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条件

2024-10-17

环境技术条件(精选12篇)

环境技术条件 篇1

近年来,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教学的推广应用, 各院校在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 建成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开发与应用环境, 但在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方面相对薄弱, 导致了重“硬”轻“软”, 重“技术”轻“人文”, 重“开发”轻“使用”的现象比较严重, 以致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究其原因是未能充分认识到环境对现代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是对信息化教育技术环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1 对教育技术人文环境的理解

1.1 教育技术环境的涵义

所谓环境, 主要指所研究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必须从系统角度对教育技术环境进行重新认识。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条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学习资源设计、开发的条件, 主要指各种开发环境; (2) 现代学习资源利用的条件, 主要指各种应用环境; (3) 现代学习过程设计、开发与利用的条件, 主要指新型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要为创建现代学习过程或新型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 (4)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现代管理与评估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包括了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硬件环境是基础, 软件环境是保障, 人文环境是关键, 三者互相促进, 缺一不可。

1.2 教育技术人文环境

教育技术人文环境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意识, 教育技术政策与法规, 教学氛围与学习风气等。教育技术环境中缺少了人文环境这一关键, 再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都难以发挥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因为教育的根本理念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而非依附性人格, 要以创造为本位;创造力不是靠教出来的, 而是靠环境的熏陶, 唤起学生内在的自觉, 所以营造宽松的、交流讨论式的、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至关重要;要彻底把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2 当前教育技术人文环境中在的问题

现代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实行开放的教学模式,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2.1 部分教师认为, 教育手段先进, 教育思想便先进

随着硬件环境的建设, 现代化教学设备日趋完善, 比如网络环境、开发环境、存储环境、应用环境、培训环境等的建设的确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十分优越的教学环境, 但学生依然是教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灌输、填鸭之风依旧我行我素, 学生未能变成主动的意义建构者。

2.2 忽视了网络背景下的德育问题

学习者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活在如此丰富繁杂的信息社会里, 相比而言, 教师、教材的学识相对很狭窄, 没哪一位老师说他是权威, 他知道的比学生知道的多。信息丰富当然是好事, 可问题也来了。网络上的“毒品”、“黑客”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挑战我们的教育, 侵蚀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道德体系、价值观念。新时期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应是引导学生用严肃的态度和理性的道德观来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 增强免疫力, 形成自觉抵制不健康东西侵蚀的意识和行为。

2.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未形成“教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应该是一个以其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未来的人才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等自身素质;诚实、正直、负责、自尊、自我节制的品德;有效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更需要具有创造性、决断性和讲求实效的思维能力, 特别是支配资源, 使用信息, 掌握新技术、运用系统方法和人合作的广泛能力。因此, 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教育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产生了。要使硬件、软件环境的建设真正发挥作用。只有在信息化教育技术人文环境的作用下, 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效能, 才能既中看又中用。

3 如何构建和谐的教育技术人文环境

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 硬件环境是基础, 软件环境是保障, 人文环境是关键。如果没有人文环境这一关键, 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也只能发挥一般的作用。重视了“形”而忽视了“实”的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起不到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那么, 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技术人文环境呢?

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上应主要侧重于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意识的学习和培养。如果没有这种良好的现代教育社会氛围, 再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都难以发挥它所具有的功能。现代教育技术切入课堂教学, 改变了那种“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陈旧教学方式, 打破了时空限制, 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格的教育, 把过去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因人施教”变为可能, 满足了学生对教育和学习多种选择的需要, 有利于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组合, 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地发展。

3.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支持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的设计也以满足教师的“教学”原则,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始终扮演着课程执行者的角色, 不仅限制了教师的独立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而且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当前, 随着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深入, 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可支配因素增多, 教材、教材参考也给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这样以来教师变成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备课能力, 课程设计能力有着更加广泛而新鲜的内涵,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授课对象特性以及有关学习理论和认识理论的一般原理去选择、设计和决定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这就要求教师不再局限于执行者的角色, 而是成为课程和教学的设计者、决策者和创造者。

3.2 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渠道

教育不只是给学习者提供接触信息的机会, 而是提供给学习者一种改善了的学习氛围。应根据不同学习对象的特点创设不同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利用网络构建数字化校园,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室文化环境、良好的校风学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现代各种媒体技术下, 交往主体双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媒介有了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及各种教学软件等, 交往方式也从单一的一对多而扩展为一对一, 多对一, 多对多, 使得教学由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而走向个别化教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再主要以语言为唯一的交往手段, 而呈现出交往手段的多元化趋势。交往手段的多元使得教学能在更大的空间内展开, 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目标。师生间交往的空间也逐步扩大, 消除了时间及空间的界限, 在这种自由交往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互为主体的状态, 交往的方式也由单向趋向于交互性、非中心化的转变。这样以来师生交往形式趋于多样化、平等化, 有利于师生之间开展平等对话, 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 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 使学生的学习、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得到全面发展。

3.3 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与普及教育, 不断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技术观

现代教育思想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 在新型教学模式下, 教学系统中要素间的关系要进行如下四个转换, 即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主体;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过程。要通过宣传与教育, 不断转变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员的教育观念, 使之成为指导和开展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

3.4 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不断提高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平

常言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员是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养, 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学术能力, 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品质和素养。教员培训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二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三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方法。通过培训, 使广大教师树立起现代教育观念,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 学会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 结束语

现代化教学是建立在信息化教育技术环境基础之上的, 教育技术环境在信息化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传统意义下的教育技术环境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必须注重整体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 注重教育技术环境功能的建设, 注重教育技术环境与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结合。在软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 应把教学资源建设始终摆在首位, 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 使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化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 各院校都加大了对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投资, 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 致使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本文论述了教育技术人文环境的内涵及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技术人文环境的构想。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育技术,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7) .

[2]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南国农, 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李克东.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M].中央电大 (第1卷) , 1998.

[6]达玉琴.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论坛, 2005 (7) .

[7]冯晓晴.胡方晴, E-Learning与现代教育技术[J].南京师大学报, 2002 (25) .

[8]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环境技术条件 篇2

但是最近我认真看了《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这本书,觉得十分不错。

其中有一章是让我们男人要找一个旺夫的女人帮助自己成功,我觉得这个非常有趣。

但究竟何谓旺夫呢?不是因为样貌,而是因为品质。每个男人所选择的女人都不同,但适合与否就有可能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若选对了,男人就能无后顾之忧地为理想而奋斗,而他的女人自然地帮他稳固后方阵地,支持他,帮助他。

但相反,选错了的话这个男人可就惨了,他的女人整天缠着他,干扰她,经常无理取闹,在后方阵地都不稳固的情况下,本来男人打天下已经很累,再加上自己的女人还在添乱,你说这样的话男人怎样取得成功呢?

还有就是有些人老时抱怨现在的女人太势利了,但你想想,试问你一无钱二没才三不帅,人家怎么会看上你,记住!

爱情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那些有情喝水饱的情况是万中无一的,不要去想这些,我觉得先成功再成家可能会更好点,不过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只有有实力的人才有资格追求幸福,世界是没有公平的,但有实力的人可以为自己创造条件,使自己有同等条件与别人竞争,读后感《关于成功的读后感》。

所以当你的女朋友跟有钱人跑了好别太伤心,你要用实力证明她没跟你是错误的,让她后悔一生。。

20几岁是播种的季节,我希望我可以再这段时间尽全力为创业打下基础。

《关于成功》是一篇小学生的作文,但我读了这篇作文后,受益匪浅、回味无穷,让我懂得了许多。

作者是以童话的方式来写的,她通过自信、希望、乐观、自卑、孤僻、胆小六个人的对话来描写成功。

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它们说的话:乐观说‘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尽力了,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种成功!’对,这句话说的没错!上一次文化节,我参加了科学竞赛,我努力了,可最后我没有获得“科技之星”。

回家后,爸爸对我说虽然你并没获奖,但是你也成功了,因为你的脑子又充实了些知识!

“我认为,只要有志气,成功的曙光就在前面!”这是希望说的一句话。志气——不论男女、不论老少,都应该要有。

没有志气就算你活到了100岁、110岁、120岁,也没有用。因为‘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是《传家宝》里的一句话。

大豆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篇3

关键词:大豆生产;环境条件;要求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29-1

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国,在1953年以前,大豆总产居世界首位。1954年美国总产超过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大豆生产发展很快,1974年总产跃居世界第二。近几十年,我国大豆总播种面积以1987年为最高,达840万公顷,总产1218.4万吨。我国大豆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大豆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因此,我国大豆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生产对各种环境因素的要求,希望对生产提供理论帮助。

1 温度

大豆是喜温作物,其一生一般需要1800℃~3000℃的积温。在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大豆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最适应温度为20℃~22℃,最高温度为40℃。大豆种子在33℃~36℃发芽时,虽然生长很快,但生长细弱,因此在田间气温超过33℃时,大豆种子发芽率很低,幼苗纤弱、生育不良。

大豆播种到出苗阶段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为8℃~10℃,土壤温度低于8℃,大豆幼苗芽不能出土。春天大豆播种过早,由于温度条件不够,种子埋在土壤里长时间不能出苗,容易被土壤中腐生菌(镰刀菌)侵染,往往在种皮表面呈现暗红色或黑色霉状物,造成烂种,出现缺苗断条现象。大豆开花结荚期间要求较高的温度。大豆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28℃,温度低于17℃花芽不能分化,开花期间温度低于20℃落花严重,成熟期间温度低于12℃大豆植株停止生长。

2 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对短日照的反应非常敏感,出苗后一周左右,开始对短日照条件起反应。人工延长每日光照时数,则能推迟开花期;反之,人工缩短每日光照时数,则能促进提早开花和成熟。在大豆一生中要求短日照的时期并不长,我国大豆品种一般为5~12天。满足光照阶段对短日照的要求后,大豆的发育对光照时数长短就不再起反应。

我国各地纬度不同而使每天太阳照射时数很不一样,各地大豆品种长期适应了当地自然光照条件,就形成了对短日照要求不同的遗传性。掌握这一特性对正确进行大豆引种至关重要。如果将北方大豆品种引到南方种植,因遇到短日照条件,很快就开花、结荚和成熟,植株矮小,产量很低;相反,将南方品种引到北方种植,由于不能满足对短日照的要求,植株生长高,但开花延迟,甚至不能开花、结荚。大豆品种适应地区一般不超过纬度2°~3°,在引种时一定要试种1~2年,以便明确该品种的适应性。

3 水分

大豆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样。种子发芽时,要求土壤水分充足,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50%;如果土壤干旱,对种子发芽和出苗都很不利。然而水分过多也不行,特别是在夏、秋大豆产区,播种后遇上雨水过多时,会发生“芽涝”,就是大豆种子因缺乏空气而不能发芽或使种子烂掉。

在大豆开花前,幼苗耐旱力较强,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根系发育,起到“蹲苗”的作用。如果雨水或灌水过多,植株矮小,叶面积不能扩展,则落花落荚率增加,特别是使籽粒重量下降。大豆成熟期要求水分稍少。天气晴朗,气候干燥,可促进籽粒成熟。如果雨水过多,使大豆种子含水量高,品质不好,有时会出现贪青晚熟现象。

4 土壤

大豆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要求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的土壤。黑土、砂壤土、壤土、轻碱土等均适宜大豆生长。栽培大豆的土壤酸碱度以6.8~7.5为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并经常施入有机肥料,这对大豆生产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条件。由于大豆是深根性作物,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广,要求土壤疏松,大豆生长发育才能好。因此,大豆前茬最好能耕翻土壤,同时要对翻过的土壤整平耙细,以便达到播种状态,为大豆正常播种出苗创造了良好条件。

根据以上大豆的种种生长因素,将大豆纳入轮作制有培田养地的作用。大豆是许多作物的好前茬。大豆茬是肥茬,与大豆共生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根瘤菌将固氮的3/4供给大豆,约占大豆一生总需氮量的一半,剩余部分遗留在土壤中。大豆的残根和枯枝落叶能补充土壤有机质,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大豆的病虫很少危害其他作物;大豆一般均在耕翻过的土壤上,生育期间又进行多次中耕除草、杂草少。大豆茬后种植玉米、小麦比其他茬增产16%~31%。

大豆最忌连作。连作的害处:一是使病虫蔓延,如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等。二是使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分消耗,因而使大豆营养比例失调,发育不良。三是大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物质,对大豆根系生长有毒害作用,因而连作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数量减少,固氮能力下降。所以应避免大豆连作,做到大豆与大豆隔两茬以上轮作为好。

大豆最好的前作是谷类作物,近年来由于玉米播种面积扩大,玉米施肥量高,许多地区用玉米茬种大豆,是获得大豆高产的好经验。

环境技术条件 篇4

关键词:桥梁,复杂环境,深基坑,施工

基坑施工是桥梁承台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地质条件良好的深度大于5m的基坑通常采用边坡放缓或加做平台, 土质基坑深度大于5m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 临近有建筑和基坑顶缘动荷载较大的基坑应根据边坡稳定计算结果, 采取加固措施。常用的加固措施有喷射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围圈、挡板支承护壁、钢板桩加固边坡等。但由于边坡稳定计算设计影响因素较多, 且计算复杂, 施工阶段往往需根据开挖以后地质稳定情况来采取有效的基坑支护技术, 以防止基坑坍塌, 有效解决降水问题。因此, 对复杂环境条件下桥梁承台深基坑施工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大桥长411m, 高76m。孔跨设计为32m+ (80+144+80) m+32m+24m, 主跨采用 (80+144+80m) 连续刚构结构形式。其3#主墩位于冲刷岸, 一侧紧邻高速公路, 一侧位于主航道中间, 采用薄壁空心墩型式, 墩身高度65m;3#承台尺寸24.8m*15.2m*6.5m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采用直径2.5m端承桩群桩基础, 开挖深度8m, 属深基坑。3#承台靠近高速公路、外侧3m设计1.5m直径抗滑桩, 桩间距2.5m承台1/2体积深入高速公路基础, 承台1/2体积深入河道, 承台范围上层覆盖人工填筑土, 中间夹3m粗圆砾土, 下层2m砂岩, 强度0.6Mpa。桩基施工过程中承台范围表层覆盖1~3m粉质粘土, 外包4m厚砂岩块石作为施工平台。3#承台基坑开挖面积开挖深度大, 施工环境复杂, 存在塌方、透水等不利地质条件。

2 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

根据工程情况, 初步选取了放坡逐层开挖、锚喷支护、钢板桩支护、现浇混凝土围圈支护、沉井法施工、钻孔桩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等施工方案进行比选。 (1) 放坡逐层开挖。放坡逐层开挖是最常用、最经济的基坑开挖方式, 通常采用机械开挖。对基坑护壁不进行支护, 控制放坡系数, 达到边坡自稳目的。放坡逐层开挖需要边坡土体岩体稳定性较高, 并且有足够大的放坡空间,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受地形影响较大, 经济快速, 适合地质条件较好的基坑。该桥3#承台基坑紧邻右江, 基坑顶部1.5m左右为回填粘土和石渣, 自稳性差, 透水性强, 基坑底部5~6m范围有流沙层, 基坑底部靠近高速公路侧有岩石, 需要爆破作业, 放坡开挖方案不可行。 (2) 锚喷支护。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土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 减小土体侧向变形, 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锚喷支护对地下水较少, 有一定自稳时间的基坑, 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施工机具和工艺简单, 经济型较强, 但是对于受河水冲刷没有时间进行锚喷的基坑效果不强。该桥2#墩承台基坑靠近高速公路侧采用锚喷支护开挖, 能够起到防水稳定效果, 但3m以下基坑透水速度快, 大功率水泵抽水无法控制透水造成的边坡失稳。因此, 锚喷支护对于整个基坑开挖达不到封水支护的效果, 不适用此类地质条件下施工。 (3) 钢板桩支护。运用钢板桩在基坑开挖施工的过程中达到基坑支护的作用。钢板桩支护开挖, 充分利用的钢板桩良好的防水和支撑效果, 对6m深桥梁软土基坑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但钢板桩施工过程中, 钢板桩打设下沉或者震动下沉过程中, 钢板桩不能打入硬质河床, 且因河床岩石面深度不一致, 钢板桩不能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 会造成失稳, 因此在本桥施工中受限。 (4) 现浇混凝土围圈支护。2#承台基坑靠近河岸侧施工深度在2~5m过程中, 基坑透水造成的塌方, 施工中采用集中降水, 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围圈, 围圈逐级浇筑。由于基坑透水较快, 因此混凝土需要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透水点放置排水管, 做到集中排水。浇筑混凝土围圈混凝土过程中受透水影响, 混凝土出现局部空洞, 造成漏水, 混凝土透水点过多之后, 无法做到集中排水。2#墩基坑支护采用现浇混凝土围圈, 但是出现三次围圈透水, 造成工期延误。在地下水略小情况下, 此支护方案可行, 但是施工进度缓慢, 影响工期。 (5) 沉井法施工。沉井施工方案在深基坑开挖也很常用, 但该桥承台尺寸比较大, 沉井最小内径尺寸达29m, 沉井施工过程中对于起重吊装需要大型机械设备配合, 施工场地要求也比较大, 但该桥一边靠近河岸, 一边靠近山体, 且沉降下沉过程中很难控制透水现象。因此, 也不宜采用沉井施工。 (6) 地下连续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导向墙, 挖槽机挖槽, 浇筑水下混凝土施工, 形成地下混凝土连续墙支撑边坡, 在施工中对于3#承台基坑地质条件, 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但是施工成本高, 且施工场地狭小, 因此没有在施工中采用。 (7) 钻孔桩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运用钻孔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在基坑开挖施工的过程中达到基坑支护的作用, 支撑效果好, 透水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 施工机械采用桩基础施工钻孔桩设备, 不受地质条件限制, 施工过程容易控制, 能起到良好的支撑和防水效果。因此, 综合考虑最后3#承台开挖采用钻孔桩组成排桩支护。

3 钻孔桩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施工

3#承台基坑开挖采用的钻钻孔桩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方案见图1。具体施工方法为: (1) 排桩间距。控制钢筋混凝土排桩间距, 保证桩与桩之间密实, 不透水。施工前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对排桩位置进行精确放样, 放样误差0~5cm;跳跃施工, 间隔一根进行钻孔施工, 控制桩与桩的距离在0~10cm。 (2) 钻孔桩成桩质量。控制好孔桩浇筑之前的泥浆指标, 各项指标按照规范执行。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 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严格浇筑过程中按照水下混凝土施工流程操作。 (3) 控制混凝土排桩入岩深度。根据规定和地质资料要求, 确定施工桩长在承台底面以下4m, 根据钻孔过程中的岩石渣样和冲击钻进尺情况, 确保入岩深度至少2.5m, 排桩外侧受拉侧采用双层主筋配筋。 (4) 施工效果。通过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并安排专人值班灌桩, 混凝土浇筑密实, 开挖以后无断桩情况。通过入岩深度的控制、钢筋笼的特殊构造及桩径的保证, 排桩在开挖后无倾倒现象。桩间透水量小, 能够达到及时排水施工要求。

4 结语

复杂环境条件下桥梁承台深基坑施工应考虑好基坑防排水、工程地质、周边环境等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方案, 才能达到安全适用和经济的目标。采用上述方法, 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该桥梁承台深基坑的施工, 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表明该施工方法是成功的, 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参考文献

[1]袁海庆, 张光文.排桩-内支撑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等效转换与简化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 2011 (5) :725-729.

[2]刘向明.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 2010 (3) :121-123.

[3]晏国民.高水位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与施工处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 2 0 0 7 (12) :31-3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条件 篇5

1、资质条件:

(1)甲级评价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或事业法人,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其中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

2)能够开展规划、重大流域、跨省级行政区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够独立编制污染因子复杂或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有能力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

3)具备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0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包括核工业类的,专职技术人员中还应当至少有3名注册于该机构的核安全工程师;

4)配备工程分析、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环境工程、规划、环境经济、工程概算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5)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内的每个类别应当配备至少3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2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内的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应当配备至少1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6)近三年内主持编制过至少5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7)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8)配备与评价范围一致的专项仪器设备,具备文件和图档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有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

(2)乙级评价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或事业法人,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固定资产不少于200万元,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其中,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固定资产不少于100万元,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30万元;

2)能够独立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有能力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

3)具备12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6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包括核工业类的,专职技术人员中还应当至少有2名注册于该机构的核安全工程师。

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应当具备8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2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

4)配备工程分析、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需配备工程分析、环境工程、生态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5)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内的每个类别应当配备至少2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1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内的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应当配备至少1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6)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7)配备与评价范围一致的专项仪器设备,具备文件和图档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有较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盘山磨盘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篇6

盘山柿喜温暖气候,在年平均温度10~15℃的地区生长良好。冬季可忍耐-21℃的低温,到-22℃开始发生冻害。盘山柿萌芽温度要求在12℃以上;枝叶生长需在12.8℃以上;开花温度需达18℃以上;果实发育期要求21~26℃,若超过30℃,果品质量受影响(果面粗、味淡)。天津蓟县长城沿线及盘山地区,是盘山柿最适栽培地区。

2 水

盘山柿根系大,成龄柿树垂直根可深达3~4m以上,水平根系分布常为冠幅的3倍左右。另外,盘山柿的根毛特别多,吸收能力强,所以非常耐旱。但过分的干旱易引起落花落果。特别是长期春旱,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往往造成落果严重,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柿树新梢生长、果实发育都需要比较充足的水分。春旱无雨要适时浇水;夏秋雨水大而集中,使土壤含水量过多,必须及时排水,否则影响新根形成和生长,影响当年产量和花芽的形成。所以,在地下水位高于1.5m,夏季常有积水发生且排水条件不理想的地块,不宜栽种盘山柿。

3 湿度

空气湿度对柿树生长发育也有影响。连阴雨天气如果发生在开花期、幼果期,则容易落花、落果;如果发生在采收期,可使柿果颜色变浅,含糖量降低,品质下降。

4 光照

盘山柿是喜光树种,适宜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生长。同一株树,向阳面的枝条粗而壮,果多、色艳、味佳;阴面枝条上果少、色淡;外围光照充足的枝条上的果多、色艳;内膛干、弱枝多,果少、色淡。尤其在柿树开花季节,如遇阴天,光照不足,落花严重,授粉不良。

5 土壤

盘山柿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但以土层深厚、透气性能好、保肥能力强的沙壤土为好。土层薄,根系生长受影响,地上部及树冠生长受抑制,树易成“小老树”,很难有经济效益。华北地区一般采用君迁子(俗称黑枣)做柿树的砧木,最适合中性土壤,但也比较耐盐碱。土壤pH值以6~7为好,在7.5时盘山柿也能正常生长和结果。

另外,盘山柿怕风,特别是春天的干风、大风常导致柿子树冠偏斜,影响柿树生长和发育。同时,也是新栽幼树早春抽条的主要原因之一。花期遇大风,会造成严重落花。这就是盘山柿适合栽在背风向阳的山前、坡前和厂矿、庭院的原因。

天津市蓟县林业局检疫站(301900)

李春野 耿丽莹 高 杨

环境技术条件 篇7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 为有效利用和开发地下空间资源, 盾构工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相关设计中, 盾构机的始发及到达是其关键环节。为满足盾构机的始发及吊出, 需在盾构区间端头设盾构机工作井, 在常规的设计中, 盾构井放在车站端部, 盾构井与车站结合设计[1,2,3]。因此, 盾构机接收与吊出受盾构井结构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在通常情况下, 盾构机都是在盾构井主体结构完成后才进行出洞和吊出工作的, 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工期要求会出现盾构隧道施工进度比车站快的情况, 本文现通过工程实例, 探讨盾构机到达区间盾构吊出井时, 盾构井仍然处于临时支撑情况下的主要施工措施[4,5], 对盾构机进站吊出的设计进行分析。

1城市复杂环境

1.1工程概况

集美中心站—诚毅广场站区间起于集美中心站, 沿在建纵八路南北敷设, 经新洲路, 下穿在建钟楼后到达诚毅广场站。区间南端局部位于在建市民公园, 北端位于纵八路下, 不含配线。沿线现状为在建公园、在建高层房屋, 下穿有新洲路共同沟、钟楼, 如图1所示。

1.2特殊不利工况

因集美中心站站后停车线暗挖段时间限制, 为满足诚毅广场站始发盾构机吊出的要求, 左线新设一处盾构吊出井, 起讫里ZDK24+001.410~ZDK24+017.910, 纵向长16.5m, 横向宽12.5m, 基坑深度约24.168m。但由于前期盾构吊出井交地时间晚, 且因施做5道混凝土支撑受混凝土龄期、割除等影响, 导致左线盾构机抵达盾构吊出井时, 吊出井只能完成负三层侧墙及中板结构, 上部4道临时混凝土支撑无法拆除, 如图2所示。

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集美中心站—诚毅广场站区间施工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粘土质素填土、残积硬塑状砂质粘性土及全风化花岗岩;以孔隙潜水为主, 地下水位埋深2~6m。

2优化计算

2.1设计标准

(1)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 盾构竖井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重要性系数为 γ=1.1。

(2) 主体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 地面最大沉降量≤0.15%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15%H且≤30mm。

(3) 支护结构构件受荷载后, 不发生强度破坏。

(4) 支护结构应满足基坑稳定要求:不产生倾覆、滑移和局部失稳;基坑底部不产生隆起、管涌;支撑系统不失稳。

(5) 结构设计应按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抗浮稳定验算, 在不考虑侧壁摩阻力时, 抗浮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5;考虑侧壁摩阻力时, 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15。

2.2荷载取值

(1) 土压力:作用在围护桩上的主动土压力。

(2) 水压力:粘性土按水土合算, 砂性土按水土分算。

(3) 地面设计超载一般取值为20k Pa, 特殊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取值。本次计算按施工单位提供的实际超载计算。

(4) 施工荷载:5k Pa。

荷载取值及其分项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 并应满足有关建筑基坑规范、规程的规定。

2.3基坑计算

结合地勘资料, 本次计算选取以下钻孔:M1Z3-SJMZ-38, 其平面布置图图3所示。其立面如图4所示。其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

地面载荷按350t履带吊装最大重量部件时所承受的最大载荷计算。主机质量90t, 车身配重50t, 转台配重145t, 中盾110t, 小计:395t。350t履带吊需要场地尺寸为16m×35m。 假设靠近基坑侧履带为后履带, 履带吊两履带间距为9m, 吊臂工作半径为12m, 吊点距后支腿距离为7.5m, 吊车重心距后履带距离为4.5m, 配重距后履带距离为10.5m。设前履带承受荷载为R1, 后履带为R2。

吊车工作时以前支腿为支点计算力矩:

R1×9+145×10.5+90×4.5=110×7.5

计算出R1=122.5t, R2=145+90+110-R1=272.5t。

履带长9.6m、宽1.2m, 则右侧履带对地面最大压力通过打脚板传到钢板上, P为2725/11.25=242k Pa。按250k Pa条形荷载进行理正基坑计算, 如表1所示。

2.4盾构吊出工况计算结果

工况信息如表2、图6所示。

2.5原计算书计算结果

工况信息如表3所示, 内力、位移包络图如图7所示, 内力取值如表4所示, 配筋情况如表5所示。

盾构机吊出工况下加实际超载时, 最大弯矩在1376.58k N·m, 小于原计算书最大弯矩值1542.72k N·m。根据实际吊出工况, 在保证安全吊装的前提下对原有的计算进行优化, 提高了实际工程的经济性, 加快了吊装工程的进度。

3工程措施

地下工程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光靠计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特别是在不利工况下, 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就本例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本站未施作端头加固, 为减少盾构机推进对基坑围护的影响, 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通过控制出渣量, 加气保压使土仓内压力值保持恒定, 尽量将其波动值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确保开挖面的稳定;盾构机进入距离基坑端头30m范围内的地段需严格控制掘进速度, 应逐渐递减, 在最后10m时掘进速度控制在10mm/min, 土仓压力控制在0.8~1.0bar;为防止盾构机出洞时流水、流砂, 需在盾壳上进行压密注浆, 形成止水帷幕, 达到止水效果。

(2) 做好端头止水。在人工挖孔桩外围施作的D600@450搅拌桩进入粘土层1m, 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同时盾构机经过洞门时, 为防止外面土层的泥水进入盾构井, 在凿除的围护桩上安装止水装置。通过密封钢压板将环形密封橡胶板压紧在盾构机体或盾构管片上。施作方法为:在洞门边凿出凹槽, 配置钢筋, 安装止水装置的预埋环板A, 浇注混凝土, 达到强度后安装止水构件。

(3) 吊机站位所处基坑端头, 吊装前必须对吊机站位处进行处理。端头区域采用铺设30mm厚道渣面层, 施工时道渣上面铺设20mm厚钢板, 使受力均匀, 保证吊机起吊过程的平稳。

(4) 加强监测。由于深基坑位于闹市中心, 而且是临时支护条件下进行大型设备吊出, 为确保深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根据有关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 制定了严格的监测方案。将基坑施工区域周围2倍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周边土体和基坑围护结构本身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对象, 监测项目包括土体测斜、桩体测斜、桩顶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下管线沉降等。

4结论

(1)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厦门地铁1号线 (集美中心站—诚毅广场站区间) , 在不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底板前提之下, 盾构吊出中的支护结构进行优化分析, 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 提高了盾构机提前吊出井的经济性。为优化盾构机吊出条件提供成功案例及可借鉴的思路。

(2) 复杂环境下地铁深基坑项目实施, 通过理论上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可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等提供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1]赵洪岩, 赵俊兰.浅析复杂场地盾构机井下平移吊装施工技术[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5, (01) :75-79.

[2]杜勇.盾构机吊装技术[A].北京盾构机专业委员会.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盾构机专业委员会:2011:4.

[3]叶铭, 孟伟.复杂环境条件下盾构接收井的设计[J].隧道建设, 2010, (05) :546-548+553.

[4]陈丽娜.临时支护条件下盾构吊出的设计与施工[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9, (08) :43-45.

环境技术条件 篇8

技术—环境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新形式, 通常以进口产品技术参数不达标、保护人类生命安全、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为理由对进口商品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 “正当”性和隐蔽性特点,技术—环境壁垒被技术发达的国家频繁使用,成为其掩盖贸易保护的工具。所以从动机上来看,进口国设置的技术- 环境壁垒可能是出于对国内消费者的保护,也有可能是迫于国内相关利益企业的压力,但客观上都对企业的出口形成了很大的障碍[1]。

值得关注的是,进口国设置的技术—环境壁垒在短期内使得企业增加了以检测费用、认证费用、 新设备购买费为代表的附加成本,企业在无法达到进口国标准的情况下,被迫退出进口国市场,从而给出口企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是从长期来看, 出口企业为了再次进入进口国市场,不得不依据进口国新设置的技术—环境标准来进行技术创新,以生产出符合进口国标准的产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进口国设置的技术—环境壁垒是对出口企业创新活动的一种外部刺激,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整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进口国设置技术- 环境壁垒为前提,通过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出口企业创新策略的 “进化”过程,并得出企业进行创新的条件。文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博弈模型的假设与构建,第四部分是博弈分析,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1文献回顾

目前,针对技术—环境壁垒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结果无可争议地均表明技术—环境壁垒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实质性的影响,但是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大体上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观点。

一类观点认为技术—环境壁垒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持这些观点的大都是早期的一些研究: Spencer Henson ( 2001) 从农产品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 SPS) 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农食加工企业为满足进口国家的TBT要求会增加成本,最终导致竞争力相对于进口国企业下降, 其中增加成本包括一次性初始成本与持续成本,从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2]; 夏友富等人( 2002) 和张海东( 2004) 分别从企业角度和贸易壁垒形成机制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技术—环境壁垒会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使企业丧失价格优势,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进一步的技术创新[3 - 4]; 王志明、袁建新( 2003) 通过使用理论模型从技术壁垒对受限国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技术—环境壁垒在增加出口企业遵循成本的同时, 会恶化企业的贸易条件,收益大幅下降,企业丧失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5]。

另一类观点是认为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虽然贸易壁垒在短期内会限制贸易使得出口国受到冲击; 但从长期来看,贸易壁垒会对出口国企业产生倒逼机制,使得出口企业被迫提高技术和产品质量,从而促进出口: Egyedi ( 2000) 认为无论是 “欧洲堡垒” 还是灰色标准, 它们的设定都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动力[6]; 巫强( 2007)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指出当创新的预期收益大于创新研发的一次性投入时,出口企业就会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进口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并且在进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越不苛刻、出口企业定价能力越强的条件下,出口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技术创新[7]; 杜凯等( 2009) 认为中国企业在面对贸易壁垒时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创新意愿,但这种技术创新的激励受到技术壁垒设置国所占市场份额的约束[8]。

从上述的文献回顾来看,目前关于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很大的争议,并且已有文献主要是从技术壁垒的效应或者企业的角度研究技术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分析时很少考虑进口国壁垒设置的动机、企业市场份额的差别以及企业竞争等因素,鉴于此, 本文从进化博弈的角度分析技术—环境壁垒条件下出口企业的创新策略。

2基本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在经典博弈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每个参与人都是完全理性的,并且参与人之间的博弈都是在掌握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实际上,由于参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 导致 “完全信息”和 “完全理性”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的进化博弈论打破了 “完全信息”和 “完全理性”的假设,它以 “有限理性”为前提,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思想基础,从系统论出发,将群体行为的调整过程看作一个动态过程, 认为现实中的群体及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并不是最优的,它们的最优行为需要通过群体个体间的相互模仿与学习不断进行调整实现[9]。在进化博弈论中应用最多的是由Taylor和Jonker提出的复制动态( 复制动态是指使用某一策略人数的增长率等于使用该策略时所得的支付与平均支付的期望差) 模型,它能将有限理性个体的群体行为及其变化趋势很好地描述出来[10]。显然,进化博弈的这种 “有限理性” 假设与 “不断调整进化”观点能更精准地分析现实中的个体行为。

2. 1基本假设

假设1: A国和B国分别是S产品的进口国和出口国; A国是注重产品质量的发达国家; 在B国, 存在C和D两家企业,C和D在A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α 和 β,0 < β < α < 1; C和D都是有限理性人。

假设2: A国将S产品的技术标准从q0提高到q,面对新的技术标准,C和D均有两个策略: 一是进行技术创新,二是不进行技术创新; 如果进行技术创新,在达到q标准的情况下就能继续向A国出口; 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就无法达到q标准,从而生产的S产品将无法进入A国市场。

假设3: S产品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A国在提高标准前,S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假设其市场均衡价格P = MC = AC = ,由需求函数决定的市场均衡需求量为Q* 1; 当A国提高技术标准后, C和D如果进行技术创新就需要研发投入,假设二者的研发成本分别为C1= ( q - q0)2+ a ( q - q0) , C2= ( q - q0)2+ b ( q - q0)2; 此外,技术创新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将S产品的平均成本由降低为, 但该创新属于非剧烈创新不影响S产品的均衡价格与边际成本[7]。

假设4: 当C和D其中一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创新的企业会获得一个额外收益R,R有可能是由另一家不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的市场份额转移而来; 另外,假设C进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为x,创新成功的概率为p1,D进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为y, 创新成功的概率为p2。

2. 2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模型的假设,当A国将S产品的技术标准提高至q时,博弈双方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净收益如下:

1如果C和D都进行技术创新,则其净收益分别为其中

2如果C和D只有一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 由于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会获得一个额外收益R,所以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净收益为或,不进行创新的企业净收益为0;

3如果两家企业均不进行技术创新,则净收益为0。

具体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假设及支付矩阵信息,在A国设置技术—环境壁垒条件下,C进行技术创新的期望收益为:

C不进行技术创新的期望收益为:

所以C的期望收益为:

综合( 1) - ( 3) 方程,可以得到C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同理,可得D进行技术创新的期望收益为:

D不进行技术创新的期望收益为:

所以D的期望收益为:

综合( 5) - ( 7) 方程,可以得到D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3出口企业创新决策分析

复制动态方程反映了博弈方学习的速度和方向,当其为0时,则表明学习的速度为0,即此时该博弈已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11]。此处可以令F ( x)= 0,F ( y)= 0,进而得出5个均衡点:( 0,0) 、 ( 0,1) 、 ( 1,0) 、 ( 1,1) 、这 5个均衡点并非都是进化稳定策略的稳定状态,进化稳定策略的稳定状态一定要具有抗干扰的特点,其数学表达式就是复制动态方程的一阶导数小于0。

3. 1 C企业的稳定均衡策略

首先对方程( 4) 求导,可得:

由 ( 9 ) 式可进一 步求得, 当时, F'( 0) > 0,F'( 1) < 0,x = 1是稳定点,此时C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期望收益大于C企业的平均收益,所以x = 1才是复制动态系统的稳定均衡解。在此状态下,即使C企业一开始选择 “不进行技术创新” ( x = 0) ,一旦它有一次选择 “创新” 策略,它就会通过试错学习,最终采取 “创新” 策略( 如图1a所示) ; 当时,是稳定点。C企业的稳定策略 “不创新”( 如图1b所示) 。

3. 2 D企业的稳定均衡策略

对于D企业, 同理可得, 当时,F'( 0)> 0,F'( 1) < 0,y = 1是稳定点,D企业的稳定策略是“创新 ” ( 如图2a所示 ) ; 当时,F'( 0)< 0,F'( 1) > 0,稳定点是y = 0,D企业的稳定策略是 “不创新”( 如图2b所示) 。

我们进一步来考虑两个极端的情况,即企业C一定选择 “创新 ” 策略或 “不创新 ” 策略的条件: 由于, 所以当时,一定成立,综合对企业C和D的局部均衡分析,克制x*= 1是C企业的稳定策略,即此时C企业一定会选择 “创新”策略来突破壁垒,通过整理可以得到C企业一定会选择 “创新” 策略( x*= 1) 的条件:

同样,由于],因此当时,一定成立,此时企业C的稳定策略是 “不创新”,由此可得到C企业选择 “不创新”策略( x*= 0) 的条件:

由公式( 10) 、 ( 11) 可知: 当壁垒的严厉程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技术- 环境壁垒则会激励出口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而当壁垒过于严厉时,技术- 环境壁垒则会抑制出口国企业的的技术创新动力。

3. 3博弈的稳定均衡解

在对C企业和D企业稳定状态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上述两企业策略均衡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如图3所示进化博弈的的四条系统演化路径:

根据图3可知,在该进化博弈中共有A,B,C, D,E五个平衡点,其中B,D两点是不稳定的源出发点,E是鞍点,A,C两点是进化博弈的稳定状态。具体来看,A ( 1,0) 点表示企业C选择创新, 企业D不创新策略; C ( 0,1) 点表示企业C创新而企业D不创新策略。博弈的稳定均衡点最终如何收敛,则取决于出口企业C和D的决策点x*和y*。 x*越小,y*越大,四边形ABED的面积就越大,博弈的稳定点最终越有可能收敛于A点,即企业C进行技术创新,企业D不创新,特别是当有x*= 0, y*= 1时,博弈的稳定点一定收敛于A点; 反之, x*越大,y*越小,博弈的稳定点最终越有可能收敛于C点,即企业C不创新,企业D创新。

具体来看,由于企业C和企业D的决策点,因此,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创新成本、创新成功的概率以及创新带来的额外收益成为影响其在技术- 环境壁垒条件下创新与否的主要因素。由于创新成功的概率受企业前期研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创新带来的额外收益是由企业对消费市场的吸纳( 供应能力) 所决定,因此当两家企业前期研发投入以及对市场的吸纳能力差别很小时,面临进口国设置的壁垒,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与创新成本成为其创新与否的关键因素。根据对博弈稳定均衡解的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条件下,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 α 或 β 越大,创新成本C1或C2越小,技术- 环境壁垒对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激励作用就越大,从而面临技术- 环境壁垒时企业越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

4结语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一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保证。在当代开放经济条件下, 充分利用技术- 环境壁垒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条可行途径。本文以进口国设置技术- 环境壁垒为前提, 在界定市场份额不同的两类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类企业复制动态方程的稳定策略,得出企业在技术- 环境壁垒条件下选择 “技术创新” 策略的前提条件,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

( 1) 技术- 环境壁垒在一定条件下确实会激励出口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但是当技术- 环境壁垒过于严厉时,此时的创新成本过高,技术- 环境壁垒则会抑制出口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因此当面对技术- 环境壁垒时,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积极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贸易谈判, 防止其过严设置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创新动力造成极大的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快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的步伐,当与进口国不存在技术上的差距时,进口国也就不存在设置壁垒的机会。

( 2) 在相同条件下,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越大,创新成本越小,技术- 环境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就越明显。这就解释了以往我国出口企业在应对技术- 环境壁垒时,市场份额大的企业通常选择创新策略而市场份额小的企业通常选择不创新策略这一现象。

摘要:通过构建进化博弈模型研究技术-环境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壁垒在一定条件下确实会激励出口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当技术-环境壁垒过于严厉时,则会抑制出口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在相同条件下,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越大,创新成本越小,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激励作用就越明显。

环境技术条件 篇9

太原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现状及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技术人才,他们作为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支柱,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当前太原市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匮乏,2009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4.56万人,而从业于中小企业的技术人才则更少。目前,在中小企业中,人才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亟须引起企业的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

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陈旧,只重生产管理,而轻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把人才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进行配置。多数中小企业将人力仅仅看成为用来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工具加以组织控制,而没能与时俱进。在这种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影响下,这些企业仍实行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人事管理工作仅侧重于工资制度、考勤管理等企业日常运行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而缺乏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全面规划。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也造成对人才开发的投资不足,人才成长空间狭小,这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部分中小企业还存在家族化管理倾向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民营中小企业中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在高级职位上只安排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极大地挫伤了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加剧了人才的流失。

重视人才的培养

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人力资本开发和储备不足。从整体来看,中小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更多的是以实际工作锻炼为主,且多数是“以老带新”,很少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为此导致员工除了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之外,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培训。即使为员工制定一些学习培训计划,也多是以企业应急需求为主的针对性、应付式的短期培训,而没有长期、系统地进行下去,这种短视的人才战略使企业现有人才产生失落感,使其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也随之丧失。

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

中小企业的激励手段比较单一,较偏重于物质激励,把物质激励当成技术人才在企业工作的唯一驱动力。即便是物质激励,也存在缺乏系统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底薪+奖金”的报酬方式,以短期激励为主,这种片面的、单一的激励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调动和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作用,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会使员工丧失精神支柱,缺少安全感、凝聚力与团队精神,淡化了理想、信念和责任,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不利的。

事业平台搭建不足

中小企业人才之所以流动性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事业平台搭建不足而限制了技术人才的发展需要。技术人才由于缺少项目,或是由于缺少经费和设备导致项目无法展开,使其在事业上难以获得满足感,无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长期规划。而正是由于长期目标的缺失,带来了技术人才的无所适从和左右摇摆,因此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不强。

忽视企业文化,情感观念淡薄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很好的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而多数中小企业并未认识到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造成技术人才缺少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他们来说,企业仅是其谋生的地方,而不是其帮助他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各种情感需要的平台。在这种企业软环境下,技术人才对企业缺乏内心的热爱,无法真正融入到企业的事业发展中去,更谈不上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旦企业的物质诱惑不复存在或是人才的需求层次提高时,便会导致人才流失。另外,中小企业人文环境也相对较差,不少企业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不和谐,人与人之间只有竞争关系而没有协作关系,企业的部分资源消耗在内部竞争中。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给企业带来损失,也造成人才间的不和谐,团队精神荡然无存,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稳定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优化太原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

技术人才在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拥有一支优秀技术人才队伍,必须对其发展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并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改革和创新。

转变思想,实现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观念的创新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保持与其创新意识、创新成果密切相关,而企业的创新又完全取决于企业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应当切实进行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观念的创新。要冲出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不能再把人看作被管理和控制的对象,而应把人当作充满能量的特殊资源来挖掘。要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关键来自于人才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要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由过去以“事”为中心、要求人适应工作的“人事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不仅要注重人才工作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人才成长进步等目标,为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对技术人才生理、心理等方面需要的满足,激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促使其与企业一起成长,最终实现通过人才来实现企业的成长。

将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此形成企业的整体优势。而培训是使人才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主要方式,因此,企业应该将培训视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于技术人才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渴望,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潜能的开发,如果中小企业能够给技术人才提供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提供他们自我实现所需的资源,便能够很好地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忠诚度。因此,企业应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上不拘于某项业务技能,而是全面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产业技能、品行道德,挖掘其潜力。企业如果能为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能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获得稳定而忠诚的人才队伍,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太原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有活跃表现的优秀企业,就是一个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重要战略的典型代表。他们将“人力资本优于财务资本”理念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如每年选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进修工程硕士;为新到工作岗位的员工配备指导老师,实行一年制“师徒培养计划”;采用“走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硕士生培养基地,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制度性的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人才的素质有了很快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

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太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且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因此,在确定薪酬标准时,要注意加大其中的激励因素,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发人才工作能动性。不仅如此,要想真正达到激励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人才的激励不能简单采取薪酬刺激的手段,而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化的激励体系,如技术参股、带薪休假、养老金计划、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建立医疗保健基金等一系列富有弹性的薪酬福利方案。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还可实行补充投保制度,对有突出业绩的技术人才提供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使优秀技术人才格外感到企业的重视与关怀。另外,还可通过构建良好的晋升机制和完备的培训体系,把人才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为企业发展贡献心力。

为技术人才搭建事业平台

事业留人对稳定技术人才十分重要。如果事业限制了技术人才的发展,人才就很难稳定。项目是技术人才的事业载体,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途径,没有项目,技术人才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稳定。所以要实施以项目带动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战略,把项目作为聚集、培养、锻炼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平台和载体。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为现有人才落实经费和设备,为技术人才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为有想法、想干事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搭建干事业的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环境技术条件 篇10

1.1 概述

徐州华隆财富大厦地处徐州市中心, 大厦南北长37 m, 东西宽36 m, 基本呈正方形。地上21层为商业区及办公用房, 地下1层为设备用房、车库及人防工程, 是集商业和办公的多功能现代化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深度6.4~7.4 m, 基坑北侧为徐州市主干道淮海路, 南侧约5 m有5~7层住宅楼, 东侧约3 m为五星电器商场, 西侧为苏源宾馆, 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基坑开挖除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外, 还须保证周边邻近建筑物、地面道路和地下管线不受基坑开挖的影响。

1.2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勘察深度范围内土体自上而下依次为: (1) 杂填土; (2) 粉土; (3) 粉质粘土; (4) 黄粘土; (5) 红粘土; (6) 含砂礓粘土。层 (4) 粘土以上土层中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 稳定水位1.6 m左右, 层 (4) 以下土层水具承压性质, 层 (4) 以下含砂礓粘土中承压水水头距地表面下2.7 m左右, 水量较大。

2 基坑支护选型和结构布置

2.1 基坑支护方案概述

基坑采用φ800@1000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 桩长14.20 m, 桩顶标高为-1.0 m, 桩顶设1 000 mm×600 mm钢筋混凝土圈梁。支护桩外侧采用双排直径700 mm深层搅拌桩形成封闭止水帷幕, 桩长10.50 m, 搭接长度200 mm, 水泥为P.O32.5普硅水泥, 掺入比15%。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整个基坑采用“内止外排”降水方案, 坑内布置8口管井进行降水, 梅花状布井, 降水井深度12 m, 钻孔直径700 mm, 井管直径500mm, 井管与孔壁间填绿豆砂, 井管滤水管缠丝包网, 坑顶做好截水沟排水系统。为防止基坑内降水引起基坑外侧水位大幅度降低, 造成周围地面沉降, 在基坑外侧布置4口观测井观测基坑外侧水位变化情况, 必要时可作为回灌井, 以保持基坑外侧水位平衡。

2.2 基坑支护设计

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m法矩形土压力模式, 计算后基坑内侧最大弯矩为200.71 k N·m, 外侧最大弯矩为76.93 k N·m, 最大剪力为83.96 k N。支护桩选用φ800@1000钻孔灌注桩, 桩身混凝土标号C25, 桩长14.20 m, 桩身配筋12Φ18。

验算后, 基坑抗倾覆全系数为1.249>1.2, 整体稳定系数为1.584>1.1, 抗隆起安全系数为1.311>1.15, 满足规范要求。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该工程工艺流程为:定位放线→深层搅拌桩施工→支护桩、降水井施工→基坑预降水→-1.0 m以上土方开挖→桩顶圈梁施工→基坑降水→圈梁以下土方开挖。

3.2 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及支护桩施工

(1) 深层搅拌桩施工。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前将上部地表障碍物清除, 用粘土填实, 并进行成桩工艺及水泥掺入比试验, 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深搅桩采取桩与桩之间搭接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长、搭接长度、桩身垂直度、水泥掺入比等施工参数, 以确保止水效果。施工开始和结束的头尾搭接处采取加强措施, 消除搭接缝。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情况, 在现场与施工图中进行准确位置标注, 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支护桩施工。支护桩为钻孔灌注桩, 严格按相关规程组织施工, 控制桩长、桩径、混凝土标号、孔底沉渣、泥浆比重等参数, 确保成桩质量。

3.3 钢筋混凝土圈梁施工

支护桩施工完毕后, 可进行-1.0 m以上土方开挖。破除桩头至设计标高 (-1.0 m) , 清理桩头浮渣。按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绑扎圈梁钢筋, 安装模板, 浇注混凝土。为了确保圈梁的整体受力均衡, 圈梁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

3.4 降水井施工及基坑降水

管井施工包括钻进成孔, 下滤管、填滤料、洗井四道工序。成孔后下入直径360 mm砼滤管, 顶部4 m为实管, 其下至井底为滤管, 滤管要包纱绑扎。井管下好后, 填充3~5 mm绿豆砂滤料, 填料时注意井管居中, 四周均匀填至水面下0.5 m处, 其上用粘性土封实。

降水井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洗井, 并进行预降水, 基坑开挖前一周进行大范围降水。在降水过程中, 随着基坑挖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降水深度, 直至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并使降水漏斗面控制在基坑底面以下1~2 m, 严禁超深降水。同时对基坑外侧水位进行观测, 发现水位变化较大时应停止降水, 必要时通过坑外观测井进行回灌。

3.5 土方开挖

该工程土方开挖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待支护桩施工后15 d左右, 进行-1.00 m以上土方开挖, 施工混凝土圈梁;第二步, 待圈梁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 继续进行-7.4 m以上土方开挖。

为合理释放支护体系侧压力, 确保基坑支护安全, 在大面积开挖土方之前, 首先沿支护桩内侧开挖宽3~4 m、深3 m的应力释放沟。土方开挖采取分层、分区、分段进行, 严禁一次开挖到底或超挖, 挖出的土严禁堆放在基坑边沿, 挖土设备不得碰撞支护结构。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 立即做垫层、砌筑基础砖模, 浇筑混凝土基础, 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土方开挖对称进行, 避免某一侧一次开挖较深, 使支护结构长时间承受非对称荷载。

4 基坑的安全监测

该工程挖深较大, 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 邻近市区主干道和其它重要建筑, 下有各种管道。为了确保基坑的安全, 了解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 必须做好基坑的安全监测, 全面掌握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变化信息, 实施信息化施工管理。

该工程主要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监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边临近建筑物及地面道路、管线的沉降;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及降水量。基坑观测过程中, 及时与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分析观测数据, 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 达到预报基坑险情的目的。

基坑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 (1) 由于基坑南侧靠近5~7层住宅楼, 住宅楼基础埋深较浅, 此部位水平位移最大, 但也仅有14 mm, 其它部位水平位移相对较小;周围邻近建筑物、地面道路的沉降几乎为零。这说明基坑整体支护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2) 通过对降水资料进行分析, 各部位降深相对稳定, 满足基坑的正常开挖。通过对周围观测井的水位观测, 基坑周围水位基本稳定, 说明整个基坑止水较为成功。

5 结论

环境技术条件 篇11

关键词 洁净度;湿度;温度;静电;供配电

中图分类号: G4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2-0062-04

Discussion on Computer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Environment Condition//Wu Songbi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erious problem which rising from check and acceptance of computer classroom and working benefit check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factor to computer room from the instance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nd lays the emphases on introducing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to equipment safety and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protecting users’ personal safety.

Key words lustration; humidity; temperature; static;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Author’s address Xinyang Part-time Job & Educational Equipment,Xinyang, Henan 464000

目前,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设施。作为机房管理人员,必须清楚管理的机房环境条件是否合格?存在哪些问题?已做了什么样的预防、应急措施?

计算机教室的建设,包括由代理商施工的主体工程和由学校施工的配套辅助工程2部分。主体工程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组件、多媒体部件、室内配电线路、室内设备接地系统等硬件安装调试,以及网络操作系统与教学软件安装调试等;辅助工程包括机房选址、室内装修、室外的供配电与接地系统、室内配电盘施工,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与预防措施等。

笔者曾在已装备计算机的中小学工作效益评估与计算机教室工程验收过程中,发现较多学校因专业知识、经费问题、认识不够、落实不到位等主、客观原因,致使辅助工程不完善,存在较多漏洞,有些涉及到技术性的隐性问题已经影响到机房安全。为引起学校领导和机房管理员重视,笔者将已纠正的问题汇总,从专业技术方面将其产生的原因、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加以解析,以防患于未然。下面结合实践经验,就影响机房中“人、机”安全的重要环境因素做一浅析,供管理人员参考。

计算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机房的环境条件是决定计算机能否长期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和效益,同时还关系到上机师生的人身安全。教育部早在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装备工作意见》的文件中,就明确要求“计算机室必须有合格的工作环境,保证计算机室的安全,不危害学生的健康”。中小学机房中对师生和设备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洁净度、温度、湿度、静电、电磁辐射、电源干扰、配电安全、火灾等重要因素。因此,了解环境因素的影响、危害、产生原因,以及相互关系,对机房建设、使用、管理工作非常必要。

1 洁净度与防尘

灰尘是无孔不入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随机内外温差产生的气流进入机器,吸附在电路、元器件上,日积月累,就会妨碍元器件的散热,引发内部故障;同时,会使机内高速转动的机械部件磨损加快,如散热风扇、光驱、软驱。内存条故障也与灰尘有关,打印机、磁盘驱动器、显示器这些外设也深受其害。

防尘措施要求室内建筑装修、隔热和绝缘材料、电脑台材料不能排出微尘;进入机房人员应换拖鞋,禁止在机房内吃东西和吸烟,制订合理的清洁卫生制度;实行机器加防尘罩,定期除尘养护(吸尘器)管理等措施以降低室内含尘量。

2 湿度与防潮

雨季空气湿度过大会对设备构成威胁,使机内元器件加速氧化、锈蚀,产生接触不良;磁性材料导磁率发生变化,光盘发霉,造成读写错误。另一方面,灰尘易吸潮,在一定湿度下将形成导电体,诱发电路漏电、短路、打火,甚至燃烧等现象,轻者设备工作不正常,重者烧坏芯片,致使主板报废、显示器损坏。笔者在广东某学校工作时,曾遇到三四月份的梅雨天气,机房中大部分显示器严重高压打火,引起高压脉冲窜扰主机,损坏设备。后添置2台有抽湿功能的空调,每天竟抽出两三桶水。

教学机房中,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范围。湿度过大的危害前面已谈了,而湿度过小将易产生静电,静电放电瞬间诱发计算机系统出错或击穿芯片,同时也不利于DRAM在关机后放电。防潮,要求机房封闭性较好,最好有抽湿设备。设计机房时应考虑不要放在实验楼的顶层或底层,以防止漏雨、进水。没有抽湿条件,可采用长时间设备通电,利用设备自身发热驱潮的办法度过雨季。机器闲置期间,要每周最低通电1小时以上,进行驱潮养护。

3 温度与温控

机房温度过高,不利于设备散热,元器件因过热烤焦而提前老化,同时上机操作的师生也受苦非浅。一般商用机使用环境温度在10~35 ℃范围,但不应在两端的极限温度下连续使用,最佳运行环境温度为20 ℃。由实验统计,机外环境温度在27 ℃时,机内温度将比机外高出一二十度。当元器件周围温度超过60 ℃时,机器易发生故障,如死机、黑屏等。环境温度在35 ℃以上时,每升高10 ℃,设备可靠性约降低25%。

温度过高时,机内电阻元件阻值发生变化;集成电路芯片内的“电子迁移”现象加剧,易导致热击穿;插头、插座、开关等由于热胀冷缩易产生接触不良;磁盘的磁导率增大,当达到“居里温度”时,磁介质将失去磁性,软盘持续高于37.8 ℃,硬盘持续高于65.6 ℃时开始损坏,液态介质的电解电容易爆浆,导致主板稳定性下降。

温度过低时,电解介质会冻结,损耗加大,容量减小或失去作用;磁盘读写易出错,数据破坏或丢失,还会影响晶体振荡电路的主振频率。还有,师生们冻手冻脚也不利于正常教学。

温度过高时,可采用空调设备降温,制冷量由使用公式计算:

机房制冷量=(计算机热负荷+人体发热负荷)×环境系数

计算机热负荷=3 595×设备额定功率×0.85×0.75

人体发热负荷=人数×653

环境系数取值范围:1.2—3.0

计算出的制冷量单位为KJ/h (千焦耳/小时)

当然也可由经验估算,通常100 m2的教室,2台3—5匹的空调即可满足需求,120 m2以上的教室适当增加空调容量。

机房内最好设置自动温、湿度报警和控制装置,以监控机房的恒温、恒湿范围。条件差的学校(下面简称穷校),可安装吊扇、壁扇、换气扇,再安排课前、课后擦地板,即打扫卫生,又增加湿度,还辅助降温,可谓一举多得。

4 静电与防护

国外有一本关于静电放电现象的专著,其中有一条引人注目的结论:“世界上的计算机产品和家电产品中,70%的芯片损坏是莫名其妙的,其故障原因是静电放电现象”。静电故障主要出现在冬春干燥季节,偶发性多、重复性不强,一般是随机性故障,因此较难找出其诱发原因。静电产生多与机房采用的地面材料、电脑台材料、操作人员衣服材料、磨擦有关。

计算机系统的“接地”是最基本的防静电破坏措施,其目的是将机器感应的静电荷通过接地装置泄放到大地,起到保护作用。需要注意,接地是防止机器带电措施,而不是防止产生静电的措施。接地,必须接入真正的“大地”,因为教学机房的这条地线除了泄放静电,还具有设备发生交流漏电故障时保护上机师生人身安全的作用。因此,接地必须可靠,须充分重视其工艺质量。学校机房大多采用静电地、直流地、交流地、保护地共点接地系统,就是机箱可靠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 Ω。

机房接地系统不允许使用建筑物避雷地线、供电线路地线代替,应安装独立的专用接地系统。接地极可用30 cm×40 cm×2 cm的铜板材料,连接导线使用4—6 mm2的铜芯绝缘导线,二者的连接点最好采用氧焊,焊点部位涂上沥清防腐。在远离避雷接地点的地方,将该接地极埋入80 cm深的地下,埋时可撒一些盐和木炭。接地线引入机房配电盘,从配电盘接至每台机器的任务,通常由电脑公司的施工人员来完成。

例如,某学校请“专家”设计机房,从节约、美观角度考虑,使用地板革铺地,计算机系统没有接地保护。使用时间不到一年,除学生反映无意触碰机箱常有“麻电”感觉外,还发生过较多内存条、主板芯片、电源损坏,却找不到故障原因,停机维修影响教学也成了常事。对此,笔者做了一个研究试验,将机房地板革撤掉半边,撤掉半边的设备安装独立接地系统,而另半边保持原样不动。经30天的运行监测,54台机器中,“手术”后的半边硬件故障为0台次,而另半边则出现故障17台次。这个实例验证忽视静电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从实用出发,穷校的机房使用水泥地平、地板砖、水磨石、大理石地面材料,防静电效果远高于地板革、木地板、塑料地板、地毯之类的材料,而后者也是机房安全技术不允许使用的材料。当然,富校的机房最好采用防静电地板,但造价太高。

5 电磁干扰与对策

5.1 机房中的电磁干扰主要的2种形式

设备污染环境,计算机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通过线路和空间向周围辐射,形成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及对人体的影响。如计算机的电磁屏蔽技术指标不合格,就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影响人的健康。

另一种是外界干扰,是指各种电气设备如继电器、接触器、电动机、电焊机工作时对计算机系统的干扰,还有雷电脉冲产生的感应高压放电,均会使计算机系统受到较强的电磁场干扰,降低系统可靠性或损坏设备。

5.2 对策

从抑制电磁干扰方面考虑,学校应优先选购品牌机,因为品牌机的电磁泄漏与电磁防护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级安全标准。这一点从品牌机使用的机箱钢板厚度与结构、经过安规认证的电源、经过TCO99或TCO03认证的显示器,就可比较出与杂牌兼容机的差别。也就是说,应优选强制认证标志多的大品牌机型。强制认证标志有长城认证、CCC、EMC、FCC、CE认证等。至于机房远离干扰源的问题,应在机房选址时考虑到。

6 供配电与安全用电

计算机使用220 V单相交流电工作,但供电线路中经常出现上千伏的瞬间尖峰干扰,还伴随着大量的高频噪波,这两者极易使灵敏的电脑失灵,发生运行错误,使重要数据毁于一旦。市电高于250 V以上烧坏设备事故时有发生,而用电高峰时电压低于180 V设备不能工作的情况也不少见。但最令人头疼的是部分地区的农用电质量太差,电压忽高忽低,波动频繁。

如新县某中学99年装一微机室,在一次电源事故中就烧坏一二十台显示器及多台主机。再如郑州华士达学校地处市郊,和某村共用农电,村办企业的用电使每节课机器都要掉电多次,最严重时一节课机器掉电十几次,一个学期损坏主板10多块,日光灯管平均2个月全校更新一遍,电教、语音、文印等设备屡坏不鲜。学校在沉重的维修费用压迫下,不得补贷款安装配电变压器。

6.1 计算机系统供配电技术要求

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且中性线(零线)与地线不能共地。考虑供电线路三相平衡,以及将来增添设备,三相五线制配电方案优选。

在额定电压下,计算机系统总容量或总电流应为供电量的50%—70%。控制闸刀或空气开关等相关设备的额定容量应为系统设备实际容量值的3—5倍,馈电导线容量最低要预留50% 以上的余量,因为必须把设备启动时的浪涌电流考虑进去。

供电电压波动允许范围为-15%—+10%,即187 V~242 V。若超出允许波动范围,必须安装交流稳压器以改善供电质量。

必须按照电业管理部门规定,安装触电保护器。保护动作电流值按每台机最大允许泄漏电流值3 mA×台数÷2计算,一旦有机器发生漏电故障,便于发现检修。

室内供电线路必须用护线槽、管布线,不能高于地平;电源插座应遵守“左零、右火、中接地”的规则。

空调系统不能与计算机系统共用供电线路,应另外架设线路供电。

6.2 应对策略

电压波动大的地区,富校可采用交流参数稳压器,电压波动小的地区可使用净化电源,这些措施都能减少电源故障频率,使潜在的破坏性后果降至最低程度。交流稳压器不要选择触点式继电器切换调压的品种,容量为电脑台数×200 W+总容量30% 以上的余量。穷校最好加装过压、欠压保护装置,并配合避开用电高峰期的办法来减轻其危害程度。另外,不管条件好坏,服务器都应配备一个1 000 W的UPS电源,防止突然掉电,使硬盘出现坏块或损坏网络操作系统。

7 火灾与消防

据有关资料统计,1974年,美国计算机机房火灾多达800多起,损失高达1 290万美元。1977年,我国某大学机房因空调系统起火,漫延机房及有关房间,大火持续近3个小时,造成40多万美金的损失。火灾多为技术管理不当及人为不慎所致等原因造成,如设备长期使用维修养护不当、接地不良、电气配线不良;机房内有火源、吸烟,恣意放火等。再如,北方地区有些学校,冬季机房使用电暖器、电炉、火炉取暖等。

为预防火灾,机房应加强防火管理,必须建立消防制度,明文禁止烟火,定期维护设备及线路,并配备消防设备,如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器(电气设备专用),设立楼层消防栓等。必要时安装自动火警探测器,联动机房总电源控制。面积在100 m2以上的机房,须预留安全门。

8 其他因素

影响机房安全的环境因素还有雷击、鼠害虫害、漏雨进水、有害气体、噪音、盗窃、破坏、照明、计算机系统本身(软件问题这里暂不作研讨)、计算机犯罪、管理,以及一些不可抗外力,如地震、台风等。这些方面不仅涉及到技术、管理问题,而且还涉及法学、犯罪学及心理学等问题,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目前,国家公安部门已设立了计算机安全管理机构并立法,以加强该方面的规范管理。

9 结语

环境技术条件 篇12

2012年5月20日-29日, 由建材行业建筑材料及构件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团, 秘书长蒋荃率队赴美国就开展建筑材料环境试验等合作与美国Atlas实验室进行了访问和交流。

Atlas成立于1912年, 一直被认为是材料耐久性测试行业从户外老化到室内加速老化测试的全球领导者, 总部设在芝加哥, 在美国、德国、荷兰都有基地, 世界82个国家设有代表处, Atlas共有22个自然暴晒试验点, 其中包括设在美国迈阿密佛罗里达和凤凰城的两个户外老化暴晒场。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建材腐蚀与老化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与Atlas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2006年7月海南合办中美建筑材料腐蚀与老化专题研讨会;2010年5月北京合办建筑材料腐蚀与老化专题研讨会暨标委会成立大会;2011年5月广州合办金属及金属复合装饰材料行业研讨会, 双方在致力于腐蚀与老化领域有着共同的认识。

考察团分别拜访了美国芝加哥的Atlas总部及其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自然暴晒场, 得到热情接待, 双方就材料老化测试展开会议交流并参观了部分实验室。通过此次访问, 团员们收集了各自感兴趣的资料与信息, 对先进腐蚀与老化技术有了进一步认识, 对今后团员在腐蚀与老化领域的进一步工作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上一篇:电路故障分析下一篇:精细化管理中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