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2024-07-10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共11篇)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篇1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学科;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的一门综合学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实践性、运用性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应肩负历史的重任。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我所在地区的教学环境对我们的化学教学作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教师的自我学习

教材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学习与探讨的一个根本性依据,之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在课前或岗前对所任教的这一门课程进行认真的学习,同时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由于我们所教学的化学课是一门科学性、生活性、环境性较强的课程,那么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就要求全面、广泛。不论是在科技上,还是在生活与环境上,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就像电影明星一样,要怎样把它演得酣畅淋漓,没有一点儿瑕疵,让学生入迷、入戏,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就应该加强学习,参与各种课改教研,多与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探讨,这样就会取长补短,从而成为一名业务过硬的专业教师。

二、以实验为基础、以课本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

1.重视实验教学

(1)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组织好学生集体实验,培养好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比如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时,我在平行班中进行了对比教学,一个班级在新课时做实验,先让学生亲自做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然后对比反应的现象、分析反应的产物及其原因,虽然纪律是乱了一些,但学生的兴趣高涨,在每位同学的参与下很自然的比较出镁和铝金属性的强弱,并总结出金属性强弱的判定方法,过后学生对实验的现象都能记忆犹新。对照班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讲解,但学生兴趣明显减弱,过后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分析多数同学都只能靠死记硬背,很难回想起当时的实验现象来。

(2)给学生课外实验作业和化学课外活动,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探究、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从更宽、更广的角度去认识化学

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如果能在课前布置下去,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家用“冰袋”的制作、“检验发酵粉加水或加热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白纸显字”、“酸雨的检验”、“吹气生火”、“指纹检验”等。将它们从课后做改为课前实验,在学生不知到其原理的情况下去讨论、探究,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实验素材,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其学习能力。

2.在课外培养学生的讨论探究、创新实践能力

(1)以教材为中心主题,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都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把一些基本的问题自己解决好,有利于在课堂上的教与学,有利于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教师对所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知识化、完整化。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的时候,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一些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不同?②为什么在做硫和铁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底部放水或铺细沙?③为什么有的物质燃烧产生的是光,有的物质燃烧产生的又是火焰,还有的物质燃烧产生的是烟?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2)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后,使学生认识到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原理、原料、装置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运用上式的规律,组织讨论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的制取原料:为什么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稀硫酸?为什么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浓盐酸?为什么选用碳酸钙而不选用碳酸钠?

②制取的装置又该如何选择?

③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怎样?

④用什么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和用什么方法对其验满?

通过讨论,增强了对二氧化碳制备、检验的联系,活跃了思维,变静态为动态,同时也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和进取心,从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三、将化学与生活、环境、科学发展等结合学习

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化学。例如,在生活、生产、工业等方面很多有用之处都是化学的结晶,不过在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让学生明白了化学的利与弊,才能激起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和深不可测的好奇心,正确运用化学。

四、因材施教,适量检测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教师及时作反思和改进不好的教学方法

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就不考试。素质教育是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代表不对学生进行检测,适时度量地对学生进行一些考核其实也是对我们教师进行测评。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检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哪些还没有做到,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让学生觉得满意的教师。

总而言之,要搞好中学化学教学是新时期一项比较艰巨的历史使命,它将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成长,推动社会的进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我们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就有责任来负起这个重担,去努力学知识,认真搞教学。从理论到实验,从书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现在到未来心系祖国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篇2

一、从思想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价值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才能指导行动,才能选择恰当的实验教学方法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化学实验课的价值。 首先,认识到高效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有效的化学实验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 有效的化学实验能够打破灌输式课堂的沉闷,能够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高效的化学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 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价值, 以确保行动高效实现,也确保高效的化学课堂顺利实现。

二、从行动上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1.小组自主实验

小组自主实验是指组织学生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单位进行的自主实验操作,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给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的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动手试验中掌握知识,锻炼实验能力,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为了确保高效化学实验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实验。 首先,引导学生选择实验用品,如带活塞的试管、 烧杯、导管、石灰石、稀盐酸、集气瓶等,进行自主设计实验。 其次, 组织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自主实验, 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高效化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2.直观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要方面。 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些不易完成实验转化为直观演示实验,要鼓励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加深印象,同时,也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 氧气能够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整个实验过程。 首先,通过实验搜集一瓶带有纯净的氧气,然后,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自主得出结论。 可见,这样的演示实验课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观察能力,而且也有助于高效化学实验课的顺利实现。

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科学预习

化学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把自己当作学生,在向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我首先想办法让自己与学生同时建立兴趣,共同喜欢这门课,用内动力促进“内涵发展”,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探究之路。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呢?下面围绕四个问题叙几点教学之见。

一、激发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

化学作为起始学科,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教师要在“引路、指导、习惯、兴趣”上与学生搭建和谐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多给学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从诸多方面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有内动力。“指导”就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学科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题、只讲道理,学生需要的是“钥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说,多在同类问题上归类,让学生能自觉走上“知识的高速公路”。“习惯”就是教师要严以律己,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要有垂范作用,在课堂上要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能随意性太强,要建立“紧张有序的课堂”,让学生知道老师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么,同时,要开始要求學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干什么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兴趣”就是通过教师的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尤其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业的教师。通过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础,学生就会喜欢你.就会喜欢你的学科,学生的入门就相对容易。

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觉学习和自主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建立“战场课堂”和“程序课堂”,培养学生紧张的课堂习惯,把节节课堂演化为战场,让学生始终有紧张感,始终处于主动的思维状态。制造紧张的习惯,通过将“阅读”、“练习”、“讨论”、“抄笔记”等在课堂上都规定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内容。所谓“程序课堂”就是根据课型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让学生按照程序去思维,一步一步往前走。同时,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采取三个判断:一是看课堂上举手人数,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回答,也便于教师判断知晓率。二是练的习惯,我在课堂上的练习是根据学生举手情况实行点名制,点名都是分中、上、下来看知晓率,而且练是学生黑板上练和桌上练相结合,对与错用“兵阅兵”的方式解决,以鼓励学生自觉思考的习惯。三是阅读习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有两点规定,即规定阅读的内容,规定带问题阅读的时间,提高时间和学习效率,包括讨论时间、作业时间也规定,课堂上的“点名制”让每位学生有紧张感,要保证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到多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勇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将本节课的知识很好的消化。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如实准确地记录、积极主动地思考,要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而零碎,老师在讲课时,都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的。因此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又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课时“走神”。在记课堂笔记时,我要求学生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可在课本上标出,课后整理笔记时可补全。要经常不问断的进行复习,循序渐进。对每章内容的重点,我规定时间检查过关,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每章节讲完后我主动将章节考点进行归类梳理,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便于复习和归类,便于与学生一起回顾,便于搞“务实”演练。这样就可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学生在整理知识时就容易把握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部分同学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往往简单认为预习就是念一遍课文,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最好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的去听课。预习时,要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带着疑问去学,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科学的预习方法能为学生学好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知识目标及历年热点考题,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重难点,最后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互相评点,互相促进。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习惯,教师就可以稍放开手,只提供给学生章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进行自行预习。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四、要提高课堂吸收率,必须做到“听、思、问、练”的四个学习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

学生对一堂课所学内容掌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课的效果,指导学生科学的听课方法很重要。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还要会听课,不仅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另外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当时没听懂的,没明白的地方,课下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及时复习,每天认真阅读课堂笔记,回忆教师的讲解、板书、演示操作等,同时对知识点要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

“思”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

2011下期初中化学教学总结 篇4

本期我担任165班和161班化学教学工作,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本期即将结束,真是日月如箭光阴如梭,现将本期本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情况

我所教的二个班,其中161班人数较多,基础好的同学不多,大多数同学基础不太好,好在他们都有上进心,都想将化学学好,因而我采取了全面照顾的方式教学,课堂教学是由浅入深,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有兴趣听课又使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听懂课、听得进课,通过一期来的努力全班同学都有长足的进步,而165班人数少一些,基础好的同学相对多一些,成绩差的同学相对少一些,教起来要轻松一些,但贪玩好耍的人多一些,当然这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只要稍加利用会对学生有益,我在讲课时难度深度略为加强既满足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又提高了同学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多多进行化学教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生产生活中去学习化学,往往会事半功倍。二,教材情况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版化学教材,本期有七个单元,对一二三个单元,是入门教育,我采取多实验和实践,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和动手实验、学会到生活中学习化学,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满足了他们的对自然和科学的求知欲望,特别多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历其境,加强情境教学。而第四和第五单元是本期的重点内容,况且又比较抽象难理解,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书本上的理论和概念而且要理解特别要学会应用,化学用语它在所有的化学学习中有不可替代的用途,如果对二个单元没有学好,以后对化学学习都会带来困难。通过多年的教学,用下面方法行之有效,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必须讲清讲透切,举例要形象生动还要贴切,第二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记住几个重要问题,比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我经常检查和抽背,基本都达到应有的水平。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练习,多练习可以加强记忆还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水平,做到了不仅使学生能写出来,又能准确规范。

六、七二个单元相对来说好学一些,我花的时间要少,学生也学得好一些。

三、本期完成的工作

(一)深钻教材,仔细认真备课。现在我做到了备课的几个要素,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具、备方法。

(二)加强实验教学,对于演示实验,首先自己做一次,达到应有效果然后再向学生演示,自制仪器和教具,自己设计实验对学生演示。而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虽然本期不多,但是相当重要,学生刚刚接触,既新鲜又不适应,所以一些学生走到实验室不知如何动手,刚开始我只能教室讲,实验室手把手地教,慢慢地同学们就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大多数同学能独立完成实验探究。

(三)课后复习和练习对化学学习又是一个重要手段,首先督促学生课后经常复习,特别是边学边复习便于加强记忆,我每周有二节晚自习下班辅导,学生有什么问题让他们提出,我会直接解答他们的一切疑难问题。现在学生的练习资料和试卷很多,有一些是做不完的,我们这一期的教辅资料多得我都没时间看,何况学去做,只能由我先选择好了,然后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去完成任务。

(四)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本期我参加了国家远程化学教育培训,每除了上课还得在网上听课几小时,既对自己进行了知识更新,又学到了许多新教学方法,积极参加一切教学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同科老师相互讨论。

(五)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奥赛辅导,带领学生去工厂、农村去考察调研和学习。

(六)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一切工作,外出监考阅卷,制考试卷等,以及其他所有工作。

四、这一期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所教的二个班在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较好成绩,但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现在社会的大气候,没有知识、没有文凭都能够找到象样的工作,有较好的收入,导致读书的空气不浓,一些人无心向学,必须得有老师的耐心和恒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校现一些教学设备和设施阵旧,虽然我们学校是合格中学,上级配置的设备要么过时要么不能用了。

(三)必须加强自己的知识更新,特别是多去外校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多从别人那里取强补短,现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老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篇5

摘要:初中生物纳入升学的必考科目,提高学生的成绩就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生物属于小科目,仅是占一定比例,及格就行,因此它不能占用太多课外时间,所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例与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无论是在传统教育观念还是在现代教育观念中,有效教学都是一个不变的话题。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有效教学不仅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对有限课堂时间的合理和充分利用,还强调了教学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其教育观念更为全面和长远。由于近几年生物列入升学重点学校的必备考查科目,我们学校生物小组付出努力,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使我校的生物教学连年取得优异成绩,总结起来,主要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能够在45分钟的时间内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生物界是丰富多姿的,这就决定了生物课的教学应该多样性,但是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学生能很快的进人到学习生物的思维,作为教师应该把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生物知识告知学生,而且尽量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状态引入,这样既有生活化的特点,还具有亲切感。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就很重要,让学生尽管置身课堂,但是能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只是没有很详细的关注,经过老师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把一些原本很单一的知识丰富立体地展现给学生,不仅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这样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过渡到学习的情境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效果,而且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过来了。

二、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是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的运用,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对新课程中生物理论、知识点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1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学生思维,详略得当,还可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在初一生物(下)《眼睛和视觉》教学中讲到晶状体结构和作用以及眼睛成像原理时,我设问:

1.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清?(比如:我现在既能看清第一桌同学,也能看清最后一桌同学。)

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晶状体曲度如何变化?通过分析和讨论总结,并将眼睛结构与成像与照相机结构与成像对照,使抽象知识形象和具体化了。学生就明白远近物体之所以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实现的。

当讲解眼睛瞳孔变化情况时,知识很抽象,难理解,我先让学生回忆显微镜结构中光圈的作用做铺垫,接着出示猫的瞳孔调节图片: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再用媒体课件展示图中猫头鹰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观察并指出这是为什么:猫头鹰被称为夜猫子?

当讲解视觉的形成时提出:我们的视觉最终是在哪里形成的?在视网膜上吗?《还珠格格》中的紫薇是怎样失明的?睁眼瞎的原理是什么?用他指责明知故犯是不是合理?通过点拨,学生回答并总结视觉形成过程。教师强调:视觉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即使眼球结构完好,也得有正常的视神经和视觉中枢,视觉才能形成。成像和视觉的形成是两回事。即使成像于视网膜也不等于看清物体。

通过这些贴切生活实际的例子和习题,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能使抽象知识形象通俗话,这样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兴趣性,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三、运用直观教学,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手段包括幻灯、投影、录像等。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第一手材料,大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快理性认识的飞跃。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各种实物、标本、模型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喜欢做实验,特别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例如学习显微镜使用时,让学生自己安装、对光、观察切片,此时学生对实验本身的兴趣就会迁移到有关的知识上,激起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获得丰富的知识。

四、采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讲课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外,经常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传染病时,举出例子,麻风病、流感、伤寒,它们各属于哪种传染病?它们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解答。学生的情绪就会迅速活跃起来,并会举出更多的实例,再如在教学《遗传和变异》知识的近亲结婚的危害时,可向学生介绍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婚姻悲剧加以点拔,达尔文同其表姐结婚,共生了10个孩子。其中有3个夭折,3个儿子终生不育,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深刻,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五、增设争辩环节,拓宽趣味空间

利用中学生好胜的心理特征,在不同的阶段举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争辩和竞答,是减轻学生疲劳,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时,对于在草原上大量植树是有益还是有害,通过学生的争论最后得出结论。

六、练习到位,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学与致用这是学习的目的,虽学会了但不会用,那么学了也就等于白学。这就要求老师不单让学生学会了这些知识还必需会使用。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例如,在讲解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列表对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请学生辨别或做一些练习进行分析,在讲动物的分类时,我让学生对人、鸡、鲤鱼、蚯蚓、蜘蛛、蜗牛、蛔虫、青蛙、娃娃鱼、海龟、海豚进行分类;在讲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列举:婴儿吮奶、羊吃草、狐狸抓鸡、老虎扑山羊、孔雀开屏、百灵鸟鸣叫寻找配偶、母鸡孵蛋、蝙蝠昼伏夜出、燕子迁徙、老马识途、望梅止渴等让学生辨别,其检测和巩固效果都非常好,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了保证。

七、积极评价,加强巩固

通过积极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技能,既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加强了对探究出来的新知识的巩固,还可造就学生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初中生物是一门多层次、多方面的自然基础学科,积极评价有助于学生领会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的提高,并能加强对已有知识的巩固,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知识进行类化,以便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对“鸟类的生殖”进行了探究性的学习以后,教师可立即布置相关的习题,可以这样设置:

1.诗句“鹤鸣九泉,声闻于天”取意丹顶鹤在交配期间,雌雄不断翩翩起舞,或引颈高鸣,此时鸣声特别洪亮,这是一种()

A.交配行为B.产卵行为C.求偶行为D.筑巢行为

2.从生殖特点看,“鸠占鹊巢”的典故说明()

A.鸠有侵略性B.鸠以鹊为食C.鸠不筑巢D.鸠靠鹊代为育雏

3.既不筑巢,又不孵卵和育雏的鸟是()

A.家燕B.企鹅C.杜鹃D.麻雀

这些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鸟类生殖一般包括六个过程”的理解,鸟类生殖的一般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但也有些鸟类例外,如:鸠、杜鹃等。从而引出哪些过程是鸟类生殖必经阶段。通过这样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会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弄清一些概念之间的异同。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掌握知识、获得认知、掌握技能,从而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教师要采用理论结合实验,积极评价和加强巩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兴趣,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虽然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学海无边,要在新的教学实践中有新的收获,就要永不停止,不懈努力,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⒈王雪川中华少年·研究少年教育2012第四期

2.小雪儿新浪博客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3.高泽现儋州市课改教研 《如何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4.黄福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篇6

教学形式由旧过渡到新,要使学生感到自然顺畅,教师必须善于转折,把握时机引入新课题。一是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的程度,主要是学生的课外余味是否已全部消失,精力是否已转移到课堂上;通过开头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已被激发出来,求知的欲望是否浓厚等,在课堂开始的环节上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顺利地从旧课过渡到新课。二是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教学程序上的连贯性,恰当地处理好教学内容的衔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使学生的精力能够过渡到新课中去。三是质疑转入法,即教师课前要精编教案,把新课要掌握的词句由易到难编排好,让学生去质疑。待教学新课时教师再简单地提示,使学生进入等待答案的心理状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这样做使学生带着释疑、求新的欲望进入新内容,容易把新课的知识记牢。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篇7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我国的化学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学做学习主人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力争与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敢于有所发现, 有所提问。教师应积极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注意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才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如学生学习了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后, 可设计这样的情境问题: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那么硫酸工厂的尾气应做怎样的处理?再如, 在学生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概念后, 提问: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所谈到的事实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并且这种联系学生已经感觉到了。而问题的答案既不能从学生记忆的知识中获得, 也不存在于问题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中, 而是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之中。这就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在它们的联系和关系的分析中, 找到答案, 而这“跳一跳”的过程就包含着学生对各种科学方法的体验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引导积极思维, 训练学生科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对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联想、对比、归纳、概括、类比等科学方法进而揭示变化的实质, 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旦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就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CO还原CuO时, 可以从实验意境去联想, 引导学生去联想学习H2和C还原CuO时老师的语言动作、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生成物等。这样将三种不同还原剂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归纳到一起, 方便记忆。再如学习CO2的性质时可引导学生做如下联想:据CO2不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联想到它可用作灭火器;据CO2可溶于水联想到它不适宜用排水法收集;据它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联想到它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等等。除了实验意境联想, 还可以采用网络联想法。如根据金属、非金属的性质从纵的方向和横的方向形成知识网络图。纵向联想:掌握金属一金属氧化物一碱一盐的转变关系;横向联想:掌握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与酸、金属和盐的变化关系。此外, 还有归纳、概括、类比等多种科学方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综合利用这些方法, 指导学生推测实验现象和结果, 鼓励学生在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已经掌握的科学方法, 启发其科学思维, 科学利用多种方法学好化学。

三、突出探究意识,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新的教科书有了很大改进,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我们应该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要以人为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在教学中要突出探究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 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初学阶段, 教师努力设计一些简单的思维探究和实验探究, 使学生感觉到“我也能进行科学探究”, “我能行”。当学生通过思维探究和实验探究增强了自我效能感, 学生会更加乐于学习化学。例如在“空气”的教学中, 教师可增加思维探究空气存在的实验。头脑风暴的探究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会依据小学科学中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设计出许多实验方案。如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吹动风车, 空烧杯倒扣水中却不能被水充满, 用打气筒吹气球是使它充满空气, 吸饮料杯子变瘪等。

四、加强课外探究,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课程不仅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问题, 也有很多新想法。老师课堂上无法一一解决。而家庭化学实验均取材于生活, 且许多家庭小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 亲自观察、记录, 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 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 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 学生便逐步具备了进行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

家庭小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 与课堂实验相比, 家庭小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化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此许多家庭小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而且有利于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 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在学习完“溶液”的知识后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如探究家中餐具上油污的清洗, 只用冷水、只用热水或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 再用净水漂洗干净, 哪种方法洗的最干净;对家中许多日用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通过这些家庭小实验, 不仅为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而且让化学学习走进家庭生活, 让学生充分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增强其学习兴趣以及探究问题的热情, 开放、灵活, 真正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合理整合。在义务教育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家庭化学小实验, 再多开发一些家庭小实验, 加强学生的课外探究, 使学生根据探究性实验的认知规律, 逐步培养、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总之, 在新课改背景下,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对策,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能大大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更好地发展学生素质和能力。因此, 本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探究教学展开了研究, 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逐步学会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郑长龙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蔡文广.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探究性教学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 2009, 11

谈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篇8

【关键词】初中 化学 教学效率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教学设备设施不断完善,为适应国家素质教育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要求,提出探究式、体验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动性,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开展好化学教学。笔者认为: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和业务素质,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丰富多彩实验体验,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亲身体验化学的神奇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就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

一、增强教师素质、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备好课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素质又是备好课的关键。要备好课,首先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提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要加强对化学知识、化学发展历史的学习,要钻研课程标准。只有教师的思想先进了,素质提高,修养到位了,知识丰富了,才能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下,应用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备好课,教师还要提高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有了为国家、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心,教师就会主动了解学生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就会主动分析学生包括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等。教师具备了相关的素质,才容易发现和找到教学的重点、难点,才能制定适合该学生群体的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确定适合学生的练习,设置各种有效问题,才能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才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出现的各种状况,不出现多余的话语、多余的练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实验和化学现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这门学科,就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就要利用化学实验中容易产生发光、放热、变色、吸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的表现和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缺少兴趣的课堂就变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设法激发兴趣,延伸兴趣。要通过现象引出问题和通过现象回答问题,围绕变化的现象和问题展开教学,寓教于现实、寓教于乐,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印象深刻,易于掌握知识,学懂知识。这就要用实验来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尽可能地用实验来开展教学。不能忽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学生意料之外一些偶发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与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有的就是化学现象,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不知道什么是化学,不知道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但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特征,把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化学现象说出来,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为学生设计好悬念,让他们自由想象,激发学生探究、求知的内在动机,创设好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演示中重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让学生思考、发问,让他们在问题中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向学生提出生活中遇到那些类似的现象,问学生铁会不会燃烧?向学生讲述2014年8月2日昆山粉尘爆炸事件就是金属铁的粉尘燃烧爆炸的结果,通过典型实例引发学生心灵的振荡,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提问是教学的常用方法,有效地提问会激发学生思考、讨论,提问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形成对话式、互动式的知识信息的交流。提出的问题必须简单易答,不能晦涩难懂,让学生不知所措。问题提出后如果学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要给学生讲一些与问题有关的知识,提醒、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要对他们的勇敢回答给予适当的表扬。最好教师不要自问自答,这样会打击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长久下去,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不配合、不在乎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学效率就得不到提高。

总结规律性与指出特殊性,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清是非,促进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根据所学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这一规律,当讲到酸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硝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吗?进而以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结果出乎学生意料,进而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应用对比教学,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帮助学生发现找到物质的规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而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实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利用网页课件教学,把图像、声音、动画、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且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记得快,理解得也快,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还可以利用谐音、口诀、小魔术、打油诗、谜语、游戏等来与学生互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来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给学生讲述某一个元素发现的历史、过程,或讲述某一种物质的发明趣闻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与培养,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但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所以他们也渴望得到关爱。学生只有在认可老师,喜欢老师的心理状态下才会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否则,就有抵触情绪,常常思想开小车,心不在焉,甚至制造混乱,扰乱课堂秩序。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相互认可、气氛和谐、交流互动、共同参与的氛围下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给予学生应有的尊严,一个班的学生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机关、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困,但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他们各有优点,他们要求别人的尊重,如果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不计聪钝,就容易在班上形成一种正气,一种良好的风气,相互之间就容易勾通、配合、交流。在表象上,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文明得体,在教态上要和蔼可亲,在关注学生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还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品质不好的,都要关注到位。只有当学生体验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关爱、民主、公平、正气,他们才能在思想上、情感上认可你,尊重你,才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不容易在思想上开小差,制造不和谐因素,影响教学进程。学生处于一种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融洽的环境、高昂的气氛中,自然会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总之,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全为了分数和考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是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的科学原理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出发点,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才是我们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秉乾,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都市家教》 2014年3期;

[2]张永标,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祖国,建设版》 2013年12期;

[3]孙秀伟,新课改我们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2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策略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演示实验中获知化学,化学课本也相应在各章节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大部分不得要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如在教学《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节关于分子的教学中,要做好“对分子运动的探究”这一演示实验,这里共要完成两项实验:一是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浓氨水和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两个小烧杯上,很快会发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为了红色;二是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一定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两根玻璃棒逐渐靠近但不接触,会发现产生大量白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实验中的两种药品都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会发生反应呢?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总结出“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特性,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的探究过程来获取知识,这一过程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非常有利。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三、增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兴趣。初三学生刚学化学时,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因此,笔者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不失时机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三第一堂化学课中,并未按教材的安排先讲“化学的博大精深”、“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而是先做几个有趣味的化学实验,如“自制牛奶”、“白兰地变红葡萄酒”、“隐形小猫现形”等趣味实验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并提出一个个为什么,激发出学生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同时,还介绍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这样以增设趣味实验为引导,就使化学这门功课犹如一块磁石强烈地吸引着学生。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实验手段,使实验更简易,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化学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危险性(如爆炸)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和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还有一些实验因可重复性差、耗时长,不适合课堂演示,可将这些内容进行实验模拟设计成课件,借助多媒体演示播放给学生观看。这种形式的教学同样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一氧化碳的毒性”时,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有效的克服就课本讲实验的问题;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时,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的实验,都可以制成教学软件,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看,远比单纯枯燥的讲解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还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气体的爆炸实验也可用多媒体演示,不仅让学生对这些物质的特性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表现突出,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的召集这部分同学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学生在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进行实验表演活动,获得了成功感。《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加气站、工厂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调查研究的能力。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实验是学生感知化学最好的方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断的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毛位兰.实验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3

浅谈新课改中化学教学课件的运用 篇10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愈浓, 观察就愈仔细, 感受就愈深刻, 主动参与的意识就愈强烈。多媒体恰好能利用自身的优势, 让学生兴趣盎然, 从而以趣启思、以趣促学。因而,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选准时机, 恰当利用多媒体课件去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创设意境, 以景激情

高中化学课程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但整个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却是在人类文化这一大的背景下构建的, 因而要“充分体现现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 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他们可以在教师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中, 在教师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 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 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将一些感性的所见内化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综合传统的录音机、挂图、小黑板等多种教学手段, 使形声并举、音画同步, 变无声为有声, 创设一个新颖和谐的真实情境, 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体悟,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使其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化抽象为形象, 突破重难点

新课改要求化学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

学生在学习时, 经常会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限制或某方面知识的欠缺等, 对某些问题难以理解, 而那往往正好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是我们必须去关注和解决的。尤其是实验教学中, 往往有很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像, 或某些反应的生成物有毒, 实验无法进行, 或有些实验虽可以演示, 但反应过程无法看到, 可信度小等等。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多媒体直观形象, 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 运用这一特有功能, 就可以制作出逼真的模拟课件, 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从而化枯燥为生动, 化静为动, 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 从而降低了难度, 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四、拓展延伸, 扩大视野

新课改提倡化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生动形象等, 既可以打破以往常规的固定教学模式, 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又可以从课内跳到课外再回到课内, 纵横拓展, 使学生接受、吸收大量的知识信息, 扩大学生视野。

五、创设多样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强调“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以此来“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多媒体课件容量大, 交互性强, 可重复操作。这样, 不仅可以有助于设置多种学习模式, 扩充课的容量, 而且可增强学生个体的学习机会, 使其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 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 在进行《环境保护》教学时, 我就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自由组合成多个学习小组, 然后利用业余时间自行收集图片、声音、文字等资料制作课件, 课堂上再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令人欣喜的是,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从多个角度收集了各种资料, 有的还配上了声情并茂的演说, 呼吁大家停止环境污染, 否则最终受到惩罚的将会是我们人类自己!这样, 课堂上接收的信息量就很大, 而且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让他们信服, 更易让他们乐于接受。

多媒体教学课件进入化学课堂方兴未艾, 但它的广泛应用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问题, 如让多媒体“控制”课堂, 教师失去了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过分追求大容量, 而使得重点太多、头绪太乱, 影响教学效果等。因此,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 适度原则。

这就如病人服药, 量少治不好病, 量多又会中毒, 故要“谨遵医嘱”, 至于一节课该用多少, 要视具体内容来定。

2. 精当原则。

即所用多媒体内容应该具有典型性和思维性, 能起到举一反三功效。

3. 灵活原则。

每一堂课, 究竟采用何种教学手段, 必须根据授课内容和联系实际的材料而定, 是音, 是像, 是影, 是板书, 要灵活掌握, 交错使用, 切莫千篇一律。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但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探究及操作能力还较差,结合新课程标准,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按新课程设计理念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一、加强思想认识,明确课标要求

新课标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标适当降低了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了对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数量增多,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注重趣味性。

二、优化演示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通过演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实质是老师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实验的基本技巧:准确操作實验仪器,按步骤进行实验,科学地选择仪器,正确地观察、分析实验等。使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穿插在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等方面,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1.要准备充分。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琢磨有效的方法使每位同学,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清楚明显的实验现象。如装置难以移动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展台实物投影;简单的试管实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走动;一些观察颜色变化的实验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等,以帮助学生观察。

2.要操作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演示桌上要整洁,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既要保证实验效果,也要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3.要注意安全。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发生事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哪一方受伤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最好播放实验视频。

4.要双边互动。实验时,我们应走出“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误区,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尤其是一些基本操作的实验,教材中的叙述比较完整规范,教师应构建“自主阅读→上台演示→观察纠错→交流总结→规范表达”的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之后,让学生上讲台来做,台下的学生就会带着挑剔的眼光注视着整个实验过程,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点评,师生互动交流总结,最后落实到学生的规范表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品质,端正其观察态度,又适时地纠正了大多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四、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实验游戏化。如在“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2.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一些课件,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内容。如《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的实验教学,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以采用模型展示、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知识。

3.对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实验原理、多种仪器、药品、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允许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情况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一篇:采矿工程技术员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