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认识

2024-07-16

数学新认识(共12篇)

数学新认识 篇1

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 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 这一提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 在指导实践教学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的课堂还是更多地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 忽视了其他方面目标的实现, 可以说整个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将“三维目标”这一理念真正化为行动具体实施, 这还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三维目标

一般地说, 新课程下的三维课程目标, 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首先,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 是学生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形成正确学习方法的媒质;也是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是教育的基本内容, 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其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方法, 逐步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 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桥梁与中介.通过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学生既可着眼于知识与技能是如何得到的过程, 又可学会如何去获得这种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既可落实知识与技能, 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 又可孕育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上面对新课程三维目标之间关系的分析, 可以知道三维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中, 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一样重要.知识目标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 而完成这一中心任务的渠道是“过程与方法”, 如果缺少了这个过程, 就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能力, 不能了解蕴含在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从而促使他们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与此同时积累他们活动经验, 探索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途径, 学会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其他知识, 并能让他们感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实践性探索

笔者在从事高中数学教育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将一种教学理念用好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易事.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 总结出在目前高中数学教育实现三维目标的一些做法, 在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注重数学基本知识, 掌握数学基本技能

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 高中数学三维目标的核心目标是知识和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课堂教育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常规的任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完成或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的提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体而言, 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在教学环节中始终要理解数学基本概念, 掌握基本数学思想;要重视高中数学课程中针对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等较严密的思维技能和对图表理解力、计算机或计算器等常用工具的基本训练,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知识和技能也要与时俱进, 毕竟时代在发展, 高中数学知识也会发生变化, 如概率统计等日常生活接触也逐渐成为基本知识.

2.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实施与落实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 向学生灌输地传授知识, 学生们统一地、单向地和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现状, 高中数学新课改改革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 提出了“探究性学习”.“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 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从数学的学科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出发, 创设数学探究情境, 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 过程中学生学会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发展人生情感和学习态度,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学习模式有别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 它包括科学探索的基本活动形式, 它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并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比如在“柱、锥、台侧面积”教学中, 教师可以不直接讲授知识, 而是让同桌组成学习小组, 用硬纸片剪出圆柱、圆锥、圆台模型, 从中寻找、探索它们的侧面积, 这种数学教学方式, 不但轻松完成了知识的传授, 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新课改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课堂大多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 将学生的认知起点归为零, 对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或通过自己努力能获取的知识却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 这不但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反而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损伤了他们学习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在新课程下, 教师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将教学的核心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教要服务于学.在日常教学, 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 并不断探究不断创造, 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 原有的知识有层次区别.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学也应当分层区别, 对待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也让他们的自尊心得以保护, 又在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三、结 语

总之, 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依据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也体现了社会对高中数学教育的要求.在一线工作的高中数学老师, 要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学观念, 要不断地研究新课程标准, 把三维目标教学融入教学实践中, 采取与三维目标相适应的教育方式, 努力促进高中数学教育改革,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高中数学教育的新重任.

摘要: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理念是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操作基础, 其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它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 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实施和操作三维目标, 是数学教师实践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笔者的教学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总结, 谈谈自己的实践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三维目标,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根初.抓住过程与方法落实好三维目标[J].上海中学数学, 2007 (3) :15.

[2]邢秀茶, 陈新巧.论“三维一体”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1) :122.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人教版) .第一版.2003.4.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7.

数学新认识 篇2

(三)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实物图,剪纸、剪刀、方格作图纸,直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各种平面几何图形的纸片,并说明各是什么图形?(2)教师出示树叶、蜻蜓和天平的实物图,大家观察分析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3)说说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实验

拿出准备好的白纸,把它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一个图形,用剪刀剪下来,打开,看看得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教师指出:像我们剪得的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周对成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等。折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1)学生操作后再交流 2)分组汇报

4.让学生讨论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画一画,圆的对称轴是什么?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5.学生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6.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2)你发现什么规律?

3)教师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应用反馈

1.下面的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 1 2 3 4 5 6 7 8 9 2.下面字母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有()个。

A B C D U V W X a.8 b.7 c.6 d.5 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再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认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篇3

一、新课程标准强调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三、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新课程标准下强调教师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无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

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 篇4

《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 提出了新要求, 高中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高中数学教师应深刻地反思数学教学历程, 从中总结经验, 发现不足, 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 建立起新的高中数学教学观。

我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 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成的三个改变, 即:教师的角色改变了, 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

一、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 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 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 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 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适当加入他们喜欢的活动, 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 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 从而增强探究的欲望。如学习了指数函数, 我引入了一则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指数爆炸的威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797年, 当拿破仑参观卢森堡小学时, 赠送了一束价值3个金路易的玫瑰花, 并许诺说, 只要法兰西共和国存在一天, 他将每年送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 以作两国友谊的象征。此后, 由于战争, 拿破仑忘却了这一诺言。1894年, 卢森堡王国郑重向法兰西共和国提出了“玫瑰花悬案”, 要求法国政府在拿破仑的声誉和1375596法郎的债款中, 两者选其一。这笔高达百万法郎的巨款, 就是3个金路易的本金, 以5%的年利率, 在97年的指数效应下的产物。这一历史公案使法国政府陷入极为难堪的局面, 因为只要法兰西共和国继续存在, 此案将永无了结的一天。

二、提高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后, 教师中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 并非只有学优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 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 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 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 教师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想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 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三、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则诱发探索。这种品质在青少年时机特别重要, 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重要部分。

1. 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 进行独立思考, 发现疑难, 提出问题。

2.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 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 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 启发学生思维探究, 逐步解疑。

3. 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争辩, 陈述矛盾, 各抒己见。

4. 鼓励学生解放思想, 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

5. 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本和参考书提出疑问。

6. 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业, 发现问题, 改正错误。

四、评价要利于学生成长

数学新认识 篇5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新课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例1中的主题图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温度引入负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如:飞机上升500米用+500米来表示,下降500米则用-500米来表示;小红向东走了20米用+20米来表示,向西走20米则用-20米来表示。再次让学生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新认识 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授《实数》中《无理数》一节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出几个例子。例如:P,■,■等。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这样的教学呆板。学生听起来也枯燥无味。因此,在讲这一节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骰子放在讲桌上。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这是骰子。”然后我又问:“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都笑了。高兴地说:“谁不知道,打麻将用的。”我没有理会学生的表情,接着问:“除了打麻将,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思冥苦想,有的在悄悄地议论。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它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无理数。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我叫上两个学生,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学生在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的掷,点数一次次的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3154265123…这时我喊停,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黑板上能得一个什么数,它有多少位。这时学生就总结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也易于接受概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课,争取创设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我事先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图形,把一个底角用墨汁涂黑了,同学们是否能把这个等腰三角形恢复原样。这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利用课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让学生动手做

动手做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圆》的第一节《圆的一些概念》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纸板,一条细毛线,两枚图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圆,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画,面对自己画出的圆,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两枚图钉的距离,再画出不同的圆,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理解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这样对圆的定义理解更深刻。

2.让学生动手画

学习数学,有时候需要数形结合理解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形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形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一节时,学完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定义以后,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三角形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是否会交于一点呢?学生有的回答“会”,有的回答“不会”。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话音未落,学生就专心致志地画起来,画完以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形,三条线中线是交于一点的。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从自己画的图形中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让学生动手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了数学的定

义,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运算和证明,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算即指运算和推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是中学数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而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在这节之前,已经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x=■(b2-4ac≥0)这时候,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推导,x1+x2=-■和x1×x2=-■即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公式,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公式,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公式。

4.让学生动口说

动口说,就是讲,让学生自己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形成、发展中归纳出数学概念等,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直线》一节时,书上并没有给出直线的定义,而是叙述性地说明了直线的特征:“向两方无限延伸”,学生由于对这个特征可能并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例如,有的学生说:“我把黑板的水平框想象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穿过教室的门和窗户,穿过了学校的操场,一直向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延伸。”还有,同学说我把手上竖直放着的铅笔想象成一条直线,这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穿过了教室的地面和屋顶,一直向地心和天上延伸。”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而且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很好地描述了直线这一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再例如,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这样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有利于教师随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思路受阻的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提供给学生讨论解决。

5.让学生动脑思考

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提出问题再动脑筋解决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使体积较大。”起初,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对这道题理解不透,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亲手折一折,一边折一边思考:(1)无盖的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子?(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思考。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最终获得该问题的答案,并对求解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等。

三、设置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题大多以“已知A,求证B”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应避免这种把简单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猜想发现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一改以往教师板书结论学生记住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然后给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y=■性质是否也取决于k呢,如果取决于k,k是怎样决定它的性质呢?和正比例函数性质一样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通过自己画图,动脑思考,互相交流、总结,一致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经验。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而这一潜能的开发,要求教师把教学的出发点必须固着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之上。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给传统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阐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授《实数》中《无理数》一节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出几个例子。例如:P,■,■等。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这样的教学呆板。学生听起来也枯燥无味。因此,在讲这一节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骰子放在讲桌上。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这是骰子。”然后我又问:“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都笑了。高兴地说:“谁不知道,打麻将用的。”我没有理会学生的表情,接着问:“除了打麻将,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思冥苦想,有的在悄悄地议论。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它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无理数。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我叫上两个学生,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学生在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的掷,点数一次次的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3154265123…这时我喊停,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黑板上能得一个什么数,它有多少位。这时学生就总结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也易于接受概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课,争取创设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我事先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图形,把一个底角用墨汁涂黑了,同学们是否能把这个等腰三角形恢复原样。这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利用课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让学生动手做

动手做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圆》的第一节《圆的一些概念》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纸板,一条细毛线,两枚图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圆,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画,面对自己画出的圆,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两枚图钉的距离,再画出不同的圆,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理解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这样对圆的定义理解更深刻。

2.让学生动手画

学习数学,有时候需要数形结合理解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形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形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一节时,学完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定义以后,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三角形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是否会交于一点呢?学生有的回答“会”,有的回答“不会”。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话音未落,学生就专心致志地画起来,画完以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形,三条线中线是交于一点的。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从自己画的图形中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让学生动手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了数学的定

义,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运算和证明,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算即指运算和推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是中学数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而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在这节之前,已经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x=■(b2-4ac≥0)这时候,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推导,x1+x2=-■和x1×x2=-■即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公式,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公式,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公式。

4.让学生动口说

动口说,就是讲,让学生自己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形成、发展中归纳出数学概念等,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直线》一节时,书上并没有给出直线的定义,而是叙述性地说明了直线的特征:“向两方无限延伸”,学生由于对这个特征可能并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例如,有的学生说:“我把黑板的水平框想象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穿过教室的门和窗户,穿过了学校的操场,一直向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延伸。”还有,同学说我把手上竖直放着的铅笔想象成一条直线,这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穿过了教室的地面和屋顶,一直向地心和天上延伸。”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而且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很好地描述了直线这一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再例如,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这样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有利于教师随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思路受阻的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提供给学生讨论解决。

5.让学生动脑思考

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提出问题再动脑筋解决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使体积较大。”起初,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对这道题理解不透,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亲手折一折,一边折一边思考:(1)无盖的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子?(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思考。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最终获得该问题的答案,并对求解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等。

三、设置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题大多以“已知A,求证B”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应避免这种把简单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猜想发现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一改以往教师板书结论学生记住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然后给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y=■性质是否也取决于k呢,如果取决于k,k是怎样决定它的性质呢?和正比例函数性质一样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通过自己画图,动脑思考,互相交流、总结,一致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经验。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而这一潜能的开发,要求教师把教学的出发点必须固着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之上。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给传统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阐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授《实数》中《无理数》一节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出几个例子。例如:P,■,■等。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这样的教学呆板。学生听起来也枯燥无味。因此,在讲这一节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骰子放在讲桌上。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这是骰子。”然后我又问:“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都笑了。高兴地说:“谁不知道,打麻将用的。”我没有理会学生的表情,接着问:“除了打麻将,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思冥苦想,有的在悄悄地议论。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它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无理数。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我叫上两个学生,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学生在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的掷,点数一次次的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3154265123…这时我喊停,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黑板上能得一个什么数,它有多少位。这时学生就总结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也易于接受概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课,争取创设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我事先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图形,把一个底角用墨汁涂黑了,同学们是否能把这个等腰三角形恢复原样。这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利用课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让学生动手做

动手做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圆》的第一节《圆的一些概念》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纸板,一条细毛线,两枚图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圆,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画,面对自己画出的圆,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两枚图钉的距离,再画出不同的圆,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理解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这样对圆的定义理解更深刻。

2.让学生动手画

学习数学,有时候需要数形结合理解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形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形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一节时,学完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定义以后,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三角形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是否会交于一点呢?学生有的回答“会”,有的回答“不会”。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话音未落,学生就专心致志地画起来,画完以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形,三条线中线是交于一点的。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从自己画的图形中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让学生动手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了数学的定

义,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运算和证明,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算即指运算和推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是中学数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而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在这节之前,已经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x=■(b2-4ac≥0)这时候,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推导,x1+x2=-■和x1×x2=-■即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公式,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公式,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公式。

4.让学生动口说

动口说,就是讲,让学生自己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形成、发展中归纳出数学概念等,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直线》一节时,书上并没有给出直线的定义,而是叙述性地说明了直线的特征:“向两方无限延伸”,学生由于对这个特征可能并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例如,有的学生说:“我把黑板的水平框想象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穿过教室的门和窗户,穿过了学校的操场,一直向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延伸。”还有,同学说我把手上竖直放着的铅笔想象成一条直线,这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穿过了教室的地面和屋顶,一直向地心和天上延伸。”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而且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很好地描述了直线这一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再例如,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这样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有利于教师随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思路受阻的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提供给学生讨论解决。

5.让学生动脑思考

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提出问题再动脑筋解决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使体积较大。”起初,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对这道题理解不透,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亲手折一折,一边折一边思考:(1)无盖的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子?(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思考。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最终获得该问题的答案,并对求解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等。

三、设置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题大多以“已知A,求证B”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应避免这种把简单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猜想发现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一改以往教师板书结论学生记住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然后给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y=■性质是否也取决于k呢,如果取决于k,k是怎样决定它的性质呢?和正比例函数性质一样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通过自己画图,动脑思考,互相交流、总结,一致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经验。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

如何认识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 篇7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 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倡导教学民主, 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 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 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 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 开展合作学习, 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 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提问, 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 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 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 找出答案, 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 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 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 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 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 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 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强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 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 而且是学生的导师, 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督促其自我参与, 学会生存, 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 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 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 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 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 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8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数学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应该着眼于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通过选择恰当的、常规的和非常规的问题, 作为施教的载体;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问题外, 最好能创造自己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把课本的题目在条件、结论逻辑上互动, 而是把课本题进行改造, 成为情境题、开放题、应用题, 并加以积累, 不断完善, 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通过启导等教学手段, 在课堂中充分展开数学过程教学, 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这过程的展开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住知识生长点, 展示概念、公理的提出过程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 数学离不开概念。在引入新概念时, 要紧扣学生熟悉、已知的旧概念, 由概念引出性质, 进而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单靠记住数学结论, 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模式去解题的旧习惯。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公理有所理解, 唯有透彻的理解才能使知识溶入其认知结构。

教师要确立信任学生的观念, 要注意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述。在形成概念时,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 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在辨识新概念时, 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宋代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从学生的角度看, “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 也是创新的开始。

二、展示性质、法则的发现过程和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

在学习数学定理、公式、法则时, 离不开对命题的证明, 要改变传统的“展示定理、推证定理、应用定理”三步的模式, 就要结合实际情况, 在证明命题前为学生创设认知冲突的疑惑情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定理、公式、法则后, 要学会分析, 要有自己的见解, 不要人云亦云, 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 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 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 不见得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多角度的问题, 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三、展示问题、结论的探索过程和思想、方法的深化过程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 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 磨练意志。在解题过程中, 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 大致有什么道路, 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 要注意联想, 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 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 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 往往可以别出心裁, 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 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敏锐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 并给予支持、鼓励;并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 积累经验, 进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数学新认识 篇9

一、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元素的有机结合体

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 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它突出的特点之二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突出的特点之三是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等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

二、新课改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 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是否得到充分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师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讨论都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数学教师要依照数学教学的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相互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开展好合作学习 , 从而获得 好的教学 效果。笔者认为,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就是在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使之积极主动地、目的明确地、热情洋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 数学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教师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真正“爱”学生,尊重并理解学生,学生就会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 ;备教学目 标、学习目 标 ,备教法、学法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不能采取“放羊式”的教学,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还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对数学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的认识 篇10

一、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 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 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师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但不可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趣、导学、训练、反馈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因此,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应定位在“辅助”上, 不仅要掌握这门技术, 更要合理应用这门技术, 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做到物尽其用, 让多媒体与课程有机整合, 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 关系。

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这样的情况: 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却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创设不同的情境, 充分发挥师生双边互动作用,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知识, 开动大脑, 启动思维, 一起动脑想, 一起动手做。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不会再充当观众的角色。

三、注重数学文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活跃不等 于放纵。

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完全放纵学生, 让学生充分享有自由, 这样做, 表面看来, 课堂气氛确实很活跃, 学生有了发挥的空间, 个性得到了张扬, 但实际上时间长了, 便会使课堂处于无组织、放任自流的状态, 自制力差的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下, 会变得毫无主动性, 甚至失去学习目标, 稍有自制力的学生也会变得缺乏自制力。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需要教师精心组织、营造。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 创设各种情境。在课堂上, 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 带领学生一起步入课堂, 一起体会、感悟、领略, 质疑、分析、去求解,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加强训练, 巩固双基, 力求精讲多练而不是题海战术。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提倡精讲多练。有的老师把精讲多练简单地理解为题海战术。所谓的“练”, 是指有目的地练, 针对性地练, 分层次地练, 是在精讲的基础上的练。我们要以练巩固, 以练弥补讲的不足。练的题目要精心选择, 应选对我们所讲的内容起巩固与提高、延伸和拓展作用类的题目;应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随便找一大堆题目, 丢给学生练习了事, 更不能让学生沉溺于题海无法脱身, 穷于应付各类习题, 以致失去训练的真正意义。

五、注重教学信息反馈, 既重过程又看结果。

课改后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不能再重分数, 而要重过程, 这一说法不太全面。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 只是考查的内容和方法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新的考查应以考查能力为主, 也就是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要向能力型题、实践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型转变。我们在过程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并且要注意信息反馈, 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以待改进。可见, 新课改对教学过程和结果都有更高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经历了茫然与彷徨, 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 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 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引起我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并从中得到了启迪, 得到了成长。

1.反思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 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获取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 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做到真正会学。

2.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 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 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何调整教学计划, 采取怎样的策略与措施, 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 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 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轨道运行。

3.反思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状态,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 课上与课下结合, 学法与教法结合, 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 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良好的学习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 没有反思, 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 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 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 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 善反思, 不断总结,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才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 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成为新课标的践行者。不仅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 更新教育观念, 还要加深对数学新课程的认识, 关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新认识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程评价;学生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58-02

当前,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已形成了一种共识:课程评价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课程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狭义的“课程评价”是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材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包括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对教材的评价等核心内容,它的实施一般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评价人员、借助于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而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我们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有所区别的。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供了课程组合的几种基本建议:

①学生完成10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在数学上达到高中毕业要求。②在完成10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系列1中学习选修1—1和选修1—2,获得4学分;在系列3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共获得16学分。另一种是,如果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除了按上面的要求获得16学分,同时在系列4中获得4学分,总共获得20学分。③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等方面发展的学生,在完成10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系列2中学习选修2—1,选修2—2和选修2—3,获得6学分;在系列3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在系列4中任选2个专题,获得2学分,共获得20学分。另一种是,如果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除了按上面的要求获得20学分,同时在系列4中选修4个专题,获得4学分,总共获得24学分。

从上述建议可以看出: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认为学生学习状态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学生的参与状态。数学课堂核心应从注重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掌握基础知识,把握解题技巧和了解思想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师的“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生的思维状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本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回答能不能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互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的达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新课标呼唤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但在目前评课中却没有一个学生参加。围棋高手每次大赛后,总要进行“复盘”,以分析成败的原因所在。我们课题组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参与了几次评课,发现学生很有主见,他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参与状态。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应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信”是设置成长记录袋的宗旨。“提倡纵向比较,拒绝横向比较”是操作成长记录袋的原则。在完成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成长记录袋也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书面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是以考试为核心。评价方式单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试题的设计上,既要体现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又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考题的答案应是多样的。要删除过多的机械计算题,增加动手操作题;删除需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开放题、综合应用题。总之,考试应能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学生的个性。

通过对评价的改革,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情趣大大提高,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问题,用数学的观点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逐渐增强,促进了不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

数学新认识 篇12

一、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 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这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基础, 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 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 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 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如新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目标, 面对学习情况较差的班级可以设为一: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二: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 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 知道1 时=60 分, 面对学习情况较好的班级教学目标可以增加, 已知某一时刻, 再过5 分钟, 10 分钟, 半小时是几点几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 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 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 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人在讲解加减混合时, 为了使学生有吸引力, 开始, 我给大家讲述一个小白兔拔萝卜的故事. 有一只小白兔非常可爱, 特别喜欢拔萝卜, 拔萝卜时可专心了! 第一天拔了10 个, 第二天拔了12 个,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1:两天共拔多少个? 学生2: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拔几个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拔几个? 接着问:假如吃了2个, 小白兔现在有几个萝卜? 学生列式:10 + 12 - 2 = 20 (个) .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 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起来,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节课下来, 学生不但不感觉累, 反而学习兴趣高涨, 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课前制作好投影或写好黑板, 课上让学生看. 时间要求2 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 怎么自学, 用多长时间, 应达到什么要求. 意义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 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 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2.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 使学生积累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注意点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 让学生看后, 做到“三个明确”:

1. 明确自学内容.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有的教材内容单一, 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 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 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 (或范围) . 2.明确自学的方法. 例如, 看书, 是边看边操作, 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 解决疑难, 怎样干好就怎样干. 自学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3.明确自学后的要求. 即用多长时间, 应达到什么要求, 届时如何检测等.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 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 并及时分类, 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 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 这是次要矛盾. 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板书, 供讲评时用.

四、加强动手实践操作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 我觉得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效果会更好.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让学生通过观察, 触摸, 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 个面. 这时, 老师追问:“为了要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可以怎样数呢? ”“逼”着学生思考, 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一对一对的数”即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 个面. 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 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 你发现了什么? 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有的用手摸一摸, 有的用直尺测量, 有的把相对的两个面用剪刀剪下后叠在一起, 等等.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接着, 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 形状一样. 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 个面, 相对面的大小、 形状一样. 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 在动手中思维, 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 使思维得到发展.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 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 靠教师嘴讲, 时间长了, 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低下,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倘若将多媒体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上, 能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 变抽象为具体, 还能把在当时无法看到的事物或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 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也发展了智力. 在讲《圆的认识》时, 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 时间是半分钟, 在同学观看时, 结合教师课题讲解, 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 圆的概念、 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 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总之, 在新课程理念下, 小学数学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 转变思想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 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持久地发展.

摘要:新课改倡导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 在小学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 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 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治安防范下一篇:环境犯罪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