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2024-09-05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通用12篇)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篇1

小学地方课教学计划

小学地方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地方课程是研究学习课程的载体,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它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淡化课程的学科性,使课程内容呈现非学科性,它对课程的要求是体现人文精神,呈开放性特点。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了解地方社会和文化的需要。因此各任课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尽可能应用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有限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特制定以下课程计划。

二、基本情况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地方课教研员,本学科是一支任教教师最不专业的师资队伍。所有教师均为兼职,基本上没有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培训活动。许多教师没有足够的经验,甚至没有具体的应对学科教学的措施。许多教师手边也没有配套的教学用书和统一的课程资源,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学校很是重视该学科,为了加强地方课教学,形成研究氛围,充实研修力量,我三道岗镇中心小学专门成立了地方课程研修小组,我担任研修小组长,为今后的集中教学和集体研修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让学生热爱生命;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创新素质、审美素质、实践能力、思想素质和具备适应地方生活的基本素质,使其生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理、自强的品质。

四、具体措施

1、地方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多读书看报,每位教师手边至少要有一本该学科的专业杂志,不断提高本学科的知识应对能力。同时还要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多种多样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中展开学习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课外活动等资源,帮助学生拓宽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为学生获取多种信息和多方知识提前收集信息做好准备。绝不打无准备的仗。

3.地方课程分为“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两类。地方课程中的通用课程,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地方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每个学段的地方课老师要一起研讨专题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共享集体的智慧。无论是该研修小组的月查,还是教导处的教学检查,均要把专题教育纳入检查范畴。

4、设立心理辅导员,开展专题教育专项活动。除了在地方课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本学科所有任课教师均为心理辅导员,均有义务对所担任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5、重视地方课程中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以学生“自我参照标准”为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考试、考察、汇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每次活动之后,我们要有明确的过程记载并物化活动结果,一学期结束时收集存档。

五.课程及活动安排

1.9月份组织开展“校园是我家”普通话宣传活动。

2.10月份举行“阅读才艺大赛”活动。

3.11份开展“校园安全伴我行”的安全教育活动。

4.12月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开展适合班级特点和年龄特征的心理辅导活动.

.09.01

三道岗镇中心小学 谢添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篇2

一、黑龙江省高校军事课教学经费投入状况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

根据“全国普通高校院校信息库”数据显示[1],2011年黑龙江省共有37所地方高校具有本科招生资格,其中“武警指挥学院哈尔滨分院”属于军事院校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还有部分高校近两年才由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高校,军事课程开设起步较晚甚至还没有开设,经费投入与较早开设军事课的高校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为在2001年国家《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的通知》颁发之前就已经设有军事课程的黑龙江省高校,符合此标准的高校共有24所。

(二)军事课教学经费投入的标准

国家对军事课程的教学经费来源作出以下规定:“中央部(委)所属学校学生军训工作经费由国家财政纳入学校主管部门预算管理,实行综合定额拨款;地方所属学校学生军训工作经费,由地方政府根据学生军训工作的实际予以安排。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要将学生军训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内予以保障。学生军训工作经费主要用于:集中训练期间参训学生及派遣军官、帮训战士的伙食补助;训练器材、资料的购置;参训学生训练服装补助;学生在军训基地训练期间的水电费补助等。”[2]在这一点上,黑龙江省已经执行了上级政府的规定,各高校都已做到学校拨款,专款专用。由于现在很多高校没有单独的军事教学机构,所以一般各高校军事课教学经费是以军事技能训练经费的名义下拨的。军事技能训练的经费投入多少,国家并没有作出明文规定。这是因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物价水平以及消费水平不一致,难以作出一个统一的规定。由于以上原因,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针对黑龙江省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军训所需经费为:每个大学生每年约需120元至150元。”

(三)各高校军事课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黑龙江省各高校军事课教学经费投入呈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在24所高校中,按平均每学生年均经费30元为一个档次划分,各段学校所占比例如表1。

考察各高校的实际经费投入数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军事课教育经费严重缺少,调查的24所高校无一所经费超过省里规定,符合规定的高校仅有3所,而低于省里规定的院校则占调查对象的87.5%。第二,各高校军事课教育经费差距极大,呈两极分化趋势。其中经费严重不足的学校占据了大部分,实际经费开支在30元以下(不到文件规定数目的五分之一)的高校达到50%,最低的高校人均经费开支仅为个位数。

此外,经笔者实际调查各高校发现,军事课教学人均经费的数额多少与学校隶属和拨款渠道关系并不大。如果从各高校实际经费开支上来看,人均经费高低大致与学校的建校规模大小和院校排名高低成不严格的正比例关系,一般来说哈尔滨市内高校的经费总额要高于其他城市高校的经费总额,综合性大学的经费总额要高于专业性大学的经费总额。

二、军事课教学经费缺乏带来的问题

按照《关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学生军训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大项活动;集中训练期间参训承训官兵及学生的伙食补助;承训官兵的往返旅差车费、承训费;训练器材、教材、资料的购置;学生在军训基地训练期间的水电费及往返旅差费补助和大学人民武装部的平时办公经费等。”如果经费不足,各高校一般是先删减军事教学部门的平时办公经费,这也导致军事教学部门的虚设。其次,缩减军训内容。经费的不足,必然导致很多需要经费支持或需要教学器材支持的项目无法开展,如大纲规定的宿营和野外生存。目前黑龙江省高校还没有在军事技能训练当中开展,即使射击花费相对较少的项目,也成为一些经费不足的高校首先取消的项目。最后,经费不足将导致承训官兵减少,军训经费很大一部分开支就是用于集中训练期间参训承训官兵的伙食补助和往返旅差车费、承训费。高校军训经费不足,只能少请承训官兵,导致一名士兵负责训练的学生大大超出规定,训练质量难以保障。以上这些事例均说明军训经费的不足给军事技能训练带来的巨大影响。

目前,黑龙江省各高校军训经费严重不足与高校间经费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军事技能训练开展的水平差距极大。开展较好的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已经是“全国学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从全国来看其军训的开展水平也是走在前列的;而一些军训经费很低的学校,则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不但训练时间短,训练内容也只有最简单的队列动作,某所学校经笔者实际考察发现,其训练水平与训练成果尚不及省内某些专科学校和高级中学。

目前各高校经费的投入并不完全只用于军事技能训练,而是作为军事课程建设的整体教学经费,这就更加显示出其经费的短缺。《2003年—2005年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规划》规定:“要结合军事课程的特点开展国际交流。国际交流包括参观考察、学术研讨等,可采取官方和民间等多种渠道进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应积极建立交流渠道。同时要注重充分发挥国际互联网的作用,获取国外学校军事理论课程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教学的先进经验。”实际上,由于经费不足,军事教师不要说进行国际交流,就是在国内进行调查研究也是很困难的。没有投入就很难有产出,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军事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的原因。

三、保障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均衡各高校教学经费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积累的问题较多,迫切需要保障经费投入。高校首先应该设立专门的军事教学机构,才有可能进行配套教学设施建设。课程建设的配套设施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在硬件建设方面主要有军训基地建设、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更新、办公设备的配套、办公环境、器材库室、计算机、网络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软件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软件和管理软件开发制度建设、国防资料室书刊等资料的充实和更新等。

在配套设施建设中,应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采取逐步解决的方法,但是对目前教研室急需解决的基本建设问题,如计算机、网络设施、多媒体设备、资料库建设,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先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来予以解决。

加快完善军事教学设施,是高校军事课程建设的必备条件,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很难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比如,军事教学理论抽象、内容复杂,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板书已很难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目前军事课教师教学大多用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电化教学手段用得很少。此种现象与教学管理不当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欠缺两方面原因有关。首先,由于硬件条件的欠缺及管理的落后,教师备课无法使用电化教学工具。其次,有些教师由于对现代化教学有关知识掌握较少,不能很好地利用和开发电化教学设备,使备课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为此,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逐步增加现代化设备的投入,提高军事课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水平。

要解决军事课程教学经费短缺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制订长远规划,分阶段逐步实施,逐步进行建设,减少一次性过大投入给学校带来经费上的压力;二是要探索与本校其他院、系协作的新路子,对教学设施进行分工建设,共同使用,形成区域性教学设施的大配套和大循环;三是要充分利用高校原有的国防教学设施,通过附加硬件设备,扩大软件系统,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以上所提到的方法只是中远期发展计划,针对目前资金缺口较大的现状,各高校应在近期采用以下方法。既然在短期内黑龙江省军事教学经费总额不能有较大的提高,那么上级政府为解决现存的问题就要注意均衡各高校的军事教学经费投入。黑龙江省现有本科高等院校中除三所为国家部委院校外,其余均为省属高校,其军事教学经费是由省政府统筹安排的(部分民办高校属自筹资金),所以省政府与教育厅短期内的任务就是协调均衡好这些院校的军事教学经费,将其差异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之内,由此使各院校军事课程的开展有较为坚实的基础。

加大高校军事课教学经费投入,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有计划、有目的地逐年增加,使高校军事国防教育在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役兵员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军事课是一门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的正常运转需要较大的教学经费投入。经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军事课教学经费投入上有较大缺口。本文选取黑龙江省24所本科高校为调查样本,列出各院校军事课经费实际支出,指明经费不足所导致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军事课,教学经费,地方高校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EB/OL].http://gaokao.chsi.com.cn/sch/info/search--xlcc-bk,year-2011,option-bk,ss-on,ssdm-23,start-0.dhtml.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篇3

亲和力农村小学地方课程作用为了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很多省市积极开设了小学地方课程,尤其在农村地区为了以地方特色为基础,努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充分的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地方性课程不够重视,教学中忽视情感渗透,缺乏亲和力,导致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不高。因此,本文结合吉林省农村小学地方课程,探索亲和力在农村小学地方课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更好地推进地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亲和力的内涵

亲和力本质上是教师师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尊重职业、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的外在表现。教师亲和力首先来源于对职业的热爱,只有喜欢自己的职业并具有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才能潜心研究,让自己的教学妙趣横生;教师的亲和力来自于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才能营造温馨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的亲和力作用于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微笑,用微笑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知识,这种亲和力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表演,而是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热爱。

热情,教师亲和力表现为对职业,对学生的一腔热忱,始终保持这昂扬饱满的教学状态,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赞扬,教师的亲和力表现为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赞扬,一句赞扬的话语有时候就可以成为成就一个孩子的动机。

二、提高亲和力在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为了实现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在很多省市设置了小学地方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发展地域特色文化,为推进农村小学地方课程的积极发展,提高教师亲和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教育中提高亲和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亲和力。小学地方课程具有极强的教育性,是学生了解家乡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教师提升亲和力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教材,从而形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对家乡的热爱转化正力量,积极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例如,吉林省农村小学地方课程五年级上册《家乡的饮食》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家乡特有的美食基础上,带领学生亲自去各大美食饭店进行社会调查,完成一项实践活动——给家乡的美食排排队,在这个活动之中师生一起制定活动计划,教师负责协调,学生积极参加,教师良好的亲和力不仅促进了活动的圆满完成,而且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进一步组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也在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下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中受到感染,对家乡的饮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实践中提高亲和力,有利于创设主动探索方式

良好的亲和力可以促进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形成,帮助学生积极探索学习内容。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常常侧重于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农村小学地方课程的开设,教师的忽视会感染学生,学生对教材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阻碍了地方课程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机械的记忆,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增强对地方课程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吉林省小学地方课教程中《家乡人口小调查》的教学中,因为年龄小,很多孩子都不懂怎样进行人口调查,教师可以从家庭人口出发创设情境,首先提问:你的家里几口人呢?可以自己数一数;你们一整个家族有多少人呢?可以问一问爷爷奶奶。此时,可以让学生拿统计的人口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谁家人口多?然后提问一个村子有多少人呢?我们去调查村支书,你们村子比别的村子人口多多少人呢……学生在教师循序善诱下对家乡人口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家乡人口的理解程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3.教学中提高亲和力,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亲和力是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是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良好的亲和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农村小学地方课程来说,单一的教材学习并不能很好地传达地域特色风情的美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亲和力的优势,利用直观的语言、生动而形象的描述,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教材相关内容中丰富的内涵和极大的魅力,从而对某个事物、习俗、景点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吉林省农村小学地方课程中五年级上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进而产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文字学习后虽然对家乡群众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并不是深刻,为此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的盛况、吉林雾凇冰雪节的壮观、延边朝鲜族民俗节、四平英雄音乐会和东丰农民画等,教师一边播放影片,一边声情并茂的讲述这些节日的来历,描述节日的盛况,说道动情的地方还唱了一段方言版歌曲,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看视频、图片和教师具有亲和力的讲述,亲身感受到了自己家乡的独特,从而很自然地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农村小学地方课程开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亲和力的打造对于提高农村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让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磁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在教师给予的关爱和帮助中,有效地提高农村地方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小学地方课程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翠.论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J\].内江科技,2010,(04).

\[2\]王良喜.试论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9).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篇4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1、和田地处塔里木盆地()部、玉龙喀什河(和田河)畔的绿洲内。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

2、和田地区是以()为主体经济的地区。

A:工业B:农业C:手工业D:商业

3、()特色林果经济区。

A:和墨洛B:策勒、于田、民丰C:皮山

4、和田玉也被称为“()玉”,因产于新疆和田而得名。A:硬B:温C:软D:宝

5、玉石按()分:山料玉、山流水玉、籽玉、戈壁料、A:颜色B:硬度C:产地D: 成因产状

6、和田玉中最好的为(),质地致密细腻,光洁坚韧,价格昂贵。A:墨玉B:碧玉C:羊脂玉D:青花玉

7、和田玉常有糖色分布,糖色属于次生色,当原生矿暴露于地表或接近于地表时,由于()的氧化浸染而呈类似于红糖的颜色,俗称“糖皮”。

A:铁B:铝C:铜D:银

8、新疆的艾德来斯绸按传统的名目可分为四大类,即黑艾德来斯、红艾德来斯、黄艾德来斯、()艾德来斯。

A:和田式B:喀什式C:莎车式D:库车式

9、和田大部分县都盛产艾德来斯绸。但最集中是在()县的吉亚乡。

A:民丰B: 洛浦C:皮山D:墨玉

10、为和田县的天下奇观千里葡萄长廊的题字国家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1、千里葡萄长廊的特点:一是节约了()。二是经济效益显著。三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四是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A:资金B:土地C:人力D:水资源

12、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部。

A: 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13、塔城地区是一个边境地区,所属的五县二市中有()属边境县(市)。

A: 五县二市B: 三县一市C: 二县二市D: 四县一市

14、塔城地区7县(市)中,()面积最大,()面积最小。A: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B:塔城市C:奎屯市D:沙湾县

15、巴克图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境内。A:伊宁B:阿勒泰C:塔城D:霍城

16、巴克图口岸已有()多年通商历史,是中国西部通往中亚及欧洲的交通要道。

A:100B:200C:300D:40017、()年10月,巴克图口岸恢复开放成为临时过货口岸,允许边境双方经贸、旅游人员和交通工具过往。

A:1970B:1980C:1990D:200018、()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同意该口岸常年向第三国开放。

A:1990B:1991C:1992D:199319、相传()多年前,沙湾温泉已被人发现利用,清同治年间即在此修老君庙。

A:100B:200C:300D:40020、泡温泉后冲洗时最好()香皂或沐浴液。

A:多用B:不用C:少用

21、四爪陆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A:特级B:一级C:二级D:三级

22、四爪陆龟4~5月份交配,产卵()枚,卵白色椭圆形,孵化期60天左右。

A:100多B:30~40C:10几D: 2~423、同龄四爪陆龟,雌龟()雄龟,雌龟尾巴(),尾根部粗壮,而雄龟尾巴较细长。

A:大于B:小于C:较短D:较长

24、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A:1B:2C:3D:425、从1999年到2002年春季,我国境内共发生53次沙尘天气,其中有33次起源于()国中南部戈壁地区。

A:印度B:哈萨克斯坦C:蒙古D:美

26、干旱一般是()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的自然灾害。

A: 长B:短C: 偶发性D:多发性

27、()——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A:小旱B:中旱C:大旱D:特大旱

28、()——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A:小旱B:中旱C:大旱D:特大旱

29、地震是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A:长期B:短期C: 缓慢D:迅速

30、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以上。

A:70B:80C:90D:10031、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地震。

A: 浅源B: 中源C: 深源

32、()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A:Ⅰ度B:Ⅱ度C:Ⅲ度

四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篇5

四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8名,其中男生4人名,女生4名,学生对本课程有较大兴趣,且教材内容对都是家乡的相关内容,对学生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学生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像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生命、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

8、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有趣活动,让学生借助自己领会心理健康的真谛。

9、通过为学生搭建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让学生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幸福、喜悦和激情,人人都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

(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写作文、谈感想、绘画、演讲等;

(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

(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6)指导思想:增进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对家乡的认识和为家乡、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发展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总之,希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五年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 篇6

为了培养学生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良好正确的.安全和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全面促进五年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计划如下:

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地方课程,教材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进行习惯与生活的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使学生掌握吉林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环境与从文,农业与工业的方面知识,增强学生认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教学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古迹,阅读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地方课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已的家乡,并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进行热爱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的爱国教育。

四、学生情况分析:

教授的年级是五年级学生,所教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各科教学知识的深化,使学生掌握更透,激发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逐步激励学生对地方课的学习兴趣。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钻研大纲。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五、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安全教育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二)环境教育

1、发动学生积极设计可行性的环保活动方案,如戒烟宣传方案、废品再利用方案、垃圾分类方案、节约用水活动方案等。

2、环保宣传进社区活动。开展征文比赛,同时汇集环保小方案,环保制作等作品,到我校所在结对村进行环保宣传活动。

3、利用环保日,联系街道,组织干部对所在居委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开展环保意识调查问卷活动,落实调查问卷工作,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调查,并写出总结。

5、组织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

6、发动学生,组织“绿色志愿者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篇7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和运用各种优质地方资源, 有利于丰富思政课的课程资源, 提升思政课的课程魅力, 真正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思政课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条件, 深入研究和开发地方资源, 对人物、事件、遗迹、思想、精神等创造性地进行归纳、提炼和提升, 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 并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地主动性进行总结研究, 钻研教材内容和资源内容, 衔接重建教学内容, 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笔者所在的高校地处江苏常州, 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也是一座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城市。常州孕育了被誉为“常州三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三位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常州因“三杰精神”而闻名遐迩。“常州三杰”资源既是历史的见证, 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更为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笔者以“常州三杰”资源为例, 探索和实践了地方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 “一通二进三位四式”运用路径模式。

1 “一通”, 即“常州三杰”资源贯通思政课主干课程

“常州三杰”资源丰富, 包含革命遗迹、革命文物、革命活动、革命思想、革命精神等。根据不同的思政主干课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 有选择性、有侧重点地运用恰当的资源。如在《基础》课中, 主要把“常州三杰”的革命精神转化为教学素材运用于爱国主义部分的教学。在后续的《概论》课程中, 则主要把 “常州三杰”的革命活动、革命思想转化为教学素材, 运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中。而其革命遗迹、革命文物等资源成为思政课两门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托。这种贯通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了有效资源, 为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可行的重要平台。

2 “二进”, 即“常州三杰”资源进理论专题、进实践活动, 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为保证“二进”的有效运行, 制定和完善了思政主干课程的教学文件, 包括课程标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课程实践手册等。如《概论》课理论教学中, 在第一模块“时代变迁下的中国革命征程”中, 专设了“从常州三杰的人生抉择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专题, 突破了传统理论教学内容的空洞、抽象,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 把人物的政治抉择作为主线, 既避免了就理论谈理论的苍白感, 又利于学生反思自身在当前时代变迁下的选择与坚持, 还提升了学生对地方革命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实践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 既要考虑内容的针对性, 又要考虑到时间、经费、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所以地方资源的有效运用意义重大。《概论》课实践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以 “常州三杰”为主题的人物评析、影视评析、展览宣传、社会调查等多元化的实践项目, 既改变了以往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单一的参观纪念馆或故居的形式, 又体现了实践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 “三位”, 即“常州三杰”资源全方位地运用于课堂—校园— 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实践。把“常州三杰”资源运用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的各环节, 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拓展, 避免了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蜻蜓点水、朝令夕改。 在课堂实践环节, 设计了关于“常州三杰”的影视评析、人物评析等项目; 在校园实践环节, 设计了以“常州三杰”为主题的宣传展览、模拟演讲等项目; 在社会实践环节, 设计了相关的参观感悟、社会调查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 既能丰富校园思想文化活动, 为学生的实践开拓可展示的生动空间, 又能提供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重要窗口, 也能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德育效果。

4 “四式”, 即实践教学中融体验式教学、影音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志愿服务式教学为一体的多元化运用方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运用“三杰”资源, 必须以“三杰”资源为内涵和载体探索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 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第一, 设计了关于“常州三杰”的参观感悟、主题班团活动、模拟演讲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看、听、触摸、经历, 能获得对人物和历史最真实的感受。第二, 设计了观看关于“常州三杰”的影视作品等实践活动, 如电影《秋之白华》、纪录片《永远的青年》等, 这些影音式实践教学活动, 改变了思政课教学呆板的传递形态, 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让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强的高职学生得到直观、动感的教育启迪。第三, 设计了“张太雷纪念馆保护与宣传方案”“常州红色文化资源情况的调查”等研究式实践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 高职学生走向社会, 了解社情民风,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我眼中的常州三杰”展览宣传、纪念馆环卫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式实践教学, 进一步弘扬了“三杰” 精神, 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5结语

这种“一通二进三位四式”的运用路径模式, 充分整合了“常州三杰”资源, 转化为有效的理论教学素材, 并给实践教学搭建了丰富活泼的运行平台,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高校思政课充分挖掘和运用地方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种优质地方资源, 有利于丰富思政课的课程资源, 提升思政课的课程魅力, 真正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常州三杰”资源为例, 探索和实践了“一通二进三位四式”的运用路径模式, 对高校思政课充分运用地方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资源,思政课教学,“一通二进三位四式”,运用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4) .

如何提高地方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质疑     视频教学    问题

韩愈的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教师这个职业做了一个界定,而后来的人们更是把这句话奉为至理名言。难道韩愈说的真的那么有道理吗?今天的我们为何会出现种种迷惑?当今社会我们给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句话显然已经无法概括所有了。而我们教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名词应运而生,那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我们搜集大量的资料,苦心孤诣地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课堂的一些教学环节有讨好学生之嫌,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够;一些教学手段过于花哨,失之于肤浅,看上去“生动”的一堂课,过后学生却感觉收获了……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错了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有一句话说: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可中国教育的一个弊端就是让学生变得忘了思考。怎么才能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学会问问题、思考问题呢?上课后教师一般都是利用情景设置这个环节尽快把学生吸引到课文的内容上来,进而产生问题,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很有好处,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又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学生的质疑过于肤浅或者偏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这个时候老师就要适时地引导,使学生的质疑不偏离轨道,不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花费太多的时间,尽量做到收放自如。如二年级上半学期主要讲的是新疆比较有代表性的动物,这一方面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上课的时候学生的问题就比较多,可有的学生在提问的时候比较刁钻,失之于偏颇。比如讲到大红鱼时,我利用一段视频引入,看完视频后有的学生就质疑:大红鱼和鲨鱼谁能吃掉谁?大红鱼吃不吃人……假如让他们这样问下去就会偏离教学目标,而在这个时候就要尽量收回来,使质疑的问题最终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这正应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戴着镣铐跳舞”。

二、视频教学的有效性

视频正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逐步走进普通课堂,视频教学有其自身有利的一面,如学生感知的直观性、展示信息的丰富性等,对教学很有好处。如在教学四年级《多样的地质现象》时,就可以将火山等地质现象形成的原因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来既直观又形象,不但可以化难为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随着视频教学的普及,它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一些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当作法宝,用它大量地展示一些死的知识。按照学习的金字塔中所罗列的相关信息可得知,这一类东西在学生的记忆中保存的时间最短,而它的存在恰恰又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思考时间少了,感悟少了,这就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理念,所以这样的教学手段要不如不要。

三、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大量地提问,甚至一问到底。这种方法让学生感到不耐烦,教师也感到很乏味,可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却又必不可少,那么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问题设置的多少、难度的大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等等因素。比如在讲解五年级《一炮成功》这一节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你了解清朝晚期的社会现状吗?问题抛出去后,只有三四个学生有回应,还回答不到点子上去,而其他的学生都瞪着好奇的眼睛四处张望。这时我才意识到因为学生所看的书籍和年龄的限制,好多学生无法在心中形成某种意识和想法,那我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无效的,这个环节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要稍作修改,才不至于影响本节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问题的设置要尽量“少而精”。

四、互动环节的有效性

在低年级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具有一定的表演性,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将书本中死的东西形象化,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胆量,可谓一举数得。如二年级有一节内容是《如何保护鸟类》,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用扮演的形式演示生活中有哪些伤害鸟的行为,又有哪些保护鸟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可这种课堂演示的方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学生年龄的限制,有的学生表演的时候过于生涩扭捏、流于肤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每个班只有那些个别活跃的学生参加,课堂成了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而其他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作为一个旁观者出现,这样就起不到活跃气氛的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所以互动环节的设置一定要照顾全体,发挥真正锻炼学生的作用。

总之,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教学效果服务的,为了达到预订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可以多样化,但是切不可以花哨,以至于本末倒置。就让我们在教学的海洋中上下而求索吧!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7(08).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6(18).

七年级地方课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家乡》教育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吉林省的地理环境情况,了解吉林省的气候特征,了解吉林省的自然资源情况,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二)《成功训练》教育方面,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揭示人生的真谛,不仅教人生存,而且教人生活,教人如何面对人生,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明白一定的道理。

二、教学资源分析

《家乡》:全书共计三个单元包括白山松水、万千气象、自然资源,共计11课时,加上4节活动课,使学生全面了解吉林省的一些情况。

《成功训练》:全书共计十五个单元,包括做个受欢迎的人、另类写作、听与说、正视失败、争分夺秒、你好,老师、休闲脑体操、超级自我秀、创意无限、假如、信任无价、思维蹦极、无所畏惧、偷闲无罪、带电作业。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切己体察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养成勇于负责的生活态度。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与农村,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家乡与成功训练教育至关重要。

四、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学习内容,主要采取了讲授法、自学法、感情朗读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

《家乡》与《成功训练》每周各一节课,共计32课时。

六、教学评价方案

对学生地方课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

解,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

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一年级地方课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地方课是新课改以来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进行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地方课的实施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探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本学期,本班一共学习了10个专题的地方课资源,分别对学生进行了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乡土教育、人口教育、影视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如下:

1、通过对《伟大的祖国》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称、国土面积、人口、民族知识;认识了我国的首都、国旗、国徽、国歌等常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对《遵守公共秩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并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对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进行批评、劝阻。

3、通过对《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的行为及其危害性,培养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4、通过对《我有一颗爱心》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关心爱护别人,知道“有爱心”也要“讲原则”的道理,教育学生把心中的爱升华为爱祖国,用自己的爱回报别人对自己的爱,会关心、爱护、帮助别人。

5、通过对《保护我们的家园》的学习,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存在哪些严重的问题,了解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

6、通过对《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和睦相处,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7、通过对《我爱你——普定》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普定县的面积、人口、下辖乡镇等相关资料,了解普定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沿革,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普定的情感。

8、通过对《人口普查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概念、特征和意义。了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登记方法、宣传口号、登记内容等相关知识。

9、通过对《看看 讲讲 配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评论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了解影视人物配音的技巧,提高学生参加影视活动的兴趣。

10、通过对《珍爱生命 注意安全》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篇11

关键词:双语教学 知识分层编排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72-01

信息类学科发展迅猛,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缩短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时间,培养使用外文资料的能力,高校信息类专业在本科高年级展开双语教学。我校针对信息类学科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建设双语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编排与教学设计的改革。历年来的实践验证了课程建设的有效性。

1 当前信息技术类双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课程内容信息量大,专业词汇多,内容复杂,即使用母语来理解也不简单,造成了学习上的双重困难;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授课时不得不考虑接收能力的差距;讲授知识要占用大量时间,互动时间少,学生主动性难以调动。

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取与合理组织、编排,在教学方式实施以围绕问题、强化讨论的自主学习,才能解决上述矛盾。本专业不同课程具有很大的共性。在此以《多媒体技术》双语课为例介绍我们在教学内容、方案和方式上进行的尝试,供大家参考。《多媒体技术》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将文本、图像、语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和集成,在本地或网络环境下提供更友好人机交互的技术的总和。课程相关的知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等各个方面,概念和词汇量较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案,提高了授课的效率和质量。

2 内容选取与编排

2.1 知识点分层组织

以往内容的组织一般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每个知识点只在相邻一两次课中出现,学生难以建立起对术语接触、熟悉、重现、使用的完整过程,也严重缺乏参与的机会。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知识点一般是分层次的:首先是对相关背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定义的基本介绍,可称为基础层;然后详细介绍技术细节,包括对比性讨论、公式等内容,可称为展开层;最后介绍对技术的应用,可称为应用层。

不同层次内容的学习方法有其各自特点。基础层较易理解,但往往是新思想、新概念的引入,需教师引导式的讲述,并对相关后续内容加以说明。展开层按难易程度可分为两类,简易类完全由学生自学完成,复杂类则需要教师具体讲解。应用层更适合进行讨论,其中蕴含着工程思想、技术特性与工程实际的匹配等,往往正是学生所欠缺的。通过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自然养成使用英语来思考的习惯。

2.2 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不同知识点间有各种关联。前后顺序指后面的知识使用了前面的知识;类比关系是指两个知识点的分析方法类似;组合关系是指某知识点是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学习知识和语言都需要有效的重复,方能熟练应用。通过理清知识点间的关系,可采取各种形式使学生“使用”前面的知识,达到有效的重复。如对前面的知识可以提问等。对这些关系的明确,为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3 教学方式与方案设计

3.1 目标由易入难,培养自信心

双语课不是不能学好,而是不能一下子学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非常重要。简单的鼓励和表扬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更根本的方法是按照学习的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进度,使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中积累其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首先,是语言上的循序渐进,英语比例宜逐渐提高。前几次课以母语为主,穿插基本术语的介绍。然后,逐渐增加简单句子,加强对术语和句子的重复。这样可以逐步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有信心。

3.2 留任务、留空间、留时间

教师授课时争取在前一次课结束时,完成对基础层和复杂展开层的介绍,把需要学生自学、参与讨论的部分留在课后,让其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内容上有自学的空间,也有足够的时间。下一次课就可以对学生提问,让同学参与讨论,甚至尝试部分内容的讲述。由于预留了任务、时间和空间且目标明确,不仅解决了双语授课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有所准备,容易建立自主学习的环境。

3.3 根据水平分组讨论

练习语言最佳的方式是讨论,但在英语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水平较差的同学一般不愿意开口,听懂其他同学的发言也很困难。通过基本考查,按照英语水平分组。在讨论时给每组不同的主题,要求选派代表进行主题发言。这样降低了英语交流的心理障碍,互学互听,人人主动,并能够体会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深化对学习的认识。讨论时间要严格控制,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也需要控制,尽量做到机会均等。

3.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省却板书时间,可显著提高授课效率。这类专业课包含大量公式、表格等,非常适合展媒体教学,能有效弥补双语教学中知识传授和语言训练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对知识回顾、概括和预览等效率更高,能提高学生理解的速度和质量。这为教师布置任务、提问、展开讨论提供了便利的辅助手段。

3.5 以最终演讲作为目标

期末阶段给每个同学布置英语演讲任务,自己选题、撰写演讲文档,反复练习后上讲台做5分钟的演讲,并回答问题。根据内容、语言、演讲技巧、回答问题等将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该过程促学生利用学过的术语、概念、技术等,完成写作和演讲,锻炼和英语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完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使用过程。

4 结语

我校《多媒体技术》双语课平台建设已过三轮,取得了可喜的建设成效。通过知识点分层减轻了课堂授课量,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课堂参与面和参与度。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和演讲使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明显加强。但由于学生数多,教师无法顾及每个组;而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深度存在一定的不足,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电气信息类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7(13):278-279.

[2]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模式[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78-81.

[3]傅淑玲.关于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3(4):72-74.

地方课教学计划小学 篇12

所谓文化, 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 体现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 如何在地方课程中实现文化渗透, 如何使学生传承地方文化, 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课堂的教学, 创设出以“情感目标”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形态, 在课堂上利用本土教学资源, 用体验、探究等方式来实现文化渗透。

本文以《甜甜蜜蜜的扯白糖》一课为例, 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这三方面谈谈如何在地方课程中实现文化渗透, 使学生在心中种下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

一、教学内容的开发要与地方文化传承目标有机结合

地方课程的开发设计要以学生为本,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注重回归生活世界, 它可以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互相吻合, 使之与学生对实践的理解相接近。以饮食文化为例, 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 而这些饮食文化就在学生的生活中, 时时可见, 但是学生无法意识到蕴含在这些家乡物产身上的属于家乡劳动人民的文化积淀, 更谈不上去传承这些文化。《甜甜蜜蜜的扯白糖》这一课的内容就是将《人·自然·社会》的“家乡物产”与绍兴安昌物产扯白糖进行结合, 更加突出内容的地方性, 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借由扯白糖这一具体的形象, 在课堂中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教学方法的实施, 挖掘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实现文化渗透。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要与地方文化传承目标有机结合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遵循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只有逐渐地由浅入深、由物及人, 通过参与体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才能获得深层体悟。因此, 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中, 通过文化启蒙—文化活动和体验—文化顿悟—文化自觉四个步骤,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活动环境, 步步深入, 实现文化渗透。

(一) 重视学生的感悟

文化如何渗透, 只有在学生的感悟中才能渗透, 知道—悟到—做到—得到, 这才是人生的轨迹。知道历史, 感悟善恶、真假、好坏, 做人、做事的道理, 接着我们再去做到, 就是身体力行, 最后我们才能得到。在《甜甜蜜蜜的扯白糖》一课中, 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安昌扯白糖的由来, 感悟绍兴人独有的师爷情怀, 体会人物聪明机智、无私相助、勤劳、朴实等品质。

情景一: (教师叙述安昌扯白糖故事的由来)

师:同学们, 故事中提到几个人物? (娄师爷、娄师爷的母亲、胡小三) 在故事中, 这些人物都有哪些表现?从人物的这些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娄师爷作为一个师爷的聪明才智, 因为他没有直接给胡小三银子, 而是教会他扯白糖的手艺, 授人以渔。

生:我也觉得娄师爷很聪明, 他没有扯白糖的秘诀, 照样学会了扯白糖。

生:我从胡小三“晚上制作, 白天卖糖”可以看出他的勤劳朴实。

……

感悟到了绍兴人的文化精神, 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慢慢做到这些, 最终把这些文化精神变为自己的东西, 也就是得到。

(二) 重视个体的体验

心理学指出:阅读的信息, 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 我们能记住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 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可见, 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而长远的, 因为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特而有意义的。在本次教学中, 学生对扯白糖的观察体验, 对挑货郎挑货卖糖的体验, 对店铺经营的体验, 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使教学内容与活动体验融为一体,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在交流中思考、发现, 在沟通中创新、成长, 从而促动学生对文化的认知、感悟和渗透。

情景二:

师:慢慢地, 胡小三的后人把这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村里的人, 村里人为了把扯白糖的生意做得更好, 让更多的外村人品尝到这甜甜蜜蜜的扯白糖, 于是, 就出现了专门卖扯白糖的挑货郎。 (播放视频) 今天我们要穿越到过去, 我们也要来当一回挑货郎, 卖卖我们的扯白糖。要当好这挑货郎, 可不容易, 首先他得会吆喝, 会叫卖。仔细听, 挑货郎来喽! (播放录音) 听得懂他在说什么吗?不急, 我们先把它翻译成普通话。 (课件出示文字) 。其次, 我们要学会挑担, 要点:找平衡点, 单肩挑, 一手扶, 一手拿拨浪鼓…… (学生学习, 纠正挑担姿势)

学生活动:挑担, 吆喝……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从吆喝和挑担这两方面体验了一回挑货郎, 你从挑货郎的身上又感受到了什么? (辛苦、勤劳、乐观、淳朴)

师:你觉得挑担辛苦吗?一副担如果装满物品有将近40斤重, 挑货郎就这样一挑就是一整天, 一走就是好几个村子, 暑去寒来,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可是, 我们从他们脸上看不到辛劳, 更多的是笑容, 更多的是乐观。正是有了这种乐观的精神, 有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才使得他们过上了甜甜蜜蜜的日子。

(三) 重视教学的资源

《人·自然·社会》的“家乡物产”一课, 教材中呈现了浙江许多的物产, 有水稻、绿茶、蚕茧和柑橘, 虽说教材图文并茂, 但对于每一个地方的学生来说, 他的认知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哪怕课前布置些课前调查, 那也无法深入。所以, 舍弃教材中的家乡物产, 把安昌的特产扯白糖、扯白糖艺人、扯白糖视频, 这些显示着浓浓的地方特色的资源纳入课堂, 这些资源的巧妙利用, 不仅让学生习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因为自豪, 所以热爱;因为热爱, 所以传承。

情景三:

师: (课件出示扯白糖的照片) 今天老师不仅要让大家在图片中看, 我还把专家请到了我们的教室, 现场来演示。今天来的陈阿姨曾经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现场演示扯白糖, 获得过最佳演示奖。当时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新加坡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当然这个拜师学艺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课前接受我秘密任务的同学请起立, 你们等下要跟着陈阿姨学扯白糖。其余同学老师也有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1.保持安静。2.认真观察扯白糖的动作和扯白糖颜色的变化。3.评价哪位同学的动作最到位)

陈阿姨现场演示扯白糖和剪糖块。

师:感谢陈阿姨。同学们, 通过刚才陈阿姨的现场制作, 你有什么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 资源的巧妙运用为孩子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得到的真实情景, 以高度浓缩的地方文化来感染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这样, 在潜意识的作用下, 学生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地方文化的熏陶中, 激起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的方式要与地方文化传承目标有机结合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理念, 比如评价目的的转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 但对于地方课程来说, 评价仍然是比较滞后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 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能力, 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评价中获得情感体验, 在情感体验中渗透地方文化。在本课教学中, 笔者主要采用学生互评和自评。

(一) 学生互评

不同于学科课程对特定问题有正确的答案, 在地方课程中, 一般来说, 学生的观点都无所谓对和错。当然, 我们期待着自己的观点能够在小组中被他人认可, 如何知道自己的观点有没有被他人认可呢?这就需要课堂内外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评价, 互相交流, 学生们能获得多数同学的想法, 这样他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更为丰富。通过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得到尊重, 主体得到发挥, 提高学习的欲望。

(二) 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 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可以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参与积极性、合作意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等的及时评价, 要摒弃“为评价而评价”的做法。以《甜甜蜜蜜的扯白糖》为例, 笔者设计了以下的自我评价内容:

环节一:观察扯白糖我最棒!☆☆☆☆☆

环节二:步骤排序我最行!☆☆☆☆☆

环节三:现场观察我最认真!☆☆☆☆☆

环节四:挑货郎体验我最棒!☆☆☆☆☆

环节五:开店妙招我最多!☆☆☆☆☆

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 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比别人更准确、更贴切, 重视学生学习中的自我评价, 会更好地促进地方课程的学习。

上一篇:学校中层干部的考核方案下一篇:预防溺水的标语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