和约,其中对俄国打击最严重的条款是_______.。

4、德意志国家的统一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战争完成的。

5、再保险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年签定的。

6、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又称____________公约,是由______国和______国外交官发起的。7、1928--1935 年发生的格兰查科战争又称_________战争,交战双方是______和______。

8、二战后初期,战胜国和_______签定和约_______。

9、二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包括____________。

10、卡特任期内较为流行的“三边主义”的三边是_______。

二、简答

伦敦海峡条约(1841)广田三原则 柏林危机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戈氏外交“新战略”。

三、论述

1、综述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及影响。

2、综合分析影响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的若干因素。

2000 年国际关系史

一、填空

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____根据____条约继承了西班牙王位。

2、英法协约具体分为三个小条约,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3、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年_____月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国协定的。

4、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提出了一个_______,两个_______。

5、马约的正式名称是_________,包括两个具体的条约_______和_______,它的生效时间是 ________。

6、欧共体国家与第三世界签定的第一个南北合作的协定是________.二、简答

门罗宣言 1878 年柏林会议 新欧洲巴黎宪章 PKO 法案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哈尔 斯坦主义

三、论述

1、论述 30 年代德国扩军备战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遏制。

2、论述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内容、性质和影响

2001 年国际关系史

一、填空

1、战后签定的五国和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五国。2、1963 年签定的部分核实验条约在________签定,全称_________。

3、南斯拉夫解体后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五国。

4、巴尔干同盟是_______________四国。

5、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_______三国签定,针对_____________。

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________年,由苏联_________同德国__________签定。7、70 年代西欧国家对苏联的两个轮子是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

8、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

9、西班牙王位战争结束签定的和约是___________。10、1941 年通过的租借法,又称________,正式名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

“东方问题” 英法协定 朝鲜战争 上海五国机制 多边核力量计划 远东共和国

三、问答

1、结合二战结束前夕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分析对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国际关系的 影响。

2、结合中美三个公报及美国现在对台政策的有关内容,综合分析台湾这一影响中美关系的 关键性因素。

2002 年国际关系史

一、填空

1、七年战争从______到______年,战争主要内容是______

2、提尔西特合约是______国和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

3、克里米亚战争签订了______条约,对俄国损害最大的一条是______

4、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是______国在______年______月签订的,针对______国

5、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内容有______ 6、1943 年美英法三国政府首脑和参谋长在华盛顿召开了______会议,制定了 1944 年在法国北部登陆的______计划。

7、中日关系四原则______

8、英国的三环外交是______,其基础是______

9、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___ _______ ________,分别是哪年

10、缺

二、名词解释

伦敦海军会议 柏林会议(1878)大西洋联盟体制 尼克松主义 上海合作组织 缺 一个

三、大题

1、一战后,欧洲安全保障体系瓦解的过程,以及与二战爆发的联系。2、911 事件的特点,及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简述中国的反恐立场。

2003 年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普法战争 中俄联合公报(1992)特里亚农条约(1920)简答

评布什的先发制人战略

2004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5*10)

贝尔福宣言 热那亚会议 远东共和国 巴勒斯坦问题 三八线 马歇尔计划 德洛尔计划 与台湾关系法

二、简答 4*10

1、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内容

2、日美共同安全与合作条约的背景和后果

3、马斯特理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

4、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三、论述 30*2

1、分析二战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结合十六大报告,分析我国“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政策及我国的新安全观。

2005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 10 分,共 40 分)乌得勒支和约 蒙巴顿方案 灵活反应战略 人道主义干涉

二、简答(每题 20 分,共 40 分)1、30 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新大西洋主义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目的。

三、论述(每题 35 分,共 70 分)

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以及怎样从民族国家并立、对立到联合、融合发展的?

2、冷战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吗?为什么?

2006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梅特涅 日俄战争 不结盟运动

二、简答题

1.简述一战后德国赔款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2.比较19世纪英国的霸权与当今美国的霸权

三、论述题

1.两次“朝核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2.联合国在国际关系史中的作用及影响

2007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924 日内瓦议定书 天羽声明 NPD 颜色革命 二、二、简答题 1、20年危机概念影响

2、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及影响

三、论述题

1、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构建过程对欧洲的影响

2、GW 布什和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原因

2008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10*4)

枫丹白露敕令 贝尔福宣言 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 1985 广场协议

二、简答(20*2)

1、试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 2、19 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关系走向对抗的原因

三、论述(35*2)

1、通过比较分析说明为什么 1815 年维也纳和会维持了近百年的大体和平而 1919 年的巴黎 和会只是“20 年的休战”?

2、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转型外交的背景、表现及对未来国际政治的影响

2009 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圣斯特法诺和约 麦克马洪线 IAEA 厨房辩论 京都议定书

二、简答题

1、简述“欧洲协调”的成立与破裂

2、简述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3、从日美角度简述太平洋战争爆发原因

三、论述题

1、冷战的结束是否是必然的,为什么?

2、试述美国霸权确立的历史进程,并分析其未来走向

2010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七年战争 XYZ事件 二二六兵变 柏林墙 美印核协议

二、简答题

1、简述拿破仑战争及影响

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中国主权的影响

3、简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苏关系

三、论述题 1、19-20世纪德国崛起历史进程与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2011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7分×5=35分)

1、《比利牛斯和约》

时间、签订国家、内容两到三点、影响(重要的名词,各参考书中都有)

2、撒丁王国

地区、年代、领导人及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基本属于常识,将自己知道的写上去即可)

3、李顿报告书

时间、事件起因、报告书主要内容、意义(参见方连庆书)

4、多米诺骨牌理论

提出者、提出时间、涵义、相关历史事件、影响(属于常见名词范围,按自己原有知识作答即可)

5、“保护的责任”

提出者、时间、涵义、相关历史事件、影响

二、简答(15分×3=45分)

1、文艺复兴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时间不在国关史研究的范围内,但要注意从国关史的角度回答问题。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人”,即人文精神。而与人相对的,就是神,由此,联想到人权与教权之争,延伸到世俗王权与教权之争,那么思路大概就出来了。再联想文艺复兴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作答)参考答题思路:

1)文艺复兴引起人的思想意识觉醒,进而加强了对宗教的冲击,由此影响了罗马教廷和哈布斯堡的统治。三十年战争的起因就是以对教权的反抗而起的。之后法国与哈布斯堡王室的对抗,也属于这一范畴。

2)文艺复兴中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他的思想对后来国际关系的影响。

2、越战失败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1)从战略上答,联系美国七十年代的战略收缩

2)从思想上答,联系美国七十年代的外交思想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靠拢 3)从交往对象上答,谈中美关系4)从外交手段上答,联系美国之后对战争手段运用的变化

3.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内容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对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刘德斌的书中有很详细的阐述,也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可参考该书。这题要答得中规中矩不难,要答精彩,需要考生有自己的洞见。

三、论述(35分×2=70分)

1.试论18世纪-20世纪欧洲—海外双重因素对英国外交行为的影响 2.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地位和作用的影响

2012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解

G20,克什米尔问题,哈布斯堡帝国,切·格瓦拉

二、简答 1、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修订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试评论这样一个观点,即“在1938年,绥靖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只不过用错了时间和地点”

三、论述

1、论述冷战结束的原因

2、论述19世纪中期至一战前“东方问题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4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5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5*7分 1.“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XXXX曼(这个没答出来,忘记是什么了,一个人名)3.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篇5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Post-Wa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32

4、学 分:2

5、先修课程:

6、适用专业:本校所有专业

7、大纲执笔:李廷

8、大纲审批:人文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9年1月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西南石油大学全校学生的公选课。

该课程重点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主要矛盾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关系基本史实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和基本史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是:

1、美苏对抗及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3、西欧、日本战后的恢复、发展及其对外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心的发展;

5、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

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1、系统掌握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大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2、了解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现状和动态,掌握有关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争论焦点和不同观点;

3、初步掌握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国际问题,结合历史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研究国际关系的能力。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讲授侧重于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重大事件以及难点问题,布置思考题,解惑答疑、组织课堂讨论、期末考试。学生自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阅读教材及参考书相关章节,循序渐进,认真钻研,力求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相关教学环节如下:

1、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期末实行开卷考试。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

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2学时)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

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 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2学时)

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

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思考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2学时)

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

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2学时)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 思考题:

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

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

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2学时)

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

第二节 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2学时)

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

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

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思考题:

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

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2学时)

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2学时)

1、美苏戴维营会谈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

3、第二次柏林危机

4、古巴导弹危机 思考题:

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

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第五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学时)

1、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的召开

3、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

第二节

世界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高涨(2学时)

1、非洲独立运动概况、原因、特点

2、苏伊士运河事件

3、印支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思考题:

1、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

5、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 第六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分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2学时)

1、苏东关系:从波匈事件到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中苏关系:从同盟关系到全面对抗

第二节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2学时)

1、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欧共体的建立及其发展 思考题:

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

2、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及与美国的关系。

第七章

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与多极化的发展(七十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2学时)

1、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与尼克松主义的出笼

2、苏联实力的增强及其全球攻势战略

第二节

东西方缓和与苏联在缓和下的扩张(2学时)

1、东西方缓和2、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对外扩张

3、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与“卡特主义”

第三节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学时)

1、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欧洲共同体联合趋势的发展

3、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思考题: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2、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

3、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4、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

5、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与南北关系6、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8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1学时)

1、里根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实施

第二节

西欧、日本的发展(1学时)

1、西欧联合步伐的加快

2、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1学时)

1、东欧剧变

2、德国的统一

3、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思考题:

1、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实施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5、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6、德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7、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教训。【指定教材】: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基本参考书目】:

[1]《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历史研究》,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社 [3] 《大外交》,亨利·基辛格,海南出版社,1997年

【扩展参考文献】:

一、资料、概览

《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下册,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卞连庆(等):《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战后国际关系史料》,1—5册,1983年版。卫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1945—19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陈有进:《当代世界大事纵览》,改革出版社 1991年版。刘志功:《战后国际关系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谢朝晖、罗庆旺:《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1945—1990),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任正德、吴建新:《国际战争风云录—-二战后170次局部战争大观》,新华出版社 1993年版。

王克勤等:《世界知识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版。靳文翰等:《世界知识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年版。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地区史、外交史

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国际事务概览》,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7、8、9、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年版。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俞正梁(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年版。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下册,法律出版社 1986年版。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版。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年版。朱明权(主编):《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年),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 1998年版。

宫少明等:《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版。颜声毅:《当代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潘琪昌:《欧洲国际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杨灏城等:《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 1998年版。王士录:《从东盟到大东盟》,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版。徐士澄:《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陆忠伟:《新旧交替的东亚格局》,时事出版社 1993年版。

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简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陈乐民:《东欧剧变与欧洲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年版。潘振强:《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李铁城:《联合国的历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年版。谢启美等:《走向21世纪的联合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年版。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陈东民:《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

张锡昌、周剑卿:《战后法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宋成有等:《战后日本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年版。丁建弘:《战后德国的分裂和统一》,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石志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一)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1)。《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二)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4)。《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上、下)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6)。《战后国际关系论丛》,上海市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4)。

三、理论、研究方法

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布鲁西•拉西特(等):《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杰罗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山本吉宣:《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田中明彦:《世界系统》,经济时报出版社1990年版。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国际关系论文 篇6

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针对南海问题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且一以贯之的政策,其在频发迭起的南海争端中实际上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机会主义” 的态度,在有关岛礁主权归属问题上也更多倾向于表达“不支持任何一方” 这样一种表面上中立实则模糊的立场;而对于中国的主权诉求,则主要是以“中国因素”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其总体的战略需求作为衡量标准,事实上采取的是一种时而“消极默认” 时而又“积极抵制” 的所谓“灵活态度”。不过,这种“机会主义” 态度也并非毫无约束,而是始终被规制在来自战略层面的高层设计之内,与美国总体的对外战略需求保持着高度一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演变,美国南海政策指向中的主要战略对手曾先后被确定为二战时期的日本和冷战时期的苏联,冷战结束之后又将其主要矛头指向了正积极致力于和平崛起的中国,其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尽可能阻止任何一个大国单独控制这一战略区域,而围绕该海域的任何争端在各个时期的情势发展以及美国据此所采取的政策,都仅仅属于一种具体的战术问题,都不可能与这一总体目标相违背。

2009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在南海问题上频挑事端,致使该地区安全局势急剧升温。在这一过程中,奥巴马政府对南海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美国的南海政策开始出现重大调整迹象。2009年3月9日,美国防部就“无瑕号” 在南海海域执行搜索监听中国海军潜艇任务时与中国船只发生对峙一事发表声明,指责中国船只骚扰美国海军在“公海” 执行任务。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越南河内召开的东盟论坛外长会议上明确宣布,美国在南海地区拥有“国家利益” 与“国际利益”,而且大谈在南海问题上反对“胁迫”,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2011年6月2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对中国在南海地区所谓的“示强行为” 进行“谴责”,主张美国应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直接介入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的纷争与摩擦。2012年8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对南海局势发展中的“对抗性言论、资源开发分歧、胁迫性经济行动,包括使用障碍物阻止进入黄岩岛周边事件不断升级”表示关切,指责中国“提升三沙市行政级别以及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建立一个新的警备区之举有违通过外交合作解决分歧的原则,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风险”。2013年7月29日,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案,声称中国为“改变领土现状”,在钓鱼岛周边及南海“威吓和动用武力”,继续就南海和东海问题向中国施压。

需要指出的是,奥巴马政府的南海政策并非一项孤立的个体政策,其在结构上从属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体系,本质上服务于美国的亚太战略总体布局。鉴于小布什政府时期“对于中东地区投入战略性关注而相对忽视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延伸和巩固”,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便致力于修正“布什主义” 的外交理念,并通过积极推行所谓“巧实力”外交实现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诸多突破。

相对于东南亚政策的调整,近年来美国南海政策的策略性导向背后更为宏观的背景在于奥巴马政府极力推行的亚太“再平衡” 战略。尽管该战略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出于对自身经济竞争力乃至整体国家实力不自信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的自然反应,但被普遍认为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最为重要的一次重新定向”。按照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汤姆·多尼隆(Tom Donilon)的说法,该战略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塑造亚太地区的行为和游戏规则,保证国际法和惯例得以尊重,商业和航行的自由不被违背,新兴大国同邻国建立信任感,保障通过和平而非威胁或胁迫的手段解决分歧,以此来促进美国的利益”。

从奥巴马政府公开的对外政策宣示来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所谓“国家利益” 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确保南海国际航道的自由与安全通行;二是确保美国油气公司在南海的经济活动不受干扰;三是确保其对该地区盟友的安全承诺不受损害。相对于这些显性的具体利益诉求,奥巴马政府高调介入南海争端背后有着更为隐性的战略利益考量,实际上它既与美国积极“重返东南亚”有关,也与其推进亚太“再平衡” 战略有关,更与其应对中国崛起的全局谋划有关。

毋庸讳言,南海问题已经成为继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经贸问题之后中美之间争执和博弈的一个新热点,这不仅加重了中国周边环境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也给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增添了许多新的变数。在围绕南海问题的多方博弈中,对于越南和菲律宾等争端国而言,它们显然希望在争夺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能够更多地如愿以偿,这就必然与中国的利益诉求产生冲突,为此,它们欢迎美国继续保持甚至强化在本地区的存在,以达到借美国的力量压制中国进而从中获利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真的要依靠美国来抗衡中国,因为它们在对中国这一强大近邻感到担忧的同时,又都渴望享受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红利,而且,没有哪个国家甘愿成为美国实施其战略的“棋子”。同样,对于美国来说,它之所以介入南海争端,更多的是想利用那些同中国有矛盾的国家来平衡中国,以使自己在同中国的博弈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其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维持战略平衡和区域稳定,而不希望看到该地区再次陷入冷战式对抗的泥沼,更不会接受被菲律宾、越南等国绑架而同中国走向军事冲突这样的后果。尽管目前美国利用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获得了暂时的“战略优势”,但这种“优势” 更多的是以刻意掩盖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为前提的,一旦深度介入这一地区,各种矛盾也难免不会随之凸显乃至激化。

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分析 篇7

一、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

国际物流的发展前提就是国际贸易, 同样国际物流也是实现国际贸易的必要的条件。如果说没有了国际物流的大力支撑, 商品就没有办法在国家之间移动, 这样国际贸易也就因此没有办法完成。所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定会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双方对于国际物流服务的要求会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而加强, 这样国际物流就会从早期仅指物理性移动, 发展到了今天的包括采购、包装、运输到流通的一整个综合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是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国际物流, 并且促进其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物流的进步

物流技术指的是在物流活动中所要用到的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方面在理论和设备及工艺的统称。国际贸易的发展, 给现代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物流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促进现代物流技术往科技化、系统化发展的主要的动力。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尽管质量因素在消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可是消费者同时也非常关注价格, 这仍然是我国国际贸易中一个制胜的法宝。目前国际贸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运行成本:订单成本、运输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库存的成本等。这就对于国际物流中的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推动下, 国际物流在技术上得以创新与发展。

三、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人类的需求层次在不断地提高。从一方面来看, 由于贸易量的增长和贸易商品种类的丰富, 国际贸易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 国际贸易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中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正在逐步的让位于精密加工的产品。这种贸易的变化对于国际物流中的效率和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国际贸易对于国际物流未来趋势发展的影响

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已进入到了买方市场, 很多贸易商都会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更加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那么随之出现的多样少量的贸易方法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这种物流业务已经都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总之,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的国际物流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五、国际物流的高效运转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保证

国际物流自从出现开始就已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得以不断的壮大, 国际物流的深化发展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 我们无法忽视的就是跨国贸易带来的国际物流的增加。贸易量的增加势必会提升物流量。这就要求国际物流一定要在货物的转移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提供便利。现代物流技术的科技化和信息化都能够采用个性化的运送方式将产品快速的运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物流企业的渠道和功能等都随着服务的扩大走向了规范化和系统化, 这可以更好地在贸易的过程中避免延迟交货以及损坏等风险。如果国际物流效率较低的话, 就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现在贸易过程中的货物转移等也对物流的各个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拿运输为例, 跟境内运输比起来的话, 国际运输所涉及到的环节更多, 就会产生更多的风险和复杂的情况。国际运输, 主要的是提供物流中的海运和空运、管道运输等, 所以选择一个正确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运输的过程中, 要用到的运送工具和运输方式都是众多的, 在中途还会经历较多次的装卸和搬运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要跟不同的货主和保险公司、海关和代理人打交道。每个国家的法律和发展现状都是不同的, 在这个过程中会牵扯到非常多的环节, 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物流的效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贸易商的竞争重点已经是怎样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在国际贸易中的服务目前正趋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就能够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样我国就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结语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反馈的关系, 在这其中贸易对于国际物流的促进作用是要稍大于物流对于国际贸易的带动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抓住重点来共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新.第三方逆向物流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探讨[J].安装, 2004 (06)

[2]高扬.我国物流服务业应对全球竞争的发展战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4)

[3]刘会亚.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2006 (01)

[4]单丽辉, 张仲义, 王喜富, 陈志伟.基于系统理论的物流网络分析与资源整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国际关系史论文 篇8

[关键词] 国际贸易融资 国际贸易 关系

融资指的是资金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流动,这种资金的流动同时包括资金的融入和融出。在国际贸易领域,融资过程中的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分别是银行和进出口商,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目的是为了使进出口商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贸易回转,确保进出口贸易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也是提高银行业绩的重要表现。国际贸易融资具有收益高、利润丰厚的特点,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应用既能够有效解决进出口贸易资金短缺的问题,又能够为银行提供一个理想的资金运用方式。所以,在国际贸易进程不断深入的现代化时代,国际贸易融资已经成为促进股价GDP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现笔者主要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国际贸易融资简介

(一)概念

所谓国际贸易融资指的是银行给予国际进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便利服务,是一种既能够解决进出口商贸易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又能够有效提高银行业绩和效益的双赢举措。由于国际贸易融资是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所以可以说国际贸易融资是推动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推动力和辅助工具。

(二)分类

国际贸易融资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就是银行给进出口商放款,所以可以根据融资的期限长短分为短期融资和中长期融资。其中的短期融资指的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贸易融资,这种短期融资方式在企业运动资金周转方面最为常用。中长期融资则是相对于短期融资而言的,融资期限超过一年的贸易融资形式。这种时间比较长的贸易融资一般金额都相对比较大,所以主要是用在企业扩大规模方面。由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是进出口商,所以细分起来可以分为进口商的融资和出口商的融资。进口商融资的银行为进口方当地的银行,常见的贸易融通服务有开立信用证。出口商的融资主要是出口方当地银行为其提供的融资便利,比较最常见的有出口押回。国际贸易融资方式除了可以分为这四种类型之外,还可以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分为商业贸易融资和财政预算融资。总之,无论是按照何种方式对国际贸易融资进行分类,其根本性质仍然没有改变,即均是为国际贸易中的企业提供贸易融通便利。

(三)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概况中可以发现,我国国际贸易融资虽然在出口信用保险以及贸易信贷等方面都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是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融资方式单一(以信用证结算为主要形式);资金供给后劲不足(体现在政策性银行是将重点放在需要扶持的资本性货物出口上,而拥有更多资本的商业银行却主要是投资在有较大回收利润的大型企业上);中小企业不受重视,融资难(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大、成本高以及利润低有关)等[1]。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相关法律不健全、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水平低以及我国企业信用相对比较低几个方面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从完善配套法律和条企业信誉等方面出发。

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国家贸易融资是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开展的一种资金融通便利活动,在保障国际贸易更加顺利进行和推动其不断扩大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没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也就不复存在。同样,没有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也将难以得到更好发展,所以两者是一种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互助互利的管理。有诸多学者对金融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额探讨后指出,衡量金融发展可以发展规律、效率以及结构三个唯独变量进行探讨。且金融发展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金融中介能够得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为贸易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贸易融资就是金融企业提供的一种最主要金融支持服务。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去探讨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其结果都是指向两者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盟友”关系[2]。下面就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影响方式以及影响效应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方式

影响机制。分析金融发展的性质可以发现,该活动具有储蓄动员、加大监督、减少风险以及实现有效配置的功能。储蓄动员指的是金融机构,比如银行通过动员人们将储蓄转入投资,使储蓄成为一种流动性的、可产生交易的投资资金的方式。金融发展的这些功能除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资本积累之外,还能够通过将这些积累资本投入到流通领域的方式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际贸易融资是通过风险分散、资金配置以及便利交易三个介质作用与金融贸易,推动金融贸易的顺利开展。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是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供给方,他们通过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并将这些资金以融资的方式向国际贸易中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业务,为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使资金短缺企业能够更好的开展贸易工作,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3]。在国际贸易中最常出现资金短缺或者受资金约束需要贸易融资企业给予资金融通支持的主要是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所以需要贸易融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此才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能够具有更多优势,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结构方向。

(二)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

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可以从对企业的影响和国家乃至国际的收支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企业的影响方面

从企业方面看,国际贸易融资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融资金额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相比于大型企业而言资金能力的相对比较差、信誉也不如大型企业,商业金融结果在这些的企业中投入的资金回收利润较低也风险更高。加上这些中小型企业一次性的业务量都比较小,无法产生规模效益,无法为金融投资机构带来更大利润。且金融投资银行在确定投资对象之前均会对不同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这个过程中也就不免会产生一些成本,而这一成本对于单匹业务量较少也资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还相对比较更好[4]。另外,尽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也就是国际贸易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金融投资企业在发放贸易融资过程中也会优先选择资金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所以,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或者的贸易融资概率也就远远低于大型企业,久而久之,中小型企业也就逐渐被排齐出国际贸易。这种中小企业被排齐的现象的前提是贸易融资方为商业金融机构。若贸易融资方为政策性银行,且政策性银行有目的给予中小企业更多便利,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进行必要的政策新干预,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将能够有机会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一展拳脚,推动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5]。

2.对国家乃至国际收支的影响

从大的方向看,国际贸易融资能够对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结构进行有力调整,比如对于一些在国内已经有足够数量的、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则应该适当的控制其进口量,通过不给予或者给予较少贸易融通服务的方式限制其进口量,如此也就能够较好的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国际收支平衡不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所以,在国际贸易中通过国际贸易融资调整进出口结构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本身就存在明显的政治色彩,很多情况下是国家对贸易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若能够通过对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进行贸易融资选择和控制,那么将能够决定何种类型企业能够进出口,进出口的数量如何等,直接通过调整进出口结构的方式改正国际贸易秩序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贸易融资除了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之外,还会对一个国家的GDP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国际贸易融资会能够利用贸易作为中介促进一个国家的GDP增长,使国家之前实现一种双赢的目的[6]。比如日本协力银行,该银行主要是以提供出口信贷为主,且其主要投资方向是在日本的设备出口企业上,是专门为日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设备企业提供的贸易资金。由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日本的货物无论在技术水平或者样式方面都处在先进行列,所以当这些具有多样性和先进性技术水平的资本货物被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后,也就直接或间接的提升了发展中国家整个工业的基础水平。但是,由于国际贸易融资本身就存在较大风险性,所以若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供给方都是私人,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国际贸易市场的健康[7]。所以,国家贸易融资必须要有国家政府政策支持和控制以及国际社会之间的合理协调。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国际贸易融资能够真正发挥推动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的作用,实现两者共同促进的目的。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融资是国际贸易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工具,两者是一种相互依托、共同进步的关系。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应用国际贸易融资,能够为存在资金短缺或者受约束的外贸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外贸企业进出口产品实施风险分散,为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多优势,赢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创造良好条件。且这种贸易融资形式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个国家GDP值的乘倍增长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演进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J].世界经济研究,2006,20(06):362-363.

[2] 张平.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

[3] 刘经纬.我国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

[4] 樊薇.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5] 程晓娟.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22):325-326.

[6] 王敏.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及风险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2010,30(12):554-556.

上一篇:市场营销个人工作心得下一篇:武则天英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