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技术

2024-07-09

环境评价技术(精选12篇)

环境评价技术 篇1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因此, 我国现行环境评价标准涉及领域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不仅缺乏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专项评价技术标准, 还缺少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的技术标准。

自1973年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 e ntal im pact ass e s s m e nt) 概念引入以来, 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9年8月17日, 国务院公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新的阶段, 环境影响技术标准化工作也将迎来了新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概念是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在国外被称为是“认识、预测、评价、解释和传达 (及鉴别和评价) 一种行动的环境后果, 这种行动可以是工程项目、立法提案、政策、计划或操作程序, 并将结论应用于决策的一种活动”。目的是在对拟进行的活动做出决定前, 评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随着环境理论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也不断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也被定义为:对建设项的环境变化,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变化所进行的预测和评价, 以及提出减缓环境变化的措施。

2002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正式将环境影响评价定义为: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现状

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提出, 需要继续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健全环境标准。这些年, 随着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专家视点的制修订工作进度也不断加快。目前, 我国现行有效的环境标准915项, 涉及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等八大领域。作为环境管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包括了17项技术导则和规范, 涉及领域包括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声环境等等。

近年来, 随着环境保护部陆续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或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 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化工行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等, 为我国环评工作的深入、广泛地开展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同时也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思路、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根据环境部公布的《“十一五”期间需要制修订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落实及申报情况表》中统计, 共有35项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目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林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等多项标准正在讨论和征求意见的过程中, 有望于近期正式颁布, 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化主管机构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学科综合性强、涉及公众利益的专业技术。因此,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也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完成。

目前, 环境保护部作为我国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 也负责环境行业标准的归口工作。环境保护部下属的科技标准司负责组织拟定并发布各类国家环境基准、环境保护标准、技术规范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我国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作为环境保护部直属事业单位, 具体负责组织对规划、重大开发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审查, 研究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导则草案。隶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环境标准研究所, 作为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 它是研究、制定国家环境标准、环保行业标准与技术政策的牵头单位, 承担或组织承担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同时,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为首的全国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为止, 我国与环境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5个, 分委会23个。其中, 首个环境评价分标委———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环境评价分技术委员会 (SAC/TC297/SC5) 也于2008年9月16日批准设立, 负责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评价领域标准化制修订工作。

存在问题及建议

1. 标龄过长, 标准适用度需强化

由于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现行导则制订之前, 缺少对规划环评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因此, 现行导则在工作程序、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上受当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思路与框架影响较大, 在实际指导环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我国现行的17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超期服役”现象相当严重。最早的标准为1993年颁布的HJ/T 2.1-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和HJ/T 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而其他大多数标准都在2003年前颁布的。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 标准应5年修订一次, 但这些标准未进行过修订。建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主管部门能够尽快对标准进行修订, 使其能够满足当今评价工作的需要。

2. 体系未立, 标准覆盖面需完善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因此, 我国现行环境评价标准涉及领域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不仅缺乏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专项评价技术标准, 还缺少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的技术标准。以环境影响后评价为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7条规定,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形的,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由于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时点、目的不相同, 其评价程序、要求也存在区别, 但我国相关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标准却迟迟没有推出。同时,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标准较立法在申请、批准、修订等程序上的便利和快捷来加快对相关领域的规范。针对目前尚未制定法律法规又急需规范的领域, 可以制定标准来对其先行规范, 并通过标准实施的反馈为下一步法律法规的制定提出依据。建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主管部门能够在宏观与专项相结合的基础上, 尽早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尽快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3. 意识淡薄, 企业参与度需增强

当前, 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正席卷全球, 面对已经到来的绿色浪潮, 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缺乏足够的敏锐。环境影响评价对其而言仅是项目审批所必须获得的一张“门票”, 其主观上并没有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除了企业主观认识不足外, 还因为企业对法规和标准不了解所导致。因此建议多鼓励和吸纳相关企业参与到环境评价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来, 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对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全过程, 可以加强企业主动参与环境评价的动力, 将过去的被动执行变为主动要求, 共同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化工作进程, 从而提升环境评价的有效性。

4. 门槛过高, 公众监督需加强

环境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鼓励公众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来, 还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等法规来保障公众参与机制, 但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技术要求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过于专业, 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工作背景才能够理解和掌握。这必然限定了公众参与受众面, 使更广大的普通公众无法真正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来。因此建议在环境评价结果中可以引入分级标准, 将评价结果以星级评价等更为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 并将该分级方式打造为宣传品牌, 降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门槛, 使所有人员都有机会了解、参与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全社会推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评价技术 篇2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们在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预测和评价该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决策,并在行动之前制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本身是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不断改进、拓展和完善,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又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是需要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一项法律制度。因此,为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和指导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国家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成为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境保护被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有诸多分类方法,如可以按评价对象、环境要素、时间顺序等进行分类。按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可将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地表水环评、大气环评、声环评、固废环评和生态环评等。以下从环境影响评价内涵及理论发展历程谈起,仅就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点进行分析与归纳。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于2008年12月正式颁布,与原大气导则((HJ/T2.2-93))相比,修订后的大气导则各章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其中改动较大的是评价等级分级、推荐预测模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等内容。导则修订过程中,结合国家最新环境保护政策及管理要求,修改完善了导则各条款规范与要求,以提高大气导则的可操作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适用于建设项目地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识别和预测区域开发活动对区域大气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事先制定出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在评价等级确定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深度可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其评价要点为:(1)区域能源结构及其环境空气影响分析。(2)集中供热(汽)厂的位置、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预测与分析。(3)工艺尾气排放方式、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控制措施及其环境影响分析。(4)区内污染物排放对区内、外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影响分析。(5)区外主要污染源对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若是针对开发区做大气环评,依据开发区环评的目的和特点,在大气环评的内容中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开发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确定其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方案,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开发区大气环评的核心,也是开发区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2)开发区总体规划评价。开发区作为一项工程,评价对象主要是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分,因此应从环境角度论证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和环境可行性。(3)提出开发区大气环境管理对策。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的保证,开发区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开发区环境管理机构来落实。

2008版大气导则结合最新的大气污染扩散理论的发展,提出新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清单,统一和规范了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方法与步骤,提高了导则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导则修订前后推荐模式的比较及项目抽测对比分析表明,2008版大气导则推荐模式在多种应用条件下均优于原导则的推荐预测模式。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某一水域进行环境要素分析,对其做出定量评述。通过水环境

影响评价,弄清区域水环境变化发展的规律,为区域水环境系统的污染控制规划及制定区域水环境系统工程方案提供依据,只有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搞好水环境区划和环境规划工作。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如下:(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包括开发区水资源利用、污水收集与集中处理、尾水回用以及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2)水质预测的情景设计应包含不同的排水规模、不同的处理深度、不同的排污口位置和排放方式。(3)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简易(快速)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011年6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正式颁布实施,该导则主要针对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以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要求必须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迄今为止,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整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原因有:(1)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隐蔽性:由于地下水环境受污染隐于地下,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即使污染程度已经很严重,还是很难被发现;(2)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从地下水环境污染发生到显现危害需要经历漫长的历程,有可能建设项目已经结束,地下水的危害才突显出来;(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的艰巨性:查清地下水环境耗资大、专业性强、技术复杂,在项目论证阶段实施难度大。

由于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不够,众多环境评价工作者在评价工作中难以准确理解规范的要求,在确定主要评价对象、选择定量评价方法、采用科学的监测手段等方面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

由于地下水特殊的赋存条件及运动规律导致地下水环境十分脆弱,造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较薄弱的环节,因此评价工作应以发现地下水水环境问题、预测地下水环境演变趋势、减少地下水环境问题危害为核心展开。作为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地下水环境问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滞后性及难恢复性,并充分利用地下水背值和历史动态数据说明。地下水的环境状况,同时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层级、有侧重地开展现状调查,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分别进行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强且长期的工作,因此建议环境评价单位与管理部门要重视地下水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储备及培养工作。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导各个行业建设项目环评中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导则。评估导则应当说是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专业(行业)导则,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技术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建设项目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先弄清现状,分析工程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问题,查找产生这些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原因、影响方式及其一定时期内的影响程度等情况,最后提出减缓或消除不利影响的措施与对策从评价范围来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1)先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2)评价项目厂(场)址及影响范围的生态环境现状。从评价内容方面讲,一般分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而且重在敏感目标。需要弄清物种多样性及其濒危程度、价值,群落多样性及其效能;对野生动物要说清其栖息地状况(庇护能力、食源、水源等);说清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敏感性、脆弱性、对人类活动(工程)影响的阻抗能力、演变趋势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如下:

(1)调查生态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过程、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的情况,包括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生态退化状况包括植被破坏、土壤污染与土地退化等。

(2)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功能及生态景观影响。分析由于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导致的对自然植被、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水域生态与湿地、开阔地、园林绿化等的影响。分析由于自然资源、旅游

资源、水资源及其他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而导致的对自然生态和景观方面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域内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污染源空间结构等变化对自然生态与景观方面产生的影响。

(3)应着重阐明区域开发造成的包括对生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影响性质与程度、生态功能补偿的可能性与预期的可恢复程度、对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及保护的可行途径等。

(4)对于预计可能产生的显著不利影响,要求从保护、恢复、补偿、建设等方面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以上几个导则的学习,让我对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了解到,因为有了这些导则的规定,也让人类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到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环境评价技术 篇3

【关键词】 技术创新风险; 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 风险评价; 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0-0044-05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优势进一步加强,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下保持优势,只能依靠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所以识别风险因素,并运用专业手段评价相关风险,才能为企业创新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

一、技术创新风险和风险评价的含义

(一)技术创新风险的含义

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项目过程中,因为市场、企业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自身的难度和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此而引发创新项目的中断甚至失败,从而达不到预期经济效果和技术指标,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技术创新风险。

(二)风险评价

建立在风险估测和识别的基础上,参考风险对特定目标的影响程度大小,全面考虑其他因素,将项目的风险进行分级排序,这个过程就叫做风险评价。它主要通过建立风险评价专业模型,并结合具体风险因素来进行综合分析,估测出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导致的损失程度,从而找出该创新风险的关键并确定项目整体的风险水平,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项目风险评价的过程为:

1.搜集数据

首先必须搜集数据,可以参照类似项目的历史记录进行搜集,但必须保障数据与本创新项目相关。如果历史资料不能满足需求,有可能需要通过征集专家意见去获得一些主观但是专业的评价。

2.建立不确定性模型

以已得数据为基础,对相关风险进行明确的量化,进一步形成风险评价模型。

3.评价风险影响

在不确定性模型建立之后,全面分析相关风险的影响,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把风险结合起来。项目风险评价过程如图1所示。

二、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因素指标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建立指标体系中的风险因素要能够做到全面、准确并有效,可以说明创新项目中的所有风险,除了已出现的,还要对未出现的潜在风险进行反映。

本文参考众多学者已提出的风险因素体系,将其中交叉和重复的因素去除,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创新状况、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和问题,建立了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体系,如表1所示。

三、构建技术创新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参考原有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方法,可以看到,如果仅仅是单一地运用模糊评价法,就有可能面临信息丢失的问题,而且单纯地采用模糊评价法,专家评判的一致性就没有办法衡量。如果单纯地使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很显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丢失的问题,但是,对于专家评判的一致性,同样没有办法衡量出来。所以如果只是单纯地使用模糊评价法或灰色综合评价法,都有可能造成评价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的情况出现,因为要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使评价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准确。

运用多层次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属于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大小,除此之外,还可以识别出所属的各级风险因素指标的不同风险级别。鉴于此,企业就可以查找到影响自身技术创新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原因,并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不同风险级别采用不同方法,合理地配置有效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整个技术创新风险的目的,使创新项目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四、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为了简化样本数据的搜集工作,本分析的数据通过对文献谢科范、佘廉(2004)的《企业风险管理》和李晓峰(2005)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测度与决策及其预控研究》中的研究,选取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在此作为样本来进行分析。

选取XX石化公司“新型蒸发式空冷机”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新型蒸发式空冷机”技术创新项目旨在研究出一种新表面蒸发式空冷器,替代夏季运行冷却能力不足的原干式空冷器,还为因扩能改造导致装置空间狭小的难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较常规空冷器每年可节约60%的用电量。仅此一项,每年可为生产装置节约不少的电力费用。

在此,运用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型蒸发式空冷机”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价。该项目的具体风险因素指标及其评价值见表2。

风险分析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对各因素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通过文献查找与询问调查,得出反映各项指标对创新项目的成败影响程度的评分值并计算出大多数指标权重,其余部分参考专家的各项意见依据经验打分,并归一处理其评分值,得到对应的完整一级和二级指标权重。

3.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根据最大隶属性原则,参考计算所得数据,可判断出,此技术创新项目属于风险级别较低的程度,而这个风险评估结果也与项目在实际中所遇到的风险程度基本相同。同样地,通过计算,得出各级指标的综合值,也可以用来判断各级指标所处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级别。

通过多层次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不但能够分析出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新型蒸发式空冷机)的总体综合风险程度,还可以识别并确认各级风险因素指标的相应风险级别。经过创新的风险分析与评价,企业就可以从中找到影响自身技术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不同风险级别采用不同方法,合理地配置有效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整个技术创新风险的目的,使创新项目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五、总结

无论企业进行何种技术创新,只要在决策之时,风险就始终存在并一直伴随着创新项目。所以,技术创新项目一旦通过预测作出具体选定决策,企业经营者就必须随时密切关注技术创新风险的变化,做到对现存风险和未出现的潜在风险因素都能进行分析、估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寻求可以防范风险的有效对策和具体措施,力求把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综合以上分析,企业在应对技术创新项目上,应加大对财务風险的评价与分析,才能及时地提出有效的风险预警与规避方案,使得创新项目能更好地运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杨知宇,杨景海.基于现金流量视角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J].会计之友,2014(30):46-50.

[2] 鲍新中,何思婧.企业财务预警的研究方法及其改进——基于文献综述[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5):60-70.

[3] 李晓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孙威武.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120-124.

[5] 欧阳歆.基于Z模型的物联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4(4):70-73.

[6] 谢科范,等.企业风险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7] 李晓峰.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测度与决策及其预控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初探 篇4

1 海洋环境敏感区的划分

环境敏感区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 建设起源于1987—1988年的英国, 是英国自然保护区8种类型之一, 由农业部负责管理, 农村委员会、自然保护委员会、英国遗产委员会和北爱尔兰环境局参与规划。环境敏感区需具备下列条件:对整个国家具有环境意义;具有特定方式的农业开发;改变其农牧耕作方式已经或将对环境造成危害;是维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5]。

目前, 国内外关于环境敏感区开展的研究较多。Ndubisi等[6]认为环境敏感区是指那些对本地生境或区域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土壤、水体或其他自然资源的长期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的景观要素或区域, 包括野生生物栖息地、悬崖、坡地、湿地以及重要的农业用地。Frederick Steiner等[7]将环境敏感区划分为生态脆弱区、感知和文化脆弱区、自然资源脆弱区和自然灾害脆弱区4类, 认为开展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工作将有助于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李团胜等 [8]认为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可能发生天然灾害的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而导致环境负效果, 属于脆弱地区;他们依据环境敏感区的资源特征与功能差异, 将其分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资源生产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张伯宇[9]认为环境敏感区是高环境敏感度的地区, 其环境品质或资源亟须受到重视与适当的护育;他依据环境敏感区的特性和功能属性, 将其分为灾害敏感区、生态敏感区、景观敏感区和生产性资源敏感区4类。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 则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 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目前, 对海洋环境敏感区的定义还比较模糊, 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关于海洋环境敏感区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 广度和深度不够, 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对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研究,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等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因此, 对海洋环境敏感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利于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笔者选取海洋水文动力、水质和生态等环境要素, 对其环境敏感区类型展开研究。

1.1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亚敏感区、非敏感区, 一般可以根据所在海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 或者海湾开敞度、海岸线类型等进行划分。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 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 开敞度很小, 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② 多年平均流量小的河口;③ 多年平均流量较大, 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④ 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亚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 开敞度一般, 或感潮时间较长的海湾;② 多年平均流量一般, 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③ 多年平均流量较大, 径流作用和潮汐作用交替作用的河口;④ 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易改变的海域。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非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 开敞度较大, 或感潮时间短的海湾;② 多年平均流量大, 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③ 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不易改变的海域;④ 远离大陆, 面积广阔的海域。

根据上述原则划分的适用海域见表1。其中, 《中国海湾引论》根据开敞度将中国海湾分为4个类型:开敞型海湾, 开敞度大于0.2;半开敞型海湾, 开敞度为0.1~0.2;半封闭型海湾, 开敞度为0.1~0.01;封闭型海湾, 开敞度小于0.01[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1993) 规定河流与河口, 根据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大河不小于150 m3/s;中河15~150 m3/s;小河小于15 m3/s。笔者参考以上概念作为海域的划分指标。

1.2 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

依据所处海域的海洋功能区划和保护目标, 划分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亚敏感区和非敏感区。

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 开发利用和养护渔业资源, 发展渔业生产的区域;② 以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之免遭破坏为目的, 在海域、岛域、海岸带、海湾和河口对选择对象划出界线加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③ 以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区域。

海洋水质环境亚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 以人工培育和饲养具有经济价值生物物种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② 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自然景观区, 以及具有运动和娱乐价值的区域;③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或直接利用地下卤水的区域;④ 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自然景观区、人文景观区或两种景观结合的区域。

海洋水质环境非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 可供船舶安全航行、停靠、进行装卸作业和避风的区域;② 现已建设或规划近期内建设海上工程的区域。

根据上述原则划分的适用海域见表2。

1.3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

(1) 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 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

(2) 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区域;

(3) 开发利用和养护渔业资源, 发展渔业生产的区域。

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亚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

(1) 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自然景观区, 以及具有运动和娱乐价值的区域;

(2)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或直接利用地下卤水的区域;

(3) 易受自然灾害侵袭, 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区域;

(4) 在某个时期内禁止任何捕捞作业或禁止部分渔具作业, 以利于生物资源恢复, 使资源处于良好状态的区域。

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非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 利用海水做冷却水、冲刷库场等的海域;② 可供船舶安全航行、停靠、进行装卸作业和避风的区域。

根据上述原则划分的适用海域见表3。

2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3个工作等级, 1级评价最详细, 2级次之, 3级最简略。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相关法规。

为客观评价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可以对评价工作划分为3个等级, 然后根据等级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范围、内容和程度。笔者着重探讨海洋环境中的水文动力、水质、生物与生态等主要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首先, 关于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一般依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工程所在海域的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类型判定。然而生态环境敏感区类型与生态环境要素有关, 与水文动力、水质和沉积物等其他环境要素并无直接联系。因此, 工程所在海域的环境特征至关重要, 建议针对不同的海洋环境要素敏感区类型划分各单项评价内容的工作等级。

2.1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以下因素划分为三级:工程所在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类型、工程类型和工程规模。以围海、填海 (海湾改造) 等工程为例, 其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4。①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较敏感的区域,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就比较明显, 其评价等级相对较高;有的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甚至不允许进行海洋开发建设。例如, 海湾的水文动力环境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湾口、海湾中间、湾顶, 建设项目在海湾湾口对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就大于在海湾湾顶, 评价等级就相对较高。② 不同的工程类型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例如, 围海填海工程可能会改变区域的潮流运动特性, 引起泥沙冲淤, 对防洪和航运造成影响;有的围海填海海岸工程会改变海岸的结构, 减少海湾的纳潮量, 影响潮差、水流和海浪。火力发电厂工程会干扰水体流场, 取、排水口对局部流态产生影响, 对海域悬沙分布及海床演变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港口建设工程的围填海和航道疏浚, 会影响海域的局部流态和泥沙冲淤。③ 如果在相同的海域建设同一类型的工程, 规模不同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也不一样, 工程规模较大对海域流场等的影响较大, 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影响较大。

2.2 海洋水质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在海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1993) , 建议海洋水质环境的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以下因素划分为三级: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不小于3, 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 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 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 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7;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 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 , 各种受纳污水的水域 (即项目所在海域) 的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要求 (即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类型)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1993) , 以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 000~20 000 m3/d为例, 评价等级判据见表5。① 水质环境功能目标较高、水质环境较敏感的区域,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就比较明显, 其评价等级相对较高。有的水质环境敏感区甚至不允许进行海洋开发建设。②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取决于建设项目的工程类型和工程规模。③ 项目所在海域的规模也是确定海洋水质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重要依据, 受纳污水的水域规模大, 海水的流动性大, 污染物就比较容易被稀释, 污染程度相对较小。例如, 大河河口的排污能力就大于小河河口。

2.3 海洋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以下因素划分为三级:工程所在海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区类型、工程类型和工程规模。以围海、填海 (海湾改造) 等工程为例, 其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6。① 海洋生态环境功能目标较高、生态环境较敏感的区域,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就比较明显, 其评价等级相对较高;有的生态环境敏感区甚至不允许进行海洋开发建设。例如, 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等严禁海洋开发建设。② 不同的工程类型, 排放的污染物不一样,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③ 如果在相同的海域建设同一类型的工程, 规模不同, 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同, 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也不一样。

3 结束语

目前,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取得巨大成绩, 在项目建设、区域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经过20多年来的研究发展, 地面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非污染生态影响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导则。对于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迄今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技术。笔者仅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 尝试开展海洋环境敏感区类型的划分, 以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方法研究, 是对传统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我国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发展时间并不长, 评价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但若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可以进一步改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环境保护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亢利, 温忠涛.环境影响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1:59.

[2]陈国阶.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新的突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6 (16) :149-152.

[3]刘志敏, 刘欣, 许光辉.基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6 (3) :25-26.

[4]孙守谋, 王枫.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存在的几个误区[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5, 25 (4) :16-17.

[5]刘洪滨, 阿兰.威廉姆斯.英国的自然保护[J].海岸工程, 1998, 17 (4) :62-69.

[6]Ndubisi, De Meo, D Ditto.Environmental sensitiveareas: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1-3) :159-177.

[7]STEINER F, BLAIR J, MCSHERRY L, et al.Awatershed at a watershed: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protection in the upper[J].San Pedro Drainage Basin, 2000, 49:129-148.

[8]李团胜, 石铁矛, 肖笃宁.大城市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9, 15 (2) :52-55.

[9]张伯宇.环境敏感区[EB/OL]. (2006-12-15) [2008-10-01].http://tgru.geog.ntu.edu.tw/Geog Manager/magazine/NO_06/CH_8/SEL_1/6-9.ht m.

环境评价技术 篇5

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的改进

提出了用单位面积相对COD排放量--即评价区域COD年排放量/(该区域面积×年均降水量)表征COD排放的生态影响,以此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评价方法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各指标指数具有加和性,即区域EQI(或各指标指数)是以子区面积占区面积比例为权重的`子区域分指数的代数和.由此,提供了计划生态区域环境质量指数的方法.

作 者:黄霞 宋国强 HUANG Xia SONG Guo-qiang 作者单位: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72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8(z1)分类号:X826关键词:EQI 单位面积相对COD量 技术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初探 篇6

价、档案袋评价、阶段性评价,强调了评价方式之间的相互有机结合,初步探讨了信息技术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方式,提出了建立多元、开放的信

息技术课程科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生发展 初中信息技术 评价 课程评价 研究初步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建立健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而在制定新课程标准时,就已经将各学科课程的评价纳入到了课程标准当中去了,对新课程标准做了总体上的指导。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从无到有,是我们国家面对世界信息技术教育趋势和科技迅速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顺应世界教育潮流的。

信息技术课程从开始制定标准之时,评价标准就十分明确:不能用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简单的评价,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对知识进行搜索、提取、加工、处理和创新的能力,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决不是推行一两种新的、潮流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因此,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研究对于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结合自身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作一探讨。

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探索与实践

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信息技术形势的发展需要,根据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計划建议,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划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此后不久又启动了“校校通”工程,使得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2000年10月,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同志发表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她还指出:要重视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由此,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蓬勃开展,并开始不断普及到贫困农村中小学校,同时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如课程教材的编制与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探讨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研究)也轰轰烈烈展开,其中有些研究成果解决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各地健康、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不能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呢?作为信息技术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导向功能,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朝这一评价方向去努力探索与实践。

1、作品/作业评价

所谓作品/作业评价,就是指教师对学生作品/作业完成质量的评估。教师可收集学生作品/作业,从学生完成作品/作业的质量判断其有关水平和能力。这种评价,有助于较客观地了解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成长轨迹。

在作品/作业评价中需要有量规(Rubric)作为有效的评价指标,所谓量规,是指导/管控和改善学习行为而设计的一套评价标准,量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结构性评价工具,通过量规评价工具可以充分反映学生在制作电脑作品/完成作业任务时的各种技能水平,比较科学评价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智慧和潜能。

每一年举办的全省、温州市、乐清市各级别的学生电脑作品评比就是建立在作品评价基础上的大型活动,旨在通过这项活动推动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提升学生在电脑技能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2、表现性评价

简单地说,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或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表现/成果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态度。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在纪律、卫生、帮助同学完成任务等等方面都要一一做出记录

学生平时表现性评价可以总体上反映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3、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阶段性地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为改进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每学年要举行一次阶段性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以笔试方式进行,从理论上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专业术语和基本原来进行笔试测验,以使学生学会使用专业的信息技术术语来表达,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相关了解,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科学进行,同时兼以项目型任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工作。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当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要将这些评价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的潜能。

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除了学生的学业评价之外,还有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跟传统的学科课程的评价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模式来评价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那将会严重阻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积极性,这会导致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工作业绩评价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才是比较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共同组成了信息技

术课程的评价。

三、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开放

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我们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让学生通过笔试分数的高低作为学生重要评价手段的方式,而必须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才能真正体现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固有特点,才能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才能提高我们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

环境评价技术 篇7

1 建立特定的基于GIS技术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GIS技术的环境评价可以在研究区域内获取大面积的环境专题数据, 并结合环境中有综合性、周期性及区域特点的参考指标, 通过强大的空间信息分析, 得到有效的、系统的指标管理体系。在基于GIS技术的环境评价体系中, 有许多影响评价等级的因素, 如果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的话, 将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 给研究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因此, 确定好环境评价因子和环境评估误差重的指标权重值, 将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的误差。

1.1 选取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 是决定评价结果是否客观的重要标准。选择评价因子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客观事实的科学理论, 确保选取的评价因子能够客观反映研究区域环境特征。选取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关联性、系统性及可行性。即在选择的因子中, 需要有与其它因子相关联的地方, 又要有区别于其他因子的特点。它在研究区域的系统中, 具有系统性, 并且在这个错综复杂的评价系统中, 可以寻找到尽可能被利用于统计和调查的数据, 从而方便研究者的计算和使用评价因子进行运算。

1.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环境评价体系中, 权重值的确定反映了评价因子在评价系统的影响程度。只有在研究中寻求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权重值, 才能更加真实的反应研究环境的实际情况。目前, 用于权重值的确定评价方法种类较多, 我国常用的主要有层次分析法 (AHP) 、均方差法、隶属变频法及特非法等。

2 研究制定出环境评价方法

基于GIS技术的环境评价方法将是一种体现GIS空间数据库优势的评价方法。它可以利用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 在计算机的支持下,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模拟, 从而建立起为切近实际的地理模型及动态空间信息。基于GIS技术的环境评价方法将深刻结合环境中的空间功能分析, 对研究区域中的植被指数、土地利用指数、生态指数、水体密度、土壤性能、土地占有与破坏等指标进行分析叠置后, 制定出一整套相对具有真实效果的评价方法。

2.1 提取环境指标信息及制作指标分级图

在制定环境评价中, 可以充分利用GIS的强大的数据库功能, 他具有对较强对评价区域和项目的了解。这种了解深刻的体现在GIS关于区域内各个参数的信息数据, 并且建立有动态数据信息库。数据库的信息通过计算内置的计算软件可以预算出环境中某些因素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倾向性的可能。在GIS众多数据中, 可以获取到关于研究区内各个指标的数据, 同时计算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指标分级图的绘制, 形成更直观参考量图。

2.2 建立研究区域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区域内环境综合评价模型需要借助GIS的分析功能, 如研究区域内的网络分析、邻近分析、缓冲区分析及数字高程模型等。通过建立的模型分析, 达到对分析环境的监测, 从而使得评价模式更具有综合分析和模拟预测的能力, 是环境现状辅助、分析及决策的重要工具。

2.3 对研究区域进行环境评价

基于GIS的环境评价是建立在对直观的图形界面分析和自动化计算技术进行结合通讯的基础上。图形的界面可以让用户清楚了解评价区域的环境, 从而对其有深刻的了解。同时, GIS模拟出来的环境可以模拟和预测环境内存在不同风险, 如自然灾害、地震、海啸、大火等不定因素, 对用户提高区域内的防灾意识有一定帮助。另外, 基于GIS的环境评价具有很强的数据更新和跟踪能力, 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 以定期督促环境评价责任单位履行职责。

3 总结

基于GIS技术的环境评价是一项新兴的先进技术, 它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个步骤环节的严格实施。只有首先把握好对评价因子和评价权重值的选择, 才能建立越符合实际环境评价模式, 得到可靠评价指标和分级图, 分析出相对准确的环境情况, 最终得到接近客观事实的环境评价结果。总之, 基于GIS技术的环境评价为研究区域寻求到了一个精确的评价结果, 从而开辟了环境评价和分析的新思路。

摘要:环境评价是一个地方或区域在进行项目规划、农业耕作、环境保护及各项与国民民生息息相关的开发方案前, 所要对周边和现场环境考量的一个评估指标。环境评价的等级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项目的性质。因此一份相对合理可靠地评价策略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GIS,技术,环境评价,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华东.《环境质量评价》[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朱思才, 吴家齐等.《GIS技术在屈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 (18) .

[3]赵景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J]《.生态学报》.1995 (15) .

环境评价技术 篇8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及监督力度的加强, 参与辐射污染问题研究相日益增多。相关的一些辐射法律法规、管理名录及条例规定等相应的出台。同时针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限值标准及监测规范也相应的产生。《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2003年起国家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规定了辐射应用项目的环境影响应纳入环保管理, 并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电磁辐射污染现状:广播电视台发射设备的辐射功率相对较大, 发射频率一般可分为短波、中波、超短波 (包括调频信号) , 有些大型发射塔上会有几个电台或电视频道的发射天线, 总辐射功率达几十千瓦到几百千瓦, 是城市中主要的电磁辐射源, 在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 要综合考虑多个发射频段电磁辐射信号的影响, 最终评价应按《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 B 8702-88) 对应的多频段叠加方法计算。传统的2G移动基站多采用G SM 900和G SM 1800频段, 发射频率主要是870M H z~880M H z, 954M H z~960M H z及1840M H z~1850M H z频段, 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一般在20W~60W范围, 比起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功率要小非常多, 近年来, 随着3G和4G技术的发展, 单个基站往往具有多个载波频率,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考虑多个频率叠加的影响。据有关监测统计, 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环境电磁本底水平处于0.2V/m~1.6V/m之间, 远低于国内相关电磁环境标准, 在对电磁辐射设备开展环评过程中, 应对评价范围内的电磁环境本底测量, 并对本底贡献的来源进行分析, 在最终的污染计算中, 需要综合考虑本底贡献的影响。

电离辐射污染现状。自居里夫人提出“放射性”这个术语, 针对放射性的研究络绎不绝, 美苏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后, 其研究成果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 但同时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就散落于地球各处, 原有的自然分散平衡随之被打破, 辐射污染随处可在。1945年8月6日, 美国在广岛先后投掷两颗原子弹, 致使71379位平民罹难, 广岛生态环境也遭受极大的破坏;1986年4月26日凌晨,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 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 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 也是自然对人类发出的第一次警告。在和平年代的今天, 电离辐射的应用已十分广泛:X射线应用于医疗影像、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疗上的癌症治疗与杀菌消毒、工业上利用γ射线进行无损探伤等等。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 B 18871-2002) 对辐射工作人员与公众人员分别设有辐射剂量当量限值, 与其它常规污染因此环评考核以“达标排放”为指标不同的是, 放射性污染的环评, 除了人员的辐射剂量达标外, 还应考虑放射性实践工作的正当性、以及是否达到了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此外, 在电离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 还应对辐射应用的安全措施、人员技术能力能因素综合评价, 这样才能确保核与辐射应用的安全。

二、辐射对环境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危害。有些机构已将电磁辐射已被列为继水、气、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 在众多辐射危害中, 电磁辐射离我们最近, 时刻相伴我们左右, 因此最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有电的地方就会有电磁场, 比如电脑、手机、家电产品、变电站、无线电波传输都会产生电磁场。这些电磁辐射充斥空间, 无色无味无形。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 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在日常生活中, 大多数产生电磁波的辐射源, 产生的电磁场强度都远低于标准限值,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列出了需要接受监管的电磁污染源名录,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 B 8702-88) 也列出了可豁免管理的电磁设备, 因此, 例如家用无线路由器、手机、家用电器等都不是需要进行环保监管的对象,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输变电项目、广电通信发射设备等大型电磁项目的影响。

放射性辐射对环境的危害。人体受到过量电离辐射, 会导影响中枢神经、人体新陈代谢、基因变异, 甚至死亡等。日常生活环境中,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放射性的应用遍布于工、科、医疗的多个领域。因此, 首先对这些辐射进行有效的监测, 通过研究分析数据记录, 来得出应对放射性污染的措施。

放射性污染的防护和影响预测技术已较为成熟,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 一般采用理论预测结合实测分析的方法, 对放射性污染的剂量贡献进行定量评价, 一般来说, 核技术应用项目的防护设计均由专业的部门进行, 并且采用保守的设计,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 也应取一定的安全系数, 来确保辐射防护效果满足要求。辐射事故预测分析和应对是电离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 一旦产生放射性事故, 不但会产生难以消除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人员损伤, 更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因此, 在大型电离辐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 进行充分的环评阶段公众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 环评阶段应全面调研辐射工作场所的本底情况, 供环保验收阶段参考。

三、小结

辐射客观存在于人们的生存环境当中, 在现代社会, 辐射的人工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 人们所处的辐射环境更加复杂, 人体健康所受的威胁也更大。因此, 认识辐射、了解辐射污染的危害与现状以及辐射防护的基本途径, 对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健康显得更为必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相对水、气、声等污染因子的环评来说, 在污染预测上, 应更多考虑保守系数, 同时着力分析安全措施和事故状态下的影响, 充分确保辐射安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不断的提高, 对利用科技实现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也越来越依赖。辐射应用越来越多进入我们的生活, 大量辐射项目应办理环保手续才能合法开展, 在开展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需掌握一些要点。

关键词:辐射,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娜, 程胜高, 高水生.关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思考[J].内江科技, 2008.

环境评价技术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家用汽车,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也诞生了较多的汽修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汽修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重点对汽修项目产业政策、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治理、固废的产生及治理、环境风险方面进行分析。

2 产业政策

2.1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汽修项目不属于淘汰类、限制类和鼓励类。按照规定,汽修项目属于允许类。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的要求:汽车、摩托车维修场所营业面积5 000 m2及以上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他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3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治理、固废产生及治理

3.1 废气

汽修行业营运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焊接烟气、打磨粉尘、喷烤漆房产生的有机废气及漆雾。

(1)焊接烟气:焊接烟气的产生量参考《焊接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1]中的产污系数计算。参照《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 50894—2013)[2]中对焊接烟气的相关要求,设置移动式焊烟净化设备,对焊接烟气收集处理后排放。

移动式焊烟净化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移动式焊烟净化设备主要由吸气臂、集尘罩(带风量调节阀)、阻火器、脉冲反吹装置、洁净室、净化滤筒、沉灰抽屉组合、风机、电机、脚轮及电控箱等部件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焊接烟气通过集尘罩吸入净化设备,经过预过滤滤网,去除一部分焊烟粉尘,并将电火花拦截在净化设备初始阶段,防止火灾的发生。已经过初净化的焊接烟气进入滤筒区,污染物留在滤筒表层,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滤筒内壁流入风机,在车间内排放。滤筒表层的颗粒物不断沉积,需定时开启清灰系统,将滤筒表层污染物去除至沉灰抽屉。

(2)打磨粉尘:汽修打磨工艺采取湿磨减少粉尘的产生量,产生的粉尘通过厂房纵深沉降,同时采取加强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等措施,可将无组织粉尘排放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3)喷烤漆房产生的有机废气及漆雾:汽车喷烤漆房为拼装式结构,具有喷漆和烤漆2种功能,喷漆时具有通风、空气净化、漆雾处理及冬季送热风功能;烤漆时具有升温、恒温定时、废气处理功能;包括室体、照明、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循环加热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压力控制装置及电控系统等,喷烤漆房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汽车喷烤漆房按照加热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燃油加热型、燃气加热性和电加热型;根据废气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干法处理和湿法处理。本文以电加热型汽车喷烤漆房采用干法处理废气[3]的工艺进行分析。

室外空气在汽车喷烤漆房送风机的作用下经过初期过滤网过滤后,送到喷烤漆房顶部的过滤棉二次过滤净化后进入喷烤漆房内,这时空气内的杂物尘埃98%被过滤掉,有效地保证了喷涂时所需的洁净空气;同时喷烤漆房内的空气采用全降式,空气以0.2~0.3 m/s的速度向下流动,使喷漆后的漆雾及废气不能在空气中停留,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油漆表面质量。

烤漆时,将风门调至烤漆位置,热风循环,烤漆房内温度迅速升高到预订干燥温度(55~60℃)。风机将外部新鲜空气进行初级过滤后,与热能转换器发生热交换后送至喷烤漆房顶部的气室,再经过第二次过滤净化,热风经过风门内循环作用,除吸收少量新鲜空气外,绝大部分热空气又被继续加热利用,使得喷烤漆房内温度逐步升高。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喷烤漆房的加热系统自动停止加热,使喷烤漆房内温度保持相对恒定。

喷烤漆时产生的漆雾及有机废气在排风机的作用下,穿过喷烤漆房底部的格栅网。格栅网上铺设第一道玻璃纤维过滤毡,吸附大的漆雾颗粒,排风机下设置第二道玻璃纤维过滤毡,吸附小颗粒的漆雾。漆雾及有机废气经废气处理系统中的漆雾过滤装置过滤粘附后,再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可有效防止漆雾对活性炭层产生负面影响。以上废气经过滤、吸附后,最终通过排气筒排放。

3.2 固废

汽修项目的固废分一般性固废和危险废物。

一般性固废主要为废铁、废雨刮器、废玻璃、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其中废旧轮胎返回生产厂家;其余汽车废零部件分类收集后,出售给废品收购站。

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旧蓄电池、废机油、废活性炭、隔油沉淀池废油、废玻璃纤维过滤毡等,具体见表1。

4 环境风险

汽修项目主要风险物质为乙炔、氧气、油漆(主要成分为醇酸树脂、甲苯和二甲苯),主要风险类型为火灾、爆炸。

汽修项目风险防范措施:①喷烤漆房的设计、使用应满足《在用汽车喷烤漆房安全使用综合评价规则》(DB11/T 1038—2013)[4]的相关规定;②喷烤漆房及油漆库房应配备有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房内应严禁烟火;严禁随意倾倒废油漆;③照明灯及电气开关等应符合防火安全技术要求;④控制乙炔、氧气瓶的存储量,乙炔、氧气瓶实行分类存储,同时规范作业制度,并委派专人进行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事故发生;⑤不可将储气钢瓶放倒使用;⑥当钢瓶中剩余气量较少,气压较低时,应及时换气;⑦焊枪(尤其是未灭火的焊枪)不准挂在气瓶上;⑧严禁将气瓶放在热源附近。

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建议多引用《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并明确项目环境风险是否可接受,风险管理措施是否可靠,从环境风险角度环境是否可行。

5 结论

综上所述,汽修项目产业政策、运营期大气污染物及固废治理、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评价此类项目时,应根据项目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摘要:根据汽修项目的特点,从产业政策、营运期大气污染物治理、固废产生及治理、环境风险等方面探讨汽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关键词:汽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参考文献

[1]焊接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S].

[2]GB 50894—2013,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

[3]郭永保.喷漆工艺及其污染治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

电子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篇10

1 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

电子行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包括半导体器件生产、电子真空与光电子器件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电子专用材料生产和电子终端产品装配等。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符合性方面, 国家层面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2013年修订)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 (2012年)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十二五”规划》 (2012年) 等, 另外还需关注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及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

2 行业主要污染物

2.1 水污染物

集成电路制造业、液晶显示器制造业、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等都是电子工业中的废水排放大户。电子行业产生的废水主要有含氨废水、含氟/磷废水、含铜废水、含重金属废水、含氰废水、有机废水、酸碱废水等, 水污染物主要有p H、SS、COD、NH3-N、石油类、色度、氰化物、氟化物、磷酸盐、重金属等。COD和NH3-N为国家实行总量控制的水污染物。电子产品制造的电镀、沉铜、酸洗、蚀刻等工艺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第一类污染物 (总砷、总铅、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和总银) 以及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物。

2.2 大气污染物

电子清洗、感光成像、表面涂层等工艺会产生有机废气 (苯类、VOCs) , 酸洗磷化、表面处理、蚀刻等工序产生酸性废气 (HCl、硫酸雾、氮氧化物等) 和碱性废气 (NH3) , 半导体器件制造 (如集成电路、分立器件) 的离子注入掺杂、化学气相沉积、金属化等工序产生有毒废气 (如氟化物、BCl3、HBr等) 。

2.3 固体废物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酸、废碱、废有机溶剂等。如某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危险废物年产生量28642t, 某TFT-LCD项目危险废物年产生量26356t[2]。这些危险废物若处置不当而流失, 其中的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就会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2.4 噪声

电子行业的噪声源主要来自辅助动力设备及配套工程, 如动力站、冷却塔等, 若其设置或处理措施不当将产生噪声扰民问题。

2.5 环境风险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具腐蚀性、毒性、易燃性、氧化性的化学品和有机溶剂, 此外还可能有多种毒性、腐蚀性气体, 存在“储罐/槽”、“输送管道”意外泄漏和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排放等潜在环境风险, 并且可能具有复合化学污染的潜在危险性。

3 行业环保标准

目前, 电子工业企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0-2008) 、《电子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9495-2013)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484-2013) 等。

对于涉及印制电路板、电镀工艺等已发布有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 (HJ/T 314-2006) 和《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HJ/T 450-2008) 。

4 结语

电子行业环评工作应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关注项目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污染物分析、环境风险和行业排放标准, 以便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争取做到环保、经济、社会等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聂静, 段小丽, 王红梅, 张金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污染及其环境健康管理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 (04) :60-63.

技术制胜教育评价改革 篇11

2013年是中国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并在全国批准了28个地级市实验区和两个省级实验区,标志着新一轮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拉开序幕。与以往评价与考试改革不同的是,这次改革最终要实现的是体制、机制以及技术三个方面的变革,其中评价与考试技术的变革是本次改革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

考察第三方教育评价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其成功经验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专业机构的专业技术能被市场和国际所认可,才是教育评价改革成功及第三方教育评价之路得以“走得好、走得远”的关键保证。因此,在当今中国,教育评价技术的科学化、专业化,是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推广第三方教育评价的首要问题。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哪个第三方专业机构,要想通过这次评价与考试改革确立其专业地位,就必须在教育评价与考试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突破意味着该技术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要符合国家提出的关于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新要求。

无论是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还是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都明确指出我国当前教育评价与考试中突出的问题是“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视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因此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教育部出台的文件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从上述两个文件中不难看出,历经十多年,我国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题基本未曾发生变化;这也意味着,教育评价与考试中的难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破解。因此,任何一项教育评价技术,若不能在“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无法满足国家提出的关于评价与考试改革的要求,自然也无法完成本次改革的任务。

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始于1999年,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在2011年推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课程标准(2011版)。以学科教育为例,学科教育的课程目标、标准和评价,是基于“三维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学科学习目标”(《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新版的课程标准,将以往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双基”课程目标调整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并依此形成和完善课程标准。同时,2011版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课程评价应“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根据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教育评价的科学规律是:教学服从于课程目标、评价与课程目标标准相匹配,才能使教育的结果向着课程目标、标准所引导的方向发生。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是我国现行的考试与评价,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由于体制和技术落后),评价目标依旧是“双基”课程目标,评价标准实质仍是“双向”细目,评价目标、标准与新课程目标、标准严重脱节。加上评价技术和方法落后,评价手段单一,从而导致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除了学科教育的这种评价现状外,基于“基础性发展目标”的“综合素质评价”(也称“基础素质评价”)和基于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评价”,在我国目前基本处于空白。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2010)》,2013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并给出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明确提出了基于“基础性发展目标”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基于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评价”。这对我国教育评价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许多学者都纷纷指出,现有的评价目标、标准、理论、技术、方法等若不能有实质性的改变,课程改革的瓶颈将无法突破。因此,新型的教育评价技术必须要解决评价目标、标准、内容、理论、方法等,与新课程目标和标准相匹配的问题。

第三,要能与国外、国际学业成绩评估接轨。

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发生的背景是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作为“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教育咨询”这个教育自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教育评价必然要与国际接轨。

当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教育评价项目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持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以及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主持的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再研究(简称TIMSS-R)。这两个国际学业成就评估项目的参与国家和地区都超过了40个以上,评估结果也成为各个参与国制订教育政策、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在关注和研究美国国内唯一的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全国教育进展评价(简称NAEP)”。这些评估项目的共同特点是有明确的评估理念,有多元、多维的评估指标。而随着中国中高考改革工作的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考试以及评价成绩进行对接、异质比较、等值转换等问题也会日益突出。

因此,中国教育评价若不能从国外评估项目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发展出既满足本土需求,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并能有效进行成绩之间的异质比较或等值转换,中国教育仍将因为无法有效可靠地与国际接轨而处于被动局面甚至“闭关锁国”状态,中国的教育评价改革难以实现,教育评价第三方之路也会行将不远。

新型的教育评价技术应该如何建构才能满足上述三个基本的要求,进而推进我国的教育评价与考试的改革?笔者认为,评价理念的变革,评价理论的应用,评价技术模型的建构,试题的编制、赋分、分析以及成绩报告方式与解释等方面,都需要有重大的突破。

首先,需要有机整合国际知名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多元、多维的评价技术模型,使学业诊断和甄别有据可依。

其次,在试题赋分、计分和统计分析上,新型学业评价技术要依据认知与思维的发生过程,采用对知识、技能和能力测量点分别赋分的结构化方式,形成以“知识、技能、能力”为显性分数,以“方法、过程、策略”以及“情感、价值、态度”为隐形分数的三维分数结构,为诊断和甄别提供丰富的信息。

第三,在成绩报告方面,要能提供面向不同群体的数据报告,也要能提供多元、多维、多重的数据比较,从而为教育咨询,教研、教学、教管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工具和操作平台。

第四,需要有大规模的实证数据支持,以验证评价技术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环境评价技术 篇12

水电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它能够推动能源供应的多样化,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且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着手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 尽可能地从决策源头上确保陆生生态环境的安全, 所以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仅促进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持续发展, 同时有助于我国水电事业朝着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目前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不够完善, 换句话说就是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体系与方法还处于发展之中, 本研究试图以陆生生态环境影响为切入点, 探讨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理念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水利学及生态学理论等。在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为关键的理论基础, 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还突出环境资源的保护;环境水利学主要涉及的是和水利有关的环境问题及和环境有关的水利问题, 通过兴水利, 充分利用水资源, 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生态学理论主要涉及的是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强调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性及生物的多样性, 突出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性, 是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理论[1]。

2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与积累影响评价方法

2.1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一般来说,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包括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生产力评价法等。如果水电开发项目影响到陆生生态动植物生产环境时, 将会影响到动植物个体及群落。采用生态机理法进行预测时, 第一步就是要收集生态环境相关的基础性资料, 尤其是了解评价区内是否有珍稀动植物, 依据调查的结果对动植物进行划分, 且描述其分布与结构特点, 总之这一方法对预测规划项目对动植物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类比法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 但是不能进行精确的定量评价;综合指标法依据各因子的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 综合各因子的变化值, 进而得出水电建设规划对陆生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影响, 这一方法精确性比较高, 适合于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研究;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针对复杂性问题,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将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的综合集成的决策方法, 适合于水电规划决策结果难以直接精确计量的情形;生产力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快速, 同时其结果也能够量化。

2.2 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简单地说, 积累影响就是一个项目如果孤立地看其带来的影响可能不大, 但是如果积累起来是大的, 则可以认为这一项目对环境就是有影响的, 比如在长江三峡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 如果孤立地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 但是如果积累起来看, 它不仅影响当地的环境, 同时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的环境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 积累影响评价程序步骤主要包括, 首先是识别影响因子与时空边界范围, 其次是收集环境基线数据, 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进而制定减缓措施, 评估影响的等级程度, 把评价结果和环境承载力或土地利用目标与趋势进行比较, 最后是跟踪监测。就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来说, 首先要识别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与边界范围, 在收集相关基础性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减缓措施, 进而评估影响的程度。此外可以通过交互矩阵法分析水电规划对陆生生态环境带来的积累影响, 将核查表法、叠图法、情景分析法及环境数学模作为横列, 将时空侧重、适用阶段、基础数据要求及过程结果作为竖列, 制作一个矩阵表, 从这一表中可以清楚得出各个方法的要求及优劣。

3 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与GIS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

3.1 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

3.1.1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依据生态学负载定额的规律,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会有一个极限, 当这一极限被打破时, 将会使整个系统失去平衡状态, 通常情况下, 生态承载力在一定的时期与区域, 它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功能, 在这一前提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还不是十分成熟, 这里主要探讨生态足迹法、状态空间法、供需差量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生态足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然而不能反映社会及经济活动的因素, 它采用的方法是将一定区域内人们所消耗的所有资源都转化为一定的生物生产土地与水域面积;状态空间法是利用状态空间中的承载状态点, 通过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数来表示区域承载的大小, 具有能够较为精确判断区域特定时间段承载力状况的优点, 但是构建承载力曲面与定量计算比较困难;供需差量法是依据资源存量和需求量及生态环境状况、期望状况之间的差量来确定承载力状况的方法, 具使用简单的优点, 但是不能够表示所研究区域内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状况;综合评价法具有考虑因素灵活全面的优点, 但是所需资料较多, 这一方法认为承载力可以理解为承载媒体对承载对象的支持能力, 选取一些发展因子与限制因子作为生态承载的指标, 通过比较各个要素的期望值与监测值, 来得出各个要素的承载率[2]。

3.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按照Daily就是指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中, 所形成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效用与条件, 把生态系统经济价值化, 一方面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资源, 同时给受害生态系统中, 生物多样性改建与恢复提供了依据, 一般来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包括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及选择价值, 非使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与存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对生物多样性资源与服务的直接利用的价值, 诸如木材及旅游等;间接使用价值是由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功能所提供的调节服务功能, 诸如调节气候及防洪等;遗产价值主要是为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而确保资源完整性与可持续性的价值;存在价值是为了确保某一资源存在的价值[3]。

3.2 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技术主要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系统所集成的技术, 它是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 综合分析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信息, 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在, 采集编辑空间数据的能力、管理空间数据的功能、空间查询分析的功能以及对各种输出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转化的能力。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陆生生态环境领域, 比如调查生态环境基础背景、通过遥感信息与地面站点监测信息, 连续动态监测环境、对陆生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与生态区域的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绝对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技术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与环境决策分析模型结合起来,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同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结论

总之, 对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包括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积累影响评价方法、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以及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 其中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包括类比法、综合指标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生产力评价法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提高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GIS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其准确性与效率。

摘要:水电工程的建设无疑会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我国在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所采用的技术大多引自建设项目环境评价, 其评价方法体系不是很成熟。总的来说,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以诸如可持续发展、环境水利学及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 采用积累影响评价方法、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充分利用GIS技术提高水电规划对预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效率与准确性。

关键词: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生态保护

参考文献

[1]郑炜.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麻泽龙, 谭小琴.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水利发电, 2006, (1) :23-27.

上一篇:学前教育教师下一篇:科普活动与会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