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数学教案

2024-10-09

《吨的认识》数学教案(精选10篇)

《吨的认识》数学教案 篇1

认识“吨”

河头镇中心校

朱冰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观念。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质量单位“吨”。(板书)

二、结合实践

学习新知

1、研究问题

(一):1吨到底有多重呢?(1)水

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提一桶水的感受,指名说一说。再猜重量(10千克)。然后提问:10桶水能提得动吗?是几千克?100捅呢?从而引出1吨=1000千克。如果每个学生一天节约1千克的水,那么全班同学一天大约能节约(50千克的水),几天就能节约1吨的水呢?(20天)渗透思想教育。(2)小朋友的体重

同桌互相背一背,感受对方的体重。并指名说一说背的感受。然后根据同桌的体重推算一下几个同桌的体重大约是1吨。

我们班最中的那个同学的体重是50千克,10个这样的同学共重多少千克?20个呢?(让几个同学背一背50千克重的同学感受一下,其他同学下课再来感受一下。)(3)分组活动。体验1吨很多

分组提供材料:①一袋面粉的质量是25千克。②大约2千克的砖头。③大约50千克重的水泥。④一头485千克重的牛。

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算一算,要几个这样的东西大约是1吨。教师巡视,帮助小组计算、估算、推导。

小组汇报

感受。通过同学们的合作计算,你对这些数有什么感受?可见,1吨是——很多的(4)举例

让学生举例说明还有哪些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或说说多少个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 师可适当引导

2、解决问题

(二):什么情况下用“吨”做单位?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练习:认识了“吨”后再来给下面物体填上适当的单位

3、解决问题

(三):“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从上面练习题中引入,重在指导学生说出化聚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1.口答。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

一个乒乓球重3()

一袋面粉重50()

2、比较下面数量的大小

1吨60千克

600千克

6000千克

1吨6千克 这些数量能直接比较吗? 怎样就能比较了?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答,集体点评。

2、小小检查员

一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3吨”,你能让下面这些车都通过吗?为什么? A、王叔叔的车装载55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四、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们知道了有关“吨”哪些知识?说给同桌听一听。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只要你能细心观察,留心注意你会写出比小明更好的数学日记来,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回去也写一篇日记。

《吨的认识》数学教案 篇2

在拿到这个课题时, 我很茫然, “吨”这个概念是多么的抽象, 摸不到, 看不到, 不能去称一称、掂一掂, 更无法用语言去描述, 怎么去引入吨的概念?怎么能让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呢?怎么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有多重的观念呢?带着这些困惑, 在同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 我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现在就我这节课中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制造冲突, 让抽象概念的引入合理化

数学的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而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概念教学是这样, 抽象概念的教学更是这样.所以,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 激发他们学习新知的愿望, 让抽象概念的引入合理化.

“吨”的认识, 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的, 在这节课中, 我们首先通过一组组图片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来复习了这两个概念, 然后再出现必须用“吨”作单位的大宗物品和非常重的物体图片, 产生强烈的视觉和生活知识经验的冲突, 初步感觉“吨”的含义.

具体做法如下: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 我们学过的, 计量物品重量的单位有哪些?

生:克和千克.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物品, 请大家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 鸡蛋50 () 梨160 () 薯片190 ()

学生回答后, 出示:计量比较轻的物品, 常用克作单位.

(2) 大米100 () 小朋友25 () 牛500 ()

学生回答后, 出示:计量一般物品有多重, 常用千克作单位.

这个环节中, 首先大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 所给出的图像是正常大小, 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用“克”或“千克”来做单位.然后, 大屏幕整屏出现庞大的鲸、货车、轮船, 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突.

鲸画外音:这是一头生活在大海里的蓝鲸, 它有多重呢?

货车画外音:这是一辆大货车, 它可以运输很重的物品, 它的载重量是多少呢?

轮船画外音:这是一艘巨大的轮船, 它可以承载许多的货物, 它的载重量又是多少呢?

当屏幕上给出的图像由小变大, 变大到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时, 不要急着下结论, 听听学生的感受.学生们不由得感叹, “哇, 这么大!”“好重呀!”“太大了”“太重了”等, 这个时候的学生的感受已经从视觉冲突引申到知识经验的冲突:用“克”“千克”已经不合适了, 激发了强烈的学习的愿望.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师:计量这3个物品的重量, 用克作单位合适吗?用千克作单位合适吗?为什么?

生1:用克作单位不合适, 因为克是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 这些东西太重了.

生2:用千克作单位也不合适, 因为千克是计量一般物品的重量, 这些东西太重了.

生3:用吨作单位.

一切顺理成章,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吨.学生在一组组图片表象中, 切身感受到了大宗物品, 比较重的物品用“克”和“千克”已经不行了, 得用“吨”来计量, 初步了解“吨”的含义.新的概念的引入合情合理.

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让抽象概念的建立具体化

吨, 是个很大的质量单位, 它很难用语言去描述, 也没有办法去掂一掂, 也没有办法去称一称, 要感知“1吨到底有多重”是这节课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 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让抽象概念具体化变得必不可少.

想象和推理也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1个小朋友的体重为25千克, 和同学们自身相联系, 同学们有足够的认识.

1袋大米100千克、一头牛500千克, 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也能了解.

把我们不熟悉的“1吨到底有多重”具体化成我们熟悉的小朋友的重量, 大米的重量, 牛的重量, 再进行想象、推理, 不熟悉的也就变得熟悉起来了.

生1:2头牛的重量就是1吨.

生2:10袋这样的大米重量就是1吨.

生3:40个这样的小朋友的重量就是1吨.生4:1000千克就是1吨.

生5:1吨是比较重的.

在想象和推理之后, 学生对“吨”的概念就不再空洞,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三、密切联系生活, 让抽象概念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 学习数学也是为了生活服务的.因此, 数学的学习要密切联系实际, 抽象概念的学习更离不开我们具体的生活.

在这节课中, 无论是情境的导入、还是新知的探究, 或是最后的练习巩固都要结合着我们的生活实际, 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以下几点:

新知的学习是因为生活的需要.生活中, 我们需要去计量大宗物品和一些很重的物体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知识的掌握, 是我们应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去探究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我们的生活经验必不可少.

学习了新知, 我们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来解决实际问题

“吨的认识”教学建议 篇3

一、灵活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初步认识吨

教师引导:“同学们,熊弟弟、牛大哥、马叔叔、鹿妹妹一同来到小河边,它们正准备过桥……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1页看图是怎样描写的。”让学生把故事说完整。在学生说故事的时候,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图中“人物”各自表达的意思。马叔叔说:“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熊弟弟说:“这里有块牌子,——限重1吨。”牛大哥说:“限重1吨?1吨有多重呢?”然后对“限重1吨”、“1吨有多重”“咱们一起过”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主题图进行整体观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紧紧围绕小精灵的问题“它们能同时过桥吗”,引导学生将这些动物的体重加起来,再与1吨作比较,即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它们不能同时过桥。

“既然它们不能同时过桥,那它们该怎样过桥呢?”教师提出这一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补充,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一个一个地过桥,也可以两个一起过桥(每次过两个),还可以牛、马、鹿三个一起过桥,或熊、马、鹿同时过桥。“熊、牛、鹿能一起过桥吗?”分别证明这些“组合”能同时过桥的理由。教学时,还可以通过同桌互问、师生互问,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吨”。

二、结合生活实例,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这一目标要求,教学时,要结合学生身边实例,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让学生具体说说生活中1吨重的物品,除教材中列举的外,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对比,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如,每袋大米(面粉)重25千克,40袋大米(面粉)刚好重1吨;一袋水泥的质量是50千克,20袋水泥的质量就是1吨;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2万个鸡蛋大约重1吨;每袋化肥的质量是40千克,25袋化肥的重量就是1吨;……生活中的实例很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发现。此外,还可以称出10千克的一桶水让学生提一提,感受10千克的重量,从而想象100桶10千克水的重量就是1吨。

三、学习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了吨与千克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吨的质量观念。例7教学的重点是吨与千克的相互换算,内容很简单,容易被忽视。其实学生要真正理解还有一个反复体验的过程,所以,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的想法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当学生掌握了质量单位“吨”之后,要让学生充分说说“吨”在生活中的运用,如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吨”作单位?(可以从汽车的载重量、火车车厢的运载量、电梯的载重量、桥梁的承受力等方面进行引导,列举生活中运用“吨”的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换算的实例,帮助学生练习理解。如:

1.在一台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上,装4台重7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2.一辆卡车每次可运货800千克,10次可以运货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3.粮店原有大米1吨,又运来5000千克,这些大米能卖6天,平均每天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4.现有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和700千克的机器各一台,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作者单位

宣威市务德镇茨嘎村完小

吨的认识教案 篇4

1、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质量单位,灵活运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生能独立地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调查实践卡、一袋25千克的大米、一桶矿泉水

一、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质量单位“吨”

1、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克和千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2、师:上课之前你们收集了许多与吨有关的信息,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3―4个)

(例:一头大象的质量约重8吨)谁还想说?

听到这里,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

师:对呀!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比较合适,小朋友再迅速地看一下收集的信息,是不是都这样,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学生介绍中有介绍,)则顺势介绍大宗物体:(课件)在生活中,还有一些象一堆煤、一堆钢材、一堆大米等很多物体聚在一起叫大宗物体,它们有很多也很重,通常也用吨做单位。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做单位。

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看来小朋友都对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它:

(一)、初步感受“1吨”。

1、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点击大米:局部放大10袋100千克的大米)这是一堆大米,重1吨(出示1吨)关于1吨你知道什么呢?是吗?我们来看看。(分开)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1袋100千克,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1吨=1000千克)(板书)我们也可以说 1000千克=1吨(让生齐读一遍)

2、师:1吨大米究竟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课前老师准备了1袋25千克重的大米,你们都拎过?(拎过了)那老师来了解一下。你是怎么拎的(一个人拎不动,2人拎)你感觉怎样?(重,很重)那和他情况一样的人有吗?(有)举手看看。哦!看来很多小朋友都是几个一起才把他拎起来呢。那其他人呢?你们这些人的力气真大啊!还有呢?那1袋25千克的大米,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般都是2(3)个人一起才拎起来的。体验:那我们就请两个人来拎拎,感受一下这25千克的大米有多重。拎的过程中教师评价:1、25千克2比较重

教案吨的认识20100330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

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

2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从中挑一个苹果,请同学说说这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

2、揭示课题:“认识吨”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

名称,唤起学生对已学质量单位的回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吨的学习。】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

体?(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2)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

A学生独立思考。

B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C请学生举例

(3)结合学生举例,媒体展示:河马、大象、码头上的货物、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教学内容: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 教科书P47—49

讲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寻找身边见

过的那些物体用吨做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货物时,常常要用吨做单位。】

2、认识吨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重量,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

A、算算4个三年级学生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100千

克)

B、8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2)讲述: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

1吨。(板书:1吨=1000千克)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表示。

联系班中40个同学,想象一吨的重量

【设计意图:吨这个概念比较抽象,用40个学生的体重来表

示大约1吨,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达到心里顿悟,对1吨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3)媒体展示:看一看、算一算

A、一棵白菜重1千克,多少棵这样的白菜重1吨?

B、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C、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

D一袋水泥重50千克,多少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

E一桶水重200千克,多少桶水的重量是1吨?

(4)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

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的重量是1吨。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要用到“吨作单位

(6)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A:卡车载重4()

B:一头河马的体重大约3()

C: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

D: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

207.5()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再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一

座桥的载重量”)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算、合作填等形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吨的存在。】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5吨=()千克8吨=()千克

5000千克=()吨7000千克=()吨

填好后,分别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多媒体出示图,图中每种物体都是1吨,看图说说是那些

物体,各有多少。

500千克奶牛两头、50千克水泥20袋、200千克油5桶、100

千克猪10头。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是多少吨?

3、扩展题: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KG(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a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b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设计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吨这一质量

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四、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觉得你在那些方面做得

比较好。

2、课外实践:课后到商店做一次调查,问一问营业员商店里

最重的货物是以什么作单位的,如果是以千克做单位,估计一下多少件这样的货物的重量大约是1吨。

【设计意图:简要回忆知识的学习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通过调查、收集、处理信息,进一步体验数

学的价值,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千米吨的认识 篇6

第 1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70页“毫米的认识”,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能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用毫米作单位画线段。教学重、难点:用综合法思路分析应用题。教学具准备:每人准备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让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米=()厘米

下面请同学们用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学生动手得出结论(不足1厘米)

3、引入新课

我们要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一个新的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指出直尺上的厘米刻度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刻度线,并且用拇指和食指示范出1厘米的长度。2.认识毫米(1)提问:在这1厘米中间还有没有刻度线?它们之间的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1毫米)

(2)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直尺上表示的1毫米有多长?

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的长度是多少。用手指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认识1厘米=10毫米

(1)1厘米是这么长,1毫米是这么长,(教师比划),你们知道1厘米和1毫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借助直尺来看一看。

1厘米是几毫米?我们只要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小格,那么它就等于几毫米。请同学们拿着铅笔,用铅笔尖指着尺上的小格数一数,看看1厘米等于几毫米。(学生数,然后回答)(教师领读一遍)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总结: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知道了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4.教学例1(1)教学例1 a.请同学们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平放在课桌上。

b.要求大家用尺量一量这根笔芯的长是多少毫米,然后告诉老师。

(要求把0刻度线对准笔芯左端,看右端对准多少毫米的刻度。教师巡视辅导)

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70页的例1,你的量法和书上的一样吗? 数一数课本上笔芯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并填在书上。5.画线段

(指导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什么?用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这一点?要画多长就画到多少毫米为止,最后还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请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2毫米的长的线段。

让同桌互相量一量,看看画的是不是42毫米长的线段。

小结: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和画线段,都要把直尺的哪一刻度对准左边端点,然后看哪边的刻度确定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拿出一枚1分硬币,量一量看看它的厚度是多少?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花边和回形针各是多长,把结果填在括号内。3.做“练习十五”第1题

请同学们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4.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让学生先量然后提问回答。5.做“练习十五”第3题

分2人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然后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一毫米有多长?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用毫米作单位量长度或者画线段要怎样做?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4题。

第 2课时: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第71页例

2、例3,练一练,练习十五第5—8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长度之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换算。2.培养学生简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长度单位间转化的推理过程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十五第5题,用卡片出示,让学生口算。

2.复习长度单位

a.让学生从大到小说一说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b.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学生口答)

1米=()分米 1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3.口答

(让学生抢答)

5个十是()6个百是()

80里有()个十 300里有()个百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从尺上你看出这根线段的长是多少了厘米吗?(板书:5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长度又是多少呢?(板书:5厘米=()毫米)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a.1厘米是()毫米?

b.5厘米是()个10毫米? c.就是()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现在老师要你们按照刚才想的步骤来说一说4分米=()厘米,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两人讨论,指名说一说。2.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结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教学例3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书上的例3谁能告诉我例三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教

师提示)

例3应该怎么想呢?

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想一想分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书上。指名学生回答。(齐读一遍)

40毫米=()厘米 300厘米=()米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

三、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出结果。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让学生分4人小组讨论。把你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看看你有几种不同的剪法。(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

1.“练一练”第2题

2.“练习十五”第6、7题 第 3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73、74页“千米的认识”,例

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教学具准备:一根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千米”

测量教室的长可以用米做单位。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觉得用米这个长度单位来量怎么样?

既然“米”小了就必须要用一个新的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

(1)平时我们也把千米说成公里。大家打开书,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问: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100米有多长,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长度吗? 几个100合起来是1000呢? 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书:1000米)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就是()(板书:=1千米)(2)感知1千米路程

刚才我们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你能说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吗?

我们同学1分钟大约可以走100米,你们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几分钟呢?

3.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教学例1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出示:4千米=()米

让学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个大,就是由大的换成小的。想一想昨天我们学习的思考方法,这道题我们要怎样思考呢? 教师指导学生想思考过程

提问:1千米=()米,4千米就是()个1000米,也就是()米(2)教学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这道题是把小的长度单位变成大的,又因该怎样想呢? 根据书上的提示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书上。(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填在书上,指名回答,并说出思考过程。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理清题意。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这条路要划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么? 把这道题目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回答)3.做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先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集体评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时还学会了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五、作业布置

课作:

练习十六第3.4题

家作:

1.练一练第1题 2.练习十六第2题

第 4课时:长度单位的练习

教学内容:第75、76页练习十六第5—12题、思考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进一步掌握量长度和画定长线段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简单换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简单问题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长度单位简单换算的方法。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前面几节课,我们都是学习的长度单位,学会了单位间的简单转换.谁来把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说一说。(板书:长度单位)2.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长度单位的一些内容。(板书课题)

二、长度单位的练习

1.依次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并让学生举出实例。

2.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学生回答

1米=()分米=()厘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1千米=()米。3.说一说量下列物体用的长度单位

黑板的长、公路的长、课本的长、火柴盒的厚、课桌的高。4.完成练习十六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独立完成,指名回答。5.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复习画线段的步骤)

注意:从0刻度鲜画起,有两个端点。6.练习长度单位

(1)完成“练习十六”第8题,集体订正。(2)小结

单位换算时,先看前后个是什么单位,想它们之间的进率,在推算出结果

是多少。

三、应用题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1题

分2人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引导理清题意,学生读题

第一问:提问:要求的是什么,已知了什么,用什么方法? 第二问:要求的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 指名一人板书,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四、解答思考题

1.提问:从第1棵到第2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3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10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100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250棵跑了多少米?换成用千米作单位是多少千米?有1千米吗?为什么?

六、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第 5课时: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77页吨的认识、“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概念,直到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那些呢?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质量单位.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吨的认识(1)平时当重量比较小时我们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但是当重量比较大的时候,比如说装货物的集装箱,它的重量很大,如果用克或者千克作单位,就非常的麻烦,这就要求有一种新的质量单位,你能创造出一个新的质量单位来吗?(2)你很聪明创造出的这个质量单位和科学家创造出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它和克、千克一样是常用的质量单位。(板书:吨)

(3)你能说一说,在你平常生活中,听说过哪些东西的质量是用“吨”作单位的?

(4)建立1吨的概念 出示袋子图。

逐一出示袋子图,说明1袋子大米重100千克。出示一个就让学生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地数,满10张。

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告诉学生:这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标出1吨)板书:1吨=1000千克(5)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填空。

(6)教学“试一试”

出示: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引导: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所以3吨等于3000千克。提问:根据前面我们学过的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想呢?(指名回答)

(第2题先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7)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出怎么想的。

三、组织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先分别看每个框里是什么物体,各有多少,再连起来说一说。(2头牛重1吨,20袋水泥重1吨„„„„)

2、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吨,知道计量较重的或者较大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吨=1000千克,根据吨与千克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把吨和千克进行换算,换算时只要想几吨是几个1000千克,或者想多少千克里有几个1000千克,就能很快推算出结果。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3、4题。第6课时:质量单位的练习

教学内容:第78、79页练习十七第5—13题。教学目标:

1、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能正确地使用质量单位。更加熟练地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2、进一步熟练地口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能正确地计算两步式题和有关应用题。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进行质量单位的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认识学过的质量单位,掌握质量单位间的进率,能正确的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同时,再带着练习一些我们学过的计算和应用题。

二、练习质量单位

1、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请你从大到小说一说。

(根据回答板书)提问:谁来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质量大概是1吨?

2、用线连一连

一个铅球 1克 20袋水泥 2千克 一粒药丸 1吨 一个排球 300克

3、练习十七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单位间的换算

完成练习十七第6题,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十七第7题。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三、练习计算和应用题。

1、比赛。

做练习十七第8题。

2、做练习十七第9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第一题先做除法?第二小题先算加法?

3、练习应用题。

(1)完成练习十七第11题。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订正。(2)做练习十七第12题。

学生读题,提问:谁能说一说,这道题是怎样想的?列式解答。(3)两步应用题练习做练习十七第13题。

学生读题。提问:谁来告诉大家,这道题要怎样想?

指出:解答这道应用题,可以先根据前两个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根据求出的问题和题里的另一个条件,求出题目的第二个问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9题剩下的两题、第10题。第7课时:设计旅游路线

教学内容:第80页实践活动“设计旅游路线”。教学目标:

了解一些地区或城市之间的路程,初步学习安排自己设想的旅游路线,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具准备: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认识城市或地区间路程

1.出示中国地图,说明南京到北京之间的路程。

你到过哪些城市?你知道我们这些城市之间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吗? 2.我们从地图上看一看,根据南京到北京之间大约有1100千米,估计我们与这些城市之间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二、设计旅游路线

1.分小组讨论,你们准备到哪些地方旅游?

《吨的认识》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

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方法:游戏法、实物活动法。

教学准备:20千克的矿泉水4桶,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2、屏幕显示: 6千克 = ( )克 3千克250克=( )克

4000克=( )千克 5400克=( )千克( )克

3、在下面的( )中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一个鸡蛋重50()一袋大米重50()

一个一元硬币重10()小明重26()

师:用来计量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质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比克、千克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新课

1、你以前看到或听到过跟吨有关的事情吗?

想一想,吨是用来干什么的?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体验1吨

(1)实践活动,搬运矿泉水。

(2)小记者采访表演的人。

(3)师:一桶矿泉水约重20千克,50桶这样的矿泉水就是1吨。1吨究竟有多少千克呢?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1吨=1000千克

(4)例3 5吨=()千克

5吨680千克=()千克

3、估计体重的游戏。

出示:三年级同学平均体重按规定25千克计算,4个同学重( )千克,40个同学重()千克,也就是()。

现在坐在这里的小朋友有54个,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怎样求这些小朋友重多少千克?

4、化聚方法的渗透。

1350千克=( )吨( )千克

试一试: 3000千克=( )吨

7038千克=( )吨( )千克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面粉重50( )

2、填空。

8吨=( )千克3吨500千克=( )千克

6000千克=( )吨 4500千克=( )吨( )千克

8010千克=( )吨( )千克

3、一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100块砖重200千克,( )块砖重1吨。

4、日记一则。

嗨!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5吨=(500)千克

4020千克=(4)吨(200)千克

3吨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园,看见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2050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554=1350(千克)

13500千克=( )吨( )千克

课后反思:

《吨的认识》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  信息窗1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认识质量单位---吨,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会吨与千克之间单位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掌握猜想、验证、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

4、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一个苹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悬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拿出一个苹果,猜一猜这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呢?一箱苹果呢?接着,出示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的图片,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车苹果质量又是多少呢?学生大胆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同学们估计一个苹果,一箱苹果的重量时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克和千克,这说明当我们需要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克、千克作单位,但当计量大宗物品或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克和千克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了,这时,就要引入一个更大的表示物体质量(重量)的单位-吨,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

讲台上有1袋大米,让学生在袋子上找出这袋大米的质量(10千克)。然后让 3个学生到黑板前提一提这袋大米说说感受。

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依次呈现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学生在老师呈现同时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教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时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们数学王国中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通过屏幕观察1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1吨大米摆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体重,想象1吨的重量。

班级学生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选择一个体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学,让大家猜想多少个这样的同学大约有1吨呢?

学生大胆猜想:10个,20个、25个……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结论告诉同学们。

小组汇报: 1名同学25千克,10名同学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学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学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全班同学共同验证小组结果是否正确。并给汇报的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

3.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让学生感受吨。

背一背、抱一抱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感受一吨就是40名这样同学的体重;

40名学生一起跳一跳,体验一下,一吨重的物体从天而降,会是怎样的感觉?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自由发言)

说说下面图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 “20t”指这座桥的限制总质量为20吨。

2.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身边同学的体重和身边生活的知识我们认识了吨,“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学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在生边找到更多吨的知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质量单位“吨”说一句话吗?

学生可能说到:我家一个月用水大约5吨,荆河桥的限制总质量是20吨,我家的小汽车大约有2吨重。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课件展示)

3.小明在学完了吨的认识这一课后啊,回到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读一读,找出日记中用错的质量单位并改正过来。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学们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就能获得新知,这节课你从生活中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学的质量单位,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吨”。教学中通过图片介绍,生活经验感知,亲身体验,数学计算和推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吨”。

(2)直接感受“吨”。“吨”是一个用来计量重量的单位,我让学生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动直观感受吨,借助想象与推理,让学生理解1吨到底有多重。

《吨的认识》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5页年、月、日和教科书第127页周长、克、千克、吨的认识,完成练习二十二教科书第6,7题和教科书第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回顾,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年、月、日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判断平年和闰年;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复习已建立的周长概念,熟练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图形的周长。

3.复习已建立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能准确地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4.通过复习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年、月、日的知识。

2.周长概念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的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

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对乘法和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了整理,今天继续复习年、月、日、周长和克、千克、吨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

1.复习年、月、日

(1)小组合作讨论:我们学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识?

教师巡视,参与到各小组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逐一出示板书:

一年有12个月(4个季度)

大月31天:1,3,5,7,8,10,12各月

小月30天:4,6,9,11各月

2月28天(平年)或29天(闰年)

教师:平年的2月与闰年的2月天数不同,如何正确判断平年与闰年呢?举例验证。

2.24时计时法

(1)同桌相互说一说怎样用24时计时法计时。

(2)联系自己生活习惯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自己每天一些活动开始的时刻,完成年、月、日部分第128页第2题,同桌之间相互检查。

(3)观察自己的作息活动时间表,根据自己每天起床和睡觉的时刻,算一算每天你能睡几个小时,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同桌议一议每天自己的睡眠时间合理吗?为什么?应该怎样改进?

3.周长

(1)周长概念

教师:沿着课桌面四周摸一摸,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完成教科书第129页第1题,小组内独立测量并计算本题图形的周长,再交流周长的算法。

全班交流反馈,强化记忆。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1题,用一条长24cm的绳子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议一议它们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米。

(4)延伸:其他图形的周长你会计算吗?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4.克、千克、吨的认识

(1)先让学生说一说本学期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这些单位,完成第129页第2题后,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2)指名说出克、千克、吨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完成填空。

3吨=千克8000克=()千克

()克=2千克()吨=7000千克

(3)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33页13题。

三、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四、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5,6题和132页第9,10题。

总复习(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6页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完成练习二十三第8,9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巩固已认识的8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7个方向,进一步认识简单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并从中体会到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和特征,并能利用旋转和平移的基本特征描述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在复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东、南、西、北中,参照物变化时方向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有关空间和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

二、复习

1.东、南、西、北

(1)同桌相互说一说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2)教师:给定一个方向,你们能画出其余7个方向吗?同伴合作画出一个方向板,教师巡视。方向板如图:

指名说一说:当你面向西北面时,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

(3)出示第128页东、南、西、北第1题中的动物图。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参照物发生变化后,方向仍然不变。

(4)小玲家在学校的()面。从小玲家到学校要向()面走()米;从小玲家向()走()米可到小青家。

2.旋转和平移现象

(1)出示第128页情景图,学生观察后,让学生说出情景图中的运动现象,很快判断哪些是旋转,哪些是平移。

(2)小组内先议一议旋转和平移的特征,然后同伴之间相互做动作

(3)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31页第8题,列举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

三、全课总结

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提高?

四、练习

(1)第131页第7题。

(2)观察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向家长说一说。

总复习(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7页解决问题及练习二十三第13题及15-1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应用乘、除法的知识和其他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应用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倡导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4.经历与他人合作的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本学期以来,我们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你能说一下在生活中是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吗?举例说明。

二、复习解决问题

1.出示第129页图中情境

(1)提炼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白菜种子16元/包,萝卜种子15元/包,西红柿种子17元/包。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①小组合作:组内先根据情境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②全班交流汇报各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按问题难易程度板书,如学生考虑不周全,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如:

6包萝卜种子需要多少钱? 3种种子都要买可以怎样买? 如果只有100元,3种种子可以怎样买?……

(3)小组内合作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注意辅导对此部分知识掌握较困难的学生。

(4)全班汇报交流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相互评价和反思,教师对学生合理的解题过程要给予充分肯定。

三、练习

1.合作探究练习二十三第14题

出示第14题情境图,

(1)学生先独立完成题中问题:哪个小朋友买的笔记本的总页数要多一些?

(2)根据图中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补充练习

①小明每天早上要沿着长150m,宽70m的足球长跑5圈。他每天要跑多少米?

②从贵阳开往重庆的火车21:30从贵阳出发,第二天早上7:30到达目的地,这列火车每时行47km,贵阳到重庆全长多少千米?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11km,修了20天,还剩80km没有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试讲稿 《吨的认识》 篇10

吨的认识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很久以前深林里住着小熊、小马、小牛和小兔四个小动物,有一天它们相约出去郊游,但是它们出去必须经过一座桥,而桥上写着限重1吨。小熊重400千克,小马重300千克,小牛重500千克,小兔重100千克。它们不知道能否同时过桥?大家能帮它们计算吗?我们在之前只学过克和千克,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跟千克和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帮助它们了。我们知道1千克=1000克,吨和千克也具有这样的关系,1吨=1000千克。通过这个关系,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下,能否同时过桥。请最后排穿黄色衣服的女生说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很好,请座。他们讨论的结果是正确的,她说:“不行。因为400千克+50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1吨,再加上300千克,就肯定超过1吨了,所以四个小动物是不能同时过桥的。”我们已经知道了吨和千克的关系,那么我们来近一步感知1吨。我们全班有四十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的体重都是25千克,那么我们全班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刚好是一吨,那么大家通过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的体重来组合下,看看怎么组成1吨。好,请第一排中间的男生说下,很好,回答的很正确,这为同学的思维很敏捷。他说:“两头牛刚好重1吨。”大家还有其他答案吗?好,倒数第二排的同学举手了,请你回答下。大家为他的勇敢鼓掌鼓励下,她说“两匹马和一只熊刚好1吨。”大家说她回答的对吗?对,很正确。还有没有想回答的,我们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下。好,请最后一排靠窗的同学来说下。不错,他说的也很正确,他说:“两只熊和两只小兔刚好是1吨。”看来大家已经感知了1吨的重量了,接着我们来看看3吨等于多少千克呢?1吨=1000千克,3吨表示3个1吨,所以3吨=3000千克,反过来我们看下,6000千克等于多少吨呢?6000千克表示6个1000千克,所以6000千克=6吨。大家明白了这种关系了吗?大家都清楚了啊,为了检验下大家了解的情况,请大家看看5吨等于多少千克?7000千克等于多少吨呢?大家先思考下,然后请两位同学上来写出他们的答案。好,请上来写下。5吨=5000千克,7000千克=7吨。大家同意他们的答案吗?大家都是这个答案吗?大家都是的啊,对,那大家都写对了。大家反应都很快,我们都自己的表现掌声鼓励下。最后,我们来总结下1吨等于多少千克。1000千克,很好,大家回答的很正确。今天的家庭作业是,大家举出生活中用吨作为单位的物体。

上一篇:教师八荣八耻下一篇:道德经成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