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环境评价方法

2024-09-14

综合环境评价方法(共12篇)

综合环境评价方法 篇1

综合评价方法是将多维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转换成一维数据, 使每一个评价对象获得一个优劣等级或指数值,以确定其相应的顺位 [1] 。虽然综合评价方法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在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且有关我国综合医院在医院管理方面使用综合评价方法的循证分析结果缺乏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采用描述性系统评价 [2] 的方法,探讨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为改善医院管理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与检索策略

于2014年7月用计算机检索万方、 维普和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到2013年12月。维普和知网数据库以标题或关键词包含“综合评价”作为检索条件,同时限定学科领域分别为:预防医学卫生学;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下的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万方数据库以综合评价作为检索词进行基本检索,限定学科领域为预防医学卫生学下的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 ( 1 ) 中文文献 ; (2)综合医院;(3)医院管理评价 (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质量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4)有确切研究方法的文献。

排除标准:(1)非中文文献,包括英文文献翻译后的中文文献;(2) 非综合医院,包括儿童、肿瘤、胸科等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乡镇卫生院); (3)临床评价、卫生评价(环境卫生评价、营养卫生评价、劳动卫生评价等)等非医院管理评价;(4)单纯理论或方法学介绍;(5)重复发表文献;(6)未使用综合评价方法等其他无关文献。

1.3文献质量评价

本研究参考李幼平教授关于政策研究文献的质量分级方法[3,4],将文献质量分为5级。A: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卫生技术评估;B:政策文件及政府报告;C:有确切研究方法的文献;D: 综述;E:专家意见。

1.4统计资料提取与分析方法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严格对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如遇分歧,则通过讨论或征求第三方意见解决。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立信息采集表,对文献发表年限、管理领域、指标体系建立、权重设置、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文献检索与分级结果

按照检索条件,初检出文献5714篇,其中维普1946篇,万方1766篇, 知网2002篇。对照纳入与排除标准, 阅读标题与摘要后排除3896篇。通过Note Express软件查重后排除632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后,排除491篇,其中单纯理论或方法学介绍93篇,非综合医院199篇,未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等其他不相关文献157篇,表达不明确阐述不明的18篇,卫生政策评价9篇,未找到全文9篇,重复发表文献6篇。最终纳入文献695篇,其中系统评价1篇[5],为医疗质量管理领域中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的系统评价;综述19篇,主要是阐述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医院管理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献分级以有确切研究方法的文献居首,占全部文献的97.1%,具体分级结果见表1。

2.2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2.2.1年代分布。在本研究检索时间内,关于综合评价方法在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的发文数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见图1)。

2.2.2领域分布。医院管理是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发挥整体运行功能,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6]。参考相关资料[6,7,8,9],按照评价目的的不同, 对医院管理领域进行分类。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综合医院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中,以在医疗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最多,占65.8%(457/695),详见表2。

2.3指标体系建立情况

综合评价方法在我国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的一般步骤为确定评价目的—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选择评判方法—评价和分析。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29.6%(206/695)的文献直接列出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但没有阐明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总被引频次为622次,被引频次最多的方法是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占77.3% (481/622),其次是专家筛选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等, 占17.1%(106/622),数理统计法占5.6%(35/622)。有92篇文献联合使用2种以上方法进行指标的建立和筛选, 占13.2%(92/695)。有21篇文献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占3.0%(21/695)。

2.4权重设置情况

纳入文献中,探讨权重设置的文献占43.9%(305/695)。权重设置中使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主观定权法较多;采用主客观定权法相结合的文献占5.0%(35/695)。被引用频率前6位权重设置方法的被引用情况见表3。

2.5综合评价方法使用情况

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了一系列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法、密切值法、 秩和比法等;二是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判别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三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四是其它一些重要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s法)等。纳入的695篇文献中,共使用了22种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每种方法被引频次高低进行排序(表4),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集中于秩和比法、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这3种方法累计引用百分比达到61.2%。使用组合评价方法的文献占14.5%(101/695)。

3讨论

3.1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综合医院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

综合评价方法参与综合医院管理有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通过系统评价发现在本研究检索时间内,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综合医院管理的有关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应用范围包括了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绩效评价等十多个医院管理方面的分领域。这说明综合评价方法参与综合医院管理有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有助于对医院的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规范化管理,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10]。

综合评价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还需得到重视。虽然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检索时间内,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综合医院管理的有关文献数量增多,应用领域比较广泛,但其中不少是流于书面和理论,并且在用于医院管理决策的实例中,主要集中于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这与医疗质量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有关,但事实上,任何一项与医院管理有关的活动,都可以进行评价。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综合评价方法在医院科教管理、感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应用的相对还较少。

3.2综合评价方法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讨

通过循证分析发现,综合评价方法在综合医院管理领域的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和方法,这部分文献占了29.6% (206/695)。指标的筛选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估法、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数理统计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评价资料的具体情况选用。二是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缺乏检验,这部分文献高达56.1%(390/695)。三是缺乏合理的权重设置,此部分文献占56.1% (390/695)。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个因素在综合评判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各不相同的,为了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必须确定各指标合理权重[11]。四是指标的可比性问题。部分研究未能很好地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如医院规模和条件的差异、病种分布的差异、判断标准的差异等等[12,13]。可以通过选择同类别同等级的医院进行横向比较,在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时引入CD率、CMI指标等一些方法尽可能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增强指标可比性。

3.3选择合适的综合评价方法,合理分析评价结果

本次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秩和比法(25.3%)、TOPSIS法(20.9%)、 综合指数法(15.0%)是被引频率最高的3种方法,这与本研究检索到的1篇循证分析文献的结果相一致。这3种方法具有易于理解、计算简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医院管理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应用于医院管理的综合评价方法种类繁多,各种方法有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哪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被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研究目的等实际情况决定,且尽可能选择实用性强、计算方便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计算的复杂化。此外,可以考虑组合与集成的研究思想,把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14,15]。

文献分析显示,许多研究中评价结果的分析没有得到充分讨论。通过合适的评价方法,得到评判对象优劣顺序并不是综合评价的最终目标,找出潜在的原因,指导实践活动才是综合评价的最终目的。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才能够深刻地认识医院活动的发展趋势, 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医院以后的实践。同时,评价结果的分析应与人们的主观认识相吻合,与该医院的客观实际相结合[16]。

综合环境评价方法 篇2

作者:熊德国 鲜学福 Author: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期 刊: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EIPKU 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社会和谐程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篇3

摘 要:“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的,十七大再一次强化。如何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国家统计局建立了一个和谐社会统计监测可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一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统计学原理,建立一个对社会和谐程度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可进一步对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和谐程度作出一个操作性更强的综合评判。

关键词:和谐社会;模糊统计学;综合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O212.8;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4-0093-05

Construc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ocial harmony

LI Yong,Sun Fu-jin

( School of Maths & Statistics,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Harmonious society” means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raised by the 16th National Party Congress comprehensively as one of the objectives putting forward in. How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ts building way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statis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the author uses the theory of fuzzy statistics to set up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the degrees of social harmony of a region or a country.

Key words:harmonious society,fuzzy statistic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实际上它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而“和谐社会”的现代内涵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6个基木特征,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同时,这6个基木特征还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还是一种治国结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二、评价和谐社会的社会和谐指数体系

国家统计局进行了“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1]”,根据6个基本特征,建立了一个评价和谐社会监测的理论指标体系(见表1)。表1 和谐社会统计监测可评价指标的目标值分层指数指标

1.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2.廉政指数

3.社会安全指数%

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对和谐社会建设情况有了一个定量的监测。但是,一方面,这些指标体系数据中,很多都带有模糊性;另一方面,当人们面对这些统计数据时,如何得出一个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又带有模糊性。因此,即使有了这个和谐社会监测评价理论指标体系,还是要更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评判。在得到这些监测评价指标数据后,如何对国家或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情况作出一个较好的综合评判,本文构建了对社会和谐程度综合评判的一个数学模型。

四、实例应用

根据25个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所收集的数据,利用上述数学模型,可以对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和谐程度的建设作出初步的综合评判。为此,我们对重庆市的某地区作了一个检测。把25个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分为6类。以街道拦截随机抽样的方式,取1 000人的样本进行了调查,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得到相应的和谐社会评判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数据R璱,再利用专家组确定其因素权重集A璱,于是得: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6(5):23-29.

[2] 胡宝清.模糊理论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新洲,史文中,王树良.模糊空间信息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 高庆狮.新模糊集合论基础[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6.

(编辑:弘流;校对:段文娟)

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 篇4

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 匹兹堡大学萨迪 (T L Saaty) 教授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这种方法首先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 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 同一层的因素之间尽量相互独立。最高层叫目标层, 最底层叫方案层, 其余各层叫准则层。

1.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以后, 上下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假定目标层所支配的下一层也就是准则层的元素为u1, u2, u3, …, un, 目的是要按它们对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赋予u1, u2, u3, …, un相应的权重。在这一步中, 评价者需要反复地回答问题:针对准则层的任何两个元素ui和uj哪一个更重要, 重要多少, 并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赋值, 形成比较判断矩阵。1~9标度含义, 见表1。

1.3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计算权重的方法很多, 最常用的方法是和法与方根法。在这里介绍和法计算权重,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 将判断矩阵的元素按列归一化;第二步, 将归一化后的各行相加;第三步, 将相加后的向量除以n即得权重向量。

为了避免出现违反常规的情况, 就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其方法为:第一步,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onsistency Index) :C.I.= (λmax-n) / (n-1) , 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其近似计算公式为undefined;第二步, 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Random Index) , 见表2;第三步,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onsistency Ratio) :C.R.=C.I./R.I., 当C.R.<0.1时, 认为判断矩阵是可以接受的, 当C.R.>0.1时, 应当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的修正。同理可以得出每一因素所辖其它因素的判断矩阵并进行有关计算。

1.4 计算合成权重

在上面有关计算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计算出最底层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 从而进行方案选择。

第k层上元素对总目标的排序向量w (k) =p (k) w (k-1) 。同样, 从上到下逐层进行一致性检验, 第k层的综合指标C.I. (k) , R.I. (k) , C.R. (k) 应为:

C.I. (k) = ( C.I.1 (k) , …C.I.n (k-1) (k) ) w (k-1) , (式中n (k-1) 表示第k-1层元素的个数)

R.I. (k) = ( R.I.1 (k) , … R.I.n (k-1) (k) ) w (k-1) ,

C.R. (k) = C.I. (k) /R.I. (k)

当C.R. (k) <0.1时, 认为递阶层次结构在k层水平以上的所有判断具有整体满意的一致性。

2 案例分析

以某工业企业为例, 依据其财务报表的有关资料, 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假定图1是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构造的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其中, 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体系A为目标层, 盈利能力指标U1, 营运能力指标U2, 偿债能力指标U3为准则层, 其余指标为方案层。

2.2 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行检验

(1) 首先构造A—Ui的判断矩阵A, 具体数据可根据测评的目的不同, 运用专家意见法确定。现假定结果, 见表3。

(2) 对于上述矩阵求出特征向量与最大特征根。具体方法为按列向量归一化后得出如下矩阵:

此即为我们所求的盈利能力指标U1、营运能力指标U2、偿债能力指标U3的相应权重向量W1。

同样, 可以求出那么该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3) 进行一致性检验

C.I.= (λmax-n) / (n-1)

= (3.009-3) / (3-1) =0.0045

查表得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2

则C.R.=C.I./R.I.=0.0045/0.52=0.0087<0.1, 就可认为A—U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满意。

(4) 同理可得U1— (X1, X2, X3) ;U2— (X4, X5, X6) ;U3— (X7, X8, X9) 的判断矩阵、权重向量、λmax、C.I.、R.I.及C.R.等值。其有关结果, 见表4。

由于n=3, R.I.=0.58, 因此由C.R.=C.I./R.I.知以上三矩阵均通过一致行检验。

(5) 计算组合权重, 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

根据以上结果, 可得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分配及组合权重, 见表5。

对组合权重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如下:

undefined

undefined, 组合一致性检验满意, 所以组合权向量可以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

2.3 综合测评

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每个企业的指标X1~ X9的具体值, 按公式undefined计算综合总值, 式中, wi表示第i项指标的组合权重, pi表示测评对象 (每个指标) 的具体数值;然后, 将财务综合数据交由多位财务专家投票确定优、良、中、低、差的区间;最后, 将每个企业的具体数据与专家确定的区间进行比较, 就可以知道每个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了。

3 结束语

用AHP讨论了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测评问题, 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克服了测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及主观主义;克服了测评中的人为因素、长官意志;克服了以偏概全的缺点, 。当然, 在此方法中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会直接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但只要不断实践, 不断修改完善, 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财务分析, 就一定会把财务状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维政, 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65-687.

[2]杨琼, 张怀胜.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供应链库存控制绩效[J].工业工程, 2006, 2 (9) :116-119.

[3]黄岳钧, 李树丞.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再企业招聘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学, 2006, 4:6-8.

[4]谭晓宁, 张行科.技术商品的综合评价方法[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 (3) :11-14.

[5]宋之杰, 房瑞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价值工程评价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 2006 (3) :60-62.

[6]黄莺, 杨德华.层次分析法在供应商选择中的研究与应用[J].物流技术, 2006 (3) :129-131.

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方法 篇5

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方法

关于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E)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又称评价指数),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作 者:姜鹏 王宏起 作者单位:刊 名:中外企业家英文刊名:CHINESE & FOREIGN ENTERPRISERS年,卷(期):2003“”(5)分类号:F27关键词:

综合环境评价方法 篇6

摘要:考试改革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改革,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详述该课程的课程作业加闭卷考试的考试改革方法,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用有序回归模型量化评价本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效果。有序概率模型考虑了考评制度的合理性、课程作业的难易程度、考评制度是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考评制度的公平性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上四个因素对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均带来显著的影响。调查发现基于期末考试与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方式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考试改革;有序回归模型;调查问卷;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

1 引言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改革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改革,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1]。自6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长期沿用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尽管也可以反映教学效果;但同时存在许多弊病[2],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过于单调的考试方式态度消极,且出现了应付笔试的种种作弊方法[3-7]。

本文以《城市軌道交通运营管理》这门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详述该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法,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使用有序回归模型量化评价该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效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可供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和高年级研究生参考。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本着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闭卷考试不再是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唯一手段,该课程致力于把考试分数、平时课堂作业、情景演练表现评估等多形式相结合的评估手段综合应用,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检测,更是考查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自主学习正导向机制。

2 课程考试改革内容

2.1 改革总体思路及特色

依据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追求以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考试改革方向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形成知识自主获取、充分利用课堂作业、情景演练等虚拟场景提升自我能力的考核模式。

1、考试方式改革是实现考试功能的先导

传统的卷考试方式的问题主要在于方法单一、次数偏少、目的不明确及对考试结果的评鉴不重视。研究发现,考试形式除常规闭卷、开卷、半开卷、小论文等形式外,组合式和分层次考核具有积极意义。改变以测试知识掌握情况为主的传统做法,加强平时的考核,鼓励采用课程作业与集中考试相结合,采用多次考核和多种形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

传统模式只注重对静态知识的考核,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较少,而对评价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更是涉及不足。通过改革考试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研究能力,不断创新。

2.2 具体改革方法

2.2.1考试形式

为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积极开拓思路和激发创新思维,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开放性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与期末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课程作业占30%,情景演练考核占2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作业则主要考核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情景演练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协调组织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以及将本课程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2.2.2考试内容

不论何种考试形式和试题题型,命题都是考试质量的核心。命题既要重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重视考察学生分析、归纳、判断、综合的能力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还需给学生留下创造性发挥的余地。期末考试的命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若干开放性试题,课程作业和情景演练考核题则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根据本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按章节提出若干个专业性的题目;另一部分是将课本与实践相结合,提出若干个与实际相关的情景应对题目,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以团队的形式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完成,最后以小组报告的形式提交结果。

2.2.3评分标准和方法

通过科学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学效果信息,了解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完善自己在教学和学习中的活动。根据课程新推出的考核形式,即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与期末考试,闭卷考试采取标准答案和无标准答案相结合的评分形式,情景演练考核和课程作业采取对学生完成情况及报告情况的综合评分形式。具体评分标准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第一种是将期末考试与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各按50%进行计算;第二种是采取阶段式评分标准,即将本课程分为两个学习阶段,在中期以完成课程作业作为标准进行一次考核,末期以考试的形式作为一次考核,最后综合评分。第三种则是推广课程设计的形式,将课程作业转变成课程设计,在最后由学生按小组做汇报的时候,结合本课程基本内容提问,取消传统的闭卷考试,采取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综合评分。

3 效果评价模型

由于因变量是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可以分为好、中等、差三个等级,具有有序的自然规律。当因变量的取值大于两个,并且具有离散、有序特征时,可采用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来分析。因此,本文采用这一统计模型来研究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endprint

由于因变量无法直接与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所以需要假设一个连续性潜在变量。这时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为潜在变量,表示为学生对课程考试改革的满意度,为一个连续变量。并取值为1(满意)、2(一般)、3(不满意)。为解释变量,即可观测变量,为其对应的系数;J为可观测自变量个数;为随机误差项且服从正态分布。

因此,潜在变量与变量的关系是:如果连续性潜在变量超过某个临界值,则对应的一个确定性选择。变量可供选择的等级有3个,取值为1表示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良好、取值为2表示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一般、取值为3意味着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很差,则和的关系具体如下:

其中,临界值为待估参数,满足条件,为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表示效果水平的两个阈值。

由于效果水平关于的条件分布由分界点()和误差扰动项的概率分布决定,因此的概率可表示为:

式中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计算过程中,通过最大似然估计获得对参数,和进行估计。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

为全面的分析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本文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分别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师和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86份,统计有效问卷85份,其中,教师组调查问卷4份,学生组调查问卷81份。

本次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别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

1.教师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a)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课程作业内容的合理性情况,包括课程作业题目的涵盖范围、难易程度等,以及学生对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质量;

b)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考评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

c)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评价合理的考试题型、考核形式及比重;

d)相关意见和建议;

2.学生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a)对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b)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课程作业内容的合理性情况,包括课程作业题目的难易程度、是否能学到更多知识等;

c)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考评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

d)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评价合理的考试题型、考核形式及比重;

e)相关意见和建议;

4.2 数据统计结果解释

(1)学生对本课程考试改革的满意度分析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统计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对本课程考试改革持一般性态度学生人数较多,占总量的38.3%(31人)。此外,对本课程考试改革觉得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占总量35.8%(29人);很满意及满意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学生占总量的25.9%(21人),这说明人们对新事物总有一种观望态度,适应和接受新的考试评价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

为更详细的分析学生对本课程考试改革的满意度与题型设置的关系,分别根据不同满意度的学生,研究其相应的题型偏好。为更直观的分析,将问卷中“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样本数归为“不满意”一类,将问卷中“一般”的样本数归为“中立”一类,将问卷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样本数归为“满意”一类。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发现一个直观的现象,即三种不同满意度的学生均喜欢选择题。满意本次课程改革的同学偏向于喜欢简答题,其次是选择题;而不满意本次课程改革的同学偏向于喜欢填空题,其次是开放性试题。态度中立的同学相对而言也更偏爱选择题,其次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对各类题型的偏爱程度调查较好地反应了我国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有答案可供参考的选择题受大家的欢迎。填空题和简答题多为教材中的内容,需要背诵的居多,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较喜欢此类题型;而开放性试题灵活性大,根据题目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学习态度较懒散或是思维较灵活的学生较偏爱此类题型。

由于传统的闭卷考试太过单一,为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本课程新推出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的考评制度。调查学生对新考评制度合理性的评价,由调查结果可知,认为新考评制度合理或较合理的学生样本数占总样本量的74%,而对新考评制度评价为不合理的学生样本数只有7%。

此外,根据学生对新推出的考评制度合理性评价程度的不同,深入调查不同合理性评价程度的学生对各类评分比例的偏爱程度,结果如图4所示。显然,认为新考评制度合理或较合理的同学均较喜欢“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这一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而认为新考评制度一般的同学对每种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持中立态度,认为新考评制度不合理的同学相对而言更偏爱“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这一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

本文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满意度的学生对各类题型的偏爱程度。以及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新推出的評分制度合理性的评价,对比分析了不同合理性程度评价的学生对各类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的偏爱程度。结果较直观的反映了不同学生对课程考试的态度,以及本次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情况。由于学生的特点不同,不能令所有学生都达到满意的程度。因此,64.2%样本数的学生对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持满意或中立的态度,74%样本数的学生认为新考评制度合理或较合理的调查结果,能较好的反映本次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较为良好。

(2)老师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情况评价分析

由于对老师的调查样本数较少,因此,只做简要的分析。根据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认为课程考试改革的考评制度合理的老师人数占样本总量的75%,并且所有参与调查的老师均认为这样的考试制度能公平的检验学生的能力,能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endprint

将学生提交的课程作业交予参与调查的老师进行评价,50%的老师认为本课程提出的课程作业涵盖范围较广,50%的老师认为本课程提出的课程作业涵盖范围适中。此外,所有老师均认为课程作业的难度适中。针对学生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的课程作业质量较好,掌握了题目要领,且格式规范程度和文字表达情况也较良好。

根据相关教师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方案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的打分可知,所有教师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情况的评价较高。此外,在对不同学生的评分比例考评制度的调查中,有老师提出应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相应的评分比例。采用灵活的评分比例可作为深化本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的研究内容。

(3)学生与老师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差异性对比分析

由上述不同满意度的学生对各类题型的偏爱程度分析可知,学生普遍喜欢选择题,而简答题和开放性试题则依据学生满意度的不同,受偏爱的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仅仅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本文分别以学生和老师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对象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不同对象对考试中应多采用的题型支持程度对比图。图6为不同对象对平时考核的内容支持程度对比图。

从图5和图6可知,老师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与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别。相对于学生更喜欢选择题而言,老师觉得应该多采用简答题和开放性试题,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3%和31%。而老师对于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这三种题型的支持程度相似。此外,学生更以作业和考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而老师更支持以作业和课堂讨论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不同的对象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不同,在设置考试题型和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时,应结合老师和学生两者的态度,采用能让双方都相对满意的考评制度。

4.3 模型分析结果

本文将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作为因变量,解释变量为考评制度的合理性、课程作业的难易程度、考评制度是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考评制度的公平性。每个影响因素的定义及取值如表1所示。

5 结论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学生和老师为研究对象,模型量化分析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可得结论如下:

(1)对于学生而言,相对满意本课程的考试改革策略;

(2)本学科相关老师以考核内容的设置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对本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为良好;

(3)在考试改革的过程中,题型的设置和考核内容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学生和老师两方面意见,合理布设;

(4)考评制度的合理性、课程作业的难易程度、考评制度是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考评制度的公平性等因素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务之急,这其中的关键又是逐步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考试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传统考试模式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目的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通过课程作业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对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及创新性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溢辉,何樱.计算机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问题研究[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engdu, 2011.

[2]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向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01):67-70.

[3]黄英,李雪兰.口试对学习成绩影响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2012,10(02):90-91.

[4]郑勤华,曹莉,陈丽,吴云峰.遠程学习者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88-97.

[5]张桂荣,朱天志.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深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1):52-54.

[6]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119-123.

[7]金祖庆,赵雷洪.学分制模式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44):83-87.

高校教师健康综合评价方法 篇7

1 研究内容

本课题提出一套针对大学教师保健对象的量化健康评分标准, 作为教师综合健康评估整体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用于教师日常健康评估及保健指导, 以期为教师的健康促进做出贡献。

本评分标准为健康评估提供逻辑算法, 实现对教师的健康评估的初步评价功能, 从客观的角度上, 利用健康检查数据进行工程学分析, 实现数据的再挖掘, 避免过多主观因素的干扰。

2 研究方法

教师综合健康评估方法由生理、心理两个维度组成, 生理部分以疾病累计评分法 (CRIS) 为基础, 心理部分采用客观量表。

CRIS最早由Linn及其同事于1968年设计, 后经Miller和Parmelee等人进行多次调整后, 形成专用于老年人的累计评分法 (MCIRS-G) [11,12,13]。CRIS将人体生理的所有病况及危险因素按生理系统分类, 由每个系统单独计分后进行加权求和。每个系统的问题严重程度分为5级, 0~4级从没有损害逐级加重至致命性损害。由于高校教师以中青年为主, 重大疾病的发生较为罕见, 3和4级发生较少, 因而本方法仅在健康及亚健康层面内进行评价。将生理系统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两级, 并对分级含义作了调整, 0级为没有损害;1级为轻度亚健康, 生理参数部分异常, 影响生活质量;2级为轻微疾病, 达到疾病范畴, 没有生命危险;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为评分不及格。实现方法过程依次为评分项的分类、权重的制定、参数阈值的确定、专家咨询调整指标体系。

3 高校教师综合健康评估方法的构建

3.1 方法体系设计总原则及框架

本文涉及的评分指标体系总体上遵循以下准则: (1) 根据高校有限的医疗水平、人员配备以及资金条件, 简化评分生理参数。 (2) 借鉴参考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 遵循引进再创新的原则。 (3) 针对大学中青年教师健康的特点:多是隐性的健康威胁, 并不足以严重到威胁生命, 中青年教师身体经常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防”大于“治”。

指标要尽可能包含多维的健康参数, 考虑到中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特点, 而不必考虑国外老年人健康评价 (CGA) 所提倡的生活能力、社会健康等。总分采用百分制, 其中生理健康在整个方法体系中所占比重为80%, 精神健康所占比重为20%。

3.2 生理健康评价评分

根据分类准则, 进一步将生理健康评分划分为3级指标。把评分项目总体上分为6大项, 作为生理健康评分的一级指标, 在各一级指标下, 设置二级指标包括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五官功能、消化及泌尿功能、运动功能、内分泌功能。

据2010年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城市地区10大主要死亡原因的相对比例见表1, 排除意外损伤以及重大疾病 (如肿瘤) 主要考虑慢性病, 排名前几位的依次为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应当受到重视, 故分别设置20%权重, 其余两项分别设置为10%, 作为粗略权重。后根据专家的问询意见, 作了相应调整, 最终的权重比例是20%∶18%∶9%∶20%∶11%∶22%。

在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 心血管功能包括血压、动脉硬化项;呼吸功能含肺脏1项;五官功能含口腔、眼、耳朵、鼻、喉5项;消化及泌尿功能含肝、胆、胰、脾、肾、肛肠5项;运动功能含体型、骨骼、脂肪3项;内分泌功能含血、尿、腺体3项。

二级指标进而分为三级指标, 权重确定见表2, 三级指标的最高分越高, 代表该指标重要程度越高;指标权重由指标最高分计算得出:

式中:Gi—三级指标的指标权重;Mi—三级指标最高分。

注:表中G1、G2、G3……Gn是由临床专家在Gi基础上进行修改得到。

对三级指标的评分方式分为2种, 其一是通过三级指标的参数高低直接在相应阈值内判定参数, 如表3所示.设表2中三级指标参数A按照临床分类, 其全集UA=A1∪A2∪A3∪…∪An, 三级指标参数的严重程度按照前文规定的症状严重程度划分, 可为0、1、2。设参数严重程度P1、P2…Pn的最大值为Pmax, 则参数区间健康得分计算为:

式中:Pi—参数严重程度;Vn—参数健康得分。再将V1、V2、V3……Vn求和得到该三级指标健康得分。

第2种情形是通过三级指标的不同症状进行评分, 如关节、脊柱, 对其评价并没有特定的参数, 而是对其不同病症进行评分, 如表4。

与第1种情形类似, 每个三级指标症状对应一个严重程度评分, 严重程度评分同样在0、1、2范围内。与第一种情形不同的是, 该方法的严重程度可累加, 通过设置三级指标的最高严重程度, 防止严重程度累加后超过合理范围。计算得到该三级指标健康程度评分为:

式中:M—三级指标最高严重程度;Qi、Qj……Qr—该检查者所具有的症状, Qi+Qj……Qr不大于M, 超出的情况取M。

至此一级指标、二级分类、三级指标进行分类并确定了指标得分和权重, 生理健康评价方法由此确定。利用评分方法, 整体的生理评分的评价过程表示见表5。

生理健康得分为:

式中:Xij—三级指标得分;Pij—三级指标权重;Ki—一级指标权重。

3.3 精神健康评估的评价方法

中青年人的精神问题多与紧张的工作压力有关, 表现为精神焦虑。焦虑障碍 (anxiety disorder) 分为广泛性焦虑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和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 PD) [14]。在大部分国家的精神疾患中发病率最高, 却常因不能被识别而得不到适当的诊断和治疗[15]。简短有效的筛查问卷可以帮助早期识别焦虑症状群, 并行进一步检查、诊断是否患有焦虑障碍。简易焦虑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 、7条目GAD量表 (GAD-7) 、2条目GAD量表 (GAD-2) 和患者健康问卷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 的焦虑量表是几个国际通用的量表。

对以上量表进行对比发现, HAD焦虑分量表的灵敏度明显较高, 适合早期筛查的需要, 但特异度却相较低。PHQ焦虑量表的特异度最高, 但其灵敏度也最低, 更适合于对疑有焦虑障碍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简易焦虑问卷的灵敏度仅次于HAD焦虑分量表, 且其问题回答较简单, 仅答“是”或“否”即可, 操作较简单, 在早期筛查中也有一定的优势。GAD-2在5个量表中条目最少, 仅2条, 且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居中, 与其他的量表相比, 在时间非常有限的筛查工作中应当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其与GAD-7的各项指标均接近, 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 相信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较大的帮助。

根据以上陈述, HAD焦虑分量表由于不需要专业人员的主观评价, 同时适合早期筛查的需要, 因而选为本文中的精神量表。

4 研究展望

综合环境评价方法 篇8

1 地理知识系统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这一理念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最早是由加拿大的学者提出来的。地理信息系统具体是指, 根据计算机科学、测绘学、地理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科学。这一系统是以地理空间的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来发挥作用的, 其工作方式是对涉及的学科空间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分析、管理以及模拟实验和对应显示。地理空间的信息数据库将信息进行处理后, 就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各个领域空间信息数据的动态信息, 其中最主要的供应出口就是地理、环境相关研究机构[1]。

例如, 步行这项运动是与人体健康指数关系密切的体育锻炼活动。相关学者将进行步行活动的人员居住密度、土地使用情况等分为4个环境指标来综合表达步行活动的可行性指数。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社区步行的指数量化, 可以有效的为其管理提供准确实用的参考。此外, 还有其他综合性的评价技术被建立, 并投入使用。这种环境评价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日后建立起环境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系统规范以及实现环境评价的实用性可靠性发展提供了方向。

2数学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2.1模糊数学法

在自然界中, 模糊的现象广泛的存在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里, 而将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释有利于人们扩大对真理得到探寻范围。模糊数学法是指, 把数学这一领域的应用范围扩展到对模糊现象的解释中。其具体过程就是将人脑识别功能和判断问题的功能进行差异性对比, 使人脑的思维方式符合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随机的种种自然现象。这种方法可以作为评价方法来对自然界中的某个模糊性问题进行状态解释, 并通过采集数据、找出规律的方式来评价真实的环境问题。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是一种运用模糊变换分析数据来评价环境模糊系统的方法, 它通过构造环境等价模糊子集以及对具体环境指标进行量化的形式得到精准的环境变换指标[2]。

例如, 环境评价部门的相关专家通过模糊数学法对重庆市的大气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中, 具体用到了计算污染因子权重、隶属度以及权重分配系数等模糊数据。其结果表明, 市区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周围其他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根据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其污染程度次之。实施证明, 利用模糊数学法可以准确的计算出重庆这一城市大气污染的整体水平处于中等污染状态。模糊数学法所采用的大气污染状况表现方法是根据隶属度函数来进行描述的, 其过程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实际的界限污染状态, 且具有结果综合性、客观性的特点。

2.2 综合指数法

维系人类生存和生活因素中, 环境是决定其发展时限的最重要的因素的诸多因素, 也是具有复杂体系的因素。因此, 要想对其进行研究必须也要从多角度、多领域入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单因素的研究方法转向全面、客观地研究方法, 这样的方法就是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具体是指,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因素分析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根据具体的组成环境变化体系, 对其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处理, 并对各个影响因素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权重分析, 进而得出一个反映环境总体情况的综合数学指数。相关学者提出了可以用总环境质量指数作为环境总体质量的表征。在实际的工作中, 对环境的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室内空气噪声情况、温度情况、通风情况、饮用水质以及光照等几个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

3 结语

环境保护是维系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措施,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并采用一定方法对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 必须要根据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保护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文章提出的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的科学技术资源, 将监测到的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更客观、更合理的评价。这一方法是为保护环境措施提供重要科学数据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潘峰, 付强, 梁川.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工程, 2002, 02:58-61-5.

[2]叶彩华, 栾庆祖, 刘勇洪, 权维俊, 高燕虎.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以北京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11, 07:1156-1165.

综合财务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篇9

任何评价都是一个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 按照评价标准的复杂性, 评价可以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单项评价是指采用单一的、明确的评价标准加以评价。综合评价则是相对于单项评价而言的。综合评价通常指对一个同时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进行评价时, 需要依据多个相关指标采用多层次、多角度、复杂多项的、评价标准加以考察并得出结论。而综合评价法则是根据企业评价的目的, 以统计资料为依据, 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对不能直接加总的、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综合, 得出概括性的结论, 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企业的财务评价涉及多个方面, 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财务风险等, 其中有些内容是容易量化的、有些内容是很难量化的, 如果单纯地采用单一评价方法是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针对企业财务评价的特点, 就需要将综合评价方法引入财务评价领域。运用综合财务评价方法进行企业财务可行性分析:首先, 能够有效地克服单一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及不准确性, 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及全面性, 为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其次, 能够对定性信息加以量化, 突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 提高决策的可信度;第三, 能够为企业财务评价及可行性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有助于财务评价体系及财务评价理论的深层次多元化发展。近年来, 人们除了从现代统计学方法中寻找合适的统计评价方法外, 更多的是从众多的决策科学、系统科学中寻找适合财务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思想。

2 综合财务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综合评价方法以其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特点被应用于财务评价领域, 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及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多种综合评价方法所得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目前, 对同一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 往往可以采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 但由于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要受到遴选专家组成、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常会出现对同一评价对象使用不同方法进行评价所得结论差异较大的情况。这就需要进一步对评价对象加以分类, 从而研究不同类型对象最佳的综合财务评价方法。

第二, 综合财务评价方法的选择没有可依据的准则。目前, 关于综合财务评价方法的针对性研究较少。不同评价方法的机理各异, 对不同待评价对象的适用度有所不同。财务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综合财务状况, 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 既有宏观评价也有微观评价, 既有多目标评价也有单目标评价。因此, 对于同一评价对象, 出于评价目的的不同, 所选择的评价方法就会有所区别。如何选择合适的综合财务评价方法,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

第三, 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脱节。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 综合财务评价研究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财务评价方法研究集中在针对某类问题创新的新思路与方法, 并运用实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二是财务评价方法研究更侧重理论研究, 评价方法所用模型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复杂。这两大趋势所产生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研究本身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而研究成果又很难为广大实际工作者所掌握, 很难在实践领域加以推广。因此, 针对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问题,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针对原有方法在实践中的不足加以完善, 以满足综合财务评价工作的需要。

3 综合财务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结合目前综合财务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现有综合财务评价方法加以比较研究, 以求对实际财务评价工作有所帮助。

3.1 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改进的功效系数法是利用多目标规划原理中的功效系数加以改进, 从而得到综合评判的分数, 并据此做出经营决策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 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容许值;其次, 计算单项评价值即di=60+[ (实际值-不容许值) / (满意值-不容许值) ]×40;最后, 将单项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评价值。

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在进行财务评价时的优势在于, 该方法的比较标准是用社会允许的共同尺度来衡量, 实际值经无量纲化后可比性增强;其次, 在财务综合评价时所建指标体系可以包含正指标, 也可以包含反指标, 且都是该指标评分越高, 评价结果越好, 评价指标不需要经过同向化处理;第三, 该方法下单项评价指标值一般在60~100之间, 削弱了单项指标值过大或过小对于综合评价值的影响。

该方法在综合财务评价时存在的不足也比较明显, 即满意值和不容许值很难客观、科学地界定。如果满意值及不容许值确定不准确则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改进的功效系数法更适用于评价指标明确且容易取得满意值及不容许值的行业及领域等。

3.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于20世纪70年代, 由美国运筹学家T homas L.Saaty提出。该方法运用系统分层分析, 将评价对象总体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 并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层子目标的权重, 最后以最底层目标的组合权重定权, 加权平均求出综合指数, 并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来排序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

层次分析法较好地避免了改进的功效系数法中存在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的问题, 并且也避免了综合财务评价方法中主观赋权重的问题, 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并进行综合评价排序, 很好地解决了复杂问题排序的难题, 是一种很有效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综合财务评价方法。

与此同时, 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 主要表现在:首先, 分解的子目标的层次数量要适中, 如果层次过多会增大计算的工作量, 降低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次, 该方法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而一致性检验是在一定概率范围内进行的, 构造的判断矩阵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会有差异, 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因此, 层次分析法适用于总体目标不确定、分解的子目标层次数量适中, 且要求评价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能紧密结合实际构造合适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情况。

3.3 因子分析法

子分析法以财务指标为基础, 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 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 并在尽量减少信息丢失的前提下, 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关指标, 然后再根据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 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的一种方法。

因子分析法最大的优点在于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权重, 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 使评价结果唯一, 结论较为客观合理。而该方法的不足则体现在只是以单一的财务指标做评价的基础, 无法反映一些宏观因素及一些特殊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因子分析本身的工作量比较大, 以整体进行分析, 对基础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 分析中如果出现数据错误不容易发现。因此, 在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 建议使用人员运用计算机软件以提高分析效率及准确度, 并结合其他评价方法, 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知名度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决定作用的无法量化因素纳入财务评价体系, 以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摘要:随着公司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各利益相关者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更加关注企业各方面的财务评价结果, 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又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因此, 各领域学者不断探索更科学、更客观、更有效的财务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的介绍, 指出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财务评价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对常规的综合财务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领域, 目的在于促进最优综合财务评价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财务评价,综合评价,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2]周利芬.企业综合财务评价方法的比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3) .

[3]刘召.基于AHP评标决策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8) .

[4]孙利荣.现代综合评价理论的发展[J].中国统计, 2009 (6) .

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篇10

基础模型数据质量是影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各类应用实用化水平的关键因素。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作为能量管理系统的基础模块,是反映和提升基础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为电网在线分析和辅助决策软件提供比遥测数据更准确、完整和合理的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状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对其他应用有着很大的影响[1],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是反映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在提高状态估计结果精度方面做了一些研究[2,3,4,5,6,7,8],如不良数据的检测和辨识、抗差状态估计、参数辨识与估计、PMU混合状态估计等。但实际上由于无法知道设备的测量真值,如何对状态估计结果进行合理评价,是进行状态估计研究和完善状态估计应用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对于状态估计结果评价的研究不是很多, 文献[9-10]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提出了在真值未知情况下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指标;文献[11]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和零注入失配量的状态估计精度评价准则;文献[12]针对给定的系统,提出了线性函数、平方函数、平方和函数、平方和对数函数、平方和指数函数等不同的评价函数;文献[8]中,状态估计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对角元素为状态估计误差的方差,用来衡量状态估计的精度;文献[13]用估计误差方差与测量误差方差相比较,当估计值误差方差小于原始测量误差方差时,说明状态估计起到了滤波的效果。以上研究只是针对状态估计的某一方面所做的研究,而影响状态估计结果准确性有很多因素,如电网模型(拓扑关系、设备参数、模型完整性)、量测数据(遥信、量测坏数据、数据时间不同步、测量精度、冲击性负荷)等,当前缺少对状态估计结果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当前状态估计结果评价的现状,以影响状态估计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基础,提出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以选择的四个典型的指标为例,并通过实际电网系统的案例,说明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反映电网模型数据存在的问题, 并指导电网模型数据的完善。

1 状态估计评价现状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颁布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用化要求(试行)》[14]和《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用化验收办法(试行)》[15]中规定了考核状态估计的两个指标:遥测估计合格率和电压残差平均值。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将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作为同业对标考核的一项指标,该指标主要由估计值和量测值的残差、量测类型基准值、合格门槛 (有功功率≤2%,无功功率≤3%,电压≤0.5%)决定的,这一评价准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国、分、省三级调度的基础数据和基础模型的整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运行和应用水平。现在国家调度控制中心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数值已经很高,某些省调在某个断面数据质量比较好时,实时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能够达到100%。

理论上评估状态估计值的合格率和精度,应该用状态估计值与真值的误差,但量测真值无法获得, 实际上,只要在没有坏数据和模型错误的情况下,用正确的状态估计方法在计算收敛时,所得到的状态估计值就是可信且可以使用的[16]。

实际上,影响状态 估计结果 精度有很 多因素[17],如电网模型(拓扑关系、设备参数、模型完整性)、量测数据(遥信、量测坏数据、数据时间不同步、测量精度、冲击性负荷)等。因此单一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评价指标可能会导致出现合格率指标很高但估计结果却严重偏离系统真实状态的情况[11],不能完全满足后续应用对状态估计结果多方面的需求,不具备对合格的数据再进行细化区别的作用,无法反映出电网基础数据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更多反映的是状态估计对电网模型和电网数据错误的粗纠偏功能。

本文通过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说明了多指标评价方法能够反映出电网存在的模型数据问题,为完善电网基础模型数据和提升状态估计结果实用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持。

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是从影响状态估计结果精度的因素出发,从多个角度对状态估计计算结果的精度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按照给定的目标,对状态估计计算结果的精度进行全面的分类和排序的过程[18]。

2.1 综合评价的指标选择

与以往的只单一考虑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的评价相比,综合评价指标方法的优点在于综合考虑了模型完整性、参数准确性、遥测准确性、遥信动作正确性等因素对状态估计结果精度的影响,将评价目标分成不同侧面的子系统,再细分为更具体的指标, 形成多指标体系。评价子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既能反映系统某一方面的特征,又能一起全面反映评价目的。

将影响计算结果精度的因素分为模型、数据、管理等类,而每一类再进行细分,如模型类有拓扑关系、模型参数、模型完整度,数据类有遥信、量测坏数据、数据时间不同步、测量精度等,管理类有调度所属关系,主要考虑外网或者模型上下级的影响。

状态估计评价层次性结构如图1所示。

2.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评价指标的优化目的是理清各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完成对单项评价指标逻辑测验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测验。

对于状态估计结果的综合性评价,主要关注以下两个基本原则:辨识性和冗余性。辨识性是指统计评价指标在区分各评价单位某一方面价值特征时的能力与效果,故又称为“区分性”,是为了能够区分不同地区的基础模型和基础数据的水平,如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受合格率门槛的影响,容易出现多个地区具有同样的合格率,区分性就不高,而状态估计遥测准确度、区域目标函数相对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的区分能力就高些;“冗余性”是表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交叉重叠程度的指标,其计算通常可采用相关系数或相似系数、关联系数等公式, 如母线功率平衡率和支路首末端功率平衡率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指标交叉重叠,冗余性越好表明各指标越独立,就能够从更多角度来反映基础模型和基础数据所存在的问题。

3 状态估计典型评价指标

3.1 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

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是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考核的一项指标,其公式定义为:

式中:RYCGJ为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N为相应范围内的遥测总点数,包括坏数据;Na为遥测估计合格点数,为遥测数据估计值误差小于由量测类型决定的合格阈值的点数。

3.2 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

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表征了区域内状态估计值和量测值之间的偏差程度,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越低,状态估计结果越准确,其公式定义为:

式中:Ja为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xi为N维状态估计值向量的元素;zi为N维量测值向量的元素; σi 为N维量测误差标准差向量的元素。

3.3 母线功率不平衡度

母线功率不平衡度为输入母线的功率与输出母线的功率之差,不仅可以反映测控装置、互感器等是否准确可靠,也是评价供电量和用电量是否平衡的重要指标。而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状态估计严格满足母线功率平衡,因此母线功率不平衡对状态估计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母线功率不平衡度的定义为:

式中:M为计算母线的数目;Sij n为第j条计算母线的输入功率;Sj out为第j条计算母线的输出功率;Sj N 为第j条计算母线的基准功率,由电压等级决定。

3.4 遥信动作正确率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遥信拒动或遥信误动的现象,成为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遥信动作正确率反映的是远动装置、开关辅助接点、信号传输通道等方面的问题,定义为:

式中:Nrf为开关拒动次数;Nun为开关误动次数;Nop 为总的开关动作次数,为遥信正确动作与误动、拒动次数的总和。

遥信动作正确率表征了开关遥信状态和设备量测的同步性,开关遥信的拒动或误动都会造成状态估计拓扑错误,进而影响状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遥信动作的正 确性保证 了状态估 计计算模 型的正确性。

4 指标权重设置

各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不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19,20]。AHP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两两比较,形成判断矩阵P,然后求出判断P的最大特征值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则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校 验,如果校验通过,则指标权重分配合理,如果校验不通过,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重新计算。

则状态估计综合评价的结果可记为:

式中:wi为根据判 断矩阵确 定的各评 价指标的 权重;yi为各评价指标的结果;n为评价指标个数;y为综合评价的结果。

另外,为了排除由于各指标的量纲不同及数值量级差别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先对评价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向量规范法[21]实现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式中:j为不同的指标序号;i为每个指标下的不同地区的指标值序号;yij* 为无量纲化之后的指标值。

5 实际电网算例分析

为了更加直接地展示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实际系统应用的情况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本文选取了某调度中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某一个状态估计结果断面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本节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反映出电网模型和数据所存在的问题,将所选取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均取0.2。

表1中状态估计有功遥测不准确度、状态估计无功遥测不准确度、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为极小型指标,取值越小越好,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和遥信动作正确率为极大型指标,取值越大越好。通过极大型一致化处理和向量规范法无量纲化处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求得各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标值。

通过表1的统计信息可以看出,本次状态估计结果遥测合格率中C地区最高,但是其有功遥测不准确度也是最高的,说明C地区具有比较高的遥测合格率但有功估计却是最差的。统计C地区所有有功量测点的遥测不准确度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量测的不准确度小于0.01,实际上分析不准确度发现,其中一个量测的不准确度高达474.84,此量测所在母线的有功不平衡量为87 MW,有功量测不平衡解决后,遥测合格率变化很小,但是有功遥测不准确度降到了0.005,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降到了2.89。

A地区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最低,有功和无功的遥测不准确度不是最高的,但是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比其他地区大得多,因此A地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量测上,特别是量测导致的母线功率不平衡。将A地区比较大的几个母线功率调整平衡以后,状态估计有功遥测不准确度下降到0.015,无功遥测不准确度下降到0.003,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下降到10.672,说明仍有功率不平衡的母线存在。

D地区在有功遥测不准确度和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都比C地区好的情况下,遥测估计合格率仍然比C地区低,表明了无功估计对D地区的遥测估计合格率影响比较大,问题主要集中在无功量测和电压量测上。同时发现,从综合评价指标上来看,D地区要比C地区的数据质量水平高,但D地区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却比C地区低,表明了状态估计有功遥测不准确度和母线有功功率不平衡度指标在增加电网基础数据质量水平的区分度上的有效性。

综合以上分析,单纯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状态估计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遥测不准确度、母线功率不平衡度和遥信动作正确率,为状态估计准确度的评估提供更高的区分度, 更能反映出电网的模型和数据的问题所在。

6 结语

现有的状态估计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分析结果不够全面,本文以影响状态估计结果精度的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标的选取遵循辨识性和冗余性的原则。以选取的状态估计遥测合格率、状态估计遥测不准确度、母线功率不平衡度和遥信动作正确率四个典型指标为例,并通过实际电网系统的案例,说明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状态估计结果精度评价上的有效性,能够反映出电网所存在的模型和数据的问题,通过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来指导对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提升。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完善指标集以全面地反映状态估计结果精度,实现对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评估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摘要: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结果的评价是反映电网基础模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结合目前状态估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以影响状态估计准确性的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状态估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多角度考虑了影响状态估计的因素,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需要遵循辨识性和冗余性原则。文中以选择的四个典型性指标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实际电网系统的案例,验证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状态估计结果精度评价上的有效性,能够反映出电网模型数据存在的问题。

综合环境评价方法 篇11

一、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重在围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参与讨论表达,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描述观察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并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几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例如五年级的小调查“农民种植蔬菜种类的变化”这一活动,教师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骤,教师可找来一些有关蔬菜的种类以及种植方法等书籍资料,让学生翻阅、查找、摘抄有关蔬菜种植发展的知识。记录内容可以是以前农民种植什么种类的蔬菜、产量和收入,还可以是现在农民种植什么种类的蔬菜、产量和收入,以及通过走访或探访附近村庄的菜农所取得的资料和新发现,然后整理出来;第二步骤,让每组学生进行摘抄、查找、记录、汇报调查探访结果;第三步骤,让学生根据收集、摘抄、整理出来的信息进行汇报、展示;第四步骤,让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演讲比赛并提交倡议书。

针对上述的不同内容,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也应不同。第一步骤可以是以教师点评和组长评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简单评价。在第二步骤中的学生汇报可以要求学生对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汇报时语言表达的情况进行评价。重点放在收集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评价内容之一。第三步骤的评价内容是对学生理财方面的知识汇报进行简要评价。第四步骤是对学生演讲时语言表达的情况和学生设计的倡议书的文字表述进行评价,重点放在演讲的表情和语言表述的能力上。这样通过四次不同内容的评价,学生就会从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语言表达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二、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常见的评价方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鼓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研究。但我们认为,高效的评价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能影响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从其他层次进行研究。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最自豪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人的认同,也需要自我的认同;不仅仅是听别人说“你真棒”,更需要听自己说“你真棒”。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如完成得很好,可以画一个红苹果给自己;完成得较好,可以画一个青苹果给自己,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完成得不好,可以画一个苦李子给自己,以示批评。本着发展性的原则,在进行评价后可以再给得到青苹果和苦李子的学生一次乃至几次机会进行补充和修正,以得到红苹果为最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发表评价意见的机会。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我们设计了七巧板拼图案比赛。首先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相互配合,自由发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议,选出“你最喜欢的图案”,并把学生评议出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展评,请小设计者自己也来评说一下,再由大家评议出最喜欢的图案,放在班里展览。在一次次的评议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还可以表现为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三、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数学实践活动课完成后充分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时比直接的评价效果更好。如在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之后,我们上了一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优美的图案的实践活动课。课上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设计得很好,图案非常优美,有些同学的想法却很简单,设计出的图案也很单一。于是,我们鼓励学生相互学习,让学生到别的同学那里学习,学完之后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结果很多学生原先的设计并不美观,但在别人那儿学得一招半式之后把自己的图案设计得像模像样。接着我们把每位同学设计的图案贴在黑板上展示,并在每张图案上写上了一句表扬的话。结果每位同学都感到很轻松、很骄傲,因为他们的作品都得到了表扬。这样做比直接展示几张好的作品效果要好得多。我们的评价不是针对几个优等生,而是要使每位同学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力上都会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要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的另一个原则——激励原则。在评价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结果还可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学习的情况。例如,当学生把自己设计好的“节约用纸实施方案”交上来时,我们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给出这样的评价:“你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方案,老师替你高兴,你的设计真的很棒!继续努力,你会有更大的进步!”“这次的设计比上一次有了更大的进步,要加油!你会做得更棒!”这样的评语以鼓励为主,既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使表扬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并促使其将这种积极情绪迁移到今后的活动中。但在实际中,学困生往往因成绩差而与表扬无缘,这对学困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出要求,只要他们通过努力达到了要求,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的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进而促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去实现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四、注重反思

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细节),让学生通过反思活动过程,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

nlc202309040323

五、评价的内容要具有教育意义

在一次“热爱大自然”的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关于“认真”的评价活动。有一个小朋友收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评价条”:“希望你不要打扰别人的观察。我评你1颗星——杨铭因”“在别人收集资料时请你别捣乱。我评你0颗星——王金萍”“送你一句话: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我评你0颗星——黄文龙”。看到这些条子,这个小朋友感到很沮丧。任课老师就和他聊天:“小朋友给你提出的小意见,你同意吗?”“同意。”“那咱们改改,下次争取做好,多拿几颗星,行吗?”“行!”“别灰心,老师相信你一定行!”果然,在下一轮的评价活动中,这小家伙的星星数量比上一次有所增加。这就体现了评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在别人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促使自己进步。

六、探索1~6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互相衔接,针对不同学段细化评价方法

我们通过分低、中、高三个学段,运用上展示课、案例分析等方法,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细化评价方法。

例如在低学段的教学中,因为以往的期末成绩都是用百分制或ABC制形式呈现,那么,换成简单具体的实物来衡量会不会更简单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呢?在给二年级学生上课时,参与实验课题的老师对孩子们说:“这个学期,我们要开展一个“比比谁的星星多”的竞赛活动。你们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成功表现都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星星。一个学期下来,咱们就来比比谁获得的星星数最多,好不好?”学生们听到这样的新鲜事,都感觉很兴奋。通过“比一比,谁的星星最多”这项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整个学期都在竞争。对于每一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教师再酌情加星,鼓励学生追求成功、体验成功,主动、不断地获取新的成功。当然,一个学期的活动也不全都是以这种量化的方式来评价,根据具体的活动我们也设置有质性的评价方式。通过“比比谁的星星多”的竞赛活动,使评定一个学生的成绩并不以哪一次活动为唯一标准,整个学期的活动都计算在内,学生这次不行,下次努力补上。这让评价真正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为了便于管理、总结和指导学生,我们指导中(高)年级学段的学生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设计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学年综合评定表(见下页表格):

而高年级的学生除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学年综合评定表之外,我们还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成长记录卡(见下页表格),从而对学生做出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七、设计评价标准的综合要素

评价的结果既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同时也给教师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指明了方向。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教师都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1)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2)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对自己进行“反思”;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成果;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策略、机敏程度、探索精神等。(3)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善于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学生在活动中的实践能力的发展: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上都得到发展、提高。这也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好方式之一。

总而言之,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如果对其作用认识清楚,使用正确,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和知识,激发他们向更多的目标努力。因此,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评价学生的艺术,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正确地运用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并在学习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课题参与成员:林柱仙李宏业黄传胜张菊黄振操肖海生陈超萍王清松肖海敏江伟琼覃艳清李海玲张金微韦春萍吴业文)

(责编黎雪娟)

机场航空噪声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篇12

1 问题引入

传统噪声评价差异化考虑白昼航班和夜晚航班,把昼夜航班加权后能量平均。虽然把夜晚航班的权重较高,一定程度上还是削弱夜晚航班的噪声对人的影响。例如夜晚航班较少,夜航突发噪声较大,已经给机场周边居民的睡眠带来影响,但是在昼夜等效噪声评价的噪声值上显示并没有超限。基于以上描述,机场综合噪声评价应该考虑夜晚航班的单噪声事件。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1]。机场周边的飞机航班夜间起飞、降落和低空飞过产生的突发噪声考虑的航空飞行活动与其他交通活动的噪声性质不同,该标准不适用于机场噪声。但该标准噪声控制的思想是合理的,即噪声控制应包括噪声平均值的限制和单噪声事件的限制两个方面。因此机场噪声评价也应建立兼顾噪声总量和单噪声事件的综合评价体系。

2 单噪声事件评价模型的建立

3 机场噪声总量评价

单噪声事件评价模型没有考虑多次飞行活动造成的噪声能量累加后的效果,因此不能准确评价机场噪声危害效果,所以必须考虑多次飞行的噪声累加效果。多个航班的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计算方法如下:

3.1 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式中:为噪声监测期间的第i个单噪声的有效感觉噪声级;N为噪声监测期间的单噪声事件数量;T0为10S;T为规定的时间区间,单位S。

3.2 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

机场运行过程中,为充分利用机场航班时刻资源,既有白天航班也有夜晚航班。繁忙机场在出现延误的情况,可能凌晨三四点仍有航班起降。另外顺丰、国货航等航空货运的全货航大多是夜晚航班。由于同能量单噪声事件的发生在不同时间段,对机场周边居民产生的噪声干扰差异很大。例如一架波音737-800产生的单噪声事件是80分贝,此航班发生深夜对人的睡眠产生的干扰和发生在白天工作时间的噪声干扰对比,夜晚噪声影响远远大于白昼。多个噪声等效平均没有考虑昼夜差异。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区别考虑白昼航班和夜晚航班。考虑的夜航噪声影响较大,对夜晚航班配以较高权重。夜晚噪声事件的等效连续噪声级提高10dB计入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其中白昼区间为7:00至22:00,夜晚区间为22:00至次日7:00。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

4 夜航单噪声事件的评价

夜晚单事件噪声均值是把监测期间内的所有夜晚航班产生的噪声能量平均后的均值,它不同于昼夜等效的平均。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是平均到单位时间内。夜晚单噪声事件均值是平均到每个噪声事件。在夜晚航班较少的情况下,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会在数值上可能淹没部分较大噪声事件。即:噪声分贝值很大,但发生次数少,在夜晚对机场周边居民产生干扰,但是在计权有效连续噪声级上,把噪声累计能量平均到全天,就显示噪声影响较少。所以引进夜晚单事件噪声均值的概念。把夜晚航空器累计产生噪声能量均分到每个航班,求出每个航班产生噪声的均值。这样就少量产生较高分贝噪声的航班噪声事件就不会被淹没。

4 结论及建议

昼夜等效噪声评价方法对机场航空噪声总量进行评价。夜晚单事件噪声均值可以对机场夜晚的航班的产生噪声进行有效评价。夜晚机场单事件噪声均值对昼夜所以机场航空噪声的综合控制要从噪声总量控制和夜晚单噪声事件两方面。对于噪声总量控制,《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对噪声评价量、标准值和适用区域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3]。夜晚单噪声事件控制方面尚未颁发相关标准规定。建议机场从本场实际出发,结合夜晚噪声事件均值评价量,建立夜航单噪声事件管理体系,积极应对场区周边群众的噪声投诉,实现机场噪声综合管控。

摘要:机场航空噪声评价研究主要考虑是某个时间段内机场所有航空器活动产生噪声的能量平均或加权后的能量平均,未能考虑单个航空器噪声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结合已有机场航空噪声评价方法,引入夜晚单事件噪声均值概念来综合评价机场航空噪声。进而科学的指导机场航空噪声控制,减少现有航班量产生机场噪声对机场周边居民影响。

关键词:机场,噪声,单噪声事件,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声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2008,08.

[2]郑长聚.环境工程手册[s].北京:环境噪声控制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实施营改增的影响下一篇:制度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