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风险评价(通用12篇)
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篇1
石化企业危险品储运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文中分析了石化危险品储运存在的环境风险类型,探讨了环境风险事故预测分析、事故率分析的方法,提出了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作 者:董元生 DONG Yuan sheng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油田,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河南,南阳,473000刊 名:商品储运与养护英文刊名:STORAGE, TRANSPORTATION & PRESERVATION OF COMMODITIES年,卷(期):30(3)分类号:X923关键词:环境风险及评价 管理 石化危险品 储运
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篇2
关键词:液氨储罐,泄漏,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措施
液氨,又称无水氨,由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液氨应用广泛,作为原料可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化学纤维、塑料和其他化学肥料,作为制冷剂,常被用于杀菌和降温制冷。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液氨多储存于钢瓶或钢槽中,由于液氨具有腐蚀性且极易挥发,所以液氨事故发生率很高,且事故后果严重,极易造成事故附近人员中毒,甚至死亡,因而进行风险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屠宰企业液氨制冷机组为例,通过对液氨储罐泄漏事故进行环境风险识别、预测和分析,确定液氨事故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影响时间,并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适宜的应急措施。
1 液氨环境风险识别
1.1 物质危险性识别
氨气属危险化学品,属有毒气体,氨的健康危害及毒性分级见表1。
1.2 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有关规定,液氨临界量为10t。该企业液氨采用1个卧式罐储存,罐溶剂为4.8m3,换算成重量单位约3.9t,小于临界量10t,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1.3 事故类型
氨属高毒气体,实际生产中液氨泄漏导致的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以液氨泄漏事故为例进行评价和预测。
2 环境风险预测分析
2.1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该液氨储罐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以液氨储罐为中心半径3km的范围。
2.2 事故源项分析
该屠宰企业有1个容量为4.8m3的液氨储罐,液氨最大储存量为3.9t。评价设定破损程度为接管口径(输送管径DN50)的20%,则液氨泄漏孔径为10mm,事故发生后安全系统报警,应在10min内泄漏得到基本控制。液氨泄漏可采用液体泄漏公式计算。
液氨泄漏速度QL按伯努利方程[2]计算:
本文评价设定储罐压力为1.17MPa,当地常年环境气压为0.101MPa,裂口高度为0.6m,裂口面积为0.785cm2,代入上式得出氨泄露速度为:2.03kg/s。
2.3 结果预测
1)预测模式选择。氨泄漏属舜时或短时间事故,采用多烟团扩散模式预测,多烟团扩散模式公式为:
2)评价标准。根据相关毒理学资料,液氨的毒性指标见表2。
3)预测结果。为了说明泄漏液体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情况,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特征,选取当地平均风速2.1m/s,环境温度28.0℃和大气稳定度B、D、E[3]下,选取不同泄漏时间进行预测。
由预测分析可知,该企业液氨储罐泄漏发生后,事故源下风向,半致死浓度出现的最大距离为451m,存在时间为16min,IDLH浓度出现的最大距离为994m,存在时间为23min,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出现的最大距离为4 119m,存在时间为71min。
由于该企业位于农村地区,下风向800m分布有一个村庄,村庄沿下风向跨度为500m,该村庄处于IDLH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影响范围内。IDLH浓度对该村庄的影响预计最快在事故发生11min后产生,17min钟后结束,维持时间约为6min;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对该村庄的影响预计最快在事故发生24min后产生,33min后结束,维持时间约为9min。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企业液氨储罐泄漏发生后,IDLH浓度影响区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影响区可能覆盖下风向的村庄,如不能及时疏散该村庄居民,将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该企业应加强液氨制冷相关设备管道的管理维护,做液氨泄漏的风险防范,尽量降低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对环境及人身健康影响。
3 液氨泄漏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1 风险防范措施
1)液氨储罐本体应有良好的保温设施以及自动喷水降温装置。加强液氨输送管线的日常巡检,对出现腐蚀、开裂等部位,要迅速进行维护或更换出相关部件。
2)液氨储罐尽量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3)液氨储罐充装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过量充装。
4)液氨储罐区配备相应的液氨泄漏报警装置、消防器材、安全防护器材。
5)企业应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做好液氨安全警示工作。
6)加强与周边风险保护目标的日常沟通,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组织保护目标居民疏散。
7)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培训工作。
3.2 应急预案
液氨泄漏企业应急预案是减小事故影响和人员伤害的重要措施。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液氨使用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而且要确保事故发生时,应急预案工作能够快速、顺利启动。
4 结论
本文以某屠宰企业为例,进行了对液氨泄漏事故中液氨储罐泄漏事故的分析并进行合理预测,总结并计算出了液氨事故发生后半致死浓度、IDLH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出现的最大距离、影响时间及对下风向800m处村庄的影响情况,为液氨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液氨泄漏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泄漏事故环境风险及对保护目标居民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吕海燕,张海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2]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S].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环境 风险评价 环境管理
一、环境风险评价内涵和类型
1.在我国实施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率也变得更快。在此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害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在近年,由于一些突发性较强、破坏性较大以及影响较为深远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和财政损失,甚至引发了较大的政治危机事件。
我国在2006年1月8日實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也连续发布三个相关环境保护文件,针对我国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开展针对性的环境检查,并查找存在的隐患,提出相关整改建议,从而有效防止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环境风险评价内涵界定
环境风险评价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对一个区域性的开发行为,或者是对一个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以后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环境风险评价就是对这种环境问题对居民身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等各个方面所造成的危害所进行的评价,特别是在各类环境事故发生以后,环境风险评价要对这种环境影响采取相应对策,最低限度降低其影响。
3.环境风险评价类型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环境风险问题进行了风险评价。第一,如果从环境风险评价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分类的话,则环境风险评价可以分为宏观风险评价和系统风险评价以及微观风险评价三种类型;第二,如果按照环境风险事件发生的类型进行环境风险问题分类,则环境评价可以分为非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价和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价两种主要类型;第三,如果按照环境风险评价的应用领域来对环境风险评估进行分类的话,则环境风险评估可以被分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和有毒害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以及自然灾害危害风险评价三种主要类型。
二、我国环境风险评价步骤和方法
1.环境风险识别
所谓环境风险识别主要是指,在环境影响识别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辨识,环境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了风险因子识别和项目筛选两个内容。
所谓项目筛选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使用核查表进行筛选。第二是运用概率风险评价法,例如德尔斐法等对此进行筛选。
2.环境风险的预测和估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有关于系统安全工程学科知识的升级,涌现出了多种科学有效和预测方法;虽然目前这些尚在运用中的风险预计方法能够对环境风险评价事故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判断。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由于环境其相关的风险性、危害性、区域差异等特点,一般统计方法很难实现。
3.环境风险评价
(1)社会风险主要是描述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所造成后果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利用余补累积分布函数来表示人口分布资料,以实现对社会风险的描述。
(2)个人风险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特定地点的人员,由于没有采取防护措施而遭受得特定危害(特定危害指的是死亡)的概率。通常利用风险等直线图来表示个人风险,其风险值大小和工厂距离有关。风险等直线表征在此区域内,个人受到的风险大于或等于此风险值。三、环境风险评价应用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伴随着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学者加强了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某化学厂的氯气泄漏事故为例,对其环境风险进行评价。
1.源项
在考虑到30吨液氯储槽泄漏事故发生以后,假设发生了严重的液氯储罐破裂并泄露的事故以后,此次事故将泄漏液氯量为30吨,泄露的时间是30分钟,则根据类型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破裂泄漏事故发生的概率为1.33×10-3×a-1。
2.大气扩散计算模型选择
在本文中,将采取采用多烟团模式对大气扩散进行计算。
在这个公式中,ci(x,t-ti0)表示的是在第t时间里,第i个烟囱在下风的方向x距离的地方所产生的浓度贡献;表示平均风速;x表示下方向的距离;而Qi则表示的是第i个烟团源强,i表示烟团释放数;则分别表示x,y,z三个方向的扩散参数。此时,则毒气致死率计算可以为Y=(Ai-5)+Biln[Cnte],在这个公式中,C为有毒气体浓度(可以通过烟团模式进行计算出来);Y是一个中间变量;te是表示和有毒气体接触的时间,A,B,n则主要是取决于有毒气体的性质。
有毒气体所造成的致死率通常是和有毒气体的接触时间、毒气浓度和毒气性质直接相关,中介变量Y和有毒气体致死百分率的关系是可以通过查表直接获得的,在该厂氯气泄漏事故中,Y的计算值是-1.0,可以通过查表得到液氯储槽泄漏事故发生以后的致死百分率为16%。
3.计算结果及初步分析
烟团模式计算了该厂的下风位置不同距离里面的地面空气中的氯气浓度,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现在假设每30秒钟将会释放一个氯气化学烟团,在在30分钟之内,总共可以释放出60个烟团,假设其平均风速是2.4米每秒,在这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该厂的下风不同位置的氯气浓度。如果按照所计算的氯气浓度值,进一步计算出中介值Y的值,计算中接触时间te为30秒,通过查表以后,我们可以得到此次事件的百分死亡率,并进一步可以计算出,如果发生液氯储槽泄漏事故的话,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在下风的不同距离中人员的致死百分概率的大小。最终计算出该事故的最大风险值是可以每年导致4.43×102人死亡。
四、总结
通过环境风向评价,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种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并可以初步确定事故风险的程度和范围,并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合适的减缓措施,从而降低这种风险发生概率和造成的影响,把人身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申海玲.程声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2008.
[2] 钟政林.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2009.
[3] 陆雍森.环境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O07.
[4] 张忆普.环境影响评价使用方法[M].江西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
[5] 林玉锁.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现状与趋势[J].环境科学动态,2007.
作者简介:
浅议经济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 篇4
浅议经济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
摘要:从经济开发区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的.区别入手,分析了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并对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模式,并提出在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上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内容.作 者:安慧 闫来洪 赵朝成 王志伟 AN Hui YAN Lai-hong ZHAO Chao-cheng WANG Zhi-wei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山东,东营,257061期 刊:四川环境 ISTIC Journal:SICHUAN ENVIRONMENT年,卷(期):,27(1)分类号:X828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 经济开发区 建设项目
天然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的认识 篇5
摘要:分析了国内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环评风险评价的定义及内容,结合天然气管道的.环境风险特点,对天然气管道环境风险因子、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作 者:罗小兰 向启贵 银小兵 周丹 晏中平作者单位:罗小兰,向启贵,银小兵,周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晏中平(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
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篇6
乙二胺四乙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分析与探讨
摘要: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乙二胺四乙酸生产所用原料都具有一定毒害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乙二胺四乙酸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乙二胺四乙酸项目为例,分析乙二胺四乙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作 者:张曦乔 刘晓坤 Zhang Xiqiao Liu Xiaokun 作者单位:淄博市环境监测站,山东,淄博,255040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5(3)分类号:X820.4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 乙二胺四乙酸 事故污染分析
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篇7
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价是在化学品客观属性和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和分析[1-2]。其中皮革行业主要的化学品涉及皮革用基本化工材料, 皮革用酶制剂、表面活性剂、助剂、鞣剂、涂饰剂、加脂剂和染料[3]。其中皮革中鞣剂、加脂剂、涂饰剂仅限于制革加工应用, 因此又称为制革专用化学品。据统计, 每加工1t原料皮需消耗的各类化学品原料:铬55~85kg、硫化碱10.6~26kg、铵盐18~20kg、表面活性剂10~14.5kg和所产生的污水量30~60t。全球从事皮革化学品生产的公司有2 000多家, 化学品2 000种左右, 产量100余万t。目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 同时也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皮革化学品市场[4]。每年皮革行业向环境排放废水达1.8×109t, 这其中排放的污染物:铬6 000t、硫化物1×104t、悬浮物15×104t、COD7.5×104t[5]。故针对皮革化学品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及健全的管理体系, 是制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6]。
目前已有的针对化学品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办法, 包括美国《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价: 管理程序》、REACH法规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等。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制度梳理的基础上, 针对皮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总结。其中,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是从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2 个方面着手, 而风险管理是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有害化学品管理体系[2,7], 探索建立适合国内现状皮革化学品的管理体系。
1 皮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
目前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2 个方面[7],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基本定型, 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关于皮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价体系见图1。
1. 1 皮革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价
皮革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价是指人体接触皮革化学品所造成潜在的、有害于健康的影响, 并对这种影响的可能性加以定性或定量表征。例如, 毛皮媒染中的六价铬可影响人体代谢过程, 使蛋白质变性, 干扰某些酶系统功能, 并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1. 1. 1 健康风险评价的步骤
皮革化学品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如图1 所示, 该风险评价体系参考美国国家科学院 ( NAS) 于1983年编制的有关风险评价的研究报告, 将健康风险评价概述为4 个步骤, 研究方法与内容如下[8]。
( 1) 危害鉴定
危害鉴定主要是通过评审该化学物质的现有毒理学和流行病学资料, 确定其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或潜在危害, 及待评价物的各项有关的理化特征参数, 进而明确人体接触该种化学物质时是否有害健康。该阶段的工作是风险度的定性评定[9], 风险度的定义如下:
R[危害/ 单位时间]= P[事故/ 单位时间]× C[危害/事故]
其中, 事故发生的概率称为风险概率 ( P) , 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害称为风险后果 ( C) , 风险 ( R) 是两者的积。
( 2) 受体剂量反应评估
这一步骤是表征毒物的剂量与接触人群中发病率之间关系的过程, 并估算发病率与接触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确定不同剂量暴露的反应强度。由于多数情况下, 很难得到完整的与效应相对应的人群暴露资料, 故在动物试验后利用一定的模式得出近似的人群剂量- 反应关系[10]。
( 3) 接触评估 ( 暴露评价)
接触评估是对人群暴露于环境介质中有害因子的接触强度、频率和时间进行测量、估算及预测的过程, 接触人群的特征鉴定与皮革化学品在环境介质中浓度与分布的确定。皮革化学品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数据一般可通过监测获取, 不同污染物暴露在环境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是有差别的。已有文献对于环境污染物的评价方法进行讨论, 但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污染物的通用方法, 因此必须根据每种化合物的具体情况, 逐个加以评价。
( 4) 风险评定
风险度评定就是根据前3 个阶段所获取的数据, 估算不同接触条件下, 可能产生健康危害的强度及过程。风险度评定主要包括: 对有害因子的风险大小作出定量估算与表达和对评定结果的解释与过程的讨论, 特别是对前面3 个阶段评定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作出评估。
1. 1. 2健康风险评价的模型及其在重金属铬中的应用
健康风险评价涉及多介质、多途径, 考虑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分配、迁移转化等过程, 要用到各种场地参数、暴露情景参数、生态毒理学参数等[11]。为简化评价流程, 已有一些模型被开发并应用, 如CLEA、RISC、RB-CA、ROME、RISC-Human和Sniffer等[12], 其中RBCA模型常用于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如进行制革行业重金属铬的健康风险评价, 可选用RBCA (Risk based corrective action) 模型, 该模型中将化学物质分为致癌物质与非致癌物质2类, 若已获得三价铬转化为六价铬的环境参数, 即可按致癌物质计算铬的致癌风险值 (CR) ,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SF为致癌斜率因子; EF为暴露频率; ED为暴露持续时间; IR为摄入比例; BW为体质量; AT为平均时间。下标oral、dermal、inh分别为经口、皮肤接触, 吸入。
对于致癌物质六价铬, 计算其风险值, 并设定为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上限值为10- 6~ 10- 4;
对于非致癌物质三价铬, 计算其风险值, 并设定可接受非致癌水平上限值为1[13]。
1. 2 皮革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
在毒理学、生态学、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态风险性评价的方法, 主要用于评价皮革化学品的潜在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 预测风险出现的概率及其可能的负面效果[14], 不仅要以皮革化学品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为基础, 而且还要考虑其降解后的生态恢复潜力[15]。
1.2.1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
(1) 暴露评价
需要确定受体和暴露途径的强度及时空范围, 描述形成暴露的干扰源和暴露发生的可能性。
( 2) 受体剂量分析
即可能受到来自风险源影响的生态类型, 代表受体是那些对风险因子的作用较为敏感或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系统, 一个区域内的类型多种多样, 可以根据区域特征、评价目标选择特定的生态类型作为风险受体。
( 3) 危害评价
危害评价目的是确定风险受体的损害程度, 它应追溯以下问题: 生态完整性是否受到威胁, 生态危害的属性及强度, 生态恢复的时间尺度, 以及干扰与观察到的生态危害有何联系。
( 4) 风险表征
结合暴露评价、受体分析、危害评价的内容, 提供有关风险本质和范围的所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果, 供风险管理者做出环境决策。
1. 2. 2生态风险评价的模型及其在皮革化学品中的应用
由于化学品的生态风险评价涉及到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降解和生物吸收、排泄等过程, 因此, 各类化学品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模型被广泛应用[16], 目前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分布模型、效应模型[17]。
( 1) 分布模型
分布模型的结果用来找出计算浓度、预测环境浓度和无观察效应浓度之间的比率, 用此评价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分为3 类[18]: 描述某个区域的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的模型、具体研究实例中的有毒物质污染的模型和针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模型。
( 2) 效应模型
效应模型是指能将生物体的某种污染物浓度或者体内负荷, 转化成对有机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或者整个生物圈的影响的模型。效应模型根据所考虑的生物等级可分为[19]:
a) 生物体模型的核心是有毒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 如对生长或生殖的影响。
b) 种群模型包括有毒物质浓度和种群参数关系的种群动态模型, 通常考虑的是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生长参数。
c) 生态系统模型包括有毒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参数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使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组分。现有的生态系统模型一般是考虑有毒物质在食物链或者食物网上流动, 导致生物富集效应的模型。
图2 以皮革化学品中常见的铬为例, 在生态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环境危害, 但它在皮革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也无法替代, 在运输、使用乃至最终的污水处理中, 都有进入到生态环境中的可能。铬进入到自然环境中后, 随水体进行流动, 首先被土壤吸附; 一定浓度下的表面活性剂进入土壤中后, 会改变土壤的疏水性, 导致土壤生态体系的改变, 持水性增加, 同时, 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对细胞膜作用后, 过多水分的转移会造成部分微生物的失活, 同时, 吸附于土壤内部的有毒物质会因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转移到水体中, 继续进行生物迁移; 而部分染料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 微生物的接触会造成生物体的死亡, 并且随着生物链的延续, 生物富集作用增强, 生物链级别越高的生物所受毒害越大, 造成严重的生态损失。
1. 3皮革化学品风险评价终点的确定
与生命周期面临的问题相似, 如何确定风险评价的界限, 是进行评价的关键所在。评价终点是对那些需要评价个体界限的清晰描述。在健康风险评价中, 其界限到人类健康风险为止, 而生态风险评价,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物质迁移过程的多样性, 不同评价人员可能选择不同的终点和不同的路线, 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方法来界定生态风险评价的终点。常用的测定终点有生物个体的死亡率、繁殖力损伤、组织病理学异常、群体水平的物种数量、群落水平的物种丰度等几个指标。生态系统水平以上层次的评价终点, 可以用生物量或生产力来表达, 但目前皮革化学品中的相关研究较少。
2 皮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管理
皮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管理是在其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 采取控制措施。管理者应了解评价中如何假设和估算的, 风险评估只是一个范围, 风险管理部门必需考虑所有因素, 才能获取成功[1]。
2. 1 国内外有关皮革中有害化学品的条款和标准
目前, 不同国家的对于皮革及其制品中有害物质的标准不尽相同, 主要指标包括六价铬、甲醛、偶氮染料、五氯苯酚、重金属浓度等, 具体标准见表1。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的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 GB20400- 2006) , 于2007 年12 月1 日起强制实施。该标准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与欧盟、日本、美国禁用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保持一致。目前, 对于皮革及制革中的有害物质, 我国已出台相关标准见表2。
2. 2 对国内皮革化学品管理的启示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在提到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时, 讲到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有毒有害化学品等问题日渐突出[20]。为此, 结合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经验[19], 对我国皮革化学品的管理提出如下建议[21]。
( 1) 调整化学品管理的首要目标, 重点关注皮革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欧盟REACH法规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我国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时, 也应该重点关注皮革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2) 对高风险皮革化学品实行优先管理
进入21 世纪以来, 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对可能对职业卫生安全、健康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的现有化学品建立“优先管理化学品名单”。我国目前尚未全面启动化学品优先管理机制, 亟待有关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以保障长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3) 实施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批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化学品的管理现状比较被动, 经常是某些化学品已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时才采取措施。虽然, 化学品首次进口登记制度的实行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其危害, 但该项制度未涉及国内生产的新化学物质, 亦无配套的监督机制,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更加不能适应国际发展的需要。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批是对化学物质采取主动控制的必要措施, 应尽快实施和完善。
( 4) 不断深化皮革化学品数据测试和风险评价
随着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 大部分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各自的化学品管理计划, 进一步深化化学品测试和评价的范围与深度, 坚持“无数据, 无市场”的原则。建议我国在制定工业化学品准入政策时, 应考虑企业对化学品数据测试和化学品风险评价的情况, 并据此进行监督管理。
( 5) 对消费品中化学品的危害进行立法管理
目前国内化学品管理目录较多, 分类分级标准不统一, 有的甚至相互矛盾, 给政府监管带来麻烦, 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欧盟REACH法规不仅管理化学品自身, 还包括了含有化学品的物品即化学品的下游产品, 如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等消费品。为贯彻科学发展观, 减少化学品危害, 建议考虑对消费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立法管理。
( 6) 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建立
皮革化学品管理技术支持体系是实现皮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与保障。技术支持体系包括化学品测试分析的合格实验室系统、化学品测试、评价使用的测试准则、合格实验室规范原则、风险评价准则等标准规范以及化学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以美国为例, 美国FDA和EPA于20世纪80 年代相继率先建立GLP准则 ( 合格实验室规范) , 规定所有化学品测试的问题。
( 7) 加快皮革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部分实验室基本具备了合格实验室的条件, 可以对管理中所需的测试指标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资料, 目前的关键是尽快建立认证体系, 提高检测能力及水平, 成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增强服务意识, 促进合格实验室的建设。
( 8) 加强国际及国内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交流, 有效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资源, 为化学品管理服务[2]。
3 展望
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篇8
关键词:风险投资 区域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风险投资的空间布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发展环境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的评价并改善区域风险投资环境,科学的引导风险资本流向,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风险投资环境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涵盖经济、科技、金融、创业和人才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为改善风险投资区域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一、风险投资区域环境系统理论
风险投资环境是一个系统,Schfer和 Roland则认为,风险投资环境系统包括经济、创业、社会和法律环境四个要素;李雪灵和蔡莉指出,风险投资支撑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经济、金融、科技、文化、人才、法律和政策等要素。在此基础上,王培宏和刘卓军评价了我国区域风险投资环境的有效性,指出我国与风险投资有关的文化、政策及法规环境的地区差异性并不显著。本文综合参考Schfer和 Roland的因素分类框架,结合王培宏和刘卓军的理论研究成果,最终选择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创业环境、金融环境和人才环境要素作为考察对象。
二、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一)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编制原则
1、分层设置原则
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的指标数量很多,并成簇群组合形态。为此,必须将相关指标分类、分层、分组,构建一个有多级指标层级的综合指标体系。
2、可操作性原则
首先,设计的指标要满足数据的可获得性。其次,设计的指标要有权威性和可比性,凡列入指标体系的指标都可以从公开和内部的统计资料上采集得到,内部的统计资料应采用全国统一规范的调查数据加工处理的资料,以确保资料的权威性和可比性。
3、核心聚焦原则
为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操作过程便利化,在指标的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对农业品牌竞争力的特征能够深度聚焦的核心指标,以确保综合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表征性、较高的显示度。
(二)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风险投资环境系统理论分析与指标体系编制原则,同时考虑到各项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客观性,本文编制了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级层次,共15项指标(见表1):
三、应用研究
(一)模型及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 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的数据简化技术方法, 能够反映并解释这些实测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原理是通过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内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 探求样本数据中的基本结构, 并用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 作为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元素, 而排除样本之间差距不大的那些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综合评价时, 是对相关的环境评价指标向量进行降维, 采用较少的因子, 以每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来评判环境的发展水平。
(二)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2008—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样本来源于中国统计局、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就业与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共有105个有效观测样本。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我国的风险投资区域环境发展极不平衡,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东南沿海省市的投资环境发育相对良好,能够有效的支撑风险投资的发展;湖北、河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市的投资环境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而西部地区的风险投资环境相对落后,尤其是新疆、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和西藏等地区,严重制约了其创新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以风险投资环境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涵盖经济、科技、金融、创业和人才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风险投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风险投资区域环境发展状况极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因此,在实践中应注意优化中西部地区的风险投资环境,首先要增加研发经费与人员投入,同时要鼓励创业活动并适度的调整区域劳动力市场刚性;此外,还要构建多层次的区域金融资本市场体系,为小微企业创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本支持,并加快人才环境的建设,吸引更多的智力资本落地。
参考文献:
[1]王培宏,刘卓军,唐志鹏.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风险投资环境有效性研究[J]. 管理学报,2007,4(5):584—587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环境风险源、 篇9
一、管网标识规范
(一)地面管网标识规范
工业企业厂区内地面“三废”管网标识规范要求是在管网上标识管内废水(气)等的类别及流向,采用喷漆或制作标牌的方法,识别符号由“三废”名称、流向箭头组成。二个标识间距为10m,其标识的场所应该包括所有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的管道上,一直到处理装置或设施为止。
雨水:为蓝色标识,污水:为黄色标识,箭头大小根据管网大小可按比例变化。
(二)地埋式管网标识规范
工业企业地埋式“三废”管网标识规范要求是,在检查井盖进行区分,污水井盖用黄色边沿作为记载,雨水井盖用蓝色边沿作为记载,同时在井盖处按照水流方向用箭头注明,如多方向会合时,应在井盖处按照水流方向用箭头注明会合前后方向。
二、环境风险防控设施标识规范
(一)雨水(清水)、污水系统切换装置
在装置处设立标识(样板如下),注明切断装置正常情况下关/闭状态,雨水(清水)、污水的流向;突发事件发生后切断装置如何操作,雨水(清水)、污水流向如何切换。标识牌中注明路径切换示意图和操作说明。
(二)围堰及应急池
注明在围堰、应急池设立标识,注明容积,并在管道切换装置处设立标识(参照雨污切换装置)
三、企业环境管理公示牌规范
(一)企业环境保护公示牌(样版)
(二)污染源自动监控室标识牌(样版)
(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样版)
(四)企业污水治理自测台账(样版)
四、企业排放口标识牌(样版)
五、固体废物管理标识标签规范
(一)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图形标志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标志制作样式及规格
提示图形符号
警告图形符号
2.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标志制作样式及规格
警告图形符号
(二)盛装危险废物容器和包装物的识别标签 1.标签
标识根据危险废物特性确定;字体为黑色;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材质为不干胶。
全国中小企业风险数据评价中心 篇10
全国中小企业风险数据评价中心
好信用,好伙伴。全国中小企业风险数据评价中心(CREC,简称“中风评”)是专门致力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数据评价的专业风险数据评价机构。中心联合国内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为国家中小企业数据库入库企业提供贷款及其它融资服务。有效解决各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风险评价难等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摆在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面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和先天缺陷;社会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对相关政策的理解、组织和服务不到位等综合原因造成的。中风评认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数据的有效度量和评价,是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这也是长期以来银行一直试图逾越和化解的难题。为了给中小企业搭建切实可行、风险可控的风险评价支持体系,进而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和信贷环境,据此建立全国中小企业风险数据评价中心。
物流企业风险的内涵分析及评价 篇11
关键词:物流企业;风险;模型;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008-04
Abstract: From the complexity of risk and the importance of risk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sult deflection, expectation deflection, risk loss and psychology feeling, this paper displays the connot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risk, sets up AHP-GRAM model on the risk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makes an empric analysis of Shanghai Jinban Logistics Company.
Key words: logistics company; venture; model; evaluate
物流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型行业和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行业特点、发展趋势决定了物流行业较一般行业的风险种类更多、影响更大。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物流企业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可为物流企业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物流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加以预测,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风险对应的收益进行取舍,可以为物流企业及企业所处的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展开对物流企业风险的内涵分析及评价。
1物流企业风险的内涵分析
物流企业风险是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物流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物流企业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所导致的目标偏离预期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包括:
(1)结果偏离说。物流企业风险的结果偏离说是指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所实现的结果具有波动性。具体表现为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在某百分比之间波动,交货期仅能确定在某小范围之内,物流企业投资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与最低收益相差甚远,等等。物流企业风险的结果偏离说揭示出,物流企业的观念偏差与行为误差可能会导致实际经营活动的结果不确定性,尽管该不确定性未必一定会给物流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但在特定的事件中(如应对突发事件、特殊物品的运输、客户需求较为苛刻的服务等)必然会触发一系列不利后果。
(2)预期偏离说。物流企业风险的预期偏离说是指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物流企业无法按照其承诺兑现基于投资者的承诺;物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目标、产值目标、利润目标等偏离预期值;物流企业实际提供的服务偏离消费者预期等。显然,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偏离必然会导致风险的产生,如投资者的预期偏离在影响投资积极性之后会导致财务风险,物流企业自身追求目标的预期偏离会阻碍下一轮目标的实现,消费者预期偏离会降低顾客感知质量与品牌忠诚度,等等。同结果偏离说一样,即使物流企业在未能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偏离预期目标,但仍然会影响物流企业的后续风险。
(3)风险损失说。物流企业风险的风险损失说是指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遭受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物流企业生存的目的在于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获取经济利益,基于此风险损失说相对狭义地认为任何可能会导致物流企业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均可称之为风险。在某种程度上说,损失是风险产生的最终结果,但该损失包括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后者可看作风险损失的外延或者间接经济损失,具体包括物流企业信誉丧失、品牌形象受损、市场地位降低等。
(4)心理感受说。物流企业风险的心理感受说是指物流企业管理者以及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执行者在遭遇外部环境复杂性以及经营条件局限性时的具体心理感知。显然,物流企业风险的心理感受说具有相对性,其受到管理者与具体执行者风险偏好、心理承受能力、经济实力的影响。比如,同样面对政治局势的变动或者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实力较强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对于风险感知的敏感程度要远低于经济实力较弱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物流企业;面对不可多得的市场机会,风险偏好型的决策者感受程度要低于风险规避型的决策者,等等。
2物流企业风险评价模型
2.1物流企业风险的AHP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邹辉霞. 供应链管理与复杂性科学[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57-60.
[2] 彭良涛,姜大立.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虚拟物流组织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2006(6):27-29.
[3] 谢季坚,刘承平.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丁蓉. 虚拟物流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
[5] 刘联辉.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评价[J]. 物流技术,2005(9):107-118.
铅冶炼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篇12
铅是最软的重金属, 由于铅熔点低、密度大、展性好、易加工、延性差, 对电和热的传导性能不好及高温下易挥发等特点, 铅在制酸工业、蓄电池、电缆包皮及冶金工业设备的防腐衬里等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但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 中毒途径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 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 或经消化道吸收, 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1]。由于铅的毒性, 人类从冶炼利用铅开始, 就饱受铅污染的毒害, 特别近年来, 我国许多地方频频发生铅中毒事件, 对涉铅冶炼的环境风险控制已十分迫切, 而国内外对铅冶炼的环境风险研究不多, 环评单位在进行环评时对其风险缺乏科学、深入的评价, 铅冶炼企业对自身的环境风险缺乏了解, 环境监管部门对铅冶炼的环境风险知之不多、监管措施难以到位, 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污染纠纷不断, 成为影响所在区域社会稳定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总结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系统地研究了铅冶炼的环境风险产生的机理、危害, 针对不同的风险, 试验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以期对铅冶炼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本文以6万t/年铅规模为例) 。
2 铅冶炼工艺介绍
国内外的粗铅生产工艺仍然是烧结一鼓风炉还原熔炼法为主导方法, 各国在此法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改正, 国际上先后出现了几种新的炼铅方法[2];如前苏联的Kivcet法、德国Lurgi公司的QSL法、瑞典波立.登公司的Kald0法和澳大利亚的IsA炼铅法、Ausmelt炼铅法;我国研究开发了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法。下面以常用的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法对铅冶炼工艺进行说明, 工艺流程见图1。
2.1 粗铅火法冶炼
铅精矿和熔剂、返料 (铅烟尘) 配料、制粒后, 送氧气底吹熔炼炉进行氧化熔炼, 产出一次粗铅和铅氧化渣, 一次粗铅铸锭后送电解精炼车间, 铅氧化渣经铸渣机铸块后, 由链斗输送机送至鼓风炉车间的铅氧化渣仓。熔炼炉产出的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余热、电收尘器收尘后, 送硫酸车间制酸。铅烟尘送烟尘仓返回熔炼配料。鼓风炉还原所需焦炭筛分后和块状熔剂分别送入鼓风炉车间的焦炭仓和熔剂仓。铅氧化渣块、焦炭块、熔剂块计量后采用电动加料小车从鼓风炉两侧加入鼓风炉内。鼓风炉产出的粗铅铸锭后送精炼车间, 炉渣进入电热前床沉淀保温, 然后放入渣包吊运至烟化炉工段。鼓风炉高铅渣需加入硫铁矿, 主要作用是造渣除铜。烟化炉产出的氧化锌尘收集后外卖, 炉渣水碎后堆存或外卖。氧气底吹熔炼炉和鼓风炉产出的粗铅锭送精炼车间。氧气底吹熔池熔炼的化学反应有:
高铅渣还原熔炼的化学反应有:
2.2 电解精炼
氧气底吹熔炼炉和鼓风炉产出的粗铅锭经火法精炼除杂后, 铸成阳极板, 整型后进行电解。将制取的阴极片及浇铸的阳极板放入电解槽, 将高位槽流下来的硅氟酸铅溶液注入电解槽进行循环电解, 电解产出的析出铅送熔铅锅进行熔铸, 进一步除杂, 用铸锭机铸成铅锭, 部分电铅用于制取阴极片。电解后产出的残阳极在残极洗槽中刷洗, 洗后的残极返火法熔炼, 重新浇铸阳极板。残极洗刷产生的阳极泥浆经两次浆化洗涤过滤得到阳极泥, 阳极泥在厂内暂存, 洗液及滤液分别返回残极洗槽和电解循环槽。火法除铜和精炼产出的铜浮渣和碱渣送浮渣反射炉处理, 产出粗铅和铅铜锍。粗铅返回熔铅锅, 铅铜锍外卖。
2.3 烟气制酸
2.3.1 净化工段
来自电收尘器的SO2烟气, 进入净化工段的高效洗涤器的逆喷管顶部, 与逆喷上来的稀硫酸接触, 在此过程中喷淋酸中的水分被蒸发, 烟气湿度增大、温度降低, 同时烟气中大部分As、尘及SO3被洗涤下来进入循环酸中。从高效洗涤器出来的烟气再进入填料塔与喷淋稀酸逆向接触, 使烟气进一步降温、除尘出口温度达到41.5℃。
从填料塔出来的烟气然后自下而上通过两级电除雾器, 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气体中的酸雾被捕集下来, 烟气则送往干吸工段。从高效洗涤器出来的稀酸进入沉降槽, 沉降槽底流经脱吸、过滤后用泵送往污酸处理站, 上清液溢流至高效洗涤器循环槽;用泵扬至高效洗涤器逆喷管喷淋。从填料塔出来的稀酸, 经泵打至稀酸板式冷却器, 再经冷却后进入气体冷却塔塔顶喷淋。
2.3.2 干吸工段
从电除雾器出来的SO2烟气进入干燥塔, 在塔内与塔顶喷淋下来的93%硫酸逆向接触, 烟气中的水份被浓酸干燥, 经塔顶丝网捕沫器捕沫后通过SO2鼓风机送往转化工段, 进行第一次转化。
从转化工段Ⅲ热交换器出来的一次转化烟气经SO3冷却器进入第一吸收塔, 在塔内与塔顶喷淋下来的98%硫酸逆向接触, SO3被吸收, 烟气则再次进入转化工段进行二次转化。
从转化工段热交换器出来的经二次转化后的烟气进入第二吸收塔, 在塔内与塔顶喷淋下来的98%硫酸逆向接触, SO3被吸收, 烟气则送往烟囱排放。从干燥塔、一吸塔、二吸塔出来的循环酸自流至各自的循环槽, 然后用泵送到各自浓酸冷却器, 经冷却后再进入塔顶喷淋。为保证干燥塔塔顶喷淋酸浓度为93%, 在干燥循环槽用吸收酸泵出口管串来的98%酸调节酸度。同样地, 为保证吸收塔塔顶喷淋酸浓度为98%, 在吸收循环槽用干燥酸泵出口管串来的93%酸调节酸浓度。
2.3.3 转化工段
从SO2鼓风机出来约70℃的SO2烟气依次通过热交换器, 使其温度达到420℃, 然后进入转化器, 经三段触媒的转化, 转化率达到93%以上, 此时的SO3烟气再经Ⅲ热交换器降温后, 送往干吸工段第一吸收塔。出一吸收塔的烟气由于还含有部分SO2, 再次进入转化器, 经第四段触媒的转化, 使转化率达到99.8%, 此时的SO3烟气经降温后, 送往干吸工段的第二吸收塔进行二次吸收。从干吸工段产出的成品酸用泵送至贮酸罐, 贮酸罐的成品酸自流至计量槽, 经计量后用泵送至汽车槽车。
2.4 阳极泥的回收处理
阳极泥经湿法脱砷后送熔炼转炉内进行还原熔炼产出贵铅, 贵铅再进入氧化精炼转炉除去贵铅中的铋和碲, 产出合金板, 合金板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中电解, 合金板为阳极, 不锈钢板为阴极, 电解液循环使用, 产出海绵银, 海绵银经洗涤、晾干及铸锭即为白银产品。工程同时建设转炉铋渣处理车间回收铋, 采用铋渣→浸出→氯氧铋→反射炉熔炼粗铋→粗铋精炼流程, 生产出Bi≥99.99%的精铋。
2.4.1 阳极泥综合回收金、银
(1) 阳极泥脱砷处理。电解产生的阳极泥因含贵金属, 送贵金属系统回收银、金、铋等贵金属。为防止和减轻砷的污染, 本工程采用“银冶炼砷治理湿法新技术”, 即在阳极泥进入火法冶炼之前用氢氧化钠溶液对阳极泥进行处理, 将砷以不溶性砷酸钙的形式产出, 经氢氧化钠处理后的阳极泥送火法冶炼。
阳极泥提炼白银的传统工艺是还原熔炼-氧化精炼-电解, 阳极泥中的砷在还原熔炼和氧化精炼时进入烟尘, 含砷烟尘在收集、转运过程中容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本工程拟采用湿法脱砷再进行还原熔炼, 使砷以不溶性砷酸钙的形式固定, 极大地减少了砷污染环境的危害性。具体做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阳极泥, 砷以砷酸钠的形式进入浸出液, 过滤后, 浸出渣送还原熔炼, 浸出液加石灰, 砷以砷酸钙的形式沉淀, 过滤后产出砷酸钙渣, 滤液返回浸出。经浸出后的阳极泥中砷含量约0.55%, 用浸出后的阳极泥提炼银的烟尘中砷<0.01%, 大大降低了烟尘的危害性。浸出渣即脱砷后的阳极泥送银冶炼, 浸出液经沉砷后返回浸出不外排。
(2) 阳极泥还原熔炼。经脱砷处理后的阳极泥送反射炉进行熔炼, 铅阳极泥中大部分杂质主要以氧化物形态存在, 在高温和配有还原剂的情况下, 部分砷、锑以低价氧化物挥发进入烟尘 (本工程预先采用阳极泥脱砷技术, 挥发烟尘中砷较少) , 部分与加入的熔剂作用而造渣。氧化铅大部分被加入的碳还原成金属, 由于铅是金银的良好捕集剂, 铅在沉降中大量熔解金、银等贵金属, 形成贵铅而使金、银与大部分杂质分离。主要反应式如下:
(3) 贵铅氧化精炼。根据各金属对氧的亲和力大小不同, 在氧化过程中, 砷、锑、铅、铋、铜等以氧化物形态进入烟尘及渣中, 碲被氧化成二氧化碲, 部分与加入的纯碱生成亚碲酸钠形成碲渣, 金银由于和氧的亲和力小, 过程中不断提高纯度, 从而达到初步精炼提纯。主要反应式如下:
(4) 银电解。根据金银合金板中各金属标准电极电位不同, 以硝酸银溶液为电解介质, 在电流作用下, 阴极上析出银, 标准电极电位较负或较正的金属分别进入电解液或阳极泥中, 从而达到提纯银及富集金的目的。电极反应式如下:在阳极:Ag-e=Ag+;在阴极:Ag++e=Ag。
(5) 金电解。根据金与其它杂质标准电极电位不同, 以三氯化金溶液为电解介质, 进行可溶阳极电解, 金在阳极溶解, 阴极析出, 从而达到提纯金的目的。电极反应如下:
2.4.2 精铋生产
(1) 氯氧铋制取。转炉铋渣用鄂式破碎机初碎, 再经雷蒙磨磨至80~120目, 用盐酸、氯化铵水溶液浸出, 控制适当的盐酸和NaCl溶液浓度等条件, 使铋、铜尽可能进入溶液, 而铅、银等金属则尽可能少的溶解而留在浸出渣中, 然后过滤, 固液分离, 浸出渣 (即铅银渣) 送银冶炼系统回收银, 浸出液进行分步水解, 先水解铋, 加入适量的NaOH控制好pH, 铋以氯氧铋的形式水解沉淀, 过滤后, 滤渣即为氯氧铋, 进反射炉还原熔炼, 滤液进入下一步水解沉淀铜, 铜以氯氧铜的形式沉淀, 外售给铜冶炼厂回收其中的铜, 沉淀铜后的滤液返回浸出。浸出和水解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2) 氧化铋的粗炼和精炼。氯氧铋、返尘、纯碱、还原煤按一定的比例混合, 加入反射炉内升温, 在900~1000℃的条件下发生还原, 造渣反应, 产出炉渣、粗铋, 反应完成后, 依次放出粗铋、炉渣。
反射炉还原熔炼产出含铋在94%的粗铋, 杂质有砷、锑、碲、铅、银等, 氧化铋渣中砷、锑、碲等易挥发的物质在转炉熔炼中虽已绝大部分挥发进入转炉烟气, 由于精铋要求高, 因此, 粗铋精炼中仍然有除砷、锑的过程。
粗铋精炼是在精炼锅中进行, 精炼过程基本原理是利用各种杂质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从粗铋中除去, 各种杂质的去除方法如下。
(1) 除砷、锑:由于砷、锑氧化物易挥发, 而铋在精炼温度下是不会挥发的, 向熔化铋液中鼓入压缩空气, 砷、锑迅速被氧化并挥发进入烟气而从粗铋中除去, 烟气经布袋除尘后排空, 收集的烟灰与转炉烟灰混合外售回收锑。 (2) 除银:在铋的熔体中加入纯金属锌, 锌能与金、银形成一系列难熔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比重小, 呈浮渣产出, 经搅拌浮在铋熔体上面, 俗称银锌壳, 送银冶炼系统回收银。 (3) 除铅、锌:由于铅、锌对氯的亲和力大于铋对氯的亲和力, 往铋熔体中通入氯气, 能有效地去除铅和锌, 铅和锌形成氯化铅和氯化锌, 从铋熔体中以渣的形式捞出。
3 涉及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分析
3.1 浓硫酸的贮运泄漏
生产出来的硫酸通过专用的硫酸罐车外运, 在浓硫酸的贮存、运输过程中均存在泄漏风险。硫酸贮罐一旦发生泄漏, 有可能通过雨水进入水体或农田导致水生生物和农作物死亡, 或通过污水管网进入废水处理站, 引起pH降低, 对废水处理站处理效果产生影响。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引起泄漏, 将会引起植被、农作物或者是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3.2 腐蚀性气体泄漏
SO2、SO3为本工程主要的腐蚀性气体, 正常情况下, 氧气底吹熔炼及烟气的输送、制酸系统均处于负压条件下运转, 外逸的可能性较小。一旦出现设备管线腐蚀、风机故障或发生停电现象, 高浓度的SO2、SO3烟气就会外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3 氧气底吹熔炼炉开、停炉的烟气
由于熔炼炉开炉烟气SO2浓度低、转化率低, 后续处理设施不提前开启或后续处理设施不延后关闭导致停炉烟气直排大气等, 烟气中SO2、酸雾、Pb都将超标排放, 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3.4 废气事故排放
本工程气型污染源较多, 最大的气型污染源为氧气底吹熔炼烟气, 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制酸系统出现故障停运, 氧气底吹熔炼烟气经电除尘后直排大气, 制酸工艺参数达不到设计指标, SO2转化率、SO3吸收率下降, 除尘设施效率下降, 都将造成SO2、SO3、Pb对环境的污染。
3.5 废水事故排放
主要是污酸处理站失效或者酸性废水站失效, 污酸和酸性废水直接向外环境排放, 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3.6 制氧站的爆炸
氧气站在压缩空气过程中, 因空气压缩机散热不好或排气管形成积炭, 就会在轴瓦、电机和排气管的没水分离器、冷却器及管道中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制氧站的各种压力容器控制不当, 也会发生容器爆炸。
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引起泄漏, 将会引起植被、农作物或者是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4 环境风险防范处置措施
4.1 成立应急处转瞬机构和制定应急预案
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严格按《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要求落实《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677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 等法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危险化学品。
4.2 关于硫酸泄漏
为了防止罐区泄漏事故的发生对外环境的危害, 工程设计应在硫酸罐区外围按规范设置围堰, 围堰规格为长×宽×高:45m×30m×1.5m, 有效容积2025m3;在生产过程中保持2个硫酸储罐一用一备, 并设置应急输酸装置, 当发生大规模泄漏时可将围堰内的硫酸泵送入缓冲罐, 而后输至备用罐。对罐区及周边地面进行硬化、防腐、防渗处理, 雨后及时将围堰内积水排出。发生运输过程事故应立即停车检查泄漏部位, 根据事故大小和处置的难易程度向单位或有关政府部门报警, 并立即实施现场清除。每一个运输车辆都配备备用转运箱, 为泄漏物料现场紧急清除提供条件。对于严重的泄漏情况, 由公司应急救援队到现场帮助进行清除, 并评估和监测泄漏影响, 直至确保安全为止。对于特别重大的泄漏, 如翻车导致水环境污染, 应通过救援队对下游进行隔离, 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回收清除和化学处理, 对现场进行控制, 直至消除影响。
4.3 关于污酸事故
(1) 建立污酸事故池, 一旦污酸处理装置出现故障停运, 熔炼烟气洗涤产生的污酸可及时排入事故池中, 以免污酸大量外泄污染水环境。污酸事故池的容积至少可以贮存1d的污酸量160m3。污酸泄漏设溢流报警控制系统、存放时液位按80%设计, 污酸事故池的容积应为200m3。
(2) 污酸处理设施维修引起硫化氢中毒的风险。由于污酸处理硫化段会产生硫化氢废气, 硫化氢比空气重, 易沉降于设施底部, 因此, 设施维修时易引起硫化氢中毒风险。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旦臭味的气体, 能溶于水, 比空气重, 熔点-85.5℃, 沸点-60.7℃, 少量吸入后会引起头痛、晕眩, 大量吸入硫化氢时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空气中 (即车间) 允许最大含量为0.01mg/L。
对污酸处理设施特别是硫化槽进行维修时, 应先检测设施内硫化氢气体的浓度, 小于0.01mg/L, 才能实施维修作业。
4.4 污水处理站事故
使用双电路供电;处理站机电设备关键部位建议采用一用一备方式;厂废水排放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 监控水质达标情况。设废水事故池, 容积为300m3。
4.5 关于氧气底吹熔炼炉开、停炉的烟气处理
据调查, 为了避免开炉和停炉后恢复生产时SO2浓度低而引起转化率低从而导致尾气超标排放的问题, 现今各硫酸生产厂家均采用电加热方式先预热转化床, 即在开炉或恢复生产前3~4h即开启转化床的加热装置, 开炉初期较低的SO2烟气在经加热的转化床时也能达到较高的转化率, 尾气排放可以达到标准要求。
本工程氧气底吹熔炼使用的是95%的纯氧气体, 烟气中SO2更加容易达到较高的浓度, 同时采用电加热方式预热转化床, 能保证开炉时高转化率。
据经验, 建设单位应在硫酸生产规程中明确提出“氧气底吹炉投料前半小时, 开启一级洗涤器、冷却塔循环酸泵等”要求, 进一步降低氧气底吹熔炼炉开、停炉的烟气对外环境的影响。
4.6 关于制酸系统出现故障时烟气的处理
当制酸系统出现故障时氧气底吹熔炼炉应相应停炉, 待制酸系统故障排除恢复正常生产后才能恢复开炉, 同时启动付烟道和应急处理设施。采用“钠法”即Na2CO3吸收法作为SO2风险排放应急治理措施[3]。“钠法”是国内外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 流程短、效果好, 不存在结垢堵塞问题。烟气风险排放的时间短, 治理措施简单易行。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主要化学反应有:
当控制pH为9、液气比为151/m3时, 脱硫率可达到95%, 虽然SO2的排放浓度不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但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排放对环境的危害。
4.7 事故联锁紧急停车系统
各生产装置均设事故联锁紧急停车系统, 应设专人加强生产设备特别是熔炼炉、制酸车间和“三废”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发生上述排污事故时, 应立即停产。
参考文献
[1]饶湖英, 吴一行, 张程等.中、重度儿童铅中毒Ⅰ值的意义及治疗[J].中国医学导报, 2012 (26) :38~40.
[2]张乐如.铅锌冶炼新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推荐阅读:
企业环境风险09-18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07-26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09-22
生命周期评价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应用05-15
环境风险及评价08-15
焦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07-02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探讨07-28
企业经营风险评价05-15
三角模糊数方法在水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11-04
企业环境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