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直补(共12篇)
粮食直补 篇1
浅析我国粮食直补
谭春荐
(班级:农学08-2 学号:20080377)
摘要: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是一项影响巨大的深刻的变革,自粮食直补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继续强化粮食直补政策,并改善其不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我国粮食直补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作了简单的讨论。关键词:粮食直补,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粮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食物,粮食消费需求始终呈刚性增长,粮食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之大,所以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始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就目前的中国国情而言,农民仍然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许多种植粮食的田地变为了荒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粮食生产本生就是非常低效率的产业,加之我国粮价始终比较低,农民在城里务工挣的钱自然要比在农村务农多。所以,很多年轻的农民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自然就使很多庄稼地变得荒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取消农业四税(农业税、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对稻谷、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了对种粮农民的保护机制,市场粮价基本稳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投入倾斜力度,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其中粮食直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1 粮食直补 1.1 粮食直补的概念
粮食直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粮食直补是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1.2 粮食直补的意义
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是继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又一项影响巨大深刻的变革,是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将国家对粮食的补贴由间接补贴流通环节的国有粮食企业改为直接补贴给生产环节的粮食生产者—农民,也就是所谓的“暗补改明补”。中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动用国家财政资金给广大种粮农民直接发放补贴,做出了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其积极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其影响是划时代的。粮食直补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1 粮食直补的实施及成效
我国从2004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旨在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保证粮食生产。粮食直补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很大的成效。
(1)据有关数据显示,从开始粮食直补的那年,即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恢复到4694.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387.5亿公斤,增产量创历史新高,扭转了粮食产量持续下滑的局面。
(2)粮食直补,与没有直补前相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以前嘛,你种多少、收多少就是多少,现在国家还对应的给一些补贴,可谓是额外的收获。
(3)粮食直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这种事以前的农民是绝对想都不敢想的。我在农村,也经常听到农民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还是有不少农民愿意从城里返回农村种粮。
(4)粮食直补,体现了国家、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对稳定粮食生产,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2.2 粮食直补存在的问题
粮食直补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 粮食直补的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总量较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从资金来源上看,直接补贴的金额强烈依靠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投入占补贴总额的88.8%,这很难满足中国现在的状况。从资金量来看,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缺口还很大。2.2.2 补贴范围难以确定
由于农民都有自己承包的土地,很多地方,不管农民是否种植粮食,只要有耕地就进行补贴。这样一来,很多农民不种地,而是进城务工还照样能拿到补贴,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粮食的生产。2.2.3 补贴没有固定标准
补贴的标准很难确定,如果按种植面积补贴,那么农民承包的土地不一定都种植,反正都可以领导补贴,少种一点也无所谓。如果按产量补贴,根本没法确定农户的产量。所以补贴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一般都是按计税面积进行补贴。2.2.4 补贴金额普遍偏低
由于国家财政的投入非常有限,粮食直补的补贴金额是很低的,再加上粮价涨幅很慢,远远跟不上农药、化肥、农具等的涨幅,农民种粮很有可能出现亏损。还存在有的地方补贴金较高,而有的地区却很低,这样很难体现公平原则。2.2.5 补贴的作物比较单一
目前,粮食直补的地对象主要限于粮食作物,而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与经济作物等其他作物相比又比较低,这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国家资源的分配。
2.2.6 存在虚报冒领的现象
有的地方政府,发展其他产业占用了很多耕地,但假报耕地面积,以套取粮食直补金。还有的农民,已经转让了土地,但还是领取粮食直补。这样不仅造成了国家财政的浪费,还会滋生腐败,同时降低农民的积极性。3 解决的措施
3.1 增加对粮食直补的投入
在国家财政允许的范围内,适量增大国家投入,并且集结社会基金加大对农民的补贴,真正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3.2 控制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物品价格
种子、农药、化肥、农具等一系列物品涨价的涨幅总是粮食涨幅的好几倍,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此类用品的物价,保护农民的利益。
3.3 提高粮食价格
光靠粮食直补是很难保障农民的利益的,最根本的措施还是应该提高粮食的价格,让农民在粮价中获利,利用市场来提高粮农的积极性。3.4 制定补贴标准
补贴应与粮食种植面积或销售数量挂钩,地方政府确实落实每户农民的实际种植面积或销售粮食量,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补贴,而不是盲目的按计税面积进行补贴。3.5 增大直补的品种范围
除粮食作物外,对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及要用作物也进行相应的补贴,使农产品多样化,同时提高非粮食种植户的积极性。3.6直补要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
现代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了,还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粮食直补也应该重视这些方面,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7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
粮食主产区是粮食的主要来源,对粮食的总产量具有很大的贡献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对保证粮食生产时很有必要的。对粮食主产区课适当加大补贴金额量,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时比较稳定的,不存在无标准补贴的问题。4 对粮食直补的一些思考
粮食直补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这是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些东西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任何一件事,都有积极地一面也有他不好的一面。粮食直补,既产生一些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假象,目的是把农民束缚在农村;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能够帮助农民增收、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措施。
作为一名农业高校的学生,我更应该关注这类问题,我认为,就目前而言,我国粮食直补总体形势是良好的,但国家确实还应该增加投入。另一方面来讲,粮食直补政策起步比较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支持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当然,要想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的利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提高粮食价格,但这在中国,至少目前不太可能,所以粮食直补以及后面的一些补贴政策应该算是目前相对较好的一些保障粮食安全措施。
粮食直补 篇2
@人民网:在许多地方, 农业“三项补贴”已经畸变为农民的收入补贴, 一些农民即使不种粮或者不种地, 也能得到补贴。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却往往很难得到支持。
@安徽发布:安徽省2015年已经开始试点农业补贴“三合一”, 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南海财政:近日, 财政部和农业部就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第三方评估结果看, 三补合一后, 耕地撂荒现象减少了, 农民的获得感增强了, 政策实施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陇南农牧:“三项补贴”政策合一之后, 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另外的80%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则用于耕地地力保护, 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可以真正做到“谁种粮谁受益”。
粮食直补查缺补漏 篇3
通过近年来工作实践,总体感觉是:国家的粮补政策对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功不可没,但有些方面还有待完善,具体操作上,需要基层财政部门将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细致。
下午,在村委会。工作人员正忙着开票办理退费手续。张某一脸不情愿,嘟囔着说:“二月份领补贴时,我笃定要种麦子着。谁晓得后来我哥一个劲撺掇着养鱼,哪里就是我的错?”村书记冲我无奈的摇摇头:“这种情况每年都有,有人举报呢,就查,就追回补贴。没人举报呢,这么多村子,各种情况复杂,财政所那几个人想事事弄清,也不容易!归根到底,还是这粮食补贴发放时间过早,每年二三月份就发下去了,谁能保准种地前不出变数?”
我心里也知道,补贴发放的时候,是很难确定实际种粮面积的,不排除耕地撂荒或稻田改鱼池等现象,这就增加了实际操作中直补款追缴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粮食直补”变“耕地补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目前,粮补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时核定的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扣除其中按规定转为非耕地的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再加上新增耕地实际种植面积。由于粮食直补涉及农户多、工作量大,而每年国家规定的直补到户的时间较短,工作难免出现仓促、粗糙的现象,村委会在核定直补面积时,往往忽略政策规定的补贴范围,基本上是依据农户在册耕地面积上报,这就导致了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农户也领取补贴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种粮补贴的针对性。
另外,新兴工业区、农户建房占地以及土地纠纷等问题困扰粮食补贴工作。在近年来的调查座谈走访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转包土地粮食补贴归谁所有,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转包出去的土地,有的实际承包人未得到补贴,使承包人种粮积极性受挫;争抢、索要土地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民过去因不愿缴纳“三提六统”和农业税,放弃土地或转包土地,现又提出要重新承包土地,过去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现又要求重新调整;新兴工业开发区占地,有的有占地审批手续,有的无审批手续,为避免矛盾纷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乡镇政府往往趋向于一起发放粮补资金;近几年,因农村居民私建房,区国土局暂停了土地审批,但少数农户私下仍建房占地,该土地因没有审批手续,所以这些农户一直领取补贴资金。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09年河北省粮食直补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粮食直补范围原则上为全省适宜种植粮食的区域,已实行退耕还林的区域不予补贴;补贴的对象为补贴区域范围内的种粮农户。但有些地区对农户发展设施蔬菜、栽植果树一直发放粮食补贴。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少数乡镇财政所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深入实际调查走访,对账务疏于监督检查,补贴资金应归村集体所有的,没能做到督导各村及时入账,对村民呼声较大的问题不能及时予以解决。此外,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按合同约定,机动地补贴资金归村集体,个别村没有入账,挪作他用,属于违法违纪行为;部分村干部为增加村集体利益,骗取国家资金。申报补贴面积时,因稻田地开发鱼池骗取的补贴资金归村集体,村民虽知情,但当时无人反映,当村干部换届选举或村民与村委会发生利益冲突时,又把此事翻出来,成为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国家粮补政策效果,而且容易滋生腐败。为把粮食补贴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真正把好事办好,达到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的目的,还需进一步努力。
核实补贴面积再加力。对种粮面积的登记落实工作还要进一步公开,提高兑付透明度,便于接受群众监督。乡镇上报人员及主要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并由纪检部门监督,形成制约机制。建议有关部门对农村机动地承包期限上加以限制,土地承包合同必须经乡镇财政所审查备案。在建立农村“三资”台账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土地数据库,对农户承包机动地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各村土地现状及增减变动等情况,避免村干部不经招投标,随意外包土地现象发生。对需要改变土地现状的,如稻地改鱼池,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
中央和省两级财政部门应考虑调整粮食补贴发放时间,根据农民意见,按农业生产规律合理确定补贴资金的发放时间,建议将发放时间从每年一二月份调整到七八月,按农户种植粮食面积据实补贴,不种粮不给补贴,避免撂荒面积和稻田地改鱼池后领取补贴现象发生。
加强财政监管也是做好粮补工作的重头戏。粮食补贴关系到种粮农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发放数据库。坚持执行村务公开制度,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防止激化矛盾。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纪委等部门的职能作用,采用明查暗访、跟踪检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发放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部位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坚决查处挪用、挤占、贪污粮补资金的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粮补工作扎实推进。
我正在进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位农民大哥递过一杯水给我:“兄弟,润润口吧,这么热的天儿!说到底啊,这种粮还不如种菜、栽果树收入高。现如今这村子里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虽是背井离乡,好歹也比在家种粮食强啊。”
看着张某走远的背影,村支书感叹说:“全国那么多种粮土地,国家能每年拿出近千亿元资金来补贴农民,这是自古以来想都不敢想的。只是生产和生活水平这么高,相对来说补贴标准还是偏低,农户受益有限啊!”
一名村委委员插了一句:“你们是国家的财神爷,执行政策发放粮食补贴是好事,有机会也把咱农民的心声反映上去呗!”
实际上,和第一年发放补贴相比,粮食补贴标准已经涨了几倍之多,尽管粮食补贴每亩达到69.7元,但随着生产资料的上涨,有限的补贴起不到调动种粮积极性的作用,补贴不能解决种粮和种经济作物导致的收入悬殊问题,达不到预期的引导效果。
做为一个县区财政工作领头人,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同时,深深感受到肩上的重任。
(作者系唐山市丰南区财政局局长)
粮食直补自查报告 篇4
工作报告
县财政局: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榆财发〔2012〕54号]的文件精神,我乡于3月10日开始全面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 加强领导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来紫堡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乡长和财经中心副主任为副组长,其他财务人员和包村干部为成员的来紫堡乡农资综合补贴自查工作领导小组,依照文件精神,并结合本乡实际制订了具体的自查工作方案,以确保我乡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程序 工作到位
根据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内容,逐项进行自查。在2011农户粮食种植面积调查前,乡里专门召开各村书记、主任、会计工作会议,进行祥细布置,根据县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工作考核内容,做好农资综合直补工作,保证农户播种面积、人口等数据真实准确。
1、在调查统计时严禁虚报、按人口或耕地平均分摊,调查统计结束上报乡里后进行复审,复审后,已由乡政府统一打印调查统计表在各村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天以上,公示期内有反映的进行核查,无意见的再由村里正式行文上报公示结果报告。
2、县财政局补贴标准下达后,我乡已及时将补贴标准(每亩37.38元)张贴到每一行政村进行公示,使农户知道今年的粮食种植综合补贴价格,做到家喻户晓。
3、经到银行核实,我乡补贴资金目前已全部发放完毕。
4、做好粮食直补档案,我乡每年都将粮食直补资料在结束后单一装订归档,做到有据可查。
5、在自中重点核查了是否按人口、承包耕地平均分摊面积,是否存在将油料、百合等经济作物面积作为粮食补贴面积,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瞒报、漏报、谎报等现象。经调查核实,未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瞒报现象。
三、自查结果
经依照各项程序自查,我乡2011的各项数据准确、程序规范、工作到位,未有弄虚作假现象,未有信访现象发生。下步我乡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农民种粮综合直补各项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粮食直补款建议报告 篇5
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直接问题:
1、有的地方抽调大量机关干部进行核实面积,工作环节多,党政机关支出费用大;合并后的乡镇,因为工作人员少,幅原面积广,发放对象多,使发放工作进展慢。例如:永吉县为确保直补政策落实到位,抽调了一批机关干部到村户核实面积,发放补贴,前后持续半个月时间,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另外,榆树市环城乡是一个合并的大乡,此次粮食直补款涉及环城乡21个村,122个村民小组,14464个农户,土地16032垧,粮食直补金额达825.65万元,承担发放任务的银信部门,只有环城和双井两家信用社。其中调查的立新村涉及农户500户,土地419垧,金额21.68万元,东沟村涉及农户976户,土地965垧,金额49.70万元。如果同时按每天发放两个村计算大约12天才可以发放完,尽管银信部门争时间抢速度,直补款仍然没有按时发放完。
2、种植面积核实难,农户土地承包面积和粮食直补款的发放面积不符。粮食直补款的发放是依据97年最后一轮土地承包面积为准,而当时有的村、社领导瞒报了最后一轮土地承包面积,因此,农户土地承包面积和粮食直补款的发放面积不符。例如:德惠市郭家镇某社原纳税面积68公顷,97年最后一轮土地承包面积只上报39公顷,这次粮食直补款只按39公顷发放,给农户造成了损失。
3、有的地方发放直补款以计划种植面积代替实际播种面积,每公顷耕地面积的直补资金差距较大。由于要保证在春耕时节发放到户,而各地农时季节相差较大,有些地方还没有播种就得发放,只能以计划种植面积代替实际播种面积来计算,最终补贴与实际补贴存在差别。另外,粮食直补款是依据前五年粮食产量和以前纳税额来计算的,因此造成各乡(镇)之间每公顷耕地面积的直补款差距较大,据调查,德惠市每公顷耕地直补款约在500元—800元之间,差距很大。
4、个别原因使农户无法领到直补资金。如:证件不全,户在人不在,台帐户主已死亡,因地流转造成矛盾的,也有有个别农户暂时不用资金而不急于领取等。按着领取直补资金的要求,农户必须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信用社领取,而有的农户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已过期,还有部分农户外出打工或因故外出,不能及时领取的。另外,有的农户户主已死亡未注销的,造成无法实现本人领取。
二、潜在问题:
1、有的农民对不管耕地土质好坏,水源条件优劣均按同一标准补贴认为不公平。调查中,一位乡镇说:“按种植面积给直补资金,确实鼓励了农民多种粮。但是,不管什么样田,是否适合种粮食,大家都来种,在一定程度上又打乱了从前进行的种植结构调整。”
2、目前,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很多,尤其今年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使一部分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无力进行生产投入,虽然国家进行了补贴,但分到农户手里的资金面对大幅上涨的农资还是显得苍白,仍然解决不了真正难题。
3、有的农户认为粮食直补,应按粮食产量进行补贴。据调查,有的农民每亩地玉米单产达700公斤,可有的农民单产只不过500公斤;水稻按品种好坏产量相差达200公斤/亩。调查中,有的农民讲,粮多理应多补,反之少补。这样有利于土地向种地能手和大户转移,减少低产户,增加粮食产量。
三、相关建议:
1、农民希望直补款提早到春耕生产前发放,保证群众能用直补款来购买应急的生产资料,另外,要解决贫困户种地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能只依靠国家给的直补款,还要给农户提供更方便、更多的贷款满足农户进行农业生产。
2、农民希望银信部门能增加人力,实行多点分散的方法,尽量缩短发放时间,要多设专车走村串屯面对面直接发放,避免因领取直补款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
3、希望政府对粮食直补款的计算依据明确,防止乡(镇)之间直补资金差距过大,有的农民希望以新核定承包耕地面积为准,避免农户之间苦乐不均。
粮食直补 篇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调
查
报
告
题目:关于xxx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号:-------------姓名:----------------20xx年xx季 专业 会计专科 学校 xxx电大
Xxx广播电视大学
关于xxx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调查报告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月xx日我在xx市xx乡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的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xx乡是xxxx的主要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大乡,现有耕地约xxx万亩,农业人口约xx万人,应补农户xxx户。20xx年发放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xxx万元;20xx年发放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xxx万元。这些补贴资金采用“一折通”的方式,安全、及时的发放到农民手中,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特对xx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情况做了调查。
一、实行“一折通”的缘由
改革前是以现金的形式发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现金发放存在很多弊端。二是部分粮食补贴没有落实到种粮户。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增多,承包的耕地流转频繁,转入方每年只负责向转出方付地租,国家的粮食补贴补给了转出方,而转入方得不到补贴。三是重补贴轻监管。虽然每年都对补贴工作如数发放到农民手中提出严格要求,但由于中间环节较多,时常出现贪污、挤占、挪用、抵扣政府补贴资金的现象,引发农民群众上访不断,监管难以到位。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实行“一折通”兑现补贴办法,首先使政府的各项惠农补贴通过固定的补贴存款账户直接兑现给农民,农民持存款折和有效证件即可到任何一个信用社网点进行查询或领取补贴资金,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解决了长期举家外出打工人员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兑现问题。其次是将政府对农民的各项补贴通过固定存款账户直接兑现给农民,减少了中间环节,可以有效防止截留挪用现象,使补贴资金运行更加安全。其三实行“一折通”,补贴账户和存款折可多次、多年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落实惠农补贴的行政成本。
在具体操作上,一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兑付补贴前,采取对每户农民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以村(组)为单位张榜公布、让农民互相监督,有效保障补贴的真实可靠。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在资金拨付上,市级财政部门从农发行直接拨付到市信用社,财政所直接在乡信用社为农户办理存款折,确保补
贴资金在乡镇以上封闭运行。三是在兑现方法上,实行政策宣传、方案制订、信访处理、督导检查四个“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对外公布政策咨询电话,接受农民群众监督,直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关心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确保直补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在补贴兑现过程中,切实做好“四到户”,即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补贴兑现到户;严格执行“六不准”,即不准降低补贴标准,不准由村(组)干部代领代发存款折(银行卡),不准借发存款折(银行卡)之机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现时间。五是加强督导检查。在整个直补工作期间,市里分别向每个乡镇派驻督导员,全程监督检查。农民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和补贴存款折,可随时到当地或其他信用社办理补贴资金存取业务,信用社免费提供服务,为农民保留补贴存款零余额账户。
三、效果及评价
xxx乡从开展两项直补“一折通”工作以来,共及时向种粮农民发放国家补贴资金xxxx万元,这些资金被广大农民群众称之为“及时雨”,对xxx乡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这一措施的实施,使资金在运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与影响惠农资金的因素隔离,降低了资金运行的风险,保障了此项资金的安全,没有出现一起因补贴资金未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引发的上访,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真正使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实行“一折通”发放农民补贴资金,是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发放机制的一次改革,一是有利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有效杜绝截留、抵扣补贴资金的问题,确保各项涉农补贴不折不扣地兑付到农户手中;二是有利于促进乡财政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逐步强化对涉农资金的管理;三是规范资金发放流程,提高补贴发放的透明度,减少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有利于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四是改变多部门、多次发放的状况,减少大量人力、物力消耗,节约行政开支,提高工作效率。
四、几点建议
1、逐步扩大“一折通”形式补贴的范围。
“一折通”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效的直接把政府补贴发放至农民手中的操作方法。当前,国家对农民的补贴种类繁多,补助资金总量巨大,其他项目的补贴运作过程,目前还不十分规范。因此,建议逐步扩大“一折通”形式补贴范围,将其他项目纳入其中。如退耕还林粮改现补贴资金;退耕还林种苗费、管护费;良种推广、新技术推广补助资金;能繁母猪补助资金;农村五保户补助资金;农村低保户生活补助资金;优抚和社会定期定量人员补助资金;生态移民和迁移式扶贫工程补助资金;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补助;一次性救济补助;计划生育奖补资金等其他可以直接结算到户的项目资金,逐步纳入“一卡通”兑付。
2、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的管理制度,有效预防涉农职务犯罪。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补贴资金的专户管理、财务公开、村级公示、补贴旬报、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每次补贴都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邀请纪检监察、审计、检察进行预防咨询和监督,补贴工作结束后,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尽快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杜绝截留、贪污、挪用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
3、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涉农案件的查处力度。
我国现阶段粮食直补政策研究 篇7
近年来, 粮价持续走低, 农民收入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促使农民将资金和精力投向其他效益较高的行业, 不少地区出现大量农田被抛荒, 农民纷纷外出务工, 农业结构调整出现了粮食生产逐渐被“调凉”的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指出:“抓住了种粮农民增收的问题, 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 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基于这种认识, 财政部2004年颁布了《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的实施意见》, 其中提出了三种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按农业税计税面积补贴和按计税常产补贴。
二、粮食直补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式及缺陷
目前, 对于粮食直补政策, 各省探索了不同的实施方式, 总的来说有四种:
(一) 按照农民实际售粮数量补贴
农民以市场价格卖出粮食, 同时国家按照农民出售的粮食数量给予一定的补贴, 也就是所谓的价外补贴。这是一种与粮食产量直接挂钩的补贴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1.不直接提高粮食价格, 避免粮食价格扭曲, 保证粮食价格仍然为市场价格, 不会破坏由供求形成的价格机制;2.在增加粮食供应者的收入的同时, 不增加粮食需求者的支出, 尤其是低收入人群;3.这种多劳多得型的补贴方式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国家可以通过对不同粮食种类给予不同量补贴的方式来调节粮食生产结构, 鼓励优质粮食的生产。目前采取这种补贴方式的省份有新疆、河北、浙江、福建、广西、湖北、贵州和四川等。但是这种粮食补贴政策冲击了农民传统的存粮意识, 冲击了粮食流通市场, 使得粮食逐渐被收购到政府手里, 形成垄断, 国有企业再次回到计划时期“粮老大”地位, 这种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影响农民的利益, 不利于市场多元化主体的形成, 而能否消除垄断也是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 按农业税计税田亩计算粮食直接补贴
这种补贴方式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挂钩, 发放起来非常方便, 农村土地分配30年内不会改变, 这样每年每户的补贴就比较固定, 不需年年测算。目前实施这种补贴方式的省份有江西、吉林、安徽、宁夏和新疆等。如江西省规定:“2004年凡在计税土地上种植早稻、中稻、晚稻, 按实种面积每亩各补10元。”但是, 调研发现这种粮食直补办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同按计税常产进行补贴一样, 由于与当前种植面积无关, 从而该补贴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其次, 许多粮食补贴给了非农民。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 尤其是城乡接合处 (特别是城中村) 的土地被卖出去办工厂、搞房地产等, 没有农田、退耕还林的依然领到补贴资金;第三, 多产粮的农民却无相应较多的粮食直补。实行以土地面积为依据向农民发放补贴, 与农民当年的粮食生产和销售不挂钩, 属“普惠式、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补贴, 种种不公平现象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被挫伤, 使得农民失去了通过种粮实现增收的动力。
(三) 按实际粮食种植面积补贴
这种补贴方式是按照农民实际种粮面积相应地兑付一定的补贴, 是间接与粮食的产量挂钩, 而不与价格挂钩的半挂钩补贴, 而且对农户获得的补贴没有总量限制, 种多少补多少。这种方式的好处是:1.使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的农民手里;2.国家能准确地掌握耕地面积;3.扭转了粮食生产和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的态势, 对于遏制农村土地抛荒现象非常有效。目前采取这种补贴方式的省市有江西、湖南、江苏、山东、青海、辽宁、陕西、山西、云南、重庆、上海、天津、北京、广东等。这种补贴方式相对较好, 但对于非农行业直接补贴带来的收益较低, 农户不会改变家庭生产中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的比例, 只会在农业生产内部进行资源配置, 如将原本抛荒的农田重新播种, 这样粮食播种面积就会提高, 但是粮食的单位产量则保持不变甚至下降, 从而影响了粮食总产量的增加。
(四) “依据计税常产”或“按计税农田和计税常产各占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这种补贴方式是将粮食补贴资金分摊, 再依据计税土地面积和计税常产对农民核定补贴金额。目前采用这种补贴方式的省份主要有甘肃、内蒙古等。这种补贴方式能够直接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 农民为了提高补贴额度会努力通过良种、科学种田等方式增加粮食产量, 初步达到粮补政策的目的, 但还存在一定缺陷:首先, 由于这种补贴方式与过去的常产有关, 因而对当前的激励效果不显著, 不能改变农户在当前家庭生产中生产要素的配置。其次, 我国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当补贴发到农民手上时, 农民往往会优先增加自己的消费投入, 其次才会考虑增加粮食生产投资, 因而这种补贴方式对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三、政策建议
现行的几种粮食补贴方式几乎都违背了国家粮补政策的初衷, 即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粮食产量, 实现粮食市场化。为了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使粮补资金能真正用到实处, 笔者建议应根据当年实际粮食产量来决定补贴数额, 补贴数额应该分等级逐步上升,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根据农户粮食产量占某地总产量的比例来分配粮补。
这种补贴方式的好处是:1.与按实际售粮数量进行补贴不同:在激励农民积极通过科学种田、采用良种等方式多产粮食, 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 能避免冲击农民传统的存粮意识, 同时不影响粮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也避免了国家垄断的形成。2.与按农业税计税田亩计算粮食直接补贴不同:第一, 按当年的粮食产量来分配补贴, 能直接激励农民多种粮, 种好粮;第二, 由于按粮食产量来补贴, 一些撂荒地将得不到补贴, 而补贴全部分配给真正需要粮补的种粮农民, 这样避免了粮补资金的浪费;第三, 避免了吃“大锅饭”现象, 种得多或者种得好得到的补贴也多, 完全是多劳多得。3.与按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补贴不同:首先, 这种补贴方式不仅强调了种多得多, 还强调了种好也得多, 这样对农民的激励作用更胜于后者;其次, 按当年实际收获粮食进行补贴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这样可以激励农民增加农业用地面积, 减少非农业用地面积;4.与“依据计税常产”或“按计税农田和计税常产各占一定比例”进行补贴不同:首先, 因为是与当年的产量有关, 因而能更有效地激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其次, 由于补贴数量与粮食产量有关, 因而为了得到更多补贴农民会将补贴收入优先用于增加农业投入, 以增加产量, 提高补贴等级, 而不是优先增加消费投入。因此按照农民当年粮食产量进行补贴, 在很好地避免现存的其他几种粮补方式的缺陷的同时也能达到国家粮补政策的目的, 对于保护粮农利益, 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 倒逼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定民心等都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吴茂群, 谢晶莹.对我国粮食直补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12) :70-71.
[2]韩喜平, 蔄荔.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07 (3) :80-84.
[3]王伟新, 田波, 彭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1) :340-342.
[4]张锦鹏.我国农业直补政策的目标和政策效应分析[J].农村经济, 2009 (11) :9-13.
湖北:5亿元直补粮农 篇8
对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将严肃查处。给农民造成损失的,将督促经营者依法赔偿 。对举报、申诉和发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省农业部门将依法调查处理,帮助受害农 民索赔;
做好良种供应服务工作,目前湖北省已发布了50个春夏播作物主推品种公告,印发5000 多份,送往各个种子经营部门和乡村。并在湖北农业信息网上,免费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发 布良种、农产品供求信息等;
对产业化龙头企业需要的原料基地,省农业厅负责衔接,保证满足需求;
農业部门将及时发布动植物病虫信息,指导防治,组织扑灭;
农村需要的各种农机具、零配件、维修服务和农机作业等及时提供尽力满足;
办证的各项收费,严格执行国家核定标准。检验、检疫等收费,在国家核定范围内从低 收取。对乱收费的,要坚决查处,决不护短;
国家和湖北省支持的农业发展项目,由农业厅负责协调、监督和落实,做到建设一个项 目,发展一片经济,富裕一方农民;
严格监控农民负担,凡因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等引起的恶性案件和群体事件,发现 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对农民来信来访,农业部门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明确回复。到该省农业厅办事的, 实行首问责任制,随来随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粮食直补 篇9
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采取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以下简称粮补)。粮补政策的落实,不但激发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加快了水稻、小麦良种良法推广步伐。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最近,我们组织人力对全乡粮补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今年我乡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的数量
近几年来,国家对种粮农民粮食补贴逐年增加。2010年,我乡共发放粮补资金3825166元。其中,粮食直接补贴776730元、农资综合补贴3048436元,按面积算,粮食直接补贴每亩17元;农资综合补贴每亩各补66.72元;
二、现行粮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粮补政策的落实和资金的兑现,极大的调动了我乡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我乡粮食的增产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补贴标准偏低,农民受益有限。尽管每亩补贴受益最高达83.72元,但我乡平均每亩粮食种植补贴仅为78.08元。据测算,今年粮食生产综合成本上涨较多,粮补数额没有达到农民的期望值。
2、“谁种谁得”的补贴政策难落实。现在我乡有一万多农民在外务工,有的是常年全家都在外地,由于近年粮食价格的上涨,务工人员的土地大都被流转、租种,但不管是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
作物,不管粮食量是高是低,原承包户的粮食补贴会一分不少的打到他的“卡”上。租种土地的农户种了地也得不到补贴。农村的“五保户、困难户,种植的粮食既不在计税亩积,统计面积又不统计上报,这几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都没能享受,意见很大。
3、粮食补贴种类多,对象分散,工作成本高。现行的粮食补贴有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都需按户发放,并且时间不一致,我乡有9522户,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这些补贴一分不差的发放到农户手中,任务重、难度大,成本高,财政所的同志多数时间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4、“存、取”矛盾在不断加大。
农民受经济困难、文化水平不高、认识能力较低的制约,对粮补款支取变现欲望强烈,在听到别的省或其他地方粮食补贴已经发放后经常要到信用社领钱。在“一卡通”发放和粮补款领取期间,信用社门口经常出现挤兑存款的现象,既扰乱了信用社正常的工作秩序,又混淆了视听,以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盲目跟风,也加入到挤兑粮补款的队列中支取定期储蓄存款。如:2009年我乡发放粮补款期间,有人说几天内不领粮补款就领不到了,造成了很多人都去取款,农民和信用社工作人员产生了不必要的矛盾。另外,群众领取粮补资金要排很长的队,影响交通。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粮补工作的建议
1、强化补贴政策,加大补贴投入。尽管最近两年粮食价格回升,但农业仍然处于弱势,比较效益低下。种粮农民期盼着“粮价高一点、补贴多一点、农资稳一点”,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
性,必须不断强化粮食补贴政策,加大补贴投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要规范农资市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调拨、供应、价格等问题的市场监管力度,遏制随意哄抬物价,从而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防止粮食价格和农资价格严重“倒挂”,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3、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补贴到位。粮食补贴关系到千家万户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夯实发放工作;要坚决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粮补工作扎实推进。
四、调查落实的耕地面积。实际耕地面积以土地部门的为准:48992.1亩,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面积为45690亩,差额面积为3302.1亩,其中减免税遗留优抚对象及五保户823.4亩、黑地2343亩、开荒地100.7亩、复耕地35亩。
粮食直补 篇1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精神,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根据《财政部关于做好2008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政府决定2008年对种粮农民继续实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两项补贴一并提前发放;统筹兼顾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增支的影响,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为确保补贴资金安全有序兑现到户,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补贴资金兑现原则。2008年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仍遵循“稳定补贴面积、提高补贴标准、完善兑现办法”的原则。
二、补贴资金分配办法和兑现标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分配实行“省计算到户、控制到乡、分配到县”的办法,县级行政区域内粮食直补保持2007年水平,总额不变,实行统一补贴标准,各地实际补贴水平不得低于省核定的补贴标准;农资综合直补依据粮食直补面积,全省实行统一补贴标准45.08元燉亩,比上年增加部分同比例增长,各地不得擅自调整。
三、补贴面积的核定。农户的补贴面积以2007年省核定的补贴面积为基础,据实核减退耕还林、基本建设和国家合法征占等不种植粮食的面积后核定。各省辖市、县(市、区)因补贴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补贴资金由同级政府负责筹措,按不低于省核定的标准对农户进行补贴;各县(市、区)因补贴面积减少而结余的补贴资金,各省辖市可在县域之间适当调整,提高粮食直补亩均补贴标准。
四、补贴资金兑现办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实行“一折通”办法兑现,汤阴、遂平县继续实行“一卡通”。乡镇财政所以村组为单位将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张榜公示不少于7天,无异议后由县级财政部门编制补贴资金落实方案于3月20日前逐级上报省直补办,3月31日前省直补办批复完毕。根据省直补办批复的补贴资金落实方案,县级财政部门会同承办银行将补贴资金存入每个农户的固定补贴存款账户,并向每个农户发放补贴兑现通知书,补贴兑现工作于4月底基本结束。补贴兑现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一折通兑现农民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07)26号)的规定执行。
五、补贴资金兑现工作要求。在补贴兑现过程中,切实做到“四到户”,即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补贴兑现到户。严格执行“七不准”,即不准降低补贴标准;不准由村组干部代领代发存款折(银行卡);不准借发存款折(银行卡)之机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特别是不准抵扣水费、修路等集资款项;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违规向享受补贴农户以外的个人或集体支付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现时间。财政、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补贴兑现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六、加强协调配合。2008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兑现工作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各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补贴资金兑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补贴资金按时兑现到农民手中。农业发展银行要搞好资金调度,确保资金供应。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要进一步完善设施,搞好服务,保证农户支取补贴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协调,充分运用农民补贴网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方便农户。各级直补办要继续实行政策宣传、方案制定、信访处理、督导检查四个“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问题与建议 篇11
一、主要问题
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出发点和发展趋势都好,但其毕竟是新生事物,与之相关的各种制度及操作规程等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一)直补资金担保贷款资格确认问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是直接对种粮农民的资金补贴,应该由种地农户领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种地农民没有领取到直补资金,造成他们丧失直补资金担保贷款资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出租土地农户与承租土地农户双方约定直补资金由出租方领取。由于出租方大多数是脱离土地的非种粮农户,这就造成种粮农户无法获得直补担保贷款的权利。另外有的虽然由承租方领取,但流转手续不健全,多数是双方口头协议,有书面协议的少之又少,可操作性差。
2.土地经营权归属问题。由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量较大,流转年限不统一,财政所在填写《农户直补资金担保资格确认单》时,不仅要根据直补资金台账,而且还要参照土地经营权证,但是由于二轮土地承包距现在时间较长,许多当时在一个土地经营权证上的家庭成员现在已经分户,而土地经营权证还没有分开,造成一证多户现象,为农户贷款造成诸多不便。
3.目前各村都有机动地,这些土地的使用权归村集体所有,但个别地方机动地直补资金由村干部领取后上缴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若用这些直补资金申请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从制度、手续上看是符合要求的,但贷款发放出去以后,无法保证贷款的实际用途,而且容易形成风险,造成损失。
4.土地征用问题。借款人的土地被征用后,农户土地面积减少,导致直补资金担保贷款风险加大,尤其是沿路及城乡结合部土地被征用的机率较大。
(二)容易形成借名贷款。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实施,很多农户通过合法流转拥有较多的土地,获得的直补资金也较多,这些农户的直补资金贷款多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但是,有一些人看中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利率低、期限长的特点,利用农民朴实、好面子,个别人贪图蝇头小利等弱点,通过走人情、施薄利等手段进行借名贷款,扩大了贷款风险。
(三)业务部门之间协调问题。办理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业务流程,涉及多家单位,最为直接的是县乡镇财政、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银行。虽然金融部门和县乡镇财政签订了协议,但由于沟通不及时,有些金融部门的操作细则财政部门不掌握,乡财政所对有关事项了解得不清,制约了此项业务的开展。另外,金融部门之间的征信系统不共享,在发放此项贷款时,无法做到信息共享,容易产生多次放款,形成贷款风险。财政部门担保登记信息更新也不够及时,几家银行同时开办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因担保信息衔接不及时可能会造成重复放贷的现象。
(四)贷款用途偏离要求。《吉林省2011年以直补资金担保为农民提供信贷支持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贷款用途重点支持种植、养殖等农户农业生产性、经营性资金需求,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消费行为,确保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方面。”但有些办理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金融机构对此项要求执行不严,出现个别农户将贷款用于购车、购房等过度消费行为,偏离了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方面的要求。还有的金融部门为了盘活不良贷款,引导农户用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偿还陈欠,而许多陈欠并非用于生产经营方面。
二、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工作开展以来,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由于政府大力支持,财政积极介入,吉林省金融机构之间开始争抢农村金融市场,农民有了选择金融机构的空间。与传统的贷款方式相比,农民还款自由,利率降低,减轻了不少负担。随着金融机构不断向农村注资,农村经济发展有了资金保障,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强,直补资金会增加,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的发展前景可观。为了做好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机动地及被征用土地直补担保资金贷款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机动地属于集体所有,用机动地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应按照上述条款规定,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对于征用土地,金融部门应经常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建设规划,对于将要被征用土地及时登记注册,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贷款发放之后土地被征用,金融部门要及时召集贷款人明确还款责任及份额,用其所得补偿款或其他款项偿还贷款,最大限度避免贷款损失。
(二)切实加强贷款管理,确保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真正惠及农户。切实做好贷前调查,明确贷款用途,从源头上堵塞借名贷款的发生。对于已发生的借名贷款,建议将其贷款人及实际用款人列入重点关注对象,记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从根本上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确保直补资金贷款真正惠及农户。
(三)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工作需要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避免金融和财政部门脱节。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要建立一个更新及时的担保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查找借款申请人的贷款信息,避免多个金融机构的重复放贷,降低信贷风险。
(四)进一步做好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工作。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工作是新生事物,开展工作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多组织学习和培训。通过新闻媒体等可利用的宣传工具,加大对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工作的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联合乡财政所)
粮食直补 篇12
一、调研情况说明
据四川省农业部门估算, 2 0 1 3年四川省粮食丰收, 总产3387.1万吨, 同比增产2.71% (72.1万吨) , 增长率比12年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我们从试点县农业部门得知, 虽然试点工作的决策是在13年4月作出, 但各试点县的宣传工作早于12年年底就开始进行, 因此此次政策调整对13年的粮食种植会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粮食直补试点调整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我们于2013年8月选取12个试点县中的2个县进行实地调查, 涉及4个乡镇、8个村, 样本包括了经济较发达和较落后的地区, 包括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貌。共发放问卷400份, 收回337份, 有效问卷297份, 有效率74.25%。问卷设计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粮食播种情况、粮食生产投入情况、粮食直补获得情况以及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的满意度等内容。以调研汇总的数据为基础, 并结合有关统计资料, 本文对四川省粮食直补试点调整进行实证分析和判断。
二、粮食直补试点调整的效果评价
(一) 农户对政策调整的了解和认可程度
在这次收回的297份问卷中有262户表示知道有粮食直补的试点调整 (占此次农村调研样本的88.2%) , 有138户 (占此次农村调研样本的46.5%) 表示知道有试点调整, 但是不清楚调整的具体内容。以及77户农户 (25.9%) 表示知道粮食补贴调整的具体情况。究其原因:一个是农户的粮食补贴款项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卡上, 由于农村交通不便, 很多农户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查看补贴的具体金额及其变化情况, 再加上各种补贴及存款往往混杂在一起, 很难分清粮食补贴的具体情况;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村里的财务公开及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 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 使很多农户不了解粮食直补政策的具体内容。
在对政策的认可程度上, 有66.7%的农户表示对政策调整感到满意或者比较满意, 有24.8%的农户对政策调整持无所谓的态度,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这33%的农户大多家中土地不多、年龄较大或者家中缺乏足够的务农劳动力, 因此本次政策调整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二) 对农户意愿的影响
按照一般的西方经济学原理, 商品价格由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决定。市场的供给取决于农户的粮食产量, 而农户的粮食产量又代表着种粮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说, 种粮面积增大, 粮食产量增加, 市场供给也相应增加。然而实际调研的情况却和理论结果相差较远。首先政策调整后和调整前对比, 对农户的补贴方式由按计税面积补贴, 更改为按实际粮食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 就是以农户实际种植粮食作物面积为依据, 确定每个农户享受的补贴额。
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受调查的297人中, 有66.67%的人表示不会改变现有的种粮面积;5.05%的人表示将减少现有的种粮面积;有28.28%的人表示将扩大种植面积。
表示不改变现有的种粮面积的1 9 8人中, 不改变现有种粮面积的原因有:无论有无补贴, 已经种粮且收成全为自家食用;②劳动力不足;③粮价太低。分别占调查全体农户的32.3%, 18.9%, 15.4%。表示将减少种粮面积的15人中, 表示将减少种粮面积的原因有:①地处四川盆地, 人口密集, 种粮面积细碎化, 人均耕地面价较少, 租地耕种困难②补贴较少。分别占调查全体农户的4.4%和0.7%。在选择扩大种植面积的84人当中, 表示扩大种植面积的原因有:①扩大种粮面积, 可以增加家庭收入②粮食直补政策跳动了种粮积极性③其他原因。分别占调查全体农户的11.4%, 5.1%, 11.8%。
我们假设农户都为理性经济人, 经过长期的探索, 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最优的种植结构, 并且能够对市场做出较为有效的种植结构调整。因此根据以上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粮食直补政策调整在补贴依据方式和补贴对象上的改进, 一方面避免了不种粮食的土地承包者得到补贴, 使补贴金额可以落实到实际种粮户, 鼓励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但是另一方面, 以实际粮食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 则要求政府每年委派专门人员统计每家每户实际种粮面积, 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且落实成本高, 因此多数基层政府仍采取旧补贴依据。因此选择选择减小和不变种粮面积的农户占71.72%, 和以前相比, 政策调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其次, 粮食直补补贴金额在调查的样本县中平均12.9元/亩, 加上粮食综合补贴共计112.68元/亩, 占非贫困农户收入的1.86%, 对农户的种粮决策影响较小。又由于租地困难, 粮食价格偏低, 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的劳动力不足等原因, 66.67%的农户选择维持原种粮面积。因此, 我们考虑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应适当增加粮食直补金额, 使粮食直补政策的补贴金额足以影响农户的决定。
第三, 按照种粮面积补贴的11.3元/亩作为边际变量, 对于低收入农户来说, 选择种粮增加的边际效益高于选择经济作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因此新政策对低收入农户起到了积极鼓励的作用。因此在本次调查中有28.28%的农户愿意扩大种粮意愿, 这其中低收入家庭和种粮大户占据较大比例。其原因在于粮食直补可以大幅度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另一方面, 种粮大户拥有大面积种粮面积, 且大部分为从普通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的, 故新政策以实际种粮者为补贴对象, 增加了种粮大户每亩的收入, 鼓励了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在我们的调查中土地撂荒的现象在地貌多为丘陵的试点县比较严重, 丘陵地区的耕地面积零散且狭小, 无法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但是在粮食生产大市——广汉市则不存在撂荒现象, 主要原因是广汉市为土地肥沃的平原, 灌溉系统发呆, 便于机械化种植、生产。这告诉我们, 由于我省除去成都平原外多山地丘陵, 耕地面积零散且较为贫瘠, 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土地撂荒现象。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受我省农户生产规模的限制, 必须要正视粮食直补政策对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作用的局限性。
(三) 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现如今, 粮食直补政策改变为谁种谁受益, 这会造成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得不到补贴, 但农户却会因此增加租金来弥补未得到的直补金额, 这一点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基本未造成影响, 而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是什么呢?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本文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流出方和愿意租入土地的土地流入方两个方面对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进行调查。在我们调查的样本县中, 无论是流出意愿和流入意愿均不强烈 (比例分别为9.76%和10.57%) , 而愿意流转给别人土地的农户更是在少数。相关调查数据结果说明, 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户不希望实现土地流转, 而在有土地流转意愿的农户中, 具有流出意愿的农户比例高于具有流入意愿的农户。
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意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有土地在自己手里比较安心, 而在我们调查的农户中, 大多数家庭的口粮也是通过自己种植得到, 可见土地是生活之本。钱文荣对浙江省嘉兴海宁的农户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 认为农户作为农地经营的主体, 其意愿与行为对一个地区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及其制和模式选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而我们通过调查, 得出年龄越大, 农户流出意愿越弱;家庭经济条件越好, 农户流出意愿越强;外出打工的农户流出意愿比以农业事业为主的农户流出意愿更强。
而愿意从别人手中流入土地的农户则大多是种粮大户, 土地较少, 经济条件差的农户鲜少有愿意承包别人的土地的。种粮大户有大型农机, 经验丰富, 能够规模化生产, 收益较高, 因此其愿意承包别人手中的土地。而有部分种粮大户反应, 农户并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 而种粮大户在一个县的数量屈指可数, 因此这一现象造成愿意承包他人手中土地的农户数量比较少。
三、对农户生产投入的影响
根据四川省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 2013年四川省粮食作物单产同比增长7公斤左右, 相比前两年增长显著。特别是玉米, 单产增加近28公斤。为了研究是否是因为粮食直补激励农民增加了每亩的投入量而使得粮食产量提高, 我们对样本县农户种子和复合肥两大重要的粮食生产投入做了调查, 共获得286个水稻投入的配对样本, 267个小麦投入的配对样本, 175个玉米投入的配对样本和93个红薯投入的配对样本。从调查数据得出2012年和2013年各粮食作物每亩投入量都没有明显变化。为了检验这一判断的准确性, 我们进一步对2012年、2013年补贴的粮食作物的种子和复合肥投入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哪一种作物的种子与复合肥投入量, 其显著性P值均远大于0.05, 代表这两年农户在这四种粮食作物上的种子和化肥的投入量没有显著差异。粮食直补试点调整并没有具有明显的激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的作用。
四、政策建议
(一) 将粮食直补款和农资综合补贴款分不同时间发放
调查数据显示, 所有的农户均获得了政府给予的补贴, 但是多数农户知道自己获得了补贴, 却无法说出具体的补贴金额, 并且无法分清是获得的粮食直补还是农资综合补贴。因此建议各级政府成立专门职能部门, 逐级落实补贴政策, 加大粮食直补与综合直补的宣传, 如给农户发放补贴清单, 强调补贴的意义。
(二) 将财政资金向粮食集中产区种粮大户倾斜
按计税面积或种粮面积补贴的普惠制的粮食直补模式, 对种粮大户没有政策倾斜, 他们无法得到相应的粮食补贴款, 他们从中也没有得到更大的优惠。而种粮大户对粮食政策敏感, 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倾斜度越大, 他们种粮的积极性越高。建议国家把财政资金中的一部分补贴于粮食集中产区的种粮大户, 提高其种粮积极性, 起到稳定粮食面积, 增加粮食总产和提高粮食商品率的作用, 使国家投入能够真正起到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
(三) 逐步完善经费和后勤保障机制
同时在我们的调查了解中得知, 由于业务量加大而没有相应的经费, 农业和金融部门之间存在一些相互扯皮的现象。应当逐步完善经费保障和后勤机制, 根据各部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适当增加对粮食直补工作的经费支持。为了满足补贴工作不定期下乡调研核实的需要, 省级部门可以统一为基层提供交通工具等必要的条件, 为政策调整在全省范围内扩大实施提供物质基础。
(四) 进一步加强农村粮食直补政策宣传力度
在我们已走访调查的297家农户中, 只有46.5%的农户表示知道并了解粮食补贴调整的具体内容。而调整完善后的补贴政策将不对没有种粮食的农户予以补贴。这一政策的调整, 将引起了农户的不满。笔者认为, 其根本原因是地方宣传所存在的覆盖面窄, 宣传效率低下, 农民对政策调整的理解力不够等问题造成的。因此, 更应加强粮食直补政策宣传力度, 建立并完善系统的宣传机制, 培训专门的宣传人员, 采取市培训到乡镇;乡镇培训到村社的模式, 指导传达粮食直补政策调整的精髓。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制定适宜的危机预警机制, 特别是针对农民的不满情绪, 应采用诱导的方法, 指派专人前往农户家中安抚并宣传。
摘要:2013年4月四川省启动了涉及12个区县的粮食直补试点调整, 而2013年四川省粮食获得丰收。本文研究发现, 本次试点调整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但是在推动农户种粮意愿、推动土地流转、增加生产投入方面并无明显效果。
关键词:四川省,粮食直补试点调整,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2]马彦丽, 杨云.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农民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一个基于河北案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 (2) :7-13
[3]钱文荣.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政府缺陷与用地规模过度扩张[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33 (5) :154-159
【粮食直补】推荐阅读:
粮食直补10-08
粮食直补工作总结10-06
扶沟县城郊乡关于对粮食直补和06-20
2023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责任状09-23
河南省2008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兑现实施方案(豫政办〔2008〕25号)09-05
粮食价格:粮食安全09-01
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宣传口号08-12
粮食局世界粮食日活动总结06-11
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