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共8篇)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篇1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审批
申请材料清单
1、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建议书的申请文件
2、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建议书(适用于总投资500万元以上)
法律法规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第三部分:“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第(四)条:“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划分审批权限。按照项目性质、资金来源和事权划分,合理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项目审批权限。对于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从投资决策角度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审批开工报告,同时应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
第(五)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第7条:“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审批”。
3、《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鄂政发[2005]12号)第四条:“要认真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4、《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下放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权限的通知》(鄂发改重点
[2009]700号)第二条:“保留省级审批项目目录。以省级政府投资为主体的项目;三峡库区和丹江口库区污水、垃圾处理及环保项目;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水利血防、水土保持、分蓄洪区建设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运港口建设、航道疏浚、机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战备建设项目等”。
5、《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09]886号):“由省发展改革委核定批准初步设计概算的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09]1545号)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篇2
关键词:投资环境,民间资本,公共基础设施
当前,国内的公共设施都是通过政府投资来进行建设的,被国有企业垄断经营。而这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在国内的公共基础建设引入民间资本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1 影响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环境因素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民间投资三十六条”,到2012年7月前,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的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已有42项,涉及了铁路、电力、航空等基础产业领域的投资细则。但是对于这些细则来讲,大多数还是原则性的规定,对于民间资本进入方式、民间资本进入监管、如何退出等制度的实施所出现的问题未能解决,垄断行业与民间资本依旧有着一道屏障。在审批方面,国内审批程序非常繁琐,耗时大、透明度低。
同时,由于很多行业在改革方面未能彻底,诸多体制性的问题导致民间资本投资垄断行业的积极性大为降低。例如,在石油开采,曾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又迅速被确立为国有垄断行业而强制民企退出;电信行业为几个国有大企业垄断,不存在民企进入空间;铁路行业早在2005年就允许民间资本投资,但铁路都归铁道部进行统一管理,投资的民企不能参与经营,并且铁路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所有投资单位都未能获取相应利益,民企也只能退出。
民营企业存在着一个重大障碍便是融资的困难,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这种困难依旧存在于民营企业中。从渠道上来讲,民企融资有两种渠道: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指的是经营者投入与企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外部融资指的是由金融机构、资本公开市场以及非正规渠道来进行融资。内部融资会受到企业发展的约束, 未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大多数企业都无法脱离外部融资。但当前,国内民企的外部融资状况并不佳,因为《证劵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开资本市场融资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资质要求,利用公开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的企业很少,融资主要方式为银行信贷方式,也就是通过抵押等方式获取相应贷款。民企的资产有限、信用等级低等因素,导致银行在考虑到风险时,不会很支持民企的贷款。
2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1 规范税费征收,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
对各种繁杂税收税目进行彻底清理,杜绝对民营企业进行不合理收费,禁止对民间投资胡乱集资、摊派。取消一切所有制划分的差别性税收;对于外企、国企所享有的减税政策,对于民企也一样享受;鼓励民企接收国企下岗员工,用税后利润提高的方式给民企相应优惠;对新版的民营企业,尤其是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需要在减少一定时间内的税收或者免税;而对民企科技含量高、更新周期比较短的固定资产,实施加速其折旧等政策。
2.2 加强对公共投资代理机构的管理
政府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权利委托机构,而政府职责需要由部门的官员来实施。官员由于自身有着机会主义倾向与经济人的本性, 在有着公共投资委托代理权时,官员得到私利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这也是导致政府服务态度差的一个重大原因。为了能够解决这类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精简机构,提高委托代理人的收入,也就是提高代理人的退出成本;将信息公开化,加大社会监督能力,代理人之所以敢于谋取私利,也正是由于委托人由于信息的对称导致监督缺乏;加强对未能履行公共权力的代理人的惩罚力度,惩罚需要真真落实,而非一纸空文;实施委托人的监督鼓励政策,对监督公共权力的委托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2.3 加大财税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包括发行国债在内的财政预算内资金需要不断支持民间投资,通过补偿与参股的方式对民间资本为主的项目进行一定支持; 对于那些投资不能得到回收的基础产业、公益设施,采用收费补偿与财政补贴的方式,提高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技改贴息应当对民间企业一视同仁。对当前的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取消不公平的税负,给予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外商投资相同的减税、降成本的优惠措施。避免税收重复征收,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对于“三乱”的情况进行严格整治。
2.4 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畅通的融资渠道
2.4.1政府出面设立对民间资本的担保机构
对于风险意识较强的民间投资主体来说,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因此,应加快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为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创造良好的融资渠道。
2.4.2 改善民间资本的融资环境
现阶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国有银行贷款,但民间投资主体在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在面对商业银行贷款时,商业银行往往设置重重障碍,限制对其的贷款。因此,必须大力改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融资环境,改变融资难的问题。
2.4.3 拓宽民间资本投资的融资渠道
随着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兴起,应鼓励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为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民间投资主体要充分运用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
3 结 语
在公共投资中引入民间资本,不但可以让国家财政压力有所缓解,还有利于公共投资建设发展,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还可以让公共投资建设项目拥有足够的资金,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篇3
关键词:BT模式;基础设施项目;财务分析;效益对比
一、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BT模式相关概念分析
BT由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而来,也就是建设—移交模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模式。BT的前身是BOT模式,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由项目公司承包起来,然后进行融资、建设,这一系列的过程完成之后,交给业主,业主需要给予投资方一定的回报。BT模式,是现阶段建设项目筹集资金的一种新手段和新模式,对于现阶段建设项目资金的筹集,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
二、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BT模式投资人项目投资分析涉及的内容
(一) BT运作过程分析
BT的运作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政府立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需要,制定出项目可行性报告书和项目建议书,并将筹划和报批等前项工作顺利完成。政府和投资方根据相关协议,签订BT投资合同,进而移交给投资方。投资方具有建设和融资的特权,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享有业主的职能,对项目的整个融资、建设和开展全权负责,并且承担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第二、根据BT合同中的相关内容,投资方对工程进行融资和建设,并在竣工后按照合同相关内容,将已经被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并且政府根据相关合同的要求,分期偿还约定的所有费用。第三、政府在整个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都享有监督的权利,并且对于整个过程是否能顺利开展,投资方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是决定该BT项目模式是否能顺利展开的前提。
(二) BT运作注意事项
在政府选择BT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之前,都会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和选标的方式来进行BT投资人的选择。BT投资人在进行投标之前,一般都会对政府的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将该分析报告作为是否进行投资的依据,同时也是竞标过程中的谈判支撑。在政府进行招标的过程中,政府已经完成了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且已经将可行性报告经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审批合格。有的甚至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设计思路,已经被合法确认。换句话说,在招商阶段,该项目的技术措施、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方向都已经被确定,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建设构想。
BT模式建设的重点,应该是融资建设方案的确定。融资建设方案应该关注以下内容:融资建设的内容、数量以及范围;投资人的总成本分析、融资费用分析;回购过程中的相关条款分析,资金来源分析;项目资金的担保条件分析;风险调控与降低分析;移交与回购过程这的支付计划条例分析等。
三、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T模式投资人项目财务分析关键部分
(一) 评价内容与方法部分
由于BT项目的投标人是企业性质,在整个过程中,投融资的主体一般是由比较具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总承包,所以属于经济中的企业投资行为,在这整个过程中,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所以,对于BT模式的投资人而言,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相当重要。需要进行财务效益分析以及成本分析与估算,在这些财务费用估算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动态分析的模式,对整个项目进行动态评价,以确保财务分析指标比较贴近实际需要,为投资者做出实际的贡献。
(二) 财务估算部分
1、 财务效益预算
财务效益,跟项目目标是相互关联的,项目目标设定不同,那么财务效益相关的内容也会有很大不同。对于市场化要求下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其盈利一般是通过提供服务或者是销售某些产品而来获得经济盈利的,这里的财务收益,就是指获得的营业收益或者是收入。对于BT模式中的投资方而言,自己在承接到项目到完成项目,到最后的移交项目,这整个过程中,是没有经营活动或者是提供服务的经营行为的,所以不存在经济上的收益。只有在进行移交过程中,财务效益通过回购价款才显示出来,也就是政府部门对投资方给予的回购总价部分,财务效益是这个总价与投资方所投入的各方面资金、人力、物力之间的差值。
2、 回购价款分析
回购价款是BT模式进行展开前,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范和约定的一项内容。回购价款包括融资财务费、建筑安装费用、投资回报费用以及建设工程的过程中的消耗总价等等。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项目,其回购价款的内容不一定相同,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双方的协商下,共同制定回购价款内容,并分析出估算表,以便进行合同的制定。
3、 回购款项流程
回购款项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回购方式,二是回购款支付计划。回购方式又分为两种,一是分期回购,二是一次性回购。一次性回购,是政府按照合约的要求,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进行一次性交付回购款总额方式的回购。分期回购需要约定分期时间、金额,支付回购款的比例等等。分期回购可以降低政府资金支付的压力,但是一次性回购可以减少投资者的风险,便于利用资金可以再投资建设。
4、 效益对比分析
最终效益,需要进行项目财务效益估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中,BT投资人进行项目财务效益估算,首先确定回购价款的所有组成,并且估算出建设期间内需要回购的价款总金额,之后,根据回购合同和计划,计算出回购期间内的每个时期的每个阶段的回购款项。编制出回购方案中价款支付计划表,作为财务分析辅助报表。
(三) 项目费用估算部分
1、 项目成本部分
项目建设成本部分,可以简单的说,也就是项目展开建设和实施过程,一直到完成验收合格的之后,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一般包括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费用、拆迁补偿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咨询设计服务费用等等,以及工程开展过程中,所必须的一切其他费用。在BT模式进行项目寻找投资人之前,项目的相关施工设计或者思路,已经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确定,所以,在进行双方合同的约定和签订的过程中,关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建设成本、管理成本,双方协商制定收取的依据以及收费的相关标准,进行合理、清晰的项目成本预算,并编制出预算表。
2、 融资费用部分
BT模式中,除了业主、投资人这两个方面的主体之外,还有第三方,也就是被融资方(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项目融资费用部分,包括融资过程中产生的利息以及其他的融资费用部分。在财务分析中,应该制定出相关的融资意向、融资金额、融资利率以及还款方法和措施等,这些数据或者内容都是财务分析中进行融资费用估算的依据。
(四) 税务估算部分
投资人是企业性质的,也是盈利性质的,纳税费用是必须进入财务分析中进行预算和研究的一项费用。纳税部分包括企业营业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等等。财务分析中,应该把这些费用的条例、税率以及计算税收的相关依据都列出来,制作成表。
(五) 财务分析部分
投资人是企业性质的盈利单位,一切以盈利为目标。进行财务分析,也是有效维护企业利用,使得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手段。财务分析部分包括项目的盈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财务的生存能力等等。BT投资人的项目决策,都需要建立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制定出财务分析报表,分析出该项目财务实施的可行性,并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定。
四、 总结与归纳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T模式投资人项目财务分析是一项巨大而有负责的工程,其分析过程比较繁琐,也需要更多的细心,结合市场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完善每一项分析过程,并制定出总的财务分析报表。在财务分析可靠性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的投资决策,以确保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四川川威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文艾.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T模式投资人项目财务分析探讨[J].工程建设,2010(10).
[2]洪向东.浅谈交通工程BT项目投资财务分析[J].工程管理,2010(4).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统计 篇4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统计 主要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一、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指在粮食流通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公共服务性作用的粮食收购、储存、运输、销售、检测和信息处理等设施和设备。
2.项目类别:指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时项目名称或主要建设内容所属类别。
3.储备粮库项目:指以建设平房仓等储备仓容为主的项目,包括“退城进郊”异地重建的项目。
4.粮食物流设施项目:包括筒仓、浅圆仓、砖圆仓、道线仓等粮食仓房和铁路专用线、粮食专用码头、输送栈桥、铁路罩棚、地坪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运输工具等设备购置项目。
5.食用植物油罐项目:指收发和储存散装食用植物油的独立或企业附属的仓库或设施建设项目。
6.仓房维修改造项目:指对已有的储粮仓房及配套设施、设备进行修缮和技术改造的项目。
7.粮食检验检测项目:指粮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配套实验室建设、改造等项目。
— 12 — 8.粮食流通应急设施项目:指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应急成品粮(含食用油)库、加工设施和供应网点的建设、改造及快速中转设施设备配套项目。
9.农户储粮设施项目:指使用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为农户建设或配置的标准化小型粮仓、新型储粮装具等项目。
10.中央财政:指中央财政中有国家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投资和更新改造拨款投资,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投资。
11.地方财政:指地方财政中有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投资和更新改造拨款投资,以及地方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投资。
12.银行贷款:指报告期内向银行借入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借款。
13.利用外资:指报告期内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外资金,包括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
14.其他投资:指在报告期内收到的除以上各种资金之外其他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15.本完成投资:指项目从本年1月1日起至本年最后一天止完成的全部投资额。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
16.累计完成投资:指项目自开始建设至本年底累计完成的
— 13 — 投资额。
17.项目运营主体性质:指项目建成后运营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填报国有、外资和民营。
18.前期项目:指已经完成立项或核准手续,已完成初步设计,规划、土地、环境保护等方面手续齐全,地方配套和企业自筹资金已经基本落实,但未开工形成实物工程量的项目。
二、填报说明
1.项目类别请按照该项目在履行立项审批(含核准、备案)程序时确定的项目名称分类填报。没有名称或批复名称不明确的按主要建设内容判断归类。例如,某项目建设内容有新建平房仓、立筒仓、批发市场、铁路专用线以及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如其履行立项审批程序后主管部门批复(备案)的项目名称为“XXX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则该项目类别应填入“粮食物流设施项目”一栏,如其批复(备案)的项目名称为“XXX储备粮库项目”,则应填入“储备粮库项目”一栏。
2.项目名称请填写该项目办理立项审批(备案)手续时使用的名称,如无具体项目名称,可填写建设单位名称。农户储粮设施项目以县为一个项目单位填写,各项内容的数据为全县合计数。
3.建设内容的各项统计指标(包括新增仓容、新增油罐、大修仓容、粮食专用码头、铁路专业线、设备、散粮接收发放能力)均填写本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数据。
— 14 — 4.项目投资情况包括在建项目以及统计内完成的建设项目在统计内的投资。
5.单个企业填报统计软件的企业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央企业填报统计软件的汇总版并逐级上报。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 篇5
王明汉
工业园区是发挥投资的规模效应,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集聚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因此,园区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筹划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工业园区在全国各地呈蓬勃发展之势,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注开发建设工业园区这项工作,都希望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能成为本地区的工业经济乃至本地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火车头,成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经济发展的集中区和财政收入增长区。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要搞好园区的开发建设,最基本的前提是抓好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等级来划分,工业园区可分为三类。一类:园区规划起点高、环境优美、各类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在重大项目入园前实现了“九通一平一厂一站”,即通供水、排水、电网、公路、铁路、通讯、供热、供气和雨污管网,达到场平,建立固废处理厂和消防站;二类:园区各类规划齐备,实现“七通一平”,即通供水、排水、电网、公路、铁路、通讯和供热管网,达到场平,污水和固废处理厂、绿化工程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重大投资项目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三类:园区具有总体规划,在重大项目入园前实现了“五通一平”,1
即通供水、排水、通讯、电网和公路,达到场平,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配套。那么,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有哪几种?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学习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认为有以下三种:
一、政府全额投资模式。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工业园区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后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内资金,并由人大通过以保证还款计划的实施。政府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单位,按项目建设进度分期分批投入资金。优点是总体投资额度相对少,建设时间短,见效快,缺点是资金投入单一,财政压力大,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
二、政府引导,依靠市场运作投资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作引导,成立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实现园区建设市场化运作,使工业园走自我发展之路。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条件,实施特许经营,通过招、拍、挂等形式,开发园区商业用地,提升土地价值,参与企业改制、向银行贷款等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多渠道引入社会资金。按照现代化产业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根据筹集资金多少,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工业园区建设类型。开发公司视情况,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包或分包进行公开招标,确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单位。
三、“BT ”合作投资模式。“BT”为建设(build)与移交(transfer)的英文缩写,就是“建设——移交”模式,即承
建方以全额垫资的方式建设项目,建成后移交业主,业主分期付款偿还项目资金。
(一)具体的基本运作:一是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首先由政府对拟进行BT模式建设的技术、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准备对BT投资建设方进行特许招标)、筹划报批等工作;二是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及时间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三是项目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工作;四是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五是项目的移交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二)BT投资模式的特点:引入社会资金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民营资本,有利于发挥和放大社会闲散资金的作用。
(三)BT投资模式的优点:一是能缓解当地政府财政资金的暂时短缺;二是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散风险。
(四)BT投资模式风险:一是法律环境的缺失,目前没有BT等相关方面的法律,BT模式中涉及回购协议和融资担保的问题也没有法律条款支持,融资监管难度大;二是项目活动谈判时间长,消耗大,在涉及项目风险分担问题上,谈判双方难以达成统一;三是BT投资模式成本高,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BT有关的建设合同、移交、回购等环节复杂,涉及到政
府的许可、审批以及贷款担保等诸多环节,操作的难度大,人为障碍多,而融资成本也会因中间环节增多而急剧上升。
贵阳市的工业园区大都建在远离市(区、县)或在市区的边缘,地理位置虽然优越,但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原因是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晚,政府投入资金不足,依靠市场动作程度低。我认为,贵阳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走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模式。即:根据工业园区企业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求,以建立社区化的工业园区为前提,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后,由园区开发公司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打包或分包,明确什么项目由政府直接投资,哪些项目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合作,以入股的方式进行,哪些项目必须全部进行市场运作,形成参与投资的主体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模式多样化。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篇6
批转市建设交通委拟定的天津市交通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建设交通委拟定的〘天津市交通和市政公 用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管理办法〙,现转发给你 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天津市交通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交通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本控制,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关于基本建设程序的若干规定〙(计计〔1978〕234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和〘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开发企业发展和风险防控规定〙(2009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交通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具体包括:
(一)财政预算建设资金、专项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安排的建设项目;
(二)国债和中央专项补贴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
(三)政府融资,利用政府资源贷款、政策性贷款等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
(四)特定目的公司投资建设的项目;
(五)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
(六)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和赠款安排的建设项目。(如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按照相应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执行)
第三条 建设成本包括:
(一)工程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臵费;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包括规划、设计、勘察、招标代理等标准取费及征 地拆迁、配套迁改、环评等费用;
(三)预备费;
(四)建设期贷款利息。
第四条 市和区县发展改革、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现行管理职能,对项目建设成本控制进行监督管理;市和区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审计监督。
第五条 建设单位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拆迁等单位负责各自环节的建设成本控制。各相关主体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第六条 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后评价各个阶段全过程管理,坚持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决算的原则,建立完善成本控制制度,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 方案设计控制
第七条 实行项目储备制度。市建设交通、交通港口等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市域综合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专业(项)规划,制定行业近期建设规划。从事项目建设的相关区县、部门和单位,根据行业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提出三至五年实施的项目,纳入行业项目储备库,其中重点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储备库。未纳入行业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列入建设计划。
第八条 完善项目前期计划制度。列入当年建设计划的项目原则上应提前一年以上下达前期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前期各阶段工作进度。建设单位应按计划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达到相应深度要求。
第九条 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多方案比选。
在前期方案阶段,对于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两家或两家以上咨询设计单位进行前期方案设计,并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评选论证,确定推荐方案。建设单位据此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审批。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建设方案,经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充分论证后提出推荐方案上报。建设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进行论证评审,对各建设方案和项目估算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评价,确定最 优方案。
第十条 加强项目融资方案的论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应编制完整的项目融资方案,并对融资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论证评价,落实还款来源,随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建设项目审批部门。
第十一条 重大项目推行设计监理制度。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可对重大项目实行设计监理,受委托的设计监理单位资质应不低于设计单位。设计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不得有关联关系。
设计监理单位负责从技术、施工、经济等方面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优化,控制设计深度、质量和进度,对结构设计进行复核。设计监理费用纳入项目成本。
第三章 概算控制
第十二条 完善概算指标体系。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概算编制办法和概算定额,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建设单位据此编制项目概算。
第十三条 建立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指标体系。为严格控制建筑安装工程费,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应根据概算定额,编制各类工程估算和概算的单位造价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部门确定限额设计及估算、概算分析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第十四条 完善规划、设计、招标代理、监理及环评等工程建设其他费计费标准。计费标准遵循以下原则:
(一)国家或我市有明确规定的,按照规定标准计费;
(二)相关规定中标准不一致的,原则上采用费率较低的标 准计费;
(三)可通过市场竞争确定的费用项,标准适当下浮。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依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及概算。初步设计应明确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和设计概算、用地规模、主要材料、设备规格、技术参数等,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深度要求。
第十六条 加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及概算审核。各有关部门依各自权限,委托有资质的评审机构或组织专家对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进行评审,通过后批复。批复的概算作为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依据。初步设计及概算未经批复的项目不得进行施工招投标。
概算总投资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的估算总投资10%以上的,或建设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发生较大变化的,必须对可行性研究报告重新研究论证,报原建设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严格概算调整审查。对于概算需要调整的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 原设计单位编制概算调整文件,提出概算调整申请。原概算审批部门应委托有资质的评审机构或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重点对调整依据、内容和计价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核,通过后批复。凡未批准确认的变更不予纳入概算调整范围。概算需要 调整的项目未履行概算调整手续的,不予办理项目决算。审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概算等建设程序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四章 征地拆迁和配套迁改控制
第十八条 加强征地拆迁成本控制。在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前,建设单位必须对拆迁协议的内容进行现场核实,并提供由建设单位、区县人民政府和拆迁单位共同签订的拆迁协议,涉及征用集体土地的项目应提供征地协议,作为项目概算确定依据。
第十九条 加强项目拆迁费用监管。建设单位、拆迁单位和拆迁资金开户银行在市财政部门监督下,对拆迁资金支付实施共同监管,拆迁费用必须经建设单位和拆迁单位确认后,由拆迁资金开户银行直接支付给被拆迁人或安臵房建设单位。严禁建设单位和拆迁单位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应组织规划设计单位和各管线专业单位深入现场查勘,认真进行方案比选和优化,编制科学、合理、经济的配套管线迁改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一条 严格配套管线迁改成本控制。项目涉及电力、通讯、热力、给排水、再生水、燃气、路灯、园林绿化等配套迁改的,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恢复重建,并承担项目范围内的重建费用。无法恢复重建的项目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合理确定配套迁改标准。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市场因素,制定和调整全市配套迁改标准。迁改标准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自来水、再生水、排水、燃气、热力、路灯和通讯的管线及设施,按照相关专业现行预算基价计算,包括直接工程费、规费和税金;
(二)电力设施,110千伏及以上迁改工程按现行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计算,包括直接工程费、规费和税金,10千伏和35千伏架空线入地工程按现行标准执行;
(三)道路挖掘修复,按现行〘天津市建设工程计价办法〙及〘天津市市政工程预算基价〙执行;
(四)管线迁改工程材料价格按〘天津工程造价信息〙中的价格水平确定。
第五章 工程变更控制
第二十三条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应按照先审查、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程序执行。变更应履行审查程序,落实资金来源。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和范围,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
对建设内容、规模、范围和标准作出的变更为重大变更,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论证后上报,由原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审查通过后批准实施。
第二十五条 由于设计、施工调整引起的,不改变建设内容、规模、范围、标准的变更为一般变更。单次一般变更在以下范围内的,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现场确认工程量,形成分析报告备查:
(一)施工合同500万元以下的项目,投资变更3%(含)以下的;
(二)施工合同500万元(含)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投资变更2%(含)以下的;
(三)施工合同2000万元(含)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投资变更1%(含)以下的;
(四)施工合同50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投资变更0.5%(含)以下的。
超出上述范围的,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专家论证审查后形成工程变更意见,于7日内报原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加强项目变更资料的管理。变更资料应包括变更的主要原因和依据、主要内容、处理方法、工程量及估算造价等,并留存音像资料以及会议纪要、审批意见、评审论证文件和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各方会签确认文件等相关支持性资料。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专业配套、材料和设备采购必须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施工招标控制价应在审核后的施工图预算范围内;设计、监理招标控制价应在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范围内。
第二十八条 严格控制合同外工程签证。建设单位应根据中标结果分别与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设备供货等单位签订合同,细化合同条款,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合同签订后7日内,合同签订双方应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备案的合同作为项目竣工结算和决算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 推行重大项目全过程建设成本跟踪管理。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和财政部门对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力强、急需建设的重大项目,可委托评审机构或造价咨询单位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对概算的执行情况出具报告。
第三十条 建设工程合同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及时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施工等相关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 日内提出完整的竣工结算文件,逾期未提交的,建设单位可按照现有工程资料作为结算依据;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竣工结算文件之日起50日内完成内部审核,逾期未完成审核的,以施工等相关单位提供的竣工结算文件作为结算依据。相关结算文件上报财政部门进行投资评审。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编制完成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对项目建设成本支出真实性、合规性、概算执行情况、决算依据是否充分等进行自评,报财政部门审查批复后,抄送建设项目审批部门。
国家对于工程竣工决算另有规定的,依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推行项目后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审批部门、财政部门等组织对重大项目进行后评价,重点对概算、预算和合同执行情况、变更控制、投资效益等进行评价,为以后项目的投资决策、建设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借鉴。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三条 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履行审批、监督、管理职责或者监督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前期手续、工程变更、竣工决算、设施移交等环节的审批,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其他严重违规行为。
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项目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可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项目或者暂停资金拨付,并按照有关规 定追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和范围,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的;
(二)在项目申报中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违规取得项目审批文件的;
(三)未能尽职组织、协调和监督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完成建设任务,造成建设成本增加的;
(四)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招投标、合同管理、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相关建设程序或故意拖延的;
(五)未按相关文件规定使用建设资金,造成建设成本增加的;
(六)其他违规行为。
第三十五条 由于施工、监理单位失误造成的建设成本增加不纳入项目成本,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追究施工、监理单位赔偿责任。施工、监理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造成建设成本增加的,施工、监理行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施工、监理单位给予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失误造成的建设成本增加不纳入项目成本,由建设单位根据勘察、设计合同约定追究勘察设计单位违约责任。勘察、设计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造成建设成本增加的,由勘察、设计行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勘察、设计单位给予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咨询评估单位及其执业人员在对建设项目相关文件进行咨询评估时弄虚作假、提供结论意见严重失实,由建设单位根据咨询评估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咨询评估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造成建设成本增加的,由咨询评估行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咨询评估单位给予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国家审批的建设项目,依据国家和我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中的重大项目是指参照原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的通知〙(建市〔2007〕86号)中规定的设计规模达到大型市政公用项目和大型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等交通项目;技术工艺复杂的项目;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重点项目。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试行一年。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基础设施项目BOT融资分析 篇7
BOT的含义
B O T是“建设—运营—移交”的英文缩写, 即“Build-Operate-Transfer”, 它是由时任土耳其总理的厄扎尔在1984年正式提出来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在我国, BOT又被称之为“特许经营权融资”, 意思是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协议, 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投资者, 由投资者在特许经营期内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 收回投资和获取合理的利润, 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的一种特殊的项目投融资运作模式。
采用B O T融资的意义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以政府投资为主, 投资主体单一, 建设资金短缺, 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拓展融资渠道, 筹措大量的资金进行交通、电力、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成了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
BOT作为政府与投资者合作建设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方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引进到我国, 1985年9月, 广州利用社会资金集资动工建设的番禺洛溪大桥, 就已初步具备了BOT的雏形, 此后, 全国各地纷纷采用BOT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践证明, 采用BOT方式, 既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困境, 又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 这对转变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和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等都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1、通过BOT融资, 可以大规模地吸纳国内外社会资金, 缓解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采用BOT的融资方式, 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成本, 同时将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由一次性投入转变成为分期支付, 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3、基础设施BOT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 调控我国的投资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使投资结构整体趋于合理;
4、采用BOT方式, 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效率, 并为今后政府接管基础设施的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
5、采用BOT方式有利于降低政府财政风险和项目参与者各方的风险, 提高投资效益;
6、采用BOT模式, 可以使因财政原因而搁置的基础设施项目迅速得到建设和运营, 有效地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满足全社会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项目BOT的运作方法
项目BOT融资的运作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即:项目立项——确定项目法人——项目实施。
1、项目立项:BOT项目应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立项审批。通过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咨询单位, 编制《项目建议书》, 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并初步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 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立项, 作为项目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
2、确定项目法人:确定项目法人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协商方式, 另外一种是招标方式。协商方式具有融资速度快的特点, 但由于BOT特许经营条款中涉及到的内容繁多且敏感, 采用协商方式谈判的成功率较低, 即使谈判成功, 由于缺乏竞争机制, 项目的成本往往也比较高。因此, 确定项目法人更多的是采用招标的方式。采用招标方式的步骤如下:
(1) 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招标文件;
(2) 招投标:包括发表招标公告、进行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投标者准备标书、开标与评标等环节;
(3) 合同谈判:评标后, 通过对评标结果进行排序, 选择2~3家投标者进行合同谈判。首先与第一标进行谈判, 若成功, 则转向下一步, 否则, 再与下一标进行谈判;
(4) 签订合同:政府主管部门与投资商就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达成的项目范围、工作内容、收费形式及价格、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政府担保的内容和优惠的形式、特许经营权的授予、项目设施移交的期限、不可抗力及风险分担、解决争议的办法等内容, 签订特许经营合同, 形成法律性文件。
3、项目实施:包括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和移交等。合同签订后, 由投资商成立项目公司并向政府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即进入实施阶段, 开始进行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和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开始运营, 在特许期满将工程移交政府或指定机构。在实施期间, 政府与投资商必须确保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和维护都完全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
B O T项目的风险分析及其对策
BOT项目一般投资金额大、运作时间长, 且涉及到经济、法律、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风险相对较高, 主要风险基本包括公共政策变化、规划调整、经济、不可抗力及建设和技术等方面。
根据BOT模式的运作规则, 项目在建设 (B-build) 、运营 (O-operation) 、移交 (T-transfer) 过程中的风险如下:
1、建设期间 (B-build)
项目建设期间的风险主要包括:处理工艺和技术路线的选择、设备选型和系统优化、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产生的风险, 这些风险从本质上都是属于技术方面的。同时, 采用BOT方式建设的项目, 其投资额大, 投资商能否保证建设资金按进度及时、足额投入, 也关系到项目能否按计划顺利建成。
2、运营期间 (O-operation)
运营期间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为:
(1) 设计规模与实际规模差异所引起的风险。如果实际规模小于项目的设计规模, 必然导致项目无法满负荷运行, 政府将不得不根据特许权协议中最低回报的承诺支付费用, 造成财政不必要的支出, 而投资商虽然得到了最低的回报, 但可能造成投资回收期延长, 无法合理盈利甚至亏损。如果设计规模小于实现规模, 项目将无法满足需求, 实现不了政府预期中的社会效益。
(2) 经营成本与收入价格调整不能发生同步变化所引起的风险。随着物价的变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客观上, 项目的经营成本如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费用、燃料动力费用、水电费用、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等将逐年增加, 如项目的收入价格调整无法保证与经营成本同步增加, 也可能导致项目无法合理盈利甚至出现亏损。
(3) 由于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失误等因素导致项目在运营期间达不到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标准, 这对协议双方的影响均是致命的。一方面, 项目无法实现政府的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 投资者可能受到特许经营协议中规定的惩罚。
(4) 项目在长达20年甚至是30年的运营期中, 可能出现的政策、经济、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大不利变化, 也将对项目造成风险。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可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 通过投保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至于政策和经济方面所产生的风险, 虽然项目难以把握, 但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精神, 国家鼓励社会资金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 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这为BOT项目运作直接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由于我国政策稳健且连续性好, 而经济也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项目在这方面所面临的风险不大。
3、移交过程 (T-transfer)
目前, 我国国内还没有BOT项目进入移交阶段的案例, 但项目在前两个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化解, 将日积月累, 最终使项目在移交过程中产生风险。
针对项目BOT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 应采取下列措施, 以规避或减少项目风险。
1、做好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
项目的前期工作涉及到对项目建设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建设用地与建设条件、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项目投资、资金筹措方案、经济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论证或比选, 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误, 终将影响项目的建设和顺利运营。因此, 在项目的前期工作阶段, 应委托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且经验丰富的咨询机构, 对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和多方案比选, 确定最优的建设方案, 并按我国的基建程序, 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报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审批, 为项目的成功建设和顺利运营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制订完善的特许经营协议
特许经营协议是BOT项目运作的核心, 它明确规定了在特许经营期内政府与项目公司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生效的《特许经营协议》, 应对特许经营的内容、范围及有效时限, 工程建设, 收费与价格调整, 特许经营期内的运营维护, 资产的管理制度,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监督和管理, 特许权届满项目移交内容、标准和程序, 违约责任、罚责与仲裁等方面的内容制订详细的规则。
特许经营协议合同条款一定要严密、全面并具有可操作性, 否则, 一旦出现遗漏或不具备可操作性, 其结果不是给项目的经济利益带来损失, 就是项目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或者给今后的运营管理和移交带来诸多不便。因此, 应通过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咨询公司作顾问, 在项目合同的严密性上狠下功夫, 化解项目可能由此而产生的风险。
3、加强BOT项目的管理与监督
BOT项目在特许经营期内, 项目公司拥有特许权项目设施的所有权, 以及为特许权项目进行投融资、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设备采购、运营管理和按合同收费的权利, 并承担对特许项目的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的义务。项目公司应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确保建设质量, 控制经营成本。而政府作为BOT项目的立项决策者和特许经营权的授权者, 负有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工作和特许经营的具体管理工作, 要注意明确和细化政府各部门对特许经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审计的责任, 如发现项目公司有不符合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行为或其他违法违规的行为, 应及时予以纠正并依法进行处罚。通过加强对BOT项目的监督与管理, 将可能诱发风险的各种因素尽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防范与降低项目风险。
4、创造良好的项目运作环境, 降低项目风险
BOT项目的运作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等。它既涉及到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谈判与合作, 又涉及到许多需要相互之间进行良好协调的关键机构, 如政府部门、项目部门、项目投资者等。既涉及到金融、税收、外汇等经济问题, 又涉及到法律、公众利益、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由于BOT项目涉及到公众利益并且需要以土地、交通、能源、通信、人力资源等为基础进行实施, 因此, BOT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能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即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是否有利。
政府应努力创造一个宽松、良好、有序的外部环境, 从BOT项目的产业导向、项目开发、立项审批、建设施工、建成管理等方面采取“一条龙”的全过程服务, 积极解决一些职能部门之间协调的问题, 做好BOT项目的延伸、配套等后期工作, 为项目运作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 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办事效率,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结束语
聚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篇8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各意向创始成员同意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截至2015年4月15日,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瑞典等57个国家已全部成为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
各方商定于2015年年中完成亚投行章程谈判,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角度
1.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只有互利共赢,才能发展。这也是亚投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宗旨。
2.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预示着巨大的投资潜力,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催化着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这个背景下,欧洲多个国家选择在亚洲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够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还能助推世界经济复苏。
3.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相关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在技术、资金上存在着相对优势,作为中国主导的金融机构——亚投行的设立,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
亚投行遵循市场化原则,使市场在亚洲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政治生活角度
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英、法、德、意加入亚投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理性选择以及对亚洲未来前景的战略判断。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在主要金融机构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把持、垄断、主导的今天,亚投行的创建被广泛解读为争夺世界金融秩序的主导权。实际上,除了大国之间的博弈,亚投行的创建以及多个国家的加入,也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并将带来长远的经济影响。
3.亚投行作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科技的交流和合作。
运行后的亚投行将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亚投行建设的任重道远体现在,如何将有限的资本和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英、法、德、意等欧洲资本的加入,无疑将提供制度、模式上的借鉴。
2.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未来世界经济的进步,必将打上更多的中国烙印。尽管依然遭遇各种挑战,但走向复兴的中国,带给世界的将是更多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鉴于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走向国际的客观实际,中国政府积极倡导成立亚投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可以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此时亚投行应运而生。亚投行将和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合作,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合理分担风险,利益共享,促进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亚投行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然得到其他国家的响应;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亚投行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其发展历程可能会受到旧势力的阻挠而具有曲折性。
【同步训练】
1.英国公开表示,希望加入亚投行并成为意向创始会员国,称“只要对英国有利,英国就可以和美国不同步”。这表明( )
①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③英美战略同盟关系已经破裂 ④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金砖开发银行和亚投行成立就顺应了这个发展(亚洲基础设施需求)的变化。中国政府目前已经通过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的方案,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并且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制度安排。这表明( )
①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改革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由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量大、实施的周期很长、收入流不确定等的因素,私人部门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的项目是有难度的。要解决这一难题,我国政府可以( )
①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打破行业垄断,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创新融资方式,降低企业上市条件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4.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亚投行将和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合作,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合理分担风险,利益共享,促进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这表明( )
①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我们要注意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性和内部优化趋向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中国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广泛支持,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瑞典等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其原因有( )
①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主导者 ②亚投行将为相关国家提供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 ③各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④亚投行的设立有利于拓宽相关国家生产要素流动空间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6.亚投行是中国首倡的区域性、开放的多边开发机构,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后的亚投行将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这表明( )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作用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7.在很多方面,当今世界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而这些问题,与中国领导人所面临的未来发展问题很相似。如哲人所说:“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永远不能在产生问题本身层次上被解决。”从国际意义上讲,当今中国正在推进的“四个全面”,正是超越问题简单层面、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创举。这主要强调解决重大问题,必须( )
①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坚持系统优化方法,遵循系统内部优化趋向 ④坚持重视量的积累,以促成质变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8.材料一 在看到欧洲需要亚洲的同时,也应看到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尚待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偏低的亚洲,同样需要在此方面经验丰富的欧洲。亚投行的创建,虽然有助于解决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但平台建设的任重道远还体现在,如何将有限的资本和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利用。英、法、德、意等欧洲资本的加入,无疑将提供成熟运营的借鉴。从这个角度看,欧洲核心国家“入伙”亚投行,可能开拓一种双赢局面。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材料二 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瑞典等国先后已同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使亚投行范围扩大。各方商定于2015年年中完成亚投行章程谈判,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
(2)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为主题,为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写一篇实施策略报告。
9. 材料一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指出,21世纪的今天,各国不仅要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加强交流,还应该抓住机会,共同推动一些符合实际需求的大型开发项目。中国提议建立亚投行,为推动共同开发项目提供了金融工具。
(1)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提议建立亚投行。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2)结合材料二,指出我国推进民间资本创办银行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只要对英国有利,英国就可以和美国不同步”体现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选②;英国作为主权国家,可以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故选④;①与材料无关,③与事实不符。
2.D 金砖开发银行和亚投行成立,顺应了亚洲基础设施需求的变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选①;“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并且作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制度安排”体现了③;②表述错误,④与材料无关。
3.A 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国必须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故选①、②;③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
4.C “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体现了②;“合理分担风险,利益共享”体现了④;①、③与材料无关。
5.B 亚投行的设立之所以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响应,是因为这一平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故选②、④;①表述错误;③与材料无关。
6.A “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①;“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体现了④;②、③与材料无关。
7.A 材料强调要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将问题解决好,故选①、③;②、④与材料无关。
8.(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在看到欧洲需要亚洲的同时,也应看到亚洲需要欧洲,亚投行的设立为亚欧国家实现双赢创造了条件。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亚洲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尚待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我们要向欧洲借鉴相关经验。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英、法、德、意等欧洲资本的加入,为亚投行破解“如何将有限的资本和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利用”的难题提供了成熟运营的借鉴。
(2)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建设亚投行,必须深刻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开拓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领域,深化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推进亚投行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沿线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关系不断发展。
9.(1)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提议建立亚投行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②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提议建立亚投行,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亚洲地区的共同发展。③世界多极化趋势越来越突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中国提议建立亚投行,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责任的主动担当。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推荐阅读:
基础设施项目12-14
基础设施投资07-24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10-14
基础设施投资论文05-13
基础设施项目贷款05-23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领域10-21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施工11-25
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方案05-12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审批05-22
财政对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的几个问题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