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2024-10-03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共14篇)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1

“人家看见我们是应届生,连简历都不收。”在南方人才市场,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大专生小何和小黄正伏在桌子上填写简历,对于找工的遭遇,他们连连摇头。在招聘会现场发现,当天招聘会的绝大部分企业提供的岗位都注明了工作经验,留给应届生的机会微乎其微。

来自南方人才市场第一季度最新的供求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放缓,第一季度招聘应届生的企业只有637家,岗位数约3884个,而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者有212995人,与去年同期比较,人数上升约15%,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数下降却超过四成。有关人士指出,人才市场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岗位相当少,应届生逛人才市场犹如鸡肋。

来3次人才市场

只投出1份简历

“这里很少有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即使有,也要工作经验。”阿彬是广东省新闻出版技师学院的应届生。今年3月开始到南方人才市场找工作,发现机会很少,“来了3次人才市场,只投出1份简历。我也上网大量投简历,但一直没反应。有时也会打电话过去问,但人家说不要应届生。”现在,阿彬寄希望学校5月份举行的校内招聘会,往年那场招聘会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不求专业对口

只求早点就业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峰仔是计算机专业的大专应届生,2月中旬来广州了,寄宿在一个亲戚家里。峰仔的找工很有规律,每周跑人才市场二三次,剩下的时间用于复试和休息。虽然峰仔找工并不要求与计算机专业沾边,但人才市场里能够提供相关专业的岗位也非常有限。2月以来,他应聘了一个网站的客服,由于工作地方太远,工资太低而作罢;后来又应聘了某健康器材企业的销售职位,通过了初试,复试却音讯全无;再后来,他想做汽车零件的销售,也无门。其实峰仔在学校时,做过许多实习:当过安踏公司的售货员,卖过电脑、电器,还做过快递代理。他认为,将找工的路子拓宽一点,就业就会早一点。

重点大学毕业生

很少去人才市场

哪些高校的应届生常常光顾人才市场?调查发现,侧重于中高端人才交流的天河才市圈,会集了大部分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应届生前来求职,而侧重于中低端人才交流的白云才市圈,则以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的应届生求职为主。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大、华工、暨大等本地重点本科院校的应届生很少到人才市场求职,他们的找工渠道以大学生现场招聘会和网投简历为主。据统计,到人才市场的应届生一般占总人数的7%.从学历上看,应届研究生很少在人才市场求职,应届本科生和专科生是主角,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专科应届生勤跑人才市场。据南方人才市场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七成以上要求本科,只有15%的岗位接纳专科生,可见,专科应届生的就业更加困难。

通过实习

弥补“工作经验”不足

应届生在人才市场遭拒,大多因“工作经验”这道坎。相关人士分析,其外在原因是企业在经济不景时采取“紧缩”的用人政策,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此外,应届生流失率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血本无归,而引发企业对应届生的“不欢迎”。内在原因则是确有少数应届生期望值太高,工作不踏实。应届生如何改变这种“鸡肋”现状?职场人士认为,应届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应届生在人才市场因为“工作经验”被拒诸门外的现象,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但作为个体的求职者,还是可以通过改变求职策略,谋得一份工。

一是重点向HR介绍自己的实习经验。每一位应届生都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实习经验,实习经验的好差是企业HR判断是否录用你的最重要标准。

二是从“品行、气质”上取悦用人单位。要尝试着用品行、气质去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从而取悦用人单位。

三是千万不要被“工作经验”四个字束缚,一定要敢于去和用人单位接触、较量,要敢于尝试争取储备人才职位。特别是一些只要求有“1~2”年工作经验的岗位更应该去尝试,因为,“1~2”年证明这个岗位技能难度不是很大,去争取一下应该有可能被聘用。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2

一、自我认识不足

(一) 过于自信

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 一部分学生过于自信, 始终认为自己在大学生涯过程中比较优异, 或担任过学生干部, 或在大学里面成绩优异, 也或者认为自己的专业比较有优势, 在求职的起点上定位比较高, 希望找工资高单位好的工作, 抱着一种过于自信的态度去选择职业, 殊不知, 求职是是个人和单位的双向选择, “高不成, 低不就”, 这种态度通常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 信心不足

高校当中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在学校里面学业一般、未曾担任过学生干部, 不曾有过实践和实习的经历等, 这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体现出了自卑、不自信, 也就不能适时的再用人单位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也就不能够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使得求职屡屡受挫, 造成恶性循环, 不能正确的面对求职和就业。

(三) 依赖心态

在高校中, 不难发现有这样一部分学生, 自理能力差, 对父母的依赖很强, 面对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 盲目的听从父母或者身边人的安排, 缺乏在就业求职中的主动性, 盲目的听从他们的安排, 这也就造就了这部分学生在就业以后因为工作不适应带来的不稳定性。

(四) 比较心理

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够, 在求职过程中对职业的选择很多时候处于观望态度, 看身边的人选择什么职业, 也盲目的跟从, 并将身边同学等的工作与自己进行比较, 这就造成了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而错过对适合工作的机会。

二、家庭环境影响

从学生入学到大四毕业, 我们在对学生的就业辅导过程中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 对职业倾向的选择源于家庭。

(一) 专业原因

很多家庭在对孩子就业的引导上总是倾向于入学时的计划, 也就是所学的专业成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唯一选择, 工作必须和所学专业对口, 认为这才是对大学的一个完美交待, 结果就是求职面单一, 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成功求职。

(二) 就业观念

这一点主要体现的生源主要是在农村和城镇比较偏远的地方, 在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灌输中, 认为就业就是必须一次性解决“铁饭碗”, 坚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不愿意去尝试其他的工作, 不会“先就业, 后择业”, 单一的坚持这种观念而缺乏冒险和挑战精神, 这就使得毕业生的求职范围变得狭窄。

(三) 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很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子女求职的要求是不让孩子离得太远, 不让孩子去偏远和艰苦的地方, 他们宁愿孩子呆在家里也不愿意他们去从事辛苦的工作;而相对于来自于农村和城镇的生源, 在他们父辈的观念中, 认为读完大学应该是到大城市, 而不是到艰苦的地方, 这种观念使得就业面也变得狭隘。

三、焦虑因素贯穿大学生涯始终

学生在大一到大二的阶段普遍存在一个迷茫的状态, 在和辅导员的交流中, 表现出一种对专业的不了解、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对大学人际关系相处模式的不理解、对所学专业以后能否就业信息的了解等。而在大三阶段, 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有意识的思考毕业以后的方向, 就业或者是继续学习。这些都体现出了学生有意识的在思考毕业就业求职方面的问题, 但也同时体现出大学生存在的焦虑心态一直贯穿学生入学至求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

四、价值取向影响学生的求职观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职业的判断和选择取决于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和认识, 在求职过程中就折射到对职业的态度、评价和选择上, 这也直接影响求职成功以后的工作态度, 及带来的影响。学生在求职的社会主要倾向于条件好、薪水高的职业, 或者是凭着个人喜好, 也或者是家庭原因等。很少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以及社会的需要, 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很大程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观愿望。对于基层、偏远地区以及一些艰苦的职业无人选择,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一边倒”, 缩小了就业面。

五、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心态变化

走出校园, 初入社会, 没有积极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对工作的选择、工作的胜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愿意做最基层或者辛苦的工作;在求职成功后, 因为实际工作和理想的差距, 以及社会环境的不适应打退堂鼓, 要么辞职换工作, 要么直接待业在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缺乏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和吃苦耐劳的品德。

小结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现状即是学生本身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 也是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这也直接加重了高校就业的压力, 为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鉴于此, 社会应该从多方面宣传关于就业误区的方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家庭对就业的认识;学校在教育问题上应该从学生入学就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 并根据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心理方面的干预和引导, 帮助学生自我调整和自我剖析, 促进学生改变固有的择业观念, 积极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强.成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和求职策略[J].天津承认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5, (9) .

[2]赵东云.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调查及对策[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6 (4) .

[3]岳昌君.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4 (11) .

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政策 篇3

一、发放对象。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二、发放原则。坚持自愿申请、公开公正、属地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三、申领发放程序。各高校组织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集中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申请材料应附:高校毕业生所在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本人身份证件复印件、个人银行賬户等。各高校要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通过的申请补贴人员名单在校园内公示。各高校将公示无异议的申请补贴人员名单及申请材料汇总报送高校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补贴发放人员名单报送高校所在地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支付到高校毕业生在银行开立的个人账户。

高校毕业生求职信 篇4

您好!

我是x大学学前教育x届的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刻苦,不仅仅在本专业取得优异成绩,并且还在其它的心理学、英语等各方面拓宽自我的知识面。

x年来,在所修的XX多门专业课中,几乎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优,学习了心理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对于心理学已到达专业水平。另外我也在课下刻苦训练基本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本领、组织管理本领和科学研究本领,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x师范学校实习期间,充分体现了自我较高的综合素质,得到实习单位的认可。

琐碎繁忙的文学社工作,不仅仅锻炼了自我良好的文学素养,也培养了自我较高的组织管理本领。在此期间,我曾多次在院文学社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取得征文大赛x等奖的好成绩,并且还在《x》上发表文章,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大学生活很快便过去了,我自信以自我坚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较高的组织管理本领和教学本领,必须能胜任且很好地完成您交给我的工作,请贵校给我一个机会。

此致

敬礼!

高校毕业生求职自荐信 篇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亲阅我的自荐信。我,作为一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满怀着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虔诚的向您递上我的这份求职自荐信。尽管它不足以让您了解我的全部,但我仍希望,摆在您面前的这份自荐信,能使您满怀兴趣地对我的过去进行一次认真的审阅。因为很可能,当您最终合上这份求职信时,我人生的新征程已被随之决定。

遇总是垂青有备之士,充满自信的我正是有备而来。回顾大学生活,令我深感欣慰的是:我并没有虚度这段黄金时光。大学期间我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了解了大量专业理论,出色的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莲山~课件 ]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学术活动,这些经历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磨砺了我的意志,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假期的各种社会实践也给我积累了很多经验。

如果说大学生活是一个走向社会的跳板,那您给我的机会将是打开社会大门的钥匙。如果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我定会在这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团体中竭尽全力,再添辉煌,尽管未来道路曲折,但我会风雨兼程、竭己所能,用未来的成绩实现今天的承诺。

感谢您阅读我的自荐信,期待您能给我一个为未来努力拼搏的机会,恳请贵公司能够提供人事部门的联系电话,诚挚的感谢!

静候您的回音。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6

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张鸿飞老师介绍,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内,我省2014届的毕业生共有18.3万人,比2013届的18.1万名毕业生略有增加。从本月起,我省各高校举办的2014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将陆续开场,由山西毕业生市场牵头主办的校企见面会将于11月23日在太原理工大学举行。

虽然我省各高校就业“双选会”的日程还没有完全确定,但也有一些高校通过手机短信向毕业生介绍了就业“双选会”的日程安排。中北大学招生就业处的辛振东老师介绍,就业“双选会”前的这段时间,各项准备工作较多。一方面,校方通过打电话、发邀请函等方式,与近9000家用人单位进行联系,邀请他们来学校招聘毕业生。另一方面,还要解答毕业生们咨询的问题,比如说参加招聘前还需要做什么准备,个人的求职简历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辛老师同时指出,在2014届毕业生中,一本、二本的毕业生有6200多人,研究生有800多人,基本与2013届的人数持平。2014届毕业生面对怎样的就业形势,竞争压力大不大,还需要通过就业市场来检验。

记者从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中北大学的就业“双选会”将于11月14日举行,太原理工大学的就业 “双选会”将于11月24日举行,其他高校的就业“双选会”日期确定后,将通过山西毕业生网公布,我省毕业生可以密切关注相关信息。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7

一、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大学生对求职技巧的掌握是可以体现其综合素质的, 实际上, 在求职技巧中包含了对很多能力的培养, 比如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时间观念、社交能力以及文明礼貌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内容, 使大学生掌握良好的求职技巧有利于其在求职过程中免遭受打击和挫折, 可以充分建立自信心。大学毕业生能否在求职过程中对这些技巧运用自如, 对其求职成功与否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当今社会, 市场和人才的竞争越来愈激烈, 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正确、充分的展现和推销自己, 已经成为高校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以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为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 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高技能的人才, 从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看, 综合技能的缺失恰是高校学生的软肋, 高校毕业生应具备面对现实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能力。统筹兼顾就是在保障学生实现就业的前提下, 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的主要内容

1. 做好求职的心理准备。

首先应该知道毕业后在进行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当遇到这些问题时, 学生应该迅速调整心态, 不要因此而心情沮丧、堕落消沉, 而是应该认真思考原因, 化失败为动力, 主观上积极乐观的面对, 只有这样才能勇于面对挑战与挫折, 对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才能走得更好更坚定。

2. 准备好求职信息。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这么发达, 学生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求职信息, 正是因为如此多种途径的信息鱼龙混杂, 学生很难迅速地从中择取出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信息, 所以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筛选,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以保证信息的有效和准确性。

3. 准备好求职资料。

首先, 求职简历。简历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用来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 比如毕业学校、能力、特长、工作经历、求职意向等一系列的内容的书面材料。也就是说个人简历是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 因此, 制作一份优秀的简历对于求职成功也是会有帮助的。但是制作简历也是要有原则的, 在内容要真实、格式规范的基础上, 努力全面、准确的反映本人情况, 着重突出自己的优势, 当然也要适当地指出自己的不足并决心改正, 要注意建立整体的美观, 并言简意赅;其次, 求职信。它是类似于简历的一种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信件, 同样写好求职信对求职毕业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说明以及自己的潜能、写出对获得面试机会的渴望。要切记信不要写得太长, 实事求是、巧妙的突出自己各方面优势。

4.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1) 个人形象设计。在求职过程中, 对自己个人形象的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为, 学生的穿着打扮是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 得体的穿着不仅可以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 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使之发挥的更好。 (2) 面试的举止行为。首先要体现出你对面试官的尊重, 其次, 要提前到达面试地点这样可以稳定情绪, 避免影响面试效果。面试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态度要诚恳。 (3) 注重面试的交谈技巧。在与面试官的交谈中要注意条理清楚、把握重点, 在回答问题时要先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 然后再展开论述。对于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技巧也应该在面试前做足准备。

三、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课程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通过研究, 针对河北省就业指导的现状, 对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实践工作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析, 指出亟须解决的问题, 力求尽快探索出符合高职大学生实际需要的、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策略, 以达到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逐步规范化、系统化;还将指导和帮助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 使得毕业生能够顺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使他们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只有这样, 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1. 更新课堂教学理念。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对学生的教育应该采取鼓励式教育,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塑造学生坚强、健康的人格。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在求职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 要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审视, 但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的实力水平, 并且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在面试中对应聘的职位要充满期待, 保持激情, 让面试官可以感受到你的热情和感染力。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培训课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自信在求职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力量。

3. 引导学生对自己作出合理的定位。

求职者的就业需求和工作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正好吻合, 这就是最佳匹配状态。所以学校在求职指导课上应该着重讲解这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搜索求职材料、有目的性的展示自我, 使自己各方面的条件可以更加接近招聘岗位的要求。所以学生应该正确审视自我, 理性的给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

4. 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

我们已经对求职指导这门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了, 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 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增加进更多的实际案例,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指导培训课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 正确的审视自我, 合理定位, 掌握必备的求职技巧。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

2008年,有数据表明,在金融风暴下,我国连续三个季度市场劳动需求持续下降。以出口玩具制造业为例,全国超过一半的工厂在前七个月倒闭,大部分是年营业额1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参加高校校园招聘会的企业,数量大为减少,但是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不断上扬,其中第三季度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数量增幅最为明显。结合国家人事部内的统计资料,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610万,加上去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700多万人,形势异常严峻。

高校扩招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是严峻的。尤其是金融风暴下,就业难题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高端的政治经济层面,也深刻地延伸到社会末梢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层面。它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尤其是对即将步出校门的毕业生,是真实的并且是立刻的。因而,要真正破解就业难题就需要学生本人、学校、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渡过难关。

要破解就业难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以下三点,以便顺利渡过就业紧张期。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择业时不能只倾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一些大型企业,而忽略考虑基层乡镇民营企业以及服务行业。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你乐观,高校毕业生要切实摆正先就业的心态,先就业再择业,为职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首先,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而成为长期失业者,不仅使过去的人力资本投资没有产生任何收益,而且也会因自然损耗也将降低未来的投资收益;其次,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在将来甚至不再有任何用处,新的追加投资会更大,但收效却可能会更小(随着年龄的增大与脱离工作时间的加长,学习能力下降),最终,他们可能会成为边缘群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就业环境不是很理想的条件下,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从事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在就业过程关注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借此积累经验,为今后职业成功奠定基础。

2.抓住机遇,迅速就业

首先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每年下半年都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高峰期。毕业生此时应积极出动,多方面多种渠道了解单位与己相关的用人计划,然后大胆沉着应聘。其次要挖掘人脉资源扩展求职渠道。在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的使用已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典型行为特征。特别是在就业市场紧张的环境中,人脉关系资源的使用对于成功求职就显得格外重要。

3.克服不足,提高内力

对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动手能力差、沟通能力不强、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不扎实等不足方面,大学生在校时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所谓展示的能力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如何把自身的各种资本、能力的信息传递给市场,让市场明白自己的价值。如何把自己所拥有的专业能力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者测试的方式表达给市场。内外兼修,提高自身价值,才能立于就业的不败之地。

在金融危机时期,大中专毕业生单枪匹马找工作,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就需要各高校和政府主管部门为其提供全面服务,我们的毕业生才不至于以个人之力暴露于金融风暴之下。对高校来说首先要提供及时公开的信息。定期邀请企事业用人单位为毕业生举办招聘会,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此外高校更应该做的是,信息的细致收集、认真评估和全面公开。每所高校可以整理出近年来来校招聘(或者毕业学生签约就业)的用人单位数据库,然后组织学生志愿者联系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询问今年的招聘意向,便可获知比较接近于真实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结合这些信息,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包括为学生设计应聘方案,同时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每所高校还要踏踏实实地收集每一年毕业生流向、就业率、薪酬水平等具体信息,形成详细报告,放在网上向所有学生公开,同时举办广泛的校友经验交流会帮助当年毕业生尽快获得已毕业的校友的一手资料以便减少个人走弯路。针对金融风暴,高校还可以邀请其他国家和地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充分给予学生信息,才能有效缓解学生就业焦虑,帮助其做出合理的选择。其次对各高校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一是充分反映市场的要求,努力消除因结构性不对称而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从本地经济发展角度入手,搞好人才需求调研和预测,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做到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这样才可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无业可就”和用人单位选才难的问题。三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对口培养,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

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政府政策的投入将会产生巨大的积极效应。国家现在也非常关注大学生就业,已经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出台一些专项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一,大学生们面对西部与基层、农村与中小企业等政府力推的就业去向,仍犹疑不定。仍然把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以及大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原因在于中国的城乡分割、东西差距、户籍制度、保障差异,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承载改变自身乃至下一代“身份”的重任;高等教育的高成本投入,更让一个个大学生家庭就业期望值“水涨船高”。倘若无法实现这些期望值,甚至面临长期失业,对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影响,可想而知。拓展就业空间,除了要改变就业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外,更重要的,还是要逐步完善制度,让大学生就业少承受一点附加的社会转型之痛。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对大学生来说,最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我国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流动,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不少困扰。在当下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危机、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规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国务院这项政策的出台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拆除限制大学毕业生自由流动的藩篱,为高素质人才储备创造良好落户环境。

第二,国家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这就需要国家短期内宏观上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岗位。目前解决就业问题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思路就是通过财政增加预算,创造直接安置的就业岗位。2008年11月国家已推出了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的举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三年内四万亿投资将给拉动就业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在金融危机之时,大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家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分散大中城市的就业高峰、减轻就业压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但是这些地方是以前大学毕业生不愿触及之地,国家为此制定出非常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到这些地区。一是对原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迁到工作地区,也可迁回原籍;到西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高定工资标准。二是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扶贫等工作,经过两三年锻炼,各级政府根据工作需要从中选拔优秀人员到县、乡(镇)机关、学校或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工作,或充实到基层金融、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时,可适当降分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三是国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一年至两年,中央财政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服务期间计算工龄。

金融危机的侵袭,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合力,大学毕业生就业才能渡过难关,重见光明。

作者简介:

黄梅(1979—),女,江苏睢宁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9

招生就业处(283638412)21:57:44

从今年起,学校将与移动、联通公司合作,通过短信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望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将联系方式及时登记。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011届毕业生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行注册的通知

各系(院):

我院2011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已经山东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处审核通过并上传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各用人单位也已陆续在网上发布需求毕业生信息,为使我院毕业生及早选择理想的就业单位,请各系(院)及时通知毕业生到“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中注册,具体步骤如下:

一、注册: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在首页“用户登陆”部分,点击“非师范毕业生注册”→选择“省内院校”点击“下一步”→查看注册须知后点击“下一步”→查看服务声明后点击“接受”→进入注册帐户信息界面,选择毕业年份,毕业院校、身份证号码、姓名、现户籍所在地、现家庭地址、Email,自行设置用户名、登陆密码(正式登陆系统时使用)及验证码后点击“确定”完成注册。

二、登录信息网:毕业生注册成功后,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首页“用户登录”区选择“身份”为“毕业生”,输入注册时的用户名、密码以及验证码,点击“登陆”即进入毕业生个人专区。

三、完善“个人简历”:毕业生进入个人专区后首先要完成“个人简历”的完善工作。系统提供一份简历模版,毕业生选择“新建简历”铵钮按照简历向导一步步完善简历内容,最后生成一份完整的简历。完整的简历由个人信息、求职意向、教育培训、技能专长、社会实践等几部分组成。填写完整后,点击“完成”按钮完成整个简历的创建。在“简历维护”中点击“生成简历”按钮即生成简历,同时激活该份简历。简历生成后,毕业生可以通过“简历预览”按钮预览简历内容。通过“打印简历”按钮打印出电子简历(就业推荐表)。毕业生如果要对简历中的信息进行修改维护,可在“简历维护”中进行,修改后要点击“生成简历”按钮,才会重新生成简历。

四、网签就业协议方法步骤:毕业生完善“个人简历”后,可以使用网上提供的相关功能,检索用人单位发布的需求信息,并随时向意向单位投递“个人简历”,与用人单位在网上进行双向选择和签约。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毕业生进入个人专区点击“快速搜索” →输入单位名称→选择“招聘职位名称” →选择“投递简历”。

第二步:用人单位收到毕业生的简历后给毕业生发签约邀请函。

第三步:毕业生点击“应约管理” →选择“应约”。

第四步:单位所在地人事局签证(如果人事局不签证,则签约失败)。第五步:用人单位打印出就业协议书三份,学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其中一份送回学校招生与就业处。

另外,毕业生可以补充个人基本信息。具体操作是:点击“个人信息维护”栏目下“基本信息维护”,即可进行个人信息维护。其中个人信息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个人联络方式两部分内容。个人基本信息来源于学校上报的生源信息,禁止毕业生修改(灰色显示)。允许修改联系方式。

近日《2011届山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南300问》已分发到各系就业科和班主任(辅导员)手中,“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具体操作请到各系就业科或班主任询问和查看《2011届山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南300问》。

招生与就业处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10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更强有力的就业援助!这是《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中,透露的精神。

昨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贫困毕业生就业方面,享受五项援助和一项免费政策。

谁能受益?

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是指省内高校吉林籍,和省外高校吉林籍毕业生返回吉林省,尚未就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和贫困残疾人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其中,升学、出国、参军、暂无就业意愿的除外)。

如何认定?

认定程序: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自愿原则,持本人毕业证,到其家庭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申报。属于零就业家庭的,核对其家庭原始认定资料;属于城镇低保家庭的,核对其家庭低保证件;属于农村低保家庭的,提供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属于残疾人家庭的,提供其家庭主要人员残疾人证。

经认定属实的`,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实名制登记,发给《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在上面注明“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凭证享受扶持政策。

一项免费政策

这一项免费政策为:免费求职政策。

具体是指,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发布求职信息、政策咨询、参加各类招聘等活动中,应聘、报名、保管档案等环节凭《就业失业登记证》免收任何费用。

五项援助

(一)就业服务援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优先为他们推荐就业。

(二)创业服务援助。优先提供创业培训;优先提供创业项目;优先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优先进入创业园区。

(三)就业培训援助。未就业的贫困毕业生,有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可向原户籍所在地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排其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并凭《就业失业登记证》,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四)见习岗位援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优先安排返回原籍的贫困毕业生到见习基地见习,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五)就业岗位援助。

1.各地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本着就地就近、双向选择的原则。优先在“大学生充实社区服务”、“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中安置返回原籍的贫困毕业生,并落实好扶持政策。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11

意见指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在农业教育方面,意见提出,要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提高涉农专业生源质量。

意见提出,要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农村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在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意见要求,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創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意见并提出要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问题研究 篇12

一、毕业生档案材料的真实完整

高校毕业生档案材料的真实完整,既是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各地毕业生档案接收部门审查接收档案的前提。保证高校毕业生档案材料的真实完整,是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高校学生档案仍以纸质档案材料为主,学生档案材料名称多样,档案材料的构成也不统一。例如辽宁省的高中档案材料为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和普通高校考生报名登记表,而山东省高中学生档案材料由学生素质手册或学生普通高中学生档案一本构成;江苏、浙江等实行高考档案电子化的省份,学生高中档案袋中甚至仅有学生的团关系材料。一些高校在学生入学时不形成入学登记表,学生毕业时不将毕业体检表、学位授予证明等材料纳入装档范围。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人员如果对这些情况没有深入了解,将很难鉴定毕业生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完整;部分高校不具备接收管理电子学籍档案的条件,使得入馆管理的学生档案材料技术性缺失,造成学生档案的转递断档。

学生档案材料形成存在随意和不规范问题。由学生个人填写形成的入学登记表和毕业生登记表等材料,经常出现填写随意,勾画涂抹,熟人代笔,信息造假问题。由于学校对学生档案材料缺乏重视,疏于监管,学生档案材料重复形成和不加盖公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档案的真实性,造成高校毕业生档案的人事凭证功能丧失,参考作用淡化[1]19-20。

1. 完善高校档案管理办法是当前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的迫切需要。

高校沿用至今的2008年版《高校档案管理办法》,难以应对现今学生档案的材料构成多样化和地域差异性问题,对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也缺乏工作指导意义,不利于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正常运转。结合时下的档案发展趋势,迎合现代档案转递的切实需要,推出较为统一的学生档案材料构成新标准;看到电子学生档案的推广与发展,出台切实可行的电子学生档案审查和转递、接收规范。这样的高校档案管理办法,才能真正指导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的真实完整。

2. 做好学生档案的接收管理工作和毕业生材料装档工作,是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真实完整的关键。

高校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和学生档案兼职人员将新生档案收齐后,要对学生档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按学号将档案排序,制作统一的档案移交目录,向档案馆移交归档。档案馆的学生档案专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移交流程,对照移交名单,检查学生的档案材料,如出现缺档和材料不规范问题,要及时和学院负责人取得联系,并让学生知情,尽快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毕业生档案材料也要由二级学院分类排序后,制作详细的移交目录,与档案馆专职人员当面交接、装档,并在装档过程中仔细检查,避免材料错装、漏装以及材料未盖公章等问题出现。

3. 做好日常档案监管工作,防患未然。

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人员在平时要对日常学生档案利用和学生学籍变动等情况做好登记并定期检查,严防借档不还、有档不送、档案散装等情况。在学生毕业前一定要对应届的毕业生档案进行检查,以确保学生档案在学生毕业前都在库保管,材料齐全,无漏盖公章,无纸张损坏污染,无在档案袋外散落材料。对在高校形成的档案材料,尤其是学生本人填写的材料,学生档案工作人员与二级学院负责人要强调要求,加强监督,确保档案材料真实规范,无涂抹污损,信息真实,签字和公章有效。

二、高校学生档案弃档、“死档”问题

弃档、“死档”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也是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的难题。高校毕业生档案弃档、“死档”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毕业学生普遍缺乏档案意识,不清楚档案的重要性,看不到档案对自己的长远影响。认为档案转递工作事不关己,任何问题都是学校和校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对自己的档案不管不问,出现问题也往往不愿花时间和精力了解处理;另一方面是高校档案馆有责无权[2]107,对毕业生档案的材料缺失和档案退回等情况往往只能沟通协调,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当前我国各地的人才中心和档案管理部门对毕业生档案的接收管理标准不一,手续繁杂,这些客观因素也影响了毕业生档案的正常转交,造成高校档案馆积压的遗留档案逐年增多,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虽然我国自2015年起取消人才市场档案保管费用的政策使形势稍微缓解,但并未触动根本,高校档案馆的库房压力不断增大,学生档案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增重,严重阻碍了高校档案馆的正常运作。

1. 完善法制,建立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专门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3]45。

弃档、“死档”问题关系到档案所有人的利益,仅靠高校的沟通协调是解决不了的。高校毕业生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要根据当前高校档案工作实际,考虑到不同时期下的人事档案管理政策与工作差异,对高校档案馆在学生档案工作中的职责做准确的定位,对学生档案工作的奖惩规定加以量化和标准化,对学生档案问题的责任人认定以及如何负责作清晰的界定,对出现的档案问题如何解决作切实可行的规定。有法可依,依法办事,赏罚分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弃档、“死档”。

2. 提高高校师生的档案意识,鼓励师生的档案工作参与。

做好档案宣传工作,让师生了解档案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了解当前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现状。宣传手段应当不局限于公开课和书面宣传等传统方式。现在网络化盛行,QQ、微信和微博等网络平台已经是青年人群交流分享信息的主流方式,灵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增进档案工作人员与学生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发现学生的需求,关注点,及时调整调节工作方法,解决学生的切实问题。随着师生档案意识的提高和档案知识的丰富,可以鼓励其参与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提供核实档案邮寄地址,关注档案去向,监督档案转递环节,有利于缓解学生档案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克服人手不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减少弃档和“死档”。

3. 积极处理高校档案馆内遗留档案。

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相关人员对馆内遗留的学生档案做好登记,标明遗留原因或存在问题,将遗留档案分类整理,妥善保管;校友会与各二级学院加强配合,联系学生本人,督促学生尽快处理个人档案问题并予以协助;对于志愿者、退伍士兵、升学转学以及工作所在城市有特殊档案政策等情况产生的遗留档案,高校档案馆应主动与相关单位、人才机构沟通联系,补充所缺材料或开具相关证明,将档案转交;在校档案馆官网和专业平台推出“寻人启事”,公布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入学年份等可公开信息,努力寻找“失主”。

三、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规范、安全

2016年开始,机要局停止学生档案寄递服务,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方式转为“EMS高校学生档案专用”全球邮政特快专递。较之机要通信,邮政特快有其优势:快递便于封装,有利于大批量档案的邮寄,方便快捷;档案邮寄流程可以凭EMS号在邮政网站追踪,便于毕业生监控自己的档案去向;点对点的派送转递,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对地址、电话有误等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通知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人员,有利于短时间内修正信息,提高了容错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档案退回;高校档案部门向邮局提供毕业生档案邮寄信息和档案转递完成后邮局返回的签收回执均为电子版,方便进行信息加工处理,节省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档案馆保管、查询。

但是EMS转递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快递单手写字体容易模糊难以辨认,纸质的签收存根数量众多,难以清点,不利于查询和长时间保存;二是档案转递地址由机要局根据机要寄递关系自动分配变为高校向邮局提供派遣地址信息,毕业生档案有可能会按学生提供的地址转递到无档案接收权限的部门或个人手中,甚至出现错派;三是没有专门的学生档案转递管理办法,档案转递过程中出现问题,邮政方面目前只能按照《邮政法》以普通快件标准赔偿,而档案的价值却难以用金钱衡量,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补救,解决问题。加之当前档案转递方式转变突然,缺乏过渡,很多高校缺乏相关工作经验,邮政方面也没有明文的学生档案邮寄流程和工作办法,如何保障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安全、规范,值得探讨研究。

1. 提高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快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信息化进度。

传统的人工检查和手工劳动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学生档案工作需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地处理毕业学生信息,筛除、修改错误,完善、补充疏漏,这对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的大势所趋,也是使档案工作适应当前档案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尽可能多地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4]116,推动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的发展。

2. 加强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交流,经验互传,信息共享。

因为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方式的变化,档案转递工作中必然会出现从未处理过的新问题。加强高校间的工作交流,向工作先进单位虚心学习,集思广益,积累经验,应对出现的工作难题;加强与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部门的联系,了解各地的人事档案管理特点与毕业生档案政策,以便在工作中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的教条主义工作方式。建立学生档案工作交流群,配合整理制作毕业生档案邮寄地址明细,有利于往后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推动高校档案工作共同进步。

3. 完善高校毕业生档案查询工作。

将毕业生档案邮寄出去并不是高校毕业生档案工作的结束,做好档案去向的查询工作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前各高校的档案查询工作水平差距较大,一些高校查询方式还是人工手动查询;部分有档案系统的高校,档案查询也只是简单的Excel表格信息,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查询方案,准确是前提,便捷是目标,认真做好档案查询服务工作。档案转递签收存根与档案转递回执要妥善保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做缩微技术处理;签收信息要及时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校园网等渠道,将毕业生档案转递状况、转递时间、档案接收情况、档案转递的EMS单号等信息及时公布,提供毕业生档案直接查询的平台[5]69。毕业人数较多的高校,也可以将档案转递信息整理分类后,分享给各二级学院,点面结合。保持查询服务多样化,人工查询、电话查询、网络查询多种手段并举,满足毕业学生的需求,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信息化快速发展对档案工作的高需求与高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的转递工作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的绝好机会。保证高校学生档案材料真实完整的基础上,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着力解决遗留档案问题和转递方式变化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档案查询,使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1]郑典宜.对高校毕业生弃档现象的理性反思[J].兰台世界,2013(2).

[2]彭荟吉.高校学生档案材料缺失的现状与解决方法[J].兰台世界,2015(12).

[3]韩嫣.高校毕业生档案转交和查询问题研究[J].兰台世界,2011(7).

[4]王建军.浅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转递工作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学习,2009(9).

高校毕业生工作求职信 篇13

11月中旬以来,我省高校迎来2014毕业季招聘高峰,众多高校陆续举行了各种专场招聘会和双选会。记者走访发现,火爆热闹的场景背后,表明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不乐观,与往年相比,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情商等“软实力”,甚至有用人单位放话:应聘者的学历、经验这些“硬件”都可商量,唯独情商这个“软实力”,没办法放宽条件。

11月22日,西南财经大学2014届毕业生双选会现场,一如既往的火爆,240多家省内外参会单位提供了6000个就业岗位。对比往年,学校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杜琳说,这个数字保持了稳定。但会计专业的硕士应届毕业生肖娅佳感到,“招聘单位总数没有变化,但提供的岗位却减少了。”

毕业生的直观感受并非空穴来风。11月25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目前各高校正在上报2014届毕业生人数,初步估计比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届有所增加,可以预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如此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如何才能抓住用人单位的“心”?记者采访发现,考察求职者情商等软件,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一道硬指标。“大学里,你觉得自己干过最失败的事情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女生就业难的现象?”“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你的缺点有哪些?”……这些问题很可能对你的求职起关键作用。

在刚刚举行的西南石油大学中石油、中海油大型专场招聘会上,一些企业不仅对应聘者提出上述问题,而且要求应聘者做情商试题。

记者发现,为了考察毕业生们的情商,用人单位可谓奇招百出,某些企业在面试时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或“多对一”的面试方式,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察方法。曾参与过两次类似面试的地质专业研究生王翰成深有感触,“那些情商低、沟通合作意识差的同学往往会在这个环节被淘汰出局。”

毕业生求职找工作必看 篇14

北上广大学林立,城市氛围与文化积淀很是深厚,加上不少人有自己大学时代的圈子,能留在这边,是最大的幸运。不过,当下信息时代,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时间,尤其是自由思考的空间,网络给了我们太多机会,到外地反而可以有更多闲暇去读书、思考与储备。相比于死守北上广,培养自己在二三线城市埋头苦干的定力更重要,现在的北上广只是看上去很美,让不少青年人由迷失而困顿,而高企的房价与未来家庭的重担又会使得年轻一代文化人疲于奔命。

二、珍惜你学生时代的恋人

可能是由于我自己是大学时代初恋,然后发展为结婚的缘故,尽管当时懵懂,但却倍感这份温馨的可贵。我当然没有走上社会后再相亲的经历,但是却见证了太多类似的故事,那更多是将感情以物质为筹码称量青年人的心灵承受重力。学生时代,大家的结识更多源于一份感动与欣赏,珍惜这份感情,为彼此去设想一番,相比那种一毕业即劳燕双飞,在初入社会时两个年轻人相濡以沫、互相鼓励,那种经历将是我们一生最值得珍惜与回味的记忆。

三、找工作之时,想想你自己适合做什么

这个问题很复杂,一些朋友会说,我没有选择的机会,有个工作就不错了。我想强调一点,千万别自乱阵脚。尽管你可能不太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但可以听听师友的建议,想想自己的特长与性格。如果是个外向的人,或许更适合跟人打交道。如果较为内向,或许选择跟文字打交道会比较合适。这是一个很粗略的判断,具体可以讨论的很多。但性格是选择工作的第一要点,否则今后会很有挫败感,毕竟是第一次走向职场。

四、请对你要找的工作和机构进行充分的了解

大家现在一定很忙,以至于实在没时间多去打量一下你要找的工作与机构,基本上跟着感觉走,也许这一潦草,就会弄得你离想找的工作越来越远。我一个文字很优秀的朋友,想到敝社做编辑,只是面试时对敝社一无所知,弄得其他面试的同事很是失望,当然,作为引荐者,我也相当遗憾。将心比心,想当然害死人啊!

五、请不要一份简历包打天下

简历简洁有力,这是前提,但更重要的一点,或许不少朋友忘记了:千万别对任何一家机构都投一份同样的简历。这里,有针对性地讲你的特长,切合相关机构是极为要害的。你把无数的实习经历呈现给出版社,而习作寥寥,真担心研究生阶段是否读过一些专业书。这里,当然还有其他值得关注,但有针对性的简历,而不是多华丽,却是真正的敲门砖。

六、个人形象可以更好

找工作不是选美,我也曾经菜鸟过,因为穷,也没太在意,就穿一套高中时期的西装去面试,尽管因为营养一直不太好,还比较合身,但其实很不妥当。这里不需要穿着极为考究,但一定要得体,首先要显得干练,其次请修面理发,再次请注意适当的礼节,我们八零后较为自我,但有时候不妨把自我放在心里。

七、请训练一下说话的节奏

所谓节奏感是最难把握的东西,新人有时因为过于紧张,要么结结巴巴,要么一泻千里,往往不能在对话中适可而止。建议首先要学会倾听,听完了听清了再回答不迟,回答如有点紧张,不妨用一二三,这样可以提示一下自己。找准工作的重点与自己的特长,不妨多讲一些,但字字都要准确,现在信息传递太快,一点点不经意的谎言或许要花掉你无数时间去遮掩。

八、把自己喜欢的工作当回事,多一些代入感

上一篇: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抗战胜利纪念日作文700字下一篇:建设工程挂靠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