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监测

2024-09-13

水生态监测(精选5篇)

水生态监测 篇1

1 生态学、生态系统和生态水文学的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为了生存和繁衍,每一种生物都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空气、水分、阳光、热量和营养物质;生物生长、繁育和活动过程中又不断向周围的环境释放和排泄各种物质,死亡后的残体也复归环境。对任何一种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也包括其他生物。例如,绿色植物利用微生物活动从土壤中释放出来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食草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物,肉食性动物又以食草动物为食物,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则既是昆虫等小动物的食物,又是微生物的营养来源,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又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每个区域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都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功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系统。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它们的复杂性,同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生态水文学是现代水文科学与生态科学综合的一门科学,它以生态过程和格局的水文学机制为研究核心,以植物与水分关系为基础理论,将尺度问题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研究对象涉及旱地、湿地、森林、草地、山地、湖泊、河流等。

生态水文学研究重点:研究陆地表层系统生态格局与生态过程变化的水文学机理,揭示陆生环境和水生环境植物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回答与水循环过程相关的生态环境变化的成因与调控。利用生态水文学原理可以积极地用来保护和改善自然景观,正确指导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管理。

2 水生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2.1 对水生态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水生态是指水循环系统中的生态状况。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强调: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因此,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应是我们小康社会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水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湖泊污染及面积减少、湿地退化、河道断流、水体污染加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入海水量减少等等。

近年来,湖泊生态功能退化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平均每年消失20个天然湖泊。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富营养化发生湖区面积越来越大,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富营养化发生的现象。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给无锡市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6月29日,温家宝专程到江苏无锡对太湖污染及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主持召开“三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就“三湖”治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河流水体污染也越来越严重,2007年,对约14万km河流水质进行监测评价,Ⅴ类和劣Ⅴ类水河长占27%。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吉林市、哈尔滨市出现了供水危机。

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在海河流域,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包括白洋淀、七里海、千顷洼等12个大面积湿地在海河平原广泛分布。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海河流域的湿地逐步进入萎缩时期,12个主要湿地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3 801 km2下降至目前的538 km2。

由于水资源紧缺,地下水供水量逐年增多。据统计,1980年全国地下水开采量为647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14%,到2006年全国地下水开采量达1 065.5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18.4%。目前,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超过400多个城市开采地下水用于供水水源。地下水也是农业灌溉主要的供水水源,据统计,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的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2006年,河北、河南、黑龙江、山东等4个省地下水年供水量超过100亿m3。其中,河北省地下水年供水量达到了164.6亿m3,占总供水量的80.7%。由于一些地区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已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泉水干涸、地下水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据统计,2005年,全国有74个较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总面积达6.7万km2。

此外,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严重,许多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其中水蚀面积达179万km2。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水生态保护将越来越重要。

2.2 对水生态问题采取的措施

针对我国水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等问题,水利部党组在系统总结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实践表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成功之路。

2008年1月24日,水利部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加快完善有利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河湖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他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的基本需求,更加注重给洪水以出路,更加注重节水型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需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近年来,水利部在水生态保护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如:开展了黑河、塔里木河调水,使黑河水不断地涌入东居延海,这个一度消失10年之久的北方著名湖泊,水域面积已达约40km2,重现了昔日的秀美景观。塔里木河水进入300多km的下游台特玛湖,使干涸30余年的台特玛湖形成面积达24 km2的水面。连续多年的人工调水、补水,也使沉睡的绿洲重新充满生机。自200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对黄河进行了调水调沙试验。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输沙入海,改变黄河不平衡的水沙关系,从而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为数不多的生态湿地之一,近年来,河北省年降水量一直偏少,致使太行山区大中型水库和白洋淀入水量严重不足。从1997年以来,白洋淀已经15次从流域内紧急调水。2006年11月24日,开始首次实施“引黄济淀”工程,从黄河调水补充白洋淀水量。目前,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也逐步恢复。除白天鹅外,还出现了绝迹多年的东方白鹳、马口鱼和棒花鱼,淀区鸟类种类达192种,鱼类资源恢复到17科34种。此外还开展了扎龙、向海等湿地补水,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水生态监测现状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3.1 加强水生态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水生态监测是指为了解、分析、评价水生态而进行的监测工作。

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2000年10月23日通过的《欧盟水政策领域的行动框架指令》强调:可靠的信息是进行有效流域管理的关键。水框架指令概述了一项优化监测的战略,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信息。

对于河流来说,监测内容包括:(1)河流的生物质量要素;(2)河流中支持生物质量要素的水文形态质量要素;(3)河流中支持生物质量要素的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要素。

河流的生物质量要素,主要指浮生植物的组成与数量、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组成与数量,以及鱼类的构成、数量与年龄结构。水文形态质量要素,主要指:(1)水文状况,又包含水量与动力学特征、与地下水体的联系;(2)河流的连续性;(3)形态情况,又包括河流的深度与宽度的变化、河床结构与底层、河岸地带的结构。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要素,主要包含:(1)总体情况,指热状况、氧化状况、盐度、酸化状况和营养状态等情况;(2)特定污染物,指由排入水体中的所有重点物质和由大量排入水体中的其他物质造成的污染。

美国BRAIND.RICHTER,RUTH MATEHEWS等著的《生态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中指出,生态可持续管理的最大挑战是:以不会引起生态系统退化或丧失多样性方式,满足人类需要而制定并实施需水和调水计划。追求二者间平衡,必然意味着从河流中获取的取水量是有限度的,河流自然流动模式的变化度也是有限的。这些限度取决于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并强调:要管理河流流量,维护生态完整性。他们认为生态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要按以下6个步骤进行:(1)评价河流生态系统流量要求;(2)测定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3)评估人类同生态需求之间的对立性;(4)共同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5)进行水资源管理实践;(6)制定并实施适应性管理计划。可以看出这些工作的基础就是水生态监测。

3.2 水生态监测现状

传统的水文监测的许多项目都是水生态监测所需要开展的项目,如水位、流量、水质、水深、泥沙、河道断面地形测量等。近年来,水文系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水利部加强生态保护的要求,加强了水生态监测等工作。水利部水文局邓坚局长在全国拓宽水文服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水文部门不仅要发现机遇,更重要的是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大水文发展之路。必须根植水利,依托水利,面向全社会做好服务。2008年年初,邓坚局长要求加强水生态监测,并要求首先针对我国很多湖库发生藻类污染事件,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及供水危机,开展藻类监测试点。为此水文局连续召开了2次会议,确定启动了太湖、巢湖、滇池、白洋淀、洪泽湖、南四湖、抚仙湖、星云湖、武汉东湖、潘家口水库、密云水库、小浪底水库、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大伙房水库和于桥水库等藻类监测试点工作;4月,邀请长江委水环境监测中心和北京市水文总站对参与试点的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5月,各试点单位开始监测,并每月将结果报告给有关部门和领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近几年,水文局根据水利部加强水生态监测工作部署,开展了黄河调水调沙、黑河和塔里木河水资源调度、湿地补水等监测,加强了地下水、水质和水土保持监测等,在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及时的监测信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对于水生态监测工作而言还仅仅是起步,要全面开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水生态监测与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监测在监测目标、范围、项目、方式和频次等方面都有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点不同:(1)在监测目标上,水生态监测的目标是为了了解、分析、评价水体等的生态状况和功能,而水文水资源监测的目标是为了防洪减灾及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需要;(2)在监测范围上,水文水资源监测的范围重点在水体,而水生态监测的目标应包括水体及陆地上的植被等;(3)在监测项目上,水生态监测内容包含了水文水资源监测的项目,包括河流水文形态、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质量要素;(4)在监测方式和频次上,新增的专门针对水生态监测的项目也与传统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有所不同。

3.3 水生态监测工作设想

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和前期工作,要超前谋划,提前实施。认为今后开展水生态监测应按照下述步骤逐步开展:(1)立足现状,要在现有水文水资源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步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2)选择试点,要选择重点流域和地区开展试点,如选择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以及江西、辽宁、重庆、北京等地区作为试点开展水生态监测;(3)总结完善,要在试点监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水生态监测的指导意见,再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4)制定标准,在继续总结试点监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以便全国推广;(5培训人才,水生态监测工作涉及许多学科,需要很多新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大人才培训及引进工作,还要加强多学科的合作;(6)加强研究,要在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的分析研究工作,及时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生态环境,希望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但人与自然的冲突加大,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要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任务越来越重。

当前水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水利部加强了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水文系统也相应加强了水生态监测工作,但这仅仅是水生态监测工作的起步。水生态监测是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和前期工作,要超前谋划,提前实施,水文系统必须发挥监测站网及长期以来积累的水文资料的优势,立足现状,因地制宜,借鉴国外开展有关工作的经验,选择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研究,逐步推动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马丁.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欧盟水框架指令手册[M].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1.

[2]弗肯马克·诺克斯托姆.人与自然和谐的水需求—生态水文学新途径[M].任立良、束龙仓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9.

[3]夏军.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与西部生态需水问题研究面临的挑战[EB/OL].http://www.66wen.com,2006-10-29.

[4]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4.

[5]BRAIND.RICHTER,RUTH MATEHEWS(美国).生态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J].Ecological Application,2003,13(1).

水生态监测 篇2

姓名:李

学号:2011150212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摘要:如何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给出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措施

一、如何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有很多论述,从人、自然与社会的视角、文明形态视角、生态学的视角等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互联网的百度搜索对“生态文明”词条有一个较普通定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于2013年 1月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理念和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指出应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是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纳入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系中,是一种包容了人口优生优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容了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包容了优化生态、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包容了新型工业文明转型的绿色经济发展。

学习水利部文件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笔者把水生态文明简单定义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 障 生 态 系 统 良 性 循 环 为 主 体 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可以从以 下 几 方 面 来 认 识 水 生 态 文 明 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新诠释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同样,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永远的支撑。仅仅把水生态文明理解为“保护水生态”是不全面的,我们倡导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和谐。

2、水资源节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 强 水 源 地 保 护 和 用 水 总 量 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可见推进水生态文明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构建节水型社会。这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3、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目标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因此,大力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

4、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一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组成“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和安全的生态与环境,其他文明就会失去载体。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形成、转化的主要载体。保护好水生态系统,建设水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我国有关部门曾进行过生态省、生态市等的评价和评比。山东省出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标准。总体上,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技术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检验较少。国外研究的较多的是河流健康方面的评价。水生态文明状况需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通过评估,识别在水生态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方向指引。2.1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建立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如下原则。2.1.1系统性及针对性

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要以经济社会系统为重点,以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标尺,遵循人水系统作用的规律。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水的供、用、耗、排等全过程,也要考虑人的水生态保护意识和爱水护水的理念。自然水生态系统也要兼顾陆面产水过程以及河道、地下水、湖泊、湿地、河口的系统水循环过程 2.1.2因地制宜,分区分类

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区域气候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评价水生态文明状况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例如森林覆盖率、人均水面面积、人均绿地、河流生态流量等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 2.1.3定量可比性和相对性

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确定定量指标并进行分级,而不能机械地确定一个指标值,低于这个标准就是不文明的,否则就是文明的!尤其是经济社会指标方面,要考虑国际国内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制定分级指标阈值,作为评判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状况的参考。2.1.4 指标的简单实用

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不仅为了评价人水关系状况,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识别水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分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文明的要素,并为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评价指标应简单实用,代表性和独立性强,有资料基础。2.2

评价体系框架

既然水生态文明是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人水和谐的工作,在评价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状况时,必须考虑两类系统性指标。一类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指标,另一类是经济社会系统指标。前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包括澳大利亚的溪流状况指数、我国水利部发布的河流健康评估标准以及很多学者提出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等,主要考虑自然水生态系统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完整性三方面。对于经济社会系统的指标,重点是人类节约用水、清洁生产、保护生态意识等方面的水利用、水管理和水文化教育等方面。因此,笔者建议制定的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由系统层、类型层和评价指标层共计三层次构成,见表 1 所示:

表1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3、水生态文明评价标准及方法

3.1标准值

水生态文明是针对一个地区的相对的概念,这个相对性既包括横向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也考虑纵向时间上与过去的比较。因此,进行水生态文明评价不可机械因为某一个约束性指标来判断是否文明。

笔者建议对上述指标体系中的 20项指标进行分区分级量化,考虑国际和国内水平,提出 5个变化范围,分别赋予I、II、III、IV、V五级,见表 2

上述指标既有对评价区总体评价的指标,也有按单元分区评价的指标,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考核合格率是对该地区及其下级单元考核评价结果的综合反映。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按照本地地表水的河道外耗水量占当地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计算,用水计量率等监控方面的指标宜采用监控的水量权重计算监控率。3.2 评价方法

不同的评价指标其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应该对重要的指标赋予更高的权重,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程度,见表3

表 3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评价区的基础数据,评价得出该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指数

其中 和

分别为第 i 项指标的标准值(表 2)和该指标的权重值(表 3)根据值评判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

应该指出,水生态文明状况是相对的,因此,没有文明和不文明的截然界限和标准,只有相对优劣之分。利用该指标体系,一个地区也可以评价随时间的水生态文明进步情况,为考核评比提供技术依据。

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水利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八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三是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四是严格水资源保护;五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六是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七是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 八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总结提出的这八个工作内容比较全面,也是目前水利部门的主要工作,也可以理解为水利部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抓手。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水利部门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理解为水利部门“单打独斗”“另搞一套”,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服从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2、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服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虽然说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水利应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但是并不等于说水利部门是被动的参与。水利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有关方面,成为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力军。

3、不是水利部门常规工作的简单梳理和集成,应该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升华和系统提高。有人看到水利部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八方面主要工作内容时&感觉好像就是以往水利部主抓工作的再一次罗列。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八个方面仅仅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主要抓手,必须牢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纲,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5、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应和谐发展。以往水利部门很多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过于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因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在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维护河湖健康,重视进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

6、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应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只考虑生态系统保护,而是发展与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利工作,既包括工程建设等措施,也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法制、监管、科技、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单一重视工程措施或过分强调非工程措施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要使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和谐发展&共同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

7、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软科学研究应和谐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水利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面对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需要解决一些新的基础科学问题,比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人水关系的和谐研究,水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及量化研究方法,管理模型、方案制定、水资源保护理论方法、河湖健康理论方法等。同时也要解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应用技术,比如,农业节水新技术,工业节水新工艺,非常规水利用技术,污水处理新技术,水资源优化调控技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等。此外,基于新的理念也亟须开展一些有关软科学研究,比如,水生态补偿机制,水价制定与水市运行方式,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和谐发展理论等。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统筹考虑与水生态保护相关的各项工作!中心思想就是降低人类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和负面影响,逐步改变重建设轻保护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促进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科学配置国家水土资源、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构建健康优美的河湖水生态系统、建立水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体系。

1、优化国家水土资源的总体配置格局

水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服务功能,更是水生态系统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在国土开发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总体格局中,必须科学规划生态用水,严格控制河道外耗水!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水资源配置格局优化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三类:

(1)明确国家水域的空间功能格局依据国家各类水域(河流、湖泊、沼泽、海域、地下水等)的主导功能,划分和优化水功能区体系。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划分为保护区,优先保护!严格控制开发活动,包括河道外耗水及河道内水工程建设。优化生活用水水源区、生态保护区和生产用水开发区的分类空间格局。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土地需求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水争地现象十分普遍。应制定和实施岸线规划!明确水空间范围,严格控制水空间的占用,退耕还湖还河,拆除占用河湖的违章建筑!修复生态岸线。

(2)合理配置生态生产生活用水

促进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水资源角度!应根据供需双方的总量和结构,统筹安排和科学配置各类水源,为保障生态用水提供基础支持。从防洪安全的角度!要统筹防洪和生态保护!在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同时,兼顾生态健康。从供水安全保障角度!应将确保人类用水安全作为重要目标。人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偏离了人类的安全服务!片面地强调自然保护是错误的理念。因此,应将人类用水尤其是生活用水的水质水量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工作目标。

2、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在明确了人类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后,应重点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进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主要措施包括几类:

(1)严格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量、结构及布局

一个地区的经济 社 会 总 量,结构#效率及布局是决定河道外总用水消耗量、水空间占用及水污染负荷大小的源头和根本。应按照水资源配置格局,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结构,以水定布局!将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发展决策的科学依据之一。

(2)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是从源头上规范人类供水、用水、排水行为,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系统的根本制度,它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否有效实施该制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水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下对水资源的过度索取、低效利用、高污染排放造成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控制产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生态退化并修复生态系统,这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最终目的。因此,切实落实该制度,建立“三条红线、四项制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3)建设节水型社会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用水和排污,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实现“三条红线”目标的重要基础支撑,建设节水型社会不仅要实施有关的节水措施,如节水灌溉、作物、生活节水器具、节水工艺等,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有利于节水减排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节水意识。

节水型社会建设并非片面地强调减少用水量和提高用水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单位用水的产出!,如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工业增加值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控制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用水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步。这对于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尤其重要。

(4)实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应尽可能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降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负荷,减轻环境压力。为此,应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水环境容量小的缺水地区。应严格禁止建设高污染项目,应实现有毒难降解工业污染物零排放。生活污水应初步实行深度处理,并提高再生利用率,实行用水、排水、再生处理与回用的闭路循环。

参考文献:

【1】陈 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探讨,武汉: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13 【2】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2013 【3】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郑州: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3 【4】唐克旺,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5】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北京:水利部水资源司,2013 【6】关于新时期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学习系列之一,北京,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青年研究专项课题组,2013 【7】詹卫华,汪胜华,李玮,赵洪峰,水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及路径探讨(1、水利部综合事业局,100053,北京;

2、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100053,北京;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北京;

4、河南农业大学,450002,,郑州;

水生态监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篇3

2008年1月16日, 水利部水文局在北京召开了水生态监测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有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及各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和部分省、直辖市水文机构的专家、代表。邓坚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林祚顶副局长主持会议并就下一步推进水生态监测工作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

会议分析了全国水利系统开展水生态监测的现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发挥水文和水环境监测机构在预防和减少湖泊、水库发生生态灾害,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技术支撑作用、湖泊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爆发的监测技术和预警技术、近期开展水生态监测的重点地区和水域, 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水利部水文局将尽快制定有关开展水生态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暂行规定, 推进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

水生态监测 篇4

水资源监测作为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获得的数据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基础信息资源和战略资源。野外水生生态监测点众多,分散,环境较为恶劣,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水流速度、水面高度、水质、流量、潮位,降水量等相关水文水生态参数进行监测,这种传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

GPRS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它基于移动分组数据业务,具有永远在线、自由切换、传输速率较高、计费灵活便宜的优点。在3G牌照迟迟未发的情况下,利用GPRS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是信息传输比较理想选择。本文提出了采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 技术实现水文水生态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方案,所设计的系统解决了水文水生态监测中分散数据监测、传输问题,实现了水文水生态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的无线化、网络化、智能化。

1 GPRS技术

GPRS 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英文简称,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目的是为GSM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GPRS 采用与GSM 相同的无线调制标准、频带、突发结构、跳频规则以及TDMA 帧结构,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特别适合用于水资源网监控这种间断的、突发的和频繁的数据传输。同时,基于GPRS 网络组建的无线水文水生态监测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永远在线 GPRS DTU ( GPRS 数据传输单元) 开机就能自动附着到GPRS 网络上,并与数据中心建立通信链路,随时收发用户数据设备的数据,具有很强的实时。

接入时间短 分组交换接入时间缩短为小于1 s,可大幅度提高远程水文监控效率。

按流量计费 按照数据包的数量来收取费用,没有数据流量则不收取费用。

较高的传输速率 GPRS 网络的理论传输速度最快将达到171.12 kb/ s,根据中国移动的网络情况,目前可提供40~60 kb/ s的稳定数据传输,完全满足水文水生态数据的传输要求。

覆盖范围广 GPRS 以GSM 网为基础,通过增加相应的功能实体和对现有的基站系统进行部分改造来实现分组交换,因此现有的基站子系统(BSS)可提供全面的GPRS 覆盖。

组网简单、迅速、灵活 同有线网相比,无需架设有线线路;同常规无线网相比,无需架设天线,而且免去无线电频率资源审批手续,为广大用户提供接入便利[1,2]。

在移动通信公司的GPRS平台上构建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水文水生态监控点的数据实时传递到地、市、省级的集中监控中心,从而达到对现场监测设备的统一监控和分布式管理。通过GPRS 的无线数据传输,具有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的优点,而且设备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2 系统设计

基于GPRS 技术设计的水文水生态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远程监控中心、GPRS无线通信网络和多种数据(如流速、水位、水质、雨量等)信号检测器等组成。系统将采集的数据经通信处理程序后,发送到GPRS调制解调器,GPRS接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解包,取出必要的信息后重新对数据进行封装,再发送到GPRS网中。由于GPRS网和互联网都是基于IP协议的,并且相互连接,因此,水文监控中心只要通过任意方式上网,即可将水文数据信息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查询命令和控制命令通过互联网和GPRS网传到GPRS模块,最终将命令下达给检测器微处理器。

2.1 检测器设计

接入系统的检测器是由流速流量检测器,雨量检测器,水质检测器,水位检测器等组成,系统硬件主要由数据采集、信号调理电路,P89V51RD2微控制器,GPRS模块等组成。软件主要有信号采集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参数设定及数据显示模块等组成。

涉及的检测器种类较多,但其结构原理类似,下面以软硬件较为复杂的流速流量检测器为例分析检测器工作原理,图2所示为流速流量检测器组成结构图,其他各检测器可由图示硬件电路裁剪得到。信号调理电路采集旋桨式流速仪的脉冲信号,并经过硬件滤波、抗干扰处理后送到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经数字滤波后,进行计算(开方运算、小信号切除、仿真功能、累积速率设置)后得到流速流量数据。

对流速分布不均匀、河道截面不规则、水质相对较差(盐碱度高)的河流进行精确测量,除了采用科学计算方法外,必须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电路,保证系统可靠工作,由于检测器置入水中,水电阻对电信号产生影响,直接影响信号转换电路电压、电流的大小。信号调理板中,信号转换电路将传感仪器触点的接通/断开转换为电信号,这部分电路元、器件参数的取值尤为重要。取值的基本原则是:考虑水电阻在内,传感仪器两端的电压在满足与后级光电隔离器件匹配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低,电流信号在小于仪器允许的最大电流限制条件下尽可能地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由于水电阻变化而引起的电信号的变化,有效地降低干扰信号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把电离对仪器造成的损害减至最低水平;由此保证了检测器可在盐碱度较高的水质中测量要求。

2.2 数据的就地存储与无线传输

现场监测数据通过GPRS网络实时传输,同时将数据存储到固态存贮芯片中。水文水生态数据监测系统产生的数据量很大,一般要求定时采集保存,而微处理器内存储空间有限,不能实现数据的大容量长时间保存。系统配置容量相对较大的SPI Flash ROM芯片为主要数据载体,存贮容量4 MB,存贮时间1~2年,固态存储芯片通过SPI串行口进行数据存取,其存取控制命令由微控制器发出。主机发出的指令控制,一个有效指令包括一个字节,4位操作码、4位器件地址以及目的缓冲器或主贮器地址位置。Flash存贮的雨量、水位、水质数据采用时间映射地址技术,将存储时间作为原始数据的地址,有了该时间段就可以读取该时间段内对应的数据。根据时间与地址的唯一对应关系,计算存贮单元的位置,得到可靠的存贮数据结构。雨量、水位、水质数据的存储时间间隔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定为5min;流速流量数据由于检测时间的不固定,而单独在Flash内存单元中开辟一个空间来存储,时间间隔、存储时间现场就地设定,或远程指定。

就地存储的数据按照预定时间将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形成数据库文件或文本文件。利用时间映射地址的技术,生成下载指令,在遥测站与分中心沟通GPRS链路时下发指令,完成单下载雨量,水位,流速,水质数据或批量数据上传任务,数据下载的时间段由现场本地设定或由远程监控中心指定。GPRS网络故障应急时,或GPRS网络不能覆盖站点时,本地下载数据,通过RTU RS-232接口获取本地存贮器中的数据。本地下载与GPRS传输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有事件产生时,例如5 min时间到,执行一次固态存贮的操作;或有外部命令到来时,由软件识别并进入本地下载或GPRS远程下载等操作流程。CPU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锁存数据,以月、日、时、分为索引进行固态存贮。下载时,也是根据上位机的全部时段,或部分时段,按照时间顺序输出数据。

2.3 GPRS无线数据传输网络

GPRS通信部分主要有两个模块:一是将GPRS通信模块接入Internet;二是GPRS通信模块如何与检测器CPU进行数据的传输与通信。

GPRS无线数据网络与Internet网络相连,即把监测点的CPU和监测中心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接入Internet业务时用户的IP 地址可以分配公有IP地址或私有IP地址,从节约公有IP 地址角度出发,系统采用私有IP 地址。它的实现方式为:通信模块接入经过服务器RADIUS 授权后,由GGSN分配私有地址,这个私有地址通过NAT转换后接入CMNet。GGSN接入Internet有透明和非透明两种方式。采用透明方式,接入因特网无须进行认证,可由移动用户鉴权替代,这样可加快用户接入速度,减少RADIUS 服务器的投资。

在GPRS通信模块与检测器CPU进行数据的传输与通信部分,在本设计中使用的GPRS DTU模块是Siemens公司的GPRS模块M56,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很适合在便携分布移动终端中作为无线通讯模块。并且内嵌了TCP/IP 协议栈, 省去了系统的TCP/IP处理时间,使用AT命令对模块实现控制。

2.4 监控中心

系统最高层为中央监控中心,主要包括服务器、监控计算机等设备。监控中心服务器申请配置固定IP 地址,采用移动通信公司提供的DDN专线,与GPRS网络相连。由于DDN专线可提供较高的带宽,当信息采集点数量增加,中心不需要扩容即可满足需求。服务器接收到GPRS网络传来的数据后先进行认证,后传送到监控中心计算机主机,通过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还原显示,并进行数据处理[5,6]。

远程监控中心负责接受并保存现场监测数据,并通过它下达对各监测点进行控制的控制参数和控制命令。由于控制中心接入Internet,需要取得公网IP地址并作为UDP服务器运行在监听状态。接收到的数据保到数据库服务器中,由此可自动生成符合水文、环保、水生态研究部门要求的文件格式,通过配备具有人工智能的系统分析软件,结合记录的气象相关数据和其他水文情数据和专家知识库,对汛情,农业灌溉用水,水生生态环境水质进行分析和预测。例如,根据河流流量变化的历史记录,分析汛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导和调度;根据农业灌溉用水的历史记录,合理调度灌溉用水等。

3 软件设计

系统程序设计采用模块化编程,结构清晰,易于调试和修改。主要包括检测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GPRS无线模块,上位机软件模块等。

4 结 语

本方案设计的基于GPRS的无线水文水生态监测系统,成本低,体积小、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实时性。在有线传输实现方案不宜实施的情况下,采用GPRS通信加快项目的实施步伐,提高了数据传输实时性,改善了系统性能,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系统可以应用于环保,水文监测,水生生态境研究,水产养殖等领域,同时可为水信息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韩斌杰.GPRS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Thomas D,Niederberger,Ron S.Roni mus,Hugh W.Morgan.The microbial ecology of a high-temperature spring situated inRotorua,NewZealand[J].Microbiological Research,2008,163(5):594-603.

[3]梁岚珍,陈志军,南新元.流速仪信号计算机采集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仪表,2002,23(9):38-41.

[4]S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规范[S].

[5]吴秋兰,梁勇,张承明.GPRS技术在闸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99-100.

水生态监测 篇5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想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了解水生态环境,准确掌握水生态信息,做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水文部门进行水生态监测的实践与研究,是在原有监测范围内的一次开创性突破,也是水文事业发展的一项全新探索。如何科学化、系统化地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是水文部门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 水生态监测的概念和发展

水生态监测是使用物理、化学、生化、水文、生态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从生态系统完整性角度出发,评价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水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现因水制宜、量水而行,以及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协调。水生态保护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是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自然界中水环境的状态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当前我国不仅面临水环境欠佳的问题,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因水制宜和量水而行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是目前我国改善水环境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水生态文明的基础。水生态监测作为水资源保护和修复的基础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近些年,我国水生态监测也在不断发展成熟,监测指标也在由单一的理化指标向生物指标转变,监测方式也在向自动化方向有所进展。水文部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以及管理模式,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3 江苏省水文部门水生态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1992年起,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开始了对水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信息数据的整理。目前,江苏省水文部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初步建成了以省水情中心为首的“四大片区”水文信息化系统和以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为首的全省水文水质监测网络。

2013年11月,江苏省水文局及下设的13个分中心开始进行浮游植物监测;2014年11月,水生态监测扩展评审;从2015年开始,水生态监测项目扩展到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等5个项目同步开展。

3.1 水生态监测指标

江苏省水生态监测开始于水质监测,仅限于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若干常规理化指标;随着工业发展,大量废水进入水体,又引入了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反映瞬时条件下的水体状况,无法体现河湖中多项化合物参与的各种复杂作用,亦无法表征其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2007年太湖流域蓝藻暴发,此后开展以叶绿素、藻密度为代表的水生态监测。藻类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一段时间内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水环境监测目的,但以藻类监测为代表的水生物监测方法,由于指示物种过于单一,仍存在局限性。因此需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水生态监测。

浮游动物监测通过定性和定量监测,采用镜检法,鉴定浮游动物的种类、计算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体积法)。

底栖动物监测通过定性和定量监测,采用镜检法,鉴定底栖动物的种类、计算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称重法)。

着生生物的监测采用刮片法获取着生生物,采用镜检法鉴定藻类的种类、计算藻密度。

大型水生植物采用调查法结合抽样方法采集水生植物,进行种类鉴定,并称量干重和湿重。

3.2 水生态监测方法

水生态监测一般采取常规监测和水质自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规监测包括必测指标、选测指标、特定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生化需要量等,均按GB 3838—2002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自动监测项目包括必测指标7项、选测指标14项,如p H值、水温、总磷、总氮等,均按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对于浮游植物的监测,主要是进行定量监测,采用镜检法鉴定藻类的种类、计算藻密度,绘制浮游植物种类分布饼图和密度柱状图,计算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同时结合水质类别和富营养化程度,综合评价水质健康状况。

对于浮游动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的监测,检测方法是参照《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 167—2014),通过采样、样品的前处理、镜检计数和计算,形成检测记录。

3.3 水生态评价方法

水生态质量监测评价需考虑生物完整性要求,充分应用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分析采自不同环境梯度下的水生生物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等指标与水体物理化学指标、胁迫指标间的内在联系,筛选出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的多个水生生物指标。根据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框架,建立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标。对指标的可靠性、可操作性、效果及运行成本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生物完整性指标与水环境因子、胁迫因子和景观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建立评价水生态健康监测的水生生物指标。

目前,江苏省水文部门水生态评价主要从理化指标评价和水生态系统评价等角度出发。理化指标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有毒污染指数评价法、湖泊营养水平指数评价法。水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鱼类种群结构的生物完整性指数法(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基于底栖动物的溪流状况指数法(Stream condition index)和基于多样性指数的水质健康指数法等。

4 水生态监测普遍存在的问题

4.1 水生态监测的法律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水质监测和河流保护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较为成熟,但是在水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就比较滞后,体系也不完善,造成水生态监测工作的起步与发展迟缓。

4.2 水生态监测范围和标准不成熟

水生态监测的技术标准是对工作人员工作的指导,是实现水生态保护的准则,也是促进生态循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依据和水生态质量的衡量标准。因此,完整的标准体系对于水文工作和水生态监测系统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江苏省水文部门水生态领域中,缺乏统一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缺乏完善的监测标准和监测体系,工作技术方法还不够成熟。

4.3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水生态监测涉及很多领域和很多专业,如计算机、水文、生物技术、地理信息、水质等。在水生态监测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专业的水生态监测人员不足,水生态的监测经验和监测技术缺乏,导致水生态监测的开展有着很大难度。目前,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人才相对匮乏,导致多学科联动监测的目标很难实现,影响了水生态监测的发展。

4.4 水文部门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水文部门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水文部门的基层机构实行的是垂直管理模式,水文部门难以深入到地方经济社会中,难以发挥职能作用。水文站网的建设和监测系统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水文部门服务水利中心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深入,水文事业的科技创新经费有限,没有固定的经费渠道,没有完善的经费保障制度。

5 水文部门开展水生态监测的实践对策

5.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在水生态监测方面和水文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都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要将流域管理和地域管理相结合,研制各个层面的法律法规,将水文事业的发展和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我国目前主要任务。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要结合当地水环境的特点,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例如,江苏省内河流湖泊较多,因此要考虑到流域的特点,制定流域的水生态保护法规,明确指出流域保护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实现各司其职的效果。以地域分布作为主要因素,明确水文部门对水生态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标准以及对水生态的管理责任,将水生态的监测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保证各地区水环境信息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此才能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以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5.2 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完善指标体系

我国的水生态监测还没有制定准确的技术指标和规范,指标体系也不够完善。这给水生态监测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生态文明的建设。水生态监测包括布点、采样、监测、分析和评价等工作,每个程序都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指导,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快水生态监测技术规范的确定和技术指标的确定,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信息的可靠性。明确技术标准,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工作人员高效地完成信息采集,保证信息安全有效。

5.3 完善水生态监测网,建立信息库

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水文站网和水文水质资料,高效完成水生态监测网的建立和水生态信息的收集,实现水生态监测的目标。水环境监测是为了了解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信息,达到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和及时进行水环境保护以及修复。只有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准确信息,才能在短时间内作出分析,研究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案和水资源保护措施。收集水生态信息要根据不同的水文因素和经济发展要求,对水生态进行比较和研究,研究出不同条件下的水生态保护措施和水生态的管理方案。另外,水生生物的分布和地貌特征在水生态的研究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做水生态监测工作和水生态资料收集中要做好水生生物研究和地理地貌研究。工作人员在研究水生态的发展趋势和保护措施时可以通过建立的水生态基础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对水生态的信息作出汇总和比较,总结出不同时期的水生态状况,这也是水生态监测工作的意义。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水文站网对江苏省各地区水生态进行监控,实现各区域水生态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为水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打下基础。

5.4 增大资金的投入

资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文事业的发展和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推动和社会参与等投入机制,加大社会资金投入。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要保证财政预算中给予水文部门和水生态监测方面的资金,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水环境监测系统硬件、软件建设,保障水生态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6 结语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微信营销下一篇:联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