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资源

2024-09-18

微视频资源(精选12篇)

微视频资源 篇1

近两年来,在数字化学习的领域出现了“微视频”学习方式,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为大家熟知的有可汗学院、有翻转课堂之称的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目前国内也有少数区域开始初步尝试开展该项目的研究,标志人物有上海师范学院的黎加厚教授带领的团队等. 目前, 在上海、深圳、重庆、山西等城市陆续有学校开展此类实践研究,大家都在致力于探索以微视频方式植入课堂教学,寻求促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新途径.

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急需得到改善或说变革,新型的基于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也应运而生. “e学习”的思想指引着我们,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学习的主体性更为凸显,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更深入地走向自主化、合作化,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品质和内涵.

纵观国内外在“微视频”教学方面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教授的群体是初、高中学生,而且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单一传授, 而缺失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很少涉及小学阶段以微视频方式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专门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课题研究目前更是还没有, 所以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展了《小学数学微视频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我们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并结合现行教材,同时还参考了其他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邀请教研员、一线学科专家和本校一线数学教师,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共同确定数学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 对要开发的微视频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其中一种分类就是根据教与学的需要,把微视频资源按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应用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流程:

1.微视频植入在课前,解惑提升

这些“微视频”学习资源都是针对数学教材上的某些例题开发的,教师通过在课前发布微视频资源用作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中发生困难时,及时观看教师在视频中的讲解,如果还是不明白还可以通过数学微课程资源平台上的 “评论”功能对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提问, 从而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当然对于学优生, 他们对于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没有什么困难,但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习老师的讲解方式,从而在课堂小组交流中提升自己数学学习的表达能力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种微视频在课前植入的教学方式有些类似于我校在三年前研究的“预习模式”下的课堂. 但是通过一年来的不断尝试,我们发现“微视频”学习资源,让预习变得更有深度,也更为丰富,个性化的学习更加突出,课堂中学生探究和练习的时间更多,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2.微视频植入在课中,化静为动

我们的微视频的资源也有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时候,考虑到有一些数学知识会受到课堂教学时空方面的限制, 如像 《认识吨 》、《认识公顷 》等这类课型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给学生一些课外的画面和知识去进一步感受和体验;而像“10以内数字的书写方法”、“使用量角器来画角”和“用圆规画圆” 这类操作性的课,通过教师制作的规范操作流程视频,帮助学生学会操作方法;更有像“公式推导”这类的数学课,由于需要一个动态的画面来帮助学生思考,而数学课本上都是一些静态的图片,我们在课堂中通过播放相关微视频帮助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3.微视频植入在课后,巩固延伸

因为每一节数学课都有其相应的重、难点,而学生的横向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课后的巩固和提升环节必不可少. 由于受时空限制,传统模式是学生回家再加强,但是对于课上不理解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通过微视频植入课后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在课堂中仍不理解的学生可以回家再次进行视频学习, 通过不断重复播放, 直至理解. 当然,对于一些学优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与当天数学课内容相对应的思考题、变式题进行相应练习,让数学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知识是生长的,对于某一个知识点来说并不是只局限于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正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孩子需要了解更多有关该知识的拓展内容. 如一年级的 《认识人民币》 学生在课堂表现出对钱币和其他钱币单位极大的兴趣,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上传相关方面的微视频给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

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 我校数学教研团队共同制作了423个小学数学微视频资源 , 并把它们上传至我校开发的小学数学微视频资源平台———博爱数学微学院. 通过应用这些微视频资源后,我们发现:这种时间短且学习氛围轻松的教学视频是一个很好地提出问题、形成对话交流、为项目或实验提供指导的媒体工具,同时它还能提供补习,提供案例或方法, 并解决问题. 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教学视频的学习决定了知识传授的质量,对后续知识的内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视频资源 篇2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鲸》,对鲸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从外到内都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它有多大,它吃什么?吃多少?它的呼吸、睡眠,肯定了如指掌了吧?我们为什么知道的那么详细呢?对了,作者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

二、以《鲸》为例,认识常用的说明方法。1.结合《鲸》,认识常用的说明方法。目前已知最大的

我们经常用到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让我们再次走进鲸这篇课文,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方法二: 抓住事物的特点

作者重点抓住鲸的体型大、体形像鱼、食量大、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的特点,详细进行了描述,语言准确生动。

方法三: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鲸体型大、食量大、生长快的特点,恰当运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且通过想象,充分运用打比方(即比喻的修辞方法)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

方法四:用词准确恰当。

作者除了充分运用说明方法外,还特别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比如:主要、必须、总是„„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三、回顾整理,拓展运用 1.回顾四种方法。

2.布置观察自己熟悉的一种事物,了解特点,搜集资料。3.有疑问在互动吧中进行交流。

(一)“初探虚实”

①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②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③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周围的物品千千万万,怎样才能写好它呢?

(二)“小试牛刀”

同学们概括得十分细致,要写好一种物品,我们得先熟悉它。老师带了一件物品请同学们试着向大家介绍。

课件展示作文提纲:

1、绍复读机的产地及形状(列数字)

2、介绍复读机的颜色(打比方)

3、介绍复读机的用途(举列子)

4、表达自己对复读机的喜爱之情(作比较)

(三)“披甲上阵”

(四)战果分析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习作重点

微视频资源 篇3

【关键词】中职物理  微视频资源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28-0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网络资源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利用手段被重复的使用。为了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令物理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微课视频资源的利用也渐渐进行了扩展。

一、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的应用基础

1.微视频资源的内涵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手段在物理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形式。它主要是以教师辅助为手段,以教学材料为主要基础的视频。微视频在制作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则,它的制作时间在60秒到20分钟之间。视频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其内容的涵盖方面确是非常多的。微课视频可以以“小电影”的制作方式来体现,也可以以“短片”的形式来体现。但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它都要围绕着“物理课本”的这个主题,以课程资源作为主要依托。最重要的是,微课资源的结构相对完整,信息也比较全面,非常适合物理课程的教授规则。另外,微视频和当前社会中的微课非常相似,它是微型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物理教学体系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2.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学习理论

微学习的理论主要是将整个学习系统分为不同的模块,它值得主要要素分别是“微学习”、“微内容”、“微环境”四个方面。微视频资源的学习模式离不开网络信息系统的结合,它的受众对象是所有人,它能够做到课内、课外随时的学习。也就是说,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很大的灵活调整性。可视频资源将整个学习结构用零散的小模块进行拼接,使学习者从传统过程中的被动消化到主动接受,完善了知识的获取途径。

二、中职物理教学中微课视频资源的应用案例

1.微视频资源教学视频模式初探

微视频资源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设置结构。它不仅能够在几十秒或十几分钟内使学生把物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点的突破,也将知识的覆盖范围扩大,并且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将主要内容的涵盖点进行扩充。以物理知识中的“加速度”为例[1],探究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以及速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物理知识结构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制作微课视频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微课视频内容:视频的内容主要是三名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赛,而同时一辆汽车与两个推动力摩托也从相对静止到慢慢加速。由此微视频中,学生们可以看出,汽车与推动力摩托之间的加速速率不同,通过视频直观展现出不同人与不同车辆之间的速度变化规律。学生可以由视频得出,两个车辆的类型不同,但是它们都在同一时间、从同一位置上出发,开始摩托领先,但在2分30秒处,汽车超越了摩托车。这种微视频资源可以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物体速度的变化,如果教师靠图文结合、语言描述,效果远比不上直观印象易于接受、记忆深刻。微视频能够帮助学生们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为加速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2]。

2.微视频教学资源探究重力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性质与万有引力相同,但重力本质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在这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重力的基本定义、大小以及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明白产生重力的原因及与万有引力的区别。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重力的概念有了基本认识,但并不知道重力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力。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地面,对于远离地面的情况是没有直观感受的,而且失重状态是课堂实验无法模拟的。所以教师进行制作微课视频,以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为例,为学生们播放他在太空中失重的状态,再给学生们观看一些宇航员在太空舱进行集合训练的场景。通过这些视频,让学生们真接看到失重究竟是怎样的状态。通过把地面上的情况与宇航员在太空船中情况的对比,让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重力的概念[3]。

3.微视频教学资源探究弹力的意义

弹力是物理课程中的关键部分之一,教师在这节课中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弹力产生的的原因,知道物体微小的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从而认识到弹力广泛的存在。而物体微小的形变是很难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实验间接证明,这类实验现象的结果不容易观察,所以将实验录成微视频,既方便学生观看结果,又大量的节约了课堂有效时间。微视频中录制两个实验:一是证明桌面能发生形变,光束通过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放大反射角度,看到光斑移动。二是证明玻璃瓶能发生形变,在玻璃瓶中装满带有颜色的液体,在瓶塞上插入细玻璃管并使其中进入一段液体,用手触挤压玻璃瓶,会看见液柱上升。通过这样的微视频引入了弹力的概念。如果课堂实验这种微小的形变,后排的学生很难看到,如果利用微视频播放教师亲自做的实验,更能增加实验的可信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尝试,使弹力的知识掌握的更加充实[4]。

4.微视频教学资源探究超重与失重

超重和失重是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学习了牛二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包括两个个知识点:一是超重与失重概念的提出及其解释,二是完全失重现象。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完全失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在生活中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到超重与失重就是在电梯里,在上升和下降时身体是能清楚感受到的,但是只有感觉没有定量的分析,所以教师的微视频如下设计:在电梯里面放上一台称,称中放上物品。通过视频记录下静止时、匀速上下时和升、降的启动和制动时的数据,让学生亲眼看到示数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且可以利用橡皮筋系重物,亲身体验到二者是怎样的规则进行变化的[5]。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并且它适用于物理课程的讲授。不可否认的是,“微”时代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不仅是在教学方面还是人们的生活方面。新教育形式下,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够促进中职物理课程的发展,为我国人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繁成.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新校园(中旬),2015,12:35.

[2]王世科.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学物理,2016,07:9.

[3]胡归.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学物理,2016,11:61-62.

[4]陈相伦.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1辑)[C],2015:1.

微视频资源 篇4

1.解析微视频

微视频与现代网络中的优酷、土豆、搜狐、新浪等软件播放平台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微视频的播放时间不会长达1—2小时之久 ,其播放时间最短为30秒 ,播放最长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 , 微视频内容花样繁多 , 其视频播放内容涵盖了微电影、纪录短片、视频短片、MV短片、视频剪辑短片、广告片段等形式,这些短片可通过手机、电脑、MP4等现代科技软件进行播放或拍摄录影,其使用方式非常简便。微视频对现实世界的记录有很多特点值得大家重视,首先,视频本身具有实际记录的特点, 其记录过程能够把整个物理教学过程或教学内容利用视频实时记录,这种记录方式和动画有很大区别,动画具有虚拟性和假定性。比如:物理教师在讲解牛顿的地心引力的故事时,需要讲解牛顿是从哪里通过什么发现地心引力的,物理教师可通过播放相关视频举例,可播放教师做实验的过程,根据视频中的情景讲解物理课程, 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真实感[1]。

2.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培 养 形 象思 维 能力 ,提 高 物理教 学质 量 。

在现代物理课程教学中微视频已被众多高校广泛运用,其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已摒弃传统的教材授课方式, 现代教师普遍通过网络视频收集物理资源, 在现代各类物理资源丰富的时代,其通过网络搜索视频的自由空间非常大,教师在网络搜查物理资源过程中, 常常没有规范的搜查方向和检测这些资源指标的方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已有了微视频这项资源,高中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微视频资源辅助教学。高中物理教师在使用微视频的物理资源时可根据物理课程专业知识筛选所教内容,并可对收集到的物理资源中不需要的内容进行剪辑,最终完成一部微视频资源。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转变的时期,学生逐渐从形象思维方式转换成抽象思维方式,很多学生在思维转换过程中对抽象思维方式相对还处在较弱阶段, 在物理知识教学上对物理知识概念和实验过程仍需要形象的表达方式才能掌握其物理变化过程[2]。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 高中物理教材知识从传统的字体表达形式逐渐转换成现代人物图画表达形式, 在高中物理教材资料上可经常看到彩色的人物图画与试验步骤, 但其内容仍需要学生通过这些画面分步骤分别想象, 对物理科学试验过程没有具体的思维走向, 仅仅依靠物理课程教材的图片信息进行拼接想象,缺乏真实的情景。这些试验过程在课堂上受到了限制,一些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新知识时, 常常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和观察图片进行学习,导致高中物理知识学习进度缓慢,教学质量低下等。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微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后,不仅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创造了实验条件,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方式逐渐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其物理知识常常要与实际生活结合举例, 这种举例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想象找出答案, 这些答案大多都是学生靠猜测的方式得出的结果。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播放一些物质知识视频片段,教师利用视频片段边教学边引导, 就会很容易突破以往的教学难点,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片段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强化物理教学效果[3]。

2.2了 解 科 学 技 术 发展 ,提 高 物理 学习 兴趣 。

一些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常常觉得物理难学,知识难掌握,这是因为物理课程知识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物理课程知识不仅要学会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 还要学会其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其学习过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 需要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分析其实验过程。在现代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校应利用微视频资源结合物理课程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指导,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接触物理发展的前沿,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摆脱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好,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见解,认识到了物理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使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通过微视频资源在高校物理课程中的广泛使用,许多高中生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方式逐渐变成了主动式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物理知识由原来的难学、实验难实施变成了现在的易学易掌握,实验过程形象化,实验步骤条例清晰, 让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摆脱以往只靠想象思考的学习方式,通过微视频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研发,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在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由现代高中学校物理教学过程可以发现传统的教材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高中青少年的学习需求。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科技时代到来,人们所用的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仅仅用于生活当中,在现代高中物理课程实践教学中,许多学校开始利用网络上的物理信息量制作微视频短片,在物理课堂实验中利用微视频资源播放实验过程,从传统的书本式教学方式转换成生动的画面,通过微视频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物理课程知识。

初中微课件视频数学 篇5

篇一:初中数学的微课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的微课教学实践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卓益声

【内容摘要】

本文在实践活动中探索了使用微课教学的方法,通过案例展示了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由此引出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指出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习,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微课 教学实践

一、我对微课的认识经历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最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比如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学习并应用Word写电子教案,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源备课,应用PPT课件上课,还学习flash动画制作,数学教学软件几何画板等等,以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总能不断推陈出新,牢牢吸引注学生那稍不留神就会转移的注意力。但是,但是,当我听到“微课”这两个字并有所了解的时候,我那有点自满的小心灵遭受了重重的打击:我感觉自己好像被时代抛弃了!“微课”发展了这么久,为什么现在我刚刚知道!

我自己平时也是使用智能手机的,偶尔也会上网看看腾讯的“微电影”,也会在微信中看到好友们时不时发的“微视频”,但居然从来没有将“微视频”与工作中的“上课”联系起来,否则我早该知道“用微视频上课”和“微课”意义上会有点接近吧。

2014年春季学期,很有幸到南宁十四中琅东校区听课学习,当时就听到一个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名词“翻转课堂”,很是敬佩十四中的同行们教学教研真厉害,已经很有名气了还在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方法,当时感觉“翻转课堂”对我的教学是相当的高大上,想尝试那可是困难重重啊,所以并没有过多留意和探索。最近,刚好参加正在开展的“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我的学习主要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通过看视频、与同学互动交流,完成作业,自我感觉在信息技术上有很大提升,这时我才那么灵光一闪,我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就是“微课教学”吗。再一百度搜索了解一下,天啊,全世界的微课教学革命枪声早已打响了,而我工作中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自己落后了,可不能让我的学生也跟着落后,是需要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二、知识快速充电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动就要马上行动,但对微课的仅有一点肤浅的认识,让我感觉第一步举步维艰,该从哪走起?又要往哪个方向迈步?正是因为了解得少,才会有这个困惑,所以确定第一步就是增加对“翻转课堂”、“微课”等新词的历史起源、发展、特点等等作全面的了解,既然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已经开展

得轰轰烈烈了,应该会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不至于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有各种艰难险阻。

于是,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在阅览室如饥似渴地翻阅《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等期刊,也拜读专家们的著作如《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等,当然也借助Internet百度相关的新词、人物如可汗学院,萨尔曼·汗等。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在敬佩微课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认识到“翻转课堂”是一个系统的模式,感觉普通人并不是想“翻转”就能“翻转”得了的,难道就这样知难而退了吗?那怎么甘心得了呢?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别人起步早,才会在新模式下走得远一点,对我个人而言,落后一点影响到的仅仅是我自己,但手下有一百多位活蹦乱跳的学生,难道也让他们和我一样落后吗?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我还是下定决心:千难万难,一切从零开始。

三、微课教学实践

正好上到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我像往常一样教学,从作业情况看,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主要是对常数a,b,c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不明了,因此我决定录制一个专题教学视频,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抛物线的位置特点判断a,b,c的值的符号以及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于是我用几何画板、PPT进行了知识呈现的设计,然后在播放时用屏幕录屏专家进行录制,最后终于大功告成。部分内容及设计如下表:

看着自己花费了将近一天时间才录制出来的处女作,真的觉得很有成就感,接下来就是要找学生试验成果的时候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我在所教班级里选了基础水平相当的12名学生,将他们分成每组6人的A、B两组,对A组的六名同学布置当日作业:利用课本、笔记、作业复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

质,第二天将进行小测验。而对B组同学,我通过QQ给他们发了我录制的视频,要求在家观看,至少看三遍,要尽可能多地理解掌握视频里所介绍的方法,第二天也要和A组同学一起参加小测验。

第二天我利用自习课组织他们到年级辅导室进行测试,测试题只有一道题,如下:

测试用时6分钟,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表中数字为该组选这个选项的人数):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①②④⑥,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对比较容易掌握的①②④的判断差别不大,B组还是有微弱的优势;但对比较难理解的③⑤⑥就有了明显的差异,B组学生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数更多,由此说明,通过视频复习来对知识巩固

和应用的效果更好。看来,微课教学的效果还真不是吹的,不过我还是本着科学的态度,真实情况如何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说明,因而我下定决心坚持探索下去。

现在摆在我面前有两个困难:

1、如果坚持自己录微课视频,那我的作品产量将很少;

2、要像翻转课堂那样让学生在家提前学微课视频,对我目前两个班的学生来说,不能保证六成以上的学生具备条件。基于这两点,我决定,在自己录制的同时,也积极搜索网络上的微课视频资源,择优选用;其次,微课教学并不一定就非得要翻转课堂,将微课直接嵌入课堂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这些认识下,我坚持着选用优秀微课视频开展教学,有时候还请基础扎实的 学生和我一起录制某个微课视频,在这种环境下,数学课堂上,趴桌睡觉的学生渐渐少了,基础扎实的学生看到自己参与的作品被应用起来,也学得越来越专心,越来越认真。

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在搜索微课教学资源的时候,机缘巧合,我搜索到了一款手机App软件“洋葱数学”,“洋葱数学”的教学视频真是太精彩了,感觉这简直就是中国的可汗学院,当时我都恨不得马上推荐给整个学校的师生们,期望着我周边的人也掀起一股学数学的热潮呢。于是我也根据需要合理选用洋葱数学中的微课视频在课上教学,并相应第地设置好评估练习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例如,近期我教学完旋转一张“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后,让学生在课上学习了洋葱数学中微课的“旋转前后点的坐标特征”,视频部分截图如下:

最后用测试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测试题为: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是()A.(5, 3)B.(5,-3)C.(-5, 3)D.(-5,-3)

2.如图1,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把△AOB 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O′B′,则点B′的 坐标是()

A.(3, 4)B.(7, 3)C.(3,-4)D.(7,-3)

逆时针旋转90°之后得到的图形,并写出点A的对应 点A的坐标。

测试结果显示:全班41名同学中,第1题正确的达到 37人,第二题达到正确33人,第3题能准确画出旋转后图 形的有31人,这个成绩对我们这样城郊结合部的班级来说

3.在如图2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画出△OAB绕原点图 1 是很喜人的了。图 在采用微课视频辅助教学之后,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兴趣浓厚起来,学习数学的热情不断提升,成绩也逐渐提高起来,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很好地反映了微课教学的实效,将我班(实行微课教学实践)和一个平行班级(常规教学班)成绩对比如下:

从表格可以看出,两个平行班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三项指标都相当接近,但是经过半个学期的时间,常规教学班的成绩变化不大(指标的降低应当视为考试难度的适度增加),但微课教学实践班级的各项指标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这不可不说是微课教学实践带来的教学效益的提升。

四、微课教学实践的收获

1.教学改革不一定是照搬照套现有模式,应当结合实际环境适当运用其中的部分环节、方式、方法,与自己的教学习惯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篇二: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

题。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

情。

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学情简析

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教法

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趣味数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师活动 引导观察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回顾旧知例题赏析

巩固练习

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1.5x=48×3/4 +48×1.5 解得:x=72 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 同向而行,小明提问 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

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

跑了多少路?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提出问题

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后,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时追

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 过程展示:

相等关

系:快车

路程=慢讲解分析 车先行

路程+慢

车后行

路程

个别指导

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 线出发

去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 秒行10米,若

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

反馈纠正

走进生活巩固练习

导入题目求解 开拓发展

小结

观察思考计算合作交流

思考讨论解答 思考解答 思考总结

练习2: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2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

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在一次环城自行车比赛中,已知最快的运动员每小时行30引导分析 千米,最慢运动员每小时行10千米,环城一周为60千米,则速度最快的运动员第一次遇到速度最慢的运动员需用多

少小时?

1、和小明每天绕1个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跑步,小彬启发提问 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若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若二人同时同地反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2、两站间路程384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48 千米/时,慢车开出30分钟后,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

为72千米/时,两车相遇需多长时间?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 同向而行,小明

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引导分析 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

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

跑了多少路?

1、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座长为256米的隧道(即从

车头进入入口到列车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用16秒的时间通过了一座长96米的桥,求火车的车长?

启发引导

2、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

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摩托车从甲

地出发,每小时行45千米,运货车从乙站出发,每小时行

35千米,————?(横线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

字)”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困惑?

完成学案中其它练习。

拓展提问 作业

本节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由于复习课重视的是知识的系统和提高,练习密度大,学生往往感到单调,所以本节课我通过一道趣味数学题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放在最后求解达到首尾呼应效果,借此题还复习了间接设法,一题多用。在知识的复习上围绕两种基 教后记

本题型展开,着重分析等量关系,在讲解追及问题的特例---环城自行车比赛问题时,我设计了动画演示使学生轻松得到了相等关系。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讨论法,将一些较难问题如求火车长放手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问题轻松愉快地解决,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但在一些个别问题的处理上,我有些急于功成,不能大胆的放手给学生;题目形式的设计过于单一,各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今后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改进。篇三:初中数学微课

初中数学微课 现在是丰饶的阅读时代,身处这个时代的孩子理应是幸福的阅读者。然而事与愿违,我发现我的孩子在阅读兴趣,阅读数量以及阅读面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呢?透过看《阅读策略》雷夫老师的智慧让我有所感触。

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现在因为升学压力大,很多家长不太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浪费时间。因此在家庭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的孩子又怎么会爱上阅读呢?

同时,孩子阅读不只是个体行为,更需要能有人与之交流,共谈阅读心得,分享阅读的体验和快乐。但现在的学生,缺少玩伴以及与父母交流的时间,陪伴他们有时只有冰冷的电脑。如果仅仅依靠网络这一平台进行交流,便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走进书本。

在家庭中感受家长陪伴阅读的乐趣

1.也许你不太读书,但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那就让他陪你一起读读《天龙八部》,与家长一起读一本他们认可的书,是一件有趣的事。

2.也许你一天读不了很多页的书,但务必持之以恒,细水长流,脑海里要有阅读即是精神饮食的意识。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无须太多,30分钟即可。

3.读书时的信手涂鸦其实很宝贵,千万不要轻易丢掉,经常和孩子互写一些阅读感受,集页成册,记录阅读点滴故事,以后会是一生的财富。

4.我们不仅要会逛商店、超市,也要学会逛书店和图书馆。

微视频资源 篇6

【关键词】微视频 高中物理 教学探索

0.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为生活提供了方便,也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国外许多教学实践活动已经广泛应用微视频资源实施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我国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微视频资源数量猛增,为教学活动应用微视频资源提供了基础[1]。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开始试水微视频,利用微视频的优点辅助教学。但是我国对微视频教学在学科教学应用的研究时间短,应用微视频资源辅助教学的理论和和实践经验少,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因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简要探讨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微视频资源应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1在加速度教学中的应用

《加速度》 一节的教学目标在于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区别“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率”等相似物理名词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准确使用加速度概念。结合《加速度》教学目标,微视频内容为: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以及一辆摩托车和两辆助力车在同一起跑线上做加速运动。

微视频资源作用分析:加速度属于概念知识教学,将微视频资源用于新课引入环节,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加速度赛跑和不同人赛跑分析加速度。在不同交通公路赛跑视频中,由于车辆的加速度性能不同,相同时间内摩托车和助力车的速度变化也存在差异。学生通过微视频观察车辆在相同起跑线出發后,在相同时间内车辆位置变化,感受车辆速度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的物理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加速度的含义打下基础。不同人在同一起跑线加速赛跑的作用亦是如此。

1.2在弹力教学中的应用

《弹力》一节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条件。所有微视频资源内容为按压左面,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在屏幕上的光斑发生移动;经橡皮塞将玻璃管插入玻璃瓶内(瓶内装有红色液体),实验操作者用双手挤压玻璃瓶,观察瓶内红色液体经玻璃管的上升变化。

微视频资源作用分析:在开展弹力教学前,学生对接触力、形变和弹性形变等知识有一定掌握。由于平常生活中对弹簧、橡皮筋等物品接触较多,学生对该类物品的形变掌握较多,且易于理解。但是学生对桌面、玻璃瓶等微小形变的掌握较少,且肉眼观察难度较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辅助学生观察微小的形变。微视频资源中的实验利用光学法演示微小形变,并借助激光束将形变产生的作用投射至玻璃板,利用二次反射放大桌面产生的微小形变。按压玻璃瓶实验则通过微小形变观察红色液柱产生的变化,达到直观观察微小形变的作用[2]。由于实验操作简单且实验器材简便,教师可鼓励学生手动进行实验,从体验实验中体会掌握知识。

1.3在摩擦力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摩擦力》章节的教学目标为:根据二力平衡判断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微视频内容为:人拖动行李做水平运动,行李保持静止;使用传送带将面粉传送至仓库;人骑自行车运动,观察车轮与地面接触情况。

微视频资源作用分析:研究静摩擦力问题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采用传统语言表述和黑板作图方式介绍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教师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语言表述和作图教学方式也比较枯燥。而微视频可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从图1所示内容可以看到,通过人拉箱子可以清楚观察静摩擦力的方向,并增加测力装置即可测量静摩擦力的大小。传送带传送面粉视频以及自行车行走视频则可将静摩擦力概念引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观察静摩擦力。使学生建立观察并分析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意识。

2.高中物理应用微视频资源教学的原则

2.1适用性原则

微视频资源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应当遵守微视频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微视频可更好的展示物理问题,并且可重复观察,可弥补图片和文字的不足。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当单独使用文字或图片无法清除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时,借助微视频资源可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而对于通过文字或图片可清楚描述、解释的物理现象,使用微视频资源可能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降低教学质量[3]。因而教师需要正确基于适用性角度使用微视频资源,才能发挥微视频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2.2适切性原则

微视频资源属于课堂渗透内容,这要求教师需要从系统角度出发,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使用微视频资源。如若微视频资源内容仅少数内容切合课堂教学问题,微视频资源容易让学生产生不充实感觉,并延误课堂教学进度。因而教师需要从适切性角度分析微视频资源,明确视频的内容和主体,围绕课堂教学是指精简视频和视频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结论

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的网络电子信息技术也不仅仅限于生活。在高中物理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开始认识到微视频教学的妙处。微视频资源的利用实现了传统书本式教学方式的革新,通过微视频资源,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更有激情。文章对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的具体实践分析以望能给教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呈领,徐晶晶,刘清堂.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12:70-76.

[2]徐博文.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研究,2015,12:69.

微视频资源 篇7

一、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科学性原则. 一直以来网络视频虽然数量可观、内容丰富, 但是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物理教师在选择具体的微视频来进行课程辅佐时,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去辨别内容的真实性( 符合客观事实,无科学错误) ,故对微视频的运用不能背弃物理学 “求真”的本质和要求.

适切性原则. 对某一堂课而言,如果微视频的内容与课程教学相契合的部分很少,那么势必会给学生造成一种空洞、不充实的感觉. 这样不仅耽误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也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力度. 因此教师在备课选择微视频的时候,应该本着最大程度契合课程目标的原则,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接受度、适合课程内容和主题的微视频来展开教学.

二、微视频资源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

1.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微视频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另外还要加强调真实是创设情境的关键元素,所以后者自然而然成为了微视频资源应用于教学课堂的主要途径. 具体分为如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概念引入. 传统文字引入或口述引入概念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物理概念本身所蕴含的持续、变化、动态的现象感. 所以教师在引入物理概念时应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现有材料做出符合一定事实和经验的推测; 然后通过微视频资源,将一个具体的物理概念中所蕴含的真实现象直接表示出来,激发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信息的交融,使之重组认知结构. 以加速度这个知识点为例,微视频内容描述: 给出加速度定义: 一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抛出问题: 某汽车在3秒内速度从0变为60 km/h,求该汽车的加速度. 之后明晰速度的变化及发生这个变化所对应的时间,进行加速度的计算,在计算中结合并突出物理单位量纲的转换.

激发探究.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观念与微视频所构建的模拟情境结合起来,由老师引导提问,让学生怀揣问题去观看视频———一边观看、一边思考,并在过程中不断对自己所构想的结果进行猜测、证实,否定、猜测、再证实.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也会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探究环节当中,以更快的速度得到和掌握知识与结论[2].

巩固强化. 课堂知识讲解的环节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通过相关微视频构建的情境,对学生展开提问,借以巩固教学内容, 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观察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科兴趣. 让学生用一种逐渐养成的物理思维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观.

借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在进行“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体育竞技二人互推”的微视频. 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会对视频内容产生兴趣,并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探索问题的内在意愿,而教师通过引导,会让学生将“互推”这一行为理解为简单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并将实际现象构建为物理模型,从而学会如何通过具体行为,分析各类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存在. 这样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强化基础知识,又能培养通过物理知识来解答生活的乐趣体验.

2.教学实验演示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中所有概念的界定、规律的发现,都是通过无数的实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作为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凭借,物理实验成为其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时间、器材和环境的局限性,间接导致一些实验无法在课堂内完成,而单纯依靠教师口述实验的环节和现象,这样得到的结论充满枯燥感,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3.拓展物理视野

此外利用微视频资源,还可以进一步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扩充,拓展学生的物理视野. 让学生既能在此过程中了解物理学家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艰辛过程,也能关注到国内外最新的物理动态. 这两项虽然与教学内容并无重点关联,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来看,微视频资源可以作用于物理教学的很多环节,而且,即便同一段微视频其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形式也不尽相同. 教师对微视频资源的加工和运用方式,可以使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功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所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备案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所要传授的具体内容,合理利用微视频,将其与相应的教学环节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作用.

三、微视频在高一物理教学中整体应用

首先,高一物理较之整个初中三年的课程内容,在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比初中,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比整个高中阶段,高一年级的物理更注重基础教育. 其中,基础教育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而微视频资源针对不同部分的特点,也应有不同的运用方式.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这种以讲述基础规律和基本知识为主的部分,可以利用微视频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固化基本概念和知识; 比如“向心加速度”这种以逻辑( 或计算) 推导物理公式和概念为主的部分,可以利用微视频构建物理模型,不断巩固推理结论; 而比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类实验课程,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演示,方便学生仔细观察、学习操作[3].

其次,应用微视频开展教学,不仅能辅助教师完成最基本的教育任务,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只是目前网络资源繁杂,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进行有效地筛选和获取,结合实际生情与教学经验制作微视频.

最后,微视频的功用虽然显而易见,却不能取代所有传统的教学资源. 对微视频依赖过度,有可能导致学生片面处于接受信息的状态,只进不出,无心思考. 如果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用微视频作为辅助,虽然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但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微视频上,使得教师丧失引导的主动权,反而不利于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体系的构建.

微视频资源 篇8

●微视频资源库的创建

微视频资源库由一系列内容紧密相关且符合知识发展脉络的微视频资源整合而成,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知识扩展,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法宝”。

1.微视频资源库的构建方案

在制作微视频资源前,教师要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等进行课程分析,并依据授课对象的知识储备,确定制作微视频所需要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按课程进程列出导图,这是微视频资源库的制作导图,也是学生的学习导图。在导图中,教师将已学知识点、未学知识点及其他课程中有关的知识点相互联系,整合成知识发展脉络及配套资源,如学习任务、作业和练习、测试和拓展等微视频资源脉络图,以便学习者构建知识体系。

以李忠炉、颜云榕、张静编写的“鱼类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中“鱼类视觉与渔具渔法”为例,该章在参考课本中分为7节[6],传统教学设计为12学时,其中讲授8学时,实验4学时。教师在制作本章的知识导图(如下页图)时,突破参考书中的章节限制,按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及递进关系将主要内容分为3个方面、8个部分。在微视频资源库构建时,可按照知识点难易度及学习者接受度,设计为6个微视频,以屏幕录制方式制作理论讲授型微视频4个、实验室双机位录制实践演示型微视频2个(如表1)。其中,理论讲授型微视频分别为“鱼类视觉功能和特点”“鱼眼的光谱敏感曲线和颜色视觉假说”“鱼类趋光性假说”以及“鱼类视觉与渔具渔法”;实践演示型微视频分别为“鱼类视觉器官的构造”和“鱼类的趋光行为”。

2.微视频风格定位

微视频的主要用途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学习,因此,在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定位微视频风格。

(1)表现形式

较常用的微视频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理论讲授型。它适合于以教师为主导,围绕单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展开教学,多用于概念、意义等的介绍。另一种是实践演示型。它适合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多用于实验教学[7],这两种教学类型并非完全独立,有时也混合使用。理论讲授型又分为教师单向的讲解式和师生问答式(对话式)。讲解式有利于由浅入深地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逻辑性较强;对话式则有利于突出重难点。关键性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能提高其学习注意力。

(2)录制方式

通常在确定微视频的表现形式时,录制方式就基本确定了。理论讲授型一般用屏幕录制方式(教师可出现或不出现在视频中),实验教学则多用单机位或多机位拍摄,再通过后期剪辑制作而成。某些实验操作过程或在常规教学环境下无法演示的教学内容,如“鱼类趋光性假说”的知识点等,会采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将鱼类趋光反应行为展示出来,并与海洋光诱捕捞视频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鱼类趋光行为的认知。

(3)界面和布局

在制作微视频时,教师容易忽视微视频界面设计,进而影响视频表达效果。界面的布局虽有不少模板可选择,但个性化的设计更能吸引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视频的界面设计包括布局、色彩色调、图案变化、动画出入节点等。视频的布局包括教师(如果视频中出现教师)、文字板书、图形画面等位置的设计。

PPT是在教学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方式。PPT的文字应概括简洁,突出主题,同时依据表达需要对字体、大小、颜色、字行间距、边框、横竖排列等进行相应选取调整。对于某些关键性的内容,可采用链接方式引出相对应的视频片段、图表、动画等来辅助学习,或者使用颜色、符号等引起注意;在视频剪辑操作示范性的内容时,可将其做慢镜头处理,也可在某个节点配上背景音乐。

(4)音频风格

音频风格的设计往往被微视频制作者忽略,而好的音频能够让学习者赏心悦目、百听不厌。虽然我们很难达到播音员的语音效果,但如果在录制时注重音频(语言、语速、语调、吐字、背景音乐等)效果,那这对短视频整体感官的影响将不言而喻。好的音频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既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也是微视频吸引力的源泉之一。因此,微视频的语言应力求精练、平实、生动,吐字清晰,声音抑扬顿挫,并根据教学节奏添加背景音乐。

3.录制方案

录制方案是微视频制作的脚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录制设计信息等。例如,“鱼类的趋光性行为”的实验微视频摄制方案如表2所示。本实验在传统教学中要用2个小时,而通过微视频剪辑可压缩为14分钟,并可对实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给予特写(如表3)。双机位摄制能多角度地重现鱼类趋光反应过程,实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4.微视频资源的整合

微视频资源库是建立在知识点联合、微视频互联、教学评价等框架下的多资源整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学习者对课程结构的总体掌握。②各类相关知识点微视频资源的有机集合。③建立基本资源库,即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资料,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重难点、作业自测题、参考资料目录等,可为文本类素材、音像类素材、图文图表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④建立拓展资源库,包括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案例、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科研进展、优质视频资源、专题学习网站链接等辅助资源及知识点扩展资源。

此外,选择性地将课堂上生生协作学习、师生互动答疑等过程制作成片段资源,作为课堂实录提供给学生分享借鉴[8],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补充。

●微视频资源库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结合起来。在构建微视频资源库时,教师不但要用简洁的语言将独立的知识点讲解清楚,帮助学生理解,还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将相关联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思考,这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点间的结构联系。

第二,难易程度把握适当,对扩展资源的引入需要切合知识点的发展脉络。

第三,重视学习反馈,及时更新微视频资源。微视频资源库的创建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永远不变。教师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原视频中某些知识表述不够清晰、难易程度不当、内容矛盾、条理不清或情境失调的片段,使微视频资源库在不断更新中完善。

第四,不为翻转课堂而翻转。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应分析其特点,看它是否适合翻转,从而有选择地使用微视频教学。

●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宽了渠道。[9]而微视频资源的制作及微视频资源库的构建,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更高,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更广,还对教师如何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微视频成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本文根据微视频资源的特点,结合“鱼类行为学”课程的微课建设,介绍了微视频录制方案、风格定位、资源整合及微视频资源库的构建方法,探讨了在微视频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对传统课程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微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案例,鱼类行为学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2):65-73.

[4]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2.

[5][7]王新国,秦智伟,张永强.高效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6(6):59-61.

[6]周应琪.鱼类行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范福兰,张屹,白清玉,林利.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6):24-28.

微视频资源 篇9

一、生动导入, 营造氛围

运用微视频可以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创建, 可以让学生更顺利地进入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感受。因此, 教师在进行导学课程教学的时候, 要注重融入微视频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微视频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通过微视频爱上英语学习, 更好地投入英语的学习中。

比如, 在进行中职英语“A different School”教学的过程中, 便运用微视频进行课堂导入, 让课堂导入环节更加特别。我在授课之前首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拍摄了我们校园的各种景色, 有绿树成荫的林间小道, 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还有欢声笑语的学生。正在学生投入到视频所展现的熟悉环境中时, 视频“话锋一转”, 展现了全国著名的学府, 每一个院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都呈现了不同之处。此时, 我通过视频所展示的内容向学生问道:“Are our institutions beautiful?”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Yes, our campus is very beautiful.”我继续问道:“Each campus is very special.Can you talk about the different about schools?”我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 很快便抓住重点, 谈了其中的不同。此时, 我再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设计导图, 归纳语法

微视频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多种多样, 不仅可以作为很好的过渡教学环节来使用, 而且还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展现方式进行很好的归纳总结, 尤其对英语中较为复杂的语法教学帮助很大。因此, 教师在进行微视频应用过程中, 要注重发挥其归纳总结效用,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相似内容的区分。

比如, 我在进行中职英语“What do we eat today?”教学的时候, 便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了语法教学。本单元的语法知识点包括hear/see sb.do sth.hear/see sb.doing sth.等内容, 而这些内容则是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语法知识。于是我通过一个微视频短片将其贯穿起来, 让学生进行区分。视频中的一个人正在对另一个人说道他听到过有歌声, 此时画面戛然而止, 出现了对应的语法:I hear him sing.而另一个人则说道他此时便听到了歌声, 此时画面同样出现对应的语法:I hear him singing.整个画面内容简单而清楚, 学生很快便分清楚了其语法中内容的含义。之后, 我还让学生结合之后视频所呈现的相关内容尝试着针对这两个语法点进行造句, 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也非常低。

三、助力选修, 拓展课程

微视频内容非常丰富, 其不仅可以与所学习的教材有效结合在一起, 而且还能够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拓展, 将很多相关元素纳入其中, 让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加广阔, 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拓展, 真正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因此, 教师要做好微视频内容的拓展, 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比如, 我在进行中职英语“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教学的时候, 便运用微视频进行了拓展教学。我通过相关的多媒体摄影设备收集了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 有的学生喜欢唱歌, 在业余生活中尽情歌唱, 还曾在多场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有的学生则非常喜欢打羽毛球, 其业余生活都“贡献”给了羽毛球场, 同时其球技也在与日俱进, 在球场上所向披靡;有的学生更加喜欢阅读, 其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中, 感受知识的力量, 业余生活更多的也是与书为伴。通过微视频的形式, 学生看到了自己生活的样子, 对于如何度过自己的业余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触。有的学生说道:“We should cherish every minute of our life.”有的学生说道:“Spare ti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fe.”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的英语应用逐渐向着生活的方向蔓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学习的选修课程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有所依托和承载。

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更好地结合, 让微视频的应用更加多样化, 才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才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教师要对微视频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 让微视频的价值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温国红.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模式的运用[J].时代教育, 2016 (12) .

“微视频与习作教学”初探 篇10

当我们把微视频引入习作教学课堂时,学生的习作灵感喷涌而来。

(一)习作兴趣得以激发

微视频能激起学生乐于表达的冲击波。习作课上,我引入公益广告《一双筷子见真情》中“启迪、传承、睦邻、感恩”这四个感人肺腑的视频,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交流中“,团圆、协作、传统、礼仪”等诸多话题从学生口中说出。多数学生的习作更是妙语连珠、异彩纷呈。

(二)习作素材得以扩充

选择微视频将生活情景适时呈现,能帮助学生获得习作素材。经典短片《黑洞》呈现的是一位公司职员无意中复印出一个可以隔空取物的黑洞,他用它来窃取公司保险柜里的钞票,最终被黑洞吞噬了性命。播放该视频后,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习作之中,迎来了“一材多写”的喜人局面:复述剧情、观后感言、续编故事……一段微视频,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材”源。

(三)习作技巧得以呈现

利用微视频可以直观地呈现技巧,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习作课上,我引入深受学生欢迎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神秘礼物”视频片段:先将视频静音,让学生在郁闷中体会到让习作中的人物开口说话的必要性;接着用原声视频与干巴巴的文字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动作、语气、神态描写对于表现人物的重要性;然后填写提示语,探究表述的奥秘,进行迁移运用。就这样,在趣意盎然的视听活动中,学生习得了写好人物对话及语言提示语的写作技巧。此外,在文章的开头方法、情节的处理方法、场景的描写方法等一系列习作技巧的指导上,利用微视频来辅助教学,收效颇佳。

(四)习作欲望得以诱发

习作教学中,选取最有视觉冲撞力或情感震撼力的微视频供学生观赏,可让学生获得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微电影《交易》讲述的是小女孩彤彤为救治重病垂危的单亲妈妈,祈求人贩子卖了自己的真实故事。当影片以最后一句台词“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元给我妈妈治病!”最终定格时,学生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酸楚,动情的泪水流满了脸庞。随后的交流、习作中,吐之而后快的言说欲望此起彼伏,真情实感的书面表达,从学生的笔尖自然地流淌开来。不仅如此,学生再写表现父母之爱、朋友之情等相关主题的习作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渐渐多了起来。

二、“微视频与习作教学”的模式

(一)从微视频来源看,“微视频与习作教学”通常有三种操作模式:

1.“按需剪辑”。基本流程:精心剪辑——指导观看———习得方法———习作评改。

2.“创意自拍”。基本流程:实地拍摄——回放观察———交流评议———行文评改。

3.“自主编导”。基本流程:撰写脚本——投入拍摄———后期制作———观看评议。

(二)从基本课型来看,“微视频与习作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1.“微视频记录课”:将视频场景用文字复现出来。

2.“微视频赏评课”:看视频谈感受,既可由内容主题生发感想,又可以初步尝试鉴赏评析微视频艺术。

3.“技法指导课”:利用微视频进行习作知识点的训练。

微视频资源 篇11

【关键词】微视频资源;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到我国的各领域之中,在高中教学中很多网络技术和资源被广泛的使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所掌握的学习技巧,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通过引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有了更直观感受,物理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对于物理教学有更深远的影响。

一、微视频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微视频与当下的网络传播平台上所播放的资源不同,专指相对较短的、具有连续画面的视频片段,其视频的种类形式多样,具体包含了视频短片、广告短片、纪录短片、视频剪辑等多种形式,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微视频资源的获取方式越来越简单、快捷,教师也更容易在教学中利用微视频来获取教学资源。因此,微视频在实际应用中,其自身的特征十分的显著,下面列举几点特征:①趣味化。微视频资源相对比其他形式的资源,将声音、图像、文字集于一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观看视频内容时产生多种体验。与此同时,微视频资源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来,能够将复杂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形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使物理概念更具趣味化。②提高学习效率。微视频资源一般的时长较短但内容丰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降低认知负荷,保证其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效的提升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二、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建易于微视频资源教学的环境

要想利用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效率化教学,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传统式的物理课堂让学生感觉十分的严肃、压抑,学生对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感觉到枯燥,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了厌烦、抵触心理。因此,在结合微视频资源自身的特点下,教师要积极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积极渗透物理概念,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结合生活实例进行猜想,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氛围中,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切实的感受到学习乐趣[2]。例如:在学习物体运动中斜率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找出相关视频资源,并通过多媒体技术软件制作出有关斜率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懂得斜率在物理中是一种加速度的表现方式,便于对这一知识点的更好理解。

2.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物理实践的能力

在物理课堂上,实验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老师常常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操作演练。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物理教学时,一定要将微视频资源与教材实际内容相结合,要以学生动手实践为基础,锻炼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实践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实际授课中,将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物理实验利用微视频播放其实验过程,指导学生根据所播放的内容进行相关实验操作[3]。例如:在讲解花粉微粒运动时,不要马上通过实验仪器进行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中的悬浊液切片制作方法、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法等一系类相关实验步骤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进而在实践操作中了解了花粉微粒运动的全过程。

3.利用微视频资源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阶段的物理难度系数较大,知识内容复杂且抽象,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觉很吃力,对于重要知识点总是掌握不牢,理解不深,以此成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时,可以预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将当堂课所学习的重要知识点整理后做成视频小短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对当堂课所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有哪些薄弱的环节。同时,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知识盲点进行集中的巩固和强化,解决了以往物理教师在讲解家庭作业中所遗漏的知识点,对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起到真正的巩固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微视频资源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中,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教师要时刻牢记应用微视频资源只是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在实验课堂上还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只有将微视频技术与物理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具效率化,使学生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刘杰.视频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孙凡博.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4.

中职微课堂视频摄制探讨 篇12

关键词:微课堂,摄制

数年来, 笔者曾多次拍摄制作课堂实况录像, 在拍摄过程中, 努力克服设备较简陋的困难, 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 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近年来, 微课堂出现, 笔者又加入微课堂大军, 刚接到“微课堂”拍摄任务, 十分困扰, 不知道“微课堂”为何物, 为了做好微课堂视频, 查阅许多资料, 进行实践探究, 得出一些心得, 有了些微体会。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摄制课堂实况录像片的实践, 就如何摄制好微课堂实况录像片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以求进步。

一、认真准备, 把握中职微课堂特点

“微课堂”是一个教学视频管理系统,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的教学平台, 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而开展的精彩而简短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认真准备是摄制微课堂实况录像的基础。有人认为, 微课堂时间短, 微课堂摄制无需专业摄像设备及摄制团队;也有的人认为, 微课堂实况录像片拍摄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执教教师。只要教师的执教水平高, 作为拍摄者不必做太多准备, 只需把执教教师的教学过程从头到尾录下来就行, 就一定能拍摄出水平高的优质微课堂实况视频。事实上, 就算教师的课上得再好, 如果在视频中不能全面恰当地反映出来, 就不能说是一堂很好的录像课, 比如:声音听不清、学生电脑闪烁不停、师生场景切换不合时机, 等等, 这都有可能造成微课堂视频质量不高。一节好的微课堂视频, 需要执教教师和拍摄者的共同努力, 为了避免因重复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 拍摄前, 我们只有做到认真准备, 才能更好地把握微课堂特点, 体现授课教师特色。

前期准备工作可以分为与授课教师、学生等人员配合和拍摄者自身技术两方面着手。

(一) 人员准备

第一, 拍摄前做好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拍摄人员的沟通工作, 对需要拍摄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 以保证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第二, 拍摄前, 与上课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做好预约, 拍摄时间安排, 商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及学生座位安排等事项。第三, 教师上课时用到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的格式、字体、大小、颜色、背景等事先查看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 并将资料保存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第四, 教学媒体的应用, 应充分发挥常规教学媒体 (投影、录音) 的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要应用得当, 使教学视频有较强的示范、借鉴作用。第五, 布景:背景不要太亮, 不能有横竖条纹;一些装饰物品不能太鲜艳, 以免喧宾夺主。

(二) 技术准备

首先, 需要准备一份脚本。微课堂拍摄前需编写脚本, 内容包括:所要拍摄的场景、特写镜头和各分镜头的时间长度等。

脚本编写和镜头设计应充分体现中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突出微课堂特点。中职学校通常是按专业与企业岗位呈现相应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因此, 微课堂作品通常是技能操作关键步骤的示范、专业技能知识点讲述, 或是课程重点、难点的突破等, 呈现的时间通常是8-10分钟。拍摄相关准备工作必须围绕微课堂这一特点展开。

其次, 是精心设计需要呈现的画面。镜头设计非常重要, 镜头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画面的优劣, 甚至关乎课堂效果。这就要求摄制者必须根据上课教师教学设计, 巧妙地运用摄制技巧, 画面既能突出教师特色, 又能强化重点、难点, 达到比现实课堂更佳的直观效果。

画面设计要着重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画面。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微课堂虽然微小, 但在拍摄中仍须体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恰如其分地反映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情况。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 画面要系统、完整、连贯地反映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但是, 如果只拍摄教师, 忽视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活动, 就不能体现教与学的互动情况, 也会影响视频的客观效果。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反映学生听课、思考问题及回答问题的画面, 要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而定, 比如:上课教师授课前是教师亲切的笑容、学生期待的表情, 教师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个别学生认真听、做的特写, 结束时学生满足的笑脸特写等。当然, 必须注意反映师生互动要有机联系, 互相呼应,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因为反映学生活动而影响教师一些重要动作的连贯性。

二、合理拍摄, 遵循中职教学规律

(一) 恰当设置机位, 正确使用景别

一般使用两台摄像机, 两部机一般在一前一后拍摄。拍摄课堂教学案例或微课堂课例, 实际就是采用长镜头拍摄, 用推、拉、摇等手法, 多景别、连续地对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连续、完整和真实地进行摄录。如何拍摄得最好, 关键就是遵循教学规律, 把握好景别的变化。

常用的景别有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从微课堂视频来看, 拍摄教师讲课、板书、操作电教设备等使用较多是近景, 当拍摄主体位置相对固定时, 应根据动作转换景别。如根据教师伸腰、伸手动作的动态方向把镜头摇动推至屏幕或被提问的学生。准确把握时机、速度尽量让转场顺滑。拍摄学生活动较多使用中近景。必要 时也可用特写表现教师的情感或神态, 或表现较为重要的板书内容、教具的示范和电教媒体的演示, 等等。

近景的好处是既能看清教师讲课的表情, 又能看清板书, 中近景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地显示教学活动中的全部内容。后面的摄像机作为主机, 一般保持近景, 以黑板为背景, 以拍摄教师为主要对象, 记录教师的活动, 以近景为主, 前台摄像机以学生为主要对象, 反映学生学习中的听讲、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前台摄像机的景别变化较大, 保持中景反映全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 还要不时表现局部和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用中景反映几组学生的学习, 用近景或特写反映单个学生的学习、回答问题和动口动手以及能力训练的细节, 用摇镜头来展现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

(二) 根据教学规律, 合理使用拍摄技巧

微课堂视频拍摄内容应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中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规律, 真实反映课堂中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因此, 必须熟练掌握稳、准、匀、平、清等拍摄要领, 保持摄像头清洁、远离强光刺激, 确保光线充足 (必要时可使用带灯光的摄像头) , 调整摄像头距离, 更要有选择地、合理地使用拍摄技巧。拍摄中运用到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拍摄:画面稳定, 聚焦清晰;画面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平滑。如:提问环节展示。

(2) 构图:突出拍摄主体, 符合美学原理, 充分考虑画面的方向性。

(3) 抓拍:熟悉课程内容和进程, 及时抓拍有关画面 (跟上进程) ;注意特写的应用, 清楚展现有关细节。

(4) 切换:画面切换准确、及时、流畅、无跳跃;切换方式用硬切, 如用迭化, 时间一定要短;合成画面要始终保持教学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

(5) 录音:教师声音拾取建议使用无线话筒, 学生声音通过2-3个外置话筒进行拾取。还应注意各路声音均衡。

(6) 补拍:实拍时, 必须有学科教研员在场审看, 随时发现问题, 决定重拍或补拍。有些场景或活动需要通过后期拍摄完成。

三、后期制作, 提高微课视觉效果

(一) 镜头的编辑力求连贯

(1) 编辑的作用。编辑的作用首先是实现镜头画面间的连续过渡, 包括磁迹的连续过渡和画面、场景的连续过渡;其次是取舍素材, 渲染气氛, 提高教师授课效果。因此, 必须做到:第一, 镜头组接要合理、具有艺术性;第二, 信号过渡要稳定, 具有连续性。

(2) 编辑的工作。其一, 是取舍镜头, 主要是将那些繁琐、重复的内容加以精简, 对同一动作的内容, 如:学生练习、实验、分组讨论等可通过镜头的转换来省略其间不必要的过程, 使整片达到规定的8-10分钟的长度。其二, 在视频中插入一些课堂拍摄时漏拍或补拍的镜头, 以保证课堂信息的完整性。其三, 瑕疵镜头的处理, 如常见的镜头晃动问题, 可通过后期制作软件解决画面抖动问题。

微课视频剪辑时应保证镜头与镜头组成的动作事态外观的自然、连贯和流畅, 注意教师行为的方向及师生间的空间关系, 要让观众感到所有的画面是一气呵成的。

(二) 后期合成讲究统一

后期制作应根教学需要, 在不违背镜头组接的原则和转换技巧的基础上, 对教学视频做些技术性和艺术性处理, 以便更好地再现教学的真实情境。如果在拍摄过程中无法当场一次性完成高质量的精品微课视频, 的确需要非线性编辑时, 可以用Premiere, After Effects, 绘声绘影等非线性编辑软件。

1.片头片尾制作

片头、片尾的作用主要是向观众展示上课教师和制作人员的信息, 通常是视频、字幕、动画、特效等元素的合成, 片头主要包括课题名称、主讲教师姓名、职称、单位等信息, 片尾可以出现制作单位及人员、鸣谢的人员和单位等。注意该环节时长不宜超过25秒。

2.后期合成输出

一个完整的微课视频项目制作往往是比较繁琐的, 录制完成后还有很多的基础细节需要完善处理, 如:背景音乐、画面的色彩调整、旁白的叠加, 等等。后期合成要力求风格统一, 避免过度渲染导致视频花哨喧宾夺主、不协调等现象的发生。

教学视频后期制作完成后, 先浏览作品的总体效果, 如果有瑕疵, 继续修改;如果没有发现问题, 便可导出视频。导出时应进行视频格式的选择, 如:放到网络上, 应为WMV格式或其它流媒体格式。

由上所见, 摄制好一个完整的好的微课堂视频作品, 不光需要扎实的专业摄制基础和良好的美感, 细致和耐心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电教工作者理应不断去学习、探索、积累和交流, 录制出更多更好的微课教学作品, 通过网络视频技术传播给更多师生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思善编著.电视节目制作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徐秦芳.浅谈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 (20) .

[3]邹蔚然, 武虹编著.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合成案例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石羊河流域下一篇: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