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2024-10-20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通用11篇)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1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摘要】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切实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课堂中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了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潮中,各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如今的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步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它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其课堂是一个奇特的空间,范围并不大,可它却能包容下知识的海洋。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在这里生成,智慧的浪花在这里激荡,真可以说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如何在这个特定的空间,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学得更多,更好,达到高质、高效,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每一名教育研究人员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可是目前我们信息技术课“耗时多,效率低”的状况在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如何上好这门课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呢?下面是我们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特设一个“今天我来当老师”环节,让每节表现突出的学生去帮助那些在操作中有困难的学生。学生都争相表现,争当“小老师”,通过这个环节既培养了他们的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又帮助了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多,老师不能一一辅导的这一难题。

另外,我将学习信息技术课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落后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互助。并通过组际竞赛、男女生分组比赛、优秀作品展示会、大显身手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如在教学《动感图文——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给《奥运福娃》演示文稿中的福娃设置动画效果”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故事情节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样,既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二、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奥妙。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就要“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精练、妙趣典雅的语言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游戏的情境,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例如:计算游戏、拼图、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化难为易,加深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导,那是死读书,只能坐以待毙,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让学生多动手,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作现场指导。而多操作,多动手,也能对各种基本的操作,如鼠标运用,键盘的使用变得越来越熟。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座合作画出“三角形”,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三角形”会画了,其它的五边形、八边形等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了,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此外,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孩子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尤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和背景颜色,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听懂,我是这样来打比方的:“我们画图画,要用纸和笔,在电脑中画画也一样,要选好笔(前景)的颜色、纸(背景)的颜色„„”;又如在介绍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人名,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诸如此类的比喻,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的理解,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好。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课程容量大,任务多。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但学到知识,还要学到学习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时刻注意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更有效的利用课上的时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练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教然后知困。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教育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 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 [2]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

《外国教育资料》 [3] 成尚荣《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 1999年第一期

[4] 郑敏 姚本先 《论师生心理关系的理想建构》 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9期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2

一、抓住兴趣,细心引导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求知的起点,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信息技术不同于语文、数学,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模式会读、会写、会算,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对电脑这一新兴事物都很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就充当了这一角色。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教学中,将不会出现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学生接二连三地听,但收获甚微的现象。在兴趣的指引下,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抓准“机会”,有的放矢地细心引导,循序渐进地教学内容。

二、理论联系实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公共课程,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同时又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教学时不能理论脱离实际孤立地进行,而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由实践得出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这一辩证思想。

1. 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中学学生的感性认知强烈,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尽量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将呆板的知识激活,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兴趣盎然中接受知识。如在教材第3课《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这一课时,就可采用联系实际生活,学生讲,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课堂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电脑,它们在进行着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学生们答道:“在超市里看见过电脑,它们在帮助营业员收钱。”如再接着问“那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很快联想到有运算功能,这时教师再加以概括总结“信息技术有高速的运算特点,可以用它来进行科学计算,因此卫星运动轨迹和导弹飞行弹道等方面的计算都必须由信息技术来完成的。”学生又答“家里的信息技术可以和我下棋。”教师按学生的思路讲这是信息技术的逻辑判断能力,人们可以用它来进行信息处理。比如医院用它来帮助诊断疾病;人们可以用银行的信用卡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存款或取款;在任何一个火车售票处都能够买到全国各种运行区间的火车票等等。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信息技术应用的联结点,并归纳出信息技术的特点,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无所不能,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此使学生打开感官的窗户、思维的闸门,实现教学目的。课堂上教师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操作知识的学习要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学好它关键在于“动”。这里的“动”就是要求学生要勤于动手、动脑。信息技术课讲的是“WINDOWS2000”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交互式界面。在学习过程中,教者不仅要面面俱到,而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在操作时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不断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论和实践教学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作为教者不希望看到当学生毕业时所学的知识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密切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现代的、先进的信息技术穿插于教学之中。

4. 理论与实践教学应当实施理实一体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这还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在中学阶段,理论的讲解应结合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感性的认识,再通过系统的讲解,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再去实际操作时,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软、硬件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目录、路径等这些雾里看花的抽象概念,学生往往生嚼硬咽。这时教师在上课时,不能急于求成,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使劲地赶进度,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讲软件,可以让学生接触多种如画图、写字板、纸牌一样的应用软件,让学生懂得软件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程序,它能完成特定的任务。讲硬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机器,让他们知道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各个组成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主动性强、劲头足。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特长

在教学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对每个学生千遍一律,“十个手指各有长短”,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让后进生消化得了的同时,也要使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这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再结合各自的特点因人而异去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另外,在学会普通基础知识这一前提下,还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学生的特长。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以后语文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进行其他内容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阅读教学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

1、现代信息技术对于阅读教学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有理条件。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更加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加得到尊重。教师通过实际教学内容可以有选择的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之中进行学习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課本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疑问随时搜索资料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现代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之中的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的使用主要氛围四个环节,各个环节紧紧相扣最终达到帮助提高阅读教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2.1、更好的构建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之中的利用首先是帮助教师更好的构建教学情境。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更加有选择性的构建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存在给师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中教师对课本内容的解读和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会更加的通畅。

2.2、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帮助就是让原本完全需要学生想像的内容变成了学生可以亲眼感受的存在。举例来讲,笔者之前尝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皇帝的新装。传统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想像,但是有不少同学都觉得如果皇帝真的不穿衣服的话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他的臣民们看到了他的样子之后怎么会真的都不提醒皇帝呢等等这些问题,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笔者在上课之前会给学生放映相关的影像资料,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接受课本的内容。然后笔者在影像资料放映的基础山再进行教学。在放映之后笔者不会马上让学生进行课本内容阅读,而是让学生自己说说看简单的从影像资料之中发现了什么呢?有的说皇帝真蠢,竟然真的相信不存在的东西,还有的说皇帝真可悲,竟然都没有人跟他说实话,还有的说那个人真聪明,懂得利用人的心理弱点等等不一而足。在学生们都说完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虽然讲的不是很正确,但是总体来说已经说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与思想。对于课本的教育意义在教师的点拨这下学生也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笔者会让学生直接细读课本,结合影像资料更加深入的探究课本知识。

2.3、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学生交流和表达的平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学生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而定所思所想和在学习过程之中体会到的道理。教师通过整理将每个学生的意见都通过多媒体放映出来让全体同学参考,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交流效率就会大大的得到提升。

2.4、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针对课堂氛围即使的进行调整,迅速的从网络上搜寻更好的拓展训练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更好的拓宽学生的视野。

3、现代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之中的使用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学生可以看到更加丰富精彩的世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发育形成,因此学生在区分事物的时候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兴趣。所以传统的说教形式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甚至有时候会起到消极的效果。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中运动声、光、电等多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的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的丰富和精彩。

3.2、拓宽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即便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同样可以搜寻资料,这样一来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的世界就会更加的宽广。通过课堂知识量的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会相应的得到积极的发展。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材虽然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方向但是其实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和教师画出了一些条条框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也就受到了一些约束。互联网对于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将原本零散的资源集中了起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和掌握,学生的阅读范围不再仅仅是文字,同时也拓展到了视频、音频等更加有趣的知识载体之上。

3.3、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开拓视野的可能,同样也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良好地条件。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看图说话的素材,这样一来学生的灵感出现概率也会比较高。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好的获取知识,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对于学生以后的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明道.阅读教学现状探因[J].语文教学通讯,2004(7):6-9.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4

根据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实际与学生发展的需求,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职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质量

不打无准备的仗,上课也是如此。在上每一节课前,我们要精心备课,而集体备课则可以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因此,我们备课组认真组织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走进课堂才是有效的。

3、注重课堂艺术,加强修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我从教以来,至今才明白的一个道理,这门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她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努力,加强修养,方能在这门艺术中有所作为,方能引领孩子们进入神圣的殿堂。

4、改进学生评价,促进发展

以往的评价过于功利,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对于考察内容进行改变,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操作的评价,可以用竞赛、上台当小老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或拿到证书的学生可免于学期测试;二是根据学生平时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不在乎作品完成的时间与过程,只在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成功。三是信息素养的评价,如:学生对电脑房的使用规定的遵守程度,对电脑操作的负责程度,及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态度情况。

5、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以下最基本的素质:首先是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多懂几行语言。其次是能够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最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与能力。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进修,至关重要,自身素质不提高,是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本学期我将积极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专业技术(懂一门语言),学习先进理论(看一本计算机理论书),并将之用于实践,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时代接轨。

6、加强自我反思,增强责任感

一个有敬业精神、有责任感的老师必定是一位经常反思教育教学的老师,因此,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必须学会反思自己,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促进自我反思:一是读书,在读书中警醒自我;二是观察,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查自我;三是观摩,在观摩学习及与同事交往中提高自我;四是评价,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发展自我。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七中学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5

9月27号,在系部的组织下,我们系一同观看了“河南省创新杯信息化说课大赛”视频,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大的感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日常的教师教学中,能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如果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里我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社会,了解信息在教育中的作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也日趋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将它们有机组合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与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你讲我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信息技术引发了学习的革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借助网络进行问题探索,自主学习。

二、使用信息技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将推动教育发生新一次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纳入到校本培训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物质条件。

1、进行了无纸化备课尝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我们可以在电子备课上做一些尝试,就是教师可以在微机、电脑笔记本上先进设计教案、制作课件、选编习题等备课工作。可以如下操作:第一步在备课组内由一名教师主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课件设计、选编习题、使用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内容,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形成初稿;第二步是指定一名教师在微机或电脑笔记本上按讨论的内容打出草稿,完成教学设计的雏形;第三步是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无纸化备课与过去备课相比,既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精神,又突出了教师的个性特长,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过去的备课书写时间长,新材料不容易补充在教案中,教案形成不容易修改,因现在教材变化较快,不易保存过久,而电子备课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允许人人随时修改、完善,可以使用链接的方式,随时补充新内容、新材料,体现即时性、快捷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校园网络系统资源进行信息的收集,为教学服务启到校园网应有的作用。它备有教学同步、优秀教案、多媒体课件、相关教育资源、课件制作工具、同步训练、学科题库、实验演示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千兆校园网快捷地登录国际互联网,访问相关网站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与教育资源,从而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弥补了教材的滞后性,使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2、利用网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按照要求开好信息技术课,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学校应充分利用两个微机网络教室在每天的六、七节、周六与节假日全部对学生开放,严格管理,学生不仅可以浏览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站,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自己同龄的伙伴交流思想,而且可以收集各地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将学习过程扩展到广阔的世界中去。使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乐趣。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网上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自己设计课件、自己操作计算机,向师生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3.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教学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材施教是教师长期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只能面向中等层次的学生。计算机网络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实现的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满足不问认知层次的学生。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利用纸笔演算推理的静态学习方式向图形音像变化无穷的动态学习方式转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的探究性活动和拓展型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便捷的交互性,教师在网上提出问题,学生在课后利用丰富网络资源进行探究、交流,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同时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网络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搭建了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把握信息化时代的契机,在课程改革中,最大程度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才能在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反思

1、多媒体教学在应用上只追潮流,不看效果。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逐渐成为了现今课堂教学一种必然的趋势。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只有那些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的内容用多媒体教学才比较合适。

2、课堂成为课件展示的地方。

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解决教学难点的手段,在课堂上,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因而,教师在讲课中不要完全依赖计算机,不要把课堂变为课件展示。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是不能以计算机代替一切的,黑板板书、挂图、学具等作为传统的教学辅助用品,在教学效果上它们具有难以抹杀的作用。

3、信息化教学在制作课件时的局限性和使用上的缺陷。目前市面上流通着各种不同种类的现成的教学课件,但要找到适合本节课内容的,适合该教师讲课风格的,适合该班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课件可算是难上加难了。教师缺乏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课件,有的老师课件做的很精美,也花了大量时间,但繁多的图片、声音、视频等令人目不暇接,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流于形式,用计算机代替板书。

这是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时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课堂上教师没有任何板书,计算机成了一块电子黑板,电教课成了教案搬家。有些教师为图方便,请计算机教师帮忙,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的:按键,出现课题;按键,出现例题。这样的课成了流水课,教师成了解说员,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有电子特色的满堂灌。用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板书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也是对教师时间精力的一大浪费,同时也抹杀了教师的个性特长。

五、有效避免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误区的对策

1、更新教学思想。

任何一种媒体,无论其如何先进,仍然是一种教学工具,其能否发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恰当的教学整合思想。否则,即使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了教学课堂,也并不等于实现了现代化的教学。因此,变革教学思想刻不容缓。当代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开展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型教学的特点,变革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2、课件制作应具实效性和多样化。好的课件应充分体现内在美,过分追求观赏性而忽视实用性的做法完全违背多媒体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能只着眼于精彩的图片动画与声音的呈现,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将知识学习由抽象变形象及化繁为简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蓬点、突破难点。

3、注意掌握讲课的速度和语言的表现力。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板书较少,但学生仍要进行适当的笔记记录,如果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点。就容易使讲课速度过快,学生来不及做记录,感到听课比传统课堂教学困难,教学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需要学生做笔记时,教师应该留下相应的时间,等大部分学生完成相应的笔记记录之后,再继续播放多媒体课件。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哪些是需要做笔记的部分,哪些是不需要记录的部分,以免学生面对屏幕上的文字感到无所适从。虽然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清晰、条理性强的特点,但教师在教学时仍要注意自身语言的表现力。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6

摘 要:本文就如何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平台:“四课一体化”,即备好课、上好课、说好课、评好课,联系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备好课即教者要端正态度,精心备课,写好教案;上好课即教者以教案为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学机智上好课;被评者从理论―实践―理论过程说好课;评课者者本着评教相长的态度评好课。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平台 四课一体化

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平台:“四课一体化”。备好课、上好课、说好课、评好课是每个学校应该搭建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平台。备好课是前提,“不打无准备之仗”。一堂高效优质的课,不做必要的课前准备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负责任的。那么,如何构建“四课一体化”技术平台,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被评者必须端正态度,精心备课,写好教案。

1.备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弄清教材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指向。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健康状况,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安排教学。(要能预测上课时可能发生的一般情况,想好预案;设置问题,教学方法的选用要考虑学情。)

3.备教法学法。根据学生、教材、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学生、教学条件的特点,以启发、直观教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4.备教学手段。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如多媒体、挂图、模型、图表、实物教具等,提高教学效率,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具体事物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备思想品德教育。如根据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备课必须做到既备智育又备德育。要把德育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把课堂作为进行德育的主渠道。

6.备作业练习。作业练习作为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检查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注意安排分量适中、难易恰当的作业,以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二,被评者以教案为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学机智上好课。

课备好了,是否就一定能上好课呢?不一定,这只能是说具备了上好课的前提。关键还是在于运用教学策略与学生一起把教案变成多彩的课堂活动。这就不能不谈谈课堂组织教学。因为小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于持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一是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二是要考虑内容,注意信息量。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要注意教学的形象性,语文教学的形象性除了运用直观教具,主要还是运用教学语言和体态语言的形象性。绘声绘色的语言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易表达的时候,体态语言则有它独特的魅力。

第三,被评者从理论――实践――理论过程说课。

1.说目标。完整说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说出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符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实际,切合学生的认知及能力水平,注重既教书又育人,新课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2.说教材。准确说出本节课的内容知识点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准确说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及对三点的分析;准确分析例句、例题、案例及习题的作用,提出合理的课时安排。

3.说学情。简明地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及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和学习困难。

4.说教法学法。清楚地说明自己选择的教法与学法及选择的理由;说明所使用的教学辅助设备;怎样使用及理由。

5.说教程。可以说教学思路,也可以说一课时的教学程序。包括如何导入新课,新课如何展开,练习如何设计,小结如何进行,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安排的依据等。

6.说效果又称教学反思。要求思路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分析设计合理,结论客观中肯。

第四,评课者应具备的心理、知识素养。

1.端正态度,虚心向被评者学习。评课者应牢记,虚心使人进步。评课是向被评者学习,当面讨教的过程,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夸大别人的缺点;而应该实事求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提出疑问,抱着共同进步的态度对待争议,不是原则问题,应当求同存异。

2.把握尺度,评课是为促进他人和自己进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评课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作为评课者要善于从被评者的教学中发现优点,总结长处,也要以真诚的态度指出不足,并能听取被评者的的申辩和解释,共同求得发扬优点、长处,改进不足的方案,使评者与被评者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共同进步的火花。

3.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隔行如隔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评课者要求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科学地进行评课。

4.讲究科学的方法。以上课者说的为经,以听课者的评课为纬,以学生的课堂反映为节点,构建立体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平台。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7

一、小学动画制作教学难点

虽然当前小学生们已经早早地接触了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 但小学动画制作教学仍然需要在一定能力基础上展开, 这就给小学动画制作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动画制作往往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 而小学生们的美术教育刚刚开始, 美术能力较大, 动作制作中的线条制作较难达到动画制作教学要求。动画制作还是一种与颜色息息相关的教学, 但小学阶段的学生色彩感较差, 对颜色的理解较难到位。另一方面, 由于小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能力还比较弱, 且生活环境等的差异, 小学生们对同一事物的审美往往具有不同的感官, 学生审美观较弱在小学动画制作教学中很难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和大多人都能接受的动画制作效果。此外, 小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爱好程度不同, 有些学生在开展动画制作教学前就已经自学相关软件, 而有些学生则可能从未接触过, 动画制作软件使用能力较弱, 使得小学动画制作课堂教学难以均衡。

二、有效开展小学动画制作教学,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对策

第一,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不同, 预设动画制作不同阶段教学目标。动画制作初期学习阶段, 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十分有限, 自己进行动画制作的可能性较小。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中应以基础知识讲解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对学生的要求可放宽一些, 促进学生关于“绘制和编辑图形”相关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在动画制作教学中, 一定要将让指定的对象产生运动效果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 通过每个步骤动画原理的还原, 帮助学生理解动画制作原理, 使学生对计算机制作动画的优势有更多体验, 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对于动画制作后期教学阶段, 教师在开展动画制作教学过程中, 可开始引导学生自己使用遮罩图层、引导线图层等自主控制和体验动画制作。在技能目标上,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FLASH内置的各种绘图工具基本掌握, 能够在对教学案例进行模仿中实现动画制作。在情感目标上, 则应对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着重培养。

第二, 营造充满趣味性的动画制作教学课堂,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美术基础。小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基础知识讲解由于比较机械、乏味, 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基础及年龄特征, 提高课堂趣味性是小学动画制作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小学动画制作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可通过任务式教学方法将知识分解在不同的任务和问题中, 学生根据任务与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实践,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或问题要求, 从而在充满悬念的状态下完成课堂学习, 提高动画制作教学趣味性和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对课堂教学知识更深刻地掌握。针对小学生美术功底较差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像达·芬奇一样从简单的画线开始练习, 然后再练习制作形状, 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动画制作明暗关系等, 通过不断培训, 促进学生动画制作美术基础的提高。

第三, 在动画制作教学中对学生的色彩感和审美观进行培养, 充分运用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关于学生色彩感和审美观, 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校园花圃或公园中观察自然景观的颜色, 让学生根据个人对颜色认知在纸上将不同事物颜色描绘出来。组织学生对各自作品进行比较, 挑选出与事物最为接近的颜色, 让学生说出颜色的美与不美之处, 然后用学习的动画制作软件将其制作出来, 感受自己制作的作品与实际事物的不同, 在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只能够逐渐提升学生色彩感和审美能力。小学动画制作教学一般都使用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知道学生对这些软件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熟悉掌握, 确定学生对动画制作各个流程的熟练性。

开展动画制作教学, 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及政策导向和专家指引相符, 通过动画制作教学打好学生信息技术基础, 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也有重要意义。所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立足动画制作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特点有效开展动画制作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从2001年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后, 全国各地的小学均开始展开信息技术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也面临着不断更新换代的状况,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是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开展动画制作教学难点入手, 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动画制作教学, 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动画制作教学,开展

参考文献

[1]唐世明, 纪丽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 (节选)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2 (04) :35-36.

[2]张慧子.小学动画类教学资源的类型分析和设计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3:11-12.

[3]蒲旭.在动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中小学电教 (下) , 2010, 3 (05) :88-89.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8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软件等信息媒体,能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信息技术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再现情境,激发灵感,巧用多媒体批改、评阅作文,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下面谈一谈我的体会和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为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直观演示看画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时,就能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一年级孩子好玩,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不能结合,而小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还不够充足,在课堂教学中,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或者一两幅插图很难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信息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将很多复杂、难懂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的结合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在讲授《埃及金字塔》一文时,其中有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就是如何理解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原理和过程。如果学生没有看过相近似的建设过程,就很难在脑海中构建一幅埃及人民建设金字塔的情景。这时,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将科教片中介绍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原理和过程的视屏下载下来,然后播放给同学们观看。通过观看视屏,同学们直观地理解了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先砌一层,然后堆起相同高的斜土坡,再将巨石通过斜土坡拉上去,砌第二层……这样,学生很快地就理解了其建造原理和过程。

三、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激发灵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要他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使学生触景生情,融入到图的情境中去,进入文字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说话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痛击敌人时,我首先播放此部分的电影片段,让同学注意观察马宝玉的神态,语气,动作,体会他此时的心情,把同学带入到情境中去,让同学们试想马宝玉此时的心理活动,让同学进行口头描述,最后训练朗读,“同志们,用石头砸!”把同学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巧用多媒体批改、评阅作文

以往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往往是根据作文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触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评判。在作文课教学中以网络信息技术设备为工具,会使作文的批改、审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进行作文批改时,教师可将范文录入Word文档中,再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可以同时看到。在运作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Word 的剪接、复制、粘贴、删除等工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字句的增删、段落的重组变得轻松自然,并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师生协作意识。学生的作文训练也可通过视频投影仪、大屏幕投影等供全班师生一同阅读、分析、修改,达到作文批改、评阅的较高境界。

五、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中有很多生涩难懂的情境,要弄懂这些情境,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信息技术通过自身特有的动静态表达方式,将各种情境具体化,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通常会对字面意思进行解释:“从正面看庐山是高大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又变成了陡峭的山峰”。尽管学生可能在教师解释了字面意思后已经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就会得到不同的道理,但是仅仅凭借学生的少量生活常识和教师的字面解释,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面对高大巍峨、峻峭多变的庐山时的所感、所想,就不容易体会到作者的情怀。这时,信息技术又充分地演绎了教学多面手的角色,从正面、侧面、俯视、仰视的角度将庐山的全貌一一展现给同学们,在给同学们带来切身体验的同时,让他们明白,横看庐山成岭,侧看庐山成峰,远看庐山一片翠绿,近看庐山奇石怪林,就是不知道庐山的真正面貌。从而揭示了作者的更深层的寓意:看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篇9

一1班 秦永梅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精妙之处,激励着我去探索。现仅把我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肤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打牢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时刻贴近学生,走进学生世界,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去浇灌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会做人。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寓学于乐,化难为易,这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增加文化底蕴,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语文教学要有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也一样,每个学期初都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实际教学中,又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把教学方法落实到每一节课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课外让学生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结合课文中的听说训练,加强对学生日记、作文的训练,从而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我们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三、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细微之处见教育”。而这一细微之处,正是 “习惯”二字。良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才能收到成效。例如,针对自己班的情况,制定了以下的措施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每天坚持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上“每天一句”。“每天一句”主要是些励志的格言、名句,或者是大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结出来的所感所悟,用于警醒自己的言行,同时也作为积累,在写作时备用。比如,前段时间小部分学生不交作业,每天都要补前天的作业,大家就此小结出一句“今天的事今天做。”只要有同学不交作业,大家就会对他说这句话,借以提醒,如今不交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2、坚持让大家在作业登记本上写上完成作业的时间,以及复习功课的情况,并让家长签名以示监督。我们班的学生比较不会合理的利用时间,作业量并不多,但经常要做到很晚才能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让他们在作业登记本上记录完成作业的时间,以及复习的情况。这样就能起到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作用。如果比较晚完成作业的,我还另找时间跟他谈谈,引导他找找原因。

3、坚持每天读一篇课外阅读。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

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所以要真正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必须加强语文课外阅读。在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没有老师的指导。没有相应的督促和检查措施,最终还会沦为空谈。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能利用课内外,比如辅导的时间,给学生出点问题,设置一些悬念,让他们主动找书看,我们还能定期在班里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打铁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来,学生对你的教学也会不买帐。教师应该牢牢树立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三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四是树立一种大语文观。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10

(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 刀顺荣)

摘 要: 新时期,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尤其是农村“双语”教学。下面以乌什县亚曼苏乡柯族学校为例,从“双语”教学背景、教学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字:提高、农村中小学、“双语”、质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讨论和反思的问题。近年来,在乌什县县委、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该校的双语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对于如何提高该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成为该校教师探讨的话题。

一、“双语”教学背景

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在全区少数民族学校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最终实现全区所有少数民族学校全部实现“双语”教学模式的目标。

二、“双语”教学现状

乌什县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始建于1981年,是一所民族全日制学校。学校目前拥有10个教学班级,共272名学生。学校有1个学前“双语”班,共37名学生;小学班级6个,分别由2个“双语”模式一班(62名)和4个普通班(94名)构成,共156名学生;初

中班3个,共79名学生。学校拥有教职工28名,其中专任教师15名,“双语”特岗教师2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5名。

三、存在的问题

亚曼苏柯尔克孜学校“双语”教学工作起步比较晚,“双语”办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双语”教学办学条件有限,使得该校“双语”教学工作不能很好展开。目前,该校“双语”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双语”师资投入不足。学前“双语”教师和小学“双语”教师严重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制约该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步伐。

2、“双语”教学基础设施不足。由于教室不够用,学前班大班和中班混在一个教室上课,从某种程度来讲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质量。

3、双语教学资源紧缺,不利于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4、没有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学校地处农牧区,远离汉族聚居的城镇,缺少与汉文化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习汉语效果不是很好。

5、“双语”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四、提高双语教学的策略

1、加强“双语”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双语”教学检查和指导力度

加强学校“双语”领导班子建设,以校长为组长,组建一支优秀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抓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

学校双语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校双语工作,在做好“双语”档案的

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双语”教师的备课情况、批阅作业情况、教学情况等,找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双语”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及时做反思和总结,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双语”教学新思路。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应用到“双语”课堂教学中来。

2、因材施教,优化整合“双语”课程资源

由于该校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牧高寒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文化经济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家长的观念也比较落后。学生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贫穷和落后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学习汉语的环境,平时都是用本民族的母语进行交流。在“双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等道具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模仿、案例等结合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特色教学。教学中因势利导地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

学校缺乏“双语”课程资源,作为双语班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多余的汉语课外书看,知识仅限在课本之上,缺乏开阔眼界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优化整合“双语”课程资源,然后再次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和外面的世界接触,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3、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投入力度,合理配备师资队伍,注重培养民汉兼通的业务能力又较强的骨干教师。积极向上级申请优秀的“双语”教师到该校任教,切实解决双语教师不足的问题

作为“双语”教师,有责任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在工作期间互相学习,民族教师向汉族教师学习汉语,汉族教师向民族教师学习民族语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增进感情、促进民族团结。利用工作之余,可以借助网络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提高双语教学技能的同时也在提升学校“双语”教学质量。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与安排,寒暑假期间组织本校“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高“双语”授课能力。

4、采取奖励性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可以通过讲公开课、发表论文、评优等方式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教师的平时表现作为年终考核标准之一,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4、改善“双语”教学条件,扩大“双语”教学规模

不断改善“双语”教学条件,提高待遇“双语”教师待遇,吸引更多教师来我校工作。扩大“双语”教学规模,教学模式不断从模式一向模式二转化,教学质量也将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瑾.新疆蒙古基础教育中双语教育现存问题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2] 梁云.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9(3):47-50.[3]张远,贾忠田.“模块化+交互式”双语教学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41-143.“双语”教学论文

论文题目:工作单位:作 者:完成时间:

——以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为例 亚曼苏乡柯尔克孜学校

刀顺荣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篇11

【关键词】:贴近生活;分组学习;成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7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是指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教学效果。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认真备课,想方设法能将一些社会信息、生活信息等溶入到学习任务当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息素养。然后通过协作学习教学法,分出各小组,小组长,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的能力和良好品德。

一、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各学科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不例外的话就是信息技术课,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总是想着可以玩电脑、上网、甚至可以玩游戏,轻松娱乐而没有压力。但奇怪的是好多学生并不喜欢上课本上的内容,甚至有学生不习惯带课本上课。究其原因,除了玩电脑吸引了他们的兴趣之外,其中还有个原因就是课本上每节课的内容简单、基础,从认识水平方面来说,很多学生早就懂得,学生学起来觉得无趣,这样课堂效果大打折扣。认识心理学家认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遍性和可迁移性。

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课堂学习中去呢?首先老师必须备好每节课,将一些生活中的时事、文化、新闻、常识等生活主题溶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当中,让学生贴近生活,投入学习。

《懂得请求“帮助”》这一课,任务是学会使用各种软件里的“帮助”功能。如果直接讲授如何使用软件里的“帮助”功能,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但如果事先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常识那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准备好一袋洗衣粉,一些感冒药品等等,向学生展示,学生就会开始好奇。然后老师解释:“这些物品里面都有本身的说明书,你们知道这说明书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们就会纷纷举手回答:“它是教我们怎样正确使用它”。然后老师归纳:“我们平时在市场里面买回来的生活用品都会有它的说明书,如果不会使用它我们就可以看它的说明书教我们怎样正确使用,而这说明书就就正如我们软件里面的‘帮助’,通过‘帮助’我们可学习任何新的软件。”这样学生容易明白“帮助”的作用并很乐于学习本节课了。

在学习画图软件这单元中《随心所欲画线条》这节课时,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就画那么一间房子,学生不出5分钟就可以画完,这样这节课就会剩下大量的时间,学生容易吵,无趣。所以本节课我想到了卡通笑脸及中国戏曲文化之中的京剧脸谱。首先我让学生画喜爱的卡通笑脸,符合他们的兴趣,从中掌握曲线的画法和技巧,然后给学生展示几张京剧脸谱及欣赏京剧变脸的表演节目,并布置画京剧脸谱的主线任务。这时候学生就进一步走进了生活,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在快乐中学习。

二、分组竞争学习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学习任务驱动法”教学法下进行分组竞争学习就是实现此目的的最有效方法。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我就已经在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了四组,并且每个组都选出一位组长,在以后学习当中,都会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在《认识键盘》这一课,其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掌握上档符号建的方法,使用键盘这输入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如何展开这知识点来进行分组竞争学习呢?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些网上流行的符号表情,如:^_^ (~ o ~) ~zZ ~~~~>-<~~~~ 等等。首先我屏幕展示几个可爱的符号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这些表情都是由键盘里的字符键输入出来组成的,你们也能设计出与众不同而有创意的表情符号吗?”这时学生们就会纷纷欲试,兴趣盎然。我对他们进行分组竞争学习,并在各组中设立一个最佳创意设计奖。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各组的同学都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计表情符号。任务时间到时,各组同学可以起来观看自己组完成的情况,并小组讨论评选出设计最有创意一个同学出来,组长向老师汇报评选结果,最后各组拿评选出来的同学进行组间评比。通过这样的分组学习,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探索,学会合作。

三、 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成果的交流和体会。

評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成果评价中,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如四年级第六单元“做个小画家”中,每次作业都要求学生先发挥想像力创作一幅电脑绘画作品,然后再进行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主要评创意)。五年级第五单元“创作校园小报”也是如此,引导他们自我评价,并由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你认为他做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进?对每个作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表扬其好的方面,指出其不足之处。结果,学生在交流中又产生了许多平时很难想到的、立意很深的创意,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对电脑绘画、创作校园小报的兴趣。

上一篇:有关于大学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英语问题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