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共8篇)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 篇1
光阴荏苒,年复一年。繁忙的工作,匆匆的心情难免使人疲惫和麻木。而读书可以明志可以明理可以医治慵懒的思想。今得《老子的智慧》一书,每每读来总会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而每有会意,便会欣然一爽。
《道德经》比《易经》好读,若没有注解我根本读不了《易经》,而老子的话则都是通俗又形象的表述。《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我认为,从总体上讲,《易经》是一个大系统,严谨周密,无所不容,充满相生相克和辩证,探讨天地人的客观规律,不绝对什么,在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认识及预测未来的能力。《道德经》也构建了一个大系统,那就是关于道和德,即天之道、圣人之道、上德、玄德,老子通过大量的辩证、对比、反复、比喻,提出利而不害的天之道、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提出负阴抱阳、以柔胜刚、清静无为的处事之德,老子是在为世人解答社会生活中诸多的疑惑,进而快乐又自信地为道为德、为圣为人。至于《论语》,从小到大读过的片段也不少,给人的感觉都是些仁义礼的论述,像某某人说的,都是些吃人带血的文字,于我的吸引不大,不过我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言多必失。
老子教给我们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辩证,包括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辩证,不仅如此,他还说得格外地形象。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界有很多美好,当然也有很多丑陋。真善美是我们都喜欢和追求的,那么假丑恶呢?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知道这一点,一个人就会对凡事有包容。我们总想世上没有坏人,这可能吗?要知道坏人灭不了,也要相信好人会不断涌现。我们总想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可是没有贫穷,哪来所谓的富足?你口袋也是十万块钱,我口袋也是十万块钱,穿一样的衣服,这有意思吗?世界之可爱,在于其多样性,在于其差异性,在于其变化中。
即是如此,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有点像愚民之冶,但说的句句是客观事物的辩证。一个单位喜欢评先进,职工当然就要争斗了;我们在故宫或是博物馆存放了奇世珍宝,当然就会有小偷瞄上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大潮,给大家创造了大量的赚钱的机会,欲望横流,民心就乱了。老子从诸方面对此进行了反复认证,既然凡事都有两端,得此必失彼,过于追求则必有所失,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提出了圣人应该有的状态,是“为腹不为目”,是要“去甚、去奢、去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道德经》。
世界的辩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存在发展之中。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意思是说老天爷刮大风下大雨都不会长久,总会有雨后彩虹,何况人呢?你想“持而盈之”、“揣而锐多”、“金玉满堂”,能够守得住吗?物壮则老,极强终衰,老子从来都是反对以一种刚强、圆满的状态,他认为这必定不是长久的状态。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它还能装多少水呢?你若想再攀高一层,那你必定不应该在最顶层,所以在很多时候“以退为进”是有其中的道理的,我们也可以此辩证地看待发展中的事物。美国很强大,他能一直强大吗;一个人现在很得志洋洋,会不会有落魄的时候呢;表面上你与人无争,但到头来别人能争得过你吗?反之亦然。这就是老子的不争哲学,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而实际上呢,他开启了人们的视野,开创了道家学说,是为一代先师。
“上善若水”,《道德经》不少章节都是说水之善,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又该学习水的哪些品性呢?老子说“水善得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水滋养了万物,如人体就有大半水,但水却从不争上,生而不有,它从来不说人是她的孩子,草木是她的孩子,她是万物的主宰,相反,所有脏的它都清洗掉,包容掉,净化了,就是符合“道”的。水至柔,但水滴能穿石;什么都能改变水的形状,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一切改变都是徒劳的;积少能成多,水汇集江海成为百谷王,是其“善为下”的结果。这样看来,柔弱是胜于刚强的,老子说刚强是死的特征,柔弱则是生的特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生的时候人的肌肉是柔的有弹性的,草木也是柔的,风吹即动,但死了就硬了、枯了,这就是“柔以胜刚”的道理。
老子阐述的观点也有不少令很多人惊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是呀,为什么我们说要树立荣辱观,因为社会主义大道正在废弃;为什么出现五花八门的骗术,因为人类太聪明,有很多智慧和高科技;为什么我们评选十大孝子,因为社会出现了不少六亲不认的现象;为什么抗日时期有所谓的忠与奸,因为国家昏乱,而国家一帆风顺,一切遵循“道”在运行的时候,是用不着忠不忠的。关于民,老子说了两句话也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呀,国家和政治虽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但统治者能不能少拿出这些来威胁人,动不动就关人抓人以死来吓唬人,这点在如今的拆迁、计生、严打等问题上是要尤其注意的,所谓“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也。
《老子》为世人倡导的清静无为、为而不争之道并不为众人特别是主流社会认同,这或是老子本身负阴抱阳的定位,也正是它的生命所在。老子在七十章中更是指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圣人有时也是孤独的。是呀!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但人们能抵制社会的纷繁诱惑吗?还是叶落的时候才归根,人老的时候才还乡,年轻的时候总是要到外面闯一闯的,读到最后终是可以在《易经》中寻得答案,万物由弱而强再到弱,由柔而刚再至柔。上班的时候读《论语》,闲暇的时候读《老子》;得意的时候读《论语》,失意的时候读《老子》;年轻力壮的时候读《论语》,年老力衰的时候读《老子》;在城市读《论语》,在乡下读《老子》;反之亦然也。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 篇2
一、道的问题
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 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总根源。老子曾经说过说:“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道大到比天地还早, 可以为天下母, 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 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即所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 同时也是不可言说的, 它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所谓“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人的发现, 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 那么, 老子的“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 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 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 只有“道”的出现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二、事物相互依存, 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
“福祸相倚”的道理, 我们现代人也会引以为戒。在老子看来, 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 没有高就没有下, 没有难就没有易, 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真正的绝对, 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 并且实物永远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所谓“合抱之木”的就讲的是这样的道理。
三、“无为而无不为, 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 不单单是统治者用于借鉴的政治理论, 它更多的时候也会我们普通人看作是为人处事柔弱胜刚强的生存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 “上善若水”“天下莫柔于水”, 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 但是它无孔不入, 无处不在, 因此才能成为“克坚强者莫之能胜”, 至刚至强者, 莫过于水。
四、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
这个思想是在前者思想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老子认为, 因为统治者想要管理百姓, 太想有所作为了。太有为, 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 因此这里的无为其实是“不妄为, 不胡作非为”。《揠苗助长》就讲的是这个道理。这种思想也适用于孩子的教育。在老子看来, 清心寡欲, 一切无为, 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 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 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 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其实, 这样的思想是一种不太符合现实生活的主张, 现代人需要交流, 完全不必要去借鉴老子的这种思想。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 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 要讲究技巧, 不要胡乱翻鱼, 对待老百姓的治理, 也要像煎鱼一样, 在我国历史上, 著名的“文景之治”时期, 就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在统治社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老子讨厌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 特别对儒家的礼义很不以为然。他说礼是“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也”。他认为自然规律被破坏了, 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 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 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 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 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 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 篇3
我们看老子的军事智慧,简直就是反战的智慧。他对战争破坏性的揭露,对战争手段的厌恶,简直和他的对立派儒家的孟子异曲同工。孟子在战国时代,也就是主要靠战争来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时代,响亮地提出“善战者服上刑”,谁最能打仗,就判谁死刑,这种主张对于那个时代自然太离谱,没有一个统治者会听孟子的。但超越时代的局限,孟子的反战思想却表现出强大的人道力量和批判精神。请看他对战争残酷性的揭露、控诉和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为争夺土地而打仗,杀死的人漫山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打仗,杀死的人充满城池,这都是吃人呀,死刑都不足以赎清他们的罪恶。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和老子说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正是同样震撼人心的控诉吗?
孟子尽管是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反战人士之一(另一位著名的反战人士是墨子),但孟子也和老子一样,并不绝对地反对战争,例如他认为武王伐纣的战争就是值得肯定的正义战争。是不是正义战争,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是孟子认为从春秋到战国的战争都不是这样的正义战争,相反,都是统治者争权夺利、兼并土地,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非正义战争,他所提出的“善战者服上刑”,锋芒所向,正是这些非正义战争的发动者。即便在今天,我们对这样的善战者,当然也要谴责和打击,例如二战后世界正义力量审判和惩罚日本、德国的法西斯战犯。但孟子对正义战争的理解未免过于乐观。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说的,不如没有书。孟子为什么发这样的议论呢?原来他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一段描述深表怀疑。这段描述说武王伐纣,仗打得十分惨烈,以至于“血流漂杵”。什么是血流漂杵?杵就是过去洗衣服时用来捣衣服的木槌子,又粗又长又重。“血流漂杵”的意思是说,血流成河,乃至捣衣服用的长木槌都飘了起来。孟子认为武王伐纣是正义战争,是“以至仁伐至不仁”,也就是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种极不仁道的人,仁者无敌于天下,武王所到之处,敌军肯定望风披靡,纷纷归降,怎么可能打得那样惨烈,乃至血流漂杵呢?
孟子显然忽略了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但他的动机和老子一样,都是希望哪怕在正义战争中,也应该尽量减少伤亡。这种战争中的人道关注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优秀传统。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推崇的仁厚之心,好生之德。
老子对于战争则提出了更彻底的人道要求: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得意洋洋,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是不会得天下的。战争杀人众多,应该对它有一种哀痛的心情,即使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
对老子这个说法,自然要具体分析。当正义之师战胜了邪恶势力时,意味着灾难的结束,那么庆祝胜利就是十分正当的、合情合理的行为。例如唐朝安史之乱时,政府军战胜割据势力,平息了叛乱,杜甫的反应是“漫卷诗书喜欲狂”,谁也不能说杜甫就是喜欢杀人。八年抗战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抗日军民欢天喜地,上街庆祝,德国法西斯灭亡后,苏联红军脚踏法西斯的军旗游行,都是十分正当的、合情合理的行为,不能理解为胜利者的骄横得意。
但是,不能由此否定老子的人道情怀。战争毕竟是人类的互相残杀,毕竟是大规模的毁灭和破坏。
后来大诗人李白写诗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就是在直接宣传老子的反战、厌战以及慎战的思想。
大诗人杜甫也写诗宣传老子的战争观:“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对外战争应该只限于保家卫国,制止侵略战争,不应该毫无节制地扩大战争,一定要搞得伤亡惨重。他的《兵车行》,更是千古绝唱,流露出深厚的人道情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写亲人上战场,家人送别的悲惨场面。生离死别,难割难舍,哭声震天……
杜甫又写战死的冤魂: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你看那古战场,多少阵亡者暴尸荒野,已经化成粼粼白骨。阴惨惨的天空,凄风苦雨,好像战死的冤魂在哭泣,在诉说……
唐朝另外一位诗人陈陶的一首《陇西行》更是令人痛断肝肠: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士奋不顾身,血染沙场,战死在无定河边的阵地上。可怜他的妻子独守闺房,还在日思夜想地盼着夫君回家团聚,一天,果然在梦中和自己的夫君团聚了。但是这位妻子哪里想得到,梦中相见的夫君,早已经化成了无定河边的白骨。
古话讲,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所谓乱世英雄起四方,英雄多,百姓苦,英雄越多,百姓越苦。就连大军阀曹操也写诗惊叹战乱造成的人间惨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兵车行》《陇西行》都是撼人心魄的控诉,都是欲哭无泪的同情,它艺术地体现了从孔子孙子老子墨子孟子开始的中华民族的人道主义、反战意识与和平精神。
当然,历史的真实是,仁厚之心阻挡不住贪欲制造的残暴。战国末期,秦将白起俘虏赵军40万,除了240个老弱病残,其余的竟然都被他活埋了。秦末战乱,秦军20万向楚霸王项羽投降,后来竟然全部被项羽活埋。文明越进步,战争越残酷。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去了1600万人的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去了6000万人的生命。一次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兵力100万,打的完全是消耗战,消耗的是什么?是一批批年轻的生命,一个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一场战役下来,70万人命丧沙场,因此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二次大战,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夺去了1800万中国人的生命,仅南京大屠杀就杀害中国军民30万。苏联五年卫国战争中有多达2700万人被夺去生命,仅红军就阵亡近900万。由于牺牲者大多数是男性,造成苏联战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战争狂人不仅给他们侵略的对象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就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人民,也饱受战争摧残。例如二战末期,日本法西斯分子居然逼迫本国的妇女儿童集体自杀,残暴到了极点。
这种战史上的罕见暴行,说明了道德要求在强权面前的脆弱。孔子孙子老子墨子孟子,都只有仰天长叹了!
说了半天老子的军事智慧,并不意味着承认《老子》是兵书,更不是承认老子是兵家,世界上哪里有老子这样反战的兵家?唐代那个王真说《老子》五千言句句谈兵,显然太夸张了,老子尽管有军事艺术的精辟论述,但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是老子谈论战争时的人道精神、和平主义。老子论战,着眼点恰好不在打打杀杀,而是一种令人感动的好生之德。
这种好生之德,更鲜明地体现于老子的政治智慧。
李泽厚师指出:“似乎只能说,《老子》辩证法保存、吸取和发展了兵家的许多观念;而不能说,《老子》书的全部内容或主要论点就是讲军事斗争的。作为道家代表的《老子》与记录、思索、总结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相关。这个‘道’不仅是军事,而更是政治。”
老子谈兵,就是要从军事智慧中引伸出政治智慧。下期将谈谈老子的政治智慧。
《老子》读书笔记 篇4
通过阅读,我不仅理解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的意味。我特别欣赏老子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过他。我在想,非要争什么呢?如果你出色,如果你获得大家的认可,你就不算不与人争,你也照样是出类拔萃的。这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对生活,对人与对事的一种豁达的态度。你不争了,倒是胜者,如果争了,有时反而会是两败俱伤。人人都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针锋相对的后果,往往便是鱼死网破。“不争”不是没有能力争,而是气定神闲,豁达处事的不想争。
同样的,“宠辱无惊”也给了我类似的启发。在《汉语词典》收录的“宠辱无惊”的解释就是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这不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宠”指“受宠”,“辱”指“受辱”,无论受宠或受辱都不在乎,指的就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宠辱无惊。比如,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你的能力很强,工作很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被委以重任。这个时候算是得“宠”了吧。通常,在这个时候,心里难免会滋生出一些“骄”气,甚至还会表现在行动上。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你不该更不能对别人颐指气使。生活的路,难免有起伏,有波折,有得“宠”的时候,你知道就没有受“辱”的时候吗?也许换一任领导,某件事让他看不顺眼了,炒你鱿鱼了,这也不是一点没可能的事。“朝为座上客,夕为阶下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富明日穷,今日穷明日富……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当中的,所以得“宠”的时候,不可得意忘形,当受“辱”之时,亦不可失落,更不能万念俱灰,韩信当初都能忍受胯下之辱呢!保持平和的心态,一切都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
其实在我们实施教育的时候,在我们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同样也要做到“宠辱无惊”。你在教育学生方面取得成绩了,你的班级各方面都比别的班出色,那么,你可以说就处于一个“宠”的状态中。在这样的状态中,切不可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反之,则不可自暴自弃,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一切,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更为清晰地看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更好地成长。
王蒙说“一个人能做到宠辱无惊:他很镇定,他有定力,他有静力,我自岿然不动。不管你对我今天都说好啊好啊,我还是这样,说他不行了,不行就不行了,我还是我。要是做到这一点是太理想了,但是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即使做不到理想中的“宠辱无惊”,那么,最基本的还是要做到的。
好象有的人天赋很高,很容易就做到了。可有人有时候道理讲的很清楚,却做的不是很到位。事业是大局,就不可因小失大。只看到个人,眼前,或者说连实际也不懂,不明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懂如何顺势,借势,循序渐进,变通,不仅办不成事,而且会事事受阻。一些根本是天方夜谭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谈何容易。
不知道那些遇事更简单反应的人,如何能走那么远。也许是被当棋子使,枪使的性格,在特殊生态下,更容易利用和驾驭的原故。不过以事业为中心,面对复杂局面,如果没有三下二下,用不好也会成事不足。带兵打仗,性命相关,但不可用这样的人。如果求控制,为舒服,周围弄堆简单的人,会做起事来,
处处不得心应手,事事操心,也于已于事没什么好处。还是要用些能成事的可用之人。看大,不看校。
想到藏锋露拙那句古话,这招式其实是深谋远虑的方法。看到那么多人,能够附和,接受指鹿为马的现实,做的那么容易,却也是感慨万分。活在长短不一的人群中,必然要学会这招。为了糊口,也没必要较真;为了做事,较真也没用;为了好玩,也应该逗着玩,错不在你;
老子他说读书笔记 篇5
尤其是南怀瑾先森的东东,更是没法一目十行。之前因友人推荐看的《金刚经说什么》,这本倒有意思,语词浅显,有很多生动的故事,且幽默不已妙语连珠,真正践行佛学里的“方便般若”,再深的东东若能善巧方便地说是大智慧矣。之后继续读他的这本《老子他说》也是因缘巧合,我看书杂,一般这个作者没看完就又被另一个作者给拐走了,所谓“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本关于老子《道德经》原文加解读的著作,相对《金刚经说什么》就深奥一些,故事生动有余历史旧事尘封史料也多,生僻字也不少,加之“道可道,非常道”之不可言说无法言说的微妙,而且据书里说老子还很不情愿说这五千言经书呢,为了买过路费不得已的……反正,于我而言很多地方都很深奥,仔细斟酌还有些似是而非,只能先把一些很有感触的动人段落做个记录,也许以后的某个阶段再复读这本书会有通达圆融的发现,碎片式的现在得以完整。
第五章
第139页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a(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146页 解读
风箱式的说话艺术
老子为了说明天理的公平,与真正圣人的无主而任负化育(?这词恁地生疏,嘛意思),便直接指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既不是谁所主宰,也不是天地的有心制作。万物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而去。暂时偶然存在的一刹那,只是有无相生的动态而已。因为有刹那绵延绝续常有的动,于是误以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的静态也是存在的另一表相。所以他说:“天地之间,其犹橐a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接下来这段南怀瑾先森很详细地解释了下“橐a”是什么东西,“橐”就是俗话的风箱,用来鼓吹通气的。“a”是一种乐器,七孔笛。老子借用通俗使用的东西,来说明物质世间的一切活动,都只是气分的变化,动而用之便有,静而藏之,就好像停留在止息状态。
(有无相生,动静互为宗主,皆为存在,到这里还好理解)那么,就可进而了解到一切人事的作为、思想、言语,都同此例。是非,善恶,祸福,主观与客观,都是不能肯定的确有一绝对性的标准。如果一定要理论上争辩到有一个绝对的道理,这个绝对也只是在文字上,人为的,暂时裁定为穷尽之处而已。其实,在动态中,愈动而愈出,永无有穷尽的一点。犹如数理在开发中,也永无尽止。同样地,人世间的是非纷争,也是愈动而愈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发展,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只有中心虚灵常住,不落在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自然可以不致屈曲一边,了了长明,洞然烛照。(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应多观察少评断的另一种原因,说法很多,但万事相通,殊途同归)
这便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关键。但也有认为老子这两句话,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教条,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没做这次笔记之前,读到这里我也误以为老子是不是有些消极,现在看来皆因初读只得到第一印象没能贯通理解,做笔记果然有梳理融汇重新思考加深印象的作用,这才回过味儿来,原来我们都误会他了)
尤其是后世修炼神仙丹道学派的道家们,认为说话是最伤元气的行为,而且是促使短命,造成不好运气的最大原因。所谓“数穷”便是气数欠佳、运气坎坷的表示。因此修道之士,便有“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的严厉训诫了。这种说法,是否绝对合理,姑且引用古体文的“其然乎,其不然乎”两句话来做结论,由大家自去思考取决了。(看,南怀瑾先森都不轻易下评断啦,话都不多说一句)
如果转进一层,了解到“橐a”与风箱的作用,那么,便可明白老子所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话,并不完全是教人不可开口说话。只是说所当说的,说过便休,不立涯岸。不可多说,不可不说。便是言满天下无口过,才是守中的道理,才与后文老子所说“善言无瑕谪”的意旨相符。否则,老子又何须多言自著五千文呢!譬如风箱,在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如不得其时,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止息,缄默无事。倘使如“灌夫骂座,祢衡击鼓”,说来无补于事,那便有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明训了。
《炒股的智慧》读书笔记 篇6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仔细阅读了一遍《炒股的智慧》,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是一本好书,完全写到我心里去了!因为,作为一个炒股的新手,我基本上犯了所有陈江挺先生在书里面列举的错误,新手会想的,我都想到了,真是印证了他那句:人性共通。可以说,在现实中亏得有多惨,对这本书的体会就有多深。书中每一句话都可谓真知灼句,是作者闯荡华尔街多年的经验之提炼;语言通俗易懂,直指人心。
接下来,我将摘录一部分陈先生的经典语句对此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
“炒股是科学吗?炒股不是科学,炒股是艺术”,序言一开始即说明炒股的性质乃艺术而非科学,而且此话贯穿全书,时刻提醒我们:炒股需要靠人来把握,根本没有一种固定的、精确的操作方法。
作为本书的引子的三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怕,也不要悔;玩游戏前,先搞清楚游戏的规则,面对人为操纵的赌局,一定要摸清对方的心理;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于危急的时候怎么逃。第一点我做到了前一半,经常做不到后一半,“早晓得会涨就应该多买一点的”、“唉,早应该卖掉的”这种情况经常在我做是实盘交易的时候发生;第二点,充分体现在我开始做模拟交易的时候,不懂股市规则,盲目买卖,导致一度亏了6万;第三点最难做到,我总是做不到及时止损,危险到来的时候我还陶醉在自己的幻想里。
炒股的技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贪”是人性,“不贪”是经验;学股的过程就是克服“贪”等与生俱来的人性,养成“不贪”等后天的经验的过程;在股市中,人的缺点无所遁形。在实盘操作过程中,有好几次本可以赚几百块钱,但是内心的我一遍遍告诉我:“别卖,明天还会涨,今天卖了明天可就买不到了。”最后功败垂成,不仅没有赚到,还亏了本。和有相似经历的同学见面,经常是相互感叹:“唉,就是因为贪啊!”
书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是“cut loss short,let profit run”告诉我们要在亏损时及时止损,在股票已经盈利并且在正常运动的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坚定一点!
股市没有击败你,你自己击败了自己;人的发财心太急;人好自以为是;人好跟风;人好因循守旧;人好报复;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一个正常人,带着赚钱的强烈欲望我开始了自己的实盘交易,总是幻想着在股市至少要把大学四年的学费挣回来,这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人的发财心太急,心一旦大了,行动上就开始缺少谨慎”,我就是这样过分的相信自己的好运气,冲动缺乏理性。这些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我的盲目!基本上每次买股票都跟风加自以为是,把老师教的东西扔在一边,总是询问周围人买了什么股票以及听信各路股票评论员的分析。归根结底还是“懒”加“不自信”。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炒股模式,要有应用知识的毅力,陈先生将学股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蛮干阶段、摸索阶段、体验风险阶段、久赌必赢阶段,我属于典型的蛮干阶段,可以断定:不克服这些人性的弱点,不坚持自己独立观察并判断,我将长期处于这个初级阶段。
股价将随大多数人的意志而动;顺势是成功的基本保证;判断大势走向是极其重要的;炒股是概率游戏,逆大潮流而动,你的获胜概率就被大打折扣了。将大势和单独股票结合起来考虑;大势不好时,别买股票;当街头巷尾的民众都在谈论股市如何挣钱时,大势往往已经到顶或接近到顶。2007年,中国股市到顶,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讨论在股市里赚了多少钱,全民一片疯狂。曾几何时,股市不知道成了多少人的噩梦,破产自杀的枚不胜举。我自己以及周围在炒股的同学,往往很少关注大盘或者关注了但在炒股时却未加考虑,不以为然,坚信自己看中的股票将逆市而行,成就小概率传奇。现在终于冷静下来,觉得自己的想法着实幼稚,行为确实搞笑。我要时刻谨记:看大盘,看大盘,看大盘!关注每天大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市场预期在哪里?中国经济大势如何?中央会议又讲了什么?通货膨胀怎么样?人民币汇率是否变动?央行会不会调整利率?股市龙头有什么表现?垃圾股有什么表现?
炒股成功的基本要诀:
1、保本。你首先必须考虑以保本为第一要务,在保本的基础上再考虑怎样赚钱。败而不倒;保住本钱,东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住本钱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快速止损,而是别孤注一掷,一次不要下注太多;什么是你对风险的承受力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睡的好吗?如果你对某只股票担忧到睡不着,表示你承担了太大的风险。卖掉一部分股票,直到你觉得自己睡得好为止。在很多像我一样的初学者眼里,保本很重要,但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我更多的是关心赚钱。心中没有保本这个信念直接导致我们做不到快速止损,接着就被套牢了,事实再一次证明我的想法错了,做法就更错了。曾经又一次,我倾尽所有资金,买了一只股票,那一天晚上睡不着了,不知道明天它的走势会怎样,跌停了可怎么办?
2、不断盈利。等待、忍耐、观察,只有在股票的运动符合你的入场条件时才入场,你才能够确定你入场的获胜概率大过50%。在这基础上,不断盈利才有可能。缺乏耐心的人很难在股市长存,王老师也不止一次告诫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可是真正能做到的新手很少,人性共通,很多人都是觉得:“再不买就买不到啦,大家都在抢呢!”于是乎,在错误的时间买了错误的股票。我要时刻提醒自己:中国股市一日不关门,赚钱的机会会有的,耐心等待吧!
3、赚大钱。使你过早离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人好小便宜;二,不够经验判断股票运动是否正常。说到离场问题,新手们肯定和我有一样的经历:该走的时候赖着没走,不该走的时候却跑的比兔子还快,赚小头亏大头,如何不后悔啊!要做到赚大钱,只能是不断克服好小便宜的人性缺点,在股市里多学习,多积累经验。股市从来都不会错,它总是走自己要走的路,会错的只有人自己。你所能做的只有追随股市,见到危险信号,不要三心二意,不要存有幻想,把股票全部脱手。平时上课的时候,王老师问什么时候卖股票?我们总是高声回答:出现长阴线的时候。可是,真正在操作的时候,完全把这个抛诸脑后了,出现危险信号的时候,由于人性的贪婪和侥幸心理,我总是舍不得脱手,然后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留有这只股票:我做中长线的;明天跌后天说不定就会反弹呢,想法是丰满的,结果是骨感的:在被股市收回去刚开始由于初玩者运气而赚的钱后,我还亏了不少。“成功的投资者绝不幻想,绝不让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话程度也很小。无论割肉认错是多么痛苦,他们绝不迟疑。”这句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买入的要点:在买入之前,一定要参照一下股票的走势图;定好止损点;选择临界点;绝不要在跌势时入市;不要把“股票已经跌了很低了”作为买入的理由,你不知道它还会跌多少;不要把“好消息”或“专家推荐”作为买的理由。毫不例外,我又成功命中所有错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懒加不自信:自己不花时间去观察判断,就算偶尔观察了也不确定自己的判断,一味去打听别的“高手”在买什么股票,经常找一些期望会“超跌反弹的股票”,基本上没有去分析这只股票为什么会大跌,是大盘不行还是公司本身的问题?活该摔得这么惨!从经往后,我一定牢记这几点,认认真真、独立选择股票。你买的股票都是别人卖给你的,你卖的股票都被别人买去了。想象你的对手是谁!如果是大户的话,你炒股大概常亏钱,如果是小股民的话,你大约赢多过于输。仔细揣摩之后,豁然开朗:股票价格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大概就是顶部了),大户把股票卖给我们,此时就是他要清仓出货是时候,大户一走,股价定然要暴跌,若是我们愚蠢盲目地追高进入,亏钱是一定的。或者某大户想介入一只股票,他会想方设法从我们手中以低价买入股票,我们不坚定地割肉之后,股票后来大涨,我们还是亏钱;当我们的对手是小股民,相信经过我们认真观察判断并进行的交易会赢多于输,没有比我们傻的庄家,但总有比我们更傻的散户。怪不得陈先生说炒股就是斗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庄斗其乐无穷;经验和技巧固然重要,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战天斗地更是其乐无穷。想起第一堂课,王老师和我们说的:股价之所以涨,是因为大家对其有预期。买卖股票,就是一个心理过程,有人看好这只股票,对其保有预期,所有买入,有人买当然就有人卖,卖方就是对其没有预期的一方,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及警惕,那些对此不看好的理由是什么?不管是普通散户还是大庄家,其心理都会反映在股票趋势图里,看图就是看人心。看得懂人心,做到知己知彼,再顺势而行,何愁不能赚到钱,妙哉妙哉!通读全文,我最大收获就是:买股票之前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在充分了解炒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计划,尽最大的努力,不断克服自身人性中的“懒惰、恐惧、贪婪、希望”等诸多弱点,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计划。我相信,终有一天炒股的乐趣会超越赚钱的渴望成为我真正的目的。
向老子学习一点守静的智慧 篇7
怎样才能回归自身, 寻找到自己的本真呢, 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 到2000多年前的老子那儿学习一下做自己的快乐吧。
一.规律生活知足常乐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政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 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十二章) 在这里, 老子希望人们能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 而不是仅仅被外在享受所吸引, 因为越是贪图享受, 越容易造成心灵的空虚, 远离本真。
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 部分人过度求声色物欲的满足, 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 一些小有财富的人甚至忝列高位的人经受不住诱惑拜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 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物质财富, 失去了道德的底线甚至触碰法律的红线。在此, 不是要求大家不去享受生活, 而是适度享受, 从而更深地感悟生命, 学会生活。
现代许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性, 崇尚夜生活, 半夜K歌、通宵上网、喝酒打牌、纵欲过度, 白日萎靡不振, 无心工作。规律的生活是静心的基础。《黄帝内经·素问》中说, 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去调和生命, 饮食有所节制, 作息有一定规律, 既不妄事操劳, 又避免过度的房事, 所以能够形神俱旺, 协调统一, 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 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国内许多长寿之乡的老人均自觉秉承着这种传统, 规律作息, 粗茶淡饭, 坚持劳动, 心情愉悦, 所以可以养得天年。
规律的生活主要包含睡眠、饮食与运动。规律的、充足的睡眠有益于身体活力的恢复;饮食上许多人仅为满足口腹之欲, 不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 一味按照喜好来, 三高人群增多, 不按点吃饭, 胃肠道疾病人增多, 不仅带来病痛, 甚至未老先衰;运动亦是养生的法宝, 每天应该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形式不限, 适合自己最好, 贵在坚持。
如上所述, 劳作是适度的, 亦不可过度操劳。什么叫忙, 从字形来看, 心亡为忙, 失去了本心, 迷失了本心就“忙”了。媒体最近报道的淘宝店主、学术精英的过劳死现象给当代人敲响了警钟。惟有静心才能知足, 才不会被无穷无尽的欲望牵引。许多人忙于追求成功的结果, 却忽视了路边的美景, 甚至没有停下来歇歇的片刻闲情, 岂不辜负了美丽人生。
二.静能生慧无欲则刚
人们常伤神, 多为思虑所致。现代一些人罹患焦虑症、抑郁症, 乃思虑过度, 心胸狭小, 小题大做、小事化大所致。弥勒佛云: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 笑天下可笑之人。如果不明白这一点, 就是被佛所笑之人, 看开之人即是佛。
“致虚极, 守静笃”,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道德经》十六章) 指出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即“道”) ,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 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 人们应该认识规律、遵循规律。
老子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 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 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 是一切存在的本性。虚无是“道”的本体, “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 回归到虚静的本性, 这样才能识“道”、体“道”, 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道”。“致虚”必“守静”, 因为“虚”是本体, 而“静”则在于运用。
养静可以先从静坐入手。寻找一个安静的空间, 排除外界的干扰, 清除内在的所有思绪。感受自己的呼吸, 观察自己的思维 (念头) , 不断的感受体会, 渐渐至无欲 (思维) , 持续20—30分钟, 每日坚持, 必有裨益。可完全安静地冥想, 也可配合冥想音乐。许多心理学家将静坐冥想当成每日的必修课, 不断清空大脑, 才可能为新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灵感。清人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二称:“静时固戒动, 动而不妄动, 亦静也。”即指行止有常, 心神安定, 动静结合, 动中寓静, 以动养静。
静心才能“知其雄, 守其雌”, 才能“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清静无为”。只有澄澈的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真纯的气质, 才能引导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与不竭的创造力。三国时诸葛亮主张“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亦得到“静”之深意, 惟有静才可修身、明志、养智、虚怀, 方可成就事业功名。
放慢生活的速度是守静的根本途径:全然关注你所做的事情的过程 (关注当下) , 排除杂念。例如在洗手时可以感受肥皂与手的接触, 体会水流声;上楼梯时放慢脚步, 听听脚步声;安静的看书时体会远方汽车经过的声音;别人讲话时观察自己的内心感受、思维变化, 而不是急着想自己怎么反应。总之要学会体会自己的心, 观察自己的思维, 活在当下。
另外一个守静的重要方法是———学会观察。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比如观察一棵树, 一只小鸟, 只需要观察, 不掺杂任何念头、想法、思维, 体会察而不思的美。体会你的存在, 自然的存在, 你与自然的合一。
老子说:“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正。” (《道德经》三十七章) 达到“静”的关键是“不欲”, 即不起贪欲或过度的欲望, 自然清静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人心不静, 多为欲念所累。一念之欲, 发于微时, 随风入夜, 悄无声息, 若不及时发现遏制, 乃至欲壑难填, 堕入深渊者屡见不鲜, 有些人往往一念之差却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些案例在历史兴衰, 个人荣辱中皆有所见。
因此, 应该经常守静, 清空大脑, 给大脑更多的空间, 不被思考所迷失, 不被欲望所牵制, 不急功近利, 不迫切反应, 才能寻得本我、真我, 远离“小我”, 成就“大我”。在这种状态中妄念不会存在, 贪欲难以存活, 达到真正的精神自由, 身体回到柔软的初始状态, 如老子所说“婴儿”状态, 达到身心合一的健康状态, 真正做到无欲则刚。
三.悦纳自己关爱他人
每个人都应该接纳自己, 爱惜自己的身体。《孝经开宗明义章》云: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接纳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基本的孝道开端。无论美丑妍媸、高矮胖瘦、贫穷富有, 都应恬淡地、喜悦地接受世界馈赠的一切, 接受你所接受的, 改变你可改变的, 这样才能守住内心的那份宁静。
说到关爱他人, 所谓“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据心理学家调查发现, 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贫困的地区, 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研究发现, 买彩票中大奖后的幸福水平提高仅有一个月, 一个月后又回归原来的水平。而志愿者的幸福感却普遍较高。所以我们应该多做善事, 不求回报, 不图虚名, 在能力范围内回馈社会。首先从关爱父母、子女、配偶, 亲友做起, 再推及周围人, 邻居、同事、陌生人、需要帮助的人, 自助助人。这样的人幸福感会逐渐增强, 内心充满了正能量并不断传递、传播正能量。在自爱爱人中学会生活, 不断提升生活的智慧, 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与智者。
老子的守静思想强调处变不惊、以静制动等内容, 对处理人际关系很有帮助。比如遇到人际关系矛盾时, 不要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 首先学会“不反应”, 接着冷静, 冷静后的思考甚至会转变方向。其实, 你拥有选择的权利。从人类思维的角度来说, 老子的守静思想有利于我们打破自己思维的惯有模式, 打破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 清除主观的欲念后才可以全然保持自然虚静, 听从本心的召唤, 而不是被一些不良情绪或思维冲昏头脑, 酿成大错。守静对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著作包括最受欢迎畅销书、心灵读物《当下的力量》I、Ⅱ大量引入老子思想尤其是守静思想,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幸福课, 执教教授泰勒·本—沙哈尔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 推荐青年阅读《道德经》。
生命是一条流动的河流, 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不求上进、安于现状, 而是蕴含着无为的深刻思想, 因无为而可无不为而可有为。只有守静才能做到, 遵从本心, 获得自由, 无为而不妄为, 这种思想能让人获得不尽的柔韧性、灵活性的能量。能使人境界高远、胸怀博大, 能有助于我们寻找到精神的家园与生命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仁[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2][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3]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4]黄大健老子的“养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5
[5]黄至安清静是生命智慧与良师益友[J]中国道教2011.5
论老子独特的人生智慧 篇8
关键词:尚柔;不争;谦下不先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07-02
老子表面上看是现实人生的冷眼旁观者,骨子里却是一位热爱人生的智者。他十分关注人的命运,特别研究人如何智慧的生存,如何智慧的取胜,他从极其超越的高度审视世态人生,建构了一套独特的人生观。他不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就个人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进行思考,提出了丰富的明哲保身思想,而且还就人在社会中如何取胜、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洞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尚柔
在柔弱与刚强之间,一般人总以为“刚强胜柔弱”,老子却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提出“柔弱胜刚强”。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观点包含双重含义,一是说柔弱优于刚强,二是说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在老子眼里,柔弱代表新生、生命力和灵活性,刚强则代表死亡和僵硬。他从生命现象获得领悟,说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他掷地有声地提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强梁者不得其死。”于是他在《道德经》第76章中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折射出生命力,刚强则代表毁灭。老子认为柔弱不仅是富有生命力的,而且是强有力的。柔弱是一种能够攻克一切的力量。
老子还用水做例子来证明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的确,天下还有比水更柔弱的吗?还有比水更随和而没有个性的事物吗?随物赋形,何其温柔,何其卑弱,但攻坚攻强,舍水取谁?由此看人,合乎大道德行的人,他们的行为像水一样,没什么竞争,随方就圆,因此谁也打不败他们。
在现代社会里,要想处理好各种关系,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首要的就是不可太张扬、太强悍、太自以为是:相反,有水一样的柔情、水一样的细腻,水一样的韧劲,反而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任务。给自己一层温柔的外壳,既亲近了他人,又保护了自己,两全其美。这就是做人的法则之一。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不仅是柔的体现,同时也是道的代表。而《老子》中的水的主要特征有三:利万物、不争和处下,这三个特征使得天下至弱的水“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他在第78章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表面看柔弱无力,?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沒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柔弱中潜藏着巨大力量,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清楚地表明老子所讲的柔弱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基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要求人保持柔弱的状态,柔弱处世,并强调“守柔曰强”,刚强的未必真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人们历来认为老子“尚柔”,尚柔守弱确实是老子哲学和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特征。老子不仅认为相对于刚强,“柔弱处上”,“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而且还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对贵柔守弱的原则予以论证,说:“弱者道之用。” 道在产生并推动天地万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作用是柔弱的,柔弱是道这个世界最高实在的品质和属性,因此人必须效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家尚刚,道家尚柔,而道家尚柔的传统就是由老子开创的。老子尚柔守弱的思想为后世所承继。尚柔守弱在老子那里,是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是被大力倡导的。平心而论,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也确有一些“柔弱胜刚强”的事例。不过,通常一般人只知道 “刚强胜柔弱”,而老子却揭示了被人所忽略的另一面:“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的一个洞见。人们在刚强与柔弱之间,往往看重刚强的力量,习惯于求强、图强、逞强,甚至以强凌弱,老子却清楚地告诉人们:柔弱并不是懦弱,柔弱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比刚强更大的力量。这就提醒人们要采用柔弱的方式,保持柔弱的姿态,而不刻意追求所谓强和盛。事实证明,在人世间,柔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和武器。中国有句俗语,叫“柔能克刚”。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老子的尚柔思想。柔弱作为人生原则其实有两大特点:一是温和性,二是灵活性。老子贵柔守弱,主张柔弱,并不是要人一味示弱与退让,而是要人用温和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目的,要人待人接物灵活而不僵化,圆融而不固执,具有耐心和韧性。所以老子的这一方法,初看是软弱或耻辱的,但最终是聪明和有力的。老子的这一思想反对逞强好胜,极大地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柔和的性格。
二、 谦下不先
恺撒要做世界第一人,可是老子却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的话不无道理,“先”意味着锋芒毕露,意味着爱出风头,“先”也将招来失败和非议。可以说,老子的慧眼早就看透了这一切,“不敢为天下先”,是从险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滋生的充满毒素的智慧,“不敢”是老子的法宝,是老子的经验,他不是让我们卑微而苟且地活着,更不是让我们丧失所有的道德和良心无知下贱地活着,他只是看到了世事阴险,人情淡薄,得志者又往往是小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如退一退,领略海阔天空。老子的哲学,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技术,是在盘根错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的智慧,是当时专制社会中唯一能保护自己肉体存在的法宝。
nlc202309041428
在社会人生领域,对于高与下,人常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却十分赞赏水谦下、居下的品性,在《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地”即下。“地者,下之极也。” 老子认为水之谦下代表了崇高的德行,希望人们学习它。对于先与后,庄子在评述老子的思想时说:“人皆取先,己独取后。”老子在《道德经》第66章中曾以江海为喻,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这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处于低于百川的卑下之地。所以,圣人要想身居万民之上,想让万民敬仰,一定要对人民谦恭卑下;要居于民众之先,一定要置自己于民之后。这样不仅不会给人民增添负担,而且还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戴。在老子看来,谦恭卑下,先人后己是居上、领先的有效手段。退是为了更好地进。他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尤其强调身居高位的人要谦下不先,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 谷。此非以贱为本邪?”,“不谷”即不善。认为侯王自貶,才能成其贵;王公表示卑贱,才能获得并保持尊贵。在老子心目中,谦下不先具有积极的功效。它可以引起别人的好感和佩服,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而对自己有益。他相信谦下之人会因其美德而得到好的回报和奖赏。在这里,我们也许能够感受到传统国人为什么特别讲究谦虚的奥妙。
老子谦下不先的思想具有我们现在所讲的谦虚的含义。人们一般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老子并不仅仅把谦虚作为一种美德,他把谦虚作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有效手段来倡导。他从功利的视角去分析谦虚与骄傲,认为谦虚有益于人,骄傲则有害于人。他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正因为不自我表现,所以才高明;正因为不自以为是,所以才显著;正因为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正因为不自高自大,所以才长久。相反,如果一个人热衷于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不能为人所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也就是“谦受益,满招损”的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知道“不甘人后”的道理,认为努力进取,力争上游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老子却主张谦下不先,将谦下不先作为实现人生目的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处下,达到居上。这看似消极,实则很积极。老子倡导谦下不先包含着功利的考虑和算计。这是他的精明之处,也是一种老到的中国智慧。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谦下不先作为一种处世原则有利于减缓社会矛盾,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稳定。这一原则对于处理上下之间的关系也很有价值。诚如刘泽华先生所言:“就上下关系而言,居上而不顾下,就把自己赤裸裸地置于下的对立面,这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处上而又能谦下,这样就可抓住上下两面,使下成为自己所居上的补充,从而以下安上。”正因为如此, 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崇尚这一原则。
三、 不争之争
老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社会上充满你死我活的争斗的时代,对于争的残酷现实和灾难性后果,有着深切的体验。他希望社会停止纷争,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同时在人生领域,把“不争”作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就个人而言,所谓“不争”是指不与人争地位、争功名、争利益,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老子十分推崇“不争”的原则,认为“不争”是一种高尚的德行。说:“上善若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但老子讲的“不争”并不是字面上的与世无争。他是企图通过“不争”来取得比争更好的结果。他反复强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两段话表面的意思是,你不与人争,天下人就不与你争;深层的意思则是,通过“不争”,你能取得天下谁也无法与你争的成就和地位。老子是以“不争”为争的。“不争”是争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争”是为了从根本上争胜。老子认为“不争”是获胜的有效途径:“天之道,不争而善 胜。”“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都具有“不争”的意思。由此可知,老子的“不争”是高明的争、高级形态的争,是不争之争。 老子倡导不争之争,逻辑地要求人们采用争之外的、和平的、非暴力的、对社会无害的方法去争。那么,这个意义上的方法有哪些呢?方法之一是迂回之争,即避免与人正面交锋,通过隐蔽、迂回的道路达到目的。此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达致目的的阻力和障碍。方法之二是致力于发展自 身,壮大自己的实力,使对手无法与自己争。方法之三是宽容对手,迁就对手,“报怨以德”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使对方不与自己争。方法之四是“利而不争”,即通过利人,默默奉献,以德服人,得到社会的拥戴,赢得崇高的地位。老子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 而不争。”,“为”即施、奉献意。所谓“为而不争”就是“利而不争”,默默奉献,不与人争名夺利。在老子看来,通过“利而不争”,能够“不争而善胜”。这是一种高尚的、有益于社会的争。很长时期以来, 中国就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显得短缺、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国家,但传统的中国人信奉的却是老子的“不争”论,很少有人标榜斗争哲学。
老子“不争”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留下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总是习惯用“不争”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分歧。虽然老子的这一思想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但可以大大减缓社会的紧张和冲突。对于争者,“不争”是一把锐利的武器。它能使争者丧失争的理据,并最终放弃争。以“不争”为争虽然可能使人变得有些权谋、机诈,但同时也使人特别讲究争的策略和艺术,使争更文明、更和平、更少社会代价。 人生的各个领域并不都是竞争的战场,我们首先应该懂得有所争,有所不争。凡事都争,既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也会使自己身陷战争状态,身心交瘁。其次,即使有所争,也应该用和平的、对社会无害的方式去争。第三,应该学会超越自我,走向老子所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广阔天地,淡泊名利,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更高的层次上争,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在社会层面也不是不可以把“不争”作为争的策略和手段。在这个过分注重争的时代,运用“不争”,往往可能出奇制胜,不战而胜。时人只知一味去争,而不懂得“不争”的妙用。重温老子的“不争”思想,对我们人生不无启示作用。分独特的人生进取观。老子这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洋溢着辩证的智慧,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有很好的运用,并且对社会多半无害,即使在今天也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校定文[A].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老子[M].(晋)王弼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淮南子[M].(汉)高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5]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老子的生态智慧07-05
老子读书笔记200字08-17
老子读书的名人名言08-27
班级管理智慧(读书笔记二)07-04
智慧背囊作品读书笔记中学生07-08
著书的智慧读书的智慧阅读试题及答案07-07
孔子孟子老子的事迹08-28
老子的哲学思想09-29
老子的名言及翻译07-12
老子简介和老子名言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