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2024-07-26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精选9篇)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篇1

1.环境会计信息体系中的环境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是指在处理某件事之前或在期间,对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失进行评估,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及生活安全。风险评估后要与安全生产的标准值进行对比,最终得出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及程度,从而能够为事情顺利进行提供更加安全的措施。风险评估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在环境风险评估中,要根据会计提供的数据,结合相关的环境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决策。在对本企业的发展环境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后,获得管理人员一致认同后,给予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

1.1对环境风险信息源的识别

企业对环境风险的识别政策不够完善,导致环境风险就像一颗隐形炸弹,时刻威胁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加强环境管理,同时还不能减轻企业要承担的环境责任,环境评价应该要立足于企业要承担的环境责任,细致地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提高评估的有效性。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失败的环境风险评估也会使得企业在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失败,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危害。尽管环境信息有一定的政策可依,但是在对其管理信息和环境信息进行识别时,仍容易出现识别错误现象,依旧很难保证评论结论的公平。

1.2对环境控制要素的判断

环境控制的三要素是方法、信息和对象,对环境要素的判断可以规范和约束来管理环境因素的的,在对环境分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对环境效果进行评定,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用的措施来对对象进行控制,保证环境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事故进行预警和防范,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环境管理成本,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建立了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且参照制度开展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环境风险的发生率,及时地对一些错误工作操作进行纠正。当取得的信息可靠时,企业会计帐表就能反映出真实和全面的环境信息。

1.3环境风险控制主体的评价

企业、政府及相关的人员的评价对环境风险控制也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要重视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目标及规划重点,这些决定了环境风险评价的有效性。环境风险者评价者有着共同的评价目标,那就是用最有效的预测水平了解会计信息将会造成的环境风险,及时发挥决策,控制风险的发生。

2.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的分析

2.1环境风险控制政策

加强环境分险控制政策可以从企业和政府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企业应该自觉地建立完整的系统对环境进行管理,企业对于所有的管理项目都要制定标准,并且对于这些标准都应该要求所有人员进行严格执行。例如,企业可以从事前的风险评估上入手来进行风险评估,甚至可以成立一个这样的专门的机构,企业还应该建立环境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考虑到社会可以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优化,达到减少环境风险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通过搭建公平公开的环境会计信息市场平台,比如在市场中允许环境信息中介组织和相关政府环境政策的公布市场,这样对于企业就可以对社会各界的信息得到及时的了解,方便为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2.2环境风险控制方法

环境问题的经济性对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环境风险进行控制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可行的政策采取有用的办法,所以要制定可行的政策对风险源要进行评价,采取有效地控制手段解决这些环境风险问题。企业对环境目标成本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例如,我们在实际中可以建立环境分险管理的一些中间服务机构,对环境管理起到调节作用。对于环境税制要不断进行完善,调节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我国税制绿化得到有效推行。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环境责任保险,通过对保险业的机制进行创新,可以在已经有的责任险中增加一些其他的险种办法,或者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环境保险组织,可以收集大量的责任保险基金,这样在应对一些环境事故的时候就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赔付。

3.结语

目前我们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还比较浅,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应该从环境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来评估企业的环境分险,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篇2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水平,对于企业的安全有序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技术支撑层面的建议

(1)提升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研究水平企业风险识别核心是贮存、使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化学品,根据不同管理目的,国内外相关部门已经提出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物质、危险物质、极危险物质等清单。所以危险化学品环境危险程度和环境危险性评估亟待进行,根据相关安全管理条例评估和鉴定使用量较大化学品和常用化学品,并开展环境风险物质和重点化学品控制名录,进而实现重点化学品工业检核标准和准入标准的构建。

(2)进一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我国以制造业为主并存在大量石化化工企业,相关部门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活动需要分级进行,这样才能够优化环境风险管理效益和成本。由于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理是建立在风险分级和识别的基础之上,所以应当深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进行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标准的分类分行业构建,最终实现对重点企业风险源动态管理的规范。

2管理层面的建议

(1)完善立法,充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根据《意见》中“充分落实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契机,进行安全主体责任意见的制定,并对环境安全责任主体内涵进行明确,通过一整套防范环境风险制度措施的构建,为企业进行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企业环境安全责任主体指的是在环境风险隐患治理和排查的定期开展中主动进行环境风险状况的申报,通过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的完善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制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在应急状态下责任部门应当开展预先处置活动并将事故源头切断,进而达到对事故最初态势的控制,避免次生环境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将事故情况主动上报相关部门,通过处置和救援活动的积极参与,为调查事件责任和原因提供有效配合,并支付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费用。

(2)通过风险申报登记制度实现对风险现状的掌握企业获得经营生产收益也就意味着承担申报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状况的义务。相关部门应当在环境保护法修改的过程中,对环境风险申报登记的法律依据进行明确,通过环境风险申报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企业申报贮存、使用、生产化学物质数量、种类、风险单元、防范措施的明确。申报制度建立后,企业主动申报就会代替传统责任部门上门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纳入环境风险和化学品管理,进而为公众监督和环境部门监督提供便利。

(3)建立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企业落实环境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治理,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规定进行构建,进而实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内容、分级、概念的明确。企业则应当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制度进行完善,在全过程管理中评估、治理、报告、等级环境风险隐患。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则应当监督检查企业环境隐患的排查情况,在企业检查或企业上报中出现的较大隐患应当进行公示。同时责任部门还应当对风险隐患移交报告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对于涉及其他部门责权的隐患、非法行为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告知。

(4)构建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开展,通过环境风险分级管理措施的制定,实现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的构建。相关部门还应当对企业周边环境敏感区、风险防范措施、内部化学品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情况进行企业环境风险级别的调整。相关部门还应当根部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的不同,开展管理要求和模式的针对化实施,进而区别管理绿色信贷、上市环保核查、应急物资储备、环境风险申报、清洁生产、污染责任保险、应急演练、隐患排查。

3保证机制层面的建议

(1)强化合作,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六成到七成环境事件是由于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直接事故造成或处置不当造成。所以,相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方法中应当进行有效配合,尤其是在安全事故处置和运输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保证责任主体充分履行防范和避免环境风险的义务,对于次生环境污染也应当进行有效处置。在受到安全事故报告后,相关部门应当将事故情况及时告知环保部门,并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处置事故,避免进一步引发环境污染。(2)建立应急救援物资评估制度相关企业应当依据自身性质进行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但关于应急物资数量、种类的规范还没有建立。相关部门应当进行环境应急救援评估制度的构建,并和安全生产部门、监管部门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应急物资配备标准的分等级分行业制定,进而实现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的提升。

4结语

当前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有序开展,最终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环境风险制度完善进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强化重视,进而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篇3

传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方法很多,但无论使用哪种,总是有一些值得推敲之处。实际上,完美的风险管理在现实世界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要找出一种适合的方案来进行类似的风险管理则很困难。曾几何时,大多数企业都奉“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为圭臬,并据此广泛开展多元化经营。从理论上说,多元化经营可以将各个不同方向的风险相互抵销,从而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但是,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经营但却倒闭的例子也并不鲜见,比如日本八佰伴集团,不仅实现了涉及饮食、食品加工和娱乐事业的多元化经营,还实现了一定地域的分散布局,但却未能逃脱营商环境变化带来的破产命运。

鉴于风险管理对企业存亡之重要性,香港理工大学郑子云博士和香港树仁学院司徒永富博士在《企业风险管理》一书中对全新营商环境下的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见解。按照他们的看法,风险应定义在对商业社会更为重要的“投资风险”范围之内,即“公司在投资活动中承受损失或得益的风险”。这种定义方法决不同于一般从纯风险角度对企业运作进行评估的方法,它更为实际、更加贴近于现代企业在开拓市场或融资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它区别于根据风险的对象、成因、性质及承受能力等来分析风险的教科书式研究。该书以这一定义为基础,使用传统的风险理论来分析全新的投资风险,并据此讨论现代企业在全球化条件下,由于营商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而出现的新的风险,以及应用传统的风险管理工具来确认、评估和控制风险并在风险发生过程中,将风险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方法。

该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将企业的风险放在全球化的营商环境中进行讨论,而且在于按照可操作性,将企业应对风险的,步骤一一列明。书中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以同处于1997金融风暴后相同营商环境下的不同企业为例,对百富勤、八佰伴的失败,以及汇丰银行及香港期货交易所的成功做了分析。应该承认,书中所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主张,充分反映了香港人以解决问题为要旨的一贯务实传统。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篇4

[ 阚凤军 ]——(2010-10-8)/ 已阅8435次

3)反倾销。世界贸易组织(WTO)2006年5月在日内瓦公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是寻求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廉价进口品威胁的各国政府的头号目标。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下半年一共有82件新的反倾销调查,其中有33件是针对中国商品的。2005全年的反倾销调查总数是178件,针对中国的达到55件,接近31%。在新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中,比如在调查后采取的进口限制或者加征额外关税,从7月到12月有76件,针对中国出口的有22件;全年有129件,针对中国的达到40件,正好占31%。中国能够遭到如此众多的反倾销案件,除了本身生产成本低廉、竞争优势强大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迫于谈判压力,作为妥协方案,勉强同意在针对其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中,在15年内被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结果,中国变得很容易遭受反倾销攻击。因此,中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压力非常大。事实上,家电企业已经遭遇过数起反倾销调查,如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对企业等中国企业制造的空调发起的反倾销等。长远来看,随着家电企业销售规模的迅猛增长,必然冲击他国的产品市场,反倾销的可能性逐年上升。因此,需要家电企业高度重视。

反倾销的应对策略: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争取与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接轨;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合理确定产品的出口价格;

研究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了解本公司产品或其他其他类似产品出口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及影响,并形成定期分析报告;

建立健全反倾销预警机制,强化反倾销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

可行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海外投资建厂,利用国外生产规避反倾销;

聘请经验丰富的反倾销专业律师就家电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专业的意见等。

5、海外投资方面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投资国法律与文化、劳工、政府、海关、知识产权等方面制度性规定与保护措施等。中国家电企业已在越南、巴西、美国等地成立制造公司、分销公司等。这些公司能够成功运作并取得预期的投资目的,应充分关注下列问题: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未能预见的政治因素变化而给跨国投资活动可能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如投资国政局不稳造成的风险及企业国有化的风险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7年5月,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宣布能源部门国有化,将该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收归国有,并下令军队占领该国的天然气田,声称外国公司必须在180天内与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新合约,否则将加以驱逐。委内瑞拉政府今年还大幅提高在该国经营的外国石油公司的矿产资源税,给

许多国际石油公司造成巨大压力。

2)法律与文化:家电且有需要充分了解投资国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只有了解了当地的法律,才能遵守当地的法律,利用当地的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了解当地的法律也有助于评估项目投资的法律风险及合理编制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很大,文化差异是国际投资必须考虑的因素。如首钢集团在秘鲁收购铁矿,由于对当地文化和工作习惯以及劳工权益的有关规定缺乏了解,引起劳资关系紧张,罢工频繁发生,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维持。因此,中国家电企业海外投资项目成立初期需要了解当地的商业文化及其他地方习惯等,避免在企业运营后出现不应有的风险。

3)劳工:一般而言,外国政府对工人权益的保护力度比较大,该国的劳动力量已比较强大,工会一般有权同企业主就工资、福利待遇、加班等劳动事宜进行谈判,并将影响到企业经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中国企业上海汽车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初期就遭受工会的反对,在成功收购后也遭到工人数次罢工或抗议等,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因此,有必要了解当地劳工状况及工会的运作等,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工会与企业对立,影响公司运作及企业在当地形象。

4)环境保护。各国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环境保护的立法及执行力度。任何投资项目,即使能够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如贡献税收、解决就业等,但如果违反投资国的环境保护法,很可能导致项目叫停并被处以巨额罚款。因此,尽管家电企业海外投资成产的产品不属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类别,但亦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避免发生因违反环保规定导致投资项目不能顺利推进的风险。

5)外汇。不同国家货币在使用及兑换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外汇风险。企业跨国投资取得效益或遭受损失的多少,除了东道国的市场与竞争因素外,货币与汇率的变化常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在企业的收入或支出、以及进行外汇交易的过程中,汇率的变动将影响到企业的净额外汇现金流量、本外币的利润等等。因此,需要了解投资国关于外汇方面的管制,并根据了解的信息制定相应的准备预案。基于上述分析,公司在海外投资项目中可以考虑如下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投资风险:

第一,对投资国进行充分、详细的投资环境调查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公司应在投资前对投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相关法律等进行综合评估,做好对投资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必要时可以借助大型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海外公司成立后,海外经理人员应及时提供当地各种政策动向的情报,并进行汇总分析。

第二,借助双边、多边投资保护机制,保护投资公司的利益。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以两国政府为主体作出的承诺。我国与别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受保护的投资财产种类;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的业务活动给予公平合理的待遇;对外国投资财产的征收、国有化措施及其补偿;投资及其收益的回收;投资争议的解决等。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应注意利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进行协商,争取权益。

第三,家电企业需要重视外部中介机构的作用。无论是投资项目初始阶段,还是公司成立的后续运营阶段,都会发生各种需要外部中介机构提供协助解决的法律风险及商业风险等。如项目前期可行性调查及投资国整体投资环境分析阶段,可能需要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提供相关报告,以助于家电企业更好评估投资风险;企业为了减少现金出资额,同时为了变相提高投资总额等考虑,可以通过提高评估价格等方式以设备出资,各国海关法关于设备出资的监管及设备进口等规定差异很大。俄罗斯海关法规定如果作为出资的设备超过一定金额,需要经过当地的评估机构认定设备的价格,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的作价得到维持,必然需要聘请当地报关行等提供相关服务;公司设立过程中需要签订的重大合资协议及资产租赁协议等需要当地律师提供更为专业、及时的法律支持。

四、家电企业法律风险的总体管理原则

(一)家电企业高度重视法律风险。法律风险的界定及管理失误可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相关人员需要对法律风险管理负有责任。国际一些大公司将有效地管理企业法律风险应当作为对企业相关人员业绩考核的一部分。

(二)完善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与监控制度。随着国内和国际商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变化,法律风险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法律治理制度,以使企业各部门及其子公司针对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采取统一有序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并定期对法律风险和法律风险管理措施的优先顺序进行评估。

(三)企业内部律师加强法律风险的管理与引导。律师应当与企业高层管理部门的其他人员协同工作,共同制订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计划,并根据高层管理部门的安排定期对相关制度进行审查、更新。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各层级次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四)提升律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理解、加强公司内部律师团队建设。公司内部律师应积极了解企业运作流程及整体思路与策略,从而洞察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的出现的法律风险及经营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较高的法律建议或制度设计。

(五)加强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企业与下属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共同努力才能比较及时发现法律风险、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五、家电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

家电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应和各子公司的整体商业战略相一致。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法律环境不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应当包括就下列事项制订防止违规和风险评估制度:

1、防止违规方面的管理;

2、合同管理;

3、知识产权管理;

4、索赔/诉讼事项管理;

5、国内和国际商业活动管理;

6、公司治理和公司秘书工作管理;

7、环保、人身健康和安全法律事务的管理;

8、劳动关系法律事务管理;

9、企业投资、资产出售、并购和重组;

10、其他事宜。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篇5

在ERP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设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把控设备系统的安全风险。总的来说,设备安全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设备风险,没有实施相关预防机制,在事故发生后,企业便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应急反应,最终损坏设备。ERP系统属于管理媒体范畴,具备先进的思想,可以维护管理内容。ERP系统依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如服务器分布式结构、多数据库集成、电子数据交换等。在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下,人们在开展风险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并不具备良好的主动权,导致ERP系统容易受到风险影响,数据质量和安全度严重下滑,也正是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2.2   管理部门内的控制风险

在ERP系统作用下,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管理结构将会朝着扁平化方向发展。企业传统管理方式主要以多层次、严格指令等形式为主,但在扁平化管理模式出现之后,控制并不与权力等同,而以维护企业健康发展为主。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发展对内部组织结构、领导风格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手段的过程中,职责分离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实施目的就是避免内部人员出现徇私舞弊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ERP系统中,倘若企业没有有效分离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部分人员便可以随意进入其他数据系统,甚至还可以修改或删除数据信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3   信息传递的控制风险

洁净室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篇6

2.评估内容

2.1尘埃粒子数的控制

对洁净室尘埃粒子数的控制,空气净化系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空气洁净度要求为100000级时,采用非单向流,换气次数大于15次/小时,以便及时带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尘埃和粉尘,保持洁净室环境的洁净度。每周须对清洁后的洁净室在静态条件下进行尘埃粒子数的检测。以评价和掌握洁净室尘埃粒子的含量,确保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2.2压差的控制

严格控制洁净室与相邻房间之间的压差同样是保证生产房间空气洁净度的重要环节。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大于5帕斯卡,洁净区与室外压差应大于10帕斯卡,且送风、回风和排风系流的启闭应联锁并按顺序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空气倒流,减少低级别尘埃对洁净室环境的污染。

2.3微生物含量的控制

控制洁净室环境中的微生物含量仍然是靠良好的空气净化系统设施,其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9.9%~99.99%地滤除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洁净室沉降菌的记录要求每周一次,由化验室人员负责。以评价和掌握洁净室细菌的含量,确保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2.4温湿度的控制

生产中洁净室内温度严格控制在18~28℃、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以破坏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条件,加之消毒液的清洁消毒,确保环境控制效果符合规定。温湿度的记录要求每班不少于两次,由专人负责。以评价和掌握的洁净室温湿度,确保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2.5日常消毒液消毒

每天生产结束后,用75%酒精或2%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机台、桌面、门窗、墙壁等,每月,用75%酒精或2%新洁尔灭溶液对洁净室内所有设施表面及顶棚、照明等表

面进行擦拭消毒,目的是杀死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菌繁殖体,控制洁净室内微生物含量。

2.6这些措施若仅能控制洁净室内空气中的细菌量及杂菌种类或在梅雨季节霉菌较多时,就采用臭氧进行环境消毒灭菌才能达到无菌效果,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杀死细菌、杂菌芽孢。每个生产周期结束,下个周期生产前对有无菌要求的洁净室先进行消毒液消毒。臭氧气体灭菌技术不仅对不易杀死的霉菌有很好的灭菌效果,而且对环境中的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好。操作时需要注意:首先保证臭氧浓度要达到十万级房间体积10mg/立方米的比例;另外,房间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7减少操作人员对无菌环境的影响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篇7

近年来,我国环境恶化趋势有所遏制,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各个学科也在研究控制方法。环境会计控制作为环境控制的一种方法,能够把会计控制的职能应用到生态环境的切实管理方面。风险评估作为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大多从内部风险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到宏观环境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更没有考虑内外部风险的相互作用。各评估环节之间没有良好的衔接。本文正是致力于克服和弥补上述缺陷,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作为基础,来构建一种更为实用有效的企业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估方法。

1 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1.1 环境会计控制风险界定

理论界不同的学者对于风险有着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是:①风险是指事件的不确定性;②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③全面风险管理认为,风险同时包括损失和收益的可能性[1]。对构造企业环境会计控制体系中需进行的风险分析而言,第三种观点更合理。正是由于风险存在正面的影响,我们在构建企业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时才应该充分的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选择性的吸收和接纳风险,而不是一味的去规避风险。

在建立环境会计控制环境框架时应该充分考虑风险的影响,我们从COSO框架中得知建立合格有效的内部控制[2],必须进行风险识别,认识到风险的来源及对企业是否有利,然后根据这些风险源去有针对性地设置内部控制。同理,对于环境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也是一样的道理。

结合环境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过程,将本文研究的“企业环境会计控制风险”定义为:企业在宏观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时需考虑的影响企业环境业绩的内外部因素。

1.2 企业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估的概念

风险评估是对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和衡量。对于风险评估概念的界定,理论界的看法也不一致,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风险评估只包括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风险评估不仅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还包括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鉴于本文研究定位于环境会计控制体系的一个具体要素,所以本文中的风险评估只包括风险识别和衡量及评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应该属于控制活动的范畴。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估的研究

在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对环境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David Mc Callum和Isis Fredericks [3]详细论述了ISO14000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吴水澎等[4]深入研究了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等,提出该报告对我国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如下五个方面的借鉴意义: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

2.2 关于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Tybjee和Bruno[5]提出了调查表法和专家打分法,并应用于投资决策研究。这两种方法至今仍是解决非定量指标的重要方法。

Arthur Andersen[6]首次把环境风险纳入到企业风险中来,提出了管理经营风险——整合法。他根据企业对于风险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把企业经营风险分为环境流程风险、决策用资讯风险和作业流程风险。

郭晓梅和傅元略[7]以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为层次分析法的分层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风险的权重和风险等级进行衡量,并建立了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会计控制及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大多数风险评估只是简单的从企业内部进行评估,未考虑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一些风险评估方法认识到了宏观环境中的风险因素,但只是分配给这些宏观环境风险一定的权重,简单地将宏观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并列起来,没有发挥宏观环境因素放大或消除企业内部风险的乘数作用。

3 基于共振理论的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估法的提出

3.1 共振理论的启示

共振理论是指振动频率相同的两个物体共振时的振幅要比单独振动强烈。本文分别找出内外部的环境风险因素,先找出各自风险点的根本原因,组成一个风险集,再从两个风险集中找出共同的原因,即风险频率交集,这些频率即为共振频率[8]。

共振具有传递性,本来在企业中处于静止状态的内部风险因素,可能由于宏观环境中风险的振动而随之振动起来,使企业的风险加剧。这就可以解释有时同样的企业,有同样高的环保意识,采用类似的环保设备及技术,但在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时面临的风险却大大不同,这可能与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关。

3.2 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估的操作流程

3.2.1 识别内外风险

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企业内部与环境管理有关的风险因素的识别,主要以现有的风险清单为基础,结合查阅并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同时利用德尔菲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分别向选定的专家调查,将专家的反馈意见汇总、整理并分类。第二部分为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中风险因素的识别。在此处引入战略管理中的 PEST 分析法,对宏观环境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同时结合德尔菲法,收集并分析各位专家的意见[9]。

3.2.2 风险衡量

1)在确定各内部风险子系统的权重时,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子系统间的重要性程度,进而构建出比较矩阵。再通过AHP分析软件,计算出各风险子系统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2)构建共振矩阵。首先分析导致各内部环境风险因素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将其归纳到内部风险频率集合中。其次计算共振系数,内外部共振的风险因素的变异系数要以乘数倍增加,这个乘数称之为“共振系数”,记作Gij。在物理学上,基于波的叠加理论,两列波共振的振幅见式( 1)。式中 A为共振振幅,A1为第一列波单独振动的振幅,A2为第二列波单独振动的振幅,ΔΦ为相位差

A=A12+A22+2A1A2CΟSΔφ(1)

由于共振的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所以周期也相等,那么相位差即为零。而 cos0的取值为 1,所以共振振幅为两列波的单独振动振幅之和,即:

A=A1+A2 (2)

之于风险评估方法,各风险因素的振幅即是其对企业的影响能力。我们是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正打分等级来衡量其有益程度,通过负打分衡量其破坏程度,所以,对风险因素的评分即相当于共振理论中的振幅。由此,我们推算出共振振幅为共振的内部风险因素得分与宏观环境风险因素得分之和,从而求出共振系数Gij[见式(3)]为共振振幅除以该内部风险因素的得分之商。式中Gij为共振系数;Vi为内部风险因素得分;Oi为宏观环境风险因素得分。

Gij=(Vi+ Oi)/Vi (3)

3)画出共振矩阵并进行对比评价。其横坐标为内部风险因素,纵坐标为宏观环境风险因素。这样矩阵中各交叉点显示的都是内外部风险的相互作用系数,即后述的共振系数和相关系数。与不考虑宏观环境因素时作对比,得出结论。

4 基于共振理论的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估法的应用——以山东环山集团为例

4.1 案例资料

4.1.1 公司背景

山东环山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个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员工千余人,集饲料生产、畜牧养殖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目前集团共有19家子公司。企业拥有科学的管理、先进的设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拥有积极的环境战略,设定了每年废弃物排放量同比降低10%的目标,但是却没有明确详细的有关环境方面的各种书面化环保规章。研发人员均有较深的资历,大多数为博士、硕士学位,具有多年的产品开发经验,且部分高管具备环保专业知识。排污许可证也认真执行。

集团每年投入近百万,设备上加装“沙克龙”、脉冲除尘等全套除尘设备,极大地减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从未因遭遇纠纷或投诉而支付赔偿金或罚款等,每月都有处理废弃物的固定支出及年均15万元的环境投保。对养殖板块更新养殖场基建设施,投资近千万建设有机磷肥厂,做到养殖污染零排放,同时销量也因此增加,去年实现了300万元的利润增长。生产的饲料除在国内销售还开辟了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部分海外市场,且多使用网站等电子媒体宣传,减少了纸质的浪费。

环山集团拥有完备的研发体系,且在各科室有专门的环保饲料研发人员。集团生产的饲料虽然污染少,但在该行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并没有自己所特有的专利权等绝对优势。集团每年有约十次涉及环保的全员教育培训活动,普及程度高,不仅仅是针对管理层和个别环境岗位进行培训,但是对员工业绩的评价还未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考虑的范围。

4.1.2 资料收集

内控风险研究中所选取的衡量指标的结果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仅选取了33位专家作为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主要包括公司的环境主管部门经理或副经理 9人,财务处长及财务科长共 10人,采购经理及副经理4人,当地环境方面的专家和研究人员10人,可以认为这些专家的评分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次实际发放问卷 33 份,实际收回 29 份,合格 25 份。风险因素的评分按专家所填写的调查问卷表各项评分汇总后平均得来,结果四舍五入。

4.2 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识别

专家对每一细分风险因素打分,本文设定正负五分制为评分标准,正分值代表对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有利的风险因素,负分值代表对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不利的风险因素,正值越大越好,负值越小越好,但绝对值均不得超过5[10]。

4.2.1 宏观环境风险的识别

企业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自然环境等[11]。

政治和法律环境指国家环境政策、法规的严格程度O1。近年来低氮、低磷等环保型饲料产品研发与推广收到推崇并取得明显进展。同时饲料行业的一些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也日渐完善。威海环山在环境方面遵守国家政策法规,但在技术改造方面相对存在不足,所以综合评定得分为3.1分。

经济环境包括:①财政补贴环保的力度O2,企业预计在未来2年内会得到财政补贴,可以考虑进一步引进更环保节能的生产线,所以此方面存在机会,综合评定得分为2.1分;②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O3,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其中与饲料质量有关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在国外的名声并不好,这势必影响对外出口,所以这也是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控制的有利条件,综合评定得分为3.8分;③与其他厂商在绿色原料及设备的对比O4,有新希望、通威等这些老牌的上市饲料企业,规模大,销量多,且每家企业都在开发新型、环保的生发展产线,生产工艺也不断更新,而环山饲料从生产规模到组织结构都较小,其重点还主要在扩大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如花费时间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可能影响其财务绩效,综合评定得分为-2分;④金融环境O5,该企业在山东省金融机构的信誉良好,所以金融环境较为宽松,故综合评定得分为1.5分[12]。

社会和文化环境包括: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O6,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绿色消费大行其道,这对于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是个契机,综合评定得分为3.4分;环境灾害的发生O7,综合评定得分为-2.8分。

技术环境这里选取环保节能生产线的更新技术O8。今后国家会加大支持饲料行业技术改造,采用更先进、更环保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因此环山饲料在销量增加的同时不断更新技术也是很有必要的,综合评定得分为-3.1分。

4.2.2 内部环境会计控制风险的识别

根据案例中环山集团的情况,内部风险分为组织风险、财务风险、营运风险、研发风险、人力资源风险[13]。组织风险因素包括:环境政策I1、环保规章I2、管理层环保意识I3、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I4;财务风险因素包括:环境费用I5、环境投诉情况I6、资金支持情况I7、绿色利润情况I8;营运风险因素包括:绿色采购I9、绿色生产I10、污染物排放情况I11、绿色营销I12;研发风险因素包括:环保产品设计理念I13、环保产品研发人员数量I14、环保专利I15;人力资源风险因素包括:环境专业员工数量I16、环境宣传教育I17、环境业绩的考虑I18。

4.3 确定风险因素权重

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子系统间的重要性程度,进而构建出比较矩阵(如表1)。再通过 AHP 分析软件计算出各风险子系统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14]。

一致性检验的结果为0.079 4,小于1,所以通过一致性检验。同理,再将各风险子系统的权重值分配到具体的风险因素,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值。在此不做赘述。

4.4 环境会计控制风险评价

4.4.1 求风险频率交集

本文中,F内={管理水平,环保方面的文化建设,资金是否充足,社会诚信,金融环境,市场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多,员工环境知识,绿色技术的采用}。然后分析导致各宏观环境风险因素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归入宏观环境风险频率集中。本文中,F外={国内政治、法律对环境的要求严,经济形势变化,市场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多,消费者绿色偏好的变化,技术更新速度}。在此基础上,可以求得风险频率交集 F共={金融环境,消费偏好,对技术更新的要求,市场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多}。

4.4.2 计算共振系数

通过共有频率分析,在环保方面得到的财政补贴的力度,金融环境这两个宏观环境风险因素会通过财务风险中的资金支持情况作用于企业;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这两个宏观环境风险会通过营运风险中的绿色营销情况作用于企业;其他厂商是否即将开发、采用更先进技术的原料、项目、设备这一宏观环境风险因素会通过营运风险中的绿色采购和绿色生产作用于企业;环保节能生产线的更新技术会通过营运风险中的污染排放情况作用于企业。

综上,一共有 7对会产生共振的环境风险因素,所有如下7个共振系数:

G2,7=1.45,G5,7=1.32,G3,12=1.93,G6,12=1.83,G4,9=1.47,G4,10=2.11,G8,11=0.18

4.4.3 最终评价

计算得出共振系数后,将有共振系数的内部环境风险因素的原得分乘上共振系数,便得出该环境内部风险因素的修正值。即Vi′=Vi*Gij 。

根据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共振系数大于1,说明宏观环境对内部风险因素有放大作用。而0<G8,11<1,说明宏观环境对内部风险因素有抵销作用。这一因素反映了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较好,但是由于环保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与企业环保技术发展的缓慢之间的矛盾,使得企业在宏观环境下与其他企业相比不占优势,甚至存在威胁。

不考虑宏观环境因素时,该企业面内部风险评估结果为 1.692。说明企业的内部经营较好,环保意识强,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的内部风险较小,机会较大。但这是在没有宏观市场因素影响时的风险等级。众所周知,近两年来宏观环境对企业进行绿色运转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企业在构建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时需考虑的风险加大,也能使企业重新审视面临的环境风险,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规避、降低、分担及承担等应对策略。当然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管理,强化绿色意识,更新技术,也对企业建立并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提供了条件。这表现在风险评估结果上即为其评估结果升级,涵盖了宏观环境影响后的评估结果为 1.431,说明宏观市场加剧了企业的风险,使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总的来说,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为正,说明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包含环保战略,内部也有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的软硬件支持,管理层较为重视,外部也能提供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的机会,从宏观政策及经济状况来说,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未来的发展状况较好。

5 结论及展望

环境会计控制作为环境控制的一种方法,能够把会计控制的职能应用到生态环境的切实管理方面,给技术控制措施提供详实的投入产出数据。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及评价,管理层就能根据被识别的风险的重要性来计划如何管理[15]。

本文在总结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用共振理论作为方法的指导,探讨了企业是否适合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及不同的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与内、外部的风险因素共振有很大关系。宏观环境风险因素是通过与企业内部风险因素产生共振进而对企业产生作用的。也可以使企业清楚企业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纠正或制定更进一步的环境管理战略,发扬优势,采取措施纠正问题甚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其在环境方面的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环境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只是引入了一个合理、可行的适用于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但是由于时间、资料、作者能力的不足,研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本文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本文较少从财务报表上查找相关内部风险因素;环境会计信息中环境风险程度及其控制政策符合标准作为环境风险评价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如何确定还没有研究。

摘要:近年来,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环境会计控制作为环境控制的一种方法,能够把会计控制的职能应用到生态环境的切实管理方面。风险评估作为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在研究众多评估方法之后,以共振矩阵为平台,提出了将企业内部宏观环境风险与内部风险相结合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从而研究为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控制体系时需进行的环境风险识别及评估。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篇8

摘 要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风险投资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企业风险投资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企业 风险投资

一、我国企业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加深了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和来源约束。风险资本的筹建是在资本市场领域完成的,没有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就不复存在了。金融危机后全球股市受到重创,资本市场信用遭到严重破坏,筹集资金资活动无法正常进行,风险投资的源头受到阻碍。因为受资金规模和资金实力的约束,风险投资自身的调节措施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而且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缺乏抗风险的能力,这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来源于个人投资、社会捐赠、金融机构持股、各种基金积极参与等来源渠道多元化不同,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主体是政府,资金主要是银行按照政府的要求而提供的科技开发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风险资本不可能被高效利用,以及风险投资职能的有限性,这样就难以达到中小企业的投资标准。

(二)缺乏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之所以支持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是因为风险投资的创新性和高风险性,但是政府对风险投资业的扶持力度仍然不够,财税政策的支持也不够有力。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参与和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但政府参与和支持的力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政府资金的投放方向不合理;其次所得税减免力度过小;然后政府缺乏对高科技风险企业的界定和评级标准,进而影响了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资金市场化程度偏低。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健全,核心技术产权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国内许多高新技术市场被国外产品占领,降低了风险投资企业的潜在收益;另外,由于资金市场化程度偏低,资金的持有者倾向于投机,而不愿意冒险进行风险投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这样加剧了我国风险投资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金融危机影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畅通。金融危机影响风险资本的退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股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受到阻碍,而退出的阻滞又反过来影响了风险资本的再次投资。从我国自身情况来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退出机制,一些状况造成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容易退出难,无论风险企业发展好坏都不得不继续提供管理和融资,因而非常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一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缺乏专门以风险投资为调节对象的法律法规,风险投资处于一种法律保护相对薄弱的境地;二是,缺乏适宜的文化环境,风险投资主要用于高新技术创业及其新产品开发,由其投资对象决定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需要投资者具有冒险精神,但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所形成的惯性思维,阻碍了一个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文化环境的形成。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风险投资的对策

(一)构建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体系的完善,是风险投资功能与作用能否发挥的直接影响因素,也关系到风险投资的利益效果。构建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主要包括风险投资来源的多元化、风险资本组织形式的多元化、风险资本退出方式的多元化,这些都是构建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二)转化政府在风险投资中所承担的角色。西方国家的风险投资体系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应该是“支持而不是控制,引导而不是干预”。因为在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责不但要提供资金,还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可是政府投资过多,又会对风险投资业的正常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首先,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吸引民间资本为风险投资领域做贡献。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起到风险投资放大器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风险较高的高新科技企业,资金缺乏的同时融资存在很大的障碍,政府应该把为提供一定比例的信用担保资金的转化成扩大效益的风险投资,这样既避免了政府过多的资金投入,也通过政府信用吸引了民间资本,带动民间资本进入高新科技领域。其次,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法体系。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原因在于风险企业在其高科技新产品上市的初期能够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但在这一时期,如果有其他企业仿冒,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就会丧失,那么风险企业将受到很大的损失,投资回报将大幅下降,甚至面临巨额亏损,没有法律的有效保护民间资本也难以介入。我国相关的法律在制定中并没有考虑如何适应风险投资的运作,因此,政府应该尽快根据发展风险投资的需要,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法体系,以维护风险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三)优化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风险投资机制与法律、政策、文化、人才市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是整个国家经济、科技和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风险投资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外部环境。构造一个适合风险投资生存和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是发展风险投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总之,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的投资应当十分慎重,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如果风险小,可以考虑多元化或者链条式的投资;风险较大,宁愿不投资也要来维持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鑫.风险投资中的风险管理.现代商业.2009(08):200.

[2]魏睿楠.我国发展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1):104.

[3]王瑞,张越.浅谈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商业文化.2007(11):200.

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篇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厂区及周边环境、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适合本厂区的环境污染事 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危险废物事故排放等对河水造成污染、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厂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急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危险辨实与评估

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危险品泄露、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

最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是化学品存储区、生产区、废水处理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指挥机构、职责和分工

(一)指挥机构

1、专项指挥部:组建一个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专项指挥机构。

2、现场指挥机构:机构内含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工作。总指挥:刘大南

副总指:邸广民

成员: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

3、日常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组长: 邸广民

成员: 李惠洲张万里 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

4、物业管理(行政):协助事故报警及事故处理工作,包括保卫治安、医疗、消防、物质供应等。

组长:李惠洲

成员:张万里 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

5、应急救援专家组织安全环保部

6、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点,组建应急救援专家组,由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建。

组长: 刘大南

成员: 邸广民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

(二)指挥机构职责

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

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邦发、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想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三)成员分工

专项指挥部总指挥:组织指挥厂区的应急救援。

物业管理处: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现场医疗事故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日常应急救援办公室:现场及有害物资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其他人员: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稳定,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五、风险防范措施

对已确定的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企业和各人。一旦发生情况时,尽力降低危害的程度。

(一)化学品制度的管理措施

1、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爆炸。

2、有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还具有易燃性、爆炸或中毒等事故。

(二)废水事故排放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厂污水处理站由专门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解决。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人。

2、实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3、做好劳动保护具的放置和管理工作。

4、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工作,持续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培训。

六、事故应急措施

1、废水事故排放应急措施:紧急停电时若出现废水系统的供电模块故障,单靠废水调节池的调节容量来缓冲整个厂区产生的废水风险是很大的,利用备用的发电设备应急使用。

2、监测系统发现废水水质异常:发现时必须加大对废水排放口的监测频率,及时查找事故发生原因并排除。

七、事故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物业管理处、环保中心。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伤亡人数等等。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根据专项指挥部总指挥的指令,立即足见现场救援组明确成员及现场组长和副组长,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专家组接到命令后,立即赶到现场,根据污染源总类、数

量、性质为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防止二次危害的发生。要对现场的重要物资和设备等进行安全转移。

(一)现场污染控制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

2、及时通报和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人员并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二)现场调查与报告

1、污染事故现场勘察和技术调查取证。

2、环境监测:一般要求水污染在4小时内,气污染在2小时内定性检测出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可能的危害。24小时内定量检测出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发出检测报告。并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到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消除。

八、现场保护

厂区内必须保护事故现场,参加救援抢救的每个人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拍照、纤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九、应急保障

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要经费充足、通信保障、物资保障、宣传和培训等。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培养一批训练有素、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士。

十、预案管理与更新

上一篇:光明社区“基层挂职锻炼”实践心得下一篇:文明新事