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

2024-06-10

国际关系理论(通用12篇)

国际关系理论 篇1

在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三种体系理论: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罗伯特.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温特的建构主义[1]。这三种体系理论都强调用外部因素来解释国家的国际行为,而这个外部因素就是国际体系因素,即体系结构或体系进程,但是三种体系理论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国际体系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是想通过对三种体系理论的比较,在认识到他们差异的同时,加深对体系理论的理解。

一、研究层次和体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密不可分。华尔兹在1959年的《人、国家与战争》中就从三个层面: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国家特征(好、坏国家之分)和人性来探讨战争发生的原因[2]。而真正有意识的把层次分析法作为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来研究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辛格[3]。就战后国际关系研究主流来说,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到国际体系、国家层面和次国家层面。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是体系层面的研究。华尔兹把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体系理论和还原理论,1前者强调体系特征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后者强调对个体特性的研究,以单位特性作为解释依据[4]。因此,体系理论就是研究体系特征与单位之间的互动行为。体系特征是发生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自变量,而单位行为就是受到这种作用的影响而出现的因变量,体系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单位特征的变化。结构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遵循了体系理论的这些原则, 所以都是体系理论。但是,他们对国家体系特征和国家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

二、国际体系特征

在对三种体系理论进行比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国际体系的特征,即体系层面的什么因素对体系单位的行为影响最大、最重要。三种体系理论对这一问题有着根本的差别。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体系结构。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体系结构层面来解释国家行为。他首先提出了界定政治结构的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和权力分配[5]。由于国际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 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相应的秩序原则就是无序性。在论述单位特征时,华尔兹认为国家作为权力实体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不像处于等级制中的单位,不存在明确的分工,所以体系单位是同类的、功能相似的实体。2所以,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因素中,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的因素。因此,华尔兹把体系结构定义为诸多国家行为体之间按实力大小形成的排列组合,排列发生变化导致结构的变化[3]。 当然,华尔兹强调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主要是指军事、经济等硬实力,体系结构的表现形式就是“极”,比如单级、两级和多级等结构。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国际制度 。

罗伯特·基欧汉没有否认华尔兹界定的体系结构,认为体系结构是解释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强调体系结构是不够的,特别是在体系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其他的体系因素来解释国家行为[6]。因此,基欧汉把体系结构作为常数,把影响体系进程的另一个因素,即国际制度作为最主要的体系特征。国际制度主要是指:国际组织、国际惯例和国际机制。

建构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也是体系结构,是一种共有知识、文化和认同的分配。温特的建构主义也是体系理论,强调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互构。温特所论述的体系结构不同于华尔兹在结构现实主义的所界定的结构,温特在世界观上坚持观念主义,借用社会学理论,认为体系结构是国际文化、认同的分配,而不是物质性权力的分配[7~8]。

三、国际体系单位

三种体系理论都把国家作为体系单位,作为国际关系体系理论的研究起点[9],1而且都认同华尔兹的国家观。虽然他们把民族国家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认为民族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但是华尔兹为了建构高度科学简化的理论,对国家这一概念进行了高度的抽象简化。首先,华尔兹对国家进行非历史化的处理,把国家作为一个常数性实体,不像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那样把国家历史化,不认为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次,华尔兹将与国家关系无关的国家内部特征(attributes)排除,比如政体,经济、政治等体制,意识形态等,也就是说,只考虑国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忽略国家之间内部特征的差异。最后,国家作为基本的体系单位,除了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之外,成为同类的(like units) 可以类比的单位[10]。因此,在三种体系理论中,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两个重要的因素都具有了高度简约性和可操作性。

四、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的关系

在体系理论中,体系特征与体系单位的关系是指,体系特征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构现实主义强调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华尔兹认为,体系理论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说明体系结构怎样影响体系单位[10]。结构现实主义认为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是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体系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体系结构特征会影响甚至决定国家行为。国家行为具体主要是指冲突和合作。比如,华尔兹从体系结构的特征出发,论述两极结构与多极结构相比,更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华尔兹将体系结构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进行类比,认为体系结构是自在的、独立的自变量,一旦形成就不受国家影响,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国家的行为。因此,通过分析体系结构的特征就可以对国家行为进行预测,也就是所谓的“结构选择”。

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中对博弈论进行改进,认为尽管存在合作的机会,但是影响本应该实现的合作最终却没有实现的原因在于国家交往过程中的欺骗行为。欺骗行为分为故意欺骗行为和由于“政治质量”不确定导致的不得已的欺骗行为。基欧汉认为,一方面,通过国际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关联性对故意欺骗行为进行惩罚,提高故意欺骗国家的国际交往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制度向参与国家提供高质量的、可靠地信息,以及通过国家制度所具有的明确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总之,经过国际实践,理性自私的国家会根据国际制度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放弃眼前短期的利益,选择合作和遵守国际制度,追求长远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制度选择”。

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与施动单位之间的互构。首先, 建构主义的体系结构是社会学的结构,是观念、共有知识的分配;其次,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施动单位之间的互动形成结构,而结构会对施动单位的身份进行建构。一方面,温特认为,国家之间的互动形成体系结构,国家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应机制在国家之间形成认识,即文化,体系结构。温特认为, 国家之间不同的互动行为,会形成三种不同的体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总之,无政府状态不是常数,是国家造就的状态。另一方面,温特否认理性主义对国家身份的先验性假定,体系结构会建构国家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影响国家的行为。总之,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互构,这种互构不同于华尔兹所强调的互动,结构现实主义所论述的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不涉及体系结构对国家身份的建构,而是先验地认为国家的身份是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任务就是研究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

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作为体系理论,主要从国际体系层面寻找国家行为的解释依据,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国家层面、次国家层面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从而推动后来像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对非体系因素的探讨和研究,促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分析层析的回落。但是,体系理论高度的科学性,宏观的解释视角,对于国家关系理论的发展和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微观理论无法比拟的。

国际关系理论 篇2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理论与(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编码:Z114023 总学时/总学分:48/3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3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开课单位:商学院统计与金融系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2.课程目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研究国际间货币资金周转与运动的规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课程。这一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理解开放经济的运行特点与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途径。要求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金流动等基本理论,正确分析国际金融领域的现实问题,并能系统了解和运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进而实现金融专业为国家培养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为国际金融方向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外汇

主要包括外汇的概念、外汇的种类、外汇的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汇率

主要包括汇率的概念与标价方法、汇率的分类等内容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主要包括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内容 第四节 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

主要包括货币升值与贬值、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等内容 第五节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主要包括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等理论的介绍 2.教学要求

学习本章的基本内容后要能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重点掌握纸币流通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分析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影响;了解基本的西方汇率理论。

本章重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本章难点: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辨别,远期汇率的计算、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汇率制度及其类型

主要包括汇率制度概述、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联系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等内容

第二节 外汇管理理论

主要包括外汇管理概述、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手段、外汇管理的经济学(利弊)分析等内容 第三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及人民币汇率问题

主要包括我国外汇管理实践、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人民币汇率的选择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能全面地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了解外汇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汇率制度的选择依据,熟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过程,掌握我国的外汇管理的相关内容。

本章重点:汇率制度的比较 本章难点:人民币汇率的选择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观看视频资料、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 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8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外汇市场概述

主要包括外汇市场的概念、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市场的类型、现代外汇市场的特征、外汇市场的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外汇交易

主要包括即期外汇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套汇交易、套利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互换交易等内容

第三节 外汇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外汇风险的概念和类型、外汇风险管理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外汇交易方法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外汇风险的基本类型,了解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 本章难点: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章 国际收支(8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的概念、内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及账户构成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收支分析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均衡的含义及国际收支分析等内容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等内容

第四节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

主要包括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货币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 综合分析理论的介绍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构成,能基本掌握国际收支的分析方法,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措施,了解西方主要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本章重点: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的调节 本章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章 国际储备管理(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主要包括国际储备的需求、国际储备的供应及规模管理、结构管理等内容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储备

主要介绍中国国际储备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情况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储备资产的概念、作用及构成,了解储备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分析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本章重点: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本章难点:无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货币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

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业务介绍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主要包括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及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等内容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主要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分类、特点及主要业务的介绍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能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熟悉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理解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的原因,理解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监管的意义。

本章重点:欧洲货币市场 本章难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管理(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原因、影响、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及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货币危机 主要包括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货币危机等内容 第三节 国际债务管理

主要包括外债概况、外债的衡量指标及外债管理等内容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资与外债管理

主要介绍中国利用外资状况及我国的外债管理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在剖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危机及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基础上,理解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意义及应采取的对策。掌握中国利用外资及外债管理的基本情况。

本章重点: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本章难点:理解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产生原因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及国际货币体系的一般框架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主要内容有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作用、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的等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主要包括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及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等内容 第五节 欧洲货币联盟 主要包括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及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及特征,把握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历程,探索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新秩序需要的条件。

本章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牙买加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以及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义。

本章难点:理解特里芬难题及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观看视频资料、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2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金融机构的概念及特点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组织机构、资金来源、业务活动等内容 第三节 世界银行集团

主要包括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简单介绍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的基本情况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类国际金融机构的宗旨、主要业务及原则,了解中国与各类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现状,探索怎样进一步开拓中国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和业务活动特点 本章难点:国际金融机构如何发挥其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三、参考教材

(一)教材

1.叶蜀君.国际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二)参考教材

1.杜佳.国际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阙澄宇.国际金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3.黄梅波.国际金融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四、学习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中会布置大量思考题,讨论题,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积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未考试成绩组成。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其中考勤及课堂表现占50%,作业占50%),期未考试占60%。

大纲制定者:李晶

大纲审定者:何剑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时 篇3

国际关系学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这是我们认知世界和参与建设世界的一门学科。让我们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编者

探究西方的本源

袁明

二十多年前,中国国门打开。中国向世界开放,主要是向西方开放。西方的思想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涌入,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又一次“西学东渐”。比起前几次“西学东渐”来,这次的规模和内容都扩大和丰富了许多。在众多“西学”中,关于国际关系的西方学说占了一块相当突出的位置。这个现象很值得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学”中的国际关系学说得以在中国较大规模地传播,恐怕与美国的力量(亦可称其为“硬力量”和“软力量”的综合)和中美文化交流活跃这一现实有关。“西学”中的国际关系学说俨然就是美国的国际关系学说。“以美国为主”是这一次“西学东渐”的一大特色。

然而,美国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西方国际关系学说的发源地。三百多年前,在欧洲出现了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基本框架时,美国尚未立国。北美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稍后一些,当欧洲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在构筑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说的一些基本理论时,美国还在忙于地理上的拓荒。当时美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并不比闭关锁国的中国人多。

美国真正成为西方国际关系学说的重镇,其发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从欧洲“引进”了一批重量级的国际关系研究者和实践者,再辅之以雄厚的资金支持,“国际关系学”便在美国得到了真正的大发展。当然,这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以及美国的全球战略需要有直接关系。这便是20多年前中国国门打开,又一次“西学东渐”时中国人面对的那种美国国际关系学派林立,文章汗牛充栋的蔚然大观。再到美苏“冷战”结束,美国成为惟一支配性的超级大国之后,其话语霸权在国际关系这一领域中就更加明显了。这一显然携带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力量的现象,随着“全球化”,还在持续显现。

精神历史和精神家园

不过,于那些需要对世界有尽可能透彻了解的当代中国人,尤其是致力于学习国际关系的青年学子来说,要紧的是了解一些本源的东西,如西方的文明史,扩张史,国际关系史,以及背后的基本观念和思想,或谓陈乐民先生多次提醒的,要注意西方“精神的历史”。这种“精神的历史”当包括西方国际关系学说的本源性思考在内。这一本源性问题,实际上是西方学说的核心价值观。它们产生在欧洲,后来又被一代代美国学者们继承了。

所以说,我们现在翻译出版的这一套书,是在介绍西方国际关系的“精神的历史”。这些书是西方学界认可的真正的“经典之作”,被作为“经典教材”一版再版,不断成为西方国际政治课堂中的必读书目,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国际政治战略人士、外交家和学者。现在我们看到的国际关系的各种表象,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战略考虑,其实都出于他们的“精神历史”的本源。西方的大学,包括美国大学的课堂,并不数典忘祖。他们讲授政治学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亦多要从古希腊讲起。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的约瑟夫·奈曾下了一番大工夫,把修昔底德的一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翻烂吃透了的。这是他们精神家园的最终皈依。我们要了解西方,不能不了解他们的精神家园。

深想一个百年命题

西方国际关系学说中的核心观念究竟是什么?世界知识出版社的这套书做了比较透彻的介绍。应该说,介绍西方国际政治学说的核心观念,或本源性思考,是这套书的一大特色。中国读者和青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套书了解西方的这一领域学说的核心部分,如果仅仅停留在阅读一些介绍性的著作上是达不到这一点的。当然,介绍性的著作亦必不可少。

实际上,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人很容易迷失。牛津大学国际关系讲座教授亚当·罗伯茨1991年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我们都不应忘记以现代面目出现的思想体系常常不过是古老主题的变种”。为了加强他的观点,他还引用了法国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德·托克维尔的一段名言:

“有多少道德体系和政治体系经历了被发现、被忘却、被重新发现、被再次忘却、过了不久又被发现这一连续过程,而每一次被发现都给世界带来魄力和惊奇,好像它们是全新的,充满了智慧。之所以会如此,并不是由于人类精神的多产,而是由于人类的无知,这种情况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罗伯茨教授指出,德·托克维尔的讽刺性评论特别适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他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这样“特别适用”,但当我们读了这一套书后,倒是不妨去深想这个“百年命题”。

与此相关的,这套书的作者都是在西方被公认的“大家”或“大师级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多具欧洲背景。这与上面所提及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发展是承接的。他们代表着欧洲从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并走上向全世界扩张道路的实践的理论思考。国际关系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总结,而不能只在书斋中进行概念上的自我循环。这些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关注,是他们的著作能够站住脚的根本,即他们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国际政治实践,而他们的贡献是将这些实践变成一种历史哲学。

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更何况作者们所提出的历史哲学命题对后人仍有意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人用诗的语言所表达的,也许就是这个意境。△

介绍—模仿—研究……

阎学通

四个阶段

依据新型研究的出现,我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以下简称国关理论)研究在我国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介绍、模仿、研究问题和注重方法。

1980年~1987年我国国关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是介绍国外理论。陈乐民先生1981年发表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简介》是第一篇此类文章。第一本书是陈汉文先生1985年的《在国际舞台上》,此书是《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二版)的简写本。198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绍文光先生译的《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二版)使这一时期介绍国外理论的工作达到顶峰。

1987年起我国学者开始模仿撰写国关理论的教材。第一本教材是张季良先生1987年的《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同年8月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性的国关理论讨论会,汪道涵同志参加,宦乡同志做主题发言。1991年北京大学召开的国关理论研讨会发出了建立中国国关理论的倡议。

1992年起我国学者开始出版专门问题的国关理论著作。黄硕风先生1992年出版的《大较量:国力、球力论》是首批此类著作之一。这本书的理论系统性和有机性较强,并且规范地使用了注释和索引。

自1999起我国学者开始重视国关理论的研究方法。虽然我国最早出版的此类书是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国际政治与军事问题若干数量化分析方法》,但这本书主要内容来自翻译。中国学者最早完成的研究成果是1999年陈启达先生的《多维的世界与多维的思维》。近两年又出版了《国际问题的定量分析》和《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等著作。

三种表现

我国国关理论研究进程是不断扩展领域,而不是递进或替代。介绍、模仿、研究问题和注重研究方法每一新型研究出现后都并行发展。例如,对国外理论的介绍、译著不断,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于1999年出版,秦亚青先生于2000年就将其译成中文出版了。

国关理论研究进程还表现为由国家研究机构主导向大专院校主导转变。由于我国国关理论研究的主要力量早期主要集中于国家的研究机构,因此早期的主要成果也多出自这些机构的研究人员。随着大专院校国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人员不断增加,国家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分工。前者主要从事政策研究,后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虽然这个分工还不是很彻底,但大专院校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经明显超过了国家研究机构。

国关理论研究的进程还是一个从非主流走向主流的进程。改革开放之初,政策研究在国关研究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理论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专业杂志发表的理论文章凤毛麟角,早期的理论译著也是始于非主流的出版社。现在我国有了以国关理论文章为主的杂志,如《世界经济与政治》,许多主流出版社出版了系列的国际关系理论译著、专著或教材。

两种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有着是否应建立中国自己国关理论的争论。这一争论反映出大家对理论的不同观念。首先是对理论的普适性和特殊性的认识不同。坚持科学理论应该具有普适性的学者就认为国关理论是没有国籍的,认为应该建立更有效的理论而不是建立中国的理论。认为社会科学是服务于利益需要的学者则认为,现有的国关理论是为西方服务的,因此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

其次是对理论的系统性和有机性认识不同。国际关系理论著作有三种,一种是专门问题的著作,如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卡普兰的《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吉尔平的《世界战争与变革》;另一种是教材性质的概论,如多尔蒂的《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拉西特的《世界政治》;还有个人或集体论文集式的著作。有人认为理论的系统性是指著作包括了主要问题,于是将概论和论文集都视为理论。于是根据已经有了按中国政策立场编写的理论教材和理论文集的事实,就认为已经有了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而有的人认为理论的系统性是指逻辑上的有机联系,认为概论和理论论文集不属于理论,因此认为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国关理论。

与美国相比,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1948年~1970的22年里,我国在国关理论教材方面取得的进步较快,应该说不亚于美国。但是如果比较理论创新方面的成果,则有明显的差距。1948年美国从古典现实主义政治理论的《国家间政治》出发,在50年代创立了政治文化理论,60年代建立了行为主义理论,建立了三种理论体系。而我国在1980年~2002年的22年里还未能建起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理论。△

核心价值是什么?

王缉思

从国际关系转向世界政治

国际关系理论(我本人更愿意用“国际政治理论”的概念)的研究,是属于国际关系范畴,还是属于世界政治范畴,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美国将国际关系放在政治学的范畴里研究。欧洲有所不同。在中国大学里,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是分开的,这对学科发展不利。其实,国际关系里使用的概念是政治学的概念,如利益、价值观、权力、意识形态等等,但我们的国际关系理论没有建立在政治学研究基础之上。我觉得需要思考:在全球范围内,是国家的、地区的政治以及世界范围的政治变化决定国家间关系,还是反过来。当然绝对的因果关系很难说清,但我个人倾向于世界政治决定国家间的关系,也就是各国内部的、地区内部的政治发展决定了国家关系大致的类型。如苏联的政治、苏联国内的情况决定了苏联的垮台,而苏联的垮台又意味着冷战结束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变化。如果我们只仅仅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就不可能关注苏联本身的问题和苏联是否会垮台,也不能预测和解释冷战后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如全球化现象、国际恐怖主义现象。如果不研究民族、宗教、恐怖主义,就无法解释今天的国际政治。所以国家关系取决于国内政治和世界政治,而不是反过来。

中国人倾向于通过研究国家间关系来试图构筑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深处有一种价值取向,包括利益导向和问题导向。中美关系在美国人眼里取决于中国是否按美国的那一套价值观和利益去行事,而不是中美关系问题本身给美国带来什么。我们在研究中美关系等问题时,要把关系当成变量,而不是本源。本源或者自变量是两国的国内政治变化和各自的发展目标。我们研究的方向也应该从国际关系转向世界政治,这也是冷战后越来越明显的一个学科发展趋势。

几个弱项

如果我们将研究方向从国际关系转向世界政治的话,我们的研究还缺少什么?首先缺少的是比较政治学和政治学的一般理论。上面我讲到,我们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是分家的,所以政治学没有成为学科基础,于是我们的研究便缺少了一个方面——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意识形态和政治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第二个弱项是国别研究和地区研究很不发达,真正对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的国内政治进行研究的学者和研究成果相当少,更不用说对中东、非洲、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等的研究。也就是说研究世界政治的本源弱一些。相对而言,国家间关系的描述比较多,带有理论性的深度分析比国际关系本身的研究还要弱一些。最近几年,一些关于军控、恐怖主义、国际组织方面的研究开始涌现,但其理论性的研究仍弱一些。还有,从国际政治角度对中国本身的研究也弱。

几个弱项突出以后,建立一套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便显得很重要又很艰巨。

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

既然是研究政治问题,价值取向就要鲜明。西方的价值取向就很鲜明。从文艺复兴以来,尽管西方的主流价值取向有不同表现,但它一直有自己的一套核心价值体系,而我们在不断的社会大变革中,这么一个体系远远没有形成。在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时候,可以照搬西方的只能是一些表皮的东西,如果将整个价值体系都照搬过来,就会完全西化,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能接受的。现在我们的理论研究与西方理论研究在层次上有一种剥离的现象,就是说我们把它的方法论拿过来,却脱离了它的价值观的内核,如果不建立自己的内核,就很难成功。只有当我们自己的主流价值体系完善清晰之后,才谈得上建立起一种普适性的大家都能接受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有没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呢?看看美国历史,看看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的价值观,它们推崇的是和平与权力,权力是为了保障和平和美国的安全,和平就是它核心的价值观。现在,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又涉及了发展、经济繁荣以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所以,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和平与发展”,当然是美国主导下的“和平与发展”。

有意思的是,人类从诞生起就在寻求和平与发展,但直到现在,有的地方仍在打仗,有的地方仍不能发展。为什么?一个原因是,人类在这两个目标之外还有别的目标要追求,即公平、正义、平等。看看人类社会发展史就知道,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相对的获得,有你的就没有我的,有我的就没有你的。有人认为某种和平不公正,经济发展只有利于少数人,就要造反。列宁和毛泽东领导的暴力革命,就是追求社会公正、人间平等。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许多人不满意这种不公平、不平衡,他们在进行斗争,有的可能动用武力,但是美国又不容许他们动用武力,要维护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其实美国也在剥夺我们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权利。现在的发展,说实在话是国际垄断资本治下的发展,对许多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问一下世界上的穷苦老百姓,他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肯定与资本家的看法不一样。这其实就是价值观的问题。还有,决不能忽视宗教信仰问题。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宗教的力量,和平与发展不一定是这些人追求的首要目标,比如对于一些穆斯林来说,保存伊斯兰教本身的价值,比稳定和赚钱更重要。

总之,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的价值除了包含和平与发展内涵外,还有其他的内容,这是不应忽视的,在学习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尤其需要注意。△

历史理解的巨大潜能与局限

时殷弘

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将陆续出版的《国际关系学名著系列》中,我主持翻译四部关于国家大战略的名著,都是蕴含着战略理论或原理的战略史和战略思想史著作,或者说都是显著地同理论结合的历史著作。因此,我在此谈一下历史理解的巨大潜能与局限。

实际上战略只有通过历史才能理解。学习历史,对于理解、缔造、贯彻战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关系史学家和战略思想家保罗·肯尼迪与战略史家和美国对外政策史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合作,于2000年起在耶鲁大学主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有关大战略的讲习班,目标是培养下一代的领导人才。正如他们所想的,“培育战略领导人的最好办法,也可以说我们理解战略领导的最好办法,是学习在历史上大战略如何被缔造,如何被贯彻……只有历史研究,才产生对于什么是大战略、大战略如何运用以及战略家在具体的环境中如何思考和行动的正确理解”。

下面一句话是关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思考对于当今的适宜性问题,取自彼得·帕瑞特为著名的论文集《现代战略的缔造者》写的一个导言:“理解历史上的战争有助于读者更聪明地对待现今的战争。”这里既概括了理解历史的效用,也包含了这一效用的局限性,即只是“更聪明地对待”。历史理解是有局限性的,局限性在于每个时代在其环境、在其问题、在其人物以及在所有这三者的结合方面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历史不是简单的,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不可预料的;而且有的时候,历史会有巨大甚至急剧的变化,如果好的就是飞跃,坏的就是灾变,它们似乎将我们同历史割断,并且如帕瑞特接着说的那样,“在某些人看来将历史的适应性似乎减少到荒诞小说的地步”。这是在讲历史理解的局限性。

关键在于,你要的适宜性是什么?如果你要的是一个大战略,原封不动拿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一下子从这里搬到那里,那就错了。如果你从历史当中要的是直接的教益,遗憾的是人类生活当中没有这样的好处和便利。历史是一种“对先前已逝去事物的有教养的记忆,是一个不应当轻易被抛弃的教益源泉。在国家事务和国际关系中,就像在个人生活中那样,现今总是有其历史的一面”。历史理解提供的最伟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澄清往昔和理解其部分含义(理解全部含义是不可能的)来帮助思考当今和未来。它没有取消思考的任务,没有取消那种往往是很艰巨的、包含着巨大的犯错误可能性的那种思考。即使你对当今的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非常深刻、并且相当准确,你对当今和未来仍然要思考。然而另一方面,你往往愿意有这样一种帮助你思考的思考,即促使现实、历史和哲理三者结合。

我们再深入一步,谈谈历史方法的价值。历史方法属于对人和社会的研究的经典方法,即历史/哲学/文学方法。首先是历史方法,不少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方法不精确,他们觉得随便弄几个例子出来就可以说成是历史,太不严谨,也不科学。他们更看不起文学方法。其实,他们是肤浅的。小说家能够对现实和历史现象有深刻理解,并且志愿讲透一点给读者,夸张一点说,他们对人和社会的领悟谁能比得上!大概只有修昔底德那样的大史学家才能比得上。小说家和历史学家始终在做预测,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类比,而不是依据科学理论。只不过“小说家和历史学家从来不以(许多)政治学家们中间常见的那种频繁和自信吹嘘自己的预见能力”。“他们最关注的是理解往昔”。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应当抛弃国际关系研究的科学方法,而只是说我们应当更新这方法,使之切合当今水平,办法是认识到好的科学家——如同好的小说家和历史学家——在试图预测未来时运用他们掌握的一切工具。也就是说,别停留在牛顿那个时候,而要看看和学学现在的自然科学家的思想方法,那就是好事情。一些社会科学家实际上将他们在小学和中学数理课上读的那些局部的基础性的东西奉作极致,同时内心实际上看不起他们在语文和历史课上读的、尽管也是局部的和基础性的东西。那么,什么是所谓一切工具,或者大多数工具?它们不仅包括理论、观测和严格的计算,还包括“叙事、类比、矛盾、讽刺、直觉、想像力,还有——并非最不重要——风格”。所有这些在理解历史、理解现今甚至预见未来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译者的话

本书作者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的梳理和总结工作,持之以恒地在这项工作上投入了三十多年的精力。他们合著的《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简称《争论》)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国际关系理论教材之一。该书1971年首次出版便成为许多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的案头书。

自1981年第二版《争论》出版至今的二十多年里,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是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两派大辩论的时代,而90年代则是批判理论大发展的时代。为了反映这些理论建设的新进展,多尔蒂和普法尔茨格拉夫两人对《争论》一书不断进行修订,于2001年出版了第五版。

作者的话

本书第五版对第二版作了根本性修改,其原因不仅是全球体系转变和冷战结束引发了范式辩论,而且还因为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民主和平论及其他新自由主义理论著作大量涌现。此外,本书还讨论了以下问题:关于冷战为何如此结束的持续争论;长期的和平或冷战为什么没有导致美苏之间的战争;结构和制度主义理论;有关无政府根源的理论及合作与政治一体化条件的理论;有关结构——行为体在分析层内和层次间关系的辩论;21世纪初的威慑;后现代主义——后行为主义理论;战争根源;地缘与战争;建构主义研究方法;决策、危机和危机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我们一直不断地更新这些理论。第五版还收入了有关女性主义、恐怖主义、跨国种族冲突、认同和民族主义,以及同盟和联盟的新理论。

书中的话

国际关系理论 篇4

新自由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并逐渐发展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的一种学派。在此之前, 占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导地位的是新现实主义学派。随着新现实主义学派弊端的逐渐暴露, 对其批判的声音也越来越多。1988年, 约瑟夫·奈在《世界政治》杂志发布了一篇书评, 将批判新现实主义的一方称为“新自由主义”, 并在文章中阐述了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上的差异。约瑟夫·奈提出, 在国际关系的角色问题方面, 新现实主义强调以国家为中心, 认为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主体;而新自由主义不仅承认国家角色的重要地位, 更强调其他角色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实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军事方面, 新现实主义认为军事实力对于国际关系至关重要, 国家的安全和权力不可侵犯;新自由主义则并非十分看重军事实力的作用, 他们认为, 和缓的国际关系、密切的国际合作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军事威胁可能降至次要地位。经济方面, 两个学派都强调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但新现实主义认为经济从属于国家实力, 提升本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才是重点, 为此可以付出较高经济代价;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并不次于国家安全, 不可顾此失彼。此后, 罗伯特·基欧汉等学者也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概括而言,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国际社会活跃着众多主体, 国家不再是占据着国际舞台传统中心地位的角色, 全球相互依存是主要特点。第二, 国际系统应主要包括结构和过程两部分, 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第三, 国家行为的目标不止是获得权力, 对外交往的也不仅仅依靠军事力量, 在全球相互依存的背景下, 经济技术开发合作在国际关系中受关注的程度大大提高, 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经济利益同国家安全一样意义重大, 和平以经济为前提, 不能随意放弃或牺牲经济利益。第四, 国家进行国际合作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 因此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各国只需关注自身是否获益, 不需考虑与别国相较本国的获益是多是少。第五, 为加强国家间合作, 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 国家要运用其理性建立国际机制、规则和制度。

二、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国际法的影响

(一)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国际法主体范围

国际法主体 (也被称为法律上的“人”, 具有“人格”者) 是指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 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国际法主体拥有国际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可以从事包括缔结条约、建立外交或领事关系、提出国际求偿要求、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会议在内的许多国际活动, 其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国家。

传统国际法认为, 只有国家才是国际法主体, 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后初期。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强调不仅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际社会上许多其他主体也十分活跃,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 随着各国交往的增加, 国际关系日益密切, 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国家界限对交流合作的阻碍作用的逐渐恶化, 便利的交通、飞速发展的网络通讯技术和传播快而广的大众媒体的推动, 许多非国家行为体在某些领域获得了与国家相同的地位。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推动下, 现代国际法确立了除国家以外的许多其他实体的主体地位, 如国际组织、正在争取解放的民族或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二)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新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自由主义理论重视国际机制, 强调国际机制、规则和制度的建立是推进国际合作、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维护本国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同时强调经济因素的地位和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性, 从而推动了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繁荣、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以及其他世界性区域性经济合作协定的达成和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国际法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国际社会对于符合当前时代和全球背景的国际法律秩序的需要和维护。此外, 观念、利益等国际因素也会推动国际法向前发展。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 观念因素可以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和选择, 可以帮助治理世界, 原则化观念可以指导并促进国际法某一具体领域的制度构建, 由此, 观念对国际法的发展起到了理念性的推动作用, 国际法就是观念的上升。任何一项国际制度在产生前都是一种观念, 只有在这个观念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并上升为一种制度后, 它才拥有法律约束力。

(三)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国际法的存在

国际法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国际社会对良好的国际秩序和有效的国际制度的需要。国际法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国际社会的需求引导和制约着国际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而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强调的全球相互依存原则正是国际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任何法律制度的存在都依存于当前的社会建构, 制度的存废更易受社会需求的制约。近年来国际经济法领域在立法方面呈现出的蓬勃态势就是各国为满足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加强经济技术协作的需要而推动产生的。由于各国间相互依存, 国际社会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进而产生不同。当前, 国际法内容覆盖了经济增长、生态保护、人口控制及太空海洋的开发利用等多方面问题, 范围不断扩大, 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这正是由国际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国际法存在的社会基础。

新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地位, 国家利益是国家进行对外交往和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国家利益正是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对于国际法来说, 国家利益是国际立法达成一致的动力, 国际法的产生源于各国寻求以国际制度为手段获得利益。当然, 国际法的作用不只在这一方面, 它还肩负着维护世界秩序保障国际稳定的作用, 但后者是建立在国家利益平衡的基础上的, 没有国家利益的需求, 国际法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 其作用也无法发挥。

(四)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国际法的地位和效力

正如上文提到的, 新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世界是相互依存的,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受其影响, 在私法和商法领域确立超国家的法律这一观念开始形成。全球化契约法和商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在于, 前者调整经济领域活动, 没有效力凌驾于各国之上的法院或超主权的机构强制法律的实行以解决当事方之间的纠纷, 后者强调政治方面超国家力量与世界政府的威力, 但两者的实质都是超国家存在的法律, “都属于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立法过程”, 且体现了对国家主权的淡化。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在进行对外交往的活动中要以理性的态度探寻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 如果国际法的客观存在为国际社会各主体获取利益提供了便利, 那么不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 都要去遵守或运用国际法, 国际法就取得了超国家的法律约束力和重要地位。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国家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合作领域愈加广泛, 国际关系也日益密切, 人们开始重视包括国际法在内的国际制度的作用。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学派之一, 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国际法的主体、内容、产生、存在、发展、定位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实质性的重大影响, 在其推动下, 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较大提升。

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国际法产生的影响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质意义, 还有深厚的学理价值。它是诠释国际法内涵的新路径, 通过对影响国际法产生发展的非自身因素进行分析、考察并得出结论, 再用这些结论重新阐述国际法, 开阔了研究者视野, 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为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条件, 也为人们提供了从某一侧面了解国际法的方法和机会, 为更全面的认识国际法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郑雪飞.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J].中州学刊, 2007, 06:9-11.

[2]倪世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学派、论战、理[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1:18-23.

医患关系理论研究 篇5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导致杀医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医生和患者的切身利益。为此,医生和患者家属付出了血的教训,甚至生命代价。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纷纷出谋划策。比如:近来,国家卫计委曾提出每20张床配备一名保安;从今年5月份开始,让患者住院时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协助调解医疗纠纷等等。前几年,深圳的一家医院让医护人员带着钢盔上班,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我们认为:上述方案治标不治本,而医疗回归公益性才是缓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那么,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公立医院逐利冲动、以药养医、以技养医、其次也与医患沟通不良、服务水平不高等有关。理由是:1,病人在医院交了钱,是购买服务,属于消费者。在病人看来,医生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看病,所以病人不信任医生。2,病人医疗费用自负比例高,医生看好病是应该的,如果看不好病,特别是病人死了,肯定要讨个说法。3,在医疗产业化之前,医患关系基本上不紧张。4,医护人员编制不够,因为忙碌或者缺乏服务意识,与病人沟通不到位,服务不到位。5,病人及社会各界对疾病的疗效期望过高:尽管现代科技已很发达,疾病诊断到了分子水平,但还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还是无能为力,回天无术。6,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对医疗纠纷的过度炒作。例如“八毛门”和“缝肛门”事件。7,相关法律对“医闹”定罪偏轻,对侵犯医护人员精神和肉体损害的打击不力。8,那些体现医护人员知识价值的收费,如挂号费、诊疗费、护理费等服务性收费过低,导致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以技养医,间接造成患者医疗花费偏大。

我们认为,目前医护人员为了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唯一能做的就是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水平。

那么,如何让医疗回归公益性呢?1,政府应该增加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目前,政府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大约10%,而发达国家大约40-70%。财政拨款偏低,导致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和以技养医。政府应逐步增加对医院的卫生经费投入,废除以药养医和以技养医,避免浪费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2,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逐步提高医疗费报销水平,特别要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救济力

度。3,政府应该通过出台《卫生法》,修改《执业医师法》,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管:比如对公立医院药占比,抗菌素使用强度及使用率进行严格监管,对违反规定的科室和院长进行处罚。4,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通过立法对收红包及回扣采取零容忍:对医生收受病人100元以上的,第一次给予吊销3个月行医执照,第二次收受病人100元以上的,给予吊销12月行医执照,第三次收受病人100元以上的,终身禁医。5,废弃举证倒置制度,通过行业协会自律、加强政府对过度诊疗监管,6,通过提高诊疗费和护理费等服务性收费标准,逐步增加医护人员阳光收入:收入水平可参考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大约是平均工资的3-4倍。7,政府应该通过修改《执业医师法》,为医师多点执业松绑:可提高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减少病人有病就去三级医院的弊端。8,通过取消医院行政级别,对院长及科主任采用年薪制和合同制,取消医疗收入增长与院长政绩挂钩,科主任和医护人员收入主要与工作量及服务质量挂钩,服务质量由病人打分。9,加大对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提高全科医生诊疗水平,提高全科医生阳光收入,建立合理转诊制度,让普通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解决。10,加大对公立医院医生的人文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11,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对“医闹”及“精神或/和肉体伤医事件”零容忍。12,媒体要客观报道医院医患纠纷新闻,对妖魔化医护人员的媒体和记者问责,13,新闻媒体要多做医学科普宣传,不做虚假医疗广告。14,取消人社局对医护人员编制的限制,取消合同制医护人员,做到同工同酬:以吸引更多优秀医护人员从事临床事业,减轻他(她)们的工作量,避免因“忙中出乱”影响医患沟通,降低医疗和护理质量。

国际关系理论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欧美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5-0006-07

近年来,虽然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话题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被屡屡提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多次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予以推出,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尽管陆续有这方面的论著问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尚未创立出一个可与世界体系理论、批判理论和依附理论比肩,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甚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分布中所占的比例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这的确令人遗憾甚至是尴尬。至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学者认为,除了文化、语言和知识积累等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学者对什么才算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不清楚。而在本文看来,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为什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认识上或者很不到位,或者很不准确。实际上,无论是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需要,还是基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需要,抑或是基于改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自身状况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

学术发展史表明,理论范式问的竞争对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的整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理论范式的多样化,没有各种理论范式之间在学理层面上平等的对话、深入的辩难,要想取得理论研究的整体和实质性的进步,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当今国际关系学界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而言,广为流传并起主导作用的是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一些美国学者甚至直言:“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不少中国学者则提出了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美国霸权”问题,并呼吁予以纠正。虽然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状况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但无论如何,任由这种状况存在,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并不有利。

应当承认,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其主流理论包含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否认或忽视这一点,并因此而排斥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借鉴,不是起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但在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使是广受追捧的主流理论也是如此。这可以从不同理论群的内部争论和外部批判、从它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中很明显地看出来。否认这一点,同样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其主流理论存在的种种缺陷,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与空间。因此,运用正确的方法,系统而深入地剖析这些理论,弥补其缺陷,矫正其错误,是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进而实现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进步的基本前提。在这方面,尽管欧美国际关系理论不同范式间的争论和批判——特别是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深刻质疑和严厉批判——可以起到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流理论在激烈论战之后日益趋同的现象,主流理论与非主流理论的对话在短暂勃兴之后的式微,使得人们必须寻找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整体发展、国际关系学科整体进步的更具持久性的动力。在本文看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可以担当这一角色。形成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解释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尽管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的预见性和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和失误”,尽管“20世纪末的历史多次否认了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抽象认识”,但“马克思主义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解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州”。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些欧美学者十分看重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尼思·汤普森明确地把马克思列为16位“国际思想之父”之一。马丁·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则把列宁列为国际关系学科的50位关键思想家(key thinker)之一。克努成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7)可能是有关20世纪国际政治的最有影响的著作”。马丁·怀特(Martin Wight)、约舒亚·戈尔茨坦(Joshua S.Goldstein)、迈克·多伊尔(Michael W.Doyle)等则把马克思主义列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流派或理论范式之一。不仅如此,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批判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对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国际关系学科重要分支的诞生和成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并一起成为该分支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之一。这些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对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公认的贡献。安德烈·杰努斯(Andrew C.Janos)曾这样评价沃勒斯坦:他的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探索的典范”,他“通过总结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将国际收入的不平等放入历史的视野之中”,其中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阐述充满了真知灼见。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欧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也曾发挥过建设性的作用。通观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演进史,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国际关系学界的不少主流学者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开了学理意义上的对话,甚至直接采用后者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例如,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爱德华·卡尔在《20年危机》一书中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并予以充分肯定。在卡尔之后,另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也与马克思特别是列宁就帝国主义问题展开了高水平的学理对话。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虽然对霍布森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批评,但仍认为这一理论是“还原主义”(reductionist)的最佳案例。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尽管明确表示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畴,但也承认他的“研究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存在相似的地方”,以至于建构主义的最主要理论家亚历山大·温特认为新自由制度主义持有“结

构马克思主义”的假定。温特本人在明尼苏达大学读书期间曾“认真研究了马克思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论述依附理论的(dependency theory),并以这一理论为框架讨论了南北关系”。进入该校的研究生院后,温特深受以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巴德·杜瓦尔(Bud Duvall)教授的影响。上述学术经历对温特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探讨霍布斯无政府结构所产生的四种“趋势”时,温特特意说明他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趋势”问题的理解。

上述种种状况实际上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观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进而整个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发展,无法规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绕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或者不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正常的学理对话,是无法形成真正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而刻意排斥或者漠视、忽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势必大大弱化国际关系理论乃至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动力。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且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有着独特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在当今世界体系中有着根本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要彻底改变自近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相对不利地位,有效维护和进一步扩展中国的国家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就必须有一整套系统的、具备“独立自主”品格的国际关系理论,具体体现为有自己的核心问题、独特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判断。——这就是一些中国学者念兹在兹的“中国学派”,或曰“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范式”。那些源于欧美特殊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实需求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不可能成为宣示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的,它们至多可以成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这一点并不需要太多的学理论证。而要形成“中国学派”,除了深深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丰富外交实践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无疑是其主要的思想资源。这与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与主导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自1949年以来,以社会主义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战略和对外行为的指导思想方面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叶自成在对毛泽东的外交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后指出,马克思、列宁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激进革命意识形态、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外交思想、毛泽东本人务实的外交实践,构成了毛泽东外交哲学和外交思想的三大来源。克努成也发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受到了巨大影响。虽然毛泽东在著述中“几乎没有提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但两位思想家所采用的“辩证法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列宁的理论帮助毛泽东理解了西方干预中国事务的原因”,“列宁关于战争的评论”也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军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也一直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而且那些原则的影响必定还会长期持续下去”。在上述指导原则形成的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的毛泽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对照《毛泽东外交文选》中收录的有关文献,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至于邓小平,虽然他谦称自己“读的书并不多”,并且坚决反对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本本主义”的立场,但他始终“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此,尽管他的外交思想的内容、风格与毛泽东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比毛泽东更少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他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强调和坚守,他的世界主义取向,他对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安全、人权与主权等关系的论断,他对世界新秩序基础的阐述,他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无不体现出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本色。

近年来,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大力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在探讨这一理念的思想渊源时,绝大部分国际关系学者将焦点对准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该理念是中国特有的“和合文化”传统在当下的延伸和体现。但这一思路和观点在历史逻辑上是有明显缺陷的。它无法解释这样一个历史事实:1949年以前的中国数个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中的确采取过征伐行为,而这些王朝的统治者无一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包括“和合文化”——作为立国之基和治国之术(statecraft)的。因此,在本文看来,当代中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并切实地践履和谐世界理念,其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这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人类不同群体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现实基础在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不能通过做二战时的“德国梦”、二战后的“美国梦”这两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崛起,而效仿“苏联梦”则是殷鉴不远,且是中国领导人一直警觉并竭力避免的。

总之,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和主导意识形态,决定了在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言之,只要我们做的是“中国梦”,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独特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那么,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就是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基本前提或者说是应有之意。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增强其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进而增强其解释力和吸引力

发展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中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不二法门。作为这一宏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自然也需要发展,需要完善。首先,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们的确面临着不同的形势,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判断和解读具有时代、地域乃至个人的多重局限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根据时代特点和客观需要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使之与时俱进,解释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样十分自然。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认识论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唯物辩证法已经反复告诫人们:“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

上”。应当“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那种期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国际关系的论述——能够解释所有的国际关系现实的臆想,实质上是基于对该理论的不恰当推崇而赋予了它根本无力完成也不打算完成的任务。这样做,既给了他们过多的荣誉,同时也给了他们过多的侮辱。至于那些基于偏见而产生的种种苛求,则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其次,从理论自身形态看,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系统性、规范性方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这与该理论的建构状态直接相关。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根本使命在于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制定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行动纲领,以最终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研究国际关系并不是他们全部理论工作的重心所在;他们没有刻意地去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相比,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们更是将主要精力和智慧放在了实践层面上,理论工作只是其繁重事务的很小一部分。尽管这些政治领袖中不乏具有出色的理论素养、极大的理论兴趣之士,他们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判断也不乏深刻、独到之处,但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衡量,无论就个体而言,还是就总体来说,他们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前理论形态存在的各种思想、观点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话语特色。而语言哲学告诉我们,表达的主体、表达的语境、表达的目的等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语词和语句的选择。即使话语的实际意义相同,表达主体使用的语词和语句可能根本不一样。所以,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虽然不无重合之处,但两者的差异仍是非常明显的。一般而言,学术话语比政治话语更为规范。

最后,从纯粹学术研究层面看,那些以研究国际关系为基本学术旨趣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已经制度化、格式化的欧美学术环境中,要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并获得起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某种程度的妥协在所难免。比如,多尔蒂和普法尔茨格拉夫就发现:“沃勒斯坦的理论在本质上属于新马克思主义,但融合了现实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他赞同肯尼思·沃尔兹和赫德利·布尔这样的现实主义理论家的观点,认为国际体系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社会缺乏一个全球性的政治权威。……沃勒斯坦避免像古典马克思主义者一样过于强调或只强调阶级斗争。他认识到民族国家、族群、宗教、种族、语言群体,甚至家庭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过他最终还是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现实主义。他坚持认为均势是经济过程的结果,这个经济过程超越了纯粹的民族国家的边界”。

又如,阿什利在批判新现实主义时,虽然明知“美国国际政治话语中盛行着地方狭隘主义”,但也不得不用“熟悉”的用语,即以一种参照北美国际关系学者共同阅历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新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们的这种做法中所含有的非学术因素,多多少少伤害到了其所建构的理论的自洽性。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他们主要的工作集中于综述、诠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思想,以及少量的对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关系理论的引进、介绍,学理上的贡献极为有限。上述种种情况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存在不系统、不规范之处。这可能也是一些人轻视或者忽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原因之一。

总之,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增强其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而这一切又都有助于增强其对国际关系现实的解释力,进而增强其对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吸引力。因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结论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潜系中,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这一切都导源于其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以及对国际不平等现象的高度关注,对改造世界的坚定信念,对人类进步及其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在这些方面——特别是后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欧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罗伯特·考克斯恰当地将它们称之为“问题解决理论”(pmblem-solving theory)——拉开了距离。也正因为如此,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此,不仅马克思主义者在学理上必须搞清楚,在认识上要到位,在行动上要积极,并要不断增强自己在发展方向的本领;即使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持有不同见解但真正理解并尊重学术发展规律的学者,也应秉持一种公允的态度,并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作用——包括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实事求是的认知和评估。毕竟,“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关系学者的基本素质。

国际关系理论专家——王义桅教授 篇7

王义桅, 环境工程学士、国际关系博士, 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欧学术连线 (CEAN) 主任, 兼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及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 (2008—2011) ,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2001—2008) , 比利时自由大学欧洲研究所访问教授 (2009—2010) , 韩国延世大学访问教授 (2005) , 兼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室副主任 (2004) , 法国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青年精英学者 (2002) , 美国耶鲁大学福克斯学者 (Fox Fellow, 2000—2001) 。

二、研究领域与代表作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批判与中国学派建构。最先倡导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学者之一。在中国学界曾掀起国际关系理论属性的“科学与艺术之争”, 提出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作者性—国家性—时代性”分析框架及“生命力假说”。代表作是《超越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解读》一书及论文《论比较国际关系学及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开放时代, 2002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论文 (《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 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社联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Between Copying and Constructing:China Is Seeking Its IR Theory, in Arlene B.Tickner and O le W?ver, eds, International R elations Scholarship Around the World (ISBN:978-0-415-77236-5) , chapter 6, R outledge 2008等。

公共外交理论与中国公共外交。国内开展公共外交研究最早的学者之一, 也是最早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公共外交研究成果的中国本土学者, 代表作是Public Diplomacy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Soft Power, The Annals of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SSCI) , March 2008 616. (Google学术显示, 被引用34次) ;发起察哈尔学会—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公共外交国际论坛”。

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提出被神话的美国终将成为地区强权、防止美国过快衰落、中国的美国观是中国观的折射、中国崛起对美国的最大挑战是重塑美国的国家认同、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威胁是中国的美国化等观点, 引发学界和社会热议, 代表作是《被神话的美国》。

欧洲一体化研究及对欧洲文明的反思。推动建立中欧学术连线, 提出中欧文化G2说, 倡导全球视野下研究中欧关系, 代表作是《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

中国外交战略反思, 提出包容性崛起战略。代表作《超越和平崛起———中国实施包容性崛起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年第8期) ;《和平崛起的三重内涵》, (环球时报, 2004年2月13日,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亚洲时报》、《中国日报》、《大国》、《和平崛起研究》等国内外媒体、书刊全文转载) 。

中国民族主义话语权解构。代表作《探询中国新的身份:民族主义的神话》,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年第2期, 被先后收录在Arif Dirlik、俞可平主编的《中国学者论全球化与自主》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 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谈火生主编的《大国策》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等书) 。

三、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在中国外交部、上海图书馆、国内外高校、智库发表学术演讲近百次, 出访美、加、英、法、德、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韩、印度、新加坡及土耳其等国共计80余次, 包括两次在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办的“非正式欧洲议会”上做主旨发言;两次参加英国威尔顿庄园会议 (WP1055、WP881) ;六次参加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2002年起连续六年参加国际研究协会 (ISA) 年会;2002年参加“第27届英国国际研究协会 (BISA) 年会”;2003年起连续四次参加中美安全对话 (SASD) ;2006年参加在伊斯坦布尔举办的主题为“文明与世界秩序”的国际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2007年应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邀请赴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讲学;2007年参加第四届济州和平论坛;2011年参加柏林外交政策论坛等。

四、获奖情况

劳资关系理论溯源 篇8

劳资关系是相对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它反映的是出资人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资关系的含义或性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劳资关系提出的初期, 主要反映的是一种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阶级对抗或利益冲突关系;而当前所言的劳资关系主要是指劳动者与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并不反映阶级对抗或利益冲突性质。也正因此, 当代一般使用劳动关系的提法较多。

2. 劳资关系理论溯源

劳资关系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 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 伴随着19世纪中叶西欧产业革命的开始以及有关劳资关系问题的出现, 劳资关系的理论研究就已开始。

2.1 亚当·斯密的观点

关于劳资关系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最重要的著作, 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 亚当·斯密分析了劳资关系的存在及表现。

亚当·斯密指出, 劳动者的普通工资到处都取决于劳资两方所订的契约。这两方的利害关系绝不一致。劳动者盼望多得, 雇主盼望少给。因此, 劳资矛盾是固有的, 不可避免的。

然后, 亚当·斯密又提出, 劳动者都想为提高工资而结合, 雇主却想为减低工资而联合。在一般情形下, 雇主的人数较少, 团结较易, 加之, 他们的结合为法律所公认, 至少不受法律禁止。但劳动者的结合却为法律所禁止。况且在争议当中, 雇主总比劳动者较能持久, 因为他们纵使不雇佣一个劳动者, 亦往往能靠积蓄维持一两年生活;失业劳动者, 则不能支持多久。就长期来说, 雇主需要劳动者的程度, 也许和劳动者需要雇主的程度相同, 但雇主的要求没有劳动者那么迫切。因此, 在劳资双方的矛盾中, 劳方处于劣势地位。

此外, 亚当·斯密还指出了劳工方要求提高劳动价格而结合的理由, 有时是食粮腾贵, 有时是雇主从他们的劳动得到过多的利润。

2.2 马克思的观点

继亚当·斯密之后, 卡尔·马克思系统研究了欧洲的劳工运动问题, 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亚当·斯密的认识。

马克思从历史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异化、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分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研究最重要的贡献, 是对阶级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分析。其劳资关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资关系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2) 劳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从经济关系看, 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间的关系, 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家是资本的所有者, 工人在劳动环境和劳动产品中被异化了, 劳动力成为“最受摧残的商品”。马克思通过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论述, 对这种劳资关系的性质作了透彻的揭示。

3) 劳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关系。

总之, 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本质上是对抗性的。

2.3 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理论

康芒斯不承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他说:“世界上不仅有两种阶级, 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 而是在利益相同之中有多少不同就有多少经济上的阶级……这些经济阶级和他们的冲突……或者产生一种可以行得通的利益协调、或者产生僵局、或者引起大崩溃。”

康芒斯指出, 劳资双方在进行无休止的竞争, 当工会作为一项经济制度的代表就工资和有关雇佣问题与雇主进行谈判时, 便可以将其界定为“双边集体行动”, 也就是集体谈判。

2.4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主张采用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 凯恩斯从货币工资的削减上分析了劳资关系。他指出, 对于个别企业或个别产业来说, 货币工资的削减总是有利的事, 所以, 当货币工资普遍下降时, 尽管实际影响不同, 但在企业家的心里或许还会产生一种乐观情绪。另一方面, 如果劳动者像其雇主一样, 对普遍性的工资削减作出错误的估计, 那么必然会引起劳资纠纷, 所有劳动者为了自身利益都会抵制本行业中货币工资的降低。

但是,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 劳动者对雇主设法压低货币工资的抵制, 较之对因物价上涨而带来的实际工资逐渐的和自动的降低要强烈得多。因此, 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物价, 使货币工资保持不变甚至有所提高, 缓和劳资关系。

凯恩斯还提出, 每当就业量小于充分就业量时, 劳动者便会联合起来一致采取行动, 或准备采取行动, 使得以工资单位衡量的货币数量增加, 以达到利息率下降的目的, 使充分就业得以实现。因此,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 实际上实施货币管理的, 并不是银行系统, 而是以充分就业为宗旨的工会。

凯恩斯认为, 只有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2]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国际关系理论 篇9

虽然我国的国际关系学在曾经的20年里迅速发展, 可是具有创作性的理论、理论的学派这两个被认为是学科的首要代表却始终没有产生。我国的学者说出了很多的主意, ;就如创造拥有中国独特特点的国际关系的理论, 创造中国的学派等等, 可是按照这个规则来比较的话, 到今天依旧没有能够被叫做学派的具有自己创造的理论。理论最中心问题的不足就是造成这些的一个十分要紧的原因。因此现在一定要弄明白理论的核心问题, 才有机会成立被叫做中国学派的具有独自创造性的理论。

二、理论与理论的核心问题

理论是知识、观念、道理依据的体系, 也是系统清醒的认识。对于国际关系这一课程的成立, 主体的理论界有着对理论的两种不一样的看法。一是“硬科学”派, 以为理论一定要有能够检验证明的假设, 一定能够表达明白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强调了理论拥有的事实可以证明的特点;另一个是“软科学”派, 以为理论是一种严密谨慎、互相联系、系统的观念, 强调理论的拥有一定规则的特点。即使这两种看法虽然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却都认为理论是一个包括普遍适应制定的题目, 具有想法的系统。如果理论被看成一个系统, 理论的构建就应该来自一个中心。系统渐渐产生的过程中最开始有的部分, 就应该是系统的核心, 核心产生以后, 经过不断地向外扩展, 系统才能慢慢的完成。按照拉卡托斯的说明:“系统的中心被叫做理论的“硬核”, 硬核是一种理论, 不同于另外一种理论的基本的记号, 是理论精髓的显现。”

理论硬核的产生, 最开始来自理论的中心的问题。波普尔着重说了三个十分要紧的方面:一, “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的呈现是根据问题的出现, 科学理论创造的新观点来自于说出新的问题。二, 产生具有自己创造的理论的问题, 有着特殊的环境, 也就是他所说的“问题情境”。问题和它有联系的猜想和假设都或许拥有一般意义, 但是问题的产生或者呈现就要凭借所对应的情形。三, 问题的突出芍药是因为原来的理论和实际现状的不对应的状况。每一种理论都有它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 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 就有机会出现新的理论。在国际有联系的学界, 主要的理论学者采纳并遵守这一规则。

三、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核心理论问题的缺失

对比英、美两个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进展的异同, 就能看出国际政治理论的重心问题, 主宰了一个在特殊情况下动作体系的探索过程。假如这种问题满足三个要求, 就会有机会成立具有自己创造的理论。一, 理论的重心问题是非常特别的。它开始于一个特别的动作体系, 在某个特殊的历史进展时段所应对的事实问题, 也是开始在空间、时间上特殊的一个聚集点。二, 理论十分重要的中心问题是拥有学术意思的。这不但是一个特别动作体系对它的详细状况的表达说明, 而且还会升级至国际社会应对的普通的问题。三, 核心问题一定要拥有预测能力, 它不可以仅仅是对历史的大略回想和归纳, 而是应该代表人类进展的要求和向前发展的思想, 适宜整个世界体系进展的方向。我国学者在我国的国际政治探索的问题上, 保持着成立中国学派的思想。可大多数是在思考思想根源、方式对国际政治的感染, 几乎无法认识到核心理论问题十分紧要的意思, 所以出现一个理论的硬核是十分难的, 更别说形成一个中国的学派。

四、建构“中国学派”的路径分析

在成立“中国学派”的进程中, 我们能够模仿西方理论的建设构想法子, 因为他们的理论在学理性这一面还是相当完整的, 有着他们自己严谨的知识结构, 因而在知识的新发现上得到了一定的成绩。从西方理论进展的知识结构来看, 它们组成了两个特点, 一是知识结构在进展的过程中有一个探索的主要内容, 就是学科首要探索的内容;二是知识结构的进展把出现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当做路径。就如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而言, 美国理论在进展的时候把‘霸权的护持’当做一个重要的中心问题, 环绕着这个问题的重心, 出现了现实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等十分重要的理论。详细到我们成立“中国学派”的过程中, 只要我们想成立自己的理论学派, 就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理论问题, 但是理论问题的重心就是要有对自己的国家在国际上的事实状态的抽象思想方式。

五、建构“中国学派”应该拥有的学术素养

由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 成立“中国学派”是时代进步的需求, 并且也是对中国进展的理论归纳。成立“中国学派”的进程中, 我们要渐渐地按照事实的进展状况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考虑的方法, 任何事都要按照事实出发, 而且渐渐地从我们的优秀文化的传统中得到精髓。成立“中国学派”是一个系统的规划, 只有得到整个国际关系学人的共同付出才有成功的机会, 在成立的进程中, 要求我们国际关系学的人要拥有一定的学术素质教养, 详细体现在下面几点中:

第一, 在科学进展的历史中, 具有创造的精神是促使学科向前进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并且西方的理论在进化的过程中就是连续创造出新观点的结果。

第二, 连续培育一种学术同一体系的思想。

第三, 应该有一种学科间对比模仿的思想。

六、总结

我国的国际关系学者最近几年以来做了不少十分有意义的有经验的探索。所以, 我国渐渐地知道关键的问题是和平的进入国际社会。成立“中国学派”的心生渐渐地变强, 而且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正在和平兴起、拥有五千年的一个大国, 我国的理论独特的改进, 也是对世界的知识宝库的做出了功劳。只要我们把自己发展的实际经验当做考虑的出发点, 把自己的最好的的观点当做考虑的前提, 把探索发达科学的方法当做考虑的依据, 成立“中国学派”的心愿一定可以实现。对核心问题有了自我认识, 我们才会知道理论的目的所在, 这是成立中国学派的一定要具有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布赞, 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73-77.

[2]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402-430.

国际关系理论 篇10

产业升级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表现为产业内结构的优化,其规模的扩大,产生规模经济,也导致一个产业内创新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它表现为主导产业从低级形态向更高级经济形态产业的转变,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资源对各个产业的预期收益的不同,资源向更高效率、高附加值的产业移动,主导产业进行调整。

国际贸易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1、国际贸易从供给方面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一个产业内其结构的优化表现为该产业内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但是企业规模的扩大主要受到资源和高素质劳动力的约束。在当前的石油危机、铁矿石危机等资源需求矛盾的不断扩大,而本国资源又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企业要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必须有赖于国际资源的持久供给,资源供给的中断将给企业造成巨大风险,影响一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从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的转变,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制约着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张,而国际贸易之间的劳务贸易为产业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此外,当一国经济处于低价值链时,以国内某些产业的发展需要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的供给,这在一国内部是难以解决的,也必须有赖于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从供给方面对主导产业转变的作用。

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个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供给矛盾,这是在一国内无法实现的。各个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障,但是同时各个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也因此而逐渐扩大。产业之间发展水平不再局限于国内的限制,能够有效吸收国际市场资源的产业优先发展,产业之间发展差距拉大,这必将影响原有主导产业的地位。除了各个产业自身发展导致产业间的不均衡状况外,国际资源的利益预期将影响资源的转移和配置,引导主导产业向更高附加值、高效率的产业形态转变。主导产业的转变将带动其上下游和旁侧产业的发展和调整,进而影响一国产业整体形态的转变。

3、国际贸易从需求方面对产业内结构优化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了当前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掌握着市场需求,国际贸易可以说是国内需求的国外延伸,是国外市场的需求。当一国内现期市场需求由于受到收入、消费理念的限制已经趋于饱和时,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利润源泉成了产业内众多企业的出路。通过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产生规模经济,而且可以对本国内的需求变化起到缓冲作用,使企业在一个生产周期内能实现均衡生产,这对于产业的稳步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相对国内的需求较为同质化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需求则更加差异化,这就要求产业内各个企业的竞争更加侧重于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4、国际贸易从需求方面对主导产业转变的作用。

产业内企业规模的扩大要求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所以市场需求在一方面促进产业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会在市场需求减弱时促进产业的更新升级。当人均支配收入的逐渐提高,由于低级产业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小,人们对低级产业形态的产品需求趋于饱和甚至降低,转向了高级产业形态的替代品消费,低级产业的市场需求的降低导致了该产业的困境,由于资产专用性,低级产业形态面临生存危机,这种市场机制对于产业进行了淘汰作用,转向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促成主导产业的升级转换。另外,国际市场的扩大和多样化需求会促进主导产业的旁侧产业的发展,而且根据赤松要“雁行发展形态说”和弗农“产品循环说”,随着国内生产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而转移至国外时,国内将逐渐承担第三次产业的角色来辅助生产、促进生产,这个时候,主导产业将真正实现转变。

产业升级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1、主导产业自身的结构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导产业自身的结构优化促进了主导产业的规模经济和差异化水平提高、产品多样化。产业内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使整个产业链都受到利益分享。国际原材料、中间产品的供应商和最终产品的购买商将与生产商一起分享规模经济带来的优惠;另一方面,产业内产品的差异化水平提高势必将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缓解随着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下降,因产品同质化过高而造成的市场需求容量趋于收缩。

2、主导产业向更高级形态转变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在主导产业更替过程中,原先主导产业的收入需求弹性逐渐降低,而新兴主导产业的收入需求弹性逐步提高。原先主导产业的收入需求弹性的降低必将导致该产业的产能过剩,由该产业主导的市场形态将逐渐退出市场,该产业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将因为该产业而逐渐转为新的主导产业的产业链部分。而新的主导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和高资源转换率将逐步主导市场形态,促进其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产业链之间的转变和市场选择将产生新的市场形态和经济形态。除了商品生产流通的改变,也将促进国际贸易中高素质劳动力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的升级需要意味着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形态的转变要求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因而需要更多的技术型和知识型人才,借助国际分工提升国内分工地位。高素质的人才的劳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2007(03)

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篇11

摘要:从理论角度总结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进展, 并为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文化产品 国际贸易 文献综述

世界范围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的竞争领域。

一、“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综述

(一)政府机构的界定与分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中,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这样的描述: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有关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交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2003年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流动》报告称文化产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文化产品分为核心文化产品及相关文化产品。WTO三大协议中没有独立于经济贸易规则外的文化贸易规定。文化贸易的相关规则大都包含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服务贸易总协定》涉及的服务范围十四个大类,其中与文化贸易有关的有七类。

(二)学者的界定与分类

关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概念,国内外的文化学者、经济学者、政府官员及业内人士没有一致性的描述。Van Grasstek(2005)从概念上讲,可交易的文化实体可被定义为能生产或分配物质资源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能通过音乐、文学、戏剧、喜剧、文档、舞蹈、绘画、摄像和雕塑等艺术形式娱乐大众或激发人们思考。这些艺术形式,有的能以现场表演的方式(如音乐厅和舞台剧)展示给大众,有的却是先被存储记录下来(如在压缩光盘里)再卖给大众。高洁(2005)认为文化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Cultural Goods)和文化服务(Cultural Services)的贸易活动。周成名(2006)认为文化产品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精神和意识形态属性。李怀亮、闫玉刚(2007)指出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文化交换活动,它既包括有形商品的一部分,例如音像录音制品、纸制出版物等,也包括无形商品,例如版权、关税等。有些学者把文化产品贸易分为硬件贸易和软件贸易。一般来说,文化硬件指用来生产、储存、传播文化内容的器物工具和物态载体,如摄影器材、游戏和娱乐器材、艺术创造和表达的工具等;文化软件则指包含文化内容的产品和文化服务,包括广电节目、电影动画片、印刷出版物、视听表演艺术、载有文化艺术内容的光盘、视盘和多媒体、娱乐、会展等。

二、关于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传统理论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适用性的研究

1、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进行解释

对普通的跨国商品贸易,人们通常倾向于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乃至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分析工具。但由于国际文化贸易格局的复杂性,不同学者采取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李怀亮(2003)从偏好相似理论解释文化产品进口和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的趋势。邱继洲(2005)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文化贸易的分析,认为由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成为了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借助于网络化和信息化手段,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升级,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就是第三产业升级的表现。在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创意上的相对优势,从而可以拉开与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会导致文化产品由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龚晓莺(2008)认为文化产品是典型的异质产品。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是中高档消费品,某些文化商品和服务甚至是奢侈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文化背景相似的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容易理解、接纳、欣赏来自对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所以国际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还有学者利用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解释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韩骏伟、胡晓明(2009)从产业融合理论进行解释,认为传统文化产业和新技术、新服务、新产业的融合创造出的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既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产品的补充,也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扩大了消费群体。

2、从文化理论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进行解释

文化产品贸易实际上是产品和服务背后隐藏的文化。季羡林(2001)提出“文化交流论”,文化具有交流的本质。恰恰是这种交流,使不同文化群体间产生了对不同文化的需求。国际间的文化贸易,就意味着不同民族、国家的人对不同的文化存在需求。白玲、吕东峰(2001)提出文化互补理论,文化互补理论有两个前提: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是不同的、人是有好奇心和探知欲的。不同国家生产者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是同一产品,仍然存在文化差异,这一差异永远存在。金元浦(2003)提出文化多样性原则,文化的价值超过商业价值,传递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反映一国和公民的多样性。因此一些欧盟成员国在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成功运用“文化例外”来拒绝文化服务的自由化。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提出《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文化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二)关于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综述

1、从意识形态角度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

Nordnesrtneg和varis(1974)发现美国主导了电视节目的国际贸易,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也是领先者。Katz和Wedell(1977)把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现象与阴谋论连结。Hermna(1990)认为,仅由少数大国控制国际信息,称为“文化帝国主义”或“新电子殖民主义”。Mhaamdi(1992)指出,现今帝国主义的完成不是靠剩余价值的获取或对外围产物的索求,而是由特定国家对其他国以免费或低价方式倾销媒体产品。siune和McQuail(1992)认为,相对说来较小的国家比较会有国家文化独立丧失的危机。

2、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

Widlmna和siwke(1988)认为,较大规模的投资,会使其所生产的影视节目对观众来说具有较大的内在吸引力,也就会使其生产者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Hoskins、Mirus和Rozeboom(1989)三人引入文化折扣这一概念。Hoskins,McFadyen和Finn(1997)提出文化产品具有共享性、文化折扣和外部效应。Gunther G、Schulze(1999)认为文化产品贸易不是大工业化的生产,差异性的小规模文化产品贸易会存在发展。李怀亮(2003)认为规模经济是美国文化产业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文化折扣导致了中美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巨大逆差。Mah.Furuya(2005)认为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接近是影响媒介和文化产品全球贸易的主要原因。

3、从社会学角度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

Sinclair,Jacka和cunningham(1996)认为,基于文化和地理的相似性发展了重要的区域市场。HvaneS(2003)强调人际关系、制造“议论”和展示自己的公司品牌带来交易的成功。Bielby和Harrington(2004)指出,一个节目的美学要素只有与观众的情感发生共鸣,才能使节目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三、评论与展望

目前文化产品贸易理论还在发展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首先,文化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其贸易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因此有必要从文化学、人类学、国家安全、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对文化产品贸易的界定,不同学者、机构各不相同。对文化贸易的研究也刚刚兴起,从而导致划分标准不统一,数据缺乏。因此有必要建立普适性的划分标准,并进行定量研究。第三,文化产品种类、文化贸易方式等不断出新,文化产品的价值链实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①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CPC),ver.1.1,http://unstats.un.org/unsd/cr/registry/regcs.asp?C1=16&Lg;=1&Co;=96,访问时间:2008-8-1822

②UNESCO.International Flows of Selected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资料来源:UNESCO网站

③韩骏伟,胡晓明.国际文化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M].2009

④李怀亮、闫玉刚等著.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8-39

国际关系理论 篇12

一、两种理论起源之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定的理论产生并反作用于一定的实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社会科学性质的档案学理论,它们是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档案实践的产物,其形成无不受到当时经济、科学、技术、文件等诸因素的影响, 直接反映了当时档案工作现实与发展对理论的要求。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之背景。

现代世界档案学史表明,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和理论源头来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文件中心和文件生命周期论述, 正式提出则是由英国档案学者在1950年第一次国际档案大会上完成的, 其后又经加拿大、阿根廷等国档案学家的丰富和发展, 才不断完善起来。20世纪40年代以来(二战后),纸质文件大量增加,以纸质文件为主要对象的文件管理, 其管理重心是如何处置、精简文件,减少库房压力。实践上受到登记室的启发,理论上由于文件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随着文件中心的建立发展以及对文件生命周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不仅从理论上为建立文件中心找到了科学依据,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并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从而升华为档案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2. 文件连续体理论起源之背景。

文件连续体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澳大利亚,首先创制文件连续体模型的是澳大利亚学者厄普沃德 (Upward) 。20世纪90年代,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直接导致大量的电子文件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档案管理者开始面临电子文件管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文件管理重点因电子文件自身属性的变化而相应发生了变化, 文件数量问题不再是文件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焦点转移到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地管理、控制电子文件, 以及电子文件的“档案化”问题上。随着电子文件管理实践的发展,传统的文件(档案)管理手段逐渐出现弊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受到质疑,文件连续体理论应运而生。因此,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践基础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电子文件管理。

二、两种理论之本源

从以上两种理论起源的背景可以看出,两种理论的起源都是由于实践的新变化,即文件管理的变化,而这两种理论的焦点都是为了抓住文件运动的规律,从而更加经济、有效地控制、管理文件。因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注的都是文件运动,都是关于文件运动规律的理论。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文件 (档案)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 它与所有的客观事物一样, 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变化的。而其阶段性表现为文件运动的周期性, 其螺旋式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阶段性运动规律的体现。

文件从现行、半现行到非现行(文件———档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运动过程, 通常称作文件生命周期, 它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阶段性在文件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最早发现文件运动周期性特点的是美国的档案学家, 最早形成理论成果的是英国的档案学者, 该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相当成熟了。

对于文件的活动状态而言, 文件运动依次经历了文件制作形成、现行、半现行和永久保存或销毁;而对于纸质文件运动依附的对象而言, 文件运动依次经历了制作形成单位、现行使用单位、文件中心(或档案室)和档案馆。作为对新的档案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清晰地揭示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阶段性质变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2.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规律的体现。

前面已经提到,文件运动的螺旋式发展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来看, 文件运动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信息系统, 它是根据利用者需要, 人为使文件划分出“文件”与“档案”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并循环转化的一个信息流。因此,虽然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件运动周期内,“文件———档案”(“现行—半现行—非现行”)的转化呈线性运动状态, 但也要看到,在文件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利用者的需要以及文件本身的价值因素,也会出现档案又由“非现行”向“现行文件”跳转,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在文件运动出现跳转之后,又开始了新的文件运动周期,使文件遵循着自然形成规律一个周期套着一个周期连续不断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 构成了文件运动的全部历史过程。

而今在电子环境下, 电子文件的产生、运动过程呈现出的非线性特点尤为明显。在网络环境下, 电子文件的特性使其可以在形成之时就同时存在于四维中, 或者说存在于文件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时空点上, 因此文件运动不只是线性发展的, 还表现出多维性的特点。

文件连续体理论正是强调文件运动是多维的, 由于文件连续体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当前数字和网络时代对激增的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因此它强调文件可以同时存在于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时空点上。也就是说,文件处于任何一种活动状态时或依附于任一对象时, 都可以同时增加其他活动状态和依附对象。

三、两种理论之关系———同源异流,互为补充

综上所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的是文件运动的阶段性运动规律。就文件运动而言,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揭示了其中一部分规律, 并没有穷尽它的全部规律,而文件连续体理论正是揭示了文件运动的另一部分规律———文件运动的螺旋式发展规律。可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在本质上是同源的,都是关于文件运动规律的理论,而其区别只是在于他们分别侧重、体现了文件运动规律的不同侧面。两者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因此这两种理论就不应该是互相对立的,也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电子文件这一新生事物不能作出完全合理的解释, 需要用文件连续体理论来补充说明电子文件不同于纸质文件的特点, 并以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立体思维方式来改造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平面思维方式。相应地, 文件连续体理论也是在吸收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文件运动整体性、文件价值阶段性的基础上创立的。

因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理论它们本身具有灵活性、自我完善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电子文件时代, 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优势整合起来, 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文件和档案管理目标的优化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电子文件时代的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实践,是未来档案工作者要做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达多, 金更达.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模式同一性探讨[J].档案学研究, 2005 (3) .

[2]邹吉辉, 杨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6 (1) .

[3]何嘉荪, 叶鹰.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之一[J].档案学通讯, 2003 (5) .

上一篇:农户融资下一篇:资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