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共10篇)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对于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雾霾、酸雨等灾害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就现阶段而言, 我国的相关部门已经采取相应的手段加强对于大气的检测,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由于时间以及地点等变化较多, 导致对于大气检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 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意义重大。
一、大气环境的数据监测系统分析
(一) 相关概念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中, 所谓的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SQLsenrer7.0软件以及相应的数据库技术, 实现对虚拟仪器应用的一种环境监测系统。此种系统主要包括了服务器子模块和客户端子模块。服务器子模块包括了网络服务器、采样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等;客户端服务器包括了数据查询功能、数据连接、数据处理等。数据服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相关数据的上传、交换以及处理;用户通过客户端对数据服务器进行访问, 服务器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数据的查询以及提取。另外, 采样服务器主要是负责对相关采样信息进行记录, 然后进行数字化处理, 最后将相应的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客户端服务器是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自身具有良好的信息传递以及数据处理功能, 还能对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 还能通过相应的图形更加直观的将数据分析结果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 大气数据监测具有一定的及时性, 只有不断对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进行研究, 才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中, 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和I O接口的利用。I O接口的主要功能是对相应的信号进行放大, 同时, 还能实现对相关数据进行转换。对于一些虚拟仪器来说, I O接口所采用的设备主要是数据采集卡, 如果虚拟仪器的数量较多, 那么I O接口的相关设备作为总线。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 还需要通过API作为系统的程序编程接口, 使用API能让程序显得更加灵活, 然后通过ODBC实现相应的数据传输。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图:
在上图中, 此系统主要是以SQLServer作为基础, 然后才实现了远程数据通讯。用户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首选应该对客户端提供相应的数据查询功能, 然后客户再将相关的信息进行转换成为SQL请求, 反馈给ODBC程序, 此程序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匹配, 找到对应的驱动器, 最后, 驱动器实现对虚拟仪器的反馈, 形成了数据的传输以及数字化系统监测。
虚拟仪器在大气检测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所说, 构成了一个整体的虚拟监测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另外, 现代化大气监测系统已经逐渐趋近于智能化, 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打破了传统监测技术的限制, 可以在野外使用, 还能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二) 现状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我国大气监测工作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以及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 推动了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加强对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了解, 同时, 自身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大气环境中存在的颗粒状物质等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这些有害气体能产生化学反应, 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一般来说, 大气含有成分较为复杂, 并且具有多变性以及不确定性, 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 应该对大气中的化学成分以及颗粒的分布状况、浓度等进行分析。另外, 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还要加强对于氮气氧化物进行监测, 此种物质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以及化工气体排放过多, 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 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 势在必行。
二、数字化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控制
在实际的大气监测工作中, 良好的工作质量是大气治理的根本保证, 在实际的质量控制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加强对先进设备的应用, 同时, 还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手段, 保证相关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工作过程中, 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划, 主要包括了数据的采样、分析以及处理。在采样工作中, 工作人员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实际大气环境状况的信息, 才能准确的对某区域内的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解。在采样过程中, 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对采样的流量进行调整, 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流量的不合理导致监测数据出现偏差。样品的保存以及传递工作中, 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严格控制, 工作人员应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在样品分析工作中, 工作人员首先应该保证准备工作的完善, 之所以在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分析是为了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客观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工作人员在对SO2以及NOX的样品进行分析过程中, 应该严格依据相关的相线性规律以及标准的曲线因子对其进行控制;工作人员对于样品的监测控制以及相关试剂的监测控制都要保证所测定的对象以及相关的标准曲线在误差范围以内。对于环境的监测以及数据分析, 应该依据相应的准则进行对比, 保证标准样本的监测质量以及实际的监测质量具有一致性, 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大气监测工作的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 积极的对大气环境进行数字化监测, 能够提高大气监测的工作质量,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相应的设备进行研究, 保证设备使用的质量, 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但是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大气污染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工厂废气排放以及汽车尾气排放, 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形成了酸雨、雾霾等灾害,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此, 积极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检测, 对大气进行治理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大气检测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提高对大气治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大气环境,数字化测量,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刘乾堃.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J].才智, 2013, (1) :165.
[2]杨海毅.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技术探究[J].地球, 2013, (9) :105.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2
摘要:云南某卷烟厂制丝、卷接包及香料厨房生产过程中产生非常浓烈的.异味,异味主要为有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还含有少量低分子有机碳氢化合物和微量的氨气.通过公众参与调查和模式预测,判定其影响范围在下风向650 m以内.项目处于某城市建成区,由于项目周围学校、居民区等敏感点众多,因此,为减轻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该厂要么尽快搬迁,要么根据项目异味气体的特征,采取生物滤池或化学洗池等对异味进行治理,并针对有挡雨帽和无挡雨帽排气筒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异味的最低去除效率.作 者:马彩霞 张朝能 王飞羽 宁平 MA Cai-xia ZHANG Chao-neng WANG Fei-yu NING Ping 作者单位:马彩霞,MA Cai-xia(云南省环保产业科技开发中心,云南,昆明,650032;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张朝能,王飞羽,宁平,ZHANG Chao-neng,WANG Fei-yu,NING Ping(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期 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2(2) 分类号:X51 关键词:卷烟厂 环境影响 生物滤池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3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监测质量;监测意识;监测机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9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1.049
人类的生存、发展同大气监测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由于饱尝雾霾、PM2.5等重大空气污染问题的苦果,全人类已将目光聚焦在大气的治理问题上。但目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不高,势必会拉低大气环境质量的水平。本文从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实际出发,注重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思考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定义
进行环境监测主要是为了解和掌握环境的具体情况,从而在具体的环境问题中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破坏环境。为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监测质量最终的目标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环境监测保证只是它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跳板。环境监测质量是从工业效果方面对环境监测有效性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为了实现人类的持续、健康、和谐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大力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和研发合理的环境保护体系,利用环境监测的标准和要求指导监测行为,保证环境的监测质量。
2 大气环境监测问题思考
2.1 大气环境监测意识薄弱
众所周知,大气环境监测已成为全球共同重视的问题,不排除部分国家和地区遭受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小,致使他们大气环境监测意识淡薄。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些国家和地区虽然也签署了保护大气的相关协议和条约,但在大气环境的保护、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大气环境检测质量的提高方面力度不够,缺少法律意识。
2.2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不高
在我国,作为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监测采样工作存在着四个主要问题:大气环境监测采样工作不受重视、大气环境监测采样工作边缘化、大气环境监测采样成本增加、大气环境监测采样结果不符合监测要求。其结果是大气环境质监测质量得不到保障。
2.3 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网络构建之所以不健全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网络不够重视。加之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相关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的匮乏,大气环境工作的开展显得举步维艰、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就无需多言了。
2.4 大气环境监测经费不足
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大气环境监测得以开展的物质保障,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大气环境监测资金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能满足监测工作的需求。长此以往必然打击大气环境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因为资金投入的力度不够,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和设备就不可能达到最新的配备要求,先进监测技术的引进也无疑是纸上谈兵。
3 提高大气监测环境质量的建议
3.1 提高大气环境监测意识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能动性原理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得出: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主动创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收的过程;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绝不是盲目的;意识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人能在意识的指导下对客观实践进行改造;意识对人的生理过程和活动也会造成影响。国家和相关的主管机构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性原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做好大气环境监测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大气环境监测意识。
3.2 培育大气环境监测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现阶段我国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气环境监测领域更要注重加强人才培育。要想理论水平高,在結果分析、方案决策等方面尽可能不出现纰漏就必须强化人才培育,加强监测理论和实践能力培训。人才培育除了监测理论的培训之外,还需注重监测实践的培训,因为实践能力越强,越能在监测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能大大节约成本。
3.3 加大大气监测投入,提高监测质量
为了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人类安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大气环境监测的预算决算工作;加大对监测人员的培养力度;开发并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系统;采购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及时公开监测结果,注重对结果的分析总结;实现产业结构最优化,及时淘汰落后的产业;认真执行针对大气环境污染所制定的具体措施。
3.4 注重大气环境采样质量
为了顺利开展环境治理和改造工作,必须重视大气环境采样的质量。因为采样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有重要影响,大气监测不合理势必导致环境监测质量偏低。同时,为了充分体现采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质量保证,大气监测也必须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符合实际采样方案的制定并非易事,为了保障其完整性,我们在进行采样时要注意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样点位、采样频次、采样断面、采样周期。针对工业污染采样而言,可以按照污染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采样,要将采样的重点放在重点污染源,随后才是污染较轻的污染源。最后为了确保采样的真实性,切实为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提供保障,采样样品的安置、存放要求、采样的施工装备、采样的次数和数量的布局要尽可能合理并且要做好跟踪记录。
3.5 建立和完善大气环境监测机制
大气环境监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采集环境样品、分析测量数据以及综合评价数据等工作有效展开的重要保障。同时它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大气环境的监测质量,因为它能将保障体系的指导作用实现最大化,使得监测行为严格遵循大气监测的标准和要求。
3.6 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认可制度
所谓实验室认可是指实验室进行规定类型的监测或校准是由权威机构授权的,具有权威性。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大气环境所需依据,应加强实验动手能力,做好质量监督网络建设工作,提高实验水平。
3.7 注重同国外地区的合作交流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合作的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闭门造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为了在大气监测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应该加强同国外先进和发达地区的相互交流,增强大气环境监测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加强同国外地区的合作交流,是大气环境监测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因为它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同时,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最终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确,大气环境监测和治理单靠少部分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全人类应共同致力于大气环境监测和治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治理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各地区和各部门要注意提高监测意识、培养监测人才、建立和完善大气环境监测机制、推动并完善实验室认可制度、加强同国外地区的交流合作等,切实为人民谋福利,早日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杨健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2] 李东阳.基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7).
[3] 郑永辉.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
作者简介:李淇祥,男,广东云浮人,云浮市环境监测站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4
一、无组织废气排放监测范畴
无组织的废气排范畴放主要涵盖两类:一是车间、工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无组织排放;二是从排气筒及低矮气孔排放出的废气, 这类废气虽然在监测中结果非常符合有组织排放限值, 但其排出后由于气流作用, 与地面上的无组织废气结合起来, 在地面形成最大的浓度点已经超过无组织的浓度限值, 因此也属于无组织废气排放的监测范畴。
二、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点布设
要真正了解无组织排放源浓度最高点的准确度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 要想监测到无组织排放源浓度最高点的浓度值, 首先要有准确的监测点位, 才能监测到浓度最高点, 为此下面就谈谈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的布设技术。
下面, 我们就简单介绍下布设排放监测点的技术。
1、认识大气湍流扩散和涡流现象
为了认识无组织废气排放的浓度最高点, 我们首先要了解湍流扩散和涡流现象, 通常, 我们将这两种现象称之为气体分子间运动的基本形式。
一般来说, 我们将流体之间的无规则运动的现象称之为湍流现象, 它也是自然界中一种最广泛的现象。大气湍流就是大气分子的极端无规则运动, 其扩散速度是分子扩散速度的105~106倍, 这种特性使得大气中有污染物存在时, 污染物会迅速扩散到大气中,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湍流扩散的作用, 受风力的影响, 局部的湍流引起速度脉动的变化, 从而形成浓度的变化, 流体可以扩散为三维变化, 其特性可以使用湍流强度或者标准差来表示, 我们可以用高斯方程来描写其物理特性。
涡流是在气流运动的过程中收到切变力的作用而形成的, 当有物体阻挡气流的运动时, 就会产生气体旋转现象, 形成涡流, 而伴随着涡流现场的形成, 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出现不均匀分布, 可以说, 涡流现象是造成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原因。
2、参照点的布设技术
参照点的布设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静风条件下, 将排放源作为圆心, 以直径2~50m划圆弧, 与排放源成120°夹度的扇形范围内设置, 同时注意下风向的形成, 注意由于静风条件下污染源无规则运动对参照点造成的污染;另一种是当监测现场风力大于1m/s时, 一般来说只有下风向受污染物影响下, 参照点应设在其下风向未受污染物影响处, 在此种情况下设点时注意涡流区对上风向带来的污染。
3、监控点的布设技术
监控点的布设在技术上主要分为静风条件和有风条件下。下面主要分为这两种方面讨论。
(1) 静风和小风条件下的布设技术
在静风条件下, 风速小于0.5m/s时, 风向相对混乱。污染物从生产装置排出后向上或四周扩散, 最终由于重力的作用缓缓降落, 并且污染物的水平扩散也无方向性。在静风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 污染物分布比较均匀, 呈现高斯分布。
在小风条件下, 0.5m/s≤μ≤1.5m/s时, 顺风时, 此时不能忽略风力, 必须考虑污染物在三个方向的湍流扩散, 在单方面的扩散可以认为生产装置为点源的形式排放, 可以认为是瞬时的高斯分布来衡量污染源排放最高浓度的距离。
(2) 在有风的条件下的点位布设
我们知道由于风力的影响, 把无组织的污染源废气带到空中, 再由于大气的扩散作用, 污染物在空气中自净, 因此我认为此时大气污染物在空间分布应为三层, 由高到低, 设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的大气污染源扩散最快, 因为上层的气流速度最快, 扩散能力最强, 自净能力最强, 此时对地面的污染相对最弱, 中层次之, 较上层扩散速度较慢, 自净能力较弱。最大污染也就是最下层, 处在最下层大气, 自净能力最弱, 根据自力重量的沉降, 也就是它对地面的污染最严重, 当下层的污染物降落到什么地方时, 此时也就可能是浓度最高点, 我们可以把这种扩散模式称之为风--流扩散。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认为生产装置为点源形式, 可以利用点源模式进行计算得到污染物落地的最高浓度点和最远点。我们就在此处以扇形范围内设置3~4个点来监测出浓度最高值。
总结
对于无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 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在其监测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于质量的控制、工况的要求以及监测时机的把握、风向和风速的测定, 同时还要科学的设计监测频次, 以及对低矮排气筒影响的处理工作等。只有充分的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才能准确地对污染源进行监测。
参考文献
[1]高玉堂:《环境监测常用统计方法》, 原子能出版社, 2008年。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5
宝鸡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
对宝鸡市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和降尘等4种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作了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改善宝鸡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必要性.
作 者:王陆军 廖晓芬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陕西,宝鸡,721007刊 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0(1)分类号:X830.5关键词:大气环境质量 模糊评价 综合分析 宝鸡市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6
1监测对象的选择
1.1更加明确了监测对象的选取标准。
在2009年颁布的新导则中, 对于监测对象的选取标准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增强了在监测对象选取时的可操作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其两条重要的原则:首先对于建设项目中的污染物排放测有了更加明确规定, 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律法规或标准文件等, 只要有相关限值的污染物都应该给予监测;其次在国家缺少制定的相关标准文件的时候, 对于那些毒性和污染较大的污染物排放也应该给予监测。
在新旧导则的对比中, 我们发现旧导则在这方面的规定显得较为模糊。只是将监测的侧重点放在了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和对于当地环境已经造成了较大污染物上, 这是其不足之处, 由于其规定的较为模糊, 对于当地环评单位在制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方案等相关的文件时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 因为旧导则放的尺度较大, 所以对于环评文件的严肃性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由此可见新导则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大改进的。
1.2新导则的执行标准更加严格。
新导则在环境监测对象 (或称因子) 的数量方面没有设置上限, 规定只要符合前两个标准的对象都必须纳入监测范围中。而旧导则对于监测对象的数量有着数量上的限制, 并规定一般不多于5个, 由新旧导则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新导则在执行标准方面是更加严格化, 对于环境监测和保护日益严峻的今天, 是一个适应性的调整, 符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思想。
2更严格的监测频率
对于监测频率的执行, 新导则在制定的过程中对其要求更加严格, 主要是使对环评现状的监测更具有代表性, 在扩大其样本范围的基础上, 对项目建设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更能真实地反应出来。
2.1对于不同评价等级的项目, 其监测天数在新导则中规定都要至少监测7天, 而此项规定在旧导则中怎没有这么严格, 对于二三等级评价的项目只需要监测5天即可。
2.2在每天监测的时频方面新导则也更加严格, 与旧导则规定中一级评价项目只需涵盖6个时段相比, 新导则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时段至8个规定时段;在二、三级评价中新导则规定要涵盖4个时段, 而旧导则只需涵盖3个时段而去掉了其中的02时的监测。
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新导则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新导则规定日平均浓度监测值应该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某些物质相关数据有效性的规定, 如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监测时数要达到18小时。而旧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则没有相关的规定。但是由于技术原因, 部分监测站要达到此项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在改进和升级相关监测站技术设备方面仍需做出更大的努力, 使其能跟上我国对于环评监测的具体要求, 不至于是新的环评标准的制定成为一纸空文。
3细化和严格了监测布点的设置
在旧导则中对于监测布点的设置有的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 有的则是对于设置点的数量要求达不到今天对于环境监测的要求, 所以新导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实施和颁布, 在监测点的布置方面做了更加详细和细化的规定, 弥补了旧导则相关规定在这方面的不足和空白。
3.1新导则在对监测布点的规定中更加具体化了, 除了引入了极坐标的概念, 还在其布点原则中增加了风向、环境保护目标、功能区等因素。而旧导则在这方面的规定则是尺度比较大, 没有新导则这么细化。其中对于监测点的设置, 新旧导则在规定方面也不一样, 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在旧导则中对于监测点的设置需在拟建设项目的地点设置;而此项在新导则中则是必须在拟建项目地点的上下风向设置监测点, 对于在拟建项目的地点是否应设置监测点并没有做出规定。
3.2在新导则中增加了对于监测布局点的数量规定, 尽管在一二级评价项目中的数量没有太大变化, 但是对于那些环境保护目标较多、地形复杂和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的地区可酌情则加监测点的布局数量。在三级评价项目的监测中我们要适当的增加监测点的布置, 一般是2~4个;而在此项规定方面旧的导则只规定了1~3个。
3.3在新旧导则的对比中我们也会发现在新导则中新增了一些内容, 如具体规定了对公路、铁路和城市道路类的方面建设项目布点及其周围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审批的依据之一, 因此其科学性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环评现状监测不仅对于在表明环境现实状况的同时, 有构成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基础, 而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颁布并实施正是体现了环评现状监测的重要性, 值得我们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完善环评监测的制度。而相关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对于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各项现状监测的技术要点的掌握不仅是对其自身职业技能的要求, 同时也是新形势和新环境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史啸勇.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监测的技术要点[J].能源环境保护, 2009, 23 (6) :56-57.
大气环境监测的分析与思考 篇7
1 大气环境监测的现状
1.1 政府监测工作为主, 民间监测工作为辅
传统的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工作的主要工作是由政府部门下设的环境监测部门执行。政府部门下设的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工作的工作目的是完成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 为社会提供详实的大气环境报告, 同时为环境稽查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以确定环境稽查工作的工作方向。
而民间大气污染监测工作是近年来因为环境经济的日益发达而兴起的一种民间自发的监测工作。最初执行大气污染监测工作的是不少畜牧养殖农场, 农场为了展示自身的畜牧养殖环境的优势, 对自身农场进行较为详细的大气环境监测。同时, 很多养生度假地也开始为了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养生而进行本地的小范围大气环境监测工作。
1.2 民间监测工作主要来自数据宣传理念
对于大气污染的民间监测工作驱动力大都来自养生地或者食品原产地等对于环境的评估需要。目前, 部分饮品企业的水源地和奶源地都已经开通了在线监测实时数据公开系统, 这些系统的意义是显示这些企业的食材来源的环境优势。真正用于科研意义上的检测工作在民间并没有展开。
1.3 污染物分布特性造成了监测结果的差距
因为大气污染物, 特别是颗粒污染物在大气中以气溶胶形式存在, 多以, 很多污染物表现出了很强的区域性。距离很近的两个观测点观测到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污染值可能差距较大。这也让民众对于大气污染监测结果的不信任感, 这种不信任感使得大气污染监测大数据的市场受到了压缩。
2 大气环境监测的问题
2.1 监测网点密度不够
目前, 因为大气环境监测监测系统的布置与气象站的布置基本重合的, 目前, 气象部门的气象站的布局, 一般按照每乡镇择地布局。所以, 大气环境监测的监测点布局也基本保持着每乡镇布局1~2点的方式进行。这种监测密度下, 难以实现对于气溶胶系统移动的精确监测。
而民营企业对于大气环境监测的布局点主要在其生产园区内布置, 布置方式为单点或者多点, 甚至部分企业选用了基于SCM系统的数字化监测系统, 而非基于质谱仪和色谱仪的物理监测系统。这些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置信度不高, 难以实现科学严谨的监测。
同时, 有效监测大气中层和高层污染情况的空飘气球监测法, 因为其成本较高, 设备难以复用, 目前的使用密度也难以达到大气质量大数据的具体要求。甚至不少监测承包单位会选择数据造假的方式降低监测成本。
2.2 没有形成统一的监测体系
目前, 即便是政府下设的大气环境监测机构, 也是直接对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 目前没有一个统观全国的大气污染监控管理部门对于大气污染进行统一部署和数据整理。全部数据均上报到国家气象局的大数据中与气象数据同步汇总。从系统实质上, 大气污染数据与气象数据有着本质的区别, 目前我国需要一个单独部门对于大气污染的监测负责, 这个部门可以是一个政府部门, 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但是目前尚没有成立这样一个全国统一的独立的部门的时间表和议程。
2.3 数据科研目的性不强
近年来, 民间要求整合一个大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呼声逐渐增强, 不少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发表论文及著作, 提出统一的具有科研价值的数据大气数据监测系统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但是, 目前来说形成该大数据整合的投资来源无从获得, 且项目为纯公益项目, 无法为投资人提供足够的投资回报率。所以, 目前的大气污染数据来自不同的部门, 在气象部门汇总, 然后通过气象信息发布通道面向全国发布。这些数据对于大气治理科研工作的指导价值不强。这一状态值制约我国大气治理研究的一个主要瓶颈。
2.4 篡改数据的事件有所发生
首先, 对于企业测量数据来讲, 其目的是展示当地大气成分的良好状态, 所以, 在大气环境发生恶化时, 部分企业会对企业监测数据进行修改。甚至部分生成公开其食材原产地大气污染状况的企业, 并没有真实部署监测系统, 而是采用纯粹伪数据的方式进行“监测”。同时, 在政府相关部门中, 也存在不负责任的个别员工不按流程操作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造成政府相关部门的部分监测结果不准确。所以,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在民间的关注度居高不下, 但是置信度一直打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3 大气环境监测的对策
3.1 提高监测人员责任心
监测人员的责任心对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不管是政府相关部门的监测网点工作人员还是环境依赖企业的环境监测人员, 都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努力提供准确详实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
3.2 实现在线实时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的实时监测并不是采用基于监测芯片的纯电磁监测, 而是通过远程读表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读出。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系统, 民众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 企业也会对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重视。只有企业对于大气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了, 才会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效应, 让环境依赖企业主动监督环境污染企业, 使得部分污染企业无处遁形。
3.3 建立健全独立的信息发布体系
大气污染指数通过气象网站和天气预报面向公众发布的现状来自气象部门对于各地大气环境监测部门的管辖权。此举使得监测部门和稽查部门分属两个部门管辖, 其业务传递和执行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隔阂。所以, 建议国家进行机构调整时, 充分考虑到环境监测和环境稽查部门的业务相关性, 而并不是仅仅考察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监测的技术相似性。将大气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等环境污染监测部门在各自的技术职能部门中划分出来, 统一归环境稽查部门管辖, 这一方式可以使得包括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在内的所有环境监测工作渠道更加畅通。
3.4 构建专业检测体系或者独立部门
包括大气环境监测部门在内的环境监测部门应该首先受到全国统一的内部调度和业绩考察, 而不是分属于各个地市的相关政府部门管辖。基于政府及企业对于环境监测的长期硬性需求, 该部门可以进行企业化改制, 从而实现更加独立的监测环境。同时也为加大监测点密度的融资创造条件。该企业可以面向重点的环境依赖企业提供全面的专业的环境监测服务, 同时承接国家的环境监测任务, 从而得到运营的基本业务收入。
结语
近年来, 随着PM2.5的监测工作高调推行, 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逐渐走到前台。但是, 基于历史原因, 我过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国家的体制改革逐渐的得到改观。
摘要:本文通过要素分析的方式, 研究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对策。本文认为,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来自其技术和管理的问题, 但是根本来自管理体制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通过体制改革的方式, 大气环境监测与其他环境监测一起, 会得到较为深化的改革, 使得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大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健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01) :128.
[2]王花平.关于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 (01) :75.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8
1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概述
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不用直接接触目标物就能对其进行分析、识别、判断等的高自动化监测手段[1]。根据所利用的波段不同, 遥感技术又可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紫外遥感技术, 微波遥感技术, 热红外遥感技术三种。该检测技术仅需要相关仪器, 就能实现对有距离的现象或者目标物的观测, 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无需采样就能实现区域性的跟踪和测量, 并能迅速定位污染源以及污染的范围, 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分布等情况, 以获取大气环境的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2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可分为地基遥感、空基遥感以及天基遥感, 其中, 地基遥感主要以地面作为遥感平台。而空基和天基遥感则主要以飞机、宇宙飞船、高空气球、卫星等作为遥感平台。目前, 应用最多的遥感技术包括主动式遥感监测技术和被动式遥感监测技术两种。现介绍这两种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2.1 大气环境主动式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大气环境主动式遥感监测是一种由遥感探测仪自身向外界发出波束, 然后被探测目标物所吸收和发射后发出回波, 再经卫星检测后显示相关数据的监测技术。当前, 机载或星载微波雷达属于大气环境的主动式遥感监测技术中的重要技术。而主动式雷达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动式雷达指得是发射机在很短的时间内, 通过天线将较窄的一束大功率电磁波脉发射至目标物, 再接收目标物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因为物体存在差异性, 因此, 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的位相、振幅不同, 这也是得以观测到目标地物的距离、方向等数据的原因所在。很多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制定相应的空间雷达探测计划, 如美国NASA在1993年就开始利用装有雷达的极轨卫星探测大气中分布的臭氧、水汽、O3、NO3、SO2等成分的数据[2]。近年来, 全球监测仪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 并主要用于监测SO2、NO2以及一些卤化物等痕量气体对平流层、对流层臭氧化学中的影响作用。例如, 有专家采用该项技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大气中的CO柱浓度、靠近地面的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 并得出北京大气中的CO柱浓度较之前降低了19%, 而靠近地面的质量浓度也降低了46%的结论。
2.2 大气环境的被动式空基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大气环境的被动式地基遥感监测技术中, 主要包括多波段光度计遥感、微波辐射计遥感、太阳直接辐射遥感技术等。其中, 太阳直接辐射遥感技术在最为常用的一种监测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在大气中日光能够发生散射和衰减作用, 进而对大气的组成成分 (主要包括CO2、大气臭氧等) 进行测量的监测方法。大气环境的被动式地基遥感监测技术一般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大气热污染源等。⑴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地球上会不断产生NO、SO2等有害人体健康的气体。植被等受这些有害气体的影响, 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对红外光的反射率下降等现象。遥感技术利用这一特点, 将监测结果呈现在不同的像元上,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像元信息和实际植被、土壤等信息得出污染物气体的浓度信息。⑵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的监测:以监测雾霾现象为例, 雾霾是近年来影响我国, 尤其是北方空气质量的天气现象。我国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收集了华东六省一市大气中的相关数据, 得出雾霾天气频发与热岛效应增强、风速降低、空气湿度降低等因素密切相关[2]。⑶大气热污染源监测:遥感技术对大气热污染源的监测主要体现在监测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由于城市中聚集着大量的人口, 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大量热量聚集在一定范围内, 继而形成局部地区气温升高的现象。大气遥感监测技术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可测量出地物的温度, 同时根据热效应的差异探测出热源。除此之外, 大气遥感监测还可对热图像进行等量分割, 绘制出等温线, 从而分析城市热岛的强度、分布特征等。
3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展望
遥感技术正由单一遥感资料分析方式向多数据源、多时相的综合分析方式方向发展, 并更加注重分析事物的内在规律。未来遥感技术在监测大气环境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将向着以下方面发展:⑴向着定量化、集成化、全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其中, 定量化成为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的长久主题, 为此, 可建立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的指标体系, 因为后期的定量研究工作均需要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展开工作。另外, 定量化是实现大气环境遥感技术的集成化、全球化、系统化的基础条件。⑵主动和被动式卫星遥感的一体化:卫星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保护、预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卫星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气环境遥感器也应随之不断改进。而实现主动和被动式卫星遥感的一体化, 提高探测技术的精确度, 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也必然会在大气污染控制以及环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国东.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07) :57, 59.
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分析 篇9
1 大气环境的数字化监测系统
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是在SQLsenrer7.0软件和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以虚拟仪器进行应用的一种环境监测远程操作系统。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子模块:服务器子模块和客户端子模块。其服务器子模块中包含网络服务器、采样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等, 其客户端子模块中包含数据查询、数据接收以及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 数据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上传、交换, 并提供信息的存储空间等。客户通过网络可以对数据服务器进行访问, 而数据服务器根据客户的请求来实现数据的提取功能等。此外, 采样服务器主要是负责对采样信息进行记录、数字化分析和处理等, 并将信息数据存储进数据库中。
客户端子模块是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自身不但具有传递信息数据的作用, 还具有研究分析的功能, 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数据的处理, 并通过数值形式、图形形式等像客户展现。其所呈现的监测数据信息具有实时性, 其不同时间所呈现出的监测数据具有很大的变化, 增加了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难度。因此, 很多专家血脂都致力于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技术分析, 希望能够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以提高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简便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
在我国, 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其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也变得日趋规范和健全。对于我国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 其大气环境监测的工作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能力和知识的专业性, 并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加强,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形成先进和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和环境监测的预警体系。
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对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状物质、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等物质进行监测。这些物质的含量不仅会影响空气的质量, 同时也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映, 对大气环境进行二次污染。所以, 对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就是其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来说, 大气环境中的物质成分比较复杂, 而且其成分存在着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 大气监测工作就需要对大气中的总悬浮物进行监测, 对于可吸入的颗粒物质的浓度进行监测, 以及对颗粒物质的化学成分、分布情况以及降尘量等进行监测。像对二氧化硫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电导法、针试剂分光度法、火焰光度法以及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等等。此外, 大气污染中还有一项物质成分不能够被忽略, 就是氮氧化物。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数目的不断增多, 其氮氧化物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目前对于氮氧化物的监测工作仍还存在不足, 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3 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谓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 对环境监测的技术和管理等进行相关的控制, 以保证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采样、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等。在采样环节, 需要对采样点的设置上保证其代表性和均匀性, 使其能够反映出大气环境污染浓度的一般性。其次,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需要对采样流量进行统一的标准管理, 防止流量误差影响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再次, 要控制好采样的时间, 将采样责任下放于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身上, 保证采样样品能够做到完整的交接。
在分析环节, 需要对实验室进行严格的控制, 防止因为认为操作失误导致监测数据的误差。其次, 在对大气颗粒物质的检测分析中, 需要严格的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 以防止误差因素影响监测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再次, 对监测样品进行严格的控制, 确保试验分析浓度与标准曲线相适应, 其误差应该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 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而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则更具有这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能够有效的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但仍存在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芳凤.浅谈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J].科技风, 2013 (17) .
[2]聂永.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J].科技与企业, 2013 (13) .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篇10
一、我国大气质量标准
在这里对我国的大气质量标准进行简单的介绍, 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布点方法与意义进行分析, 是为我们解决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服务的, 它对我们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有重要意义。1)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这三级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人、社会、自然界和谐发展为前提的下确定空气质量的最低要求标准。2) 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划分和执行的标准, 我们都是通过每个不同区域的具体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进行区分的, 这其中我们主要的区分标准是大气污染的程度, 而被划分的每一类区都按照环境质量的级别执行相应的标准。3) 大气监测中的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按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 (试行) 》的有关规定进行。4) 对于每个地区的大气环境标准, 是由每个地区自行确定的, 而且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形成规范的规划, 由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机构监督管理, 大气环境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大气标准的最低值。
二、布点采样的原则
1) 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设置三个高、中、低不同污染程度的监测区域。2) 监测点位的布设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布点一般根据风向和污染源的集中程度而定, 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多设污染监测采样点, 上风向相对少设。3) 要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 工业区的密集程度和污染的程度来设定采样点, 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高污染区域多设, 否则少设。4) 我们所设的采样点的周围尽量比较的开阔, 采样口的水平线和周围建筑的角度的夹角不应过大, 不得超过30度, 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采样点周围不能够有其他局部污染源。且应该避开比较有吸附能力的建筑物和树木。5) 为了使的各个监测点位的数据有可比性, 尽可能的做到所测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相同。监测点位置一经确定之后, 不宜轻易变动, 以保证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6) 采样点高度的设置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同时从测定的目标出发, 比如说, 如果观察大气污染物对人的影响, 采样高度就可以设置在1.5米到2.0米之间。
三、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
1) 我们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 主要是对一个周期内对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不间断的监测, 并通过监测来查看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是否满足相关的国家规定标准, 而我们对环境监测的这些数据是编写大气环境质量报告的基础。2) 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 其数据同样可以应用于大气污染预测的报告中, 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现有的大气质量情况, 提供一些方便, 让我们从总体上总结出它发展的现状和变化的规律及趋势。3) 大气环境监测的基本数据为我国有关的环境监测部门工作提供了的最基本的参考资料, 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 同时也为我国的环境质量的修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方便环境部门的研究和管理。
我国的空气监测的主要污染物质是SO2, NO, 碳氢化合物和浮尘等等。对空气的监测是我们合理的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和进行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的前提。
四、监测网点布点方法及意义
适用于各种监测任务或所有污染物监测的最佳网络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永久性的、一劳永逸的监测网络也是不存在的。我们要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和监测目的的不同, 合理设计监测网络。
1) 功能区布点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初期, 它是一种比较常规性的布点方法。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不同, 在不同的功能分区里面进行踩点, 但是要对采点区域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所监测的范围内, 我们要对其人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自然因素进行充分的讨论。功能区布点法是与地面层的人类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环境监测方法, 可以充分的反映出人类活动和区域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在大气污染的扩散点位上采样, 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大气环境污染的多方因素。2) 网格布点法:通过坐标方法平均布设采样点的方式, 把要检测的区域平均的划分为一定的网格, 因此它比较适合那些有比较多污染源, 且在分布上满足网格布点条件的污染区域。运用此方法对环境进行监测, 要根据受污染的程度来决定网格的划分, 但也要考虑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个监测方法的优点主要在于他不受客观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对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反应的也比较直观, 而且, 随机性比较强。3) 扇形布点法:在一个地区, 如果它的主导风向相对明确, 且污染源多是孤立的高架点源, 那么比较适合用扇形布点的方式。以污染源所在的位置为源点的顶点, 把主导风向看成是一条轴线, 然后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布点规划出监测区域的范围, 且一般情况下所化扇形的角度在四十五度到九十度之间, 但不得超过九十度, 在扇形的内部根据距离做弧线, 然后在弧线上采点, 一条弧线三到四个为宜。4) 同心圆布点法:当一个地区的污染源较多且成片式集中到某一区域的时候, 我们比较适合采用同心圆式的布点方法。以圆心为基础按不同的半径画圆并画放射性的射线, 在他们的交点处设置采点, 进行采点时要注意在下风向的采点相对多些。扇形和同心圆式布点法都与盛行风向密切相关, 当我们对这些的污染物的扩展特性及风向十分了解时, 便于我们找到污染浓度最大的地区, 同时因为布点的设置优势, 也可以避免漏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
五、结论
大气环境的好坏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布点分析能都很好的了解我们大气污染的现状,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及时的预测污染的走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上是笔者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问题的简单总结, 希望通过以上的工作可以给环境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匡跃辉.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