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2024-09-13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精选8篇)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篇1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城市政府管理

本研究方向综合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体系,以公共组织的整合力与回应力为目的,以公共利益为核心,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城市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和规律。具体包括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主的政府治理结构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领导战略、政府组织管理模式比较、行政机制改革等。

2、公共政策

本研究方向是政策科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系统分析及运筹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领域。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系统和运行过程的一般规律、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

3、组织行为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着重对公共部门(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公务员培训、绩效考核以及胜任力等人事行政管理的评估指标与对策,同时针对公共管理团队与组织建设展开实证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4、社会保障

本研究方向运用社会保障及相关理论,在中国二元结构背景下,紧密联系社会实践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经济发展、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探索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方式和运作规律,研究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我国建立一元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出过渡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5、非营利组织管理

本研究方向针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后被剥离出来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开展研究。主要运用公共科技、教育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现代大学发展与管理、教育与经济、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科技发展战略、科学学与科学计量、非政府组织与和谐文化建设、非政府组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女性非政府组织团体的发展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篇2

关键词:人类解放,民生发展,辩证统一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 解决民生问题则是人类解放的阶段化和实践化。人类历史的长河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 也是一部民生问题不断解决、民生不断发展的历史。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 从一定角度来看, 人类解放的程度与民生发展的状况成正比。人类解放和民生发展不是两个抽象的词组, 而是有着丰富且具体的内容。由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人类解放和民生发展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

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自然界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二是从社会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三是从旧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1. 人类从自然界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

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紧密相连,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具有物质的同源性。人类社会的这种物质性就决定了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界的一般规律, 只有遵循了这些自然规律, 人类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然而, 规律总是隐藏在大量的现象背后。因此, 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注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而且这个认识过程必然是曲折的。在人类社会的初期, 人类对于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都认识不清, 就不免会产生恐惧心理, 甚至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迷信。但是, 原始的宗教和迷信不是对于自然界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行动还是处于自然界的必然王国的盲目力量的束缚之下, 没有获得行动的自由。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既然原始的宗教和迷信不能使人类在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自由, 那么就要寻求其他的认识方法和途径, 由此开启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历史。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历史, 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与自然界相抗争的历史, 就是一部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同宗教、迷信等错误认识作斗争的历史。总而言之, 正是因为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才能从自然界的必然王国中一步一步地解放出来。

2. 人类从社会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

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 各种社会关系就制约着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而存在。社会关系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是具有客观性的, 因而也具有客观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生产关系是最为基本的关系, 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等等, 就构成了这个社会及其各种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 社会的各种关系就像是一张迷幻的大网, 带着神秘的色彩。旧社会的各种剥削制度、压迫制度以及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总是此起彼伏, 如影随形。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对抗的社会关系面前, 人民大众生活困苦, 毫无地位, 没有自由。可以说, 这时期, 人类还处于社会的必然王国之中。人是向往自由的, 这是人的天性。既然旧的社会制度及其各种关系成为人的自由的桎梏, 那么, 就必须打破这个桎梏, 从人类社会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人类历史的各种革命斗争、社会变革, 都是寻求人类解放的历史脚步。人类经历各种社会类型, 最后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就是人类从社会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的必经之路。

3. 人类从旧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是思想的动物, 这是人高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思想来源于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认识的基础在于实践。尽管如此, 思想却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也就是说, 自然和社会在发生变化, 人类的实践在发展着, 但是人的思想往往还处于原来的位置, 没有及时地发生变化。这是常见的现象, 也是人类在思想上保守的表现。思想保守一旦超出一定界限, 就会成为思想束缚。思想束缚的发生, 一方面是由于思想认识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思想统治者私心使然。思想束缚一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那就是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思想路线上出现“左”的危害, 扼杀新生事物。

正因为如此, 人类必须从旧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否则, 就无法进步。从旧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我们可以称之为“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的方法有很多:学习与调查、创新与发展、比较与修正, 等等。思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 走群众路线, 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这个主体蕴含了思想解放的伟大力量。一部人类思想解放的历史, 就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思想、超越旧思想的历史。

综上所述, 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 其实就是人类分别处理同自然的关系、同社会的关系以及同思想的关系。其中, 处理同自然的关系是基础, 处理同社会的关系是根本, 处理同思想的关系是关键。

二、民生发展的主要内容

民生是一个具有广义和狭义内涵的概念。此处的民生, 指的是一种广义的民生。简单地讲, 广义的民生指的是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生产生活的环境。它既包括自然的内容, 也包括社会的内容;既包括物质的内容, 也包括精神的内容。由于事物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民生就表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与人类解放相对应, 民生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科学技术,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发展思想文化, 促进精神世界的健康。

1. 发展科学技术,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 人类具有物质的属性, 人类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 这就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不可分割性。人类与自然界的不可分割性就决定了人类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 而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提供给人类生活资料, 这就需要人类自身努力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因此, 人类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 从自然界这个必然王国中发现规律, 运用规律, 组织生产, 创造出人类需要的生活资料。只有发展科学技术,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才能为人民大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活资料, 这就是民生发展的一个领域。随着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加需要发展科学技术,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民生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当代中国,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 因此, 发展科学技术,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就是民生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自从人类从动物界进化出来以后, 社会就是人类存在的形式。在庞大的社会当中, 人类产生了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否就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价值与生活质量。和谐的社会关系肯定人的生存价值, 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相反, 对抗的、不和谐的社会关系否定人的生存价值, 并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在阶级社会中, 各种社会关系是不和谐的, 人的生存及其价值受到影响, 生活质量极其低下。在社会主义时期, 必须改变不和谐的社会关系, 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为人民大众的生存价值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为人民大众提供幸福美好的社会环境, 这是民生发展的又一个方面。

3. 发展精神文化, 促进精神世界的健康

人的生活, 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 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 人们就会向往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大众的生活离不开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文化生活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是民生的精华和提升, 也可以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由于认识到了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及其重大作用, 我们党历来都重视精神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作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这必将促进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 也将促使民生的进一步提升。在当代中国, 在精神文化领域实现每个人的梦想, 将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营养来源。大力发展精神文化生活, 努力促进精神世界的健康, 为人民大众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这是当前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 民生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民生在生活资料的生产、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精神文化的创新三个方面的发展。其中, 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民生发展的基础, 社会关系的调整是民生发展的重点, 精神文化的创新是民生发展的提升。

三、正确处理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

1. 正确处理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的关系

⑴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是总体目标与具体实践的关系。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也是人类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个总体目标规定了人类前进的基本方向, 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方向。但是总体目标只是一个基本方向, 它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具体实践可以丰富总体目标。没有具体实践, 就没有总体目标的实现。当代中国的民生发展就是人类解放的具体实践, 它是我们党处理人类解放和民生发展的高超政治艺术。

⑵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解放的历史, 人类解放是贯穿人类始终的历史任务, 它具有整体性特征, 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它的价值取向。民生发展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阶段, 它是为了实现人类解放而在某个阶段所需完成的部分历史任务。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 整体统摄部分, 部分服务整体。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辩证统一, 统一于人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实践。

2. 正确处理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关系的意义

正确处理人类解放与民生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⑴从理论上讲,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理论, 它是我们党遵循的基础理论。民生发展理论是我们党的创新理论, 它是我们党在现阶段追求人类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理论武器。正确处理人类解放和民生发展的关系, 既可以发展民生理论, 又可以丰富人类解放的理论。

⑵从实践上讲, 马克思主义理论 (包括党的创新理论) 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正确处理人类解放和民生发展的关系, 在我们党的执政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既可以使我们始终牢记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标;也可以使我们脚踏实地, 一步一步地解决民生的实际问题, 向着远大目标前进就有更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职工文化的管理价值及其主要内容 篇3

职工文化的管理价值

自1911年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以来,多数管理理论关注的都是管理的一个方面的问题——管理者的行为,而管理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被管理者的行为,则被忽略掉。主流管理学的知识一般也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讲的是管理者的职能,而被管理者在管理者的职能下只能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在现代管理学百年历史长河中,各种管理理论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将它们概括为“管理理论丛林”,既形象又贴切。

但是,这些管理理论关心的问题一般都离不开管理者的两类行為:一类是“物本”的管理者行为;另一类是“人本”的管理者行为。有的管理理论侧重于研究“物本”的管理者行为,也就是管理者采用管理机器的方式管理被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物质利益刺激是管理者的主要手段。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这种管理理论的代表。有的管理理论注重研究“人本”的管理者行为,管理者把被管理者当人来管,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是管理者的常用手段之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这种管理理论的代表。

所谓“人本”的管理者行为,实质上也属于“物本”的管理者行为。从企业角度讲,他们尽管重视被管理者心理需求的满足,但管理的最高目标都是为了企业的成功。也就是说,实现企业的成功是管理者行为的最高目标。其中,“物本”的管理者行为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物质需求来实现,“人本”的管理者行为通过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来实现。而这两类管理者的行为都是以企业为本,其实质都是一种“物本”管理。但是,任何管理行为,既包含管理者的行为,也包含被管理者的行为。对于管理而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二者缺一不可。否则,管理就无法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讲,现有的多数管理理论都是片面的。

作为当代先进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文化管理也不例外。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手段就是让被管理者认同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所谓的“落地”。企业文化是管理者经营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现实很多情况是,企业文化要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实现所谓的企业文化“落地”,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阻力重重。究其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文化管理延续了主流管理理论的做法,只关注管理者的思想,而忽略了被管理者的思想。如果说管理者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文化的话,那么被管理者思想的集中体现则是职工文化。因此,职工文化管理的产生,对于弥补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在内的主流管理理论的不足,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职工文化的主要内容

职工文化在一般意义上讲可理解为与职工有关的文化。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职工的含义。

职工的含义。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职工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要素之一。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六条明确提出:“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2014年实施的新《公司法》第十八条进一步强调:“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可见,职工的管理属性是《宪法》和《公司法》所赋予的。

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是这样界定“职工”含义的:职工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把职工的含义界定为: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可见,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界定职工的含义。职工文化主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界定职工的含义。我们认为:职工是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依法与企业确立劳动关系并具有管理属性的劳动者。

首先,职工是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一个企业中,职工一般是与干部或者管理者尤其高层管理者相对应的一种称呼,有时也称作职工群众或者员工。职工与干部,或者职工群众与管理者群体,是企业管理的关系要素,职工或者职工群众是管理的客体,干部或者管理者群体是管理的主体。双方彼此依靠对方而存在,管理活动离开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进行。

其次,职工是合法劳动关系中的当事人之一,另一个当事人是企业。

劳动关系就是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新《公司法》第一条提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第十七条强调,“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都有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双方也应尽到保护对方合法权益的义务。职工是其合法权益的当然受益者,而企业合法权益的受益者往往是企业的管理者群体尤其是股东、债权人及其代表——企业高层管理者及其法人代表。

最后,职工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管理要素之一,具有鲜明的管理属性。

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听取职工对企业管理的建议,在企业中实行民主管理,实现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不仅是宪法和新《公司法》赋予职工的合法权利,而且符合未来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企业不能再将职工仅看作被动的管理客体,而是要全面提升职工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nlc202309081421

职工文化的含义。有人认为,职工文化是多数职工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有人认为,职工文化是某组织内部职工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所形成、积淀并传承的一种意识形态,包括全体职工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共同意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各种活动。有人认为,职工文化是指职工所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有人认为,职工文化是大多数员工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及其所表现的物质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的文化。有人认为,职工文化是以表现职工共同信仰、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与行为方式并展示职工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还有人认为,职工文化是指以劳模为代表的企业基层先进职工群体,在长期的成功实践中形成的,被绝大多数企业基层职工群众认为有效而共享的,并得到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者群体的认同和支持,在企业基层职工群众中倡导、践行和展示的职工价值理念、职工行为规范和职工精神风貌。

这些关于职工文化内涵的界定,表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强调职工文化的“文化”内涵。他们认为应该将职工文化回歸“文化”本位加以认识,强调职工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展现的是职工群众的精神风貌,最重要的是表现了职工群众的共同信仰、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文化范畴。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将职工文化定义为:职工文化是企业先进职工群体在长期的成功实践中创造的,被广大职工群众认为有效而共享的,并得到企业管理者群体的认同和支持,在职工群众中倡导、践行和展示的职工价值理念、职工行为规范和职工精神风貌。

职工文化体系。企业文化体系一般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与之相对应,职工文化体系一般包括职工责任、职工理想、职工信念、职工精神和职工形象。

职工责任。职工责任是关于“为什么”的问题,即使命问题,包括:职工群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他们工作生活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什么?

职工理想。职工理想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即方向问题,包括:职工群众的人生追求和目标定位是什么?他们在工作生活中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他们的人生定位是怎样的?

职工信念。职工信念是关于“怎么做”的问题,即动力问题,也就是职工群众履行职工责任和实现职工理想的最基本价值理念和信条。

职工精神。职工精神反映职工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态度、心理、意志、修养和思想境界,是职工责任、职工理想和职工信念的集中体现。

职工形象。职工形象一般是指职工群众的身心素质、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给社会的总体印象。

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要我做”的文化,职工文化是“我要做”的文化。职工文化集中反映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能够激发职工群众的内在潜力和主体意识。离开了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就很难确定。这必然会影响职工的精神状态。忽视了职工文化,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也很难发挥,反过来也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谓之道。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也符合阴阳之道。企业之道就在于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替变化。职工文化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也包含职工文化的内容。企业之道不仅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平衡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就是平衡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这才是企业之道的精髓。

帮职工立魂,为企业立心。职工文化在于帮职工立魂,体现他们的人生追求和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学会先做人再做事。企业文化在于为企业立心,描绘企业蓝图和统一思想观念,通过心的一致实现行的一致。职工文化的核心是职工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心。职工魂是指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想、人生信仰和精神状态等内容。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企业心是指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它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职工魂需要企业心的引领,企业心需要职工魂的支撑。

“长寿企业”基因中的“基”与“因”。“长寿企业”的“长寿”基因不仅在于企业文化,还有职工文化。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职工文化是基,是企业“长寿”的基石,企业文化是因,是企业“长寿”的动因。如果从DNA图谱看,DNA呈现双螺旋线结构,两条线相互盘旋、彼此交融在一起,展示了“生命之谜”。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是“长寿企业”DNA双螺旋图中的两条线,揭示了“企业长寿之谜”。职工文化助职工成功,企业文化促企业成功,只有职工与企业的共同成功,才是“大成功”,企业“长寿”才有了可能。

大树理论。大树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树叶与树根。树叶通过筛管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自上而下传输,直至树根。树根通过导管自下而上传输水分和无机盐,直至树叶。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棵大树,管理者思想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就是“树叶”。企业文化的“光合作用”是管理者对人财物的整合作用以及对企业的引领作用,从而为企业成功指明方向。被管理者思想的集中体现——职工文化就是“树根”。职工文化的作用是被管理者对自身潜能的激发以及对企业的支撑作用,从而为职工成功提供原动力。

企业文化可以铸就成功的企业,但要成为基业长青的持续成功企业,就必须重视职工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走得快,职工文化可以让企业走得远。企业文化展示的是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管理者群体的智慧,职工文化体现的是以先进职工群体为代表的职工群众的活力。企业文化是“方向盘”文化,职工文化是“发动机文化”,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发展方向与发展动力同等重要。

(责任编辑:陈海峰)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篇4

(一)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这与传统心理学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适成对照。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因此,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这些方法是: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1、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然后,精神分析者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都认为找到了病根为止。①心理学实验技术。萌发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879年由高尔顿首创。有两种形式,不连续的自由联想和连续的自由联想。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法。让患者无拘无束地如实说出由刺激引起的、进入意识中的所有内容,诊疗者根据患者联想到的内容对其症状做出分析、解释、使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动和痛苦完全释放出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梦的解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为了揭示潜意识的愿望,他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隐梦是梦的真正意义。梦的形成是从隐梦到显梦的伪装的过程,他称之为梦的工作,主要包括:凝缩、移置、戏剧化和润饰;梦的解析则是从显梦到隐梦的破译和探测的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技术。去掉显性梦境的伪装以了解隐性梦境的本来意欲。弗洛伊德视之为了解潜意识的好方法和心理治疗的基本途径。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中蕴含的个体潜意识欲望和情感(即隐性梦境)由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不能以本来面目出现,而通过梦的工作予以伪装以对自我不会产生威胁的变形(即显性梦境)出现。

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对正常人的小过失进行分析,同样可以揭示潜意识愿望。这些小过失主要有:口误、笔误、疏忽和遗忘等。

(三)本能论

本能论构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每一种本能都有其根源、目的、对象。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需要和冲动,目的是寻求满足,以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对象是能满足身体需要的对象或手段,本能的对象是可以变化的。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与性本能两种。在他的晚期理论中,他修正了早期本能理论,把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状态或需要,主要是身体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欠缺。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本能的对象是能满足欠缺状态的事物或手段,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大体相当于人类的两大需要:爱与饥。性本能又被他称为里比多(libido),(精神分析术语。人类生而具有的一种原始性欲。即性冲动、性本能。驱使人的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弗洛伊德早期视之为性欲,后扩大其涵义,视之为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即生的本能。)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而自我本能则趋向于避开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

弗洛伊德在晚期理论中修正了早期的本能理论。引申出死本能的概念,又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并为生本能。总之,生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死本能则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目的是死亡或回复到无生命、无机物和生命的解体状态。

(四)、人格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伊底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

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弗洛伊德把伊底比作是“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伊底中的欲望是恒久不变的。伊底完全是非理性的,不知道善恶和价值。遵循快乐原则。纯粹是潜意识的,其中的本能冲动不可能达到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伊底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

自我是伊底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即它是理性的,会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伊底的本能冲动。自我的能量来源于伊底,且是为伊底服务的。

自我并非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初只有伊底而无自我。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伊底与环境相互作用,伊底接近外界的那部分逐渐成为自我。故自我是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自我没有自己的能量,必须从伊底中汲取能量,故它在本质上是依附于伊底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伊底的本能满足服务。但自我是理性的、审慎的、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伊底的本能。伊底虽然隶属于自我,但自我并不完全是意识的,它的一大部分是潜意识的。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光靠自我的力量不能控制伊底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的形成是必要的。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幼儿期会产生对父母的乱伦的本能冲动,为了压抑这种本能冲动,儿童对父母产生自居作用,从而将父母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加以内化,这正是超我。超我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两个部分。超我是对伊底压抑而形成的,它的能量最终仍来源于伊底,超我的一部分仍然是潜意识的。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通过父母的奖励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符合父母所持的观念时,父母就予以奖励,父母据以奖励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的心目中,成为个体的自我理想;良心是通过惩罚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与行为违背父母所持的道德观念时,父母就予以责罚,父母据以责罚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心目中,成为良心。朝我遵循至善原则,督促自我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之合于社会道德规范。超我的能量也来自伊底,超我的一部分也是潜意识的。

2、人格发展

由于弗洛伊德把性的本能冲动看成是伊底的主要内容,因此,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理论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但是,他所理解的性是包容广泛的,不仅包括性成熟后的性,而且包括性成熟前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观念------它们都通过他的性感区的概念而具有性的象征意义。性感区是指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

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肛门区域成为性感区。在这一阶段,儿童会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纪律或权威,因此代表了伊底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一般地,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第三阶段:性器期(3-5岁)。

生殖器成为快感的中心。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欲的对象,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称为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精神分析理论术语。男孩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恋母斥父欲望。弗洛伊德援引自古希腊神话,古老的希腊传奇里,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鳏死。但是有个流派收入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主和后当儿子。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了以后,他创下许多英雄事迹,而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不久,有场可怕的瘟疫降临底比斯,然后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那是很久以前死在他手下的一个旅行者。他也发现原来与他共事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一一实现了。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女孩对父亲产生爱恋,仇恨母亲,称为恋父情结或克勒厄屈拉情结。他指出,儿童要解决这一阶段的危机,必须靠他们自己的先天的性别倾向和对同性父母的自居作用,也即形成超我。如果这一阶段儿童能够逐渐形成超我,那么就会形成正常的人格特征。

以上的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它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第四阶段:潜伏期(5-1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里比多受到压抑,没有得到明显的表现。儿童这时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第五阶段:生殖期(12-20岁)。

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个体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年人的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的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人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一是固着,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里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二是倒退,即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而从高级阶段返回到低级阶段,表现出低级阶段的人格。他认为固着和倒退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以潜意识心理和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为依据,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

(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1、焦虑论

焦虑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心理不适状态,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弗洛伊德探讨了焦虑的性质。他认为,焦虑产生于自我,是自我对冲突所引起的结果的反应,是个体把冲突看作是一种危险的或是不愉快的信号去反应。他的这种焦虑论又被称作“焦虑的信号理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能使个体不恰当地使用防御机制,导致心理疾病。所以,焦虑在先,为因;神经症在后,为果。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原始焦虑阶段,二是后续焦虑阶段。原始焦虑主要是出生创伤。弗洛伊德认为,原始焦虑是后续焦虑的基础,后续焦虑是作为信号的焦虑,即个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只要遇到无法应付的情形或自我意识到里比多的涌现使自己可能再次陷入被动无能的状态,就会以焦虑为信号,调动内部已经形成的防御机制来应付。

可见,在原始焦虑中,自我是被动地体验到焦虑,而在后续焦虑中,自我是主动地体验焦虑,并且以此为信号来调动自我的防御机制的。但无论如何,焦虑实际上是早期创伤经验的反复出现。

弗洛伊德探讨了焦虑的种类。由于自我受三个主人的压制:现实、伊底和超我,所以相应地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焦虑。

一是现实焦虑,它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现实焦虑相当于恐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保存。

二是神经症焦虑,它以自我对来自伊底的威胁的知觉为基础。而且,神经症焦虑也以现实焦虑为基础,因为,人们只有当认识到自己的本能需要的满足会遭遇现实的危险时,才会恐惧自己的本能。三是道德焦虑,它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当个体知觉到自己的行为可能违反自己信奉的道德原则时,会体验到罪恶感和羞耻感,从而使个体的行为符合个人的良心和社会道德规范。

2、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防止或减轻焦虑或愧疚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其特点是伪造或曲解现实,潜意识运用。包括压抑、投射、反向形成等。适当的应用防御机制,可暂时减轻或消除心理痛苦,避免精神崩溃,但如不适宜的过度应用,会妨碍对现实的正确考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用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主要提出了以下八种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个体将意识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冲动经验和记忆放逐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为意识所觉知,以避免产生焦虑、恐惧、愧疚的过程。作为一种本能的动机性选择遗忘,目的是选择的八那些使个体体验到的冲突或紧张的记忆或相关经验摒除于意识之外。被压抑的经验并未真正消失,而是出于潜意识之中,积极寻找宣泄的出口,常以梦、口误、笔误的伪装形式出现,获得暂时的、象征性的满足。有时表现为神经症症状。弗洛伊德认为压抑有两种:原始压抑和真正的压抑。)指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压抑的概念有两层涵义:一是压抑是一种主动遗忘的过程;二是被压抑的思想观念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地活跃着,一旦条件许可,如前意识中的“监督者”放松警惕,它们就会伪装后进入到意识中。(2)反向作用

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3)投射

指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偏见现象即来源于投射作用。常见的精神病患者的被害妄想也来源于投射作用。(4)否认

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在否认中,重新解释事实占有很大的成分。(5)移置

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前者是对象移置,后者是驱力移置。(6)升华

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他把人类在科学、文化和艺术上的工作成就都归结为本能冲动的升华作用。(7)自居作用

指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拟他人的行为,又称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遇到挫折时,常常比拟成功的人物或偶像,从而分享其成就和威严,减轻焦虑和痛苦。(8)倒退

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倒退有两种:一是对象倒退,二是驱力倒退。

(六)、社会文化观

在晚期,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使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领域。在此只简要介绍弗洛伊德的一般社会文化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相对立。他所理解的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他把人性中比较崇高的无私的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解释为是性爱的扩散,即避免对性爱对象的过分依赖而把爱的能量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的结果,从而说明人类群体相互团结和文明借以巩固的心理原因。

弗洛伊德根据上述理论来阐述社会文化现象。例如,他主张俄狄浦斯情结是宗教和道德产生的根源。具体来说,他认为原始人类的图腾禁忌和图腾崇拜,实际上源于人类祖先的俄狄浦斯情结。再如,他把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解释为是俄狄浦斯情结。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篇5

学生回答:略

CAI显示: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板书)

教师讲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表明我们搞 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不是其他什么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搞得如何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AI显示:

同学看书讨论:法律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如何规定的?法律的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

同学回答:略

教师点拨:法律的规定确立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法律地位,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保障。

CAI显示:图片(周恩来,邓小平及名言)

学生讨论: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拨:图片内容反映了理想的重要性,我们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理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共同理想,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体现普及理想教育的重要性。

过渡:在周恩来邓小平身上同样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呢?

CAI显示:民族精神。

同学讨论回答:在什么情况下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突出?

同学回答:略

CAI:图片展(98抗洪;申奥成功;神州号发射成功;众志成诚,抗击非典)

教师总结:试想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有较高道德素质,能严格遵守法纪的人。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的话,是否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呢?这些表明我们只有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过渡:尤其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提问:20字方针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提出来的?9月20日是什么日子?

同学回答:略(CAI显示)

教师点拨:这体现党中央重视对人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学讨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呢?为什么?

同学讨论回答:略

想一想:全社会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离开法律行吗?

CAI显示:录像(同学小偷小摸)

同学讨论:录像里提到了哪些不道德行为,对这些行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同学回答:略

教师点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

同学回忆:社会主义道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

同学回答:略

CAI显示:

教师讲解:社会主义法律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社会主义法律;我们既要依靠法律,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又要依靠教育,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依德治国的道路;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法德结合,法德并举”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制止不文明行为,实现民族素质的显著提高。

过渡:学习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现在我们学习社会主精神文明第二个内容: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同学看书回答:教育科学文化坚实的地位、作用如何?(略)

CAI显示:

同学讨论:法律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如何规定的呢 ?法律的规定有什么意义?

同学回答:略

教师点拨:法律规定确立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法律地位 ,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过渡:有了法律作保障,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开展得如何呢?。

CAI显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成果图片展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神州5号发射成功,卫生部关于打流感育苗的通知,深奥成功,国际巴黎艺术节)

结论 :由于法律作保障,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节课小结:略

课堂练习:在你周围有没有此种现象,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1、见了同学瞪眼。

2、老师提问白眼。

3、到了考试斜眼。

4、发现坏事眯眼。

5、认为诚实是不成熟的表现。

6、小偷小摸。

7、随地吐痰。

8、张口说脏话。

同学回答:略

教师总结:上述情况说明我们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一些问题,这体现了对我们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青少年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争做“四有”新人。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策略研究 篇6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

唐佳

关键词:概括

内容

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不是近似于复述课文,就是几个字打发;不是茫无边际,就是面面俱到。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得交给学生简单、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中心句提取法

“中心句提取法”顾名思义,对于那些有中心句的文章,全文就围绕中心句在组织内容,准确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取中心句,加以适当梳理便可概括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巩乃斯的马》一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就在那场暴雨的冲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全文写的是作者在巩乃斯看到的暴雨冲打下,那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能运用此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前提是得会识别和找准文章的中心句。从句子位置来看,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有时也会在中间。从句子内容上看,它包含全文所涉及的内容,学生通读全文至少两遍,对文章内容有初步感知后,基本可准确判断。

二、过渡句提取法

许多文章中的过渡句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生命与水》第8自然段“既然水对人体如此重要,我们就应当养成喝水的良好习惯,喝水也要讲究科学。”1—7自然段主要写水对人体的重要性,9、10自然段就写应当养成喝水的良好习惯,讲究科学喝水。第8自然段正好的这两部分的过渡段(也是过渡句),恰好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但是,不是所有的过渡句都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题目提取法

许多文章的题目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记叙文。如《包公审驴》、《买椟还珠》、《草帽计》等,提取题目并加以梳理,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不是记叙文的,如《生命与水》它是说明文,就围绕题目写了水与生命的关系和重要性,如何利用水更好的地为生命服务。

四、“六要素”概括法

“六要素”概括法是大多数老师交给学生的方法,这只适合记叙文。为了学生出现将六要素死板硬套的情况,可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果怎样。”这几句话将主要内容串联起来,就更为简单、形象了。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对照那三句话概括的主要内容就是“1837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驾驶的诺曼底号轮船与玛丽号轮船相撞,在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船上所有成员都得以逃生,哈尔威船长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

五、段意相加法(小标题相加法)

段意相加法就是将课文几个相同几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加,用自己的语言组合起来,便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浙江之潮》一文主要写了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退过后三个时段的景象,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六、线索梳理法

线索,在文章中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线索,我们可称之为物线,另一种是感情变化线索,可称之为情线。它们都贯穿全文,将其有条理地梳理出来,也可概括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包公审驴》一文,驴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着驴分别写了“掉驴、告驴、打驴、关驴、饿驴、跟驴”的过程,那就将主要内容概括为“一次,刘五的驴在街上被人换了一头毛色难看的驴,刘五一气之下将驴告上了,包公用:打驴、关驴、饿驴、跟驴的计策巧妙地破案的过程。”《永生的眼睛》一文,“我”的情感变化是“不能理解”——“遵从”——“骄傲”,全文主要写了父亲捐赠妈妈的主动脉和角膜,令“我”无法理解,“我”遵从父亲的遗愿捐赠父亲的眼睛,女儿出车祸走后,我捐赠了女儿的眼角膜,最终觉得无比骄傲的故事。

七、情节梳理法

故事情节基本为发生、发展、高潮、结尾。找到文章这四个节点,弄清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梳理便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飞夺泸定桥》中,红四团接到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发生),红四团冒雨、抹黑,与敌人斗志斗勇前进(发展),并在泸定桥与敌人展开生死战斗(高潮),胜利夺下泸定桥(结尾)。

八、关键词组合法《绿色千岛湖》

这里指的关键词就是文章各个段落里提到的能够概括某些段落内容的词语,提取并用自己的话将其串联成文章的主要内容便是“关键词组合法”。如《绿色千岛湖》一文,文章第1自然段围绕“秀丽”写。接下来几个自然段又围绕“富庶”其余部分还围绕“造福”、“和谐”、“奇迹”。将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串联组合起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便是: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千岛湖的秀丽、富庶,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以及千岛湖如何造福人类,人类与千岛湖如何和谐相处,告诉大家“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的道理。

九、取主删次法

取主就是提取文章主要环节,删次即删除、省略文章次要环节。如《迟到》一文主要写了小海英因为迟到、赖床,想逃学,被父亲打,到学校后,父亲为小海英送铜板和花夹袄的事,体现“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而文中“我”向妈妈求情和老师课堂上的情节都删除了,因为它们不是文章关键环节,在概括是不需要面面俱到,不然会显得啰嗦,主次不分。再如《毽子里的铜钱》一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回忆卖烤山薯的老人两次免费给我吃烤山薯的故事,体现老人的贫苦、善良。文章二审买烤山薯没给足老人钱的环节是反衬老人的可怜、善良、无奈的,在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时也可省略。

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主旨是分不开的,在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同时还得加上主旨。文章主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赞美„„品质。

2、抒发„„情感。

3、说明„„道理或事物。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篇7

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1]。它是对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对其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更高层次的战略部署,是描绘区域未来建设的蓝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划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规划,以城镇为核心的市域规划,跨省区规划等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递进,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引入,使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遥感地信机助制图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带来了规划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学术领域更是百家齐放。

二、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工农商业等多领域和部门,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历史基础与现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或者区位条件与经济体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规划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各个地区无论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其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都遵循大体相近的几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二)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徙要作出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

(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城镇化的道路是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四)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五)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区域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

区域规划中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1. 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 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3. 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标。

4. 拟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壤植被保护和被毁土地的恢复,绿化体系的形成,卫生防疫条件的改善,防噪声、防电磁震荡、防热污染,动物界的保护,景观的保持与改善等措施。

(七)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微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它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 劳动力政策。

包括流动政策和就地转移政策等,既要防止后进地区人才流失,又要区内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转向高的行业。

2. 资金政策。

包括财政手段(如补贴和税收)、改善企业金融状况和行政控制等,诱导资金投向。

3. 企业区位控制政策。

如通过税收和企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的发展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4. 产业政策。

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新企业的创建和小企业的成长,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开发区。

三、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分析逻辑研究

规划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全盘包揽,事无巨细,无一遗漏,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对其内容条分缕析,划归出规划基础、规划变化分析、规划影响后果这三条主线索,提纲挈领,使规划分析逻辑拨云见日,简明扼要。

具体说来,规划基础线索包含人口、城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基础、区域分工、比较研究、领导思路、市场潜力、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非农人口数量。城镇现状主要包括城镇职能、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机构和设施体系与布局、科学研究的配套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的层次与等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陆空多方位立体化交通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供水电气热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资源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工业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指标调控。区域分工主要是区域基于区位、资源基础与地域战略选择的一种发展定位。比较研究是本区域与国内外相似条件的区域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既包括向历史上曾经繁荣或者现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学习经验,也不乏从走向衰落的区域汲取教训。市场潜力是对与本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域现状、未来走向、宏观与微观市场调节作用多要素的综合考量。适宜性评价是对一定时期规划工作完成程度与产生效果进行把握与修正的不可或缺环节。领导思路是规划工作的集体智慧总结与指引方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规划变化分析线索是对规划基础线索中各个方面指标的未来一定时间段内(5年、20年或者更长的规划预期)动态演进态势的勾勒与描绘。在某些大政方针与规划思想指导下,如国内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发展是硬道理”[2],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校园社会的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小即是美”思潮[3],调整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新产业链条与产业园区,进而影响人口的劳动就业与迁移集聚,也同时推动着城镇规模与职能的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变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规划影响后果线索是对上述线索中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与确定,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的控制规划。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多层次阐释。战略定位主要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本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的总体合理性展望,如建设某经济圈内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某沿海带重要的海滨农家乐示范区,某省市区中高档居住区。战略目标层次性强,可以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产业与相关目标体系。战略部署根据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的现实需要,按照放大结构效应、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出构建分城区带、组团式、条带状的空间格局分配。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产业调整基于产业发展详细设计有条不紊地逐步进行。产业调整的目标,增加居民与政府财政收入都会在此得以体现。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对应不同的未来规划与解决方案。

四、小结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区域规划是地理学中理论与实践重要的结合点与应用领域。它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合理有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巨大影响。阐释规划概念与作用,总结规划主要内容与分析逻辑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规划现实意义。

关键词:规划,内容,分析,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141-147.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2):1-6.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篇8

摘 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列宁对于资本主义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一系列系统的理解,以及对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深入表达。该理论对资本主义时代下的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成因进行了论述。在该书中,对垄断组织以及资本输出的情况等的论述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垄断 集中 全球化 帝国主义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写于1916年上半年,发表于1917年4月。这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文献。

第一章《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简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并论述资本主义竞争优势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垄断。

作者首先列举现代工业发展相对迅猛的两个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和美国的生产集中化程度,以论证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到最高阶段,联合制保证了联合的几方都会有更稳定的利润。这里的“联合”指的是不同的工业部门,它们可能在步骤上是先后的关系,或者是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起辅助作用的关系等(这是“集中”含义的开端,在接下来的论述中逐步加深)。正如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观点:“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和基本规律。”垄断程度由低到高的不同组织形式,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资本家取得高额利润。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但是占有仍然是私人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使“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现代的,最新的,文明的”竞争往往是灭绝式的:剥夺原料,劳动力,运输,信贷等。这些足以扼杀哪些不愿被垄断摆布的小企业,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集中化。这一部分也首次提到了对以卡•考茨基为首的当代机会主义辩护者们观点的批判。

第二章《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论述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少数该产业垄断者手中的金融资本空前的集中,影响与涵盖的产业也空前的广泛。

银行业的集中化与工业类似。每家大银行手下的机构越多,影响的企业越多,那么它以金融资本为纽带的资本主义经济网就越密。我认为,影响银行的收益来源与两个方面:业务的数额大小与交易频率,手中握有的拥有使用权的资本流动带来的收益。银行的发展推动了资本在生产和交易当中的流动速度,这也就加快了资本流动到银行手中的速度,也就是从上述两个方面均获取了巨额收益。除此之外,又加深了工业资本家对银行的依赖,潜在的保证了利润来源。与此同时,银行由于自身并非生产机构,更需要依赖于工业本身取得收益的能力。

“人事结合”的出现也推动了银行与最大的工商业企业的融合。从而,银行与工业的关系就紧密起来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集中”,但与上一章节中的“集中”不同的是,银行在其中的作用更像是一张网,它是工商业产业不可或缺的纽带,连接了规模更大,更细致的产业,这是“集中”含义的进一步加深。

第三章《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论述银行与工业由于利益相互融合,金融资本空前集中化,并形成少数几个金融寡头。

我认为,行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产品的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生产涉及的部门联系紧密,利益相关;生产资源的供给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政府在利益下的默许和支持等。由此可见,寡头世行的成因和垄断市场是很相似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其特点总结如下:

(1)“参与制”。金融寡头用少量集中的资本控制比较分散的大量资本,以致掌握工商业,控制整个国民经济。列宁引用德国经济学家海曼的叙述,领导人控制着总公司(“母亲公司”),总公司又统治着依托于它的公司(“女儿公司”),后者又统治着“孙女公司”等等。于是,一个领导人只要拥有100万资本,就能控制各“孙女公司”800万资本。如果这样下去,那么拥有100万资本就能控制1600万、3200万,以至更多的资本。”(2)“掺水”的“过度资本化”。列宁在这里论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且享有实际垄断权的金融资本通过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等取得创业利润”,然后对小企业进行合并,“获得大量的、愈来愈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税。”(3)垄断的毒汁已渗入到包括政治制度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金融寡头通过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不可避免的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第四章《资本输出》论述了在旧资本主义向新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中,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占有重要地位。

列宁在这一部分中指出:“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百度百科中,“资本输出”的定义指一个国家政府或个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而对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而在列宁的论述中,“高额利润或利息”拥有了一些现实的影响更加深远的形式:贷款中附带对资本输出方有利的契约,以促进商品输出的深化程度。列宁的论述到现在这个阶段,经济的帝国主义化就开始显著的与政治结合,并且涉及到经济的全球化。

在这里,我对“全球化”的含义有一些思考。首先,“全球化”是否只是“资本家同盟或资本主义大国瓜分世界”的一个委婉和迷惑性的形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否依然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对外扩张。当然,我这种片面的叙述是形而上学的。当我开始辨证的看待这些思考时,我又有了接下来的一些想法。在列宁的论述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被瓜分的受其剥削的不发达的边缘地区明显是处于弱势和被利用的位置,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这样的一个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使弱势的国家面临两个选择:第一,用全球化刺激自身发展,在夹缝中艰难探寻机遇,并逐渐形成足以与资本主义大国所抗衡的稳定的经济秩序和发展模式,以消灭被剥削的劣势地位。全球化在无形当中又为这些探索和发展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完整而系统的参照和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二,甘于成为资本主义大国的附庸,存活在其羽翼之下。这也令我想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至今日,相当数量的民众也同样也抱有我开始的一些怀疑。所不同的是,对帝国主义激烈的憎恨和偏执的论断使其中一些人开始强烈反对经济全球化。这些“民粹主义”式的极端意识形态也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民族产业和国土上的一些跨国企业关系复杂起来。这些论述又要牵扯到其他方面的分析,在此不再多做赘述。

目前,对于中国这个发展迅速但是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但是,帝国主义是不会允许完全意义上的公平存在,利益是绝对的,而公平是相对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起步较晚的曾经的弱势国家逐渐开始把握自己的经济命脉并与资本主义大国开始了针对自身利益的对话,到底是会形成新的自由竞争的循环还是加深了大国金融垄断的程度,是我所不能妄言的。中国已开始加入国际金融竞争的行列,到底是重拾了旧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尾巴还是只是波涛暗涌的当代帝国主义垄断的一个环节。这些随着时间的推进都会被揭示的。

第五章《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主要论述了资本家同盟之间在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

第六章《大国瓜分世界》论述了几个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殖民地已经将世界瓜分完毕。

这两部分叙述了经济的帝国主义向政治扩张的结果——殖民地的形成原因。

第七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论述帝国主义的形成。

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是对资本主义的寄生性与腐朽性的阐述。

第九章《对帝国主义的批评》主要对帝国主义政策的批判以及对考茨基改良式机会主义理论提出直接而严厉的批判。

第十章《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论述帝国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

可见,整本书主要论述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各个工业部门和银行系统都渗入了垄断和金融资本的统治,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并且揭示了这种帝国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

从结构上来看,在全书的第一至第六章节中,主要阐述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的垄断,工业与银行业的结合,资本输出的重要意义,主要资本家对世界的分割,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瓜分。在第七至第十章节中,主要是针对帝国主义从根源上阐述了他必然消失的众多因素。前六章为后面章节的正式论述帝国主义系统而完整的奠定了基础。

列宁对考茨基改良式机会主义“超帝国主义论”等谬论的批判也是毫不留情不加修饰的。通过列宁的论述,我认为考茨基的理论避开了帝国主义的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紧密关联和相互作用,没有涉及帝国主义扩张的经济基础,弱化了金融寡头加深剥削和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企图,“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与和平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点”。

序言以当初写作此书时不能使用的明确语言宣布:“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列宁的这个著名论断,可以看作是全书的总结论。

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终阶段》一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列宁对资本主义经济阶段的划分,是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对于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二,列宁有关金融寡头垄断和资本全球流动等理论,是研究世界资本市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等问题重要的理论指导。第三,列宁在本书中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提醒各国致力于和平和发展。第四,《帝》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这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世界形势,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部著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的重大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

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等,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局限性。第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无产阶级革命条件逐步成熟的时期进行的。“最高阶段”是一个极端的形容,但是从该理论的形成到如今已有近百年,资本主义不可否认依然在发展,而帝国主义在理论的形成阶段也已出现。是否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保守估计已持续长达百年的资本主义正在向帝国主义发展的阶段。第二,列宁在全文中一直在论述一个“资本主义朝一个方向发展”的状态,但没有提到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当中的调节性。第三,《帝》一书论述的终结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也就是帝国主义至其灭亡的一个阶段。如果说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而社会又必然是在发展的,那么这个临界的阶段必定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经济格局。我认为,对这个新的格局的分析可以成为列宁全球化理论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三叙事作文700字: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下一篇:公共事业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