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话成功之道

2024-06-05

的说话成功之道(共12篇)

的说话成功之道 篇1

成功的说话之道:

批评时,绝不要……

1.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2.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3.时间点很重要。

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有“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下班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休假的心情。

4.注意场合。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

5.同时提出建议。

提出批评之外,还应该提供正面的改进建议,才可以让你的批评更有说服力。

赞美时,你该说……

6.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 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每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7.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

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8.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有人替你做了一点点小事,你只要说“谢谢。”、“对不起,这件事麻烦你了。”至于“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这种缺乏感情的客套话,就可以免了。

9.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10.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

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回话时,要小心……

11.避免不该说出口的回答。

像是:“不对吧,应该是……”这种话显得你故意在找碴。另外,我们也常说:“听说……”,感觉就像是你道听涂说得来的消息,有失得体。

12.别回答“果然没错!”

这是很糟的说法,当对方听到这种响应时,心中难免会想:“你是不是明知故问啊?”所以只要附和说:“是的!”

13.改掉一无是处的口头禅。

每个人说话都有习惯的口头禅,但会容易让人产生反感。例如:“你懂我的意思吗?”、“你清楚吗?”、“基本上……”、“老实说……”。

14.去除不必要的“杂音”。

有些人每一句话最后习惯加上“啊”等语助词,像是“就是说啊”、“当然啦”,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就会显得不够庄重稳重。

15.别问对方“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你在一场活动遇到某个人,他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在某家公司工作。千万别问:“你公司是做什么的?”这项活动也许正是他们公司举办的,你要是不知道就尴尬了。也不要说:“听说你们做得很好!”因为对方可能这季业绩掉了3成。你应该说:“你在公司担任什么职务?”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别问,因为有可能他没工作。

16.别问不熟的人“为什么?”

如果彼此交情不够,问对方“为什么?”有时会有责问、探人隐私的意味。例如,“你为什么那样做?”、“你为什么做这个决定?”这些问题都要避免。

做面子,给别人……

17.别以为每个人都认识你。

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绝不要说:“你还记得我吗?”万一对方想不起来,就尴尬了。最好的方法还是先自我介绍:“你好,我是×××,真高兴又见面了。”

18.拒绝也可以不失礼。

用餐时,若主人推荐你吃某样你不想吃的东西,可以说:“对不起,我没办法吃这道菜,不过我会多吃一点××。”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真心喜欢并感谢他们准备的食物。如果吃饱了,可以说:“这些菜真好吃,要不是吃饱了,真想再多吃一点。”

19.不要表现出自己比对方厉害。

在社交场合交谈时,如果有人说他刚刚去了纽约1星期,就不要说上次你去了1个月,这样会破坏对方谈话的兴致。还不如顺着对方的话,分享你对纽约的感觉和喜爱。

20.不要纠正别人的错误。

不要过于鸡婆地纠正别人的发音、文法或事实,不仅会让对方觉得不好意思,同时也显得你很爱表现。

21.不懂不要装懂。

如果你对谈话的主题不了解,就坦白地说:“这问题我不清楚。”别人也不会继续为难你。如果不懂还要装懂,更容易说错话。

看脸色,别冲动… …

的说话成功之道 篇2

(一)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设计

根据我国学者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解释, 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 (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 新闻发布人员。

在政府新闻传播体系中, 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人”的设计, 设立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塑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对外形象, 与媒体进行正面的沟通, 从事日常的新闻发布。二是评估部门的脆弱性, 预测可能产生的误解, 回应媒体的负面报道, 组织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

(二)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进程

源自于西方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我国开始于1983年。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已经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进行新闻发布, 但没有形成制度化。

2003年, 由于“非典”事件的刺激, 加上经济全球化浪潮外部冲击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内在要求的双重压力的推动下,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全面启动。2004年开始,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全面推开。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1年8月3日, 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2013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 分别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等7个大单位设立军事新闻发言人。

(三) 我国新闻发言人存有不足

新闻发言人的一言一行经常成为报纸的头条, 同时也可能卷入舆论的漩涡, 遭来广泛的质疑。发言人是信息的传播者, 却也是信息的过滤器。然而我国的新闻发言人还存在不够成熟完善的地方。

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认为, 公开负面信息, 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影响社会安定。产生了无可奉告型、大包大揽型、照本宣科型、报喜不报忧型、恼羞成怒型等“不合格”的新闻发言人类型。

二、从“五常”中学习说话之道

如何当好新闻发言人, 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五常”已经给出了答案。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它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 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后称“五常”。

(一) 仁——做有仁爱之心的发言人

仁, 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所谓仁者即爱人也。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新闻发言人更要具备“仁”的属性, 体现人性最本质的自然属性, 真正站在公共事件受害方的角度, 发自内心的关护, 表现出一种真诚, 坦诚的人情味。

2011年, “7-23温州动车事故”发布会, 王勇平一句“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信了”, 成了人们炮轰对象。2011年8月, 王勇平被派往波兰工作, 他在赴波兰前最后一次与国内媒体短暂交流时说:“不想再和媒体接触了, 只想过安定的生活。”

面对此类危机事件时, 作为新闻发言人, 要理解遇难家属的悲痛心情, 对遇难家属关心、耐心, 表达出对生命健康权的尊重和爱护, 显示出政府对事件的高度重视。此时, 对公众情绪的认识和把握是处理危机的关键, 新闻发言人在处理危机时表现出的态度是影响公众情绪的重要因素。

(二) 义——做正义、有原则的发言人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发言人的“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说”, 即对记者和公众坦白事情的真相, 二是“及时地说”, 即永远走在舆论的前面。

(1) “说”。在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 政府有关部门怕事情公开后引起社会波动而隐瞒了事件真相。在涉及千万生命的重大事件面前, 有关负责人竟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 后果只能是折损政府威信, 引发社会混乱。

(2) “及时地说”。政府从过去对媒体的直接控制逐渐演变为政府对媒体的无形操控, 要学习向媒体“推销”自己。发言人的表态将对公众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就是表态与行动及其带给公众印象的关系:发言人早表态= 早参与=关心;发言人晚表态= 晚参与= 冷漠;发言人不表态= 不参与= 不关心。因此, 新闻发言人不能在事后被动地回应记者的提问, 而是在事件发生之初, 甚至之前就主动向记者提供详细的资料, 从而引导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三) 礼——做有良好形象的发言人

《论语》:“不学礼, 无以立。”礼的原则包括:尊重、遵守、适度、自律。礼节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内涵, 新闻发言人作为公众人物, 更要处处按礼行事。不仅如此, 新闻发言人的礼还细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日常着装和行为上讲礼, 而是在处理与媒体和记者的关系上讲礼。

(1) 在日常着装和行为方面。1) 着装上:得体、舒适的衣着将增添发言人的信心, 而不合时宜的服饰将使发言人看上去缺乏品味和专业精神。[1]2) 礼仪上:根据发言人的工作特性, 需要强调初次见面的礼仪、会场上的礼仪、餐桌上的礼仪3个方面的礼仪规范。[1]

(2) 在处理与媒体和记者的关系方面。王勇平曾经说记者不是敌人, 是朋友。由此可见, 新闻发言人与记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和复杂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写《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中表述为:新闻发言人不是“个人”, 不能跳出制度框架, 去表达个人意见;新闻发言人不是长官, 不能对媒体指手画脚, 居高临下等。[2]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共同目标是让公众了解到更多的事实, 让事实更接近真相。发言人为记者提供新闻原材料或半成品, 记者完成新闻成品, 发言人与记者是原材料供应商与生产商的关系。两方只有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四) 智——做有智慧的发言人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 “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论语·阳货》里提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即“只有崇尚聪智与轻视愚昧 (的观念) 是不变的”。

发言人首先要具备文化素质。我国历史上以为政府、为君主代言为职业的雄辩家灿若星河。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中虚设了以为‘客’的诘难来作答, 其文章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都可借鉴。

其次, 发言人要具备媒体理论知识。需能准确地分辨新闻背后的报道框架, 灵活地运用议程设置、符号传播等理论, 充分地了解媒体的特点和功能, 把握其运营的套路和规律, 才可借助它传递信息, 实现目标。

再次, 发言人还需具备公关素质。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面对记者追问时, 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有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 做好内部协调, 外部沟通;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善于说服记者, 切忌空话、套话、打官腔等。

最后, 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随着发布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要求新闻发言人用科学、精准的语言加以描述并用较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

(五) 信——言无反覆、诚实不欺

孔子曾说过:“人无信不立。”诚信乃做人之本。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 “信”, 分为“诚实”和“信用”两个方面。

(1) 诚实。要求新闻发言人在与媒体和记者打交道时要诚实, 不能向媒体和记者撒谎, 不要试图掩盖一些已经发生的情况。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发言人Larry Speakes曾说:“为了国家利益, 我可以避而不答, 但我不应撒谎”, 这意味着“诚实”指除了真实的信息外, 发言人不应向媒体发布任何信息。“诚实发言”包含了四层意思:1) 把真实态度和意思表达出来, 不截流, 篡改。2) 态度真诚, 与媒体坦诚相待, 说自己知道的, 不知道的要如实相告。3) 要“快”, 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 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和解释权。4) 要以情动人, 以诚感人。

(2) 信用。信用需长时积累, 难得易失, 也是媒体和记者对新闻发言人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一。新闻发言人要守信用, 尤其是在一些细节方面。

一项调查显示, 记者最喜欢能够立刻回答问题并且回答问题不绕弯子的发言人;最讨厌不守时、不守信用、不回电话, 并且提供不相干事实的发言人。记者的不满和抱怨便会在他的报道中流露出来, 从而给发言人所代表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希光, 孙静惟.发言人教程 (第一版) [M].2007:283-286.

[2]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 (第1版) [M].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7.

[3]丁海燕, 赵鸿燕, 等.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第一版)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4]叶皓, 等.政府新闻学案例 (第一版) [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5]杜江.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 (第一版) [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6]李博.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状研究[J].新闻世界, 第11-12页.

[7]闫小青.速览人物——王勇平:发言的代价[J].新闻周刊 (综合报道) .

女孩的说话之道 篇3

小S说,做自己跟没礼貌常常就是一线之间,如果因为懂得说话而交到好朋友,又可让人开心,为什么不?

女孩,你有没有发现,每天说那么多话,把说话练好,真的是很划算的事。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段誉靠着“凌波微步”躲过无数次的大劫,这是他最爱练的武功,既不必练气,又不必举重,只要一直练走路就好了。反正每天都得走路,就走路走他个炉火纯青好了。

You are what you say——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A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相处之后她发现新朋友很能聊,生活琐碎,八卦是非,再了一段时间,A开始躲着新朋友,因为她实在是——太啰唆了。生活里人人都会遇到的不如意,到她嘴里,全部变成一句又一句烦人的抱怨,她每天都能挖掘出无数句相似而不同样的抱怨。新朋友在A心中的形象,悄悄变成了“怨女”。你总是在抱怨,你就成为“怨女”,你总踩别人痛处,无论什么原因,你慢慢就会变成刻薄的人。

话外音:我们可能会因为说话谨慎,而成为一个谨慎的人,因为注意说话的品位,而成为有品位的人,因为训练自己好好倾听,而终于变成一个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情的人。

别人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B最近跟一个认识好几年的朋友闹僵了,B说这个朋友性格龟毛又自私,一群朋友出去吃饭,她的要求永远最多,今天想吃素,明天想吃辣,搞得每次讨论吃什么,都不欢而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迁就麻烦的人。B又说,每次聊天,她永远在聊自己的事。这次吵架的导火线就是一次电话,B接电话陪她聊了几句,然后说自己跟男友吵架分手没心情,对方“哦”一声敷衍带过,继续说那些在失恋的B眼中,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个原因乍一看有点不屑一顾,但你若是经历过,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就会懂了。

话外音:大概只有大明星,比较适合非常美,但是非常讨人厌。不想惹人讨厌,其实需要把握的态度,只有很简单的一个,就是,别人并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你既不是辩论选手,也不是英国女王

身边最不缺少的就是这么一群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跟别人意见不同时,总会咄咄逼人,把别人讲到哑口无言,从不在口头上败给别人。其实不过聊天而已,又不是参加辩论赛,请问,你要那些无谓的胜利做什么?

另一种极端的人也很可怕,她不仅不会反驳你说的话,就连你夸奖她,“你的衣服好可爱”“你好瘦哦”,她都只会说“谢谢”,好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又不是英国女王,不至于对赞美麻木到这个程度吧,随口回别人一句赞美,很难吗?

话外音: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如果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只是很礼貌地回说“谢谢”,这一招通常比较适合天下第一美女。

既不让人讨厌,又要吸引别人,这样说话难不难

高中的时候,八个女生一间宿舍,肯定有寝室夜谈,但是开学两个月后,我们宿舍被生活老师评为最有纪律的宿舍。这奖其实应该颁发给两个人,因为她们,我们宿舍戒掉了夜谈。

C同学自认口才好,在我们看来,她只是喋喋不休而已,宿舍还有夜谈的时候,她就是催眠剂,到了最后,常常只剩她一个人叽里呱啦,我们都睡着了,反正她也不让我们开口。

D同学是慢性子,如果是她在讲八卦或故事,我们完全可以轮流去一下洗手间,因为轮完一遍,她也不一定讲到了重点。

话外音:跟一个寡言的人相处一个小时,是会很沉闷;但跟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共处十分钟,应该你就会想掐死对方了。把故事爆点藏在太后面,可能听你说话的人,根本熬不了那么久。

“听”坏话时,做小丑还是英雄

听别人“说坏话”,这是最生活化的问题。蔡康永的看法,是典型的蔡氏风范(中性)。他既不鼓励“在任何场合从来不说一句别人的坏话”这种有距离感的做法,更不赞同为了给对方推心置腹的感觉,就夸张地攻击别人的方式。

他的建议是,如果碰到对方爱憎分明,要求你跟她站在同一阵线,你只能努力疏导对方的情绪,让对方尽情宣泄她的不满,但你不要为了讨好对方,就忘形地添油加醋。

话外音:对方充满怨恨时,宁愿做无害又可爱的小丑,不要逞强当强出头的英雄。因为她只需要推心置腹的“感觉”,而不是生死之交。

罐头短信与无形账本

老实说,作为女生我很少回复罐头短信,不论是节日祝福的,还是“不转发者死”的。按下一个键,就发送几十或上百则罐头祝福短信,很有意义吗?看到“转发N条,会幸福”“不转发N条,父母会死”就赶紧群发,显得你很孝顺吗?别这么无知好吗,你的同学和朋友不是连名字都没有,应付应付就好的抽象名词,你的父母也不会因为你祸害别人手机增加电信业的营业收入而变得特别健康。

罐头短信写得再天花乱坠,也没有亲手打出来的两行问候来得温暖。人跟人之间是有一本账,一旦透支了,还迟迟不还上,很快就会被冻结了。

话外音:你真的想变成给别人温暖的小太阳吗?那就从说话开始,安排一些简单的,做得到的事,例如:规定自己每周三中午一定发出一则短信,问候一个在你通信录上的朋友,而且在对方回复你之后,一定再回复一则给对方加油的短信。

当烂话题碰上了新朋友

大学里什么最多?聚会。你的聚会,别人的聚会,你的朋友,你女友的朋友,你男友的朋友,你朋友的男友女友,总之,聚会就是要交新的朋友,好像注入新血的感觉。

小s也说,交新朋友最痛苦的是有一个辛苦的尴尬期,要找话题带话题。但是那么多人,那么多不同,势必会有烂话题,不想多聊的话题,以及翻来覆去只说“是哦”“真的啊”这些令人卡住的回答。

其实话题卡住了,那就换个话题:不小心说了或听到烂话题,不必急着补救,也不必抓着不放,大家面带微笑,让它自动消失就好。

话外音:世事多变化,谁知道人生的下一回合,这个人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树敌。眼睛不要露出冷淡的神色,无论怎样都要表现出“回头有机会要好好聊”的热情。

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E同学最常跟我说的话是“你不知道我……”,“你不懂啦”,“你不会明白我……”这是她的口头禅,我每次听到都好想回她,“我本来就不知道啊,我又不是你。”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根本不存在感同身受这回事,其实她也明白,不然也不会一直强调说别人不懂。

每个人的心底都在说,“你根本不可能了解我的感受。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妄想有人明白呢,任何感知都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有没有人明白,痛苦还在那里,一丁点都没有减少。

话外音:小武的电脑垮掉论文没存盘,古古正在因为月经来而整晚肚子痛,那么不管他们两人多么努力地关心对方,真正最让他们痛苦的,仍然是他们各自的痛处:小武的论文,古古的肚子。

初次见面的怪事

大学比起高中,因为生活需要自理的缘故,要接触很多陌生的人,我们渐渐学会了打招呼自我介绍,简单寒暄。但显然,有些人并不打算学,所以这样恼人的对话常常出现:“你好,我是某某。”“你好。”然后一片安静。初次见面,不是应该先报上名字吗?难道我接下来跟你说话的时候,前面都加“喂”吗?

话外音:如果真的担心对方位阶太高,你报名字会“打扰”到对方,你起码要做到“平等互报”吧,也就是说,只要对方初次见面时报了名字,你就应该也报上你的名字。你不用担心,对方不会对你生气地大骂:“你干吗跟我说你的名字啦!”

“我们是好朋友”不是说出来的

F同学的男友劈腿了,她很难过,我提议说先分手再难过吧。她说不行,因为男生还很爱她。我问,怎么爱,一边劈腿一边爱吗?她说男生来找过她,说了很多关于爱她的山盟海誓。

我说,这“山盟海誓”、“永远爱你”不是用说的就可以。他已经用行动告诉你,他不爱你了。

“爱”和“好朋友”都不是靠说的,任何感情都不是。说话的确是为了表达自己,打动别人,但你若是只会夸夸其谈,吹嘘欺哄,这空洞的声音是变不成感情的。

话外音:本来就是为了让你能和别人交流,语言才存在的。可惜这么多人只顾自己使用语言,却不在乎别人了。语言最美的时候,就是我们透过语言,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的时候。

销售冠军的说话之道 篇4

第1章 要想说得到位,就要充分准备有自信,才不会恐惧,才能侃侃而谈 2会交谈,先要会应变 5熟知产品,才能推销产品 8随时随地积累谈话素材 11不妨把热情当成习惯 14加点幽默,你的话更有味道 17不怕拒绝,才能赢 20

第2章 洞察心理,把话说到客户心窝里了解客户心理的四种途径 26五种心理让客户更乐于购买 29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喜欢免费的午餐 33客户心理负担越重,就越难成交 36如何快速与客户拉近距离 40先交朋友,再谈销售 43第一印象往往是最终印象 46

给客户提建议,而非帮客户作决定 49

第3章 接近客户,走好成交第一步开场白里有机会,一定要抓住 54激发客户兴趣,吊起客户胃口 57善言,更要善听 61

巧妙化解客户的成见 64含蓄和委婉都不可少 67初次见面,言谈要有针对性 70赞美听着舒服,奉承听着反感 74察其言,观其色 77

第4章 瓦解障碍,难缠的客户不可怕不怕客户有异议,就怕销售没方法 82无论如何,绝不与客户争执 86细心打探沉默客户的内心 89用妙言来应对刻薄的客户 92诚恳地聆听怪癖客户的言论 95迂回委婉地应对圆滑的客户 99不给暴躁的客户发怒的机会 102用真诚揭开虚伪客户的面纱 106

第5章 巧言妙语,成交其实并不难共同的兴趣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110

说服客户,首先要取信于客户 113识别客户的成交信号 116

不卑不亢地实现成交 119

在客户左右为难时帮他下决心 122学会报价,成交更容易 126

抓住客户心动的那一刻 129

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成交 132

第6章 做好售后服务,不怕客户来找茬售后服务中蕴涵着无限的成交机会 138正确处理客户投诉 141

用你的“软语”磨去客户的“棱角” 147销售员的真心能融化客户的坚冰 151跟着客户心情消除抵制 154

小抱怨,大处理 157

让客户对产品充满期待 160

第7章 能言善辩,回款快业绩才好

早做防备,不给客户拖欠账款的借口 166不要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169

用晓之以理来打动客户 172

多一些抚慰,少一些刺伤 176山顶滚石头战术 179

催款也要像销售一样勤快 182找对关系巧收账 185

第8章 远离陷阱,让你的口才更完美不要轻易满足已得成绩 190

沟通不能没有重点 193

千万别把推销当演讲 196

注意自己使用的每一个词语 199销售中,要学会感情营销 203口才要勤练,别学呆鸟不先飞 206任何时候都要避免无谓的争辩 210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213

有时无声胜有声 217

说话之道 篇5

“妈妈,跟您商量一件事,我想去游泳,行吗?”电话的那头传来了靓蓉的细声软语。心想:这小丫有事求妈,就是好语气,用征求意见的方式来要游泳馆的门票钱。因为我在公司行政会上,不便多说,就打发她:跟爸商量吧!

待我回到家中,她爸说:咱家小丫去游水了。我问及她是如何商量的?爸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说:真行,咱家小丫,现在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你不知她当时的那个说词和动人的表情啊,让我主动给了门票钱,还增加了额外的零花备用钱呢!

想想能让一个平时紧板着面孔,一副严肃模样的爸爸能主动破费,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见小丫的一番功夫下得足,免不了有奉承之嫌或是美妙动听之词语。在孩子的教育中,我始终认为:语言能力很重要!

咱们都具备说话的功能,但是不是真的很会说话呢?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时人会很怯生、怯场,常常不能有效地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有时答非所问、有时词不达意、有时张冠李带。

故我平常会要求孩子多阅、多读、多背。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些都是说明多积累、多练习都是有实效的。

孩子小时候有些认生,我就想尽办法放她出去玩,让她有机会亲近家人以外的人,自己在较远的地方盯着。稍大一点,全家出外的话,问路的活儿就交给她,让其当探路员。

参团出去旅游,她就是导游助理,帮着导游忙前忙后,表现都很尽心尽力;团员们说:你家小姑娘才这么点大哦,你们都不用看着,却能当个小小导游。现在的她14岁了,更是应该自己去处理一些沟通和交流的事儿了。

在学校读书期间,我们要引导孩子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出到社会,我们更是要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语言的正确运用。

在人的一生中,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上学哪会儿,也深有体会,老师的课上得好,除了专业讲得透彻、讲得明白,还有就是语言的魅力。有些老师能做到旁征博引,由浅入深,还会穿插典故和事例,让一堂本是机械的专业课变成了有趣的生动课。

再看当今的社会,为什么会投入那么多的广告呢,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商场的谈判桌上、交际场上,语言的魔力不可挡哦。不是有人说:生意是谈成的吗?官场上的报告会、任职就职宣言,都需要语言作为媒介去传达为官之本。

这是一个自我推介的时代,人人都要适时地展示自已,去争取更多的机会。这种推介和展示,当然离不开语言的辅助。

不说口舌如簧、口若悬河是好,但是真的不能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哦,那样的话就会与很多机会失之交臂。

超级友情留言评论

何志:会说不容易!

孙和平:有话好好说!

游文坚:说话是一门艺术。

陈国良:好语一句三冬暖嘛。

张宝生: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借鉴。

关福国:好人处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

王云阳:教育有方呀,很有启发的感悟!

许之丰:说话的艺术,挺有特点。新颖!

黄炳文:真的很用心,孩子将来会有出息的。

李桂琴:木子就是不会说话,已无药可医了。

李杰:此文很用心,有看头!令人回忆往事!

万鲁建:是应该好好学习,真诚的努力,语言的魅力。

徐绪温:和人交流的艺术,文明的艺术,学问很深啊。

胖美云: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人际交往需要有效的沟通。

秦志怀:学习水姑的.育才之道,从说话做起,来得十分地道!

鲁志强:我是到了几十岁才开始学说话,知道了那需要诚恳加艺术。

李霞:你说得对,语言能力很重要!我让女儿参加了语言与口才的学习班。

宋诚:语言是功夫,同样也是生存之道,言真意切、能说会道是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

惠爱逊:上流社会有句话,吃饭与说话是最难的事。这篇博文真有意思,还要看呢,却嘎然而止。

刘明举:学习教女方法,我家15岁的女儿就比较怯场,家中有客人来一定要往后躲。现在看这样很不好。

洪文:如今的社会,中国官员中频出“雷人之语”,值得深思。。。官场也好,老板也罢,会“讲话”何等重要。说话需要从小培养。

刘俊祥:能说会道,是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先天不足,后天要补!否则,会语话迟、语话拙!

赵晶晶:上周末遇上一个人,无论我说什么都被这人夸呀赞美,弄得我浑身上下的脑袋大。我问“这么夸人,你不累吗”?人家说“推销员…”。我直言“推销员首先推销的不是产品而是推销员自己”。

罗荣武:话语不在多少,点到为止;点的丫枝众生,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不知我说的什么?“点的丫枝众生”是什么?时过境迁了吧,理解很难回到“本意”!善于沟通,学会交流,说话是桥梁——笔直的、美意的!

王佩平:读罢此文,就考虑要拜师水姑学说话了,在下属极不会说话之人,口无遮拦,经常犯错误。你看,明明是仰慕周确大记者,只因不会说话,马屁拍到马蹄上,被周大记者狠狠揣了一脚,水姑快教我!(作者回复:您老人家可是演讲家哦,向您学习才对的。)

小学生说话之道 篇6

(1)要大方地与别人打招呼以及介绍自己,不要扭扭捏捏、躲躲闪闪。

(2)交谈是相互的,不要只想着要自己说,而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3)在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用关注的目光注视对方,不要随便插话,也不要经常打断别人。

(4)说话时,眼睛请不要左顾右盼和东张西望,而是要认真地凝视对方的眼睛。

如果觉得看着眼睛有些害怕或紧张的话,可以看着对方的眉间。

(5)说话的时候,不要随便发怒;不要伤害对方的心灵,更加不能口出恶言、说粗话脏话。

(6)要使用低声,让自己的小伙伴听见就可以了。

乌鸦的成功之道 篇7

谁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人们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生活着一种白色的乌鸦——白尾地鸦。俗称“沙喜鹊”“沙漠鸟”, 是杂食性鸟类, 也是新疆唯一的特有鸟类。

白尾地鸦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 是国际知名的濒危物种。然而, 至今白尾地鸦在中国仍未被纳入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导师马鸣先生多次呼吁为白尾地鸦建立保护区, 将白尾地鸦第一次纳入国人的环保视野。

在沙漠中, 白尾地鸦如何寻找水源维持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作为体形较小的鸟类, 白尾地鸦如何抵抗风沙的袭击?鸟类大多喜潮湿阴凉, 塔克拉玛干的地面温度平均为70℃, 白尾地鸦为何能够抗高温?这些都还是未解之谜。

星鸦——未雨绸缪

星鸦 (Nucifragacaryocatactes) 体长800px, 体羽大都咖啡色, 具白色斑。飞翔时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白端很醒目。动作斯文, 飞行起伏而有节律。鸣叫轻声而带哨音和咔哒声的如管笛的鸣声, 雏鸟发出带鼻音的咩咩叫声。

星鸦是一种典型的针叶林鸦类, 乌鲁木齐境内的南山、后峡、哈熊沟等都有其分布。单独或成对活动, 偶成小群。栖于松林, 以松子为食。它们具有极强的忧患意思。南山护林员特来告诉我们, 埋藏坚果过冬是它们的一大独创, 它们收集松子, 储藏在树洞里和树根底下, 准备冬天吃。冬天星鸦从这个地方游荡到哪个地方, 从这座森林飞到另一座森林, 享用着它们储藏的松子。其实每个星鸦找到的储藏的食物不一定是自己储藏的, 当然自己储藏的松子也可能成为别人的食物。无论谁飞到一片新林子, 就到处寻找松子, 因为总有别的星鸦藏下的种子。它把树洞扒拉开看看, 到树根底下翻检, 刨开灌木丛, 就是大雪覆盖的灌木丛下, 也能找到自己同类藏下的食粮。

黑尾地鸦——沙漠精灵

黑尾地鸦体型略小 (750px) 浅褐色地鸦, 上体沙褐色, 背及腰略沾酒红色, 头顶黑色具蓝色光泽, 两翼闪辉黑色, 初级飞羽具白色大块斑, 尾蓝黑。黑尾地鸦属于中亚特有物种, 留鸟, 栖息于荒漠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 在邻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仅有少量分布。国内的分布区主要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西部省区。据马鸣等 (2006) 野外实地调查, 黑尾地鸦几乎分布到新疆40%的县区, 密度为5~8只/100 km2, 种群数量约在5万只左右。

地鸦为杂食性鸟类, 繁殖期主要捕食蝗虫、沙蜥、麻蜥等。其他季节也采食植物碎片、种子和汽车在公路上抛撒的麦粒或玉米粒等。通常产卵在4月上旬, 窝卵数3~4枚。卵椭圆形, 卵壳灰色或灰蓝色, 具褐斑, 钝端的褐斑比较大而且密集。其巢位于低矮的灌木中, 如梭梭、红柳等, 环境干旱, 地势平坦, 植被稀疏, 缺地表水。

山鸦——与雕共舞

山鸦是体型略小而漂亮的黑色鸦。乌鲁木齐有两种山鸦, 红嘴山鸦和黄嘴山鸦。红嘴山鸦, 鲜红色的嘴短而下弯, 脚红色。与黄嘴山鸦区别在嘴较短, 为红色而非黄色。飞行甚敏捷, 在热气流上玩耍, 滑翔时短宽的两翼及显见的初级飞羽“翼指”张开。红嘴山鸦结小群至大群活动。黄色山鸦体小 (38cm) 的闪光黑色山鸦。黄色的嘴细而下弯似红嘴山鸦, 但嘴较短而非红色。习性似红嘴山鸦, 但一般栖于较高海拔。群栖性。结群随热气流翱翔。

在1号冰川高山兀鹫的巢壁上, 我们曾发现成群的山鸦巢。意外的收获, 不过也带来思考的负担。兀鹫眼皮子底下, 为何会有山鸦?兀鹫虽然生性不好杀戮, 但也是大型猛禽, 怎么会让山鸦住在自己家附近?

之所以能够同时处在一个屋檐下, 这与它们共同的爱好是分不开的。高山兀鹫和乌鸦都有食腐的习性, 这就决定了它们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兀鹫们选择群居的生活很大程度是由生活习惯所决定的, 自然界中尸体的密度要远远低于活体, 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它们选着“单独活动、资源共享”, 这样就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扩大搜索面积, 进而提高捕食成功率。此外乌鸦还是它们很好的战略合作伙伴, 它们也可以为秃鹫提供线索。一旦发现食物, 兀鹫们会迅速降落, 然后把信号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递出去。

寒鸦报恩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此鸟初生, 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可谓慈孝矣。”这就是民间流传所谓“寒鸦报恩”的说法。我们在实际观察中发现, 其实并不是这样。幼鸟离巢后, 飞往农耕地带, 此时幼鸟的体形、体色与亲鸟基本相同。本来是母亲衔食继续喂育幼鸟, 可是古人误以为幼鸟衔食孝敬母亲。于是“慈鸟”“孝鸟”, 便成了寒鸦的绰号 (刘焕金1995) 。

此外, 寒鸦的种群结构幼鸟比成鸟多, 雄、雌鸟搭配接近一比一, 年龄组成为老年少、幼年多。这种现象表明, 寒鸦种群结构成幼鸟比例适当, 雌雄鸟搭配合理, 幼寒鸦数量偏多, 可以认为寒鸦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发展型的种类。

渡鸦——最大的乌鸦

渡鸦是最大的两种乌鸦之一, 成熟的渡鸦长约56~69cm, 重0.69~1.63 kg。通体黑色, 具有紫蓝色金属光泽, 尤以两翅最为显著。喉与胸前的羽毛长且呈披针状, 鼻须长而发达, 几乎盖到上嘴的一半。野外渡鸦寿命一般为10~15年, 曾有达40岁的纪录。幼鸟成群活动, 之后则与伴侣共同生活, 每对伴侣皆有各自的领域。栖息于高山草甸和山区林缘地带, 如乌鲁木齐周边南山、后峡、1号冰川等地。

在新疆渡鸦与人类共存了超过一千年, 在某些地区的繁殖颇为成功, 甚至被认为是瘟疫。渡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取食之道, 它们在觅食方面相当灵敏且投机。主要粮食是腐肉、昆虫、食物残渣、谷物及小型动物, 也取食植物的果实, 甚至人类活动的剩食等。此外渡鸦有一些著名的问题解决技巧, 被认为有着高度智力。行为复杂, 表现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活动。

乌鸦的崛起

西部大开发30年来, 随着大量人流物流的涌入, 几乎所有物种都选择回避, 就算不走也要进行严格的“计划生育”。乌鸦却独树一帜, 反其道而行, 种群不但没有减少, 反而不断扩大, 无论走到哪里, 它们就都是优势种。乌鸦是如何崛起的, 从学术论证, 非三年五载不可, 简单地总结下:

(1) 食物来源广泛, 它们生存能力和其杂食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乌鸦在觅食方面相当灵敏且投机, 它们的食物包括谷物、草子、尸腐肉、昆虫、食物残渣、谷物、浆果、水果及小型动物, 总之一切可以食用的东西它们都会考虑。

(2) 抗干扰能力强, 虽然名声不好, 但并不怕人。如今很少有人到不了的地方, 面对这种情况, 许多鸟类的生境不断减少, 而乌鸦却可以趁机大肆扩张。

(3) 乌鸦的种群结构幼鸟比成鸟多, 雄、雌鸟搭配接近一比一, 年龄组成为老年少、幼年多。这种现象表明乌鸦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发展型的种类。

(4) 大部分的乌鸦群居生活, 群内社会化程度高, 无论是寻找食物还是规避天敌优势十分明显。

(5) 智商高, 乌鸦是鸟类中智商比较高的。

(6) 虽然是外因, 不过对于它们的生存极为有利。乌鸦长相丑陋、叫声难听, 无人饲养, 这样就没有抓捕和伤害。在中国的文化中名声不好, 即使食肉也没有人去抓它们。

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如何营销 篇8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战成名,其名人效应不置可否。但相较其他名人书籍,蔡康永并没有沿袭其他名人所惯用的写作风格,不是传记也并非随笔,而是“术业有专攻”,一个在“讲话”方面的成功人士来和大家分享他的成功经验,专业人士做了一件专业的事情。而该书受众群体的定位也十分精准,目标受众群就是想要通过说话来改变个人形象的朋友们,而这些朋友一般集中在初入职场的菜鸟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不仅教会了职场新丁们该如何与人相处,同时该书又从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等各方面娓娓道来讲话的技巧。因此,《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不仅仅是本明星书,同时也是一本工具书。

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整个营销过程中,蔡康永知名主持人身份+其所著的《说话之道》+大学现场讲授如何说话+当地书店签名售书,这几个环节构成了本书成功的营销流程。新书上市前期,通过大量的媒体曝光进行宣传,一则曝光新书的内容,二则将康永内地巡讲和签售的消息铺向全国,这也是做到了宣传的广度。在全国巡回活动的同时,主要曝光每场活动的亮点、花絮,以及选择部分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对蔡康永进行深度访谈,随后甄选部分访谈稿的一些话题,揉成新闻亮点,再次大量投放媒体,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各种网络告知营销方式,并且,在每一个营销环节中,都着重强调了目标读者群体对本书的认知度。所以借力发力促成了此次宣传的深度。广度和深度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此次完美的营销宣传。

该书的销售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利用明星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冲量打榜,后期则是通过其本身的图书特性持续销售。《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自2010年10月中旬上市,上市仅一个月,一路飘红,创下25万册的销售量,不仅荣登新华书店、北京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当当网、卓越网等图书销售榜榜首,而且全国各大书城均先后出现售罄现象,一度呈现洛阳纸贵的销售景况。到2011年3月,该书已连续加印十次之多,累计加印量超过80万册。5月,全国巡回演讲、签售活动进入尾声,至今该书的全部销量已经突破100萬册。以上惊人的销售数据,足以显示出该书的优质品质。

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宣传营销过程中,还得感谢作者的积极配合。在整个巡回签售活动中,蔡康永没有让任何一位读者落空,每场都不遗余力签完最后一名粉丝。在厦门站,签书时长达10个小时之久,成为整个巡回签售的“时长之最”,当日蔡康永签书共计16000余册,厦门外图当天售书约10000余册。如此疯狂的销量,更是创下了厦门外图史上最高签售纪录。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以来,蔡康永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成都、天津、上海等十所高校做过精彩演讲并于当地书店进行签售,所到之处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在武汉的演讲活动,晚上8点开始,下午2点就有人在场外排队,当时的演讲场地只能容纳1500人,而到场的观众却有8000余人,场馆方为了活动的安全只放进场馆内1500人,场外7000余人在排队等候。蔡康永先生为了避免读者失望,在演讲结束后来到场外签书,一直持续到午夜12点,并且又在第二天补办了一场签书活动,整个宣传过程蔡康永先生的敬业精神得到了读者、媒体的一片称赞,更是震撼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 篇9

这本书记得大一时便列入了我的书单,那时刚上大学的我们总被告诫要多说话,似乎对很多人滔滔不绝才是招人喜欢的孩子,身边的书也是各种所谓的畅销书,“一分钟教你分辨人心”,“三分钟让别人喜欢你”如此之类,买来几本,翻了一下便失去全部兴趣,也许我这个内向的娃学不会吧,也许只是内心在鄙视这类无聊的书籍吧。

看到一些人为了说话而说话总抑制不住内心的不舒适感,不停在说根本不在乎自己在表达什么,不知道听者是不是愿意,这一切总让我觉得莫名地可笑。一直认为说话是因为表达,是出于真心,一味强调说话技巧的学习反而与说话的真谛背道而驰,就像书中的一句话“说话,无非是表达自己,打动别人。”也正是这一句“说话去表达自己”让我越来越能和很多人畅谈,反观一些专门报培训机构练习如何说话的同学,只是一时情绪的调动,随后归于沉寂,在很多时候仍不敢开口说话,这在无形中也加深了当时的我对这类技巧书的鄙视吧。

年岁渐长,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偏激,全盘否定一些东西却不过是自己的眼界太过狭窄。市场存在便证明其是有理由的,当然这类书籍含金量或许不那么高,但对一些人来说却提供了一些方法。有人在明白“道”之后掌握术,有人在不断练习“术”之中悟到“道”,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也便是合适的。这本书以一种轻松诙谐的语言,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阐述一个个说话的`技巧,让人更适宜地说话,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实,蔡康永在书本封面的那一句“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便是他理解的说话之道吧。说话就是用心沟通的过程,当你了解你自己,你便学会了表达自己;当你关心他人,你便会说出温暖的话语。正如书本最后所说”我觉得语言最美的时候,就是我们透过语言,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的时候。“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书笔记 篇10

这本书不“灌鸡汤”,不以长辈的口吻讲大道理,整本书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场景案例”,还原普通人日常会犯的一些说话、行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作者的态度既不抨击也不指责,而是给读者提供另外一种“处理方式”,让你感受到“原来我还可以这么说、可以那样做!”从而自然让读者意识到之前的“不妥”。每个案例最后,康永哥会给出他的“方法论”帮你升级你的“元认知”,真正有效提升你的说话水平与处事方式!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整本书要表达的“说话之道”,那就是: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历着元认知、认知、观念、方法论、践行的升级路线,让我透过研究并练习说话这件事,从根本上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别人在想什么,以及,最重要的,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慢慢的,让自己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成为一个更会说话、更受欢迎的人!

观念升级一: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自我反思:

1、对于学生,我说了一个合格老师应该说出的话吗?

2、对于上级,我说了一个合格下属应该说出的话吗?

3、对于老婆,我说了一个合格丈夫应该说出的话吗?

我们发现,各种关系的矛盾,常常是一方说出了那种关系“以外”的话,伤害到对方,从而造成了关系破裂。

重构观念:

说什么样的话,决定于你要在对方的眼中,扮演什么样的人。你要想当一个好丈夫,就要说“好丈夫”应该说的话;你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就要说“好老师”应该说的话。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谨记“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实践行动:

规定每周选择一天给自己一个学生及一个好友各发出一则信息。

1、针对学生,关注他的学习问题与困难,并给出解决方案;

2、针对好友,问候对方,而且在对方回复信息之后,一定再回复一则给对方加油的信息。

观念升级二: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聊自己,唱K时每个人都想自己唱。

自我反思:

1、身边的朋友会经常跟我倾吐心事吗?

2、招待客人时,除了给对方吃喝,还给他倾述的机会吗?

3、每次唱K,我都有帮朋友们点歌、安排歌曲的顺序、帮一直没唱到歌的人插播吗?

重构观念:自私是人类的天性,但成熟的人会懂得:自私不等于只让自己过得好,我们也要意识到让别人也好,因为别人好,我们自己才有更多变好的机会。

实践行动:

1、面对父母的唠叨,训练自己专注的倾听,并在适当的时候给父母回应;

2、跟朋友聊天时,尽量不让自己说出“我”字,每次想说出“我”字时,都改成“你”字或“他”字,要训练自己成为一个不断把话题丢给对方、让对方畅所欲言的人。

3、偶尔组织朋友的聚会或唱K,用心招顾到每一个朋友,让他们都有机会表达和展现自我。

观念升级三:换位思考,你到底是在做加法还是减法?

自我反思:

1、每次上台演讲,我真的有设身处地地以台下观众的立场来设计演讲内容吗?

2、开口找人帮忙时,如何让对方欣然接受并让对方没有“吃亏”的感觉?

3、向对方道歉时,如何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并让对方原谅自己?

4、逢年过节,在“群发短信”的狂轰乱炸下,我能脱颖而出让对方感受到我宝贵的真诚吗?

重构观念:

1、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事情,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在给彼此的关系做“加法”。

2、良性的人际关系只有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并能打造“双赢”局面。

实践行动:

每次演讲之前,回答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1、听众是谁?听众为什么会来听?听众究竟关心什么、要什么?

2、我希望通过这个演讲,能让听众得到什么?并由以上两个问题为目标,设定自己的演讲内容。

3、找人帮忙时,要强调对“对方的好处”或“给对方的补偿”,以平等的姿态找人帮忙。

4、表达道歉,先把自己的过错或所造成的麻烦,在脑子里过滤一下,然后梳理可以采用的补救措施有哪些,接下来,就是勇敢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犯了什么错,有多清楚这样的错给对方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及困扰,同时献上我的解决之道。

5、节日发出的每一条短信,都一定要暑上对方的名字,针对不同的人送出不同的祝福!

以上三个观念的升级,在不断践行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当你越会说话时,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就会更快乐。正所谓“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啊!

听成功说话 篇11

——题记

成功说:“我需要机会,长出茁壮的根。”

有人说,成功是失败的母亲。我亦觉如此。往往没有成功的人,总是缺少一个机会,但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一个有准备的人无论你穷否富否,即便你再卑微,上帝都不会看轻你,他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尽管上帝只给了你一个苹果,但你却一样可以凭借你的智慧,用这个苹果赢得属于你的成功,甚至整个世界。成功对每一个人亦是公平的,但你要抓住机会,哪怕只有几分钟,或许就是这几分钟,让你走上一生的梦途。

成功说:“我需要想法,点缀繁绿的叶。”

拥有一个怎样的想法说明你想要怎样的高度。如果没有伟大的想法,你将创造不出你的成功。Lady GaGa曾用一句话总结过自己的成功:“不管你是谁,或者什么出身,或者口袋里有多少钱,如果你没有想法的话,你就一无是处。”想法就是你的一切,所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伟大的想法。每一个想法都会决定你做怎样的事,呈现怎样的高度。

成功说:“我需要七分努力,开出硕大的蕊。”

没有谁的成功是靠坐在家里异想天开而来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用汗水去灌溉的。努力时切忌急迫,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就算路上长满荆棘,它刺破了你每一寸肌肤,但请不要让它刺破你的心。你的心要执着下去,努力才会有所回报。每一位成功者跋涉的道路上都有艰辛、苦涩与执着。我希望每一个人的执着都像切赫一样,成为永不倒下的门神,我也希望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都像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桑德斯一样,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赢得了88岁的成功。只要努力、坚定、不放弃,你未来的每一天都将进步一点点。不是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点半,你的早晨也要像凌晨四点半一样努力。让点变线,让线变面,让面变群,让群发光发亮、熠熠生辉,在凌晨四点半闪耀属于你自己的光芒。

成功说:“我需要三分幸运,绽放七彩的花。”

有人说,七分靠努力,三分靠幸运。在你努力成功的过程中幸运是必不可缺的。但幸运从不是随意降临的。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彻彻底底地了解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梦想,并依托自己的才华与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的成功得以实现,这就是幸运的本质。每天握拳祈祷幸运之神降临的人简直愚蠢至极。如果幸运不来到你身边,请利用你的才华创造幸运。其实万物美好我们正处中央,只要你努力伸开手臂,幸运也许就在你的身旁。

以上为成功的四大法则,每一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切忌急功近利,要守得住失败的寂寞,多思考,多体验,厚积而薄发。失败时不要灰心,罗曼·罗兰说过:“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而且一无所有的人也有擅长的事,那就是“填充”。当然你未来的成绩取决于你现在迈出的每一步,而不是你曾经输在起跑线上的表现。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抱怨生长的环境,而要在心中怀着竹的美丽梦想。只要你做到,总有一天,你必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指导教师:王丽敏)

本文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高中组三等奖。

金狮麟微笑的成功之道 篇12

如果你是河南人, 对豫菜有些研究, 可能对这片儿会特别熟悉。确切地说, 对这边一家餐馆比较熟悉。

它的名字叫金狮麟, 富贵逼人!

从万寿路地铁站一出来, 西行一点点, 紧挨着国家地震局, 就能看见一家装修别致的餐馆。说其别致, 是因为这种风格非常的“不入流”。没见过用大面积黑色大理石做店面正墙装潢的吧?没见过用古朴厚重的木门做正堂大门的吧?没见过画一只大红色的麒麟却标注着“Golden”的吧?如果没见过, 可以亲自过去一趟, 它就叫金狮麟复兴路店, 是北京三家金狮麟店的总店。

令人咂舌的大众点评

作为排位在八大菜系之外的豫菜, 在当今的餐饮市场似乎显得有些冷清。如今川鲁粤淮大行其道, 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抬眼便可见到大大的川渝字样。要好好地去尝尝豫菜, 除了一些驻京办所在地, 似乎真的找不出其他出名的去处。

豫菜作为中原烹饪文明的代表, 虽然在南宋以后成为中国烹饪的地方帮派, 但因地处九州之中, 也就一直秉承着中国烹饪的基本传统——中与和。豫中大地, 即是古之中原的主要区域, 直到建国初, 还有平原省存在。这种南北东西交错贯通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豫菜兼蓄南北风味, 杂糅东西的特色, 著名的郑州烩面, 便取了“来豫会面”的含义。

然而, 正所谓万通不如精通, 豫菜这种“中和”的特点在日渐重口味的当下反而显得“没有特色”。没有特色意味着没有绝品和招牌, 也就很少有人愿意投入豫菜的开发。

其实, 豫菜不是“没有特色”, 而是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找出特色, 也很少有食客能体味这种特色。

当然, 这都是在认识金狮麟之前。正如它的店面让你诧异一样, 去了你会发现, 什么才是中原人的待客之道!

在百度输入金狮麟, 第一条搜索便是大众的点评。对于大众点评网, 相信读者并不陌生, 这种纯民意的点评系统, 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每家餐馆的整体质量。当然, 也因为这种纯民意纯个人化的表达, 想要不招的“喷子”的“喷”, 那是不可能的!

进去之后你会发现, 满满10多页, 300多条回复, 你找不到几条“喷语”, 仅有的几条也是在比较老店与新店的差别, 提出一些善意的意见。最多的, 便是“不错”“值得”“非常好”“还想去”这些字眼, 满满地排了300多楼。或许你会说这不过是枪手代劳, 但当你看了100条, 看了200条, 甚至全部看完还是那几个字, 那么这大概离真相不会太远了。

一位网名叫“蘑菇小七七”的顾客在点评网上这样写道:

“喜欢他家的烧饼~

“味道真棒, 吃了还想吃, 三色豆泥不错, 必点之菜,

“虽说他家是河南菜, 但我发觉那个剁椒鱼头做得是真棒, 肉质鲜美, 辣得恰到好处,

“还有一个白菜老豆腐也是不错, 不过我不喜欢葱花炝锅的菜,

“服务很不错, 服务员穿得跟空姐似的,

“老妈太爱这家馆子!”

这只是记者随便撷取的一条。随便点开一页, 你见到的绝对比这还夸张。

不点一支烟不倒一杯水

既然把餐饮划归服务业, 除了做出满足五味需求的美食, 还离不开一种细致入微的服务意识。口味、服务和环境, 便是构成支撑现代餐饮业的三大基石, 缺一不可。

而金狮麟能如此这般受推崇, 在其他两方面也必有过人之处。如果你到过金狮麟, 或者知道它的立身之本, 你会觉得这真是一句废话!

是的, 在那享受的根本不叫服务, 许多人给这种服务起了个名字, 叫“贴心”。

讲一件发生在金狮麟北京东四环店的故事, 或许你就能体会, 什么叫金狮麟的服务。

那时候东四环分店开张不久, 没多少名气, 客人也少。一日来了一位长发墨镜男, 穿着风衣, 面带忧伤, 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从进店起, 绷着的脸就没有放下过, 不正眼看人, 不好言说话。服务员殷建婷接待的他, 问喝什么茶没回应, 问点什么菜也不理会。要是到了别的地方, 或许服务员将菜谱一放就完事了。殷建婷并没有离开, 而是逐一介绍本店的一些菜品, 以一种“说动石像变真人”的态度, 顺利地叫客人点了餐。菜上齐之后, 殷建婷不断地说着各种菜品的作用和特点, 茶杯一空便去倒水, 一拿出香烟便上前点火, 最后终于撼动了这尊“石佛”, 那男子露出了笑脸。

故事还没结束, 在行将吃完饭的时候, 那男子接了一个电话, 殷建婷便在一旁为他收拾桌子, 倒茶水, 清烟缸, 有意无意地听着那男的在电话中谈着生意。没想到打到一半, 那男的一脸沮丧地放下手机, 细心的殷看到是他手机没电了, 急得他好不容易有点笑容的脸又变成了石头。殷退出门, 快步跑回宿舍, 拿了自己的手机交到顾客手中, 并安慰他继续安心谈生意。一个多小时后, 电话终于打完了, 据那位先生讲, 这一个电话让他直接挽回了几十万的损失。为了表示感谢, 他弯腰90度, 向殷建婷深深地鞠了一躬, 并掏出800元要表示心意。殷婉然拒绝。

这件事后来被记在了一面小小的锦旗上, 上面写着两句话:优质服务暖如春, 排忧解难似亲人。

这样的故事, 在金狮麟的历史上太多了。在店内的墙上挂着一块牌, 上面写着的是他们服务的十点要诀:微笑甜一点, 斟酒满一点, 倒茶浅一点, 点烟快一点, 度量大一点, 呵护细一点, 学习勤一点, 品质高一点, 理解多一点, 真情浓一点。这样的服务理念在别的餐馆也很常见, 但真正能按着做的少之又少。而只有到了金狮麟, 你才会相信他们做得要比说得好多了。一位叫“rainbow也笑笑”的网友在点评时如此写道:

“店里环境还好, 主要是服务员很热情, 而且每个都能说会道, 虽然知道她是为了让你开心, 不一定你真的是美女, 但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呵呵, 虚荣心啊��”

我看她们的服装很有特色就问:“你们怎么穿得和空姐似的?”

你猜人家回答啥:“希望我们的服务也像空姐一样周到。”

呵呵, 我心里在说:“别以为只有某些大的知名航空公司的空姐服务就好!”还有就是, 所有的菜在上菜的时候, 空姐服务员都会说一串吉利话, 比如那个黄豆芽, 就会说成是黄金之类的, 反正好听的话一箩筐, 喜欢听的人可以多去几次呀!呵呵呵。

又一次不得不说, 这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评论, 而是随便一摘便能摘到的心声。

空姐?不过如此!

去过金狮麟的人都会说一句话, “金狮麟的服务员个个都那么漂亮, 穿着与空姐差不多的衣服, 真的特别像空姐”。

这只是表面的, 当你去金狮麟多了, 了解她们的培训体系, 你会发现, 除了不是在天上飞之外, 她们的要求比空姐还严多了。换她们上了飞机, 照样能把人服务得舒舒服服;而换了空姐去金狮麟说那么一段, 非把这些真空姐难死不可, 一点不夸张!

首先是仪表上的要求。在金狮麟选择服务员的标准中, 形象气质极其重要。一走进餐厅, 来来往往穿着套装的服务员个个都长相标致, 面容姣好。如果不是戴着类似于空姐的小礼帽, 你可能会觉得仿佛就置身于白领办公室。工作套装干净挺拔, 统一戴一副纯白色的礼仪手套, 每人必须化淡妆。总之一句话, 就要达到秀色可餐的标准。

除了看得见的, 对服务员的要求更是严格到每个人的味道上。通俗地讲, 就是在服务员弯腰倒茶的同时, 你能闻到茶香以外的另一种香气。能够做到这个程度, 相信除了向天上人间发展, 就没有更进一层的空间了。金狮麟有个特别的规定, 每天早上上班时, 会有专人负责审查每个服务员身上的味道, 以确定能给人带来“嗅觉”上的享受。所以这些服务员必须每天勤换衣服勤洗澡, 还要喷一点点淡淡的香水, 只是为了能让人和衣服都能发出香味。

除了上面这些, 还有一项就更是挑战服务极限的。在金狮麟就过餐的人都知道, 每上一道菜, 服务员便会说上一段菜品介绍和吉祥话。听着或许也就那样, 可是真要将它做到极致, 绝非那么简单。如果你知道总共有多少这样的吉祥话, 或许会大吃一惊。一位有心人统计过这些服务语言并选择其中很小一部分刊登了出来, 整整占据了50多页的篇幅, 这些服务语言无所不包, 无所不及。有针对各种菜的, 有针对不同人群的, 有祝酒的, 有祝寿的, 有对小的, 有对老的, 林林总总加起来, 绝对超过每一个人从小到大背的唐诗宋词的量。这些语言有点俏皮, 有的直白, 实在很难归类, 再次引述一则最常见的, 说的是三色豆泥:三色代表三种运气:官运, 财运, 平安运, 祝各位运运亨通。三星代表:吉星, 福星, 寿星, 祝各位三星高照。人有三意:天意, 人意, 情意, 祝各位万事如意。三色也代表昨天, 今天, 明天, 祝各位开心一刻, 快乐一天, 幸福一生, 平安一世。

较长的要算敬酒令, 最长的超过500字, 而且绝对不止几首那么简单, 每一个服务员随便一说便是一大段, 这样的伶牙俐齿背后, 可以想其培训要求之严, 培训要求之高。

这也回应了上面的话, 空姐也不带这样玩儿的!

幕后是个安随周

你或许会问,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将服务玩到这种极致?这种几近苛刻的服务, 需要投入多大的精力去营造和管理?最重要的是, 究竟什么样精力的人, 才会想出这种竞争的方法?

要解开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叫安随周的人!

1962年农历正月二十七日, 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双沟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里, 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出生, 是个男孩。

他便是今日的安随周, 而现在的他, 是走向全国的金狮麟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从一个没考上高中的农村青年走到今天, 这一路不算传奇, 却充满了坎坷。可以这样说, 安随周的成功, 与那个年代走向成功的大多数人一样, 都有一种相同的气质和品质。

1980年元月, 安随周像很多河南小伙子一样, 报名参军。1983年因在一次战斗演习中胳膊负伤, 成为三等残废军人, 当年11月转业, 被安置在安阳钢厂当工人。

1988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原大地, 他怀揣着新的梦想, 辞去了安钢的工作, 先承包了钢厂内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商店。商店生意红火, 既方便了群众, 又给钢厂创造了不少效益, 得到了工人的好评。在此基础上, 他又自筹资金, 在安阳市办起了一个面包房。由于敢想敢干, 安随周当上了最早的一批富起来的万元户。

但是, 由于不熟悉市场行情, 又缺乏管理经验, 面包房很快破产了。这一亏, 便是将近30万元, 这可是90年代初的30万元, 从任何角度看, 都是一笔巨款。

背负着20多万元的债务, 他开始研读各类企业管理的书籍, 并慢慢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干事业, 只凭决心和热情是不行的。首先要考察市场的需求、环境的适应情况, 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方法, 还要拥有先进的技术、新颖的理念, 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

经过考察, 他认为创建一个环境优雅、服务周全, 既有高档次婚宴酒席, 又有实惠大众菜的饭庄, 绝对是个好项目。他买了这方面的书籍, 又参加了专业培训, 1996年3月, 首先在安阳市办起了第一个“金狮麟安阳雅餐饭庄”, 由于生意火暴, 1998年4月又成立了金狮麟有限公司。

这些年来, 在安随周的带领下, 金狮麟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发展轨迹。说他特殊, 就在于他的扩展并没有采取常见的加盟方式, 而是自己一家家地开店。

他并不是没有试过加盟这种方式, 只是他发现, 他所倡导的一些服务理念, 在别人眼中并不会得到真正的认可和坚持。与其让别人毁了牌子, 还不如稳扎稳打。

也正是在这种理念下, 金狮麟走上了一条稳健且不乏快速的发展道路。

现已发展有金狮麟酒店安阳雅餐庄、金狮麟酒店北京复兴路分店、金狮麟酒店郑州东明路分店、金狮麟上海豪冠店等十多个分店, 员工达2000余名。目前还在以每年3个分店左右的速度扩展。

目标很明确, 让金狮麟走向全国, 走出国门!

安随周的成功哲学

怎么定义成功, 其实是件非常没有标准的事情。只是在旁人看来, 安随周行走至今, 显然已经达到了大多数人眼中的成功标准。只是对于他自己来说, 要走的路还很长。

他这一代富起来的人, 很多都逃不开“暴发户”的字眼, 这和那代人的成功哲学很有关系。在那个沧海巨变的年代里, 首先拼搏的便是人的胆识, 其次是视野, 再次是文化水平, 最后才是人的本质。这也是那个年代会出现那么多“暴发户”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后来都坐进了牢房。而反观安随周, 他的发迹有点与众不同。

这或许也能从他做餐饮的态度上看出来, 差异化竞争, 服务导向性的餐饮理念, 显然不是那个时代主流的思维。而正是这些有别于主流的思维, 让安随周脱去了“暴发户”的帽子。

富裕后, 他首先加强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2005年夏, 他投资4.5万元把村里的土路改造成宽敞的水泥路。春节期间又拿出5000元钱整修了全村的路灯。2006年他为村里兴修水利和机井配套设施投资了4.6万元, 对发展村里农业生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为丰富村内的文化生活, 2003年10月, 他主动拿出了1.8万元钱, 把村里低矮破旧的戏楼翻顶整修得高大宽敞。村里10月古会期间, 他自掏腰包4000余元请来了安阳歌舞团, 让乡亲们开了眼界;2005年春节, 他拿出了2000元钱组织本村的五个文艺队, 进行民间文艺大奖赛, 最后拿出2万元钱奖给各个文艺队。

为扶持农村教育, 2005年, 安随周为本村中心小学捐资5000元, 2006年冬又为本村中心小学捐资2万元, 还为焦虎乡第二初中捐资5万元。村里的贫困户安书增, 孩子外出上学有困难, 安随周救助他3000元, 还救助了安阳市北关区某小学两名失学儿童每人每月生活费200元。

2004年4月份, 他从濮阳去安阳, 路过任固桥时发现了一个出车祸的司机, 伤势严重, 无人过问, 便马上把伤者送往医院。安排好后, 又随手把自己仅有的1700元钱送给了伤者, 没留姓名, 悄悄离去。2005年春, 本村五保户张好卿的房屋年久失修, 无法居住, 安随周送给他1500元钱, 整修了房屋, 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在安阳市小巷治理和社区道路改造中, 他慷慨相助, 安排了辖区40多名贫困户到其公司工作。今年春节, 他在北京分店工作时, 听说家乡40名农民工前来北京打工, 他不但亲切探望, 还发给每人200元钱的生活费。

几年来, 全村已有150余人在金狮麟酒店工作。群众不仅开阔了视野, 更新了观念, 而且带回了资金、信息和技术。目前, 全村980户中就有120户有项目, 他们有的从事客货运输、餐饮行业, 有的开办批发门店。

于是有人说, 安随周是个软心肠的人。其实, 这种软心肠也造就了他的服务理念, 只有将心比心, 始终有一颗同情他人之心, 才能将服务这个行业做到极致。

当然, 除了这些性格的因素, 他学习的态度也在那一辈人中显得极为超前。他所阅读过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理念的书籍能装满一柜。当然他绝不是一个刻板照搬理论的人, 这些理念性的东西只是开启了他大脑中的一片新的天地, 而且中间的填充内容, 都来自于他自身一步步的艰苦探索与尝试。

而学习力和执行力都很强的他, 成功也就不那么让人感到惊讶了。

从零到亿, 安随周的“改革开放”

2008年12月18日, 由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论坛”上, 白衬衫、黑西服加淡蓝色格子领带的安随周站到了讲台上, 回忆他十多年来的创业历程。

在这场题为“从零到亿——十年创业的历程、经验与问题”的演讲中, 安随周系统地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 并以自己的经历反映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点滴变化。

已过四十的他, 面色红润, 身材挺拔, 配上当下的青春装束, 在一群学生中并不显山水。而举手投足间的气势, 又充分“暴露”着这位演讲人的阅历和年龄。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和风雨历练, 在他身上早已刻下了时代的烙印。简单地说, 他是沐浴着改革的新风成长起来的。

在这场演讲上, 他详细地向到场学生阐释了差异竞争和服务至上两个理念。尽管到场的学生并不都是管理专业的学生, 尽管更多的学生对餐饮和酒店业了解甚少, 尽管这些学生都成长在80年代, 难以像安随周那样与改革开放30年产生共鸣, 但从现场的表现看, 那一天, 安随周很成功地吸引了众人的眼光。

这样的中年男人总是很有魅力!成功, 有品位, 最重要的是, 有岁月的味道。

坦率地讲, 从零到亿, 安随周走得并不是最快的。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有的是疯狂和传奇, 有的是一幕幕的财富神话。但最重要的一点是, 安随周的从零到亿, 可以被复制, 被模仿, 被变成众多人的“从零到亿”。

上一篇:诗经重点考试内容下一篇:学历认证申请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