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关系(共12篇)
理论关系 篇1
1. 劳资关系的概念
劳资关系是相对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它反映的是出资人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劳资关系的含义或性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劳资关系提出的初期, 主要反映的是一种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阶级对抗或利益冲突关系;而当前所言的劳资关系主要是指劳动者与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并不反映阶级对抗或利益冲突性质。也正因此, 当代一般使用劳动关系的提法较多。
2. 劳资关系理论溯源
劳资关系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 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 伴随着19世纪中叶西欧产业革命的开始以及有关劳资关系问题的出现, 劳资关系的理论研究就已开始。
2.1 亚当·斯密的观点
关于劳资关系的研究, 可以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最重要的著作, 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 亚当·斯密分析了劳资关系的存在及表现。
亚当·斯密指出, 劳动者的普通工资到处都取决于劳资两方所订的契约。这两方的利害关系绝不一致。劳动者盼望多得, 雇主盼望少给。因此, 劳资矛盾是固有的, 不可避免的。
然后, 亚当·斯密又提出, 劳动者都想为提高工资而结合, 雇主却想为减低工资而联合。在一般情形下, 雇主的人数较少, 团结较易, 加之, 他们的结合为法律所公认, 至少不受法律禁止。但劳动者的结合却为法律所禁止。况且在争议当中, 雇主总比劳动者较能持久, 因为他们纵使不雇佣一个劳动者, 亦往往能靠积蓄维持一两年生活;失业劳动者, 则不能支持多久。就长期来说, 雇主需要劳动者的程度, 也许和劳动者需要雇主的程度相同, 但雇主的要求没有劳动者那么迫切。因此, 在劳资双方的矛盾中, 劳方处于劣势地位。
此外, 亚当·斯密还指出了劳工方要求提高劳动价格而结合的理由, 有时是食粮腾贵, 有时是雇主从他们的劳动得到过多的利润。
2.2 马克思的观点
继亚当·斯密之后, 卡尔·马克思系统研究了欧洲的劳工运动问题, 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亚当·斯密的认识。
马克思从历史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异化、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分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研究最重要的贡献, 是对阶级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分析。其劳资关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资关系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2) 劳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从经济关系看, 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间的关系, 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家是资本的所有者, 工人在劳动环境和劳动产品中被异化了, 劳动力成为“最受摧残的商品”。马克思通过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论述, 对这种劳资关系的性质作了透彻的揭示。
3) 劳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关系。
总之, 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本质上是对抗性的。
2.3 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理论
康芒斯不承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他说:“世界上不仅有两种阶级, 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 而是在利益相同之中有多少不同就有多少经济上的阶级……这些经济阶级和他们的冲突……或者产生一种可以行得通的利益协调、或者产生僵局、或者引起大崩溃。”
康芒斯指出, 劳资双方在进行无休止的竞争, 当工会作为一项经济制度的代表就工资和有关雇佣问题与雇主进行谈判时, 便可以将其界定为“双边集体行动”, 也就是集体谈判。
2.4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主张采用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 凯恩斯从货币工资的削减上分析了劳资关系。他指出, 对于个别企业或个别产业来说, 货币工资的削减总是有利的事, 所以, 当货币工资普遍下降时, 尽管实际影响不同, 但在企业家的心里或许还会产生一种乐观情绪。另一方面, 如果劳动者像其雇主一样, 对普遍性的工资削减作出错误的估计, 那么必然会引起劳资纠纷, 所有劳动者为了自身利益都会抵制本行业中货币工资的降低。
但是,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 劳动者对雇主设法压低货币工资的抵制, 较之对因物价上涨而带来的实际工资逐渐的和自动的降低要强烈得多。因此, 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物价, 使货币工资保持不变甚至有所提高, 缓和劳资关系。
凯恩斯还提出, 每当就业量小于充分就业量时, 劳动者便会联合起来一致采取行动, 或准备采取行动, 使得以工资单位衡量的货币数量增加, 以达到利息率下降的目的, 使充分就业得以实现。因此,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 实际上实施货币管理的, 并不是银行系统, 而是以充分就业为宗旨的工会。
凯恩斯认为, 只有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2]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黑启明.论近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
理论关系 篇2
4.“目中无物论”的根源是唯心主义和法律形式主义
(1)“目中无物论”与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排斥,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先验的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先验的唯心主义(transcendetal idealism)是一种哲学态度,它的最极端的表现形式是把人的思想变成“宇宙的唯一支柱”。正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德国,西方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潮达到其发展的顶峰。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公元1724~1804)就是一个先验的唯心主义者。他认为,自由与人之理性的世界即本体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物理性质和因果关系的经验世界即我们通过有色眼睛所看见的现象世界却只是一种虚幻的世界。[88]需要指出的是,康德受笛卡尔和牛顿的“主、客二分法”思想影响很深,笛卡尔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牛顿把物理世界视为一个受永恒不变的因果关系法则支配的实体,康德则认为法律这个术语乃意味着一组不变的原则。[89]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1814)将先验的唯心主义(transcendetal idealism)发挥到顶点,他认为所有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都是而且必须是理性人的自我,人所认知和感觉的内容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理性归于个人的明智,“所有存在,即自我的存在和非自我的存在,都是意识的一定形式。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他的哲学是一种不受约束的人类能动主义(human activism),认为人的意志能够改变世界;理性人的自我是自由的,人的行动只为其本身意志所决定;非我即客体世界只不过是人之行动的一种目标。[90]德国哲学家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公元1770~1831)将先验的唯心主义从主观论发展到客观论,认为“客观精神”是理性的主要承载者。他在《法哲学》中的名言是“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real),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如果只看个别词句,我们会认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黑格尔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精神高于物质。[91]
黑格尔哲学体系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哲学凌驾于科学之上,靠哲学思辨来解释和预言科学的发展,这种做法遭到科学家们的鄙弃。[92]最早起来反对黑格尔的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他在黑格尔哲学盛行之时就预示了其没落,并尖锐地指出,现在德国哲学是吹牛的骗子和假充内行的骗子的产物,其中假充内行的骗子即指黑格尔。[93]叔本华是康德的`忠实继承人,他主要通过发展康德的如下观点来批判黑格尔: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理论理性不能纯粹,实践理性必须纯粹,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叔本华的贡献是发展了一套意志主义的主体性哲学;他的意志是本体论的概念,是客观的、普遍的意志;在主体和客体这一对范畴中,他认为主体决定客体、优于客体。他宣称:“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既然我们最熟悉自己的意志,就让它成为支配外部世界的决定力量吧;意志在永不停止的流转变化中产生出世界万事万物;意志不但是认识的主体、身体的主体、行动的主体,也是世界的主体;人的一半是主体,一半是客体(身体);不但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整个世界都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意志高于理智,世界万物都是意志的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他认为:“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主体就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的一贯的、经常性的前提条件,凡是存在着的东西,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他说,“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94]他声称,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地球。”[95]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认为:叔本华哲学“适合于庸人浅薄思想”,“是由已过时的残渣杂凑而成”。[96]
关于意识和存在的关系,一直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在20世纪初,新黑格尔主义开始在世界各国传播,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建立了一个
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篇3
奥地利籍学者Nele Noesselt在最新一期《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vol.222)上发表专论,梳理“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论述,并揭示了其历史与哲学根源。文章认为,自觉寻求新的学术范式是中国追求国家认同和全球地位的一部分。
作者指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有两大理论渊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是经过了转换的儒家思想。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历史张力,但是在当代中国却相互融合,催生出“和谐世界”、“和平崛起”等外交理论与政策模型。前者坚持对霸权政治与全球权力分配的不平等状况进行批判,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为超越传统理论进行了准备,因而也为中国学派的塑型设置了起点。或许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固有的“西方”理论特征,中国学者逐渐开始汲取古代历史文化中的外交思想,以“天下”、“王道”等传统概念为装置,将鼓吹胜王败寇的国际政治扭转为一种国家与世界治理的“正道”。作者试图向读者表明,正是这两大知识传统的相互抟用,塑造出对外政策之现实主义与世界政治之理想主义的双重面相,使得中国的国际关系主张既不缺乏对国家利益的具体考量,又有可能延续晚清以降知识精英对“大同世界”的理论构想。
上述两种进路似乎被安置在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上。但是作者提醒,需得注意“理论”一词在中国语境中的独特内涵。对中国的官员与学者而言,“理论”并非严格的定义,而是兼具规范和建制的功能;并非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而是在国际政治中施展权力的一套工具,它更加强调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尤其注重对外部世界进行理解和解释、进而形成适当回应。这种带有强烈实践意义的“理论”定义根源于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并在改革开放时期持续发挥着指导政治行为、并为之提供正当性依据的双重功能。质言之,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理论有效性的标准从来不是理论的解释力,而毋宁是指导政治行为的能力。在对外政策的层面上,中国学界主要为具体政策的制定助力,收集数据、降低问题复杂性,立足于中国观念,提出了一套理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就世界政治而言,学界已经大致勾勒出中国与西方在全球秩序的理想图景上的基本分歧。虽然尚未形成系统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但是来自于传统政治文化与哲学的一些抽象观念与概念已经在或多或少地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行为,并且在思考中明确地将国际关系的其他参与者一同考虑在内。
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起点,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指出这场危机证明了西方资本主义无力治理世界秩序。也是从同一时间开始,中国政府在多个外交场合、国际会议上阐述自己的外交立场。在这些公共言论背后,或许依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大量争论。但是可以假设,这些争论中所隐含的诸多要素正在被纳入到第五代领导人对国家战略的总体思考之中。 (文/李诚予)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种体系理论 篇4
一、研究层次和体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密不可分。华尔兹在1959年的《人、国家与战争》中就从三个层面: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国家特征(好、坏国家之分)和人性来探讨战争发生的原因[2]。而真正有意识的把层次分析法作为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来研究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辛格[3]。就战后国际关系研究主流来说,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到国际体系、国家层面和次国家层面。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是体系层面的研究。华尔兹把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体系理论和还原理论,1前者强调体系特征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后者强调对个体特性的研究,以单位特性作为解释依据[4]。因此,体系理论就是研究体系特征与单位之间的互动行为。体系特征是发生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自变量,而单位行为就是受到这种作用的影响而出现的因变量,体系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单位特征的变化。结构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遵循了体系理论的这些原则, 所以都是体系理论。但是,他们对国家体系特征和国家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
二、国际体系特征
在对三种体系理论进行比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国际体系的特征,即体系层面的什么因素对体系单位的行为影响最大、最重要。三种体系理论对这一问题有着根本的差别。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体系结构。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体系结构层面来解释国家行为。他首先提出了界定政治结构的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和权力分配[5]。由于国际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 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相应的秩序原则就是无序性。在论述单位特征时,华尔兹认为国家作为权力实体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不像处于等级制中的单位,不存在明确的分工,所以体系单位是同类的、功能相似的实体。2所以,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因素中,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的因素。因此,华尔兹把体系结构定义为诸多国家行为体之间按实力大小形成的排列组合,排列发生变化导致结构的变化[3]。 当然,华尔兹强调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主要是指军事、经济等硬实力,体系结构的表现形式就是“极”,比如单级、两级和多级等结构。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国际制度 。
罗伯特·基欧汉没有否认华尔兹界定的体系结构,认为体系结构是解释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强调体系结构是不够的,特别是在体系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其他的体系因素来解释国家行为[6]。因此,基欧汉把体系结构作为常数,把影响体系进程的另一个因素,即国际制度作为最主要的体系特征。国际制度主要是指:国际组织、国际惯例和国际机制。
建构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也是体系结构,是一种共有知识、文化和认同的分配。温特的建构主义也是体系理论,强调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互构。温特所论述的体系结构不同于华尔兹在结构现实主义的所界定的结构,温特在世界观上坚持观念主义,借用社会学理论,认为体系结构是国际文化、认同的分配,而不是物质性权力的分配[7~8]。
三、国际体系单位
三种体系理论都把国家作为体系单位,作为国际关系体系理论的研究起点[9],1而且都认同华尔兹的国家观。虽然他们把民族国家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认为民族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但是华尔兹为了建构高度科学简化的理论,对国家这一概念进行了高度的抽象简化。首先,华尔兹对国家进行非历史化的处理,把国家作为一个常数性实体,不像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那样把国家历史化,不认为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次,华尔兹将与国家关系无关的国家内部特征(attributes)排除,比如政体,经济、政治等体制,意识形态等,也就是说,只考虑国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忽略国家之间内部特征的差异。最后,国家作为基本的体系单位,除了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之外,成为同类的(like units) 可以类比的单位[10]。因此,在三种体系理论中,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两个重要的因素都具有了高度简约性和可操作性。
四、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的关系
在体系理论中,体系特征与体系单位的关系是指,体系特征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构现实主义强调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华尔兹认为,体系理论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说明体系结构怎样影响体系单位[10]。结构现实主义认为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是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体系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体系结构特征会影响甚至决定国家行为。国家行为具体主要是指冲突和合作。比如,华尔兹从体系结构的特征出发,论述两极结构与多极结构相比,更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华尔兹将体系结构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进行类比,认为体系结构是自在的、独立的自变量,一旦形成就不受国家影响,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国家的行为。因此,通过分析体系结构的特征就可以对国家行为进行预测,也就是所谓的“结构选择”。
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中对博弈论进行改进,认为尽管存在合作的机会,但是影响本应该实现的合作最终却没有实现的原因在于国家交往过程中的欺骗行为。欺骗行为分为故意欺骗行为和由于“政治质量”不确定导致的不得已的欺骗行为。基欧汉认为,一方面,通过国际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关联性对故意欺骗行为进行惩罚,提高故意欺骗国家的国际交往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制度向参与国家提供高质量的、可靠地信息,以及通过国家制度所具有的明确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总之,经过国际实践,理性自私的国家会根据国际制度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放弃眼前短期的利益,选择合作和遵守国际制度,追求长远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制度选择”。
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与施动单位之间的互构。首先, 建构主义的体系结构是社会学的结构,是观念、共有知识的分配;其次,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施动单位之间的互动形成结构,而结构会对施动单位的身份进行建构。一方面,温特认为,国家之间的互动形成体系结构,国家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应机制在国家之间形成认识,即文化,体系结构。温特认为, 国家之间不同的互动行为,会形成三种不同的体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总之,无政府状态不是常数,是国家造就的状态。另一方面,温特否认理性主义对国家身份的先验性假定,体系结构会建构国家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影响国家的行为。总之,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互构,这种互构不同于华尔兹所强调的互动,结构现实主义所论述的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不涉及体系结构对国家身份的建构,而是先验地认为国家的身份是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任务就是研究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篇5
学112500283
姓名:王敏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是现在教育的主流问题,也是难以根治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与我们本身的社会政治制度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强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养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有关系。教育本身的目的应该是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技能,对国家的兴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偏离这个轨道,而是一味的注重其分数和升学率。这本身就使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脱节。脱机的根本目的是目标的异向。这很难立刻的解除,是需要时间的考证的。我很赞同教育文化一说,将教育与人的生活相紧密联系,将教育理解为不是一再的分数化,而是将其文化化。当教育水平成为国家文化素养的体现时,理论与实践就能在慢慢的摸索中达到共识。想必那一刻,我们的国家也即将强大!本论文将先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定义阐述,再来是两者的关系,接着是现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就是自己对这些问题希望能处理的方法美好期望。一:什么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但具体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什么却难以明确作出定论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出的结论不同,如赫斯特从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出发认为: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而奥康纳认为,尽管理论可用来表示“指导或控制各种行动的一组或一系列规则、或一整套的箴言”,但理论是“表示已被观察所证实的一个假设或一组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假设”的术语。而穆尔则试图将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认为“理论是合理解释的工具”也是“指关于应该做什么的规定和建议。不过,赫斯特和奥康纳的观点被认为是关于教育理论的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二者的区别:一个强调从实践性来揭示教育理论,一个强调从逻辑性来认识教育理论;一个从功能性来定义教育理论,一个从结构性来解释教育理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解释教育理论,总要符合理论本身的特性,即理论的概括性、理论的抽象、理论的结构性、理论的系统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这些理论特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以认识为基础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实践,是对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有独特的对象与领域。教育以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这是其与别的社会活动领域的标志性区别。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进行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这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力量的坚信密切相关。从完美主义的理想出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同处于一种和谐化的状态。既保持各自的优势,又相互融合,但现实中二者又往往以一对矛盾的姿态出现。正确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意义重大。本论文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号:
关系的现实中的问题及理想的憧憬。我更倾向于两者处于一种和谐化的状态,因为这更有利于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具体实际的意义,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教育实践能很好的改造现在教育的现状。在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也能验证理论的价值,发觉不足,再去寻求更好的理论模式,在实践中改造,在改造中进步。这是实践对理论的意义。同样理论对时间也有指导的意义,在指导的同时,理论也是实践的最好的依据。如今的最好的问题,就是现实中实践的展开找不到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这使得很多实践只是一种经验之谈,而经验就促使很多实践行为没有施展型,很难将一切好的经验普及,只有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实践!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如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往往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二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脱离。关于两者脱离的原因,研究众多,李秉德先生曾经提出的“两张皮”的理论来说明。李先生指出:“第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并未认真系统地学习理论,只是照着别人的老路子亦步亦趋,盲目模仿;第二种情况是,有些教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对于教育理论并未真正掌握,对于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更是不甚了了,这样的人写起文章、书籍来只是照搬照抄,罗列教条;第三种情况是,由于理论表达深浅的程度与教师已有的水平不相符,因而产生不能很好地结合的情况;第四种情况是,从较高的教学理论到实际应用,这中间还缺乏相应的一系列过渡性学科的建设问题;第五种情况是,教学实际工作者运用理论的态度与方法问题。教育理论工作者把自己置于教育实践代言人的位置上,故意用高深、晦涩的语言描述浅显的问题,以显示理论的“阳春自雪”。
实际上,是希望以理论指导实践,或是呼吁理论更多地关注实践,致力于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同时,这种脱离也是双向的,即教育实践也存在脱离教育理论的一面。由于教育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少在教育中做出成绩的人的确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因而很容易出现唯经验的倾向。现实表明,有不少实践工作者漠视理论的运用,完全凭自己的经验从事。这种仅仅靠自己的经验、无视理论指导的教育不仅不能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更不能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二)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是人们对二者关系的解读,但现实生活中有的理论对实践起不到指导的作用。其原因之一是理论不是来源于实践,有的理论只是纯理论,是思辨。这种从文本到文本所得出的结论,其价值取决于第一个文本的正确程度。如果所参照的文本也是理论文字,正确与否都不可知,又怎么能保证得出确且有指导性的结论。因此这样的理论确实不敢指导实践,也难以指导实践。原因之二是理论即使参照文本来源于实践,现实条件的变化也使这种理论缺乏现实指导意义。理论是否具有操作性、是否为实践者提供了理解和应用教育理论的过渡性知识,难以把握。然而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根本问题之所在:人们在期待理论指导实践时,总认为理论是正确的,这就犯了认识上的错误。只要仔细分析理论,就会发现理论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也有超前和滞后之分。正确的教育理论有促进实践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可能,而片面、错误的理论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危害实践。单纯提“教育理指导实践”本身极易使人忽视对理论本身合理性的审视和分析。这种关于“理论指导实践”的观念,实际上假定所有实践工作者是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工作的,并假定实践工作者的头脑中是一片“理论的真空”,可以听凭别人把理论塞进自己的头脑。由于这种假设不能成立,故要求理论指导这样的“实践”,实际上是对理论的苛求。
四: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建议
对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其主要可以寻求两个主体,即: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这两个是核心。而在其中间还夹杂着教育理论应用者,这一群体往往受到忽视,但是他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主体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完善我们的教育目标,尽可能的统一化。只有当双方主题都有同一个目标的时候,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才能更好的起到作用,才能将他们的价值最大化。
(一)教育理论研究者
对现有理论思考、质疑、批判的习惯和能力是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研究生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的质疑改进中进步。但他们采取的不应该仅仅是思辨,似乎只要用了这种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了,这也只是似是而非的言论。而不加入实证的方法,这个理论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纸上谈兵”只能有指导思想,但是没有实际的作用。所以,教育理论研究者,不仅仅要具体文本的能力,也需要洞察社会现象,教学实情。要促进研究人员观念自我更新和形成新的问题,发展理论的价值。这是时代的实践对研究者精神的滋养过程,基本理论研究者要想与时代对话,要想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自己研究领域里有所作为,不能没有这样的面向时代变革实践的研究。只有把实践纳入理论者的研究视野,并培养新的研究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专业化水平新的提升,才有可能对理论与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二)教育理论应用者
对于应用理论研究人员来说,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对现在一些基本理论研究人员对应用研究的莫明小视。其二是认为应用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这反映在应用研究人员的个人学习实践中,往往忽视理论学习的部分。这带来应用理论研究人员的个人内在理论中相应理论背景的缺乏和相对滞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用由旧基本理论作文撑而得的应用理论去直接指导和规范生动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这并不是要求应用研究人员要直接从事基本理论研究,而是说他们应具有这方面的修养和敏感性。在这个问题解决后,应用研究人员需要有两种不同于基本理论研究人员的修养,才能形成个人内在理论与社会实践间的积极关系。一是善于把偏重于认识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对实践具有行为指导意义的应用性理论。二是善于从实践工作者那里吸取实践的智慧,并把个别的典型的案例与经验,上升到结构的层面,进而丰富应用研究的理论。在这里,实践对应用研究人员来说,同样具有滋养个人内在理论的价值,而不只是被指导、改造的对象。
(三)教育理论的实践者
教育实践工作者人数最多。他们是蕴含着最大潜能的群体,也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最终有决定性影响的群体。在开放改革的当代中国,解放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潜能是当务之急,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破除实践工作者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理论与实践关系认识的忽视。这种忽视,首先表现为招个人实践的改变寄托在他人提供具体的、操作性指导上。对理论的分析缺乏应有的理解兴趣和能力。其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不知道个人实践的改变是要通过个人认识,包括个人内在理论的改造来实现的。所以,在行为上即使有所变革,也会陷入到简单执行他人指令或模仿他人的新做法的境地,不能成为教育改革能动的、自觉的创造者,并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种把研究与实践分离的认识,常常是来自于基层。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问题在近年来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能从自己的创造性实践中形成或提供新的理论成分的,更富有自主能动意识、使个人实践与社会理论发展息息相通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队伍正在成长。
(四)理论和实践目标和实施方式上的统一
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篇6
训练理论和训练经验的动态平衡
当笔者问及部队过来进修的学员在体能训练中缺训练理论还是训练经验时,绝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们缺乏理论”。笔者认为,这也说出很多部队体能训练工作者的心声。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理论理解为有关体能训练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众多体育工作者对运动训练实践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我们缺乏理论”也就是说我们部队体能组训人员缺乏运动训练学方面的知识。这句话虽然没有提到训练经验,但似乎可以感觉到,相对于训练理论我们对自己在体能训练中训练经验还是比较满意的。
尽管笔者不知道整个部队训练满意程度的平均值,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正确理论的经验是低水平的经验。因此,笔者害怕有些同志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缺乏理论知识指导才使部队体能训练水平一直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的确,在部队体能训练中,训练水平低与缺乏体能训练理论的指导密不可分。训练经验虽然不足,但相对于理论知识来讲,训练经验的积累还算领先一点。这是由于在部队中体能训练机会远远大于理论学习机会,实践经验积累速度要快于理论知识积累速度。因此,在这一阶段与训练经验相比,理论相对滞后,我们应该加大训练理论的学习力度。
体能训练中的“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拿来主义”一文,此文中的“拿来主义”的意思大概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其中所讲的“拿来”是要动脑子、有选择地去拿。
以往,有少部分同志到笔者所在的装甲兵工程学院求学时,带着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我们暂且称之为“拿来主义”态度。而这个“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有一些本质上的差别。“拿来主义”在本文大致的意思就是“拿来我用”,这句话中的“拿来”与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是有区别的,这里是指“拿”别人现成的东西,回去好“用”。一“拿”一“用”主要与肢体动作有关,很少“运用脑髓”,即便有大脑参与,也是非常简单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拿过来用”不好,主要看你怎么拿:如果是“运用脑髓”拿,可能会拿一些好的、适合实际情况的一些训练方法和手段;但如果不“运用脑髓”去拿,你如何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比较实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呢?这样的不“运用脑髓”的“拿来主义”显得有些简单了些,不宜提倡。
“保守主义”与“冒险主义”
乍听起来,“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与我们体能训练有些不搭边。其实,在我们部队体能训练中还真存在着与这两种主义相符合的现象:一种是在体能训练中怕出现伤病,不敢上强度,不敢变换训练手段,一味保安全;另一种是在体能训练中,什么都敢练,结果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病。第一种称其为体能训练中的“保守主义”,第二种称其为体能训练的“冒险主义”。
笔者不赞成“保守主义”,主要是它的理由让笔者接受不了。一个组训人员对自己组训能力都没底,这明显就是不称职。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通过学习来改变这种不称职现状,至于对受训者水平没底,除了缺乏专业知识之外,主要是由于平时不注意收集有关受训者的信息所至。而对于“冒险主义”,笔者也是不赞成的,因为这种做法有时不仅达不到体能训练健身强体、为战斗力服务的目的,反而会背道而驰。在体能训练中具体表现为:随意增加训练强度,任意变换训练方法。首先,笔者要肯定“大强度训练”的观念,但在训练实践中要循序渐进,训练负荷的安排要符合个人承受能力。这种“冒险主义”的做法,也是欠缺体能训练知识所导致的。
结束语
通过对三个小专题分析,可以让广大官兵充分了解到体能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的关系。在部队体能训练中,我们既要重视经验的积累,还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在体能训练中,不要抱着“拿来主义”态度,要多开动脑筋自己学习;想要根本解决部队体能训练中的“冒险主义”和“保守主义”还是靠学习。可以说,我们部队组训人员不仅要学会在训练实践中摸索,而且要认真学习训练理论,从而使军人的体能训练水平得到提高。
理论关系 篇7
一、两种理论起源之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定的理论产生并反作用于一定的实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社会科学性质的档案学理论,它们是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档案实践的产物,其形成无不受到当时经济、科学、技术、文件等诸因素的影响, 直接反映了当时档案工作现实与发展对理论的要求。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之背景。
现代世界档案学史表明,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和理论源头来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文件中心和文件生命周期论述, 正式提出则是由英国档案学者在1950年第一次国际档案大会上完成的, 其后又经加拿大、阿根廷等国档案学家的丰富和发展, 才不断完善起来。20世纪40年代以来(二战后),纸质文件大量增加,以纸质文件为主要对象的文件管理, 其管理重心是如何处置、精简文件,减少库房压力。实践上受到登记室的启发,理论上由于文件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随着文件中心的建立发展以及对文件生命周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不仅从理论上为建立文件中心找到了科学依据,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并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从而升华为档案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2. 文件连续体理论起源之背景。
文件连续体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澳大利亚,首先创制文件连续体模型的是澳大利亚学者厄普沃德 (Upward) 。20世纪90年代,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直接导致大量的电子文件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档案管理者开始面临电子文件管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文件管理重点因电子文件自身属性的变化而相应发生了变化, 文件数量问题不再是文件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焦点转移到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地管理、控制电子文件, 以及电子文件的“档案化”问题上。随着电子文件管理实践的发展,传统的文件(档案)管理手段逐渐出现弊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受到质疑,文件连续体理论应运而生。因此,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践基础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电子文件管理。
二、两种理论之本源
从以上两种理论起源的背景可以看出,两种理论的起源都是由于实践的新变化,即文件管理的变化,而这两种理论的焦点都是为了抓住文件运动的规律,从而更加经济、有效地控制、管理文件。因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注的都是文件运动,都是关于文件运动规律的理论。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文件 (档案)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 它与所有的客观事物一样, 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变化的。而其阶段性表现为文件运动的周期性, 其螺旋式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阶段性运动规律的体现。
文件从现行、半现行到非现行(文件———档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运动过程, 通常称作文件生命周期, 它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阶段性在文件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最早发现文件运动周期性特点的是美国的档案学家, 最早形成理论成果的是英国的档案学者, 该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相当成熟了。
对于文件的活动状态而言, 文件运动依次经历了文件制作形成、现行、半现行和永久保存或销毁;而对于纸质文件运动依附的对象而言, 文件运动依次经历了制作形成单位、现行使用单位、文件中心(或档案室)和档案馆。作为对新的档案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清晰地揭示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阶段性质变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2.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规律的体现。
前面已经提到,文件运动的螺旋式发展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来看, 文件运动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信息系统, 它是根据利用者需要, 人为使文件划分出“文件”与“档案”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并循环转化的一个信息流。因此,虽然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件运动周期内,“文件———档案”(“现行—半现行—非现行”)的转化呈线性运动状态, 但也要看到,在文件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利用者的需要以及文件本身的价值因素,也会出现档案又由“非现行”向“现行文件”跳转,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在文件运动出现跳转之后,又开始了新的文件运动周期,使文件遵循着自然形成规律一个周期套着一个周期连续不断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 构成了文件运动的全部历史过程。
而今在电子环境下, 电子文件的产生、运动过程呈现出的非线性特点尤为明显。在网络环境下, 电子文件的特性使其可以在形成之时就同时存在于四维中, 或者说存在于文件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时空点上, 因此文件运动不只是线性发展的, 还表现出多维性的特点。
文件连续体理论正是强调文件运动是多维的, 由于文件连续体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当前数字和网络时代对激增的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因此它强调文件可以同时存在于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时空点上。也就是说,文件处于任何一种活动状态时或依附于任一对象时, 都可以同时增加其他活动状态和依附对象。
三、两种理论之关系———同源异流,互为补充
综上所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的是文件运动的阶段性运动规律。就文件运动而言,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揭示了其中一部分规律, 并没有穷尽它的全部规律,而文件连续体理论正是揭示了文件运动的另一部分规律———文件运动的螺旋式发展规律。可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在本质上是同源的,都是关于文件运动规律的理论,而其区别只是在于他们分别侧重、体现了文件运动规律的不同侧面。两者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因此这两种理论就不应该是互相对立的,也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电子文件这一新生事物不能作出完全合理的解释, 需要用文件连续体理论来补充说明电子文件不同于纸质文件的特点, 并以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立体思维方式来改造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平面思维方式。相应地, 文件连续体理论也是在吸收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文件运动整体性、文件价值阶段性的基础上创立的。
因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理论它们本身具有灵活性、自我完善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电子文件时代, 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优势整合起来, 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文件和档案管理目标的优化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电子文件时代的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实践,是未来档案工作者要做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达多, 金更达.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模式同一性探讨[J].档案学研究, 2005 (3) .
[2]邹吉辉, 杨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6 (1) .
[3]何嘉荪, 叶鹰.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之一[J].档案学通讯, 2003 (5) .
关系营销理论及其新发展 篇8
传统的4P营销组合策略, 即产品、价格、分销及促销四大营销策略, 加上政治权力和公共关系两种营销工具, 可谓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营销的黄金法则。可近年来, 传统营销理论的实际效用开始受到质疑, 在实践中, 企业发现许多精心策划的市场营销计划付诸实施后困难重重, 并没有达到最初制定计划的目的。研究中发现,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对企业营销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如何正确处理并保持企业与这些个人和组织的长期关系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因此, 关系营销便应运而生了。
1 关系营销的内涵
科技的进步, 生产效率的提高, 大大促使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伴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 以及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企业发现很难通过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如产品、渠道、促销等方式为企业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在争夺消费者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间营销活动效果相互抵消, 竞争成本不断提高, 企业意识到只有和顾客建立并保持长久的稳定关系, 才能确保企业赢得稳定的市场份额。[1]美国学者Berry于1983年最早提出关系营销的概念:关系营销就是吸引、保持以及扩展顾客关系。[2]其中, 为目前的顾客提供服务并向他们推销产品与争取新客户同等重要, 因此公司在制定营销项目时, 不仅要吸引新客户, 还要保持和发展现有的客户。在关系营销的理论背景下, 是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其理论本质是以服务顾客为导向, 协调营销系统中诸要素的关系, 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3]关系营销是现代先进科技发展和市场成熟的产物, 企业应该把客户关系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维护和管理。
2 基于关系营销的企业和顾客价值提升
企业树立关系营销的理念, 意味着企业在交易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交易行为, 更多的是考虑面向顾客, 以关系为导向, 与顾客保持长期关系所带来的收益。
2.1 关系营销提升企业价值
关系营销提升企业价值, 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关系营销能提升企业收入;二是关系营销节约企业成本。
一般而言, 成熟顾客重复购买的几率要高于新顾客, 他们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销售业绩, 并且当对企业服务和产品感到满意时, 也会对企业做出正面的宣传, 推荐给新顾客。这样顾客建立在对企业产品熟悉的认识上, 保有对良好服务的预期, 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溢价机会, 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另外, 吸引新顾客的成本高于保留老顾客的成本, 关系营销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关系建立发展保持与老顾客的关系, 减少了顾客流失成本。在关系营销的过程中, 企业为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 顾客对其服务越满意, 顾客忠诚度就越高, 这样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关系成本就会降低。并且, 双方建立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交易会顺畅和容易很多, 自然所付出的协调沟通成本就更低, 利润也会相应提高。同时利用顾客的口碑宣传,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宣传成本, 节省了企业争取新顾客的成本支出, 这样在提高企业收入、降低企业成本支出的过程中, 提高了企业价值。
2.2 关系营销提升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 一般用“顾客让渡价值”衡量, 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所得到的全部利益, 顾客总成本包括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货币成本、时间和精力成本。顾客在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后, 出于对供应商的熟悉, 可以得到最好的或最适合自己使用的产品, 包括获得相应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等。顾客和企业建立稳定的关系, 可以减少在几个供应商之间的转换成本, 或者获得更多更低的折扣价格。比如当需要新产品时, 将花费更少的时间去判别产品, 包括价格、功能等因素, 减少重新协调带来时间和费用上的耗费, 提升顾客价值。关系营销不仅仅关注一次性交易, 其高度重视顾客服务, 关注顾客承诺, 同时注重协调营销系统中诸要素的关系, 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与竞争者、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应商和企业与营销者五种基本关系, 也是企业营销的重要内容。[4]
3 关系营销对传统营销哲学的变革
3.1 关系营销以关系导向
传统营销学的经营哲学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共产生5种经营哲学:生产导向、产品导向、推销导向、营销导向和社会营销导向。[5]但是这些经营哲学都是从企业的立场出发, 目的是为了达成交易, 创造企业价值。而关系营销则突破了传统的营销哲学, 其是以建立和维持与利益相关者良好的关系为出发点, 主张“以客户为中心、营造顾客忠诚”。关系营销以顾客关系作为其关注的焦点, 其中心原则是吸引客户、保持并发展同客户的关系, 在增加整体客户价值的同时, 降低整体客户成本, 创造真正的顾客。同时还要考虑经营活动中的其他关系要素, 包括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银行、政府机构等的关系, 改变原来对立、冲突的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 力求实现各方双赢、多赢。
3.2 兼顾多个市场群体
企业的营销过程是与多个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多个群体涉及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 包括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等, 正确处理企业与这些个人或组织的关系是企业营销的核心, 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关系营销不仅仅把视野局限在目标市场上, 相较于传统的市场而言, 其市场范围扩展了很多。其市场范围不仅有顾客市场, 还包括供货商市场、中间商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市场等。当然, 顾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顾客市场依旧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但重视扩大发展与外部诸多市场的关系、内部市场的关系, 也是企业营销成功的保证。
3.3 营销组合的拓展
传统的营销理论主张运用4P理论去满足目标顾客需求。4P是指企业利用产品 (Product) 、价格 (Price) 、渠道 (Place) 、促销 (Promotion) 四个基本策略组合, 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 满足市场需求, 从而获得最大利润。其实质是利用企业内部因素, 对外部市场产生作用, 使外部市场做出积极的动态反应, 实现销售目标的过程。传统的营销思想充分发挥了资本和物资等生产要素的作用, 却忽视了人的作用。考虑到服务及服务市场具有若干特殊性, 从而决定了服务营销组合策略的特殊性。因此要提高营销组合的应用价值和效率必须增加人力的作用。关系营销以扩大了的营销组合概念, 在4P的基础上又增加其他3个要素:顾客服务、人员、管理进程, 称为7P理论。
3.4 虚拟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而产生的, 网络营销的出现使关系营销呈现出虚拟化的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相对缩短, 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依赖性、相关性也越来越强, 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更加便利。互联网络营销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营销方式, 它既可以提供有关企业商业信息的查询, 又可以与消费者作双向沟通。像日益兴起的微博营销, 对于企业来讲, 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营销平台。企业一方面可以用来进行形象推广, 开展市场活动, 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 加强与顾客的沟通等等。S
摘要:关系营销被视为是对传统营销理论的一次革命。本文首先探讨了关系营销的内涵, 接下来分析了基于关系营销的企业和顾客价值提升, 最后总结了关系营销对传统营销哲学变革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关系营销,4P理论,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相东.基于顾客价值的关系营销理论和实践[D].厦门:厦门大学, 2006.
[2]董雅丽, 刘荣华.关系营销理论评述[J].社科纵横, 2006.
[3]李琼, 黄勇.关系营销理论综述[J].天府新论, 2007.
[4]李德俊, 刘忠苹, 等.关系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理论关系 篇9
文件连续体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电子文件的运动过程进行了重新考查, 为电子文件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理, 但是它并不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全盘否定, 而是在吸收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在电子文件时代对生命周期理论的跨越式探索和尝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其对文件运动过程的划分被认为是一种“分阶段管理文件和档案”的模式, 然而, 在真正科学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 已经无法明确区分“文件”和“档案”, 更无法明确区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阶段。因此, 中外很多档案学者都认为, 该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所倡导的对文件实施一体化、全过程管理的思想截然相反, 在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中已经被完全否定了。
二
虽然两种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前提, 体现了不同的文件管理思想, 但不应该因此就简单地把二者对立起来,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不需要批判和借鉴以往的理论而凭空产生的。文件连续体理论也不例外。笔者在这里就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简要阐述。 (1) 二者开展文件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相同的, 即提供事务处理的凭证;满足法令和法规的要求 (证据、隐私、文件保管和档案责任) ;保证组织机构能够完成其职能任务和开展日常工作等。 (2) 二者都意识到了文件运动过程的整体性。生命周期理论首先把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在此基础上, 再针对文件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形式的变化对其划分不同的阶段。这种“文件的运动具有整体性的特点”的观点, 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中所表达的“从文件形成到文件永久保存或销毁的全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3)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对生命周期理论中文件运动规律描述的丰富与扩展, 生命周期理论仅仅是从单一维度对文件自身线性运动规律的描述, 但是这种单一维度的线性运动在现实组织机构的文件运动中是很少见的, 因此也被称作是“文件的理想运动状态”。对整个文件运动规律而言, 这种描述显然是不全面的。连续体理论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和丰富了文件的运动形式, 把文件的一个线性运动过程演变成多个线性过程的重叠或连续, 使之更符合文件尤其是电子文件运动状态的实际。 (4) 二者在文件运动过程中对文件价值主体的确定上存在共性。无论是文件连续体理论还是生命周期理论都尽量全面地确认文件价值的主体, 总体来说, 两种理论在文件价值的判定上都考虑到了文件对形成机构和其他利用者的利用需求, 只是在具体鉴定标准以及对满足各价值主体文件利用需求的侧重上存在不同。 (5) 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管理方面存在共性。首先, 二者都体现了电子时代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思想, 重视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计划与设计, 特别强调档案工作者必须尽早介入电子文件管理, 应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的设计开始时就从档案工作的角度为系统设计发挥积极作用;其次, 二者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都强调各学科、各领域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以确保电子文件的“证据性”, 并且在进行电子文件鉴定时能更好地理解文件, 使鉴定的结果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三
当然, 虽然二者在上述五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共性, 但是这并不能抹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相比较所存在的明显缺陷。因为, 生命周期理论对文件与档案阶段的明显区分, 使文件与档案工作者面对的是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对象, 没有谁需要对文档的整个生命运动轨迹进行通盘的考虑。而文件连续体理论更注重的是文件与档案的同源性而非差异性, 从而改变“文件是文件管理人员和形成机关关心的事物, 档案则是档案人员和档案机构关心的事物”的状况。文件连续体理论选择了新的研究角度、运用新的研究方法, 深入揭示了电子文件的连续运动过程, 展现了电子文件各阶段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从而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组织机构中电子文件的运动特点, 为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
文件连续体理论使文档一体化的领域得到拓展与深化, 对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超越。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最大价值就是它批判了谢伦伯格提出的文件和档案是具有不同特征、截然迥异的两种事物的观点, 并且指出档案机构应重视文件的产生和利用。尽管在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该理论还有一些潜在的不足之处, 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权限不容易明确划分, 从而导致电子文件各相关主体间的义务、责任、权限容易混淆。但这并不能否定文件连续体理论指导现代组织机构中电子文件鉴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另一种领导:关系领导理论 篇10
关系领导是一种社会影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构造和建立了临时的秩序(例如:社会秩序)和变革(例如:新的价值观、态度、方法、行为、意识形态等)。关系领导理论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统语义上的理论,而是一种包括了许多方法、观点甚至存在论的探索领导和组织化的关系动态的整体框架。总的来说,关系领导理论是基于以下的几个假设。
首先,领导的关系并不是局限于层级关系或角色。相反,关系领导在整个组织中发生。
其次,领导关系通过关系互动来识别,并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行为的产生或方向有贡献。
第三,关系领导,在集体层面上,是社会系统的改变和其所发展的社会建构的角色和关系,可称为“领导”的整个过程。
最后,所有的关系发生在情境中,而这一情境对于关系动态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因而,关系领导主要通过探讨关系动态,具体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关系作为一种结果,即研究领导关系如何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研究也可以考察情绪在关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即探讨不同种类的情绪如何参与领导关系的发展和领导的产生过程中。
2.关系动态作为一种建构的过程,即研究关系的互动如何影响社会秩序的产生和出现。
而关系领导的理论,主要是从“实体”(个体)与“关系”(多元实体)两方面来进行探讨,简介如下。
一、实体观点
在传统管理的对话中,关系是“个体喜欢人而且在关系中茁壮成长”。传统的领导研究检验行为种类是关系取向,它是一种体贴和支持性的活动或是以发展高质量、信赖、工作关系为主。
传统的关系观点可以视为“实体”的观点,又称为个体观点。因为它专注在个体实体上,信奉笛卡儿教条的客观事实。先天的假设是个体有一个认知的心灵;个体可以达成心灵的满意和与其他的个体、环境区分出来。这种观点着重在个人和他们的知觉、意图、行为、人格特质、期待和评鉴与他人的关系。Dachler与Hosking称此关系取向为“主体——客体”关系。
实体观点认为组织的生活是一种个体活动的结果,是一种个体的代理机构。个体被视为是一种个人自我与外在的自我的“个体”,是“有能力思考、学习、创造和管理”,作为提供管理的真实体。普遍实体观点探索关系领导的议题,是以关系为基础的领导取向研究。从该观点来看,领导是以获得共同目标来影响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在关系—基础取向,重点在人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在领导与成员间,也可能发生在领导者与团体间的关系或者三者之间或全体成员之间。简言之,以关系为基础的观点认为传统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互相连接,且领导者与成员交换关系的过程与个人特质有密切关系。
从实体的观点出发,关系领导主要包括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Hollander的关系理论、魅力关系、关系与集体的本质(relational and collective self)、社会网络、Rost的后工业领导理论等。
(一)领导与成员交换理论(LMX理论)
Graen和Uhl-Bien认为领导是发生在领导者与成员间持续增加影响力的有效伙伴关系,并且从关系的发展中得到好处。换言之,领导与成员交换理论描述领导者与成员间如何发展有效的领导,并且产生领导的影响力,对组织产生效益。
LMX理论主张,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要靠双方行为来建立,这种关系从“陌生”阶段,经过“熟识”阶段,最后达到“成熟”阶段,而有效的领导是领导者与下属间良好交换关系的结果。
(二)Hollander的关系理论
Hooander和Julian (1969)认为领导理论是领导人与参与者间协议的过程,是一种受益于关系的过程。即Hollander关系模式关注的焦点在于过程,从个人决策观点思索其发展。
(三)魅力关系
第三种关系领导的实体观点,认为魅力是一种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社会关系。此种观点认为领导者以魅力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Weierter认为建立领导者个人魅力与不同魅力的关系(社会化、个人化和社会感染力)可以保持或再创造魅力关系。
换言之,魅力型领导者对于下属的影响,主要在于个人认同与内化,经由部属的认同,将其信念转化为部属的内在激励,进而影响其工作投入程度,表现出高绩效与高服务质量。
(四)关系与集体的自我
这种论述主要在于社会的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有两种:一是关系的自我(发展与别人不同的我);二是集体的我(建立在团体或社会范围)。此两种社会自我概念左右着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
(五)社会网络
Balkundi与Kilduff认为社会网络理论有四个中心主轴:组织的参与者关系的重要性、社会网络包含参与者、连接社会网络的效用性(如社会资本)和社会生活型态架构。社会网络取向以连接个人关系为首要目标。而LMX-MMX共享的社会网络理论和三人一组理论也在社会网络理论中。
(六)Rost的后工业领导
后工业领导认为领导是以关系为基础,并且是组织的脉络。Rost就此定义后工业领导为领导者与合作伙伴是一起工作,多元面向的影响关系。Rost将领导定义为不是领导者所为,而是领导和合作者共同所为。
上述实体的观点所发展出的关系领导理论,是以个人知觉、认知、态度和行为作为出发点来探究关系领导,并发挥领导者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完成共同的目标。
二、关系的观点(又称为多元实体观点)
最近的关系发展对话中,关系在组织领导中的地位,已经转变为丰富关系与组织成员相互依赖的人性社会建构。相较于传统观点,将关系认为是从个体分割出来的实体或是过程中所“制造”出来的关系(Hosking,in press)。关系的观点是“关系是建构在不同的关系和历史/文化的背景”。这种多元实体观认为组织的现象是个体在相互依赖关系和互为主体的内涵。从这个观点看,认知是一种建构、持续生成的过程。应用于领导,关系取向是社会建构过程。
此种观点假设社会的实体是个体于关系脉络中,它采取“关系的中心,而不是分离、抽象难懂的现象”。它不接受传统组织和管理所使用的“结构”与“存在”的观点;相反的,它认为组织是改变人们的精致关系网络,透过空间和时间的复杂作用,达成在组织、个人和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
应用在领导上,关系的观点从重视个人转变为集体性的关系(例如互动关系与脉络的融合)。这样,实体观点的取向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型态与质量;而关系观点则强调以多元自我与他人的真实性在关系中共同发展、共同建构。
以下将分别叙述关系观点的相关类型,如关系建构主义、横向关系领导(又称为Sayles领导)、Drath和Murrell的关系领导。
(一)关系的建构主义
关系取向的重点是交互活动、会话、描述、对话的过程。换言之,对于关系的建构主义观点,我们必须了解领导是什么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整体来说,它是连贯性的行动与事件。
(二)Sayles (横向关系)领导
Sayles描绘组织是一种管理者活动的系统,不仅是在组织与环境中的脉络,也是一种动态与展开的角色结合交互关系的历史,以一种关系取向超越传统个体观点进行。
(三)Drath和Murrell的关系领导
根据Drath所描述,领导不是对人的掌控或是人际之间的影响,而是关系对话的过程,组织成员借此增进责任心进而产生更多的投入与知识。而Murrell则认为领导是一种分享责任:“领导是一种社会活动,共同建构一艘船驶向共同的目标”。
多元实体取向认为领导是社会秩序被建构与改变的过程。Hosking(in press)与Gergen描绘关系的对话不是内部、人际间或个人的认知与行为,而是地区——文化——历史的过程。简言之,多元实体观点认为领导是一种社会的实体,在脉络中产生且无法从脉络中分离的反复且混乱的社会过程。
三、实体观点VS关系观点
我们可以发现实体与关系所萌生出的观点,对领导研究与执行有很重要的意义,尽管它们有不同的关系意涵。实体的观点乃以关系为基础的领导,强调人际间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重要性;而关系的观点则强调“联系”(“relating”and relatedness)的重要性。前者认为在“既成组织”条件下的领导;而后者则认为领导是“形成有机体的过程”。
再者,实体的观点取向认为领导是从管理分离出来,并且超出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而关系的观点取向则超越传统的思维,着重在管理者与下属间的关系。简言之,它视领导是由参与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个主题为了解关系领导的置入点是在哪里?这必须去了解它的情境脉络。在关系与集体的自我,自我的概念是建构在人际关系的脉络之中。Uhl-Bien以哲学的论述与方法论来检验关系领导,图表为它对实体与关系观点的比较(见表1)。
透过实体观点与关系观点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两者之间不同的本体论、方法、方法论、领导的观点。关系领导增强了我们对于组成领导和组织化的关系动态和社会化过程的认识。关系领导的核心问题是:领导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关系过程是什么?现有的大量关于领导的研究都忽视了领导的过程。因而,关系领导理论,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领导的过程理论。其最基本的问题是领导和组织化的关系动态。关系领导理论是对于领导的关系(人际关系作为结果或作为交流的情境)和关系动态(社会互动、社会建构)的研究。与其他领导理论更为关注领导的有效性不同,关系领导关注的是领导产生和授权的过程。它并不将领导定义为具有管理职位,或是交替使用管理者和领导,它认为领导可以发生在任何方向,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使领导者和下属的区分并不明确,而是反映了一种相互的共同影响的过程。
关系领导的研究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参与式分享的研究方法。包括,局内人/局外人研究“insider/outsider research”、欣赏质询“appreciative inquiry”、动作科学“action science”等。关系领导的研究可以从定性研究方法受益,包括民族志和深度访谈。
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教育的关系 篇11
一、舞蹈教育与文学智能
从表面上来看,舞蹈教育与文学智能这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其实二者是互通的。从性质上来看,二者都是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媒介,舞蹈是以肢体为媒介,文学是以文字为媒介。当人们的情绪处于极其巅峰的状态而单纯的文字又无法驾驭之时,就出现了肢体语言,并且在举手投足之间可以获得比文字表述更完美极致的效果。当然,文学作品也有助于舞蹈创作的升华。一个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的把握程度,取决于他自己对作品本身在文字上的领悟能力以及他对生活的阅历和体验。表演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思想、背景及作品的结构,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着个人智能的发展,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身体运动智能将文学作品的内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舞蹈同时也是一门视觉艺术,表演者可以通过舞动的韵律去帮助观众去理解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情感,在此期间文学智能也能得到好的提升。
二、舞蹈教育与音乐智能
有句话说的好,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的身体律动和节奏,一方面来自于内心的情感迸发,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于配合身体韵律的音乐旋律。舞蹈编导课中也有单独的音乐编舞法,就是通过体会音乐所渲染的情感意境并以此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肢体语言去配合头脑中刻画出的情境,这个时候就需要表演者充分的发挥音乐智能,音乐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无形的,不容易把握的;舞蹈则是一种可以用身体去塑造也可以用视觉去把握,但无声的舞蹈又会显得苍白许多。所以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塑造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将肢体运动智能发挥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时间艺术也对学生空间塑造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舞蹈教育与数学逻辑智能
和物质世界相比,舞蹈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是属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肢体的舞动承载着更丰富的情感和极具感性的心理意念,是典型的运用形象思维去把握事物现象的一种形式。舞蹈创作是以想象和形象思维为主,但也不排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維相互作用,难分难解。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正确阐明了大脑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分工协作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斯佩里也科学的揭示了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协作关系。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运动中,必然有以抽象逻辑思维为载体的指导、制约、调节与配合。逻辑思维以概念的形式为人们揭示出社会与自然现象背后所涵盖的科学理论和规律,为艺术家提供了具有一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创作理论和艺术法则。这些东西可以成为最深层次的心理背景,指导着创作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同时也成为艺术家所创造艺术形象的内在灵魂。舞蹈实践表明,编导的创作活动始终都离不开分析、概括、综合、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这种具有艺术性的概括总结是一种具象概括,它是通过情感催动和抽象思维指导相配合的自觉表象运动来完成的。就比如一场小舞蹈情景剧的编创,需要分很多章节,每一章节与下一章节的连接以及氛围的起承转合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逻辑安排。再比如,对舞蹈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将不同种族的舞种特点加分类、归纳、概括、对比并按照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进行形态分析等等。所以,抽象思维和数理逻辑智能也贯穿了舞蹈教育的整个过程。
四、舞蹈教育与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智能
舞蹈课堂的授课一般都是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为主的实现方式,无论从专业基训课、还是民间舞风格课,都是以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学习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特别是系统的初级阶段的训练课,不采取集体的方式几乎无法进行。当学到一定程度,一对一的训练和单个的训练也是有的,但真正的训练还是要用集体的方式。这种人际智能主要体现在:其一、集体训练课不仅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同时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比较,互相促进,互相激励,这也是舞蹈训练不可缺少的动力。其二、集体训练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团体意识,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保持良好的默契。舞蹈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有一些集体的互动,比如一个问题的提出去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每个人进行讨论之后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交流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口头回答的娴熟程度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深浅做一个自我评价,进而也进一步强化了自我认知智能。
由此可见,舞蹈教育不是单一的艺术教育,更不是只会培养舞蹈机器人的教育,其真谛不应是为了舞蹈动作的传承,而是要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舞蹈教育中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多元智能理论所涵盖的因素,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可以得知,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舞蹈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功能,不能把它当成一门纯粹的肢体机械训练过程,而应当用其自身的功能去充分挖掘受教育者自身的潜力,在不压抑学生天资的同时尽量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身上的更多智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杰出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赵国维.《舞蹈教育心理学》.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年7月版.
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进展 篇12
关键词: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理论
自人类出现以来, 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 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要排放到自然界中。可以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简称为人地关系。故人地关系理论着重探讨的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阶段有其对应的人地关系理论, 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但它们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传统的天命论, 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等, 均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地关系, 都为理论的后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下面着重介绍三种新型的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危机论, 人地关系调控论, 人地关系目标论。
1 人地关系危机论
人地危机冲突论: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在“双向异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相容的对立与冲突[1,2]。其实质是人地关系系统中“人”和“地”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长期以来, 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规模与强度和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演化趋势背道而驰, 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所能承受的范围。协调人地关系要求人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 对自然资源的豪取强夺甚至破坏只会加剧人地冲突。
人地关系异化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地关系一共发生了四次异化过程, 形成了由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共同组成的、为人类所特有的人地系统。在这个过程中, 资源环境问题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区域性到全球性地发生变化[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异化。这是人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 造成这种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的自我中心化。
2 人地关系调控论
人地关系耦合论:很多学者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理念来分析当今人地关系从而提出一种新的人地关系理论:人地耦合论。太极图“阴阳鱼”的结构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一阴一阳, 互为进退”[4], 即“阴”和“阳”两种力量处于一个整体或体系中, 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 且不断运动, 整体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的稳定状态。如果两种力量彼此孤立或对峙, 则整个系统将处于分裂、僵硬的状态之中;若其中一种力量吞并了另一种力量, 该体系将会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 迅速成熟而腐败。这是从“太极阴阳”角度对人地耦合关系的诠释。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着重强调“任何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都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 为有效进行区域开发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人”和“地”这两个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在一起, 交错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地域范围、一定内部结构、机制功能的复杂而又开放的巨大系统, 这个系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协同论: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反馈与制约、利用与合作、发展与协调等关系及规律的科学。可以说, 它是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着重讨论人和自然环境健康和谐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路线方针。它涉及了众多学科, 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交叉与渗透的结晶。
3 人地关系目标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最新的人地关系理论, 它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审视人地关系。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它要求我们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持续不局限某一个民族或者某一个国家, 而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应当认识到, 只有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 共同合作,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即实现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人地系统优化论:自然界能够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在这个范围内合理利用资源可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人们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依靠科技手段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回收循环利用废弃物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 让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总而言之, 人类应当在充分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 保证自然资源的再生产社会化, 有效维护自然界的有序结构和平衡状态, 这是实现人地关系的最佳途径。
4 结论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 人地关系的内涵和人地关系理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 人地优化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并不是人地关系现状的表述, 而是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培军.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降水变化与波动农牧业[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 3 (37) :3-9.
[2]刘钟龄, 郝敦元.内蒙古草原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保育及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1:17-31.
[3]苗长虹, 李小建.河南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1994, 24 (2) :73-80.
【理论关系】推荐阅读:
国际关系理论10-20
国际关系理论06-10
因果关系理论09-11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06-18
FDI因果关系理论06-20
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08-30
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综述11-07
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综述08-03
对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评价06-19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气和血的关系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