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设计(通用8篇)
《燕子》教学设计 篇1
1、燕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3、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再读这一段。
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背诵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题。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背诵第2、3、4自然段。
2、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再读第二自然段。
(1)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2)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读、背第一--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5、指导按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4、5、6题。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全篇文章的语言轻快明丽,描写准确生动。我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用叶圣陶老师说过的话就是:“一字未宜忽,语语捂其神。”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学习,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燕子的外形,飞行的动作这些片段来学习,突出对燕子喜爱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燕子外形的描写,感悟燕子的可爱活泼;运用简笔画来表现燕子飞行动作等方法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赞美燕子,喜爱燕子。本课的教学有待改进地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加强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有自学能力的学生。
《燕子》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长春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模块第一篇课文。
《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 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 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通过文字的描绘, 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 都一一跃然纸上,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征, 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读懂课文, 在读文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方式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
(2) 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朗读、观察、想象,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在对比阅读中, 进一步感悟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抓住事物主要特点的写作方法, 从读中学写, 进行练笔。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重点词句段, 让学生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景的美丽。
(2) 使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事物主要特点的写作方法, 从读中学写, 进行练笔。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展开, 主要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整体阅读、把握主旨
师:孩子们,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郑振铎笔下的《燕子》, 还有印象吗?
生:写了小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小燕子飞行和歇息时的样子。
师:你能用文中的词或自己喜欢的词夸奖一下小燕子吗?
生:俊俏、活泼可爱、灵巧…… (教师板书)
2. 自主选读、深入文本
师:非常好!从这些词语中看得出大家对燕子的喜爱。打开书, 边读边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画下来, 想想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第一自然段的描写 (学生读文) 。
师:真好!她不仅说出自己喜欢的这一段, 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
生:我喜欢第二自然段 (学生读文) 因为景色描写得很美, 很有生气。
师:是呀!不但是作者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 你的朗读也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生:我喜欢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的特别有趣, 写的小燕子很活泼。
师:他喜欢这一段因为语言有趣。还有不同吗?生:我喜欢第四自然段, 休息时的燕子很美。
师: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谁能把这个感叹号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用课件展示出来, 学生每次回答, 教师相应地在课件上进行标示, 便于全班学生一起观看, 同时, 也增强了答题学生的自豪感。)
3. 重点品读、感悟写法
师:《燕子》是一篇优美的经典散文, 它之所以能够这样经久不衰地受到读者的喜爱, 你们知道原因吗? (观察细致、语言准确) 对!你们说的这么好, 能不能在文中找到这些词句呢?
生:“凑”读起来很生动, 有趣, 更能体现小燕子的可爱!
师:孩子, 你真了不起!一个“凑”字显得那么生动、那么活泼可爱, 可爱的小燕子一下子就写活了。来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中的“斜着”、“掠”、“唧”、“沾”感受到小燕子的可爱!飞行的轻盈!
师:又是几个动作的描写, 让我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我认为第四自然段中的这个“痕”用得好。
师:说得真好!想不想看看那可爱的小燕子谱写的乐曲。 (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些可爱的音符谱写的是一曲曲——
生:春天的赞歌春的乐曲春的圆舞曲
师:好!那就让我们伴着一曲曲春的圆舞曲, 走进浪漫多彩的春天吧! (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 配音朗读)
(设计意图:用课件适时地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于文字描写的场景有具体的视觉体验, 播放音乐与朗读, 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4. 拓展阅读、读中学写
师:同学们, 郑振铎老先生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了燕子。所以说, 抓住动物的特点, 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 是我们写好小动物文章的好方法!老师这里还有两篇关于小鸟的小短文, 让我们再来体会文中作者又抓住了哪些特点写的。 (课件出示《翠鸟》、《珍珠鸟》片段)
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 找找两位作者分别描写了翠鸟和珍珠鸟的哪些方面?
生:读文交流, 教师用课件出示填空题。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内容用课件展示节省了纸材料的费用, 课件出示填空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5. 以写促读、内化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 我们学习到了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想不想自己试一试。 (课件出示练笔要求, 学生练笔)
师:谁来读自己的作品。
师:这节课我们与燕子齐飞, 领略美丽的春光, 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 不应是阅读的结束, 而应是学习的开始, 希望大家能喜欢上阅读, 在平时的生活中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六、教学反思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说过:“语文教学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 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中通过五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了解燕子的特点;在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 习得方法;通过小知识点的练笔, 激励内化阅读方法, 从而激励拓展阅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与美文为友。
1. 创设情境,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 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 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上, 我在教学中的多个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时, 利用flash制作了配乐动画, 学生欣赏着美丽的春景, 听着美妙的乐曲, 陶醉在其中, 朗读得以深化;在学习最后一段时, 在学生充分的想象后, 出示了电线杆上休息的小燕子图片, 让学生在感受燕子的另一种美丽时, 也领悟到作者精准用词和合理想象。
2. 多样朗读, 在语言实践中开启学生的自由精神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精要所在, 就是读。”要一遍又一遍地读———从读通读顺, 到读出感情, 到读出文章语言结构的精妙, 到读出共鸣, 读的要求不断提高, 甚至到熟读成诵。教学中, 笔者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 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让学生感受语言, 熟悉语言, 理解语言, 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习得方法, 获得情感熏陶, 引发思考启迪, 丰富生活经验。特别是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经过教师的点拨, 学生领悟到了燕子斜着身子飞掠的优美姿态, 并通过比较、品味, 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 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 同时, 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增加领悟的效果。
3. 读写结合, 在练笔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练笔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话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谁都希望孩子们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 可以描绘出大千世界中的千变万化, 心灵空间中的奇思妙想。作为教师要让学生能做到以课文为凭借, 从读学写, 要启发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最后, 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关注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的描写事物的方法, 从读中学写, 尤其在第三环节朗读时让学生找到作者准确的用词, 并体会其用意, 更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在习作时要注重恰当、准确的用词;在小练笔的环节, 学生能学以致用, 富有个性化地描写他们心目中的小动物。
《燕子》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描写花红柳绿、燕子飞舞的春天美景。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儿歌《春天多美好》导入。
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春光明媚,燕子翩然而至。她拉开了美丽的春天画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2.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说说图上的哪些景物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它在图上起什么作用?(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再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3.配上欢快的乐曲轻声诵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容易读错的字词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写一件什么事。
4.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5.检查初读效果。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可爱的小燕子,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色……)
二、细读课文,审美悟情
课文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景图,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文本,并在文中圈点勾画,准备交流。)
(一)品读春天的美丽。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赶集似的聚拢来”描写了春天怎样的景象?
(2)谁能把春天“光彩夺目”的感觉读出来,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练读,指名读,齐读。)
3.我们都陶醉在这万紫千红、烂漫无比的春光中了,小燕子也被这美丽迷人的春色吸引了,它们从南方赶来——(引读)
4.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细雨绵绵,柔柳如丝,百花争艳,春光灿烂……让我们把描写春景的这段话背下来。
(1)指导背诵。可以把这段话分成4个层次来背诵:第1句写季节、细雨;第2句写微风吹拂柔柳;第3句写草、叶、花;第4句写燕子。
(2)配乐背诵。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燕子的可爱。
1.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自然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再写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独特的形象。)
(1)面对这么机灵可爱的小燕子,你愿尽情地赞美它吗?让我们用喜爱的语气读好第1自然段。
(2)你记住小燕子的外形了吗?
引背:一身——一对——加上——这就是——
2.春雨蒙蒙,燕子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生机。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什么样的生机呢?
(1)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得很轻快、很优美。)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斜”“掠过”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灵活优美的姿态。)
(3)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指名读。)
(4)指导朗读。
(5)填空,练习背诵,并用彩笔画出哪些词语表现了燕子飞得快、飞得美。体会这些自由飞翔的美丽的小燕子为湖光山色增添了情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 )过,唧唧地( )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 )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 )过湖面,尾尖偶尔(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 )开去。
3.燕子在水面上翻飞,好像在表演着水上芭蕾。终于,有几对燕子飞倦了,他们在哪儿休息呢?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能从这一段中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吗?读一读,说说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把电线比喻为“几痕细线”“五线谱”,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让学生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2)燕子不仅飞行时是美的,连它落在电线上休息都被作者描绘得这么美。想象你就是春天的燕子,请你用几句话来说说飞行的快乐,赞一赞春天。
(三)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三、研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顺序。
(1)这篇课文是按照不同方面来叙述的,课文的4个自然段从4个方面介绍了燕子,它们分别是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从南方飞来、飞行的燕子和停歇时的燕子。(板书:外形 南归 飞行 停歇)
(2)第1自然段的描写顺序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轻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
2.这篇课文不仅写了燕子的外形,还写了燕子飞行的姿态;不仅写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还写了燕子停歇的静态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机,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课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板书:动态美 静态美)
3.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四、立足文本,擴展阅读面
1.春天到了,感受着春天的温馨和甜蜜,人们自然而然想起古人对春天的赞美。说说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雨》)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2.老师也想起了一首诗,请同学们读一读。
春燕
黑色雨季承载着一季的相思
翩然飞过冬雪初融的春日
回旋着停留在古老的屋檐
筑起了暖巢营造着春天的故事
细雨斜斜地织
染绿满天的柳丝
春草慢慢地绿
绿成多梦的雨季
3.请你也用几行小诗或几句话来赞美春天美景或灵活、可爱的小燕子吧!
作者单位
云大附小
燕子教学设计 篇4
《燕子》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燕子》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培养语感,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春天里美的意境,感悟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学习抓住特点状物的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春天的美。
2、让学生搜集关于燕子的图片、文字介绍等,了解燕子。
3、积累赞美春景的诗句。
教师准备:搜集素材,制作电子白板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完成练习
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燕子独特的外形,我请同学们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白板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2)指名填空。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抓住特点来描写物体的方法)
二、音乐导入,激趣探究。
1、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让我们用歌欢迎它的到来。(播放视频)
2、燕子把我们带到美丽春天(板书:春天)请读第二自然段,再对照图,看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勾画出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风 雨 柳 草 芽 花 燕
3、(出示白板上的第二段不完整内容)请同学们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白板上的这一段哪个更好呢?
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被遮盖的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重点引导:
(1)“微风吹拂”的“拂”可以体会出什么?
(2)“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毛毛细雨”“洒落”)加上一个“细”,一个“洒落”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3)柔柳怎样了嫩叶?“展开了”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
5、教师小结:这样的情景,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
6、课文是讲燕子的,作者这里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美?(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美引来了燕子,燕子又为春天增色。(理解生趣)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7、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让小燕子高兴极了,你看我要我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呢。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白板播放带有背景音乐的美丽的春景。)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春天里美丽的景色。(2)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自由练读。
8、是啊,春天的美景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有很多文人雅客笔下的春天出神入化,谁来说说你积累到的他们赞美春天的诗句?(设计意图:采用白板“遮盖”的功能引导学生品悟重点词语的巧妙 之处,并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感悟、想象美丽的春景。引导学生汇报积累到赞美春天的诗句,丰富语言,内化情感。)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谈话:在美丽的春光里,小燕子们是如何显示他们的活力的呢?
2、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板书:飞行)
3、汇报。
重点引导:a.燕子飞得快。(板书:快)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板书:“斜、掠过、唧”,引导学生感受飞行时的快和优美的姿态。)
b.燕子飞得轻。(板书:轻)(引导从用剪尾或翼尖沾水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抓住“偶尔、沾、小圆晕”等词来感受)
4、这一段描写的情景让我们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白板出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让学生朗读体会。)(见杜甫《水槛道心二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悟燕子的飞行美。)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谈话:小燕子们飞累了,该歇一歇了,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相关段落。
2、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汇报
重点引导学习打比方的句子。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3、比较句子。
白板出示: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根细线„„
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从“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5、小结:春天的景致美,美在早春二月的拂堤杨柳,美在春花的绚丽多姿,可是若没有燕子,那要少多少灵气,如独独只有燕子,而没有春天的布景,即使有电线杆给它谱曲,也绝奏不出如此美妙的歌。
6、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魔术师的赞美,来再现燕子休息时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比喻句,感受作者的语言准确、优美的特点,利用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燕子休息的美感。)
五、复习巩固,完成练习
白板出示遮盖的练习内容,指名回答。
《燕子》的作者是(),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燕子的外形:()。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作者把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比作(),把电线比作()。填空:()的草,()的芽,()的花,都像(),形成了()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为春光()了()。(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的掌握情况。)
六、拓展延伸,留足余味。(选做)
1、说话训练。(白板出示)
假如我是诗人,我会——;假如我是画家,我会——;假如我是——,我会——。
2、同学们说的太精彩了,就让我们用笔把我们心中的春天展示出来吧。指名板画春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对燕子和春天的赞美用通顺、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用笔描绘出心中的春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作业园地:
1、积累。分别搜集描写春天和燕子的古诗。
2、文中说“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请同学们想象这会是怎样的一首歌,写出歌词。
3、、补充阅读。(分发阅读资料《燕子》全文《海燕》)。读一读,文中的燕子给你带来什么新的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原文的补充阅读让小燕子坚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升华。)板书设计:
2、燕子
羽毛 乌黑光亮
外形 翅膀 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尾巴 剪刀似的
春天 风 雨 柳 草 芽 花 飞行
快,轻
休息 电线 五线谱
燕子 音 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收到的效果不错。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尝试有几处是:
1、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孩子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与“春之使者”小燕子对话。
教学时为了要学生引入情境,我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印象,结合课文插图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通过我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情境,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情境,入情入境的范读,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情境。
2、自读探究,让孩子体验动脑的快乐。
我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欣赏描写生动的语句,抓住重要的词语,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
3、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说谁赶集?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多,给人以赶集、热闹的感觉。我还让学生试着说说课外有关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在教学的结尾,用排比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体现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4、板画的展示,让孩子放飞想象的心灵。
《燕子》教学设计 篇5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词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工具:
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意识。
(3)通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并渐渐流利地朗读。
2.师引导:一共有几句话?
3.这句话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句子中用“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5.快速记忆,完成口头填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就是可爱的燕子,它的外形是可爱的,它拥有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了()。它是大自然的精灵,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听写生字
2.预习第2~4自然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篇6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本文选材视角和叙事顺序较为独特。首先,“燕子专列”这个题目即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怎么还有燕子乘坐的“专列”呢?作者这样独特的视角激起读者疑惑,引发阅读的兴趣。本篇课文没有采用平常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而是先将事件的结果呈现出来,然后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此外,本文还采用对比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会写十个。
3、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用爱心与真情,关爱人类共有的家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是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生奇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条重要新闻,你们听„„(放录音)
“听众朋友们,瑞士广播电台向大家播报一条重要新闻,现在成千上万的燕子生命垂危,大家快快行动起来,救救燕子.!
师:可爱的小燕子们到底遇到了什么灾难?
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39页,齐读标题〈燕子专列〉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开火车,玩卡片游戏)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渠道。
3、师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势进行检查。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喜欢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三、品读,体味,理解深思
1、师: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课文的内容我们也都了解了。下面,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
4、摘“智慧星”
师将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解答,那组回答正确就得到智慧星。如:(1)什么是专列?燕子专列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专列?
(2)“这件事惊动了瑞士政府和人民”你读了这句话有何感受?
你能用惊动了说一句话吗?
(3)“一时间,瑞士大大小小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在传播一个声音:救救燕子!” 你读了这句话有何感想 ?
“救救燕子”是什么的呼唤?
谁能发自内心的读出这种情感?(朗读指导)
这样的句子你还能说吗?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加入自己的亲身感受,再充满感情的读一读课文。(学生充满感情的读课文)
5、“我是最佳新闻记者”
师:现在我们评选出最佳新闻记者,谁的新闻报告的具体准确,情感动人,就能获得桂冠!(每小组推荐一名,可参考老师的提示)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谁----遇到了什么事-----那些新闻媒体----播报了什么行动---人们怎样行动的-----最后结果怎样?
(小组评完后,全班评选,加入学生评价)
6、小结
师:你们看,“燕子专列”开过来了,(放课件)你们听,唧唧喳喳的小燕子们在说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教育。)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加入自己的识字经验及想象来记字。
2、书写指导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结构,怎样写漂亮,再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自己做一名小记者把“燕子专列”这条新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为什么要开专列?
遇春寒----燕子生命垂危政府关爱人民可爱
《燕子》教学设计 篇7
历史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它使场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给设计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造素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积极从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促进了园林设计的发展,丰富了园林设计的素材,同时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已逐渐认识到城市历史文化的巨大潜力,设计师对场地的自然环境或历史文化环境也越来越关注。创建表达城市历史文化的景观,就是指设计师积极挖掘城市地方特色的文化,并将历史文化的精髓加以提炼和升华,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语言和手法进行诠释,使得景观场地有相对应的文化环境氛围。
1、设计原则
创建表达城市历史文化的景观,并非简单的通过编撰历史典故来强调景观的文化内涵,而是要着重体现自然要素和历史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在设计中,应使新建景观与留下的历史遗存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在总体上是和谐的。景观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对比较容易被人感知,而场地的历史文化则是抽象的。对于设计师来说,具体的自然特征比较容易把握,而抽象的历史文化则需要通过对场地深层次的观察和理解来把握。因此,创建表达城市历史文化的景观,就是将抽象的历史文化精神和谐而不突兀的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采取与自然适宜的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改造程度。
2、设计过程应用方法分析
2.1 尊重场地自然特征和区位特性
尊重场地自然特征和区位特性即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将场地放在周边的区域关系内进行场地分析,从而得到制约下一步设计的要素。如分析周边的地形地貌、生态物种、地质水文条件等用地性质,确定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规模,为进一步的项目规划找到依据,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场地周边的交通形式和车流走向、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的位置等,来对场地内的道路交通系统进行组织和规划。
2.2 收集历史文化素材
第二步即是把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和历史文化相关的素材加以分析、整理,归纳出详细的资料,形成初步设计的素材积累。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梳理设计师的创作思路、丰富其设计语言。历史文化可以挖掘的素材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当地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考古发现以及老店名、老地名、老街道名等。
2)发掘当地的风土人情、地貌特征、宗教信仰等特色。
3)根据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来营造景点。
4)负载历史文化信息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巷空间等,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建筑遗址等。
2.3 归纳提炼素材形成设计元素
最后,在对场所的历史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接下来则要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归纳、提炼,在立足于本地传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可用设计元素的提取,以合适的手法应用到景观设计当中。素材可加工整理后提炼成文字、图像,如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场景、形式、材质、色彩等,作为景观设计中有关历史文化方面的视觉化要素。
3、设计处理手法
经历了以上三个设计过程之后,下面就是如何将所提取的元素具体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元素要分情况运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如可以借用场地周围环境甚至相当距离以外的历史遗存物进行设计构思;也可以借用其它非建筑形态的历史遗存物(如工具、设备等)来展示地域文化个性;还可以借用其它艺术手段(如雕塑、小品等)与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此归纳为以下几种常用的处理方式:
3.1 叙事性
以历史事件或传说中的部分场景为线索,将主题场景串联起来,以一定的叙述性规划场地,让游人参与其间,体验空间,一般纪念性的主题公园较常采用此方法;也可以更加具体和感性的对传统生活中的某些典型的、地域性的、时代特性强的场景进行刻画,勾起人们对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域的生活的共鸣,以增强对地域文化概念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感性,在景观设计中通常应用在景墙、铺地、景观柱和场景小品组合等方面。
3.2 时间性
当景观场所与某一特定历史时代或历史事件相关联时,强调历史文化中的时间性因素也是较有效的处理手法,有时场所的“时间性”可以作为景观表达的主体。在具体设计时,首先需明确场地的时间环境,其次对场地的独特的时间元素进行鉴定与评估,明确场地随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场地现状和历史环境下的不同,判断这些变化对景观变迁的影响力,最后考虑采取何种方式将这些元素体现出来。
3.3 引借
当景观元素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有着很强的映射关系,同时意义的主题也是一些永恒的、普遍性的、共同性的内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引借”的方法,将历史文化元素中的局部、片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景观设计中。例如对传统园林中假山、叠石、门洞、漏窗等元素的借用,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表达。这种传统景观符号由于其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而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对历史传统怀念时的一种替代符号。不少现代景观的优秀作品就是较好地运用了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符号而获得成功。
3.4 简化重组
对元素的简化重组,就是把传统景观元素中的一些不同体系,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单体符号按规律加以组合,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可以保留传统景观的形体,把内部结构简化,也可以在同一场合采用不同时代、地域或民族特性的相似的景观符号,以体现其中的形态、色彩变化和文化差异等(图2)。对历史文化元素的简化重组应体现其朴拙、大气的文化内涵,加之动感丰富的空间构架,形成全新的空间语境,使人们在感受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领会到背后的文化内涵。
3.5 对比融合
对比融合的手法主要运用在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改造及其周边环境景观的设计方面,即让旧建筑的精彩片段嵌入新的环境景观中,成为新景观的一部分。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历史得到关联与延续,新旧景观得以相互协调,既保持建筑原有的风貌又赋予新的功能。具体操作上,可将传统乡土建筑的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当代技术相结合,在质感、色彩、形体等方面取得适宜的对比效果。例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仅一墙之隔,选址紧邻忠王府。在如此复杂的区位条件中,景观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采用了传统的建筑形体和园林式布局方式,同时材料、细部等均采用科技手段处理,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完美地诠释了苏州园林的意境,使得整个新馆的氛围与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这种手法,不仅会带来视觉上的强烈效果,而且能够唤起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认同感(图1)。
3.6 细部刻画
在景观细部处理上,可以将传统历史元素在造型、材料上大胆创新,创造出新的设计语汇。如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灯”的设计无不充满现代高科技的气息,但同时又有中国的传统风韵,与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屋顶铺设加工成菱形的“中国黑”花岗石片隐喻“瓦片”;“瓦当”则用钢材加工而成,造型上对传统瓦当进行了简化,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符号的创新。此外,还可将原有场所中的历史痕迹加以保留,如成都“锦里”民俗休闲一条街,地面铺装采用了居民生活的历史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印记——青石板(图3),对其遗迹加以重新铺设,将这些原有的道路通过另一种形式加以再现,以勾起当地原居民的回忆,引起共鸣。老街、宅邸、民居、客栈、商铺坐落其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古蜀文化如清风扑面而来。
4、工程实例分析——南京燕子矶滨江风貌带“五马渡”广场景观设计
4.1 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
本次“五马渡”广场景观设计的范围位于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化龙丽地”,地处南京燕子矶滨江风貌带内,北临长江,南临滨江大道,片区面积约为9600平方米。本项目以“五马渡江,一马化龙”的历史典故为主题设计一市民广场,作为幕燕滨江风光带的地标性景观标志。
4.2 现状与区位分析
自然现状:基地所在幕燕滨江风貌区位于南京市城北的长江之滨,是南京主城区北部重要的绿色屏障,也是反映南京历史人文景观与大江风貌的窗口地区。基地南侧为幕府山,北靠黄金水道——长江,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图4)。
区位分析:基地周围环境景观的组成具有鲜明的城市景观特点,更具有地域的独特个性及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地交通便利,水陆交通发达,旅游可及性好,同时与风貌带内其他知名度较强的景区(燕子矶、头台洞、三台洞等)具互补性。
4.3 历史文化素材分析
五马渡即晋元帝与西阳王、汝南王、南顿王、彭城王南逃渡江的地方。当时传有童谣:“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相传西晋末年时琅琊王司马睿与彭城王等皇族分乘五马来此地,琅琊王所乘之马忽然化龙飞去,成为司马睿称帝前的“吉兆”。作为一个富有历史神话色彩的景观地段,在设计中表现历史性是无可厚非的。项目前期设计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对这一段历史时期进行了考证,从而提炼出以下几点在设计中可利用的元素:
素材一:江水——借长江之景,将基地与整体片区的景观协调统一;
素材二:时间的变迁——对西晋东晋这个时期历史的考证,包括宏观的战乱纷争的时代特点,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不断改革的宗教礼仪等诸多方面;
素材三:马、龙的形象——形象的刻画,反应历史时代特点。
4.4设计构思
本设计旨在运用抽象和写实,历史和现在,传统和现代,动态与静态等手法,将历史神话的传奇性融入到周边环境中去,利用现代设计语汇将这一地段的历史文化充分、形象的展示出来,把广场打造成为整个滨江风貌区的标志性景观。
4.4.1渡——叙事性
“五马渡江,一马化为龙”这九个字言简意赅的刻画出这段具有神话色彩的历史。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由西向东的设计轴线:五匹骏马踏浪而来,身后是滔滔的江水,五马奔跑方向由西向东,由江上奔向陆地,与历史吻合。其次,“渡”是一个动词,在此具有强烈的叙事性,正是因为“渡”,才促成了西晋到东晋的朝代更迭,也正是因为“渡”,强化了整体景观的轴线感和过渡性。为了在景观布局中体现“渡江”的概念,特设计一条长形水池,从江堤衍伸至广场中心,创造出一条“时光通道”,将极富动态感的雕塑与平静的江面结合起来,结合水池雾喷,旨在营造马队由江对岸雄赳赳踏水而来,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壮观场景。广场周围由一圈马蹄形景墙半围合,隐喻了马踏上岸的一瞬间留下的历史印记。(图5-6)
4.4.2水——对比融合
因场地特殊的区位条件,使得设计中要着重处理好广场与滨江路的空间划分和衔接关系,体现市民与水的对话,适合游客从滨江路及长江等多角度观赏。长条形水池静水之清澈与波涛汹涌的江水之浑浊形成对比,暗喻了改朝换代,今非昔比的历史规律;镜面似的带状水面,使得坐落其上的群雕倒影成双,扩大空间感,营造出若有若无的丰富气氛,如此一来,逆光剪影,轮廓清晰,动静相随,风起涟漪,游人远眺,两水相接,浑然一体。
4.4.3时——时间性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司马睿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契机,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君主,“五马渡”可以说是司马睿个人人生的突破点,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朝代更迭不可改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的因素在此是如此具有典型意义。在设计中,围绕龙形主体雕塑的外围基座,设计一圈倾斜的浮雕——“时间轴”,将中国的历史编年表纂刻其上,从三皇五帝到今天,历朝历代,并在西晋结束与东晋开始之间出现一个断面,切出一个六十度的角,成为一组历史的轮盘。时空在变,物是人非,只有历史才能记录下过去、今天、将来。
4.4.4龙马——细部刻画
龙和马的群雕形成广场的标志性构筑物。四匹骏马紧随龙后,滔滔江水,当龙上岸,仰首翘望,下身依然为马形,形成半龙半马的形态,仿佛时间定格在这一重要的历史瞬间,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马和龙雕塑的风格处理上,参考了西晋马和东晋龙形象的历史资料,对具体形态做了适当的简化与夸张,强调两朝造型的典型特征以区分两朝的不同之处,生动地体现出司马睿引领历史由西晋向东晋的蜕变。马的材质选用白铜,而龙的材质是黄铜,颜色上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瞬间的爆破点。此外,在广场西北侧一角竖立一组石碑小品,以黑色整石为基座,将在南京建都的几个朝代的地图刻于其上,配以文字说明,已强化这一区域的历史重要性。(图7)
5、总结
任何城市的景观设计都应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和资源,从中汲取灵感,获取材料,提炼主题。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对历史的肯定和尊重,意味着对当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以运用,也意味着为未来的城市开发和发展提供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志强.《景观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燕子和芦苇 篇8
芦苇天生就有芭蕾舞娘的气质。她们拥有纤细的腰身和绵密的长发。当风用手拨弄水面发出阵阵柔美的颤音时,她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扭动起细细的腰肢。青色的绉纱长裙和金色卷曲的长发在风中恣意飞扬。
领舞的是最漂亮的芦苇小姐瑞黎。她有着颀长窈窕的身材、像天鹅一样优美的脖颈、不盈一握的纤纤细腰和饱满高贵的额头。她的罗裙最轻盈,轻盈得像夏蝉纤薄透明的羽翼。她的肤色最清新,清新得像经过高山雪水滋润的新鲜小草。她的头发金黄金黄,像洒了灿烂的阳光一般。她的缎子面红舞鞋轻巧地点着地,踩出轻快的节拍。
瑞黎跳得很投入,可是并没有人看。风儿赶走了天上的白云,水边的鸬鹚单腿立着在打瞌睡,鱼儿拼命地昂起头却只能看见芦苇们不停跳动的红舞鞋。
过了一会儿,风儿翻了几个跟头跑到别的地方玩耍了。风走了,音乐也就消失了,芦苇也不能跳舞了,只好无聊地站着,望着蜻蜒、蝴蝶在鼻子前面飞来飞去。
一只燕子飞到瑞黎身边,绕着她飞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开口说:“我看见你跳舞了,真美!”瑞黎微笑着,矜持地昴着头。燕子用翅膀轻拂水面,平静的水面立即泛起一圈圈金色的涟漪。这是燕子的求爱方式。他含情脉脉地看着瑞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动作。瑞黎只是矜持优雅地站着,没有任何表示。
燕子想,她见到陌生人肯定会有点害羞,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是正午,阳光太刺眼了,晒得人头晕晕的,不如等到晚上再来吧,有月亮的夜晚要浪漫得多。
想到这儿,燕子便说:“我想你大概是眺累了吧!等到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再来。”然后很绅士地吻了吻瑞黎十指纤纤的手,拍拍翅膀飞走了。
弯弯的月亮像只银色的小船摇摇晃晃地悬在深蓝的天空。夜晚天气变凉了,芦苇们都披上了银色的风衣。没有风,水面很平静。燕子果真又来了。他毫不费力就找到了瑞黎。她穿着的银色镂花绉纱衣,在月光下熠熠发光。燕子依旧是一身纯黑的礼服,非常有绅士风度。他先绕着瑞黎飞了几圈,然后开始了动情的演讲。“今天中午,我在追一只飞蛾时看见了你。当时你正在跳舞,曼妙的舞姿让我陶醉,纤细的腰肢让我着迷,卷曲的长发让我晕眩……我可以爱你吗?”燕子有些激动,说话时翅膀不断拍打水面,荡起一阵阵银色的波纹。
燕子期待地望着瑞黎:呵,她在月光下更加娇美动人。可是,她还是和白天一样只是矜持地站着。
燕子一边盘旋一边想:“我还是明天再来吧!夜晚太黑了,日出的景色一定更加浪漫。那个时候,她一定会答应我的。”
燕子走后,水面变得像夜色一样平和。夜深了,芦苇们都睡了,只有瑞黎还睁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出神地望着如缎子一样光滑平静的水面。燕子英俊的身影依旧在她眼前盘旋。她甚至觉得手背上那个微湿的吻还留着他的余温。她喜欢燕子,燕子很英俊,礼服的黑色很纯正很高贵,而且他还非常有绅士风度。瑞黎并不打算拒绝燕子。她面对燕子的求爱显得无动于衷是因为那时候没有风。风儿不在身边就没有水面叮咚的音乐,没有美妙的音乐芦苇无法作出任何优美的举动,哪怕是点头这样极小的动作。
第二天,燕子又飞来了。可一切还是徒劳,瑞黎还是不理睬他。燕子很伤心,但瑞黎眼中的潋滟波光又给了他无限希望。于是他坚持每天都去看她,整个夏天都是如此。固执的风儿似乎不太喜欢这个穿着纯黑礼服的英俊绅士,每次看见燕子热切地飞来,他就翻个跟头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总是不与燕子作伴。
美丽的芦苇小姐自从心里有了燕子后,就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了。伶俐的小鱼、幽默的鸬鹚,她都视而不见,就连时而从她鼻尖飞过的蜻蜒、蝴蝶也不去理睬了。
就这样,瑞黎和燕子度过了一个沉闷的夏天。
到了秋天,燕子们都要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了。燕子不听同伴的苦苦相劝,决定留下来。他太迷恋这位美丽无比的芦苇小姐了。
天气一天比二天凉。芦苇们都换上了金色的法兰绒长裙,瑞黎还在衣裙外面罩了一层薄纱,使她在秋天看起来更加飘逸迷人。燕子依旧穿着那件纯黑的礼服,每天飞来,问候他心爱的芦苇小姐。但他渐渐觉得自己的动作已经不那么敏捷,已经有些僵硬了。
他开始想念温暖的南方。他知道同伴们现在一定在清澈的温泉边梳洗旅途的灰尘。然后他们会在蓝宝石一样通透的天上悠闲地散步,晒着带有蜂蜜香味的阳光。
同伴飞走后的第39天,燕子再也忍不住了。他最后一次问瑞黎:“我要走了,你愿意跟我走吗?”
瑞黎依旧是一副不变的姿态。
燕子绝望了。他在水面忧郁地盘旋,悲伤地看着自己在水里苍老的模样。终于,他用力扇扇翅膀,向南方飞去。划过水面时,寂静的水面开出了两朵晶莹的小花,那是顺着燕子脸颊凄然滑落的泪花。
飞了很长一段路,燕子又掉转了方向,“我忘记吻她的手了!”燕子是个标准的绅士。
飞到瑞黎所在的河岸时,正巧一阵秋风吹过,衣衫单薄的燕子冷得直打哆嗦。等他吃力地稳住身体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瑞黎点头了。不,是在向自己行优雅的屈膝礼。不,那简直就是在用热烈的舞姿说“我愿意”。
“她是在答应和我一起到南方去吗?”燕子激动地呼喇呼喇地拍着翅膀,冲到芦苇面前,“你愿意跟我走?”瑞黎不停地点头。燕子几乎要热泪盈眶了。他毫不犹豫地拉起瑞黎的手,带她飞上了蓝天,瑞黎的红舞鞋离开了泥土,她感到双腿慢慢变得轻飘飘的,好像不属于自己了。“是因为我飞上了天吗?”她觉得全身酸软,没有一点力气。然而她并不在意,她已经陷入了幸福的晕眩中。
燕子一边飞翔,一边憧憬着和芦苇瑞黎即将在南方温暖的阳光下展开的浪漫生活,心中升腾起一阵阵热浪。他带着瑞黎不停地飞,翅膀变得越来越沉重。
“嘶——”一阵秋风呼啸而过,吹落了高高矮矮的树上枯黄的叶子,又把地上大大小小枯黄的叶子卷上了天。
在这漫天飞舞的黄叶中,有一片修长的叶子忽悠忽悠地慢慢飘落,像一只舞倦了的蝴蝶。
【《燕子》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燕子教学反思10-19
燕子教学课件06-17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一07-09
课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2-22
《燕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7-19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08-10
《燕子过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01-05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01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及教学反思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