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2024-07-02

八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精选9篇)

八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篇1

1 芝麻的主要病害

感染芝麻的病害, 根据其侵染芝麻的根、茎、叶、蒴果等不同部位, 迄今为止报导的共有17种。现将田间主要且普遍发生的几种病害的田间识别方法及其危害分述如下。

1.1 芝麻茎点枯病

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枯病, 芝麻黑根疯等, 主要危害芝麻茎杆, 根部及幼苗。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偏施氮肥、种植过密和连作地危害严重。

1.1.1田间为害部位及为害程度。苗期感病:轻者幼茎上密生小黑点, 重者致幼苗枯萎死亡。

开花结蒴期感病:轻者茎部一周密生小黑点, 重者后期感病, 茎杆枯萎折断, 植株枯萎死亡, 整株颗粒无收。

1.1.2茎点枯病的田间发生时期。鄂北芝麻产区茎点枯病的发生时期主要集中在苗期和盛花期, 即6月中旬和8月份。芝麻生长后期若长时间阴雨, 则病害加重。

1.1.3茎点枯病的田间症状的识别。苗期:根部变褐, 地上部分植株变焉, 枯萎死亡, 幼茎上密生小黑点。开花结蒴期:茎部初呈黄褐色水浸状, 后扩展绕茎一周, 中心有银灰色光泽, 其上密生小黑点, 表皮下及髓部产生大量小菌核, 茎杆空中易折断。

1.1.4经点枯病的传播方式。种子、病残体和土壤均可带病, 菌核和分生孢子是菌源, 从伤口、茎基部、叶痕或根部侵入。

1.2 芝麻枯萎病

芝麻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 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侵染根、茎、叶和蒴果。芝麻连作地和土壤肥力差, 田间湿度大的地, 都有利于病害流行。

1.2.1 芝麻枯萎病的田间为害部位及为害程度。

苗期轻者萎焉, 重者根部腐烂枯死。后期轻者植株叶片变黄, 枯萎或半边枯死, 植株减产, 发病严重者植株整株枯死, 无产量。

1.2.2 芝麻枯萎病的田间发生时期。

主要发生在苗期和结蒴期, 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底。

1.2.3 芝麻枯萎病田间发生症状的识别。

苗期:根部腐烂枯死。开花结蒴期: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 最后变褐色枯死。发病轻的半边枯死, 严重的整株枯死。茎上病斑褐色, 长条形, 潮湿时出现粉红色霉层。横切发病茎杆, 维管束变褐色。

1.2.4 芝麻枯萎病的传播方式。

种子、病残体和土壤均可带菌。菌丝和分生孢子是菌源, 从芝麻的根毛、根尖和伤口侵入, 蔓延到茎、叶、蒴果和种子, 致使全株发病死亡。

1.3 芝麻青枯病

芝麻青枯病俗称芝麻瘟, 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或从自然空口侵入, 并在植株导管内从下向上蔓延。该病病菌随病菌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借助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发病高峰多在夏季7~8月份。暴风雨过后, 温度骤升, 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1.4 芝麻疫病

芝麻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芝麻茎基部、茎部、蒴果、叶片。该病病菌以菌丝或卵孢子在并祝残体上越冬。次年病菌侵染茎基部, 产生孢子囊, 借风、雨、流水传播, 进行扩大再侵染。芝麻现蕾期开始发病, 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多雨潮湿病害加重。

2 芝麻主要病害的防治

2.1 选用抗病种子

选择优质、高产、耐渍、抗病品种, 如鄂芝5号、豫芝8号等。

2.2 播前种子处理

2.2.1 温水侵种:

播种前用55℃温水侵种10分钟或60℃温水侵种5分钟。晾干后播种。

2.2.2 药剂拌种或侵种:

用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拌种, 用药量占种子重量的0.5%~1%;或用0.5%的硫酸铜溶液侵种半小时。

2.3 农业防治

2.3.1芝麻最忌连作, 因此采用轮作倒茬可以较好的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一般芝麻与棉花、甘薯以及其它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的轮作换茬可以很好的抑制病害。

2.3.2 合理密植, 采用沟厢种植, 及时清沟排渍, 防止田间有积水, 降低田间湿度。

2.3.3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增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混施磷、钾肥, 苗期不施或少施氮肥, 芝麻产区增施钾肥, 培育壮苗, 可增强芝麻的抗病性。

2.3.4对田间已发病的病株及时拔出, 并带出田外销毁。

2.3.5芝麻收割后,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集中销毁或深埋, 以减少越冬病原。

2.4 药剂防治

在病害发生前喷药保护, 或发病初期用药。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50%的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喷施;70%的代森锰锌800倍液叶面喷施;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可防治疫病。

参考文献

[1]《安徽农业科学》, 2001年3期, 诸葛龙、胡金和、李木根.

[2]《农民日报》, 2004年8期.

[3]《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暨学术论文会论文集》, 2005年, 王欣、刘涛、吴春峰.

[4]《河南农业科学》, 1982年8期, 周宪昌、张秀恩、王瑞华.

杨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篇2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刚移栽的幼树发病较重。杨树溃疡病的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治早、治小”。

杨树溃疡病菌为弱寄生菌,易侵害树势衰弱、抗病力弱的树木,因此干旱缺雨、土壤贫瘠、冻害、火烧、管理粗放、病虫危害等都可成为溃疡病发生的诱因,尤其是苗木中的水分缺失是造林后发病的关键因素。杨树溃疡病通常以水渍状病斑为主,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边缘不明显,以后逐渐扩大,手压病斑有褐色液体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容易剥离,严重时引起植株死亡。该病害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1个发病高峰。7月~8月气温升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10月逐渐减缓并停止。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杨树品种。

2.每年9月初对来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喷雾1次,以减少苗木带菌量。

3.清除苗圃周围病树,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源。

4.尽量使用本地育的苗木造林,起苗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减少伤害,缩短起苗到栽植的时间,减少苗木水分的流失。

5.栽植前应将根系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栽植深度应达到80厘米以上,栽后应浇足水。

6.在4月份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喷雾防治。

7.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避免感染。

二、杨树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也称杨树腐烂病,是严重危害杨树的一种枝干部病害,过去北方多发,南方较少,但现在南方也有大量发生。发病初期,皮部出现不规则的隆起,如荨麻疹斑块,斑块较软,掀开枝干表皮有酒精味。隆起的斑块逐渐失水,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剥皮观看,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表面呈褐色,病皮不断扩大,纵向发展快,当病部不断扩大,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上部即枯死。发病后期,病部下陷,表皮上出现黑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皮干后,皮层腐烂成乱麻样的纤维条,极易剥离。幼、中、成林树都可能发病,发病时间为4月初至5月初为初发期,5月中旬至6月初为发病高峰,9月以后开始第二次发病,11月后停止。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杨树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初冬或早春树干涂白(配方:生石灰5公斤+硫黄0.75公斤+食盐1.25 公斤+动物油或植物油0.1公斤+水20公斤),以防日灼和冻害。

4.分别于5、6月份喷10%双效灵1~10倍液2次,可有效控制杨树烂皮病的发生。

5.在林分中发现病斑后,可用刀子刮除树皮上的病斑,再涂上多菌灵、代森锌或托布津等药液,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工作量较大。

三、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是杨树主要的叶部病害,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毫米,黑褐色或褐色,小斑点汇成较大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发病盛期叶片大量脱落,新梢枯萎。黑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枯梢的病斑中越冬。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杨树品种。

2.及时清扫林内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

油茶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篇3

关键词:油茶病害,症状,防治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 大力发展油茶生产, 对改善生态环境, 加快发展林业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及缓解我国耕地压力, 减少对食用油进口的依赖, 维护粮油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油茶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树种, 其树干光滑、叶片革质、具有较强的耐火性, 对多数虫害和鼠害也具有抗性;油茶树体不高, 具有抗风能力;油茶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 耐干旱、贫瘠[1]。因此, 油茶的火灾、旱灾、虫害和鼠害极为少见, 而病害危害十分严重。油茶病害往往造成油茶落果、叶片脱落、根系腐烂等, 影响油茶的产量和生长。因此, 油茶病害是制约当前油茶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 如果病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油茶产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1 油茶病害的危害现状

油茶的主要病害有油茶煤污病、油茶炭疽病、油茶白绢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叶肿病、油茶疮痂病、油茶毛毡病、油茶半边疯、油茶根癌等。油茶病害较为普遍, 可造成大量花蕾、果实、叶片的脱落和干枯, 甚至全株枯死, 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据调查, 我国常见油茶病害有20种, 黄山市约有10种, 而歙县特种经济林场以炭疽病、软腐病、煤污病和白绢病发生较普遍而严重。

2 油茶主要病害

我国各地油茶产量差异很大, 有的油茶林产量高达1 350 kg/hm2, 而多数油茶林不足75 kg/hm2, 少数甚至颗粒无收。导致油茶低产的原因很多, 据歙县特种经济林场现状调查分析, 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品种不良、立地条件差、经营管理粗放和病虫害危害4个方面。在相同的林分条件下, 病害往往是影响油茶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以下是歙县特种经济林场4种油茶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的要点内容。

2.1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 (Glomerella cingulata) 是油茶的主要病害。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的大面积油茶栽培区, 以及河南、陕西南部地区发生普遍。病害发生后, 引起严重落果、落蕾、枝梢枯死, 甚至整株衰亡[2]。各地油茶常年因该病减产10%~30%, 重病区可达50%, 甚至100%。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产量的最主要因素。

2.1.1 症状特点。

果实、枝梢、叶片均可发病。果实上出现黑褐色或棕褐色圆斑典型病斑。发病初期果面上出现红褐色小点, 后扩大, 变为褐色至黑褐色, 后期的病斑上轮生小黑点, 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露水浸润和湿度大时, 产生粉红色颗粒状、黏质的分生孢子堆。单果可有1~10个病斑, 病斑扩展后可联合。嫩叶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叶缘, 半圆形或不规则形, 黑褐色, 常有不规则轮状细皱纹, 边缘紫红色。老叶病斑下陷, 褐色, 有时黑褐色, 亦常有不规则、较稀轮纹, 病斑边缘紫红色。该病与温度关系密切, 最适温度25~28℃, 温度增加, 病害加速蔓延和发展, 一般4—5月开始发病, 7—8月蔓延, 并发生落果, 9月为落果高峰, 一直持续至10月后才逐渐稳定。

2.1.2 影响发病的因素。

林内湿度大的中等密度林内, 如连季套种高杆作物, 有利于病害发展。

2.1.3 防治方法。

具体如下: (1) 在普通油茶林, 尤其重病区, 选择抗病高产单株, 就地繁育, 及时推广。 (2) 禁止从重病区调种, 种子在果壳储藏或播种前, 用0.2%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 (3) 冬季至早春前, 剪除病枝与带有病蕾、病幼果的小枝至病部以下5 cm处;摘除病叶、病果。刮治大枝和干部病斑。刮口和工具经0.1%升汞水或75%酒精消毒, 伤口涂敷波尔多液保护。 (4) 结合抚育, 抹除枝干上不定芽, 剪除不定芽萌发梢。 (5) 根据当地可能条件, 喷药保护。选用药物有1∶1∶100波尔多液加1%~2%茶枯水,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2.2 油茶软腐病

油茶软腐病 (Agaricodochium camelliae) 又名油茶落叶病, 我国各油茶产区都有发生, 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

2.2.1 症状特点。

危害油茶地上部分各幼嫩部位, 以叶片受害最重。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 也可在叶片任何部位发生。病斑初呈半圆形或圆形, 水渍状, 在阴雨潮湿时, 迅速扩展为黄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不明显, 叶肉腐烂, 仅剩表皮, 2~3 d内病叶即可脱落。后期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物, 在放大镜下呈白色钮扣状, 是此病的明显特征。芽或嫩叶感病后, 即可枯黄腐烂而死。果实发病后造成大量裂果和落果。干旱高温时, 病斑开裂, 裂口不齐, 有纵裂、横裂或纵横开裂, 后脱落。果实自发病到脱落, 经2~4周, 一般自7月开始落果, 直至采收时仍有脱落。叶片在3月发病, 4—5月阴雨天气蔓延较快, 6—8月为发病高峰, 引起落叶、落果, 严重时叶、果全部脱落, 10月以后逐渐停止。

2.2.2 影响发病的因素。

油茶软腐病的流行与温湿度, 立地条件、茶林的密度和郁闭度有密切关系。茶林密度和郁闭度大的林区容易发病, 山凹、阴坡或排水不良以及抚育管理粗放的油茶林或苗圃容易发病。

2.2.3 防治方法。

具体如下: (1) 营林措施。密度过大的油茶林要及时整枝修剪或疏伐, 使林内通风透光良好。冬季清除病叶、病果, 消灭越冬病原。苗圃地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 并加强管理。 (2) 化学防治。发病时喷洒1∶1∶120波尔多液, 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对水400~600倍液。

2.3 油茶煤污病

油茶煤污病 (Neocapnodium sp.) 又称煤病或烟煤病, 在我国各油茶产区都有分布。茶林受害轻的影响油茶树生长, 并造成落花落果, 降低茶籽的产量和品质, 重的枝枯叶落, 终至全林枯死。

2.3.1 症状特点。

受害油茶树枝叶上产生黑色煤尘状菌苔。叶上菌苔最初常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 然后逐步扩及全叶以至叶的背面, 并且逐渐增厚, 厚度可达0.5 mm。菌苔表面粗糙, 或呈绒毯状。在病菌分生孢子器盛发阶段, 可见密生的鬃毛状突起物, 高可达1 mm。在缺乏营养或环境不适的条件下, 菌苔收缩干裂, 可自叶面剥离。小枝上菌苔形态相同。有的煤污病的菌苔, 初在叶正面呈黑色圆形霉点, 后扩展成不规则形, 或互相汇合覆盖整个叶面。病害每年3月上旬至6月下旬, 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2次发病盛期。

2.3.2 影响发病的因素。

煤炱菌是植物枝叶表面的腐生物, 由于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使植物受害。主要以蚧类、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 有时也可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因此, 在这些害虫为害的林分中, 常同时发生煤污病。

2.3.3 防治方法。

具体如下: (1) 加强油茶林的抚育管理。清除杂草灌木, 修剪过密枝和病虫枝, 使林内通风透光, 促使林木生长健壮, 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 (2) 化学防治。防病必须先防虫, 没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危害, 病害自然消退。在蚧虫、蚜虫孵化盛期至2龄前喷药。可用50%马拉松、乐果1 0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施用农药应注意保护天敌, 在蚧虫密度不是很高的林分中不宜滥用[3]。 (3) 生物防治。黑缘红瓢虫是蚧虫的主要天敌, 可在瓢虫密度高的林分中收集, 携至发生蚧虫和煤污病的林分中释放。

2.4 油茶白绢病

油茶白绢病 (Sc1erotium rolfsii) 又称菌核性根腐病, 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各省的油茶产区较普遍, 苗木受害严重。有些地方的苗圃, 油茶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 引起苗木大量死亡。

2.4.1 症状特点。

病害多发生于接近地表的苗木茎基部或根颈部, 初期皮层出现暗褐色斑点, 随后扩大呈块状腐烂病斑, 不久即在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 天气潮湿时, 可蔓延至地面, 并沿土表伸展。最后在病株根茎部及附近的浅土中, 出现油茶籽状小菌核, 初呈白色, 后变淡红色、黄褐色, 终至茶褐色。苗木被害后, 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 以致生长不良, 叶片逐渐变黄凋萎, 最后全株直立枯死。病苗容易拔起, 其根部皮层腐烂, 表面有白色绢状菌丝层及小菌核产生。

2.4.2 影响发病的因素。

该病菌发育最适温度约为30℃, 在pH值为6左右时, 最适于繁殖。光线能促进产生菌核, 最有效的波长是在蓝光及接近紫外线的区域。通常在湿度较大、黏重板结、贫瘠的土壤发病率高。

2.4.3 防治方法。

具体如下: (1) 整地时深翻土壤, 将病株残体及其表面的菌核埋入土中, 可使病菌死亡。播种前用75%五氯硝基苯粉或80%敌菌丹粉15 kg/hm2, 加细土225kg/hm2, 撒在播种沟内, 或结合整地翻人土壤进行消毒。 (2) 发病初期, 用1%硫酸铜液浇灌苗根, 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或用10 mg/kg萎锈灵或25 mg/kg氧化萎锈灵抑制病菌生长。于发病圃地施生石灰750 kg/hm2, 可减轻下一年的病害[4]。 (3) 对发病严重的圃地, 可与玉米、小麦等不易受侵害的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轮作年限应在4年以上。

参考文献

[1]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8.

[2]程朋, 束庆龙.现代林业理论与应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7.

[3]黄敦元.油茶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八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篇4

关键词:杨树;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53-2

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吉林省农田防护林、枯死树更新改造工程的开展和实施,杨树栽植面积特别是新植幼林面积迅速扩大,杨树病害发生面积逐年加大,为害严重,不但影响了造林绿化的成果和进度,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杨树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将吉林省白城地区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期望能给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1 杨树烂皮病(腐烂病)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主要干部病害之一,在白城地区均有分布。是防护林、用材林、退耕还林地和城乡绿化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个别年份可引起大片林木死亡。2006年,白城地区杨树烂皮病普遍发生,严重地块苗木枯死率近100%。对镇赉、通榆、大安和松原地区乾安4县(市)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新植林地成片枯死总面积为3911.41亩,占造林地总面积的13.2%。

1.1 症状

干腐型:病斑多发生在主干分杈处和大枝、树干上。发病初期,光皮树种在患部透出褐色或灰褐色水浸状病斑,微隆起,病健交界处明显;粗皮树种病斑不明显。当树势衰弱、空气湿度大时,病组织迅速坏死,变软腐烂。手压病组织有褐色液体流出,有酒糟气味,以后病组织失水干缩下陷。患部树皮的韧皮部或内皮层呈褐色或灰褐色,糟烂如麻。病斑沿树干纵横方向发展。当病斑绕树1周时,病部以上枝条枯死,出现枯枝、焦梢等症状。

枯梢型:病斑多发生在1-2年生幼树主干或大树枝条上,初期病部暗灰色,不呈水浸状,使病斑以上枝条枯死,此时病斑皮层外部呈枯黄色,相继出现散生小黑点,韧皮部变为黑褐色,易与木质部脱离。

1.2 发病规律

在白城地区该病于4月份发生,5、6月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趋缓和,至9月停止发展。

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腐烂菌在苗木中带菌率很高,当出现干旱、水涝、日灼、冻害等恶劣条件时,病害便迅速发生,造成巨大损失。

1.3 防治方法

1.3.1 伐除病树 对病斑横向长度超过树干周长一半的,应该及时伐除病树。

1.3.2 病树防治 对病斑较小树,可刮破病斑并用毛刷涂以10%碱水,或40%艾苏美特(福美砷)50倍液、10%菌清10倍液防治。

1.3.3 病树清除 秋冬季节清除病树、病枝,一律烧毁。春夏季节随时检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

1.3.4 倒茬、消毒 老苗圃或蔬菜地后改的苗圃容易发生此病。发现此病后应换地倒茬,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树种。如无地可换,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1.3.5 多树种搭配 在更新、造林时,要实行多树种、多品种的合理搭配,提倡营造混交林。要种植一些具有免疫能力、抗性强的树种,增加林分的多样性和抗性。

1.3.6 改善林内卫生条件 改善林内卫生条件,推广森林健康新理念,增强林子自身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

2 水泡型溃疡病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是威胁杨树造林成活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我国杨树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枝干病害。现已遍及国内许多省市,危害60多杨树品种。据近几年调查发现,该病在白城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许多杨树幼龄片林、行道树发病严重,染病率达半数以上,严重林分100%植株受侵染。染病树木轻者导致生长衰弱、材积生长量下降、重者可使全株枯死。

2.1 症状

病菌入侵后在干部皮孔周围出现病斑,初期水泡状,圆形,直径1厘米左右,其中充满淡褐色液体。在5-6月,这些水泡会自行破裂,流出液体,病斑干瘪下陷,皮层变褐色腐烂,当病斑干枯后,出现黑色小点。11月初在老病斑处出现大黑点。

2.2 发病规律

11月底以前病菌侵入树干,个别苗木出现病斑,次年春4月底大面积出现病斑,受害部位明显。该病在白城地区于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5月末至6月为发病高峰期。7-8月份病势减弱,9月份再次发展,10月份停止发展。病害发生呈现春-夏,夏-秋两个几乎是间断的高峰期。春季发病高峰是上年秋季侵染(病菌具潜伏侵染特性)而不是当年春季侵染的结果。春季造林时,初定植幼树上的新病斑也是先年在苗圃感染所致。

2.3 发生原因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发病原因病害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如冬季温暖,早春气温回升快,病害发生较早。春季温度变化大,发病较严重。在发病期间,阴雨连绵可导致病斑大量出现。 造林或育苗密度大,空气湿度高,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2.4 防治方法

2.4.1 严格检疫 严禁带病苗木出圃,对插条可用80%好意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200-300倍液浸24h(小时)消毒。

2.4.2 选择抗病树种 可选育树皮粗糙的黑杨派或黑杨派间的杂交种栽植。

2.4.3 育苗密度不应过大 每1/15公顷(1亩)不宜超过3000株。留干苗不宜超过1000株,培育壮苗大苗。

2.4.4 浇水 苗圃地越冬前浇1遍水,以增强苗木抗病力。

2.4.5 除去病株 发现病株,及时除去,以减少侵染来源。

2.4.6 冬季苗木出圃前喷1次1%波尔多液或400倍多菌灵。

2.4.7 幼树护理 幼树栽植后及时浇水、培土,养护根系。

2.4.8 防治溃疡病 用1波美度石硫合剂涂干,可有效防治溃疡病。在发病期,当苗木发病时,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抹患部。涂前将患部划破,隔15d病可再涂药1次。

3 杨树灰斑病

本病可危害幼苗、幼林到成林,以苗期被害严重,常造成肿茎和多顶苗,导致育苗失败。该病在寄主不同部位表现为不同症状。在叶部为灰斑病,在顶梢为黑梢病,也叫黑脖子病,在茎干皮部则产生肿茎溃疡病。

3.1 症状

灰斑型:病叶最初生出水渍状斑,很快变为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病斑周围为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黑斑型:在雨后或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多从叶子尖端或边缘发生,迅速发展成大块坏死性病斑,在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层。

枯梢型:病菌侵染后导致嫩梢变黑枯死,而病部以上部分的枝叶为绿色,但很快死亡变黑,病梢常弯曲下垂或由此处折断,老乡称为“黑脖子”。

肿茎溃疡型:在苗木的茎干皮部,开始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长度1-4cm,后失水下陷变黑,病斑中央渐变白色,出现黑绿色小点。随着树木生长和病斑发展,病部肿大,纵向开裂,露出变红色的木质部。

3.2 发病规律

该病在白城地区发生普遍,危害多种杨树品种,但以黑杨派及青杨派的杂交种易感病,其中以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黑杨派、白杨派及其杂交种发病轻或不发病。6月初-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流行盛期,9月上旬终止。

3.3 防治方法

种苗不要过密,当叶片密集时,要适当间苗,或打去3-5片底叶,以通风降湿;苗圃周围大树下的萌条要及时除掉,以免病菌大量繁殖。培育幼苗的苗床应远离大苗区;6月末开始喷药防治,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10%双效灵100倍液,15d(天)喷1次,共3-4次,均可收到较好防治效果。

4 杨树黑斑病

杨苗黑斑病是世界性的杨树幼苗叶部病害,也是我国北方杨树的大害,它不仅可以引起早期落叶,还能造成育苗失败。在白城地区危害较重,1961年白城地区杨苗因受该病危害,损失达70%以上。

该病危害多种杨树的叶片和叶柄。某些杨树嫩梢和果穗也能感病。使罹病叶片提早1-2个月脱落,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在嫩梢上产生的溃疡斑,严重时形成枯梢。树木连年受害,可导致树势衰弱,为溃疡病、烂皮病(腐烂病)等次期性病害的发生创造条件。

4.1 症状

叶面和叶背都产生许多近圆形黑褐色病斑。叶斑初期为针刺状发亮的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黑褐色病斑。空气潮湿时,在黑斑病的病斑上产生1至多个乳白色小点,当病斑数量多时,可连成不规则斑块,使全叶变黑枯死。在嫩梢上病斑初为梭形,黑褐色,后隆起,出现略带红色的孢子盘。嫩梢木质化后,病斑中间开裂成溃疡斑。

4.2 发病规律

该病在白城地区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苗圃处于低洼或排水不良地区,苗木密度大发病重;重茬病情严重。重茬次数越多发病越重。雨多发病重。

4.3 防治方法

加强苗圃管理。应选用抗病品种育苗,苗圃地应避免连作或避免将苗圃设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计划地换茬育苗,种子带菌可用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处理;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于5月中旬至7月初每隔半月喷1次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药物预防及防治。发病期间,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锰锌250倍液喷洒,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防治。

5 杨树破腹病

杨树破腹病是对杨树速生丰产林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造林后三四年开始发病,发病期主要在早春3月份。首次发病症状为树干阳面20-50cm高度树皮发生纵裂,树皮失水,形成层死亡。夏季,死亡的树皮腐烂,形成伤口,两侧的愈伤组织逐年向伤口愈合,表现出不同症状,树皮开裂后,腐朽菌及各种杂菌侵入木质部,使木材腐朽,造成严重损失。

5.1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树干西南面及南面,树干纵向开裂,裂缝深达表皮层、内皮层、甚至木质部。裂口处可延长达数米。破腹病可导致树木产生逐年加长的裂口,无愈伤组织;有的在裂口处产生新的愈伤组织,年复一年向两侧发展,中间露出木质部。导致木质部变色、变质、局部腐朽。常伴随烂皮病,加速树木衰弱,易造成风折。

5.2 防治方法

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栽植;树干涂白。涂白最佳时期为11月上中旬;喷洒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止病害发生。

四大家鱼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篇5

1、四大家鱼的主要病害

四大家鱼主要是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是我国1 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且高产的鱼种。鳙鱼主要生长在水的中上层, 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一般也生活在水的中上层, 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草鱼一般生活在水的中层, 以水生植物的叶和茎为食;青鱼主要生活在水的下层, 以螺、蚌等水底动物为食, 这4种鱼混合饲养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增加鱼的产量。

危害四大家鱼的主要是细菌类和寄生虫类疾病, 以细菌类的危害比较大。危害草鱼和青鱼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腮、指环虫、赤皮病、车轮虫、中华鳋病、病毒性出血症7种疾病。危害鲢鱼、鳙鱼的主要病害有打印病、烂腮病、车轮虫、中华鳋病、水霉病、暴发性出血病等7种疾病。对于鱼群来说, 往往是寄生虫的发病率较高, 而细菌性疾病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最大, 需要在生产实践中重点防治这2类病害。特别是鳙鱼的烂腮病, 严重影响了鳙鱼的摄食, 最后造成鳙鱼停食, 直至死亡。每年的4~5月、8~9月是气候变更的季节, 鱼类对于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 特别是在春暖冬寒的时候, 鱼类在生理上的防疫能力比较薄弱, 对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差, 容易生病。

2、鱼类病害的防治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有病早治”的方针, 加强对养殖生产的管理, 优化养殖水域的环境, 采用优质饲料喂养, 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对于鱼类来说, 鱼类发生病变后并不容易发现, 等到发现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已有部分鱼类死亡;同时因为它们聚集在水中, 给药方法也不如其他陆生动物容易, 很难计量。鱼类在生病后往往停止觅食, 内服的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只能通过泼洒杀菌药物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但这只对病情较轻的鱼类有效, 对于病重的个体效果比较差。对四大家鱼病害的防治主要有以下措施。

1) 对塘底进行曝晒。干塘可以使塘底在经过阳光的曝晒后, 氧化塘底的有机物。

2) 对池塘消毒。应用没有风化或者吸水的氧化钙, 用水化开, 使其成为强碱性石灰粉或者石灰水, 对各细菌和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另外, 还可促进淤泥钙化, 防止细菌繁衍。

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3) 合理搭配。对于四大家鱼塘, 一般是指以草鱼养殖为主, 混养鲤鱼、鲢鱼、鳙鱼、鲫鱼等的池塘, 合理搭配不仅要考虑鱼的产量和产值, 而且也要考虑饲料的再利用。

4) 鱼种消毒。对于鱼种, 不分大小及来源地, 在放入池塘进行养殖前都要用药浴的方法对鱼种进行消毒。

5) 定期消毒。通过定期消毒和使用药饵饲料对鱼群进行消毒, 药量较小, 成本也比较低。通过对鱼塘进行定期消毒, 预防鱼群发病, 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6) 科学增氧。在夏季或者水温较高的12:00~l5:00可以开增氧机, 通过对池塘水的搅动作用, 减少水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可以促进池塘中有机物的氧化, 减少池塘中有机物的耗氧量;还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使鱼群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增强鱼群的免疫能力。

7) 合理投喂。对鱼群的喂养饲料要营养均衡, 同时也要掌握喂养方法, 做到饲料不浪费, 减少鱼群在消化饲料上的负担, 也要避免过量喂养给池塘水质带来的影响。

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气候转暖的时期, 水温、气温都开始快速上升。气温往往高于水温, 此期鱼类的新陈代谢速度开始加快, 生长旺盛。是鱼病暴发的第1个高峰期, 要预防烂腮病、车轮虫、中华鳋病、水霉病等。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 气温、水温开始下降, 鱼类的新陈代谢速度开始下降, 生长缓慢, 是病原体的繁衍高峰, 也是鱼病发病的第2个高峰期, 此期要预防烂腮病、车轮虫、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腮、指环虫等。

3、结语

豆科牧草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篇6

豆科牧草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和菟丝子害四大类, 其中真菌致病占本科总病害数的86.6%。而病毒、细菌、菟丝子为病原的病害仅占13.4%。在真菌中, 白粉菌和锈菌为病原感染的病害占豆科病害总数的51%。因此, 防治豆科牧草病害的重点应为白粉病和锈病等。

1 白粉病

该病在豆科牧草中发病较普遍, 植株的地上部位均可侵害, 但老叶发病较重。先在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小斑点, 并逐渐扩大、汇合, 以致整叶覆盖白色粉状霉层, 后期霉层中出现黄褐色至黑色的小点状颗粒, 即病原菌的闭囊壳。此病引起叶片大量脱落, 严重影响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在昼夜温差大、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可造成产草量下降50%、种子产量下降30%以上。

白粉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在牧草病残体上越冬, 成为次年田间主要侵染源。7~8月份高温干旱的气候有利病害发生和发展。目前, 对此病的防治主要采用早期刈割, 以减少损失和降低田间菌源。此外, 药剂防治效果很好, 如发病初期用0.3~0.5波美度的石灰硫磺合剂每666 m2100 kg (常规喷雾用药液量, 以下同) 喷雾;70%甲基托布津1 500~2 000倍喷雾;粉锈宁 (按有效成分) 8~10 g/666 m2, 加水100 kg喷雾。

2 锈病

牧草锈病是锈菌引起的, 既侵害豆科牧草又侵害禾本科牧草。该病菌为转主寄生菌, 它以菌丝在牧草或者大戟属植物的地下越冬。越冬的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孢子, 侵染转主寄主植物大戟属植物, 在转主寄主植物上产生锈子器和性子器。锈孢子随风传到牧草上对其进行侵染。锈病对牧草的正常发育, 特别是对再生草的品质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① 消灭寄生植物, 如大戟属杂草及其它豆科杂草, 减少寄主, 搞好田间管理, 消灭病残植株。② 对发病的草地应及时刈割, 不宜收种。③ 选种抗锈病的牧草品种。④ 药物防治。对发病的草地, 用20%萎锈灵乳油配制成200~400倍液喷雾, 每隔10~15 d喷一次, 喷2~3次即可。用敌锈钠效果也不错, 以200~250倍液喷雾, 在发病初始即应喷药, 每隔7~10 d喷一次, 2~3次可喷好。在喷洒治疗锈病的药物时, 应注意不要将石灰、硫酸铜、硫酸亚铁等混用, 以免生成不溶性盐而降低药效。

3 根腐病

豆科牧草根腐病在世界各地均程度不同地有所发生, 严重时往往成为牧草生产的限制因素。欧洲至少在1669年, 美洲在1747年, 便先后报道了根腐病对豆科牧草的危害。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 特别是美国, 对根腐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各地大多数研究表明。真菌侵染是根腐的主要原因, 但生理失调可引致根颈腐烂 (主要发生于红三叶草) , 细菌亦可造成根腐病。

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根腐病的两个主要环境因素, 其不但影响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自身生长, 亦可显著改变寄主与真菌的相互作用。

地下害虫及线虫对豆科牧草的危害, 不仅降低牧草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其采食造成的伤口为根腐病菌提供了入侵通道, 根部伤害造成牧草生理过程的改变往往更有利于真菌在根组织内发展。

病株症状是, 苗期感病后根部或根颈部表皮变褐, 病斑逐渐扩大环绕一周。由立枯菌引起的根腐病, 在病斑处向内萎缩, 轻者影响幼苗生长, 重者在病处折倒死亡。该病危害2年生以上的牧草, 主要侵染根条, 引起根腐, 病斑初期为椭圆形、褐色、稍凹陷, 当病斑环绕主根时, 地上植株萎蔫死亡。此时拔掉植株, 根部表皮全部脱落。该病发生普遍, 防治亦较困难。

防治措施主要采用:①严重发病的地块应与禾本科牧草轮作 (3年以土) 。②发病初期提早刈割, 可减少牧草损失。③防治苗期根腐病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250倍液浸种, 也可用10%多菌灵粉剂以种子量的0.5%拌种。另外, 也可用70%敌克松原粉按种子量的0.3%拌种。

由于该病病原物的复杂性, 培育高度抗病且在广阔地理区域内有极好适应性的抗病品种似乎不大可能;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 决定了在草原生产中不宜大面积地施用杀菌剂, 生物防治在其它作物病害治理上己显示出了光明的前景, 但用于根腐综合症的防治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 草地工作者将继续面临该病的挑战。

4 霜霉病

该病在苜蓿和草木樨中多见, 主要侵染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等。该病发生的基本规律是病菌以菌丝侵染病草植株的地下器官越冬或者以卵孢子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随植株生长, 在地上产生孢囊孢子, 侵染其它植株。为叶部病害侵染后的叶片出现局部不规则的退绿斑, 初期水渍状, 边缘不明显, 多个病斑发展扩大, 布满整个叶片。严重发病的植株叶片向背面卷曲, 节间缩短, 尤以嫩叶为重。后期在叶的背面和嫩枝的退绿斑上出现淡灰色霉层, 逐渐呈淡紫色, 即病原菌的孢子囊和孢子梗。系统感染的病株, 全株矮化退绿, 以致枯死。发病严重的地块, 产草量会下降30%~40%。对牧草种子生产危害更大。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狭叶和叶片多毛型的品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②无病播种。③早春及时拔除发病植株, 减少再次侵染的菌源, 可控制和减轻病害。④合理灌溉, 防止草地过湿。⑤药剂防治。草地有发病植株出现时, 可喷洒波尔多液、代森锌、福美霜等药剂, 具体用量可根据病害的发生情况和药品的说明使用。

5 褐斑病

该菌主要侵害豆科牧草。在牧草的叶、茎、荚果上出现褐色的病斑。出现在叶片上的圆形病点, 就是病菌的子囊盘, 病菌以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在气温10~15℃、空气湿度达到55%~57%时, 病害会大量发生。严重时, 落叶率达40%~60%。侵染菌的来源主要是种子、土壤以及寄生寄主。

防治方法:进行种子的清洗和消毒, 合理施肥, 保持氮、磷、钾肥的合理使用比例, 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当大面积发生时, 可以喷洒波尔多液与石灰硫磺合剂进行防治。在用这种方法进行防治时, 应避免与松脂合剂、砷酸铅、棉皂油、铜汞制剂混用。另外在夏季高温、早春低温时, 使用该药剂后应用清水将皮肤清洗干净, 对盛药的容器也要及时进行清洗。

6菌核病

菌核病主要发生在豆科牧草上, 以苜蓿、沙打旺、白三叶等发病较多。侵害的主要部位是根茎和根系, 造成根茎下根系变成褐色、水渍状并腐烂死亡。发病部位在春季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体, 随后产生小瘤状黑色的菌核。该病常常造成牧草缺苗断垄或者成片死亡, 草地牧草生长不良。

八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篇7

一、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㈠畸形果

1. 症状。

番茄果实畸形、不完整主要是苗期低湿引起花芽分化不良而造成的。此外土壤水分、养分过多,特别是氮肥使用过多、植株长势过旺,激素保果时浓度过高,花期喷洒药剂都会形成畸形果。

2. 防治方法。

防止畸形果必须严格苗期管理,避免苗期长时间6℃~8℃低温,结果后要合理施肥水;激素保果使用浓度要适当,尽量不要在开花期喷施农药。

㈡空洞果

1.症状。

果实有棱、果肉少,内有空腔。主要是花期高温或低温、光照强、授精授粉不良使果实发育不充分造成的。生长激素处理后肥水跟不上也造成空洞果。

2.防治方法。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掌握好生长素的处理浓度,及时加强肥水管理。

㈢裂果

1.症状。

裂果有放射状裂、同心圆状裂。放射状裂果是由于浇水不均,温度忽高忽低造成的,同心圆状裂果是由于阳光直射,果面吸收水分过多形成的,脐部开裂是由于花芽分化期间温度过低(8℃以下)形成的花柱开裂。

2.防治方法。

浇水和温度要保持均匀,苗期温度不能过低,避免阳光直射。

㈣脐腐病

1.症状。

由水分供应不足或缺乏微量元素引发的病害。发生于果实,尤其是青果期发生重。多在果顶发病,先是水浸渍状,暗绿色,后变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扁平,皮肉柔韧,一般不腐烂。

2.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浇水均匀,第一穗果开花至坐果期喷洒0.10%硝酸钙或0.50%氯化钙加5ml/L萘乙酸,15d喷1次,连喷1次~3次。

二、侵染性病害及防治

㈠病毒病

1. 症状。

病毒病的症状可分为花叶型、撅叶型和条斑型。花叶型病毒病的叶片上出现黄绿相同或不同深浅相向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撅叶型病毒病的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于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病毒病较其它病毒易于区分,主要表现为感病后叶片上出现明显条形斑驳,叶片逐渐开始发黄。

2. 发病条件。

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引起,高温干旱、缺水缺肥发病重。

3.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min能有效钝化病毒;实行轮作,增施磷肥、钾肥,培育壮苗;及时防治蚜虫,生育期间可喷洒药,施植病灵400倍液或病毒A1000倍液。

㈡早疫病

1.症状。

叶片上初生水渍状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达1cm~3cm,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有时破裂,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茎部受害多在分枝处发生病斑,呈灰色椭圆形稍凹陷,有轮纹或不明显,严重时可造成断枝。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褐色或黑褐色斑,具有同心轮纹的病斑上面长满黑色霉状物。

2.发病条件。

病菌在1℃~15℃均能侵染,相对湿度80%以上、在20℃~30℃时病情迅速发展,25℃以上时发病较重,结果后期病害严重,老叶发病早而重。

3.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并进行轮作;播种前用50℃~55℃温水浸泡种子15min;栽培上应合理密植,降温排湿,避免高温环境;生育期内连续用药防治,采用70%代森锰锌400倍~50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防,每7d喷1次,连续用药3次~4次。

㈢晚疫病

1.症状。

多在成株期发生。主要为害青果和叶片,发病多从下部叶片或边缘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病斑,后变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健部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状物。果实受害时病斑呈水渍状不规则的云纹斑,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果不易脱落,潮湿时长出稀疏的白霉,使果实迅速腐烂。

2.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易发病,一般相对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5℃~25℃时病害易流行,发病迅速,从中心病株发展成全田发病需12d。

3.防治方法。

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轮作,保护地栽培应加强通风、合理密植;从定植开始每7d~10d喷药1次,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505甲霜铜500倍液,并进行交替用药。

㈣灰霉病

1.症状。

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呈水渍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有深浅不同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后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

2.发病条件。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3℃,最低20℃,最高30℃,特别是在遇低温连阴雨天造成的高温、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如果栽植密度过大发病重。

3.防治方法。

定植前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及时清除病株基本老叶;定植时合理密植;保护地加强通风排湿,减少发病;及时清除病枝病叶、病果,减少传染源,及时摘除残留花瓣及残留柱头;发病初期喷50%扑海因1000倍液、25%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7d喷1次,连续3次~4次。

㈤叶霉病

1.病状。

主要危害叶片,开始在叶背面产生不规则或椭圆形的淡绿色病斑,后在病斑上长出黑褐色霉层,叶面呈淡黄色。病斑扩大后,叶片卷曲干枯,病株上的病叶由下往上发展。果实受害时在蒂部产生近圆形硬化黑褐色的病斑,老病斑表皮上有时产生黑色针头状的菌丝块。

2.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易发病,侵染的适宜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

3.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无感染株上留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消毒,保护地中经常通风排湿;定植后定期喷药B0-10抗生素150倍~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性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喷3次~4次,注意应将药液喷到叶背面。

㈥黄萎病

1.症状。

该病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但多数在番茄生长后期整个植株的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先是叶边缘变色,变色沿着叶脉扩大呈“V”型病斑,经常表现为一片叶的半边正常而半边发黄枯死(这一点与番茄的枯萎病极相似),以后植株下部叶片明显枯死,发病重的植株结果小或不能结果。剖开病株茎部,可见维管束变浅变褐。病株并不迅速枯死,而是逐渐落叶,表现为慢性的向上枯死(有别于枯萎病),发病植株茎部没有乳白色的黏液流出(有别于青枯病)。

2.发病条件。

气温在20℃~25℃时发病重,土壤黏重、连作、植株发育不良、中耕培土不及时等易发病。

3.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并轮作换茬;发病初期连喷2次治枯灵1袋(12g)对水25kg或1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或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高锰酸钾1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50L,每隔7d左右再灌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㈦溃疡病

1.症状。

全生育期均可发病。成株下部叶片凋萎下垂、卷叶,有时一侧或部分小叶萎蔫;后茎上出现狭长条斑,茎增粗,并产生大量气根,茎中空或变褐。幼果受害后皱缩,青果上有圆形病斑,中间黑,外圈白,为“无眼斑”。

2.发病条件。

高温潮湿易发病,盐碱地易发病。

3.防治方法。

八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篇8

1 青杨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

1.1 青杨锈病

青杨锈病的特点是在叶子背面分布着明鲜的黄褐色小型夏孢子堆并逐渐被棕褐色的小型冬孢子堆所代替。叶表面上产生深绿色的斑点随后变成黄色, 整个叶片被侵染以后, 脓疱样的黄色斑点连成一片。

1.2 杨树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 主要危害青杨、新疆杨、北京杨、毛白杨等树木的树皮, 严重时造成树木枯死。这种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 它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 病菌先在生活, 然后逐渐对活组织进行侵染, 该病的发生与树龄、树带结构、方位、密度等有密切关系。

1.3 杨树枯萎病

引起枯萎病的病原有2种, 一是壳针孢属, 二是镰孢属。壳针孢各病菌以子实体和菌丝在病落叶上过冬。次年青杨叶片展叶后开始浸染, 产生病斑, 后期病斑上生出分生孢子器并放出分生孢子, 借风、虫等传播, 夏季雨水多、温湿度较高等条件有利于浸染和发病。

1.4 杨树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一种严重病害, 主要危害新疆杨、毛白杨、北京杨、青杨等树木的树皮, 新移栽的树木发病严重, 能造成大批树木枯死。病菌在树木病皮内过冬, 树皮上常带菌。

1.5 杨树煤污病

症状病害在叶片上发生, 有时也在嫩梢上发生, 通常在通风不良、林木密度高等阴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严重时叶面布满黑色煤尘状物, 大多在叶片的正面。

1.6 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 能侵染多种杨树, 以中林-46杨受害最重, 近两年夏秋季节, 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大, 形成了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 为黑斑病病原菌的萌发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导致杨树黑斑病大面积暴发流行, 造成杨树提前落叶, 严重削弱了树势。

2 青杨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2.1 栽培抗病品种

引进抗病害优良品种, 如新疆杨、河北杨、北京杨等, 同时选育本地的抗病良种, 如旱柳、青海云杉、榆树、青杨雄株、小叶杨等。

2.2 加强检疫

凡是引进的杨树苗木、接穗等材料, 必须经过检疫, 防止新的危险性病害引入本地, 同时从本地外用的种子、苗木等, 也要做好检疫和消毒, 防止病害的蔓延。

2.3 人工防治措施

1) 清扫枯枝落叶, 深秋至初冬对病虫枝、枯枝落叶彻底清理干净, 并集中烧毁, 减少越冬病虫源。

2) 初春时刮出患有杨树烂皮病病斑的杨树表皮并烧毁。

3) 初冬对青杨行道树幼树根基部分进行培土, 大树枝干涂白, 保护树干不受病虫侵害。

4) 剪除产卵密度大的枝条或挤压零星产卵处。

2.4 生物防治

1) 利用昆虫信息素, 诱杀杨干透翅蛾, 按虫口密度大小, 设置诱捕器, 一般每1hm2挂放一个诱捕器, 在同一地点连续挂放2年, 可基本控制虫害。

2) 利用天敌抑制害虫, 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人为设置鸟窝, 改善鸟类栖息环境, 如啄木鸟能取食蛀干害虫杨干透翅蛾、芳香木蠹蛾、黄斑星天牛的幼虫。

2.5 药物防治措施

1) 掌握药物防治最佳时期及最适浓度。利用1605乳油4 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2 000~4 000倍液, 或氯氰菊脂2 000倍液在6月初喷杀防治大青叶蝉;用毒签 (主要成分磷化锌) 在4—5月插入新被害青杨主干蛀孔内, 用泥封口, 杀死幼虫;利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400~600倍液在5月中、下旬至7月喷洒青杨叶面, 防治叶部病害及主干病害。

2) 烟雾机防治。对于高大的树木, 可组织专业队采用6HY-25型烟雾机集中进行施烟防治, 药物可选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 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早晨5~7时或傍晚18~20时。

3) 树冠喷雾防治。在病害初侵染前, 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 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200倍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等, 连喷2~3次, 控制病害发生蔓延。雨季喷药时, 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 (或豆粉汁、豆浆) , 防止被水冲洗掉。

2.6 加强营林管理

在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树木抵御病害的能力, 防止灾害的发生;在造林时选用优质壮苗, 适地造树;调整林分结构, 多营造混交林和乔灌草的多层次林, 但不要营造落叶松与杨树混交林, 合理搭配树种。增施有机肥、土杂肥,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增强树势, 提高树木的抗病性;雨后要及时排除林地积水;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 消灭病原菌。及时修除病虫枝, 增强通风透光, 可减轻病害。

2.7 以法控灾

坚决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害防治条例》等法规。组建防治队伍, 并使队伍专业化、科学化、正规化。

参考文献

[1]郭军成.杨树病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 1981.

[2]北京林学院.林木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 1981.

[3]韩成兰.循化杨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J].林业建设, 2010, (3) :26-27.

八角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篇9

关键词:烤烟,病害,防治措施,重庆市南川区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 处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 地形以山地为主, 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南川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立体差异明显, 四季分明, 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7.3℃, 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053.7 mm,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1273 h;四季分明, 光、热、水同步, 适宜生产优质烤烟。南川区境内最高点金佛山风吹岭海拔2251 m, 最低点骑龙乡鱼跳岩海拔340 m, 烤烟集中布局在海拔700~1400m的旱地, 宜烟面积0.4 5万h m2。土壤以黄壤土为主, 土层深厚, 土壤疏松, 富含磷、钾, 土壤p H值5.0~7.5, 烟地肥力较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分析检测中心化验, 抽样土壤有机质1.7%, 速效氮45.40 mg/kg, 速效磷18.77 mg/kg, 速效钾150.00 mg/kg。

通过2008—2012年的调查发现, 南川烟区近年来烤烟病害主要有烟草立枯病、茎腐病、青枯病、黑胫病、普通花叶病、白粉病和赤星病, 本文将其病症特征、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烟草苗期病害及药剂防治措施

普通中、小育苗棚病害较少, 病害主要发生在育苗工场, 主要有烟草立枯病和茎腐病。

1.1 烟草立枯病

烟草立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引起的一种烟草苗期病害。

1.1.1 症状特征

幼苗茎基部发病时, 初期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斑点, 逐渐扩大成暗褐色椭圆形病斑, 并逐渐下陷, 病斑边缘明显, 扩大后绕茎1周, 最后茎基部干枯收缩、萎蔫、发黄而死, 但一般不倒伏。在潮湿条件下, 病部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蛛网状霉状物, 并有灰色或淡褐色菌核, 菌核形状不规则。

1.1.2 发病规律

菌丝体可在烟株残体中长期存活, 菌核还可在土壤中长期生活。病菌可直接或间接侵入烟苗。苗期阴雨、多湿、低温时发病重。由于漂浮育苗盘漂浮在营养液中, 且育苗工场育苗棚通风较差, 再加之近几年育苗期雨水较多, 棚内外湿度较大, 因此苗期易感此病。

1.1.3 药剂防治

可用1∶1∶160波尔多液, 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喷雾, 每10 d进行1次;或用20%移栽灵1000~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1次。

1.2 烟草茎腐病

烟草茎腐病是由真菌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Pers.) 引起的一种烟草苗期病害, 这种病害是2011年来发生在漂浮育苗过程中的一种新病害。

1.2.1 症状特征

烟苗从3叶期开始发病, 初期在茎基部出现1 mm左右水渍状小点, 随后病斑扩展成长圆形, 严重时病斑可达13 mm。随着烟苗的生长, 病斑中央颜色逐渐加深至深褐色, 稍凹陷, 当病斑环绕茎基部1周时, 茎部腐烂, 植株凋萎枯死;叶片发病后, 病斑常沿叶脉扩展到叶柄, 然后蔓延至茎基部, 引起基部发病。带有病斑的烟苗移栽到大田后, 病害症状会逐渐消失。

1.2.2 发病规律

病菌极易从剪叶造成的伤口处侵染叶片, 感病的叶片再通过叶柄侵染茎基部。高温高湿或阴雨连绵的天气利于发病, 烟苗生长到3~4片真叶时, 一旦棚内气温超过25℃, 湿度超过90%, 病害极容易发生。营养液中N、P、K肥料的浓度过高, 烟苗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会下降, 烟苗容易感病。

1.2.3 药剂防治

可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或50%甲基硫菌磷可湿性粉剂, 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按育苗池中每1 m3营养液取100 g药剂后, 对水10 kg稀释, 然后将育苗池中的部分苗盘取出, 每隔1 m距离倒入500 g左右配好的药液, 边倒边搅拌, 使池中药液分布均匀。

2 烟草大田期病害及药剂防治措施

由于近年来烟草生长中期天气普遍高温干旱, 后期长时间多雨, 导致以往少见的烟草病害泛滥, 给南川区烟叶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黑胫病、普通花叶病和赤星病。

2.1 烟草青枯病

烟草青枯病是由细菌青枯假单胞杆菌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 引起的一种烟草根茎病害。

2.1.1 症状特征

烟草青枯病属于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根、茎、叶各部位均可受害, 以根、茎危害为主。感染该病烟株的典型症状是叶片枯萎时仍呈绿色。茎部侵染后, 外表出现黑色条斑, 在病株发病的一侧叶片枯萎, 无病的一侧叶片生长正常, 烟农常说的“半边瘫”, 这也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2.1.2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 通过流水、肥料、病土以及人为因素传播。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为害, 反复多次传播, 造成病害流行。多在连作地块发生, 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病, 若遇大雨或暴风雨, 病害会迅速传播蔓延。

2.1.3 药剂防治

可用3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粉剂, 每667 m2用512.5~662.5 g, 对水稀释后灌根, 每15 d进行1次, 连续2~3次;或20%噻菌茂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灌根或喷淋茎基部, 每15 d进行1次, 连续2~3次;也可用农用链霉素200单位/m L, 移栽后开始用药, 每10~15 d进行1次, 连续2~3次, 每株30~50 m L, 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2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是由卵菌纲真菌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型[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 (Breda de Haan) Tucker.]引起的一种烟草根茎病害, 主要为害大田期烟株。

2.2.1 症状特征

(1) 黒胫。烟株茎基部受害后在发病部位出现黑斑, 并环绕全茎向上不延伸。 (2) 穿大褂。烟株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 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 大雨后若遇高温, 则全株叶片突然凋萎, 常称“穿大褂”。 (3) 碟片状。茎部发病后期, 剖开病株, 髓部干缩呈“碟片状”, 期间生有棉絮状物, 在天气潮湿时, 病部产生白色绒毛状物。 (4) 烂腰。烟株中部叶片发病后, 病斑可通过主脉、叶基蔓延到茎部, 造成茎中部出现黑褐色坏死, 常称“烂腰”。 (5) 黑膏药。在多雨潮湿条件下, 中下部叶片常发生4~5cm圆形病斑, 发病初期无明显边缘, 水渍状, 暗绿色, 然后迅速扩大, 中央呈褐色, 形如膏药状, 故称“黑膏药”。

2.2.2 发病规律

以团棵至旺长前后发病普遍, 盛发期在现蕾阶段。病菌在病株残体和土壤肥料中越冬, 可在土壤、堆肥和病残体上存活2~3年, 通过流水、人事活动进行传播。病菌多集中在距地面5 cm以上土层中, 主要为害土表及以下5 cm深的根基部。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因此遇降雨量大, 地势低洼连作烟田、土壤粘重的地块较易发病。

2.2.3 药剂防治

大田发病初期, 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甲霜·霜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淋茎基部, 10 d进行1次, 连续施用2次;也可用722 g/L霜霉威水剂、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900倍液喷淋茎基部, 5 d进行1次, 连续施用2次;或用48%霜霉·络氨铜水剂1200~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 10~15 d进行1次, 连续施用2~3次;还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250~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 7~10 d进行1次, 连续施用2~3次。

2.3 烟草普通花叶病

烟草普通花叶病是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简称TMV) 引起的一种常见烟草叶部病害。

2.3.1 症状特征

烟草普通花叶病属于系统侵染病害, 烟株只要某个部位感染, 便会引起整株带毒。幼苗发病时, 新叶的叶脉变成浅绿色, 呈半透明的“明脉”症状, 几天后叶片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大田期烟株受侵染后, 叶色浓淡不均, 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 有的病叶厚薄不均, 叶面隆起多个泡斑, 形成“泡斑”症状, 有的病叶沿小叶脉两侧叶色深绿, 形成“小叶脉绿”症状。早期发病, 如果后期烟株营养好, 可见症状有所缓解, 但烤后质量不如正常烟叶好。

2.3.2 发病规律

病肥、病残体、农事操作及带病的其他寄主是主要初侵染源。幼苗发病后, 通过剪叶、间苗和人工苗床操作等, 从叶片产生的微伤口侵入, 引起苗床再侵染;大田发病, 主要是由于烟株长势不良, 抗病性差, 经农事活动通过病株汁液传染。

2.3.3 药剂防治

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药剂很多, 但无论采用哪一种药剂, 对病毒只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均不能杀灭病毒, 因此病毒病防治的关键是必须在发病前或初期进行预防。发病之前可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25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500~1000倍液叶面喷雾, 每7~10 d进行1次, 共喷施3~4次;发病初期可及时喷施0.1%硫酸锌溶液, 能钝化病毒活性, 也可用1.5%植病灵乳油600~800倍液, 有一定的效果。

2.4 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真菌烟草白粉病菌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引起的一种烟草叶部病害。

2.4.1 症状特征

烟草白粉病以叶片发病为主, 初期为白色绒状霉斑, 扩大后覆盖局部或整个叶面, 在叶片的正反两面着生1层白色粉状物。通常在下部老熟的叶片先发病, 逐渐向中上部叶片扩展, 严重时也危害嫩茎, 后期病部组织逐渐变褐枯死。

2.4.2 发病规律

病菌在烟株残体、茄科寄主或再生烟上越冬, 次年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 借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6~26℃、相对湿度为60%~75%。烟株生长茂密、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时, 易发病。因此, 在光照不足、高海拔的烟区, 长势好的烟叶易感此病。

2.4.3 药剂防治

可用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稀释成100mg/kg液, 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液400~500倍液,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 7~10 d进行1次, 共施2~3次, 防治效果较好。

2.5 烟草赤星病

烟草赤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类链格孢属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 (Fr.) Keissler]引起的一种烟草叶部病害。

2.5.1 症状特征

烟草赤星病主要发生在大田中后期, 首先在烟株下部叶片上出现病斑, 初期为黄褐色圆形小点, 以后扩大到2 cm左右, 周围有黄色晕圈, 上面产生明显的以病斑中央为圆心的轮纹, 质脆、易破碎。空气潮湿时, 病斑上产生深褐色或黑褐色霉状物天气干旱时, 病斑中央常破裂, 易产生穿孔, 严重时, 病斑可相互遇合形成大的病斑, 并破裂脱落。主脉、花梗和茎被病菌侵染时, 可产生较小的深褐色或黑色斑点, 接近采收时, 茎部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深褐色凹陷病斑。

2.5.2 发病规律

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 次年条件适宜时, 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施氮量偏多、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的烟田, 在成熟期 (7—8月) 遇阴雨天气, 容易发生和流行。

2.5.3 药剂防治

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19%恶霉·络氨铜水剂1500~2000倍液喷雾, 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0~160 g/667 m2、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5~47 g/667 m2对水喷雾, 15 d进行1次, 连续2~3次。

3 烟草病害农业防治措施

3.1 合理轮作

烟草轮作是我国烟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传统经验。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作物特性, 在一定地段上和一定年限内对烟草和其他作物进行周期性配置, 合理换茬, 同时根据前后作物的关系和作物对土壤的要求, 按不同的茬口组成比较完善的轮作周期。烟草轮作首先以烟叶为基础, 在作物配置和肥料安排上, 务必优先考虑保证烟叶的良好品质和烟叶产量的相对稳定;轮作作物以不感病为原则, 以禾本科作物为主, 轮作年限以2~3年为宜, 禁止与茄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

3.2 种植抗病品种

应避免在同一地区长期种植单一品种, 应进行品种轮换种植。在发病区可种植相应的抗病品种, 武陵山区烤烟品种以云烟系列为主, 如云烟87、云烟97等。

3.3 搞好田间卫生

全面清除田间烟株残体和田间杂草, 消灭病虫侵染源。秋收结束后, 进行1次卫生大清理, 铲除田间杂草, 彻底清除田间烟株残体, 把烟株残体挑离田间, 集中到远离烟田的地方晒干并烧毁, 所烧的灰土不得用作烟田肥料。

3.4 及时翻耕

烟田要在秋收结束后, 及早进行残留物清理, 并及时翻耕炕土, 耕层深度在30 cm左右, 造成不利于病菌、虫卵越冬生存的土壤环境条件, 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和抑制繁殖蔓延, 达到直接或间接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3.5 土壤改良

对土壤酸性较大的土壤, 可撤施白云石粉和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酸性土壤每667 m2撒施白云石石灰50~100 kg或白云石粉100 kg;土壤较沙的潮沙泥田、麻沙泥田、黄沙泥田每667 m2施石灰50~75 kg;土壤较粘的紫沙泥田、紫泥田每667 m2施石灰75~100 kg, 注意过去2~3年连续施用的田块要适当少施或不施。大力推广秸秆回田, 或种植绿肥, 改善土壤理化结构, 提高烟株抗病力。

3.6 适时移栽

适时移栽, 既可保证移栽成活率, 做到早生快发, 增强烟株抗逆性, 又使烟株能避免生长后期高温高湿而引发的根茎病的爆发流行。武陵山区烤烟移栽时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

3.7 肥水管理

平衡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合理施用追肥, 并根据田间营养状况合理喷施微量元素肥, 协调烟株营养, 提高烟株抗病性。旺长期如发现病毒病, 用氨基酸等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禁止施用含烟株或其他茄科作物残体的农家肥或垃圾土杂肥。要合理规划排灌系统。干旱时及时灌水, 雨后及时排水, 做到干旱垄体不发白, 雨后田间不积水。烟田间要防止串灌。

3.8 规范农事操作

上一篇:品牌化节目下一篇:探索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