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行政法笔记

2024-07-29

司法考试行政法笔记(共8篇)

司法考试行政法笔记 篇1

2011年司法考试行政强制复习笔记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主要掌握两者的区别)(表-1)

适用目的 主要方式 基本特征 救济途径

强制措施 ①为调查而强制

②为预防而强制

③为征用而强制 对人强制扣留、隔离、疏散;对物强制检验、查封、扣押、冻结;对场所强制隔离、查封 临时性;非惩罚性对其不服可以起诉

强制执行 为实现另一行为确定的义务而强制 间接强制如代履行、执行罚;直接强制如划拨、收缴、拍卖 替代性;有时带惩罚性 执行有错的诉执行行为;执行内容有错诉执行内容

★★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表-2)

种类 代履行 执行罚 直接强制

含义 他人代履行,义务人承担费用 收取强制金促使义务人履行 间接强制难达目的时方可采用

注意 人身性义务不可适用代履行 主要适用于原义务不可替代或属于不作为义务的情况 涉及人身自由或使用武器的,应由执行警察职能的机关实施

真题-33(08川-89-多选)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间接强制执行措施?

A.张某患传染病,拒绝住院治疗,卫生机关将其强制送入传染病医院治疗

B.某单位拒绝拆除违章建筑,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某工程队拆除该违章建筑

C.某交通管理局将没收的黑车委托某停车场管理

D.某公司拖欠罚款,行政机关决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司法考试行政法笔记 篇2

司法行政化是指, 司法审判机关 (法院) 不仅仅只行使审判职能还附加人事管理, 后勤保障等行政性事务, 将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相互交叉、混淆的现象。

二、司法公正的含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 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 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其主体是以法官为主的司法人员。司法公正的对象包括各类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 后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体公正与个体公正的关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和取向。

三、司法公正的表现

司法公正主要体现在司法审判的公正, 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 司法审判程序的公正。

司法审判应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不应该出现违背程序的情况出现, 否则是非正义。

(二) 司法审判实质公正。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法官的判决完全是根据我国法律做出, 法官不得造法, 不得改法, 不得因人设法, 要做到独立审理, 独立判决, 而不是受其他因素影响。

四、司法行政化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一) 法院组织机构设置的行政化

人民法院除了设置一名院长以外, 还设置了若干庭长, 包括民庭若干, 知识产权庭等等, 庭下面设置了若干司法审判人员, 以及书记员、法警、政治部、纪检委以及执行局等一大堆行政管理部门, 管理法院内部的人事任免以及后勤组织等各项事务。这种设置完全等同于行政机关的设置, 一级管一级, 案件不能落实的时候要逐层上报, 审判结果严重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 法院审判方式的行政化

司法审判的原则是有合议庭合议进行判决, 可往往在合议庭无法决定案件的判决时, 就会请示庭长来对案件进行提出判决建议, 往往判决结果都要由庭长、乃至院长进行“审批”一旦庭长和院长做出审判建议, 则合议庭的审判基本都会和庭长院长的意见达成一致, 但是往往庭长和院长对案件信息以及对案件的证据掌握都不是十分完备。对于有些疑难案件往往要送到法院内部的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 审委会主要是对案件的案情进行简单的了解, 听取审判人员的阐述, 进而给出意见, 而审委会的意见合议庭往往要必须执行, 这样的内部程序是法律上没有规定的, 但却是每个法院基本的程序。

(三) 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

我国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而法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不存在领导关系, 下级法院既有独立的审判权, 不受上级法院的影响和指导, 但是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中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 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为下级法院院长需要撤职的, 应该须报请上级人民法院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从某种角度上讲, 上级法院决定着下级法院院长的任免, 对下级法院的人事任免权可以干涉。这是行政化的明显表现。

(四) 物质保障的行政化

司法经费属于国家预算的一部分, 由政府划拨, 受政府支配, 行政机关有权删减该经费, 司法经费在整个国家总预算或者总收支中所占有的比例并不确定和稳固。基层法官每年面临着巨大的案件审判, 过度的脑力劳动, 却拿着微薄的工资, 刚刚能维持正常的温饱, 司法机关掌握着国家的司法权, 该权力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人身自由权, 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此重大的权力, 如果不为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 难免会发生异化, 成为压迫人民的工具。司法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无视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特点将其各种经费同其他国家机关一样, 都列入了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内, 由同级政论司法行政化及其对策府提供, 由于司法经费没有从行政经费中独立出来, 而且经费的项目和标准也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 导致现实中司法机关只能依附于行政机关而行政干预和控制司法也成为可能。

摘要: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检察院和法院, 法院有3000多个, 检察院3000多个, 法官大约有19万人, 平均每个法官每天的案件审判量为2.5个, 司法机关每天在履行自己的司法职责之外还要进行包括其内部行政工作, 例如人事任免, 强制执行, 后勤保障等不是司法审判职能的活动, 属于司法行政权的范围。但是司法机关不同于行政机关, 设立的初衷在于更好的履行司法审判权而不是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 这不同于公安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应该充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而不是与行政机关相互交叉, 这样的模式不仅影响司法审判的效率, 而且司法审判的结果极其容易受到影响, 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和实现公平正义, 这也违反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关键词:依法治国,行政化,司法公正

参考文献

[1]曹全来.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国情与司法改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

[2]王申.司法行政管理与法官独立审判[J].法学, 2010.

《政法笔记》 篇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装帧:平装

定价:26.70元

内容推荐

《政法笔记(增订版)》文稿来自于冯象先生在《读书》开的专栏文字,以文学的笔意,言说政法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方方面面的话题,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的巅峰之作。增订版中增加了冯象先生从未单独发表过的译作《圣经·利未记》。

媒体评论

法理精深、角度睿智、论调风趣,以平易近人的姿态思考着最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和司法问题。新加入《旧约圣经》中的利未记也会引发我们对法治的再思考。

——中国政法大学刘星教授推荐

精彩摘要

公共行政学笔记 篇4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

一、公共行政学的含义

1、什么叫公共行政?

是指政府依法已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指国家行政组织依法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2、什么叫公共行政学?

是指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

二、公共行政学的特征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

3、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4、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三、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1、行政职能

6、公共行政

2、行政组织

7、行政决策与执行

3、行政领导

8、行政监督

4、人事行政

9、行政法治

5、行政伦理

10、行政绩效

第二节: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行政学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行政权力的扩大,提出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要求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

1、美国行政学的创始时期(1887~1899)

2、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效率时期(1900~1929)

3、美国公共行政学繁荣时期(1930~1959)

4、对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新调整时期(1960~1979)

5、政府改革与行政学发展新趋势(1980~)

二、公共行政学的历史发展

1、形成阶段(1900~1930年前后)

2、成长阶段(1930~1960年前后)

3、科学化阶段(1960~)

(1)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学(2)70中期~90中期的公共管理学

(3)90年代以来的新变化(公共服务理论)

三、现阶段公共行政学面临的挑战

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2、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4、关于回应全球化挑战问题

5、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首要问题

6、关于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7、关于如何应对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8、关于重振政府治理能力问题

9、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问题

10、关于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第三节:中国的公共行政学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

二、近代行政学

三、新中国的公共行政学

四、对中国行政学的反思

变革时代的中国行政学:发展与前景

(一)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契机

1、政府改革与创新

2、公共领域的问题和危机

3、公共行政的职业化

4、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的影响

(二)中国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基本成就

1、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学科认同的确立

2、专业学术团体的建立与发展

3、学院化与专业发展

4、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

5、公共取向和公共责任的展现

6、国际化:学习、借鉴与交流

(三)走向繁荣的公共行政学:未来的挑战

1、公共行政研究者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态度

2、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论问题

3、社会需求的回应与满足问题

4、关于科际整合与跨学科研究问题

5、关于比较公共行政的研究

6、关于公共行政学科的本土化问题

第二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

一、行政职能概述

1、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能、职责和功能,主要涉及到政府应该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2、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的体现,本质上是国家权力的执行

二、行政职能的特点

1、执行性——执行党和人大的决策

2、多样性——全方位、多层次

3、动态性——随环境而变化

三、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

1、决定着政府的定位

2、政府机构设置和改革的依据

3、决定着行政的目标和任务

4、决定着行政的效能

5、决定着行政改革的成败

四、行政职能的分类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专政职能、民主职能

(2)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维持秩序、提供服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我国)

(3)文化职能: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规划、政策、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和协调

(4)社会职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社保、环保、城乡建设规划、社会治安等

提供方式:直接提供、市场化提供或混合提供

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1、决策职能

3、协调职能

2、组织职能

4、控制职能

五、西方行政职能演变的基本情况

1、前资本主义时期 重点在于政治统治,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微弱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发展民主,“守夜人”、管得越少越好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加强专政职能,民主职能削弱,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职能扩大

4、当代西方国家

暴力职能减弱,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加强,经济上与市场互补,政府的有限干预

瓦格纳定律: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有内在扩大的趋势

第二节:行政职能与行政环境

一、行政职能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行政环境的含义:

行政环境是指直接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并为行政系统反作用所影响的外部要素的综合。这些要素中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1、政治环境

政治体制——确立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党制度——决定行政活动中的政治方向、政治目标和行政的地位

还有政治形势、立法制度等等

2、经济环境

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行为方式

经济利益决定了行政行为的目标;经济实力为政府提供了权力的能量

物质技术水平影响公共行政活动的效率和水平

3、文化环境

4、人口、民族、历史等社会环境因素

5、自然环境

6、国际环境: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 ▲行政环境与行政职能的辩证关系

行政环境决定、制约着政府职能,是政府职能确立或转变的基本条件。行政职能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同时,能够能懂得利用和改造环境。

二、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1、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 ①确定法律基础

②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包括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③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 ④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⑤保护环境

2、美国经济学家安德森提出七职能说:(1)提供经济基础

(2)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3)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4)维护竞争

(5)保护自然资源

(6)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7)保持经济稳定

第三节: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一、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1、政府职能的“越位”

(1)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我国政府的一些部门和一些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去配置与私人产品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就是政府取代市场的典型表现。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不仅妨碍了市场的有效发挥,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而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为行政职权寻租和腐败的前提

(2)政府与企业不分。表现为政府变相经营企业、经营公司,承担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不仅为企业制定决策、筹集投资、掌管人事,而且最终还负担亏损,使企业长期处于政府的管束和庇护之下,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影响了我国公司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进程。

(3)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表现为政府组织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内部管理与事务运作,使它们直接或简介处于政府组织的附属地位,难以认真依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成长发育,阻碍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4)政府与事业组织不分。我国政府组织与事业组织难以区分,既有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又有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结构。有的事业单位实际上是行政部门的延伸,承担着一定的行政职能。

2、政府职能的“错位”

主要是指在政府职能的分工定位上存在交叉和混淆的情况。

职能交叉主要指不同层级的政府与政府不同部门在职能定位上的交叉与冲突。如中央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职能的挤占,上级政府职能对下级政府职能的侵蚀,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因为缺乏统一协调的责任隶属关系机制而形成管理冲突与矛盾,从而导致职责行使中争夺权力、摩擦扯皮、推卸责任等情形。

3、政府职能的“缺位”

主要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力度不够;医疗、养老、事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仍然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体系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应坚持的原则

1、遵循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协调互补的原则

2、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

3、遵循兼顾效率公平的原则

三、中国政府公共行政职能体系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

(1)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2)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职能关系的转变

(1)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合理分权(2)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弥补市场缺陷(3)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社分开(4)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分开(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3、职能方式的转变

(1)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2)微观管理——宏观管理(3)直接管理——间接管理

第三章:行政组织

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

一、组织理论

1、组织理论含义

(1)组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结合体。(2)组织理论:一种观察、解释、预测或控制组织现象的一整套知识体系。

2、组织理论简介

(1)西方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2)科学社会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

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政府组织原则的构想

②苏联在列宁、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府模式

③中国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组织理论(3)我国历史上对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

二、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广义:泛指一切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功能的组织结构。

狭义:国家的行政结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行政组织的特征(1)政治统治性(2)社会管理型(3)公共服务型(4)法治性(5)权威性

三、行政组织的要素与分类

1、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组织目标、组织人员、组织职能、组织权力、机构设置 职位设置、组织制度、组织文化、组织设施、组织资源

2、行政组织的类型

(1)从组织历史发展:古典模型、官僚模型、第三部门模型(2)从公共权力来源和强制性程度:法定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3)按组织权限大小:中央和地方

(4)根据管理的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国防、社会保障等(5)根据组织的职权和管辖范围:首脑机构、职能机关、幕僚机构、咨询机构、监督机关、信息反馈机关

(6)按组织存续的稳定性、专业性:常设机构、非常设机构(7)按行政管理对象:以行业、专业或产品划分

(8)按行政管理流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

四、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一般设计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管理的实际需要;二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功能

主要原则:适应需要、精简、高效率、依法设置原则

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一、行政组织结构

1、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关系的模式

2、行政职位是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3、行政分工是行政组织结构形成的基础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分类

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1、中国政府层级

中央—省—县区—乡镇(街道)

2、实践中的政府层级

中央—省—地级市—县—乡镇—村(居)委会

3、省直辖县的改革

三、行政组织体制概念

是行政组织内部各层级、各部门之间权力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是国家政治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受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1、行政权力体制

2、政府首脑体制

3、中央政府体制

4、行政区划体制

四、行政区划体制

1、各国行政区划主要依据以下原则:政治、经济、民族原则

2、我国目前共有34个行政区,其中32个省级行政区,含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另加港澳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我国行政组织改革

一、历次行政组织改革 1、1952年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国务院部门由35个增至42个,1954年精简到1956年机构总数增为81个 2、1956年精简调整,自地方分权,1959年国务院部委缩小到39个,加上21个直属机构共60个(3~7省略)8、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WTO大背景 9、2008年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大部门体制 10、2013年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消行政审批,向市场、企业、社会放权、大部门体制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概念和特点(Leader&Leadership)

1、领导: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分钟方法与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行为过程。

2、领导的特点:

(1)是一种影响力

(3)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2)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4)具有目的性

3、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二、行政领导

1、行政领导的含义:

为实现公共行政目标,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级领导者根据法定职权而进行的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等多种形式的组织管理活动

2、特点

(1)法定性

(4)等级性(2)政治性

(5)协同性(3)权威性

3、行政领导的作用

(1)鼓舞部属的工作情绪(2)维持工作纪律(3)维持组织的完整

(4)知道机关达成行政的目标(5)保持组织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三、行政领导的构成要素

1、行政领导职位

2、行政领导职责

3、行政领导职权

四、行政领导理论

第一阶段:领导特质理论阶段 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 第三阶段: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五、行政领导素质

1、行政领导素质

2、构成

3、行政领导能力发展的过程与途径

4、行政领导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二节:行政领导的产生和结构

一、行政领导的产生方式

选举制、任命制、考任制、聘任制

二、行政领导结构

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各种领导的总和与构成;也可以指某个具体领导班子的结构,包括人数、分工、各类领导人员的组合情况等。具体的行政领导结构组成包括八个方面内容。

(1)政治结构

(5)身体结构(2)民族结构

(6)气质结构(3)性别结构

(7)知识结构(4)年龄结构

(8)能力结构

第三节:行政首长及其职责权的统一

一、行政首长的含义

1、行政首长:依据国家法律所授予的行政权力,在政府管理机关中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

2、行政首长的职务、职权、职责

(1)职务:根据有关法律或规定,行政首长所担负的具体行政职

2、位(2)职权:由职位派生的,受到国家保护的权力

(3)职责:履行职务过程中所应尽的义务,是对国家和政府委托的任务应付的责任

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偏废

二、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

1、“首长”的范围

(1)法定的“首长”由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规定的(2)推定的“首长”

2、含义: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一种制度,重大事务在集体谈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3、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1)行政首长的主要职权:

①领导本级政府的工作

②通过办公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③召集和主持本级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④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

⑤地方各级政府还要执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2)行政首长向“谁”负责

①各级政府首长都要向人民负责

②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③向国务院负责,向上级行政机关负责

④政府部门首长向本级政府负责(3)象征首长负“何”责

①公务员的责任

②行政责任

③政治责任

④领导责任

第四节:行政领导方法、方式与艺术

一、行政领导方法

1、含义: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为实现行政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方法和程序的总和。

2、行政领导方法:以工作事务为中心;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1)领导制度所要求的具有广泛制约力与影响力的根本方法(2)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可变的方法,这种方法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又称为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

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矛盾分析

三、行政领导方式

1、含义:它是领导方法的一种表现,是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形式。

四、行政领导艺术

1、用权要谨慎

4、用人的艺术

2、授权要相宜

5、理事的艺术

3、待人的艺术

第五章:人事行政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一、含义:

1、人事

2、人事管理

(1)指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在管理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为达到用人以治事、人士两相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2)人事管理的主要职能:招聘、调配、培训、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

3、人力资源与人事管理的区别(1)工作性质和工作地位不同(2)内容不同(3)任务不同

(4)职责分担不同

(5)管理方式与手段不同

4、人事行政

(1)也称政府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与其他领域的人事管理相比,人事行政有以下特点:

①管理的对象不同

②任务不同 ③权威性不同

④性质不同

二、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

1、安邦兴国,保持政治稳定

2、振兴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3、提高效率,实现政府管理职能

4、开发人才,促进国际竞争

三、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势

1、政务官与业务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并对这两类人员进行分类管理

2、以恩赐官僚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瞻恩寻思式人事行政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核心的现代人事行政转变

3、从随意性、或然性很强的人治式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

4、人事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大,考任、职位分类,培训、保险、抚恤等内容

5、经验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6、重视通才发展为通才专才并重

四、人事行政的原则

1、选贤任能,德才兼备原则

2、扬长避短,人事两宜原则

3、考试考核,晋升惟功原则

4、智能互补,结构合理原则

5、不断更新,合理流动原则

6、依法管理,管人与管事一致原则

第二节:人事行政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人事行政

我国古代人事行政按其发展顺序:

1、萌芽阶段:从夏朝到先秦

2、发展阶段:从秦统一中国到南北朝

3、成熟阶段:从隋唐到清末

二、西方人事行政的发展

1、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

2、以分赃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

3、以功绩制为核心的人事 ▲西方文官制度

所谓文官,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一经录用,只要无重大过失,就可长期任职,所以又称为常任文官。

西方文官制度虽随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在不断修改和调整,但是作为西方国家的共同制度又有其共同的特征。它们是:(1)公开考试,择优录取(2)严格考核,功绩晋升(3)终身任职,生活保障(4)政治中立,忠于职守(5)立法完备,依法管理

三、新中国人事行政的演变

我国的人事行政逐步趋于规范化,其中虽有曲折,但总的趋势是通过不断改革,日渐成熟

第一阶段:1949—1965

第二阶段:1966—1976

第三阶段:1976至今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一、公务员制度

1、在西方国家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行政工作的人员

2、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际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机关人工作人员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范围(七类)

4、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1、从组织上、制度上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国家机关中,充分发挥作用,形成高效能的国家管理系统,实现国家管理职能

2、有利于人事行政工作的法制建设和公开监督,使人事行政从“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纠正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3、有利于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政务活动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P127~128

1、从公务员的组成范围上看

2、从公务员与政党的关系看

3、从公务员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来看

4、从公务员队伍系统的特征来看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结构)内容

一、公务员条件、义务与权利

1、公务员条件P128

2、公务员义务P128~129

3、公务员权利P129

二、职位分类 “职系”、“职位”、“职级”、“职类”

三、公务员录用

1、考试录用,是指政府根据用人计划、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做法

2、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四、公务员考核、奖惩、培训

五、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

六、公务员交流、回避

七、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

八、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

九、公务员的申诉、控告

第六章:行政伦理(道德)

第一节:行政伦理概述

一、伦理

1、伦理: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准则

2、伦理学(ethics)

二、行政伦理(是一种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

1、内涵:行政伦理是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属于职业伦理范畴

2、行政伦理的特点:(1)社会示范性

(2)具有相对强制性(3)鲜明的政治性

3、行政伦理与个人伦理的不同

(1)主体不同

(2)影响不同(3)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4)评价标准不同

4、当下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应蕴含的基本要求(1)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应公平、平等地分配公共服务(2)政府应当充足、优质的供给公共服务(3)主动及时地回应公共需求

三、行政伦理的类型

行政伦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系,主要包括体制伦理、政策伦理和公务员职业伦理三种类型

1、体制伦理(社会通知、制度的合法性)

2、政策伦理(利用惩罚不道德行为,奖励高尚行为)

3、公务员职业伦理

四、社会伦理的功能

1、引导功能

2、规范功能

3、维系功能

4、选择功能

五、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2、有利于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

3、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全社会伦理的提高

4、有利于行政人员自为约束能力和抵御各种不良诱惑能力的增强

六、中国的行政伦理传统

1、重人情,“以孝治天下”

2、“正名原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亲贤爱民

4、重德利、轻政刑

第二节:西方行政伦理兴起背景与发展态势

一、行政伦理学的产生背景

二、行政伦理学的产生原因

1、社会根源: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反战运动、争取种族平等运动,表明西方社会存在着伦理危机,政治与行政必须正视伦理问题。

2、实践根源:水门事件

3、理论根源:二分法的局限,新公共行政的观点

三、西方行政伦理发展趋势

1、从控制导向转化为服务导向

2、从效率导向转化为公正导向

3、在工具研究中引入价值视角

4、确立合作和信任的新型整合机制

5、在治理变革上谋求德治愈与法治的结合

第三节: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责任

一、行政责任的本质和特征

1、不管是组织伦理还是人员伦理都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维持公共组织中的负责任行为”。“责任”是行政伦理的关键性原则之一

2、行政责任的特征

3、行政责任的控制

(1)客观责任:客观责任的具体形式是与职责相关且应尽的义务。包括:对上级负责;对法律、公共政策负责;对公民负责

(2)主观责任:是根植于公务员自己对忠诚、良知,认同而产生的伦理信念

有三个层次:①意识形态层次②价值观层次③心理层次(3)外部控制

与行政责任的两种类型相对应的事实现行政责任的两种方式: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

▲源于芬纳和弗里德里奇之争

芬纳:外部制约,实现客观责任

弗里德里奇:内在制约,注重主观责任 ▲外部控制途径:制度化伦理

(1)形式:法律(伦理立法)和道德规范

(2)优点:刚性标准,有据可查,便于追究责任,明确道德底线

(3)缺点:只能解决一般问题,不能解决特殊问题;伦理立法是对理性道德责任的放弃;监督成本高

内部控制的途径:制度化理论

(1)制度化理论:在强调法治基础作用的同时,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加强对公务员的道德教育、约束、考核,使得公共行政人员具备勇气,最终人类价值和正直等重要品质,使得人们的内在秩序力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产生强烈的道德自觉感和行为自控力

(2)优点:上限伦理。在法律存在和缺位的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使法律制度的不充分性和不适宜性得到补充和纠正

(3)缺点:队员加官,存在冲突的可能性。不能保证行政人员不会以满足自我利益的方式行事

二、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1、公平

(1)为何要追求公平?

(2)公平的表现:实体公平、程序公平与规则公平,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2、仁爱、宽容——行政责任伦理的基本义务

3、求实、节制——行政责任伦理的重要保障

4、行政官员问责——行政责任论实施的有效途径

三、行政伦理的选择

是指用什么标准证明行政行为是正确的或公正的过程

1、义务行政选择模式

(1)是指行政选择要履行行政责任,责任就是义务(2)是指行政选择在本质上要符合某一原则

2、目的论选择模式。指以行政行为后果的效益作为行政选择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现阶段我国行政伦理建设

一、现阶段行政伦理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渎职失职

2、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1)行政思想和公仆意识的丧失(2)私欲膨胀,官德扭曲

二、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原则和途径

1、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原则(1)服务至上原则(2)公平、公正原则(3)效率、效益原则

2、途径

(1)加强行政伦理教育(2)行政伦理建设法治化

(3)实行政务公开,加强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第七章:公共财政 第一节:概述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

2、基本特征:(1)以弥补市场失灵行为准则

(2)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非市场盈利性

(4)法治性

二、公共财政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了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1)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2)公共财政管理贯彻包括计划(预算)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3)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强的活动

(4)公共财政管理技术是多元的,各学科的、各领域的发展其阿里的管理、分析技术都有可能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得到应用

(5)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履行

三、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

1、效率

2、公平

3、稳定

四、基本职能

1、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

3、经济稳定发展

4、监督(发展)管理

第二节:公共预算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2、特点:政治性、立法性、精细性、全面性、实效性、透明性

二、公共预算的分类

1、按照预算总体,工哦功能预算分为总预算、中央公共预算、地方公共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2、按照不同的编织方式,公共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3、按照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可分为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4、按照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三、预算编制和决算

1、预算编制

(1)含义: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测量和计划的活动(2)原则:①公开性原则:社会公布,便于公众监督

②完整性原则:所有的财政收支,反映所有的财政活动

③可靠性原则:收支数字的依据必须可靠

④性原则:编制

⑤法律性原则:法律效力(3)预算编制的依据

第一,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第二,上一公共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三,计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4)预算编制的依据 ①确保预算收入任务完成 ②支出管理和监督

③争取实现预算收支平衡或确保不突破预定的预算赤字规模 ④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管

2、决算

(1)决算是对预算结果的总结和评价(2)决算的四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第四季度

②编制阶段:各个部门按要求编制

③审查阶段:财政部门对同级政府收支总决算进行审查 ④批准阶段

第三节:公共收入管理

一、税收管理

1、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的的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方式

(2)税收有三大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收管理的要素

(1)课税对象与税率。是指对什么东西课税,即课税的目标物。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适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值

(2)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负转嫁简单地将是对一个纳税人征收的税全部或部分的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税收归宿则是税负转嫁的终点(3)税收种类。依据课税对象性质不同,税收收入主要来自所得课税,商品(劳务)课税及财产课税

二、政府收费管理

1、概念:政府收费是指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它是主要的非税收收入形式之一,可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缓和财政资金供求矛盾

2、特点:直接有偿性、灵活性、多元性

三、公债管理

1、公债的概念和特点

(1)公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凭借其信用举借的债务,是公共收入的又一重要形式。有三层含义:①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②公债是公共财政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③公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

(2)与税收相比较,公债的特点: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2、公债管理过程

公债设计—→公债发行—→公债流通—→偿还

第四节:公共支出

一、购买性支出

公共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所谓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直接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公共支出

1、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政府为履行经济职能用于基本建设的税收支出,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支出以及一般政府服务支出

2、政府采购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过着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政府采购的特点:①采购资金的公共性(来自财政)②采购目标的非市场盈利性③采购行为的规范性④采购主体的特定性⑤采购活动的政策性⑥采购范围广、规模大,影响力大。

(3)原则:竞争、公开、透明、运用商业标准(4)模式:分散和集中

(5)方式: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

二、转移性支出管理

1、是指政府进行非市场性再分配,单方面拨付给受领者的支付,它不体现为政府直接对社会资源和要素的需求和消耗。

2、转移性支出管理主要分为社会保障支出管理、财政补贴管理和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

第五节: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沿革 1、1950~1979年:计划型财政管理阶段 2、1980~1999年:计划型财政管理向公共财政管理过渡阶段 3、1999年以来 :明确导向公共财政管理阶段

二、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2、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

3、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

4、公共支出管理亟需规范

5、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三、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1、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完善税收制度

3、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体制,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4、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

5、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

6、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

第九章:行政监督

第一节:概述

一、含义与特征

1、含义(1)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监督主体,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机关的自身的组织行为和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监察的活动(2)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一党和国家一级人民群众等包括行政机关在内作为监督的主体,依法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或,实施全面而系统的监督检查活动

2、特征:(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2)监督内容的全面性

(3)监督方式的法定性

(4)监督种类的复杂性

(5)监督利益的一致性

二、行政监督的作用

1、行政监督是依法行政的手段

2、行政监督是清廉行政的保障

3、行政监督是高效行政的措施

三、行政监督的原则

1、经常性与广泛性的原则

2、民主性与公开性的原则

3、确定性与有效性的原则

第二节:行政监督体系

一、国家监督体系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一般、专门、特别监督和行政复议)

二、政党监督体系

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民主党派的监督

三、社会监督

第三节:廉政监督与行政监督

一、概述

1、含义:广义的廉政建设是指为了保证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做到清正廉洁而设置一定的前置义务,所建立的一套公开化、法制化的反腐败工程

2、当前腐败现象的表现

二、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2、标本兼治是原则: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监督机制

3、法治是保障

4、监督是关键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我国行政监督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权力机关的监督虽有权威性但操作性不强(2)司法监督中停留于事后监督

(3)政府的外部监督得到加强,而政府的内部监督乏力

2、健全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1)健全行政监督的组织机制

要建立一个起核心作用的,能够统一组织、管理、领导和指挥全国行政监督工作的权威机构

(2)完善行政监督的心理机制

心理机制强调通过提高行政官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工作专业技能来确保行政监督。

第一,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第二,建立强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培养社会的监督意识

第十章:行政法治

1、含义:

(1)依法而治,有法可依

(2)依法而治,有法必依,依法办事

2、行政法治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

3、当前我国现行主要行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行政立法

一、概述:

1、含义:

2、特征:

二、行政立法的种类

1、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2、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3、执行性、补充性、自主性和试验性立法

三、行政立法的体制

四、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

1、含义

2、国务院的行政立法权限

3、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立法权限

4、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限

五、行政立法的原则P313~314

第二节:行政执法

一、含义:P303

二、行政执法的种类

三、型号只能执法的生效要件

四、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效力

五、生效和失效

第三节:行政司法与行政诉讼

一、行政司法

1、含义: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处理特定民事争议或行政争议的行为。——即行政机关履行类似司法机关的功能

2、行政司法的方式

(1)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注意: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满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2)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调解

二、行政诉讼

1、含义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诉请人民法院审理并作出裁判的诉讼制度

行政管理读书笔记 篇5

一直想读一本关于人权的书,刚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读一读。这本书是将15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的论文收录到一起,从不同的维度,跨越不同的学科,对人权进行了多科学的研究。此书每篇论文的选题都十分出色,涵盖了诸多当代的重大问题,比如环境运动、劳工权利、动物福利与经社权力之间的冲突、与职业病相关的健康权等等。

我相信和我一样,大多数人对于人权的理解并不是很全面,或是说只有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时才知道什么是人权,更有可能的是,当侵权发生时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去维护我们的权利,因为这个社会并不会给我们很多维权的机会。虽然法律赋予了我们很多权利,可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地享受到人权。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的权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妇女、儿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很感谢那些研究人权的学者,他们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社会,让我感受到我们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多么的渺小,让我看到我们国家的各项制度是多么地需要完善。这其中最触动我的是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问题。

从整个中国社会现状来看,农民工大多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于自身权利维护的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加之他们大多处在煤矿、金矿等高污染的工作环境下,极易患上职业病。调查显示,各类的职业病中尘肺病占80%,矽肺病又是最常见的一种尘肺病。尘肺病一旦发病治愈率极低,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到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现实真实的案例中,用人单位往往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为患病者提供申请职业病诊断所需要的资料,造成患病者得不到有效的诊断。而在卫生部发表的通知中规定了有不需要单位出具资料的情况,可由于不是中央文件,各执法部门没有对此表示重视,大多数农民工也不知道有此规定,所以对职业病诊断没有提供到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于职业病的诊断机构,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其在社会上具有垄断地位。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权利设定的垄断往往会导致垄断机构怠于追求产品或服务的改善,所以很多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机构的资质遭到质疑。我们应该打开市场,让更多的符合资质的医疗机构参与进来,为劳动者职业病诊断带来方便。职业病的确诊到实现赔偿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有人算了算,如果按正常程序走,最后需要484天得到赔偿,而很多职业病人就这样从工伤被拖成了工亡。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如此漫长的等待只会使患病者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甚至让他们死在维权的路上。由此可见,简化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求偿程序,对于一个已经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农民工有多么重要。我国的执法不严在职业病防治问题中暴露无遗,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少缺陷,如果这些问题一直迟迟得不到解决,农民工的权利很难得到维护,这将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块大伤疤。

行政管理读书笔记 篇6

在文中威尔逊开篇便分析了行政学研究的历史,他首先阐明了现阶段美国的政治环境和遇到的困难,即发展行政学的必要性。他认为“如果在以往许多世纪中可以看到政府活动方面的困难在不断聚集起来,那么在我们所处的世纪则可以看到这些困难正在累积到顶点。”同时当时的美国“政府的职能日益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加困难,在数量上也同样大大增加。行政管理部门将手伸向每一处地方以执行新的任务。”而且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市政府中气氛污浊、州行政当局幕后交易的流行,以及在华盛顿政府机构中屡见不鲜的杂乱无章、人浮于事和贪污腐化,都使得有必要出现一门专门研究行政学的学科,“它将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

紧接着威尔逊又分析欧洲国家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他指出欧洲大陆国家不断地进行行政改革的本质是为了巩固统治,进而对行政学进行仔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调整。他列举了德国和法国的例子,旨在说明强化中央集权而使行政管理更有效率,也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在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美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即美国早熟的政治模式使其本应有的政治基础十分薄弱。并举出了主要的阻碍因素——泛滥的人民主权(公众舆论),即可以理解为托克维尔所称为的大多数人的暴政。同时该观点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相关理论具有一致性。柏拉图认为“真、善、美”这些优良品质并不是来源于多数人,而是来源于一小部分天资聪颖的饱学之士。让多数人来统治无异于摧毁人类优秀品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多数人的统治可能会导致穷人干坏事,如不尊重财产权,发动骚乱等。麦迪逊也曾在《联邦党人》第五十一篇中有过明确的阐述,麦迪逊认为:“在一个共和国里,保护社会成员不受统治者的压迫固然重要,保护某一部分社会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不正当对待,同样重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一定存在不同的利益,如果大部分成员联合起来,那么少数群体的权利就会得不到保障。所以,虽然独立战争击败了来自英国的暴政,但独立而民主的美国社会却存在着多数人暴政的可能性。”而威尔逊则又更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人性自身的弱点;(2)思维的惯性;(3)思维的不一致性,而最后一点,他认为是移民国家特有的。

随后威尔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在分析和明确政治与行政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行政管理的目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在功能上应有区别的观点。他认为:“行政管理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验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根于稳定的原则之上。”同时,他指出真正的自由要以真正的自由原则为基础。因为“自由并不能在远离宪法原则的情况下生存下来,而且任何一种行政管理,不管它的方法是多么完善和自由,只要它是以不自由的统治原则为基础的,那它就不可能给予人们以一种比赝品式的自由更多的东西。”

在阐述自己对权力的看法时,他提出了要扩大集权,强化公众舆论,并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的观点,而这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之所以要集权,是因为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已被授予以任意处置的巨大自由权力时,那么他的权力越大,他就越不可能滥用此种权力,他就会更加受到鼓舞,更加头脑清醒和更加被这种权力所激励。而他的权力越小,他就会感到他的职位无疑是既模糊又不引人注意的,他就越容易堕落到不负责任的状态之中去。”而此时的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并使其“具有效力,而我们又免遭它的好管闲事之苦。”

在分析如何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官制度。他认为“美国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切方面都对公众舆论有敏锐的反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有一支受过充分训练的、以良好行为进行服务的官员”,在这一点,他提出的理想模式是“通过某种方式建立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它完全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同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方式就是选举和经常性的公开协商,它可以彻底排除武断和阶级态度。”

最后威尔逊提出了行政管理的研究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会借鉴国外的先进成果,并使之本土化。他认为:“只要我们能够从根本原则上认识其在环境条件方面的全部根本差别,我们就能够完全和有益地引进他们的行政科学。我们仅需要用我们的宪法把它加以过滤,只需要把它放在批判的文火上烘烤,把其中的外国气体蒸馏掉。”

唐代基层行政与司法制度探索 篇7

关键词:唐代,基层,行政与司法制度

唐代中央的刑部作为行政机关存在,御史台的司法功能也是行政功能的延伸,只有大理寺才是专业的审判机关。而在地方,则司法与行政没有清晰的界限,道、州和县三级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都是合一的,司法是行政的一部分。可以说,在整个唐代行政和司法不是独立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包含的,其中司法是行政职权的一部分。而在县一级之下的乡、里、村、坊都是兼具有行政和司法性质的基层组织,这些机构虽然不是典型的行政机关,但是总的来说它们体现了唐代基层行政和司法的基本特点和特征。

一、唐代县级的行政和司法体制及其运作

基层即是指级别最低的一级机构。唐代的行政级别分为中央和地方,地方又有道、州和县三级,因此从行政级别划分来看,县一级是最低一级的行政机关,自然其行政与司法属于基层行政和基层司法。唐代的县级行政事务的职能分工以其职官形式予以体现,行政最高长官县令总司县政,没有具体的职责划分,因此往往都视县令为全县所有行政事务的最终决定者。县丞是县令的副职,在职务上,县丞也没有具体职务划分,往往与县令的职能相冲突,这种尴尬的地位决定了县丞在整个唐代都以有职无任的状态存在,安史之乱以后县丞基本上沦为虚设的空职位。在县丞以下,根据不同级别的县,又有着不同的分工,比如京县设置了六曹,而在畿县之下的县级仅设置司户和司法。各曹的长官为县尉,除了县尉外其他的典吏也承担诸多县里的公务。在整个唐代,县级一级政府既是中央政令推行的最后执行者,又是与百姓直接接触的政权,然而由于基层行政权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各种非行政因素的影响,比如风俗习惯、地方士绅、家族势力等,这些外来的非行政因素使得地方行政的执行出现了偏差,使得中央政令“地方化”。唐代的县级行政管理有两个组成群体,第一个群体是通过上级派调或者直接由中央人事部门任免的具有一定品级的正式官员群体,第二个群体是为了完成特定工作或者基于属地关系由县令任免的非正式官员群体即胥吏群体。第一个群体由于出身较好,往往是经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或者是经过正式形式推选出来的,这些官员具有光明的政治前途,也能够如实执行上级政府的政令。而对于第二个群体,由于他们的政治前途狭窄,从事行政管理的收入也较正式官吏微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成为这些胥吏赖以生存的手段。同时,由于行政管理中的胥吏层级复杂,有些地方的胥吏被地方家族把握,从县尉到乡里的人员都是少数几个家族的人员,这些人员长时间从事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对典章制度极为熟悉,不仅能够知道其中的漏洞,还能够帮助家族在“合法”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实际决定行政管理效果的管理权被这些地方势力完全把握。

除了行政职能以外,唐代的县也具有一定的司法职能。唐代的县级行政机关本身也是司法机关,司法职能是行政职能的一部分,这里的司法是指包括审判、侦查和监察在内的广义的司法概念,县级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县令,同时也是最高司法长官。除了县令之外,县级还设置司法一职,这里的“司法”是官职名称,是具体负责司法事务的官员。在诉讼制度上,唐代的县级作为最低一级的正式国家政府,其司法机关直接审理全县发生的司法案件,是司法管辖中的第一审级。依照唐律的规定“诸有犯罪者,皆从所发州县推而断之”[1]。此外,唐代的司法制度中还有系统的回避制度和证据制度。比如在唐律中规定司法官员与当事人具有亲属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有仇嫌的都要回避。证据方面十分注重物证的作用,所谓“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不承引,即状科断”[2]。在实际操作中,县级司法审判工作做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一般案件由县尉负责案件的接管和审讯,对于特别重要的案件或者上级指定的案件,才由县令受理和审判。

二、唐代乡里和村坊的行政和司法体制及其运作

1.乡里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乡和里是在唐代的准行政性质的组织。从行政级管理看,乡和里不在唐代的行政体系当中,但是乡里却在唐代的行政管理和司法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的乡里组织的具体形式在文献中也有所记载“: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唐代的乡里的行政工作包括土地、户口和赋役的申报工作。乡里中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不是正式的官员,而是为县级政府服务的胥吏,这些胥吏多是来自地方的大家族,由于正式官吏多是科举出身,他们缺乏与地方文化和地方势力对抗的经验,对各种有关典制和社会潜规则也比较生疏,这使得非正式的典吏更加大胆地从中作弊。为了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县级官员对乡里胥吏十分依赖,这样乡里胥吏与商人、军人互相依托,在征收赋税、派发力役之时肆行不法、鱼肉百姓,使得唐代中后期的县级政权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所在。尽管如此,乡里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乡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机关,其行政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一面是当地具有权势或者权威的人,另外一面他们也是县令赋权的具有官员属性的人员。在行政管理上他们一方面可以代表县级政府,同时也能了解当地风俗,他们与当地人的关系也更为亲近,因此更容易开展工作。比如在户籍编造上,编造百姓户籍之时,以乡为单位装裱在一起,并在其上写明某州、某县、某乡、某年籍等信息。除了行政性的权力以外,唐代的乡里也具有一定的司法权,这种司法权并不是以审判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两种独特的形式存在,一种是兼具司法和行政性质的民事纠纷调解权,另外一种司法审判的协助权。司法审判的协助权是县一级司法权下放的部分。我们知道乡里的乡正或者里正往往是具有一定地方势力的人,他们可能与周围人们的关系不是十分亲密(与村坊相比,里正属于乡绅阶层,而村正、坊正往往就是一个更小的地方的年长者或者聚居家族的读书较多的人,因此乡绅与村民的关系只能是熟悉,而村坊与村民的关系较为亲密),但是基于他们的权威和地方影响力,在一些民事纠纷调解上还是起到很大作用,比如对双方的调解作见证,对调解协议无法履行时的监督等等,这些都是司法调解权的体现。至于司法协助权,这里往往乡里处于被动情况,在地方遇到重大案件的时候,乡里一方面需要协助调查,另外还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在案件进入到司法程序以后,县司法官员在受理案件以后,也不排除通过调解结案,这时候参与撮合达成调解的主要力量也是乡里。

2.唐代村坊的行政及司法的权力体现。作为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唐代,村和坊是最基层,也是数量最为庞大的组织,他们最早接触绝大多数矛盾纠纷,也最直接处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因此很多做法和理念对中国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管理方式上看,乡里的管理方式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管理方式,而是采取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性质的管理。对于行政管理事务,在乡里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政首长,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政事务的范围,其辖区也往往是依据村落的自然分布来进行划分。而村坊则是以家族为单位,往往一个村坊就是一个独姓家族的聚居地,这里的所有男性居民都具有血缘关系,其祖先都是一个人。因此许多行政性事务,尤其是涉及村坊内部事务的管理,比如修筑道路、修筑渠道等等,除了大的工程由政府进行以外,都是由村坊的村正或者坊正组织村坊内部的人来完成的。在一些诸如户口登记,税收缴纳等等,也往往都是以村坊为单位进行,类似于今天的村委会和居委会。

司法权上,村坊具有几种类似司法权的权力,一是家族的内部事务处分权,具有惩罚甚至具有剥夺生命权的职能。二是具有自诉权,这种自诉与个人自诉不同,往往有家族和村坊的参与。三是调解权。其中家族内部事务的处理权,不是所有的村坊都具有的,只是那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村坊才具有。自诉权,往往被认为是维护集体权益的权力,因此属于集体性的权利,他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参与,而没有最终的决定权。只有调解权是具有司法权性质的。村坊的案件纠纷调解权与乡里的调解权一样,也是县级司法机关的司法权的授权,主要是对民事案件以及轻微的刑事案件进行调整。与乡里的调解相比,村坊中的人都是熟人社会,他们彼此都十分了解,村坊的调解往往不像乡里那样有一个权威的人在中间主持,而是由村正、坊正参与以后,通过耐心解释,以及由长辈责骂等方式排除纠纷,这种纠纷解决模式比司法更加高效,更加彻底,也更加和谐。

行政裁量司法审查之思考 篇8

关键词:行政裁量权 滥用 司法审查

行政裁量权作为现代行政法的核心内容,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在裁量行政执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行政裁量权滥用。各国纷纷采用司法审查的手段对此加以规制,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行政裁量权的滥用及危害

“所有的自由裁量权都可能被滥用,这仍是至理名言。因此,对任何权力都应当有某种法律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也是这样。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和更好地保护相对人利益。但是如果对此权力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就不避免的产生滥用问题,从而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行政裁量权滥用的表现

实践中行政裁量权滥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裁量行为显失公正。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1)相同情况不同处罚或不同情况相同处罚;(2)一个行为重复处罚;(3)不考虑相关因素或考虑不相关因素。我国现行立法中有些条款,赋予了行政主体自由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行政行为的权利。这对行政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要更加注意合法、合理。同时这也容易使得行政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行政裁量权的滥用。

2、采取的程序和方式不正当。由于我国行政程序规则方面还不完备,行政机关在程序上有较大的自由,实践中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办事拖拉、推诿等现象,尤其是法律赋予权利的自由裁量行为,容易出现程序方式不当的问题。其中包括:严重不当的程序,如必经的环节直接省略等;程序瑕疵普遍存在。

3、消极的不履行法定职责。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具体职责,但是却未明确履行职责的期限。法无明文规定,行政主体可以对履行职责的期限自由选择,积极不作为甚至拒绝作为的案件不断增加,这也是滥用行政裁量权的表现。

4、不规范的解释法律法规。由于法律法规中存在较多的弹性条款,行政主体行使权力时对此有一定的解释自由。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必须进行目的性解释,否则容易造成对法律法规的扩大或缩小解释,导致裁量权的滥用。

(二)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危害

赋予行政机关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弥补法律的漏洞,实现行政的灵活性和能动性,滥用行政裁量权违背法律授权的目的和精神,干扰和破坏法律秩序,有严重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滥用行政裁量权违背执法原则。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在执法原则的指导下开展执法活动。合理性原则是我国执法原则之一,要求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尤其进行行政管理时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平、公正,即符合立法精神和目的,有充分、客观的事实根据和正确的法律依据,不违背社会生活常理。滥用自由裁量权往往违背法律的基本精神,做到合法不合理,这与合理性原则背道而驰。

2、引发冲突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行政主体滥用自由裁量权,对问题处理有较大的随意性,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使得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失去信赖、产生怀疑,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助长特权思想,滋生腐败现象。行政裁量权本身就具有主观性,公务员作为一般人,也难免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行政裁量的幅度越大意味着公务人员手中的“权力”也越大,在利益诱惑的驱动下难免会出现腐败现象,这也会影响行政机关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二、行政裁量司法审查的正当性

权力有滥用的趋势,权力如果不加以制约,必然滥用。相对其他权力而言,行政裁量权尤其需要规制。因此,各国通过多种多种手段对行政裁量权进行控制,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司法规制虽然也是手段之一,但是仍存在争议。个人认为,司法审查行政裁量权是必要的、正当的。

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具有专业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征,司法审查虽然具有事后性的特点,但是中立性、权威性和个案性是司法审查的特性。首先,行政相对人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诉讼获得救济,司法审查可以准确辨析行政裁量权不当行使的各种形式,并可以有效防止行政裁量权的滥用。同时它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场合理控制行政裁量权,维护好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次,公正严格的司法审查程序可以杜绝枉法裁判现象,保证裁判的公正合理,从而有效的解决行政争议,使得行政相对人得到及时、高效救济。再次,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司法自由裁量权,对相关法律法规作出更符合立法精神的解释,从而保证对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进行有效的审查。最后,司法具有独立性,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其作出的判决具有强制性。

三、我国对行政裁量司法审查的现状

在现代法治国家里,任何权利都要受到制约。相对于行政机关而言,法院在一般人眼里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正如哈耶克所说:“没有司法审查,宪政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没有司法审查,就无法真正的保障行政裁量权不被滥用。如何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司法规制本质上是国家在司法权与行政权的配置上如何合理分工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否应该接受司法审查以及接受司法审查的深度。对此,各国在通过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司法审查来防止裁量权的滥用时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即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审查标准多为合法性审查,排除合理性审查。尽管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作出了一些规定,但是由于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司法审查的功能未能完全显现出来。

我国关于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五条、第五十四条等。从上述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时,首先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直接规定进行合理性审查。但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滥用职权”和“显失公正”审查标准来看,我国立法已经初步认可了合理性审查原则,只是该规定过于原则,缺少更明确的规定。

目前,我国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司法审查的原则偏笼统。现行规则之下,大部分学者认为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主要是进行合法性审查,只对“滥用职权”和“显失公正”进行合理性审查,即以合法性审查为主,合理性审查为辅。我国只对滥用职权和显失公正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审查标准过于笼统。同时,我国的合理性审查原则缺乏具体的审查标准,可操作性差。而且,由于我国在立法与实践未重视合理性原则,从而导致司法审查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2、司法审查范围过于窄。我国《行政诉讼法》通过列举的方式限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法律没有列举出来的就不属于司法审查范围,这从另一个限制了司法审查的范围。

3、司法审查的标准不明确。我国现行立法只通过“滥用职权”“显失公正”等词语对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进行规定,却没有相关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法律解释。没有明确具体的司法审查标准,司法实践中法官产生不同理解,实际操作也就不一致,导致较强的随意性,造成司法实践中对滥用行政裁量权的行为审查标准不统一,影响司法审查发挥规制行政裁量权滥用的作用。

四、完善我国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

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就是让行政自由裁量权“戴着镣铐跳舞”。为了更好的发挥司法审查对行政裁量权的规制,促进司法审查与行政裁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完善我国对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提出几点意见:

(一)明确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的原则

1、穷尽行政救济原则

“穷尽行政救济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在没有用尽行政机关内部存在的、最近的和简便的行政救济之前,不能申请法院裁决对他不利的决定。”从我国具体国情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穷尽行政救济原则”,首先可以充分发挥行政复议机关的救济功能和行政资源,不仅有利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而且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行政权本身进行司法监督;其次,这也保证了当事人享有足够的救济途径,也是对当事人权益的充分保护。

2、合法性与合理性双重审查原则

单一的合法性审查已不再是司法审查的唯一要求,合理性原则已经渗入到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之中。对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不仅需要合法性审查,也需要进行合理行审查。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行政裁量权的滥用。

司法实践中,因为行政裁量权的越权和滥用对行政相对人的侵害具有隐蔽性,越权行使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主要是根据合法性审查原则进行形式审查;而对于行政裁量权滥用,要根据合理性原则对其进行实质性审查,因此只有将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通过立法明确下来,加大司法审查的深度和广度,使司法机关对行政裁量权的审查有法可依。

(二)扩大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范围

“司法审查的范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范围,也不可能绝对精确,司法审查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运用。”我国立法规定的司法审查范围过于狭窄,应当将受案范围加以修改。

首先,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只通过列举的方式限定八种受案范围,应把受案范围再扩大,由列举式转变为概括式,才能更有利于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其次,我国行政诉讼法只规定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应该将这个审查范围扩大至其他显失公正的具体行为。通过司法机关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审查,进一步有效制约行政裁量权的行使。

(三)确立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的标准

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除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确立明确的司法审查标准,才能使司法机关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司法审查时有据可依。首先,要审查行政裁量权行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审查行政主体是否适格,行政裁量权的行使是否依法行使,是否超越法定范围。其次,要审查行政裁量权的动机和目的。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行使裁量权。再次,审查行政裁量权行使的公正性和适当性,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最后,审查行政裁量不作为,行政机关应当作出裁量行为而怠于作出也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因此,应当通过对行政裁量不作为进行司法审查,来规制行政裁量权的不行使。

实践证明,司法审查是对行政裁量权进行控制的最后防线。虽然现阶段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行政裁量权的不断扩大,司法审查对控制行政裁量权滥用的手段也会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0.

[2]韩啸.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及其控制[J].法制与社会,2006(8).

[3]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3.

[4][德]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35.

[5]贺思源.论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司法控制[J].九江学院学报,2005(1):19.

上一篇:赣州亮剑新员工素质拓展让团队无坚不摧的团建拓展培训下一篇:初中学生自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